城乡生态环境论文

2024-10-09

城乡生态环境论文(精选12篇)

城乡生态环境论文 篇1

长期以来, 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而对于城乡之间越来越凸显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不平等关系缺乏关注。随着生态文明成为国家战略而得到高度重视, 城市生态建设的投入也将加大, 生态环境将会持续改善, 但乡村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甚至成为城市环境改善的牺牲品。这种“城市环境趋向好转, 农村环境不断恶化”的二元趋势的逐渐凸显反映了我国城乡环境不正义的问题。

1 环境正义的内涵与研究进展

伦理学大辞典对环境正义的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所有人都应拥有平等地享受清洁环境的权利, 二是环境享用的权利和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相统一[1]。这表明在社会中任何人或者群体均具有共享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天然资源的权利, 都不应当承担不成比例的环境风险;城市规划中常常讨论的绿地的均等化布局属于前者, 而邻避现象 (NIMBY, Not in my backyard, 不要在我家的后院) 则属于后者。实际中所讨论的环境正义大多集中于消极一面, 这是由于环境正义运动直接起因于环境风险的不公平分配这一事实。1982年,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沃伦县的500多名居民举行游行示威, 试图阻止在阿夫顿社区附近建造多氯联苯废物填埋场而遭到逮捕[2]。由于华伦郡是北卡罗来纳州最穷困的郡之一, 加上当地居民以黑人居多, 当时参与抗议的居民们认定, 这个设施的选址与兴建一定和当地的种族构成有关。人们指责这实际上是一种环境种族主义, 并成立了许多基层环境正义组织展开活动。许多关注少数民族社区问题的机构和学者立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不少研究报告支持环境种族主义的结论, 并推动了第一次全国有色人种环境峰会在华盛顿召开, 并对美国的环境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 学者对环境正义的研究迅速扩展到了全球。日本学者饭岛伸子也对渔民和半农半渔民群体遭受环境不平等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3];印度学者古哈对贫穷国家和弱势群体的环境保护予以了积极的探索[4], 指出了环境正义是存在国家、地域、阶层以及不同群体的差别的, 强调了“穷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表达了在落后国家和地区实现“环境正义”的呼声。

我国对环境正义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台湾地区比大陆地区稍早, 这与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环境正义运动有关。其中兰屿核废料贮存厂的例子是台湾地区环境正义问题的首要案例。有学者认为兰屿居民的构成以原住民为主, 因此反核废运动与原住民的社会处境有着高度的关联, 原住民社会经济地位一般较低[5]。大陆地区的研究较为落后, 目前学术刊物上有关环境正义的文章有增多的趋势, 大多是国外理论介绍和借鉴, 还很不成系统, 实证研究也比较缺乏, 理论方面主要集中于哲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角度[6,7]。

2 城乡规划中的环境不正义的表现形式

环境不正义的现象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家和种族之间, 在当今中国, 环境不正义的现象主要存在于不同经济地位的利益群体之间, 在区域尺度上反映为城乡之间。作为城乡空间资源分配手段, 城乡规划是一只强有力的看得见的手, 它从空间资源分配的角度, 影响着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布局和依存关系, 也影响了城乡环境正义。归结起来, 城市规划中的城乡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形式。

2.1 乡村环境卫生设施的缺乏

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农村的污染日益加剧, 相当数量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广州南沙区为例, 2013年对南沙区全区128条行政村开展的现状摸查结果表明, 由于农村居民人口分散, 垃圾收集困难, 虽然每个村几乎都有垃圾收集站, 覆盖率较高, 但运营状况不好, 农村的生活垃圾围村依然存在。大部分区域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 现有的明沟排水系统亦已经年久失修或者堵塞, 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 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 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2 城市污染物和污染源向乡村地区布局

2015年,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中国国城城市市生生活活垃垃圾圾管管理理状状况况评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 城市生活垃圾从1979年的2 508万t增长至2012年的17 081万t, 增加了5.8倍。由于城市垃圾的排放量逐步增加, 历史欠账太多, 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依然严重滞后。许多城市, 尤其是县级城市和乡镇远未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 多数生活垃圾被运到郊区或者农村进行处理或者简单堆放。“城内干干净净, 城外垃圾成堆”成了许多地方的普遍现象, 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的城乡接合部尤为严重。同时, 随着近年来城市“退二进三”、转型升级, 城市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迁移, 由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一些村民在得到一些所谓的“实惠”后就认可了这些企业的存在, 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 极易造成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

3 城乡规划中的环境不正义原因探析

3.1 城市规划中公众利益被等同于大多数人的利益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但公共利益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 尽管为大多数国家的立法所认可, 但至今却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定义和范围, 而且往往与价值判断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空间的转换而有不同的内涵, 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不同的个案有不同的解释。不但立法上存在着解释的困境, 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在中国普遍“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模式下, 很容易形成“多数就是对的”的集体权威[8], 甚至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由而滥用公权力, 从而忽视了少数的利益。从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的角度来看, 相对于城市, 乡村就成了“少数”, 因此在大多数人的良好生活环境面前, 少数人的利益就容易被忽略。

3.2 邻避设施规划选址过程中最小抵抗路径

政府决策者通过城市规划手段来进行邻避设施的选址, 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站、高污染企业等, 若政府将邻避设施布局在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会遭遇极大的抵抗, 导致无法实施。即便规划通过, 落地实施, 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投诉和抵制, 使得项目中断或才建几年就遭到拆除的命运。而乡村地区的居民由于分布广泛, 影响人群相对较小, 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 成为邻避设施选址的第一选择。更为关键的是, 乡村地区信息获取渠道少、权利意识不够强、自发组织能力弱, 对政府实施该类选址方案的抵抗力弱, 并且更容易接受经济补偿而默许方案的实施。因此, 政府、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权利博弈形成了最小抵抗路径, 邻避设施规划才能不至于夭折或毫无操作性。

4 规划对策与建议

4.1 将城乡环境正义理念贯穿城乡规划

在城乡规划中应当贯穿城乡环境正义的理念, 来考虑城乡的内涵式发展。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 在环境正义与城市增长之间, 城市政府的偏好是追求经济效益, 我国经济多年持续快速增长, 但与此同时,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若继续坚持将经济效益增长置于环境正义之上, 将城市的环境改善建立在乡村的污染基础上, 则建设生态文明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只有上升到正义的认识高度, 才能在建设生态文明、城乡统筹上取得进步。

4.2 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 共享城乡环卫设施

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 应当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卫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通过统一规划, 统一安排, 科学有序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 彻底解决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具体而言, 应当加大农村环卫设施的建设, 将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并入城市污水管网, 城乡垃圾收集系统应当覆盖至农村地区。

4.3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消除乡村地区的城市污染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提高财政投入和建设水平, 将城市对乡村的客观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从而有利于实现相对的环境正义。例如, 随着环保技术发展, 现在的垃圾填埋场可以开发成公园、小球训练中心等露天娱乐场所, 实现以可持续的利用方式, 在生态恢复基础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让地方生态与经济价值再生。

4.4 大力推进乡村规划师制度, 提高乡村居民参与程度

在我国邻避设施选址决策过程中, 往往是政府决策和专家参与, 选址周边区域内的居民在之前并不知情, 只是选址决定后才以网站公示的方式告知公众, 或由大政府决策后通知下一级政府。公众是否参与、如何参与都不由自主, 大部分情况下只能通过规划调查、规划公示等渠道被动参与。这种自上而下的规划决策思维使得城乡环境正义无法得到提高。但提高广大农民权利意识和参与深度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应当重视乡村规划师制度的建设, 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优秀的规划专业人才派驻到乡镇, 代表乡镇政府履行规划职能, 为农民提供规划资讯, 并将农民和下一级政府的意愿通过规划的语言反馈给上级政府, 提高乡村的规划参与程度。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环境正义的研究进展, 指出在城市规划中乡村环卫设施的缺乏、城市污染物和污染源向乡村扩散是城乡环境不正义的具体表现形式, 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必须将城乡环境正义的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过程中, 并且在规划中采取环卫设施共享、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强乡村规划师制度建设等措施, 以促进城乡环境正义的实现。

关键词:环境正义,城乡规划,理念,农村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2]王小文, 王国聘.对美国环境正义的研究[J].环境保护, 2007, 378 (16) :62-64.

[3]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M].包智明,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4]拉玛昌德拉·古哈.激进的美国环境保护主义和荒野保护[N].吴蓓, 译.中国青年报, 2001-02-06.

[5]纪骏杰.环境正义:环境社会学的规范性关怀[A].台湾第一届环境价值观与环境教育学术研讨会[C].1996.

[6]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05.

[7]王欢欢.环境法正义价值之反思——以社会性别为视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6 (5) :86-90.

[8]张震东.正义及相关问题[D].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1991.

城乡生态环境论文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万委办发[]16号文件精神,推动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整体布局,沙滩镇党委、政府根据我镇实际扎实开展辖区内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确保了该项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落实、目标明确、效果明显,并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镇以沙委发[]34号文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阮晓锋和镇长卿德顺为组长的沙滩镇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在万田、万福社区及各村落实镇城乡环境治理办公场地共50㎡,各村累计办公场地194㎡,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依托,层层细化责任。

二、完备方案,具体实施。

我镇严格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启动创建文明场镇、卫生场镇、环境优美乡镇的各项工作,以整体的工作布局启动市级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沙滩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及《沙滩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工作制度》。并因地制宜的针对部分地区制定了《关于规范场镇居民乱倒生活等垃圾的通告》、《关于开展关田坝煤矿一带河道垃圾清理不彻底的整改方案》、《沙滩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白色垃圾处理责任分区》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并详细制定了《沙滩镇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各村、社区严格按照方案有条不紊的实施,确保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行动的有序开展。

三、完善机制,狠抓落实。

我镇积极组织实施场镇清扫保洁,完善了保洁机制,建立了24小时全天候的专业清扫保洁队伍,落实乡镇保洁人员14人,各村、社区保洁人员149人,确保了场镇盲巷死角的垃圾清理、清运工作的落实。并对各村、社区公路沿线、河道两侧随时进行保洁维护,做好了场镇街道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组织辖区单位,开展园林式卫生创建,清洁庭院环境。乡镇、村庄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清除村社结合部、居民住宅区及各单位的卫生死角,确保了垃圾、污水、杂物、污泥的彻底清理。

我镇根据区域地形实际,扎实开展河道两边、公路两侧的白色垃圾清理活动,出动大型铲车、挖机清除公路干道、河道、水库、堰塘、沟渠垃圾、弃土,共清除垃圾(含建筑垃圾)900余方,保持了辖区内主要入口公路路面整洁。从峡口电站—场镇下街公路两旁清淤、清障9公里。清理全镇水沟9000米;

对场镇车站至二煤区平车道、沙滩中心校500米道路进行了硬化,及时修复了辖区内主要出入口公路路面破损。

四、加强措施,确保长效。

(一)强化宣传措施,提高居民素质。

沙滩镇全面开展提升居民文明素质的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环境综合治理的先进典型,公开曝光不讲文明的行为和违法违规典型事例。组织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志愿者等参加清扫保洁等社会实践活动,共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化宣传活动10次;

沙滩镇组织20xx多名师生、群众于万福社区灯光球场参加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题宣传活动。加强乡镇集镇街头宣传,公布场容环境管理及处罚规定,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交通要道设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固定性宣传标语20处;设置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益性广告5处,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化宣传36次,在场镇、各村设置宣传栏13个,张挂宣传标语18幅,出动宣传车32台次,组织街头宣传420人次,总共印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类宣传资料6950册。显著加强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宣传力度,加大了对场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法规和居民行为规范教育。

(二)规范城乡秩序,改善人居环境治理。

我镇禁止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禁止敞放家禽,经批准饲养的观赏犬须免疫挂牌拴(圈)养,禁止带入街道、学校、机关等公共场所。

经我镇严格督促治理,镇场镇规划区内的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

居民区内不许新建文化娱乐场所,已建的文化娱乐场所底前实现噪声达标排放。

及时查处、规范建筑施工夜间作业,城区噪声控制在60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小于70分贝。

(三)绿化工程建设有序开展。

我镇全力统筹公共绿地绿化、道路绿化,通过调整和优化场镇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场镇绿化用地比例,努力增加绿地面积。

依法行政,坚决查处侵占绿地和违法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严厉处罚违法砍伐树木、侵占绿地的行为。严格实行绿化设计和施工企业资质审验,维护城市绿化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和水平。

按乡镇常住人口人均植树1棵,各业主单位义务植树和社会、个人认捐植树占30%以上。确保了场镇单位绿地率不低于30%,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的绿地率不低于30%。

镇财政投入12000元,在场镇进行绿化活动,植树4460株。扎实抓好乡镇公路绿化工作,达到了公路两侧绿化,1公里800株。

(四)加快场镇农贸市场及垃圾处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服务半径、居民人口合理设置农贸市场、超市、便民服务网点设置规划,规范商贸经营行为。切实做到了农贸归市,坐商归店。及时纠正了摆摊设点,取缔了占道农贸市场、经营摊点等现象。对农贸市场开展了1次整顿行动,规范面积49㎡;

恢复改作它用农贸市场的`使用功能,对场镇农贸市场步行街进行整治,对100米街道铺设了休闲步行瓷砖。

共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池22个,垃圾集中填埋场11个,增设垃圾房12个。累计开展清扫保洁活动26次,确保了场镇街道无隔夜垃圾。

(五)加强场镇车辆秩序,确保街道亮化治理。

加强场镇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管理,规范道路及公共区域的车辆停放,严禁场镇主要街道500米内停放车辆

沙滩镇联合派出所、车站等部门联合执法,查禁车辆乱停乱放,解决无序占道停车、阻碍交通的问题,查禁乱停乱放、违章行驶车辆241车次,针对乱停乱放二、三轮车辆进行整治,对乱停乱放车主21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场镇建成的街路全部安装路灯,对各以前设置的路灯、广告灯、霓虹灯等亮化设施进行全面的维修、增补和清洗,对各处偏街小巷的照明死角进行查漏补缺,在场镇新增路灯59盏,确保了场镇公共亮化率达到95%以上。

(六)扎实开展规范居民行为工程。

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组联合派出所、工商等部门整体联动,拆除违规广告11块,48㎡,设置规范广告42块,54㎡。规范了场镇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设置,及时清理了各类管理经营性广告附属设施。

规范农贸市场8次,整改面积1113㎡。宰杀小型牲畜和鱼类一律进入农贸市场宰杀点,严禁沿街宰杀。

加强公共场所的容貌环境管理,维护良好的容貌秩序,提升场镇居民的文明素质,防止了违规占用场镇道路、公共绿地等公共场所的事件发生。

(七)强力规范城乡建设秩序。

加大规划建设管理的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乱搭乱建及乱牵乱挂乱安装物体等影响场容观瞻的行为,保持建(构)筑物、施工现场、公共设施等整洁美观。拆除了违章雨棚61个,拆除各类灯箱广告、横幅招牌49个,拆除违规占道搭建的梯坎、堆煤池33处,铲除居民私自砌筑影响场镇规划的水泥墩、水泥台、堆料场、废物场等138处,铲除牛皮癣广告517处。及时修复、美化了陈旧破损的临街建(构)筑物。对场镇“门前五包”单位、门市进行追踪调查,对不抽查不合格的发放整改通知书,并建立专档记录在案,累计规范472户次。

加强乡镇场镇道路、污水管网的建设、维护和保养。修缮场镇道路500米,改造场镇饮水管网1500米,更换破旧线路5000米。集中力量对辖区河道两边、公路两侧的白色垃圾进行彻底整治,确保清洁保持的长效机制。

施工场地落实文明施工“六化”要求,美化了施工场地临主干道和重要地段的围挡。镇城乡治理办公室联合派出所查处违规工地26件次,查处运土车辆抛撒、遗漏事件56件次。加强场镇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露天堆场及货物扬尘等治理,有效控制扬尘、烟尘污染。

全镇没有露天焚烧污染物品或烧烤食物、熏制腌腊制品的情况发生。

五、加强干部教育,落实科学发展。

全镇多次组织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了省委书记刘奇葆的重要讲话及相关规章制度,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检验干部工作能力水平的政治任务来抓。

浅析当代中国城乡媒介生态失衡 篇3

【关键词】中国城乡 媒介 生态失衡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量的七成。但是,这个人口最多的群体却是媒介传播拥有和使用系统中最弱的群体。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与农村相比,城市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人力、经济、科技、文化等资源优势,这给媒介在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无比优渥的先天条件,另外城市拥有比较成熟的经济和媒体市场。在利润的驱动下,媒介纷纷定位于城市,争取城市主流人群为自己的受众,而农民则明显被忽视。

一、当代中国城乡媒介生态失衡现状

1、城市和农村对媒介的拥有和使用失衡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发布与传播越来越依靠高科技产品。从广播、收音机到电视机,再到互联网、3G手机,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捷、方便。但是这些便利更多的为城市中的市民获得,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微乎其微,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网络和手机。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一下城市和农村的媒介使用:

(1)报纸:城市的报纸资源非常丰富,晨报、晚报、商报、都市报以及各种各样的杂志,五花八门,能够满足各种需求;而农村目前报纸比较单一,主要就是日报,专门针对农民的报纸几乎没有。

(2)广播:城市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不同的广播调频;而农村基本就是一个村或一个大队才有一个广播,播放的内容也是由村大队决定。

(3)电视:闭路电视引进后,市民可以收到中央的每个频道、各省级卫视及大部分地方台,总共有60-100个台不等;电视是农村目前接触和使用最多的媒介,不同发展程度的农村,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不同。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农村,大部分村民都安装了有线电视,这样他们可以享用和城市市民同样的电视资源,但是在偏远的农村,特别是山村地区,电视能够接收到的节目是有限的,一般在十个台左右。

(4)互联网:城市中电脑的普及率远远高于农村,80%-90%的家庭拥有个人电脑,能够非常方便快捷的查找资料,获得信息;而目前农民拥有个人电脑的比较少,对电脑的使用基本在网吧,也只是玩游戏之类,懂得简单的电脑操作,几乎不会查找信息。

(5)3G手机:随着苹果等一系列3G手机的兴起和流行,3G网络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成为年轻人使用和获得信息频率非常高的媒体资源。但是目前中国的3G网络市场主要是在城市中使用,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地区。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对媒体的拥有和使用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2、城乡文化传播存在严重生态失衡

如今在电视银屏上,电视剧、广告和新闻仍是收视前三甲,以电视剧来说,“历史剧”、“战争剧”、“日韩剧”、“偶像剧”、“都市言情剧”等题材的电视剧都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而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就偏少了。尽管近几年以《乡村爱情》为代表的东北乡村题材的电视剧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但是反映农村现状和农民生活的电视剧在市场上仍然屈指可数。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是农业频道,以农业为主要信息内容,面向农村受众,但是其收视率并不高。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在大众传播生态系统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厚此薄彼的传播现状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

对农村以及对农民的贬义化的描述体现在各种文化产品中。例如在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赵本山和宋丹丹扮演的东北农民及其表现出来的愚昧无知总是把全国人民逗得捧腹大笑。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是农村的,他娶了城里媳妇褚琴。当石光荣老家的农村亲戚来到城里后,他们在农村的陋习,如不讲卫生、大块吃肉、吃饭吧唧嘴、抽旱烟等,都引起了褚琴的强烈不满。另外在全国热播的电视剧《婆婆来了》中,有一段内容讲是的何琳跟着王传志回农村老家过年的情节。农村的生活状况和习俗让城里女孩何琳犯憷,尤其是咸得难以下咽的饭菜和脏得令人作呕的厕所。村里人为传志摆接风酒,何琳酒后胡言乱语,抱怨农村条件差,令众人尴尬。从艺术效果的需要出发,演员可能有意强化和放大了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建立在以“城市文明”为中心的立场之上的。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关于“农民”形象的话语权是与站在城市中心立场上进行产品生产和传播的城市人联系在一起的。①在这些文化产品中,“农民”被简单地塑造为“落后”、“迷信”、“愚昧”、“不讲卫生”、“素质低下”的抽象形象,与被构建成“文明优雅”、“高素质”的“城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理论基础

1、媒介生态学

所谓媒介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②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媒介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还要考虑在社会大环境中,媒介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要保持健康的媒介生态,就要正确使用媒介,保持和谐的媒介环境,从而使社会与媒介、媒介与公众形成一种互动互补的良性关系。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虽然城市化进程很迅速,但是农村人口基数大,整个受众的人口数是很可观的。如果整个媒介系统忽略这一块的话,只会导致极大的不平衡。另外,这种媒体长期的对城市文化的偏爱,会导致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不平衡发展,而这种不平衡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在物质上和文化上扩大城市和农村的差距,甚至导致农村文化消失。国家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不断地强调“三农”的重要性。只有把农村、农民、农业这一块的媒体发展起来了,才能做到和谐的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

2、媒介霸权论

首先,媒介地理集群的城市化特征直接影响农村与媒介的割裂。邵培仁教授指出:当代媒介生产地点都选择在城市,而且呈现出小城市向大城市、一般城市向省会城市、内地城市向沿海城市转移的趋势,甚至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了密集的媒介城市带,从而形成媒介的地理集群和能量积聚,使城市成为信息的生成与传播中心、大众的消费与娱乐中心。③主要从事媒介活动的工作人员都居住在城市,对于农村信息的关注度必然大大下降甚至忽略,从而使得农村与媒介之间出现严重的割裂。

其次,城市媒体的话语霸权导致农民这一群体在大众传播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一直以来,在城市媒体中很少能够见到有关农村及农民的报道,即便偶尔有所涉及,也都是农村及农民的负面形象。这是城市“文化霸权”发挥和体现,并不符合目前农村及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农村被城市“现代化”的包围,农民不断认同城市文化导致他们不断追求城市生活,轻视农村生活,不断远离甚至丢弃传统的乡村审美文化,使农民在物质上和心理上都失去了对农村文化的认同。

3、“知沟”理论

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提出的“知沟”理论指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的获得信息,所以大众传媒传送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④施拉姆指出“信息不仅在国家间流动失衡, 在国家内的流动也很不平衡,信息水平总是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大城市比农村地区更容易得到信息,这种差距在发达国家要小一些, 在不发达国家则非常明显。”⑤大众传播的发展越来越朝着时尚化、精英化发展,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避开农村受众,将目标锁定为城市中的白领和中产阶级。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村受众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媒介的认知和使用也就有限,长此以往,城乡受众对信息的掌握和使用“鸿沟”将会越来越大。

三、解决策略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平衡媒介资源分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原因使得农民能够接触到的媒介有限,一旦经济发展起来后,农民有了富余的钱,便可以改善对媒介的拥有程度。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看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人会有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后,相应的会对能让他们获得更多信息的媒介加大投资,比如购买电脑,学习怎样上互联网,从而更加快速直接的获取所需的信息。其次,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后,农民的购买力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一个逐渐庞大的广告市场。有了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市场,各种媒介进入农村就指日可待了。

2、国家政策促进传播生态平衡

从目前全国开通的电视频道来看,只有中央电视台的第七套频道农业频道有固定的农业节目,省一级的电视台还没有一家开通专门的农业频道。显然,这种现实的不平衡的媒介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国家应提出相应的政策扶持农村媒介。

3、提高农村受众素质,努力缩小“知沟”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加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质教育。因为农村受众普遍文化水平低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内容,不能够正确有效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容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干扰。最主要的是要使农村受众掌握各种知识,学会从大众传媒获取有用信息,利用传媒资源促进个人发展。

总之,面对我国数亿人的庞大的农村市场,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在生态系统的视角下,实现城乡媒介的有效联动、综合平衡与和谐发展,这将为我国传媒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①张爱凤,《论当代中国城乡文化传播的生态失衡》[J].《当代传播》,2010(5)

②③邵培仁:《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5、105

④冯露,《中国农村受众的媒介生态困境》[J].《新闻天地》,2011(5)

⑤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J].《当代传播》,2003(5)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城乡规划与城市生态 篇4

城乡规划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是政府用以保护生态与自然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 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 维护城市建设过程中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城乡规划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 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城乡规划必须注重个性特征, 城市个性是一个城市的特色, 是独特魅力之所在。

城市个性化成为现代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打好“文化牌”, 彰显文化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 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 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 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 在共性中找出个性, 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二、城市生态和谐

(一) 城市空间上的和谐

1) 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只有实现生态化, 将生态的理念融入城市的规划、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之中, 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些共生, 既要有现代化的设施, 又有与大自然的融合, 创建人们适宜的居住环境, 才能真正实现“旅游购物、生活居住、求知创业”的天堂。

2) 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和谐:要大力保护和显示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脉, 保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延续性, 重点抓好历史文化等具有文化特色的东西。在建筑上追求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新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 积极创造既适合现代化功能又体现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增强和展示城市建筑的艺术个性和人文特色, 让城市成为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和谐对话和载体。

(二) 创新发展的布局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动力, 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 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从自然因素让位给智力因素, 创新能力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城市必须着力增强创新功能, 真正成为“求知创业”的天堂。增强创新功能, 首先要培育和增强创新源, 其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指创造吸引人才、资本等先进要素的机制和环境。

三、城市景观与城市生态规划

(一)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 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 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 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 (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河湖生态系统等) , 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 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 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 (如农田、河湖等) 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 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河信息流, 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 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 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 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 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 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 同时, 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 引发公害。

(二) 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 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 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 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 支持人们的活动, 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三) 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 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 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 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 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近年来, 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 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建筑学、规划学中, 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其目标在于创造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协调和谐的气氛, 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

四、现代生态规划的内涵

现代生态规划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 从宏观、综合的角度, 参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 并提出合理的开发战略和开发层次, 以及相应的土地及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 从整体效益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相协调, 并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还不是很成熟, 生态学的3个基本原则基本上可以作为现代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一) 整体性原则

无论是生态建设还是生态规划, 都十分强调宏观的整体效益, 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的提高, 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中某一方面效益的增加, 而是谋求经济、社会、环境3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并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全局性。

(二) 循环再生原则

将自然界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富集、转化、分解和再生过程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及生态规划中, 使自然资源获得最佳利用, 从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健康及居住环境, 使废弃物对环境与人类的危害降至最低。

(三) 区域分域原则

生态建设与生态规划均强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地域分异, 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指定不同的生态建设和生态规划方针, 对不同的资源采取相应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总之, 城乡规划是科学严谨的, 是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课题, 为将来留下什么样的生活氛围, 为可持续发展做什么样的努力。关注城乡规划, 是每个设计师应该做的, 也是我们这一代, 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摘要:城乡规划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是政府用以保护生态与自然环境, 合理利用资源, 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 如何打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建设一个和谐、生动、合理的空间体系, 是现在规划建设中十分热门的话题。

城乡环境整治总结 篇5

罗城镇位于乐山市南部56公里,犍为县玉津镇东北部23.9公里,与井研、荣县接壤。幅员面积95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辖26个村,268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27个居民小组。年末总户数19355户,总人口50909人,耕地面积39611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总抓手,以建设生态型乡镇为目标,以景区打造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使城乡环境面貌有了较明显改观。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镇党委、政府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重塑古镇品牌、招商引资,促进罗城经济发展来抓,作为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提高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密切党群关系、政群关系来抓,并把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列入了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和重要议事日程中。镇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组建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单位也相应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镇领导小组下设了四个工作组:

(一)社区环境监督组。由110名镇机关干部、社区三职干部和派出所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将城区划分为7个责任段,责任到人,坚持全天对各自包的地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街道全天保洁。

(二)“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宣传干事、工青团妇负责人、环卫站站长、广播站站长、中心卫生院防疫员等责任人组成。做到有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学校、医院、机关办有健康教育专栏,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深化了健康教育宣传。

(三)环境义务监督组。从社区居民中精挑细选了20名居民组建了一支古镇环境卫生义务监督队,由政府统一配制红袖章,义务监督队重点监督“门前五包、院内四自”情况。

(四)纪律督查组。由书记、镇长及罗城片区纪工委相关人员组成,对机关干部以及驻镇部门相关人员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到岗到位情况进行定时不定时检查。

二、广泛发动,大造声势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难点不在于工作量的大小,而在于意识的问题,此项工作刚开始个别干部和极少数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意识淡薄,误认为是花架子,走过场,是领导干部的“面子工程”。为了破解“意识淡”难题,为此我镇在宣传上狠下功夫,引导全民积极投入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结合实际,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镇党委多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此项工作,组织全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全体干部、居民小组长、机关单位、企业、学校负责人召开了动员大会,总结大会。各村通过召开党员、村组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认真宣传城乡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治理内容和相关要求,使之家喻户晓。二是牵挂大型横布标语20幅,印发《宣传提纲》13000份,张贴《罗城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告》60份。三是充分利用镇广播站每天定时播放宣传《罗城镇人民政府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通告》、《十不准》《罗城集镇区“院内四自”责任制度》、《卫生行为要求》等内容。四是各机关、学校、医院、社区举办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板报、厨窗12期。出刊《罗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简报》5期,并印发到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五是镇团委积极倡议团员参与,各团支部纷纷利用课堂阵地,开展“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一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同时发动学生给家长写一封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信,增强自己及父母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宣传造势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提供了巨大的舆论支持,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纷纷投入到该项工作中,镇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的干部、职工、居民、学生共计万余人多次走上街头,对集镇区1.2平方公里、16条街道进行了卫生大扫除,突出清理卫生死角80余处,清扫大街小巷60000平方米,清除城市裸露堆放物和垃圾40多次,清扫垃圾100余吨;疏通阴阳污水沟12处,洗刷垃圾箱25个,清除“牛皮癣”千余张,遮阳(雨)棚800平方米。农村广大农民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对自己住宅四周杂草、垃圾、杂物进行卫生清理。

三、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突出抓好城镇旧城区整治改造、村镇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力求在城乡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新农村建设、交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明显变化,齐心协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城乡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一)大力实施古镇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投资230万元对船形街修缮,改造船形街自来水管600余米,改造排污管道1000余米;改造光纤线、电线、通讯电缆等4000米;铺青石板6600平方米,恢复凉亭1600平方米,修建文化站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修建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公厕一座;风貌塑造改造墙体300平方米,更换店牌20个,新安交通标志牌15个,新挂灯笼200多个。

(二)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发展基础。罗城是旱码头,历来给人有“晴天一灰,雨天一身泥”的印象,为彻底改变这一面貌,镇党委、政府多方筹资300余万元,对5条出境路进行了硬化;筹资1400余万元对城区两条主干道,洗布桥至铁岭、青狮交界处道路全长7.8公里的路面进行“黑色化”。投资20余万元对主城区710多平方米烂街进行整治,购买安置果皮箱40个,垃圾桶30个;改造洒水车一辆,每天定时洒水1—2次;维修排污沟2500米,整修花园300平方米,新植绿化树150株,统一制作卫生标识标牌20个,改造城区4座旱厕为水冲式厕所;聘请环卫工人15名,配有垃圾清运车一辆,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每天早晨6点下午6点清运两次垃圾,集中运到垃圾场处理净化。

(三)严查违法建设,维护了城镇良好的建设秩序。突出城区、城乡结合部和新修道路两侧三个重点,进一步加大巡查密度和查处力度,对各类违法建设案件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特别是加大了对新修道路两侧的巡查力度,遏制住了城市道路修到哪里,违法建设就建到哪里的歪风,目前,新修道路两侧没有一处违法建设。在执法巡查过程中,对于简易违法构筑物,及时发现,及时拆除。对于未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建设的永久性违章建筑,严格按程序依法拆除。执法过程中,执法队员不畏强暴、盯靠一线,文明执法,冷静处理。依法拆除非法修建房8间,120余平方米,沿街乱搭乱建建筑120余处,清理乱贴乱画1000余处,整治广告牌匾100多块,割除雨棚2000余平方米,清运垃圾100余吨,维护了城镇建设的严肃性,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建设环境。

(四)大力整治道路环境,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严厉配合打击非法运营的“黑出租”、“黑摩的”,客运出租车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加强了对机动车的管理,严禁机动车乱停乱放、严禁机动三轮载客。加强了对客运车辆的管理,全面规范客运秩序,规范停车地点,禁止乱停乱放、随意上下旅客、装卸货物。加大查处机动车超速、客车超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摩托车超载、无证驾驶、各类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具车辆乱停乱放违规通知书100份,处罚乱停乱放车辆40辆。做到无乱停乱放,确保人行道、街道等整治美观、整齐划

一、规范有序。

(五)生态环境建设和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恢复生态健康,全镇实行退耕还林9819.5亩,每年栽竹500亩,四旁植树5万余株,实现了山清水秀的生态景观。积极开展卫生单位创建活动,将罗城中学创建为了省级卫生单位,二龙村、新权村创建为了省级卫生村,镇政府机关创建为了市级卫生单位;同时还将二龙村、新权村创建为了“省文明生态村”。通过示范引导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引向深入。

三、制度保障,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情况复杂,镇党委、政府从发展大局出发,把这项工作作为长期重要工作来抓,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齐抓共管,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一)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理顺了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了城管、交通、公安、工商、卫生等专业监督执法队伍的骨干作用,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管理工作中的基石作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监督。建立完善各村(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月报告制、月公示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各片工作开展情况由各片督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督查整改。

(三)严格考核问责。每月由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片片长、联系村(社区)干部参与,会同片区纪工

委(或县巡视督导组)对集镇各片、各村分类检查打分、排序,实行奖惩逗硬。对当月排名每类最后一名的集镇片、村,由第一责任人在镇村干部大会上作检讨;连续两次分类排名最后一名的或被省、市、县媒体、检查督查曝光的集镇片或村,惩扣镇机关工作人员当月工作性津贴,惩扣村(社区)干部和涉及组干部当月绩效工资。因工作开展不力或不作为影响市、县阶段排序(包括专项行动检查)的相关镇、村(社区)责任人;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影响、妨碍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或带头违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规定的机关工作人员、村(社区)、组干部。在给予以上两项惩处的同时,视情节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待岗、撤职、罢免、辞退、党纪政纪处分等组织处理。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认识再提高,切实把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作为当前及以后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找准工作差距,明确努力方向、统筹兼顾,投入主要精力,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宣传再深入,树立宣传首位思想,形成舆论强势,营造良好氛围,做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心,在全镇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局面。

三是管理再加强,切实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健全完善环境管理、宣传教育,清扫保洁和检查奖惩等规章制度。

四是督导再强化,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镇、村(社区)干部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

问题,对综合治理工作干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干得不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建设再深入,完成洗布桥至铁岭、青狮交界处道路改造的后续工作;计划新修农村机耕道新修7公里,硬化2公里,维修6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建设6.8公里;对 2000平方米的旧墙进行风貌整治,改建公厕3处,新建垃圾池3个,地埋式垃圾转运箱2个,垃圾桶40个;新建铁山旅游停车场1个,占地3亩,有效解决了铁山庙会旅游乱停车乱放问题;完成坳塘、同心、繁荣、新星、白云、大石6个村市级生态村的申报。

浅谈如何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篇6

【关键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措施;问题;重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显得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1.我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情况

近年来,隆德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按照统筹城乡、标本兼治的整体要求,以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手段,以完善和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美化净化为重点,使整治村庄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基本完善,居住条件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在“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重大事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目标和要求,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自觉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参与和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开展。

(3)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的部门较多,各乡镇、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区、市、县直部门(单位)结对帮扶行政村的帮扶作用,要与农村道路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公路绿化项目、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相结合。

(4)巩固成果,建立机制。各乡镇要一手抓整治工程的实施,一手抓制度建设。重点要以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为突破口,严格实行领导挂钩、干部包干责任制,督促指导环境卫生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采取聘请固定的清洁人员,对垃圾进行定期收集、集中处理,并建立村民卫生公约,成立村民卫生理事等办法。

(5)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年底,从监察、建环、财政、审计等专业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验收组,对各乡镇整治规模、质量和效果进行考评验收,根据考评结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工作得力、成绩突出的乡镇和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没有完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责任人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并进行行政问责。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2)市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五乱”治理有待深化。

(4)场镇、村庄容貌有待改善。

4.深化治理,巩固提高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在继续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规范化”为目标,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工作。

4.1突出整治重点。

(1)突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区及场镇街道、场镇边河道的整治,提升整体形象;加快城区及乡镇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工作,逐步规范经营秩序;加强场镇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能力。

(2)突出提高居民素质。加强文明、卫生知识宣传,引导居民关心环境,治理环境,爱护环境。

(3)突出加强卫生整治。认真搞好市容卫生管理工作,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突出治理“五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完成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4)突出强化乡镇容貌整治。以实现“乡镇容貌优美”为目标,加快乡镇容貌综合整治,特别是加快乡镇驻地一条街容貌整治,实现村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展示小城镇形象。

4.2着力推进“四结合”。

(1)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一要科学规划。二要依法行政。三要严格监督。

(2)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一要突出重点。二要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投入为保障。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对接,积极主动搞好协调配合服务工作,尽早尽快纳入项目计划。要进一步深化城镇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措资金,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城乡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抓好审批。审批环节要体现精简效能的要求。加大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力度,减少审批环节,精简审批程序,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审批的“绿色通道”。

(3)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一要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权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县、镇(乡)、社区(村)三级的管理职责,明确城管、建设、工商、卫生、环保、交通、公安等管理职能,强化属地化管理,强化镇(乡)、社区(村)两级的事权,有效化解职责不清、职能交叉、责权不统一的问题。二要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全面放开市政、园林、环卫相关作业市场,推行道路、绿化养护与环卫保洁综合承包。三要推行公司化管理模式。要探索新举措,建立常态管理机制,确保财力供给,大力推行专业队伍公司化管理体制;要切实保证财政对专业队伍的基本供给,足额纳入预算;要认真研究有关专业队伍财力供给保障等方面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激发专业队伍活力。

(4)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城乡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环境综合整治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观念,牢固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生态文明建设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转变;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把资源、环境、民主等纳入核算考核内容,使各级干部由过去主要关心经济增长指标向全面关心经济、资源、环境、民生的协调持续发展转变。

4.3构建巩固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着力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整治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1)构建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坚持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抓好责任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要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作为惠民行动、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长期工作之一。坚持突击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包片责任制和责任人分段、分块包干责任制,落实职能部门管理责任、教育监督责任和部门联动责任。将综合治理责任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

(2)构建城乡保洁的长效机制。坚持从队伍建设入手,进一步充实、配齐配强市政和环卫专业队伍,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着力加强综合治理有关管理和执法制度建设,着力加大执法力度,严肃处理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污水乱排等到现象,不断提高全社全环卫意识,提高保洁水平。建立考核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绩效评估、考核。

(3)构建城乡环境统筹整治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跳出就环境抓环境的狭隘观念,牢固树立统筹意识,着力做好优化环境与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大文章。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要求和标准,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城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相结合,与污染治理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4)构建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必要的经费投入是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保证。按照量力而行、逐步到位的原则,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重点加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时更换和添置果皮箱、照明灯具等街道环卫和亮化设施,不断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科学制定收费标准,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配套费、清扫保洁费、垃圾清运费等征收机制,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城乡生态环境论文 篇7

1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调查与研究

在针对垃圾问题的调查活动中, 我们经过理论与时间的结合, 分析出解决城乡结合处垃圾减量化和垃圾分类的同行解决办法, 促进垃圾这一放错位置的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 也在那里普及环保知识, 倡导低碳生活, 影响当地居民使其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不仅了解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也丰富了社会的实践经验, 对于环保的概念也有了一个新的、合理的认识。

2 此项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原则,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为目的, 适应农村环境保护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确保饮用水安全, 保障农村环境质量,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努力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

本次我们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解决城乡结合处的垃圾问题, 宣传普及垃圾减量化及垃圾分类的环保知识, 提高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以及得出能够通用的解决方案, 改善相类似区域的环境状况, 以城乡结合处为中心辐射影响整个地区。

我们在前期做足准备之后采取了包括问卷调查, 走访调查, 社区漫步, 调研日记和进学校社区进行宣传教育的方法。

3 此项研究的结果

调查结果如下:有效问卷总共166张, 设计人群各个年龄阶段。结果显示调查人群中有47.8%的人了解垃圾分类, 38.3%的人通过电视等媒体了解。75%的调查者的家庭有收集可卖的垃圾的习惯。有87.2%的人不知道垃圾如何分类。83.6%的人认为现有的分类垃圾桶没有起到作用。街村村民关于垃圾减量化及垃圾分类的认知层面很浅显, 垃圾分类的意识淡薄, 几乎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在对结果认真分析之后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垃圾车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的要求;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垃圾分类工程很繁杂, 不好实施。而针对上面问题的解决措施有政府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工作;垃圾车在清运垃圾时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联系引进社会上的NGO环保组织, 开展环境教育,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紧密跟进垃圾分类的工作。

而我们的走访调查和社区漫步也是同时进行, 我们发现家庭垃圾基本丢掉, 不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 垃圾不会分类, 直接扔垃圾桶里, 做生意全部提供免费的塑料袋。大部分居民习惯用以前的没有分类的垃圾桶。附近有几个小型私人和集体的水电站, 当地人多用电。街道每天都有专人清扫。

4 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根据之前的研究, 我们的问题是将其划分为生活垃圾的处理;修复破坏的生态平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而我们选择问题的标准主要包括在街村比较普遍;对街村当前影响较大;对街村潜在危害较大;在短期内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能够改善和解决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相似地区具有推广价值的问题。包括白色垃圾的产生和不合理处理;村民无垃圾分类意识;江岸边无人看管的垃圾堆放;垃圾量较以前有所增加, 厨余垃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街村四组是养殖区, 动物粪便得不到充分利用, 多被直接倾倒等等。

经过了对上述问题的研究, 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并且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也应该细致的去研究、应对, 并且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内容:对塑料袋的合理使用, 政府应当适当的组织, 并且统一对其进行处理。对于环保袋和非环保袋加以区别, 并对其定制不同的价格, 并且由大家互相舰队, 对于不收费的商店加以一定的惩罚措施。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 并且相应的推广普及。垃圾的分类, 如那些垃圾可再生, 哪些不可再生, 并加以宣传, 深化教育。政府需对当地景点游客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 加强思想教育。可通过设置醒目的宣传标语, 并且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人们加以限制, 提高人们在生活中的环保意识, 强调垃圾的分类, 把干湿垃圾分类处理, 尽量落到实处。对于干湿垃圾的处理, 首先在垃圾车清理的时候, 就需要对对垃圾进行初期的分类, 而后在分类过程中对其细化。有条件的情况下, 当地政府可引进一些垃圾分类处理的设备、技术, 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基地, 这样在当地就可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与当地的居民把持一个良好的环保默契, 使垃圾的处理更加规范化。政府组织在当地推广有机农业, 推进厨余垃圾的有效利用。将餐饮业和养殖业结合, 变废为宝;引进沼气池, 集中处理动物粪便, 并向全村提供清洁经济的能源。沼气池的建造价格低廉, 建成后产生的沼气可以大大减少电的使用, 为农户大大减少开支, 卫生状况会得到有效改善。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 城市的自身发展, 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从两种规划矛盾焦点即空间资源分配问题作为研究的突破点, 上至城乡规划编制理念, 下至空间资源协调性分析系统地提出了“两规合一”的具体建议。从宏观层面以主体功能区划及生态功能区划为导则和基本框架, 对不同地域范围城乡规划的空间管制内容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并以河北省为例, 从加强城乡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 从空间范围划分及控制措施制定等微观层面具体细化了城乡规划空间管制内容。

参考文献

[1]段宁.“两型社会”背景下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转变与内容创新[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9:623-630.[1]段宁.“两型社会”背景下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转变与内容创新[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9:623-630.

[2]曹春霞, 丁湘成.空间规划体系的协调机制研究[J].科技建设, 2009 (4) :640-648.[2]曹春霞, 丁湘成.空间规划体系的协调机制研究[J].科技建设, 2009 (4) :640-648.

[3]金继晶, 郑伯红.面向城乡统筹的空间管制规划[J].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 :29-34.[3]金继晶, 郑伯红.面向城乡统筹的空间管制规划[J].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 :29-34.

[4]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国土资源部, 2011.[4]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国土资源部, 2011.

城乡生态环境论文 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城镇化建设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有助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格局的实现,能继续优化城乡关系,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作为经济核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要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济,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农村金融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目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农村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

1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有了飞跃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优化。然而,目前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之间仍存在显著差距,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诸多缺陷。

1.1 农村金融主体脆弱性明显

就金融主体方面而言,自金融机构市场化、企业改革之初,各银行纷纷推出农村市场,直到现在这种乡镇一级的撤并仍在继续。直到邮储银行成立之前,各商业银行一直扮演着“抽水机”的角色,只存不贷。如今,邮储银行以服务“三农”、“情系城乡”的定位点,深入偏远地区,支持地方基础经济建设,为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一股新的力量,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业务方面有待壮大。农村农业项目融资主要渠道是农信社,它在信贷方面远比邮储银行要历史悠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可其资本充足率较低,面对农村大量的金融需求,远远不能满足。而且其自身在管理体制方面不够健全,如果其经营一旦出现问题,农村金融将受到很大冲击。

1.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尽人意

我国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够好,这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力。目前,农村资金存在很严重的外溢现象。农业的利润率向来不高,甚至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农村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土壤非常贫瘠,农业经济要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补贴,否则长此以往,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健康成长。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在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商业银行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必然将资金从农村通过其上级进行贷放,而邮政银行对其在农村吸纳的资金也大部分外流,导致农村资金的外溢现象非常严重,农村金融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主体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在金融系统中定位较低,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导致其在管理体制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内控制度方面,缺乏奖惩有度的牵制体制,权力制约存在失衡,稽核督查功能没有有效发挥等。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法制环境缺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农村法制建设中的弊病,是对债权人利益维护是个极大的挑战。此外诚信体系建设不全,贷款人诚信严重缺失。据有关资料统计,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更有甚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也存在不讲信贷信用的情况,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惩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导致农村金融环境不容乐观的更直接的原因。目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在业务方面没有很大创新,不能完全满足市场上的资金需要,造成农村金融市场市场份额不断被不正当的私人贷款蚕食。在政府监管方面,由于农业贷款的分散性和农村私人放贷的隐蔽性,其监管到位较难,因而不能很好发挥其对于正当贷款引导作用,也不利于对地下贷款行为进行打击。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特殊性,农村行政力量的介入较为普遍,包括写纸条打招呼,无视金融秩序,更有甚者,直接运用行政权力,强压借贷,无视公平,非法占用大量贷款资金用于非财政性运作,这使原本有限的农村金融贷款更是雪上加霜,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低,交易环境差的局面。

2 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对策

2.1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创设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离不开法律支持,所以要进一步地完善我国农村的法律制度,改善农村法律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完善农村金融业务法律体系,相关法律部门要尽快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服务法、农村金融监管法。通过逐步完善法律制度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导入与导出标准和程序,确保存款人、贷款人以及相关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利益有明确法律保障;其次,提升农村司法部门工作力度,加大司法监察力度,加强执法,确保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解决农村经济金融关系问题时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司法有章、执法必快”的办事原则;最后,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要紧密地同当地农村政府合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立一套完整化、规模化、全面化的农村金融环境监测系统,以实现促进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进而促进新农村金融快速、高效发展,金融生态环境的理性创设。

2.2 建立农村贷款保险制度,促进支农贷款发放,提升农村资金自我创造能力

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很低,一般只有30%,货币再生能力远远低于城市金融机构。而且在农村,商品交易一般不是通过转账,主要是现金交易,货币流通速度慢,这些原因造成了农村资金总量不足。要真正有效地促进农村金融贷款的发放,建立农村贷款保险制度是个不错的方式。在目前形势下,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贷款保险模式。一是采用行业协会模式,由农村金融机构自主设立行业性、区域性保险基金。可以采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为辅,通过强制手段,由各机构缴纳一定数额的准备金,构成资金池,交给投标形式确定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运作。在运行机制上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当被保险机构发生保险范围内贷款无法收回或其他既定损失情况下按损失金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额直接从资金池拨付予以补偿。二是以政府牵头为主导,不是以金融机构为主体,而是以区域人行中心支行和银监局为主体,强制上交贷款准备金形成资金池,来进行管理运作。

2.3 政府给予政策上优惠举措,扶持和激励商业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

鉴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政府应当对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举措。在强化政策性金融的主导地位的同时,颁布相关措施以激励商业银行向农村提供借贷,如对涉农金融活动给予贴息、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优惠。在财政监管上,要从实际出发,区别与城市金融对待,加以扶持。

2.4 鼓励农民自发组建真正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农民自发成立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是对现有存在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有效补充,可以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由于是农民自发成立的,社员彼此熟悉,诚信意识比较强,便于管理,降低了成本,同时贷款审批程序也可以适当简化,能够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当然,农民自发组建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有赖于法律基础的健全。相关政府部门要尽快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互助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并给与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3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需要农村金融建设的大力支持,两者互生互长。我们既要努力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来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要利用好城乡一化化发展为农村金融生态改善提供的客观动力,抓住机遇,积极消除旧弊。在此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农村贷款保险制度,放宽对小额信贷组织和民间金融的政策限制,鼓励农民自发组建真正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等。只有采取了这些强而有力的措施,才能一个建立新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伟大经济战略。

参考文献

[1]周小全.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金融与农地制度创新[J].中国市场,2012(20).

[2]张峰.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13(02).

[3]王卫斌;农村金融改革与县域金融服务之我见[J].财经政法资讯,2013(01).

城乡生态环境论文 篇9

关键词: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传播沟通,减排行为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正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雾霾、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日常生活。除自然因素之外,此类环境问题主要与人类活动的CO2等排放有关,不仅是企业(生产者)的排放,而且也与普通大众的家庭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有关。据相关统计,1997—2007年来自家庭生活的碳排放量占中国碳排放量的42.1%~49.2%[1]。面对这样的形势,应对气候危机、空气污染,雾霾等问题,不仅要降低生产领域的碳排放,而且亟需积极推动公众广泛参与节能减排。认识和理解公众的低碳减排行为,以及识别相应的影响因素,是更好地培育公众的低碳减排行为、提升环境质量的关键。

人们常认为意识是行动的重要基础,决定行动的产生,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知强行弱”、“知难行亦难”等意识与行动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意识与行动的关系呈现高度的复杂性[2]。具体到节能减排行为上,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等心理意识与低碳减排行为呈何种关系?若存在显著影响,又是如何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2010年中国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回答上述问题,从而为政府建设低碳社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普工作和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借鉴。

2 文献综述

国外关于低碳减排行为的研究相对比较广泛。Lorenzoni等[3]通过定性分析表明,公众的环境认知(低碳知识、气候问题科技观、气候变化认知)水平较低和责任意识缺失,阻碍居民参与减排行为。Semenza等[4]基于美国的经验数据分析发现,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程度与减排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Whitmarsh等[5]分析美国的数据发现,低碳意识和低碳知识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家庭能源减排行为。但也有研究表明,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并不具有一致性,道德责任感和气候变化认知对低碳减排行为(出行方式和节约能源)等不具有显著影响[6]。

从国内的低碳减排现状来看,傅宇等[7]基于南京火车站2 10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公众参与减排程度较低,只有约57%的公众经常为了保护环境而减少能源消耗。就具体影响因素而言,崔维军等[8]基于全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显著影响减排行为,环境问题关注度和公共物品保护意识显著增加公众的减排行为。王建明等[9]通过扎根理论分析表明,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是个体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传播沟通和情境变革是重要的政策干预变量。谢宏佐等[10,11]、陈涛等[12]对网民、农村人口、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负面危害认知以及国内外应对气候的认知程度均是影响应对行动意愿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公众节能减排行为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国内的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从研究视角来看,呈现出单一性,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认知与减排意愿上,而很少关注其他环境认知(节能减排知识、环境污染认知、环境问题科技观等)、环境责任感(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环境保护意愿等)、传播沟通(媒介接触、环保团体参与)等对公众减排行为的影响;从研究对象来看,既往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农村人口、网民等群体,对城乡居民的低碳参与现状尚缺乏系统分析,且忽视对城乡居民减排行为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因此,本研究试图从以上两个方面出发,借助全国大规模的调查数据,从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传统沟通、社会经济地位等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的减排行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基于环境素养模型理论,环境认知是提升环境素养的重要基础[13]。实证研究表明,较为具体的环境知识与环境行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公众意识到环境污染可能带来风险,他们更可能关注环境质量的改善,采取更多亲环境行为[2]。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公众的环境认知水平越高,越可能采取更多低碳减排行为。

基于负责任环境行为模型理论[14],个体的责任观是实施环境行为的重要内驱力,个体的环保责任意识和环保倾向越强,实施环境行为越多。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公众的环境责任感越强,越可能采取更多低碳减排行为。

3.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CGSS2010数据进行分析。该数据采用多阶分层概率抽样设计,调查地点遍布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调查对象为16岁以上居民。最终获得11 785个样本,其中回答环境模块样本为3 716个,城市和农村分别占64.4%和35.6%。由于部分变量存在缺失值或无法选择,最终纳入模型的样本为2 149个。

3.3 变量测量与描述

本研究以减排行为作为因变量、环境认知和环境责任感作为自变量,结合已有研究,控制传播沟通、社会经济地位、人口特征等变量。具体变量测量和描述见表1所示。

3.4 模型设定

本研究解释变量为减排行为,为四分类定序变量,故采用定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定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累积概率表示为:

令lj(xi)表示y≤j相对于y>j的累积Logit,那么:

在上述公式中:Pr为y落入某一分类的概率;j为减排行为,j=1,2,3,4;xi表示影响减排行为的众多变量;αj为模型的截距,β为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

4 结果与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对减排行为的影响,在控制相关变量基础上建立定序逻辑斯蒂回归总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城市和农村模型,考察城乡居民的减排行为差异,所有结果见表2所示。

注:1)括号外数字为发生比(odd ratio),括号内数字为标准误;2)*<0.1,**<0.05,***<0.001

从总体模型来看,模型Nagelkerke R2为0.213,模型卡方值达到472.6,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表明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传播沟通、社会经济地位、人口特征变量对公众的减排行为具备较好的预测力。具体来看:

第一,环境认知对公众的减排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公众的环境知识每增加1分,减排行为是较高等级的可能性增加8.4%,即公众的减排知识越多,实施更多节能减排行为。公众对全国环境污染严重性认知每提升一个等级,减排行为是较高等级的可能性提升10%。气候变化原因认知和危害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减排行为,公众对能源消耗影响气候变化的认可度越高,实施减排行为的频率越高;同样,公众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了解程度越高,减排行为越积极。环境问题科技观显著正向影响公众减排行为,表明过度相信科学技术能较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的公众,实施减排行为的频率越低。综合起来,假设1得到验证。

第二,环境责任感显著提升公众的减排行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每提升一个等级,实施减排行为是较高等级的可能性增加42.5%。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贡献意愿是实施减排行为的重要驱动力,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贡献意愿越强,相应的减排行为越积极。综合起来,假设2得到数据支持。

第三,传播沟通亦是影响公众减排行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媒体接触对公众的减排行为发挥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媒体接触每增加1分,减排行为是较高等级的可能性增加2.7%。环保社团参与显著促进公众实施更多节能减排行为,与未加入环保社团者相比,加入环保社团的公众实施减排行为是较高等级的可能性提升69.2%。

第四,公众的减排行为呈现出一定的阶层差异。收入水平与减排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收入越高的居民,实施低碳减排行为的频率越低。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实施减排行为是较高等级可能性增加1.8%;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越可能通过技术节能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第五,不同个人属性居民的减排行为亦存在区别。年龄越大者,减排行为的积极性越高。性别对节能减排行为影响不显著。与西部居民相比,东部居民实施减排行为频率更高,但与中部居民不具有显著差别。城市居民越可能了解低碳知识、深刻体会气候变化等带来的影响,其减排行为频率显著高于农村居民。

第六,公众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城乡差异。模型2和模型3结果表明,对农村居民而言,环境认知中只有减排知识对低碳减排行为发挥显著影响作用,而其他的环境认知变量均影响不显著;环境责任感是影响农村居民的关键因素。有意思的是,对城市居民而言,减排知识对减排行为影响不显著,但其他环境认知变量均影响显著;环境责任感促使城市居民参与低碳减排,媒体接触和社团参与对低碳减排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5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CGSS2010调查数据为例,建立定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在控制传播沟通、社会经济地位、人口特征等变量的基础上,考察了环境认知、环境责任感对节能减排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城乡差异,主要得到以下4点结论:

首先,目前公众的减排行为总体水平不高,“经常”和“总是”实施减排行为的居民仅占总体的33.1%,这与公众的环境认知有关,公众的环境认知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众的环境认知与低碳减排行动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节能减排知识、环境污染严重性认知、气候变化原因认知和危害认知等显著提升公众的减排行为;对科技能解决环境问题越怀疑,减排行为的积极性越高。但环境认知只对城市居民的减排行为有显著影响,对农村居民几乎没有影响,可能的原因在于城乡居民的“差别暴露”。一般来说,与农村地区相比,城市面临的空气污染等问题更为突出,城市居民通常暴露在更为严重的环境危害中(如雾霾),普遍能感知到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危害;对于科技解决所有环境问题的不确定性越高,更易观察环境质量的衰退,从而增加低碳减排行为。

其次,环境责任感显著提升公众的减排行为,环境问题关注度、环境保护意识、环保意愿越强,减排行为的积极性越高。环境保护责任感是低碳减排行为的重要心理动因,指导日常生活行动,激发个体的亲环境态度,进而实施更多的低碳减排行为。

此外,传播沟通亦是影响公众实施减排行为的关键因素。公众的媒体接触越多,获取环境信息的途径相对越多元,越可能提升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的认知水平,增加更多低碳减排知识,进而实施更多低碳减排行为。而加入环保社团,社团所宣传的环保理念以及环保行动显著提升公众的环境认知和环境关心水平。与环境认知一样,媒体接触和社团参与只对城市居民发挥显著影响作用,而对农村居民影响不显著。与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有更多机会接触媒体和环保社团,尤其是在新媒体和社会组织大力发展的今天,城市居民可以通过新媒体和参加环保社团,了解当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习得节能减排知识,提升环境责任感,进而增加节能减排行为。

最后,公众的节能减排行为还存在一定的阶层和地区差异。收入水平越高,并没有表现出更高减排行为。低碳减排行为意味着收入较高者的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会下降,这可能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因而他们不愿意采取减排行为;而收入较低者囿于经济条件,不得不厉行节约的生活方式,采取减排行为。教育程度越高者,获取低碳环保信息的能力越强,习得更多低碳减排知识,环境认知水平较高,环境责任意识越强,从而实施更多低碳减排行为。与西部和农村相比,东部和城市居民的减排行为更积极。一方面,随着东部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生产带来的碳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等重于中西部地区,直接引起他们更加关注环境,提升环境认知水平和环境责任感,激发他们实施更多的低碳减排行为;另一方面,东部和城市居民接触新媒体和社团参与机会较多,环境认知能力强,后物质价值观盛行;东部和经济发达的城市有能力发展和使用清洁技术,进而有助于个体实施更多节能减排行为。

城乡生态环境论文 篇10

一、中国城乡教育环境的差异

1. 硬件设施的差异。

城市的教育硬件条件好, 在很早的时候已经实现教学楼上课, 交通条件好。而农村现在政府加大了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投入, 一些地方也实现了教学场地教学楼化, 但有一些地方, 教学的场地还存在着危房, 即使实现了教育场地的教学楼化, 但级别低, 不配套, 冬天没有暖气, 特别在中国的北方, 天寒地冻, 有的教学楼缺少窗户玻璃, 不得不用塑料纸, 甚至不得不用硬纸板把其堵住, 但寒风还是从缝里吹进来, 教室里与外面的气温基本一样, 只是风小些。夏天, 在农村的教学楼只有几个吊扇, 有的还是不能工作, 由于往往农村的教学楼只有一两层, 不像四五层的教学楼的下两层凉快些, 教师和学生在里面上课, 往往都是汗流浃背, 不停的抹汗。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 城市的家庭和学校大都普及了电脑。而在外国的广大的农村地区, 有一部分地方国家为其配备了一台电脑, 但大多地方是没有的, 即使有的地方有, 由于在中国的农村上网费比城市贵的多, 所以学校的校长为了节约教育经费, 也常常不上网。

在教育经费的保障上, 中国现在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的是按学生人数分发教育经费的政策。而农村的学校往往人口居住分散, 每个教育点年纪不少, 而学生少, 而这样, 分得的教育经费就少。教师数量配备少, 这是由于中国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骄傲是的配备是按照学生的数量配教师, 而农村地区年纪多, 而学生少, 所以所配的教师就少。

2. 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差。

中国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 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教育。而农村的人均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 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存在着这样严重的城乡这么大差距的国家, 而在高校教育收费这一方面对农民子弟完大学生梦的影响方面, 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倾斜, 但就是这样, 让一个农民供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 也是一个相当大的牺牲和负担;再一点, 中国现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实行双选择, 这一政策无疑给用人单位和择业者都提供在选择上的自由, 但作为农民, 他们还是喜欢以前的由国家分配的政策, 由于在公务员招考和国有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用上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和不正之风, 而农民是一个缺乏各种资源的弱势群体, 这就造成了一个对供自己的子女上大学的期望值极低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的农民对自己的教育大多是不重视的, 虽然, 他不敢说:我的孩子学习不行, 也考不上大学, 现在小, 不能去打工, 就在这里长长身体的话。但是, 如果碰上一个刚毕业的做了教师的大学生, 不知深浅, 经常给学生在放学后或星期天不可, 这里的农民大多不会感激, 而是要在背后骂娘的, 这我见得多了。而在城市, 以农村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 城市的教长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 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 包括贿赂教师, 来提高其子女的学习成绩。

3. 生存环境艰苦。

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倾斜政策, 农村的交通等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观, 特别是在城郊的农村, 由于摩托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在教师中大大普及, 所以其生活条件与城市已基本无疑, 甚至还有许多在城市置有房产。

而在中国广大的偏远的山区学校和教学点, 虽然, 与以前的条件有极大的改观, 但是, 其落后、艰苦的自然环境是依然存在。在这些偏远的教学点, 第一是, 教师少, 有一些是本地的教师, 甚至是代课教师, 放学后人家就回家了, 而外地来的教师就只有一人伴电视了, 在一些偏远的山区, 由于中国收缴猎枪, 所以半夜还可听到狼嚎, 这对一个男教师就已够毛骨悚然了, 更何况, 甚至还有极少的缺少背景的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遇到天旱, 在夏天吃水就成问题, 有的要跑数里的山路去挑, 更不用说吃蔬菜了。

二、造成的后果

这种的环境的条件对农村, 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教育和教师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 对教育上的影响, 大家都明白, 这里就不赘述。在这里主要谈的是对农村教师造成的影响。

1. 待遇不公。

大家都知道多劳多得的道理, 这是一个设计公平正义的问题, 在农村, 特别是偏远山区, 当地的教师付出的就多, 可是他们获得的就少, 而不是多。我们知道, 在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别, 在农村, 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教师, 付出的多, 却获得的远远小于城市教师。即使在同一地区, 虽然, 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对在偏远地区教学的教师, 有一定的补助, 但这杯水车薪。我上面说过, 中国的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的划拨是按照学生的人数, 而中国实行的也是双重标准, 城市的标准高, 而农村的低。而在同一地区, 处于偏远地区的学校学生比城郊的少的多, 那么, 其教育经费就多, 而且这里的学校由于有许多人愿意上, 所以就有收得许多的教育赞助费。在这些地区教学的教师的福利就好, 学校也就经常以组织听课交流等为名, 让自己的教师去旅游, 当然, 由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 教师不仅能获得一些现实的好处, 在社会上也受人尊敬。

而在偏远地区的教师, 由于实行安学生人数的多少配备教师, 表面上, 这里的教师还有可能多于其它地区。但是由于班级多, 一个老师要教好几门的课, 甚至是两个年级, 有的不得不实行复式班教学。这样, 这里的教师的负担是大大加重了, 有时确实是没有办法, 而实际的情况是, 大多人不愿到此地教学, 教师不够, 不得不雇佣一些初中都不毕业的女孩, 来这里代课, 这样, 学校的教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另外, 由于现在大多数学校管理者, 对教师的评价实质还是唯学生考试成绩论英雄 (虽然国家有明令政策禁止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比赛性统考) , 学校管理者就是这样的成绩来决定了事的奖惩和评级晋职称。由于, 在这种环境下偏远山区的学习成绩很难考上去, 所以, 在开教育的会议上, 环境好的地区教师大都是授奖的对象, 而山区的是受批评的对象。

2. 影响青年男教师的终身大事。

在偏远山区任教的大多是没有背景的教师, 特别是没有背景的男青年教师。刚刚毕业, 正是到偏远地区进行锻炼的阶段, 一般的刚毕业的女大学生, 由于多种原因, 分到这里的极少。而没有特别特殊背景的刚毕业男青年教师大多旧的到这地方锻炼, 过两年, 一部分门路活的, 就跑关系走了, 而一些没关系又老实的就成为长期的留守人员。现在, 由于可以打工, 门路多, 大多有点姿色和想法的女子, 甚至是农民, 并不愿意嫁给这些在以前还有一点魅力的吃商品粮的男青年教师。而一些认为自己读过几年书, 又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要求娶一个太一般的女子, 这样在教师里面, 就有了一些这样的老光棍。

三、结论

综上所述, 要解决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 首先得关心偏远山区的教师, 特别是一些大龄未婚年青年教师的生活,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他们的待遇, 在福利和评优、评先和晋级方面, 向他们进行必要的倾斜;以人性化管理为主, 对他们多鼓励, 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婚姻和家庭状况, 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对他们少批评, 理解他们的奉献, 其实能长期坚持在偏远地区教学的, 有一部分是脾气耿直, 不愿意走那种关系之路, 这种人最需要的是理解, 只要管理者能够真的关心他们, 而不是高高在的用官话训斥他们, 这些人是愿意努力工作的。

参考文献

[1]杨大平.学校常规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城乡生态环境论文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生态教育、有效途径

生态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灌输生态思想,这种含义上的生态教育,是指在生态活动中,认识生态,理解生态,掌握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技能,解决生态问题,感受大自然、亲近自然的过程[1]。二是指按生态学的教育观点,克服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等一系列的不足所产生的新型教育理念[2]。生态教育的内涵是尊重生命、尊重教育和受教育的人,尊重他们内心的发展要求。其目标是为了营造和谐的、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氛围[3]。

幼儿园生态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萌发幼儿的世界观、自然观。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要受到他们的经验的局限,而他们的情感却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他们的行为习惯也是最容易养成的。我们利用幼儿的特点,使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思想。这些比起那些似懂非懂的认识来,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对于他们将来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是重要的。因此,我们提出,在幼儿生态教育的目标中,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萌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它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已列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生态教育作为幼儿园的一个新生课题,为此,我们选择了“粤北地区学龄前儿童生态意识培养及其行为养成训练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为课题进行实践研究,在幼儿生态教育的有效途径方面有了一些体会。

一、以幼儿园学科课程资源为载体,完善生态教育园本教学主题

幼儿园生态教育要结合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设置生态教育的教学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游戏等形式,向幼儿进行环境保护、卫生习惯、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幼儿热爱生命,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开设生态教育课程,开发课程资料,将生态教育作为我们的园本课程。

1、利用节日开展生态环保主题教学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结合参考国内外环境教育的有关资料以及现行的活动教材,我们拟确定“地球”、“动物”、“植物”、“水”、“绿化”、“垃圾”等生态环保主题活动。通过“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组织环保知识小竞赛,环保小游戏,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让生态教育走进幼儿园的各学科主题教学之中

我们依据《新纲要》的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生态式教育的理念,尝试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态式教育。

在主题教学活动中我们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生态环境知识,帮助幼儿获得人类与环境、动植物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如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幼儿不可能离开家,没有伙伴、没有朋友而独立生活。帮助幼儿获取与环境相关的一些常识,如生态平衡,资源、能源危机,人口危机等。培养幼儿正确对待周围环境的意识,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培养幼儿简单的生态环境道德行为习惯。将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生态平衡免遭破坏,热爱大自然,爱护益鸟、益兽、益虫等作为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纳入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中。

我们把生态知识编成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等形式,使生态教育内容儿童化,趣味化。孩子们很快饶有兴致地懂得了生态保护的知识。在《我们美丽的家园》、《水为什么会变脏》和《小动物为什么要搬家》这些活动中,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环节,幼儿通过充分地实地观察、亲自动手操作,学得更有兴趣了。

幼儿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究、认真思考、不断发现、尽情表达,他们的感觉、审美体验得到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升,自我不断凸显。

3、开展生态式的区域活动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也给幼儿园课程带来了挑战。这种挑战将使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幼儿园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面临新的境域。如何在新的境域中发挥课程所具有的桥梁作用,直接关系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生态式幼儿园区域强调教师对课程本质的认识要从过去的教材、学科,转化到课程是由教师、儿童、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的认识。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打破了集体教学、区域活动及幼儿园其它活动之间的界限,强调它们之间的动态变化,尤其是把区域活动放在与集体教学同等的位置上来设计时,课程再也不能依完全预设的线路进行,需要灵活变动课程内容,也需要灵活选择课程实施方式。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倡导时刻依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灵活设置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儿童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是儿童经验的建构及意义的生成过程。因此,它要求课程设计从教师的角度转向儿童的角度,即为儿童的发展而设计。我们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更多思考儿童“如何学”,“以什么方式学”,“通过学达到什么”,力求把儿童的感受、体验、交往、探究、质疑、讨论、制作等置于课程设计的主线索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鼓励、肯定,达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目的。

我们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之前就要明确规定规则,以保证区域活动正常进行。如,玩沙区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之一,如果没有必要的规则保障,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沙土飞扬,幼儿眼睛里、衣服上都是沙,甚至会发生幼儿打“沙仗”的状况,也许幼儿玩得尽兴,但安全问题却受到威胁。我们教师在活动前向幼儿提出明确的、保证活动正常进行所需要的规则:玩沙时要蹲下来,不能扬沙,不把沙泼到别人身上,合理用水等等。

二、以幼儿园潜在课程资源为载体,使幼儿获得生态教育的情感体验

通过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幼儿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中,达成情感的体验。

1、利用废旧物质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教师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物做成游戏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如“服装城”内可投放用废旧报纸做成的各式服装;“小吃店”里投放用泡沫塑料做成的花式点心;“鲜花店”内投放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做成的鲜花,让孩子在游戏中懂得一些废旧物可以加工再利用,使幼儿主动积极地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幼儿的环保意识。

2、丰富园内物质资源,为幼儿创设鲜活的生态环境

创设一个接近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我们幼儿园开辟小桥流水、竹林小径、种植园地、沙池等自然场景特色的活动场地,让幼儿观察、了解、感受不同的生态环境。我们组织幼儿共同设计 “不随地吐痰”、“少一个脚印,多一份绿色”等一些富有情趣的环保标志牌,并将这些标志牌有针对性地布置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上。我们还组织设计生态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宣传画、黑板报等。如在园内开辟环保长廊,宣传环境教育理念与知识,利用环保作品,如用一次性盘子制作玩具小蜗牛、挂历纸折的小鱼、快速面碗做的小蘑菇等等布置于环保长廊中,让幼儿在生态环境中得到陶冶、受到教育。

我们创设了生态环保主题墙,作为各班进行环保教育的墙饰布置,营造每一个区都能操作,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的效果,让幼儿置身于学习的氛围中,促进幼儿良好环保品德的发展。我们在幼儿活动室开辟生态环保图书柜,放上动植物标本,环保图书等,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生态环保知识。我们利用活动室的窗台、自然角种植各种植物等进行绿化,通过种植活动,让孩子们学习照料、去观察、感受植物种类的多样化。我们每周定期组织幼儿观看科普碟片、生态环保动画片等,让幼儿在观看、讲述、讨论中,初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3、挖掘生态环境教育的本土资源,达成生态环境教育的一体化。

生态环保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媒体等共同承担,建立一个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开展的工作机制。

开展社区生态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调查社区的绿化,开展社区水域保护,指导家庭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废弃物等等环境教育活动,形成家园、社区环境的一体化教育,让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情感和行为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我们充分利用周围社区环境,让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学习、思考有关生态环保的问题。如秋天时,我们带幼儿来到附近农村秋游,在农民伯伯的晒谷场上认识稻谷,了解稻谷的来之不易,懂得做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春天时,我们带孩子去春游,一路上感受田野里的美好春光,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也及时捕捉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如小河为什么这么脏臭?通过讨论知道河水被污染是因为人们乱扔垃圾、乱排放污水等原因,又通过进一步的讨论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要求家长和我们配合,以身作则,对幼儿进行家园一致性的环保教育。我们可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会、日常交谈、发放生态环保倡议书等,让家长了解生态环保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从而取得家长对生态环保教育活动的配合。

三、开发生态教育的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生态教育素养

作为幼儿的榜样,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以身作则,处处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做孩子的绿色导师,带动孩子的绿色行为。

1、幼儿教师定期参加培训

我们的幼儿教师的生态教育素质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发展得还不够完善,现在仍有许多幼儿教师不知道生态教育是什么,仍把生态教育简单地局限在自然教育的生态教育中,而不是另一种含义,生态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有少部分的教师虽知道,但怎么利用生态教育的观点来开展幼儿日常的教育活动还不是很清楚。于是,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开展教学活动,生态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我们教师通过培训,更深、更透彻地了解生态教育最新的理念。

2、优化教学技能,构建生态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幼儿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学会质疑,开展幼儿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合作精神。开发教育资源,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育资源,让课堂真正成为师幼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成为幼儿发展和探究知识的场所。幼儿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以活动为中心、以游戏为驱动力,满足但不迁就儿童的需要,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享受学习的过程,构建了生态教学方法。

3、提高幼儿教师的课程创生能力,进行园本生态课程开发

生态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视为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并实际体验到的经验,这种课程是情境化、人格化的,它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生态课程创生要求幼儿教师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成为教学研究者,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要实现这种转变,我们培养了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如掌握信息与互联网知识以提高主动获取、分析及利用信息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研究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并采取相应教育措施的能力,归纳分析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等。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儿童与以往任何时代的儿童相比,能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能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因此,我们提高了幼儿教师的生态课程开发能力,幼儿教师必须在不断研究信息时代儿童发展特点的过程中开发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和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幼儿园生态课程。

参考文献:

[1]侯波,周稽裘.生态教育事业下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06(6).

[2]李帮琼,冯维.课堂生态观研究进展[J].基础教育,2007(3).

浅论阳泉市城乡生态建设绿化规划 篇12

关键词:城乡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人们对绿地系统的认识从过去单纯把园林绿化当作游览观赏和作为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点缀的性质,向着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转化;向城乡一体化,走大环境,大绿化建设方向转化。阳泉市城乡生态绿化建设充分利用阳泉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构筑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积极发展各城市组团之间的绿化带,实施“森林围城”和“绿色山城”建设战略;努力构筑“青山、碧水、绿地、蓝天”的景观格局,将阳泉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开放型、生态型晋东区域中心城市。本文针对阳泉市城乡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就城乡生态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1 建立绿地网络系统,形成绿色空间体系

以下是阳泉市生态绿地网络系统规划采用的几种布局形式。

1.1 建立环城绿化

环城绿化是市区、县区建成区外围的绿地建设工程,主要是营造规模宏大的成片森林,形成环城森林圈。

阳泉市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划分为三个绿化功能区,即中心城区、近郊区、延伸区。中心城区指的是市区、盂县、平定县、郊区已划定的建成区范围内;近郊区指的是以建成区为中心,以环城第一层山脊为半径的范围内;近郊区以外的公路、沿线荒山、广大乡村等区域为延伸区。2015年阳泉市规划环城森林面积2 519 hm2。其中,阳泉市区环城绿化工程范围西起高速公路坡头收费站,东至义白路,北邻四角台山,南靠青龙山。规划在桃河两岸的南北两岸第一层山脊线内人工造林1 069 hm2。平定县环城绿化工程范围西起冠山,东至东垴,北邻三岔口垴,南靠二电厂南山。规划造林442.5 hm2。郊区环城绿化工程范围西起刘备山,东至玉泉山,北邻馒头山,南靠307公路复线。规划环城造林面积536 hm2。盂县环城绿化工程范围西起路家峪后山,东至贾家峪,北邻水神山,南靠蛤蟆垴。规划环城造林面积471 hm2。阳泉市环城林带在经过区域要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体现造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1.2 建立绿色通道体系

绿色通道是指沿城市主要道路、公路、铁路、河流、湖泊等周边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带,即城市的带状绿地。它不但是城市的重要自然景观体系,而且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调节,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绿色廊道犹如一道道绿色保护带,维护着城市的生态环境,绿色廊道和环城林带两者双重复合,产生叠加效益,其整体的生态效益比起任何单纯的一项都要强,这正是绿色廊道魅力之所在。

阳泉市的绿色通道体系是阳泉市城乡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阳泉市规划绿色通道共有四条,即太旧高速公路、阳五高速公路、石太铁路、京太铁路等放射性通道,形成进入阳泉的绿色走廊。阳泉市绿色通道宽度为60 m。随着绿色通道系统的建成,它将为市民提供大量游憩、享受自然情趣的场所。

2 森林入城

当前,有些城市提出把“森林引进城市”的口号。所谓“城市森林”,是指城市内及其周围的树木和相关植被,以城市内及城市周围的林带、片林为主要特征,如防护林、水源涵养林、风景林、生产林地及城市所依托的郊区森林等。“森林”不是一株株大树的机械总和,而是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组成的植物群落,它们与微生物、动物及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和有机的整体。这种森林型的植物群落占用土地少,在同样的空间叶面积指数最多、绿量最大,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最高。

如何实施把“森林引进城市”,不是真的把一座森林搬进来,而是应该到属本地带的自然界去调查植物群落的种间组成及其空间结构,再在城市内调查保留有15年以上历史的人工或自然植物群落;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符合群落原理的植物群落,在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中逐步形成以稳定的、优化的植物群落为基本单元。我市现有诸龙山、冠山、药林寺、狮脑山四个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2.88万亩,森林覆盖率35%,到2015年规划新增7个森林公园,使阳泉市城郊森林面积增加4.4万亩。将森林引进城市、让园林走入乡村,林业和园林融为一体,是建设阳泉市一流生态环境的关键。

3 合理布置公园,构筑城市绿心

建立完善的生态绿地系统其重点在于绿心建设。绿化覆盖率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状况,反映了绿色植物发挥生态效应的水平。合理的绿地覆盖率应占市区面积的50%,才能满足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阳泉市2007年建成区绿地覆盖率有34.63%,与50%的目标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阳泉市必须在城区大力增加绿地面积,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地区。阳泉市的绿心规划是以现状公园为依托,以桃河绿带为绿轴,以道路绿廊、河道绿带为网络连接城市公园绿地,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市级综合性公园10个,总面积452.447 hm2,人均绿地面积10 m2。同时规划在市区范围内设苗木生产基地7处,总面积164.1 hm2,约占规划市区总面积的2.36%。

4 建立生态隔离带

由于生态隔离带面积大且靠近城市中心,它将成为城市的“肺”。它不但为各组团稠密的人口提供大量氧气,吸纳有害气体,降低尘土,而且可以把郊区的自然气流导进城市内部,把部分郊区的生物多样物种引入城市,使城市与自然达到融合。因此,在阳泉市各组团之间应建设绿化隔离带,是阳泉市作为改善城市生态和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在生态隔离带内,阳泉市应结合森林公园和风景林地的建设,进行旅游、休闲活动,期间禁止一切城市开发建设和严格控制村镇建设。25°以上坡耕地要全部退耕还林,对有条件的农田可采取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方式逐步退耕还林,鼓励多种植高效益的果树、花木、苗林等。力争用生态防护林、风景林、环保林等城市森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让阳泉市处处充满绿色生机。

5 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式也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现代交通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在溶解,而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田渗入市区,而城市机体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这不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可以消费的农副产品,同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

阳泉市生态绿地系统总框架可以概括为“三区三林三网三绿”,即:市域分三区——中心城区、近郊区、延伸区,区间生态一体;山区育三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风景游憩林、产业原料林和经济果木林,林中生物多样;近郊区织三网——河道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网中果茂粮丰;市区建三绿——绿岛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绿中人居和谐。阳泉生态系绿地系统在绿色空间上分为三个层次:由主城区城市园林绿地构成的绿心;中间由环城林带及组团生态隔离带形成围绕城区的森林圈;外围是生态圈范围内森林公园、山林地、农田等为主体的生态绿地大环境,这种生态绿地体系将形成阳泉市的城市包围圈,在未来的生活中,市民将能够真正体会到“人在公园中,城在森林里”的感觉。

上一篇:充满压力的学习下一篇:数字家电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