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压力与护理

2024-10-04

病人的压力与护理(精选7篇)

病人的压力与护理 篇1

压力性溃疡的形成有很多内外在危险因素, 主要的外在因素是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内在因素包括年龄增大、不能移动、尿失禁、分解代谢异常、营养不良等[1]。美国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急性疾病中17%并发压疮, 慢性疾病中28%并发压疮, 家庭病房中29%病人并发压疮[2]。2007年欧洲医疗机构中压疮的平均患病率为18.1%, 在我国上海约80%的截瘫病人发生过压疮[3]。在英国每年花费将近20亿英镑来预防、治疗和监测压疮[4]。因此, 压疮的发生率及治疗花费都比较高, 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有必要的。而营养不良作为一个引起压疮的内在因素, 是可以通过提前的营养评估来了解病人的营养状况, 发现营养不良者, 从而从源头上解决因营养不良引起的压疮。

1 营养不良与压力性溃疡的联系

随着在临床上压力性溃疡发生的普遍性, 学者提出了营养状态是否和压力性溃疡的发展有关的问题。如果有关系, 那么营养在阻止溃疡形成和愈合中起什么作用。Larsson等[5]调查了501例在病房长期接受治疗的病人, 其中28%存在营养不良。压力性溃疡在营养不良病人中出现的比例为38.4%, 而在营养良好的病人中这一比例要低17.8%[6]。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虽然在研究设计中存在方法上的缺陷, 但所有的研究都表明, 在营养不良或者蛋白质能量摄入减少的参与者中, 新形成的溃疡增加了[7,8,9,10]。然而营养和其他众所周知的危险因素如脑血管意外、躯体不能移动等相比风险比例要低得多[1]。

有研究表明, 通过口腔或导管来额外补充能量, 可以扭转病人营养不良的状态。有研究者将营养不良和营养良好的病人分成两组, 后者的一日三餐都由医院提供, 总能量为2 200kcal, 前者在此基础上额外补充400kcal的能量和16g的蛋白质, 每天2次, 干预时间为26周。在第8周的时候在额外补充能量的小组中, 41%的病人扭转了营养不良的状况。而且在这些接受额外补充能量的病人中很少有溃疡[6]。而26周后最初营养状况良好的并接受医院饮食的病人中, 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6%。Delmi等[11]通过对股骨颈骨折的老年病人在晚上经口补充额外的254kcal能量和20g蛋白质, 平均干预时间为32d, 在研究中发现很少有压力性溃疡发生并且有一个好的临床预后。然而Hartgrink等[12]通过导管额外给病人补充2倍~3倍的能量和蛋白, 2周后病人营养状态得到改善, 然而对防止压力性溃疡的发生没有任何作用, 可能与干预的时间太短有关。

2 营养评估方法

2.1 营养风险筛查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NRS 2002)

NRS2002由丹麦肠外肠内营养协会通过128个随机对照研究得出的, 并得到欧洲肠外肠内学会的推荐, 能够用于评估住院病人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这种方法有明显的医学依据并且操作简单、可靠。营养风险评判标准:NRS由疾病严重程度、营养状况和年龄 (年龄70岁以上为1分) 3个维度组成。NRS最高得分为7分, 当得分大于2分为有营养风险, 需要营养支持。营养不良评判标准为体重指数 (BMI) <1 8.5kg/m[13,14,15]。

2.2 微型营养评估法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MNA) MNA是由

由Vellas等发明的, 是一种评估人体营养状况的新方法。MNA包括2个步骤, 第1个步骤是营养评估, 包括6个项目, 最高为14分。如果得分少于11分那么将启动第2个步骤 (营养评估包括12个项目) 最高为16分。2个步骤总得分低于17分为营养不良, 得分在17分~23.5分为潜在营养不良, 23.5分以上为营养状况佳[16,17]。

2.3 营养风险指数 (nutrition risk index, NRI)

NRI= (1.489×血清蛋白, g/L) + (41.7×当前体重/平时体重) [18]。NRI得分大于100.0表明病人不存在营养不良, 97.6~100.0为轻微营养不良, 83.5~97.5为一般营养不良, 小于83.5预示着有严重营养不良。有横向研究证明低血清蛋白促进了压力性溃疡的形成, 主要是因为间质水肿减少了组织氧耗和营养的流动[1]。NRI是利用血清蛋白和体重变化来判断病人的营养状况的。然而有研究表明, 血清蛋白不可靠, 不是营养状态的标志物。因血清值受多种变量的影响, 如败血症和炎症, 尤其是在炎症的急性阶段[19]。

2.4 BMI

BMI低于18.5为营养不良, 18.5~23.9表明营养良好, 24.0~27.9为超重, 而超过28.0则为肥胖[20]。

2.5 卡诺斯基评分 (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 KPS)

KPS用于评估病人的活动力和生活质量, 得分高者表明病人能耐受化学治疗的副反应, 然而得分较低, 尤其是小于70是证明病人不能耐受化疗。

3 压疮的护理

3.1 营养问题

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一个内在危险因素, 更是导致压疮经久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用以上5种营养评估方法判断压疮病人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时候, 我们要及时实施营养干预。有研究表明, 建议摄入能量30kcal/kg~40kcal/kg, 蛋白质1.2g/kg~2.1g/kg对压疮的干预有一个积极的影响[1]。对于创面较大的难治性压疮, 在清创时, 大量蛋白、营养物丢失, 故每天应该计算出流失的蛋白量, 并及时补充所需营养物质。如果蛋白丢失过多, 引起低蛋白血症的病人, 可通过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蛋白, 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 改善皮肤血循环。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 可以通过鼻饲、肠内、肠外、鼻-空肠瘘管喂养等方法来补充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 防止负氮平衡。有研究认为, 脂肪酸对于细胞的形成非常关键, 伤口愈合依赖于好的营养和适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系统的营养评估和早期干预预防营养不良, 对促进伤口愈合非常重要[21]。

3.2 减少局部受压

叶磊等[22]通过对40例病人应用Xsensor压力地图系统, 来测量普通病床及气垫床2h后身体局部受压的压强大小及严重受压面积, 最终得出气垫床能减小卧床病人严重受压局部的垂直压力及受压面积, 对预防压疮有积极作用。有研究认为, 与侧卧位比较, 将病人侧倾30°并用枕头支撑的这种体位使病人始终避开了自身骨突起部位, 较好地分散了压力, 因此降低了压迫性溃疡的风险[23]。

4 小结

压力性溃疡是由多种内外在因素引起的, 其患病率和预防、治疗费用很高, 营养不良作为其发生的一个内在因素, 是可以通过额外的营养补充来纠正。而最主要的前提是要能够提前, 正确识别营养不良可疑病人。这就要借助NRS2002, MNA, NRI, BMI等营养评估方法。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有营养不良的病人, 并进行营养干预, 纠正营养不良状态, 从而能够减少压力性溃疡的发生和促进溃疡伤口的愈合。

摘要:阐述营养不良与压力性溃疡的联系, 综述压力性溃疡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及护理。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营养评估,护理

病人的压力与护理 篇2

过去认为急诊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诊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诊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转危为安。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急诊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但急诊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诊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急诊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1对待急诊病人和亲人一样

急诊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入围与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使急救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是非常重要的。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

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当一个人带着疾病来急诊就医时,其处于一种急躁、忧虑、恐惧、担心、期望的状态之中,这时对护士的每句话都是洗耳静听的。所以在和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要讲究艺术,将心比心,态度和蔼,用友善的态度和亲切的言语,同时注意语气,因为它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绝望,即既可治病,也可以致病。3使病人感到安全

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急性急诊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急诊病人发病多突然,病人及家属无思想准备。绝不能在病人面前谈论“你不交钱就停止抢救与治疗”等,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及与病人家属发生冲突,造成不良影响。有少数急诊危重患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护士在通知其家属时,应告知病情危重,随时危及生命,使家属有一定的心理、思想准备后再告之死亡的消息。对因车祸、工伤死亡者,如家属未及时赶到,要做必要的妥善处理。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提高心理和业务素质,在积极施救的同时,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急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1,善于感知接纳病人是医患沟通的前提

2,能够感知、理解、同情病人,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3,要富于同情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体验病人的悲观、快乐、愤怒。4,文明规范的语言是医患沟通的基础

多说一个请

5,在交流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避免套用生硬的医学术语。

6,善于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运用亲切的目光,良好的言行举止,缓和病人因紧张造成的紧张

心理,使

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7,提高自身素质是医患沟通的关键

应该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及敏锐的洞察力和鉴别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应变能力,在第一时间给予病人最佳的救治。8,沟通形式有两种,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善于抓住与病人交谈的契机:

首次接诊病人关切的询问患者的病情

在为病人实施医疗护理治疗时与患者交谈。既可以分散缓解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又能进一步了解病情,有针对性的、及时对病人进行评估,便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准确实施。9,眼神的沟通

眼睛是心灵之窗。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神、目光,特别是情绪状态即可得到信息。

若患者表现出柔和热诚的目光,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代表他情绪良好,对所讲的内容比较感兴趣,目光呆滞、浑浊暗淡代表他情绪欠佳,谈话的内容不能使其动心 10,距离沟通

人际距离实际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微笑,一句和蔼的话,一次小小的幽默,常能使彼此之间的感情渠道得以沟通,消除患者疑虑、恐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1,对于所受到的无理对待也要去合理的理解和对待;我们没有错,而是我们管理上或者就医环境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去说声“对不起”,消除病人的对立和紧张。对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不要忽视病人家属,家属的情绪和言行对病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及时与家属沟通取得信任,则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劝慰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保证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避免引起家属惊慌失措,痛哭流涕势。否则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干扰正常的治疗。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 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先进、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需要调整必要的心理护理。然而急诊室的工作特点不允许护士与患者更多语言交流。急诊护士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 在对急诊患者进行先进、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需要调整必要的心理护理。然而急诊室的工作特点不允许护士与患者更多语言交流。急诊护士掌握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以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非语言沟通技巧 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 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减轻患者入院时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直接反映人的思想、情绪。不同的目光可以实现各种情感的交流。因此,护士在接诊时应热情、主动,以微笑的面容、平静的目光注视患者,倾听患者述说,并表示同情、关心,使患者产生温暖、安全、亲切感,并能平静地接受治疗。如车祸患者恐惧心理尤为突出,护士镇定的目光是消除其不良情绪的一剂良药。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 可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给患者以安全、信任感。特别是急诊护士能够在危、急、重患者面前表现出勇敢、坚毅、镇定、当机立断等非语言行为,无疑会使患者的情绪由恐

惧、焦虑到平静、镇定,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例如:在抢救一名腹部刀刺伤患者时,护士从容、镇定,各种操作有条不絮,动作准确,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穿刺一针见血,妥当固定穿刺肢体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护士娴熟的技术能够使恐惧、失望的患者和家属重新得到希望,增加治疗信心。抚摸可缩短护患之间距离,增进护患之间感情交流 护士接诊时对某些患者可采用触摸的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如对急诊外伤患者,可站在患者一旁,握住患者双手,可以从心理上减轻患者清创时产生的疼痛感;对于儿童可抚摸患儿的额头,使患儿产生亲切感,减轻恐惧心理;对于老年人,摸摸脉搏,测测血压,拉拉被子,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消除顾虑和不安,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沉默的作用 急诊患者大多数都是急、危、重为“三大”特点。如急诊胃出血患者的诊治及抢救时间较长、痛苦大,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患者情绪急躁、不稳定,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甚至拒绝治疗。这时应明确角色,不应对患者产生厌烦情绪,应在保持沉默的同时继续进行救治,仍然以亲切、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论分诊制度,根据来就诊患者的病情轻重,在系统界面上显示为红,黄,绿。病情危重的小红人马上进抢救室,没啥生命危险的小绿人比如感冒发烧肚子疼的排队等着看,病情较重的小黄人由护士领着优先插队看。护士说了:万一遇上个特别不讲理的小绿人,直接把我打成小红人,我倒先进抢救室了!

舒适护理对肿瘤病人的应用与体会 篇3

关键词:舒适护理 肿瘤患者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13-02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意“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因此,我们提倡“舒适护理”。化疗患者舒适护理是贯穿整个护理过程的整体化行为,强调护士以患者的舒适为重点。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模式的一致性在于其目的都是使患者达到最佳身心、社会、灵性的健康状态,使舒适护理顺应整体护理的发展,补充完善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科2008年10月~2012年5月,病历18份,男性9份,女性9份,年龄43~71岁,化疗周期为66个周期,肺癌27个周期,结肠癌15个周期。宫颈癌12个周期,卵巢癌8个周期,鼻咽癌4个周期,均应用舒适护理进行化疗期间护理,效果良好。

2 护理

2.1 化疗前的舒适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 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等) 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化疗患者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病情及化疗反应不同,心理反应也各异,多数表现为忧郁、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精神过敏等。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为他们选择满意的床位,如情绪抑郁者,可安排在阳光充足的病房,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 怕风的患者可以安排在远离窗户及背门的病房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病房环境上要营造温馨舒适的感觉,病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入院时要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以及科主任、护士长,以消除患者陌生感和恐惧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同种病种疗效满意的患者,彼此交流心理感受以及如何摆脱心理压力的体会。心理舒适需求中服务态度始终是患者的首选,在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关心、体贴患者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其严格服从并坚持全程治疗。

2.2 化疗中的舒适护理。

2.2.1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旺盛,故对化疗药物敏感,如紫杉醇,顺铂,依托泊苷,替加氟等,常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我们应密切观察并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针对患者不同需求,合理使用止吐剂,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者口味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鼓励进食,忌进食过热、粗糙、辛辣食物,多吃清淡及营养丰富的食品,多饮水,避免吃气味太重、油腻食物,并在睡前、饭前后刷牙以去除口味及气味。

2.2.2 静脉保护的护理。化疗前应为患者長期治疗考虑,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向内侧,左右臂交替使用,让患者在穿刺前用温水浸泡四肢末端,扩张血管以便穿刺。对于老年患者,浅表静脉弹性差,脆性大,可针对性地选择深静脉穿刺,如锁骨下静脉穿刺或PICC,一防止药液渗漏皮下。

使用微量泵患者,由于用泵时间长,患者易感疲劳,应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睡眠休息习惯,取适宜体位并选择走向较直、易于固定,便于观察又不影响活动的血管。使用套管针,三通管下垫纱布固定,以防脱落,整个化疗过程中应加强巡视,除做到“四轻”外应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及时观察注射部位有无渗漏、肿胀、血管走向有无条索状红线,并观察微量泵的工作状态。

2.3 化疗后的舒适护理。

2.3.1 骨髓抑制的护理。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剂量与损害骨髓的剂量差异很小。因此,对接受化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骨髓抑制征象,如使用顺铂,卡铂,紫杉醇,阿霉素,氮芥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定期查血以了解血像变化。白细胞低特别是粒细胞下降时,感染概率增加,当PRC<1×109/L应予以保护性隔离,减少探视,病房消毒,严格监测体温,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为患者创造一个空气清新、整洁的环境,严格各项无菌操作,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凉感冒。

2.3.2 脱发的护理。脱发是化疗最常见的,也是患者最不愿接受的反应,应在化疗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脱发,但化疗间歇期头发会重新生长,使患者心理有所准备,消除顾虑。

也可帮助患者挑选合适的假发套,尽可能纠正形象所导致的负性情绪。脱发后尽量不让患者照镜子,每天晨晚间护理应注意将床上脱发扫净,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因此在脱发阶段需特别重视对患者的身心舒适护理。

2.3.3 黏膜炎的护理。某些化疗药物如 5-Fu、博莱霉素、丝裂霉素、羟基脲等药物的毒性表现在黏膜上,尤其是大剂量使用常引起严重的口腔炎、口腔糜烂、坏死。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化疗前即开始注意口腔卫生,劝患者忌烟酒,每天饭前后用漱口液漱口,预防霉菌、病毒感染。睡前及晨起用软毛牙刷仔细清洁口腔,用力要轻避免损伤。

3 结果

通过应用舒适护理,95%的患者完成3-6个周期化疗,并在饮食、睡眠上有所改善。我科运用舒适护理,上述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口腔溃疡及I度以上静脉炎。

4 体会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我科通过对肿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对化疗的焦虑和恐惧感减轻或消失,使化疗过程顺利,身心达到最佳状态。而且在实施其过程中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其不仅要掌握基础临床护理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护理人员将实践经验有效地实施于患者,提高了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使舒适护理的含义更广泛、更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498

病人的压力与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病人58例, 年龄27岁~68岁 (47.24岁±8.51岁) ;乳腺癌根治术31例,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5例, 全乳房切除合并淋巴结清扫术12例。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方法

1.2.1.1 心理支持

对病人的心理支持不能仅是应用于术后, 在术前应该给予乳腺癌手术病人心理开导, 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病情以及家庭状况, 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给予每例病人针对性的护理, 护士要有足够的耐心, 热情对待病人, 以真诚的态度与病人沟通;主动询问病人的情况, 让病人放松压力, 有被重视与关心的感觉, 取得病人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1.2 健康教育

对乳腺癌病人术后给予健康教育, 重视病人的尊严以及形象, 可以教导病人一些衣饰搭配的相关知识、如何掩藏自己的形体不足, 并且正确指导病人对健康一侧乳房的检查, 培养病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搭配合理的饮食, 调整正确的休息时间, 减轻病人的抑郁症状。

1.2.1.3 家庭支持

护士与病人的家庭进行充分的沟通, 鼓励家人多关心病人, 给予病人支持与理解, 让病人有被重视的感觉, 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1.2.2 评价指标

在病人术后3 d~15 d观察病人临床心理表现, 评价病人的躯体形象, 并运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乳腺癌病人进行测评[2]。分析病人压力的形成原因, 并根据病人的具体表现给予相应的术后护理对策。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病人术后压力表现

病人术后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以及躯体形象紊乱, 其中抑郁26例, 焦虑22例, 躯体形象紊乱10例。

2.2 乳腺癌病人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压力比较 (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病人术后心理压力最主要的表现为抑郁,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 而经过临床观察研究发现, 抑郁症状的表现能够缩短病人的存活时间, 严重威胁病人的身体健康, 并且病人临床发生抑郁的原因与病人的文化水平以及年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抑郁是一种消极情绪, 一旦病人出现抑郁的症状表现将会长时间处于悲哀难过的状态中, 对生活失去重视与关注, 并且还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该症状引起原因主要是由于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在生活中, 只要提及手术就会引起病人的紧张与恐惧的心理, 会对手术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如是否成功、术后恢复情况等。乳腺癌手术会对女性造成非常大的形象破坏, 会伤害女性的自尊, 但是被家人以及其他人嘲笑和嫌弃, 从而对生存失去信心。

焦虑是手术病人术前最常见的一种情绪表现, 病人经常会担心手术过程中的事情, 会出现幻觉、幻听的情况。焦虑为多种原因引起, 主要是病人对手术相关流程缺乏了解, 怀疑手术成功与效果等, 另外病人还会担心术后的恢复情况, 损害到女性的尊严, 影响家庭的和睦, 而且手术费用也会加重病人的焦虑情绪。乳腺癌手术会对女性病人的形象与尊严带来影响, 从而会导致病人的心理压力增大, 病人会因为压力的增大而出现体重下降、身体免疫力下降等症状的表现, 而且病人在临床放疗时也会对躯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对于一些未婚的年轻女性病人, 乳腺癌手术会给她们带来很大的打击, 病人很可能会出现自暴自弃的表现, 从而导致心理障碍更加严重, 影响到日常生活。

乳腺癌对女性病人的身体形象以及心理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压力, 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 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 缩短病人的生存年龄。而临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改善病人的生活环境,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术后心理压力, 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58例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临床心理表现, 评价病人的躯体形象, 并运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乳腺癌病人进行测评, 分析病人压力的形成原因, 并给予相应的术后护理对策。[结果]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以及躯体形象紊乱, 经护理干预后术后心理压力明显缓解。[结论]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 给予病人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缓解病人的术后心理压力。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压力,护理

参考文献

[1]吕婉虹, 郭真真, 黄益, 等.番禺区35~70岁部分妇女乳腺癌普查结果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 38 (5) :54-56.

病人的压力与护理 篇5

护理对策

青海省人民医院 急诊ICU 丁启霞

摘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领域的不断扩大,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越来越多的被手术患者选择,大部分手术病人术后需尽快苏醒,以便于观察手术疗效及进行护理。但是手术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和麻醉后并发症,甚至延迟拔除气管插管,必须通过严密观察,综合分析,确定其延迟拔管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果判断失误或盲目用药,有时会掩盖症状,延误治疗,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

「1」关键词 全麻病人 延迟拔管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自2012年8月-12月全麻复苏病人160例。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18-64岁,体质45-75kg。麻醉方法均为静脉复合麻醉,经口气管插管。判断苏醒的标准均采用steward评分法。术后复苏超过2小时拔管者为32例,腹部手术12例,骨科手术2例,妇科手术18例。2.原因分析 2.1苏醒延迟

最常见的原因是麻醉用药过量,肌松药的使用,术中输液过

多,寒战等导致呼吸抑制,年龄偏大或大手术均导致意识恢复延迟「2」。

2.2低体温

由于麻醉过程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制,术中手术室室温过低,术中大量输液,输血,或术后入重症监护室室温过低,保暖不够,患者发生寒战导致复苏延迟即延迟拔管。2.3烦躁

切口疼痛是引起术后烦躁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切口较大的手术。因为手术后由于气管插管使病人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加之残留的麻醉药使病人出现躁动,兴奋等症状

「3」,如果盲目用镇静剂,不但掩盖了疾病本身的症状,而且导致病人意识恢复延迟,延迟拔除气管插管。2.4心理因素

多见于一些急诊手术病人,术前未向患者介绍一些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病人表现为情绪紧张,焦虑,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不能对医护人员的指令作出正确的回应,导致拔管延迟。2.5各种管道的刺激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由于气管插管对鼻甲,咽喉长时间的压迫刺激使得病人无法开口说话,也有一部分病人不能忍受气管插管,加之其他管道如;导尿管,胃管及胸腹部引流管等,均导致病人全身不适,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吞咽及呛咳反射减弱

而延迟拔管或导致意外拔管。2.6舒适度的改变

手术毕竟是一种创伤,加之长时间的被动体位,肢体的保护性约束,有可能影响病人肢体的末梢血运,进而影响病人肢体肌力恢复情况,导致拔管延迟。3护理对策

3.1综合分析,对症处理

护士应掌握麻醉中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时间,分清是镇痛药、镇静药、肌松药的残余作用,还是病人自身病情所致,如果病人呼吸无力致缺氧烦躁,应分析呼吸无力的原因,遇异常烦躁或症状异常时因及时查血气分析,做综合分析,以便给予对症处理。

3.2 维持正常体温

由于手术中内脏暴露过久,或大量输血输液的原因,大多数病人回监护室后常出现体温过低,寒战,护士应立即给病人采取保暖措施,我科摒弃传统用热水袋保暖,改良用升温仪来保持正常体温,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病人感觉舒适。3.3 切口疼痛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由于麻醉药迅速排出体外,残留在体内的药物效应应低于镇痛阈值,因此病人清醒时多有痛感,对于有止痛泵的病人可追加用量,效果欠佳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止痛剂治疗。

3.4 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病人被送至重症监护室复苏,清醒后常因环境陌生,周围人群不熟悉,加之气管插管尚未拔除,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一切感受,加重了病人的恐惧心理,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告知手术已经顺利结束。为防止复苏期发生意外,病人需要在ICU病房接受短期的监护治疗,此期不允许家属陪护,待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平稳后会安全送回普通病房,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3.5 防止意外损伤

使用麻醉剂后患者在麻醉恢复过程中往往出现明显的兴奋,意识模糊,相应的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加强专人看护,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防止因自行拔除导管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等意外伤害,确保患者安全。3.6 早期拔管,解除约束,促进患者舒适

全麻复苏期间,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评估患者意识状态恢复状况,争取早期拔管,解除患者保护性约束,必要时更换体位,受压部位进行皮肤按摩,以促进患者舒适。

总之,全麻复苏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在严密监护的同时,必须加强临床症状的观察,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找出原因认真分析,准确用药,争取早期拔管,以减少ICU综合症的发生及意外拔管。参考文献

1.刘雪维,柏亚玲,孟涛等,全麻复苏期患者护理流程。护理学杂志,2011年22期

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篇6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急救;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14-01

百草枯毒性很强,人口服致死量为14mg/kg,病死率可高达85%-95%[1]。临床上其中毒的特征性改变是肺损伤,表现为早期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肺泡内出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晚期则出现肺泡内和肺间质的纤维化。

1 急救与护理

1.1 洗胃 百草枯口服吸收率100%,所以要积极、彻底洗胃。入院后要给以足够的洗胃。其次,在洗胃后6h左右,给以第二次洗胃。通过观察表明,洗胃的迟早与病人的预后有直接关系。洗胃越早、病人存活的几率越大。

1.2 导泻 百草枯在胃肠道中吸收率为5-15%[2],对肠道有腐蚀作用,洗胃完毕后让患者口服导泻剂大黄水加芒硝。

1.3 血液灌流 盡早进行血液灌流是百草枯中毒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血液灌流是将病人的血液自静脉输出,经一装有树脂颗粒的筒状灌流器滤过,再从静脉返回体入,达到吸附毒物、净化血液的目的。血液灌流器中的吸附剂能与血浆蛋白竞争吸附毒物,从而有效、迅速的吸附毒物。一般在中毒24h内血液灌流效果就好,2h/次,连续3d,灌流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避免受压、扭曲、返折、脱落,及时处理机器报警;给予适量的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密切观察血压、呼吸的变化,进行血气分析检测。

1.4 呼吸道护理 肺纤维化是病人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都在中毒5-9d发生,2-3d达到高峰。百草枯中毒患者晚期出现低氧血症,中毒使肺泡内形成的透明膜妨碍了肺泡内氧弥散,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扩大,吸氧有害无益。重度缺氧明显时,PaO2<40mmHg才给低浓度、低流量、短时间的应用,达到70mmHg即可,禁止使用高压氧。

1.5 消化道护理 百草枯具有腐蚀性,口服后,患者的整个消化道多可能造成烧伤。为避免出现消化道并发症,给予硫糖铝口服、每日三次、每次4片,并嘱患者食用高热量、温凉流质易消化食物。

1.6 其他部位、脏器的护理

1.6.1 肾脏 百草枯主要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排泄,吸收后24小时出现肾小管损害。应观察尿量,并根据尿量多少调控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1.6.2 肝脏 百草枯中毒可引起中毒性肝病,主要表现为黄疸、肝区疼痛、肝功能酶学的异常。应严密观察患者腹胀、黄疸的情况,应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并定期检查肝功能。

1.6.3 心脏 百草枯中毒早期即有心肌损伤的表现,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加强心电监护,定期复查心肌酶谱。

1.6.4 皮肤与眼部 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完整的皮肤对百草枯有屏障作用,但局部皮肤接触可引起强烈的刺激性反应。百草枯原液或呕吐物污染皮肤者可反复用清水冲洗,否则皮肤容易造成烧伤。眼接触后引起刺激症状,结膜、角膜灼伤,应及时进行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1.7 心理护理 服药自杀的患者往往性格偏执、思维狭隘、心理脆弱、应激能力差。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安慰患者,并给予其关心、体贴、和尊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得到慰藉。

1.8 治疗 治疗主要是以口服漂白土、活性炭或思密达吸附毒物,20%甘露醇导泻,同时给予保肝、保护胃粘膜、抗感染支持治疗,使用激素、维生素E、维生素c等抗自由基、抗氧化药物。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预防和治疗肺纤维化。

2 讨 论

急性中毒救治成功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否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二是能否实施恰当、及时的救治。百草枯中毒后12小时是抢救病人的关键时期,最迟不能超过24小时。因此,在抢救病人时应争分夺秒,早期应用洗胃、催吐、导泻、灌肠等措施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输液、利尿、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体内毒物及炎症介质,缓解病情,加强呼吸道与消化道的护理,积极防治重要脏器的损伤,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郑新贵.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4.17:104-1061.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篇7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5-01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而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通过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8岁-70岁。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23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5例,病情恶化及死亡3例。

2 临床观察

2.1 精神情况观察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占发病率的26.5%[1]。肝性脑病一般分为四期[2]:前驱期以性格行为改变、持物不稳、口齿不清或不合逻辑;昏迷前期出现意识模糊,定向力、记忆力、记算力差,有扑翼样震颤,患者嗜睡;昏睡期嗜睡,伴肝臭味;昏迷期意识和反射逐渐消失。

2.2 皮肤黏膜观察 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色呈褐灰土色。

2.3 出血倾向观察 出血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常见并发症, Louis等报道的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1%~75%,10%~60%[1]。主要原因有:肝细胞坏死所致的各种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减少、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情绪激动等应激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胃黏膜腐蚀性糜烂等[3]。

2.4 生命体征观察 患者出现持续低热或体温逐渐并持续升高时,常提示有继发感染。有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加快、细速,常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可能。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深慢时,常为颅内高压的先兆。做肝穿刺或腹腔穿刺放腹水时,专人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2.5 小便观察 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及尿的颜色和性质,如患者的尿量突然减少或无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6 人工肝治疗的观察 人工肝支持治疗有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的双重疗效。早期应用人工肝支持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高20%~30%,存活率达62%。但应严密观察穿刺针有无脱出血管、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注意观察血流量。

2.7观察食欲情况 患者肝功能受损时,会出现味觉、嗅觉改变,食欲兴奋减弱。胃黏膜淤血、充血、水肿,消化道分泌减少,胆汁分泌减少,胃内食物积留,加上服用护肝、利尿药物的抑制作用,肠道细菌繁殖,产气、肠胀气。使食欲下降,出现顽固性频繁呃逆。

2.8 继发感染的观察 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对细菌及其毒素吞噬、清除能力降低。治疗中应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后,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和霉菌感染。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重,常表现出焦虑、恐惧、绝望等负性情绪。应热情关心患者,加强沟通,使其正确的理解自己的病情而积极地配合治疗,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与焦虑情绪,以利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人工肝治疗的护理 人工肝治疗室要严格消毒,室温22℃-26℃,恒温箱中的温度保持37℃,治疗室内备有血浆治疗仪、氧气、心电监护仪、恒温器、盐水、抢救药品及用物等;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补液通路;治疗中嘱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注意神志、生命体征,面色,肢端温度、血流速度、皮疹、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等。如有出血,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治疗后的护理,拔管后常规按压穿刺部位30min后加压包扎固定,绝对卧床休息,持续吸氧2-4L/min;给予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饮食宜少食多餐,如过多进食蛋白质,可引起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甚至诱发肝昏迷,消化道出血等;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敷料1次,尽可能不用透气性差的一次性贴膜,病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定时通风换气,以预防感染。

3.3 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大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出血的护理要强调预见性,即超前护理。对出血患者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持续低流量吸氧。详细记录出血量及性质,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大汗、烦躁,脉细速等,为再次大出血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判断有无继续出血。患者突然出现的大量的呕血、便血常会极大地刺激患者,使之产生恐惧、忧郁、绝望甚至濒临死亡等消极情绪,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

3.4 减少肠道有毒物质产生与吸收 应禁蛋白质饮食,给予高糖和丰富的維生素适量脂肪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坚硬、油炸和辛辣食物。给予食醋10-20mL加水100mL灌肠每天1-2次,使肠内酸化,阻碍氨的吸收。

3.5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每天准确记录出入液量,保证静脉补给药物及液体,能进水的患者,鼓励多饮水,有利小便,促进代谢,加速胆红素的下降和毒素排泄。

3.6 加强肝昏迷的护理 当患者有性格改变,理解力、定向力障碍,不能完成简单计算时,应考虑到肝昏迷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昏迷患者可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以改善机体的缺氧情况,防止脑缺氧。给予鼻饲饮食,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营养代谢。有躁动者护士要加强看护,加用床档、约束带固定等安全防护措施,慎用镇静剂。必要时可以用水合氯醛灌肠。

3.7 预防继发感染 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防止继发及交叉感染,加强病房监护及重病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冷天注意保暖。定时紫外线照射。注意口腔清洁,餐后、睡前用0.05%甲硝唑漱口。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要洗手、戴口罩、穿隔离衣。严格无菌操作,各侵入性管道保持无菌。保持床铺清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动作轻柔,骨隆突处用海绵垫,防止褥疮的发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勤翻身,叩背,吸痰,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4 出院指导

包括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的技能;注意休息及限制或禁高蛋白饮食等自身有关的诱发因素;按时服药,按医嘱用药,勿滥用“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定期门诊复诊和检查肝功能,发现乏力、小便黄等应即休息,及时就诊。

5 小结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极易出现并发症,是内科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除了以前单纯的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救治方法,较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宝凤.重型肝炎,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肝病杂志,1994,2:191-195

[2] 龚经文.程本芳 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0

[3] 申德林,王全楚,焦栓林.重型肝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展.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1):12-14

作者简介:

上一篇:DES算法下一篇:雷达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