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卫星

2024-10-04

雷达卫星(精选4篇)

雷达卫星 篇1

1 天气实况

2014 年7 月14 日傍晚到夜间, 受较强冷空气和低层暖湿空气影响, 德州市出现了雷雨、大风、区域性冰雹及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全市平均过程降水量14.9 mm, 最大出现在夏津县新盛店站, 达到61.9 mm。共有5 个县市出现大风, 夏津风力最大达17.3 m/s。有4 个县市部分乡镇遭受冰雹袭击, 主要过程持续5 h左右。据统计14 日16:00—21:00, 德州市平原县和夏津县遭受风雹灾害比较严重, 共有5 个乡镇受灾, 受灾人口4.01 万人, 玉米、 棉花、 蔬菜、 果树等农作物受灾, 受灾面积8 650.8 hm2, 成灾面积4 332.5 hm2。

2 常规资料及稳定度分析

14 日8 :00, 北纬30° 以北亚欧大陆为两槽一脊型, 德州市处于东北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形成的高空槽内, 500h Pa温度槽明显落后于高度槽, 德州市上空冷平流明显, 使高空槽加深发展, 700 h Pa在西北气流中, 有很弱的切边, 850 h Pa受强暖脊控制 (图1a) , 从华南到华北有明显西南气流带, 暖平流较强, 由于南边切变线的存在阻挡了水汽向北输送, 整个湿度条件不好, 山东处于干区以内。邢台站500h Pa和850 h Pa温差达到了33 ℃ , 这样的高空配置已经形成了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1], 地面上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影响, 整个过程出现在西南气流中, 但上游有低压区, 德州市又处于高空槽前, 为地面中气旋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通过20:00 形势分析可知 (图1c、图1d) , 高空槽加深, 850 h Pa形成倒槽, 配合高层槽前正涡度平流, 有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 触发了这次强对流天气。

8:00 章丘T-ln P图上 (图1b) , 低层风随高度顺转说明有暖平流, 高层风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 低层湿度在50%左右, 而500 h Pa湿度小于10%;形成了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 分析假相当位温可知700 h Pa以下, θse总体趋势随高度减小, 也表明底层为不稳定层结, 这些都为冰雹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2];其他指数:K指数31 ℃, SI指数-0.75, 总指数50, 500~850 h Pa温差达31 ℃, SSI指数261.4, CAPE值为1 001.3, ZH为4 138.3 m, -20H为7 022.5 m。 通过历年德州地区统计出来的冰雹指数阈值看出, 各相关指数基本都超过本地平均阈值, 有的甚至高过最大值, 结合实际天气状况说明冰雹指数的分析研究和统计工作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汛期预报员要认真做好天气形势分析, 对比各项指标综合判断强对流发生的概率 (表1) 。

3 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分析

叠加地面精细化观测风场、高空、地面形势配合红外云图 (图2) 分析可知:850 h Pa有明显的倒槽型风切变 (图2a) , 整个过程发生在低空以及地面的西南气流里 (图2b叠加17:00地面观测资料, 图2d 20:00 500 h Pa高度场和地面场) , 高层处于500 h Pa以及700 h Pa槽前西南气流中, 受低层风切变的辐合上升运动触发了强对流, 并且伴随西南气流, 自西南向东北造成灾害性天气, 而暴雨、大风的产生主要是受中-β 尺度气旋的影响。

3.1 卫星资料分析

利用FY-2F、FY-2E、FY-2D红外云图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 得出高空槽在东移加深过程中槽前不断有对流云团生成发展, 伴随槽前西南气流自西南向东北移动, 影响华北大部分地区, 个别对流单体发展旺盛产生冰雹, 中-β 尺度气旋造成德州市南部地区的区域性暴雨和大风。

17:00—20:00 几个重要时段不同卫星产品的红外云图以及利用SWAP软件叠加850 h Pa风场、500 h Pa高度场、地面精细化观测资料和地面气压场如图2 所示, 14 日午后山东南部开始有对流云团生成, 16:00 德州市南部县市对流开始发展, 此时的云顶亮温为-35 ℃, 17:00 云顶亮温达到-45 ℃, 强对流云团笼罩南部县市 (图2a、b) , 造成了局部地区冰雹, 大范围雷电, 阵性降水等天气, 此时降水强度不大, 没有形成短时强降水。18:00 对流云团继续成片发展, 云顶亮温达到-50 ℃, 夏津、平原、陵县、德州市郊区陆续有冰雹云产生, 持续时间5~10 min不等。19:30 地面中气旋发展, 德州市南部出现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德州市大部分县市上空云顶亮温都在-50 ℃以上 (图2d) 。整个过程持续5 h左右, 前期是以冰雹、雷电、阵性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 后期是由中尺度气旋造成的短时大风、雷电、暴雨天气为主。

3.2 雷达资料分析

3.2.1 利用齐河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基本反射率因子进行分析。16:00 从德州市西南部有对流云团迅速发展并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 17:00 南部县市发展出3 个非常强的对流单体, 强度为55~62 d BZ, 并且开始影响德州市夏津县南部, 在向东北方向移动加强合并后, 17:17 夏津县南部乡镇开始降雹, 此后雷暴云团继续北上, 18:04 德州市大部分县市都受雷暴云影响, 最大强度为62~64 d BZ (图3a) , 维持10 min左右, 受其影响平原县开始降雹, 夏津西部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三体散射 (图3a) ;回波顶高在4 km左右, 最大高度9 km以上, 说明夏津出现大冰雹的可能性比较大。18:32 对流回波北移至陵县西部地区, 其强度为55~62 d BZ (图3c) , 陵县丁庄乡、德州市抬头寺乡开始降雹, 持续5 min左右。19:00之后对流云主要以雷暴和降水天气为主, 冰雹天气减弱消失, 19:45 在德州市西南部有中尺度气旋生成 (图3d) , 受其影响德州市南部县市产生了大风, 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持续40 min左右。综上所述, 当夏季发现雷达回波强度大于40 d BZ, 范围超过10 km的带状或片状回波时要特别关注, 监视其强度变化, 及时发布相关预警[3]。

3.2.2 径向速度分析。19:45 中气旋东南象限最大风速负值区逐渐达到-27 m/s, 20:00 后中气旋逐渐减弱, 大风区逐渐减弱消失, 由于地面没有明显冷空气配合, 中气旋较弱持续时间较短, 北上不明显, 大风、强降水主要在南部县市, 北部降水量较小, 风力不大。

3.2.3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值分析。16:55—17:17夏津县南部达到70 kg/m2, 17:56夏津县、平原县达到60 kg/m2, 夏津县境内持续时间较长, 达20 min左右 (图3b) , 对比雷达回波发现, 出现冰雹时, 回波一般为处于最强或是迅速增强阶段, VIL值也相当大, 降雹结束后VIL值会迅速减小, 因此VIL值对于冰雹的判别有重要指示意义。

3.3 雷达卫星资料对比分析

云顶亮温在这次过程中很好地反映出对流发展的强度变化, 特别是对流开始发展阶段, 但对于较大范围、持续时间较长的对流云团, 云顶亮温指示的范围过大, 此时需要结合雷达回波确定对流的发展强度, 对于冰雹的落区判断, 红外卫星云图只能大致给出可能落区, 需要通过雷达进一步判断冰雹的落区。

4 结语

(1) 此次过程是高层高空槽受冷平流加强, 低层倒槽切变发展北抬后;在高空槽后转槽前, 中层、地面都为西南气流, 底层湿暖, 高层干冷的不稳定层结中, 由于850 h Pa倒槽的强复合上升运动触发, 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了这次强对流天气;德州区域冰雹指数的研究对冰雹预报有重要作用。

(2) 卫星红外云图能够很好地在大范围的云团中监测对流云团的产生和增强的时间、地点;特别是云顶亮温能间接反映出对流云团的强度以及强对流云的大致范围, 当云顶亮温低于-40 ℃时是各种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先兆[4]。

(3) 雷达资料可以更精确地反映出对流的发展方向, 发现更小尺度的对流单体, 及时发现超级单体, 精确系统的影响范围;径向速度和VIL值的分析, 能为发现中尺度气旋, 监测大风区和冰雹落区等提供很好的依据;而发现中尺度气旋对于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天气有一定指示性作用;当VIL值持续增大或是迅速增大到50 kg/m2以上时, 这都是可能降雹的特征, 而VIL≥60, 回波强度超过60 d BZ, 有长时间存在的三体散射特征, 0 ℃高度4 km左右, 回波顶高高度较高, 则会容易出现较大的冰雹。

(4) 对比资料发现卫星红外资料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识别大范围的对流云团强度, 利用SWAP软件能叠加各类常规资料, 能够更好地分析出对流云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强度, 为以后研究强对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摘要:近年来卫星资料的应用程度大幅度增加, 利用FY-2号卫星红外云图, 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7月14日德州市一次区域性冰雹天气的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演变、卫星云图以及相关数据的演变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欧大陆两槽一脊的大环流背景下, 东北大槽后部不断有冷空气分裂南下形成低槽, 高层西北气流和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形成上冷下暖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以及冰雹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午后850 h Pa倒槽风切变发展北上触发了这次强对流天气;通过卫星红外云图、雷达资料分析得出云顶亮温、基本雷达反射率、径向速度数据、VIL值的监测分析对大风、冰雹、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卫星资料,雷达数据,中尺度气旋,区域冰雹

参考文献

[1]张新荣, 王锡稳, 陈鹏, 等.一次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分析[J].干旱气象, 2004, 22 (4) :64-69.

[2]王旭仙, 武麦风, 谢在发, 等.一次冰雹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 2010 (2) :18-22.

[3]孙继松, 王华.重力波对一次雹暴天气过程演变的影响[J].高原气象, 2009, 28 (1) :164-172.

[4]张杰, 李文莉, 康凤琴, 等.一次冰雹云演变过程的卫星遥感监测与分析[J].高原气象, 2004 (6) :758-763.

雷达卫星 篇2

(2014-03-16 08:09:01)

设想一个场景,危重病人被送到急诊室,接诊的实习医生手足无措,病人的亲人朋友有的喊“可能是血液!”实习医生就跑去验血,一会回来说血没事,有的喊“可能是脑瘤!”实习医生就跑去做CT,一会回来说脑袋里没肿瘤„„大伙急得骂他,他也恼了,说没根据的检查我不做了,于时亲人朋友自己动手,有的做人工呼吸,有的按胸,还有的掐人中。由马航主导的MH370航班搜救过程,就跟这间急诊室一样毫无章法凌乱不堪。

中国调动了近十颗卫星参与搜索,有媒体报道可能要变轨,而变轨会严重影响卫星的使用寿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根据北美防空司令部的数据显示,未发现我国参与搜救的卫星有变轨迹象,幸亏没有变轨,否则一会越南海,一会泰国湾,一会马六甲,一会印度洋,那就会把中国给坑惨了。

有用的情报不多,没准的消息不少,各国忙着提供线索,马来西亚忙着否定线索,包括否定本国传出的雷达信号线索。在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马来西亚空军司令罗查里披露,空军雷达曾于3月8日凌晨2点15分,在距离槟岛200海里的西北部发现一个不明飞行物体,正是基于这个记录,马来西亚军方认为MH370航班有可能在飞行途中折返。

负责空中监测的雷达,民航的叫空管雷达,军方的叫警戒雷达,探测距离普遍都在150-300公里之间,但两种雷达的特点非常不同,空管雷达更关注的是已知飞机,根据航班计划预计某空域会出现某航班,并对此进行监控,搜索到后通过自动应答系统进行身份核实,然后进行导调管理。警戒雷达更关注的是未知飞机,发现后评估其威胁程度,决定是否与之对话、拦截、甚至开火。

与空管雷达不同,警戒雷达的误警率很低但虚警率较高,即轻易不会漏掉一个目标,但一群鸟都可能报警,警戒雷达采取的策略是“宁可虚惊一百场,也绝不漏过一次可能的威胁”,这是国土防空性质所要求的,各国都是这样。因此,军方的警戒雷达会经常发现些目标,事后验证普遍都是无威胁甚至是虚假的。

这次发现槟岛西北部目标的正是马来西亚军方的警戒雷达,空军司令马上就向媒体公开披露了,但因MH370的应答机关闭,不可能核实其身份,因此空军司令也强调了发现的只是不明飞行物,但苦盼消息的媒体记者立刻脑补成了发现

MH370,最终马来西亚政府不得不辟了自己军方的说法。遇到大事一定要通过一个渠道发声,马来西亚在这方面还真就是个实习的。

军方发现的目标有多大可能就是MH370呢?对于临近甚至穿越本国领空的飞行物,空军一定会如临大敌的,因认定没有威胁而没有做出拦截等反应,一般原因就是从雷达上观测出飞行物是没有威胁的民航客机。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飞机失联后,其发出的脉冲信号显示飞机仍飞行了四、五个小时,而且试图连接海事卫星,这是近日最重磅的消息。这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飞机本身不受驾驶员控制而自动与卫星建立连接传送信息,这的确是可能的。

MH370采用的是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发动机上安装有飞行状态监控系统

(ACMS),可以实时采集发动机的各种工作状态和采数。而且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还建立了发动机健康管理项目(EHM),收集全球上千部正在飞机上工作的发动机的状态和采数,并汇集到位于布里斯托的基地进行分析,其传送数据的主要手段就是卫星,但该网站没有特指是国际海事卫星。

这套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发动机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故障苗头后及时处理,可有效防止因拖延检修而带来的重大损失。这些数据并不直接送达给驾驶员,而是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专家进行研讨分析,觉得有必要后,才会通知飞机的拥有方。数据也不是全时发送的,一个数据报大约3k字节,多是在临近起降、爬升和平飞等时机发送,但当监测到状态异常时会随时传送。网上流传一个说法,称马拉西亚没交服务费而导致信号不被接收,罗尔斯罗伊斯的网站上有对该系统的自豪性介绍,但未见对此项服务收费的条款。

监控系统所能监测的数据种类很多,包括飞行高度和速度等,但却没有位置信息,也未发现监控系统中安装GPS。罗尔斯罗伊斯还制造出售了大量军用飞机的发动机,若安装了不受驾驶员控制的定位信息自动上报系统,一旦被发现就会遭到致命打击。即使是民用客机,位置信息本身也不是诊断发动机状态的必需参数,并没有必要收集。报道称知情人士拒绝透露飞机最终位置,更大的可能是他根本就不知道。

问题焦点在罗罗公司,估计是被咨询的太多了,罗罗公司公开宣布【由于正式调查已经启动,罗罗必须对向马来西亚当局递交的信息保密,恕无法对外公开。在刚刚的声明前,罗罗还需要获得当局的批准,因此造成时间上的延迟,我们非常抱歉。罗罗十分理解大家的迫切心情。请相信我们始终在尽一切所能为调查提供支持。】

据媒体报道,波音公司和罗罗公司都曾声称没有收到过MH370的数据,而15日马来西亚总理公布的两个走廊,各可能是由飞机曾访问过的海事卫星的坐标推算出来的。

很多网友们认为马来西亚当局在藏着掖着什么,欧美强势媒体挤一点他们出一点。不过仔细分析,马来西亚被挤出来的只是态度的变化,而不是自行公布新的证据,例如他们空军搜到的目标,从不明飞行物到飞机,从飞机再到MH370,是对同一个线索的态度递进。不太像暗藏祸心搞惊天阴谋的老狐狸,更像内部混乱对外摇摆的傻凯子。

雷达卫星 篇3

关键词:TerraSAR-X;TanDEM-X;高分辨率;多极化.

中图分类号:TN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一种现代高分辨率侧视成像雷达,能够适合于民事和军事应用的有效监视工具,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穿透力强、大面积的成像探测能力,空间分辨率可达米级甚至亚米级的全球地表信息。德国的高分辨率星载SAR卫星-TerraSAR-X携带一颗高频率的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传感器,不仅影像分辨率高,而且具有多种成像模式和多种极化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测绘、资源探测、灾害相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TerraSAR-X的系统特性

TerraSAR-X卫星在距地524km高的极地轨道上围绕地球运转,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周期为94.8分钟,能进行左右侧视。该卫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灵活的分辨率(1m/3m/18.5m)和覆盖区域、任何其他的商业星载传感器都无法比拟的几何精度、极高的辐射精度、高度的重访周期、独特的敏捷性、成像和极化模式的快速切换。

二、成像模式

高分辨率聚束式高分辨率聚束式(High Resolution SpotLight,HS),最高分辨率达1m,一景影像大小为5到10km(宽)×5km(长)。聚束式(SpotLight Mode,SL):分辨率高达2m,一景大小为10km(宽)×10km(長)。这两种成像模式具有可变的距离向分辨率和景幅大小,这两种成像模式利用电磁波在方位向上的延迟来提高成像时间,例如,雷达直径越大,方位向分辨率越高,但是景幅的方位向越小[1]。

SAR影像的基本拍摄模式为条带成像模式(Stripmap Mode,SM)。通过固定天线指向来实现,天线在卫星运行时照射的区域表面形成一个条带。单极化方式最高分辨率约为3m,双极化为6m,景幅宽约为30km×长50km。以入射角固定的波束沿飞行方向推扫成像,主要特点是几何分辨率高、覆盖范围较大、入射角可选。其数据产品加上精密轨道数据,也可以用于重复轨道干涉测量,并获得观测目标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

宽扫描成像模式(ScanSAR,SC),天线(雷达波束)在成像时沿距离向扫描,使观测范围加宽,同时也将降低方位向分辨率,可应用与大面积纹理分析。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中等几何分辨率、覆盖率高、入射角可选。其极化方式为单极化方式(HH或VV),成像分辨率约为16m,数据采集范围为15°~60°,全效率范围为20°~45°,景幅大小约为100km×150km[2]。

三、TerraSAR-X产品

TerraSAR-X的有4种标准数据产品1b级数据产品(CEOS Level 1 date Products)单视斜距复影像(Single look Slant range Complex,SSC)、多视地距影像(Multilook Ground range Detected,MGD)、椭球校正地理编码产品(Geocoded Ellipsoid Corrected,GEC)和增强型椭球改正产品(Enhanced Ellipsoid Corrected,EEC)[3]。

SSC产品是聚焦雷达信号的单视基本产品,在斜距向和方位向上有相等的像素分辨率,数据由复数表示。每个像素点被处理成零多普勒坐标即垂直卫星飞行方向,没有地理编码,具有全宽带和相位信息,数据格式为DLR COSAR的二进制格式。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例如:SAR干涉测量和全极化测量。

MGD产品是对SSC数据进行多视处理,影像上的距离比率与实际地点间的距离比率一致,将WGS-84模型和平均地形高程投影到地面。低相干斑噪声和近似正方分辨单元的多视产品,影像中没有地理坐标信息,没有插值和影像旋转校正,像素定位精度低于地理编码类产品,并且只有角点和中心点附带坐标说明,不能用于干涉计算,数据格式为XML+GeoTiff,与ERS卫星的PRI数据格式相近。

GEC产品采取多视处理,利用WGS-84模型和平均高程重采样,没有地形改正。投影种类有UTM和UPS。像素定位精度的变化取决于地形,山区、丘陵地区等高差变化较大的区域,引起的误差比较明显。可选者空间增强或辐射增强产品(SE或RE),山区地形产生的变形值较大,可适用于几何校正,数据格式为XML+GeoTiff。

EEC产品采取多视处理,利用外部的DEM数据(目前使用的DEM数据为90m网格的SRTM数据)对影像进行纠正,有效地克服了透视缩进现象。采用WGS-84模型进行重采样,使用UTM和UPS投影,可现实地面的阴影和遮蔽部分。采用像素地位准确(达到米级,但效果取决于DEM质量),该产品为基本产品中最高几何校正级别产品,能够快速解译并与其他信息融合,数据格式为XML+GeoTiff。

四、应用领域和前景

至2007年6月15日发射成功以来,TerraSAR-X成功回传了超过45000个数据集。TanDEM-X于2010年6月21日成功发射,它与TerraSAR-X近距离编队飞行,构成一个高精度雷达干涉测量系统。该系统传回的数据经处理后得到的影像产品质量非常高,为水文地理学、地质学、气候学、海洋学、制图学、环境或灾害监测、干涉测量研究等领域提供多模式X波段高分辨率SAR数据,为今后星载SAR任务制定了新标准。

参考文献:

[1]http://www.dlr.de/tsx/documentation/Satellite.pdf[OL].

[2]倪维平,边辉.TerraSAR-X 雷达卫星的系统特性与应用分析[J].雷达科学技术,2009(01):29-34.

[3]侯瑞,谭志祥,黄国满.新型高分辨率星载SAR卫星-TerraSAR-X[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9(02):1475-1480.

[作者简介]侯瑞(1982-),女,河南郑州人,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遥感影像处理,工程测量;邓艳芬(1982-),女,山东郓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

雷达卫星 篇4

1 卫星云图的区别

红外云图是气象卫星接收到地表和云发出的长波红外辐射, 因此发出的辐射能量远比太阳弱。因此, 红外云图的分辨率较低。水汽云图是吸收带的图像。中心波长为6.7цm, 的波段是水汽的强吸收带。地表和云的辐射波水汽吸收后, 又由水汽在辐射, 卫星探测到的辐射强度, 由于水汽的吸收和再辐射而不好识别。水汽图像是红外波段的图像, 该波段的辐射是由地球大气系统发出的, 探测的是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多少, 因此分辨率较低。如果大气中没有水汽 (绝对干燥) , 那么水汽图像就和标准红外图像一样。可见光是通过气象卫星接收的地表和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辐射, 所以可见光图像的分辨率比较高。

在实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常用的云图是红外云图, 下面重点介绍适合于人工增雨作业的云系的红外云图的识别。

1.1 淡积云

是初生的积云, 云体较小, 轮廓清晰, 云底高度一般为500~2000米, 云顶高度在1000~4000米, 在卫星云图上显示为碎状较薄的单体, 这种云含水量较小, 不适合于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大多在晴天温度较高的天气里出现。

1.2 浓积云

浓积云云体高大, 轮廓清晰, 底部较平, 云顶多呈圆弧形重叠, 云底部较平, 云顶高度为3000~8000米, 浓积云是由淡积云发展而成的, 一般不产生降水, 在卫星云图上显示为白色单体, 不适合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1.3 积雨云

积雨云的云体庞大, 很像耸立的高山, 云顶可延伸到7000~18000米。积雨云多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组成, 时常含有冰雹, 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多片连在一起, 彼此间对流发展旺盛, 云体中垂直气流速度很大, 在卫星云图上显示白亮, 边缘明显。

1.4 冰雹云

积雨云发展到强盛阶段时, 云中形成了大量不同尺度的雨滴、冻滴、霰和冰雹。这些粒子在云中伴着猛烈的气流而运动, 并不断的增长, 当雨滴和冰雹达到一定重量不能在云中悬浮, 就降落到地面, 这就是冰雹云。冰雹云又分为超级单体冰雹云、多单体冰雹云和一般单体冰雹云。

2 雷达回波的分辨

2.1 对流云回波速度场共性

2.1.1 每一个对流单体都具有独立完整

的垂直环流系统, 包括高低空的复合辐散, 还有就是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 而且具有特征明显的垂直环流特性。

2.1.2 每一个对流单体的产生和发展,

还有其组织形式都与环境风切变有相当大的关系, 并且在速度场上有明显的表现, 另外, 流场不同高速上的速度各不相同。

2.1.3 部分强对流天气具有明显的中气旋结构。

2.2 对流云回波的分类

2.2.1 单个单体

它是由单块的对流云组成的, 垂直尺度和水平尺度一般是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 回波中有一个强回波核, 这是它的特征。如图 (1) 所示。

2.2.2 多单体

它有一个统一的垂直环流, 排列成排的, 后侧的单体消亡, 前侧的单体生成形成补充, 一般由几个强大的雷暴体组成, 它的特征表现为多个单体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排列成几个形状。

2.2.3 超级单体

超级单体的水平尺度大约数十公里, 是单一的强大的环流系统, 状态比较稳定, 下沉气流和上升气流能长时间共存。

3 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现实分析

不管是卫星云图还是雷达回波, 都是对云的高度、厚度、范围、形状的一种成像描述, 在指导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在应用到人工影响天气的实际工作中时, 还要参照本地化的特点, 比如地形地貌, 水体分布等等对云的影响, 分析和掌握云的来向和移动速度, 对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作业时机的把握极其重要。

总之, 在人工影响天气这项工作中, 要想取得最大的作业效果, 必须对云有着合理科学的分析和掌握, 这样才能抓住关键时机, 把作业效果和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培昌, 杜秉玉, 戴铁丕.雷达气象学.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

【雷达卫星】推荐阅读:

雷达系统10-18

雷达目标05-08

车载雷达05-14

雷达测试05-14

激光雷达05-31

雷达精度06-10

雷达工程06-12

雷达信号06-30

导波雷达07-03

雷达故障08-15

上一篇:病人的压力与护理下一篇: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