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生产

2024-08-16

雷达生产(精选4篇)

雷达生产 篇1

摘要:利用山东省闪电定位资料进行分析, 抽取中航工业集团某雷达生产厂房5Km范围内的闪电资料, 分析该区域内雷电流强度、月变化规律、日变化规律及32次典型闪电过程, 依据闪电定位资料分析结果进一步得出雷电对雷达生产活动及人员生命安全的影响, 提出防护措施建议。

关键词:闪电定位资料,雷达生产,雷电危害,防护措施

前言

雷电, 已被联合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确定为对人类造成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并被联合国确定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雷电对精密仪器生产活动的危害越来越大。航空雷达属于精密仪器, 其生产过程需要的电磁环境较为严格。雷电所产生的磁场、电场对雷达的生产活动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山东省闪电定位资料体现的针对性、区域性、时效性对于航空雷达的生产活动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1 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简介

山东省闪电定位系统主要由13个闪电定位仪 (分别布设在章丘、龙口、荣成、即墨、日照、东明、东平、沾化、夏津、鱼台、蒙阴、郯城和昌邑) , 一个中心数据处理系统和图形显示终端构成, 采用磁定向时差综合法进行闪电定位, 各个定位仪将接收到的闪电信息和GPS时间信息, 通过业务通信网络传送到中心站计算机, 通过中心数据系统的计算处理, 得到闪击的时间、位置、极性、强度等参数。该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可达到0.1μs, 山东省内大部分地区闪电探测效率理论值为95%, 定位精度可达到300m。

2 项目所在地闪电定位资料的抽取

利用GPS定位系统取得中航工业集团某雷达生产厂房 (以下简称厂房) 的经纬度值 (考虑到保密原则, 此处不予公布经纬度值) , 对经纬度值进行处理, 利用专业工具抽取其所在区域 (5km范围内) 地闪活动6年 (2006.07~2012.07) 的地闪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3 闪电资料分析

对以厂房所在区域雷电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该区域发生地闪4838次, 其中负地闪4810次, 正地闪28次。

3.1 雷电活动月变化规律

以厂房所在区域3、4月份有微量雷电活动, 5月份开始增强, 6月份雷电活动明显加强, 8月份雷电活动最为强烈, 进入9月份, 雷电活动迅速减弱, 10月份仍有微量雷电活动, 而11月份至次年2月份基本没有地闪发生。

夏季 (6、7、8月) 为雷暴活动的高发期, 闪电次数约占全年总数的87.54%, 仅8月份发生的闪电次数就占全年的45.93%, 春季 (3、4、5月) 和秋季 (9、10、11月) 雷暴活动较少, 分别占全年的11.14%和1.2%, 冬季 (12、1、2月) 基本没有雷暴天气。如图1所示。

3.2 雷电活动日变化规律

以厂房所在区域闪电活动表现为4个高峰期, 分别为02时前后、07时前后、18时前后和20时前后, 对应的分别有8.81%、9.2%、15.09%和9.9%的地闪发生在这四个时段;其余时段地闪活动相对较为平均, 约在2%~6%之间;08时~15时地闪活动相对较少, 如图2所示。

3.3 雷电流强度分布

厂房所在区域雷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0~25kA, 约占地闪总数的97.32%。其中雷电流强度在5KA~10kA的地闪占地闪总数的比例最大, 为34.60%, 其次为10KA~15kA的地闪, 所占比例为33.59%。最大闪电强度出现在2012年7月15日09:28, 电流强度达到81.653kA。

3.4 雷电过程分布

典型闪电过程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

(1) 雷暴持续时间长。

(2) 雷击点密度大。

(3) 雷云移动轨迹中心点经过厂房所在区域。

通过对2006年至2012年期间32次典型闪电过程分析, 厂房所在区域闪电由西南方向进入所占比例最高, 达41.1%, 由正西进入的闪电过程占18.98%, 西北方向进入的为10.3%, 由正南进入的约占8%, 由东南方向进入的为9.62%, 由东北和正北进入的闪电过程均为5%左右, 由正东方向进入的约占2%。

4 雷电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及建议

在分析了厂房5Km范围内闪电定位资料的基础上,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4.1 工作时间的建议

依据第3.1及3.2节的分析, 5、6、7、8四个月份的02时前后、07时前后、18时前后和20时前后出现闪电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月份时间段, 因此, 再上述时间段内, 闪电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强度大且频繁, 对高精密仪器的生产测试影响较大, 容易使高精密仪器的电圈等产生感应电流, 影响甚至击毁高精度仪器设备。

建议在航空雷达的生产过程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尤其是5、6、7、8四个月份的02时前后、07时前后、18时前后和20时前后, 当有雷暴天气时, 应在上述时间段内停止某些高精度仪器的生产及测试活动, 以防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对精密仪器产生较大的影响, 且应该在上述时间段内停止工作人员的户外活动, 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4.2 防护措施的建议

4.2.1直击雷防护

雷云的移动规律主要与当地的地理位置及地面建筑有关。由第3.4节可看出, 雷云的移动来向主要集中在西及西南方向, 因此建议该航空雷达厂房的直击雷防护措施优先采用避雷网格进行防护, 同时也可采用接闪杆进行防护, 接闪杆应优先安装在建筑物的西侧

4.2.2跨步电压防护

当雷电流通过避雷针泄入大地时, 由于大地存在一定的电阻 (大小取决于土壤电阻率) , 在雷电流入地点附近的区域将形成电压降的分布。在这个电压分布的影响下, 地面上任何两点之间都将出现电压, 如果一个人的两只脚分别踩在两个分开的点上, 两只脚之间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工程上一般以0.8m作为步距。计算跨步电压公式为:

式中:ΔU-跨步电压 (kV) ;

ρ-土壤电阻率 (Ω·m) ;

i-雷电流幅值 (kA) ;

s-跨步步距 (m) ;

d-雷击点与靠近雷击点的脚的距离 (m) 。

经现场勘查, 该区域土壤电阻率ρ=36.6Ω·m。如图3所示, 厂房所在区域雷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0~25kA, 约占地闪总数的97.32%, 故选取雷电流幅值i=25kA, 两脚之间的距离s=0.8m。产生的跨步电压值见表1。

由此可见, 随着与避雷针、引下线间距离的增大, 跨步电压迅速减小。因此, 在室外时, 为减小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的危害, 在雷雨天应远离避雷针及引下线, 至少离开55m。室内地面采用水泥等高电阻率硬化设施, 不存在跨步电压的危害。

5 结语

综上所述, 厂房区域内复杂的雷电活动对生产活动及人员安全将产生巨大的危害, 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其危害。本次闪电定位资料的分析仅针对该航空雷达生产厂房, 但对相类似的高精度仪器生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林维勇.建筑物防雷安全距离计算方法研究[A]

[3]金磊:最新现代建筑防雷与电器安全设计资料选集[C].北京:电杂志社, 1996.45-50

雷达生产 篇2

贵州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试点工作中, 利用基础1:1万DEM数据制作DOM产品的过程中, 生产中发现DEM产品时效性不够, 导致DOM成果精度达不到使用要求, 因此DEM急需更新。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相应得技术解决方案, 并且进行了实际生产与可行性验证。

2 全省1:1万基础DEM数据概况

2.1 我省DEM数据现状

贵州省最早的1:1万基础DEM数据是经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图的纸质地形图扫描矢量化生产而得的, 距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而贵州山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地形变化非常大, 尤其是近些年来修建的道路、桥梁等变化在1:1万基础DEM数据上完全没有进行更新。

2.2 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影像生产时的问题

使用这样的DEM数据进行数字正射影像生产, 使得生产处的正射影像的平面与高程纠正精度较差, 尤其当遇到新建道路以及道路的附属设施, 例如桥梁、路堤路堑、护坡等, 在纠正影像上会有较大误差。通过基于该数字正射影像内业解译采集到的数据对比统计, 利用未经过更新处理的DEM生产的正射影像在高速公路区域的平面中误差超过10米, 变化更大的区域甚至超过20米。

3 DEM数据更新思路与技术

3.1 传统的DEM更新技术

传统的DEM数据通常使用的更新技术有航测成图, 外业实地用全站仪或GPS进行补测等。航测成图的周期长, 经费高, 适合于进行大区域的重新测量;外业补测工作量大、经费高, 适合于小区域。

两者对于本次白云区地理国情普查的试点工作而言, 都有一定缺陷, 最主要在于时间的紧迫性上。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更新本地区的DEM数据, 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2 车载移动测量技术用于DEM更新

车载激光雷达移动测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测量技术,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是集激光扫描、GPS和惯性导航系统于一体的空间测量技术, 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表三维空间信息。而车载移动激光扫描技术代表着移动测量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 该技术可以快速获取高密集、高精度的激光点云数据, 并同步获取与点云高精度匹配的数码照片。

实现了地理三维空间数据快速获取, 制作完成了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和具有顶部细节的建筑物三维体框模型。该技术解决了传统单点测量的限制, 具备高效快速、高密度、高自动化程度等特性。但是其测量精度有待实际检验, 作业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本次试点需求, 我院联合移动测量设备厂商开展了本次移动测量用于DEM更新的试验。

3.3 生产试验思路与方法介绍

利用移动测量车采集的高速公路区域点云数据对原始DEM进行更新并用来纠正卫星影像, 比较DEM更新前后纠正的影像的精度。试验区域为试点区域境内高速路段。

GPS基站架设:移动测量激光雷达车采集需要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提供GPS基站差分处理数据, 以提高采集到的激光点云数据平面精度。

移动测量车点云数据采集:实验共采集了约100公里的激光点云数据, 采集的目标主要为高速路路面以及路堤、护坡等高速路附属物, 同时采集了部分沿线的城市开发区的街道及建筑物。

通过预处理的点云数据生产高速公路区域DEM并与原始DEM进行镶嵌拼接。

4 影像纠正效果对比

使用更新后的DEM的对卫星影像进行重新纠正, 纠正后的影像在DEM地形变化的部分都有了明显改善, 准确的反映出道路、桥梁、护坡等地物实际的地形情况, 同时精度完全满足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数据要求。

5 评价与总结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方式基本为开山架桥与打隧道的方式, 对地形破坏严重, 而我省高速公路基本上是九十年代以后才兴建起来的。近年来贵州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城市与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得地形地貌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靠传统的地形测量手段更新如此巨大的DEM数据在人力、物力、时间、精度上都难以满足需求。对于此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涉及到的DEM数据更新, 不仅要高效快速, 满足精度, 还要有针对性, 尤其是在时效性较差的1:1万DEM数据需要对高速公路所经过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更新。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相对于传统数字化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与外业实测的DEM制作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高效性。其主要的优势体现在不受空中交通管制的限制, 可以无限制在人类常活动的区域, 经济发达区域进行相关数据采集, 不易受到天气因素的限制, 甚至在多云、小雨的天气都可以进行数据采集。相对于传统的DEM更新测量手段而言, 利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对1:1万DEM数据更新具有速度快、效率高、针对性强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晓凯.车载激光雷达在铁路复测中的应用探讨[J].铁道建筑, 2013 (2) .

[2]沈严, 李磊, 阮友田.车载激光测绘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 (3) .

雷达生产 篇3

在当今社会雷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既可以用于军事也可以用于民用, 雷达主要用来进行探测目标, 当然对雷达的性能也提出了要求, 那就是雷达必须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可以及时地跟踪发现目标, 并能够进行有效的传输。可是当下环境越来越复杂, 任务也越来越多, 有些目标还具有隐形的能力, 在低空以高速度进行飞行的飞行器都可能进行捕捉, 所以对雷达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雷达, 在雷达技术出现以后就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军备竞赛, 这些历史情况的出现使得雷达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要是对雷达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段的话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为20年左右, 从雷达出现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雷达采用的是电子管, 没有相参, 其主要功能是用来探测飞机。第二个阶段大约为30年, 持续到80年代。这个时候的雷达用来进行防空作战, 因此雷达的稳定性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这个阶段的雷达采用的是半导体, 技术体制也变为了全相参, 见图1。第三个阶段一直持续到本世纪的初期, 这个时期对雷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雷达的精度高, 可以同时跟踪多个目标, 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具有不怕干扰的能力, 因此这一阶段的雷达多采用相控阵技术, 多为集成电路, 而且集成电路规模比较大且为固态。这种雷达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跟踪复杂环境情况下的目标。第四个阶段为本世纪初期, 这个时期的雷达不仅要应对上述的情况, 还要具有捕捉隐身目标的能力, 因此雷达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朝着多功能、自动识别跟踪的方向发展。

2 制约雷达技术发展的因素

2.1 内部因素

对雷达技术发展起到影响作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三个, 分别是资源、方式和能力。这三个因素当中方式因素尤其重要, 在创新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他两个因素与其相比作用稍微不如。所谓方式因素就是雷达采用什么方式获取信息。所谓资源因素就是雷达利用有利资源的能力, 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波形、极化和平台等资源。所谓能力因素就是雷达技术进步了, 而这些进步了的技术如何在雷达的生产以及使用当中实现。这三个因素都是内部因素, 不管是在雷达刚刚面世还是未来雷达的长远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三个因素可以有效促进雷达技术的发展。

2.2 外部因素

对雷达技术发展起到影响作用的因素还有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也主要有三个, 这三个因素分别为环境、目标和任务。环境因素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复杂性, 雷达在工作的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十分的复杂。这些复杂的环境不仅有气象上的雨云等, 还有就是环境当中产生的干扰波, 雷达要想发挥其作用, 就应该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生存, 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当中进行目标探测。目标因素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 雷达所要跟踪的目标不仅种类多样, 而且所处的空间多样, 其散发出的频谱也是多种多样。任务因素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元性, 现阶段在对雷达进行使用的过程中, 其所要执行的任务不断的增加, 涉及的程度也是越来越广,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下社会环境的需要, 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外部威胁, 为战斗准备提供更好的服务。

3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中具有的特点

3.1 频谱占用范围更宽

针对雷达技术近些年来的发展趋势, 可以得出其发展历程中存在的两条重要的线索和网络。第一, 频谱范围占用更宽, 继而提高雷达设备在纵向的分辨能力, 并且也强化了定位水平;第二, 空间频谱占用增加, 在横向上提高雷达设备的分辨率和定位功能。在雷达种类中有种分布式雷达, 其采用传统的单站结构和双多式基地, 并且其目标形成的散射场所在空间内出现了空间频谱。日后雷达中多种技术的使用都能在空间频谱中找到各自的形态表示, 这些技术主要有:分布式的相控阵、二维与三维的ISAR与SAR, 相控阵与数字阵。

3.2 低维度的探测形式转变为高纬度

雷达设备系统的维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信号的空间维度、覆盖的勘察角度、探测器结构, 其变化的规律由少逐渐转变为多的渐进式。并且设备在能源消耗上也出现不断加大的变化趋势。雷达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也通过雷达设备在信号的空间维度、覆盖的勘察角度、通道的结构三方面的不断演进来划分。

3.3 发展的阶段既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 也受到外部因素的限制

影响和限制雷达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种:工作环境、任务、目标;不仅如此, 三种内部因素:雷达设备的水平、安装方式、资源, 因为对雷达设备的认知能力和可行性产生影响, 因此也逐渐被认定为对雷达技术发展起阻碍作用, 是关键因素之一。

4 相控阵雷达

现在的相控阵雷达都是多功能, 其英文名字为MPAR, 这种雷达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军用雷达技术的发展, 第二个原因就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上世纪的70年代主要是无源相控阵雷达, 可是到了80年代就变为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而从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更是致力于研究数字相控阵雷达。

MPAR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无源阶段、有源阶段和数字阶段。在无源阶段雷达使用的是电子管并且是真空管, 真空管中具有发射机, 这种雷达在搜索目标上具有速度快的特点。有源阶段雷达所使用的组件为固态T/R, 这种雷达的稳定性比较强, 灵敏度也相对较高, 工作性能非常可靠。数字阶段的雷达采用的是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这种雷达在扫描宽广的区域时十分的迅速, 工作性能可靠, 灵敏度高, 可以有效地抵抗杂波的干扰, 操作起来也十分的灵活。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是当下十分先进的雷达, 其造价十分的高, 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然了这种雷达还可以作为民用雷达使用。在不久的未来雷达技术还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其发展的方向是薄而且轻, 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具有动态的认知能力, 其系统结构全是模块具有开放性 (MOSA) , 可以在各个领域进行使用, 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在战术上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可以相互操作。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在维护上也变得十分的方便, 如果发生故障可以迅速进行模块更换。

封装:薄而轻, 部件较少, 模块可以更换, 共形天线。

带宽:不断的在加宽。任务功能:可以进行多种任务, 必须进行电子战、监视以及侦查等任务。

动态的认知能力:可以自适应的在各种复杂环境当中工作而不被干扰。主要是通过感知, 然后对环境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完成以后对工作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 然后发射对应的信号, 从而达到系统资源的优化, 可以利用已有信息, 促进整个系统达到最优的状态。

MOSA:这种系统可以使用最好的模块进行系统构建。

性能:可以执行多个任务, 适应能力比较强。

服务保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维护方便, 可以迅速地更换模块。

5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前景

5.1 更新T/R组件

T/R组件在新时代的使用中出现了“砖块”、三维面板、扁平封装等步骤, 每到下一步骤T/R组件的重量都会降低, 并且体积和生产成本也降低。然而T/R组件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在下一代产品和MPM模块等就会要求对自身重量和损耗等进行有效的控制, 此外还要求提高输出功率。更新后的X波段的T/R组件支持共形天线和多面阵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5.2 共形相控阵

多平台中使用的相控阵则是要求它们负责各自如飞机、卫星、舰船等任务。而雷达与平台间的布局要想实现更优的一体化, 就要求相控阵往共形方向发展。共形相控阵的实现既能借助承载平台的结构来扩展载荷, 也能使天线阵列孔径大幅度增加, 从而降低阵元间存在的干扰, 增加雷达性能。不仅如此, 共形天线能够独立使用, 无需其他辅助, 也能降低飞机雷达的特性。

5.3 设计无模块布局

设计无模块布局在有源电子扫描平面阵列中的使用能够增加数字硬件的作用空间, 增加雷达系统的集成能力, 除去金属结构对T/R单元产生的封闭效应和射频隔离, 使得雷达集成系统重量更轻, 最大程度的降低控制间的相互影响。

5.4 采用新技术、新器件

日益发展的数字化, 在相控阵雷达中应用也不断深入, 而其中使用的算法的技术也逐渐增多, 推动雷达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 具有的技术有:空时自适应处理、微带天线等一系列改进后的新技术, 这些技术的加入都会提升雷达的性能, 提高雷达的实用性, 此外还大幅度提升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和作用范围, 在未来的战场中更能发挥它的优势。

6 结语

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也十分的漫长, 它的发展过程与其他事物的发展过程几乎相同, 都会经历相同的阶段, 一般都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容易到困难。上世纪80年代, Ga As等半导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半导体的发展促进了雷达的发展, 尤其是相控雷达的发展。相控雷达是有源性雷达, 它的特点是扫描快, 其波形变化比较灵活, 可以进行固态化处理, 可靠程度也相对比较高, 在设计上可以实现天线共形, 而且不惧怕干扰。我们身处21世纪, 世界局面错综复杂, 战争可能一触就发, 相控阵雷达在军事用途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前使用的机械雷达正在被其替代, 在不久以后其应用的领域会更加的广泛。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也将会进入数字化时代。

摘要:当今全球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雷达技术, 因此其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由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 这些技术的出现都是为了很好地应付未来在资源上的竞争。本篇文章对雷达技术发展的历程进行综述, 并对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雷达技术,规律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正东, 陈凤至.相控阵雷达[J].工科物理, 1995 (01) .

[2]王晶.相控阵雷达系统仿真[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 (03) .

雷达生产 篇4

一、雷达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雷达微波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 需要明确具体影响形式, 结合实际情况, 对雷达站进行改建, 减少微波辐射。以下将对雷达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进行分析。

1.1雷达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心理伤害

由于微波辐射的类型比较多, 在实践过程中过量的辐射会导致人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 长此以往表现为烦躁、行为冲动等。部分工作人员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的现象, 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休息, 必然会对加重工作人员的压力, 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降低工作效率[1]。

1.2雷达微波辐射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实践证明过量的微波辐射会对人体情绪造成影响, 长时间会出现自身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甚至引发多种疾病。此外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导致人的晶状体蛋白凝固, 会出现多种眼部疾病, 影响人体的眼部健康。此外微波辐射会出现谐振效应, 甚至出现个体细胞功能受损的情况, 进而增加癌症的发生几率。此外微波辐射的累积效应对人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长时间受到辐射的影响, 会严重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使人容易患病[2]。

1.3雷达微波辐射对人体身体的影响

雷达站的微波辐射本身具有强度高的特点, 其发射功率比较强, 甚至会出现比较高的等级指标。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 部分雷达站的开机时间超过12h, 由于长期处于微波辐射的影响下, 对人体有严重的影响。在不同频段电磁波中, 基于微波的特殊性, 要做好防护措施。此外雷达站部分雷达都是脉冲体制, 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频段, 辐射存在一定的叠加效应,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再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

二、雷达站雷达微波辐射的防护措施分析

基于雷达站雷达微波的特殊性,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和评价机制, 使其适应后续评价机制的要求, 并将具体的防护措施落实到实践中。以下将对雷达站雷达微波辐射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

2.1确定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的确定对防护措施的落实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已有评价体系的要求, 掌握影响因素, 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和发射功率及发射频段有一定的影响, 照射的时间越长, 必然对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和波段、微波辐射等方面相比, 脉冲波和连续波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此外是环境因素, 如果固定区域内的湿度比较大, 人体很难散热, 进而容易受到辐射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对影响因素进行整合, 根据变化形式的要求, 确定有效的防护体系, 进而减少干扰性因素的影响[3]。

2.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雷达站的工作形式比较复杂,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影响因素的要求, 将具体准备工作落实到实处。此外基于准备形式的特殊性, 不可控制的因素也比较多, 例如要部署的雷达类型、环境条件等, 可通过改善或控制来达到防护目的。在前期考察阶段要对控制手段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不同阵地阶段控制机制的要求, 将辐射因素纳入到统一考虑范畴内, 同时根据理论计算形式和测量推导体系的要求, 要适当划分区域, 并对不同区域站点实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满足指标再设计形式的具体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前期准备工作的具体项目, 确定最佳评价形式和控制机制, 避免出现准备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2.3重视雷达区域的布置

雷达区域的相关布置工作能有效降低微波辐射, 使其适应雷达工作体系的要求。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重视雷达区域的布置, 将防护措施应用到实践中。通过系统有效测量体系计算出雷达的辐射等级, 根据雷达站工作形式的要求, 及时对不同等级的评价形式进行分析, 做好不同区域的布置工作。此外要以系统有效的雷达防护体系为基础, 掌握功能设计形式的要求, 对辐射区进行有效的布置, 进而扩大应用范围。

2.4调整值班体系

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对值班体系有一定的影响, 在后续发展阶段需要根据评价控制形式的要求, 结合微波辐射体系的具体要求, 对控制结构进行分析, 尽量对大家的工作时间进行调整, 减少辐射覆盖的时间。长时间靠近雷达工作的人员需要及时配备防辐射服, 降低雷达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此外对于在辐射超标的情况必须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改善, 可通过对重要建筑物进行防辐射工程改造、架高雷达阵地以提高与营区高度差等方式, 达到降低辐射、改善电磁环境的目的[4]。

三、结束语

基于雷达站雷达微波辐射的特殊性,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好影响因素的调查工作, 根据辐射体系和控制机制的要求, 确定有效的评价方式。工作人员要对建筑区域内的雷达辐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微波数据的要求, 及时确定污染源, 并根据微波辐射体系的情况, 将防护对策落实到实践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后续指导阶段需要做好推广工作, 结合实际工作形式的要求, 制定系统的防护措施, 减少微波辐射的消极影响。

摘要:雷达站的雷达微波辐射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辐射的特殊性, 在本次研究中将以雷达站雷达微波辐射对人员的影响为研究点, 结合实际情况, 探究切实可行的防护对策。

关键词:雷达站,雷达微波辐射,影响评价,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京平, 李光伟, 唐斌, 王晓莉.雷达站雷达微波辐射对人员的影响评价和防护对策[J].现代雷达, 2014, 12 (10) :59-60.

[2]王修德, 李奇慧, 唐木涛, 王骞, 顾恰敏.雷达作业环境电磁辐射场强分布特点与防护对策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5, 01 (12) :159-160.

[3]王士广, 程梁.雷达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J].无线互联科技2015, 03 (12) :48-50.

【雷达生产】推荐阅读:

雷达系统10-18

雷达目标05-08

车载雷达05-14

雷达测试05-14

激光雷达05-31

雷达精度06-10

雷达工程06-12

雷达信号06-30

导波雷达07-03

雷达故障08-15

上一篇:教学思想理念下一篇:地下室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