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承台

2024-08-16

地下室承台(通用3篇)

地下室承台 篇1

摘要:承台及底板系地下室施工的重点环节, 把控好两者施工质量是确保地下室质量的重点。本文通过结合某地下室工程实例, 对该地下室承台及其底板施工全过程展开探讨, 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实例。

关键词:地下室,承台施工,底板施工

1 项目概况

本工程地上裙楼3 层, 地上3 栋塔楼均为住宅楼, 建筑高度为96m。地上3 层裙房主要为商业用房。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车库, 兼有设备用房, 建筑面积为51192. 99m2。

本工程地下室结构对于框架柱、剪力墙边缘构件,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底部加强区应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 钢筋直径D < 18mm时可采用焊接搭接) , 其他部位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框架梁、连梁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框支梁、框支柱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 当梁、柱、剪力墙中钢筋直径> 25mm时, 应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地下室各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除框架柱使用C60 以外, 地下室底板、顶板、各层梁板和侧壁以及地下室水池、电梯基坑和楼梯等构件均使用C35 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和侧壁抗渗等级采用P8, 顶板梁板和地下室水池侧壁抗渗等级采用P6, 电梯基坑抗渗等级采用P10, 其他结构部位无抗渗要求。基础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混凝土等级为C35 或C40; 桩径1. 0m ~ 2. 6m; 桩型按桩径≤1. 6m为A型截面, 桩径≥1. 6m为B型截面; 桩顶入承台高度0. 1m。本工程地下室施工顺序采取承台土方开挖、砖模砌筑、抗拔锚杆施工和底板结构。底板以上各层地下室结构按上述顺序流水施工, 地下室施工阶段不使用升降机。

2 地下室施工期间排降水措施

本工程地下室施工采用集水坑明沟排水, 沿基坑面周边设置截水沟, 基坑底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水沟尺寸均为500 × 300mm, 基坑底、面周边排水沟坡度为1% , 每隔50m左右设一个集水井, 在基坑面相应位置设置集水井。

如在土方开挖至底板底时遇到透水土层, 即在底板底设置碎石盲沟。碎石盲沟避开承台位置纵横设置, 截面尺寸0. 3 × 0. 3m, 盲沟在集水井处交汇。承台井坑开挖施工时先开挖较深集水井, 并在集水井内设置抽水机, 及时排走井内积水。另外通过在集水井处设置自吸式抽水机, 随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排到基坑面的截水沟, 所有污水排放均要经过沉砂池过滤后才排入市政地下水道, 厕所的排污必须经过地区级化粪池处理方可进入城市管网。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本工程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坑底遇到涌水现象时, 立即进行C15 浇筑混凝土封底处理, 并及时清除积水, 待水压稳定后再进行井坑开挖。

3 地下室的承台、底板施工

3. 1 承台及井坑开挖

本工程承台开挖前首先根据轴线放出承台边线, 用挖掘机辅以人工开挖承台土方。余泥外运主要采用随挖随装随外运的弃土方式, 全部使用自卸汽车作为运输工具, 余土不准在基坑边进行堆放, 自卸车的数量要满足出土量的要求, 对通过计算后需要外运的土方, 利用原中铁二局在基坑设置的1 号出土车道进行装车外运。

1 号出土车道位于对撑北侧, 场地内土方采用长臂挖机及挖机进行接力开挖, 待车道剩余土方不能接力时, 在地面上采用50t吊机配合施工, 吊机吊至地面运走, 在至设计开挖底30cm处由人工配合挖机施工, 挖至设计标高, 防止超挖欠挖。

另外, 为了确保本工程市内清洁, 防止车辆漏、掉泥土, 要对运输车斗按有关散体物料运输车的标准安装, 对流状泥土必须凉晒后装运, 不能泥土、泥浆混装。离开施工现场时应在门口的洗车槽上清洗干净轮胎及车身外围上的泥土, 避免汽车上路时影响道路的环境卫生。基坑土坡在土方开挖后期开始清理, 前期采用钩机退挖挖土, 在钩机不能触及时采用人工挖土, 余土吊运至基坑面短暂堆放后再统一清运。土方开挖后马上按照设计标高对桩头进行处理, 桩头处理完毕后进行100厚C15 素混凝土垫层的浇筑、砖模的砌砖、及承台防水施工 ( 注意做好桩头的防水处理) , 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3. 2 坑井支护

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显示, 基坑底绝大部分区域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呈半岩半土状, 下部呈岩柱状, 钢刀易钻入, 岩芯极易干裂, 遇水易软化, 底部夹杂中风化岩块。对于开挖深度小于3m的井坑开挖, 采用放坡的形式。井坑深度1. 5m以内时采用1∶ 0. 6 放坡; 井坑深度大于1. 5m采用1∶ 1 放坡+ 叠袋式挡土支护。井坑放坡开挖至坑底后, 采用编织袋或草袋装碎石 ( 砂砾石或土) 堆砌成重力式挡土作为基坑的支护, 坑底设置集水井和抽水机, 及时排走井坑积水。坑底及时浇筑垫层封底, 以防涌水。

3. 3 承台砖模砌筑

在承台、底板等位置用M10 水泥砂浆砌筑灰砂砖砖模, 砖模高度均在0. 8m以上, 砖模高度在800 ~ 1500mm时, 墙厚为240mm; 砖模高度在1500 ~ 3000mm时, 墙厚240mm、370mm; 砖高度超过3000mm时, 墙厚为240mm、370mm、490mm, 砖模墙设置钢筋混凝土腰梁和构造柱。

核心筒承台基坑由于面积较大, 墙体较高, 墙高3. 10 ~ 4. 00m。底砖模厚度砌筑490mm厚度, 上砌1m, 然后往上收窄为370, 再往上采用高度1. 5 ~ 3m的砖模形式, 并在墙高中部设一道混凝土腰梁。腰梁与砖墙同宽, 高250mm, 腰梁的纵向钢筋为二级钢6Ф14,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 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3. 4 底板结构施工

( 1) 本工程针对承台、底板钢筋采取施工现场钢筋加工场加工而成。针对本工程800mm厚底板, 结合设计图纸要求, 采取双层双向钢筋之间梅花布置加“S”型 φ8@ 600 × 600 拉结筋, 同时架设HRB335 钢筋 φ14@ 1000 × 1000 的凳子筋, 以保证钢筋网的定位准确和保持钢网平整度。底板和墙柱钢筋焊牢后, 经设计院、业主代表以及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为了确保地下室挡墙的防水效果, 在底板面反上50cm处及地下室各层楼板边梁梁底各设一道水平施工缝, 同时安装钢板止水带, 但值得注意的是应当对接驳处采取满焊处理。

( 2) 浇筑底板混凝土前, 应当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 要做好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配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 要对进场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测, 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进行浇筑施工。结合本工程施工现场工序考虑,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施工顺序为Ⅰ - 1 段→Ⅰ - 2 段, Ⅲ - 1 段→Ⅲ - 2 段→Ⅲ - 3 段→Ⅱ - 6 段→Ⅱ - 3 段→Ⅱ - 2 段→→Ⅱ - 5 段→Ⅱ - 1 段→Ⅱ - 4 段流水施工。同时错开日期浇筑各施工段混凝土, 避免出现同一天浇筑。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 浇筑混凝土前应与当地搅拌站沟通, 保障混凝土量的顺利供应。

( 3) 本工程浇筑混凝土采取泵送方式实施, 为了满足混凝土浇筑量要求, 现场设置3 台砼泵。同时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平整度, 底板每3 × 3m设置一道标志筋。混凝土浇筑时应当防止造成柱子插筋倾斜, 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另外, 鉴于本工程底板面积较大, 采取连续浇筑混凝土, 避免出现冷缝, 混凝土浇筑过程也应当确保混凝土不中断。浇筑混凝土完成后, 采取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为了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现场要求振动棒插入点间距小于30cm。当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换取平板振动器振捣, 再用人工磨压抹平。

4 结语

文章通过结合某建筑工程地下室实例, 通过对该地下室承台及其底板施工工艺展开探讨。从本工程实施效果表明, 本工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可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实例。

参考文献

[1]李占辉.大面积地下室承台、底板施工技术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4 (12) :38-41.

地下室承台 篇2

本施工技术采用的是地下室底板内嵌塔吊基础承台。本施工技术先施工塔吊基础承台,塔吊基础承台顶标高和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一致,并且在塔吊基础承台四周设置止水钢板;待到地下室底板施工时直接将塔吊基础承台浇筑在地下室底板中。在施工时采用地下室底板钢筋贯穿塔吊基础承台,塔吊基础承台混凝土采用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标号一致;极大的节省了混凝土和钢筋,节约了人工费和材料费,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塔吊基础承台和地下室底板连成一体极大的保证了塔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工法将塔吊基础承台顶标高和地下室底板面顶标高相一致,先施工塔吊基础承台、且在基础承台四周设置钢板止水片防止塔吊施工之后和地下室底板浇筑整体时漏水。

1 技术工艺原理

1.1 塔吊基础承台高度往往大于地下室底板高度,本施工技术中塔吊基础承台中共三层双向的钢筋网,第一层为地下室底板顶面钢筋,第二层为地下室底板底面钢筋,第三层为塔吊基础承台要求配筋。

1.2 塔吊基础承台中第一层和第二层钢筋均要求贯穿塔吊基础承台且至少留一个搭接长度,以备塔吊基础承台施工之后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用;当遇到地梁时,地梁钢筋应贯穿塔吊基础承台,且保证地梁钢筋一个锚固长度露在基础承台外侧。

具体见图1。

1.3 塔吊基础承台的综合稳定考虑性考虑在塔吊基础承台施工之前,应编制塔吊基础承台专项施工方案;为了保证塔吊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方案中综合考虑塔吊承台基础和周围地下室底板的综合效应。

塔吊对地下室底板的向下的重力G由4根桩基础承担,塔吊基础承台和混凝土底板的整体结构主要考虑塔吊承台最大独立高度时的弯矩M的作用(当塔吊升高时的弯矩由于有塔吊附墙作用,由附墙承担),由于和地下室底板整体效应的作用,塔吊比普通的独立基础承台更加的稳定和安全;具体见图2。

塔吊基础承台承受的弯矩M=Me+准×(ωmax/3+ωmin/6) ×B×H×H+P×hc

Me—塔吊额定起重力矩,(KN.m);φ—挡风系数计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P42页);ωmax,ωmin—风荷载设计标准值,(KN/m2);B—塔身宽度,(m);H—塔吊独立段高度,(m);P—基础所受的水平力,(KN);hc—塔吊基础承台厚度,(m);塔吊承台专项施工方案设计时应按2a×2a宽度考虑上地下室底板的混凝土重量,承台受弯矩影响配筋计算时,应按2a×2a高度按地下室底板厚度h考虑。

作用在塔吊基础承台的竖向力G=G1+G2+G3。

G1—塔吊自重,(KN);G2—塔吊最大起重荷载,(KN);G3—2a×2a区域的混凝土总重,(KN),按2a×2a×h+a×a×(H-h)×25.5(钢筋混凝土容重)计算。

2 技术工艺操作要点

技术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开挖→测水平→放线→绑扎塔吊基础承台钢筋→封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周边地下室底板垫层→周边地下室底板钢筋→地下室底板浇筑混凝土→整体养护。

2.1 施工准备

(1) 施工前编制塔吊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方案; (2) 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施工前应仔细查看塔吊所处地下室底板的钢筋配置情况、塔吊基础承台所处位置是否有地梁透过及混凝土标号; (3) 安排好现场临时用地规划好方便塔吊基础承台挖土出土路线等。

2.2 开挖

开挖桩基保证塔吊桩基深入塔吊基础承台一个锚固长度;测水平:测水平浇筑垫层保证塔吊基础承台顶面与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一致。

2.3 放线

测量放线精确定塔吊基础承台位置及地梁位置。

2.4 绑扎塔吊基础承台钢筋

1)熟识塔吊基础承台钢筋配料单以及成型钢筋的几何尺寸、规格型号和所在构件的数量、位置。2)按照钢筋配料单的钢筋规格及数量,先长料,后短料,分别排列,划线,对号切断,加工成形。3)制作好的成型钢筋按其在结构图纸中的编号、数量分别堆放,并做出明确的编号标志牌。4)保证塔吊基础承台第一层和第二层双层双向钢筋以及地梁钢筋分别伸出塔吊基础承台两端各一个锚固或绑扎长度。见具体见图3。

(1) 测水平浇筑塔吊基础承台垫层,保证塔吊承台顶面标高和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一致; (2) 测量放线精确定位塔吊基础承台位置及地梁位置; (3) 绑扎塔吊基础承台钢筋,如果有桩基础则保证桩基础进入塔吊基础承台至少10cm,桩基础钢筋进入塔吊基础承台40d(桩身最大钢筋直径)。

2.5 封模板

根据塔吊基础承台钢筋位置在模板上打孔,以保证塔吊基础承台钢筋穿过模板伸出塔吊基础承台;同时在塔吊四周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位置为地下室底板的中间位置。

2.6 浇筑混凝土

浇混凝土时,应注意混凝土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按规范要求振捣且专人看模,振捣中,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塔吊预埋件等,发现有位移、变形,与各工种配合及时处理。

2.7 养护

墙体混凝土应派专人养护,养护方法采用喷水养护。喷水养护每隔2h养护一次,养护期不小于7d。

2.8 拆模

养护完成后,按规范的施工顺序拆除拆模板。

2.9 周边地下室底板垫层

塔吊基础承台周边地下室底板垫层和地梁砖胎膜施工时,应保护好塔吊基础承台的钢板和塔吊基础承台两侧的钢筋。(图4) (1) 塔吊基础承台四周应清理干净,止水钢板布置在地下室1/2混凝土底板厚度处; (2) 塔吊基础承台四周止水钢板宽度400mm,厚度4mm。

2.1 0 周边地下室底板钢筋

地下室底板及地梁钢筋与塔吊基础承台搭接绑扎或焊接,应保证焊接和搭接绑扎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与塔吊基础承台相交接处的板筋及梁筋应加密布置。塔吊基础承台四周钢筋加密处理。

2.1 1 地下室底板浇筑混凝土

地下室底板浇捣混凝土时应注意与塔吊基础承台搭接处的混凝土的浇捣,要用振动棒浇捣密实。

2.1 2 整体养护

地下室底板和塔吊基础承台连成整体后应加强此区域的养护。

3 质量控制措施

3.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先对图纸及塔吊方案进行会审,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关质量要求,并制定及实施质量责任制度、检查制度、奖罚制度等。止水钢板进场必须有合格证,钢板表面应清洁,无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送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止水钢板预埋时必须保证预埋在钢板中线和基础承台边线处于同一线,止水钢板预埋深度为1/2混凝土底板厚度,止水钢板不可多露在基础承台外,且用电焊将止水钢板和基础承台钢筋焊接牢固,焊缝的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缝、夹渣、咬边、烧穿等缺陷。模板吊模应从止水钢板处划开分成两部分吊模。用木工钻钻孔时,应多钻孔,以便钢筋能通过。板钢筋应多布置,应加密基础承台的混凝土底板钢筋密度,以便后续的搭接施工。混凝土浇捣时应注意浇捣密实,且不可将止水钢板损坏。拆模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拆模之前应禁止塔吊施工作业。

4 效益分析

4.1 工艺方面

(1) 地下室底板内嵌塔吊基础承台施工方法:此施工方法塔吊基础承台无须抬升也无须下沉,极大的节省了人工和材料,一体化保证了塔吊基础承台的安全和稳定。 (2) 止水钢板:操作方便,整体性好,防水性能优越。

4.2 人、材、机费用

以一个塔吊基础承台计算,塔吊基础承台按5m×5m,基础承台钢筋按二级钢16@150双层双向计取。地下室底板按400mm厚度计取。 (1) 混凝土节省: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节省5m×5m×0.4m=10m3;地下室混凝土按350元/m3计算,节省费用3500;人工节省时间4工日为600元; (2) 钢筋:二级钢16@150双向,共78根4.9m长16钢筋重604kg,钢筋按4.5元/kg计算,节省钢筋材料费604kg×4.5元/kg=2718元。绑扎钢筋人工费按600元/吨计算,为604kg×600元/吨=362元。 (3) 比较:一个塔吊基础承台总计节约费用7180元。

5 总结

地下室底板内嵌塔吊基础承台施工方法对环境无污染,节约劳动力,也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塔吊基础承台和地下室底板连成一体极大的保证了塔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储开春.钢平台加格构柱式塔吊基础的应用.上海建设科技, 2011, 05.

[2]宫长义.高桩承台塔吊基础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2007, 10.

地下室承台 篇3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剧烈变化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 当温度-收缩压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 会产生混凝土裂缝[1]。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通过选择适宜的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优化、绝热温升的计算以及后期养护等技术环节入手, 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进行控制, 有效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 确保工程质量。

1 工程概况

福州某地下室承台建设工程, 其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为C35P10, 基础最大尺寸为28m×19m×2m, 采用泵送施工。

2 原材料基本信息

2.1 水泥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热量, 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升高, 因此在配合比设计中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以及尽量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496-2009要求水泥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 J/kg, 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 J/kg。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 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根据以往工程实践经验, 在优选水泥时, 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本工程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水泥为炼石P·O42.5, 水泥3d水化热为238J/kg, 7d水化热为265J/kg, 其性能详见表1。

2.2 集料

级配良好的骨料.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孔隙率, 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骨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尤其会降低混凝土抗裂性能, 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GB50496-2009要求细集料细度模数宜大于2.3, 含泥量不大于3%;本工程采用细集料为河砂, 二区中砂, 其性能详见表2, 本工程所采用粗集料, 粒径5~31.5mm连续级配, 其性能详见表3。

%

2.3 外加剂

为降低用水量, 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泥水化热, 提高混凝土强度, 本工程采用XD-2型高效减水剂, 其性能见表4。为预防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 在施工中掺入适量膨胀剂[3], 其性能见表5。

2.4 掺合料

掺加适量粉煤灰能有效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 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 减少水泥用量并有效降低水化热, 减少混凝土自身体积收缩, 有利于预防混凝土开裂[4]。本工程所用粉煤灰为F类Ⅱ级, 其性能详见表6

3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和GB50496-2009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遵循经济性和耐久性原则, 应控制胶凝材料的总量。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混凝土胶凝材料不宜少于300kg/m3;为降低水化热, 降低混凝土浇筑后的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控制难度, 防止混凝土开裂, 应掺入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 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为避免用水量过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应尽量减少用水量, 大体积混凝土用水量不宜大于175kg/m3;因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 其坍落度控制在120~160mm, 在满足和易性及强度的前提下, 应适量增加砂率, 提高可泵性, 同时全面考虑粗骨料对混凝土收缩的限制作用。

3.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

根据配合比设计原则, 本工程地下室承台为大掺量粉煤灰的大体积混凝土, 因此采用60d龄期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的依据, 试验所采用配合比见表7, 混凝土性能见表8。经复验, 最终确定2#的配合比为最终配合比。

4 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

4.1 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水泥3d水化热为Q3=238k J/kg, 7d水化热为Q7=265k J/kg, Q0=4/ (7/Q7-3/Q3) , Q=k Q0, Tt=W Q (1-e-mt) /Cρ

式中:Q0-水泥水化热总量 (k J/kg) , 计算得289.6k J/kg;k-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 单粉煤灰掺量为30%时, 取0.93;Q-胶凝材料水化热总量 (k J/kg) , 计算得269.3 k J/kg;Tt-混凝土绝热温升值 (℃) , 混凝土最高水化热绝热温升经计算得47.1℃;W-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用量 (kg) ;m-和水泥品种及浇筑温度有关的系数, 取0.4 (d-1) ;t-混凝土龄期;C-混凝土比热 (J/kg·K) 取0.96;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 取2400kg/m3。

依据该配合比制得的混凝土28d龄期估算绝热温升曲线如图1。

4.2 混凝土中心温度及混凝土表层最低温度估算

Ti=Tj+G·Tt;Tk=Ti-25℃

式中:Tj-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 (℃) ;G-混凝土不同龄期时的温降系数 (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第二版) (M) , 表11-13) ;Tt-混凝土的绝热温升;Tk-混凝土表层温度最低值 (℃) 。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承台施工正值秋季, 日均气温20℃左右, 故混凝土入模温度设定在15~25℃, 对于厚2m的混凝土构件, 根据混凝土不同龄期温降系数G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最大里表温差不宜超过25℃的温控目标, 可得不同龄期混凝土中心温度Ti及相应的混凝土表层最低温度值Tk, 见表9。

经热工计算, 该配合比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绝热温升不大于50℃, 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要求。理论计算表明, 当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从15℃升到25℃时混凝土表层温度最低值范围为3.9℃到26.8℃, 该表面温度范围可通过设置保温层得到有效控制。

5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中心与表层温差高峰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2~4d;自然温度与混凝土表层温差高峰出现在2~7d。在此期间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但强度不高, 表层强度尤低, 若保温保湿不好, 易出现小裂缝, 故应加强对混凝土构件内部的降温和表层的保温养护。

(1) 内部降温选用循环水二次冷却法, 选择适当的冷却管管径及合理可行的布置方案, 通过选择水温、流量、流速, 控制降温速度和温差, 达到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加快混凝土体热量散失的目的。

(2) 表面保温方法应在混凝土抹压结束后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其上再覆盖1~2层用麻袋包裹的草垫, 避免太阳直接照射, 混凝土最初养护时不得浇水, 避免表层温度产生剧降而造成温差裂缝。混凝土抹压结束后所覆盖的塑料薄膜可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到大气中, 使水分在薄膜下结成冷凝水, 这些水分再被混凝土吸收起到养护作用。混凝土养护到适宜龄期时须进行表面蓄水和侧面喷淋养护, 确保混凝土内外和内部温差控制在25℃以下。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

(3) 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 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差小于20℃时, 可全部拆除。保湿养护过程中, 应经常检查保护层的完整情况, 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 必要时可搭设挡风保温棚或遮阳降温棚。覆盖层的增减应根据温控指标的要求和实测情况进行调整。

6 工程质量

工程实际施工时, 从搅拌站抽取15组标准抗压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经过标准养护60d, 混凝土平均抗压强度达46.4MPa, 最低强度为44.6MPa, 满足C35强度等级设计要求。成型抗渗试件3组, 经检测抗渗等级达到P10要求。已完成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各方根据规范要求检验, 未出现裂缝、渗漏等质量问题, 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7 结论

(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 可通过掺入粉煤灰和使用具有缓凝效果的减水剂的方式,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温升, 延缓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

(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 应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为目标, 防止产生温度裂缝。通过理论计算混凝土内外温差, 在配合比设计和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上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3) 混凝土浇捣后, 应及时正确的覆盖保温材料, 并通过浇水加强早期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 严格控制内外温差, 防止产生裂缝。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地下室承台施工为例,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控制温度差的前提下, 通过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绝热温升计算以及加强混凝土养护等方法来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工程实践表明, 采用上述措施是合理、有效的。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绝热温升

参考文献

[1]隋雪萍, 朱中华, 丁新亭.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 2012, 278 (12) :132—135.

[2]高翔, 刘建忠, 李海.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J].公路, 2005, 8:136-138.

[3]宋良瑞.外加剂的选用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与控制[J].混凝土, 2013, 280 (2) :143-146

上一篇:雷达生产下一篇:竖向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