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面对的压力

2024-09-22

必须面对的压力(精选11篇)

必须面对的压力 篇1

小投资者中做经销商的很多, 但现在做经销商也不好干了。因为上游的生产厂家面临的市场困局越来越大, 更多的压力转移给了经销商, 以下难题成了经销商难以摆脱的宿命。

难题1 厂家插手终端, 经销商难以为继

近年来, 随着厂家销售困局的加重, 竞争日趋白热化, 不少厂家市场重心向地、县市场下沉。这是一个细化市场的过程, 这种细化导致厂家直营的增多, 开始直接插手终端市场销售。这使得经销商们无不胆战心惊。因为这意味着经销商的生存空间就越发狭窄了, 客户的流失、盈利的降低, 甚至关门。

难题2 政策返利玩猫腻, 损害经销商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厂家答应经销商的广告, 总是做得不到位;厂家答应的物资支持, 数量也不够;该报的费用, 厂家拖着不报……政策不兑现已司空见惯。更有甚者, 给经销商返利时, 厂家用库存的非畅销产品抵给经销商, 经销商消极抵抗, 对厂家阳奉阴违, 很可能直接低价甩货, 直接扰乱了市场价格, 给双方的合作埋下了阴影。

难题3 收费潜规则, 零售商也欺负经销商

经销商进了货, 要通过零售商才能卖出去。经常, 零售商犹如“强盗”, 你不留下“买路钱”, 休想把货卖出去。其中进场费、节庆费等二三十种费用名目加起来有12—15个点, 结账时从你的货款里直接扣下来。另外, 60天到半年的账期, 二话不说挪用经销商的资金。如此种种, 人所共知, 经销商永远摆不脱这样的境遇。

难题4 厂家策略有问题, 经销商受害

因为厂家的营销策略有问题, 导致经销商受害的案例不计其数。举个最荒唐的例子:南昌某公司的瓜子, 每16包里就有10包有奖。买到有奖, 就奖励一包, 再有奖, 再奖励。有人花一包的钱, 拿走了六七包。最后厂家倒闭, 经销商跟着关门。跟了一个厂家, 就成了与厂家拴在一条线上的蚂蚱, 休戚相关。如果运气差跟了个不懂市场的, 也只能徒唤奈何。

难题5 销售任务上涨离谱, 经销商吃不消

厂家与经销商分歧的焦点往往在于销售指标。经销商今年完成50万元, 明年厂家就要求你完成100万元, 后年就要求200万元, 完全不顾市场实际。这种做法只能在表面上加大销量, 却形成经销商回款率低、存货量加大的恶性循环。厂家倒是把货卖给经销商了, 厂家销售量连年大增, 但是1/3甚至1/2却压在经销商仓库里。年终常有经销商说:“赚的钱全压在货里了。”几乎所有行业都是如此。

难题6 厂家产品问题, 经销商“买单”

产品质量问题使经销商损失巨大的消息, 不时可以听到。尤其这几年爆发多次的食品安全问题, 受害的经销商不计其数。一荣不一定俱荣, 一损则一定俱损, 这就是经销商的命。

难题7 合同“一边倒”, 损害经销商

2011年重庆某经销商与大连某厂家签订了经销合同, 是一份格式化合同, 结果双方在年底闹得沸沸扬扬。因为这份由厂家单方面制定的格式化合同“一边倒”, 只保障了厂家的利益。这是实力强大的厂家对经销商态度蛮横的表现之一, 厂方往往抛出一份早已起草好的合同要求经销商签订。不满意?爱签不签!咱有的是经销商等着签!实际上, 这种格式化合同是违反《公司法》的, 但弱势的经销商看好了厂家的产品, 不签又能怎样呢?

难题8 厂家为做大, 洗牌经销商

为了做大规模提高销量, 厂家开始向下游强势渗透, 控制整个渠道。比如福建某公司, 对经销商“强买强卖”, 要求经销商进货的额度一年比一年高, 直接导致大量经销商生存和发展困难, 有经销商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开拓无果之后, 不得不放弃。而该公司的真实目的, 则是意图将整个渠道收归己有, 完全体现自己作为资本的意志。

必须面对的压力 篇2

升迁 等不及啦

25岁-35岁的职业男性如果不懒惰,且足够自信,就能在职场中保持着昂扬的战斗力。一名普通职员渴望被团队和上司认可;如果他正率领着这只团队,他渴望被同行和社会认可。

在职场中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自尊和自强支撑着他们的野心,只有努力拼搏,才会赢来更多的赞许。

身子 顾不得啦

职场如战场,空前惨烈的现代竞争逼得男人们不得不低头向前,任何一次成功都以损害身体、消耗精力为代价。面对健康和事业,男人们固有的征服本能往往使其忽略前者,从而患上“集体病。

哥们 碰不到啦

男人往往对来之不易的知己、哥们看得很重。但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担心缺失友谊或正在为失去友谊而苦恼,已经成为职业男性的通病。

失业 潇洒少啦

失业,一个令中年职业男性闻风丧胆的词,一旦它过渡到完成时态,即可轻易剥夺一个人的所有幸福。

教你如何在职场保持活力

正所谓“入岳法十载,不可谓未坚持,耕耘民商一线,人们在工作中会渐渐的失去斗志,那么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1、不能从工作中体会到乐趣

主要是觉得工作枯燥单调、没创意可言。

2、不能满足内心的成就感

成绩得不到认可,工资回报也不满意,自己的价值被贬低。

3、不能满足内心的控制欲望

在工作中总有一种受控于他人、受控于机器的感觉。

4、身心的极度疲惫

巨大的工作压力,超长的工作时间,工作成了压在心头的负担。

5、比较心态

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如别人的好,自己的运气总是很差。

职场疲劳只要存在久了,谁都受不了,那么是不是有方式能够缓解职场疲劳呢?

1、要学会转移注意力

由于客观原因,现在的职场人大多不得不处在一种工作压力较大的状态下,这就要求一方面要积极调试放松,另一方面职场人也应积极增强自己的心理品质。如调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动情绪,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工作和挑战,对待晋升加薪应有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态度等等,通过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扰力。

2、培养其他兴趣

其次除了工作之外,还应该培养自己其他的兴趣,让自己不用长时间沉浸在工作之中,如爬山、打球、看电影、下棋、游泳等等。兴趣多样,一方面可及时的调试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使个人的心态由工作中及时地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工作的紧张和疲劳。当然如果你不想爬山或者做其他一些运动,可以选择安静的喝一杯茶,草堂印象安神茶有着很好的消除疲劳的功效,且能安神助眠,好好的睡一觉,对于白领来说其实是最需要的。

3、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像是湖南的这位法官,荒于教子,未尽孝心,是令他辞职的另一重要因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才不会让工作压力把你压垮。

4、适当分好工作任务

职场人之所以精神高度紧张,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大引起的,另一方面也和职场人自身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有关。很多人以为只有拼命干,才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加薪、晋升;还有的工作缺乏信心,常常担心自己被抄鱿鱼,或被别人超过等等。

5、可能是工作方法要适当转变

“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正是工作繁琐事情太多而导致压力增大的缘由,对此职场人应学会应用统筹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和生活上,应有明确界限,下班后就应充分休息,而不应还惦记着工作,多参加体力活动,以做到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

市场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篇3

低迷市道,人们确实需要来点娱乐化的东西消解情绪,但理性甚至冰冷的价值判断不能因此而被束之高阁,相反,这个时候人们尤其需要冷静判断一些大事情,把视野放宽到足够大,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当下,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未来。

这个大事情,不是资金面,更不是技术面,当然也不是当下宫廷政治的七七九九,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考恩(Tyler Cowen)针对中国经济最新提出来的判断:正如奥地利学派所预言和发现的,中国可能出现重大而持久的经济停滞。

考恩认为,长久以来,沉迷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将其国民收入的40%到50%用于投资,但却很难明智地运用这么大的投资,尤其是在一个徇私舞弊的经济环境中,何况这样的投资率从最开始就高过头了。而在中国经济变得越来越难有效刺激增长的局面之下,如果政府继续为支持投资而进一步补贴,将更加限制消费并扭曲资源分配,使中国经济停滞不前。

毫无疑问,如何看待这一判断,不但是摆在中国高层面前的重要事情,也是目前市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大问题。

可以想象,这个由一位外国人提出的针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判断,肯定不会得到所有中国精英的认同,甚至还可能遭到很多御用精英的极力反驳,但这个判断迅速在金融圈内获得私下热议的情形,至少说明多少击中了一点中国经济的要害。因为,考恩所描述的经济前景,也正是当下中国最为担忧的事情。

如果仅从经济学逻辑思考这位美国人提出的问题,答案肯定五花八门,我们并非经济学家,无法从理论高度严密论证其判断合理与否,但如果看看当下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再结合中国人固有的“盛极而衰”的文化思维习惯,或许你会变得比考恩更悲观。

这里强调一下,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文化心理,从古至今,中国始终没有逃脱这一套。一如西方人刻进骨子的自由、民主思想,中国人的“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治乱循环”等文化心理同样深入人心。

更重要的是,这种盛衰治乱的周期性更迭大多是通过破坏来完成的,正所谓“不破不立”——这种情形不但完美地体现在政治社会经济层面,在股票市场上也司空见惯,你看,“破了2100点反而会好”的观点不也正盛行于当下市场吗?

当然,我们这里讲的“破坏”,有好的“破坏”,也有不好的“破坏”。好的“破坏”总是体现为变革,体现为改良,往往是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而坏的“破坏”总是表现为战争,表现为革命,往往是造成社会经济倒退的。

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很难说服自己不去相信,“盛极而衰”的事是可能要发生的。远的姑且不表,就拿最近30年的改革开放来说,中国在短短30年内迅速创造了全球第二的GDP,积累了巨额社会物质财富,各种产品应有尽有,可以说丰富得不得了(按经济学家的说法是“过剩”了),可谓“前所未有”,可谓“盛极”。

而“盛极”之时,往往是问题丛生、利益固化之际,再继续往前无疑障碍重重,难度系数只会越来越高。而现实又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较高速度的增长,以维系各种稳定的关系和结构,但事实上我们却很难做到。怎么办?难道真要像这位美国人说的那样陷入长期停滞吗?难道真要重蹈日本“失去的十年”吗?

如果大家都不愿陷入“停滞”或“失去”的泥淖,目前以我们的才智,或者以大多数具备中国固有文化心理的人的习惯思维,除了“破”之外,可能已别无他途。

既然“破”可能发生,剩下的关键就是,中国决策精英在可选择的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去“破”。许小年说得好,积极变革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所在。但需要提醒的是,积极变革需要越早越好,最好不要等到无法选择的时候,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或许有人会担忧如此主动的“破”将带来风险,甚至会让中国经济离开既有轨道,但如果发展到被动“破”岂不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相信凡是理性的决策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据传,最近研究法国历史的一本大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正流行于精英阶层,作者托克维尔在这本书里讲的很多问题和道理,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无法选择情况下發生的诸多事情。托克维尔告诉我们,当时的法国,整个上层深信不疑,只要经济继续发展,统治就将在安稳的状态下传承千秋万代,政治社会的变革根本就无足轻重。但最后发生的历史事实残酷地告诉我们,不是贫穷,而恰恰是经济的繁荣加速了革命,是社会的沉闷带来了危机,是政治的冰冷卷起了风暴。

我们不是经济学家,当然也无意客串政论家,既不敢对此妄言,更不敢轻易论断,提起这些,只是想告诫一下市场,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看不到这种“破”的发生,而且是很积极的那种,那么市场要真正的好转是非常困难的。

必须面对被生活“抢劫” 篇4

但你不知道的是, 其实生活中的每一天, “抢劫!”都朝着你吼叫, 你却未如小说中一般:双腿战栗, 腿肚哆嗦, 烂泥一般地躺在地上。

难道, 你是大胆的何文?在聊斋怪异的气氛中, 何文就能够面不改色。

你不是, 也不可能是。因为, 你脸上分明刻着生活留下的被“抢劫”的惊骇。

那么, 难道你是习惯了被生活“抢劫”?

你不是, 也不可能是。其实, 你很清楚, 每次被生活“抢劫”都不会有拔刀相助的英雄出现;每次“抢劫”中, 唯一的英雄就是自己。

不信, 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

还没有出生, 你就已经被生活第一次“抢劫”了。

没有人征求过你的意见, 当然也没有人征得你的同意。B超图像中, 漂浮在羊水中的你不可能表示出:愿意或不愿意。

结果是:你被生下来了。

到了童年, 生活第二次“抢劫”你。

童年是一场甜甜的梦, 是懵懂的认知裹挟着光怪陆离的幻想。你知道有汽车、飞机, 也相信有独角兽;你知道地球是圆的, 也相信南极仙翁真的住在南极;你知道自己不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 也相信火山真的是孙悟空踢倒八卦炉中流出的余火。

独角兽、南极仙翁、孙悟空是你自己的, 汽车、飞机、地球和火山是生活“抢劫”的遗物。你哭喊着想要活在格林童话中的糖果小屋里, 但生活却把你一脚踢出来, 认真地告诉你:河里永远不会流淌着热牛奶等着你去喝, 更别想有成堆的烤鸭排着队往你的嘴里面跳了。

也许童年的你本可以凭借这幻想的能力改变这个世界, 但生活“抢劫”了你幻想的权利, 将你的认知粗暴地与真实相连接, 丝毫不怜惜真实浊流冲击你无菌脑海的痛楚。成千上百的病毒和细菌, 啃食了你的纯真, 将现实的黑瘤留在了激光手术点不到的地方。

成年之后, 生活第三次“抢劫”你。

如果童年还勉强称活在人间还算愉悦的话, 那么, 成年之后绝对就是炼狱了。此时, 你会发现社会万象远比你读过的最荒诞的小说还要荒诞一百倍, 你面对的芸芸众生也远比昔日放逐到愚人船上的可怜虫们还要疯狂一百倍。生活“抢劫”了你的黄金岁月, 交换而来的却是不尽的烦恼和折磨。

进入社会前, 你被教育说:真、善、美是人生的真谛, 仁、义、礼、智、信是道德的准则。可是, 你踏入社会后, 很快就会发现, 真、善、美, 仁、义、礼、智、信等等完全变得模糊和浑沌, 甚至茫然和漠视。没错, 你曾试着反抗、试着不随波逐流, 但生活却“抢劫”了你与人为善的信念, 把你那些附着在本体之上本来就不算很厚的信念慢慢剥落, 让你有一种“我不要活了, 大家都疯了算了!”的感受。

好在, 这一次“抢劫”虽然带给你的多是晦暗不明的压抑, 但你却未曾被击倒, 你终究挺过来了。因为, 你知道:活着, 哪怕是艰难的活着, 希望总是会有的, 事情也会越变越好。其实, “活着”, 这就是人最有力的武器, 这是生活“抢劫”不了的财富, 这是能够捍卫人生的信念, 能够给予生活温暖的热流。纵使, 生活曾经那么的无情, 但你的包容却会让这残忍的“抢劫”变得犹如受难后圣洁重生的前奏, 剧烈、不可避免, 但却是命运中光暗相接不可或缺的一环。

生活说:不许动, “抢劫!”你曾经迷茫地掏出了东西!

生活说:不许动, “抢劫!”你曾经试图抓住但终究松手了!

生活说:不许动, “抢劫!”你曾经被打倒搜身, 昏昏沉沉, 但苏醒后又重新站立起来!

总之, 没有人会习惯被生活“抢劫”, 无论是巨人还是侏儒, 但巨人和侏儒都曾经活着——等待被生活一次次“抢劫!”。

必须面对的压力 篇5

无论是要国家强盛,还是要国家独立和自由,其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独立的、自由的国民人格。而人格的形成在幼年、少年时期是最重要的时期,因此梁启超先生就有了上面的名言。

“改变国民性”是以鲁迅、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之一,那么,“国民性”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国民性”指的就是国民人格,即全体国民在人格方面的共同特征。那么,一场以改变人格为目的的运动为什么要以新文化运动为手段和方式呢?这是因为,文化与人格是一对相互影响的、有着共同思想基础的社会学体系。当时中国人的国民人格是一个什么样的特征,又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这些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现在,笔者从最基本的角度入手,试着对人格和文化进行一下分析,也许最后我们能得出一些共同的认识和结论。

一、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1、人格:

(1)人性:人性就是指人的本性。即人具有通过自身的本能接受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进而通过自身影响环境,从而达到和实现保存、发展和壮大自身、家庭、种族、和群体这样一种潜能和欲望。

(2)人格:这里的人格是指人的品格。即人为实现其人性潜能和欲望而形成的具体理念。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

(3)人性与人格的关系:人性是对人格的高度概括;人格是人性的具体体现。

2、文化: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共同理念和特有技能。

3、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文化是一个群体共同人格的外在表现;人格是文化对个体的具体影响。

二、权威观——两种对立文化与人格的基石:

1、两种对立的权威观——理性的权威与非理性的权威:

“人们广泛地认为,我们面临着两者必居其一的局面:要么接受独裁的、非理性的权威,要么完全不要权威。然而这种抉择是一种谬误。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具有什么样的权威。当我们说权威的时候,是指理性的权威还是非理性的权威?理性的权威产生于健全的能力之中。权威受到尊重的人在完成授权于他的那些人所赋予的使命时,有能力行使职责。他即不需要威胁那些人,也不需要以自己的魅力来博取他们的赞赏。只要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他人,而不是剥削他人,他的权威就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并且就不需要非理性的畏惧了。理性的权威不仅允许、而且要求那些服从于这一权威的人经常地督促监督和批评。理性的权威总是暂时的,它是否被认可,要视它的行使情况而定。

另一方面,非理性的权威往往产生于对人的统治。这种权威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对焦虑和软弱无力的被统治者来说,它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相对的。一方是权威,另一方是惧怕,非理性的权威常常建立在这两者的相互依持上。这种权威不仅不需要批评,而且严禁批评。理性的权威是建立在权威的拥有者与受权威制约者双方平等之基础上的,两者仅仅是在某个具体领域里有知识和技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非理性的权威的真正本质是不平等。”

2、两种对立的文化与人格:

理性的权威是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石,而非理性的权威是权威主义思想的基石。这样就可以把文化分为人本主义文化和权威主义文化。同时,人格也可以分为人本主义人格和权威主义人格。

三、伦理——最基础的文化:

必须面对的压力 篇6

当下,“自主”因彰显学生个性、因暗合生命成长的节拍而被推到教育改革的前沿,并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大有“没有自主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趋势。然而“自主”毕竟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的基础上,与现行“班级授课制”下的共性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无论是目标确定,还是过程开展,或是结果评价都存在着天壤之别。纵观近年来我县“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的过程来看,“自主”进课堂,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容易,梳理其中细节,得出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站在学生的立场,“我的提问”如何落实

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自主”就是指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从这个层面的解释来说,“自主”就自然成为一种权利。那么开展“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自然赋予了学生一定的权利,然而当我们赋予学生一些权利后,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落实?

提问,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因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一种无法割让的情结。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提问基本上由教师主宰,教师一方面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提出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当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并有重大分歧时,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教师往往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把学生引入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这样就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最终让“带着问题地走进课堂”的天真孩童变成“毫无问题地走出课堂”的“中国式学生”。而作为“自主性”的课堂教学,应秉承“学生第一”的思想,遵循学生的生命成长的规律,关注个性彰显的色彩,提问不是教师的特权,这个特权应更多地让位给学生,这样,“‘提问如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得到有机分配?”这个问题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另一种现象:学生的提问,有时与教学内容背道而驰,有时让教师难以作答,有时多如牛毛……面对这些我们教师又该如何处理?

【案例1】“认识人民币”的教学

这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的内容,该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全套人民币,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归纳出“1元=10角”,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让“自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之中,一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提出上节课布置的一个“自主”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当学生回答出“买菜要用到钱”、“乘车需要钱”、“交学费要用钱”等后,这位教师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在进行课前准备时,产生了什么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钱是怎么造出来的?”有的学生说:“我们国家有多少钱?”有的学生说:“钱是怎么挣的?”……

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该如何解决?如果不去回答,显然是对学生这一主体的漠视;倘若一个一个去回答,不要说教师的知识储备有限回答不了,就连课堂教学的时间也会存在很大的问题,更何况有些问题根本不在这个课堂的教学范畴内,这样就存在一个切实的矛盾:不回答,学生主体不允许;回答,教师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时间、教学目标不允许,怎么办?

二、站在编者的立场,“课程主旨”如何贯彻

广义的课程是指国家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无论是总体课程,还是单个课程,它们都寄托了编者的希冀,明确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文案,细化了具体实施的步骤……在具体的教学中,只有遵循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文案,方能实现总体目标。那么在学生“自主”的课堂上,又如何体现出“课程主旨”?

“基本思想”与“基本经验”以崭新的姿态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目标中,它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称为数学中的“四基”,它的出现标志着国家对数学教育教学的又一次拔高,对学生素养的又一次提升。然而 “基本思想”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铺垫、需要点拨、需要提炼,那么在“自主性”的课堂中,学生又该如何铺垫、点拨、提炼?

【案例2】面积计算公式的推演

在小学的几何教学中,几何所有图形的面积公式都需要推演(本案例主要讲非规则的图形,如梯形、平行四边等)。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演,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剪、移、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继而得出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 “剪、移、拼”其实就是一种思想,一种切割变通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几何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演、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演。那么学生在“自主”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自主地领会这种思想?是否能够提炼这种思想?倘若部分学生能够领会、提炼,那么其他学生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教师该如何落实?如果贯彻不好,显然不能帮助学生遵循课程的逻辑,显然不能完成课程的主旨。如果我们基于整体的思想,按部就班地引领学生分析、领会、变通,会不会又成为教师“一言堂”的天下?

三、站在教师的立场,“核心对话”如何开展

“对话”,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操作模式,更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数学学科,或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几乎离不开对话。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对话几乎是在教师统领下开展的,尽管这种对话有些不平等,但它却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引领到核心领地,引领到编者的希冀之地,引领到学生成长的关键区域。然而,当我们开展“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时,课堂的对话又该由谁来统领?如果继续是教师,是不是又回到了从前?如果放手给学生,又该如何实现“核心对话”?

【案例3】“鸡兔同笼”问题的求解

“鸡兔同笼”既是一道古典的数学题,又是一道训练学生思维的数学题,更是一道暗含数学思想的数学题。试举一例:“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如果我们数它们的头,是7个;如果我们数它们的脚,则是22个。请问有几只鸡、几只兔?”这个题目有多种讲解方法,但如何将这道题暗含的思维策略和数学思想呈现出来?endprint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对话将此题的“思维策略、数学思想”一一地呈现出来:首先通过对话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即通过“画图”的手段将鸡与兔分别变成数学符号:“△”代表鸡,“□”代表兔,“○”表示头,“|”表示脚。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掌控”下,初步感知将“实际问题”变成“数学模型”的方法。接着,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逐一尝试”,先从“一只鸡、六只兔”开始,逐一“验证”,直至寻得符合条件的答案,从而领会“穷举”的妙用。虽然这个“穷举”方法有些“繁琐”,但它却是一种数学思想,一种我们不够重视但又广泛运用的思想;同时,运用这种方法又可避免因推理不到位而使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的局面。

倘若是在“自主性”课堂,又该如何让学生获得“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策略?又该如何让学生感知“穷举”思想的妙用?又该如何让学生抵及数学的核心高地?

四、站在成长的立场,“关键因素”如何贯通

成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着圆满成熟的生长。在学生“圆满成熟”的生长过程中总有一些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将这些因素有机地“串连与贯通”起来,就会使学生变得更加茁壮,更加聪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站在相对高的位置,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触及的问题都能有所预料,并做好一些铺设,从而有效化解这些问题。但在“自主性”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过程,就不得不减少干预,这样学生就会在无法预料的问题上不知所措。

【案例4】动手做一个水桶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动手做一个直径为10厘米,高为15厘米的圆柱无盖水桶,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材料?”这是一个基于“圆柱体表面积公式”基础上的动手操作题,这道题不仅涉及“正常”的圆柱体表面积公式,还涉及“非正常”的情况。我们都知道,“实际操作”与“书本理念”还是存在一个距离的:因为求这个无盖圆柱水桶的耗材,不仅需要求得水桶的柱体面积(3.14×10)×15,和底面积3.14×(10/2)2,还要考虑一个“粘合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成了学生制成水桶过程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我们只有将这个“粘合面”的问题考虑进去,才能有效地完成水桶的制作。这样水桶的耗材就变成(3.14×10+1)×15(其中“1”就是粘合部分),水桶的底面积3.14×(10/2+1)2(这里的“1”也是粘合部分)。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倘若教师在学生的操作之前不对学生进行提示、帮助,就直接让学生去做,这样就有可能浪费了大量时间而得不到相应的结果。或许有人会说,正好给学生一个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深刻体验。我们不排除有这样的帮助,但一堂课的时间又能进行几次折腾?话又说回来,这仅仅只是一个小例子,倘若在前文中讲到的,那些贯穿于整个数学领域中的思想、策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进行暗示、铺垫,不进行串连、贯通,学生能获得吗?

总之,尽管“自主”进课堂,是一种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一种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但是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上述问题,还要从整体的视界下认识到我们教育的现状:即现行的课堂组织是建立在“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上的,它强调的是统一、是均衡,倘若我们要真正推行“自主进课堂”,还必须考虑教育目标的定位、个体的差异、过程的开展、结果的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做好这些问题,“自主进课堂”才能扎实有效地进行。

必须面对的压力 篇7

一、基层央行干部职工精神懈怠的表现与内因

从近几年基层央行的发展来看,在经历了县支行撤并、岗位考试、人员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等几个重大事件后,基层央行职工的思想逐步趋于稳定,重大事件对敏感神经的触发和压制力逐步减缓,大家的思想逐渐专注到日常的工作中来。思想稳定对思政工作而言是好事,但往往波平如镜的水面之下才会暗流汹涌。如同嗅到微风带来的暴风雨的气味一般,对于这种“稳定”,反会唤起了更多的忧虑。

(一)金融管理局势的变化导致对发展前路的迷茫

近几年来,金融管理局势在不断的微调中发生了巨变。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各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机构开始浮出水面。为进一步盘活资金,提高区域内资金的流动性,新的融资模式开始崭露头角。作为监管当局,银监会作为监管的主力,在多个文件的出台后,表现出一如既往的从容。金融办公室的成立则是作为政府金融工作的参谋身份,在人马不变,挂牌先行的壳子下很是淡定。双方的表现可谓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强势,这就给基层央行带来了压力。不同于以往对职能定位的不清,这是对自身发展前景和功能性散失的担忧。这就好比:原来是不知道应该吃饭还是吃面;现在则是不知道吃了饭或面,是会变胖还是会营养不良?

基层央行的发展前路在哪里,会导向哪里?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宏大的研究课题,不是某个人、某篇文章能够说清的,也不是几个调研、几个走访能够弄明白的。作为基层央行而言,从领导到职工,都不完全了解发展的前路在哪里,更谈不上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以县支行为例,多年来早已养成在中心支行指导下工作的积习,听话做事的时候比思考推敲的时候多。但当前形势正在逼迫县支行应该有对自身工作更多的思考。没有对县域发展差别的准确判断,一味地埋头苦干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了。但当我们开始准备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突然发现,我们缺乏这种应该由时间和实践来培养的思考能力。就好比没断奶的孩子,突然去读小学,在时间不对、事件不对的背后,最根本的是能力不匹配。

想要思考但又缺乏思考的能力直接导致的是挫折感和迷茫。基层央行的干部职工则表现不一:一些老同志,正在步入退休的轨道,对于这种问题并不担心,退休带来的释放感远远超过了对未来的担忧。基层央行的发展如何,已经从这些老同志未来的人生规划中剔除了。一些中间年龄段的职工,由于距离退休的时间不长不短,有点进退两难的小尴尬,但多年的经验给了他们一个突破口:看领导。领导如何我就如何总不会错。这种思想上的假性转嫁和依赖,也使这些同志过早地脱离了发展的忧思。大部分年轻职工则是处在风口浪尖上。年轻职工对工作的期许度是基层央行中最高的,年龄是一个因素,更多的是自身知识积累引发理性逻辑思考的表达。对于年轻人而言:工作是一个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工作的前路是否光明是每个年轻职工都在思考的问题。基层央行的发展如何与他们的前途息息相关。他们和央行同呼吸、共命运,这种精神上的血肉相连导致了发展前景不明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最大,同时也使他们过早的散失信心,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能力。年轻职工一旦失去了目标,整个精神状态的衰减度就超过了上述两种同志,表现也就更为突出。就像常看到的:新进行的年轻职工从一个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好同志,变成一个磨洋工的老油条的。这是一个似乎长久不变的蹩脚剧目,但更多的人对此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

对于基层央行的发展,上级部门也出台过文件。多是坚定信心、理清思路、找准定位、锤炼基础、积极创新之类的指导。正如上文提到的:缺乏思考的能力,在这些宏观的指示下只会更加的迷茫,觉得指示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去甚远,面对文件要求,无从下手,不知道要做什么。要不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失去了重点,工作也难有存进。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时间一长,精神懈怠自然侵蚀,前路的迷雾也就更厚、更重了。

(二)分支机构的差异产生了隔绝央行上下级之间的阻力

央行有上下级之分,对于一个垂直领导的部门,设置有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和县支行四级机构,县支行是最基层的一级。作为县支行,一方面它承担的职能比较具体,工作的方式比较多样化,能够适用一些相对比较灵活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地域和层级的关系,县支行的工作局面比较狭窄,在一些地区,作为央行分支机构的职能并不能完全的发挥,导致了在一些部门看来,央行的县支行在县域的象征意义远远超过了其功能意义。对于外界的这种判断,是情有可原。在一个地区,衡量一个机构存在的重要性,是以机构本身产生的效益挂钩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要有经济效益,履行管理职责的要有管理效益。效益就是数字,而如果以数字来衡量一家县支行的效益的话,零碎的工作量和业务指标可能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满意。

外界对县支行的评价有失偏颇是正常的,但央行内部对县支行也有如此的判断就不太正常了。在一些领导和部门看来,县支行最大的工作成绩就是:安全、稳定,不要出事。这句话的潜台词看来就是:允许你不作为,但要坚决防止你乱作为。所谓的“稳定为先,积极创新”这句话似乎本身在暗示:稳定是态度问题,创新则是水平问题,允许你没水平,但不允许态度不端正。

这种说法听起来是比较伤人的心的。

首先,这是对县支行工作的能力的不信任。如果一家县支行安排了差不多20人左右在一个县区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证不出安全事故。那么在理性的判断是:这家县支行应该撤销。一旦撤销了,主体不存在了,风险隐患也就不存在了,安全事故的也就不可能发生了。当然要20几个人在县域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做个上级的传声筒也不是不行,但有这个必要吗?县支行的人员工作能力真有这么差吗?不可否认,由于是县支行,工作视野可能不是很开阔,工作的思路也有点小家子气,工作的方式方法可能也不是正统,但这些先天性的因素并不能成为判断县支行人员工作能力高低的依据。不能因为是县支行就判断品貌、才能不如上级机关部门,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却很普遍:因为你是下级,无论你如何努力、如何出色都不如上级。

其次,在上级行眼中县支行的存在感很弱。县支行在干些什么?2012年第1期中旬刊(总第468期)时代Times如果冷不丁的问上级部门的同志,可能一时间大家都还不一定能回答上来。在一些上级部门看来,县支行是清闲的代名词。一些上级部门的同志认为:县支行每天的工作就是喝茶看报。你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地方,能做多少事啊?有多少事可以给你做啊?记得在内网上看过一个帖子:有同志将县支行的业务剥离,看看那些可以交给金融机构或其他监管部门来做,最后还剩下那些是必须由县支行做的。最后发现:除了发工资,发展党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一些工作外,县支行其他工作都可以移交、上交或是被替代。虽然帖子中有一定的玩笑成分,但也暴露出县支行自身定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一个人、乃至一个机构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条件就是被认同,也就是要能够对其他人、对社会产生必要的存在感。县支行就是在营造这种存在感。对于社会,县支行的工作就是要担负必要的社会责任,履行好区域内的金融管理和服务职能;对于上级,县支行的工作是要得到上级部门认同,使上级部门能够意识到每年投入几百万的费用,还是物有所值的。但实际上,无论是县支行要做到这一点,还是上级部门能够看到这一点都是很难的。在上级行看来,县支行并没有努力工作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而在县支行看来,自己是有力没处使,无头苍蝇一般乱撞。

第三,面对创新的要求县支行都倍感压力。创新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用的提法。创新似乎代表着高水平、高成效,但又不会使人感觉到冒进和狂乱的标新立异。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提“创新”:对工作要求有亮点、对能力要求有突破,对成绩要求上台阶。这些确实是创新,但并不是创新的重点。实际上很多把“创新”挂在嘴边的同志并不是真正了解创新的含义。

创新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是智慧的结晶,这一点毋庸置疑;其次是被忽略的:它是实践和时间的结晶。创新不但是一种智慧的灵光一现,同时也需要通过实践来印证、通过时间来坚持。举个简单的例子:微软开发了windowsVista系统,当时被认为是创新,毕竟相对以前的操作系统,Vista有了新的运用环境和设置。但很快微软和用户都发现这是一个失败的作品,毛病多多,根本谈不上创新。微软不得不放弃Vista系统,将现在windows7系统的研发提前。Vista系统也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由此看来,创新远远没有字面意思来得那么简单。创新是一个正面的词语,但需要谨慎地使用。而现在到处都用创新,用得过多、过滥,失却了创新的本意。

当要定义一项工作是不是创新,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首先要问清楚:这项工作能不能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并且坚持下去。重点是后面这两个字:“坚持”。目前很多所谓的“创新”都是一种形式化、运动化的举措,有“炒作”的嫌疑。很多工作打着“创新”的旗号,开头搞得轰轰烈烈,宣传铺天盖地,但在还没有给职工留下印象、取得成效之前,就偃旗息鼓了。留下的只是一些标语式的信息和总结,很快这项创新就被抛诸脑后,再也没有实施过。没有坚持,没有持久的验证,这是创新吗?肯定不是。如果硬要说这是创新,那么还是不要创得好,脚踏实地,循规蹈矩可能还更有价值。所以,创新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不要奢望在基层央行贫瘠的管理土壤上一夜间开满见所未见的异种花草。比起创新,我们需要一种较低层次的提高和转变,创新的攻坚之战还要慢慢来。

(三)对于物质待遇的有口难言加重了精神的负担

雷锋同志是值得敬仰的,杨善洲同志是值得尊敬的,王宗瑜同志是值得学习的。他们是央行人的榜样,是央行人精神世界的指向标。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要以他们的人生信念陶冶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央行人,但我们并不强制地要求每个人、每位同志成为雷锋、成为扬善洲、成为王宗瑜,因为大多数人、大多数同志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境界,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无法企及。

普通人的七情六欲肯定是要比崇高的精神偶像多得多。于是乎,在这高物价时代,虽然有所忌讳,但很多时候:“钱”或者说是待遇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央行的职工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也要供奉父母、照顾妻儿,也会有小小的贪心,也想有小小的奢侈,自然,也金融FinanceNO.01,2012(CumulativetyNO.468)会和身边的人攀比几招,满足那小小的虚荣。这是正常的。现在不是“灭人欲、存天理”的时代,索求和奉献并不是冲突的,央行人可以全心全意奉献给工作,当然也可以向工作有所要求。

作为基层央行的职工,对“待遇”问题甚是敏感,因为“待遇”有限,不容自己无视、挥霍。于是,在上级部门的眼中,也许就会觉得这些职工都掉进钱眼里了,开口工资、闭口待遇,什么素质啊?难道就不能把心思都放到工作上吗?很肯定地说:好难。虽然,就算几个月不发工资,也不会出现无米下锅的现象;一、两年不发工资,也不会饿得营养不良、倒毙路边,但每逢年假节日、进职加薪,看到别的部门、单位大包小包、喜笑颜开,确实是情何以堪。

央行的待遇是很不错的,不否认。前几年,基层央行的待遇很不错,每次发粮饷后,都与县区的下岗职工一较高下,感觉自己确实是小康了。但这几年,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很是迅猛,很多过去靠天吃饭的单位,在一路高歌中,待遇节节拔高。待遇之物,乃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于是,这几年,待遇虽有所改变,但相较而言,日子过得远远没有以前那么惬意了。虽然在上级部门的动员下:希望发扬艰苦朴素精神,能够不要攀比,安心工作。作为央行人,有觉悟、明立场、顾大局、讲政治,公开场合,不会对待遇议论纷纷,但捏着钱包中那薄薄的几张纸,切实提不起劲来。

当然,待遇的问题造成了精神懈怠,上级部门也有顾虑:待遇问题永无止境,就算提得很高,就可以保证精神不懈怠了吗?这确实是个问题,难于回答。就像高薪养廉:给了高薪,还是有贪污腐败,但数量应该是少了。也许待遇问题也应该有类似的解决之道:能够相对减少精神懈怠,但不追求完全扼杀。

二、外部环境是导致精神懈怠的主因

(一)处在前现代、现代的夹缝

周熙明先生说到:“……我们同时面临着现代性、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重困扰。”、“在我们同一个社会空间里面存在三个历史阶段的事物:现代性,外来的;前现代性,我们由来已久的,几千年形成了的;后现代性,真实地在远方最发达的那些国家已经出现了,它像传染病一样的也到了我们这里了。”。

周先生说得是大智慧,寥知皮毛,也都颇多震撼。央行人在当前的环境下,正处在前现代、现代的夹缝中,后现代看见了、听见了,但还没有明确表现出来。

作为前现代性,几千年来封建文化传统,并没有完全消失,很多时候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在儒家的大格局中仍是有迹可循的;官僚政治仍是社会的主导,民主的壮大,并不足以取代或更替。很多时候,领导仍是第一位的;经过了计划经济时代,发展的模式改变了,但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习惯依旧没有改变。央行和央行人存在于这样的时空下,也受到的不小的影响:愿意实话实说的干部职工并不多,从善如流,中规中矩是主流的为人处世的方法,顾好自己才是上策。所谓的“爱行如家”正如其表达的那样,既是理想也是口号,却难于成为普遍的事实;领导依旧是主心骨,很多时候,甚至成为了干部职工的脑子,代替干部职工思考;成为干部职工的嘴巴,代替干部职工发言。民主进程之艰难,唯有为事者心知;人多手少的问题由来已久,喜欢并坚持要吃大锅饭的人不在少数,就像奖励性工资甚少考核出不合格的人,平均还是大趋势。正如拿着补贴不做事的人,一直都比不拿补贴多做事的人更多一样,比例不会改变。

作为现代性,西方文明带来的自由的狂乱与物质的狂欢还演绎正酣,没有退场的意思。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交战愈演愈烈,要凸现个人意识和意志,展现自由风范的声音此起彼伏;奢侈享受的生活方式正在被更多的人推崇,宁可饿死,也要奢侈一把的大有人在;纯粹的物质化思维正在冲击传统的道德,仁义礼智信,更像是供着的牌位,而非原则和方法。央行和央行人存在于这样的时空下,也受到的不小的影响:喜欢和政策唱反调的人越来越多,上级出台政策,唱衰的人总比唱好的人多。甚至有些人就是专门来央行演绎与众不同的;公开三公经费后,大家发现公用经费总是在挤占人员经费。业务虽然上收了,但迎来送往的机会变多的;经费压缩了,吃宴席的时2012年第1期中旬刊(总第468期)时代Times候比吃工作餐的时候变多了;车改了,公车私用,或是拿着车补坐公车的人比自己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变多了;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基本消失殆尽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多年,很多东西讲得越来越多,但接受的人却越来越少,说法与活法早已脱节,但事实却说:无德无才的人似乎才是吃得开的人。

这些只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些琐碎的皮毛,但也从中对我们的处境窥见一二,前现代性和现代性已经让人疲于奔命了,后现代性的已经快要来了。如果真是来得话,可能很难应付,起码现在勉强的招架之力都是时有时无,难成气候。那么,还是希望暴风雨来得晚些、温和些吧。处在前现代、现代的夹缝,央行人压力很大,难免会以精神懈怠逃避现实,在精神就输了一招。

(二)央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缺失

党的十七大报告与胡总书记的讲话中都提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虽然现代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表达,但是它至少是应该包含这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时代精神、民主精神。这四个方面应该是主流的意识形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

作为央行这样的部门,是一个以政治性和全局性为指导的部门,所要寻求的央行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目标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高度重合的,作为和谐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部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央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缺乏,也并不苍白。所以,欠缺的是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就是说:在无法把所有人的思想统一到同一个意识形态的范畴的时候,没有给予这些思想必要的活动空间,使它能够有所选择;或者说在所有人思想统一到同一个意识形态的范畴之前,缺乏必要的引导,没有引流成溪的做法,这就使得,大多数时候,在思想领域是一盘散沙。而散沙思想的一个表现就是:脱离组织、游离在制度之外,变成边缘人,精神迅速的懈怠下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是因为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时候,缺乏必要的区分,还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要求来操作,以央行文化的建设为例,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来。

开展央行文化建设的意义无需累述,但搞得还是一种大一统的文化建设,并没有文化本身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兼容并包和百花争鸣的局面,这是文化的大忌。

首先,在央行文化的针对群体上没有明确的区分。按照思政工作的角度,央行有两类同志:党员和群众。那么对党员和群众的要求能否一样呢?明显是不能。作为开展文化建设,对党员的要求要比对群众高;对党员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自身武装,对群众则是教育即可;对党员要求绝对服从,对群众则要求积极参与即可;对党员要求在思想上能够巩固提高取得成效,对群众则要求能够有所认识、有所触动即可。但实际工作中,没有这样的区分,我们总是喜欢用党员的标准去衡量群众的认识到不到位、有没有大局观念,而用群众的标准去包容党员的不足和落后。搞活动,都是一起参加、一起考核、一起达标。那么这究竟是对群众的要求提高了,还是对党员的要求降低了?

其次,央行文化建设不是单一文化建设,可以统一目标,但应该有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基层央行的文化建设近几年提上了日程,从征集核心价值理念到开展文化教育,工作措施很是得力。但逐渐就发现了问题:我们把文化教育搞得像党课一般。讲的是党史、党章;说得是“四大纪律”、“八项注意”;讨论的是“反腐倡廉”;开展的是警示教育。央行大众性的文化元素在哪里?没有找到。因为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过早地确定了基调,将一些因为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文化元素从中挤压、剔除了,甚至对一些从外泊洋而来的一些普适性的文化元素也视而不见。

文化建设价值就在于对多元素的包容,要允许一些具有时代气息,能够为大众所喜欢的文化元素有其生根发芽的地方。就好比文化建设中不是看展览,就是读书。而且一定要看指定的展览,读指定的书。那么,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是不是就比去博物馆看海洋生物金融FinanceNO.01,2012(CumulativetyNO.468)展览更先进?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是就能比读《射雕英雄传》更先进?每个人审美情趣不一,为什么要强求呢?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文化建设正在强求每个人进步,每个人先进,强迫每个人脱离文化的多元性、选择性,强制性地要求每个人选择吃同样材料、同样配比的精神食粮。所以,开展文化建设的同志很痛苦,接受文化教育的职工也很痛苦。

在央行文化的建设中,应该是这样:允许大家看看韩剧、美剧,消遣娱乐,不强迫大家每天看三大战役;允许大家喜欢林志玲,不强迫大家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我的偶像是雷锋”;允许大家在集体活动的时候说:来斗地主吧,而不是说搞个业务知识测试吧;允许大家哼着《双截棍》来上班,而不强迫大家一定要唱《闪闪的红星》;允许大家买点名牌穿穿,满足一下美观绚丽的审美需求,而不强迫大家在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只购买地摊货或是在身上打补丁。如果情况可能,允许大家保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允许大家热爱很普通的生活。那么,开展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会提高,阻碍也就不那么少了。成效也就能够更显著了。

第三,当不同的声音发出来时候,不要立即地消音,而是应该听清楚后,发掘根源,逐步让其弱化、降调、退却,最终消失。当有不同声音发出来的时候,我们惯常是做救火员,反应迅速,水到火灭。或是一锤定音,直接打到无声无息。作为一种思想防御的措施,的确到位,但也就到此为止了。所谓声音的根源并没有去细细的发掘,音波共鸣的原因未曾剖析。时间一长,火苗又起,声音又发,让人疲于奔命。作为思想领域问题的处理,有两种角色可供选择:操作者和主导者。操作者就是前面说的救火员,抡大锤,不问原因的执行人;而主导者则是通过认识问题原因所在,采用间接方式,一方面控制局面的蔓延,另一方面则是从源头上问诊求根,力求根治。显然,在当前讲稳定、讲和谐的大局下,主导者的行事方法才是最优的。当然时间可能会拖长一点,但犹如中医治病,拔根抽丝,由里及表,是高明的手段。为了思想领域的良好发展,适当的时间牺牲总是胜过迂回曲折,来来往往的重复过招。在文化的建设上,也只能通过这种逐步的同化,统一,来最终达到不同思想的整合,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向心力,释放出更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上面说的是文化建设,也是在说意识形态的教育。现在,需要的是给予众多杂乱无章的思想、意识一个重新归队的时间;需要给予央行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一个必要的空间,使其能够有所缓冲。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两个部分,有了充裕的“时”、“空”之后,也就赢得了更多思考的机会和灵感迸发的契机。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在外压降低的同时,使精神懈怠的情况逐步改善。

三、克服精神懈怠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

(一)明确地告诉基层央行每位职工:未来不是梦

歌曲中唱到:我的未来不是梦,是颇具励志色彩的,这句话的作用不在于它看上去或是唱上去那么铿锵有力,而是因为它缩短了未来与现实的间隔。如果未来是今后的现实,梦是未来的预示,那么了解了未来不是梦的时候,就是明确了现实延伸的轨迹。央行的每位职工都需要这种轨迹的预示和启迪,因为处在这样的一个高压力的时代,不谈信仰的时候,能够有目标也是好的。

央行的未来不是梦,这句话的解读需要央行上下的共同努力。

首先,基层央行不要把自己定位那么高,在低处留个心眼,从肩膀之下看看自己能做什么。无论今后央行的格局变化有怎样的变动,每位职工都应该了解到央行存在的必要性,机关也好,县支行也罢,要了解央行在为社会提供什么。宏观调控、金融稳定之类的主题,就交给上级部门的专家组去认真研究、分析。作为普通的职工,关注点不需要那么高。你可以在买东西的时候留个心:看看县域流通的人民币整洁度;看看超市的辅币量够不够;看看有没有人在人民币上涂写不知所谓的废话。你可以在工作中留个心眼:看看行政许可的程序能不能方便群众;看看计算机设备的运行情况,能耗减低了没;看看业务量的增减变化。你可以在检查中留个心眼:看看“一个指引、两个办法”下发后,金融机构的态度有没有变化;看看银2012年第1期中旬刊(总第468期)时代Times监会和自己有没有在检查内容上撞车;看看金融机构的数据报送是不是又在多样化操作。只是留个心眼看看,然后用那么几百个字给上级相关部门汇报下。假装自己是个生活在县区的普通小老百姓,给县域的金融工作挑挑刺,给央行的工作挑挑刺。

其次,上级部门的措施文件能够细致一点,上级领导的讲话能够更亲民一点。央行培养专家型的干部职工队伍,但在基层这个进程还尚需时日。因此,作为基层央行,希望上级部门的文件能够细致、清晰一点。至少,在大家还缺乏足够思考能力之前,尽可能还是了解“1+1=2”,而不是去花时间探寻为什么不等于1或是3呢?作为基层央行,希望上级领导在调研讲话时能够浅白一点,毕竟学识有限,过多的云山雾罩,只会让大家发昏。美国的次贷大家也很关心,但大家更关心的是下个年度要开展些什么样的工作,能不能赋予基层央行更多的权力,在面对县域金融问题时能够底气足一些。美国佬的事,基层央行实在是没能力、没工夫去担心。

第三,希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实能够落到实处。作为基层央行的职工对上级的政策和决定都是不太了解的。尤其是一些诸如人事、财务之类的敏感性事务毕竟还是少数部门和同志的专权。基层央行的同志也不是那种恨不得什么都要知道的包打听,只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还是希望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了解一下。了解的目的不是宣传,只是为了能够增添一点小小的安全感,能够踏实工作而已。希望能够在费用紧缩的年度了解工资福利的待遇变化,而不是花一整年的时间去担心下个月会不会不发工资、不缴公积金;希望能够在人事调整的时候了解人员选调的要求,而不是在兴冲冲的报名考试后才知道这些岗位是量身订做的,与自己无关;希望在各种涉及财务的会议上看看那些能够对外的会议纪要,而不是在节能减排的时候费解、疑惑地看着某些部门依旧大吃大喝,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基层央行的胃口并不大,很容易喂饱,很容易就克服了精神懈怠的带来的困难,只是第一步要先走出来。

(二)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基层央行的职工不是专家学者,但也是有能力的,希望上级部门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当听着上级部门的同志对次贷危机、金融风暴、股市涨跌、金价飙飞等等国际大势侃侃而谈的时候,作为基层央行的同志切实有点心虚,对这些国际大形势,谈不上很深刻的认识。所知所想也只是《新闻联播》的报道和金融杂志的社论。我们不想强行地插入话题中,不知趣地来上一句:我们县的猪肉价格又涨了,很多人改吃牛肉了。我们的每天看到、听到的也确实是这些。县域金融的小圈子,容不下次贷这样的大鱼。术业有专攻,基层央行在尽自己的本分而已,这并不说明基层央行的职工素质不达标。基层央行有自己看问题角度、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有自己和金融机构打交道的方法。基层央行活在县域的水中,有它如鱼得水的优势,这是上级部门不能、也不可能具备的。基层的业务是所有工作的起始,基层的数据是所有统计的根本,基层的一字一句是所有文章的基础。没有的基层,所有的一切不就都是空中楼阁。

当然,基层央行职工也不要妄自菲薄,作为央行的第一线职工,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更强的自豪感。央行的鼎立和发展靠的不是某几个机关、某几个领导,而是所有央行人的努力。而基层央行正是奠基的那一部分,没有这种广阔、深厚的基础,哪来央行的壮大发展。所以,无论有没有人重视自己、尊重自己,至少要自己高看自己一眼:我们才是央行的魂、央行的梁,央行的水滴、央行的根。

(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争取让央行的职工成为共同富裕中稍稍靠前或是能够赶上尾巴的一批人

待遇问题是精神懈怠的一个死结,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以前,待遇问题并不像现在那么突出。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比较的对象;二金融FinanceNO.01,2012(CumulativetyNO.468)是苦日子刚过完,人的需求没有如此大。现在这个问题突出了,也让上级部门很烦心,这是可以理解。既不能大锅饭吃成一样的,又要照顾基层央行职工的需要,这确实不容易办。但事情总有解决的渠道,态度是关键,方法才是其次。

就目前而言,待遇问题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而是我们能不能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人性的问题。首先,不要把基层央行的职工当作隐世高人,大家都有欲望,都有需求。不要奢望把我们都看作视钱财如粪土的高僧,大家都没那个觉悟。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谋生,之后才是理想、追求等等。不要指望我们能够饿着肚子追求远大的理想,我们做不到,也饿不到那个时候。其次,在吃饱的时候,不要阻止大家向小康迈进。基层央行的职工不是王小二,不希望碗里的米一年比一年少。作为基层行可以理解上级部门的待遇比我们好上许多,毕竟工种不同,没什么好说的。但作为金融监管部门中待遇垫底的,这就不容易让人接受了。上级部门总是想象基层的部门能够在地方政府的关怀下得到一定哺育,但实际情况是,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喂饱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而不会顾及央行的感受。毕竟同情心和注意力更多是给孤儿,而不是有爹有娘却没人管的弃儿,而基层央行恰恰在很多时候是被抛弃的对象。第三,不要把基层央行的职工看作没心没肺的豺狼,大部分职工正在履行着与自己待遇并不相配的职责,一旦待遇能够衡平,会将这种积极性推到顶点。同时,上级部门应该认识到,无论是什么样的政策、改革,首先要让职工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够有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如果待遇问题得到解决,上级部门推行任何一项政策的阻力都会很小,至少,在更多地情况下,与待遇挂钩的政策会得到更彻底的执行,乃是人之常情。

(四)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是美化了,应该说:群众的眼睛是毒辣的。上级部门的一举一动基层央行的职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上级部门的榜样作用就很关键了。

首先,上级部门应该有榜样作用。很多时候,上级部门总是批评基层央行创新意识不足,工作欠缺干劲。古语说:责人先责己。当对基层央行提出要求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现在的状况就是:上级部门自己做不到事情却要求基层来做。当基层的职工听到这样的要求:心里肯定是不以为然,毕竟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做?这样的反问,的确让人哑口无言。所谓有样学样,基层央行是上级部门的影子,如果影子歪了,是不是要先纠正身子的姿势呢?

其次,希望上级部门工作部署能够明确。很多时候,县支行能够收到总行的文件,上级转来的,没有发文,只是通知,要求某月某日完成某件事。掐指一算,剩下的时间已经可以用小时计了。当大家费尽心力把总行的文件读懂的时候(总行的文件层级太高,专业术语过多,指标中英混杂,很难一目了然),上级来电话了,说:这个文件与你们无关,完毕。上级的时间和精力是宝贵的,这并不意味着基层的时间和精力就廉价的一文不值。所以,希望上级部门尊重基层央行的劳动成果,尊重基层央行把上级文件当圣旨一般的心态,不要朝令夕改,变数多多,令人无所适从。

第三,央行人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央行人是一家人,至少站到外面去,大家都扛着央行的大旗。所以,任何时候,上级部门都要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每一个干部职工,尊重每一个干部职工发言的权利。不要刻意表现出上下有别、亲疏有分的举动,这在短期看来无所谓,但时间一长不免变成诛心之言、诛心之行。心伤难愈,这简单的道理不需累述了。

保方如何面对“支付压力” 篇8

一、依法参与成本核算, 通过谈判议定支付标准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如今提出要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 其依据是价格背离价值, 通常称为亏本。这对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利的, 提高价格在情理之中。问题是:

1、成本如何核算。

公立医疗机构的成本主要是由物化价值和劳务价值构成 (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还含税收) , 前者一般可按市场价格计量算得, 而后者要按人力资本的原理计量算得。

2、如何扣除政策性亏损补助。

目前政府对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 差额部分由政府补助。政府对公立医院实行定项补助, 如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

3、如何判断合理性。

目前数千个医疗收费项目, 有价格低于成本的, 也有高于成本的, 如特种检查。

因此, 应依靠物价主管部门统筹审核哪些该提高, 哪些该降低, 不宜单一的强调提高。同时, 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 应以协议一方的身份, 在透明成本的基础上, 通过谈判商定支付标准。

二、改革支付方式, 通过谈判使双方在共同利用基金上“双嬴”

《规划》提出“加大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 结合疾病临床路径实施, 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

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是利弊并存, 只有综合利用, 存利去弊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比较而言, 对基层医疗机构宜结合推行分级就诊制度采用按人头付费的方式。对医院可先从卫生部已有临床路径的疾病, 采用按病种付费的方式。条件成熟的可采用总额预付制方式。对非常规性的特种服务项目仍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这该通过谈判按双方都能接受的支付方式付费。

三、通过科学测算制订预警方案, 必要时通过实际结算, 提出调整筹资方案

以新农合为例, 如今农村居民人年均收入的增长比远低于人年均医疗费用的增长比 (农村居民人年均收入1980年为193元, 2010年为5919元, 增长31倍, 而人均卫生费用, 1980年为14.5元, 2010年为1196元, 增长82倍) , 投入也由个人与集体分担转为政府为主, 人年均补助标准由2009年的80元提高到今年的240元, 《规划》提出计划在2015年再提高到360元, 个人投入也相应提高。同时, 《规划》提出“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最高的是2001年占60.0%, 最低的是1979年占20.3%) 。根据这些既有利又制约的条件, 如何做到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 尤其是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后, 就高不就低, 保障水平相应提高, 怎样保证不出险, 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涉及到十亿人口利益的一个大问题。现今已有人比喻它为“烫山芋”。

四、加强监管, 提高医保基金运作的透明度, 以取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必须面对的压力 篇9

从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到现在肆虐全世界的金融危机, 我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 波及行业众多, 本文主要阐述生物能源在金融危机下仍需得到重视和发展。由于在过去几年中, 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在中国的发展较为迅速, 所以本文将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主要讨论对象。

一、中国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

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太阳能和淀粉质生物, 如粮食、薯类、作物秸杆等, 加工发酵成乙醇 (燃料酒精) 、生物柴油、生物制氢、沼气等, 直接作为动力来源。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能源, 因此开发生物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我国利用生物能源的起步较早, 在抗战期间, 河南酒精厂就生产燃料酒精供给军队车辆。上世纪80年代末, 世界第二次石油价格上涨阶段, 我国就把生物乙烯列入重点发展项目, 并在安徽宿州投资8亿元建厂, 后因技术与成本等原因, 此厂未能全面生产[2]。但在进入新世纪以后, 中国在生物能源上取得了长足进步:2000年4月国务院领导批准开展变性燃料乙醇的研究与实施, 2002年在试点城市推广, 2005年4月1日安徽作为第五个省份开始全省封闭运营销售乙醇汽油。短短的五年, 已创立了成功的生物能源生产、运营模式, 涉及人口近3亿, 并使消费群体初步接受, 我国石油替代产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2005年中国燃料乙醇产量为102万吨, 居世界第三[3]。

我国在生物柴油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一些, 而且产量比燃料乙醇要小。本世纪初, 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等已建成了1万~2万吨/年的生产装置。目前, 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大, 大多在10万吨/年以下, 主要原因是原料供应不足。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地沟油、废弃植物油和菜籽油, 但地沟油和废弃植物油回收难度大, 原料品质不稳定, 加工费用高, 大量使用菜籽油做原料成本高, 又会对食用油的正常供应构成威胁。现在, 一切企业在探讨用进口棕榈油和用麻疯树籽生产生物柴油的可能性, 但目前规模都不大。还有报道, 用海藻生产生物柴油, 但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 离商业化运营尚有距离。

二、生物能源发展与金融的辩证关系

生物能源产业作为新型的资本高度密集型产业, 其可持续发展与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及金融资源的配置密切相关, 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生物能源产业成长的优质土壤。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与金融是密不可分的, 其对资金投入的依赖性较强, 由于开发生物能源的初期投入资金较多, 而且开发的成本较高, 成本与原料费用关联程度大, 因此存在较大的风险。反之, 生物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将极大地刺激能源经济, 为能源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良机。在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地区, 能源工业迄今为止已成为金融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及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4]。

近年来, 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出现和深化, 为国际游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油价的上涨成为催发人们寻找替代能源的动力, 并促进生物能源生产的扩张。与油价类似, 世界粮食价格在各国粮食恐慌心理和国际游资炒作的影响下, 从2007年夏开始快速上涨, 2008年经历了先涨后跌的阶段。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 仅2007年一年, 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尽管目前国内粮食价格相对独立于国际市场, 但是国际粮价的飙升依然对国内粮价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计算出, 2008年1月份国内粮食价格同比上涨5.7%, 2月份上涨6%。粮价上涨无疑给国内的生物能源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由于生物能源的生产原料是粮食或粮食的相关产品, 粮价上涨必然会增加这些原料的价格, 成本的增加压缩了它们的利润空间, 挫伤其生产积极性。

三、金融危机对生物能源行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 世界经济形势运行良好, 原油价格一度飙升, 国内专家学者乃至国外知名企业、机构普遍对原油价格有继续上涨的预期。高盛集团的Murti等分析师在2008年6月18日的报告中, 将2009年油价预测值由110美元上调至140美元, 2010年预测值由120美元上调至150美元[1]。在这种能源总体紧缺的大背景下, 银行对于进入生物能源领域的信贷资金较有信心, 敢于放贷, 为欲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提供了资金支持, 并且对于已进入企业的资金流转也很有利。但危机爆发之后, 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大量进入能源领域的银行资金所累积的金融风险被放大, 所以商业银行为降低风险紧缩银根, 减少对生物能源企业的放贷数量, 信贷投放的准入条件也更为严格。另外, 油价下跌使生物能源行业投资回报率降低, 油价的频繁波动, 增大了投资的风险, 减小风险投资的积极性。这样一来, 原本想进入该行业的新企业难以获得启动资金, 业内企业对生物能源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减少, 从而阻碍了行业发展。

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 从整体经济环境出发, 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提出放开信贷规模来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 对存贷款利率和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进行了调整。在2009年的新增贷款中, 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 信贷投向基本上与十项扩大内需的政策及十大产业规划的政策相吻合。在政府提出的4万亿投资中, 用于节能减排的占到2100万, 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 生物能源所造成的污染较少, 使用生物能源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所以该行业应该可以获得一部分政府投资, 从而推动其发展。而且国家能源局拟投入超过2000亿元用于增加清洁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 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等, 年内将有一批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2]。总之, 政府出台的这些措施, 对于受油价下跌冲击的生物能源企业来讲, 显然是利好消息。

众所周知, 自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泡沫破灭以来, 逐步衍化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使各国都面临经济下滑的困境, 而能源工业又是一个较易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经济的低迷造成对原油需求的下降, 加之金融危机对人们信心的冲击, 国际原油价格自危机爆发后急剧下降。从下图可以看出, 我国进口原油均价从2007年到2008年8月一路攀升, 直至最高价达到2007年初的2倍多, 然而到了2008年9月份, 价格开始骤降, 仅四个月的时间就大概跌至2007年初的水平。尽管最近一段时间油价又开始反弹, 但基本上还是在60美元/桶左右的价格。基于前文的分析, 我们知道当原油价格较低时, 生物能源企业的利润空间减少, 这样无疑打击了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在2007年油价走高的时候, 投资者看到了这一行业的潜在利润, 国内就涌现一批新上马的燃料乙醇企业。但从2008年9月以来偏低的油价不仅会阻碍一部分投资商进入该行业, 而且放缓已进入企业的后期投资或扩大再生产。

从目前我国工业发电量的下降不难看出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的不利影响, 而且出口额、GDP等指标都显示了危机以来国内经济的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原油的需求会自然而然地步入疲软的走势。根据海关的数据, 今年1-2月我国进口原油2455万吨, 比去年同期下降13%。其中2月份进口1173万吨, 同比下降18%, 为2008年以来月度进口最低点[3]。当市场对原油需求下降时, 生物能源作为石化燃料的替代能源, 对其需求也会相应降低。

中国能源发展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以保证国内能源的稳定增长和稳定供应, 促进世界能源的共同发展。我国生物能源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 政府对此行业仍以财政扶持为主, 为此,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我国生物能源政策仍基本保持稳定。

在五部委2006年提出的《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中, 首先一条便是“坚持不与粮争地, 促进能源与粮食双赢”的原则。由于我国人多地少,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发展生物能源产业一定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稳步推进。粮食安全涉及人的生存权利, 因此, 不能因为发展生物能源而忽视粮食问题。2008年世界粮价大幅上涨, 国家为了保证国内粮食供应, 仍然鼓励利用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 利用薯类、甜高粱等非粮农作物和小桐子、黄连木等木本油料树种为原料加工生产生物能源, 而对于利用玉米、菜籽等粮食作物生产生物能源的企业, 则采取干预措施, 不鼓励其生产。在今后的几年里, 国家仍将把具备原料生产基地作为准入生物能源行业与国家财税政策扶持的必要条件, 以促进实现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双赢”。

无论能源危机怎样被广泛提及, 若使用生物能源的成本远高于使用化石能源的成本, 人们肯定首选化石能源。企业在未来发展生物能源中必将发挥主体作用, 如果生物能源的生产没有经济效益, 它们将缺乏积极性。例如, 用粮食生产乙醇不具有成本优势, 在未享受到优惠政策的时候企业就不愿介入。目前, 国家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是有助于生产燃料乙醇的。对于国家投资设立的企业, 每生产一吨燃料乙醇可得到国家财政1800元的补贴, 并免征5%的消费税, 增值税也实行先征后返[1]。

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发展生物能源的内在动力一直存在, 并将不断加强, 如果政府不能正确引导技术不够完善的生产企业, 将可能对生物能源资源造成浪费。因此, 不论在金融危机前后, 发展生物能源都应该充分考虑资源、技术、环保、能耗等多方面因素。国家实施财税扶持政策时, 也应限定支持对象、控制支持范围、把握支持力度, 引导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我国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对于石油过度依赖的局面已清晰可见:我国石油消费持续增长, 2008年原油消费量为3.6亿吨, 对外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1.3%, 与2007年的50.5%相比, 增加了0.8%[2]。众所周知, 石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燃料, 现有化石燃料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高水平和清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而且我国幅员辽阔, 可用于发展生物能源的农作物非常丰富, 具备发展的条件。在应对三农问题、环境保护、高油价和能源安全等方面, 生物能源生产方式具有现实和长久的双重价值。所以, 抓住生物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大力发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摘要:我国生物能源产业起步较晚, 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生物能源作为石油的替代品, 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也受到一定影响。该产业作为新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助于其发展。而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原油价格的巨幅波动, 及游资的炒作, 对国内生物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生物能源的市场需求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鉴于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 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对我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燃料乙醇,生物柴油

参考文献

[1]厉征.我国燃料乙醇年产量超过百万吨.中国税务报 (第2版) , 2006-5-17.

[2]王勇能, 马建中, 胡静.液态和固态生物能源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工科技, 2008, 16 (1) :52-56

[3]张井一.能源和金融密不可分[EB/OL], http://active.zgjrw.com/News/2008716/auto/881398408900.html, 2008-7-6.

[4]逸明.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的困局[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09) :34-37.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面对学习压力 篇10

1 快乐学习, 学会解压

班里有个孩子, 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很优秀, 也是我们班的中队委。但就一次考试没有达到满分, 就痛哭流涕。她的表现让我陷入了深思。但这却是学生中的一中普遍现象。有机构就“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进行了调查, 青少年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呈上升趋势, 百分之57.6的中小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苦恼。很多学生进入小学后, 觉得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增多了, 课间时间玩的少了, 同学之间也出现了小小的竞争, 尤其是父母对其期望也高了。低年级的孩子还好一些, 越到高年级, 部分学生越是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造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每次临近考试就会紧张, 甚至头痛、发烧。面对这种现象, 教师就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如影随形”的学习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一步步迈上成长的阶梯, 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学会解压。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尔说过:“压力如同一把刀, 它可以为我们所用, 也可以把我们割伤。那要看你握住是刀刃还是刀柄。”由此可见, 压力并不可怕, 关键在于你对待压力的态度。作为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懂得:适当的压力可以锻炼人的适应能力, 磨练我们的意志, 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 促进我们的成长。承受适当的学习压力是我们快乐学习的必要内容。

说到压力, 我曾经听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 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 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 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 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 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穿的压力, 使船下沉, 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 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的水位越升越高, 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 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 货轮渐渐平稳了。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 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时才是最安全的。空船时, 是最危险的。”这就是“压力效应”。那些得过且过, 没有一点压力,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 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 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

因此, 在学习压力面前, 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压力太大, 那样往往于事无补, 反而会加重压力感;积极的态度是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学会学习, 变压力为动力。当压力过大时,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进行调控。我们也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可行的放松训练。如:

(1) 练习冥想:冥想的意思就是闭目冥思, 通常的方法就是调整自己的坐姿, 让身体舒适。然后慢慢闭上眼睛, 想象一种场景, 比如在海滩晒阳光, 还可以想象一种静止的场景, 场景中的所有的物体都是静止的, 可以改变观察的角度来看这个场景的不同的物体;另一种就是活动的场景, 可以在想象的场景里散步, 或者做其他的事情。长期坚持冥想可以缓解压力, 放松身心。

(2) 呼吸训练:能够缓解压力的呼吸方法是试用腹部肌肉呼吸。也就是说, 在呼吸的时候保持胸腔肋骨不动, 通过腹部肌肉运动来呼吸。通常所说的深呼吸其实是胸腔和腹腔同时扩张, 也能起到快速缓解压力的作用。

(3) 肌肉放松:主要一种放松方法。让自己静卧在椅子上或床上, 让后从头到脚放松每一块肌肉:比如先放松额头, 使额头舒展, 肌都不紧张了, 然后放松颈部肌肉, 让头完全靠在椅子或枕头支撑, 脖子不能用一点力。这样连续的放松身体大部分肌肉, 最后能达到减压的作用。

此外, 还可以在课间的时候教师多和学生聊天, 因为在学生心中, 老师是至高无上的, 如果老师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和身份和学生交流, 也可以消除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压力;其次, 适当的体育锻炼也非常有效, 在课间操时, 让能够畅快淋漓地跑几圈, 或是痛快地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那么自然也能让学生心情愉悦。

2 缓解学习压力, 正确对待考试结果

据调查, 有百分之10的中小学生对考试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 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考前复习不够充分、自我期望值过高的学生, 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一般来说, 产生焦虑的原因有两方面:从客观来看, 来自与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同学之间的竞争;主观来看, 来自于学生本身对考试失败的后果极度关注。这就是考试结果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面对学生的这种不良情绪, 作为教师更应该多加关注, 使其能够顺利度过考试前后的这个焦虑阶段。

对于考试的焦虑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课堂上故意捣乱, 从而在考试中出现漫不经心, 对考试不引起重视, 记忆空白, 甚至考试期间还会出现大脑不听使唤, 马虎大意等等。克服这种考试焦虑, 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考试结果, 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状态。学习的时候或是在考试来临之前, 不妨问问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考试分数的作用究竟是什么?”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考试。

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正确对待考试的方法, 来缓解沉重的学习压力。如:

(1) 自我鼓励法。有时候, 害怕考试的心理远比考试这件事情要更容易击败自己“我肯定考不好, 考不好怎么办”这些消极的自我暗示使自己更加恐慌、自卑、焦虑。相反我们可以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和鼓励, 如“考试是自我检验学习的效果”“只要我认真对待, 就一定能行”。

(2) 认真学习, 充分准备。对于考试焦虑来说, 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引起的。每天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解决一定的疑难问题, 将一个个的考试内容都弄清楚, 我们的心里就会多一份自信。

(3) 积极地行为状态。起床后, 轻轻地哼着歌, 说一声:“今天真美好, 我要上学去了。”表现出一种爽朗、自信的态度, 每一天都以愉悦的心情走进校园, 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即将要开始的学习生活。考试的时候也一样, 愉快地走进考场, 充满自信。

3 寻找表达情感时机

丰富的情感活动伴随着孩子生长, 在很大程度上变成学习的动力或阻力。孩子需求从正面和负面的情感活动中取得体会, 为往后的情感日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 就要从学生的学习情感中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消除内心的不良情绪, 也能缓解学生的压力。

协助孩子面临学习压力, 有必要了解情感在他们日子中的效果。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重视学生的真情实感, 为他们寻找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机。只有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才会做到实质性的改变不良情绪, 这个时候更需要家长合作学校和教师, 引导孩子的情感朝着活跃的方向开展。学生在情感上取得补养, 潜能得到开掘并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成果就会自然进步。

综上所述,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克服学习上的不良情绪, 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从而让他们正确地看待学习压力, 化压力为动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耐心而细致地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做相应地辅导。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 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 一定要将心理辅导进行到底, 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摘要: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尔说过:“压力如同一把刀, 它可以为我们所用, 也可以把我们割伤。那要看你握住是刀刃还是刀柄。”由此可见, 压力并不可怕, 关键在于你对待压力的态度。作为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懂得:适当的压力可以锻炼人的适应能力, 磨练我们的意志, 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 促进我们的成长。承受适当的学习压力是我们快乐学习的必要内容。因此, 在学习压力面前, 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压力太大, 那样往往于事无补, 反而会加重压力感;积极的态度是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 学会学习, 变压力为动力。

谈中青年干部如何面对心理压力 篇11

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1 幸福感、生活品质, 归根结底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美国社会学家坎贝尔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生活幸福的总体感觉”。世界卫生组织 (1993) 提出的生活质量定义是, 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 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主观体验。这两个观点, 都倾向于反映人们的主观感受。因此幸福感、生活品质, 归根结底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1.2 健康是基础, 心理健康是关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虚弱和疾病, 主要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心理健康, 是生理与社会适应之间承上启下的关键。根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3.2‰上升至目前的15.56‰, 精神疾患发生的数量已超过心血管疾病, 跃居病患发生率的首位。卫生部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所造成的负担正在以明显的势头增长。中国新闻网2007年报告, 中国内地抑郁症发病率约为2.4%, 而其中有10%~15%的患者面临自杀的危险。2001年浙江省心理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5岁以上人群心理疾病总患病率为17.29%[1]。

1.3 中青年干部面临多种压力

安蓉泉认为[2]:经济和城市发展新阶段创造了生活品质需求, 一方面给城乡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空间形态变化;另一方面也伴生出资源、环境、人口、就业、教育、卫生、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公共治理上的诸多问题。心理学相关理论告诉我们, 高目标、高要求, 会转变成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既会从上到下, 也会从下到上逐级传递。而且, 在传递的过程中, 会放大或者缩小。杭州市政府决定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高目标, 使中青年干部成为中坚力量, 但随之面临的各种压力也逐步加重。

2 中青年干部心理压力现状

2.1 中青年干部心理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在一项针对杭州市拱墅区中青年干部开展的心理问卷调查中, 调查对象为一个乡镇和一个街道的中层以上干部, 调查内容为中青年干部的心理压力问题, 结果显示:84.9%的人觉得日常压力来自工作。有81.1%的人的工作压力是工作量太大, 有52.8%人认为工作要求太高。沟通技巧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识, 占52.8%。由工作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 占75.5%。应对心理问题的办法, 没有一个人选择心理医生途径。对心理医师解决心理问题的态度, 39.6%的人认为有心理问题时, 找心理医生有用, 而其他的人则认为无用或不一定有用。问卷调查总体情况令人担忧。

2005年5月, 北京市对200多名中年领导干部进行的一项定向精神健康检查结果显示, 有近50%的人感觉高处不胜“累”。

霍团英[3]的研究结果表明:起桥梁纽带作用的中青年干部, 更需要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 因此造成心理压力偏大。

在杨敏[4]的研究中, 向北京朝阳区处级领导干部发放了795份问卷, 占处级干部总数的80%。调查结果显示出几个问题不容忽视:焦虑感分值, 36~40岁之间的中青年干部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干部。另外, 该年龄组干部抑郁感和躯体化趋向分值也高于全国平均模式;36岁~40岁之间的干部在单位都已经成为骨干, 工作担子和家庭担子都很重, 所以焦虑感维度高;80%的干部认为自己当前的工作是超负荷的。

霍团英[5]的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有22.4%的党政干部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极个别党政干部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2 中青年干部心理压力原因探究

王亚群[6]认为以下原因引发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 造成领导干部内心压力、焦虑和失衡。社会层面的原因:社会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压力增大、不确定因素增多。职务层面的原因:领导干部角色的特殊要求、领导干部位置的矛盾痛苦、领导干部事务的繁忙繁琐。个人层面的原因:童年负面经历有关、自我人格特质不健全、支持系统力度太弱。

黄珉珉[7]认为, “心理”是一切行为的根源, 干部队伍中的一切“行为问题”本质上都是属于一种“心理问题”。

杨敏[4]认为, 高发展高风险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是干部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 接受访谈的干部半数以上认为最强、最频繁的压力来自形势发展。

2.3 中青年干部心理压力的表现

2005年4~6月, 在安徽黄山市7个县 (区) 对100多位干部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 干部心理压力主要为:⑴“发展与责任”的双重压力, 各地区、各系统、各行业、各单位政绩的竞拼,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GDP的评比排次, 干部个人发展与实际绩效相挂钩等等压力。⑵社会关系压力:目前处在社会任何一个位点上的干部, 都必须重视、平衡、沟通、构建与上下左右的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另外, 还要抵挡来自各个方面的种种社会舆论、社会反响、社会评价的无形压力。⑶诱惑压力:干部要抵御比一般人更大的诱惑。干部所具有的掌握一定人、财、物支配权的特殊性, 使得干部在现实中面临着更多的金钱、情色的诱惑。⑷家庭压力:干部要比一般人承载着更大的家庭压力。由于他们必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谋划和工作应酬中, 而难以全力顾及家庭情感和孩子的教育, 从而导致家庭情感危机:对子女缺少关爱教育责任、对父母欠缺尽孝等, 从而导致内心产生不安与愧疚感。

3 建议

3.1 重视和加强干部心理健康并形成制度

3.1.1 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和行为健康的基础, 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分配公共资源的权力, 因此, 重视和加强干部心理健康, 不是锦上添花的事, 而是迫在眉睫的事。领导干部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 不仅要保值更要增值。

3.1.2 纳入体系、理顺机制

党政干部队伍的组织思想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应当更注重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干部队伍心理健康建设和综合心理素质建设, 从结构机制上将干部心理健康建设正式纳入党建工作体系, 将干部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建设的工作作为今后党政干部队伍组织思想建设工作的主体工作之一。不仅要在思想上为干部减压, 更要在管理上为干部减压。建立专门的交谈制度, 加强沟通交流, 搭建减压平台, 使干部有更多诉说的机会。

3.1.3 增加投入, 专业支持

受传统文化影响, 中国的干部过分强调克制、忍耐、回避, 羞于谈论心理问题。针对干部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心理健康知识欠缺的实际情况, 经常为领导干部开设心理健康讲座, 如引入国际上通行的员工辅助计划 (EAP) , 每年进行心理体检, 开设干部心理咨询专线和心理康复室, 启用压力管理自评软件及生物反馈仪, 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让干部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等等方法。定期举行“党政干部心理保健班”, 进行必备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 并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干部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保健, 以免把问题带到工作中去而给国家和人民以及自身的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 观点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最好的心理医生是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压力与很多外界原因关系不大, 可能和我们自身的能力更有关系, 观点是一切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干部自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面对长期压力, 要预防“急性发作”, 因为其结果是过度疲劳导致过劳死。面对责任压力, 要保持“瓦伦达心态”——专心做事的时候, 就不要再考虑成功、失败, 害怕失败就是最大的失败;面对人际关系压力, 强化“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面对家庭生活压力, 重点把握好孩子3~4岁、11~16岁两个心理独立期, 实现有效沟通, 从注意“人际距离”开始;遭遇突发心理危机事件, 把握三个关键, 果断控制传播源头, 坚决切断传播途径, 有效保护易感人群;确有问题, 千万不要讳疾忌医;预防为主, 用十招在压力威胁健康时拯救自己, 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每天集中精力几分钟;说出或写出来你的担忧;不管你有多忙碌, 一定要锻炼;享受按摩的乐趣;放慢说话的速度;不要太严肃;不要让否定的声音围绕自己而把自己逼疯;每周至少让自己彻底放松一天;至少记住今天发生的一件快乐事情。

参考文献

[1]石其昌.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 2005, 39[4]:229-236.

[2]安蓉泉.杭州以生活品质主导城市发展的时代需求和给定条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5:4-5.

[3]霍团英.中青年处级干部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4, 12[4]:303-306.

[4]杨敏.朝阳“减压实验”[J].决策, 2006, 4:18-20.

[5]霍团英.党政干部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8, 1[2]:203-206.

[6]王亚群.领导干部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J].党政干部论坛, 2007, 4:12-14.

上一篇:优生健康教育下一篇:合同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