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2024-12-20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精选12篇)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篇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的疾病, 而是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患者, 这就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才能胜任护理工作, 才能适应社会和科学的发展。

1 护士角色人格的主要特征

1.1 适应性

适应性是区别于角色人格的关键词, 隐含护士的个体人格与角色人格的匹配要求, 比如说为人父母的角色人格有其特定的内涵, 但也不能剥夺不称职父母的角色权利。护士角色人格所隐含的适应性行为特征, 则要求从事护士这个职业的个体必须有其角色适应性行为, 护士角色人格必然制约护士个体的职业行为。

1.2 护士角色人格有别于道德概念

①护士角色人格的内涵与惯用职业心理素质相同, 但与“护士职业心理品质”有本质区别。“职业心理品质”属道德概念, 较多涉及“无私奉献、崇高、坦诚、人道”等道德术语。②任何职业群体因成员的社会层次、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差异, 其道德水准亦不同。管理者不可能一概以“英模境界”或“无私奉献”要求职业人群所有个体, 而忽略道德品质的差异。③护士角色人格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异性, 与所有职业角色人格一样, 护士角色人格须与个体人格相匹配。例如, 某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等, 但不具备良好的特质:不擅长表达, 缺乏感染力等, 则未必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师德”属于职业道德, 而“教师特质”则属于职业角色人格。能否胜任职业角色主要取决于个体人格与职业角色的匹配。

1.3 护士角色人格以职业经历为前提

(1) 社会角色人格需要个体在其社会角色扮演过程中体验, 寻找恰当的角色行为, 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 (2) 护士角色人格随着职业经历的丰富逐渐走向成熟。例如新护士对急、重患的抢救往往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 但是随着职业经历的增多就会以沉着冷静、得心应手来应对, 逐渐适应这种行为。

1.4 护士角色人格与个体人格相辅相成

护士角色人格是建立在个体人格构筑的基本框架之上的。各种性格的人有其相对应的感兴趣、易适应的职业, 如女性的温柔、细腻、感情丰富、善解人意等人格特征都是护士角色人格的基本框架和良好元素, 而情绪的稳定性、社会适应性、人际关系主导性等人格特质是护士角色人格的核心成分。如果具备的人格特征里有温柔、细腻、社会适应性强、情绪稳定等, 那么就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奠定了基础, 也就是说, 个体的人格框架适合做护士这个职业, 并且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总之, 个体人格是职业角色人格的基础, 而职业角色人格是个体人格的完善和提升。

2 护士角色人格的形象

护士角色人格以其特定职业角色形象呈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需求而不断演变。

2.1 近半世纪的现代形象:

随着全球化护理教育层次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纵深发展, 且护理教育在发达国家普及, 在世界各国相继迅速推广, 显著拓展了护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职能, 其最鲜明的职业形象如下:①适应发展的专家型人才:护士能主动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勇于创建护理学科新理论, 同时又能够紧随现代医学快节奏, 准确掌握生命救护的新理论、新技术, 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其重要作用无可替代。②结构合理的知识型人才:高等护理教育健全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多层次系列化护理教育, 使护士的整体知识素质明显提高, 实现了护士从以往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向复合的专业知识型人才的转变, 其结构更趋合理化。③开拓创新的研究型人才:优化的知识结构极大地开拓了护士的视野, 促使护理学科向探索学科发展前沿、研制推广先进技术较高境界扩展, 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④社会保健的管理型人才:护士是集临床护理管理、社会护理管理、家庭护理、卫生保健、健康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管理为一体的综合职业角色。

2.2 护士角色人格的未来形象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策略目标, 对护士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 护士角色人格的未来形象也将以更理想的模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主要有以下8个表现形式:①专家、学者型人才:懂得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 掌握高层次的科学知识和水平, 具有较宽知识结构和熟练操作技术。②科普教育工作者。③应用型心理学家。④健康环境设计师。⑤人际关系艺术家。⑥高层次技术能手。⑦默契合作的医疗伙伴。⑧崇尚奉献的优秀人才。

总之, 护士角色人格是护理心理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护士的角色人格形象将指引护士开拓进取, 创造自豪的人生境界。

摘要: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又称“护士角色人格”, 是护理心理学的特定概念, 特指从事护士职业的群体, 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的心理特征总和。适应性是区别角色人格的关键词, 做为护士个体必须有角色适应性行为, 否则便无法适应护士这种角色人格, 无法具备护士的职业素质[1]。

关键词:护士角色人格

参考文献

[1]周郁秋.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3.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篇2

一、护士应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护理事业,具有自尊、自爱、自

强、自重的良好思想品质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二、护士应具有热情细心、勤快敏捷、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的优良作风。

三、尊重科学,刻苦钻研,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更新护理知识,努力学习中西医

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理论知识以及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护理学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护理技术勤学苦练,精益求精,观察患者细心,抢救技术熟练,使重、危患者

不失抢救时机。

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以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在工作中

一旦发生差错,应及时报告,不得隐瞒。

六、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团结同志,品行端正,与患者保持正常的护患关系。

七、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着装整洁,把良好的精神面貌带给服务对象。

八、上班要坚守岗位,严肃认真,尽职尽责,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护士如何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篇3

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

护理学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需要与社会发展是护理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世界卫生组织于1981年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医疗卫生工作的总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使护理专业以“病人为中心”转到“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的对象不仅是病人,还包括所有健康的人以及有“健康问题”的人。所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已不可忽略。加强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1.1 微笑的艺术

病人到医院最先接触、接触最多的群体是护士,护士真诚、亲切、友好的微笑是送给病人的一剂良药,可以驱散病人心中的愁云。护士面对病人时,心中要想到护理工作与护士职业是依病人的需要而存在的,这样才能把尊重病人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真正友好和接纳的微笑。它使护士的相貌变得生动而感人,使护士形象增添无穷魅力,十分有亲和力。

1.2 言语的沟通

患者一进医院首先接触的是护士,这时他们的情绪非常焦虑,不能清楚描述自己的症状,或者由于某些个人原因而吞吞吐吐、答非所问,护士不能用“说了半天你还弄不懂”等字眼加以指责,而是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鼓励病人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不好意思,你可以再讲清楚一点吗?刚才我没听明白,慢慢讲、不着急。”护士还应该用熟悉的日常用语,注意患者的感受和信息反馈,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及需求。

1.3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的交流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等。有时非语言的交流比语言交流更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例如:静脉穿刺时的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的痛苦,用精湛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任。

2 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护理模式的发展

首先,护士服务对象、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管遇到多么危急的情况都要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积极向上、坚定乐观的情绪可以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力量和信心,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意志上战胜病魔。

第二,在护理实践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可以估计的,并做好安排的,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难以估计的。护理工作者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及时改变方案,作出紧急处理,面临困难、遭遇失败时,要有抗挫折的心态,不灰心、不慌神、镇定自若,给病人强大的心理支持,让病人觉得只有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第三,护理人员必须有学习新知识、不断创新的心态,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执行系列严格的护理规范和护理程序,这是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病人安全所要求的。但是,由于护士面对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不断有新的情况、有新的问题要解决,原有的规范和程序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新的护理技能,才能适应护理的需要。

3 要有健康的身体以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

健康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护理工作琐碎而又繁重,特别是护士本身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只有身心健康,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繁重艰苦的工作中。

4 拥有完美的人格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

4.1 护士必须具有爱心,具备爱岗敬业的品质。现代医学研究服务的对象是人,不再局限于单纯疾病。病人的护理也已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全过程的护理,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科学。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有爱心、热爱生命、热爱护理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解除病人的身心痛苦。

4.2 护士必须具有严谨、勤劳、诚实的生活作风。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病人的情绪及病情的发展,使病人始终保持稳定、安全、最佳的心理状态。对于病人任何一点可疑的症状和细微的病情变化,都要及时发现,时刻想到病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带来好的护理效果并防患于未然。

4.3 护士必须做到语言美和行为美。护理语言美是护理职业形象美的重要表达方式,对病人起到安抚和治疗的双重作用。礼貌的语言是满意沟通的前提,是避免误会的良方,端正的仪表和优美的体态是护士美的职业形象,是病人心目中的“白衣天使”的形象,而形象美是护理职业形象美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4.4 护士必须拥有过硬的护理技术和完善的理论知识,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无论社会、科学如何发展,护理学都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只有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充分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篇4

1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与考评

1.1 强化护士职业仪容

首先强化职业素质的养成与职业的发展的意义。教育培训中利用大量的幻灯片及现场情景行为教学, 让每一位护士了解礼仪行为在服务、社交活动中重要性, 医院护士礼仪行为临床服务流程中的特殊性, 感官形象的教学收效好, 美、丑行为的鲜明对比, 统一全体护士思想上的认识。在教育培训基础上推出上岗着装整齐划, 良好的精神面貌反映出护士个体素质和整体服务的品质, 给病人予恢复健康的勇气和信心, 打造了优质服务的护理品牌。

1.2 言谈举止的规范化

制定护士在岗服务全流程用语规范化。在规范中体现出各种操作前中后沟通用语、接听电话服务用语、交接班服务用语等。另在培训中突出类语言、体语的训练。如推行上岗十字服务用语, 通过情景教学、晨间交接班等环节, 强化每位护士主动使用“您好, 谢谢, 对不起, 请, 再见”等常用用语。

通过评选“微笑护士”、“病人最喜欢护士”、“最贴心护士”等活动有序针对性的开展, 让身边模范的榜样作用影响整体, 各种评选细则引导每一位护士深刻领悟在服务中的各环节、各细节的艺术所在, 起到了促进新老护士实现角色的转变赢得病人好评, 提升了整个护理团队素质。

2 护士长人格魅力及影响力作用

2.1 关心体恤, 调控护士情绪

护士的身心健康对其职业心理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 他们在面对各种压力时, 会出现剧烈的内心冲突, 产生心理失衡, 因此, 护士长应善于调控护士各种不良情绪, 应帮助护士解决问题, 处处关心体恤她们, 消除后顾之忧, 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境, 用积极的情绪去护理病人。

2.2 注重“人———岗匹配”, 发挥护士个体的创造潜能, 优化护士的心理素质。

在实施“人———岗匹配”时, 依据护士个体的人际能力、应激能力和适应能力, 按照人才合理梯度, 将科室内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 依据护士的护龄长短、经验多少、家庭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班次, 解除护士的后顾之忧, 满足护士的基本需求, 稳定她们的职业心态, 使她们既能顺利的完成工作, 又能照顾到家庭;每位护士在工作都有自己角色。

2.3 维护护士身心健康

护士通常被人们称之为“人类的健康使者”, 这充分了职业的重要社会职能, 他们不仅要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而且要使健康人保持健康, 随着“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策略目标已家喻户晓, 护士将承受人类健康需求迅速增长的更大压力, 特殊的事业性质、特殊的事业氛围以及特殊的服务对象 (我科服务的对象是离、退休老干部以及行政领导) , 要求的护理水准较高, 从而给护士的身心造成较大的压力。具有关调查显示, 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其工作量大小、工作紧张程度、个体对职业角色的适应性等有密切的关系。护士长只有高度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整体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4 了解护士的职业心理需求, 并设法满足

护士长应该了解每位护士职业心理的需求, 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 护士的需求程度差别很大。如以护士职业发展目标的需求为例, 有的护士渴望学业上的深造;有的护士只想成为一名专业技术能手;有的护士则没有什么具体目标, 奉行“一切顺其自然”的发展法则。护士个体在成就动机、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主观因素方面的个体差异, 形成了她们多层面的、多方位的心理需求。如果护士长不能较好的认同护士职业心理需求的个体差异, 就无法因人而异地给予相应的满足, 就不能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了解护士的需求之后, 就应设法最大程度地满足。护士长应帮助她们正确面对各种问题, 建立更高的人生追求目标, 护士长对护士的真心和诚恳态度, 积极地解决护士的困难, 来满足护士的职业心理需求。

2.5 创造良好氛围, 缓解紧张情绪

当代护士职业素质需求2 篇5

沈敏

【关键词】

当代护士 素质需求 研究进展

【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素质是指护士通过不断培养教育、自我磨练而获得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和品质特点的综合。护士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护理专业技

[2]术水平的关键,也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必要条件。为使护生及新护士更为清晰的了解当代护

士所应具备的素质及进展,更为轻松、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就当代护士素质需求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1.不同人群对当代护士素质需求

1.1 患者、患者家属对护士的素质需求

近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患者对护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婉文等对110名患者,114名患者家属的调查[3]结果表明,90.9%的患者以及93%以上的患者家属认为当代护士应首先具备态度热情、关心患者的人文关怀素质,而精湛的技术素质并非当下护士最重要具备的素质。

1.2 医院工作人员对护士的素质需求

孟宏伟安凤英[4]对医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医生对护士的人文综合素质需求的评分高于专业技能素质。可见,在医生眼中的护士应是文雅勤劳、技术过硬、知识丰富的合作伙伴。

1.3 护士自身的素质需求

方伟等对104名合同制护士的调查表明,护士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工作能力以及人文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分为(80.2±11.7)、(83.6土9.02)、(77.5±13.9)、(68.4±13.4)、(74.3±15.1)、(72.5±10.1)。当代护士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素质得分较高,而在人文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得分则较低。可见,护士对自身素质需求着重于专业技能素质,对于心理、人文综合素质较少关注。

2.当代护士素质对临床护理的意义

2.1 时代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护士素质体现了一个医院整体的护理服务水平,更是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体现。当代的21世纪,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能力强并且能够独立承担医疗和保健的实用型人才。

2.2 良好的护士素质可以保护自身,减少护理纠纷

具备良好的素质,能够使护士遇到与患者的口角、误会时,能够很好的控制个人情绪,不会因为情绪失控而导致护理纠纷[6]。文献调查显示,有68.2%的护士时有或经常在日常护理行为中执行口头医嘱,有24.2%的护士时有或经常不能做到于患者拒绝某项治疗、护理操作时有记录[7],在当下新闻传播迅速的时代,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知法懂法才能够使护士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保护自己,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

2.3 良好的护士素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护士的微笑、温馨的语言、善良的心灵等良好的人文素质能给与患者安慰,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娴熟的操作技巧等技能素质又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赖,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当代护士需要具备的素质

3.1科学文化素质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涌入当下的临床护[5][1] 1

理中,护理技术的日新月异与护士知识结构出现了不平衡。中国护理行业现状为:中专或以下占85%,本科仅占1%可见,快速发展的护理技术对护士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当代护士的科学文化素质迫在眉睫。

3.1.1 英语

随着中国2008年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国际医疗交流越来越多,当代护士对英语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张洁对上海98位临床护士的调查中发现,有83.7%的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专业英语的培训。牛筱婷等对天津100位护士[10]的调查显示51.3%的护士英语水平为大学英语A级,46.9%的被访者曾在求职面试时经历英语面试。可见,良好的英语素质已成为21世纪合格护士的必备条件。

3.1.2计算机

孔德凤等[11][9][8]调查研究显示,济南三家医院内仅2.62%、2.61%、0.59%的护士认为自身计

[12]算机网络素质非常强,而护士绝大部分的护士认为自身的信息素质一般。文献调查发现,由于当下护士计算机素质的缺乏,计算机工作站无法正常为护士工作提供方便,而是时常发

生差错,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不便。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信息素质已成为护理人员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护理人员终身学习的前提和条件[13]。

3.2心理素质

在当下的护士除了应付繁重的工作,还要不断学习,从脑力到体力上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宋汝华[14]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HAMA)对208名护士的心理健康评估结果显示:126名(60.6%)临床护士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抑郁情绪,50名(24.0%)临床护士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情绪。因此,作为一名当代护士除了拥有过硬的技术素质外,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沉着冷静、随机应变、较好的进行自我情绪调节。

3.3身体素质

文献[16]调查显示,50.5%的护理人员目前身体存在不舒服的现象,主要有关节疼痛、腿部静脉曲张等。护士每天要在护士站与病房之间来回奔波,还需要翻中夜班班,如此高强度的客观因素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冯敏霞认为护士拥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优雅大方的仪表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能给患者带来信任感和安

[17]全感。

3.4业务素质

作为当代一名合格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首先应具备对患者的仁爱之心,将患者视为亲人,才能发自内心的照顾关怀患者。其次要对护理事业充满激情,热爱护理。护理工作繁重而琐碎,若是对护理缺乏热情,便会对护理工作感到厌烦,无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Grigorios Kotronoulas等[18]调查发现,肿瘤科护士由于对疾病有限的知识,致使患者对疾病的诱发因素为引起足够重视。可见,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是当代护士的必要条件。

另外,护理工作是团队工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才能使护理质量提升到最大化。最后,当代社会的日新月异,需要护士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善于用创造性思维,评判性思维去发现每天工作中的问题,并且分析、解决问题。

3.5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护理内在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人文医学是知识经济时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护士应将以人为本的信念真正内化,成为自我价值的一部分[20]。

3.5.1 语言沟通素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医观念的转变,病人希望有知情同意权,了解更多的诊疗、费用、服务信息。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纠纷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关[21]。曾凯等通过自制[19][15]的调查问卷对1009名护士研究表明,仅有23.19%的护士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沟通知识来应付临床各种沟通情景。Sakiko Fukui等对日本护士向肿瘤患者传达不良信息的沟通技巧培训中发现,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技能能够显著提升护士的自信。

当下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层面,而向更高的人文关怀层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当代护士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更能满足当代患者被关怀的需要,提升护士的社会地位和整体形象。

3.5.2 礼仪素质

护理的奠基者---南丁格尔,正因为护理时那优雅美丽的背影,被战士们誉为“提灯女神”。而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作为中国当代“白衣天使”的护士,更应当容貌服饰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得体[24]。谭颖等[25]对广东在职的160名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后发现,礼仪培训前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为90.56%,培训后则达到了97.78%。可见,良好的礼仪素质可以使护理工作成为一种艺术和美的享受,提升白衣天使的优雅形象,从而改善护士的社会价值,是当代护士所必备的素质。

4.提高当代护士素质

4.1 积极开展在职护士综合素质培训

张晓静等则提倡动员学习,普及学习、强化学习三个阶段的英语培训方法[26]来提高护士英语素质。谭颖芬等建议护理部邀请礼仪教师进行专题讲课护士进行礼仪培训。谢红珍等研究发现[27],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4.2 加强护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杨艳等[28]调查发现对大专实习护生进行读书报告的培训,实习护生查阅文献、知识总结、多媒体制作、沟通表达等能力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显著增强(P

29、30]。而护理作为一门实用科学, 在教学方法上, 应注重实践环节, 注重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31、32、33]。

5.小结

护理的核心内涵是照顾、人道和帮助[34]。具备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疼痛,带来感官外在美的享受;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才能发自内心的关怀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护理的对象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具备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始终如一的严谨,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代护士当代护理人员除了拥有基本的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素质、法律素质、良好的英语能力以及优雅大方的礼仪素质。

可见,时代的发展、患者需求的提升,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5、36]。因此,要成为一名21世纪合格的当代护士,需要具备人文、科学、道德、专业等多项综合素质,从而充分运用这些综合素质,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给与患者身心的关怀和护理,全面塑造当代知识渊博、温文尔雅、技术娴熟、充满爱心的新白衣天使形象,进而全面提升护士的社会地位,加强护理工作者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价值感,促进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万年,李宁.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7:24—27.

2.徐明丽,方媛,肖岷等.临床护士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9,4(24):89.

3.赵婉文,周天蓉,李玲.护士素质需求调查结果对临床教学的启示[J].中华护理[25][22][23]

教,2007,6(7):305-307.4.孟宏伟,安凤英.新形势下护士素质的需求调查[J].中外医疗 2010,29(30):162-163.5.万伟,刘玉环,郑玉婷,何晓波,张晓彬.合同制护士综合素质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2010,27(19):1466-1467.6.方华.护士素质与护理纠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3):51-52.7.王敏,冯印敏,李长菊,张桂荣,于作芳.临床护士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现状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11):1053-1055.8.鲍丽辉,刘晓军.针对提高护士素质问题的思考[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24(2):723-724.9.张洁.临床护士对专业英语需求度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17(12):1433-1436.10.牛筱婷,王惠,刘玉强.护士英语水平及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18):1651-1653.11.孔德凤,刘霞,张学花.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9,15(11):1-3.12.李艳萍,潘桂荣,彭晓丹。计算机工作站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3.沈洁,姜安丽.护理专业在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10).14.宋汝华,李淑英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 2011,17(21)

15.叶少华,郑少云,叶丽珍.如何培养护士职业素质[J].当代护士.2004(8):22-23.16.卢丽琼,刘家祯,戴红芳.医院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6):71-72.17.冯敏霞.浅议现代护士的素质[J].中华民族民间医药, 2011,20(1):87.18.Grigorios Kotronoulas, Constantina Papadopoulou ,Elisabeth Patiraki.Nurse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provision of sexual health car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J].Support Care Cancer(2009)17:479–501.19.苏敏.护理人文素质与岗位服务意识探讨[J].首都医药, 2010(14).20.牟建珍.护理人文化服务实施效果的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07(6):65.21.李霜.对新上岗护士沟通技能培训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0,19(z3):347.22.曾凯,卢惠娟,李铮,吴燕,李映兰.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7):29-31.23.Sakiko Fukui,Keiko Ogawa,Naoshi Fukui.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on How to Break Bad News for Japanese Nurses in Oncology: Effects of Training on Nurses’ Confidence and Perceived Effectiveness[J].J Canc Educ(2010)25:116–119.24.吴清华.礼仪培训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09,16(17):91.25.谭颖芬,林丽芬,李蓉.护士礼仪培训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6(6):56-57.26.张晓静,赵艳,朴玉粉.分阶段护士英语培训的实施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 2009,9(4):71-73.27.谢红珍,潘绍山,黄家驹,梁爱琼.护士规范化培训与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培养方法 篇6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还要有善于观察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熟悉病人的个性特征和情绪状态,以及病人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康复的影响,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病人安心治疗,促使早日康复,因此,护士应具备以下一些良好的心理素质。

敏锐的观察力

护理人员不单纯是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病人解除疾病痛苦,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根据病人的表现推断其内心世界,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及时解决,使病人得到心理安慰,很好的接受治疗,加速疾病的康复。

要培养这种能力,就要学习心理学,有关护理社会学、营养学、人际学等,理论联系实际,多接触病人,逐渐积累经验,探索出一套病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弄清不同类型的病人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要正确了解病人的很多心理活动,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尽快和病人沟通思想的能力

所有病人进入医院都会感到陌生,甚至产生恐惧感,这是一种具有共性的心理活动。不同疾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病人以及个人家庭情况不同,都会有不同性质的心理活动,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快与病人沟通思想,及时掌握情况,仔细分析、认真研究,并给予解决,才能使病人相信医院,消除顾虑,产生安全感,安心接受治疗,使疾病尽快康复。

语言沟通:同样一句话,如果说话时表情或者音调不同,就会引起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这就要求护士要注意语言的培养,说话时不仅要内容具体、切实、生动活泼,并联系病人的心理实际,针对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而且态度要亲切、关怀、诚恳、和蔼,体现出“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

非语言沟通:病人许多心理活动,常通过语气、语调、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表现出来,所以护士应细心的观察,比如癌症晚期的患者对生命丧失信心,不配合治疗,我们在查房、治疗或者巡视病房时,与他(她)握握手,给他(她)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使他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与温暖,能积极的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尽快地与病人沟通思想,是及时获得病人的心理活动信息很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使病人有说话的机会,只有启发病人诉说,才能使病人有所了解。护士应该努力做到自己就像病人家庭中的一员,如同老人的儿女,孩子的母亲,同志的手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境地,这样彼此之间的思想也就容易沟通,病人的心理活动就会毫不掩饰地暴露出来,这时若抓住时机,做一些心理治疗,将起到药物治疗所起不到的作用。

沉着、镇静、理智

有些病人就医时情绪不稳定,感情脆弱,一个人离开他熟悉的家庭,中断工作,改变生活习惯,进入陌生的环境,遭受疾病的折磨,有些人还要面临手术、死亡的威胁,心理上恐惧焦虑和不安,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护理人员要正确处理妥善解决所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当然有时护理人员自己的心情也不好,这就要求我们要镇静自己的情绪,运用理智、沉着正确地对待病人,应从职业道德出发,并保持高昂的情绪,乐观的态度,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决不能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施加于病人,对每个病人应一视同仁,不能感情用事,使每个病人都感到护理工作者对他们的关心和体贴。

这就要求护士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

注意自身对病人的影响

一种是通过护理活动,如操作熟练、动作轻巧、细致、利落、有条不紊,病人才会感到放心,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要求护士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能力,让病人信赖。

另一种是护士的生活范例作用,即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等。这就要求护士行为大方、举止庄重、衣着清洁整齐、语言和蔼可亲,这样才能从无意识的影响中,使病人产生信赖感。

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定的完善,这就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自己,使护理事业更上一个新高度。

心理品质所反映的是结果,是个人在某一时期、某一场合表现出来的稳定、一贯的心理特征,它是多种心理素质的高度凝结,如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等。而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既是结果更是过程,它比心理品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护士职业素质的基础,也是护士成才的根本动力。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做好护理工作,就应充分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职业素质。

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她还赞誉道:“护理是一门艺术——从事这门艺术要有极大的心理准备。”这既是对我们护士最高的赞誉,也是对我们护士的最高要求。

因此,在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今天,作为一名临床护士要适应时代要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对自身内在的、外在的各个方面进行历练和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把患者作为完整的“社会人”给予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的关爱和服务,这必将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推动护理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提升护理水平 篇7

现代护理工作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以提高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首任[1]。“以人为本”不仅指护士, 也是指患者, 即医院的护理工作要“以病人为中心”,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由此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南丁格尔说:“一个护士必须十分清醒, 绝对忠诚, 有适当信仰, 有奉献自己的心愿, 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同情心……”。要成为一名优秀护士, 除了要有全面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临床操作技术外,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由于受到护理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工作环境压力、相关社会因素及护士本身内在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许多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 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护士队伍的稳定、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治疗康复。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使护士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之中, 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是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 促进整体护理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1 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决定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亦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护士的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3]。为此, 护士必须克服个性上的弱点和不良心理, 加强自我修养与完善,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优良心理素质的现代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必须认识到护理事业是贡献于社会、服务于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职业, 这样才能够做到热爱护理专业, 忠诚于护理事业。护士表现出来的优良的服务态度可以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接待患者应热情有礼, 护理患者应耐心细致, 得到患者的信赖和配合, 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语言是心灵的窗户, 是情感的“体温计”, 因此, 在护理工作中, 护士要善于运用语言, 发挥语言的巨大作用。在进行心理护理时, 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灵活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护士的行为对患者具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护士的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热情周到, 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并产生信任感;反之, 则会萌发厌恶、恐惧心理。护士操作娴熟,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 提高护士心理素质的方法

2.1 把好护士入学关

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决定了护士要比其他工作者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 护士学校在招收护生时, 可适当进行护士职业心理测试, 优先录取那些心理素质稳定、具备护士人格特质并且热爱护理专业的学生, 使性格与职业相匹配, 保证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稳定。

2.2 培养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护士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群体, 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 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才会热爱并忠诚于护理事业, 理解护理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做好护理工作看作是自己应尽的崇高职责, 才会真正爱护并尊重患者, 在护理中就会主动自觉地加强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 时刻注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要培养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关键是要抓好思想教育, 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形式, 指导护士学会用“角色转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使护士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

2.3 把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为了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 必须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只有把握好心理学基础知识, 才能更快、更好地培养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 护士除了掌握好护理学专业知识外, 还应学习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道德修养和美学等有关知识, 增加知识面, 扩大视野。当护士在护理实践中感到有压力时, 就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自我减压, 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2.4 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

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还必须掌握较全面的基础护理及专科理论知识, 包括医学基础、临床医学、卫生学、医学研究、人文科学及医学护理学等知识,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工作。同时还要掌握娴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 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为此, 护士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通过外出学习、自学、护理查房、病区组织学习、参加专题讲座等途径, 认真学习护理“三基”理论知识, 按照各项临床操作技能规程, 自觉进行强化练习。医院、科室要鼓励临床护士加强再教育学习, 也可以提高临床护士的综合素质和素养[4]。只有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 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 才能树立起护士的自信心, 遇到紧急情况时, 就能保持沉着、冷静的心理状态, 准确、及时、迅速地进行处理, 确保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

2.5 要注重实践锻炼

护士优良的心理素质并非生来就有的, 而是要通过临床实践, 不断地刻苦磨炼, 才能慢慢发展和培养起来。护理实践是培养护士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 作为一名护士, 要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 必须在临床实践中有意识地加强锻炼。在护理过程中, 要自觉遵守各项护理工作制度, 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以端庄的仪态, 饱满的精神, 热情、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认真听取患者的评价和意见。还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以一名优秀护士所具备的熟练技能和良好心理素质来衡量自己, 发现差距, 克服工作中的不足。通过不断学习和磨炼, 逐步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

2.6 注重自我调节和控制

护士的工作压力多种多样, 适当的压力对于护理工作可起到趋动作用, 可以使护理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 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但过重的压力如不及时进行疏导和调适, 则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工作效率下降、护理差错增多、引发医患纠纷等, 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水平, 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 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作为护士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学会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 适时进行自我调节。工作之余, 应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在运动之余使身心得到全面放松, 减轻护理工作所带来的各种压力, 从而以更好的心态和精力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护理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护士的工作压力对护理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 要想方设法消除引起护士工作压力的不利因素或压力源, 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 使她们切实感受到人性化的关爱[5], 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重视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 达到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水平, 推动护理事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牛小林, 黄茂辉.迈向21世纪医院护理管理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8) :614617.

[2]郭浪花, 张红菊, 荆茹, 等.将法律意识运用在护理工作中预防护理纠纷[J].全科护理, 2006, 23 (4) :50.

[3]汪建梅.护士负面情绪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5, 2 (22) :2112.

[4]陈希萍.影响护士生活质量的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 2005, 19 (19) :1011.

心理护理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篇8

1 加强护理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1.1 心理学是护理的基础

首先必须了解护士各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既有认识、情感和意志, 又有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 而且各种心理现象又时刻在变化着。所以护士如果不了解人的这些基本的心理现象, 就很难正确提出病人的心理问题。

1.2 不断积累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经验

临床上护士每天面对的是不同阶层、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接受能力的各种各样的人。即使是同层次的人, 不同的人其心理状态也会不同。所以, 如何正确判断病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护理的前提, 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是心理护理成败的关键[1]。

2 正确应用沟通技巧

沟通是护士为了解病情全部过程, 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而与病人面对面的交流。交流又分为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交流两种。

2.1 语言交流

与病人交谈是护士实施心理护理的必要手段之一。交谈又分为正式交谈和非正式交谈。正式交谈是护士在病人入院时向病人及家属了解其发病原因、发展过程以及治疗用药情况等;非正式交谈是护士在为病人做治疗、护理操作或与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进行的交谈。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有意无意地使病人将其内心感受、情感和意志以及对待疾病的态度正确地表漏出来, 然后进行分析、总结, 才能确定病人的心理特征, 从而提出心理护理问题。

2.2 非语言交流

是护士通过自己的行为、表情、情绪、姿态等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达到和病人沟通的目的。具体地说, 护士和病人交流时, 距离不宜太远, 视线尽量平行, 神情尽量专注, 真心倾听病人诉说, 同时以点头答应等表示同情、关心、体贴;必要时对老人、小孩及女病人可轻拍肩膀或者握手示意真诚关心;同时以温和的微笑和乐观的情绪感染病人使其感到亲切、愉快, 从而感觉在医院有安全感、信任感。

3 关注病人, 尊重病人

3.1 真心关注病人

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生活所需, 以满足病人合理需求。作为护士, 要及时主动向新入院病人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 介绍住院须知, 帮助病人尽早熟悉所处环境, 摆脱孤独无助的感觉, 同时就病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给病人安排合理的探视时间, 让家属也来关心、照顾病人, 在生活上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 给予合理的帮助。

3.2 尊重病人的人格、信仰、爱好和隐私等

尊重他人才能让他人尊重自己, 尤其病人不仅有躯体疾患, 而且心理也和正常人不一样, 他们情感脆弱、情绪低落, 所以护士要尊重他们, 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只有这样, 才能使病人对医护产生信任感, 病人才能倾诉内心的情怀, 护士才能真正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病情。

4 准确提出心理问题

中有准确了解病人心理, 及时准确提出心理问题, 才能正确地对其实施心理护理, 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病人的各种心理问题, 所以不同的心理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医学模式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 心理护理在临床上越来越重要了, 病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 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医德医风;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心理学理论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心理护理工作经验;不仅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要有准确确立心理问题的能力, 还要有正确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的技能。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 满足医学科学发展的需求, 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护理模式所要求的合格护士。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当代护士职业素质 篇9

1 市场经济社会应激的心理引导

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改革不断冲击着医院, 一些护士价值观人生观也随之发生改变, 个别护士出现崇拜金钱享乐主义。逐渐对繁忙而琐碎的护理工作感到厌倦。表现为漫不经心, 工作拖拖拉拉, 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纪律性差, 如不及时发现和给予心理疏导, 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引导护士一方面在临床工作中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护理伦理及有关学科知识学习, 开阔视野, 用身边有经验的老护士作为学习样板, 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优秀护士, 使护士队伍的素质不断完善。

2 高智低能依赖心理与引导

当代护士日趋独生子女化, 这与我国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从小自己的事情就是父母的事情, 小到穿衣背书包, 大到陪学习。使学生在家长的保护伞下长大, 从心理上很难摆脱那种依赖性。适应社会的能力缺陷, 易发生消极心理, 引导护士树立自信心, 认真向有经验的老护士学习, 培养个人的整体素质, 语言表达能力, 与病人沟通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事情能力。树立对护理工作独立性完整性的信心, 多给予护士生活上的体贴和帮助, 培养护士坚强的性格, 顽强的毅力去适应社会, 培养其独立性的发挥, 减少其依赖性, 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改变的需要, 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护士。

3 社会角度向钱看心理引导

受商品大潮的冲击, 人的价值观的改变, 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平衡, 注重实惠等不良因素使护理质量得不到完善, 所以提高当代护士素质优为重要, 要加强对当代护士的医德教育, 培养医德情感, 锻炼医德意志, 不能被当前“向钱”看风迷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创造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护士要加强业务学习, 掌握心理知识和社会对护理工作要求观念。举止端庄, 仪表整洁, 不藐视自己的工作, 用圣洁的爱去关心患者, 将护理工作做到位, 用实际行动去打造社会对护士的偏见。

4 技术水平和业务培训引导

护士职业素质优劣受技术水平的直接影响, 护理技术转化为医疗效果医疗质量的过程中护理技术本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护里业务实践中定出各项标准对当代护士进行基本训练, 做到三抓紧, 抓紧对当代护士的入科前教育, 向她们介绍护理工作的典型, 鼓励她们今后好好工作, 已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为病人服务中去;抓紧基础护理及各项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按照责任制的内容工作, 上岗上心, 做到对一天的工作心中有数, 有条不紊, 尽快适应护理工作中责任心强, 细心, 耐心, 并且要有爱心;抓紧对当代护士临床常用技术操作的达标考核, 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无菌操作不得违反规程, 把三查七对落实到每项护理操作中去, 做到不做好三查七对不作任何处置, 使这项工作制度成为每个人的工作习惯, 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不断考核使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化, 新技术新业务的引进, 扩大了护理领域, 增加了护理项目,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 通过自学和在临床中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提高当代护士的职业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护士职业素质 篇10

1 文化仪表方面的素质

1.1 护士的形象

护士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 尊重患者, 强化优质服务意识, 自觉培养自己职业素质修养水平。护士的仪表、行为和语言就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和安慰, 不能根据现在的潮流来打扮自己, 看护士面貌和乐观的情绪, 而不是看是潮流却不能增加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当患者来院就诊时要面带微笑, 热情、友好、主动地接待, 不断学习礼仪知识, 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具有气质, 让患者感到亲切, 消除陌生感。

1.2 护士的语言修养

护士的美好语言不但能使患者听了心情愉快, 而且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护士的应运用温柔的言语, 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 因人而异地主动讲解患者想要了解的情况。要尽快熟悉患者, 护患双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达到理解、同情。不以戒备的心情来对待护士的举止行为, 以和睦的眼光对待信任护士, 依赖护士, 以知心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

1.3 护士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应加强自身修养, 不应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或其他地方的不快带到工作中。有宽敞的胸怀, 在工作中能虚心学习同事的新方法新技术, 能听取不同意见,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工作中互相交流经验。用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鼓舞患者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不急不躁, 正规操作。因此护士应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及良好的心理。

2 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

2.1 护士是白衣天使的化身, 是医院窗口的代言, 是能给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 有的护士道德品质不佳, 态度生硬、对没有干系的患者不耐烦, 有利用价值的患者就关怀备至。对来院就诊的脏、老、残疾的患者有点嫌弃, 对他们不闻不问。

2.2 只有优质服务, 养成处处为患者着想, 尽职尽责, 护士与患者是两个地位平等的个体, 只是社会分工不同, 对任何患者都应向对待朋友一样, 对特殊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咨询、指导和陪护, 坚持以患者第一, 以服务第一的宗旨, 扩大服务对象, 才能在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

3 专业技术方面的素质

3.1 具有精湛的理论和娴熟全面的业务技术, 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 体征和护理要点, 能及时准确的制定护理计划, 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从患者入院、饮食、药物反应、出院后的护理措施, 进行饮食、日常生活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教患者及家属某些护理技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好防治传染病的宣传工作。

3.2 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 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利用一切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刻苦钻研业务, 努力完善护理技能, 掌握运用各科新技术, 新仪器的精湛技能,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决定了护理学科需要一种专门人才, 只有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 才能将护理事业不断提高, 将我们学会的专业知识、操作能力运用在临床护理中, 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丹.优秀护士培养七要素[J].家庭护士, 2006 (12C) :64.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篇11

【关键词】 护士;心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201-01

伴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护士的工作任务已经不再单单是打针、包扎、发药等基本的技能操作,现代护士的工作任务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复杂,除了帮助病人进行恢复健康外,还要对健康的人进行日常护理,帮助其维护健康,繁多的工作就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以便更好的展开护理工作。

1 心理素质含义及其重要性

1.1 心理素质的含义 心理素质是个人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特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是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多种品质的高度凝结,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相比更具有内涵,意义也更加深刻。构成心理素质的要素包括很多,具体有辨别能力、认识能力、意志能力、品质道德、气质个性等各个方面。一个人的素质包含了很多种,心理素质只是人整体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比较重要的一大要素。人的心理素质时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在经过了后天的生活环境与各种教育的培养后慢慢步形起来的。与人其它素质相比,心理素质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

1.2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影响人体健康。心理素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了人自身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时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出现问题,则可间接的影响到认得身体健康。当人没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就会导致性格病态、情绪障碍、心理缺失,这些都是心因性疾病的产生直接或间接原因。影响活动行为。心理素质从根本上来说是时人的一种思想意识的潜作用,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常常会在人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识,意识的反作用就能促使人朝着自己所想的方向进行个人行动,如果个人心理素质不健康,就容易导致人进行错误的活动,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影响智力发展。心理素质包括了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个方面,个人智力的开发和利用关系着人今后的学习、事业发展情况,当心理素质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人大脑智力的发展,使人的文化素质、科学知识、人为品德受到制约,对个人的人生发展不利。

2 从多角度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

2.1 素质锻炼方面 心理素质的提高必须借助于人的实际锻炼,只有多投身于社会实践和日常工作中去,才能让自己的心理得到充分锻炼。主观方面而言,护士在工作之余应该多参加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锻炼活动,如:野外训练、登山运用、长短跑步等运动,不断地使自己的心理耐力得到加强。客观方面来说,医院在对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外,还需要对护士开展一些心理素质活动,如:知识讲座、心理游戏、紧急处理等集体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培养护士的实践活动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素质主要的还是在于护士对自己的训练拓展,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各种各样的锻炼,为心理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心理素质的提高。

2.2 职业道德方面 护士要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是提高护士心理素质的思想基础。让护士能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护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意义,培养护士职业人员的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以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着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来。其次,护士需要增强自己的职业理论知识,只有学习了与护士工作有关的知识后,才会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好的处理一些问题,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自己的心里素质也将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护士所具备的职业知识主要包括了:护理学专业知识、心理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医学道德修养等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存量,这样在调整自己的心情或者处理问题是就会运用自如。

2.3 心态调整方面 生活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人,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即每个人的情和特征都不一样。护士在面对不同的病人或者护理对象时,常常要面对很多不同的情况。有的人会很轻松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有的人性格不好使得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有的人则会故意找事为难护士的工作。这些各种各样的人,对于护士而言都是一种综合考验,既考验了护士的应对能力,也考验了护士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身的处理事件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需要护士具备足够的调整能力,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不能因为一件事情而影响到自己下面的工作。这就告诉护士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面对难以解决得事情时,更要耐心思考,争取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这样就能够在无形之中让自己的心理素质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对于护士人员来说时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心理素质越强的护士,在工作当中就会很好的处理一些事情。因此,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从从方面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 谭自然.护理新概念与临床[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112.

[2] 李荐中.医学心理学与现代心理护理[J].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6.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我院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74 562人次, 其中男37 011人次, 女37 551人次;成人24 854人次, 小儿49 708人次。

1.2 方法

对输液室55名护士在进行静脉穿刺时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通过对我院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74 562人次的穿刺效果观察, 一针穿刺成功69 362人次, 成功率占93.03%, 一针穿刺失败5 200人次, 占6.97%.其中确认心理素质造成穿刺失败4 800人次, 占92.31%;技术因素99人次, 占1.9%;患者不合作造成穿刺失败146人次, 占2.8%;血管等因素造成穿刺失败155人次, 占2.99%.调查对象中, 初级职称36人, 占65.00%;中级职称19人, 占35.00%;年龄在20岁~45岁, 平均年龄30岁;护龄2年~20年, 平均护龄11年。

3 讨论

3.1 护士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

3.1.1 环境和压力源的影响

操作环境嘈杂, 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可以干扰人的信息, 如喧哗、围观者、开关门窗及脚步声等噪声或有人在护士旁边议论一些带有刺激性的事情, 包括室内灯光、空气等都对护士的感官和情绪造成不利的影响。家属及患者过分挑剔, 过多的责备和过分地苛求护理人员, 对护理工作期望过高, 肥胖儿、超体重儿越来越多, 这些使护士在实施静脉穿刺时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3.1.2 个性方面的影响

没有两个个性心理完全相同的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个性。它包括兴趣与爱好、能力与素质、气质与性格等。医学心理学表明, 个性的积极水平和倾向性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有的操作者在操作环境嘈杂、人员走动多时, 注意力容易分散, 操作时心不在焉, 造成穿刺失败。有的操作者水平的发挥取决于患者的态度, 患者给予信任、赞赏时, 她的积极性和倾向性就起到强化作用, 信心增强, 穿刺成功率提高, 相反, 则以失败告终。那么, 护士外显行为优势必然随之波动。因此作为一名护士,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者, 必须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个性。

3.1.3 情绪方面的影响

情绪是人与人之间的非语言性信息交流, 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 并影响着认知活动的进行。人的办事效率及质量受情绪的影响和调节, 即使是微妙的情绪变化都可影响护士穿刺成功率。在工作繁忙、疲劳、操作前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如果没有及时调整, 心烦意乱, 或操作时情绪急躁, 对血管不加选择, 急于求成, 就难以一针见血。尤其面对家属的质疑, 要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我表现, 避免多余思维信息干扰[2]。调查中55名护士都有同感, 假如今天第一个患者穿刺不成功, 那么后面的穿刺就难以一针成功。因此, 护士必须掌握情绪变化的心理过程, 注意稳定自身的情绪变化, 保证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3.1.4 意志方面的影响

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为, 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当患方是亲戚、朋友或者熟悉的领导时, 护士就会担心一旦穿刺失败, 就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心里越害怕, 操作就越容易失败。或在静脉穿刺时, 遇到怕痛、紧张、恐惧心理的患者:譬如是小儿, 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 来到医院就变成对医护人员医疗和操作技术的苛刻要求和百般挑剔[3], 如果操作者意志薄弱, 自我调节能力差, 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的心态, 使原有技术操作水平下降, 容易造成穿刺失败。而意志坚强的人能及时排除各种不良因素, 消除自己焦虑的情绪, 用真挚温和的语言消除患者怕痛不安心理, 从而取得患者的配合, 发挥最佳的操作技能。

3.2 护理操作技术对静脉穿刺的影响

3.2.1 精湛的操作技术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保证, 只有

具备过硬的技术, 才能在关键时刻忙而不乱[4]。因此, 要加强业务学习, 苦练基本功, 提高护士应变能力和自信心。要善于总结每次穿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 总结出静脉穿刺的技巧。在实际操作中, 若一针未成功, 应立即向患者和家属表示歉意, 并找出失败的原因, 调整好心态, 重新穿刺, 若两针仍未成功, 应主动请穿刺技术过硬的护士操作, 以免紧张心理进一步影响穿刺效果。

3.2.2 做好操作前的准备

忽视注射前的准备工作往往会造成工作忙乱, 影响穿刺的成功率。物品的优劣会给护士造成一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如针头带钩、针尖钝平;止血带松弛缺乏弹性;注射器活塞不严实;输液管漏气、调节器不紧等常用的物品质量差或年久老化问题都会给穿刺的成败带来影响, 所以护士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做好准备工作, 备好所需物品, 避免让患者缺乏信任感。

3.3 患者不合作或穿刺血管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

对一些老弱病残长期住院或个别血管“隐形”的患者,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 认真按解剖位置选择血管。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胖瘦和所患疾病不同, 静脉的粗细、深浅、软硬、弯直也各有特点, 因此护士必须仔细观察, 不断总结, 因人而异选择穿刺血管。穿刺前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 使用血管暴露方法, 充分暴露血管, 静脉穿刺时放慢穿刺速度, 将会提高穿刺成功率[5]。护士还应将整个操作过程看成一个整体, 在穿刺前介入良好的语言, 形成一个融洽的穿刺氛围, 穿刺时善于与患者沟通, 以轻柔的动作、娴熟的穿刺技术, 通过一言一行使患者对自己产生信任。

4 小结

4.1 护士心理素质影响静脉穿刺是主因。

4.2 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要想做到“一针见血”, 需要我们用积极的心理去排除消极的心理影响, 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排除一切干扰, 使正常的水平得以发挥。

4.3 强化个性积极水平和倾向性

护士工作繁杂, 这就要使自己个性趋向自觉积极的水平。工作注意力集中、头脑清晰、心中有数就能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通过一言一行使患者对自己产生信任。

4.4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实践中, 要加强自我锻炼, 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在穿刺中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自我鼓励, 自我命令, 自我锻炼, 主动克服困难, 勇于挑战自我, 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提高穿刺技术。

所以, 护士在临床操作过程中, 除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有效方法外, 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稳重自信, 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 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致谢:本文曾得到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第二医院副主任护师梁桂兰的指导帮助, 谨此致谢!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输液室从事输液工作55名护士以问卷形式对穿刺成功率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密切相关, 技术操作是根本, 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是关键。结论 护士熟练的静脉穿刺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成功成正比关系。

关键词:心理素质,静脉穿刺,质量,影响

参考文献

[1]朱水娣.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6, 1 (1) :1-3.

[2]曾艳.浅谈小儿静脉穿刺技巧[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 2006, 2 (3) :58.

[3]高维波, 屈瑞霞.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 (5) :459-460.

[4]边小辉, 冯瑞娟, 周世霞, 等.护士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及对策[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06, 8 (3) :155-156.

上一篇:出血性疾病下一篇:审美价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