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士职业素质

2024-10-13

供应室护士职业素质(共11篇)

供应室护士职业素质 篇1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核心科室, 其工作性质繁琐复杂, 既要参与临床科室的服务工作, 又要控制各种诊疗包的感染传播, 还担负着联络协作任务, 在医院的整体工作中起着协调、联络、沟通的重要作用。供应室护士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 直接关系到服务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当前新的护理观念及要求, 必须置于专业发展之中, 不断提高供应室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 才能适应现代供应室工作发展的需要。

1 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1 高尚的职业道德

供应室工作人员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 但其每一项工作的好坏都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按照临床科室的要求提供所需的无菌物品, 并随时准备好急用物品和机动物品。供应室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才能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任务。

1.2 良好的慎独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慎独是指在无人监督、单独工作的情况下仍能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由于供应室的许多操作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 故慎独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各类器械物品是否按照操作规程洗涤、消毒, 各种消毒液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 被污染的物品是否视为污染物品重新消毒灭菌, 都有赖于供应室护士的良知和责任感。

1.3 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

供应室护士和临床科室人员的联系较为紧密, 接触范围较广, 这是由供应室工作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在与临床科室人员的交往过程中, 供应室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 要注意自身的形象, 讲究文明礼貌, 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通过良好的语言技巧和温和适当的语速, 与对方达成有效的沟通和理解。这样, 既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又能使双方心情愉快, 有利于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1.4 健康的身心状态

供应室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 洗涤、包装、灭菌、下收下送等各项工作, 劳动强度大, 经常加班加点, 加之污染的物品聚集在供应室, 长期接触污染物品和器械, 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 供应室人员要有健康的体魄, 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 要加强自身防护, 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

2 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2.1 丰富的专业知识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是由临床科室调入, 她们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 而对供应室专业知识的掌握却不够全面。要胜任供应室的工作, 适应供应室的工作, 就要认真全面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 并能做到灵活应用。

2.2 熟练的操作技能

医院的消毒供应室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室, 具有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要求。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仪器的消毒灭菌等操作程序, 掌握脉动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原理、参数和操作规程, 掌握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的操作方法, 做到能熟练运用、得心应手, 进而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3 科学的思维能力

消毒供应室的各种仪器设备会经常出现故障情况, 在发生故障之前, 常会有一些前兆现象。作为供应室的护士, 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故障发生前排除隐患或通知维修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如仪器电路超负荷时, 常有电路焦糊现象, 如能及早发现就能避免仪器的损坏。

2.4 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医疗护理形势发展日新月异, 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就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 掌握新的操作技能, 加快知识更新, 不断完善自己。否则, 就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 给工作的开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不利影响。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没有它, 再高超的技术也失去意义。因此, 职业道德与专业技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只有具备了上述综合素质, 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更好地为临床一线服务, 真正做到急临床所急, 想临床所想, 供临床所用, 从而圆满完成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任务。

供应室护士职业素质 篇2

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量表》,我的测试结果从高到低排列,得出的三组答案分别是社会型、管理型、现实型。再对照《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的匹配 》和《测试结果与职业匹配对照表》得出人格类型所匹配的职业是家具售货员、书店售货员、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日用品售货员、护士长、自然科学和工程的行政领导。

ESR人才最大的特征是活力,善于与人交往,喜欢周围有别人存在,对别人的事很有兴趣,乐于帮助别人解决难题。通常他们助人为乐、有责任心、热情、善于合作、善于与人沟通、富于理想、善良、慷慨、耐心等等。

虽然读护理这个专业不是我最初的意愿,是被调剂的结果,但是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量表》的测试和我这两年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性格和能力的了解,我觉得我很适合做护士这一行业。作为一名护士,你不仅要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患者减轻病痛,也是患者的“代言人”。这就要求护士需要在各方面有很强的职业心理素质。

护士这个职业是社会职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尽全力为患者服务就要求我们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外,还要:

1.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样在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工作的时候能让患者明白健康宣教的内容,除了健康宣教,还要与患者、患者家属及相关医护工作人员和谐相处,所以,我们需要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2.拥有敏锐的观察力,悟透心理学。很多患者,其实疾病本身并不可

怕,可以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治疗缓解,但是患者自身对疾病的看

法和顾虑以及患者的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和家属等等都会使患者或

多或少在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顾虑,这就要求我们要很好地学好心理

学知识,然后运用我们的知识去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顾虑,促进患者

康复。

3.沉着、冷静、理智。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常常会有一些突发状况,当突发状况发生的时候,一方面患者会感到惊慌,而且我们本身也

会有一些慌乱,这就要求要时刻保持着沉着、冷静、理智,时时刻

刻做一个表率,给病人以安全感。

4.善于运用非语言沟通。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声温

暖的问候,一次认同的点头,一个拥抱等等,在一些时候胜过药物,可以给患者无限的信心和动力。

5.不断求知,及时更新知识。随着一些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更新的速度超出了我们能想象的范围,所以我们需要时时刻刻保持着求知

欲,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供应室护士职业素质 篇3

【关键词】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81-01

在现代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消毒灭菌技术也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也面临种种挑战。随着工作内容的不断更新,其职业安全也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供应室护士长期从事回收、清洗污染后的医疗器械物品,这些污染物品不同程度沾染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是最危险的感染性暴露源。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锐器、利器刺伤,高温烫死,化学消毒液灼伤,严重危害供应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为此,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危害因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措施,减少危害,保护自身健康。

一般资料与方法

1、供应室工作的主要危险因素

1.1护士自身因素:清洗过程中不按照操作程序及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认真佩戴防护用具或防护用具使用不当等。

1.2化学因素: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消毒剂、环氧乙烷,这些消毒剂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易挥发于空气中被人体吸收,可引发鼻黏膜及气管黏膜水肿,损害呼吸系统,还可刺激人体双眼出现流泪、疼痛、视物不清,长期接触此类化学制剂,对使用者造成损伤及不适,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样症状,致癌及流产。

1.3物理因素:在清洗玻璃器械及金属制品时,易被破损的玻璃及锐利的刀剪损伤,致使残留的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造成危害。有文献表明,针刺伤时只需0.04毫升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使刺伤者感染。美国50万医护人员中,每年被注射针刺伤的人数高达8万以上,占从业人员的16%。紫外线广泛用于供应室的空气及物表消毒,护士经常间接接触,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1.4生物因素:供应室人员在回收污染器械时,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很有可能被预处理不好的污染器械上残留的病毒侵害,造成自身感染。

1.5环境因素:(高温)检查包装区的高压蒸汽灭菌锅散发热量、各种机器发出噪音、潮湿的工作环境,长期接触冷水,供应室工作人员患风湿性关节炎、耳鸣、听力下降明显高于其他科护士。

2、防护措施

2.1化学性因素的防护措施:(1)在浸泡各类污染器械时,不仅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毒剂,更要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和毒副作用,严格佩戴防护用具,存放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防止挥发于空气中对人体造成伤害。(2)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若工作人员出现头晕、咽部不适、皮疹,应首先离开配置现场,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滴注滴眼液,服用抗过敏药物。

2.2物理因素的防护措施:制定并完善防护制度,强化护士的防护意识。根据各工作室要求,完善防护制度,将防护知识行为化、习惯化。紫外线消毒时间尽量安排在工作间歇期,工作人员尽量减少进出次数,如有急事需进入时,应将紫外线灯关闭或佩戴防护眼镜后方可進入。接触锐利器械时应用持物器或单手操作,经常演练针刺伤的操作程序,使其牢记于心,及时处置。

2.3生物因素的防护措施:回收污染物品均按标准预防的措施进行分类处置,一旦发生刺伤立即作伤口处理,用流动水进行冲洗,碘伏消毒,注射疫苗,定期跟踪检查。

2.4环境因素的防护措施:对高温、噪音、潮湿的不利因素可采取硬件防护设施,如换气装置、空调、消音设施,尽量集中清洗器械。

讨论

由于供应室环境及性质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根据供应室职业危害的因素强化全员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1-3]。让每个工作人员都了解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中存在的危害性,在回收处理污物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护围裙等。当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尿液、脓液及体内外各种引流液的器械时须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供应室在进行消毒、灭菌过程中,需使用多种化学消毒剂,如使用不慎可造成皮肤过敏损害及毒性反应[4-5]。

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应从预防入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树立防护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监测系统。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设施。供应室工作人员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从而达到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职业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燕玲,张秀芳,吴鸿雁.消毒供应中心现状与行业标准的差距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11:43-45.

[2]朱笠,高丽,曹沛沛,梁玉红.我国医疗机构消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06:720-723.

[3]刘明玉,周永清,刘宝珩.推进基层医院科研发展思考[J].当代医学,2014,09:18-19.

[4]王炜华.浅谈基层医院传染病预防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4,07:4-5.

医院供应室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篇4

随着科学技术及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 医院供应室消毒工作也日益得到重视, 供应室是医院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保证, 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护士在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中占主导地位, 面临社会医疗护理质量的发展和现代化医院高尖端技术的不断开拓发展, 对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供应室也要随着医院发展趋势, 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1 更新观念, 重新定位

1.1 加强认识

有些人对供应室定位模糊, 认为供应室是养老的科室, 导致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都不健全, 工作松懈, 自律性差, 工作缺陷较为普遍。因此, 加强职业认识, 提高医院供应室工作质量势在必行。

1.2 树立观念

供应室牢固树立以“临床为中心”的观念。供应室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 其工作涉及到整个医院, 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和其他一次性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 工作质量和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密切相关, 稍有疏忽将会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 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在岗教育, 提高业务素质

2.1 专业知识学习

大部分供应室护士由临床科室调入, 虽有较为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理论, 但对供应室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要想胜任供应室工作, 必须从供应室的建筑格局开始, 再到设备、设施、工作流程、制度职责、职业防护要求等, 认真学习供应室专业知识, 例如污染物的分类回收处理;物品包扎规程 (烘干、养护上油、包扎) ;掌握灭菌器的操作规程 (灭菌原理、参数) ;无菌物品发放的三查 (放时查、存时查、发时查) 四对 (对数量、对科室、对日期、对品名) ;供应室灭菌监测规程等, 确保每个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2.2 知识全面

供应室护士不仅要掌握供应室知识, 还要掌握院内感染知识[1], 以及医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更多医学知识, 拥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

2.3 预防意识

供应室的各种仪器设备经常发生故障, 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善于观察设备表面参数, 认真听机器运行的声音并注意室内异常味道, 在故障未发生前, 排除原因或提早通知维修人员采取措施, 避免事故发生。

3 强化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供应室护士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自觉做到爱岗敬业, 严格待消物品和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组织学习《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6项标准, 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知识, 全面普及感染知识, 做到人人知晓, 个个重视。定期组织专科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考核来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理念, 积极主动为临床一线科室提供优质服务。

4 提高身体素质, 强健体魄

供应室护士的工作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 加上高温潮湿的工作环境, 洗涮、包装、灭菌等各项工作, 都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污染物品, 或多或少增加了感染机会, 因此, 加强自我防护, 强身健体, 防止病原微生物侵袭。除了在保证业务上专业知识全面、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爱业敬岗, 还要有健康体魄的全面素质要求的一支护理团队。

总之, 职业素质来自于工作实际, 日常工作为供应室护士构建了职业素质展示的平台, 保障了临床护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供应室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 篇5

施健美

江苏省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

226001

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材的供应部门,是保证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包装和灭菌,以及各种敷料的加工。供应室护士要掌握基本的消毒技术,运用现代的、科学的灭菌技术,严格地执行供应室的各项制度,保证医疗器械的绝对无菌和各种治疗包物品的齐全完好,以利全院急救、治疗任务的顺利完成,还应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爱护和保养物品,以延长其使用期限。因为其工作的重要性,供应室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1、认真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

每个供应室工作人员包括清洁工、实习生均要认真学习供应室工作制度、感染管理制度、回收制度、清洗制度、包装制度、消毒制度、无菌物品存放制度、清洁卫生制度、自身防护制度并严格遵守定期考核。

2、树立意识

2.1慎独意识

无论单独值班还是平时上班,供应室工作人员在配制消毒液浓度、浸泡物品时间、清洗过程…...等等,都必须有慎独意识,不折不扣地遵守操作规程及各项工作制度,按工作流程完成各班职责。2.2敬业意识

把好消毒质量关,可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供应室专业人员是岗位职能工作的完成者,担负着各类器械洗涤后的质量检查、器械组装与包装等环节的质量检查,工作繁琐。但由于在医院整体的工作中,供应室往往不被重视,而且存在一种偏见。我们应该与临床科室做有效沟通和交流,加强自律和道德修养,坚持原则,以自己的职业素养引导他人,以自己的事业心感化他人,用自己的敬业行为,让大家认识到供应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供应室工作同样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2.3奉献意识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与行业的竞争,受负面因素及医院内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在部分护理人员的心目中存有偏见,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缺少为临床服务的理念,影响了服务质量「1」。因此护士长要自信,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人,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带领大家投入到医院改革中去,主动为临床服务,乐于奉献,对一线科室的特殊需求如:手术敷料、器械的突击灭菌,往往要加班加点,应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满足临床需要,以自己的工作来纠正偏见,树立良好的科室形象。2.4监督意识

凡进入供应室的工作人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照章办事,服从管理。针对个人能力授权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参与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回收、浸泡消毒、清洗、烘干、上油、包装、消毒灭菌、存放灭菌物品及发放无菌物品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相互监督、互相提醒。最简洁地说,也就是把“三查七对”的制度,用到供应室的工作中去:操作前、中、后查,对物品名称、内容物、数量、指示卡变色情况、科室、灭菌炉压力、温度时间等,每个环节都有核对的内容。2.5勤俭意识

低耗高效是市场经济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成本核算是医院低耗高效的目标基础「2」。供应室的物质品种多,数量大,管理不善将会导致物质流失现象。大部分供应室的经济收入不与考核挂钩,许多人会存在敷料用多用少一个样;对器械的保养抱无所谓态度-坏了再领;水、电、消毒剂、供应室日常用品等等都不注意节约,甚至送人情,给医院、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作为供应室专业人员必须树立勤俭意识,医院也应该有一定的管理机制给予约束,可采取相关奖罚措施,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一起勤俭持家。

作为供应室专业人员,必须加强上述两大内容的学习,有计划地进行岗前培训和工作考核,以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只有这样,供应室的工作,才会得到有效的管理,成为临床科室忠实的服务员和合作伙伴,成为医院骄傲的增收节支先进科室,成为医院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

参考文献:

「1」李虹 现代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体会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12-28 「2」伍瑞芳

供应室管理难点与对策

护士如何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篇6

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

护理学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会需要与社会发展是护理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世界卫生组织于1981年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医疗卫生工作的总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使护理专业以“病人为中心”转到“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的对象不仅是病人,还包括所有健康的人以及有“健康问题”的人。所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已不可忽略。加强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1.1 微笑的艺术

病人到医院最先接触、接触最多的群体是护士,护士真诚、亲切、友好的微笑是送给病人的一剂良药,可以驱散病人心中的愁云。护士面对病人时,心中要想到护理工作与护士职业是依病人的需要而存在的,这样才能把尊重病人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真正友好和接纳的微笑。它使护士的相貌变得生动而感人,使护士形象增添无穷魅力,十分有亲和力。

1.2 言语的沟通

患者一进医院首先接触的是护士,这时他们的情绪非常焦虑,不能清楚描述自己的症状,或者由于某些个人原因而吞吞吐吐、答非所问,护士不能用“说了半天你还弄不懂”等字眼加以指责,而是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鼓励病人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不好意思,你可以再讲清楚一点吗?刚才我没听明白,慢慢讲、不着急。”护士还应该用熟悉的日常用语,注意患者的感受和信息反馈,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及需求。

1.3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的交流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等。有时非语言的交流比语言交流更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促进病人的康复。例如:静脉穿刺时的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的痛苦,用精湛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任。

2 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护理模式的发展

首先,护士服务对象、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管遇到多么危急的情况都要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积极向上、坚定乐观的情绪可以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力量和信心,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意志上战胜病魔。

第二,在护理实践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可以估计的,并做好安排的,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难以估计的。护理工作者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及时改变方案,作出紧急处理,面临困难、遭遇失败时,要有抗挫折的心态,不灰心、不慌神、镇定自若,给病人强大的心理支持,让病人觉得只有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第三,护理人员必须有学习新知识、不断创新的心态,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执行系列严格的护理规范和护理程序,这是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病人安全所要求的。但是,由于护士面对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不断有新的情况、有新的问题要解决,原有的规范和程序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新的护理技能,才能适应护理的需要。

3 要有健康的身体以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

健康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护理工作琐碎而又繁重,特别是护士本身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只有身心健康,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繁重艰苦的工作中。

4 拥有完美的人格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

4.1 护士必须具有爱心,具备爱岗敬业的品质。现代医学研究服务的对象是人,不再局限于单纯疾病。病人的护理也已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全过程的护理,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科学。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有爱心、热爱生命、热爱护理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解除病人的身心痛苦。

4.2 护士必须具有严谨、勤劳、诚实的生活作风。在工作中要时刻关注病人的情绪及病情的发展,使病人始终保持稳定、安全、最佳的心理状态。对于病人任何一点可疑的症状和细微的病情变化,都要及时发现,时刻想到病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带来好的护理效果并防患于未然。

4.3 护士必须做到语言美和行为美。护理语言美是护理职业形象美的重要表达方式,对病人起到安抚和治疗的双重作用。礼貌的语言是满意沟通的前提,是避免误会的良方,端正的仪表和优美的体态是护士美的职业形象,是病人心目中的“白衣天使”的形象,而形象美是护理职业形象美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4.4 护士必须拥有过硬的护理技术和完善的理论知识,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无论社会、科学如何发展,护理学都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只有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充分应用于临床实践,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 篇7

1 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生物性危害不仅仅危害护士自身的身体健康, 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供应室回收全院各种污染器械, 是污染器械集中的场所, 同时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 所以工作人员接触的微生物数量极其繁多、菌种杂, 护士在下收污染物品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污染器械进行清点, 这些物品往往带有血液、黏液、各种分泌物及其他污物, 也可能带有艾滋病或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渍、污渍、呼吸道分泌物等。工作人员在处理穿刺针和锐利器械时若稍有不慎, 就有被刺伤而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国内调查显示, 被HIV感染的针头或其它器械刺伤皮肤会有0.3%的感染机会, 被HIV污染的针头或其它器械刺伤皮肤会有6%~30%的感染机会[1], 因此供应室护士面临严峻的职业危害。

1.2 物理因素

1.2.1 用于灭菌的高压蒸汽消毒锅, 灭菌温度范围121~134℃[2], 用于烘干的烤箱温度达124℃, 取物时稍不慎, 极易烫伤皮肤。

1.2.2 供应室的每个操作间每天都要用紫外线照射, 进行空气及物体

表面的消毒, 虽然这项工作尽可能不安排在工作时间中, 但因工作需要还时常要进入正在消毒的房间, 使皮肤和黏膜受到紫外线照射, 被紫外线照射后, 皮肤及粘膜容易引起炎性反应, 长时间照射极易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癌变。

1.2.3 供应室护士每日工作量大, 长时间的采取站立操作, 保持固定

体位, 容易使人产生疲劳, 极易发生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腰肌劳损等疾病。

1.3 化学因素供应室所用的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环

氧乙烷、多酶洗液、除锈剂等, 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均有不良刺激。

1.4 环境因素

1.4.1 高温、噪音

供应室属噪声严重污染的科室, 在使用高压蒸汽消毒锅时, 预真空灭菌器、排风扇、烘干机等, 一是噪音较大, 二是散发出大量的热量, 导致供应室护士工作时一直处于一个高温、潮湿、噪音超标的环境中, 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尤其容易引起听力下降、产生耳鸣等症状。

1.4.2 纤维粉尘

供应室护士在制作、包装各种敷料时, 因纤维粉尘四处飞扬, 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 随时都刺激着呼吸道黏膜, 可损伤呼吸系统, 引起呼吸道的多种不适症状, 如咽喉部刺痒、打喷嚏等症。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因素的防护。改手工清洗为机械自动清洗, 尽量减少器械的

手工清洗量, 回收污染物品及器械时一定要戴口罩、手套, 手套有破损时应及时进行更换, 分拣物品时分类放置, 动作轻巧, 避免损伤, 处理锐利器械时, 不可用手直接触摸, 一旦被利器损伤, 要立即进行局部伤口处理, 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必要时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 建立和健全职业暴露登记制度, 并定期跟踪检查。

2.2 物理因素的防护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时,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灭

菌器的操作, 灭菌结束后, 人应站在灭菌器门后或门旁来开启锅门, 以防锅内涌出的热蒸汽烫伤工作人员, 夏季要戴套袖、手套, 避免高温物品直接接触皮肤而引起烫伤;紫外线消毒期间工作人员不要进入被消毒区域, 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 必须进入房间的, 应先关上紫外线灯再快速进出, 消毒结束后至少30min才能进入。供应室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体质, 健康的心态, 恰当地安排工作与生活, 做到劳逸结合, 因供应室大部分工作需要站立, 护士在工作中还要注意节力原则, 能坐着做的工作尽量坐下, 站立时要多变换身体姿势, 活动僵直的肢体, 注意营养, 以便更好的工作和保持自我健康。

2.3 化学因素的防护在消毒无菌工作中, 正确合理使用消毒剂, 掌握

消毒剂的理化性质,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消毒因子大多是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性, 工作人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积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以防止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4 环境因素的防护对产生噪音的房间, 应随手关门, 并安装消音设

备, 可降低一部分噪音, 室内高温潮湿可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如安装排风扇、空调, 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手术巾的折叠时, 必须戴口罩, 防止纤维粉尘吸入呼吸系统, 损伤呼吸道。

总之, 供应室护士应充分认识职业危害因素, 采取有效的措施, 增强防护意识, 加强各种防护等措施, 有效地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以减少职业感染, 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

关键词:供应室,护士,防护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 》的通知[S].卫医发 (2004) 108号.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篇8

1 职业危害

1.1 环境因素

清洗是供应室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严寒酷暑, 供应室人员也不得不接触冷水, 故寒冷潮湿是供应室护士身体健康的危害因素之一[2]。空气也是供应室不可避免的一个危害, 供应室去污区每天清点、分类各种灰尘、有毒气味的包裹, 引起细小灰尘、纤维及有毒气味在空气中弥散, 易刺激呼吸道和眼睛甚至皮肤, 即使戴着口罩和防毒面具, 长期刺激对呼吸系统功能、眼睛和皮肤都有一定的伤害。供应室中的一些高压蒸汽灭菌器等设备, 如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 在清洗、洗刷时所放出的大量的热, 在长期的高温环境中, 对身体的生理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供应室的护士长期在哭声吵闹中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疼甚至听力下降等[3]。这样时间久了, 会损害听力、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睡眠质量下降, 严重者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1.2 理化因素

含氯消毒剂具有挥发性、刺激性, 浓度高的含氯消毒剂散发出来的刺激气味, 会使人的肺和呼吸道感到不适, 而且这种味道会慢慢消弱人的抵抗力。在杀菌的过程中, 空气中经常会残留的那些散不去的含氯消毒剂, 最令人们担心的是它会对身体细胞造成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等病变, 在这样的环境中, 长期下去对人的生理机能存在着一定的危机。长期使用含氯消毒剂, 人会感到头疼、恶心, 还容易引发过敏、哮喘疾病等。多酶清洗剂、除锈剂在配置时, 如果方法不得当, 对皮肤会有刺激性, 长期可导致皮肤病、哮喘病、诱发癌症等。在供应室中, 除了含氯消毒剂以外, 紫外线消毒是主要的方式, 紫外线的长期直接辐射, 容易引起角膜炎、过敏性皮炎、甚至红斑等症状, 对免疫系统危害极大。

1.3 生物因素

供应室护士在回收各种污染物品过程中, 被病区微生物感染机会必然多于其他人员[4]。对于三大病毒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 , 更应该提高警惕。工作中接触的一些细菌仍然会导致肺部和呼吸道受阻, 生理系统受到伤害。在回收、清洗、消毒、整理医疗器械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飞沫、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等具有传染性的污染源, 若防护不当, 细胞组织很容易受到破坏, 会感染上这三大病毒。

2 防护对策

2.1 环境因素的防护对策

供应室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好防护措施, 对于接触冷水的时候, 要带手套, 尽量避免经常接触冷水。对于空气中灰尘大、有毒气味, 要时刻带着口罩, 尽量减小刺激性气味的侵害。学会调理自己的心情, 让心情处于良好的状态, 有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对于设备的噪音, 要经常检查设备, 交由专业人士检查维修, 切记不可自行维修,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2 理化因素的防护对策

清洗间要保证够宽敞明亮, 宽敞一些可以保证每项消毒程序有秩序进行, 不易导致交叉感染, 明亮可以让工作站中的护士在工作的时候有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注意刺激性强、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密闭存储, 防止溅出或外溢。含氯消毒剂应存放在阴凉处, 定期开窗通风, 减少与有害气体的接触, 在配置过程中水的温度不能太高, 浓度要适宜, 20%是最大的限制, 剂量要拿捏精准, 配置时, 配置人员要戴好防护口罩、橡胶手套、防渗漏的衣服和鞋[5]。待配置完成后要立即清洗所有用具, 紧闭容器, 防止挥发, 并将详细的标签贴于容器表面。对污染器械进行分类清洗时, 供应室护士应将所有的医疗器械集中在一起存放, 更方便、安全管理,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 应用钳子夹取, 以免发生刺伤、刮伤、划伤, 夹伤、烫伤等意外, 一旦意外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应立即用杀菌皂和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挤压伤口使污染部位的血液流出, 随即用棉签沾取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伤口, 包扎伤口, 并注意伤口的清洁保持。

2.3 生物因素的防护对策

经常洗手是重要防护方法, 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来清洗手上的细菌, 避免细菌的污染, 一定要用抗菌皂和流动水, 做到一人一条毛巾, 防止污染。意外接触HBV阳性者的血液或体液时 (指进入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 , 应进行紧急处理, 马上进行乙型肝炎三项剂HBV-DNA的检查, 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并定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做好常规处理外, 须长期进行HZV血液监测。供应室护士应做好紧急应对心理, 做到紧急事情面前, 镇定处理。

3 结论

随着高科技仪器设备不断出现与应用, 新的职业危险因素也将会层出不穷, 因此, 供应室护士应做好防护对策, 采取防护措施。供应室护士长要为工作人员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完善防护措施, 从而减小职业危害发生率, 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在加强环境因素、理化因素、生物因素的防护对策的同时, 我们也要加强对供应室护士的心理压力的应对。由于供应室工作的特殊性, 供应室护士心理长期处于紧张、压抑、担心的状态, 其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要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减压措施, 让供应室的护士在积极工作的同时能有一个良好的放松的心情。

摘要:对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对策研究探讨, 总结归纳了三个职业危害因素:环境因素、理化因素、生物因素。并对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加强各项工作制度, 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供应室护士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供应室,护士,危害,防护

参考文献

[1]Ward MM, Pyun E, Studenski S.Long-term survival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patient chare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poorerout-comes[J].Arthritis Rheum, 1995, 38 (2) :274-283.

[2]梁桂仙.供应室人员的自身防护[M].云南:供应室管理及消毒技术规范培训班, 2008.

[3]董慰慈, 张桢先.护理学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2:42.

[4]孙佰英, 李明艳.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教育依从性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5) :1-3.

供应室护士职业素质 篇9

1 损伤因素

1.1 生物因素

供应室回收的各种物品中, 几乎都带有病原微生物, 医院的各种高危器材如各种诊疗包的器械、穿刺针头等, 临床使用后仅做初步处理就回到供应室, 每件器材都有潜在的传染性体液如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 使供应室护士直接暴露在感染因子中。供应室护士在回收、清点、处理各种带有血液的器械和其他污染物的过程中, 还经常有被穿刺针头、刀剪等锐利器械刺伤的可能, 增加了患各种传染病的机会。有报道显示,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液性传染病的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2].

1.2 物理因素

(1) 噪声:高压蒸汽灭菌器工作时, 产生的噪声较大, 长期停留在消毒间, 可引起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及烦躁不安等紧张焦虑的情绪, 长期的负性情绪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危害供应室护士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2) 高温:尤其是炎热的夏季, 消毒间里酷热难当, 护士普遍着装较少, 出锅时稍有不慎即可导致烫伤的发生。 (3) 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的使用:眼睛直视紫外线光源可造成眼睛红肿、刺痛、流泪, 直接照射皮肤会引起皮肤损害;而长期接触臭氧可引起头晕、呕心等症状。

1.3 化学因素

供应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除锈剂、多酶清洗液等, 均不同程度存在毒性、刺激性和腐蚀性, 供应室除了在清洗、处理物品过程中常规使用外, 还要求每日定时对地面、墙面、物面进行含氯消毒剂的湿式清扫, 这些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 不仅会污染室内空气, 通过呼吸道吸收对人体造成缓慢的伤害, 而且接触到皮肤上可引起皮肤烧灼感、过敏等;如果清洗时不慎溅入眼内可引起流泪和烧灼感;有临床资料报道甚至可导致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或流产[3]。另外, 供应室人员还会接触到很多含铅物质如各种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B-D试纸等, 且在操作规范中均无防护要求, 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2 防护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各项规范化操作程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 规范操作流程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基础, 我院供应室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 制定了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各区感染管理制度等, 严格划分三区, 工作人员分区工作, 按区域不同要求进行工作防护。护士长加强日常检查, 督促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按照六步骤洗手法规范洗手, 防止交叉感染。

2.2 加强学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必须重视供应室工作的危害性及缺乏防护意识的危险性[4]。分管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 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在职教育和日常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 有计划地把国内外医院感染控制的最新动态及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通过讲座、知识测验、印发资料等方式进行宣教。制定教育计划, 对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定期学习医院感染及消毒技术规范知识, 结合定期考核, 做到人人重视、人人掌握、人人过关,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自我防护意识。

2.3 规范化工作防护

(1) 护士在清点回收及清洗污染物品时必须穿隔离衣及防水围裙, 戴口罩、帽子及双层手套, 穿防水鞋, 手工清洗时戴护目镜或面罩, 防止皮肤及面部受到污染;超声清洗时应加盖, 以免产生气溶胶;用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时应现配现用, 加盖密闭保存, 避免空气污染。 (2) 地面、物表、墙面进行湿式清扫时, 戴防护手套和口罩, 含氯消毒剂浓度准确,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 (3) 紫外线消毒时, 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照射。 (4) 高压灭菌时可戴耳塞以减少噪声, 有条件时可使用静音空气压缩机以降低噪声, 灭菌结束后应冷却30 min以上, 出锅时戴袖套和防护手套, 防止烫伤。

2.4 锐利器械刺伤的防护

供应室护士在对污染器械进行分类时, 应将锐器集中在一起, 锐利的一面要同向, 不应混合在其他的器械中, 尽量采用超声清洗机清洗。若在手工处理过程中一旦发生刺伤, 应立即用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轻轻挤压伤口, 尽量使污染部位的血液流出, 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 并及时报告院感科进行危险性评估, 采取相应措施。有资料表明, 锐器损伤后正确的伤口处理和补救措施可大大减少污染利器损伤后的疾病感染[5]。

综上所述,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性损伤重在防护, 通过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 结合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程序, 时刻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性损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玉清.手术人员对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缺陷及其对策[J].中国厂矿医学, 2009, 22 (4) :96.

[2]李六亿.安全注射工作现状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 2003, 3 (3) :63.

[3]胡建萍, 李金荣, 王淼芹.内镜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因素及防护对策[J].四川医学, 2003, 24 (1) :108.

[4]戴李中, 郑柏湘.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20 (3) :67.

供应室护士职业素质 篇10

医院供应室是集中处理经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供应室护士长期接触致病菌、锐器、粉尘、化学消毒剂、噪音、高温、潮湿等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护士健康与安全[1]。笔者就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作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职业损伤因素

1.1 生物性损伤

(1)传染性损伤:供应室在回收/交换物品过程中,清点各种器械。这些物品往往带有血液和其他污物,未经过任何处理。特别是各种穿刺包及切开包,回收时常沾染脓液及血液,其中,接触临床上用于各种诊疗、护理的高危器械与病原微生物污染过的针头、注射器、各类手术刀片等锐利器械,常有被刺伤可能,刺伤后可引起各种传染病感染。常见且最具威胁性的感染性疾病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2)细胞毒性损伤: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虽经过简单浸泡处理,但仍残留部分抗癌药物,回收时如溅到眼、皮肤或呼吸道内,则增加了对细胞毒性药物的接触风险。

1.2 物理性损伤

(1)噪音:主要来源于真空灭菌器、蒸馏器、清洗机等机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人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易导致疲劳、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长时间暴露于>90分贝噪声环境中能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失眠[2]。(2)高温:灭菌柜在消毒灭菌过程中的高热量,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下操作易发生中暑。取出灭菌物品时,手及上肢有烫伤的危险。(3)粉尘、碎屑、微粒:在制作棉球、纱布以及手术巾的折叠、包装和手工给橡胶手套上滑石粉时,粉尘到处飞扬,极易吸入呼吸道并长期刺激呼吸道,可损伤呼吸道功能。(4)紫外线灯侵害: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可产生臭氧,对人体的皮肤黏膜有损伤作用,高浓度的臭氧吸入后可引起胸闷、气急、肺水肿、恶心等,严重者可致皮肤癌。

1.3 化学性损伤

含氯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及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因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在应用时,挥发于空气中可污染环境,这些挥发气体被吸入后可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统损害。此外,化学消毒剂对眼睛亦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模糊、视物不清等,还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1.4 职业防护知识缺乏

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防护知识缺乏可能是影响护士防护意识的1个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有:(1)职业防护教育未受到重视,护士未进行系统的防护知识教育;(2)医院和社会对防护知识的宣传和重视力度不够。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有害因素防护

供应室护士应增加自我防护意识,组织学习有关艾滋病及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加强消毒、隔离知识的学习,提高认识。工作时须坚持戴手套,克服怕麻烦和侥幸心理,阻断接触途径。所有回收物品皆须按传染性物品处理,由专人浸泡、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严禁回收包乱放以免交叉污染。手套破损及时更换,在回收诊疗包或清洗包装锐利器械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被刺伤时应马上进行伤口处理,立即用碘伏擦洗伤口;轻轻挤压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消毒、包扎,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院领导[3]。建立刺伤登记制度,并定期跟踪检查。污染液体和消毒液溅到皮肤须马上流水冲洗。供应室护士定期查体,应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工作结束脱去手套后也须洗手,洗手依照“洗手六步法”认真进行,可有效地除去手上大部分微生物,防止感染。

2.2 物理性有害因素的防护

高压蒸汽灭菌要由培训合格的消毒员负责,熟悉消毒锅的性能,由专人管理、定期保养、及时维修。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开门时不要面对锅门,应站在门后或门旁,以防锅内蒸气烫伤。夏季出锅时要戴套袖、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为将噪声降至最低,可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前安装隔音板。紫外线照射臭氧消毒时,尽量安排在中午下班人少时。

2.3 化学性有害因素的防护

环氧乙烷灭菌器须安放于通风良好处,切勿接近火源。对环氧乙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卸载已消毒物品时,为尽量减少直接接触机会,操作人员应快速卸下灭菌物品,减少整理、翻动灭菌物品的次数。正确合理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器械的消毒液要随时盖上盖子,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配制消毒液及擦拭地面、桌面消毒时要戴护目镜,以免损伤眼睛和鼻腔黏膜。清洗人员必须戴厚橡胶手套,戴面罩,穿防水衣服或穿围裙和袖套;头套完全遮盖头发。在专门的清洗槽清洗;清洗时应避免水泼溅和气溶胶的形成。

2.4 加强政治与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思想与业务水平,提高交流沟通技巧,调整自身心态,树立“一切以临床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的理念,热情为临床做好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许兴丽,王学芳.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12):1134-1135.

[2] 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68.

供应室护士职业素质 篇11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危险因素,防护

消毒供应职业危险因素防护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是医院护理队伍之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主要的任务是负责全院各科室的物品的收和发, 以及所有可重复利用的诊疗器械和再生器器械的回收、清洗、整理包装、消毒灭菌以及存储等工作, 还有负责供应全院各科室使用的各种诊疗包、手术器械、敷料包以及各种一次性物品。这样, 就面临着多种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不可避免接触到各种危险因素, 因此, 供应中心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将各种危险降至最低, 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健康。

1 常见的危险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环境造成的危害

供应中心清洗间环境潮湿、空气不流通以及高温等, 这种恶劣的环境容易起工作人员各种身体不适。工作人员长期生活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常感到闷热、头昏、心悸、烦躁、口渴、无力、疲倦等不适, 对健康造成危害[1]。而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又常接触冷水, 供应中心护士极易患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供应中心的护士存取灭菌物品时还极易被高温的灭菌柜壁烫伤。

1.2.2 紫外线、臭氧等环境的危害

供应中心的空气消毒大多采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紫外线照射到人的身体裸露部位会引起灼伤、红斑、皮肤过敏等, 臭氧可刺激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的很多不良反应。

1.2.3 环境中噪声的危害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全院医疗用品的清洗和消毒灭菌等工作, 烘干机、电热蒸汽锅炉、脉动真空灭菌器等机器工作时, 都会产生大量的噪音。长期在大于6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生活工作会对人体的听力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造成损害。

1.2.4 环境中粉尘的危害

粉尘来源于棉球、棉垫的制作、纱布的裁剪, 以及各种辅料的折叠和制作, 棉絮纤维、粉尘极易进入呼吸道, 引起哮喘甚至尘肺。

1.2化学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总的消毒灭菌部门, 为保证消毒灭菌要求, 难免会使用各种类型的化学消毒剂, 如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其主要用于桌面、地面、器械等的消毒。消毒剂虽然性能较安全, 消毒效果可靠, 但是有的容易引起过敏, 还有的有一定的挥发性、刺激性、腐蚀性, 消毒剂会污染空气, 使人有产生各种不适症状。

1.3 生物因素

供应中心人员每天要回收全院各个科室用过的医疗器械, 在科室中仅仅进行初步清洗, 去除表面的污渍和血迹, 还有相当多的病原微生物留在器械上, 工作人员在回收、分类、浸泡、冲洗过程中极易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溅到裸露的皮肤上从而导致感染。

1.4 利器因素

供应中心护士经常接触被污染的针头、刀片、剪子等尖锐的器械, 有被利器扎伤或割伤的危险。加上对伤口处理的不重视及处理方法不得当, 易造成血液性感染等。已有资料显示, 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 针刺伤占80%。而常见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 且1次即可感染[2]。

2 防护措施

2.1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措施

工作间要宽敞, 空气流通良好或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及降温设备;有人员流动时勿开紫外线灯;若紫外线消毒完毕, 空气流通后方可进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减少噪声;尽量做到集中清洗, 集中灭菌;定期对机器进行保养、检修;灭菌前认真检查灭菌器各管道有无损坏现象, 如发现损坏应及时修理;卸载灭菌物品时, 须戴线织手套和保护袖套等进行物理防护;尽量引进小包装的棉球、棉垫、纱布等一次性灭菌物品, 减少手工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损害;包敷料包时, 工作人员戴帽子、护目镜及口罩, 工作结束后洗脸、漱口、用棉签清理鼻腔等。

2.2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措施

化学因素对人体造成损害是隐形的, 没有明显的病变, 而是通过长期的日积月累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要对常用的消毒剂的效能、毒性及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所了解和认识。根据被消毒灭菌的物品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范围、浓度进行配制, 根据要求安装专门的排气管道或者通风装置避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的规程和规范, 戴防护眼镜、防护口罩、橡胶手套、穿长筒防水靴及佩戴防水围裙, 防止消毒液溅到裸露的皮肤上, 取放物品后及时放回柜中或者加盖, 避免消毒液挥发对人体造成危害。灭菌完毕后, 开门开窗通风或启动空气净化装置置换室内有害气体, 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其工作环境进行空气浓度监测。

2.3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措施

凡接受感染患者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器械, 应先消毒, 对接触传染性较强的患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敷料、导管、手套等一次性物品进行焚烧处理。

2.4 利器伤危害的防护措施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供应中心护士每天收取污物时接触到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医疗用品、手术器械等, 这就增加了接受病原和被感染几率。如若操作不规范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 就会被医疗锐器刺伤而造成感染。这就要求供应中心护士在回收、清点各类污染物品时, 必须做好防护。在分类、处置污物时, 养成用钳子夹取被污染尖锐器械的习惯, 尽量减少刺伤皮肤的机会。一旦发生误伤, 应迅速做好伤口处理, 做好锐器刺伤登记制度, 并定期跟踪检查。

参考文献

[1]郭海燕.消毒供应科职业危害及防护[J].护理研究, 2006, 20 (2) :458.

[2]胡会辉.杨志纯.外科病区危害因素对医务人员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护理, 2001, 7 (5) :43-44.

[3]罗荔云.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 :41-42.

[4]范徐红, 董必伟.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8) :15-16.

上一篇:高效高产模式下一篇:客家民居的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