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工作计划(精选14篇)
消毒供应室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三个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xx年《xx省第3周期医院评审标准》及河南省“十化”标准要求,实现“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实现医院平安崛起”的总体目标,结合护理部工作计划,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计划。
二、主要目标
(一)质量管理
1、按照《河南省第三周期评审标准》完善相关制度流程。
2、加强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PDCA)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3、加强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落实感控流程及措施。
4、加强消毒灭菌物品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质量的`可追溯。
5、加强监测技术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达到100%,各区环境卫生质量达标。
(二)安全管理
1、加强科室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牢固树立质量安全及安全生产意识。
2、加强科室设备的规范使用与管理。
3、加强对院内感控措施及人员职业暴露防范的管理。
(三)人才培养
1、制定分层级人员培训计划,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操作技能演练,提升专业技能。
2、选派一批年轻到省卫生厅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岗位培训,取得岗位证书。
(四)服务水平
1、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好临床及手术部门为目标,提供安全高效服务。
2、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掌握新的医疗器械的结构、材质及清洗、消毒、灭菌的要求,满足临床需求。
3、虚心听取临床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科室一级质控,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1)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年资长,责任心强的同志任成员,每月按计划进行质量检查。
(2)科室列出一级质控计划,规定具体检查内容和时间。
消毒供应室工作计划 篇2
关键词:消毒,中心供应,承接院外消毒,人力资源
护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是医院护理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利用, 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人力成本[1]。供应室是现代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供应室人员配置状况会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结合笔者所在医院供应室实际情况, 在较好地完成笔者所在医院消毒供应工作外, 还能承接院外9家医院消毒供应任务。在不增加工作人员的情况下, 对传统消毒供应室人力资源结构进行改革, 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 取得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级乙等传染病医院, 新建的消毒供应室是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与建设。配套了先进的超声清洗机、双扉门的全自动清洗机和双扉门的脉动真空灭菌炉、环氧乙烷灭菌炉及高低温灭菌监测设备等。消毒供应室采用集中管理模式, 将全院污染器械、器具从污染通道回收到供应室, 经过集中、规范的处理, 再发放到使用科室的一个循环、往返、周而复始的质量链。医疗器械在工作流程中反复处理和使用, 使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达到质量保证与持续质量改进。笔者所在科现有工作人员7名, 其中主管护师4名 (兼消毒员) , 工人3名, 在完成笔者所在医院工作量外, 从2008年3月开始承接了6家外来医院及部分民营医院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发放的工作。2009年5月又接收了3家民营医院, 到目前为止, 已有9家外来医院及民营医院。
2 供应室人员配置现状
笔者所在医院是传染病医院, 主要收治艾滋病、乙肝、丙肝等血源性传染病, 一些医疗手术器械、器具的重复使用, 增加了笔者所在科的工作量及医院内感染风险, 医院供应室的特点和要求:清洗、消毒、灭菌、及时供应各种灭菌物品、保证器械清洗及灭菌质量。然而, 如同其他医院供应室情况一样, 人员配备结构不合理, 如年龄偏大、老弱有病的护士居多, 对消毒灭菌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等新的理念相对缺乏, 旧观念刻骨铭心, 按部就班, 按常态工作。自2008年3月份, 根据医院现状和周边医院的要求, 在不增加工作人员情况下, 开始承接外来医院的清洗消毒工作, 从原来的300张床位的工作量增加到870张床位的工作量, 到2009年, 已增加到930张床位。清洗机、灭菌炉也每天翻倍工作, 人员也开始有些紧张, 有些工作还得加班完成, 护理缺陷、投诉也随之增多。
3 改革措施
3.1 人员、班次重组
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工作量的需求, 笔者所在科将人员进行科学调配和弹性排班, 对于包装班和灭菌班次的人员选择尤为重要, 采用竞聘上岗。配包、包装娴熟, 装载熟练, 动作麻利, 思维敏捷的人员优先安排。从图1可以看出, 在不增加工作人员情况下, 不但能完成目前已经增加的工作量, 而且工作人员也得到了较好的充分利用和休息。
3.2 发扬团队精神
供应室是一个特殊群体, 以护士长为核心, 每个工作人员、每个班次都有详细的职责及工作内容, 各司其职, 团结协作, 发扬集体奋战精神, 互相支持, 是保证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的关键。大家在护士长的领导下, 以高度认真的工作态度, 严谨的思想和严密的组织来促进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的完成。特别是在工作繁忙时 (9:00~12:00正是包装、灭菌的高峰) , 护士长一定要亲临现场, 坐镇指导、帮忙 (试行阶段, 部分工作人员有些不适应) , 护士长要以身作则, 事事起表率作用, 坚持原则, 无私奉献, 以自己的职业素养去影响每一个工作人员, 还要注意对工作人员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与有效沟通, 关心科室里工作人员的生活, 予以尊重、理解, 使大家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 心情愉快地去完成更繁重的工作任务。
3.3 提高业务素质,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严格按供应室各项程序及各种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和执行监督每天的工作, 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 使工作忙而不乱, 有条不紊地保质保量进行, 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防止医院感染。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大多数从临床转科过来, 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及责任心, 就要从严格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建立展示业务学习的平台抓起, 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每月集中业务学习1次, 每周周会1次, 主要培训清洗、包装规范和提问等专科知识, 使大家从被动业务学习投入到主动自觉的学习中, 营造学习氛围, 激发学习热情。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 以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工作流程。
3.4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的激励, 不仅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且能增强医院的凝聚力, 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2]。物质激励:每月在承接外院的收入中, 提取适当比例的金额作为奖金, 多做多提成。通过物质报酬的升降来形成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在关键岗位、重点岗位, 奖金适当倾斜, 工作时间适当缩短, 这样既可确保安全生产, 又可激发大家学习进取。另一方面, 加大精神激励, 采用公开竞争机制引入岗位竞聘、岗位轮换、职务晋升等, 将制约与激励相互配套, 得到较好的管理效果。
4 小结
随着笔者所在医院业务的不断发展, 供应室消毒会不断多元化及拓宽各种服务项目,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重要。护士长不仅要有新的管理理念、丰富的学科知识、扎实的工作作风, 还要具备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爱心。管理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安全, 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科学组合及详细的职责及弹性排班制, 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工作流程, 才能发挥供应室在全院及周边社区中的作用, 才可节约人力成本, 提高临床满意度, 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许燕玲, 曹建文.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中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11) :997-998.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管理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32-02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科室。承担医院内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供应任务。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与护理质量效果。为了提高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保证了无菌物品的出科质量,满足了临床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方 法
1.1 成立护理质控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对本科室各项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指导、控制,使每项工作纳入标准流程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1.2 区域划分、责任管理 严格划分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无菌区、生活区,各区之间有明显的标志与界限,走向由污到洁,不逆行、不交叉。工作流程按回收、洗涤、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监测无菌存放和发放顺序进行。做到人物分流,所有器械通过传递窗进行传递,工作人员跨区工作必须换换鞋更衣。做到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污染区与无菌区分开,防止交叉感染。不同的各个区域,分别由护理质控管理小组成员负责质量和安全,确实做到责任到人,并与奖金挂钩。
1.3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职责 如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灭菌效果监测制度、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无菌物品追溯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科室缺陷登记制度、持续质量改进制度以及各班人员工作职责,如下收下送工作职责、污物室工作职责、清洁室工作职责、无菌室工作职责,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1.4 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质量监控 根据科室工作特点及管理要求,分别制定了下收下送、污物回收洗涤、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无菌物品存放和发放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士长根据科室工作安排,重点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每个月末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质量分析,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改进工作方向,以保证工作质量。
2 各环节质量管理的要求
2.1 下收下送的管理 下收下送车辆为密闭式不锈钢车,有醒目标志,转车专用,专人负责,每次用后立即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车内外,用冲水抢冲净车轮,水干后,存放在固定位置。
2.1.1 送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帽子,根据回收各科室物品的数量及一次性物品的所需数目,到无菌室传递窗口领取无菌物品,并与无菌室护士核对无误后,按发放科室顺序装入车内,带上快速手消,推车前往临床各科室,按楼层发放无菌物品。发放无菌物品时与科室护士当面点清交接后双方签名。
2.1.2 下收人员要做好自我防范,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回收前,查看使用科室对所用过的器械是否进行初步清洁处理,器械有无损坏,数目是否齐全,然后将各类回收物品用一次性袋子按类别装好,放入回收车内,并做好相应记录,与使用科室人员双方签名,然后按专车路线返回供应室。回收完毕要规范洗手消毒,避免操作中护士自身受到污染。
2.2 回收洗涤、包装管理 回收的器械集中在污染区处理,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按分类—浸泡—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干燥的步骤进行,然后通过窗口进入清洁区,逐个检查器械是否清洁、干燥,对照包装卡片进行包装,经两人核对无误,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标识清晰(品名、消毒日期、有效期、责任人、查对者),包装大小、松紧适宜。
2.3 灭菌、监测管理 严格执行脉动真空灭菌器操作规程,消毒员经专业培训,严格遵守灭菌程序。首先检查包装是否合格,不合格的坚决打回重新包装;然后,按装载要求装锅:灭菌时把握好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各项技术参数,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灭菌完毕取出标准监测包,检查灭菌标签指示带和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合格才能将灭菌包移入无菌间。
2.4 无菌物品存放、发放管理 存放于离地≥20cm、离墙≥5cm、离顶≥50cm防尘柜内,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作好无菌物品入室登记,不合格必须重新灭菌处理。按照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发放,发放时再次核对无菌包标识,严禁发错包或将过期包发放至科室使用而影响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
2.5 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 一次性无菌物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加强对一次性无菌物品各环节的管理,严格质量验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消毒供应室设专人管理,建立有登记账册,详细记录每次进货情况,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本科室。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2.6 服务质量管理 树立服务于临床一线的理念,以患者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思路,满足各种医疗用物需求,每天常规两次下收下送无菌物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坚持“平诊预约、急诊急送、随需随送”的服务理念,耐心、周到、及时地确保各种医疗用物供給。
3 效 果
3.1 护理质控管理小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逐一落实并完善。并按制定的标准实施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寻找差距,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了消毒供应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毒供应室工作总结 篇4
一、进一步加强供应室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新增添了火灾,泛水及灭菌器出现故障应急预案,灭菌物品质量缺陷应急预案。认真执行供应室三项行业标准,并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灭菌办法》的规定,严格规范执行一切操作规程。
二、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建筑设施设备符合感控要求,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有污染物品及清洁物品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工作区域划分符合消毒要求。
三、加强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1.重视器械的清洗包装质量,对可复用器械严格执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的流程。每周质控小组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严格执行监测制度,监测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追溯过程的记录。各种监测记录按要求保存。
3.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灭菌器的操作流程,灭菌器每日进行BD试验,合格后使用。对灭菌物品实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制度。严格植入物及租赁器械的发放管理。
4.对手术室器械及眼科器械由专人负责清洗打包,减少差错事故。
四、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与临床科室沟通,及时改进工作,拓展服务项目,满足临床需求。1.按需定制各种治疗包和敷料包。
2.对一些外科系统科室独立包装塑封小包装的缝针、缝线、纱布、橡胶管、棉垫等。
3.对各科不常用的器械或抢救用物进行纸塑包装,延长其使用有效期,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
4.主动打电话到临床各科询问所需用物,并及时更换,以免因临床工作忙而忘记更换物品备用。
5.供应室每月向临床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及时了解临床各科需求及意见,不断改进本科工作,使临床满意度从20xx年的90%上升到98%,为临床优质护理保驾护航,受到临床的赞许。
五、重视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科内定期进行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与考核,并分批次派科内人员外出学习专科及院感新知识,提升全科人员的综合素质,营造团结进取的人文环境,创建和谐团队。对实行生严格管理加强带教,出科有考核记录。六、重视医院的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使用防护用品的正确率,全年无职业暴露及院内感染发生。在今年的健康体检中,全科人员健康情况达标。
七、本年度共完成灭菌2380锅次,共收发消毒包约28万件。
消毒供应室2012年工作总结 篇5
2012年我科在院长护理部及院感科的领导下以“临床需要为中心,保障医疗安全”为目标,重视医院感染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满足临床灭菌物品的供应,认真履行职能,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供应室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新增添了火灾,泛水及灭菌器出现故障应急预案,灭菌物品质量缺陷应急预案。认真执行供应室三项行业标准,并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灭菌办法》的规定,严格规范执行一切操作规程。
二、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建筑设施设备符合感控要求,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有污染物品及清洁物品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工作区域划分符合消毒要求。
三、加强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实行全程质量控制。1.重视器械的清洗包装质量,对可复用器械严格执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的流程。每周质控小组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严格执行监测制度,监测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追溯过程的记录。各种监测记录按要求保存。
3.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灭菌器的操作流程,灭菌器每日进行BD试验,合格后使用。对灭菌物品实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制度。严格植入物及租赁器械的发放管理。
4.对手术室器械及眼科器械由专人负责清洗打包,减少差错事故。
四、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与临床科室沟通,及时改进工作,拓展服务项目,满足临床需求。1.按需定制各种治疗包和敷料包。
2.对一些外科系统科室独立包装塑封小包装的缝针、缝线、纱布、橡胶管、棉垫等。
3.对各科不常用的器械或抢救用物进行纸塑包装,延长其使用有效期,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
4.主动打电话到临床各科询问所需用物,并及时更换,以免因临床工作忙而忘记更换物品备用。
5.供应室每月向临床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及时了解临床各科需求及意见,不断改进本科工作,使临床满意度从2012年的90%上升到98%,为临床优质护理保驾护航,受到临床的赞许。
五、重视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科内定期进行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与考核,并分批次派科内人员外出学习专科及院感新知识,提升全科人员的综合素质,营造团结进取的人文环境,创建和谐团队。对实行生严格管理加强带教,出科有考核记录。
六、重视医院的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使用防护用品的正确率,全年无职业暴露及院内感染发生。在今年的健康体检中,全科人员健康情况达标。
七、本共完成灭菌2380锅次,共收发消毒包约28万件。
消毒供应中心2013工作计划 篇6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结合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本着“质量高于一切,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的为临床服务,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1、继续加强规范化护理服务培训,不断提升优质服务理念。
2、探索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服务,提升优质服务的专业内涵。
3、落实分层岗位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方案,职责明确,奖罚分明,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4、加强与服务科室沟通,多渠道收集意见和建议,满意度达到98%。
5、定期进行服务质量分析会议,持续不断质量改进。
二、继续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流程
1、参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标准》,结合三甲复审要求,继续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等,并组织实施。
2、继续完善科室应急预案并进行实地演练,提升工作人员应急能力。
三、落实护理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工作质量
1、加强区域组长管理,真正落实组长的职责、职能,不断提高区域工作质量。
2、继续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作用,加强各个工作环节质量控制,确保工作质量。
3、加强消毒员培训及管理,做好各项灭菌质量监测及记录工作。
4、认真落实感控措施,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执行率100%。
5、每月召开科室工作质量分析会,通报各区工作质量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持续不断质量改进。
四、落实安全生产目标,保障安全生产
1、以安全质量目标为标准,围绕清洗质量、灭菌质量、灭菌物品监测、消毒隔离、设备设施管理、特殊感染器械处理等环节展开,完善各项措施并落实。
2、追踪检查工作人员查对制度执行情况,降低护理质量缺陷发生率。
3、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及工作流程,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4、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执行各区域管理标准,减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5、鼓励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做好不良事件统计分析,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五、绩效考核工作
结合2012年护理绩效考核工作的实际,修订考核方案,不断完善绩效考核。
六、工作人员培训
(一)全员培训
1、科室相关制度、职责、流程
2、院感相关知识
3、应急预案及现场演练
4、读书报告会
5、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护士分层培训
1、新毕业/新调入护士按照《新毕业/新调入护士培训计划》执行。
2、按照护士年资、职称安排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及专科知识、专科技能培训。
(三)按时参加护理部举办的培训考试
(四)定期对工人、保洁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并参与科室业务学习
(五)培训要求
科内业务培训要求参加率100%,每周晨会提问2次,每月业务讲座1次、院感学习1次、技术操作考核1次、专科理论考试1次,院感每季度考核1次。
(六)考核
1、考核对象:科室全体工作人员。
2、考核内容:科室培训相关内容。
3、考核方式:理论与实地操作相结合,护士、工人每月考核1次,消毒员每季度考核1次,临时工人、保洁员每半年考核1次。
六、临床教学
1、分析、评价2012年带教反馈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加强带教老师专科理论的学习,规范专科操作。
3、提高带教讲课水平,选择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强的同志负责带教。
七、护理科研论文
1、按时参加护理部举办的科研论文培训班,提高选题和论文撰写能力。
2、鼓励科室成员总结经验,书写高质量论文,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
3、年撰写省级以上论文2篇,会议交流论文2篇。
八、积极配合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
九、协助护理部做好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专业培训工作。
消毒供应室工作计划 篇7
1 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临床诊疗护理使用过的医疗器械上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所污染, 工作人员对回收的器械进行常规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被污染的器械损伤而感染。在可能经针刺伤传播的疾病中, 最常见的疾病是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 、艾滋病等[2]。
1.2 化学性因素
供应室要求每日对室内空气、工作台、地面、墙壁等进行常规消毒, 常用消毒剂一般为化学消毒剂, 例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等, 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可刺激皮肤或呼吸道黏膜, 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 严重时可引起眼睛烧灼感。此外, 现在使用的还有含酶清洗剂, 可以分解蛋白质、黏多糖、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
1.3 物理性因素
包括噪声、高温、紫外线、粉尘、锐器损伤及压力灭菌器爆炸危险等。噪声主要来源于预真空压力灭菌器、清洗剂机、干燥箱等各种机器的噪声;紫外线是供应室用于空气消毒的主要方法, 但是眼睛、暴露的皮肤等在紫外线灯照射下可引起烧伤、红斑、紫外线眼炎和皮肤过敏, 紫外线所产生的臭氧可以使人产生头痛、头晕、胸闷等不适等。
1.4 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多数消毒室发展滞后, 资金投入不足, 造成在器械处理时缺乏专业的清洗、消毒、包装设备, 只能用人工代替, 导致不正规的操作。部分单位领导不重视, 把消毒供应室列为后勤辅助科室, 职工在进修学习、职称晋升等方面均受到一定影响, 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2 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对策
2.1 加强消毒供应室规范化建设, 改善硬件条件提升防护保障
2009年卫生部修订颁布了《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规范》中详细阐述了供应室的基本要求、管理与职责、培训、技术操作程序、监测、检验与验证等内容, 充分肯定了消毒供应室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明确了消毒供应专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配合医院的发展尽可能使供应室的布局合理, 扩大使用面积, 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改善基础条件, 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改进工作流程, 减少手工操作。
2.2 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主要是加强继续教育, 提高认识, 认真学习《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自觉地把防护措施应用于日常工作中, 以减少不安全隐患。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途径主要为接触 (血液和体液) 与空气传播。供应室人员在清点、清洗、处理污染物品时, 均应按要求做好防护, 戴帽子、口罩、橡胶手套、防护眼镜, 穿隔离衣;手工清洗时穿防水围裙、袖套等, 并在水面以下进行操作, 特殊感染的物品先消毒再清洗。供应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锐器的操作规程, 用后注射器禁止重新复帽, 掌握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正确掌握洗手技术, 包括洗手指征、洗手方法, 工作人员接触污物前后均应认真洗手。安装感应式水龙头, 洗手池旁粘贴六部洗手图等。
2.3 化学性危害的预防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使用浓度。容器及时加盖, 定时开窗通风,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减少消毒剂对人体的危害。若不慎喷溅到眼睛, 立即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
2.4 物理性危害的预防
(1) 防止烫伤:灭菌锅的灭菌过程完成后, 待锅内温度低于65℃后方可开门, 开门后站在门背后;无菌包出锅>30 min才可接触。 (2) 防爆炸:消毒员持证上岗 (消毒员上岗证和特种容器操作证) 。
2.5 增强医务人员体质
合理安排工作, 劳逸结合,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增强自身免疫力。定期体检, 必要时接种乙肝疫苗。
参考文献
[1]胡宪兰.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6) :829-830.
消毒供应室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 供应室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1 提高职业安全防护的认识程度
1.1 增强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护士长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知识,充分认识到消毒供应室在控制医院感染环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例如回收的器械中有大量的微生物污染,特别是血液、体液可能被肝炎、艾滋病等病毒等污染。其次消毒供应中心所用的化学消毒剂也会对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刺激。还有高压蒸汽压力锅及其他各种机器产生的噪音、高温等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造成听觉器官及全身各系统的损伤。各种粉尘、紫外线照射等都对人体有危害,紫外线消毒后供应室内高浓度臭氧,也可引起人体中毒反应。
1.2 明确易发生的自身损伤类型,如针刺伤:工作人员在回收、分拣物品时不慎被锐利器械、刀片、缝合针刺破手套,伤及皮肤,严重时可感染疾病。其次是化学因子的污染致伤,清洗、保养、消毒物品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果因意外情况使液体飞溅至皮肤和眼部,要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如果喷射至衣服上要立即更换。
2 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2.1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积极做好职业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防止针刺伤,器械回收后分拣工作应认真细致,戴防护手套,不可用手直接接触,还应选择加厚耐用的手套,洗刷器械时要戴双层手套、眼罩、穿隔离衣、防水围裙。消毒供应中心还担负着集中处理手术器械的工作,再接收和清点器械时若防护不当,极易造成感染、损伤,当手套有破损或潮湿时应立即更换,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定期跟踪检查,并及时上报院感办登记备案。对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传染性物品对待,防患于未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同时也避免了因工作人员造成院内感染。每月院感办工作人员下科室检查、科护士长和科室人员自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案,不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使用蒸汽灭菌器人员应持证上岗,熟练掌握操作规程,灭菌的高压蒸汽消毒锅、烘干器等,最高温度达
2.2 岗前教育 对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加强安全防护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自觉地把防护措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把好洗手关,勤洗手是自身防护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隔离措施,洗手后防止二次污染应用一次性纸巾、清洁毛巾、烘干机等。手套能有效地防止皮肤与感染因子的直接接触。口罩是防止微生物的有效屏障。拖鞋、一次性鞋套可以加强工作人员足部保护,防止器械落地刺伤。医院应组织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体检,定期预防接种,提高工作人员的机体免疫力。还应加强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每次进行高压灭菌前、消毒过程中认真观察和检查设备各部位性能,及时发现设备安全隐患,上报器械科维修,排除故障,确保消毒供应工作的顺利进行。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科室,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因此,每位护理人员都要高度重视本职工作,积极落实各项制度、职责、操作规范,以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安全。做好自身防护,努力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促进医院整体的發展。
参考文献
[1] 黄淑萍.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1005.
[2] 孙雪莹,王华生,宋婉丽.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205.
[3] 张杰,苏迅,李新华,林晶,杨涛.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监测及管理工作[期刊论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7).
[4] 李凤娣,王惠珍,陈琼芳.消毒供应中心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期刊论文]-护理学报,2010(21).
[5] 陈少岚.王苓供应室与临床科室信息沟通的实施过程及效果[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2010(24).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自检报告 篇9
为落实卫生部三级医院的复审要求,根据护理部的工作安排,对照卫生部、山东省关于《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规范》,科室质控小组对科室的总体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通过检查,提出了优点与不足,尤其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具体总结如下:
一、科室总体布局、流程合理,区域划分明确。各区之间有实际屏障,标识明确,并分别有人员出入缓冲间,整体面积符合我院床位的要求。各区设备设施基本齐全,功能到位,去污区防护用品齐全,严格执行标准预防要求,对工作人员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二、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卫生部《标准》的要求,建立并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明确了各岗位职责。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消毒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科室人员每年定期参加院内、外培训,达到了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水平。各项应急预案流程齐全,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
三、各项监测指标达到了规范要求,并有记录。能严格执行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无菌物品灭菌监测合格率为99%,发放合格率为100%,器械清洗过程监测合格率为98%,清洗终末检测合格率为100%,灭菌器物理检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合格率均为100%。
四、认真贯彻落实“三好、一满意”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临床满意”的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满意的服务,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坚持主动供应原则,每月坚持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临床科室的真正所需。学会换位思考,从细节处抢先想到、做到、做好,对所有物品均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如遇紧急抢救可直接送至现场,保证临床一线的抢救工作需求,如下班后临床有需要,保持电话联系,随叫随到,及时供应,减少了病房及门诊护士往返供应中心的时间和次数,使其拥有更多时间及精力服务于病人。对全院所有科室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集中回收、清洗、灭菌和供应处理,确保了全院无菌物品的规范统一,实现了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模式,达到了卫生部的规范要求。
五、存在问题
1、各工作区存在的问题去污区:部分人员对管腔类的器械清洗欠认真,未按规定流程去做,导致终末清洗监测不合格,再需重新处理,增加了工作的时间。部分人员在去污区工作时自身防护意识不强,有时不穿防护服。检查包装区:个别人员在包装时对器械的清洗质量检查不认真,导致灭菌包不合格。无菌物品存放区有时值班人
员对房间的温度控制不准确,导致空气培养结果超标。
2、其他问题:手术室夜间急症所用的外来医疗器械的处理达不到规范要求,还需医院协调解决。科室管理、质量控制还需加强,以确保科室的规范性、标准化。
在今后的工作中,科室要针对以上问题逐项整改,围绕《标准细则》,强化科室的管理,力争在三级医院的复审中取得成绩,为我院的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各级人员培训计划 篇10
一血透室一年内护士
1.帮助新护士尽快熟悉科室环境,熟悉和严格执行科内项规章制度。
2.培养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慎独精神。
3.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的进取精神、礼貌待人、虚心好学的内涵素养。
4.及时完成医院要求的各项业务培训及考核要求。
5.6.尽快适应工作,努力、认真、负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各班工作职责。
7.熟练完成常规手术器械包的操作方法。
8.各项课内考试成绩>85分。
9.主管护师每年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继续教育。
一、供应室二~五年内护士
1.认真执行科内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无过失事件发生,杜绝严重过失、事故的发生。
3.严格执行护理部及科室的各项规定,服从工作安排。
4.了解国内外供应室专业新动态,有创造性完成本职工作。
5.熟悉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和报警代码识别。
6.主管护师每年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继续教育,每季度护士长对护士的百分制考核成绩
达到85分以上。
7.主管护师承担科室的护理质控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二、五年及以上护士
1.能熟练掌握本课时新开展各项工作的操作规程。
2.配合护士长规定、修改各项规章制度的操作规程。
3.掌握和了解国内外护理新技术、新成果,能理论联系实际,带领护士参与新业务、新
技术的临床实践。
4.协助护士长拟定科室工作计划,参与科室管理工作。
5.承担科室的护理质控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6.掌握仪器设备的简单故障识别和处理方法。
7.协调与临床科室的工作关系,提高科内服务质量。
8.做好新护士、实习生的带教、培训考核工作。
9.每年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继续教育,每季度护士长对护士的百分制考核成绩达到85分
以上。
如何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 篇11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措施
医院的消毒供应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医院消毒供应室既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中心部门,又是为医院提供无菌物品的重要基地。消毒供应室不但承担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还承担着向医院各部门提高医疗设备的工作。所以,医院必须要重视和保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加强对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所以,加强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对医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问题 当前,一些中小型医院的供应室人员缺乏,管理制度不全,清洗消毒的操作程序存在漏洞。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职责不明,没有具体的操作章程可以依据,多靠经验来完成日常消毒工作。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消毒供应室的消毒杀菌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1.2 消毒供应室布局问题 一些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布局混乱,医院使用的感染物与无菌物混合放置在一起,物品产生了交叉感染。供应室的工作区域划分不明,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的标识。进入供应室的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致使供应室管理混乱。缺乏监督管理的消毒供应室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1.3 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部分医院的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都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一些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多安排的是一些年龄大、学历低、缺乏专业医学知识的人员。这类人既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又不了解新技术,无法真正管理好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一般来说,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各种态度决定了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业务知识技能低下,极大地影响了当前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
1.4 消毒供应室设备陈旧 有的中小型医院还是传统的管理机制,资金的缺乏导致了医院对供应室的质量管理的投入不足。而供应室只保证医疗物品能消毒,能供应,对于陈旧设备经常维修问题给工作上带来的不便很少关注。另外,有部分消毒工作是靠原始手工操作完成,手工代替先进的消毒设备,影响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2 如何加强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2.1 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标准化质量管理 医院必须要完善消毒供应室的规章制度,保证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安全,建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对供应室的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必须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制定出评定标准,对操作流程也要明确规定。与此同时,供应室的要落实好每一个部分,所有的工作人员要按照制度规范操作,尽职尽责地做到质量达标。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会促使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有保证,工作秩序良好,也能防止问题的处理个人主观臆断化。另外,也保证了供应室工作人员因业务能力、责任、经验等问题造成的工作失误,让供应室的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下去。
2.2 合理布局供应室 消毒供应室的存放着医院的污染物品和无菌物品。为了促进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改进及提高,避免这些物品混合放在一起的交叉感染问题,提高供应室的工作效率,应该合理布局供应室污染物品和无菌物品的置放区域,避免相互的感染,不能将所有的物品混合存放在一起。供应室里要设置洗手设施,对进入供应室的人来说必须要更衣换鞋,并洗手。供应室各区域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服需要有明显的区分,不能串区。在区域间使用隔离凭着,比如设置双开门、采用全自动清洗机以及高压蒸汽灭菌器。在供应室里流动的物品,要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然后包装杀菌。供应室的负责人要监督好工作人员的每个工作环节。
2.3 对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众所周知,医院的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还有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供应室工作人员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其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定期对消毒供应室的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对于医院感染知识、消毒隔离措施、供应室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其进一步了解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的重要性,更有利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及业务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聘请专家开展讲座,邀请同行进行深入交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改进供应室工作质量。对供应室的工作人员,既要进行培训,还要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评,将考评作为对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监督方式之一。在培训工作人员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其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使其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培训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供应室工作质量能够为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证,减少医患纠纷。
2.4 引进并正确使用先进设备 对于消毒供应室设备陈旧的问题,有条件的医院应该引进先进的设备。为了让先进的设备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供应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引入的新设备进行集中学习,学习如何正确操作、清洗、维护、保养新设备。以此来保证新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
3 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要求也不断变高。要想保证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就必须不断完善供应室的每一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供应室的负责人要严格监督检查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严格把控质量关。作为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在培训和自学中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不断的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推进,才能进一步地做好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促使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不断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杏花,郑翠云,梁金秀.浅谈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的方法.中山大學附属第一医院供应室.现代临床护理,2005(4).
[2] 班萍.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广西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供应室.卫生政策与管理,2011年12月第49卷第35期.
[3] 贾晋双,宇春霞,张秋.浅谈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当代医学,2009年1月15卷第2期.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 篇12
消毒供应中心 (CSSD) 的有害因素
1.生物因素。CSSD的日常工作是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各科室使用的各种检查、治疗、手术敷料包及各种手术器具, 并供应一次性医疗用品, 接触感染性及损伤性医疗废物的机会多。在回收使用后的各种穿刺治疗包、手术器具、敷料等物品过程中, 要清点各种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物品, 其中还经常有针头、刀片等锐利器械, 有被刺伤的可能, 若不注意个人防护, 不仅造成自身感染, 还会成为传播媒介。如果被污染的锐器刺伤, 有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据研究, 针刺或接触污染血液而感染HIV的机率为0.3%;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而感染HIV的机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机率为0.1%。如果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或体液, 其感染率为6%30%。
2.化学因素。CSSD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有醛类、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等。在使用时若防护不当, 可对人的皮肤、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1) 含氯消毒剂:其作为当前医院消毒工作中最常用的消毒剂, 它具有腐蚀性, 难闻的氯味, 高浓度可对皮肤粘膜产生刺激性;其与甲醛接触或与热水稀释都可能生成致癌物质;此外, 它还有漂白作用, 若溅到有色衣物上会使局部褪色。三效热源灭活剂为粉剂, 在配制时更易吸入呼吸道, 而造成对呼吸道粘膜的损害。
(2) 含铅物品:CSSD人员经常接触到很多含铅物品, 如各种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B D试纸等, 且操作时均不要求防护, 也有可能损害身体。
(3) 含酶的清洗剂:酶能分解蛋白质, 溅到人体皮肤、粘膜及眼睛等组织中能分解蛋白质, 造成对体表皮肤的损害。
防护措施
1.实行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如消毒隔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手卫生制度、物品洗消制度、物品包装制度、工作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设备仪器维修制度、设备故障处理流程、突发事件及特殊情况处理流程;各岗位工作职责、周程、日程;各岗位工作质量考核标准等, 并将其打印成册, 人手一册, 便于在工作中执行。
2.安全教育。定期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对低年资工作人员经常进行标准化预防知识宣传、培训;对新进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对CSSD的布局、人流、物流路线;污染物品回收、清洁物品放置、无菌物品发放、防止职业暴露及处理流程等内容进行讲解和考核。
3.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1) 洗手:进行任何操作前后都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接触清洗后的物品或无菌物品时, 应洗手或用手消毒液, 洗手要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进行正确洗手。在各区域过渡间安装洗手设备, 配备洗手液、烘手机, 张贴六步洗手法。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 使用防护用品:在回收物品时必须戴口罩、筒帽、穿隔离衣、防护围裙、戴双层手套 (上层为白色、下层为蓝色) , 必要时戴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 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工作人员在污染区接触清洁物品 (如接电话等) 时、应脱去外层手套;离开污染区时脱掉口罩、手套、隔离衣、洗手;回到污染区重新穿戴未污染的防护用品。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三区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项操作严格按所划分的区域进行, 各区域间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 强制通过, 不得逆行或交叉。人流、物流通道不仅是CSSD人员遵守的规则, 整个医院工勤人员也必须执行。
5.做好清洗消毒。感染性污染物品分别进行消毒清洗, 必要时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消毒剂时要作好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防护。若不慎被锐利器械刺伤时, 必须立即进行伤口处理, 如及时挤出伤口淤血、并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用碘酊消毒伤口;必要时接种免疫球蛋白。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h内报告有关部门并签写报表, 刺伤人员应定期进行跟踪检查, 全体人员每年做体检。
6.正确使用消毒灭菌药品和器材。工作人员在配制及使用消毒剂时要戴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配制有刺激性和挥发性消毒剂, 不仅要做好个人防护, 同时注意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配制。医院常用的消毒剂除了安全配制和使用之外, 还要注意储存安全;对于标签上标注的安全注意事项应仔细阅读, 将挥发性或易燃易爆品应放在阴凉通风处, 对于有毒性的消毒剂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环氧乙烷 (EO) 是一种广谱灭菌剂, 易燃、易爆, 有一定毒性, 要设专人管理。在灭菌时, 消毒员须严格遵守安全守则, 消毒环境应注意通风、防火、防爆。
7.安全操作。CSSD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及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避免漏电及触电事故发生。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时为避免烫伤, 勿直接碰触供汽管道, 取无菌物品应待其冷却后再取或戴手套。必要时在设备旁张贴小心触电、小心烫伤等警示标识。另外, 在高压蒸汽灭菌时, 利用排风扇通风, 以降低消毒间室内温度;灭菌后消毒员及时离开高温环境, 并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在搬运重物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 防止关节扭伤。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篇13
一、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按各区的着装要求落实,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及手卫生工作。
二、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之间的物流由污到洁;人流由洁到污,设备、物品及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做到,做到洁污分明,不交叉污染。
三、专人或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染物品及器具,在回程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口罩、穿防护围裙,在固定专用的房间里拆包、分类。
四、清洁去污一律戴手套、口罩、眼罩、穿防护围裙,手套应使用橡胶手套,如果手部有伤口应有效包扎并带双层手套,做好职业防护。
五、工作人员按规定执行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上油保养,干燥过程及步骤,以确保证达到去污、洁净的效果。
六、进入包装室的物品,每件器械应采用目测或光源放大镜检测,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关节,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七、包装材料选择灭菌气体能完全穿透的,对细菌有隔离性的,一用一清洗。无菌包必须使用双层包装,包布大小适宜,能将器械物品紧密完整的包裹于内。每一消毒物品必须粘贴灭菌指示带,无菌包内放化学指示卡。
八、严格执行灭菌器装载及卸载操作规程,确保灭菌质量,认真做好灭菌泄漏、B-D、工艺、化学、生物等检测工作,所有灭菌过程监测均合格,记录并存档。
九、灭菌物品检查包装完整、干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均匀,标签项目清晰完整,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间内,无菌物品的贮存、周转,取、用应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
十、无菌物品贮存架或柜必须离地面20厘米,离墙5厘米,离天花板50厘米。存放间应保持正压,每天湿式清洁二次。贮放架、运送车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清洁消毒处理,限制人员进出。
十一、认真落实科室无菌物品送检培养,工作区空气质量、环境、物品表面及手卫生检测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质量。
消毒供应室工作计划 篇14
关键词:消毒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现状,管理对策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的是整个医院的用品的清洗、包装、消毒杀菌、发放、回收等工作, 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门, 其中, 由于手作为各种的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媒介和医院交叉感染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因此, 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最简单和最基本有效的措施就是做好手部的清洁消毒卫生。本研究观察本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的手部卫生的研究效果, 提出相应的有效的管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本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了检测, 再将检测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是对照组, 一组是试验组。每组15人, 每人分别检测5次, 每组的手卫生情况一共检测了75次, 为了更好地保证调查的数据准确性和广泛性, 30名被调查的工作人员包括了无菌物品的存放区和器械打包区, 敷料打包区等等。其中对照组15人中, 有10人是护师, 5人是工作人员;试验组的15人中, 护师有10人, 工作人员有5人。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工作人员采取常规的日常工作标准, 对试验组的工作人员则采取日常工作标准之外在施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本医院的试验组人员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按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严格要求标准, 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让员工也从思想上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和对自身及他人健康的重要性。与此同时, 也制定了相关的手卫生管理制度, 对于手的清洗、消毒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并将手卫生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全部责任到人,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其中, 团结协作、互相监督, 更好的降低医院被感染的风险[1]。认真规范落实好洗手消毒的重要性, 要知道, 正确的洗手步骤应该是, 先把手放在流动水下面充分的淋湿, 然后擦适量的肥皂或香皂或者是洗手液, 按照相应的洗手方法认真的搓揉双手, 而且为了让手能够充足的洗干净, 最少要搓揉手15 s左右, 然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同时将双手的水擦干净, 有必要的话可以擦点护手霜。在接触清洁的物品之前, 以及在接触了污染物品之后, 都要进行手部的卫生清洁。外科手术的话要进行双手和指甲以及指甲缝等的彻底清洁干净[1]。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工作人员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教导之后, 明显在思想意识各方面都提升了不少, 增强了对手卫生的重视, 认真按照相关的规范准则去进行洗手消毒。试验组的工作人员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 要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管理规范, 由消毒供应中心对整个医院消毒灭菌物品进行集中性的处理, 再分发给医院的其他各个部门。而且消毒供应中心是属于医院的一个独特的单独的科室, 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完整的工作系统, 主要包括了存放医疗用品、清洗灭菌、包装发放以及回收等工作, 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承担整个医院的医疗用品的回收、洗涤、灭菌以及发放等工作, 而这些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手来完成的, 所以说,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手部的卫生好坏, 可以说是直接关系着整个医院的医疗安全[2]。
根据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的证明, 显示病原微生物传播占了整个医院的感染的30%左右, 因此正确的洗手和关注手卫生的落实到位是重中之重。如果真的把手部的卫生落实好, 可以让手部的细菌减少, 这样也会让医院的感染率下降, 所以, 可以说手的卫生落实好坏和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着直接的关系。手部卫生的落实对医院里面的感染确实有着很直接的控制作用, 不过,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或多或少的因为我国的医疗资源紧张, 大部分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 给工作人员也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一些工作人员因为忙忙碌碌的工作疏忽了对手的卫生工作。当然, 也有一部分的工作人员是由于自身的意识薄弱, 对手的卫生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说来,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就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需求和流程去做, 在进行工作的分配时, 对细节的分配一定要责任到人, 每一个细节都不要忽视, 对工作人员的每一个职责都要去进行相关的培训, 争取让手部的卫生知识能够普及, 保证无菌。慢慢让工作人员也有一颗主人翁的心态,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中去, 与此同时, 还可以结合高科技的信息和供应室物流, 将物品的各方面的流程都控制好, 明确好护理人员的各项职责, 尽全力地去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医护人员在处理污染物品后和下班前的洗手带有明显的自我防护意识, 某种程度上是人的本能, 执行起来相对容易;而接触物品前进行手卫生, 虽然对于医疗器械无菌合格率至关重要, 但在执行过程中十分不易[3]。因此, 今后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 医院严格管理。作为医院的管理部门 (院感科、质控科、护理部) 要定期下科室监督、检查、指导手卫生的执行, 并将手卫生工作纳入“三基三严”, 培训及考核内容定期考核, 使手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要不定期进行洗手考核, 将洗手纳入质量管理。 (2) 加强培训, 提高卫生知识水平[3]。采用多种形式, 反复讲课强化, 讲解手卫生指征及洗手“六步法”, 以提高护士、工人对手卫生的认识, 严格掌握洗手指征, 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正确洗手, 并在每个洗手池边统一张贴“六部洗手法”示意图, 使所有工作人员按照规范步骤进行洗手。 (3) 科室内部从以下三方面强化管理:第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告知不严格执行手卫生指征可以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和降低无菌物品合格率, 也是不道德、不负责的行为。第二、要加强科室内部监督指导。第三、加强工人手卫生认识[4]。
参考文献
[1]万育红.临床护士手卫生状况的调查与改进[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3, 11 (1) :140.
[2]朱丽辉.医务人员手卫生认识和习惯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2) :255-257.
[3]刘淑娥.县级医院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 9 (5) :50-52.
【消毒供应室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总结08-03
消毒供应室人员08-31
消毒供应室清洗流程09-05
消毒供应中心-消班工作流程08-25
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论文05-23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07-23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11-05
集中消毒供应07-12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09-20
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