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2024-09-20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共12篇)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篇1

体温计使用后传统由各科室自行浸泡消毒, 但是体温计是临床为病人诊疗前直接从病人口腔、肛门、腋下皮肤接触的物品, 是交叉感染的传染途径, 因此必须达到高效消毒。为达到高效消毒的要求, 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我院自2004年开始将全院体温计统一收归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后发放, 消毒质量满意。笔者现就其方法及质量控制浅谈如下:

1方法

消毒供应室每天下午将各科室使用过的体温计回收, 同时向各科室发放消毒后体温计及另一盛0.5%过氧乙酸容器 (使用后浸泡) , 进行一对一更换。污染后的体温计统一回收后, 先用自来水冲洗10~20min, 擦干后全部浸于0.5%过氧乙酸容器内5min后取出, 用自来水冲净, 擦干后放入另一盛0.5%过氧乙酸进行第二次浸泡30min后取出 (传染病人用后的体温计需用1%过氧乙酸浸泡10min后取出, 用自来水冲净, 擦干第二次浸泡60min) , 用蒸馏水冲净后, 在YCH-21B型医用混合器将体温计水银甩在35℃以下, 再用75%酒精用消毒纱布擦干, 存放于灭菌容器内备用, 并标明消毒日期、数量。

口腔表、肛表、传染病表分别冲洗, 分别浸泡, 每次浸泡时过氧乙酸必须更换, 并现泡现用。盛消毒后体温计的容器, 每天用高压蒸汽灭菌消毒, 盛浸泡使用后体温计的容器, 每天用含有效氯15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后, 用清水漂洗、冲净、晾干置消毒贮槽内保存备用。对消毒后体温计用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进行涂抹采样, 进行细菌培养检测, 以得出细菌数。细菌数≤5cfu/支, 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讨论

在医疗实践中, 体温计的清洗消毒质量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前体温计使用后由各科室自行浸泡消毒, 涉及人员多, 操作及处理场所不规范, 所用的消毒液无专人负责、把关。部分科室对使用后的体温计消毒不彻底, 或盛消毒的体温计容器未经高压蒸汽灭菌或体温计未擦干放存, 使细菌在潮湿环境孳8生。

5年来, 我院利用供应室的规范条件, 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消毒, 既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负担, 又有利于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消毒供应室护士对清洗、消毒知识掌握相对全面, 能做到熟练、有效、安全地使用消毒剂和各种设备, 职业防护意识也较强。集中清洗消毒, 减少了卫生资源的浪费, 节约了成本, 同时解决了各科室自行浸泡的麻烦, 并可全院循环调节使用, 利用率高, 质量也有保证。

3临床资料

我们选取125支体温计 (普通病110支, 传染病15支) 于消毒前后分别对其进行了细菌检测, 结果发现消毒前检测出的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经0.5%过氧乙酸第一次浸泡5min后, 用自来水冲净、擦干, 结果普通病110支合格仅79支 (71.8%) ;传染病15支用1%过氧乙酸第一次浸泡10min后, 用自来水冲净、擦干, 结果合格10支 (10/15) 。普通第二次浸泡30min后取出用蒸馏水冲净, 再用75%酒精用消毒纱布擦干, 结果未检出致病菌, 合格率达100%;传染病15支浸泡60min后取出用蒸馏水冲净, 再用75%酒精用消毒纱布擦干, 结果也未检出致病菌。

(发稿编辑:白兰芳)

相关链接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盐不可与含乳酸钠的注射液或其他碱性药液相配伍。静脉滴注可选用等渗氯化钠注射液、5%~10%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剂。每0.5g药物用100ml溶剂, 制成5mg/ml液体, 缓缓滴入。本品应在使用前溶解, 用盐水溶解的药液只能在室温存放10h, 含葡萄糖的药液只能存放4h。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葡萄糖注射液不宜配伍。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会降低稳定性, 故本品不能与含有上述物质的溶液混合。本品溶液在体外不可与血液制品、含蛋白质的液体 (如水解蛋白等) 混合, 也不可与静脉脂质乳化液混合。它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外混合, 因为其可使后者丧失活性。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 或取本品一次用量溶于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30min。本品溶解后应立即给药, 剩余药液应废弃, 不可再用。制备好的本品溶液不能冷冻保存。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篇2

1.消毒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室内严格划分工作区域(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和辅助区域(更衣室、办公室等)。各区域间有实际屏障。人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不能逆行。

2.消毒供应室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应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培训。3.工作人员进入消毒供应室应更换工作衣、帽、裤、鞋,着装符合要求。患有传染病期间不得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外来人员(包括参观者)须按要求着装入内。

4.工作人员上岗时按照工作区域的不同防护要求,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回收人员应戴圆帽、手套;去污区工作人员应戴圆帽、手套、防渗隔离衣或围裙、专用鞋,手工清洗时应戴护目镜或面罩;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人员应戴圆帽、穿专用鞋。5.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与洗手操作流程,即进入工作间之前和离开工作间之后应洗手;戴手套之前、脱手套后应洗手;进行各种包装操作前后应洗手;工作中被污染或疑似污染应随时洗手或手消毒。

6.医院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外来医疗器械一律由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7.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处置流程为: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8.被朊毒休、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根据病原体的特性,先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再按常规流程处置。

9.清洗消毒后的器械应无血迹、污迹、锈迹;包装材料清洁无破损;棉质包布一用一清洗不得缝补。

10.使用清洁剂、润滑剂、消毒剂、包装材料、监测材料应符合国际及卫生部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11.灭菌包的体积和重量应符合: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械包重量不超过7公斤,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公斤;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cm乘以30cm乘以50cm。

12.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灭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无菌物品存放架应清洁无尘。离地面20cm~25cm,离墙5cm~10cm,离天花板5cm。储存环境:温度为24度,相对湿度40-60%。

13.无菌物品发放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按灭菌先后顺序依次发放使用。认真检查无菌包的质量、灭菌标识、灭菌日期,一次性使用物品拆外包装存放。无菌物品包装破损、潮湿、落地、过期不得使用。(植入物及植入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发放)。

14.对灭菌质量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运行前应进行B—D测试。

15.灭菌器新安装、移动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物理、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16.定期对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空气、物表、灭菌物品进行生物监测和浓度监测。17.(应建立追溯制度,实施过程监控,记录各项操作过程的相关信息)。清洗消毒质量监测资料保存6个月以上。灭菌质量监测资料保存3年以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篇3

【关键字】消毒供应;作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控制管理

【中圖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70-02

在现代化的医院各部门设置中,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医院各个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以及物品清洗的任务,是保证无菌化操作的关键,它属于是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负责部门,它的工作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特殊情况下还会对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个标准、严格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这也是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保障,需要医院管理工作者予以重视。

1 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的建立

1.1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

要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明确消毒供应中心的职能作用,作为医院部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医院所有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及灭菌的物品统一回收,然后对这些物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处理,包括分类、清点、消毒、清洗、检查、包装、灭菌以及监测发放等等环节,这些流程的开展每一环节都要保证无菌化,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保证消毒效果的良好,从而给医院的各个科室提供清洁的医疗器具,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进行。一般来说,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后担任的,其中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1]。

1.2医疗器械回收发放流程的规范化

各个科室在使用完医疗器具后,要将其统一的回收于一个密封的回收箱中,然后由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采用专用的密闭车下收,然后运送至消毒中心,按照不同科室所使用器具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清点、分类,依据医疗器具的自身性质以及受污染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清洗、消毒以及灭菌的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的高效,经过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物品要由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用专车运送到各个科室中,以确保医疗器具的全过程清洁,满足回收发放作业的标准规范化要求。

1.3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化布局

消毒中心供应作业标准的开展要有基础的保障,内部各个区域的规划要明确,不同的区域之间要有实际的屏障隔离,建立各个区域之间的空气压差。此外,还要有一个合理的专用出入口,按照物品流动符合单向流程的原则,实现人和物的分流,由污染到清洁,采用强制通行的线路方式,避免逆行,有一套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基本设备,尽可能的实现医疗器械消毒物品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良好循坏。

1.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消毒工作的开展状况。在现代医院的整体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中,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护士长的专业优势,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分层次,有目标的制定培养计划,从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理论,并实时调整管理策略,激发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可以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高效落实。

1.5建立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消毒中心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还需要有一个明确标准的管理制度作支撑,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把质量管理控制的意识贯穿到整个工作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质量控制的对象,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实施者,在各项制度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公正严明的奖惩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和医院科室的工作特点,把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进行细致化,做到专人专管,由专门的人员定期的进行质量检查和落实,实行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2]。

1.6消毒各个环节的控制

消毒各个环节一般包括分类、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以及监测等等环节,对于其中几个重要环节要给予特别的质量加强措施。对于清洗环节,要保证彻底完整,采取手工方式和机械方式相结合,以确保灭菌环节的顺利开展,例如对于管腔类医疗器具的清洗,就要采用一系列的环节,像酶浸泡——管腔刷洗——水枪、气枪冲洗——入超声清洗机清洗——再次水枪、气枪冲洗——入喷淋清洗机等的程序,提高清洗效果。

1.7包装打包环节的质量控制

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品包装打包时,要保证包装效果的醒目、清晰,对消毒的各个事项内容有明确规定,例如责任人、物品名称、灭菌名称、有效期、灭菌采用的器具型号以及包装的具体形式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对于各个科室来说,也要有质检人员来进行再一次的检查,采用5倍放大镜,如果出现不合格的物品就要及时返回重新消毒灭菌。

2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1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节约成本

对于消毒中心部门来说,基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需要有标准的消毒作业流程做基础,对各个科室的医疗器具消毒灭菌可以顺利完成,尽可能的减少临床科室常备器具的数量,这样可以提高医疗器具使用的效率和频率,降低重复灭菌的次数,进而延长医疗器具和灭菌器具的使用期限,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

2.2控制污染源和损伤的出现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以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从消毒物品的回收开始到最后的检查发放都要有严格的流程管理,这也可以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的消毒灭菌工作开展中,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人员与污染了的器械相接触次数,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感染,进而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污染源的产生,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也可以保证医疗器具的完整性,不会发生较大的损伤[3]。

2.3提高灭菌物品的自身质量

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工作有消毒中心按照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进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良好,改变传统的各个科室去污处理的盲目无序状态,这样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此外,也要有监督管理人员加大这方面的监督力度,保证灭菌消毒的质量。

3 总结: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作业标准化可以大大提高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效果,为各个科室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医院管理来说,就要按照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以及消毒灭菌的特殊要求,合理的布局消毒场所,并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从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控制的良好,也就促进了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利霞,郑蔚.环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06):64-65.

[2]邵承香,何正慧,严冰.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46-147.

浅谈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篇4

1 环节质量管理

供应室的环节质量管理即是供应室工作流程的管理。供应室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污染物品回收、分类、清洗和消毒, 消毒物品制备包装, 灭菌处理、无菌物品储存、无菌物品发送管理等七个方面。为保证工作质量标准化、常规化、程序化、科学化, 科室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供应室质量监控小组, 要求供应室工作人员建立全部工作流程记录和表格, 尤其注重“三区”的工作环节的管理, 采取岗位人员自查的自我控制、小组监控、质控员每天检查, 护士长在班时每天检查、每周再随机抽查的质控方法, 护理部定期对供应室各环节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对检查出来的问题, 现场解决或限期整改, 并查找原因, 制定防范措施, 达到质量全过程控制和质量跟踪, 完善质量监控管理工作, 保证无菌物品的有效适用。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引导和实现供应室的发展目标, 成为持续改进的过程。

1.1 污染区的环节质量管理要求

供应室的污染区是处理已经或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过的医疗器械物品的区域, 即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分类、清洗和消毒处理。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须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以免消毒液、污水及器械上的残留体液溅入眼内或皮肤上造成损伤或感染。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对分类的污染物品进行彻底清洗干净、干燥处理后, 检查符合要求才送清洁区处理。

1.2 清洁区的质量管理要求

供应室清洁区的物品必须是经过严格去污清洗、消毒和烘干的清洁物品处理区域, 在清洁区是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配套、包装制作及待灭菌物品的暂储存。要求进入该区的包装材料及容器为:清洁、干燥, 大小和重量适宜、符合要求;清洗后物品的质量标准应达到以下要求: (1) 玻璃、不锈钢、搪瓷类物品达到光亮、不挂水珠、无污渍; (2) 金属器具光泽明亮, 无锈迹、污渍; (3) 棉布类物品清洁、干燥、无脱落的纤维及棉絮。要求所有待灭菌的物品需经质检员检查, 确定符合物品包装要求后, 包装者和质检员均于标签上签名, 以示负责。

1.3 无菌区的质量管理要求

供应室的无菌区是经过灭菌合格处理的物品及去除外包装的一次性无菌的医疗用品储存和发放的区域。该区设专人负责, 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进入无菌区的工作人员需洗手、换鞋、换无菌衣、戴帽子、口罩。对发送的无菌物品进行记录。要求护士长或质控人员记录灭菌器的消毒灭菌的监测结果, 每一锅灭菌物品经检查消毒灭菌合格后, 定点定位, 按消毒先后顺序放置, 外附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标志、消毒日期和失效日期、包装员、质检员签名。对灭菌不合格的物品不发、不保存, 并进行查原因, 落实整改措施, 经重新灭菌合格的物品才能保存和发放。

2 提高供应室人员的素质

2.1 供应室的工作是很平凡所琐碎的工作, 要求护士必须有爱岗敬业

精神、对工作高度责任心必须经过消毒灭菌管理部门专门陪训, 具有较强的消毒灭菌知识和熟练的各项操作技能。

2.2 严格按照省、洲关于《医疗卫生单位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制度验收

标准》及《二甲级院评审标准》及医院的供应室的各项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用以上标准和制度完成供应室的清洁、灭菌等各项工作。

2.3 加强业务培训

供应室人员专业知识很强, 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 学习掌握有关供应室的消毒灭菌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 经过考试合格后, 消毒员要持证上岗。上岗后仍要坚定专业思想, 奋发进取, 对技术精益求精, 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术水平, 为满足临床需要, 有甘当后勤兵的精神和毅力。

3 加强供应室的质量

3.1 制定标准化质量文件, 规范操作规程

要保证无菌物品质量的可靠性, 建立文件质量标准是进行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体系的第一步, 我院依据供应室专业标准内容, 结合实际制定了供应室工作制度标准化的质量文件, 包括职责、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程序、工作记录等等, 并制定过程控制 (环节质量管理) 标准和终末质量标准, 明确规定技术操作的各项原则和要点, 制定技术操作的程序与方法, 对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制定预案。要求供应室人员要熟练掌握其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 自觉履行职责, 保证临床需要和医疗安全。

3.2 有效的质量检测标准

供应室人员配置标准护理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选用素质高, 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到供应室, 由于护理及医院感染科定期到科内进行业务指导及临时检查工作。

3.3 各种医疗灭菌物品分类

包囊大小应在25cm×30cm×3cm之间, 敷料包重5kg, 器械包重75kg, 动脉真空灭菌器装戴容积90%, 每日BD试剂鉴定无菌锅的灭菌效能, 各项无菌物品合格100%, 并做记录。

根据临床实践体会到, 供应室环节质量操作的管理, 只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检测和科学管理, 供应室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制定各项质量标准, 加强“三区”的管理, 明确各区域的质量要求, 认真做好供觉覆行职责, 进行各级质量监控是保证供应室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兴芬.供应室消毒与灭菌质量监测[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2.

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分析论文 篇5

在医院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医疗器械基本都是医院消毒供应室所提供的,消毒供应室是为整个医院提供无菌物品的一个重要科室。在消毒供应室工作过程中,其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同时也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1.供应室人员管理

对于供应室内护理人员而言,其自身素质水平对供应室工作质量有着十分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人们对医院感染越来越重视,在医院感染知识方面加强继续教育,能够在感染监控以及环节环节管理方面从根本上使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在消毒供应室内工作人员,均应当保持强烈责任感,应当具备高尚职业道德以及爱岗敬业精神,每个工作人员应当不断进行学习,将当前先进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操作规程真正掌握,对于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经验及时了解,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对各个方面知识进行运用。为能够使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每个月均应当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每年均应当选择优秀员工到上级医院消毒供应室培训班中参加学习,另外应当订阅有关杂志,或者开展有关知识讲座,从而使员工对最新医学知识动态进行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相关问题,每周均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晨间提问,并且应当进行专业知识考核,从而使其理论水平以及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2.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规章制度能够使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规定办事,使质量管理得到保证。对于医院消毒供应室内工作而言,其具有很强独立性,大部分工作的进行以及完成均是无人进行监督的.,所以很多情况下只能通过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对员工工作进行约束,对岗位责任制度进行合理制订,并且应当制订操作规程制度以及相关奖惩制度。所制定这些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理念,能够努力保证质量第一,能够做到对岗位责任制以及各种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好,认真负责。通过有效规章制度能够使科室内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到责任明确、有章可循以及处处落实,在质量控制整个过程中能够做到全员参与,对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工作顺利进行,并且能够保证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环节质量管理控制

在消毒供应室工作过程中,环节质量控制管理所指的就是对整个供应室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在消毒供应室内,其基本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污染物品进行回收、分类以及清洗与消毒,对消毒物品实行制备包装以及灭菌处理,储存无菌物品以及其发放管理等方面。在回收医疗器械过程中,首先应当作好性能检查,注意是否达标,在保证器械质量方面属于关键因素。此外,在物品清洗质量以及灭菌质量控制环节中,均应进行质量监测,监测合格方可发放到临床,植入性器械每锅次必须作好生物监测,监测合格方可放行。在存放无菌物品过程中,对无菌技术操作应当严格遵守,每天卸载灭菌物品严格检查,有不合格物品及时返回重新处理,无菌存放区禁止存放不合格物品。每天空气净化消毒,时间为半小时。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监,保证工作中每个环节均能够达到质量标准。

4.消毒供应室环境管理

首先应当将清洁消毒制度制定出来,并且应当严格执行。在消毒供应室内,其房间布局安排应当做到科学合理,不但要能够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要能够做好节省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保证物品供应满足临床需要。通常情况下将消毒供应室划分为三个区,即去污区、器械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个区域之间均有明显标志及实际屏障,各区均设立缓冲间,在墙壁上开设传递窗传递物品。应当保证供应室内外环境清洁,保证不存在污染源,光线充足,保持良好通风及合理布局。工作整个流程应当根据回收、分类、清洗、干燥、包装以及灭菌、监测与无菌物品分类储存及发放顺序来进行,不可逆行。各个区域工作人员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应当保证将工作区和生活严格分开,初洗与洗涤应当分开,污物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放置,灭菌包与待灭菌应当分开存放,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各个工作区域每天在完成每次工作完毕后应当以清洁消毒剂对台面进行擦洗、拖地,每天空气净化消毒,时间为30min,并且进行记录。以含氯消毒液每天对台面进行擦拭,每天进行2次,每月进行1次空气培养,对物体表面细菌数量进行抽检控制,使其保持在卫生学范围之内,另外还应当对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对于非本科室内人员,在未经允许情况下不可在工作区随意出入。

5.小结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篇6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管理;医院感染;体会

【中国分类号】 R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02-01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负责收集和接受临床、医技科室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材、物品,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装配、灭菌和保存,再发放至医院各临床科室使用的后勤保障科室。合理的建筑布局,健全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清洗、消毒、组装、灭菌操作流程和严格的监管措施能大大提高无菌物品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性感染的发生。自2009年5月卫生部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试行以来我院就对供应室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建设,加大设备的投入和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变分散式管理模式为集中消毒供应管理模式),使供应室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较好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率的发生。体会如下:

1.消毒供应室的合理布局和设备配置

1.1按照WS310.1-2009规范要求,在供应室内设立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灭菌物品卸载存放区。污染区、清洁区均采用双扉清洗消毒器、双门干燥柜、双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物理屏障分开。物流方向由污到洁,洁污分流。无交叉。人流需通过缓冲间更衣、更鞋后方可进入各区域。气流由洁到污,压力控制。

1.2设备配置 

(1)去污区配置了污物接收分类台、双扉式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煮沸消毒上油机、高压水枪、高压气枪及不锈钢清洗池、双扉干燥柜;清洁区配置不锈钢打包台、带光源的放大镜、封口机、双扉式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无菌物品存放架、及回收和发放物品运输车;按各区面积合理配置动态三氧消毒机等设备设施,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2)为防止污染器械物品在各项工序中交叉感染,采取集中管理模式,专人专车进行下收、下送,实施有效封闭运送,车和容器使用后清洁消毒,并按固定区域放置,各工作区台面每次操作完毕后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湿拖,每天三氧消毒机定时进行空气消毒2次并记录。

2.加强消毒供应室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

2.1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理念,开拓管理思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2.2建立和完善消毒供应室各项规章制度,各岗位职责,各区域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2.3抓护士队伍内涵建设 以前我院从事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临近退休的老护士、不能胜任临床工作体弱多病的护士。不但缺乏消毒供应专业知识,且传统的工作习惯很难改变。2009年7月,我院依据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将全院所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均拿入消毒供应室统一管理。对供应室工作人员也进行了调整,从临床、手术室抽调年轻业务骨干充实到供应室,并选派业务骨干及年轻护士参加国家级、省级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和到上级医院进修。不定期组织学习专科业务知识、各项规章制度,各岗位职责,各区域操作流程,质量标准以及法律、法规,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使供应室的整体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3抓消毒供应室三区工作流程管理

3.1消毒供应室的去污区主要是对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1]所以,消毒供应室的污染区是污染器械集中处置的区域,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严格的区域划分是院内感染管理的基本条件之一[2]。在污染區与清洁区之间设置双门清洗消毒机和双门干燥柜,作为第一道物理屏障,使可机洗的器械物品从污染区的门进入清洗消毒机内进行清洗消毒上油干燥后,从清洁区取出进过清洗消毒的物品;手工清洗的物品可经过双门干燥柜和双门传递窗传入清洁区,保证了清洗后物品的质量。

(1)从临床回收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在污物接收台进行接收、清点、按不同种类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类。

(2)彻底清洗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前提 采用正确的清洗方法是清洗质量的根本保证。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如血、蛋白质、黏液、体液、油污等都会妨碍微生物与灭菌媒介的有效接触,且会产生生物膜而影响灭菌效果。因此,灭菌前完全彻底的清洗十分重要。我院对耐热、耐湿的器械物品均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复杂器械物品采用人工清洗的方法进行清洗,清洗前高效多酶清洗液浸泡,再刷洗,一次漂洗、二次纯净水漂洗,,可耐热的用煮沸上油机进行消毒,不耐热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特殊感染的器械物品,必须先消毒或灭菌再按清洗操作流程进行处理。

(3)加强污染区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每班次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戴帽子、口罩、面罩、手套、穿防水工作服,每班更换清洗消毒。

(4)台面、地面定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定时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空气照射消毒。

3.2清洁区的工作流程管理 清洁区是器材检查、包装及灭菌物品装载的区域。清洁区与无菌区之间用双扉压力蒸汽灭菌器,将两个不同的区域自然隔开,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必须在缓冲间更鞋后方可进入。台面、地面每班班前班后湿式擦拭,每天定时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空气照射消毒并做好记录。

(1)器械装配前必须严格检查清洗质量和器械的功能。如关节是否灵活、咬合面是否紧密、沟槽是否平行、锐器是否锋利、持针器持针是否牢固等,功能失灵的器械立即更换。

(2)器械包装 将检查好的器械按包内物品卡上的数量再次核对后,并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盆、盘、类重叠包装时用吸湿纸隔开。闭合包装应注意其闭合完整性和包裹的松紧度。包外粘贴包名及化学指示胶带。

(3)待灭菌物品装载管理 我院使用的是蓝筐作为装载工具,利于蒸汽穿透和灭菌包的干燥,装载时,器械盒平放,布类包竖放,盆、盘类倾斜放置,重物放在最下层,包裹不得与灭菌器腔壁接触,包与包之间留有3mm-5mm的间隙,以保证灭菌效果。

(4)强化消毒员安全意识,专职消毒员需持证上岗,严格掌握灭菌三大要素和灭菌操作规程。

(5)为避免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消毒灭菌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3]。认真做好压力蒸汽灭菌监测 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植入物须每锅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灭菌须每天进行生物监测,详细记录灭菌器的压力、温度、时间、锅号,检测化学指示卡变化以确定灭菌效果。每次可针对不同的灭菌物品进行采样,灭菌后物品不得检出任何致病微生物,灭菌物品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3.3无菌区管理

(1)严格控制无菌物品存放区进出人员。

(2)灭菌物品实行分类存放,物品放置与发放按左进右出顺序进行,有效期7天,先灭菌先发放使用的原则,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掉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空气每天定时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紫外线照射并记录。

4.体会

通过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科学化管理,变分散式管理为集中消毒供应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为医院节约了人力、物力,使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得到了保证,大大降低了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几率,保证医疗安全,让临床和手术室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钻研业务,为病人服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2009

[2] 钟秀玲.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

[3] 杨家芳.基层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及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

浅析消毒供应室的管理 篇7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消毒

医院供应室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原反应的发生,微粒危害密切相关[1]。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因此,加强供应室的管理势在必行。结合我科的工作现,总结如下经验供交流分享。

1 合理结构和布局

工作区域应分为去污区、检查包装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要划分清楚,区域间要有实际屏障,去污区和检查包装区设立人员出入缓冲间和物品通道。平面设计达到“油污至洁”的工作流程。不得出现洁污交叉或物品回流,工作人员在各区域工作时,严禁窜区域走动,并由护士长或质量监控小组负责各个环节监督。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成立由高年资主管以上人员组成的质量监控小组,使各环节工作有记录、质量监控有规范,并且根据质量监控人员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3 加强各级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

针对科室的实际情况,对各级人员进行培训。

(1)利用晨会及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从各区域各工作室的清洁、消毒、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发放流程的质量控制和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等。

(2)高压灭菌器属于特种设备,消毒员必须参加特种设备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3)学习卫生部下达的工作标准和有关文件。

(4)对新入科室的人员由高年资人员带教2个月,才能独立进行工作。并考核。

4 设备的正确使用

组织全科人员对新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监测方法、故障排除等进行学习,达到全科人员掌握,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物品的清洁灭菌质量。

5 灭菌监测方法的管理

供应室必须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物品,做好灭菌物品质量监测才能阻止不合格物品流入临床科室,我们每日要对空锅做B-D测试,监测真空灭菌器残余空气量的存在。消毒员在消毒过程中要随时观察高压设备的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是否达到设定要求,并且观察压力和温度的对比曲线是否相符,使用化学指示卡放入物品包中央,经灭菌后取出指示卡,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化学指示胶贴(或胶带)黏贴于每个待灭菌物品包外,经灭菌后观察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防止未灭菌包流入临床。对灭菌物品进行批量监测以及空腔器械的灭菌质量检测(即PCD),每月必须做一次生物学检测,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灭菌后培养48h观察结果,检测时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确保灭菌效果[2]。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的主要任务是为各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其管理是一项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合理的布局,精湛的业务素质,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抓住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使科室管理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使供应室工作质量能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钟秀玲.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篇8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保障医院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部门, 它担负着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供应等工作, 关系到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的质量, 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 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 做好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极为重要。

1 环境清洁, 布局合理

合理的布局, 符合要求的房屋设置是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医院消毒供应室应设置在门诊、病房的中心位置, 周围无污染源。消毒供应室内部地面、墙面光滑, 易清洗;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三区划分明确, 各区都有实际屏障及缓冲区, 流程由污到洁, 不交叉、不逆行。

2 制定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完善各项制度

2.1 完善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准绳和依据, 各项工作都有其相应的制度。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制度主要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监测制度、查对制度等, 每个制度既有其独立性, 又与其他制度相互关联, 使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有章可循, 责任明确。

2.2 制定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目的在于使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使事后管理转化为事前约束, 使经验型的管理模式为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所代替。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是:下收污物→分类浸泡→清洗消毒→物品干燥→检查准备→分类包装→灭菌→监测→无菌储存→下送无菌物品。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有其严格的质量标准, 每个班次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执行。

2.3 强化灭菌效果的全程监测

灭菌物品的效果监测, 是确保无菌物品的高质量供给的惟一途径, 也是医院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 是做好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关口。高压蒸汽灭菌器每个过程均应进行工艺监测, 并有关键参数记录, 预真空 (或脉动真空) 压力灭菌器每天第一锅进行B-D (布维-狄克) 试验, 合格后方可进行灭菌。无菌物品的监测还有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每次每项监测均应合格, 一项不合格都不能发出灭菌物品, 而要及时查找原因, 重新灭菌, 重新监测。如果是灭菌器出现故障, 检修后需要连续做3次B-D试验和生物监测, 全部合格后方可再用。

3 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素质

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员必须反复学习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权威性文件, 掌握开展工作的依据, 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强化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严格灭菌观念, 做到灭菌物品的绝对无菌和使用安全。还应学习和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的能力。

4 做好与临床科室的交流

下收下送过程主动与临床护士交流, 对她们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反映的情况, 如包内物品潮湿、包内物品不够用等, 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并认真分析, 及时纠正。平时还定期到临床科室了解无菌物品的基数、使用情况等, 并听取科室对供应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改进工作, 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5 做好下收下送工作

为了把更多的时间让给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 为了避免无菌物品被污染, 无论高温酷暑, 还是大雪严寒, 我们都按时下收下送, 及时把无菌物品送到临床。在下收下送过程中, 除了做好查对、登记工作外, 还要时刻不忘无菌操作, 将无菌物品保质保量地送到各临床科室的无菌柜里。回科室后, 及时做好回收车、发放车的清洗、消毒工作, 分区存放。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篇9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细节管理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许多患者因细菌感染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因此, 医院的医疗器械无菌对临床治疗非常重要。消毒供应室是保证整个医院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是控制患者出现细菌感染重要的一步。因此, 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对整个医院的医疗活动以及患者的健康都有非常大影响。本文通过在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科学规范的细节管理, 发现细节管理有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12月对医院的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实行科学的细节管理, 并在实施前、后对医院临床科室中的20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以获取医务人员的总体满意度。同时对这200名医务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相应的调查, 以探究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

方法: (1) 强化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在细节管理过程中, 为提高护理质量, 应强化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具体可以先由护士长与责任护理组长组成一个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通过具体的分工以及配合, 对各个环节的护理质量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同时护理质量监控小组还需要对相应的护理人员、护理环境以及护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在抽查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了问题则因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其监控力度[1]。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在加强监控的过程中, 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要让护理人员能够接受先进的护理理念、知识以及技能, 在培训的过程中, 让护理人员学习一些护理管理方面的知识[2]。尤其是对于一些新护理人员, 更是需要做好相应的岗前培训, 在最大程度上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让护理人员都能够了解到护理工作对患者的重要性。 (2) 物品管理:物品管理是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而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具体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首先, 对于那些已经使用过的医疗器械, 在回收之后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详细的分类, 进而根据各类物品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清洗与消毒方式, 清洗消毒之后将医疗器械立即干燥与包装好, 在包装上要写明消毒日期。其次, 对于那些消毒不合格的物品, 应该进一步的清洗与消毒, 直到合格或者直接遗弃。消毒包装完成之后, 要及时将物品运送到各个科室中, 要准备专门人员运送物品。医疗器械的回收车与运送车不能够一起使用, 要准备专门的物品运送车与回收车。在运送过程中, 运送人员不能与物品直接接触以防止污染, 并且要做好运送车的消毒工作。 (3) 环境管理:整个消毒供应室分成了多个区域, 每个区域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比如说污染区、生活办公区、清洁区以及包装灭菌区等, 因此在细节管理过程中, 应该要根据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物品存放的合理性。同时相应的管理人员应每天做好相应的循环风空气消毒, 每周做好彻底的终末清洁消毒处理, 每月做好细菌学检测以保障消毒的质量[3]。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 对消毒供应室的环境进行全面消毒清洁管理。

效果评价:本文研究主要对200名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这两个方面进行调查, 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等级。而护理质量主要是通过监测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安全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等来判断。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与χ2来进行检验, 并确定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的满意度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后, 200名医务人员的总体满意度 (93%) 与实施前 (78%) 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细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后, 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以及安全识别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提升,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医疗器械的主要消毒场所, 医务人员要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清洁工作, 必须具备敏锐的眼光, 才能发现消毒工作中的一些隐患, 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4]。医疗器械中任何一个隐患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患者健康的因素, 医务人员只有从细节中找出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 在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之后, 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表明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 不仅能够提高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 保证患者的安全, 同时也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护理素质, 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廖根娣, 周小妹, 林阿珠.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 9 (1) :66.

[2]谭美红.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学工程, 2011, 19 (9) :134-137.

[3]贺春莲, 刘小芳, 郑文.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 2010, 31 (36) :6855-6856.

浅谈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措施 篇10

1 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措施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提高相应的医疗护理质量, 我院采取了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 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作为降低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的就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质量好坏, 取决于医院的规章制度是否有效的执行。对此我们医院应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等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 并为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选用了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来进行工作, 包括了自我控制、部门间的制约、质检员实时监测等, 发现一个问题, 解决一个问题, 并分析问题的出现原因, 从而对措施进行调整, 每项工作详细记录并具有追溯性。

1.2 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业务技能, 规范操作规程

消毒供应室的发展向着专业化的方面进行改进。医疗设备更新速度较快, 其一次性的医疗产品种类繁多, 这就对消毒供应室的护士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可以对多种专业理论进行学习, 定期对医疗理论和操作进行考核, 进而不断提高护士的服务能力和技巧, 并对护士的工作道德水平进行规范, 养成护士可以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医院患者进行相应的服务。

1.3 严格把关物品回收

对重复使用物品的环节进行质量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根本基础, 依据重复物品的流动循环, 对其回收到发放的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流程。对工作流程的操作和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要求, 从而保证再生物品的质量安全和满足临床需要, 确保了医院的医疗安全。

回收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问题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为防止回收的医疗器械在进行工作时的发后交叉感染, 保护医疗工作者的健康安全, 回收、清洗医疗器械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对特殊感染的器械进行初步消毒处理, 并对器械接触的病种进行注明, 装入双层的黄色塑胶袋并放置于专业的密封箱进行运送。运送工具及时消毒。

1.4 重视清洗质量关

医疗器械的清洗作为消毒供应室的重要组成环节, 其工作质量是灭菌质量的保证。依据回收器械的型号和感染程度等进行详细的分类。对于有血迹和锈迹的进行手工处理;齿类器械需要撑开, 齿部朝上等, 保证器械和设备的内腔清洗的质量, 避免污染物的累积。穿刺用的针头需要用高压水枪进行冲压, 必要时用机器清洗, 冲洗结束后对针孔进行棉签清擦, 严格对医疗器械进行冲洗一洗涤一漂洗一—终末漂洗—上油 (水溶性) —干燥—检查包装。

1.5 严把包装质量关

包装是医疗器械在无菌情况下存储的方式。为了保证包装的质量安全, 我们在包装前进行了对器械的认真检查和处理。例如对物品和器械的清洁度、功能性、绝缘性等的检查。对包装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封闭化, 对包装流程和材料进行规范管理, 保证了包装的质量。

1.6 正确的灭菌方法

物品器械的灭菌质量和医疗护理质量是密切关联的。所以在灭菌前对灭菌器进行工艺监测和空载BD试验。在灭菌过程中合理正确的对灭菌器进行操作, 并对无菌包进行严格的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对灭菌物品进行合理的装载, 装载量不超过灭菌器柜室容积的90%。敷料包放置上部, 金属类器械放置于下层, 采用垂直的方法来进行放置。从灭菌器内取出无菌包时, 对包装进行检查, 如果有潮湿或破损的现象, 我们视为灭菌消毒无效。灭菌合格后的物品水分含量≤3%。

1.7 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合格的无菌物品, 应该有合格标志和具体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时间、效期“灭器编号”灭菌批次等。一批灭菌物品在处理结束后, 应该按照其流水作业号进行登记注册, 记录灭菌物品的数量、型号、灭菌温度、灭菌作业时间和灭菌操作者等, 归档并备份。灭菌合格后的物品放置于无菌物品存放区按规定指定的位置, 根据物品的有效时间先后进行放置, 对过期物品应该及时的处理。对于发送出去的物品, 一律视为已污染物品, 回收应重新消毒和灭菌。对于无菌物品存放间应该选用正压送风的空气净化设备, 其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1d2次。

1.8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一次性无菌的医疗物品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 其不仅有效地方便了医院的诊疗, 也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但其缺点是有可能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不安全的因素, 所以消毒供应室就应该加强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工作。严格审查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质量, 其证件是否齐全, 合格后才可入库。在入库前需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生产厂家、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等进行记录, 由专人进行看管和发放。定期对一次性无菌物品进行检查, 发现包装破损或不清洁的现象, 一律不许出库。

2 结语

作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心, 消毒供应室应该建立建全自身的规范制度, 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 为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护航。总之, 消毒供应室应当实行管理模式集中化、管理标准完善化、工作人员专业化、管理重点明确化、物品处理过程规范化、人工机洗化、质量控制化、有效屏障化、环境消毒化、监测定期化、质量追溯化、三方认证化, 才能有效地满足临床需要。

参考文献

[1]许秀辉.供应室消毒管理的保证措施[J].中华临床现代医学杂志, 2007, 5 (7) :671.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 篇11

工作职责

洗涤人员通过机械或手工清洗方法对回收器械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干燥,护士长每周抽样清洗质量。

工作程序

手工清洗:将器械或碗、盘等用1:200全效酶浸泡5~10分钟。用清水刷净物品的各个部位,特别是关节、纹沟、锯齿部位反复刷洗;结构复杂的器械要拆卸零部件后再刷洗。用纯净水对物品进行终末漂洗。以干燥设备对物品进行干燥处理。检查各种物品是否清洗干净,应无锈、无污垢、无血迹,刀剪锋利、轴节性能良好。

机械清洗:将物品按种类分别置于清洗架上。按操作规程选择不同程序对物品进行机械冲洗、漂洗、消毒、润滑、干燥处理。检查物品是否干净,应无锈、无污垢、无血渍、刀剪锋利、轴节性能良好。

超声波清洗:适用范围为金属器械、各类穿刺针、硬质管腔器械。超声波清洗水温在40~45℃,超声清洗时间5~10分钟。严格执行清洗机的操作规程,发现问题立即停机上报处理。随时保持清洗池及工作台面的清洁整齐。

手术器械的包装

选用纯棉布双层包装,无菌包的外形尺寸为敷料包、器械包<30cm×30cm×50cm,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器械包重量不超过7kg。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注明包装负责人、灭菌人、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及名称。

手术器械的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器没晨空锅做B-D实验一次,化学检测每月进行、工艺检测每锅进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记录在灭菌器监测登记本上。

灭菌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灭菌器内的温度、压力、灭菌时间,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灭菌完毕的物品,首先检查灭菌包的化学指示胶带是否变色,确保灭菌有效。落地包、松散包、湿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均匀都属于不合格包。灭菌合格将物品分类放进无菌储物柜或储物架上。

以使学生看见真实的操作视野,看见普通教学不容易清楚观察到的真实的喉部、会厌、声门等解剖结构,而且能在同步讲解操作的要领过程中看见实际操作的真实效果;在不延长插管时间的同时完成教学。如学生们能一起通过大的显示屏在实际中看到喉镜的镜片停留在哪个部位挑动会厌暴露效果最好而又损伤最小,这在普通教学狭小的视野中要短时间内实现是很难的。比起普通教学的一对一的带教操作,大的显示屏还可以让学生们一起同时学习,交流体会,加深印象。

普通喉镜3D动画气管插管操作视频分段演示配合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操作演示教学,既能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又能以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促进理论知识,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普通喉镜3D动画气管插管操作视频分段演示配合Airtraq喉镜气管插管操作演示教学,在气管插管教学中应用能提高教学质量,获得学生更高的评价,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44.

2 魏广和,程刚,张金国.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5,4(4):262-263.

3 杨巧铃,刘素娥.产科高护临床实习带教初探[J].广西医学,2002,24(8):1304-1305.

4 Dhonneur G,Ndoko S,Amathieu R,et al.Tracheal intubation using the Airtraq in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undergoing emergency cesarean delivery[J].Anesthesiology,2007,106:629-630.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对策 篇12

1 一般资料

我院通过严格的供应室护理管理, 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未发生1例严重的差错事故, 临床满意98%以上;也未因供应室的物品质量问题而发生1例医院感染;也没有护士在工作中发生职业伤害。

2 护理管理措施

2.1 提高供应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供应室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如有不慎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供应室的工作繁重而复杂, 涉及临床各科室, 接触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 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挫折、委屈甚至是误解, 这些要求供应室护士具有各方面能力和知识。定期举办业务学习和晨间提问, 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抽查和考核, 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选派具有勤奋好学、慎独性强的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请上级医院老师来院讲授消毒供应中心新理念、新知识、新形势和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技巧能力等。通过院内外培训相结合方法使护士具有: (1)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 (2) 敏锐的观察能力、精确的记忆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3) 掌握各种器械的名称、数量、性能、用途等专业知识; (4) 熟悉灭菌物品的存储及保管方法和要求; (5) 了解临床科室的各种需求, 确保临床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2 建立健全供应室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落实各项实际工作的依据, 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 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我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根据江苏省消毒供应室的验收标准, 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如消毒供应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制度、无菌物品质量追溯制度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等;完善各班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护士长要经常检查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操作常规, 是否随意简化操作程序, 操作是否规范等情况, 注重制度落到实处, 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使供应室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1]。

2.3 加强质量的控制, 严格把好物品的质量关

“清洁可以不灭菌, 但是灭菌绝对不能不清洁”。清洗是保证物品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必须重视物品的洗涤质量, 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确保人体健康[2]。要求清洗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清洗技能, 还要严格执行操作步骤, 熟悉各类器械的清洗方法和保养方法。包装班仔细检查器械的清洁度、光亮度、完好性和数量, 如发现清洗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退回清洗区重洗, 各种无菌包要有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包装,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 包外3M胶带封口, 注明物品的名称、消毒日期、失效日期、包装者、核对者的姓名或编号。消毒员要按装载技术装载各类物品, 每日做好BD试验, 每锅做好工艺监测、化学检测、每周对灭菌锅效能做好生物监测。在各区域设立质量控制小组组长, 定期和不定期对清洗、包装、灭菌质量进行抽查, 将查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责任人, 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从清洗、包装、灭菌3个重要环节把好物品质量关。

2.4 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

供应室护士处理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 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接触刀剪、缝针、穿刺针等各种锐利器械可能造成刺伤、切割伤;如不严格遵守特种设备 (压力容器) 操作规程可能发生烫伤及容器爆炸。因此加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十分重要。对护士要进行职业防护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险性, 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 进入工作间必须更换衣服和鞋子、戴口罩和帽子及防护手套, 清洗环节严防针刺伤, 动作要轻、慢, 一旦有刺伤应立即挤出血液, 用水反复冲洗, 伤口涂以碘伏等处理。还要预防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损害和机械性损伤, 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 注意皮肤黏膜的保护[3]。供应室护士必须掌握相关防护措施, 牢记普通预防原则, 在处理任何沾有血液、体液的器具时均要视为具有传染性。在工作时注意力集中, 小心操作, 严格执行压力容器操作规程。按要求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3 小结

医院消毒供应室跟医院的医疗安全有密切的关系, 要想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必须从事供应室的护理管理, 做好供应室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流程, 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 加强质量控制, 提高质量意识。由于供应室护理工作不是一个令人非常满意的职业, 护士长要以身作则, 事事起表率, 坚持原则, 无私奉献, 以自己的职业素养影响护士, 帮助护士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使命, 充分意识到供应室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科学性, 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护士长要掌握重点, 积极思考, 不断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来提高供应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伟.加强我院中心供应室管理的做法和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1) :55-58.

[2]任素桃, 史想新.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2) :49-51.

上一篇:战略关联下一篇:高强烧结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