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毒管理制度

2024-09-07

学校消毒管理制度(共15篇)

学校消毒管理制度 篇1

1、非传染病流行期:

(1)注意开窗通风

(2)每周一、三、五晚上学生离开教室后,对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有效氯500mg/ml),关闭门窗,第二天早上6:00由门卫打开教室门窗通风。

2、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

(1) 每天消毒,对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有效氯500mg/ml)。关闭至第二天早上6:00由门卫打开教室门窗通风。并利用体育课学生离开教室的时间和中午,用紫外线消毒车消毒。

(2) 教室橱柜、课桌椅、鞋柜等用含有效氯500mg/ml的消毒液揩擦消毒。

3、对发生肝炎、菌痢等肠道传染病的班级,要及时用含有效氯1000mg/ml的消毒液做好课桌椅、橱柜等的揩擦消毒工作。

学校消毒管理制度 篇2

1. 检测依据及方法:

《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1994。

2. 检测对象:

学校食堂已消毒的公用餐具。

3. 检测项目: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快速检验指片法)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 。

4. 结果

4.1 餐具检测合格情况

4.2 学校合格情况

4.3 检测指标合格情况

5. 讨论

5.1餐具消毒效果整体水平较低, 餐具合格率仅为69.83%, 相比较来看大学的餐具消毒工作做得最好, 这是由于大学的卫生设施条件较好, 卫生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水平较高所至, 餐具检测合格率最低的为职业学校, 仅为48.00%, 这也附和当前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现状, 职业学校历来是我们的工作难点, 卫生基础设施差, 政府投入不足, 加之卫生管理人员不懂卫生管理, 对餐具消毒工作认识不足, 对餐具消毒工作敷衍了事, 不严格依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导致消毒效果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5.2按照学校类别来分析餐具消毒效果, 大学的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最高, 职业学校的合格率仅为40.00%, 总体看餐具消毒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仅为63.79%,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学校食堂的餐具消毒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

5.3在此次检测的580份餐具样品中, 餐具检测项目中不合格指标均为大肠菌群超标, 合格率为69.83%, 大肠菌群在温度为120度, 维持时间15分钟就可以杀灭, 分析餐具不合格原因, 一是由于餐具消毒作用时间很短, 而且在检测中还发现同一批次的检测样品中有的餐具大肠菌超标, 有的不超标, 提示餐具在消毒柜中摆放过于密集, 有的餐具没有得到充分的加热, 致使大肠菌群没有全部杀灭, 二是有的学校食堂餐具消毒设施使用年限长, 已到使用期限, 因此达不到消毒效果。而餐具检测项目中致病菌检出率为0.00%, 说明尽管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较低, 也没有造成食物中毒的发生, 但已提示我们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6. 结论

(1) 、餐具消毒工作是学校食堂卫生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仍然是卫生监督部门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监督的重点。

(2) 、职业学校是卫生监督部门重点监督管理的对象, 因为职业学校在餐具消毒工作方面是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较高的学校。

7. 建议

(1) 、做好宣传、提高认识。应当加强对消毒工作意义的宣传, 让食堂的管理者, 从业人员懂得为什么消毒, 知道消毒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餐具消毒的自觉性, 同时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 把餐具消毒工作提高到法律高度来认识, 增强守法意识。

(2) 、加强卫生知识培训, 提高消毒员业务素质。只有消毒员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才能保证餐具消毒效果, 卫生监督部门应定期组织卫生知识培训, 并进行考试, 合格后方可从事消毒员工作, 以保证餐具消毒工作的实效性。

(3) 、健全消毒制度, 加强自身卫生管理。建立内部消毒卫生检查及考核制度, 落实各加工岗位的消毒责任制, 不定期开展检查。

(4) 、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对卫生监督工作的配合与参与, 教委是学校的主管部门,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将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工作纳入考核中。

(5) 、加大对学校食堂消毒卫生监督工作的指导力度, 将工作切实做到实处。卫生监督员应当在学校食堂餐具消毒监督检查中, 做到工作细致, 包括餐具的洗涤、消毒方法、消毒作用时间, 消毒制度, 餐具保洁情况及消毒设施运转情况, 消毒设施的容量等具体情况, 详细询问消毒员的消毒过程, 认真检查各项消毒记录, 做到有的放矢。

消毒洗手液在学校并无帮助 篇3

Researchers in New Zealand set out to discover if using alcohol-based hand sanitizers, in addition to regular hand washing, would cut back on absentee rates in schools.

They recruited 68 primary schools, and all students were given a half-hour hygiene lesson. They then assigned half of the schools to a control group where children washed their hands with soap and water. The school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did the same, but were also asked to use classroom hand sanitizers when they coughed or sneezed, and before meals.

When children missed school, calls were made to find out if the child was sick. The research team checked-in with the caregivers of more than 2,400 children, keeping track of the type and length of their illnesses during 20 weeks of school.

Absentee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virtually the same, the study authors found.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high-income countries where clean water for hand washing is readily available, putting resources into extra hand hygiene by providing hand sanitizer in classrooms may not be an effective way to break the child-to-child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 accompanying editorial in the journal concluded.

学校食堂消毒制度 篇4

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的消毒做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餐具的消毒,要严格按照“洗、冲、消”程序进行,坚持每日用餐后,用消毒柜消毒,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食堂炊具、餐具的消毒有专人负责,未消毒的炊具、餐具一律禁用,消毒的炊具、餐具贮存到保洁柜内,防止交叉感染。

2、每日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泔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3、每餐工作前,食堂工作人员必须用流水洗手后方能上岗。

4、学生每次打饭前在厨房外用流水洗手、洗碗后,再打饭。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繁殖的场所。

6、炊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学校卫生消毒制度 篇5

为切实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卫生消毒制度:

一、学校公共卫生消毒

1.各班每天按时打扫好自己所属区域的清洁卫生并随时保持,重点做好早、中、晚三时段保持。

2.学校食堂负责水房的卫生清扫。用84消毒液没周一次,由李轻松负责协调。

3、校园公共环境每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由看康卫民负责。4.食堂环境及食堂外消毒由炊事员负责用消毒液消毒。

二、厕所消毒

1.厕所用石灰消毒,夏季每周两次(周一、周四早上清扫后),冬季每周一次(周一早上清扫后)。2.化粪池用生石灰覆盖。

3.天气热时用灭蝇药等杀灭蚊蝇幼虫。4.厕所等消毒由谢小军负责。

三、垃圾池消毒

1.夏季每周一次撒上生石灰。2.夏季每周用灭蝇药喷洒一次。3.垃圾池等消毒由王召藴负责。

四、饮用水消毒

饮用水消毒按要求进行,由康卫民负责。

五、学生宿舍卫生消毒

1.学生每天打扫好室内卫生,管理员负责打扫好宿舍前后的环境卫生,学生起床后整理好床铺,摆放好日常用品。2.学生宿舍开门开窗保持空气清新。

3.学生每月必须换洗被面、枕套等用品一次。

4.宿舍管理员每周五必须用84消毒液对室内消毒一次。5.学生洗脸巾等日常用具每两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6.学生被褥可自己用(阳光)紫外线照射消毒。

六、附则

1.总务后勤必须保证消毒药品、用具。

2.消毒人员必须严格消毒流程,不留消毒死角,每次消毒后必须作好消毒记录。

学校食堂疫情消毒制度 篇6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食堂疫情消毒制度(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食堂疫情消毒制度1

为促进小学食堂管理的规范化,更好地落实食堂卫生安全责任,依据我校实际,经校委会讨论,特制定本食堂餐具消毒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1、所有餐具(包括碗、筷、盆、瓢、刀具等)每天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处理,以免招引蚊蝇污染。

2、餐具清洗消毒专人负责,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顺序操作。

3、餐具清洗时必须先用优质洗涤剂混合开水(或温水)浸泡10分钟以上,然后再清洗,并用流水反复冲洗,至少三次。

4、冲洗后的餐具必须倒置于蒸汽箱内,使其干燥,并严防再与其他物品接触,以免污染。

5、所有餐具(包括碗、筷、盆、瓢、刀具等)每天必须蒸汽消毒(20分钟),消毒好后放置在保洁柜内,防止再次污染。

6、对餐具卫生状况小学将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跟工友的工资、聘任挂钩。

7、上级部门检查中,餐具消毒达不到要求(由从业人员造成)的,一次责令改正,两次辞退。

8、每次抽查必须做好检查记录,及时存档。

学校食堂疫情消毒制度2

1.餐具、菜具、熟食容器等餐后应立即清洗消毒,做到使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

2.负责餐具消毒工作的专职人员应身体健康、工作认真。

3.餐具清洗消毒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操作。热力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药物消毒程序:一刮、二洗、三消毒、四冲、五保洁。

4.餐具消毒应做到下列要求:

热力消毒:煮沸蒸汽100℃蒸30分钟。

远红外120度℃,15~20分钟。

药物消毒:有效氯浓度250PPM,消毒时间5分钟。

5.消毒完毕的餐具、茶具等应立即放于清洁的橱、柜内保洁,防止再污染。

6.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洗刷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容器、用具不得使用。

食品原料采购登记制度

食堂的原料采购是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特制定食堂原料采购登记制度:

一、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食堂采购人员采购原辅料时,必须定点采购食品。

二、不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和原料。

三、不采购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及原材料。

四、采购农贸市场的食品及原材料应当新鲜,价格合理,并按每天食谱所定数量合理采购,严禁购买病死畜禽等动物食品。

五、采购食品,必须向食品经营者索取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复印件,有的食品要有QS标志(质量安全认证)。

六、食品采购回来,要有二人以上的人验收,每次采购食品原料必须逐一登记。包括日期、品名、数量、质量、购买地、出售人姓名等.七、凡无人验收或无验收记录,均视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食堂不得加工、使用。

八、食堂负责人对每次采购的食品原料必须严格验收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进食堂。

学校食堂疫情消毒制度3

为保障就餐者身体健康,避免传染病发生,杜绝食物中毒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防疫站有关规定,特制订食堂餐具、工具、用具消毒制度。

一、食堂及餐厅所使用的餐、工、用具(盆、盘、瓢、勺、碗、称、刀、筷、铲等)必须经过高温(蒸汽)或者药物(TC101等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方可使用。

二、餐、工、用具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由各组长负责,保管按照食堂办公室制定的表格逐项进行登记。

三、食堂工作人员对餐、工、用具进行消毒时,餐、工、用具必须清洗干净,同时做好个人卫生方可进行消毒。使用高温消毒的餐用具,必须放在蒸箱或蒸车内用蒸汽蒸30分钟。药物采用TC101等含氯消毒剂时要按使用方法兑制消毒水,餐用具至少浸泡15分钟,以达到消毒效果。

四、洗刷餐用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五、消毒后的餐具、工用具必须贮存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六、不准用抹布(特别是未消毒的抹布)擦拭已经消毒处理过的餐用具,防止二次污染。

七、每次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要把水池、消毒池及地面等清洗干净,并对所用的抹布等工具进行全面消毒。

八、对餐、工、用具的消毒不得弄虚作假,消毒员要对其进行监督。餐、工、用具消毒后,食堂管理人员或值班人员要在登记表上签字。

九、每月完后,食堂管理人员要在当月食堂餐、工、用具登记表上签字,然后交食堂存档备案。

十、如出现餐、工、用具消毒不当引起的卫生事故,要追究责任人和签字人的责任。

十一、按照食品从业人员卫生要求做好个人卫生。

学校食堂疫情消毒制度4

一、食用的洗涤消毒所有的食具、茶具经消毒后,方可使用。

1、热力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清水冲→热力消毒)

①煮沸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10分钟。

②蒸汽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蒸汽柜内,温度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③红外线消毒:将洗涤好的餐具放入消毒柜,温度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2、药物消毒(对不宜蒸、煮消毒的饮具、茶杯、酒杯可在洗净后用化学药物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药物消毒→清水冲)

①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产品。

②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必须严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

二、食具的保管

经消毒的.食(饮)具应有专门的存放柜,存放整齐避免与其它杂物混放,防止食具重复污染,并对存放柜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学校食堂疫情消毒制度5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

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 ~ 60℃为宜;

笫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

第三步是消毒,笫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査批准方能生产、使用。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药物兌自来水0.5公斤的比例配制消毒液,然后将洗净的碗盘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内,浸泡3-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法。用自来水配制成1%84肝炎消毒液即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毫升广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备用,配制均用自来水,不得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

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曰常管理,做到消毒经常化。并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

(1)感官检查。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有无弄虛作假,省略消毒程序;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是否漏水,有无消毒液,消毒拒的温度等;最后检査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讲,卫生质量较好的餐具应当是内外壁和底部无油膩,呈现本色。

(3)余氯试纸检查法。这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检査方法,适用于使用氯制消毒的餐具,其灵敏度很高,残留余氯在50帅时也能检出。具体操作法是取余氯试纸一小块,投入备用碗盘内接触残留液,数秒后进行观察,若试纸变为淡紫色或深蓝色,表明该餐具已消毒,其颜色的深浅与消毒剂浓度的髙低相关,一般要求试纸呈深蓝色,其余氯浓度约为300PPm,若试纸仍为白色,证明该餐具未经消毒液消毒。

学校消毒管理制度 篇7

公用餐饮具的卫生状况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就餐安全,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是评价餐饮具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绍兴市学校公用餐饮具的卫生状况, 确保学生在校饮食的卫生安全, 防止由餐饮具、餐饮容器不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现将2008年3-4月配合卫生监督部门抽查的绍兴市市区部分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样品来源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2008年3-4月卫生监督部门随机抽查的绍兴市区部分大中专院校、中学、小学及幼儿园食堂118家, 检测餐饮具947份。

1.2 方法

1.2.1 采样方法

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各类餐具 (碗、盘、筷子、汤勺等) , 抽取样品数量根据食堂规模大小, 每次采样6~10件。每件采用符合卫生部规定的大肠菌群检测用纸, 按无菌操作规程, 将纸片 (5 cm×5 cm) 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后, 立即贴于餐具内表面 (每份样品贴纸片2张) , 30 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待检。筷子以5根为一件样品, 用毛细吸管吸取无菌生理盐水湿润纸片后, 立即用纸片抹试筷子进口端 (约5 cm) , 每件样品抹拭2张, 放入无菌塑料袋内待检。

1.2.2 检验方法

大肠菌群检测用纸片由南京三爱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在有效期内使用) 。按GB 14934-94《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检测大肠菌群:将已采样的纸片置于36℃培养箱内培养16~18 h取出, 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 该餐具判为消毒合格;若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 或纸片呈现紫蓝色背景上有红色斑点、周围有黄晕均为大肠菌群阳性, 该餐具判为消毒不合格。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抽查947份餐具, 经检测合格的有751份, 合格率为79.30%;118家学校食堂经检测全部合格的有65家 (被抽查的食堂所有餐具大肠菌群检测均为阴性) , 合格率为55.08%。

2.2 不同类型学校食堂餐具检测结果

被抽查的947份餐具中有797份来自大专院校、中小学食堂, 经检测合格的有619份, 合格率为77.67%;另外150份餐具来自幼儿园食堂, 经检测合格的有132份, 合格率为88.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8.213, P=0.004) 。

2.3 不同类型餐具合格情况

此次抽查的大件餐具 (碗、盘等) 有856份, 小件餐具 (筷子、汤勺、调羹等) 有91份, 经检测, 大件餐具有706份合格, 合格率为82.48%;小件餐具仅45份合格, 合格率为49.45%,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662, P=0.000) 。

3 讨论

通过对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效果监督抽查发现, 学校公用餐饮具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说明学生在校饮食卫生安全上存在一定的隐患。

餐具合格率为79.30%, 距离食品卫生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 学校应加强对食堂卫生的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掌握食品卫生常识及餐具消毒知识, 进一步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

探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 篇8

【关键词】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78-02

1 前 言

80年代以来医疗专业分工细化,大量介入性诊断、微创手术及治疗技术的普遍开展,对清洗处理、消毒或灭菌要求大大提高、难度加大。传统的灭菌方法、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医院发展和感染控制需求。消毒供应中心(CSSD)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基本要素,是医院消毒隔离、预防与感染控制的重点之一[1]。2009年CSSD三项行业标准的颁布,CSSD必须对全院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集中清洗、包装、灭菌和供应[2]。我院于2009年8月逐步将一部分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工作交由CSSD负责,于2010年6月已将所有的手术器械交由CSSD集中管理。在实施集中管理的三年多时间里,CSSD以三项行业标准为准绳,以病人安全为目的,以质量为核心,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专业任务,控制了院内感染,确保了患者安全。

2 集中式管理相关工作

2.1 准备工作

2.1.1 改进CSSD的基础设施和流程 CSSD的建立是以创建三级医院为前提。我院在2006年就开始筹备创建三级医院,2009年正式启动。原供应室,是零散的几间地下室,面积大约有六七十平方米,随着三级医院的创建,于2007年新建了约三百平方米的供应室。2009年12月试评专家到CSSD试评指导,提出了CSSD布局、流程都极不合理,引起院领导高度重视,于是请来相关院感专家对CSSD的布局、流程拟订了整改方案,于2010年4月流程整改完毕,符合W310.1标准,为CSSD集中管理工作順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1.2 统计现有物品的数量与状态 统计并记录现有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数目,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对不合格的器械、器具、物品给予报废,并根据床位及医院规模添置新的医疗器械。

2.1.3 准备物品与设备 根据记录报告,将影响消毒效果的设备报废。适当添置新了的清洗消毒机、预真空脉动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以及防护用品等。

2.1.4 合理布局规划 按照W310.1的规定,重新规划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布局,科学设计人流及物流的行进路线,物品流向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

2.2 科室完善制度培训学习 卫生部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颁布了医院CSSD三项行业标准,其宗旨是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管理,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以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技术操作和灭菌效果监测[3]。通过反复学习标准内容,全员培训并考核,使人人掌握了新标准。并根据行业标准制定操作规程、工作流程、质量标准,配置防护用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拟定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再进行全员规范培训,并进行追踪验证。

2.2.1 医院院感办制订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

2.2.2 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将集中式管理的原因、优点、施行的方法向医务人员说明,并就相关问题认真咨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集中式管理得到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将相关实施的细节通过会议通报或在工作中向相应科室阐述和解释,并将具体内容发布到医院内网上,使相关医护人员对回收的流程、操作规范、具体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可以圆满完成。

2.2.3 集中式管理只是一个宏观的管理方法,当涉及到具体的工作时,需要很多细节上的管理,比如回收以及发送相关器械、物品的具体流程及方法;对不同的器械,器具物品的具体清洗流程及方法;还有特殊感染器械的处理流程及方法;物品和器械清点和交接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包装的要求和方法;灭菌的流程及灭菌器的使用等等。对相关的制度、规范、流程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参照CSSD三项行业标准执行。

2.3 质量保证重在管理

2.3.1 相关科室存放 相关科室(主要是手术科室)在使用完需要进行回收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或者物品之后,放置于保湿并且封闭的专用回收箱中,以便CSSD进行集中回收。

2.3.2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4] ①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②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2.3.3 与临床科室的互相沟通 每月1-2次,由护士长安排人员固定联系相应科室,征求意见,工作人员要分析和总结搜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并做出相应的应对和改进措施,观察这些举措产生的效果以便进行进一步推广或者修正。

2.3.4 将质量挂钩绩效 将日常监测、随机抽查、临床科室反馈的质量按照一定权重挂钩绩效工资,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评 价

3.1 集中式管理质量评价 在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处理时,拥有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的CSSD在管理上、技术操作上、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上都更加规范、更加专业。确保了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供应,杜绝了之前护士对重复使用器械和物品简单清洗并打包的不专业行为,对器械包所装载的器械及其外包装进行了规范,使包装材质、指示剂以及包外标签的不规范现象大为改善。

3.2 集中式管理有利于专业化 第一,使科室劳动力得到解放,更好地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科室负担得到减轻;第二,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各项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为我院今后创建片区消毒供应中心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实施集中管理,医护人员有更多时间进行相关的护理专科知识的学习,从事专科科研,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使医疗机构能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3.3 集中式管理有利于职业安全防护 集中式管理能使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利用。清洗消毒机的使用使人工清洗的次数大大减少,降低了相关医务工作人员接触有毒、有害、易挥发、刺激性物质和锐器的机会。

4 结束语

CSSD集中管理把手术室的护士从器械的清洗、包装中解放出来,使手术室的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专研专科知识参与到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中去,减少了手术患者的恐惧心理,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大大提高了手术患者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同时CSSD的护士也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任务,严格按照三项行业标准要求完成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和灭菌。通过不断学习和在工作中经验的积累,CSSD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对CSSD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既确保了医疗器械和物品的供应质量,又能对医院感染进行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提高了医疗安全质量、职业安全也得到更好的保障。CSSD的集中管理使得全院医务人员对无菌物品的质量和CSSD的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惠雅君,刘洪艳,韩平平.实施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促进手术室专业发展.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2-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W310.1-2009.

[3] 巩玉秀.判定我国医院CSSD相关标准的必要性.中国护理管理,2009,9(3):5.

学校传染病消毒制度 篇9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工作。对患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对已发生传染病班级的其它健康学生要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扳兰根、维生素C等。

消毒:

1、做好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的消毒工作,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要重点消毒,增加消毒次数,用紫外线消毒车消毒,中午用含氯消毒液揩擦消毒。

2、住宿寝室勤洗晒衣被并用紫外线消毒车和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

3、体温表用有效含氯量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两次(5分钟、30分钟),然后用75%酒精揩擦消毒。

学校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 篇10

学校在卫生保健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规。学校发生传染病后,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1、对传染病人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治、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师生发现疑似传染病人必须及时与学校联系,即时、即地隔离,病人不再出入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公共场合。

3、班主任知情后,立即通知患病学生的家长送医院诊治,收集病人所有留在教室里的学习、生活用品交家长等带回家消毒。

二、切断传染途径

1、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进行疫点消毒,消灭传播因素上的病原体和传播媒介。

2、教室消毒:病人所在班级用消毒液擦洗课桌椅、橱柜、门把、窗台及地面,加强教室通风换气。

三、保护易感人群

1、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传染病的流行

2、发现传染病人,各班主任应立即向学校报告,由学校及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

3、学校得到传染病报告,及时进教室对学生进行卫生宣传,根据疫情,必要时给学生家长发宣传资料。

4、与有关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协助宣传应急预防接种。

胃镜室内窥镜清洗消毒的管理细节 篇11

【摘要】近年来内镜相关性感染的报道持续出现,随着人们对各种疾病的重视,各种内窥镜检查、治疗的逐步普及,尤其对消化道、呼吸道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的意识增强,内窥镜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如何合理、规范地进行内窥镜的清洗、消毒,一直以来是医院比较棘手的难题,如何做到合理、规范?这要求我们根据目前常见的传染病,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控制措施,尤其是强化对清洗、消毒全过程进行细节管理,才能有效降低通过内窥镜检查治疗途径发生的传染风险。现将内窥镜清洗、消毒细节控制的情况做以下分析:

【关键词】内窥镜 清洗消毒 管理

一、通过内窥镜检查途径传染的常见疾病

目前根据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通过内窥镜检查治疗导致感染的病原体包括HBV,HCV,HIV、铜绿假单胞菌、结核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等多种。有关资料报道,我国HBV感染人数在1.3亿,HCV感染人数在3000万,HIV感染人数在100万以上。艾滋病自1981年首次发现以来,引起了严重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后果,在国际社会受到了广泛关注,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恐慌。近年我国因各种原因造成艾滋病传播呈上升趋势,同样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HP(幽门螺旋杆菌)目前已经被认为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有关,人是HP的唯一宿主,消化内窥镜的检查、治疗是HP医源性感染的一条主要途径。

HBV、HCV、HIV、HP等在内窥镜检查过程中的传播方式大致有2种方式:

1、活检与刺伤,主要是带病毒的活检钳重复使用,或使用后的带病毒活检钳刺伤医务人员;

2、皮肤、粘膜破损,医务人员暴露部分皮肤有破损,内窥镜或活检钳黏附的粘液及患者呕吐物,污染医务人员破损皮肤造成感染,或未充分清洗的内窥镜、活检钳携带病毒、病菌造成感染。

消毒灭菌时间参见国家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或消毒剂、消毒器械的产品使用说明。但严格监控清洗消毒的每一个环节,是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范落实的保证。

二、内窥镜清洗、消毒的细节管理

目前使用的内窥镜,消毒采用人工全浸泡式消毒方式或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全程的细节监控应贯穿整个工作的全过程:

1、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专业清洗、消毒人员应每年参加1次省内内窥镜清洗消毒与设备保养学习班,以保证专业人员随时了解内窥镜清洗、消毒工作的进展情况。制定和完善内窥镜室的工作制度和人员职责,设定考核管理细则,每月由医院感染管理科随机抽查监测內窥镜清洗消毒效果,抽查结果每月以简讯方式向全院通报,并与科室质量考核挂钩,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从而调动人员对《规范》与制度的执行力,使《规范》的遵从性深入人心。

2、加强内窥镜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清洗消毒专业人员在做内窥镜的清洗消毒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戴口罩、帽子、护目镜、乳胶手套,穿防护塑料或皮围裙、防渗漏的鞋。对事先筛查的HBV阳性患者,应放在每日所检查病人的最后进行,HBV阳性患者或结核患者使用后的内窥镜消毒时间不少于45分钟。每日晨对当日拟使用的内窥镜应重新进行清洗消毒,每天结束检查后进行终末消毒。如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前应在四槽内进行手工清洗。我院配备有3条软式内窥镜,为了保证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内镜室每天预约病人数不超过极限。

3、内镜及配件每次清洗消毒细节。(1)检查完成后,立即使用湿纱布清除内镜外表面的污物,流动水冲洗并持续吸引,避免内镜孔道堵塞。(2)用多酶洗液清洗后,进行测漏,此过程时间不少于5分钟。(2)消毒应将内镜全浸泡在2%戊二醛液中10-20分钟。(3)浸泡消毒结束后,用高压气枪吹内镜全管路,排出管路内的消毒液,捞出内镜置于流动清水槽中,以高压水枪反复冲洗内镜全管路,此过程不少于5分钟,以无菌水再次冲洗。(4)冲洗结束后,内镜吹干备用。此过程中控制细节的关键点在于:(1)送气送水帽、活检孔帽及清洗刷要有2套,交替使用,保证这些存在细小空隙的部件有更长的消毒时间;(2)活检钳每人使用1把,避免交叉感染机会,活检钳清洗消毒程序与内镜相同,但浸泡灭菌时间为10小时,达到灭菌要求。(3)多酶清洗液应当每清洗一条内镜后更换,不能重复使用。(4)注意监测戊二醛浓度,低于2%及时更换。

4、检查室与清洗消毒室应独立分开,清洗消毒室应保证良好的通风,避免戊二醛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内镜室护士专人负责清洗消毒工作,同步做好登记记录工作,记录每例清洗消毒过程的时间,以被检查与核对。

医院空气消毒管理探讨 篇12

医院空气污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隐患,用空气消毒的方法消除和控制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对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其管理是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1]。经过对多家中、小医院空气消毒管理现状的调查,发现在空气消毒灭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盲区,现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介绍如下。

2 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医务人员消毒观念淡薄、消毒知识欠缺

大部分刚刚工作的医护人员,由于在学校学习消毒、灭菌的专业知识甚少,毕业后进行消毒、灭菌培训的机会也不多,加上一些中、小医院重医疗轻空气消毒、监测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目前临床上大部分医护人员消毒观念淡薄、消毒知识欠缺。

2.2 制度不完善

使用科室只注重消毒设备响、转等表面现象,不监测消毒质量和效果是否达到临床要求,对消毒设备的使用日期、时间、维护保养等情况不记录或记录不准确、不详细,造成了有的消毒设备形同虚设,有的设备超期服役。

2.3 使用不规范

设备主管部门只负责消毒设备的购买和安装,没有认真及时地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操作者无法正确、熟练地掌握消毒设备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以致消毒设备在消毒的过程中流于形式。同时,医护人员对消毒设备使用环境的要求认识也不够,忽视了消毒设备使用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等。

2.4 售后服务不到位

厂家应定期主动上门做消毒设备的检测报告,但现状是:一方面厂方为了节约开支,几乎都是委托给各省市的代理商,也就形成了厂方只负责生产机器和提供维护用配件,代理商仅仅负责销售机器;另一方面使用单位没有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在签订购置合同时没有把此项服务写入合同,以致消毒设备的定期检测工作未落实。

2.5 空气消毒环境不区分

应该采用动态消毒的Ⅱ类环境,如供应室无菌间、部分手术间、ICU等,有些医院仍然采用静态消毒。

3 对策

3.1 加强对医院空气消毒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把医院的空气消毒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院内的空气消毒管理是日常性工作,贯穿整个医疗活动。这种长期性、日常性的工作,决不能有任何松懈,只有将院内空气消毒管理作为医院的常规建设之一,常抓不懈,才能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3.2 定期开展医院空气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工作

空气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灭菌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效果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的唯一手段,也是鞭策临床医护人员做好空气消毒灭菌工作的依据。只有通过监测,才能发现消毒灭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才能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安全。

3.3 完善管理机构和制度,进一步落实其职能

大多数中小医院空气消毒灭菌管理工作一直由科室自行负责,此外由于人员有限,有的科室就由护工负责这项工作,以至于空气消毒流于形式。因此,医院应及时成立感控部门,由设备科、护理部共同参与,对全院的消毒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职责。科室护士长应定期对所在科室的空气消毒灭菌情况进行检查;感控部门每月对科室进行空气监测;护理部每月对空气消毒灭菌的管理情况进行质量督查,定期召开护士长例会,针对医院空气消毒灭菌的情况进行讲评,同时将每次督查的结果与该科的奖金挂钩;设备科健全各科室消毒灭菌设备的档案资料,按照各种消毒机的技术要求定期、主动下科室进行检查和维护,每半年对全院使用中的消毒灭菌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一次。

3.4 开展医护人员对消毒灭菌设备操作和应用技能的培训

深入开展医护人员对消毒灭菌设备操作和应用技能的培训,加强消毒灭菌设备的动态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让医护人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空气消毒灭菌在医院感控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定期举办专题知识培训,使所有医护人员都能掌握消毒灭菌设备的基本结构、技术指标、消毒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达到熟练操作消毒灭菌设备的目的。(3)熟悉消毒灭菌设备的档案管理知识,能在日常工作中详细、准确地记录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情况,如购置日期、启用日期、消毒时间、故障维修情况以及设备的质检情况,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消毒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5 正确区分消毒环境,加大对空气消毒灭菌硬件设施的投入

消毒灭菌设备在医院分布较广,使用频率也较高,因此正确区分动态和静态空气消毒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静态空气消毒是在密闭、无人、无即时产生污染物的房间进行的空气消毒[2];动态空气消毒是一种非密闭、有人群活动、存在即时污染物散发的空气消毒。而动态空气消毒是在实践过程中最需要的空气消毒方法,因此在平时空气消毒设备的采购选型上,要注意正确区分消毒环境以及对消毒灭菌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效地添置适合该环境下的空气消毒设备,尤其是手术室、ICU、CCU、门急诊输液室等重要部门的消毒设备选购上[3]。

3.6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认真、仔细地做好空气消毒灭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确保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每次空气消毒灭菌前,要保证消毒灭菌设备达到消毒灭菌的前提条件,如消毒房间大小在消毒灭菌设备使用的有效范围内;彻底清洁的基础上保证门窗的密闭性;消毒灭菌设备所需适宜的房间温度、湿度。

4 结语

总之,医院空气消毒管理在院内感控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只有医护人员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重视每一个环节、有效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才能确保整体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陆庆生,李怡勇.加强医院消毒设备的管理,确保感染控制的质量[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3):50.

[2]张荻华,周铁军,刘亚萍.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3,20(4):312.

疫情期间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篇13

一、学校教学、办公区域通风消毒制度

1、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实践证明,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

4、总务处要安排专人做好各班级消毒工作。正常情况下各班教室每周一次用喷雾消毒剂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对教室进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5、楼道、厕所、报告厅、图书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一次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每天消毒一次。

二、学校食堂消毒制度

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面用漂白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

4、学生每次打饭前在厨房水池处洗手再打饭。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6、饮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7、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三、个人卫生、消毒制度。

1、饮水必须自带独用茶杯,不喝生水、凉水,不吃生菜、凉菜。

2、学生应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清洁卫生。

3、洗手处要放置消毒肥皂或杀菌洗手液。

4、全体师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注意个人卫生。

5、保持寝室房间的通风换气,每天最少两次,每次最少半个小时。

6、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学校师生晨午晚检制度

为增强师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意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结合当前防疫形势及师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晨午晚检制度。

一、学生晨午晚检制度

1、德育与学生发展处负责组织协调全校师生的晨午晚检工作,校医XX(电话:XXXXXXXXX)为师生晨午晚检技术负责人。

2、学生晨午晚检工作由各班班主任负总责。具体分工为:晨 检由班主任负责,午检由每天下午第一节授课老师负责,晚检由生活老师负责。负责老师对检查数据进行核实并在表格上签字确认。

3、学生晨午检。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每天早晨7:20、中午13:55开始由各班班长对到班学生进行体温测量,生活委员负责登记体温检测结果,结合观察和询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出勤、健康情况。重点检查学生有无发热(红外体温测量仪超过37.3℃)、咳嗽、咽痛、黄疸、腮腺肿大、皮疹、腹泻、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班主任应及时登记并联系家长,同时报告医务室进行保护性隔离。所有的晨午检登记表统一由班级生活委员送至教学楼指定的收集箱。年级生活部长以年级为单位收齐后统一交校医及时核查,以确保对疑似、患病学生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学生晚检。各公寓大门口设置体温检测点,由生活老师和公寓门卫对晚自习后回寝的寄宿生列队进行体温测试,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及时处理。

5、如有缺勤学生,执勤人员记录后及时与班主任联系问清原因,确定学生真实情况。如果学生有病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午晚检统计表及学生出勤情况记录表上,班主任做好过程跟踪了解,跟踪每个学生,必须每天都做好记录,直至学生痊愈回到师生。

学校饮用水及设备的清洗消毒制度 篇14

饮用水及设备的清洗消毒制度

一、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

二、师生的饮水机由供水方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两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记录。

三、学校的自备饮用水供水蓄水池、水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清洗、消毒,并做好定期消毒记录;水缸每次用完后进行清洗消毒(每周必须彻底清洗一次),并做好消毒记录。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四、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五、对细菌指标超过限值自备饮用水必须配备机械消毒设施。未配备机械消毒设施的应按每100千克水加一片泡腾消毒片、次氯酸钠应按每吨水加40—60毫升的标准对水质进行严格的灭菌消毒,并且每抽一次水加一次消毒药品消毒一次,做好消毒记录。消毒器械和消毒药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批件。

六、对于理化指标超过限值的自备饮用水,必须配备专用的净化处理设施,否则不准饮用。

我院空气消毒现状与管理 篇15

空气中对人体危害严重的微生物是呼吸道致病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疾病, 密闭的室内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尤其是在空调房间里, 室内空气与外界不流通, 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大量繁衍。实践证明, 发生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首先是呼吸道, 所以医院空气卫生质量是医院控制感染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解我院空气消毒的效果, 2008年11月—2008年12月对我院空气消毒机使用现状与管理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

2008年11月—2008年12月由院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组消毒隔离小组对全院32个单元136台空气消毒机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

2 方法

从设备科查阅我院购进的空气消毒机的厂商的说明书、卫生许可证批件。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随同消毒隔离小组人员到各单元现场察看, 查阅使用登记本, 由护理部发放问卷调查表, 调查表涉及品牌、规格机型、数量、累计使用时间等。为了解静态臭氧空气消毒机在手术过程中、人员高峰时段的空气消毒效果, 将手术室作为监测对象, 于2008年12月按《消毒技术规范》操作要求进行空气采样监测[1]。试验观察时将手术室门窗关闭, 在常温、相对湿度65%左右条件下 (湿拖地面、湿擦桌面) , 先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前空气采样, 用直径9 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在采样点暴露5 min。然后开启臭氧消毒机, 1 h后停止, 30 min后进行空气采样。随即室内进入医务人员 (5人~7人) 进入室内照常工作, 分别于室内进入人员后的不同时间连续进行空气采样。将采样平板置于37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 h, 计数菌落总数。以上实验重复3次。

采样时间:选择1号手术间, 06:00~07:00无人条件下开启臭氧消毒1 h。于晨间消毒前、消毒后, 医务人员 (5人~7人) 进入室内照常工作, 分别于室内进入人员后的不同时间连续进行空气采样。手术开始后0.5 h、1.0 h、2.0 h、3.0 h分别采样。判定标准, 即Ⅱ类环境空气细菌总数≤200 cfu/m3。

3 结果 (见表1、表2)

通过对全院空气消毒机的检查, 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手术室使用单一的静态臭氧消毒法, 在手术过程中、人员高峰时段空气中菌落数呈逐渐上升趋势, 表明手术室空气污染程度与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长短成正比。传统的空气消毒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在无人活动静态下基本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但在室内人员较多或室内封闭不严的情况下, 应增设在有人活动动态下消毒的空气消毒机, 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属于Ⅱ类环境的高危科室如手术室、门诊手术室、产房、介入中心、供应室 (洁净区) 及普通病房 (气管切开、脑外科病人) , 存在盲目使用臭氧消毒机的情况, 而Ⅱ类环境均为有人房间, 必须采用对人无毒无害且可连续消毒的方法[1]。 重点部门如急诊输液厅、CCU的空气消毒机已经处于不工作状态, 警示灯亮提示超时、过滤网阻塞, 未及时发现故障。动态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每天使用时间长的科室, 维护保养跟不上, 容易发生故障。记录不准确, 1个单元几台机器的累计时间记录在1个记录本上, 没有更换芯片记录;移动式臭氧消毒机不记录;消毒时温度、湿度不达标;消毒机开机次数、时间不足;室内通风次数不够。

4 原因分析

科室管理人员不够重视, 科室人员也未经过系统培训。空气消毒机使用说明书未仔细阅读, 不了解机器故障观察、处理方法、有效期限等。过分依赖设备科、厂家技术人员、院感科, 谁维护、谁清洗、谁负责, 造成责任不清。 对不同的空气消毒机其消毒技术的适用条件及局限性不了解。紫外线动态循环风式消毒机是以空气净化为主的物理消毒方式, 消毒时人员和病人可以在场, 不会对人员产生负面影响。其局限性包括不稳定性:动态消毒容易产生死角, 此外是非接触性化学消毒, 利用动态机是无法进行医疗机构的终末消毒的;维护上的局限性:一般动态机要定时更换过滤网和清洗电场, 一旦维护不及时, 消毒效果会降低, 这也是其应用中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臭氧消毒是以直接杀灭细菌和病毒的化学消毒方式, 消毒的人员必须离开消毒场所。手术科室在静态条件下的空气培养合格不能等视于动态条件下的空气培养合格, 而后者才是监测工作的重点。

5 管理

护理部请消毒机生产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我院空气消毒机的品牌、规格型号、消毒原理等开展业务讲座, 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参加培训, 对工作中出现的疑问进行现场提问, 进行技术指导。印发说明书, 制订注意事项下发到各使用单元。

培养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不断完善工作程序, 及时发现感染可能发生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隐患。空气消毒机的清洗维护保养工作由使用科室负责完成。

重点部门如ICU、CCU、急诊输液厅、收治在普通病房的气管切开病人、使用有创呼吸机病人、脑部术后病人应使用紫外线循环风式消毒机, 病室每日通风3次~6次, 紫外线循环风式消毒机消毒2次或3次。手术科室在手术过程中、人员高峰时段也应采用紫外线循环风式消毒, 同时严格控制人员数量[2]。

实行一机一卡挂牌记录, 记录内容有本机使用时限、消毒时间、累计时间、签名。更换芯片后应重新记录累计时间。移动式臭氧消毒机随消毒随记录。

臭氧消毒室内空气时,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1], 因随着温度或相对湿度升高, 臭氧对空气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明显增强, 尤以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在温度20 ℃~25 ℃, 相对湿度50%~70%的条件下, 房间密闭无人的情况下, 臭氧消毒30 min, 消毒后至少过30 min才可进入。反之, 不符合上述温度、湿度条件的应延长消毒时间。

不能一味依赖空气消毒器, 应采取综合措施从各个环节加强监控管理, 层层把关, 从而降低和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88.

上一篇:选择承担责任,撑起一片蓝天作文下一篇:安全生产月演练标语(9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