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消毒制度(共11篇)
定期消毒制度 篇1
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消毒 空调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怪味,制冷效果下降,费电,出风量下降等诸多问题,人长期呆在空调房里会患空调综合症(头晕、乏力、免疫力下降,俗称空调病),这都是滞留在空调散热片中的大量污垢、细菌赘生物所造成的,散热片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空调消毒剂是专业解决空调污染的产品,其有效成分能够深入散热片内部,去污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杀灭病菌。
养成正确的空调清洗习惯刻不容缓
每次多做1步
仅清洁过滤网是不够的 散热片清洁消毒是关键
目前仍然有大多数家庭对空调的清洗通常只停留在过滤网层面,事实上这样做并不能够完全清除空调带来的污染。因为过滤网只过滤了一部分的灰尘,仍会有部分灰尘通过过滤网累积在散热片上,并累积了大量的病菌。
了解空调污染的真正的原因后,我们可以在清洁空调每次多做1步,清洁过滤网的同时对空调散热片也进行清洗及消毒,这样才能有效抑制散热片细菌滋生给室内空气带来污染。
每月消毒1次
每月清洁消毒空调散热片 空调真正洁净
除了养成每次清洁消毒空调多1步的习惯之外,定期对空调散热片进行清洁消毒也是必要的。
每年在换季的时节空调首次开机前都应该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消毒,但是在空调使用频繁月份如夏季,由于人们可能会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所以需要定期对空调进行清洁。简单的方法便是对空调每月消毒1次。
调散热片不可拆卸,而且由于其机构的特殊性,仅靠湿布擦拭、刷子清洁等手段是没有用的,而且还容易损坏散热片。对此,消毒空调散热片应使用正规空调消毒剂,自己动手就可以轻松完成。同时,选用产品需具备“国家卫生部消毒产品证号”,这样杀菌消毒效果才有保证。另外由于散热片上的污垢和病菌被清除,空调制冷效果也会更好,实在不失为一箭双雕之举。
当然除了解决空调污染的源头之外,空调使用期间,空调房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润湿污垢质点及其吸附表面,减少污垢质点与表面间的相互作用,降低吸附强度,使产生的冷凝水将污垢带下。
消毒机理
基于清洁与杀菌作用:后者通过破坏致病菌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来杀灭之;前者通过去除生物膜达到目的。
节能机理
冷凝器有效工作面积增大,单位面积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空调制冷制热效率明显提高;散热片间、过滤网空气流动阻力减小,通风量得以增大,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缩短。
主要成分
乙醇,三氯羟基二苯醚,天然艾叶精油等
产品功能
去污,杀菌,消毒
使用时机
换季清洗: 夏季空调首次开机前消毒1次
夏末空调使用时消毒1次,保养空调,为冬季安心使用空调做准备。日常清洗: 空调频繁使用过程中,每1个月清洁消毒1次,效果更佳。
使用量:
家安空调消毒剂(柜式机专用)每瓶可清洗消毒1台柜式空调(注:具体用量根据空调实际的污
染程度而定);
家安空调消毒剂(挂壁机专用)每瓶可清洗消毒2台挂壁式空调(注:具体用量根据空调实际的污染程度而定)。
清洗方法:
清洗方法:
家安空调消毒剂(挂壁机专用)
1.关闭空调电源,拔去插头,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打开空调表面面板,取下过滤网、空气净化过滤器(部分空调具备,参阅空调说明书),露出散热片;
3.扳去喷头顶部保险片,充分摇匀瓶罐,离散热片约5cm处,按上下顺序对整个散热片进行喷洗;
4.喷洗结束后等候15分钟左右,将过滤网装上后,再运转空调制冷程序15-30分钟,污水自动随排水管排出。
空调消毒剂(柜式机专用)
1. 格栅式空调:关闭空调电源,拔去插头,透过空调出风口挡板或打开下方进风口处面板,看到散热片。
滑盖式空调:
开启空调,滑盖滑下正常出风后,拔掉插头断电,透过空调出风口挡板,看到散热片。
2. 喷嘴处插上喷射导管,扳去喷头顶部保险片,充分摇匀瓶罐,透过出风口对准散热片5cm左右进行喷洗。
3. 喷洗结束后等候15分钟,再正常运转空调制冷程序15-30分钟,污水自动随排水管排出。
注意:请在使用时将导管插紧,以免喷射时掉落。空调消毒剂品牌
目前市场上的空调消毒剂有家安空调清洁消毒液,杀菌率99.999%。
定期消毒制度 篇2
一、羁押必要性定时审查制度的法理基础
(一) 无罪推定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确立了我国刑诉法的无罪推定原则。依据这一原则, 在法院依法判决之前, 应当保障嫌疑人应有的人身自由。而逮捕后的羁押措施却剥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 它使得一个在法律上处于无罪地位的人受到了类似有罪的处罚, 遭到不利的社会评价, 妨碍了基于人身自由才能享有的其他权利的行使。这一情形与无罪推定原则形成了紧张对立的关系。然而为了打击犯罪, 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有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羁押等强制措施又是必要的。因此, 对羁押必要性定期进行审查, 以及时排除不必要的羁押,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 无疑就成了无罪推定原则的自然引申。
(二) 必要性原则和比例原则
刑法是必要的“恶”, 审前羁押同样如此, 应当遵循必要性原则和比例原则。所谓必要性原则是指确实有必要而采取其他措施无法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方可适用羁押;所谓比例原则是指选择适用强制措施的强度应当与犯罪嫌疑人罪行的轻重、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以及妨害诉讼的可能性成比例的原则。司法实践中,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必要性条件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在羁押过程中, 其人身危险性可能变小, 那么其强制措施就应当予以适当的变更。羁押必要性定时审查制度在此情况下就显示出其应有的价值, 这也是必要性原则和比例原则的必然要求。
二、羁押必要性定时审查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 是对现有逮捕制度的补充完善与积极探索
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 羁押并非一种强制措施, 而是逮捕等强制措施附带的后果。由此导致的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缺乏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 往往一捕了之, 造成审前羁押的泛滥。这也是我国现有逮捕制度的一大弊端。引入羁押必要性定时审查制度, 规定捕后仍须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 有效地解决了现有逮捕制度中逮捕决定的羁押后果缺乏弹性变化的不足, 是对现有逮捕制度意义重大的补充完善。而且, 羁押必要性定时审查制度也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逮捕审查与羁押审查的分离独立, 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刑事诉讼制度。
(二) 有利于人权保障
羁押必要性定时审查制度的出发点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了在不具有羁押必要时及时解除羁押的一种救济途径。羁押目的在于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 但随着刑事诉讼的进程不断深入、现实情况的变化,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必要性条件也可能发生变化, 不再具有羁押的必要性, 那么就不应当再予以羁押。羁押必要性定时审查制度的确立, 正是从立法层面上保障在押未决犯有关权益的有效救济途径。
(三) 有效节约司法资源
长期以来, 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存在着高羁押率、高轻刑率的状况。根据《中国法律年鉴》数据, 自1997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10年里, 我国刑事犯罪羁押候审率超过90%。而相对应的, 却是我国法院每年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独立附加刑、缓刑、免刑占68%左右, 其中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附加刑、缓刑、免刑占64%, 总体轻刑率超过60%。[1]两相比较, 我国刑事犯罪羁押率显然过高, 这不但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 也导致了看守所的人满为患和高昂的司法成本。建立羁押必要性定时审查制度, 适当对不再具备羁押必要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羁押, 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节约了司法成本, 使得国家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打击犯罪中去。
三、建立羁押必要性定时审查制度的初步构想
(一) 关于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制度的主体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并没有规定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应当由人民检察院的哪个具体部门负责, 而在实际工作中, 侦查监督、公诉、监所等内设部门均有可能涉及到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 因此如何分工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 根据检察机关内部职权分工, 侦查监督部门主要履行审查批捕的职能。在批准逮捕之后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 实质上是批捕职能的延伸和继续。因此, 由检察机关审查逮捕的部门从事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 是顺理成章的职责延伸。[2]另一种观点认为, 公诉部门应当承担起羁押必要性审查义务。[3]第三种观点认为, 第93条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涵盖了捕后侦查、起诉、审判阶段的诉讼活动全过程。只有监所部门可以全过程、不留空白地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实践经验表明, 选择监所部门作为第93条羁押必要性审查主体, 是在现有职权体系中落实第93条的唯一可行方案。[4]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因为实际上在审查批捕的环节中, 已经包含了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 刑诉法新设立的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制度只是对现有审查逮捕工作的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使得现有的审查逮捕更多动态化, 而非僵化的一捕了之。而不管是由公诉部门还是监所部门来负责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 均存在较大的不足。如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阶段才接手案件, 那么对移送起诉前的侦查阶段如何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显然非常尴尬;而监所部门的工作虽然能够照顾到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 但监所部门的工作主要在于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期间的表现, 对具体的案情与案件变化缺乏了解, 如果再由监所部门对案件再进行一次实体审查, 显然造成司法工作的冗杂繁复, 浪费司法资源。综上, 由人民检察院的检查监督部门作为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的主体较为合适。
(二) 关于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程序的启动
关于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程序该如何启动, 主要存在两种方式, 一种是主动启动, 即由检察机关依职权主动审查;另一种是被动启动, 即由在押人员及其近亲属、辩护人提出申请, 检察机关依此进行审查。无论是主动启动还是被动启动, 均存在各自的不足。如果仅由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 则一方面有可能不能做到及时, 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对于案件的一些情况不如当事人掌握得更为清楚;而由当事人启动, 则存在维权意识和法律知识的问题。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制度设立的初衷, 是为了及时全面了解案件的动态,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存在继续羁押的必要作出适时的反映, 因此, 笔者认为应当同时采用同时采用主动启动与被动启动两种方式较为合适。
(三) 关于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的时间间隔
对于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的时间间隔, 目前法律并无规定, 相关司法解释也尚未出台。有学者认为不宜间隔太短, 也不宜间隔太长, 建议以一个月为期限。笔者认为, 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的时间间隔既不能太随意, 也不应过于僵化, 以一个固定的期限来启动审查的方式既无效率, 也缺乏操作性。由于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程序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启动方式, 当在押人员及其近亲属、辩护人提出申请时, 应当随时启动必要性审查。另一方面, 羁押必要性审查应紧扣刑事诉讼的各个节点来进行, 如从侦查阶段进入审查起诉阶段等诉讼阶段交替的时候, 或者各个阶段中需要延长办案期限时, 这样既能够与各个阶段的诉讼工作相呼应, 不至于打乱相应的诉讼工作, 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效果, 减少隐形超期羁押的现象。
(四) 关于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的标准
新《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的标准, 但为了减少审查的随意性, 制定一个明确的审查标准应当是必要的。逮捕的审查标准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标准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由于在我国羁押是逮捕措施所包含的其中一个内容, 实际上检察机关在进行逮捕审查的时候, 也已经对羁押必要性进行了相应的审查。换言之, 审查逮捕标准中已经包含了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标准。可以说, 逮捕审查解决的是是否应当羁押的问题, 而羁押必要性审查解决的是是否应当继续羁押的问题。因此, 羁押必要性审查主要考虑的不是逮捕决定是否错误, 而是逮捕的必要性条件是否持续存在, 所以逮捕的必要性条件也就可以认为是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标准。新《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了以下八种逮捕必要性条件: (1) 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 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 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 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 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6) 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7) 曾经故意犯罪的; (8) 身份不明的。另外, 最高人民检察院2010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对逮捕的必要性条件根据司法实践做了细化规定, 有证据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 无逮捕的必要, 也可视为无继续羁押的必要: (1) 案件事实、证据或者法律发生变化,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不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亲属积极退赃或者积极赔偿经济损失, 得到被害方谅解的, 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预备、中止、未遂、自首、立功、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的; (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学生, 本人有悔罪表现, 其家庭、学校或者所在社区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备监护、帮教条件的又具备监护、帮教条件的; (5) 犯罪嫌疑人系老年人或者残疾人, 身体状况不适宜羁押的; (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不适合继续羁押的疾病, 或者正处于怀孕、哺乳期不适宜继续羁押的; (7)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亲属生活不能自理, 其系唯一扶 (抚) 养人的; (8)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过, 可能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以下刑罚; (9) 其他不予羁押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情形的。
(五) 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的救济
羁押必要性定期审查, 无论是建议继续羁押还是建议解除羁押, 均会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产生影响, 所以应当有适当的救济措施。一方面, 应当建立羁押必要性说理制度, 无论是继续羁押还是解除羁押, 都应当将理由和依据对当事人进行必要解释和说明, 以取得诉讼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另一方面, 应当赋予诉讼当事人对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结果提出申诉的权利, 这既是对诉讼当事人权利的保障, 也体现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严肃性与严谨性。
参考文献
[1]游伟.职务犯罪轻刑化有违从严治吏.法制日报, 2010-11-22, (1) .
[2]卞建林, 李晶.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2 (3) :45-51.
[3]王军.遵循立法精神, 公诉部门着力做好七方面工作[J].人民检察, 2012 (7) :70.
浅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 篇3
【关键词】教师资格定期注册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是针对目前我国教师资格“终身制”而制定的,期望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格退出机制,并且期望通过定期注册督促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带来的种种弊端,旨在通过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来促进教师学习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那么从已制定的教师资格制度来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否真的能够达到以上预期效果?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能否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1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三个问题
1.1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能否打破终身制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教师资格准入门槛,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度。在新拟定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中,在职在编教师需要每五年定期注册,只有连续注册五次,任教25年以上,才可获得终身教师资格证书。在教师任教未满25年之前,教师必须参加每五年一次的教师资格证注册。那么在教师必须定期注册的25年中,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方式是什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考查的内容又是什么?如果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相同的内容,那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意义又在哪里?如果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内容不同,那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主要考教师的哪方面水平?如果没有本质的前进,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意义在哪里?
1.2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能否完善退出机制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另一重要目标就是完善教师资格退出机制,及时清退不合格的教师。笔者认为,凡是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都是有一定从教愿望的有志青年。教师资格作为教师专业准入机制,在入职前对教师从业人员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但教师入职后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关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资格证书只是教师入职证明,教师入职后的发展关涉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以后,有关部门应该帮助新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在教师专业上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1.3有关教师德行的考查是否全面
近几年各种师德败坏的新闻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师形象有损。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也有一定的动摇。教师作为从教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作为育人者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如果一味地强调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忽略教师德行,那么我国的教育将会陷入巨大的困境中。
2对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建议
2.1建立分等级的教师资格证书
笔者认为,教师资格制度想要打破终身制,不是形式的定期注册打破终身制,而是制定适合教师阶段发展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该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结合起来,实行等级教师资格证书。此前,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只是作为教师职业的入职门槛,有志于成为教师的青年只要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即可获得教师职业的“上岗证”,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无须再参加额外的证书资格考试来确定自己的教师资格。但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由原来的教师资格终身制改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这样一来,教师在获取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参加到教师工作中,还需要参加每五年一次的注册考试,巩固自己的教师专业。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规定:凡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已经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必须参加每五年一次的教师资格证书定期注册。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考查办法,考查内容仍旧没有详细的规定,而且教师再参加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以后的教师证书等级也没有提升,那么这样的教师资格注册规定无疑是不好的。因此,分等级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于在职教师是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结合教师资格证书的等级划分,只有这样,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才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2.2完善教师专业发展
笔者认为,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教师职业准入机制,在申请人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到中小学任教之前,学校或者学校所在地区的有关教育部门,应该承担教师入职的辅导工作以及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比如:新教师集体入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旧有的教师资格制度被批门槛过低,如果提高教师资格的认定标准,或者制定一些全面考查教师教学能力测量的手段,那么对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入职水平很有帮助。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的准入机制,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完善涉及教师专业发展。如果教师资格证作为一个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却过多地介入教师职后的发展,从制度伦理学角度来看是否已经逾越了教师资格制度本身?西方国家将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资格等级制度证,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资格制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教师资格与教师专业发展完美结合。我们国家的教师资格证书则可有选择性地借鉴,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2.3注重考查教师德行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提及教师德行的考查,但具体的考查办法与之前的教师资格制度无大区别。如何提高教师准入机制的标准,同时保证教师德行,也成为教师资格定期制度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教师作为培养我国未来社会的建设人才,不仅担负起学科知识的培养任务,同时也兼顾学生的德行培养。教师的德行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德行也应该纳入教师资格申请。
定期消毒制度 篇4
为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安全和身心健康,制定本制度。
一、室内场所通风
(一)保洁人员要切实做好教室、实验室与室内场馆等重点场所及部位的通风换气工作。
(二)各单位、各部门应有本单位(部门)专人负责做好所在办公室的通风换气工作。
(三)活动室、教室系学生学习、生活密集区域,应在开放前打开所有通风换气设施,消除传染病发生及传播隐患,提倡师生加强课间室外活动。
(四)教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每小时需要置换空气,如温暖天气(或季节)宜采取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或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五)对房屋公共部位、公共场所应当经常开窗通风或增加通风设备,保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六)保证教室适宜的温度。在学习(授课和自习)时间内,教室中部(距地面1米处)的温度应为16-18℃,不宜超过20℃,相对湿度应为30%-80%。
二、重要场所定期清毒
(一)消毒范围主要是指教室、办公室、室内场馆与室外关键部位等,其中楼道、楼梯间、卫生间、排污井口等公共重点部位应实现常态消毒措施。
(二)消毒时间要求公共区域的消毒由学校安排专人进行定时、定点消毒与检查。对进出人员使用频繁的部位,包括楼梯扶手、门把手、体育器材、共用厕所洁具等每天至少一次进行擦洗和消毒。
(三)消毒方法针对不同对象有所不同。门厅、楼梯、楼道、活动室、体育器材等宜在喷雾消毒后使用消毒液(水)进行细致擦拭;地面、墙壁以及经常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把手、开关、栏杆、柜台、桌椅、水龙头等表面每天湿性清洁,必要时可用0.1%—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或有效溴250㎎/L—500mg/L的消毒溶液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公共厕所(洗手池、卫生间)的卫生洁具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擦拭30分钟。
(四)消毒人员的具体要求:
1、所有消毒人员必须定期做医学检查和相关培训,学校安排专人对其进行跟踪督查,并佩带相关标识上岗作业。
2、消毒剂溶液配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配制时应穿戴工作服、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消毒液直接与皮肤、黏膜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消毒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必要时用含有效碘3000㎎/L——5000㎎/L的碘伏或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手部1分钟—3分钟。
4、实施消毒时,消毒人员须戴橡胶手套、戴防护口罩,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5、消毒人员应牢固树立消毒隔离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操作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
6、全体教职工要提高安全卫生认识,积极配合消毒工作,教室、宿舍、办公室、室内场馆等,要在消毒之前把门窗关好,以保证消毒效果。
7、严格按照卫生部门要求,用浓度与剂量适当的消毒剂,实施消毒30至60分钟后方可进入室内。
8、校园公共环境(垃圾池、厕所、水沟、排污井口)等要实行每月至少一次消毒。
9、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配制适度剂量使用,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注意杜绝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10、各学生食堂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卫生制度、食品加工卫生制度、餐具的消毒工作等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1、传染病一旦发生传染源时,对所有教室、办公室、室内场馆等公共场所应进行喷洒药物消毒,由专业人员现场指挥,并上报上级疾控中心派员前来指示消毒工作。
12.消毒记录
①消毒工作由学校实施的,负责人要布置具体消毒工作安排,加强自检,做到消毒记录明确,责任到人,不遗漏,无差错,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②消毒工作由专业单位及其人员实施的,应建立完整的消毒档案,包括清洗时间、地点、大致区域、消毒单位信息(名称、资质、地址、联系方式等)、消毒操作员姓名、使用消毒剂名称及配制方法,做到自检记录。并协同做好检查记录工作,对消毒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及时向消毒人员提出整改意见,有需要可向所在单位提出意见。
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篇5
为有效贯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公司运输安全生产发展形势需要,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公司安全稳定、有序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安全生产定期检查领导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李洁铮
副组长:刘向萍
组员:周飞珍、刘壮毅、林韩芳
定期检查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由科长担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组主要责任:在公司的领导下,宣传贯彻国家及铁路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各类安全生产规定;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二、定期检查包括日常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和特定节日安全大检查。
1、日常安全检查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认真做好交接班检查、机车巡检等。遇有设备异常运行的特殊情况,应增加检查次数和特殊检查项目。
2、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包括春、冬两季安全生产大检查、防台安全大检查及火灾隐患大排查。根据季节性特点和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严格按照各项大检查所涵盖内容进行深入检查及整改。
3、特定节日安全大检查包括在每年“五.一”•节前、“十.一”节前、“元旦”节前、“春节”前领导组组织综合安全大检查。要严格按照路局、能交投及公司的要求,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稳定。
三、定期安全检查要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在定期安全检查工作时,各级领导要参与安全检查工作,并形成安全检查记录。基层各部门要组织岗位人员对所管区域、所管设备进行普查
定期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1、各级贯彻落实公司要求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文件及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情况;
2、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执行情况;
3、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安全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及制度规程执行情况;
4、职工安全教育情况;
5、现场隐患、职工按规操作情况;
6、特种设备、特种作业安全管理情况;
7、各类应急预案制定落实情况;
8、各级危险源(点)管理情况;
定期谈心制度 篇6
一、范围对象
1.领导班子成员之间。
2.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之间。
3.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之间。
4.党员与党员之间。
二、方式方法
1.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领导干部所分管的部门,实行一级抓一级、分级负责谈的办法。
2.集体谈与个别谈相结合。既可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可采取”一对多气”多对多”的方式。
3.一般在领导班子成员内部和支部内进行。
4.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原则上至少每星期谈二人次。领导班子成员与各自分管的部门负责人至少每月谈二人次。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谈。
5.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考察干部或民主评议领导班子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离退休时必谈。
6.对因公出差一时不能回来的党员要约定时间、地点进行面谈。对长期外出的党员采用电话、上网的方式谈。对下岗外出党员,知其通讯地址但不知其联系方式的,通过书信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则实行上门谈。
三、主要内容
1.了解和掌握谈心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学习及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2.发现谈心对象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正的办法和要求。
3.征询谈心对象对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帮助自己查找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
4.交流思想,倾听谈心对象呼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沟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
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和隔阂,化解相互间的分歧和矛盾,增进彼此间的熟知和信任。
6.其他认为必须谈心的事项。
四、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心态和人性化的方式与谈心对象进行交流,不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对谈心对象对自己提出的批评意见,必须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得压制批评,严禁打击报复批评者。
2.诚恳原则。谈心者彼此间要心无芥蒂、开诚布公,敞开思想、坦诚相见,真心实意、推心置腹,虚心接受对方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3.求实原则。评价他人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带任何个人偏见,做到有根有据、实话实说,不得无中生有、任意夸大事实。开展自我批评,必须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和廉洁自律情况,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讲实情、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暴露真实思想,不轻描淡写、浅尝辄止,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不就事论事、自我解脱。对存在误解的问题,要如实说明情况,及时消除误解。
4.党性原则。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切实掌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要摒弃私心杂念,打消思想顾虑,本着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问题摆上桌面,把意见提在当面,不文过饰非、敷衍
塞责。开展批评要敢于打破情面,展开健康、积极的思想交锋。坚决反对各种庸俗的市侩作风。在原则问题上必须亮明态度,不采取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态度,不奉行明哲保身、患得患失的处世哲学,不搞姑息迁就、一团和气那一套。
5.与人为善原则。开展批评必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坚持与人为善、以理服人,不得言过其词、恶语中伤,不得借机攻击和诬陷他人。
6.实效原则。开展谈心活动,必须注重实效。要注意防止只谈工作不谈思想、只谈成绩不谈问题、只谈集体不谈个人的倾向。要通过努力,使谈心真正谈出正气、谈出和谐,谈出感情、谈出团结,谈出干劲、谈出进步。
7.尊重信任原则。谈心一方出于对另一方的信任,将自己不希望让别人知道的一些心里感受、情感秘密谈了出来,另一方必须尊重其对自已的信任,注意为其保密,不要随意将其个人隐私泄露给他人。
五、具体要求
1.区别不同对象谈。谈心对象有职务、岗位、阅历、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存在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状况的差别,谈心的重点和方式方法要因人而易、因情而易、因势而易。对党员骨干开展启发式谈心,对普通党员推行鼓励式谈心,对缺点明显的党员进行诫勉式谈心,对受到误解的党员采取慰问式谈心,对相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党员实施互动式谈心。
2.带着问题谈。跟谁谈、怎么谈、谈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需谈心前要有精心准备,做到胸中有数。要选择适当内容,讲究谈心方式,引导谈心对象说出真话、实话,提出过去不愿提、不便提的意见。要增强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千篇一律、不着边际、不解决任何问题的空谈。
3.领导干部带头谈。领导干部要自觉放下架子,主动与其他同志谈心,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吐真情、讲实话,带头落实整改措施、改进工作,为党员群众作出表率。
医师定期考核制度 篇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和卫生部《执业医师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医师定期考核是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情况进行考核。适用于依法取得医师资格(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经注册在我院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医师。
(二)定期考核应当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三)医师定期考核分为执业医师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
(四)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应当于定期考核前60日书面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五)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由考核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测评,对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后,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评定意见,并于业务水平测评前30日将评定意见报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对被考核医师工作业绩、职业道德评定意见进行复核。业务水平测评采用形式(具体条款参照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
(六)在考核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考核结果书面报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根据考核结果依法对被考核医师作出相应处理。
(七)医师工作成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能认真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能坚持日常工作,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并确保工作质量;能服从医院的调遣和科室的安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医师职业道德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医师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医德规范情况,以及工作作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情况等。考核委员会应当按规定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制度,作为对院医师进行职业道德评定的依据。医师业务水平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熟悉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执业医师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急症和常用专业技术问题;执业助理医师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能处理上述问题;相应的外语水平等。医师业务水平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
(八)院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建立医师定期考核档案,将有关考试、考核资料存档。
(九)院考核委员会综合评定意见及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填写汇总表,在定期考核工作结束后30日内报县卫生局备案,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单位。
(十)医师认为院考核委员会的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向院考核委员会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院考核委员会应当予以同意并调换考核人员。院考核委员会的考核人
员与接受考核的医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十一)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具体条款参照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
(十二)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良好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取得的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十三)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一般程序为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第三章规定进行的考核。简易程序为本人书写述职报告,考核委员会办公室签署意见,报院考核委员会审核。
(十四)符合下列条件的医师定期考核执行简易程序: 1.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
2.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 其他医师定期考核按照一般程序进行。
(十五)凡本院有医师考核执行简易程序的,考核委员会办公室要在定期考核前45日内向院考核委员会提出申请。
(十六)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十七)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十八)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院考核委员会提出复核申请。院考核委员会应当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医师本人。
(十九)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委员会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再次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再次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二十)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中判定不及格情形之一的,院考核委员会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二十一)院考核委员会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违反《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或本《平阳县人民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二)医师以贿赂或欺骗手段取得考核结果的,应当取消其考核结果,并确定为该考核周期考核不合格。
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篇8
1定期检查
(1)公司每季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组织安全生产、技术、动力、卫生等部门参加。平时实行巡查和抽查或随同领导安全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2)各施工现场,项目承包点应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每月坚持一次》。(3)各班组《包括民工队》要开展班前,班中查安全,班后进行讲评安全工作。
(4)各分包在同一施工现场施工时,总包在检查中发现分包单位施工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必须及时通知分包单位进行整改排除事故隐患。
2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1)施工人员应随时随地的注意和关心所管施工现场区域项目内的安全生产和工人遵章守纪情况,发现事故隐患边查边改。
(2)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应坚持班前班中的安全岗位检查,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3)各及专职安全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随时处理解决。(4)节假日前、后防止职工纪律松懈,思想麻痹进行的检查,检查应由单位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
(5)节日加班更要重视对加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同时要认真检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3安全检查的基本内容;
主要应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制定检查项目,标准。但概括起来,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使用,查伤亡施工处理,查现场文明施工等。
4安全检查中安全检查后狠抓落实整改复查工作;
安全检查中要认真的做好记录,边检查边整改,对即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要责令停止,进行定人、定时、顶期、定措施必须立即整改,负责整改的单位人员在整改完成后自己组织验收执行签字手续,并向公司安全部门汇报派人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方准施工。
对检查中的老问题、老不改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令其停工并发给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经过检查要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分类排处,将立即要整改的,限期整改的,口头整改的开会书面通知现场交代主管施工现场领导的,工长及专职安全员进行负责落实整改检查验收工作。
5事故调查和处理。
作业发生伤亡事故,必须遵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规定办理。事故报告要及时,不准隐瞒、虚报、或拖延不报。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企业领导人应该立即组织调查,认真以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制度,纪律等方面进行分析要查清原因。查明责任,提示防范措施,严肃处理事故责任者。
填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在十日内上报主管和当地劳动部门。报告书中关于责任者的处分,经批复后既为正式决定,并及时向下属单位通报宣布执行。
陕西艺林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2007年9月22日
班 前 安 全 活 动 制 度
为了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职业道德,严格遵守项目部个项规章制度,杜绝违章作业,切实做到防患未然,确保安全施工,制定以下制度。
1班组长应根据班组承担的生产和工作任务,科学地安排好班组班前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2班前班组全体成员要提前10分钟到达岗位,在班组长的组织下,进行交接班,召开班前安全会议,清点人数,由班组长安排工作任务,针对工程施工情况,作业环境,作业项目,交代岗位安全施工重点。
3班组长和班组兼职安全员负责督促检查安全防护装置。
4全体组员要在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后,上岗交接班,熟悉上一班生产管理情况检查设备和工完场清情况,按作用划做好生产和一切准备工作。
5班组必须经常性地在班前开展安全 活动,形成制度化,并作好班前安全活动记录。
6班组不得寻找借口取消班前安全活动,班组组员决不能无原因不参加班前安全活动。
7项目经理及其它项目管理人员应分头定期、不定期地检查或参加班组前安全活动会议,以监督其执行或提高安全活动会议的质量。
8项目安全员应不定期地抽查班组班前安全活动记录,看是否有漏记对记录质量状况进行检查。
陕西艺林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2007年9月22日
工 伤 事 故 分 析 报 告
1凡发生轻伤事故,应于当日由班长或工长向安全员汇报,安全员应在两天后向公司生产部汇报,并督促项目经理详细填写事故报告表签章齐全呈报公司存查。
2一般事故由主管工长召集发生事故的班组和有关人员开事故分析会,并请项目经理部安全员公司有关领导参加。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包括多如事故),项目经理部,公司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立即以最快方式向公司生产部报告,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上级机关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
4死亡事故,公司生产部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协同上级部门搞好死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5重大伤亡事故,分公司应在十天内写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报送公司,公司在十五天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待上级批复后下发各基层单位。
6发生的工伤事故各单位必须按期如实上报,不允许过期补报,隐瞒不报,由隐瞒者负责。
7工伤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必须由工长召集发生事故班组和有关人员,会同项目经理部安全员共同分析事故的原因,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原因,落实情况,订出整改措施,一定要达到教育广大职工和制止同类事故不在发生的目地。
8重伤、伤亡或重大死亡事故,应根据情节召开公司范围的现场分析会。9发生重伤事故的单位,其事故分析会与事故调查报告应在十天内上报公司,公司在十五天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下发各基层单位。
10“四不放过”原则;(1)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2)当事人和职工群众没有学到教育不放过(3)整改预防措施不落实不放过(4)有关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陕西艺林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2007年9月22日
卫
生
责
任
制
一、施工现场所有作业队及作业人员应做到工完料清,垃圾清运及时,“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原则进行现场环境卫生管理。
二、后勤部门全面负责办公生活区、施工区、食堂、浴室、厕所等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保证职工有一个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充分保证现场施工人员饮水的供应。
三、讲究卫生,不在饮水区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有专人打扫卫生,保持卫生整洁。
四、现场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应分类存放,并遵照公司〈固体废气物控制措施〉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管理,处置。
五、生活区应做到无地面积水,并设置衣物晾晒架。
六、吸烟人员应在现场设置的吸烟点吸烟,不乱扔烟蒂。
七、遵守公司和项目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陕西艺林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篇9
为强化生产部安全生产管理,迅速消除安全生产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有效遏制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生产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一、隐患及其分类
1.隐患:本制度所指隐患,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2.隐患分类:
一般隐患系指危险性较低、事故影响或损失较小的隐患;重大隐患系指危险性较大、事故影响或损失较大的隐患;特别重大隐患系指危险大、事故影响或损失大的隐患。
二、隐患整改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2.“抓生产必须先抓隐患整改”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3.“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筹措资金进行整改”和迅速、及时、彻底完成隐患整改原则;
4.实行隐患部门及主要负责人负责制,重特大隐患整改期间昼夜监控和重特大隐患整改逐级上报制。
三、隐患建档
所有隐患必须建立隐患档案,重特大事故隐患应“一事一档”。隐患档案一般包括:隐患部门、具体位置或部位、类型、相关图片、整改方案、整改责任部门、负责人,整改期限及标准要求,隐患整改阶段性总结及情况反馈意见、隐患注销和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处事故隐患等相关资料。
四、隐患整改
1.人的不安全行为整改,本着“发现一处,随时消灭一处”的整改原则,对人为隐患,要通过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严抓各项制度落实,强化考核,拒绝“三危”现象,努力提高全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安全防范意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隐患整改,要增加必要的安全投入,及时按相应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维修、加固、整治隐患部位,重视隐患部位的养护和跟踪监控,加强现场管理,建立隐患整改信息联络体系,确保隐患整改措施得力,责任到人,整改到位。3.隐患整改要按计划及时限要求完成。对一时不能整改彻底或整改期限长的,要采取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安全监控及防范措施,制定相应的重特大险情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严格24小时昼夜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确保万无一失。
五、隐患整改监督检查
1.生产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监督系统内隐患整改工作,隐患部门对隐患整改的具体方案实施、监控、安全防范具体负责。2.要建立隐患整改定期调度制度。隐患部门每周检查一次整改情况,生产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或委托其办公室每月督查一次全生产部隐患整改情况。
六、隐患整改总结及信息反馈
隐患整改完毕,隐患部门要形成隐患整改总结,填写隐患整改反馈单,并按规定上报。同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处事故隐患,追究构成事故隐患的责任人,以警后事,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七、奖惩
营运车辆定期维护制度 篇10
为了加强车辆的维修管理有计划地做好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有效地延迟车辆的使用寿命,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一、驾驶员对车辆要定期进行保养,保持车辆清洁,每日在出车前对车辆的性能进行细致的检查,例如;机油、冷却液、方向、制动系统等。保证车辆各项性能良好才能出车,杜绝病车上路。
二、驾驶员必须爱护车辆,熟悉车辆性能,发现故障必须及时修复,不要等到大故障才修复
三、每5000公里必须对车辆进行一次强保作业。15000公里进行一次二保作业。公司应建立车辆技术档案,保存维修、保养记录。
四、车辆维修时,驾驶员须在旁跟进,发现问题及时反映,以便车辆更快,更好地修复。
五、车辆维修结束后。驾驶员须对车辆进行检查试驾,六、为严格管理从车辆源头抓安全,驾驶员须认真按制度执行,若拒绝和延期,造成车辆脱保、漏检公司将追究其驾驶员责任,并对该驾驶员做停职处理。
七、车辆回场检查时相关职能负责人必须积极配合,认 真负责严肃对待。
八、检查内容包括车容车貌、营运设施、标志、驾驶员着装、车辆安全性能等。
九、安全办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对车辆的车容车貌、营运设施、标志、着装的检查。
十、安全管理人员检查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确保各部位连接有无松动、灯光、雨刮、转向、制动、轮胎波、玻璃等功能是否完好,符合技术指标。
十一、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车容车貌、营运设施、标志、着装要求的车辆及驾驶员要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十二、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车辆要立即记入安全生产隐患台帐。同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内容,检查人员要监督整改完成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
十三、车辆回场的检查,负责检查人员要在《车辆检查登记表》做好详尽记录,不得由任何遗漏。负责检查的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拖沓、推诿。
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篇11
党支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为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要求
开展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应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原则。通过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达到严格党内生活,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纯洁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目的要求。
二、时间规定和参加范围
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可结合“七一”纪念活动、年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也可以与专题组织生活会合并进行。具体时间有支部研究确定。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有支部全体党员参加。
三、主要内容
1、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否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宗旨意识是否牢固,是否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先进分子。
3、遵纪守法是否带头,能不能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各种腐败现象,能不能敢于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4、是否做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5、工作业绩是否出色,能不能做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
6、工作作风是否务实,是否坚持求真务实。是否牢记“两个务必”,能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能否发扬民主、团结共事。
7、个人品德是否先进,生活情趣是否健康,能否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社会公德的带头执行人、文明新风的主动传播者、和谐社会的积极促进者。
8、党员本人及其其他人认为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除上述八项内容外,还应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树立落实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廉政自律等方面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四、方法步骤
(一)思想动员。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章,重温教育系统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明确开展党性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对照检查、自我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好思想准备。
(二)征求意见。党支部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对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归纳梳理,如实向党员本人反馈。
(三)谈心交心。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之间、普通党员之间普遍开展谈心交心,普通党员谈心面要达到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广泛谈心,达到沟通思想、照准问题、形成共识、增进团结的目的。
(四)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党员要对照党章的规定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查找自身不足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征求意见的情况,认真转写党性分析材料。党性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为:查摆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
(五)召开党性分析会议。党支部召开党性分析会议,组织党员逐个进行党性分析,党员之间相互进行评议,开展批评。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党员,由本人写出书面党性分析材料,委托或有党支部指定其他党员代表作党性分析,会后,党支部要及时向党员本人反馈评议意见。年老体弱没有书写能力的党员,经党支部同意可以口头方式进行党性分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自觉参加所在党小组的党性分析会议。
党支部召开党性分析会议时,区教育局党委要派人参加。
(六)提出党性分析意见,党性分析会后,党支部要召开支委会,根据党员的一贯表现、党性分析情况和群众意见,对每个党员提出初步分析意见,征求本人意见后,填写《党员分析登记表》,形成正式的组织意见。
(七)制定整改措施。党支部指导每个党员根据党性分析中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
(八)通报分析情况,党支部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和群众通报每个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整改措施等有关情况。
(九)上报备案。党性分析结束后,党支部要写出专题报告上报区教育局党委备案。
(十)其他事项。党员对评议意见有异议时,党支部应调查核实。党性分析的有关材料,有党支部存档备查。
【定期消毒制度】推荐阅读:
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09-29
寝室定期消毒通风制度12-05
设备定期检查制度07-08
冷库定期报检制度07-19
应急定期评估制度08-30
学校定期清洁制度09-05
定期巡视检查制度09-07
2 安全定期检查制度05-15
定期安全检查检验制度09-20
定期考核评比通报制度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