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

2024-10-25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通用14篇)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 篇1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

一、中心供应室是服务于整个医院的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二、负责清洁、去污、检测、准备物品、灭菌和无菌储存医院的所有灭菌器械。

三、会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一起制定和监测清洁和去污的规范、制度和流程(包括可重复使用的器械;被污染的器械;根据灭菌类型选择打包程序;根据器械类型选择灭菌方法;灭菌条件等)。

四、对不同的应用方法(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进行监督,监测灭菌过程。

五、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标准和生产厂家说明书,保证对器械进行技术性保养和维护。加强院外器械的管理。

六、向医院管理部门、设备部门、感染控制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及时报告存在的问题,并协助解决。

七、妥善保存每次高压灭菌过程的完整记录,保证记录长期有效。

八、定期收集所有过期的无菌物品。

九、必要时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护理部、手术室、药房、设备处和其他相关科室进行交流。

十、建立并执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消毒和灭菌物品的质量安全。

十一、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 篇2

1 管理措施

1.1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任何工作的开展, 制度要先行[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按照行业标准的要求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工作制度。包括:消毒供应中心核心制度、一般制度、岗位职责、应急预案、操作流程等, 其中, 有质量管理制度、监测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灭菌物品追溯制度、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等8个核心制度;制定污染物品回收分类原则和各类污染物品的清洗流程。

1.2 强化培训

加强培训, 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是保证制度落实的关键。科室成立以护士长为主的培训小组, 责任到人。培训的重点是卫生部下发的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消毒技术规范、科室制定的消毒供应中心手册以及国家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 通过学习使入科人员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基本工作标准, 明确预防与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及本科室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地位, 形成其在日常工作中预防感染的思想意识, 从而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 增强自觉性, 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

1.3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

为确保环节质量, 科室设立专职质量检测员1名, 指导监督各岗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流程。所有从病房回收物品均被视为有传染性, 对回收的各类物品进行清点分类, 按照污染程度分手工清洗、超声全自动机清洗、重度污染物品手工清洗后再按要求选用不同清洗设备清洗, 要严格遵守彻底清洗是灭菌的前提这一标准, 不论是手工清洗还是机器清洗, 都必须选择合适清洗酶。器械清洗结束后, 进入包装间要选择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仔细检查, 确定每个器械的清洁度和完好性, 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迹, 功能完好后, 方可包装[2,3]。各种治疗包内必须放化学指示卡, 外贴指示标签, 并标明检查者、包装者。各类包的打包过程, 必须由一人打包一人检查, 确保准确无误。

1.4 加强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管理

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关键点, 是保证灭菌物品合格率100%最重要的环节。按照卫生部供应室行业标准要求, 每日清晨空锅进行B-D试验, 每锅物理检测, 每包化学检测, 每周进行生物监测, 如有植入器械则每锅做生物监测。注意各类物品装载时, 包不宜过大过重, 敷料与金属器械分层放置。对于过大、过重的物品 (标准之内) 应远离排气口, 并且在它的上下左右尽量少放物品, 以利于蒸汽通过。高压灭菌锅每天擦洗, 每周锅内锅外彻底清洗。消毒员的手套每天清洗、灭菌, 保证卸锅时手套处于无菌状态, 避免无菌物品被污染。

1.5 加强无菌间的管理

无菌间管理是供应室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每日2次用含氯消毒液擦洗桌面、柜面和地面, 每日负离子空气消毒器消毒, 每次2 h。进入无菌间需洗手、换鞋, 无菌物品放置在离地面20 cm, 离墙5 cm, 离天花板50 cm, 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每天检查灭菌治疗包外的标识, 确保发放到临床科室的各种无菌治疗包在安全范围之内。

1.6 加强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每月对灭菌物品和每批次的一次性物品进行抽检, 保证发往科室的物品全部符合要求。在2004年—2008年的抽检中, 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一次性物品合格率99.5%。发现不合格物品及时通知感染管理科, 由感染管理科再次进行质量检查, 如有问题全部退货, 确保病人使用的安全性。

2 结果

经过2009年—2010年的强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工作较前有很大提高, 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也不断提升, 得到了医院领导和临床科室的赞誉, 临床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 在医院组织的各项检查中得到好评。

3 小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 需要处理的医疗器皿和器械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对其进行处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并且具体化。为了从无菌物品生产的源头上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 从而提高和保证医疗和护理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尤为重要, 科室专业人员的从业意识和职业素质要有相应的提高, 因此加强管理培训, 是保证工作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总之,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供应室与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供应室管理的关键是注重细节, 减少和杜绝任何有可能造成污染的环节, 注重供应室护士长自身的学习, 取长补短, 不断改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礼霞, 夏桂兰, 王慧芬.医院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6) :831.

[2]李双英.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护理研究, 2009, 23 (增刊2) :121-122.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 篇3

【关键词】加强管理;控制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61-01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病原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不断增加,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应用,都使医院感染防控问题愈加突出。而消毒供应中心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是医院的“心脏”,它担负着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灭菌、发放等工作,而每一项工作都与医院感染、医疗护理质量、患者的安危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有效防控医院感染,须从多方面入手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

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合理布局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条件

医院CSSD建设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宜接近临床科室,或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环境清洁,区域相对独立,工作区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空气流由洁到污,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严格划分3个区域。工作区域的温湿度设计和材料有严格要求。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的高素质的要求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保障

健全CSSD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追溯制度、监测制度、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及职业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并落实到实处,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以一切为了临床,一切防控感染为目标。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等,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满足临床医疗护理的需求。

3 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

再生物品即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其操作流程为: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无菌物品发放。

再生物品由回收到发放形成一条链索式循环,每一环节紧紧相扣,供应中心人员须认真执行工作流程中的质量标准,层层把关,既满足临床需要,又保证绝对无菌,确保医疗安全。

3.1 严格物品回收

采用封闭式方式回收,传染性的污染物应双层封闭包装,表明感染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回收时必须当面查对物品器械的名称、数量、规格、初步清洗处理情况及器械有无破损。

3.2 重视清洗质量关

器械清洗是供应中心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外供应中心有一名言:“清洁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得清洁”,充分体现洗涤彻底的重要性。清洗时一律戴手套,玻璃用品执行四步洗涤法(去污,去热源,去洗涤剂,精洗)。首先据回收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类别、有无管腔、轴节等进行分类,严格执行清洗程序:冲洗→含酶洗涤剂洗涤→软水漂洗→纯化水终末漂洗,消毒→烘干→上滑润剂保养→检查洗涤质量,达到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

4 加强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自2000年卫生部颁布《消毒技术规范》以来,消毒灭菌被纳入国家法规,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发生,为了保证其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物品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5 对紫外线灯管每月进行一次照射强度监测,不得低于70uW/cm2,新管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

6 供应中心应严格执行一次性物品验收制度,登记账册,记录每次到货数量,生产厂名、产品批号、消毒日期和有效期,登記人签名。按规定使用。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等文件,强化无菌观念和正规化管理,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通过落实以上管理措施,使我院供应中心的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地防控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雪莹,王华生,宋婉丽,等.消毒供应室对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54157.

[3] 杨家芳.基层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及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49.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 篇4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设新进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消毒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功能是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因此应对医院的消毒中心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消毒中心物品配给和消毒灭菌工作的正常运转,结合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知识,不断的对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设新进展医院消毒中心进行管理和建设,逐渐的完善管理制度,做到科学性、专业性、规范性,尽力杜绝感染事故,以提高医院的治疗的质量。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与建设 质量要求

消毒供应中心每天有大量的被患者污染过的物品器械,而这些被使用过的非一次性医疗用品会携带较多的细菌、病毒等致病物质,若清洗、消毒、灭菌不彻底,则会在二次或多次使用后传播给更多的患者,造成大面积的医院性感染,因此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按照卫生部近年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必须按照WS 310-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要求进行建设、管理,改善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的理由,全方面的建设消毒供应中心,杜绝医院感染,保证就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的新进展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要求可知医院的消毒中心必须对医疗中所涉及到的医疗器械进行集中式的管理,统一严格的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在管理过程中,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严格规范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杜绝清洗消毒灭菌不达标的医疗器械的进入临床,做到全面质量的优质、信息化管理,保证消毒中心能正常高效率的完成任务。

1.1卫生行政管理部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对各医院进行医疗质量管理检查,并对各级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调查,以高标准的严格性、重要性、缜密性来要求各医院,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医院则进行大力整改,并发出警告,而医院则应悉心遵守卫生行政管理部颁布的卫生条则,查缺补漏,将消毒工作做到最完善。

1.2消毒中心的集中管理模式体现在技术和物品消毒上,以信息化管理来确保器械消毒的质量,在消毒中心的管理中应不断的吸收先进有效的管理知识,将管理信息化、全面化,提高消毒人员的专业知识,转变消毒人员的工作理念,提升消毒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消毒中心管理措施中,应完善各个操作流程,消毒人员必须做到遵守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操作制度来实行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肃对待器械质量理由和突发事件。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新进展

2.1消毒中心应进行整体建筑与布局的科学化建设,保持消毒室洁净无污染,透光和通风良好,该室地面应严格要求耐腐蚀,防止消毒溶液洒落地面造成地面的侵蚀,消毒中心合理的建设,能减少在运转过程中浪费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保证器械消毒的质量,杜绝感染源的传播。

2.2消毒检测技术 医院的器械若得不到有效的消毒,容易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是消毒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及时的进行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是我国医院的迫切需求。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应对器械质量进行定期的检测,并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的使用日期限制,应严格做到日常检测、定期抽查、定期监测。在对消毒后的器械进行检测时,应结合生物、化学和细菌学检测手段,综合全面性的检测,杜绝污染性的存在。

2.3 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病毒细菌的变异,消毒供应中心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消毒技术人员在进行消毒护理时容易被尖利的器械划伤或扎伤,若处理不当则被感染的几率增大。同时,其它的隐患则来自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因素,例如:化学消毒剂、高温紫外线、射线、生物因素等;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时,若处理不当或仪器出现故障,则容易引起爆炸或烫伤,在炎热的夏季,技术人员长期的呆在消毒室内则容易中暑,对身体的损害较大;紫外线灭菌时,对人体暴露在外的皮肤损伤不容小觑,轻者引发过敏症状,严重者则引发皮肤的癌变;而化学消毒剂挥发被人体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对皮肤也有腐蚀作用,对人体伤害极大。故改善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技术是刻不容缓的,因此在学习先进的灭菌技术的同时应把技术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防护服的耐腐蚀质量和防护设备,消毒技术人员在进入消毒供应中心时,应严格的穿戴好防护服,禁止带出消毒室内的未严格消毒的器械,做到安全第一。

2.4 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 消毒技术人员在上岗前应进行严格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实地演练,先在有经验有技术的消毒技术员的带领下进行工作,熟悉每一个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学会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将消毒中心的工作严格化、科技化、专业化,把技术人员当做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的一部分,不断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冷静、迅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将损失降到最低;再者,消毒技术人员必有求知的心,不断的吸收新的灭菌操作技术,杜绝一成不变的做事习惯,学会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融会贯通,并结合该院的医疗机构特点,发展出新的消毒技术,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通过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与不断完善,我国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全面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建设、先进性材料与设备、创新性的灭菌技术和优秀的技术人员,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制度,做到科学性、专业性、规范性,尽力杜绝医院感染事故,以提高医院的治疗的质量,给予患者安心放心的就医条件。

消毒供应中心(室)护士长职责 篇5

1.在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领导下,负责本科业务技术、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科室工作计划和质量监测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总结、记录。制定并完善停电、停水、停汽及灭菌器出现质量问题时紧急风险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并确保措施有效落实。

3.督促科室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技术规程。

4.与临床沟通,征求意见,协调、改进工作。

5.指导科室人员工作,并检查其完成情况;参与解决各种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故障处理和技术疑难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6.负责所管物品、器械的请领和报损,确保供应物品的质量。

7.组织开展业务学习、技术革新和科研工作,不断学习新理论,引进新技术,掌握新技能。

消毒供应中心(室)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物品的回收、清洁、包装、灭菌、发放及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参与消毒灭菌质量检测,确保消毒灭菌质量合格。

4.协助护士长请领各种医疗器材、敷料。

5.掌握本科专业技术,并能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研,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

6.指导消毒员做好消毒灭菌供应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室)消毒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护士指导下完成消毒灭菌工作。

2.消毒灭菌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消毒工作制度,并持证上岗。

3.熟练掌握各类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原理及操作程序,定期维护保养。

4.熟练掌握各类物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按消毒规范操作。

5.熟练掌握停电、停水、停汽及灭菌器出现质量问题时的紧急应对措施。

6.参加各项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室)卫生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护士指导下完成科室清洁卫生工作。

2.保持所管区域的清洁卫生符合要求。

3.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参加有关岗位培训学习。

4.服从科室安排,及时完成所分配的各项工作。

5.爱护科内各种物品,严禁违规使用和损坏物品。

消毒供应中心(室)岗位操作规程

下收下送岗位操作规程

1.按照科室所需各种物品用量,有计划装车。

2.下收下送过程中严禁无菌、污染物品混拿混放。

3.与病房护士共同清点回收物品,填写物品交换清单。

4.根据临床需求及时将物品送至科室。

5.与清洗间工作人员清点交接各种回收器械。

6.下收下送的各类物品必须全部密闭存放。

7.下送车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

物品清洗岗位操作规程

1.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物品数量,填写物品交换清单。

2.根据器械类别、性能进行分类,选择相适应的清洗方法。保证清洗质量。

3.检查各种清洗设备,保证性能完好,所用消毒液及酶浓度合格。

4.按照岗位要求做好自身防护,清洗人员相对固定。

5.清洗机工作完毕及时关闭电源,每日做好清洗机保养工作。

6.做好室内卫生保洁工作,每日空气消毒。

物品包装岗位操作规程

1.各类器械须经过清洗后方能进入包装区。

2.及时烘干清洗消毒后的各类器械并分类放置。

3.检查各器械的性能,刀刃、关节处均应去锈上油,包装时各关节必须充分撑开。

4.物品包装后应及时灭菌,不得长时间放置,以防止再污染和热源产生。

5.检查各种包装材料,完整无损方可使用。

6.各包大小应符合灭菌设备要求。

7.各种物品应严格执行一用一包装原则,做到分类包装。

8.按照各种治疗包的基数配制,实行一人配制,一人核对的制度,核查无误方可包装并签名。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标准操作流程 篇6

制订者: 感染办2012.2

一、物品回收、分类

(一)工作人员回收可重复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手套。有供应室物品交换清单,记录回收日期、科室、物品名称等。

(二)按照规定的路线由专人用污物回收车或密闭容器等进行回收,用具每日清洁、消毒后备用;

(三)分类应在去污区的分类台上进行,不得出现洁污交叉或物品逆流。

二、物品清洗

(一)手工清洗

1.做好个人防护,戴防护手套、眼罩或面罩、穿防水衣或围裙及戴袖套,戴帽子及穿防护鞋。

2.在去污区专用的清洗池清洗,对于可拆卸的器械尽量拆开再冲洗。

3.污染重或污染物已干的器械先用酶洗液浸泡2min以上后刷洗,仔细刷洗螺纹、缝隙等处。刷子须在水面下操作,以免水滴飞溅形成气溶胶污染环境。

4.刷子的大小必须符合清洗器械的通道、零件、轴节和齿槽的尺寸,刷子太小,刷毛不能完全接触管壁,刷洗不彻底;刷子太大,刷毛倒伏,降低清洗效果。

5.清洗剂应选用无泡或低泡型酶洗液,以免水下刷洗时操作人员的视线被挡住。

6.手工清洗后用自来水漂洗,接着用软水漂洗。干燥后通过传递窗进入清洁包装区。

(二)清洗机清洗分类后的物品应放在清洗架上或篮筐内清洗,不得摞放,器械轴节必须充分打开,容器类物品放在专用冲洗架上清洗,器械表面和容器内面必须充分接触水流;基本清洗过程为:冲洗→清洗剂清洗→漂洗→93℃热水消毒→(润滑一干燥)。

(三)超声波清洗主要清洗细小管腔、针头和较深沟槽的器械,清洗前用冲洗或擦拭的方法尽可能地将器械上大的污染物去除,清洗液要完全覆盖器械。清洗后的器械需漂洗和精洗,干燥后通过传递窗进入清洁包装区。

三、器械质量检查

(一)目测:

1.清洗质量检查:用肉眼观察清洗后器械必须光洁如新,无残留物质,无血渍、锈渍、污渍、腐蚀斑点和水垢,不合格器械通过传递窗到去污区重新处理。

2.器械功能检查:检查器械功能的完好性、灵活性、咬合性等,刀刃器械、穿刺针的锋利度及器械是否干燥等;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二)每月至少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内清洗物品的质量,并记录,不合格器械重新清洗。

(三)各类器械清洗后,禁止采用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的方法。

四、器械的包装

(一)包装前检查包布有无破洞;新包布使用前需洗涤去浆处理;重复使用的包布必须一用一清洗,干燥后利于蒸汽穿透。

(二)盘、盒、碗类物品,应单个包装,包装时应打开盖子,多个包装时,所有器皿的开口应朝向同一个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吸湿毛巾、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以利于蒸汽的穿透。

(三)需要拆卸的器械应拆卸,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必须撑开;管腔类物品盘绕放置,不可打折,接头的开关应打开,保持管腔通畅,以利灭菌因子接触所有物体表面。

(四)器械包的重量不得超过7公斤,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公斤。预真空和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装体积不得超30cm×30cm×50cm;下排气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

(五)灭菌物品包必须包装严密,捆扎松紧适度,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

(六)灭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数量、灭菌日期、有效日期、打包人或代号、查对人或代号。

五、物品灭菌装载

(一)装载时物品不要堆放,应用专用的灭菌架或篮筐;各类物品应按要求摆放,器械类包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或倒立,纺织类物品应竖放,自动启闭式筛孔容器应平放,并打开筛孔;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械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灭菌包内容器开口应一致,以利于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灭菌包之间应间隔一定距离(≥2.5cm),以利蒸汽置换空气;物品不能接触灭菌器的内壁及门,以防止产生冷凝水。

(二)尽量将同类物品同锅灭菌(特别是自备包),不同类物品同锅灭菌时,则以最难达到灭菌物品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为准,纺织类物品应放在上层,金属类物品应放在下层。

(三)装载时消毒员记录灭菌时间、锅号、锅次、科室名称、灭菌包种类、数量等。

(四)关闭启封式容器筛孔;检查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未达到或有疑问时,应重新灭菌。

(五)检查灭菌包装的的完整性、干燥情况,湿包和有明显水渍的包应视为灭菌失败。

(六)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处,应视为污染。

六、灭菌物品的储存管理

(一)灭菌物品存放区应由专人管理,按规定着装,并注意手的卫生,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二)所有灭菌物品存放前应仔细检查,符合要求才能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区储存。

(三)灭菌物品应放在洁净的橱柜内或存放架上;存放架(橱)必须离地面20-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5cm处储存。

(四)灭菌物品存放区应清洁、干燥。温度应在200C-240C,相对湿度应<70%。

(五)灭菌物品分类放置、位置固定、标识清楚,按有效期顺序排列,严禁过期。

(六)灭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在温度200C-240C、湿度低于70%的存放条件下,棉布包装材料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4天;未达到温湿度要求为7天;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1个月;纸塑包装、医用无纺布、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及硬质容器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须去除外包装后方能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入库时检查并应记录入库日期、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八)已灭菌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七、灭菌物品的发放

根据使用科室的需要,按照规定的路线由专人、封闭运送车或容器或加防尘罩进行发放,并作好发放时的记录,包括物品发放日期、科室、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发放者、接受者等内容。发放灭菌物品时应注意:

(一)发放前首先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有效期或是否湿包。有疑问时,应重新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处理。

(二)发放灭菌物品的运送车、容器等工具应每日清洁,有污染时消毒干燥后备用。

(三)从灭菌物品存放区发出的物品不能再退回存放区,可暂存于无菌物品发放处,尽快发放。过期灭菌物品须从存放区取出,重新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处理。

(四)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由专人监管,发放时应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标记清楚、包装无污渍、水渍、霉变、无破损、变形等。

(五)定期进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盘点并记录,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止发放和使用,并通知相关部门追回。

八、相关监测

(一)压力蒸汽灭菌器三大监测

1.物理监测(工艺监测):每锅进行,连续记录灭菌温度、压力、时间等,应记录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

2.化学监测

①化学指示胶带:将其粘贴于每一个待灭菌物品包外,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经过灭菌处理,胶带长度不小于3个条纹。

②化学指示卡:放置在高危险性待灭菌物品包中央,卡的长度有标准对比色,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③B-D试验: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每日开始灭菌前进行B-D测试,具体作法:(B-D测试包由l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cm±2cm、宽25cm±2cm、高25cm-28cm大小的布包裹),将专门的B-D测试纸,放入棉布测试包的中间;测试包的重量为4kg±5%或用一次性B-D测试包。B-D测试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底前方;柜内除测试包外无任何物品;134C,3.5—4分钟后,取出B-D测试纸观察颜色变化,均匀一致变色,说明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可以使用;反之说明有冷空气残留,不能使用,需检查B-D测试失败原因,直至B-D测试合格后该锅方可使用。对于新安装和大修后的设备,B-D试验合格后该锅方可使用。

3.生物监测

①每周监测1次,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或SSIK31SR株)对灭菌

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

②检测方法:将生物指示物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标准试验包置于灭菌器排气口,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并设阳性对照,如不是自含式生物指示管还须设阴性对照。经一个灭菌周期后,恒温培养箱56C培养48小时(如用指示菌片按产品说明书执行),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必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特殊情况下(如有植人物)经压力蒸汽灭菌器快速监测仪监测3小时阴性,可放行使用。标准试验包制作方法:由16条41cm×66cm全棉手术巾制成,将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3层,短边折成2层然后叠放,制成23cm×23cm x15cm大小的测试包。

③结果判定: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预真空灭菌柜室内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一紫色,对照组紫色一黄色,判定为灭菌合格。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一黄色,对照组紫色一黄色时,判定灭菌过程不合格。

(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1.生物监测每周至少1次,选用对过氧化氢等离子耐受力强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使用标准菌株进行灭菌处理后,进行培养以测定灭菌效果。

2.检测方法:必须使用专用的灭菌系统生物培养试剂来监测机器的灭菌能力,将生物培养试剂放在灭菌袋里,放置在灭菌舱的零点部位,经过一次灭菌循环后将待测菌株和培养基混合,560C恒温培养箱培养48小时,24和48小时各观察一次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度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情况,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在2014年度实行质量管理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将其设定为试验组。参与本研究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均为女性,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本科等,职称为主管护师、护士,年龄23~49岁,平均(35.4±3.2)岁。随机抽取两组护理工作中接触的1000件器械,对比两组包装、灭菌、清洗合格率。

1.2 对照组消毒模式

采用传统方法对器械进行清点、分装、清洗、消毒、灭菌、包装。

1.3 试验组消毒模式

试验组采取质量管理。(1)收回:初步进行清洗及消毒,特殊污染物品做好标记;锐器应进行单独浸泡,护士在取拿、传递、清洗及擦拭锐利器械时,要集中注意力,误伤他人或自己,做到止血钳夹取,锐器损伤皮肤时,立即挤出血液,用聚维酮碘、乙醇消毒后包扎;一次性物品初步消毒后,集中销毁。(2)清洗:清洗是去除细菌及污垢的基石,严格按照流水作业流程进行清洗,随后用蒸馏水冲洗,至p H值为中性。(3)包装:专用操作间进行,房间配备空气净化器,护士要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手套、帽子,定期对工作台、地面消毒擦拭。包装时注意标志清晰,包装正确,对每项器械包进行建卡,建卡内容包括名称、种类、数量。2名护士进行清洗质量检测,器械功能测定,2名护士负责核对,然后进行灭菌工作,最后用密闭式无菌物品运输车送至器械存放室备用。(4)灭菌:保证灭菌物架离地距离,记录消毒特品的灭菌压力、时间及温度。标记好物品名称、灭菌批次、内容、日期与实效期等[2]。(5)发放:检查3M胶带是否达标,及时将无菌包送至相应科室及时将无菌包送至相应科室,与临床科室相关人员做好交流沟通,不断提高消毒供应质量。

1.4 评价标准

随机抽取两组护理人员工作中接触的1000件器械,对比两组包装、灭菌、清洗合格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1000件器械中包装、灭菌、清洗不合格例数分别为1件、1件、2件;对照组1000件器械中包装、灭菌、清洗不合格例数分别为11件、12件、13件;试验组包装、灭菌、清洗不合格率分别为0.1%、0.1%、0.2%,对照组为1.1%、1.2%、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用物品的消毒场所,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对消除院内感染隐患非常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我们在2014年度采取质量管理,使得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确保护士操作的专业化,让工作流程与管理体制规范化。此外我们还需要积极与临床科室保持密切沟通,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实现工作的有序衔接,避免以往工作中器械附件丢失、标识不清晰等常见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能够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对减少医院感染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晓萍.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5-106.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篇8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管理;医院感染;控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76-01

消毒供应室是一种保障系统,它能够消毒、灭菌、储存保管、发放全院所回收的污染物品,其有利于医疗器械的绝对无菌化并保证各种治疗包器件的完整,有助于全院急救、顺利完成治疗任务。因此,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点就在于提高消毒供应室感染的管理水平。

1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控组织

我院在感染管理方面实行三级管理,一级: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副院长、和相关职能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二级:设感染办专职主任和成员。三级: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由(务科分别设有染管理质控人员),医院将由感染办专职人员每月不定时进行采样,其采样对象包括空气、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一次性医疗物品等,这种及时提供消毒灭菌监控信息的细菌监控培养体系,对全院消毒灭菌物品的及时、有效安全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健全各项制度严格质量监测

2.1 以四区划分供应室布局以便于管理 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供应医院无菌医疗器材,并承担各种医疗器械的回收、消毒、清洗、包装、灭菌、储存保管、发放等任务。因此,消毒供应室作为污染物品与无菌物品的中转站,必须以生活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这四区严格划分,要做到由污浊-清洁-无菌的消毒步骤。

2.2 污染物品的处理 自临床回收的所有物品,先进行分类浸泡消毒后,再严格认真按各类器具操作规程认真处理,是否彻底清洗决定了消毒或灭菌的成败。严格区分放置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其应具有明显标志。可疑传染病患者或传染病患者用过的物品,分别消毒并隔离处理。使用专用封闭式专车对应各类物品,用高压水枪将每次使用完的冲洗净,消毒毛巾和污染车禁入清洁区。

2.3 严格质量监测管理 ①消毒剂浓度的测定:消毒液配制的浓度一般用消毒剂浓度试纸来检测,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来使用,熟练各种试纸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②清洁去污:未能彻底清洁的医疗器械上的污染蛋白质和有机物,容易造成灭菌失败,所以必须用多酶清洗剂洗涤。在光源放大镜下检查清洗后的物品,确认其光洁、无损伤后才能进行包装,并保证使用时完好。

2.4 灭菌效果的监测 ①B-D试纸监测该类指示物:仅在检测灭菌器内物品包中有无冷空气团时使用,每日对脉动真空灭菌柜作空锅B-D试验,以检验它的冷空气排除效果。②工艺监测:以既灭菌工艺有关参数为标准检查,来判断灭菌过程是否符合规定。③化学指示剂监测:化学指示剂用来监测间接指示灭菌效果或是灭菌过程,其结果可以在灭菌后立即报告。指示胶带只能指示灭菌处理是否进行不能标示效果。灭菌温度和持续作用时间可以通过留点温度计、指示卡来检测,用来间接监测灭菌效果。④生物指示剂监测:是一种能直接检测灭菌效果的手段,压力蒸汽灭菌指示菌以及环氧乙烷灭菌指示菌,该类指示物能通过专用检测器或是判断颜色来得到结果的菌片和带培养基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

3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3.1 医院设备科必须严把进货关 严禁采购无三证的一次性医用器具,严查质量,为临床应用做好安全预防。

3.2 严格库房管理质量验收关 要指定专人对消毒供应室的一次性医用器具进行管理,要有登记本、灭菌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出厂日期等。

3.3 把好储存保管关 虽然一次性医用器具具有便捷优势,但其使用期限和保管条件都按管理规范要求执行,必须储存于相对湿度<80.0%,无病虫害、无污染气体和良好通风且清洁干燥的室内,必须分类存放入库物品,才能寄取方便。

3.4 把好信息反馈质量使用关 为了使一次性医用器具安全的用于临床,将医疗质量提高。消毒供应室要常常于科室收集建议,将一次性医用器具的情况汇总,并将收集资料交付设备科。

4 应用“五常法”的管理强化卫生制度的落实

应用“五常法”,常组织、常自律、常整顿、常规范、常清洁,大幅提高使工作效率的同时使环境整洁,物品放置规范,做到了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的层面上高度优化统一,更是一个由内向外,由点到面的完整的体系,五常法是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的方法,能让消毒供应室专业水平始终前进。

5 人员管理

5.1 人员素质的培训 秉承陈旧的传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新技术新环境下的管理要求。针对科室工作人员老龄化,无法跟进新时代知识情况,对他们实施培训,学习消毒供应室的新型专业知识。

5.2 自我防护 工作在消毒供应室形成致病菌高度集中的生物环境下的护理人员,更容易受到生物性感染,一定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5.3 法律意识的培养 工作在消毒供应室的人员,因为不用直接接触患者,也因此缺乏法制观念,要加强法律学习做到患者与自己合法的法律权益都不受到侵害。

5.4 加强心理修养提高生命质量 工作是否满意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修养,而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年龄、经济水平、婚姻状况、工龄、职位上的心理修养有明显的差异。好的心理状态催生积极的行为方式,进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形成良性循环,会使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管理者应与院领导沟通以提升员工们的工作满意度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孙雪莹,王华生,宋婉丽等.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398-1399.

[2] 罗维英,师清莲,李华喜等.新形势下对消毒供应室工作定位的思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94-795.

血库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篇9

一、布局合理,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区设在半清洁区。

二、进入血库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三、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四、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五、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六、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应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七、各区洁净度的要求:采集患者自体血、储存、发放血液应分室在II类环境中进行,血浆置换术应在II类环境中进行,并配备有相应的隔离设施。

八、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份,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并有记录,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九、病人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志。

十、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严格按洗手指征洗手,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配备快速手消毒剂。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并登记报告。

十一、医疗废弃物品应分类处理,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处理。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 篇10

1.血液净化室应当环境整洁而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间、治疗室,相对清洁区包括水处理室、工作人员和病人更衣区、接诊区、办公区等;污染区包括医疗废物存放处等。

2.清洁区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卫生学监测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3.消毒、灭菌物品应标明消毒、灭菌有效期限,过期物品重新消毒。

4.按照厂家要求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消毒和冲洗方法及频率参考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每次消毒、冲洗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保证透析机供水安全。血液净化室应当为水处理设备建立消毒和冲洗记录。

5.透析机应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处理,具体消毒方法参见透析机的相关说明书。

6.药物包括肝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应当现配现用。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章程制度。

7.血液净化室使用的浓缩液必须获得卫生行政部门的临床使用许可证。应当定期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医务人员要注意自我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9.病人在进入血液净化室前需要完善相关指标包括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的检查,并定期复查,对明确有传染性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应当隔离透析或到专科医院透析治疗,HIV病人应转专科医院透析。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 篇11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21-01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心供应室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所以,消毒供应中心需要有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0年开始对全院临床科室自备包实行集中清洗,由于越来越多较难清洗、包装、灭菌的高风险复用器械进入了消毒供应中心,而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原有的人力资源极度缺乏,因此重视和加强供应室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1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11 思想更新 我院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都是从临床一线下来的高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但在工作中随意性和盲目新较大,观念滞后、陈旧,缺乏创新精神,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接受新业务的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护士长要做好科室团队的思想更新,帮助每位成员改变固化和滞后的旧观念、旧思维、就意识。

12 继续教育 供应室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护理部应定期派工作表现优秀的护士外出進修,学习供应中心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使消毒供应室护士在认识器械、清洗器械、包装和灭菌等方面更加熟练操作以保证每天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13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始医疗器械集中处理后,鼓励工作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科护士长定期组织学习,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扩大护士的知识面,使之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

2 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1 科学、合理、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工作目标的关键。合理地配置具有职业资格的护士、消毒员和其他的工作人员。器械回收入供应室后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操作,获得护理部的支持,手术室固定专人管理和指导。为了开展新的工作模式,必须取得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支持和重视,有效的保障人力资源的配置,在护理人力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下,招收年轻的合同工进行培训,进入清洗下收组,并在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指导下完成清洗下收工作,而灭菌工作则由具有高级技工职称的男性承担,以此降低用人成本。

22 善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护士长应善于发现工作人员的潜力,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身体状况、业务技能的不同合理分工,让她们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护士长应向护理部推荐工作表现突出的护师外出学习,培养专业骨干,加强供应室人才梯队的建设,有利于供应室的长远发展。

23 职业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执行供应室各项操作流程和规范,开展器械集中式管理后职业暴露的机会越来越多,操作时应按标准预防的要求进行防水、防溅、防烫、防刺伤等处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自觉遵守手卫生制度,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发生职业暴露后做好紧急处理措施。

3 效 果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消毒供应中心与其他部门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工作中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支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在护理人员之间,大家既是同事又是姐妹,相互关心和帮助,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从而为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人才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是各级人员各尽其责、各施其能,保证医疗临床物品及时有效地消毒供应。

参考文献

[1] 漆光玉,姚国媛,刘勤新形势下供应室管理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12)

[2] 梁新芬,王桂珍规范供应室管理提高工作质量[J]吉林医学,2011,32(25)

[3] 黄燕,丘惠萍,廖瑞芬消毒供应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0)

[4] 邓筱娟55所一级医院供应室工作质量调查分析及控制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

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控制与管理 篇12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控制,管理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06年5月重建成并投入使用, 负责全院各科室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等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危, 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医疗质量。为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人员从多方面入手,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设置与病房分开, 独立专用区域, 分上、下两层, 上层为生活区和办公区域, 下层为工作区域。周围环境无污染源, 工作区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科内各区划分明确, 进入各区有缓冲间, 有洗手设施[1,2]。严格遵循物品由污到洁, 不交叉、不逆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 地面、墙面、屋顶光滑, 室内中央空调, 顶层有防尘隔板, 室内温湿度适宜, 洁、污车严格分开, 各行其道, 用后清洁或消毒, 各放固定区域。

2 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及医院管理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科的专科特点, 制定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制度, 各岗位的岗位职责, 操作规程, 做到有章可循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确保各种物品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保证供应质量。

3 各工作区的感染控制措施

3.1 污染区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每日两次将临床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置于密闭容器收回到污染区, 并对各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清点、核对, 然后按器械物品的材质, 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清洗过程应: (1) 根据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 一般器械经初步清洗后按装载规范装入全自动超声清洗消毒机进行预洗、清洗、漂洗、热力消毒、烘干, 清洗过程中注意观察时间、温度、机器运行情况并做好记录。 (2) 精密仪器及结构复杂的器械先拆卸后采用液面下手工仔细刷洗。 (3) 各种可重复使用的穿刺针用后流动水下冲洗→放入碱性清洗液浸泡10min→超声清洗机超声10min→流动水下反复冲洗→蒸馏水冲洗→棉签检查是否清洗干净→气枪吹干或90%酒精干燥处理后放入方盘内送至包装间包装。

3.2 检查及包装区

该区工作人员对清洗干净的器械认真检查其性能及清洗质量。各钳、剪关节灵活, 功能良好;器械表面无污渍、血渍、水垢等残留物质;穿刺针应检查是否清洗干净, 通畅无带钩、针柄无湾曲;各导管通畅无污染。包装时盘、盆、碗之间用纱布隔开, 剪刀和止血钳等轴节不完全锁扣;管腔类物品盘绕放置, 剪刀采取保护性措施, 注意包布的完整性、洁净度, 按规格要求打包。

3.3 灭菌区

我院采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 消毒员每日对灭菌器进行常规检查及卫生清洁, 每日灭菌前空锅进行一次性B-D测试, B-D试验合格后, 该灭菌器方可使用, 灭菌过程严密观察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是否达到要求;每周进行生物监测并做好记录;灭菌包标签注明物品的名称、锅号、锅次、责任者代码、消毒日期、失效日期, 建立质量追溯及不合格无菌物品的召回制度。

3.4 无菌区

无菌发放人员每日检查灭菌包的名称、数量、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严禁过期。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放置。无菌室环境清洁、干燥, 每日臭氧消毒30min, 传递窗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1h。

4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由医院设备科集中采购, 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验收, 定点存放并认真登记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批号等, 做好出入库登记, 严格按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5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追溯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追溯是供应室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重要内容。 (1) 监测内容: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每天第一锅做B-D试验;每月生物监测和随机抽取高危重点科室灭菌器械和无菌包做细菌培养1次, 低温灭菌器每天进行生物监测, 每月无菌室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做细菌培养一次, 严抓质量关, 确保灭菌质量合格。 (2) 追溯内容: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过程记录。

6 工作人员的管理

加强工作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 增强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每月进行业务知识考试, 每年派1~2名护士参加省级主办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班, 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充分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作用。

消毒供应中心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邱志红, 王华生, 孙雪莹, 等.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5) :2286-2287.

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分析 篇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室从2011年开始实施医院感染管理, 随机抽取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至今各1 000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

1.2 方法

1.2.1 再生医疗器械管理。

(1) 严格控制回收质量:再生医疗器械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回收后, 必须进行初步清洗, 确保回收物无明显有机物, 尤其是感染区再生医疗机械包, 必须严格遵守《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中的相关操作原则执行。 (2) 严格控制包装质量:器械清洗完毕即刻送往包装室包装处理, 此时要再次检查器械性能与清洗质量, 若有不合格要退回重新清洗。包装材料的选择要合理, 比如包布与治疗巾需采取干燥、洁净、无杂质与无破损的为佳。包装室还应控制好环境, 每天需采取紫外线照射至少1h, 操作前要将操作台擦拭干净, 避免尘埃微粒等污染器械。 (3) 灭菌器监控:要加强灭菌柜的操作进行监测并记录, 每天可于灭菌前予以B-D监测, 每锅次要有批量监测, 每月则要进行1次生物监测, 监测结果要尽快给出。 (4) 灭菌后物品管理:灭菌后物品要严格检查, 查看包装是否闭合、完整以及干燥与否, 化学指标胶条达到灭菌色泽状态与否, 待合格之后方可存放在无菌架子上。无菌存放室要确保洁净、干燥, 空气含菌量需控制在200CFU/m3以内, 物体表面与操作人员手含菌量则要控制在5CFU/cm2。严格限制人员进入, 操作人员则要严格更衣、洗手与换鞋等。

1.2.2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管理。

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要严格验收, 通常由总后药材局配送, 总后药检所出示检验报告, 根据报告验收并留存。部分未经过总后配送进入科室验收, 则要作热源监测与无菌监测, 并做好相关的登记备案。储存则要做到专人专管、专人专放, 并保障库房的洁净与干燥, 确保空气含菌量低于500CFU/m3, 而温度则维持在 (20±2) ℃, 湿度则维持在 (60±10) %, 并且尽量无腐蚀性气体, 保证室内通风要良好。下送时每天交由专人配送, 整理好下送车, 做好消毒、冲洗, 发出的医疗器械应禁止再回供应室[2]。

1.2.3 供应室环境管理。

供应室包括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及一般工作区, 各个区域的人员应固定, 确保物品由污到洁。做好环境监测, 可采取紫外线灯定期监测, 各个操作区间均设置紫外线灯, 每天进行至少2次照射, 每次时间不低于1h, 同时由本区间专人进行记录。每半年应对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进行测试, 根据医院感染办要求, 每月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 均保障满足分类卫生标准[3]。

1.2.4 做好自身防护。

消毒供应室人员每天会面临各种污染物品, 而且污染源可能不确定, 为此必须做好自身防护。要求工作人员每天上下班必须严格洗手, 各个分区应按照自身着装要求执行, 尤其是回收人员必须戴口罩与帽子以及隔离衣、手套等, 回收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 避免锐器刺伤, 手套破损则要及时更换。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相关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 计数资料用 (%) 表示, 行卡方检验, 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我院消毒供应室经历3年的医院感染管理, 措施落实到位, 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2011年发生医院感染3例、2012年发生2例、2013年至今未出现医院感染事件, 相较于未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时的2010年而言, 有显著改善, 详见表1。

注:与2010年比较, *P<0.05。

3 讨论

根据以往临床实践与经验来看, 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污染区未能及时清理, 台面不整洁, 甚至未经初步处理就倒入引发污染;再生器械在回收时未能及时清洗黏附在上面的患者血液与体液、初步浸泡后未及时取出引发生锈或污染[4];清洗物品未按照先浸泡后清洗及特殊物品未先消毒再清洗处理;消毒剂配制浓度未能达标、浸泡物不统一、消毒物品未完全浸没等;包装与灭菌过程中未能检查器械的清洁度, 灭菌不规范以及操作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等。基于此,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事件, 就应从这些问题出发, 制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通过本文可知,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可以明显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 提高医院管理质量,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田淑君, 刘玉兰.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策略与管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 10 (3) :106-107.

[2]班萍.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35) :114-115.

[3]林露.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33) :442.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 篇1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供应室负责全院手术室、门诊及病房所需器械、敷料以及其他用品的消毒工作。共有护士12名, 年龄22~48岁, 平均 (32.61±7.17) 岁。

1.2 方法

自2012年3月起对本院供应室实施科学管理。合理规划并明确供应室去污区、包装区以及灭菌物品的储存区, 既要保证物品在供应室的流动通畅而方便, 又要保证流动方向的单一性, 不发生交叉和呼唤;人员流动由洁至污也需要进行更衣和吸收, 并通过气流进行控制;气流由压力控制由洁至污。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以及操作规程, 明确奖罚制度, 在护理人员中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 将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落实, 在制度的约束下自觉进行质量控制, 严格把握各个质量环节, 保证物品的无菌性。要求每位护理人员不断学习,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 了解行业内的新技术、新经验, 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为护理人员订阅相关杂志, 定期进行相关知识讲座, 在条件允许时选派优秀的人员参加相应培训和学习[5]。对于重复利用的器械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 对于不合格的器械进行妥善的处理。从器械清洗到包装均严格执行标准, 对消毒灭菌物品及环境进行严格监测。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2012年2月以及2012年9月对本院供应科消毒物品消毒合格率进行统计, 并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规范操作情况进行考核;调查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科学管理后, 物品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科学管理之前, 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以及规范操作考核得分均有所提高, 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明显改善。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与实施前比较, P<0.05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进行消毒灭菌的重要科室, 也是保证医疗质量并预防发生院内感染的关键部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供应室的工作也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 卫生部对供应室提出了新的管理标准和要求[6]。向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 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基础。合理布局供应室是对供应室进行科学管理的第一步。在对供应室进行设计时应保证设施的齐全、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供应室的工作相对独立, 很多工作都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依靠自觉来完成, 因此一定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 统一护理人员的观念, 严格把握质量关。增加对护理人员培训的投入, 鼓励护理人员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7]。对器械进行清洗时消毒的第一个步骤, 使用过的器械表面可残留有血液或其他体液, 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 可能会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条件, 因此彻底进行清洗有着重要的意义[8]。器械回收后根据其材质、用途等进行分类和清洗。在进行消毒时首选物理方法, 煮沸至100℃并持续30 min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水平;对于不耐高温的器械可以采取化学消毒的方式, 但是消毒液的有效成分、酶类以及p H值应维持在有效的范围之内[9];对于不能耐温耐湿的物品可以通过环氧乙烷进行消毒[10]。灭菌结束后对灭菌效果进行检查, 合格者可进行发放, 不合格者重新进行消毒。

本研究中对供应室实施科学管理, 加强关联科室人员的培训教育, 制定健全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及奖惩制度, 确保各项管理规定得以落实, 和实施科学管理之前比较, 实施科学管理后医疗器械、辅料等无菌物品的消毒合格率、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成绩、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均得到明显提高, 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对消毒供应室采用科学管理, 尤其是加强制度建设和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 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工作质量, 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 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为患者提供放心的医疗服务, 使医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消毒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方法:自2012年3月开始对本院供应室实施科学管理, 对供应室进行合理布局, 并调整工作流程,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对于重复使用的器械进行质量监督。结果:实施科学管理后, 物品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科学管理之前, 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以及规范操作考核得分均有所提高, 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明显改善, 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对供应室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器械消毒质量, 确保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使用到无菌器械,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供应室,消毒,医院感染,管理

参考文献

[1]钟振锋, 萧帼穗, 王宏.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3) :294.

[2]徐冉行, 张建英, 周林福.预真空高温高压蒸汽对手术包的灭菌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 :95-96.

[3]赵香玉, 邱欣, 生晶辉, 等.骨科植入物器械在消毒供应室的安全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7) :2647-2648.

[4]]汪秋菊, 王云秀.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 2011, (5) :102-103.

[5]田桂登, 田玉凤.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效果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1) :1384.

[6]尤容.消毒供应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地位与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0, 10 (5) :480-481.

[7]肖艾萍.消毒供应中心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措施[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10 (11) :93-94.

[8]王芹.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0 (6) :124-125.

[9]赵冬梅, 朱杰.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36) :420.

上一篇:霍乱报告制度下一篇:《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