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各种制度(精选8篇)
消毒供应中心各种制度 篇1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掌握防火,防电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各班下班前必须关闭水、电、气和设备等开关.2.、凡接触污染的物品,尖锐的器械及刺激性的气,液体,必须做好职业防护:隔离衣,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处理破损玻璃器皿,锐利器械切忌徒手处理,以防刺伤.3.、清洗机,水处理机等各型机电设备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日常保养、维护,严防事故的发生.4.、压力蒸汽灭菌器必须专人负责,持证上岗,每台灭菌器应有年检合格证.5.、低温灭菌器应由专人负责,灭菌前检查物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关严柜门,防止气体泄露.取放物品时应戴口罩和手套;满或空的气体罐均应专门放置,班班交接。
6、搬运重物时,合理借助各种工具和请求协助,注意保持正确与适当的姿势.7、工作区域禁止吸烟,易燃物品远离火源,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消毒供应中心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度
1、加强与药械科、后勤科沟通与协调,保证供应中心工作正常进行。
2、有计划地申报物资采购计划,急需物品与物资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妥善解决.保证物质供应。
3、做好设备,器材的保养和维修记录.随时与设备维修部门保持联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4、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布局应按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严格划分;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在各区来回穿梭.2.、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着防护服.口罩.戴手套,严格遵守各区操作原则.3、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4、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流程后再包装灭菌.5、下送车和下收车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小区分开专用, 不得交叉使用, 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6、去污区所有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被朊毒体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应直接焚烧.接触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7、去污区、敷料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传递窗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一次.每日用空气消毒器照射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8、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消毒供应中心仪器保养维修制度
1、各类仪器应设专人操作和维护.工作人员未经科室管理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换岗.2、所有机器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方能上机使用.3、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工作维修与保养.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管理者,严禁擅自动机拆修.4、每月管理小组与仪器操作责任人对各类机器进行自查一次.5、对贵重,大型仪器如高压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半自动及全自动清洗装置等,应每半年申报设备维修科进行检修一次.6、建立仪器维修保养登记记录,并妥善保管以备查证 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类器械与物品的性能.用途.清洗.消毒.保养.包装和灭菌方法,严格执行各类物品的处理流程,保证各类器材.物品完整.性能良好.2、各区人员相对固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遵守标准防护原则,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有效防范工作缺陷和安全事故的发生.3、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做好相关记录工作.4、爱护科室环境和财物,勤俭节约,严格按照器械.物品破损报废规定处理流程处理破损报废物品.5、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非本中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入工作区域;各区人员不得随意相互跨区。
6、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职业安全。
7、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定期收集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制度
1、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2人以上的质量管理小组,设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检测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会议。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及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
3、加强质量管理,专人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质量监控,对各环节.各流程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或全面检查。
4、定期分析.通报和讲评质量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2、穿戴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到其他区域走动,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3、做好回收器械的清点.核对.登记.交接工作。
4、严格按物品种类分类.认真执行器械.物品清洗操作流程。
5、盛装清洗后物品的容器及传递车辆应必须专用,严禁与污染容器及车辆混装;该区车辆.分装箱等用物必须专用,不得随意出入该区.6、工作结束后做好记录.整理.消毒.交接工作。
7、离开此区应洗手.更衣.换鞋;下班前做好安全检查。
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应洗手.更衣.戴圆帽.着装,必要时戴口罩。
2、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器械.物品检查与包装灭菌操作流程,认真落实查对制度,确保工作准确无误。
3、库管人员根据敷料使用情况,合理准备储存量,保证供应,避免浪费.4、严禁一切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该区;该区使用车辆不得随意出入,必须进入者需进行处理后方能进入该区;保持该区清洁干净。
5、消毒灭菌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6、工作结束后,做好登记.环境整理和安全检查.7、其他则按照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制度
1、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由专人管理,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2、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必须换鞋.戴圆帽.着专用服装,必要时戴口罩,注意手的卫生.3、认真执行灭菌物品卸载.存放的操作流程,增强无菌观念.4、灭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1)使用棉布类包装的灭菌包, 有效期为14天;未达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的环境温度.湿度标准,其有效期应为7天.(2)使用纸包装袋的灭菌包有效期为1个月.(3)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包装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4)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5)具有密封性能的硬质容器, 有效期为6个月(遵循先进先出原则).5、该区专放已灭菌的物品,严禁一切未灭菌的物品进入该区.6、凡发出的灭菌包,即使未使用过,一律不得再放回该区。
7、各类常规物品和抢救物品应保持一定基数.认真清点.及时补充,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保证随时供应.8、从库房领取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均需先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该区.9、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做好环境消毒和登记
10、其他按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消毒供应中心办公生活区工作制度
1、工作时间更衣换鞋,着装整洁。
2、更衣室仅限工作人员更衣, 更衣柜内按要求存放衣服及洗涤用品.浴室供本室人员使用,非本室人员一律禁止使用.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区域内禁止吸烟.4、其他按消毒供应中心一般工作制度执行.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工作制度
1、满足临床物资需要,及时供应各类诊疗物品。
2、工作人员着装整洁,配戴胸牌,态度热情,文明用语。
3、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下收下送的各项操作流程.灭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使用专用车辆.蓝筐,特别污染物品应装入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染类型。
4、坚持查对制度,严格交接,认真登记,做到帐物相符。
5、下收下送工作结束,车辆分别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分区固定放置。
消毒供应中心缺陷管理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流程.2、护士长.和质控监测员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质量监控,做好质量检查督促工作.3、对薄弱环节和关键岗位重点监控,及时妥善处理
4、出现缺陷问题,当事人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5、定期对缺陷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明确责任,及时整改,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
1、供应中心监测人员认真遵守各项监测技术操作流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
2、严格灭菌器、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执行。
3、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清洗液浓度实行不定时监测,每天至少一次,使用中的洗涤用水按规定每天或每月进行监测。
4、对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要求厂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单。
5、每月对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进行空气检测。
6、各种检测结果认真填写保管,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立即改进,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1、设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2、定期对清洗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进行检查;结果符合WS310.1—2009的要求。
3、定期对监测材料质量检查,自制测试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4.按要求对清洗消毒器、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器等进行检测与验证。
5、清洗质量采用目测和借助光源放大镜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抽查。
6、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每季度进行检测。
7、灭菌质量采取生物监测法、物理监测法和化学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符合WS310.3—2009的要求;
①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②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是无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无菌物品不得使用③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④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⑤按照灭菌装载物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监测⑥灭菌物品每月进行检测。
8、各项监测记录结果妥善保管。
业务学习考核制度
1、制定符合CSSD工作岗位的学习培训计划。
2、加强岗位培训,采用讲课、自学及操作演练等方式,使各层级岗位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及相关感控知识。
3、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4、每年选派骨干人员参观学习,学术交流、进修培训。
5、按时参加省市级举办的消毒供应中心岗位的培训班。
6、根据科室要求,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护士长定期抽查学习笔记。
7、科室每半年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核
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1、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其他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服务时,必须经辖区卫生部门审核、批准。双方签订符合标准要求内容的合同书,各自负责;发生违规,依据法律给予处罚。
2、提供社区服务的科室人员明确社区服务目的,根据社区所需要给予项目进行优质供应。
3、定期征求意见及时改进社区服务工作。
与临床科室联系制度
1、CSSD与临床科室建立密切联系,随时了解与掌握各临床科室使用专科器械的需要,主动征求意见,满足临床工作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2、CSSD工作人员深入临床科室,主动了解和掌握各科室器械使用的专业特点,对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
3、收送人员每天了解临床科室对物品的需求及时反馈问题,对科室关于灭菌物品的问题要调查、改进及落实,听取临床科室意见,并改进。
4、建立多种形式和渠道,收集科室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5、CSSD定期开展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定期对调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改进措施,组织实施,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
1、使用医院统一采购、有效期内、标示齐全、包装合格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2、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严禁重复使用。
3、一次性无菌诊疗包等有批批检验合格报告单,再经消毒供应中心入出库质量监测后方可发放。
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符合部颁标准。
5、发放记录具有可追溯性,除记录⑤有关内容外,还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批批检验合格报告单、灭菌日期、失效期、发放者。
6、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天花板≥50cm。
7、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8、使用时若发生发热源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药械科。
热源反应追查记录
1、发生输液热源反应后,由病房立即报告院感控办、护理部;并保留全套输液器及其原瓶残留液待检。
2、病房护士填写输液反应登记表。
3、负责检验人员为判断输液反应原因,可根据需要抽检同批号其他样品,被检单位不得拒绝。
4、消毒供应中心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通知药械科,由药械科安排厂方人员送检同批号输液器具;科室将省药检所检验结果报告有关领导并存档。同时填写输液反应追查表。
消毒、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发现消毒、灭菌物品在处理、质检、监测、记录等发生缺陷时,根据发生缺陷的名称,前往使用科室召回。
2、履行缺陷资料的收集→分类→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措施偏差→再次进行跟踪监控→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3、按下列进行质量跟踪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①按器械包外贴的灭菌胶带上注明的灭菌锅号、锅次、品名、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责任者、质检者等信息进行质量追踪。②再次核对该灭菌运行程序的运行参数。
③按记录此次灭菌的信息(查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用物、数量、灭菌程序、操作员签名或代号)。
4、对该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汇报。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制度
1、建立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和操作过程记录,清洗、消毒监测资料的保存期应≥半年。
2、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记录灭菌器运行参数及效果监测;记录每次灭菌信息、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操作员签名或代号;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存档,保留 期≥3年。
3、手术器械包外信息卡要求: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检查、打包人姓名或编号,灭军备名称或代号、失效期。
4、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启动追溯机制,召回同一批次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若临床已使用,应立即报告感控部门做相应的监测并记录。同时进行追踪观察。
查对制度
一、器械清洗查对制度
1、污染器械接收时查:器械名称、规格、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及器物完好程度。
2、每日上班时工作人员查对机器清洗参数、器械物品与程序是否想符合。
3、器械效果查对:人工清洗时查对血迹、锈迹及污垢是否被冲洗。
4、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查对:消毒液有效浓度计配置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剂是否冲洗干净。
5、湿热消毒时查对:消毒温度及时间。
二、器械包装查对制度
组装者和包装者双人查对:组装者负责准备包内所有器械,并遵循相关质量要求检查器械质量、数量、规格和给你,并按要求正确摆放;包装者负责核对,并注意显微器械的功能部位,尖锐器械的锐利部位进行保护等;包内化学指示物正确摆放,确认合格后进行包装。双人签名。
三、灭菌工作查对制度
1、灭菌员在进行灭菌前必须检查灭菌器附件、蒸汽管道、水压、汽压、压缩空气等参数。
2、B—D试验应灭菌员与监测人员双人核对,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3、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物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四、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灭菌物品进入存放区时,接收人员查对: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变色情况、外包装完整性、有无湿包、破损、标识信息是否齐全。
2、发放无菌物品时必须双人查对:无菌物品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合格后方可发放。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科室人员从思想上明确医院感染的重要性,科室、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分期、分批接受省级以上医院感染管理有关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小时。履行应尽职责,主要负责人持证上岗。
一、去污区感染管理:
1、工作人员使用专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
2、物品的去污按《清洗消毒操作规范》执行。凡需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物品必须先清洗后再消毒或灭菌。被肮毒体、气体坏疽及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3、下收下送车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下收下送过程中做到定人收、发,采用专车、专线运送。
4、每次工作毕,清洁、消毒工作台面、地面及室内空气。
二、检查包装灭菌区感染管理
1、检查包装灭菌区为清洁区,非清洁器械、器具和物品禁止进入该区域,并每次工作前后清洁工作台面。
2、根据物品性质选择正确的包装材料及灭菌方法,灭菌包体积和重量均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3、灭菌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对灭菌器定期保养检查,并进行工艺、化学及生物监测。
三、无菌物品存放区感染管理
1、无菌物品存放区专室专用,非灭菌物品不得进入该区,限制人员出入,工作人员发放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2、各种无菌物品标识齐全,按固定顺序存放,先进先出。凡超过无菌有效期或封口被拆开、指示带变色异常等不合格物品,均不得发出,应重新处理。
3、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该区。
4、载物架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易清洁的材料做成。
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一、外来器械必须是经过医院严格监控,器械设备科查看有关资料,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
二、术前一天,医院或科室及时将器械或配套工具包括植入物关附产品清单一式两份送到消毒供应中心,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人接收清点,无误后进行器械登记,双方签字并建立器械核对卡片。
三、消毒供应中心严格实施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追溯系统。(1)有健全规范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追溯系统。
(2)外来器械在医院内有足够的处置时间,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规范进行接收核对、清洗、消毒、上油、烘干包装(超重包可分解包装)灭菌操作流程,全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3)灭菌监测: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中加用5类化学植入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4)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
应确认(a无菌物品包装完好性;b无菌有效日期合格;c有品标签;d字迹清晰;e化学指示物合格)
(5)发放问题立即启动追溯系统。
(6)器械使用后必须由CSSD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可交器械供应者并签字。
清洁卫生制度
1、清洁卫生区域实行区域包干,责任到人。
2、各工作间每日上下班前后均湿式擦洗清扫,并保持洁净。
3、执行卫生标准:房间、墙壁、天棚无污、无蜘蛛网,门窗玻璃洁净明亮,地面无痰迹、纸屑、积水、杂物,水池清洁无污垢,灯罩无尘埃,操作台、物品柜内外及仪器、推车洁净,暖气清洁无污,室内物品放置有序。
4、科内每周检查卫生一次。
继续教育制度
1、消毒供应室制定人员在职教育和专科培训计划。
2、护理人员护理专业知识学习每月2次。
3、专业继续教育学习,针对不同资历的人员制定专业知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
4、新技术学习。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并纳入学分计划。
5、制定不同人员撰写论文数量并纳入学分计划。
护士长职责
1.在护理部领导下,负责组织医疗器材、敷料的准备、保管、供应和行政管理工作。
2.督促本科室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3.定期检查高压灭菌器的效能和各种消毒液的浓度,经常鉴定器材和消毒效果,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检修。
4.负责岗位日常工作的人力安排,参与日常工作的推进和质量检查,提供人员的工作考核、考勤情况。
5.负责医疗器材、敷料、药品物资的清领、报销工作。
6.组织所属人员深入临床科室,实行下收下送,检查所供应的器敷料的使用情况,征求意见,改进工作。(一次/月)7.负责工作环境清洁和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8.完成上级指派的临时性工作。
主管护师职责
1.在护士长指导下,工作和质量的检查。
2.负责督促检查本科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质量关。3.解决本科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参与制定本科业务学习计划和组织实施。4.对本科发生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预防措施。
5.组织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拟定培训计划,编写教材,负责讲课。6.督察本科人员执行操作规程和标准情况,维持环境整洁,安全操作。7.制定本科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护师、护士开展科研工作。8.协助本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
护师职责
1.在本科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本科各项具体操作,指导护士和消毒员正确执行各项技术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参加解决本科业务上的疑难问题,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实践。4.参加本科组织的工作质量检查,对工作中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高防范措施。
5.协助护士长做好本科护士和进修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并担任讲课,对护士进行技术考核,并担任带教工作。6.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科的科研,提出科研课题,并组织实施。
护士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清洗、包装、消毒、保管、登记、分发、回收工作,实行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如有破损及时修补,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3.协助护士长清领各种医疗器械、敷料和药品,经常与临床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消毒供应工作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5.指导护理员(消毒员),卫生员进行医疗器械、敷料的制备,消毒工作。
灭菌员职责
1.灭菌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全院各类物品的灭菌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2.灭菌时,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岗,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灭菌器的压力,时间和温度。灭菌后戴好口罩及无菌手套,关闭容器气孔,拿出各包,按要求放置于无菌物品卸载车上。
3.灭菌完毕后,须待室内外压力平衡,即指针降到“0”度,温度降至60°以下方可打开锅门,以免发生危险。
4.要严格掌握灭菌程序,加强高压灭菌器的清洁及保养工作,并保持灭菌室的清洁整齐。做好每锅灭菌器的灭菌过程、运行情况及参数记录和每日工作量登记。
5.要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灭菌的温度,压力和时间,要经常检查高压灭菌器的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报告。
洗涤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士以上人员指导下进行工作。2.负责各种器械物品浸泡消毒及清理工作。
3.负责室内清洁卫生工作,每日两次湿式清扫,保持地面桌面清洁 4.做好工作量等级工作。工作完毕后将池内外刷洗干净并消毒。5.执行护士长,护士临时分配的工。
质检员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指导下,负责对器械及物品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措施。质检员应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技术,树立严肃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2.质检员可随意对本科供应的各类物品进行检查,在质检稳定的情况下每月抽检1-2次。
3.负责物品消毒灭菌过程中的监测结果核查。
4.每次监测后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
5.监测中如有异议,应复查一次,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认真进行登记。
下收下送班职责
1.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认真执行服务合约,定时下送无菌物品和负责回收用过的器械物品或超过有效期而未用的物品。
3无菌物品及污染物品按规定分别放置密闭的下收下送车或容器内,不得混放。对未经清洗处理的物品可拒收.感染性物品必须有标记,回收后做特殊处理。4下收下送中实行礼貌用语,文明服务并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改进工作。
5每日工作毕清洗消毒下收下送车,并分区存放。
洗涤班职责
1.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对回收的污物根据材质、精密度进行分类并清点核对。3对特殊感染器物按规范要求处理。
4洗涤人员应熟悉消毒、洗涤液的性能、浓度及配制方法,现配现用。5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性能,执行其洗涤操作规程及清洗法、污垢去除法、保养法。
6.应用符合要求的水质进行洗涤。
7.洗涤操作中所用配套洗涤用具每日用后进行消毒洗涤洁净,干燥放置。8.每日工作完毕后,负责池内外刷洗干净,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池内。
9.每日进行空气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桌柜及地面,保持室内洁净,并做好完全防范工作。
包装班职责
1.进入检查包装区应按要求洗手做好防护。
2要认真负责,对器械物品的清洗质量和功能进行检查,不合格的重新处理。3装配人员按装配文件摆放并进行双人查对方可封包。包装的器械物品必须洁净干燥、无损,配套适用容器清洁严密并符合无菌前质量标准。
3.外包布、治疗巾要清洁干燥,完整无损,符合包装尺寸,一用一洗。4.每个包装内放置指标,外贴3M胶带并注明名称,灭菌有效期,责任者、校对者‘失效期
5.包内物品要与包外名称相符,避免发生差错。
6、做好包装前各类物品(缝针、刀片、敷料等)的准备工作。7.每日定时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洁净。
灭菌班职责
1、灭菌员要坚守岗位,不准擅离职守。
2、负责高压灭菌器各种检测工作,保证灭菌效果合格。
3、物品装放卸载符合要求。
4、无菌工作中要思想集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准确化、准温度、准时间并详细记录无菌运行程序记录。
5、遵守无菌原则,无菌物与非无菌物按规定地点分放,发现疑问重新灭菌。
6、负责高压灭菌器的内外卫生及保养维修并记录,要保持水、电、气、管道阀门等性能良好。
7、灭菌前检查高压灭菌器各部分零件是否灵活适用,灭菌后检查水、电、气等开关是否关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8、每日打扫室内卫生。
无菌物品发放组职责
1.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加强无菌观念和责任心,做到文明服务.2.各种无菌物品按固定位置按序分类放置,并做好无菌物品的保管工作.3.各种无菌物品需有无菌标记,注明品名有效期及责任者、校对者,发现标记不明及过期物品,须重新灭菌.4.发放无菌物品时应洗手或手消毒。要进行查对,对科室、对品名、对数量、对无菌日期、对无菌有效期、灭菌标识、对发物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免发生差错.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发现某物品供不应求时应及时通知有关班组准备,以保证供应.6.保持无菌柜内物品整洁,每日清洁地面及桌、椅、柜一次。,每日空气消毒并及时登记,.7.凡借物者需填写借物登记本,注明所借物品名称、数量、时间并签名,对借出物品不及时归还者(超过24小时)应及时催还,以免影响其它科室使用.8.按发物单发放物品,经双方查对后,方可签名.质量检测组职责
1.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全面熟练掌握各项工作检测标准及技术操作规程.2.质量检测人员要以高度责任心,认真执行质量检测标准,实事求是 ,对各岗、各班、各项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缺陷,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发现疑问重新抽查,并将检查清单登记,上报护士长.4.对各岗位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对各种检测中心操作方法的正确性进行监督指导.5.注意检查保养质检仪器、设备.
消毒供应中心各种制度 篇2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继续教育,院内感染
消毒供应中心是为医院临床科室提供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 对于复用医疗器械的处理必须达到无菌要求。消毒员负责物品的灭菌工作, 但其无菌意识淡薄, 医院感染知识匮乏, 卫生部2009年新出版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对消毒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完善的培训且理解所执行的员工才可能完美而安全地执行任务, 最终提供更为安全的服务[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改建使用后, 开始加强对消毒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提高了消毒员的素质, 保证了工作质量。
1 一般资料
我院供应室平均每天消毒物品812件, 2010年新装了3台新华医疗公司生产的XG1.H型平移双扉脉动真空灭菌器, 一台PS-100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平均每天高温灭菌运行6锅次, 低温灭菌3锅次。安排了三名消毒员, 其中一名护师, 两名工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一名工人参加过省消毒员培训学习。
2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
参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制定专业学习内容, 定期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 每月定期考核。
2.1 职业道德教育
每月一次, 随科室学习有关医疗的法律法规, 各项规章制度, 岗位职责, 服务承诺。明确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任务, 工作性质。心系病人, 服务于病人, 把病人的安危直接与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 合格无菌物品让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 否则, 增加病人的感染率, 使病人更加痛苦, 加重经济负担。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提高工作责任心, 为临床提供满意的服务。
2.2 理论知识教育
把消毒员应该掌握的院感知识、消毒技术规范、消毒隔离制度, 各项工作程序、灭菌器的结构、灭菌原理、工作参数、物品的装载要求、灭菌报表和流程图的分析、灭菌效果的判断、灭菌效果的监测、常见故障的排除、使用注意事项与灭菌器保养、应急措施等打印成知识手册。把灭菌工作流程图张贴在工作区醒目的地方。相关知识由护师进行理论指导, 每周学习一次。
2.3 操作技能的教育
工作中, 每月第二周进行操作示范, 由护师组织。要求按程序操作, 做好灭菌操作前准备工作, 灭菌后的工作。
2.3.1 高压灭菌:
适用于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每天设备运行前进行安全检查。灭菌器压力表处在“零”的位置, 打印机处于备用状态, 电源、水源、蒸汽, 压缩空气符合设备运行条件。每天使用前先空载进行B-D试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灭菌器。灭菌物品的装载, 器械包的重量不宜超过7㎏, 辅料包的重量不宜超过5㎏, 体积不宜超过30㎝×30㎝×50㎝, 灭菌包之间留有10㎜的间隙。敷料包在上层, 竖放, 金属类器械包在下层。按程序进行灭菌器的操作, 观察压力温度的数值变化, 确保打印机正常使用, 灭菌程序结束后打印运行参数, 签名保存。掌握灭菌效果监测的三种方法, 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准备23㎝×23㎝×15㎝的监测标准包, 把化学指示卡或生物指示剂放置在包中央, 监测包放置于灭菌器排气口处。判断监测结果, 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不合格, 物品不得使用, 生物监测不合格时, 应尽快找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 重新处理。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每锅次都做, 生物监测每周做一次, 及时粘贴监测报告单。对于植入性器械每批次进行快速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进行物品卸载时, 查看物品标示, 包装的完好性, 有无潮湿包。做好灭菌器的日常养护维修记录, 牢记操作注意事项。紧急情况的处理, 发现跑、漏、滴、渗情况及时报告护士长, 消除安全隐患。发现不良操作及时改正, 探讨灭菌失败的原因, 改进工作方法。积极配合厂家工程师对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做好登记。请工程师讲解工作中遇到的故障与处理方法。新上设备的使用, 经工程师培训考核合格后, 按程序方可操作。
2.3.2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 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 但不适于布类、纸类、水、油类、粉剂等材质的灭菌。灭菌物品一定清洗干净, 干燥。灭菌包不能叠放, 放置于物品筐内, 不能接触到灭菌腔内壁。每天第一灭菌批次做生物监测, 监测合格后发放物品。设备出现故障, 及时联系厂家工程师。
2.3.3 加强规范六步洗手, 落实医院感染防范措施。
在通向无菌间前的缓冲间设有脚踏式洗手池, 干手器。进无菌间接触无菌物品要严格六步洗手, 避免污染无菌物品。
2.4 安全与自我防护的教育
提高安全工作和自我防护的意识, 学习安全防护的知识, 认识安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分析工作中存在的损伤因素, 如烫伤、机械伤、理化因素的损伤。安全操作, 避免机械伤;佩戴防护用具, 如防烫手套, 添加过氧化氢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面罩, 安全处理过氧化氢空瓶。植入性器械灭菌后做快速生物监测时, 防止生物试剂中玻璃管破裂刺破外层包装, 刺破手, 正规操作, 必要时带防护面罩。发生损伤时, 会应急处理, 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班后关闭电源、水源、汽源, 参与院里组织的消防灭火培训, 会使用灭火器。
2.5 每年组织一次外出学习
到高一级医院学习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操作程序, 提高工作积极性。
3 考核
考核小组由护士长, 质控人员组成。每月考核一次, 根据工作内容制定考核的标准。理论100分, 操作100分。操作技能考核有项目、项目分数、要求、扣分细则。项目包括B-D测试程序、脉动真空灭菌器的操作程序、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操作程序、灭菌器的养护、物品的装载、灭菌后物品的卸载、灭菌效果的监测、灭菌器突然停止运行的应急处理、工作记录、防护用具的使用。发现不正确的操作, 及时指导改正。将每次考核的成绩有记录, 与绩效工资联系, 并作为年终评优依据。明确的操作细则及考核评分标准, 也使消毒员操作时有明确指引, 培养了规范的工作习惯, 保障了灭菌的质量[2]。
4 结果
通过两年来的教育, 消毒员的理论知识得到丰富, 操作技能更加规范稳固, 由不愿学到主动学习。2010年1-6月, 考核的综合成绩平均为76.9分, 2011年1-12月, 平均成绩为91.5分, 工作责任心也提高了, 保证了灭菌物品的合格。
5 讨论
5.1 消毒员的自身条件
消毒员担负着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工作, 但是自身水平有限, 学历低, 非专业, 工作多为机械性的操作, 缺乏理论知识, 与临床无从联系。工作的责任心不高, 工作也不细致, 偶尔无菌包落地也不重新处理, 包装破损、湿包现象被忽视。消毒员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技术性岗位, 必须用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指导工作[3]。
5.2 消毒员的工作环境
噪音大, 温度高, 需要体力, 时间长, 枯燥, 待遇低, 护理人员不愿意从事, 认为是工人的工作, 与自己的专业联系少。
5.3 加强消毒员的继续教育, 纳入科室的统一管理, 并与专业发展紧密结合, 长期坚持不懈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和谐相处, 互帮互助, 共同进步。安排护理人员为消毒员, 带动消毒员的学习热情, 与临床联系, 有效指导理论的学习, 联系临床工作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定期学习, 定期考核, 提高待遇, 增加工作的责任心, 提高消毒员的素质, 无菌包不再发生落地现象, 大大降低了湿包率, 按标准要求做好灭菌的监测工作, 没有发生差错, 保证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秀玲, 郭燕红.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M].第二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7:241-242.
[2]杨海秩, 陈凌, 罗丽芳, 等.消毒员压力灭菌器操作的规范化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8) :735-736.
消毒供应中心各种制度 篇3
【关键字】消毒供应;作业标准;消毒供应中心;控制管理
【中圖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70-02
在现代化的医院各部门设置中,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医院各个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以及物品清洗的任务,是保证无菌化操作的关键,它属于是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负责部门,它的工作质量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特殊情况下还会对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个标准、严格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这也是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保障,需要医院管理工作者予以重视。
1 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的建立
1.1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
要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明确消毒供应中心的职能作用,作为医院部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医院所有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及灭菌的物品统一回收,然后对这些物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处理,包括分类、清点、消毒、清洗、检查、包装、灭菌以及监测发放等等环节,这些流程的开展每一环节都要保证无菌化,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保证消毒效果的良好,从而给医院的各个科室提供清洁的医疗器具,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进行。一般来说,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后担任的,其中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1]。
1.2医疗器械回收发放流程的规范化
各个科室在使用完医疗器具后,要将其统一的回收于一个密封的回收箱中,然后由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采用专用的密闭车下收,然后运送至消毒中心,按照不同科室所使用器具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清点、分类,依据医疗器具的自身性质以及受污染的程度采取相适应的清洗、消毒以及灭菌的方法,以确保消毒效果的高效,经过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物品要由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用专车运送到各个科室中,以确保医疗器具的全过程清洁,满足回收发放作业的标准规范化要求。
1.3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化布局
消毒中心供应作业标准的开展要有基础的保障,内部各个区域的规划要明确,不同的区域之间要有实际的屏障隔离,建立各个区域之间的空气压差。此外,还要有一个合理的专用出入口,按照物品流动符合单向流程的原则,实现人和物的分流,由污染到清洁,采用强制通行的线路方式,避免逆行,有一套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基本设备,尽可能的实现医疗器械消毒物品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良好循坏。
1.4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有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消毒工作的开展状况。在现代医院的整体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中,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护士长的专业优势,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分层次,有目标的制定培养计划,从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理论,并实时调整管理策略,激发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可以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潜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高效落实。
1.5建立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消毒中心作业流程的标准化,还需要有一个明确标准的管理制度作支撑,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把质量管理控制的意识贯穿到整个工作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质量控制的对象,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实施者,在各项制度制定完成后,还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公正严明的奖惩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和医院科室的工作特点,把各个环节的工作责任进行细致化,做到专人专管,由专门的人员定期的进行质量检查和落实,实行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2]。
1.6消毒各个环节的控制
消毒各个环节一般包括分类、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以及监测等等环节,对于其中几个重要环节要给予特别的质量加强措施。对于清洗环节,要保证彻底完整,采取手工方式和机械方式相结合,以确保灭菌环节的顺利开展,例如对于管腔类医疗器具的清洗,就要采用一系列的环节,像酶浸泡——管腔刷洗——水枪、气枪冲洗——入超声清洗机清洗——再次水枪、气枪冲洗——入喷淋清洗机等的程序,提高清洗效果。
1.7包装打包环节的质量控制
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品包装打包时,要保证包装效果的醒目、清晰,对消毒的各个事项内容有明确规定,例如责任人、物品名称、灭菌名称、有效期、灭菌采用的器具型号以及包装的具体形式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对于各个科室来说,也要有质检人员来进行再一次的检查,采用5倍放大镜,如果出现不合格的物品就要及时返回重新消毒灭菌。
2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作业标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1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节约成本
对于消毒中心部门来说,基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需要有标准的消毒作业流程做基础,对各个科室的医疗器具消毒灭菌可以顺利完成,尽可能的减少临床科室常备器具的数量,这样可以提高医疗器具使用的效率和频率,降低重复灭菌的次数,进而延长医疗器具和灭菌器具的使用期限,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
2.2控制污染源和损伤的出现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以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从消毒物品的回收开始到最后的检查发放都要有严格的流程管理,这也可以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的消毒灭菌工作开展中,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人员与污染了的器械相接触次数,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受到感染,进而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减少了污染源的产生,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也可以保证医疗器具的完整性,不会发生较大的损伤[3]。
2.3提高灭菌物品的自身质量
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工作有消毒中心按照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进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良好,改变传统的各个科室去污处理的盲目无序状态,这样也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此外,也要有监督管理人员加大这方面的监督力度,保证灭菌消毒的质量。
3 总结: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作业标准化可以大大提高医疗器具的消毒灭菌效果,为各个科室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医院管理来说,就要按照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以及消毒灭菌的特殊要求,合理的布局消毒场所,并建立一个标准、合理的作业流程,从而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控制的良好,也就促进了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利霞,郑蔚.环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06):64-65.
[2]邵承香,何正慧,严冰.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46-147.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篇4
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毒设备的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持证上岗,坚守岗位。
二、操作人员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系统的部件构造和性能。
三、高压蒸汽灭菌室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它杂物,随时保持室内整洁,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四、高压蒸汽灭菌系统在工作时应注意观察情况,并作好记录。
五、对高压蒸汽灭菌系统的整体及部件要进行经常性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整改,保证高压蒸汽灭菌系统的安全运行。
六、维护好消防灭火器材,保障其使用效果。
消毒供应中心体会 篇5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清洗、消毒知识和相应的业务素质。为了更好地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应了解一些手术室工作的相关知识,定期选送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到手术室轮转,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手术室的业务流程,更好的配合临床工作。而手术室的护士到消毒供应中心轮转,既可以协助进行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也有助于他们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这样,两个不同科室的工作人员在互相充分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互相配合,正确处理和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在工作中重视信息交换,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总结经验,不断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人际关系。同时,也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大事相宜,充分发挥每个护理人员的专长。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心情下推动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工作流程的良性运行。
保证质量,控制院内感染
采用标准化管理流程,将过程控制贯穿于整个清洗消毒灭菌流程,保证了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利于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下降,利于控制医院感染。
减耗增效,合理利用资源
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统筹管理手术器械。不需要在手术室内再建供应室及再购置清洗消毒设备,节约成本;增加了手术房间,可以开展更多手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消毒供应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保证了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充分发挥了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和专业特点。
促进科学发展,提高人员素质
要确立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位置,除了配备专用设备外,还必须培训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两科室在操作运行上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各取所需,使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并推动着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
消毒供应中心年终安全总结 篇6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其工作性质决定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经常接触被不同种类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及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其中涉及的大多数物质对身体有害。如果工作人员不注重安全防护,在工作中因怕麻烦不使用防护用品,或是防护用品使用不到位,缺乏自我防护意识,这就极易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到各种病菌。
一、造成医护人员危害的不良因素
1、工作人员自身因素
工作人员的自身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员对操作常规、工作态度观念不强;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来很好的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的防护意识与行为习惯,都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特别是下收组,负责全院各科室使用并可回收的物品,工作量大,手套经常破损。夏季手套不透气,有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图方便不愿戴,直接用手接触污物,这些物品上面带有许多病原微生物,每天接触这些物品,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机率很大,从而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2、生物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去污、消毒、灭菌再返回临床使用的过程中,许多物品带有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使用单位往往未作预处理,有的还带一些针头、刀片等锐利器械,有刺伤的可能,有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
3、化学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每日常规紫外线照射2h以上用以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虽然尽量安排在工作间隙,但因工作需要难免进出拿取物品,紫外线对皮肤、粘膜可造成炎性反应。紫外线消毒后供应室内高浓度臭氧也可引起人体中毒反应。
4、物理因素
用于灭菌的高压蒸汽消毒锅、烘干器等,最高温度达136℃,开启锅门时如操作不当极易烫伤。供应室存在多种噪声污染源,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塑封机、洗衣机等,都发出不同的噪声,噪声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造成听觉器官和全身各系统的损伤。
面对以上种种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一直竭力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来保障工作人员的生产生活安全,保障整个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
二、安全防护措施
1、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收集有关安全防护信息,每月组织供应室人员学习,并做安全总结。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对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传染性物品对待,防患于未然。
2、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给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也避免了经工作人员造成的院内感染。
3、预防器械伤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回收及处理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中要谨慎、小心,动作要轻、慢,坚持戴手套,克服怕麻烦和侥幸心理,手套破了及时更换。取锐利器械时用血管钳、镊子进行操作。如果在清洗、包装时被锐利器械刺伤时要马上进行伤口处理,轻轻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再用3%碘伏消毒,必要时接种免疫球蛋白。溅到脸上、眼睛时,用洗眼器冲洗10分钟。消毒供应中心全体人员都应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4、手工清洗时防护措施:正确戴帽子、口罩、面罩、护目镜、双层手套,穿防水衣、防水鞋。清洗时在水下操作,防止产生气溶胶。脱手套后正确洗手,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但也是平时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5、化学因素的防护:超声清洗时随时盖上盖子。紫外线消毒必须是封闭空间,人不在的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30分钟后才能进入,应尽量安排在中午或下班人少时。消毒过程中如必须进室取物,应关上紫外线灯。
6、物理因素的防护:高压蒸汽灭菌器要由培训合格的消毒员负责,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压力未降到0以前不能开门,开门时不要面对锅门,应站在门后或门旁,以防锅内涌出的热汽烫伤。夏季最好不要裸露手臂,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灭菌物品出锅后必须冷却30分钟才能卸载物品。按规定定期维修,保证各个阀门、排汽管道的良好状态。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前安装隔音板,可降低一部分噪声,为了减少噪声,操作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避免长时间的噪音对人员的损害。
工作人员加强业务方面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防护能力,严格遵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并列入考核内容,增强了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工作人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积累并总结经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院领导的重视、监督下,在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将更加规范,每个人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避免院内感染,责任安全重于泰山。
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清洗管理 篇7
1 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使人们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严格按照制度操作, 避免主观随意, 影响工作质量。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日常管理与维护, 使其自觉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清洗、消毒工作, 強化自我保护意识, 充分认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自觉釆取防范措施。加强技能培训和实践考核, 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技术指标, 以便正确使用, 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保证正常使用。加强培训, 使每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回收器械的使用状况及处理流程。经常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爱岗敬业, 热爱本职工作, 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自律的慎独精神, 因为在工作中, 有时候是独自一人, 无人督促完成工作, 所以要有良知的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保证工作质量。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 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不断开拓知识面, 从而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2 加强信息管理
笔者所在医院无菌物品实行网上申领, 由临床科室护士将所需物品在医院网上申请, 无菌区护士将各科室所需物品一式两份打印, 分科室、分车装配无菌物品下送, 科室领物者与供应室送物者核对无误, 在物品清单上签名, 这样避免手工记录出错, 从而节省人力、物力、时间。
3 个人防护
在回收、分类、清洗污染器械, 应做好自身防护, 穿隔离衣、戴圆帽子、口罩、防护眼罩、面罩、防渗漏围裙、穿防护鞋、戴双层手套 (内面是一层一次性的塑料薄膜手套, 外面是一层一次性的医用橡胶手套) , 尤其注意不能被锐利器械刺伤, 一旦不慎被刺伤, 应按锐刺伤处理原则处理。严禁徒手作业, 操作前后均应洗手, 遇手套损坏随时更换。强化手卫生, 切断由于手所致的医院感染传播途径[2]。洗手时应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 做好手卫生, 避免交叉感染。
4 器械的初次清洗
护理部和院感科听取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的建议, 组织临床科室相关人员学习可重复使用器械的初洗、清洗、消毒、灭菌的有关知识, 使他们充分认识器械初步清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每次使用后自觉按流程处理医疗器械, 以免污染物干涸后粘附在器械上、降低回收器械的清洗难度,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
5 器械的回收分类
消毒供应中心应定时使用密闭的不锈钢车辆 (外有明显的“洁”、“污”标志, 专车专用, 不得混用, 并按规定线路行走) , 到各科室回收使用后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和发放已灭菌的物品。在回收、发放物品的过程, 应注意沟通技巧, 主动热情, 使用文明语言, 面带微笑, 协调好人际关系, 增加诚信度。不得在临床科室清点污染器械, 并避免反复装拆。普通污染器械:使用人员用后应及时进行初步处理, 然后置于密闭容器内, 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处理。特殊污染器械如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气性坏疽、朊毒体污染的器械、物品, 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闭包装, 外面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 由消毒供应中心单独回收, 并按特殊流程处理。回收工具用后及时淸洗、消毒干燥后放置指定位置备用。回收的物品集中在去污区的专用分类台上进行物品分类, 分类时根据物品的材质、污染程度、清洗方式、精密、贵重、结构复杂器械等进行, 并经去污区工作人员打开器械包仔细清点器械种类、质量、数量及清洁度等并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及反馈[3]。
回收的物品应时清洗, 以防污物干结, 增加清洗难度, 不能及时清洗的应用多酶清洗液保湿处理。
6 清洗
清洗是保证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成功的前提, 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成功的关键[4]。因为器械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 如果清洗不干净, 在器械表面形成生物保护膜, 阻止灭菌因子的穿透, 降低灭菌因子的杀菌作用, 导致灭菌失败[5], 所以不能仅依赖先进设备、清洗剂, 必须严格遵循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经过分类、浸泡、冲洗、清洗、漂洗、终末漂洗、干燥等环节, 严格控制清洗质量。清洗方法有手工清洗、机械清洗, 手工清洗可用于精密、贵重、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污染较重的器械的初步处理, 机械清洗可用于大多数常规器械。在实践中, 笔者发现, 用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清洗机清洗中的任何一种单独清洗, 都不能达到完全清洁, 所以在工作中应根据各种类型的器械的性质、形状、结构、精密程度及用途选择正确的清洗方法, 从而达到彻底清洗的目的。
6.1 手工清洗
主要用于不耐热、不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尖锐、精密、污染较重及生锈的器械, 机器无法单独洗净[6]。清洗前应将能拆开的部分尽量拆开, 手工清洗是在多酶清洗剂和水中, 用抹布或专用毛刷刷洗器械表面的污染物, 清洗过程中不得使用钢丝球, 以免破坏器械表面的保护层而留下划痕, 容易积垢, 甚至造成器械生锈, 降低器械使用寿命。操作流程分为冲洗、洗涤、漂流、终末漂洗四个环节[7]。手工清洗应有特制的清洗池, 清洗时应特别注意水的喷溅, 并注意应在水下操作, 避免产生气溶胶。手工清洗时将污染的物品放于配置好的1∶270的多酶清洗液中5 min, 如果污染较重时, 应放入加多酶清洗液的超声清洗机中超声5分钟, 如有锈蚀, 应放入1∶7除锈剂溶液中5 min, 取出刷洗, 最后用纯水彻底冲洗干净, 在润滑剂中浸泡30秒, 取出放入干燥柜中干燥。管腔类器械拆开后用高压水枪冲洗, 穿刺针应将针芯取出彻底清洗。手工清洗适宜水温为15℃~30℃。手洗对于工作人员的风险较大, 易造成锐器伤等, 它虽是最基本的方法, 但不是最好的方法, 又无可取代。对于关节、表面粗糙、缝隙、管道等处不易清洗的物品, 应先用大小、型号合适的刷子刷洗后, 放到超声机中超声5 min, 再放清洗机中清洗, 以保证清洗质量达标, 器械清洗完成, 应放入干燥柜中烘干, 干燥的温度、时间应不同材质, 合理确定, 不得用人工擦干或自然干燥法, 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每天工作结束, 应清洗消费者毒水池及刷洗工具, 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干燥。
6.2 机械清洗
机械淸洗的机器:笔者所在医院有超声波清洗机和全自动清洗机。将污染的器械经过分类、初洗后, 用大小合适的“U”形架串起, 轴节充分打开, 能拆开的尽量拆开, 有序分类摆放于大小合适的专用篮筐中, 以便于清洗完毕后的整理打包。管腔类器械放于专用清洗架上, 精细和锐利器械应放于密纹筐中, 先放入加有多酶清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5 min (超声波清洗机应先开启, 以排出溶于水中的空气, 超声清洗机开启时应根据不同材质的器械设置超声频率, 并应盖紧, 以免产生气溶胶) 。然后放入全自动清洗机中, 按设置好的P2程序清洗消毒, 经过预洗——高压水流冲洗——加清洁剂或酶——温水漂洗——热水漂洗——蒸汽消毒——干燥冷却7个步骤, 可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效果[8]。每次装载应注意量不能太多, 不能超过全自动清洗机的旋臂, 影响其自由转动, 从而影响清洗消毒效果。清洗完毕, 由于清洗机内温度高, 应等待其冷却后方可从清洁区取出物品, 防止烫伤。全自动清洗机虽然清洗速度、质量明显高于手工清洗, 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但也不能全部取代手工清洗, 对于结构复杂的器械或严重污染并已干结的器械, 采用单一的方法, 不能达到完全清洁, 需制定科学规范的清洗操作规程, 采用人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清洗方法, 以保证清洗质量, 并节约清洗时间。
7 清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清洗机每天使用前将设备的阀门打开, 排除水管、污管中的杂质水, 检查旋臂转动是否自如、小孔有无堵塞, 清洗过滤网, 同时常规检查其性能、润滑油、多酶清洗液的剩余量, 可每天在储存容器上划线, 以观察酶、油下降是否正常, 防止机器在使用过程中报警, 影响正常清洗, 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 使机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确保正常使用。
清洗过程中应选择与污染器械相匹配的多酶液, 多酶协同作用, 能快速分解器械表面附着的有机污染物。使用多酶清洗液时, 水温度宜为30℃~40℃, 此时酶活性強, 去污效果好, 水温过低会造成酶活性未被全部激活, 影响清洗效果, 并增加酶的用量, 造成浪费, 水温过高, 造成蛋白凝固, 增加清洗难度[9,10]。全自动清洗机预洗阶段水温应≤45℃, 主洗阶段水温应≥60℃。超声清洗时水温应≥45℃。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30℃。润滑剂应选择水溶性, 而不是非水溶性的石蜡油。
特殊感染如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朊毒体、气性坏疽等污染的器械应先用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0 min, 再放入清洗机按P6程序清洗。浸泡特殊污染器械的容器应用专门容器, 并且用后应彻底清洗消毒, 立即脱掉个人防护用品, 严格按规范洗手, 并进行手消毒。
清洗后的器械应在2 h内包装消毒, 防止二次污染。
8 清洗质量监测
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质量, 仍然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最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不受其它条件限制的有效方法。清洗完的器械表面应光洁如新、无水渍、血渍、锈迹。其它监测方法如蓝光试验、ATP生物荧光法、潜血试验、细菌培养等[11], 可根据情况选用。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篇8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质量监控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内所有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等工作。其工作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与感染发生和医疗护理有直接的关系,在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精益管理
在进行精益管理前,应组织科室人员学习精益管理的内容和内涵。精益管理的5S管理方法包括整理、整顿、清掃、清洁、素养。在具体实施上,整理指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系统的现状分析,包括动作、流程、库存、时间等方面的分析。整顿指规范物品放置地点,方便查找,提供效率;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工作,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中心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清扫指在正常工作中,物品都实行“三级保养”政策,提高每台机器的使用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清洁指对整理、整顿、清扫工作的坚持与深入,确保前3项工作质量到位,必要时成立质量监管小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奖惩制度,促进中心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素养指加强与各个科室的交流,重视各科室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自身错误,注重品质追求,主动发现和改正错误,不断完善中心工作
2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了应对各种危机情境进行的规划决策、行为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的过程,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其主要内涵包括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权威认证等。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上,管理者要不断收集病人的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展示消毒供应中心良好的工作风貌。危机管理的重点是预防,如果缺少事先的预防工作,当危机来临时就可能手足无措。能够有效地预防危机,就能在危机产生时为医院和科室赢得信任和理解。在处理问题时遵循速度第一和尊重事实,承担责任的原则,及时向众公布问题处理结果,让大众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期的处理过程,接受大众的监督。与科室和患者坦诚相待,在组织内、外部进行积极、坦诚、有效的沟通,充分体现出组织在危机应对中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妥善处理危机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达到维护和重塑形象的目标。
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即对风险预测和风险来临时进行的管理,用以规避风险的产生和解决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具体实施中,中心任务是加强人员素质评估,人的因素在消毒供应中心中起到支配作用。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比较特殊,中心职员必须做到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发展。树立患者优先的服务意识,加强自我技能学习和培训。强化中心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并按照操作流程工作。在工作中,可以定期选择部分护士到消毒供应中心交换,相互学习和交流工作,使得手术室人员和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能够熟悉彼此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工作合作和交流,以此带动两个部门的同时发展,促进整体工作的最优化。两个部门相互学习,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人际关系。
4 质量监控
消毒供应中心的关键体现在对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上,工作的中心在于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通过对供应中心各环节工作的严格质量控制,尤其是对全院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的集中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的管理,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和灭菌质量以及使用周转率,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质量控制包括:下收下送过程中监控、清洗质量控制、清洗效果的监控、包装质量监控、灭菌、储存过程的监控、微生物检测监控、一次性物品的监控等。
5 结 语
医院严格实施管理制度及操作规范,能获得重复利用的器械、器具、敷料等的稳定、可靠、均一的质量水平,为临床各科室提供安全的器械、器具。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管理控制,对整个医院的有效管理和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够保证重复使用的器械质量安全,避免感染的发生,具有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经验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做到预防为主、自我监控、承担责任、真诚沟通,严格把握工作流程中的细节,实施质量监控,切实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金云玉,王琳,刘丽.精益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386.
[2] 朱德玲.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对策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803—804.
[3] 雷瑶,高福梅.危机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5):1426—1427.
[4] 沈蓉蓉,严喆,陈菊红,等.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运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220.
[5] 隋庆华,汤晶玉,王伟.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质量监控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671.
【消毒供应中心各种制度】推荐阅读: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09-20
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总结08-13
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06-05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09-09
消毒供应中心-消班工作流程08-25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专题10-25
消毒供应室规章制度11-05
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05-20
集中消毒供应07-12
消毒供应室人员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