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科技论文

2024-12-06

自然辩证法科技论文(精选8篇)

自然辩证法科技论文 篇1

自然辩证法作文

——科学与文化专题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类活动的记录与沉淀,是人类的高级精神生活。文化包含了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思想和理论,是人们生存生活的方式方法和准则。

科技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工具。马克思用生产工具为标志来区分人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也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历程。

科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科学技术为创造和发展文化提供物质基础,文化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方面,科学的进步不断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推进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变得触手可及,人们更多地跨越种族和国界相互交流,世界各地的文化也通过互联网相互传播和交流。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反过来又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在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绝大多数的科学发现及技术成就,首先都是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产生的。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的争鸣,伴随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无不是在两汉、唐宋中华富强,文化昌盛的时代中孵化而成。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也是建立在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和繁荣的基础上。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技术以无比强大的穿透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享受着高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带着手提电脑和智能手机出入于充斥现代科技成果的娱乐场所、图书馆等,电视里时刻展现着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产品。人们被一种新的文化所包围,那就是以科技为基本要素的科技文化。科技文化已经成为当代最常见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科学的发展原理和规律,值得我们深思。

自然辩证法科技论文 篇2

1技术特征

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的则是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我们把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称之为技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介质”, 同时成为在天然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变方面, 以及对社会调控的手段。正如马克思所说, 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 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由此可归纳出技术所具有的特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主体性和客体性等。

然而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 其自然辩证法特有的中立属性和价值属性也越发的为人们所重视。中立属性是指技术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手段, 就其本身来说并没有正误、善恶之分;价值属性则恰恰相反, 旨在说明任何技术都内涵一定的善恶、对错的价值取向。而两者的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技术本身固有的属性及其可能产生某种效应, 这是由技术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技术的现实价值是指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作用于客体产生的实际效应, 这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2技术价值及其取决

技术价值是技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当技术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的时候, 则显示出正面的价值;反之, 它就没有价值或是有负面的价值。技术的正面价值毋庸置疑, 若没有技术的正面价值, 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 正是因为技术的正面价值, 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进步。但是在今天繁荣昌盛的表象之下, 技术的负面价值也越来越显现的暴露在公众的眼前。核技术带来了了核战争的危机;氟立昂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塑料袋的同样带来了全球性的“白色污染”。

技术的价值最终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如核技术之于核电站, 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 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 发挥的是其正面价值。由此可见, 技术的中立性是毋庸质疑的。通观以上那些大灾难, 大都说明技术的中立属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中的核辐射, 只是由于技术本身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没有起到肯定的作用, 才起到了负面价值, 对我们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不难看出, 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 如果技术没有用来制造和应用于社会进步, 那么他们自身的属性只能潜存于其中, 很难表现出其价值来, 而当此项技术被应用于工业和商业目的, 它们的价值则显现出来。由此可见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 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 技术属性是两者的对立统一体。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 技术的两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两重性, 即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存于技术同其主体的关系之中。如网络有便于人们交流的自然属性, 也有受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等社会因素制约的社会属性, 它的两种价值也在于它被主体用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关系之中。

技术的社会价值包括技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与技术的自然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技术的社会价值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但同样要适当考虑其它价值因素。大多数灾难的出现与发生, 大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技术价值的内部关系和各种影响因素, 因此, 这就涉及到技术价值的评论。

3技术价值的评论

技术价值的评论的方法很多, 很复杂也很科学, 但这么多灾难的发生同样证明了技术评价的不确定性。技术价值的评论应充分了解技术的自然价值, 然后协调其社会价值中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关系。大多数灾难的发生, 必然伴随着人们对其中某一方面影响的忽视。

先看技术上的灾难:魁北克大桥事件是“偷工减料”的结果, 也即是经济价值决定一切的后遗症, 好象没有技术的事;“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挑战者”号事件等都是设计上的失误, 设计上的失误即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完全吃透, 可能是对技术的充分信任或是设计者充分自信而忽略了技术上的不成熟和缺陷;“兴登堡”号飞艇事故是政治上的原因导致的技术失误, 这是政治价值上的体现;DDT事件是化学品滥用的结果, 属于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认识, 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被逐步完善或者被淘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完全可以归结为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无知;而“非典”、“禽流感”等流行传染病, 已被证实是人们忽略技术的生态价值因素的结果。

再来看一下工业上的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法明顿煤矿灾难、德伯鲁克谷仓爆炸、拉夫运河小区事件、坎德玩具厂大火、米西索加火车出轨等大都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价值, 没有顾及任何其它相关因素而发生的, 但同时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依克松·瓦尔迪兹石油泄漏则是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英国口蹄疫则是生态价值被忽略的体现, 而科威特石油大火是政治价值的产物。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得出, 灾难的发生不外乎两方面, 一种是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不理解, 一种是对技术社会价值内部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我们知道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 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 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技术本身, 掌握其自然属性, 遵循客观规律, 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愚蠢的错误, 避免大多数的灾难的发生。技术上越发成熟, 设计上的失误必将大大减少。另一方面, 可以被称作是技术人文价值的社会价值, 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外在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乃至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等, 还包括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 技术与人类的未来, 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衡量, 不要单纯为了某一方面的价值而肆意伤害其它的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 研究技术价值有助于揭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技术与价值是指技术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一个动态系统, 该系统居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只有真正地了解这些关系, 并且在生产中密切注意, 应该可以避免大多数灾难的发生。但在这个问题上还应该注意到技术伦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 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与迅速发展, 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冲击。其中, 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 都在其各自领域里和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激烈冲突, 其结果将可能在继承传统优秀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上, 冲破落后的伦理规范的束缚, 抛弃落后的伦理规范, 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甚至是新的文明。要及时研究技术与伦理的关系, 恰当地提出适宜的新的伦理规范, 代替落后的伦理规范, 实施技术伦理的建设, 并发挥新的社会伦理的调节功能, 推动社会新型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4技术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技术发展中要注意技术的发展目的性问题、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高科技与传统理论的相互冲突、技术与伦理道德等伦理问题。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对技术负面效应的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

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对拥有的技术感到自信, 但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反省, 我们的强大并非无懈可击。现代技术产生的负面问题促使人们探讨灾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它的发生。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 技术再进步一点, 也许“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DC—10空难、海特饭店事件、“挑战者”号事件将不会发生。如果我们能对技术的预测更完善一点, 对技术的控制更完全一点, 也许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将得到遏制。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然、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 而我们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探索也是无穷的, 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采用“预凶”的方法谨慎地使用技术并预先做出对策。

恩格斯曾经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将对我们实行报复。”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米勒在1939年9月成功合成了DDT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 开创了合成杀虫剂的先河, 并因此而获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这同时也造成人工合成化学品的高潮, DDT在杀死了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 从北极的冰块到新生儿的血液中, DDT无所不在, 污染了全世界, 对生态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给人类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祸害。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对技术望而止步或者悲观失望。

我们人类虽说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 但在一定程度上, 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清洁生产技术,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上各种灾难的善后工作, 如果要是没有现在的技术, 那么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还在笼罩乌克兰, 科威特的石油大火还在燃烧。所以, 技术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 我们要尽量减少技术负面效应的发生。只要尊重自然, 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我想我们人类还是可以和自然协调发展的。

综上所述, 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 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 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 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在回首灾难的同时, 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 杜绝下一次同样事件的发生。我们绝不可因为这几点灾难而畏手畏脚, 犹豫不前。虽然技术的负面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 但毋庸置疑的是, 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 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黄顺基, 刘大椿主编.科学技术哲学的前沿与进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黄顺基主编.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绿色科技,感恩自然 篇3

“午休一小时”开启感恩之旅

2009年,恰好还是华硕成立20周年华诞。对于这样一家长期专注于绿色科技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而言,为大众做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绿色表率及倡导,也自然而然地成为20周年感恩活动的重中之重。在“绿色科技感恩自然一一华硕节能珠峰助学行”第一阶段的网络互动中,华硕发出“电脑午休一小时”的绿色公益号召,并为所有活动参与者给了如下的精确换算:“只要在一小时的午休时间里,让电脑进入‘睡眠’或‘休眠’状态,一年下来节约的电费便可以为一名贫困儿童援助33元的学费;如果全国电脑使用者都能够参与进来,更能节省多达224万吨煤炭,并减少134万吨碳排放量,这个数据,等于为已濒临能源危机的地球足足节约1675万m’木材。”

与类似活动不同的是,此次华硕为了让普通电脑用户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省电产生的价值,华硕承诺,所有参与者在一个月内通过电脑午休一小时节约出的电费(每小时节约的电量0.18×一个月天数30×民用电费0.48883×参与人数),将以等额助学金购买成书本,捐赠给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扎西宗小学,这也是距离珠峰最近的小学。同时也不忘回馈支持者,在官网活动专区,参与者们不但能在了解节能知识的过程中,贡献节能力量,赢取节能礼包,优胜者们更有机会以华硕志愿者身份前往珠峰,亲手传递这份爱心,最终实现科技节能与公益节能“双节能”的对接。

绿色科技丰富感恩内涵

自2007年开始,华硕每年都会组织一支绿色志愿者队伍前往珠峰,展开感恩自然的环保行动,而今年的珠峰之行,因为有了“午休一小时”的创新前奏,亦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一支集中体现了华硕最新节能技术的UL系列新品笔记本电脑,在华硕独家二代“超级动力混合引擎(ASHE)”、新型锂聚合物电池、低功耗Intel最新超低电压(ULV)移动处理器三管协力下创出单块电池续航12小时的长效纪录,全程跟随志愿者队伍进行相关工作,展现出绿色科技对环保节能带来的裨益。在此次行动到达的最高点5300米海拔处,所有机型仍能正常开机运行,轻松对抗低压、温差及大风等严酷挑战,为队员们的记录工作以及外界沟通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便利,对于华硕一直坚守的磐石品质,也在这一点上再度得到验证。

为期8天的行程中,华硕志愿者们不但共赴扎西宗小学,将前期“电脑午休1小时”活动中所节电款购买的助学书本,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完成爱心传递;还为日喀则的边防驻军送去数台电脑,表达慰问之情。在企业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催化下,来自科技界的绿色能量,以不同的公益形式向社会各界源源输送。

双节能升级华硕感恩节能战略

从社会发展来看,节能代表着改变物质循环节奏,使之充分、有效地发挥价值,因而从某种意义来说,节能也是在创造财富。此次“绿色科技感恩自然——华硕节能珠峰助学行”两阶段的有机互动,就充分诠释了这一全新的节能理念。

2008年,华硕在三江源发布了“绿色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和企业自律改善整体社会环境”。华硕绿色战略以绿色科技核心,努力确保自身产品的环保设计与应用,而这只是华硕绿色战略的初级目标,华硕还将行业领先的节能技术加入其中,ASHE节能省电技术、POWER 4 GEAR+技术、ADTD II双向主动式散热技术都大大降低了使用能耗,使华硕产品自身具有环保和节能两大优势。事实证明,华硕产品经受住了极地探险、攀登珠峰等系列考验,用实际行动促进了节能技术的推广。

不过,相形于制造商对环保节能技术的把控,引导消费者在使用绿色产品的前提下,养成更多绿色的使用习惯,显然还具备着更为非凡的实际意义。正如华硕中国地区品牌总监郑威女士所言:“华硕的迅速成长受惠于行业科技的发展,我们又通过各种感恩活动转惠于社会和自然,企业有责任倡导使用节能产品。以及节能地使用产品,午休一小时其实就是节能一小时,它让我们意识到节能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自然辩证法科技论文 篇4

摘要: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想正确认识科技发展对体育的作用,就应该用自然辨证法的观点来正反两面的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体育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要辩证的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本文用自然辨证法的观点分析了科技对于体育发展的正反两面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体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实现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科学技术;体育;自然辨证法

前言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最终会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着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纽带,可以对社会更好的进行调节和控制,可以帮助人类更好的实现改造自然,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好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

然而,客观规律本身是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渗透到了体育的各个角落。当科学技术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不仅能对体育产生促进与推动的作用,而且又能对体育运动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从自然辩证法出发,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体育的作用,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实现中国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1自然辨证法及科学技术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的认识及实践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自然辨证法主要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即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科学技术观,即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方法论,即进行过科技发展那研究中所运用的哲学知识这三部分组成。

自然界和科学技术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研究自然辩证法有着重要作用,不仅乐意为哲学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可以启迪人们及进行创新思维,而且,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可以帮助不成熟的学科不断发展,而且,辩证法还是一个分析工具。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看法。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两者共同发展。自然辨证法对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科学技术对体育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科技与现代体育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体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具有两面性。

2.1正面的影响

2.1.1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体育活动的时空领域

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社会进步,提高了生产活动效率,增加了人们的空余休闲时间。使人们有更多时间来从事体育活动,进而提高身体质量;由于交通的便利,人们拓展了活动领域,活动范围从湖泊到海洋,从平原到高山,更容易在不同区域从事滑雪、爬山、游泳等各项活动:由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改善,我们也可以从事以前不曾进行过的全新体育活动,如航天体育等活动。

2.1.2科技技术的发展促进体育科学化

(1)科技的发展促进体育学科的科学化、系统化。体育科学作为一门成长中的发展学科,既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背景,也以现代科技为营养,正在形成自己的科学体系和知识体系。许多其他专业学科与体育学科综合,出现许多交叉、边缘学科,如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心理学、运动训练心理学等学科,使体育科学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

(2)科技的发展促进竞技体育的科学化。随着体育的现代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高科技成果已逐渐被应用到现代体育运动中。并对现代体育运动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使现代体育进入了科技体育的新时代。“金牌的背后是科技大战”已成为国际体坛人士的共识。当代竞技体育有向高、难、精、尖发展的趋势。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已成为制约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3大要素。

科学选材成为现代运动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数学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运动员选材上升到科学的新阶段,如系统科学和数学的介入,有利于定量地建立优秀运动员的理想数学模型,制定青少年运动员各项选材标准:运筹学的运用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各项指标进行预测,从而使选材诊断科学化: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DNA重组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渗透到体育领域使选材达到分子生物水平。

科学训练是运动员参加体育运动的前提,综合各学科整体训练,使运动训练理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生物技术、多媒体技术在训练实践中广泛应用,为提高运动水平提供了可靠支持。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分析对运动技术环节的评价和改革起到了推进作用,为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奠定了基础。

科学管理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组织保证。随着系统科学、数学、运筹学对体育的渗透,管理理论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科学化,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科学化。如运用控制论和信息论对运动训练过程的监控,对运动训练计划的管理动态化。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使训练比赛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介入使训练信息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训练计划动态管理、生理和生化指标管理规范化,而管理的科学化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3)科技的发展促进科学健身。现代科技促进体育科技和体育理论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功能、体育运动与抗衰老关系的认识。对中国国民进行体质系统监测管理与反馈,增强了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性和主动性认识。根据生理学、训练学、健身学等学科制定的锻炼原则、运动处方等都是体育科技的结晶。

2.1.3科学技术促进体育价值观念改变。

当今的自然界已经遭到人类的破坏,自然资源以尽枯竭、沙漠化的土壤每天都在增加,已经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体育界也应该与时俱进,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运动,如:“环保体育、绿色体育等”;科技信息化,知识系统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已经被广泛提及。所以,在体育运动中也有“信息化体育与知识化体育”的新提法;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合理的网络应用对体育运动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样又出现了“数字化体育”的概念。等等这些提法与想法无不顺应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行的趋势。

2.2负面的作用

正确的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解决人与自然相对复杂的矛盾,实现科学技术的正确价值,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科技也是如此,始终是一把双刃剑,他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科技的发展在促进体育进步的同时,也有可能影响和妨碍到体育的发展。

2.2.1科技导致大众体育活动减少体育的本源是生活,它来自于社会生产劳动。

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从单纯的体力劳动向复杂的脑力劳动转变。社会发展进入到自动化、信息化的时代,人在生产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以图像、数字、文字等形式表现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形成的操作程序,这就要求劳动者具有从事更为复杂的劳动的能力。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使得人们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久坐或不愿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另外.科技的发展也导致人们形成了一些错误的健康观念。现在。人类的健康状况及寿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的确归功于科技.特别是生物医药科技的进步。但这也使得人们过分地将自身的健康依赖于医药,而忽视了体育锻炼,忘掉了健康的本源。

2.1.2科技导致竞技体育走向误区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它能促进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加速运动疲劳的消除,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但是竞技体育又给运动员带来了诸多金钱、名誉的诱惑力,使得运动员想尽一切办法争第一。兴奋剂作为高科技的产物。使竞技体育蒙上了阴影。少数运动员为了成绩不顾身体健康,铤而走险,长期大量服用兴奋剂.有些甚至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的。近年来,兴奋剂事件几乎涉及到了各个运动单项、涉及到几十个国家的选手,可见兴奋剂事件涉及竞技体育的面之广。虽然各体育组织不断加大反兴奋剂的力度。但这往往是亡羊补牢,因为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帮助运动员逃避兴奋剂检查。同时,由于科技的不断创新,涌现出了更多的兴奋剂类似物的出现。兴奋剂从 最初的几种发展到现在被正式列明的 100多种,并且每年还 在不断扩大,出现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尴尬局面。兴奋 剂不仅仅使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它违背 了竞技体育的基本准则——公正性。

3体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1体育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

体育是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从事体育活动虽然需要场地器材、资金设备、时间信息、科学技术,但人总是扮演着一个主体的角色,因为,体育是施加于人的,其最终结果又表现在人的身上。因此,“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体育中是非常具体而生动的。比如:在学校中,如何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解决学生体质一直下滑的问题?在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生命健康和金牌应当做出怎样的价值安排?在社会体育事业上是以有利于普及大众体育为主,还是造就若干漂亮的形象工程?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人的地位而展开的。

在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体育的需要与人民对体育的需要,应该一致起来。当今时代,人们对体育的需要已经发展和进步到对体育权利的追求。作为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权利的提出,标志着国家对体育的需要与人民对体育的需要这两者的关系必然进行调整,代表国家的政府理所当然地要为人民体育权利的实现提供服务和保障。

纵观历史,人才是体育发展的主体,当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普遍从强身健体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身、健心、健美、健群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不仅要重视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还要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通过体育设施的完善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对体育的全面的多元的需要,以促进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各不相同的人都能全面、协调和完善地发展。

3.2体育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的发展

体育的协调发展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体育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协调,二是体育内部结构

与功能的协调。

体育运动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国外学者对1984年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98%的奖牌都被经济水平较高、扫盲率较高和人口平均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前者对竞技体育可以起较大的作用,后者则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程度表现为直接的影响。

体育运动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经过改革开放,人们对实现其体育权利越来越自觉和重视,对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是否有利于人们自身的健康和身心的发展,体育当然要对社会的上述发展积极做出应答。一个社会没有多姿多彩的群众体育、没有蓬勃持续的大众体育,其体育事业不仅缺乏动力,而且很难与较为快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也很难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体育应有的功能。总之,体育超越社会发展是不可能的,但落后于社会发展是不应该的。

在我国,体育由学校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子系统组成。国家体育的发展应该是各个子系统共同提高、协调发展的过程,这既是体育发展的目标,也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体育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各个子系统承担不同的发展任务,应相互协作,根据总的发展目标在实际运行中不断进行调整,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会有所侧重,但最终要实现体育系统内部的相互协调。长时间的畸轻畸重,最终会失落体育发展的根基。

3.3体育发展要可持续发展

人类体育的发展遵循繁荣发展的规律,但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不容易。体育毕竟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活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体育消耗的资源在成倍地增加着,因此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社会体育需求之间就形成了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矛盾。为此,我们需要注重体育投入与产出之比,树立代价观念和成本意识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观念。

为了保证体育的持续发展,必须从制度上制止进行调整,改变现有的体育行政官员以金牌定终身的政绩评定指标,切实推进体育体制改革,以体育的社会化扩大体育资源的渠道,降低体育的成本。

其次,在体育资源使用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资源使用的效率,又要注重体育资源的分配,要坚持统筹兼顾,平衡多方利益。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益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有了体育体制内外的利益差别,而且出现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国家、地方、单位、群体、个人都成为相应的利益主体,同时利益本身也开始多元化,健康、权力、收入和声望都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种情况下,体育发展除了满足国家利益外,还应该满足群众的娱乐和健康的利益需要。

第三,在体育发展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公平。为了实现体育资源享受的公平公正,政府应利用其掌握的社会调剂职能,统筹体育资源在城乡、地区、人群之间的分配,让平民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能普遍享受到体育发展的益处。

3结论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的不断发展。但是科技发展对体育的发展存在着两重性,对体育带来促进和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体育运动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体育与科学技术就应该合理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积极的一面,更应该敢于面对和调整他们带来的负面效应,立足国情,总结体育发展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助发展,以改革推发展,实现我国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才

能最终会推动科学技术与体育不断向前发展。

4参考文献----体育科技(查)

科技革命与人-自然的伦理关系 篇5

科技革命与人-自然的伦理关系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一次比一次突显了人在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中的主体性,同时也强化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当代人与自然这一伦理关系之所以被人们所意识,是由于人们面对了一次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向度、非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多向度的协同发展.

作 者:陈爱华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6 刊 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B82-058 关键词:科技革命   人与自然   伦理关系  

自然辩证法科技论文 篇6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刊名为《华中工学院学报》,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本刊是连续三届国家期刊奖获得者,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荣获“百种杰出中国学术期刊”称号,2008年本刊获得了“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09年获得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编辑部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本刊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目前,本刊每年被有关文摘刊物摘录上千篇,被国内外20余家权威文摘期刊和重要数据库收录。近两年本刊所发表的论文100%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

引文数据库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在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和100名排行榜中,本刊在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类中名列前茅。

稿件要求

总体要求:要求论文选题新颖、重点突出、论证充分、结构严密。每篇论文的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 6 000 字;作者署名不得超过 4 位。请勿一稿多投。其他刊物上发表过或拟用之稿件,本刊不再接收。

排版要求: 稿件排版请用单栏(注意适当加大字号和行距,以便修改)。稿中不要出现自撰词语或其他非规范术语。句号请用“.”,省略号请用“„”。字母符号的文种、大小写、上下角标请准确录入,向量(矢量)和矩阵排黑斜体。

摘要:摘要为300字左右,主要反映论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原理及特点、结果与结论,应尽可能多地给出原文中的定性、定量结果和主要创新内容,并将其译成相应的英文(包括文章题目和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职务、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中不得标引参考文献序号,避免复杂数学公式和化学分子式,切忌把研究背景写入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选取的关键词应保证其准确性(对主题而言)和正确性(对书写而言)。每篇文章请给出 3~8 个关键词(中英文对照),所有缩写词必须给出全称。第一个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

首页页下注:在文章首页下方应注明:

收稿日期:年-月-日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E-mail 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标题层次: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各层次序号依次为“1”,“1.1”,“1.1.1”等,一律左顶格,后空一格写标题。若“1.1.1”后还有小层次,则分别另起行(空两格)用“a.”,“ b.”,“ c.”,„ 表示。引言不编号。

数学公式:在叙述中须引用的数学公式及重要数学结果才编号(公式号右顶格),且另行居中。未编号的简短公式一般随文写,但较长且较复杂的未编号公式可另行居中。全文公式统一连续编号;定理、引理、定义、推论等也分别全文统一连续编号。

图表:图表要精选,出自已有文献的一律舍弃,切忌图表的内容重复或与文字重复。图表均应有序号和图名表名(全文统一连续编号)。图表中字符和数据应准确无误,且与文字叙述一致。

图应精心设计与绘制,要求布局合理、大小适中、结构紧凑美观,线条粗细均匀。定量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必须有刻度和刻度值,必须有量和单位,并分别居中置于纵横坐标轴外侧。照片图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图随文走,一般宽度控制在7cm内。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形式。表中各栏数据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一致,字符和数据应与文字一致。表内“空白”表示未测试或无此项,“-”表示未发现,“0”表示实测结果为零。表中所需说明的事项,可用简练的文字注于表的底线下方。

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和规定。非法定计量单位必须换算,如:1 bar=105 Pa,1 mmHg=133.322 Pa, 1 atm=101 325 Pa, 1 dgn=10-5 N, 1 kgf=9.806 65 N,1 tf=9.806 65×103 N,1 ppm=10-6等。文中变量一律采用单字符表示。

参考文献:论文应附参考文献(10条左右)。所列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发行的书刊、会议论文集等;必须引用的非公开出版发行的资料,请做页下注(写在当页下方)。文献必须按顺序引用,文中未引用文献则不列出。若文献作者超过 3 个,只写出前 3 个,然后加“,等”;外文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且名应缩写(不加缩略点)。

各类文献著录格式(含标点符号格式)如下:

[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

[译著]: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出版年.

[连续出版物]:作者.题名[J] .刊名,年,卷(期):页次.

[会议论文集]:作者.题名[C]//整本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城市名):保存单位(具体到院系),完成年.

[科技报告]:作者.题名,报告编号[R].报告地:报告机构,发布日期.[标准]: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

[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专利]: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号[P] .发布日期.

[报纸]:作者.文名[N].报纸名称,出版日期(版次).

[网络文献]:作者.题名[相关标识/OL].[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作者须知

投稿:请直接投稿hzkjdxxb@126.com,编辑部收到稿件会在一个月内回复燕将进一步请专家评审。来稿请勿一稿多投。

审稿:本刊将采用双盲法同时送2-3位同行专家审稿,回避与作者同单位的专家审稿。

查稿:作者投稿2~3天后经由编辑部初审,会将处理意见发至作者注册的邮箱中。在正式接受稿件2.5个月之后,作者可通过Email查询专家审稿结果。

改稿: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文稿作文字修改,对内容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责任编辑会将编辑加工意见与专家审稿意见一并反馈给作者,供修改时参考。修改毕请作者填写“稿件处理意见表”及“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自然辩证法科技论文 篇7

自然科技资源的信息共享可以有效促进实物服务的开展,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但自然科技资源的实物服务过程中专业性更强,信息服务、实物服务和知识服务交替进行。本文重点研究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化和服务过程如何交互,并研究互动过程模型、互动的机理和共享服务阶段的特点,阐述模型适用范围,以及两个过程互动中的因素,以期为自然科技资源如何进行共享和服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 自然科技资源服务的特点

很多专家学者对自然科技资源概念和其涵盖的资源领域已经有较多的论述,如“自然科技资源是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是指自然生成、有人类科学研究活动加于其上,并对人类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进步起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的物质材料。”[1]

自然科技资源服务是指自然科技资源保存管理机构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为满足用户对自然科技资源获取和利用的需求所开展的全部服务活动。自然科技资源服务有如下特点:

(1)供给的多层次性。自然科技资源服务的用户可以分为四大类:社会公众、科研教学人员、科研管理机构和科技新企业。各类用户所产生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科普用户对科技资源的服务需求主要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增长知识等方面;科研人员对自然科技资源服务的需求主要是为了实现其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的研究目标;科研管理组织主要是行使对自然科技资源保藏机构的管理监督职能;企业用户对自然科技资源的需求多是为满足企业创新或者产品开发,因而常常带有极强的商业目的。[2]

(2)公益化服务为主导。目前我国现有的大量自然科技资源主要是以国家投资管理为主,这部分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每位公民都有利用这些公共财政投资建设的资源的权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这些资源,享受服务。正是由于自然科技资源所体现出的准公共产品这一特性,决定了这些资源拥有和建设机构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中应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

(3)服务要素的智力密集性。蕴含在自然科技资源生产与组织过程中的信息、知识是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创新的重要基础。自然科技资源本身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决定了对于自然科技资源以及其附带的知识能够被解构、重组以创造价值具有新的有价值的服务,带来各类自然科技资源价值的创造、增值与升华。

(4)服务内容高专业性。自然科技资源服务既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内容,如针对公众用户所开展的展示、租借、借阅等,同时更多是面向企业的合作研究和针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服务提供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需求,如实验、检测和标准认定等。服务的高专业性广泛渗透于服务的各个层面,自然科技资源的专业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2 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和实物服务互动过程模型

因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具有的供给多层次性、高专业性、知识密集性等特征,自然科技资源服务与信息共享之间的互动更为重要。互联网络扩大了用户群体的范围,信息共享为服务拓展出一个全新的服务空间,使实物资源服务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物流传递过程,而是向各个方面延伸和扩展。

自然科技资源的共享服务过程是信息、知识和实物的高度交融,信息共享和实物服务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和互相支持,以信息共享带动实物资源服务,最终使服务更加完善。自然科技资源实物资源服务与信息共享的互动过程模型见图1。

横向上模型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科技资源实物服务、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和用户的行为。信息共享作为实物资源服务与用户之间的媒介,在信息共享过程中将服务机构和用户连接起来。资源保藏服务机构在互联网中建立的服务平台是信息共享的窗口,将服务机构的信息推送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信息服务系统获得所需的实物资源信息和各项服务内容。

从纵向上看,实物资源服务和信息共享的互动过程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不同阶段中实物资源服务和信息共享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有所不同。下面介绍三个阶段的互动过程流程图。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此阶段面向用户的实物服务还未开始,实物资源的保藏机构主要工作是进行实物资源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制度建设。服务机构将实物资源信息化并进入信息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实物资源信息查询,此时信息共享已经开始了。服务机构还需要在实施服务之前完成服务制度的建设,划定服务范围、明确服务标准以及细化具体的服务规章,这些服务制度也可以放置在服务平台上供用户了解和查询。

实物资源信息化是促进服务的第一个互动环节,该环节为此后服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信息互动流程图见图2。

第二阶段,服务中阶段。

本阶段是服务机构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实物服务的过程。实物服务过程大致有三个步骤:服务申请和审核、服务协议签订、服务实施和过程监督。这个阶段服务机构和用户之间的沟通活动频繁,用户向机构提出服务申请,机构在接到申请后审核通过就可以通知用户签订相关的合同,明确彼此在实物服务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最终完成用户所提出的服务内容。整个服务过程可以被信息系统完整的记录下来,以供服务机构和用户进行服务监督。

服务中阶段所实施的信息共享与实物服务的互动,主要可以实现实物服务的全程控制和透明,从而增强自然科技资源实物服务过程的公开性,并且进一步加强服务机构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信息化的资源数据、知识已通过服务过程信息,都在此阶段开始推送给用户。服务中阶段的信息共享与实物服务互动流程图见图3。

第三阶段,服务后阶段。

该阶段中,服务机构获取用户对服务过程和结果的反馈。信息共享流程的加入使服务机构可以与用户保持及时的联系,将用户对服务过程和结果的各种反馈意见及时收集整理,也可以对不同的服务设计不同的服务反馈机制,例如问卷调查、邮件调查等。服务后阶段的服务反馈流程见图4。

3 个体服务方式和服务联盟方式互动模型的区别

协同是经营者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3],当资源单位通过资源的互补和服务的协同,其产生的效益将大于个体服务的价值。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将会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里,人才、技术和创新将会迅速发展[4]。自然科技资源的共享和服务,通过结成共享联盟,协同对外服务,其产生的效益将大于单个资源单位的服务价值。图1所展示的自然科技资源实物服务和信息共享互动过程模型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可以应用到单个资源保藏机构的服务方式中,也同样适用于自然科技资源保藏机构之间的协同联盟服务。参与联盟服务的资源保藏服务机构称之为会员,那么多个会员单位将在联盟服务平台上统一调配,从用户来的服务协议由参与的资源单位进行协商和分工配合,实现资源和技术上互补、互相支持。联盟服务方式与个体服务方式的互动模型不同,其参与方是多对多的方式,图5所示是单一资源单位服务和联盟服务的区别。

4 互动过程模型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互动过程模型实现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其一是自然科技资源服务过程的改进与重组;其二是服务机构信息技术能力;其三是科研人员和服务人员对信息系统的使用积极性和效率。

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内容的高专业性使其每一个过程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由专业人员对服务过程梳理清晰,对实物服务流程进行有效的重组和改进。可以参与重组和改进的服务内容包括:服务流程、服务费用规定、服务的用户群体、服务人员分配等。不能参与重组和改进的服务内容包括:资源的质量要求、资源处理的基本操作规程、服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科学标准、服务人员所需要遵守的服务道德等。简化和优化的服务流程使服务过程便于实现,稳定的用户群体和合理的费用促进了自然科技资源的共享和服务,合理分配技术支持人员和稳定、高水平的专业服务队伍都促进服务业务的开展和深入。

服务机构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共享和实物资源服务互动的基本保障。信息共享系统是互动服务实现的平台,服务机构的信息技术能力直接决定了该机构的信息共享水平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如服务机构提供科技资源的高质量的数据、图片、多媒体资源,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平台等,都直接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在信息共享和实物资源服务过程交互中,科研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否最大限度利用信息平台,直接影响到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对资源保藏机构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互动服务方式需要研究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也需要走进网络,通过系统中设置的服务项目和功能提供实时或是定时的服务。服务意识、与用户在网络环境下的交流能力等是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如何在网络平台上快速处理服务请求、快速反应、正确处理,是服务质量的保障。

5 结语

本文站在自然科技资源保藏单位和用户的角度,对自然科技资源在信息共享和实物服务的互动过程模型进行研究总结,并建立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与实物服务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辅助的互动模型。本文研究的模型已经为“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的信息共享和实物服务互动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模式,期望也能为更多的自然科技资源保藏单位开展服务提供参考,从而有效促进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化共享和实物服务,使自然科技资源更加广泛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服务于全社会。

参考文献

[1]王东阳.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政策法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王运红,吴霞,赵伟.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用户及共享特点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3)

[3]安德鲁.坎贝尔.战略协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伦德朗.共赢:战略联盟&伙伴关系手册[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5]王喆,卢兵友.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共享机制探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EB/OL].[2009-07-01].http://www.most.gov.cn/gjkjjctjptjs/zhxx/200408/t20040825_17965.htm

听,自然与科技的对话 篇8

荷兰艺术家罗纳德·范·德·梅斯(Ronald van der Mijs)创作的《一个生命的时光胶囊》是中国美术馆第三届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齐物等观”中最吸引观众的作品之一。它的外观是一个白色薄膜构成的巨大球体,无数的塑料管线密布其上。构成球体的薄膜其实是无数个塑料袋,它们6个一组拼在一起,构成严谨的六边形蜂窝结构;而塑料管线的尾端则全部汇集在球体的一侧,像是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与一个气泵相连。

这是一件可以“生长”的互动雕塑。气泵通过塑料管线向每个塑料袋充气,当这些塑料袋被吹胀,整个球体也膨胀鼓起,当气泵停止充气,塑料袋内的气体慢慢泄掉,并发出挤压爆裂的声响,球体也渐渐萎缩。整个过程如同这件人造生命的生长衰落,塑料袋仿佛就是它的细胞,而塑料管则是输送养分的血管。

气泵充气与否取决于现场环境与观众的动作。当感应到周围观众的走动,气泵开始为胶囊充气,使之逐渐生长成一个完整饱满的形态;但如果周围一直很安静或观众保持30秒以上静止不动的状态,气泵就会停止充气,胶囊会逐渐向下萎缩回落——这意味着如果多人同时在观看作品,大家必须要通过沟通协商来动作一致地保持不动才能看到胶囊的萎缩并听到塑料袋发出的声响。所以,这件作品带来的不仅仅是作品与观众的互动,还有观众之间的互动。但不管怎样,观众的参与构成了这个消长交替的生命过程,人由此成为“自然”进程中的一部分。

“自然”一直是范·德·梅斯艺术创作中的主题。《一个生命的时光胶囊》的灵感就来源于列当科植物Lamourouxe Viscosa的种子,这种开花植物没有叶子,缺乏叶绿素,需要寄生在其他植物的根上。它的种子被称作“气球种子”,具蜂窝结构,是一种典型的靠风传播的种子,能被风带到遥远的地方,提升了它们找到新宿主的机会。这种种子的巨大生存技能和它奇妙的如同建筑一样的蜂巢结构启发了范·德·梅斯。“一个以求生包形式乘风而行的气球种子。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干燥状态下存活很长一段时间。它对我们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种子的收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给了我们种植农作物以及系统地重复这个过程的能力。”

这个气球种子的装置最初是范·德·梅斯受阿姆斯特丹附近一个公园的委托而制作的。这个公园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为荷兰第一届花卉博览会(Floriade)而造。“这让我认识到去做一颗种子很重要。如果不收集种子就不可能建造出一个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和树的花园。”

“事实上,我做的新作品经常都与展览空间所在地有着很强的联系。”范·德·梅斯曾经是一个建筑师,但他发现与设计具有功能性的建筑相比,他喜欢更具观念性的创造。制造自动化的艺术装置能够满足他的这种需要。而他的那些专门针对展览地点而创作的作品总是紧密地联系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他的声音装置作品《再为我演奏一次,烟城》是为荷兰埃因霍恩早年的雪茄产业而做。这件造型奇特又复杂的作品发出的声音是由手工卷制的雪茄来控制的,装有雪茄的活塞会随着雪茄燃烧和烟灰掉落而上下运动,从而控制一个类似竖笛形状乐器的吹奏效果。每根雪茄都因其自然状态和传统制作方式而具有自己的特性,有着各不相同的燃烧率,使吹奏出的声音完全不可预料。这个燃烧的雪茄的声音艺术作品可被视作向这个城市早期的烟草业以及它的数千名手工艺人的致敬之作,一曲追忆缅怀手工时代的挽歌。

范·德·梅斯的作品中的声音、空间和材料包含着隐喻的和观念的处理。《一个生命的时光胶囊》中的塑料袋象征了商业社会和消费时代,对多而无用的商品的追逐似乎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必需。范·德·梅斯期望借由“种子”发出的爆裂声能唤起公众对于这种生存方式的思考。他的声音装置在看似复杂冰冷的机械构造之下,传递出作者有关自然与科技抑或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的思考。范·德·梅斯为荷兰北部的奶酪之城阿克马(Alkmaar)的Overstad地区创作的《单性结实》(Parthenocarp)是一个以黄瓜生长控制的声音装置,构造像一个手摇风琴,声箱上的钢绳随着黄瓜的生长而演奏出不断变化的音符。这种“单性结实”的黄瓜是现代温室种植的产物,以不保留雄性花朵的方式,使黄瓜不通过受精过程而只用雌性花朵来孕育果实。这件作品象征了Overstad从一个农业区转变成工业区的过程,“反映的不仅是与建造环境相关的变化,同时包括了围绕它的议论、怀疑和来自居民及反对党的异议。相似地, 单性结实系统的和声在展览过程中缓慢地改变,发出不同的乐音与噪音。”

在生活不断加速的科技时代,范·德·梅斯却试图要借助令人无法掌握的自然界元素让世界慢下来并仔细聆听。这些被带进作品的自然元素以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控制着装置的发声,如同在与现代科技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对话,它们不仅显现出自然的力量,也挑战着观众的耐心和信心,由此唤起他们对于人-自然-科技的思考。

记者:在《一个生命的时光胶囊》中,为什么你要让观众参与来让“种子”生长和衰退?

罗纳德:我所有的艺术品是一种类似自然和科技的共生现象,结合了生长和衰退的自然过程。自然进程是我的装置作品的一部分和主题,它决定了作品的节奏、时间和特征。在作品中,人与机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平衡是最重要的。

记者:为什么要使用塑料袋来做这件作品?这背后有什么特别的联系或理念吗?

罗纳德:原因有几个,其中之一是这种特殊的塑料发出的脆裂声,但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气之后像细胞一样。植物和树木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如果在显微镜下观看它们,这些细胞看起来很相似。塑料袋跟种子非常相似,它们都与生存技能有关。作为一个消费者你需要一个塑料袋来装日常生存所需要的东西,而种子也是一个生存包,直到它成长为一棵植物或树。

上一篇:关于行为的作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听课思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