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2024-10-14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精选8篇)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篇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熊煜华

2011101300

对死亡的思考

——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一个人的经历和境遇会影响很多东西,对人生的思考就是其中之一。可能是因为年幼时痛失至亲的原因,我在小学期间就开始去想关于死亡的问题。当然,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还不能说到了开始“思考”死亡的程度,这么说似乎有点拔高我的哲学思维觉醒度的嫌疑。毕竟当时,我只是在心里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就那些问题去幻想和体会一番。直至后来,受长辈及学校教育的影响,我开始能够接触到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其哲学体系中关于死亡的解释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我的思维框在了其中,在脑中设定了一些“真理”。但或许是心有不甘,也或许是无法得到实证性的检验和说明,并且对死亡的疑惑和不解在我脑中已然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一直以来都并没有真正地完全接受那些“真理”,不少的疑问还是时常出现,而同时又伴随着更多的疑问而扎根。

但,哲学需要解决的“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是我一直以来主要的疑问。因为之前在我心中,死亡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死亡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又是什么样。或者说,死亡这个词在我的理解中,是一个瞬间,或者说是作为这个瞬间之后的一种状态,就像“活”一样,并不存在所谓“活”是什么的问题。关键的是这样一种状态的特征,这种状态中人是否还为人,人的感知还是否存在,与“活”的状态是否还有交集,而所谓的“灵魂”是否只是人们的臆想等等。

最初的思考是纯粹而痛苦的,因为我无法去自由体验死亡,无法自我感知死亡,同时,也没有任何可确信的说法记录任何活着的人和死者有过沟通和交流,至少我自身并没有出现过。念及此,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到前面所说的一个问题——死亡与“活”这两种状态的交集是否存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交集的定义并不包含作为死人的躯体和活人的肢体接触。如果两种状态之间有交集,有信息的交换和流动,那从较绝对的意义上来说就自然不存在无法感知死亡,无法确知死亡状态的这种我们认定和接受的事实了,死亡将不再是神秘而需要想象和猜测的,就将成为一种可为人们所普遍了解的形式和情景。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也只有玩弄巫术者或盲目迷信者等极少数的人号称能够和死人交流,架起生死之间沟通的桥梁。而这极少数之中也有绝大多数是被证明只是骗人的把戏而已,可信度实在太低。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能够说,能为我们所感知的活与死亡的交集是不存在的,存在于“活”这种状态的我们并没有接收到死亡者跟我们的交流,我们主动发送的交流也并无回音。所以,对于死亡的一切思考都只是想象和推测,只是基于自身的认知进行的一种猜测,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既不能让自己确信,更无法期待别人接受。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没有感知,却并不能绝对地意味着这种交流不存在,正如我们没法通过我们的肉体感知周围磁场一样,我们和磁场的交互作用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我们无意识在做的某些事情,也可能正是我们和死亡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相互的沟通,有了交集,而我们却不自知。谁又能确切地肯定,某些真正可以“通灵”的人,不是在别人继而自我的否定中忘却、略去了这种能力?或者说成为了“正常人”眼中那一群神经错乱的人? 这种思考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痛苦的,不确定性却又让人永远无法停止这种思考,满意的答案永远都无法得到,所以一旦深陷,从正常人到神经错乱或许也只是一转眼的事。但这种思考却又是极其纯粹的,我们不需要屈从于任何“正确”答案,不必满足于前人的任何理论,不用被迫接受任何先哲的著名论述。我们可以独立思考,独立感知,即使没有满意答案也自有其意义。

由于之前所说,活和死亡者两种状态之间交流的无法感知,使得死亡的特征也无法为我们有生命的人所获知。因此,即便是死去的人仍有感知,仍能将其感知依附于腐烂的肉体、对死亡的思考——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熊煜华

2011101300 枯朽的骨头,甚至是化成的泥土,也无法为我们所确切知道和相信了。死亡特征和死者感知的问题也就只能是在我们想象之中驰骋,被各种各样的故事、小说和电影所影响,形成我们脑中的图像和画面。当然,我们仍然可以像哲人一样,通过自己的某些理论逻辑形成自己的观点,将想象变为思考的一部分,继而将思考变成一种哲学观点,在哲学观点上适当发挥,指导我们的“活”。说到这里,史铁生这个名字就不由自主的出现在我的脑海。在我对死亡有一定思考但又有很多地方无法释然的时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适时地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了,当时的欣喜有如遇到知音一般。他在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思考死亡,虽然最终体现在那篇文章中的对死亡思考的描述只有那么几句——“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种欣喜并非因为他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问,而是在学校教育中接触到对死亡的探讨让我兴奋,同时让我知道许许多多跟我一样的非哲人在思考死亡,对死亡有着万千的疑问。而史铁生对死亡的思考并没有触及到死亡本性的问题,只是探讨了应该怎样正确面对死亡。接下来,他在文中探讨了“怎么活”的问题,这深得我心。这或许正是我们作为“非哲人”的思考方向——舍弃对死亡本性的无尽探究,转而从对死亡的思考中提升出我们应该怎么活。不得不说这是很现实的一种思考方式,但也是尊重人生命的人性化的思考。既然死亡不可知,不可探,不可明了,不可抗拒,何不顺其自然、把握当下,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所意义呢,让自己安然赴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最朴素的死亡观。看来中国无论古今,思维方式和结论都是大抵相似的。

然而,西方人则有所不同。由于自身对哲学研究的局限和偏向性,我只阅读了早期古希腊的死亡哲学思想,而其中尤以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为最主要。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死亡哲学思想也让我接触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思考。

苏格拉底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是个文天祥式的人,他在被判死刑之后却安然赴死完全不愿意用其他手段免死,抱定他“男子汉应该在平静中死去”的人生理想。而他对死亡的态度,和他死亡观是息息相关的。简单地说,他对死亡的认识就是:对人而言,死亡是“好坏尚未分晓的境界”。只有“神”能够回答生死及其本性问题。他以不可知论的形式把前人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回答都悬置起来,他的提法是:“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由此界迁居彼界。”同时,他承认自己在死亡本性和境界上的无知,并认为这是自己“智过于人”的体现,因为“不充分了解,不自命知之”。可以说,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和态度深得我心!在我看来,正因为生和死之间交流的不可感知,我们根本无法断然下结论,即使是有再强大的逻辑推理也根本无法得到验证。但是我们所能推测的就是死亡无外于苏格拉底所述的两种情形:毫无知觉或者灵魂犹在。也正因为如此,苏格拉底对待死亡极其坦然:“其一,死者若无知觉,则如睡眠无梦,又有何可怕,甚至有不少的妙处,能感受到宁静;其二,死若是由此界迁居彼界,则所有亡过者,包括诗人、英雄和哲学家,便都可以全在彼处,畅谈辩论,岂不快哉!”这种死亡哲学可谓有令人豁然开朗之效,也正是我心中所想。不过,这种不可知论的观点或许并不是哲学所提倡的,与哲学的精神可能有所违背。即便如此,它仍不失为一种极好的人生态度。

跳出不可知论,来到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的死亡哲学观。他们的死亡哲学观基本上代表了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的最高成就。

德谟克利特坚持用物质原子的运动变化解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创建了原子论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并提出了“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的唯物主义的死亡哲学命题。他认为人及其身体的毁灭也同自然万物的毁灭一样,都是由组成它们的原子“分离”或者“解体”所致,把人的死亡还原成了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这和我们从小学到的唯物主义论基本是一致

对死亡的思考——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熊煜华

2011101300 的。但是不同的是,他认为人是有灵魂的,灵魂和世界万物一样,也是有形体的,也由原子构成,但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能构成灵魂,只有那些“精致的、光滑的和圆的”原子才能构成灵魂。同时,他还认为灵魂是可死的,灵魂的死也即是构成灵魂的原子的离散和毁灭。在对待死亡的态度方面,他认为“逃避死亡的人是追逐死亡”。因为其一,惧怕死亡、逃避死亡的人是在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生活,怀着对地狱的恐惧而活着的人是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的;其二,这样的人为了逃避死亡,便势必不能尽到他们做人的责任,很可能过上邪恶的、失节的和不洁的生活,这样的活便不如说是“慢性死亡”。德谟克利特的死亡哲学是值得赞赏和敬佩的,他对死亡本性的描述很符合我们的审美,并且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似乎可信度更高。

柏拉图在哲学路线上和德谟克利特是根本对立的,这也体现在了死亡哲学上。柏拉图认为,“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但“灵魂不死需要许多证明才能使人信服”。他也对这方面有不少的证明,围绕“回忆说”、“理念论”等有不少的论述,但或许是我的哲学基础不够,这些证明在我看来很多地方都有牵强之嫌,或者说在逻辑上并不怎么讲的通。因此,我也并没有强烈的意愿去试图理解他的观点。但他关于灵魂不死的论述之详细具体、面面俱到,不得不令人敬佩。柏拉图认为,死亡是不死的灵魂离开肉体监狱而获得释放重新进入理念世界,而灵魂就其本性而言是永恒不死的、自动自由的,因而是唯一适合在理念世界里生存的,一旦它取得了人的形式,就降落到有生有灭的事物世界里,就难免要受到俗累,受到外在事物和身体的束缚,从而丧失其自在自由的本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把死亡看做是对灵魂的解放和拯救,看作是灵魂恢复其自在自由本性、重新过适合于自己本性的纯粹理性生活的必要途径。这位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的死亡哲学,让我对死亡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不再局限于我们教育里根深蒂固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对唯心主义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而对死亡的思考,必然会伴随我今后的“活”而长久存在下去了。

对死亡的思考——兼谈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 3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篇2

闭卷

1.默写英语、汉语各200字:(20分)任选一

a.Nature by Emerson b.Auguries of Innocence by William Blake

任选一

c.《文心雕龙 物色》; d.《四书藕益解》重刻序 e.《莲池大师放生文》

开卷

2.阅读理解(10分)11.Pseudocommunities

3.英译汉10句(20分)The Earth as modified by Human action选一 Letters from a Chinese official 精彩句子

《寂静的春天》选一

4.短问答题 15题(30分)复习题、讲义、课件

5.问答题(20分)

自然辩证法 篇3

食品工程 陈训 12509310021、联系自己知识结构的现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实际意义。答:(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2、自然界物质演化的基本方式及其特征?

答:

3、科学问题的来源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答: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而来:(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出;(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出;(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5)从科学理论内部中提出;(6)从不同学科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中提出;(7)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中提出;(8)从证实假说或事实的可靠性中提出;(9)从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向其他领域移植中提出;(10)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提出;(11)从社会需要与现行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中提出。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首要原则):要满足社会实践或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依据。

(3)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可能性原则:课题有可能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4、星野芳朗的技术体系更替模式述评。

自然辩证法答案 篇4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

2.目前我国的生态困境及其危害;

1)沙尘暴,危害: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2)荒漠化,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3)森林破坏,森林破坏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旱涝多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道淤塞。

4)草地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问题、湿地萎缩、洪涝灾害

3.摆脱生态困境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落实生态自然观必然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4.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主要部署方针: 1)转变思想观念,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我国区域平衡协调发展。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4)加强制度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5.战略意义: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并且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什么、方针是什么、途径是什么、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十八大的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集中体现和具体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民生的内在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1)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观点

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马恩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人类理论的进步‛。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2、科学的分类

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3、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强调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科学的发展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在的一致性。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社会生产力不仅以物质形态存在,而且以知识形态存在,自然科学就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

5、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

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要归功于生产和社会对技术上的需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6、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马恩指出,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

7.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

马恩揭示了新兴资产阶级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预见了只有在劳动合作过程中,科学才能起它真正的作用,最后也肯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8.技术异化问题

技术异化的思想潜在地包含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之中。马克思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技术异化现象,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异化对自然、社会特别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科技思想渗透于其各个部分,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3)马恩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

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马恩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力量

3)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实现生态化

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科技思想渗透于其各个部分,并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5)马恩科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或真理性的重要体现;

6)马恩科技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三、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自己应该如何培养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1、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等等思维方法,并能够洞察事物的因果联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辩证关系;

2、在学会规范地进行辩证思维的同时,还要训练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学会辩证地运用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直觉和顿悟思维,学会联想、想象、类比,以及系统思维方法特别是复杂性思维方法。

3、作为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着力于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培养自己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多种竞争性用途之间的有效配臵,从而达到经济价值的最大用途,而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思索生活中的事情,就是以理性化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不同方面思考同一件事情,以一种最优的方案处理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为主,兼用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如果遇到一个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要学会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纷至沓来的时候,要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善于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

在进行专业研究时,对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即将采用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和‚技术性‛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归纳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坚持科学真理的逻辑连续性的基础上,追求思维的异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其创造性。

四、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

‚民生科技‛指的是和百姓衣食住行用等密切相关的科技,是直接造福百姓的科技、离老百姓最近的科技,包括农业科技、医药科技、食品安全技术等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这方面包括:

(1)大力发展最贴近百姓生活,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技术——民生科学技术;(2)改善科学技术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3)发挥科学技术在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中的作用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生命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要深刻理解胡锦涛的‚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要点如下: 1)民生科技是科技人性化、人民化、生态化的自然结果;

2)民生科技彰显科技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体现以人为本的科技观;

3)民生科技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富裕、身心健康、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制度对科技发展的本质要求的体现;

4)大力发展民生科技有利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五、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1、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人性的光辉体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2、科技文化侧重于真理性、工具性、客体化、程式化等,人文文化侧重于价值性、目的性、主体化、人性化等,二者相互补充、相反相成;

3、二者的冲突是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某种必然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人类文化领域的重要表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具有理论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二者的协调统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为前提,深刻理解科学的限度,用正确的人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活;必须以社会先进文化来引领科学技术文化,使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发展服务,使之为人类造福,而不至于为祸人类。例如得到广泛提倡的环境科学技术就是为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努力,是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绿色文化的良性互动产物。

六、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应该如何看待和克服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1.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论述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1、作为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着整个人类物质生产的迅猛发展。

2、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变革,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有力影响。

3.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的科学技术,能够作为解放的杠杆,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异化根源、表现和危害的论述;

(1)根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方式,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

(2)表现以及危害:

1)科学技术的异化,首先表现为科学技术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水土流失等。

2)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本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加深了人与自我的矛盾。例如: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使得性别失调,胎儿丧失人权;人体器官移植技术造成了器官商品化;‚机器人‛和‚克隆人‛的诞生,给人的非人化和非人的人化带来了一种混乱,使人们开始越发远离自己的本质,造成了‚自我遗失‛和‚自我混乱‛。

3)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科学家所发明出来的科技成果,不同的使用主体借助它进行了不同目的的活动,使得科技成果成为满足某类人欲望的工具,加速了人与社会矛盾的激化。例如:核技术、生化武器的出现成为了各国进行军备竞赛的工具,威胁了全世界的和平和安全;网络技术倡导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伦理观,成为了网络武器;瘟疫监测预警与医药技术(SARS、禽流感、猪流感)和转基因食物演变成生物武器。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与处理

1)个人人生和生活态度的改善;

2)严格遵循科技伦理、相关社会道德和法制;

3)增加国家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着力发展人性科技和民生科技,有效遏制掠夺式的‚牧童经济‛和技术滥用;

4)改善社会制度以便最大限度降低科技异化的危害。政府部门提高公众的意识,并向公众告知科学技术产生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七、根据两弹一星及‚运十‛大飞机研究开发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谈谈我国新时期该如何实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战略。(1)我国新时期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紧迫性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

(2)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自主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在全球已现端倪。

自主创新是国际竞争的必然反应。自主创新表现着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创新品质和特征, 决定着国家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科技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随着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贡献率的与日俱增,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特征会日益显著。

最后, 自主创新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科学发展观作为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其本质或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

(3)我国改革开放前科技自主的经验和教训:两弹一星何以成功?‚运十‛大飞机何以夭折?

两弹一星表现了我国自主创新精神,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中国核工业初创时期,一开始就坚持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特别重视建立自己的科研基地和工业体系,独立自主地开展科研工作和培训专业人才,把命运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尤其是第二套核工业基地建设中,我们完全实现了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在两弹的研制过程中,大力提倡从实际出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例如,我们的地质技术人员,冲破了苏联专家认为‚花岗岩里找铀矿没有希望‛的框架,不但在花岗岩中发现了铀矿点,而且据1987年统计,在花岗岩里找到的铀矿占我国各种类型铀矿储量之和的40%。又如,在钚生产化工后处理方面,彻底摒弃了苏联提供的沉淀法工艺流程,改进了萃取法工艺,不但使我国后处理工艺技术迎头赶上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巨大效益。大量事例可以说明,自主创新是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灵魂,更为‚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然而,‚运十‛的下马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第一个大飞机项目‚运十‛是中国历史上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架百吨级大型民用客机,运十上马时,国外大型喷气客机已经出现了15年,然而设计者却没有照抄国外领先机型的技术,而是创造性的利用这些技术,在设计和研制中,共进行了300多项技术攻关和160多项大型试验,许多成果至今仍有实用价值,然而不久就下马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中国政府的政策倾向发生了改变,把希望寄托于外国技术和投资,试图通过‚三步走‛的合资引进计划发展中国的民机事业,最终在1998年中国大飞机的研制工作彻底停滞。

运十下马的惨痛教训,‚三步走‛路线的失败,使得从国家领导人到项目负责人都达成了共识:自主创新是研制大型客机成败的关键,必须坚持以我为主,通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突破制约大型客机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其他壁垒,用中国人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飞机。

(4)新时期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政府可在如下几方面进行政策推动:

1)国家财政税收政策要增加对自主开发能力形成的支持。2)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

3)实施人才战略,加大吸引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力度。4)进一步深化改革对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一个统一的高技术产业科研开发体系;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转制科研院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内部运行机制。5)通过改革,打破军民界限,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攻关,逐步形成统一的高技术产业体系,逐步开放军工科研体系内的大型研究实验设备和基地,使其成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力量。

八、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的主要原因:

1.科研伦理和法制能够保证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和遵纪守法;

2.科研项目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以诚实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 3.科研经费来自人民的劳动创造,必须用于造福人民、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科研事业,而不能化公为私;

4.科研工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应恪守基本学术和社会伦理,如果不是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和聪明才智去造福人民为目的,而是受到了利益、名望和权利的驱使,那么科学技术则会对人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例如:

1)在学术界,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如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胡黎明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基因皇后‛陈晓宁事件、北大博导王铭铭剽窃事件;上海交通大学‚汉芯‛事件等等,这 些事件在中国及至世界科学界都引起了强烈的轰动,其事态严重,影响恶劣。2)在人们生活中,‚三鹿奶粉‛、‚药水豆芽‛、‚‘绝育’黄瓜‛、‚硫磺姜‛和‚瘦肉精‛等一批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食品及添加剂纷纷被曝光,这些富有‚科技含量‛的另类食品的研制生产,其背后是一些无视科学伦理道德的科技工作者。

3)20 世纪以来,在科学界中出现的一些对人类危害严重的如核战争、基因工程、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科学工作者在其科技活动中的伦理失责。

自然辩证法答案 篇5

答案仅供参考

一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质是什么?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有些同志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认为要保护环境必然要牺牲经济的发展。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美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可资借鉴的例。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二中国的环境问题突出表现是什么

我国的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我国的环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也在我国不断地产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等等,这些污染物的产生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损害人体健康方面,这类污染物的危害更大。三是我们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土壤的污染问题现在又凸显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又一重点。所以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是严峻的。

三我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有几类?如何落实?

(1)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2)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统一,既要讲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4)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5)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6)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8)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会。

落实:第一,摈弃旧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时代潮流。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正和环境和谐的片面的发展观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种种弊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盲从。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既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又不能在环保等问题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不能被一些不符合国情的理念束缚住手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仍必须从国情出发,以控制人口过速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等为重点,不能盲目超前。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篇6

一直以来都对文学家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我不是一个能静下心来研究文学的人,如果让我读一本政治书,我更乐意去计算一个方程。或许是人们总是对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抱有浓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的欲望吧,在上完《自然辩证法》之后,我发现这门课并不只是想我看到的那么简单,它涵盖万千,是很多文人墨客以及各领域大家集成的产物,它的很多内容可以适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能解决一些我认为和它毫不相干的问题,这也让我对理论的知识更加重视。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去阅读了《自然辩证法》的相关教材。

课程中老师讲述的《自然辩证法》,其广义的定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基础,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它有197个组成部分,后来,前苏联在整理出版这些手稿的过程中,删去了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之后留下了181个组成部分,包括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断和2个计划草案。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在阅读了自然辩证法的书籍后,我认为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分为两个方面:运用唯物辩证法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批判形而上学自然观,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从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为自然科学提供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自然辩证法是和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紧密相连的。其创立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哲学和科学技术,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同样,自然辩证法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对所有理论的研究我们都不能脱离现实,在基本问题上都必须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不能在不切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问题。

从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来说,自然辩证法包括并涉及很广泛的领 域,它的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或者是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他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这些都是和唯物主义理论相关的,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发展的观点看世界,研究世界的发展,同时运用辩证的理论来对待自然界中的发展变化。

从自然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关系来说,人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是相辅相成,一脉相连的。一方面,人类在与自然界相处的过程中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使得科学技术得以完善和发展,建立了系统的科学技术的体系;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它对人们关系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任何事物都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人们的发展和认识离不开科学技术,它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也是人与人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我曾经把自然辩证法当作纯粹的文学的知识,认为自然辩证法是文学家写出来的像是散文或者随笔的文章,可是渐渐的却发现,这样的散文或随笔所折射出 来的道理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发现自然辩证法并不仅仅是静态的只是体系,更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探索过程。这些知识并不是那些文人在小屋里冥想的结果,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批判和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糅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并经历创新、失败、再创新的循环过程而成就的。这些作家之所以具有卓越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们智力非凡,而是因为他们对一切自然界的相关问题都保持了一种不甘于因循守旧、积极求新的精神状态,他们有着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寻根究底的怀疑精神、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望、不盲从的独立品格、求新冒险的意识和灵敏多变的思维等科学创新精神。例如当牛顿被苹果砸中时,并不是直接将它吃掉,而是想着这一切是怎么的,因此,“万有引力”被他发现;伽利略对比萨大教堂吊灯的摆动好奇,对此进行深刻的研究,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哥白尼大胆质疑权威的“地心说”,从而提出了“日心说”,掀起了一场近代自然科学的哥白尼革命;道尔顿对母亲买的五颜六色的袜子感到好奇,开创了色盲症的研究。这些鲜活的例子让我对创新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也明白了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是科学家们沿着旧人开创的道路发现的另一片世外桃源,远远不是墨守成规的结果。然而,对科学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对科学的一味否定,而是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前人的研究成果,理性的看待科学,并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对科学进行扩充和完整。

自然辩证法与学科间有着紧密联系,以我所学的食品专业为例,在与食品相关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科研中的各种问题。在科研选题方面,我们应当遵守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从而确保我们的课题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跟得上社会发展的前沿,并且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在现有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的情况下,能顺利进行;对于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说,我们不能一味的盲目相信师兄师姐的研究成果,在我的实验过程中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参考师兄师姐的实验步骤的情况下,我始终不能得到电转移的理想结果,每次实验都以失败告终,请教了老师和师兄师姐,他们对此也很困惑,因为相同的实验,相同的材料,相同的仪器,相同的实验步骤却不能得到类似的结果,因此我决定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准备了一批实验材料,即电泳胶,然后进行电转移实验,同时记下每次实验的条件和结果。最终,合适的实验条件被我摸索出来了,可能是因为实 验仪器老化的原因,原来的实验条件已经不适合这样的操作,我也就深刻理解了自然辩证法中运用辩证的态度来对待前人理论的说法;而对于食品企业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其规模日益扩大,管理也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这就要求我们以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在食品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食品企业管理研究是人们通过有效地组织各种农副产品资源生产出产品,然后进行销售,从而获得利润。与自然辩证法类似,食品企业管理研究的也是客体,即原料,主体,即人,而管理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则作为中介,还包括人与资源、技术、社会的关系。这与自然辩证法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之前的关系有着相类似的关系。恩格斯提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食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遇到过很多问题,无一不是在告诉人们,企业的发展要与自然界的发展相结合,以系统的方法看问题,注意生态自然观,实现可持续发展;食品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至今,整个理论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从企业战略的规划,到企业风险的管理,再到财务、人力资源、销售、生产、市场营销等等方面,都已形成了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依存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都经过了时间与实践的考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在食品企业管理中,技术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够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强劲的优势,而且这种差异性的优势是不容易被模仿的。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食品企业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市场变得越来越大,新产品的研发周期越来越短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精细化,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食品企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自然辨证法和科学技术史息息相关的,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这和科学技术密不可分,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研究离不开适当的方法,即科技创新 必须依赖一定的手段,也就是自然辩证法中提到的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并不仅仅和自然辩证法相关,也和我们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相连:专业课为我们阐述的是实验的方法,而科学技术方法论则为我们专业课的教学方法起到了补充和深化的作用,让我认识到的是科学知识不是真理,我们应该批判性的接收知识,在创新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理论进行学习和认知。而作为研究生,更应该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方法的重要性,注意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自己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结合。与此同时,多向导师请教他们对科研的看法和在科研研究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并在自己进行科研研究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方法与原理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考试要求 篇7

1.调研报告或论文一篇,建议2500字左右,题目自选,需有摘要、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对调研报告而言,除上述要求外,还需有调研目的、调研地点或访谈对象等。

2.或者写几篇小文,每篇几百字,合计2500字左右,文章表现形式可为观后感、读后感、议论文、杂文和随笔等;亦可2-5人合写(主要适合于调研报告),但建议平均每人不少于2000字,如4人合写不少于8000字;对合写的论文,若无特别说明,将按排名先后分别打分。

3.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有时代感、学术性和独创性;提倡写一些较小、较具体的题目,以小见大;摽窃、抄袭、雷同、或未按指定时间和方式提交论文者,其平时成绩以零分计算。

4.写清院系名称、专业、学号和姓名。

5.交论文时间和方式:在考试结束时,将课程论文夹在试卷中一起上交;不能早交,也不能晚交;可提交打印稿(B5或16开)或手写稿(纸张应小于等于B5或16开)。

6.本课程的考试时间预计在11-13周,以研究生院网站上的通知为准。

7.欲参评优秀论文的学生,需同时交一份电子文本,可发至电子信箱

chengliangbin@mail.hust.edu.cn,本教研室将评选优秀论文,在华中科技大学求真网或本博客上发表(不愿在求真网或本博客上发表的请注明),并可能集册出版。

8.调研报告参考选题有三大类:

科学家访谈录

走进实验室

研究院所与企业调研

9.论文参考选题:

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有关理论分析刘谦的走红(具体题目自拟)

观看自然辩证法有关资料片的感悟(具体题目自拟)

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有关理论对有关资料片进行分析(具体题目自拟)从自然辩证法的视角分析当前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具体题目自拟)蝴蝶效应与网络造星运动:从木子美到公交妹妹

东西方智慧的较量: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把科学与技术混淆?

你认为中国科学(或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科学与哲学(或宗教)的关系(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论科学技术(只谈其中的一项)对社会发展(或社会的某一方面)的影响

SARS(或禽流感):科技与社会

如何破解“李约瑟之谜”?

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之比较(要求就某一项具体的科学进行比较,如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农学和医学等)

中国古代的科学(要求至多只谈其中一门,如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农学和医学等)是伪科学吗?

论科学精神(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

中国能够成为下一个科技中心吗?(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中国与诺贝尔科学奖(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

科学悖论与科学发展(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

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要求从案例出发,不能泛泛而谈)

10.样文见本博客的“学生习作”。

(本文于2009年9月7日由博主做了修改,以前与本文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文要求为准。)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卷(2007-01-25 16:47:31)分类:考试与课程论文

考试时间:2007年1月15日

考试形式:开卷

论述题(从以下六题中任选四题,每题25分。若所选超过四题,则只按选做的前四题计分):

1.以现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为例,分析科学革命时期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2.为什么说单凭经验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一个理论?

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错误理论?为什么?

4.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这种观点你如何看待?为什么?

5.什么叫“库恩损失”?它对我们认识假说的形成和发展有何启发意义?

6.试分析科学方法中的简约性原理及其理论依据。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及重点(2007-04-13 21:59:33)标签:自然辩证法 考试 重点分类:考试与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考试范围是:课堂上讲的内容;教材《自然辩证法讲义》上的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重点:课堂上讲的内容主要有:绪论、自然观的演化、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思维、科学观察、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等;《自然辩证法讲义》上的内容主要有:绪论、第1-5、10、12、14讲等。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参考阅读内容:《自然辩证法讲义》绪论、第1-5讲、第9-14讲等;本博客论文;本博客“友情链接”中的相关资料;科学技术史的相关内容等。

自然辩证法考试方式:开卷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型:论述题

自然辩证法总成绩计算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由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和考勤等内容的成绩构成)。

友情提示:重点不等于范围;

各任课教师可能具有不同的考试范围和重点;

自然辩证法考试定于2009年11月24日(第13周周二)晚上7:00-9:30在西十二楼举行;

各位同学的具体考试地点见研究生院的网站;

请各位同学在考试时带上课程论文,并在考试结束时将课程论文夹在考试试卷中一起上交;

课程论文纸张大小应小于等于B5或16开;

请同学们在考试时务必要在签到表上签字,否则考试成绩将作废。

自然辩证法论文作业 篇8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是世界著名的科学技术史学家。在其著作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该难题的含义是:“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1]

归纳一下,李约瑟难题其实是一个两部分来表述:

第一部分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部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 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的起源问题。[3]

对于这个难题,李约瑟自己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了答案: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曾经取得过令西方望尘莫及的辉煌成就。除了受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以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多种。然而17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一落千丈。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大的距离?这个难题令全世界的学者久久不得其解。

难题出现的原因,给出了多方面的解释:

一是自然环境。“地大物博,资源辽阔”,在西方人看来,中国2000年来都是如此。如此辽阔的大地,非常适宜农耕,以至于人们致力于搞农业发展,可以说当时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正是由于人们的自给自足,从而丧失了与外

界联系交流的机会。甚至是同在一个国家,也因地域而被阻断,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人们之间的消息互通困难。

二是人文思想。文言文与中国人的含蓄作为汉字起源的甲骨文,在其诞生之初,就因依附于龟甲而有了精简而内涵丰富的属性。相比于汉字所书写的文言文的艰涩难懂,西方的读物显得就有点“幼稚”了,这些读物浅显易懂,但凡识字,便能读懂,而单单认识汉字,绝不会就能够读懂文言文。文言文的艰涩难懂不能不说是阻碍科学传播发展的因素之一。除了文言文的艰深,中国人的含蓄也是阻碍科学诞生的一大要素。由于含蓄,我们的艺术讲究留白,文字也是如此,正如《孔子》、《老子》等经典名著,作者的真正意图总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很远很远,因而至今无人能知其真正意图,所有的释都是后人研究作者后,根据自己经验与想法得出的假说,是否符合作者真正的观点,无人知晓。对于文学作品而言,这是好事,因为可以给后人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给后人得出自己结论留有余地。但是,如果放在自然科学著作上,“留白”就显得很不合适了。自然科学讲究严谨,而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并不相符。另一方面,中国自古就没有产生像西方的科学的环境,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进一步阻碍中国产生科学环境的机制。所以中国没有产生像欧氏几何学一样的严密的数学逻辑体系;阿基米德浮力定律一样规范数学化的自然定律;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一样严格实证推理的物理体系,等等,而近代科学传统就产生于这种环境。由于科学环境的宽松性,使得我们不必严谨,由于文字的精简性,使得我们很难具体完善表述,无法严谨。

还有就是儒家思想[2],这是中国两千年来处于正统地位的深刻思想,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论中国科技之所以时说道:在中国,儒教继续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它尊崇老年人,轻视年轻人;尊崇过去,轻视现在;尊崇已确认的权威,轻视变革;从而,使它成为保持各方面现状的极好工具。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这一点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中国尽管最初在发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后来却在技术上落后于西方。中国人在作出这些早期的发明之后,未能提出一系列科学原理。

三是社会生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相当的激烈,社会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紧张,人们会变得患得患失,产生功利主义。在这样的环境下,追求科学,追求进步,并能潜心研究的人就变得少得可怜了。当今社会,依然如此,尽管人口稍有下降,功利主义依然没有减弱。学生的创造性完全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进而丧失了科学研究的兴趣。

以上三点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点看法,很多地方还想得不是很全面。总的来说,在我看来,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肥沃的,气候宜人的,很适合农耕的土地,但是相对封闭,东南西北各有天然屏障,逐步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由于很宜居,人口开始激增,自然经济的增长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庞大的人口需求,竞争逐渐变得剧烈,再加上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形成了一个孤立系统的内耗,地理,思维,社会文化,共同孕育出了一个专制集权的社会制度[4],达到社会博弈上的纳什均衡状态,并不断巩固完善,在思想文化及科学研究上保守,僵化,教条,在社会制度上极权,稳定,统一,二者相互成就,互为因果,社会人越来越犬儒化,奴化,社会制度越来越强势跋扈和专营。近代中国的坏境复杂,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不在科学研究,而在于基本的温饱问题,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哪里来的精力再去搞科学研究,以至于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上一篇:侄女结婚祝词下一篇:营房隧道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