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

2024-09-28

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共9篇)

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 篇1

摘要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依靠创新,科技与经济的进步则依靠于技术创新。创新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而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表现在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目的、方法论功能所蕴含的创新机理以及它曾经和正在引导科学家的创新等方面。因此,自然辨证法无疑对技术创新具有无法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创新精神;技术创新

目录

一、概述..........................................................................................................................1

二、创新与技术创新......................................................................................................1

2.1 创新的含义.....................................................................................................1 2.2 技术创新的含义.............................................................................................1 2.3 技术创新的特点.............................................................................................2

三、自然辩证法对创新的重要意义..............................................................................3

四、结论..........................................................................................................................6 参考文献..........................................................................................................................7

一、引言

现如今,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新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且具有科技竞争力的跨世纪人才就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也成为新世纪我们面临的迫在眉捷的重要任务。21世纪是科技世纪,21世纪的科技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因此,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特点要求科技人员既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广博的其他知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而这些就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作用。因此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变的尤为重要。

二、创新与技术创新

2.1 创新的含义

所谓创新,是将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性;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开拓和利用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去改进生产方法和商业方法,也就是说改进生产技术,占领新的市场,投入新的产品等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将“创新”概念引入了管理学领域,将创新活动理解为任何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他认为,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两类。他所谓技术创新是指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被赋予新的经济价值的行为,而社会创新则是指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较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诺斯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解为制度创新,认为经济发展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的过程。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规定》明确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动力”。

2.2 技术创新的含义

从最根本的创新出发,我们又可以深入理解技术创新的意义。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创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而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

我们可以从三个侧面认识技术创新。首先,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如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就认为,“一项发明当它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其次,技术创新可以是企业家为获取商业利益,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新的生产经营系统,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的综合过程。如熊彼特有关技术创新的定义可以作为这方面的代表。最后,技术创新还可以是从认识技术的商业潜力到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如贾蔚文认为,技术创新是从某种新设想的提出,到研究开发或技术引进、中间试验、产品试制和商品化生产,最后直到市场销售的全部过程等等。

2.3 技术创新的特点

技术创新有如下特点,1、技术创新具有创造性:

首先,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创造性行为。其目的在于通过创造性地综合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来实现人类尚未认识和利用的科技和经济成果的潜在价值。这要求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家具有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其次,技术创新的成果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或是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功能或新的价值,或是对原有的功能进行了革新或对原有的价值进行了增值。

此外,技术创新还要求社会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其本身有效实施。这些都表明,技术创新具有创造性。

2、技术创新具有效益性:

技术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产值和利润,同时也可以有利于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因此,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还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又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性:

受企业创新能力、技术、资金、市场、消费者消费观念变化和社会政治、自然灾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是否成功和在多大程度上成功都具有不确定性。技术创新的风险性要求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也要求政府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等有效机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

4、技术创新具有周期性:

技术创新是一个连续与间断相互交替的循环过程。在时间特性上,技术创新具有周期性。技术创新在从发明到创新的转化过程、从技术创新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寿命、技术创新被广泛采用、模仿的扩散过程方面等都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对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5、技术创新具有群集性。在时空分布上技术创新具有成组出现的群集性特征。科学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知识背景、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性、不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社会经济需要本身之间的相关性等共同决定了技术创新的群集性特征。技术创新的群集性,使技术创新表现为在某个时间或区域出现若干个技术创新集群,共同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

6、技术创新具有系统性。技术创新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销售等问题,而且涉及到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与社会条件等因素,是内含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自然辩证法对创新的重要意义

从哲学的指导意义出发,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哲学指导,而这种指导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从其创立到今天,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创新是其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理论,主要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以及马克思的《数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名称也直接取自恩格斯未完成的一本著作《自然辩证法》。就是说,自然辨证法作为一门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所奠基,而后才逐步演变发展的。

首先,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从自然辩证法发展历程来看,自然辩证法本身就具有创新这种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它曾经引导着科学家们冲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譬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界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与经典物理学矛盾之时,导致了所谓的物理学危机,有人提出了“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严重地阻碍了科学家的创新。列宁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了自然辩证法,写下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自然辩证法的经典著作,创造性地规定了“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由于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消失的不是物质,而是

原来的对物质认识的界限,原来认识所达到的物质界限是原子,现在已经深入到物质更深的层次或结构,跨进到电子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自然辩证法必将继续引导着人类冲破一个又一个旧的思想束缚,实现更多更高的科学创新。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及哲学思想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建立的,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自然辩证法本身就是是创新的产物和结晶,而且它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其中的不少内容、思想和观点需要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加以充实、发展和完善。如恩格斯在近代科学基础上构建的自然界存在图景和辩证发展图景,需要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构建。尽管它们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但是在现代科学基础上构建的自然界存在图景和辩证发展图景更加明晰、深刻、丰富和充实。不仅如此,现代科学中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等也在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现代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已经将系统观、信息观、反馈观等新思想和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等新方法充实进来,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更加完备、系统和丰富。因此,自然辩证法本身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而发展是创新的结晶,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讲,自然辩证法处于不的创新之中。

另外,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从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目的来看,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目的是为了丰富、充实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实践目的是为了人们的社会实践之需要,其直接目的是批判当时自然科学领域中流行的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如数学先验论、宇宙热寂说、庸俗唯物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帮助自然科学家避免受其影响以便更好地认识自然。这贯穿诸目的的核心便是创新——丰富、充实辩证唯物主义是创新。指导社会实践“创造新世界”是创新,帮助科学家避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更好地认识自然界还是创新。概言之,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目的的实质就是为了创新、鼓励创新、引导创新和倡导创新精神。

从自然辩证法的功能来看,自然辩证法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从事科学研究,应该对自然界有一个总的看法,对科学技术有一个总的认识,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对于跨世纪的人才来说,自然界将是他们认识的主要客体,因此,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特别是自然观能为他们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过去我们在科技发展或经济建设中犯错误、出问题,往往不是在具体的战术问题上,而主要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这一类总体问题或战略问题上违背了辩证法。因此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能够给科技工作者提供对自然界、对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自然辩证法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在新世纪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和研究方法是科技进步和科研成败的关键。因为科技史表明,无论自然科学之兴盛,还是社会科学之昌明,都与方法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息息相关,以理论思维形态表现出来的认识工具——科学方法论是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精华。而自然辩证法所包含的方法,特别是现代思维方式和方法,是科学发展史和认识发展史中的哲学概括和总结,对各门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从自然辩证法发展的历程来看,自然辩证法所具有的创新这种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曾经引导着科学家们冲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譬如,在19 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界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与经典物理学矛盾之时,在物理学界导致了所谓的物理学危机,在科学界和哲学界提出了“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严重地阻碍了科学家的创新。此时,列宁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了自然辩证法,写下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自然辩证法的经典著作,创造性地规定了“物质”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原来认识所达到的物质界限是原子,现在已经深入到物质更深的层次或结构,跨进到电子的水平等。列宁的这些观点和论断为科学由近代向现代的跨越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现代,自然辩证法所具有的创新这种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显示出更大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从广度上讲,空间范围至少已达200亿光年的领域,时间长度至少已达200亿年;从深度上看,空间范围至少已小到10-23厘米,时间跨度至少已短到了10-24秒。这时仅靠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人员迫切需要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指导,换言之,自然科学的创新迫切需要自然辩证法的指导,这充分展示了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综上所述,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本身是创新的产物且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同时,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自然辩证法本身所蕴涵着的创新精神和体现出的创新机理,引导着人们的创新。

四、结论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自然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辩证思维的能力是科学工作者乃至整个民族所具有的科学技术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正是探讨理论思维在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中的作用的科学。因此,一切从事科研和技术创造的人都应当自觉地运用自然辩证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一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

在新世纪,全世界都在倡导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在当代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中国与世界经济科技接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大力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力,是关系我们民族兴衰的头等大事。自然辩证法,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科技人才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担负起培养、提高科技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大责任,这是国家和历史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29-33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3]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28,266,268.[4] 刘冠军.全面理解恩格斯的自然界历史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9).[5]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5.[6] 刘冠军.创新与内功-对理科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6).[7] 刘冠军.自然辩证法与创新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5).[8] 夏征农.大辞海:哲学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716.[9] 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12-413.[10]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34-241.[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2] 徐治立,田大山,韩连庆等.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 篇2

1技术特征

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的则是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我们把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称之为技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介质”, 同时成为在天然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变方面, 以及对社会调控的手段。正如马克思所说, 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 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由此可归纳出技术所具有的特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主体性和客体性等。

然而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 其自然辩证法特有的中立属性和价值属性也越发的为人们所重视。中立属性是指技术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手段, 就其本身来说并没有正误、善恶之分;价值属性则恰恰相反, 旨在说明任何技术都内涵一定的善恶、对错的价值取向。而两者的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技术本身固有的属性及其可能产生某种效应, 这是由技术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技术的现实价值是指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作用于客体产生的实际效应, 这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2技术价值及其取决

技术价值是技术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当技术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的时候, 则显示出正面的价值;反之, 它就没有价值或是有负面的价值。技术的正面价值毋庸置疑, 若没有技术的正面价值, 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 正是因为技术的正面价值, 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进步。但是在今天繁荣昌盛的表象之下, 技术的负面价值也越来越显现的暴露在公众的眼前。核技术带来了了核战争的危机;氟立昂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塑料袋的同样带来了全球性的“白色污染”。

技术的价值最终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如核技术之于核电站, 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 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 发挥的是其正面价值。由此可见, 技术的中立性是毋庸质疑的。通观以上那些大灾难, 大都说明技术的中立属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中的核辐射, 只是由于技术本身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没有起到肯定的作用, 才起到了负面价值, 对我们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不难看出, 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 如果技术没有用来制造和应用于社会进步, 那么他们自身的属性只能潜存于其中, 很难表现出其价值来, 而当此项技术被应用于工业和商业目的, 它们的价值则显现出来。由此可见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 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 技术属性是两者的对立统一体。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 技术的两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两重性, 即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存于技术同其主体的关系之中。如网络有便于人们交流的自然属性, 也有受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等社会因素制约的社会属性, 它的两种价值也在于它被主体用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关系之中。

技术的社会价值包括技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与技术的自然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 技术的社会价值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但同样要适当考虑其它价值因素。大多数灾难的出现与发生, 大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技术价值的内部关系和各种影响因素, 因此, 这就涉及到技术价值的评论。

3技术价值的评论

技术价值的评论的方法很多, 很复杂也很科学, 但这么多灾难的发生同样证明了技术评价的不确定性。技术价值的评论应充分了解技术的自然价值, 然后协调其社会价值中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关系。大多数灾难的发生, 必然伴随着人们对其中某一方面影响的忽视。

先看技术上的灾难:魁北克大桥事件是“偷工减料”的结果, 也即是经济价值决定一切的后遗症, 好象没有技术的事;“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挑战者”号事件等都是设计上的失误, 设计上的失误即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完全吃透, 可能是对技术的充分信任或是设计者充分自信而忽略了技术上的不成熟和缺陷;“兴登堡”号飞艇事故是政治上的原因导致的技术失误, 这是政治价值上的体现;DDT事件是化学品滥用的结果, 属于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认识, 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被逐步完善或者被淘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完全可以归结为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无知;而“非典”、“禽流感”等流行传染病, 已被证实是人们忽略技术的生态价值因素的结果。

再来看一下工业上的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法明顿煤矿灾难、德伯鲁克谷仓爆炸、拉夫运河小区事件、坎德玩具厂大火、米西索加火车出轨等大都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价值, 没有顾及任何其它相关因素而发生的, 但同时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依克松·瓦尔迪兹石油泄漏则是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英国口蹄疫则是生态价值被忽略的体现, 而科威特石油大火是政治价值的产物。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得出, 灾难的发生不外乎两方面, 一种是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不理解, 一种是对技术社会价值内部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我们知道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 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 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技术本身, 掌握其自然属性, 遵循客观规律, 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愚蠢的错误, 避免大多数的灾难的发生。技术上越发成熟, 设计上的失误必将大大减少。另一方面, 可以被称作是技术人文价值的社会价值, 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外在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乃至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等, 还包括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 技术与人类的未来, 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衡量, 不要单纯为了某一方面的价值而肆意伤害其它的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 研究技术价值有助于揭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技术与价值是指技术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一个动态系统, 该系统居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只有真正地了解这些关系, 并且在生产中密切注意, 应该可以避免大多数灾难的发生。但在这个问题上还应该注意到技术伦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 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与迅速发展, 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冲击。其中, 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 都在其各自领域里和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激烈冲突, 其结果将可能在继承传统优秀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上, 冲破落后的伦理规范的束缚, 抛弃落后的伦理规范, 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甚至是新的文明。要及时研究技术与伦理的关系, 恰当地提出适宜的新的伦理规范, 代替落后的伦理规范, 实施技术伦理的建设, 并发挥新的社会伦理的调节功能, 推动社会新型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4技术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技术发展中要注意技术的发展目的性问题、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高科技与传统理论的相互冲突、技术与伦理道德等伦理问题。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对技术负面效应的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

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对拥有的技术感到自信, 但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反省, 我们的强大并非无懈可击。现代技术产生的负面问题促使人们探讨灾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它的发生。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 技术再进步一点, 也许“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DC—10空难、海特饭店事件、“挑战者”号事件将不会发生。如果我们能对技术的预测更完善一点, 对技术的控制更完全一点, 也许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将得到遏制。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然、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 而我们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探索也是无穷的, 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采用“预凶”的方法谨慎地使用技术并预先做出对策。

恩格斯曾经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将对我们实行报复。”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米勒在1939年9月成功合成了DDT (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 开创了合成杀虫剂的先河, 并因此而获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这同时也造成人工合成化学品的高潮, DDT在杀死了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 从北极的冰块到新生儿的血液中, DDT无所不在, 污染了全世界, 对生态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给人类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祸害。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对技术望而止步或者悲观失望。

我们人类虽说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 但在一定程度上, 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清洁生产技术,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上各种灾难的善后工作, 如果要是没有现在的技术, 那么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还在笼罩乌克兰, 科威特的石油大火还在燃烧。所以, 技术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 我们要尽量减少技术负面效应的发生。只要尊重自然, 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我想我们人类还是可以和自然协调发展的。

综上所述, 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 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 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 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在回首灾难的同时, 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 杜绝下一次同样事件的发生。我们绝不可因为这几点灾难而畏手畏脚, 犹豫不前。虽然技术的负面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 但毋庸置疑的是, 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 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黄顺基, 刘大椿主编.科学技术哲学的前沿与进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黄顺基主编.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绿色科技,感恩自然 篇3

“午休一小时”开启感恩之旅

2009年,恰好还是华硕成立20周年华诞。对于这样一家长期专注于绿色科技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而言,为大众做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绿色表率及倡导,也自然而然地成为20周年感恩活动的重中之重。在“绿色科技感恩自然一一华硕节能珠峰助学行”第一阶段的网络互动中,华硕发出“电脑午休一小时”的绿色公益号召,并为所有活动参与者给了如下的精确换算:“只要在一小时的午休时间里,让电脑进入‘睡眠’或‘休眠’状态,一年下来节约的电费便可以为一名贫困儿童援助33元的学费;如果全国电脑使用者都能够参与进来,更能节省多达224万吨煤炭,并减少134万吨碳排放量,这个数据,等于为已濒临能源危机的地球足足节约1675万m’木材。”

与类似活动不同的是,此次华硕为了让普通电脑用户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省电产生的价值,华硕承诺,所有参与者在一个月内通过电脑午休一小时节约出的电费(每小时节约的电量0.18×一个月天数30×民用电费0.48883×参与人数),将以等额助学金购买成书本,捐赠给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扎西宗小学,这也是距离珠峰最近的小学。同时也不忘回馈支持者,在官网活动专区,参与者们不但能在了解节能知识的过程中,贡献节能力量,赢取节能礼包,优胜者们更有机会以华硕志愿者身份前往珠峰,亲手传递这份爱心,最终实现科技节能与公益节能“双节能”的对接。

绿色科技丰富感恩内涵

自2007年开始,华硕每年都会组织一支绿色志愿者队伍前往珠峰,展开感恩自然的环保行动,而今年的珠峰之行,因为有了“午休一小时”的创新前奏,亦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一支集中体现了华硕最新节能技术的UL系列新品笔记本电脑,在华硕独家二代“超级动力混合引擎(ASHE)”、新型锂聚合物电池、低功耗Intel最新超低电压(ULV)移动处理器三管协力下创出单块电池续航12小时的长效纪录,全程跟随志愿者队伍进行相关工作,展现出绿色科技对环保节能带来的裨益。在此次行动到达的最高点5300米海拔处,所有机型仍能正常开机运行,轻松对抗低压、温差及大风等严酷挑战,为队员们的记录工作以及外界沟通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便利,对于华硕一直坚守的磐石品质,也在这一点上再度得到验证。

为期8天的行程中,华硕志愿者们不但共赴扎西宗小学,将前期“电脑午休1小时”活动中所节电款购买的助学书本,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完成爱心传递;还为日喀则的边防驻军送去数台电脑,表达慰问之情。在企业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催化下,来自科技界的绿色能量,以不同的公益形式向社会各界源源输送。

双节能升级华硕感恩节能战略

从社会发展来看,节能代表着改变物质循环节奏,使之充分、有效地发挥价值,因而从某种意义来说,节能也是在创造财富。此次“绿色科技感恩自然——华硕节能珠峰助学行”两阶段的有机互动,就充分诠释了这一全新的节能理念。

2008年,华硕在三江源发布了“绿色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和企业自律改善整体社会环境”。华硕绿色战略以绿色科技核心,努力确保自身产品的环保设计与应用,而这只是华硕绿色战略的初级目标,华硕还将行业领先的节能技术加入其中,ASHE节能省电技术、POWER 4 GEAR+技术、ADTD II双向主动式散热技术都大大降低了使用能耗,使华硕产品自身具有环保和节能两大优势。事实证明,华硕产品经受住了极地探险、攀登珠峰等系列考验,用实际行动促进了节能技术的推广。

不过,相形于制造商对环保节能技术的把控,引导消费者在使用绿色产品的前提下,养成更多绿色的使用习惯,显然还具备着更为非凡的实际意义。正如华硕中国地区品牌总监郑威女士所言:“华硕的迅速成长受惠于行业科技的发展,我们又通过各种感恩活动转惠于社会和自然,企业有责任倡导使用节能产品。以及节能地使用产品,午休一小时其实就是节能一小时,它让我们意识到节能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 篇4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哪些观点和认识?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

2、“科学”和“技术”有哪些异同?结合已有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3、美国的三大科研工程即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标志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大科学”的概念是普赖斯在60年代所著的《小科学与大科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请阐述你对“大科学”及“大科学”与社会的双向作用的理解。

自然诗人诗歌创新探讨文学 篇5

传统中创新

弗罗斯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在传统中创新是弗罗斯特诗歌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色。弗罗斯特常常被人称为过渡性的诗人?这是由于他处于“传统”和“现代”的边沿之间。在诗歌的韵律和形式上?他没有标新立异?而是采用传统的四行诗体的各种变体及无韵体。但他在传统中超越了传统?确立了自己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含蓄隽永?把朴素随和、鲜活自然又具有地域特色的新英格兰口语融入到传统的扬抑格律之中?完美地运用了戏剧独白和对话。就其内容而言?弗罗斯特的诗歌同样充满新意?他全心致力于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以乡土气息表现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都将建立在知识资源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必须培养有创造精神、有个性的人,那么如何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

一、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因为多问和好奇是√乙童的天性,所以他们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师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多地限制他们,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见解。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当然会感到新鲜、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充分观察思考。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认知活动。它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大量的 感性认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教师不应把科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引导他们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知识形式的过程中去,使他们不仅仅看到了结论本身,重要的是看到了结论形成的`来龙去脉。如教《电磁铁》一课时,当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时,沿着什・么方向(/,匝时针还是逆时针)绕线圈教师并没有死规定,只要始终顺着一个方向绕即可,这样当各组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后发现他们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有的钉帽一端是南极,钉尖一端是北极,有的则相反时,就会感到非常惊奇,产生疑问,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研究出结论。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让学生勤动手,发挥主体作用。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什么事总想理明白,做什么都想亲自试试的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

首先自然课中一些实验和观察材料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准备。如一年级各种各样的叶、砂和粘土、各种各样的种子、石头等让学生亲自采摘搜集。二年级的蚂蚁、蟋蟀、蜗牛、六年级的蚯蚓让学生亲自捕捉。五年级《热辐射》一课要求用黑、白纸做的手套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六年级讲《植物和环境》一课时提前10天让学生栽种两盆绿豆苗,并让它们处在不同的环境中(有阳光和没阳光)。要求学生亲自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学生在做这些准备工作的过程中会亲启面对许多课本知识以外的意想不到的问题,从而学到很多新知识,既长了见识,又锻炼了手、脑,提高了能力。

其次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和实验。

单纯教师一个人边讲边做地忙活,学生只是干巴巴地听着、看着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印象不深,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只告诉学生去干什么,而不告诉学生怎么干,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

创新的理性与对自然的敬畏 篇7

可是,从7月3日开始的佩戴行动到8日仍未成功。藏羚羊与科考专家们玩起了躲迷藏,丝毫不配合科考专家们的“好意”。为什么藏羚羊理解不了这种崇高的“好意”呢?或许以前的围猎、捕杀让它们阴影难去?或许它们只想安静地产仔,不被外界所打扰,过自己安逸、自在、快乐、闲适的生活吧。

可是,气候变暖以及人口膨胀对于野生动物的影响越来越大。每年的6月到8月,绝大多数青藏高原上的雌性藏羚羊都会进行浩大迁徙产仔活动。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的研究和保护已成为一项不断发展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藏羚羊作为青藏高原上最为重要和独特的物种,对整个青藏高原的其他物种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具有不可取代的决定意义。如何准确、及时、动态地获取藏羚羊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信息,并对导致其变化的因素做出科学的分析及评价,则需借助先进技术的力量。

“我们与藏羚羊”科考行动首次对西藏羌塘的藏羚羊的活动进行卫星定位研究。

GIS作为一个集管理、分析、数据建模等功能为一体的强大工具,能够辅助我们更好地保护野生物种及资源,在“我们与藏羚羊”科考行动项目的应用上,地理信息技术对了解藏羚羊分布地区、迁徙路线、产仔地点,科学保护藏羚羊物种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实现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一种渠道和方法。

当然,保护野生物种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挑战与困难,藏羚羊没有乖乖地配合佩戴项圈就是一种挑战与困难,让人惊喜的是专家们并没有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粗暴、强制、野蛮的方法,而是耐心地、甚至欣赏地观察和分析,细心地寻找机会,甚至把这一过程也视为研究的一部分,让人感到了科考的文明,创新的理性,欲望的控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动物的尊重。这是一种进步。

最新自然科技文阅读训练 篇8

好细菌 坏细菌

董少广 董良

美国基因学专家在研究了人体内几百种不同细菌的DNA后证明,刚出生的婴儿,其体表和体内是无菌的,但在出生后几个小时,随着吃奶、喝水等,一些细菌便乘机进入体内“安家落户”。此后,“移民”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王国”。最初的“殖民战争”决定了每个人体内细菌的类型,有的是“常住居民”,有的则属于“流动人口”。细菌也有自己的“语言”,喜欢群居,一般同一种细菌聚集在一起,既交友也树敌。如果将人体内的细菌逐个头尾相接,其长度可绕地球2周还多,仅人类消化道就含有将近2.04公斤细菌。

别以为细菌都是有害的,其实大部分细菌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研究发现,每个人所携带的细菌种类各有不同,被视为人体虚拟器官,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正常的菌群。比如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不仅可以帮助消化,还能保护人体不受病原体感染,用人体自身细胞不能产生的酶,合成我们所需要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等,比如氨基酸。

人体的皮肤实际上也是一个细菌“动物园”,大约生活着250种细菌。研究发现,每个人的皮肤上都有大约3/4的细菌与别人皮肤表面的细菌不一样,男性与女性皮肤上的细菌也有着显著的差别。它们大多对我们的皮肤起着保护作用,并为每个人制造着独特的体味。

但也有一些细菌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人体有五个细菌最多的角落,分别是口腔、鼻腔、腋窝、外阴、肠道。人的口腔是细菌难得的沃土,美味的食物残渣和适宜的温湿度,为细菌创造了舒适的生存环境,各种细菌争相云集,也为有害菌群的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不小心,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臭、疼痛等扰得人不得安宁。每天早晨我们所刷掉的牙垢就由600种细菌组成,俨然就是一个团结紧密的“社区”。常见的肺炎球菌则寄居在人的呼吸道里,在外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这种细菌与人体相安无事;当受凉、过度疲劳、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创伤等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种平衡便会被打破,肺炎、老慢支等呼吸系统疾病就特别容易复发。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将细菌消灭得过于彻底的环境可能反而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英美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儿童时期不接触细菌和病菌,是5岁以下人群Ⅰ型糖尿病病例近年来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更早接触到带菌的物质,有更多机会与宠物相处,患过敏症、哮喘和湿疹等疾病的几率反而很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也首次证明,肠道内的细菌会影响大脑的化学反应和行为举止,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因为不少常见肠胃疾病往往伴随着情绪焦虑和抑郁。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8月16日)

1.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都与细菌结下不解之缘。细菌不仅生活在我们周围环境,还在我们体内蛰居、繁殖。

B.科学家研究发现:寄居在人体的细菌,有的对人体有害,有的则对人体有益,比如乳酸杆菌等。

C.人刚一出生,人体内便会带有多种不同的细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细菌也会越来越多。

D.每个人人体内的细菌类型往往是不同的,且细菌一般喜欢群居,常常是同一种细菌聚集在一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体中的细菌大多数是红脸英雄,被人看作是人体的虚拟器官,有益细菌决定着人体的健康与长寿。

B.人体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对人体的贡献有两种:一是帮助消化,二是产生人体自身细胞不能产生的酶。

C.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更早的接触到带有细菌的物质,反而对人体健康有益,减少某些疾病几率。

D.人体皮肤上也生活着大量的细菌,细菌中的大部分对皮肤起着保护作用,并使自身显示出独特气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口腔是人体内有害细菌产生较多的角度,因为这里环境舒适,温度适宜,为有害菌群孳生提供了条件。

B.人体呼吸道里的肺炎球菌,平时这种细菌与人体相安无事,但人体免疫力下降便产生肺炎、老慢支等疾病。

C.人工喂养的婴儿常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率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工喂养的婴儿肠道内缺少双歧杆菌。

D.人体内细菌与细菌之间,细菌与人体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影响着人体的代谢过程,保持着微生态平衡。

大脑中的时间机器

方陵生编译

构想未来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脑里的海马状突触,对于记忆来说,海马是大脑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大脑海马部位受损的患者无法回忆过去,也无法构建未来的详细图景,他们的思维似乎被静止地定在了现在。而我们其他人的意识则不断地在时空中来回移动,我们的思维可能一时会想起昨天夫妇间的谈话,下一刻却突然飘移到今晚的晚餐计划。

人的大脑中有两个特殊的区域——杏核体和rACC,掌控着我们的“乐观神经”,我们的积极心态都来源于此。

但大脑的时间旅行并不以随机方式进行,它往往涉及某种特定类型的想法。我们想象我们的孩子如何过得更好,我们想象如何获得一个好工作,如何攒到足够的钱买套像样的房子,如何找到完美的爱情,我们想象我们的球队会赢得一场关键性的比赛,我们想象如何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我们想象自己如何在牌桌上连连获胜。当然,我们也会想象如果失去亲人怎么办,工作失败怎么办,我们还会想象是否会死在一场可怕的飞机坠毁事件中。但研究表明,我们大多数人花在想象乐观未来的心思要比花在想象不幸后果上的心思多得多。当我们想象失败和不幸时,我们往往还会将重点放在如何避免之上。

夏洛特在几年前与杰出神经学家伊丽莎白•费尔普斯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引导我们乐观地想象未来的是前额叶皮质与大脑深处皮质下区域沟通的结果。前额叶皮质是人类大脑中最近进化的部分,人类大脑这一部分比其他灵长类动物都要发达得多,是人类大脑拥有许多复杂功能的关键,如语言能力和和目标设定能力等。

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仪,记录志愿者想象未来特定事件时的大脑活动,包括高兴的事(如某个重要的日子或赢了一大笔钱),或不愉快的事(如丢失钱包或恋爱关系结束),根据志愿者们的叙述,对高兴之事的想象图景显然比不愉快事情的想象图景来得更丰富更生动。

這一结果与对大脑另外两个关键区域的观察结果相符合,一个是大脑的杏核体,也叫脑扁桃体,是大脑深处处理情绪的一个小结构,另一个是前扣带回皮质喙部(rACC),是前额叶皮层中调节情绪和动机的一个区域。rACC就像一位交通指挥员,调动和强化大脑中的乐观情绪,越是乐观的人在想象未来时,这些区域的活动越是活跃,这两个大脑结构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

这一发现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正是这两个区域,杏核体和rACC,是抑郁症患者大脑内活动异常的地方。健康的人对未来的预期总是往好的方面想,而严重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却往往偏向于悲观,他们的预期比实际情况更糟,而患有轻度抑郁症的人对未来的预测却相对比较接近现实,他们看到的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大脑神经机制中没有这么一种偏离现实的乐观倾向,可能所有人的大脑都会出现轻度抑郁。

——节选自《文汇报》(科技文摘)2011年7月

4.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想象着自己有一天会比周围的同事都更成功,这种能力完全依赖于大脑里的海马状突触。

B.我们眼中未来为什么总是绚烂缤纷如玫瑰花般美好?因为大脑中的杏核体和rACC掌控神经。

C.如果人的大脑海马部位受损,那么他就无法回忆过去,也无法畅想未来,思维似静止到现在。

D.尽管人类自认为是理性的生物,比如遇事会权衡利弊等,但研究表明,乐观倾向超越了现实。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的语言能力和和目标设定能力等大脑中拥有的复杂功能,是由大脑中的前额叶皮质决定的。

B.当想象自己即将考入北大或落榜北大两种情形时,落榜时的悲痛伤心超过了考入时的兴奋愉快。

C.听到成功事例,我们就会产生我们也能成功的想法,但在听到失败的事例后却觉得自己可避免。

D.研究表明,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的大脑神经机制中往往表现出一种很强的乐观情绪和倾向。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rACC是前额叶皮层中调节情绪和动机的一个区域,人的情绪越乐观,这些区域的活动越是活跃。

B.乐观的情绪对于人类来说是利大于弊的的,它能让我们放松大脑,舒缓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

C.患有轻度抑郁症的人对未来的预测往往相对比较接近现实,因此这些人头脑常比健康人要清醒。

D.科学证据表明,人类的乐观倾向可能在进化中已经固定在我们的大脑中,成为我们的本能反应。

【参考答案】

1.C(依据原文第一段“刚出生的婴儿……一些细菌便乘机进入体内‘安家落户’”可得出判断,人在刚一出生时,体内是不带有细菌的。)

2.B(依据原文第二段中“保护人体不受病原体感染……比如氨基酸”可知,贡献二是保护人体不受病原体感染,合成所需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等。)

3.B(依据原文倒数第二段末尾“当受凉、过度疲劳……肺炎、老慢支等呼吸系统疾病就特别容易复发”可知,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肺炎、老慢支等疾病就特别容易复发,而不是产生这些疾病。)

4.A(依据原文材料第一段中“构想未来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脑里的海马状突触”,原文说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并非“完全依賴”。)

5.B(依据原文材料第五段“对高兴之事的想象图景显然比不愉快事情的想象图景来得更丰富更生动”可知,人们对高兴之事的想象印象更深刻。)

6.C(C项中“因此这些人头脑常比健康人要清醒”不合材料要求,前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 篇9

教师播放视频“鹰的重生”

【温故知新】

教师:请同学们用以前所学的联系、发展、矛盾的知识,分析这段视频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1:我认为鹰的重生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学生2:我觉得不仅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视频中鹰重生的过程是非常艰辛和曲折的,所以还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学生3:我认为鹰的重生体现了联系的观点,重生之后的鹰与之前的鹰之间是联系的,是以它为基础的。)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之前所学知识,特别是辩证法的发展观掌握得很到位。视频中的发展是事物自身的发展,也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内容。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仔细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并找出你的疑问。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完成。)

教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对本框内容有一个基本认识了。下面请大家仔细观看视频,比较新动画片与旧动画片。

教师播放视频“动画片”

教师:我从中截取了一部分图片,请同学们观看这组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合作探究】

(1)与以前的动画片相比,今天的动画片发展了吗?

学生:发展了。

教师:对。动画片发展了,其自身在不断否定自己、不断发展自己。这就是辩证的否定。

(教师展示课件)

(一)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的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教师:如果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否定,能否算作是辩证否定呢?

学生:不能。

【释疑解惑】

学生:老师,我有问题,我不太懂“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什么意思?事物自身存在否定,那……就没有对自身的肯定吗?事物自身的肯定能否促进事物的发展?

教师:这三个问题提得很有难度啊。

(与此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三个问题:

①“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什么意思?

②有没有事物对自身的肯定呢?

③事物自身的肯定能否促进事物的发展?)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谈论一下这些问题。

教师:哪位同学来谈谈你对“事物自身的否定”的理解?

(学生: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说否定来自于内在,不是来自于外力。)

教师:举例说明一下。

(学生:比如:鸡蛋,如果是被人打破的,那就是外力的否定,如果是自己孵出来,由小鸡在里面啄破的,那就是内在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教师:那么,有没有事物对自身的肯定呢?

(学生:我们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想这个问题。“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当肯定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它原有性质。当否定方面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于是,旧事物被否定,代替它的是新事物。)

教师:事物自身的肯定能否促进事物的发展?

(学生:我觉得不是单方面肯定或者否定促进事物的发展,应该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这两个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教师:同学们讲得很精彩!事物就是这样发展的。这体现了辩证否定的第一个特点:发展的环节。

(教师展示课件)

2、辩证否定的特点:

(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合作探究】

(2)今天的动画片与以前的动画片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1:我认为新动画片比旧动画片更好看,3D技术更好,情节也更符合这个时代。)

教师:这是两者的区别,那么新旧动画片有没有联系?

(学生2:有联系。新动画片保存了旧动画片的许多东西,比如:优秀传统孝文化、民族特色、中国风格、基本故事框架等都是保留下来了的。)

教师总结:嗯!新动画片是以旧动画片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作为基础,再加以改造创新的。这就是辩证法的第二个特点。

(教师展示课件)

2、辩证否定的特点: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看情景剧《新旧动画片的对话》,思考以下问题: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表演情景剧。)

【合作探究】

(3)在旧动画片到新动画片发展的过程中,对旧动画片是全部肯定或者全部否定吗?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什么?你能借用情景剧的内容加以说明吗?

(学生:不是全部肯定,也不是全部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是“扬弃”。新动画片克服了旧动画片中过时的内容,比如落后的技术;同时又保留了很多积极合理的因素,例如:亲情孝文化、中华民族特色等。)

上一篇:语文常见8种修辞手法说明下一篇:问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