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2024-10-02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共6篇)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篇1

生态伦理学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的共同课题。《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和《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显示, 1970年到2008年间, 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28%, 处于“很不健康”的状态。专家指出, 如果以这种超出地球资源极限的方式发展, 到2030年, 人类将需要两个地球来满足生存需求, 到2050年, 人类需要2.9个地球。伴随着快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中国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挑战, 中国生态足迹总量已居全球第一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中国一直处于生态赤字之中。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将惠及中国的生态安全和人民福祉, 也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加强生态理念, 挖掘和凝练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尤其儒家和道家在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都表现出深邃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共生思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的世界观基础就是中国古代朴素整体论的哲学思想, 它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类与天地万物同源、生命本质统一、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一体的直觉意识的基础之上。而这种中国古代的整体论哲学思想也通常被概括为“天人合一”思想。“和谐”是“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 它渗透和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在思想上是完全一致的。天人关系是古代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古人在看待天人关系时秉持的是一种非线性、非机械论、非二元论的系统思维。他们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包括天地育人、天人一体、天人相通和效法天地四个方面。

1. 天地育人。

在道家的生态自然观中, 以庄子之论最为丰富和具有深度。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成为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或“自然”, 提出“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齐”的伦理主张。在道家看来, 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环境, 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 最后又自然而然地复归于大自然。儒家文化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从根本上讲与道家是一致的, 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 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天人一体。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如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朱熹的“天地万物一体”。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平等对待万物的思想, 都把“天人合一”作为处理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和主导思想。儒家伦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关于“生”的伦理, “生”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 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儒家突出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善和谐, 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协调、统一的, 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不是征服自然、与自然对立。

3. 天人相通。

《中庸》把“至诚”看作是人、物、天地互相沟通, 达到内在统一的必由之路。我国古人认为“圣人之虑天下, 莫贵于生”, “生”便是崇尚绿色生命和人类求生存发展的道德。历代先贤都主张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孔子和孟子提出君主不要“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应限制田猎活动, 减少对生物种群的破坏。“俭”是老子推崇的一项重要品德, “俭”就是将人的欲望控制在“自然”范围之内, 以维持生态持续性和自然保护。

4. 效法天地。

孔子主张“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 认为一个高明的统治者应懂得使老百姓按季节节律耕耘和收获, 不得延误农时。老子指出:“故道大, 天大, 地大, 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25章) “治人事天, 莫若啬。” (《道德经》第59章) 意思是管理社会和对待自然最好是像种庄稼那样因势利导。

二、尊重自然的固有规律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主张尊重自然、兼爱万物的伦理原则, 尤其强调尊重自然的固有规律, 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的行为善恶的准绳。儒家文化也是一种生命文化, 对“生”的尊重体现在每一个层面, 在论述“仁”的概念时, 经常把道德范围 (道德行为的对象) 扩展到生物界和自然界。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于民也, 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他将仁爱的道德规范从“亲”推广到“民”, 又延伸到“物”的领域, 从而把珍惜爱护自然万物提高到君子的道德职责的高度。《中庸》更是明确提出, 只有平等看待人与物, 两者的关系才能趋于和谐。《中庸》甚至把“尽物之性”放在“尽人之性”之上, “尽”的意思就是实现。人想实现自己的本性, 就要让万物实现自己的本性。如何“尽性”, 也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意思是:万物同时发育而不相互妨害, 各种规律同时运行而不相违背。人与物的价值平等观, 是儒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基础。人与物只有实现了共存而不相害, 才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境界。荀子说得更为直接:“万物皆得其宜, 六畜皆得其长, 群生皆得其命”。而王阳明认为, 人不仅要对鸟兽之死、草木摧折要有不忍之心, 对于瓦石毁弃, 也要有顾惜之情。这种对生命的尊重, 已超越了通常所说的生命。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 尊重自然的固有本性。庄子提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他主张质朴混沌的大自然本身是最为完善的, 万物的生长都有自己内在的规律, 万物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方式, 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要顺应自然规律, 维护社会长久发展需要。“以鸟养养鸟” (《庄子·至乐》) 即要按照鸟惯常生活的习惯来养鸟。庄子说:“物固有所然, 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 无物不可。” (《庄子·齐物论》) 因此, 自然万物在权利上没有什么差别。庄子主张:“天在内, 人在外, 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 本乎天, 位乎得。”那么何谓大, 何谓人呢?庄子举例说:“牛马四足, 是谓天, 落马首, 穿牛鼻, 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 无以故灭命, 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 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这里的“天”是指天性或者说自然本性, “人”是指人为或人事。庄子认为天性蕴藏于内心, 优良品德是天然形成的, 懂得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规律, 方能以顺应自然为根本, 反映了庄子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的宝贵思想。

三、敬畏生命的人文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超越性的智慧, 就体现在人对自然和万物生命的尊重上。热爱生命与敬畏自然, 一直是中国人修养和天性的一部分。在生命观念上, 中国传统文化通常把生与死视为一体, 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儒家强调重生、乐生, 但在生死与仁义道德的选择上, 又突出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选择及生命价值。这种思想为传统中国人的敬畏生命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老子认为, 天地万物是“道生之, 德畜之;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 (《道德经》第51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道德经》第7章) 因此, 人类对待万物, 应“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第64章)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德经》第34章) 所以说,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第13章) 意思是说, 人类只有能以珍重自身生命和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去爱护天下的生命万物, 贵天下若贵其身, 爱天下若爱其身, 才能真正担当起自然界的监护者的神圣职责, 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庄子继续了老子敬畏生命的原则, 认为生命重于富贵、财宝, 乃至天下。他说:“能尊生者, 虽贵富, 不以养伤身;虽贫贱, 不以利累形。”“重生, 则利轻。”将“尊生”置于重要位置, 提出“达生”、“遂生”、“养生”等命题。他认为“物得以生, 谓之德。”“天下有道, 则与物皆昌。”“故天下大器也, 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庄子·天地》) 为此, 在个人修养及人格涵养上应致力于“四心”的培育, 即对自然要有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中, 就把“生生” (尊重生命、长养生命) 作为人之“大德”, “天地之大德日生”。孔子把保护树木禽兽纳人到“孝”的伦理规范, 对于保护自然具有实际意义。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他主张仁爱万物。“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倘若对其他生命体无侧隐之心, 胡作非为而无羞恶之心的话, 孟子认为其不但不是仁者, 甚至根本不能称其为人。荀子也说:“圣人者以已度者也, 故以人度人, 以情度情, 以类度类。” (《荀子·非相》) 认为尊先祖隆君师是道德之本根, 上事天下事地是教导人们因循自然规律来行事, 尊重和保护自然万物, 做大自然的忠实守护者。荀子把上事天下事地纳人伦理道德的约束框架之中, 把保护自然看作是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 这与当代生态伦理思想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之有时, 用之有节”以及“天地万物, 一本之仁”等宝贵的生态思想精华。道家伦理所构建的“道法自然”生态观蕴含着尊重自然, 人与自然平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保护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生态责任意识, 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用今天的眼光看, 这些观念无疑蕴含着非常前沿的生态伦理与生态良知。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的法国学者A·史怀哲 (A·Schweitzer) 在创立生态伦理学时曾吸收借鉴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智慧。他认为:“中国哲学家孟子, 就以感人的语言谈到了对动物的同情……列子认为, 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差别不是很大, 即没有像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么大。程朱反对动物只是为了人及其需要而存在的偏见, 主张它们的生存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可见, 我国古代生态传统观念, 无论是对控制人类的生态足迹, 还是重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 都是一种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物我两忘”、“德生敬命”等思想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取向、尊重自然固有规律的价值取向和遵奉敬畏生命的人文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弘扬传统的生态伦理精神, 必须从文化上去重新理解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只有当这种认知有足够的力量形成新的文化共识, 形成一种文化潮流之时,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伦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6-7.

[2]赵海月, 王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及其现代性[J].理论学刊, 2010, (04) :75-79.

[3]张以文.四书全译[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0:61, 534, 320.

[4]周生春.白话老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6:40, 96, 81, 11, 105, 56, 20.

[5]王岩峻, 吉云.庄子[M].太原:三晋出版社, 2008:173, 117, 94.

[6]金波.庄子选译[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148, 26.

[7]王选谦.荀子集解下[M].北京:中华书局, 1988:306-307.

[8]A·史怀哲.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篇2

儒家、法家和道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摘要】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现实管理中既有其合理性,并为现实中的管理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但是也存在一些过时的东西,并不能真正的为现代的管理工作服务,我们要深刻的理解三家的管理思想,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积极性、局限性。【内容】

(一)开篇简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沉淀了很多优秀的思想文化,它们就像一条连绵不断的河流一样一直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并且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其中,就有着我国伟大的古代管理思想体系,他们不断的发展完善,并在当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的得以应用,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也为提高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企事业单位效率的提高,今天,当我们在不断的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的同时,来进一步的研究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是很有必要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积极的一面和它消极的一面,作为我国古代优秀的管理思想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不同,它们在当代表现除了一些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的一些局限性。我们只有深刻的分析出它们的这些积极性和局限性,不断的挖掘它们的深刻涵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真正的为我们所用!

(二)儒、法、道三家的主要管理思想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中,儒、法、道三家的思想毫无疑问的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影响上还是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历史上无不是主要围绕着这三大家管理思想来进行的,可以说,我国的历史也是这三家思想相互竞争和应用的过程。

一:儒家管理思想 :

儒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它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尊重知识,“朝闻道,夕死可矣。”,善於吸取别人的长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经过了后人的不断的发展和丰富,继孔子之后,孟子是又一位深化儒家思想的重要人物。孟子的管理思想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主张“民重君轻”。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就是作为企业,要把顾客当作上帝,拿员工当兄弟。作为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全心全意的为顾客和员工服务。孟子还认为“通功易事”、“得道多助”、“尚贤与礼遇巨室”、他主张实行仁政、这些观点用到当前企业管理上都表现出了一些积极的意义;它告诉我们要尊重认识、尊重人才,我们要重视顾客,通过给顾客创造高价值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服务)来赢得顾客的信赖,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通读孟子的思想,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很多对我们当代管理起重要作用的思想。

纵观整个儒家思想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仁、义、礼、忠、怒、和、信、教、均、道。这几个重要的字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的理论范畴。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内涵。

二、道家管理思想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 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家基本观点 :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三、法家管理思想 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法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史记•商君列传》)他们在政治实践中,奖励耕战,毁弃诗书,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

这种流派主要盛行于战国时的韩、魏、赵三国,而早期的法家学派人物亦来自这三国,如商鞅来自魏国、申不害来自韩国、慎到来自赵国等。法家中有三个学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这些学派思想由韩国人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

法家这种学说乃一种纯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系,内容核心主要是针对君主如何加强统治。在战国时代那种“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的殊死竞争的情况下,法家这种思想在斗争中确是相当实用,如秦统一六国就是明证,而儒家那种固守传统的温和政治主张就未免显得有些“愚远而阔于事情”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西汉后期,法家思想被“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所吸收,并开始以儒法并用“儒表法里”的理论治理国家,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被排斥掉。法家基本观点: 1,事断于法,制度管理。这是法家的最基本的观点,法家管理上主要就是重视法律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2,识人辨奸,明察秋毫。在管理上我们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正确的来评价员工的成绩。

3,任贤使能,唯才是举。要留给员工足够的空间啦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

4,生杀予夺,以术御下。上司要知道怎么来管理下属。

5,恩威并施,赏罚分明。领导者必须端正赏罚态度,对下属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维持制度的严肃性。

(三)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性

儒家:

第一,儒家管理思想是古代最完备的、最系统的管理理论,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理论。它以人本为核心,从尊重人出发,以人性善的假设为基础,以道德自律为核心,以阴阳互补为其方法论,以富民安人为宗旨,建立起了系统的人性的管理模式,它是人类古代文明史上 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的最高管理理论成就。

第二,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以“天地之性人为贵”出发,儒家对其治理思想进行了长期的不懈的探索,从管理模式的人性论基础,到管理手段的和管理方法的人性化,人的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需求,社会的和谐理想等等,都是儒家管理思想研究中心问题,并且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三,儒家通过对人性的认识来建立符合人性的管理模式,是儒家对人类管理的巨大贡献。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和孟子的“仁政王道”的管理模式是以人性善为基础的;荀子的“隆礼重法”是一种“性伪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它是以人性恶为其基础的。儒家不断地对人性进行探索,直到张载、朱熹的人性“二重化”理论,都是为了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而作出的努力。儒家这一管理学上的形而上学理论,西方在人际关系学派出现以后才有了这样明确的认识,因而与西方管理学的“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是与一定人性假为依据”现代管理理论是完全一致的。

第四,儒家始终坚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管理路线,强调“自律化”的管理,因而要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使百姓“有耻且格”。羞耻感是人的道德自觉的最高表现,所以需要不断地培养人的“羞恶之心”,使能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这是一种典型的人性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是文明的。同时,还应用宽猛相济的管理手段,必要时也必须要运用法律的猛的惩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的有序与和谐。

第五,儒家强调政治清明和富国富民始终是儒家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必然要求。儒家不但强调政治要文明,还强调要勤政廉洁,要求为政者要有德,要正,是遵守礼法的模范;同时,“富国富民”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因为财富是国家、人民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健康存在,也没有社会的健康存在。历史上任何时候、任何社会,如果国家贫弱,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悬殊,都是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根源。所以政治上的清明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一直是儒家管理思想所追求的。

第六,儒家的人格魅力与管理效率的关系,第一次提出儒家的人格为水型人格,即刚柔相济型人格。它包含了仁义、公平、公正、勇敢、矢志不移之德;明察、善化等行为以及宇宙之道等。儒家的水型人格易于上下级的沟通,易于领导权力的有利发挥,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等等。从儒家道德人格力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进一步突出了儒家管理思想的人体特征。

第七,儒家的用人之道,从人才的教育理论、人才的培养、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以及人才政绩的考核与奖赏,都作了认真的分析。如何用人不仅是古代管理中的大问题,也是今天 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的国家管理、军事管理、科技管理、社会各种组织以及企业管理中的大问题。管理是生产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这种生产力得以变成现实的关键。从儒家的人才理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可以得到的许多的启发。

第八,儒家的社会理想和管理的目标结合起来,不但使人们加深了对儒学的社会价值的理解,而且增加了它的现实感,使儒家学说的生命力跃然于纸上。对和谐的社会理想的追求,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诉求。儒家管理思想有其明确的目标追求,充分表明其系统性、先进性和完备性。

第九,儒家管理思想的思维方法,中道中和是儒家思想方法的特点。思维方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同的思维方法对世界会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就会有不同的改造世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儒家用中道和谐的方法认识世界,形成了和谐的世界观,得出和谐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的认识,于是他们力图用和谐的管理方法去追求和谐的社会目标,进而追求社会大同的理想。

道家:

信奉道家管理思想的管理者的主要特点是为政宽简,息事宁人、自奉俭约。他们善于调和各方矛盾,与组织内的各种派系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些特征是领导者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因此,有人认为道家管理思想是重视领导的,是一种领导哲学。

(一)“道法自然”——管理应符合一定的规律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没有任何作为,而是指人应该辅助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逆“道”行事。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人不能违背自然,妄自作为。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管理也是一样,在教育管理中,如果违背教育管理规律开展的管理活动,管理地越好,可能效果越糟。在教育管理领域,类似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政府教育行政不断强化对学校的管理,事无巨细都想控制,到学校发展的状况却每况愈下,等等。

(二)“无为而治”——领导的至上境界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1、“无为”的实质

“无为”既国家对私人的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也即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但道家提倡无为,不是为了更加发挥私人的活力和积极性,而是为了把私人的活力和积极性尽量减弱减小。在实施统治的过程中,老子反对依靠才智治理国家。他主张无为、清净使人民潜移默化,以无事无欲使人民富足、淳朴。他的终极目标是使人民返回无知、无欲、淳朴、自然的状态中去。“治大国若烹小鲜”。

2、“无为”对领导的要求

老子非常强调统治者、领导者自身的表率作用,这和儒家的风行草偃论是一致的,很可能是受儒家这种观点影响的结果。但是,儒家所讲的表率作用,是以德率民,即以领导者自身的良好道德修养影响被领导者以化民从善。这在老子看来,是导民有为;老子也同样重视领导者的表率作用、但却是要导民无为。

3、“无为”提倡的管理方法。

老子反对以礼教作为治国手段。他们认为,以德、礼治国,和以政、刑治国,同样是有为。他们激烈地攻击“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大道废,有仁义”。他们认为要想使国家安定,民风淳厚,最好是“绝圣弃知”,“绝仁弃义”。

老子也反对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手段,不主张法令滋彰。认为国家政权为管理人民而制定的法令规章越多,人们为规避、利用这些法令、规章而采取的手段越多,国家为禁制人民而使用的刑罚越苛刻,人们的反抗越强烈,社会也就越乱,越不安宁。“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4、“无为”的作用

“无为而治”在某些领域是得到不断验证的,比如说在沙漠治理中,研究得出的最新结论是:在沙漠上不停的种草种树,还不如让沙漠自行恢复生态效果好。这种理论在生态治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利用。在城市绿化中也有类似现象,浇水施肥的人工绿化草地,长势反而不如没人理会的地方杂草。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三)“以弱(柔)克刚”、“反其道而行之”——低调行事的管理作风

老子认为“反”与“弱”是“道”的运动及其作用的特点,“道”的运动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具体表现在“有”、“无”相生(即“反”),和天下万物就是从“无”(即“弱”)到“有”上。老子主张的“柔弱胜刚强”并不全对,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我们可以把这种思想解读为“低调行事”的管理作风。在中国历史上,以此成就霸业的君主不在少数,最典型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他采取朱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发展生产,且耕且战,为军需奠定了雄厚基础。在企业领域也有“努力做好,让人知晓”说法,也就是说在产品和服务不是尽善尽美之前,让尽量低调一些,不要张扬;如果没做好就张扬,结果必定是“过街耗子,人人喊打”。为人处事也是一样,正像黄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在单位里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不要过于张扬。这种思想可能就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说的谚语“枪打出头鸟”,“雷辟参天树”,“出头的椽子先烂”思想来源。

(四)“上善若水”——胸怀宽广、真诚仁爱的领导艺术

老子认为水具有种种美德,用水比喻真正的善与美,不知道《水知道答案》这本书的灵感是否来自这里。在很多学校《水知道答案》是老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应具备善与美的启蒙书。

(五)“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不求最优但求满意的决策方略

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目盲,五音(震耳欲聋)令人听觉失灵,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追求尽善尽美是不能如意的。在教育管理决策中,也是一样,追求最优的决策,可能导致一事无成,所以,满意是我们制定决策的合理目标。

(六)“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36章)——管理中的权谋思想

(七)“祸福相依”——管理中的危机意识。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法家: 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法家管理的精髓,在于制度的完备以及员工忠实地完成这些制度,过犹不及,做过了同做得不够同样是违反管理制度地行为。所以,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暗合了现代法制管理的精神。管理企业依靠的是缜密的制度,而不是寄希望于员工个个都是活雷锋。只要员工能够按着企业的制度去工作,就是一个好员工。如果一个企业的运作过程中没有人违反制度的话,这个企业一定会是一个步调一致、科学严谨的企业。法家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管理之道:任何一个企业要维持它的发展壮大,制度的完善绝对是必需的。只有完善的制度,企业的一切才能按部就班的来进行。

二 领导之道: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好的领导呢?法家思想对此有着完善的理论,作为领导,我们要知道怎么来辨别下属的能力与工作的态度。我们要知道怎么来选择优秀的员工而淘汰差的员工。做到赏罚分明。

三 安危之道:现代市场经济的风险是很大的。我们要知道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企业长久的健康的发展下去。法家告诉我们怎样来居安思危。在这方面有着它积极的作用。四 决策之道: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法家告诉我们要制定完善的战略。按计划来进行我们的长远发展。

五 授权之道:当今企业,怎样授权一直困扰着许多领导者,法家中关于授权方面的思想给了我们指导和帮助。

六 赏罚之术:企业的绩效考核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来激励员工?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在法家的思想中找到正确的解决之道。

(四)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局限性

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流逝,儒、法、道三家的思想来到2000年的今天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的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东西,特别是一些由于社会制度的变迁造成的一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并不能适应今天的具体环境和情况了。因此,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局限性,并改进他们的落后思想,联系当今的现实情况来解决我们遇到的管理上的问题。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三家管理思想上的一些局限性。儒家:

儒家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显示出了它的一些局限性,像儒家的所说的管理的理想境界,是缺乏一些实施的前提的,目标的理想化使得儒家的很多思想不能很好的实施下来,儒家的一些思想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在当今的实际操作中,他说的“小国寡民”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些都是受到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影像产生的思想,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也没有他们发挥作用的地方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儒家过分 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的强调“礼”,没有认识当现实的复杂性,这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当今管理上,必须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规范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单靠儒家所说的“礼”是不合适的,只有建立一套规范的制度,员工的行为才有一个标准,大家才能在制度的约束下更加有效的工作。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当然,慢慢品读儒家经典,你还会发现有很多在现实中已经没有意义的东西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的对待儒家这一我国的正统文化。法家: 韩非的厚赏重罚的思想,是在战国时期社会严重**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需要拔乱反正的时期,厚赏重罚无疑是可行的做法,是迅速煞住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使社会从无序转向有序的有力武器。当社会严重混乱,歪风邪气已占优势,形成恶习时,如果不对这种恶习施以重罚,而只进行正常的惩处,是无济于事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拟提倡的新的社会风气,如果不以厚赏加以鼓励,也是难以为人们所接受的。因此,对于在这样历史条件下韩非的厚赏重罚的主张,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当前社会,我们的主题是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都是围绕着经济的发展来进行规划的,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经济和那时的社会的不同点,在当前管理上越来越提倡“软管理”的形势下,我们要更加谨慎的运用法家的思想,注意到我们在现在的管理中要更加注意人文关怀,要注意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关系,满足他们的一些基本需求,让他们产生一种依赖感,把企业真正的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更努力的来为企业创造价值。

在将厚赏重罚运用于现代管理时,是必需谨慎注意的。它的适应范围,大体是两种情况:一是社会、企业整体处于无序状态,百废待兴,需要拔乱反正时;二是需要集中力量打击、煞住某方面的歪风邪气,或者需要集中力量提倡、培育某种新风尚时,可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方面有限度地施行厚赏重罚。实践证明,在这两种情况下,实行厚赏重罚的效果,总体是比较好的。在当前的管理中,我们要注意赏罚的尺度。知道什么时候该“罚”?什么时候该“赏”? 道家:

当然,也勿庸讳言,和任何传统思想文化一样,道家思想既有精华亦有其糟粕。我们在总结道家思想的历史贡献时,也不应忽视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而是应以现代意识和科学态度,对道家思想所固有的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例如,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而常常走向极端,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甚至进而反对一切人类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否定文明的价值;因反对权威和社会的等级秩序、批判社会弊端而放弃社会责任、淡漠参与意识、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绝任何具体实际的社会改革措施,等等。应该看到,道家思想中的这些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的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 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不良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不过,虽然道家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消极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可以作为僵死了的思想化石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中,实际上,道家思想迄今仍具有“活的精神”;与其他的传统思想相比,它甚至包含了更多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真理颗粒,也包含了更多的可以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古老智慧,特别是由于道家所提出和关注的基本问题,往往都是一些贯通古今中外、属于全人类都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最大的广泛性、普遍生和永久性的价值和意义,而道家思想家们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更是充满了深厚博大的东方智慧,因此道家的思想的许多基本精神仍是一种“活的精神”,仍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开掘和阐发。

(五)小结

面对我国古代的这些思想,我们或许应该很高兴和自豪,但是我们更应该来积极的探索他们的深刻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研究管理学的学生,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儒家、法家、道家他们三家管理思想在当前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所在。

以上三种思想各有特色,但独立开来,便显出了缺点与不足,只有组合运用,威力才会强大,但切不可颠倒了顺序或过分强调某一种思想,凡事过犹不及。

过于依靠律法治理企业,容易造成员工忠诚度低,无归属感,甚至觉得不平等,受压迫,与公司貌合神离,完全是利益驱动。这样的企业一旦遇到重大的危机或困境极容易轰然倒塌,土崩瓦解。

而过于注重儒家的思想,又极容易导致像前面案例中提到的李总遇到的现象。

道家思想更要在前两种思想已经充分奠定公司扎实基础的时候才能导入。曾经听过某个企业的领导在大讲无为而治,但我知道的却是现在他们企业连罚款制度都没有成熟完善。此时想无为而治只能是天下大乱。

或许我们应该先以法家思想奠定公司的行为及法度基础。而后以儒家思想管理公司,最后达到道家“无为而治”的境界。用法家思想治天下,用儒家思想安天下,用道家思想持天下。或许你的企业团队将在商场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亦或许我们应该把这些思想都应用到当今的管理上,结合具体的现实情况来选择他们的思想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篇3

《论语》的目的就是想要人们懂得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也是复杂的, 不懂得社会的人, 则会处处碰壁, 事事失手, 一步错步步错, 其行为选择大都是错的, 因此获得的后果也都是烦恼和痛苦, 因此, 一生都将是失败的人生。懂得社会的人, 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能利用社会。就像利用自然界中的高山与河流一样。孔子的中心思想是要追求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如果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处世, 则就能获得快乐与幸福。不仅仅是一时的, 而是终生的快乐与幸福。

读《论语》, 读孔子, 我如醍醐灌顶般一下明白了很多。

世上的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 植物的根本和枝末我们大家都知道, 那就是都有根茎和枝叶, 没有根茎而光长枝叶花果的植物是没有的。而人的根本呢?人的根本就是学问和本事,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需要学习的过程, 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 那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有的人读了大学还是个很坏的人, 而有的人从未读过书却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所以说, 学问不是知识, 知识也不代表学问;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的, 哪怕不认识一个字, 但他做人好, 做事对, 对人好, 他就是有学问。而如果没有学问, 就等于一个人没有根本;而没有根本, 只有一点点知识, 那生活得就很艰难了。时代在变化, 社会在发展, 知识就随着要更新, 就像植物开花结果一样, 根茎在, 它就不断地开花结果落叶, 然后又不断地开花结果落叶, 反复循环。而没有根茎的植物, 顶多开一次花结一次果而已。不会做人, 尽管可以拥有一身的技能, 那也是失败的人生。所以, 我们从五岁开始, 甚至可以更早一点, 就要学习, 以便能“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但我更希望人们能“二十而立, 二十五而不惑, 三十而知天命”, 那么, 这一辈子就是幸福而快乐的了。

儒家教我们如何做人, 成为一个对社会于人类有用的人, 这也就是所谓的“入世”了吧。

于丹教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 让我们融入社会, 道家是我们的天空, 让我们心灵自由。读了孔子也许我们还得读读老庄吧。中国从来不缺乏文化的土壤, 只是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我们, 没有好好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罢了。

道家哲学在给我们灌输“道”。所谓“道, 可道, 非常道;名, 可名, 非常名”。王琨老师在讲到道家哲学这一课时, 我就非常认真, 想听听老师是给我们如何讲解“道”的, 可能是我悟性不够吧, 一直也没弄懂“道”, 还有些愤愤于这句“道, 可道, 非常道, 名, 可名, 非常名”。对于老庄的思想, 我之前也有些不认同, 总觉得他的逍遥游有些消极避世的心理在里面。可经过学习了解后我明白了, 老庄的所谓超越现实, 并非意味着逃避现实。

老庄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学哲学的代表人物, 在他的思想里面当然会有关于“道”的阐释。老庄认为, 这个世界的所有东西都贯穿于“道”。所谓的“道”, 就是一切存在物的根源, 亦是支配所有存在物的根本原理。

基于这个“道”来看, 所有的事物都没有差别, 亦没有是非, 更没有所谓的善恶, 或者“有价值”跟“无价值”的分别。即使看起来好像有分别, 那也不过是一时的现象而已, 因此老庄才说, 拘泥于那种差别的人是愚蠢者。

有一则叫“朝三暮四”的寓言, 就充分说明了这种现象:

有一个耍猴戏的男子, 一面把食物交给猴子, 一面对猴子们说:“最近生意不好, 从今天起, 早上给你们三个栗子, 晚上给你们四个栗子。”猴子们表现出非常气愤的样子。于是该男子又说:“啊!对不起……对不起……那么, 就改为早上四个, 晚上三个吧!”如此一来, 猴子们才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

其实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愚笨的人才拘泥于眼前的小利。我们往往会拘泥小小的利害关系, 而忽略了对大局的判断。

回顾我们的生活就不难明白, 我们的生活是在种种的利害关系中进行着。要完全不受利害关系的控制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管如何,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万物的纠缠之下艰难地进行。

从无限大的宇宙来看, 目前所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微小了, 不被这种小小的利害关系所拘泥的态度, 就是老庄所谓的“从现实中超越”。

中国传统思想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 充满着无穷的智慧, 读孔子和庄子的思想让今天的我获益匪浅。最后我以孔健先生编的《左手孔子右手庄子》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吧:“儒家教我们承担重任, 道家让我们举重若轻。我们脚踏实地, 用双手擎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摘要:儒家哲学塑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思考方式、价值观、生活方式。都说儒家哲学教我们入世, 道家哲学教我们出世, 读孔子和庄子能教我们游刃有余地生活。

儒家与道家 篇4

实际上,孔子与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治”虽然字面相同,而实质却不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以虚无,清静为基础,既反对 道德修养,又反对举贤使能。一而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却并不是说 领导者真正什么事都不做,完全不管,一放任自流。而是包含了如下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强调领导者“为政以德”。从修养自身入 手来治理国家和天下,如《吕氏春秋·先己篇》所说:“昔者先圣 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或者如《中庸》一里面所说: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君子笃恭”也就是孔子在这里所说的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还有一层意思是说,作为领导者,切忌事必躬亲,而应该举贤授能,群臣分职,也就是 《子路》篇所说的“先有司,举贤才”。《大戴礼记·主言》曾说: “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也说: “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儒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实质上是一个领导艺术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积极有为的态度,与道家主张虚无清静,顺其自然的 无为而治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换句话说,儒家的无为而治是个领导战术问题,道家的无为而治则是个社会战略问题。

人生天地间,要有所作为。儒家思想中包含了许多这样积极有为的思想。孔子周游列国,四处游说仁爱学说,试图以此来拯救天下苍生。他毕生实践生动诠释了其有为理念。但孔子也有自知之明,多次表示:“道之不行,吾知之矣!”一个守门人得知子路是孔门的弟子时,都这样问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孔子郁闷的时候也发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们看出,孔子主张积极有为,但又留有出口,即努力去做就好了,不往牛角尖上走,后世王安石说的“尽吾力已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就表达了这个意思。实在做不好了,我们漂流海外,去做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好了。没有自绝于人民的意思。后世孟子也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理想抱负,并仿照孔子游说列国。同样,并不是头破血流不回头,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还可以独善其身。

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明道篇》有诗云:“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诀,几人会得几人知。”《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意思。杜光庭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篇5

一、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发展

1. 对中国养生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

儒家崇四书五经, 学六术, 究其源, 实始于周代, 即以学习“礼、乐、射、御、术、数”的“六术”为主。到了春秋时期,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宗师, 提倡经学, 并整理六经典籍, 尚《易经》, 曰:“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能无大过矣。”战国时期, 儒学成为显学, 汉代提倡“独尊儒术”, 这股热潮一直到魏晋时代才消退, 而到了宋明时期, 又因理学的兴盛而再度崛起。就儒家的思想体系而言, 主要包括孔学、经学和儒学。具体说来, 孔学, 以仁、礼为核心, 尊孔子的伦理思想为中心思想体系;经学, 以易、诗、书、礼、春秋的“五经”为核心;儒学, 则是指以孔子思想为中心而衍生的庞大学术流派, 尤以宋明理学为主。总体而言,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中庸之道, 后文会作具体分析。总之,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结晶, 这也是一门中国几千年来学者研究不尽的学问。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包罗万象, 也对中国的养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甚至被称为“儒医”。可见, 欲深入了解中国的养生之道, 必对儒学之道有所理解。

2. 道家养生学的发展

道教养生学奠基于先秦, 形成于东汉, 定型于魏晋南北朝, 发展于隋唐, 成熟于宋元, 明清时期普及于社会。在《庄子·刻意篇》中:“吹嘘呼吸, 吐故纳新, 熊经鸟伸, 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 养形之人, 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到了汉代, 《太平经》有“神者受之于天, 精者受之于地, 气者受之于中和, 相与共为一道。帮人欲寿者, 乃当爱气, 尊神, 重精也。”道教养生之法丰富系统化发展于魏晋时期, 提倡重生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众术合修等思想, 在养生方法上表现为守窍类、气法类和引导类等。而内丹修炼法之流行始于隋唐时期, 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动静相宜, 起居有方, 饮食适度, 涵养道德的养性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另外, 葛洪的修道成仙说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宿命论观点, 认为人人都有可能修道成仙, 仙人与俗人惟在于修炼自己的“灵气”, 还其本然, 抛却世俗邪见的污染, 有一种引佛入道的感觉。到了宋元时期, 更是提出了内丹术, 即认为生命来源于道、人体生命是由性和命两部分构成, 性命双修使人复归于道并长生成仙。而明清道家养生学则形成了若干个学派, 影响较大的有三个:张三丰派、陆西星的东派、李西月的西派。正所谓“问鼎武当山, 养生太极湖”, 他们主修道教气功养生学, 自此始, 我国古代气功养生学开始全面进入中国社会。

二、儒家养生学与道家养生学的差异

1. 儒家的“仁者寿”与道家的“无为”

孔子的一个极具深意的养生学命题, 即“仁者寿”;这与老子主张“弃智”“绝巧”“无欲”及“无为”以返璞归真的养生观迥然异趣。从儒、道两家的哲学本义来看, 儒立“仁”, 而道立“道”。所谓“仁”, 历代儒家都从积极的角度出发, 提倡修仁爱之心, 能过“仁民爱物”“止于气善”, 达到任何情况之下都能保持仁爱之心。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 儒家认为, 养生之道, 修德为先。正如清代石天基在《长生秘诀》中所讲, “寿之切要, 唯以德善为主, 调养为佐”, 也即是说, “德可延年”。与此相对应的是, 中医典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言,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道家的养生学有老子的“三宝”:“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怎么来理解呢?结合道家哲学的立“道”本义, 即是对人生命存在的关注和生命本原的探求, “慈”是指对人生命的爱护和关注之心;“俭”, 则顾名思义, 是指“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而“不敢为天下先”应该指的就是与世无忧, 柔弱不争。那么, 如果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理解道家的哲学之思, 不难看出, 老子在提倡人们超越人为的强作妄为与嗜欲而达到自然而然, 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达到一种天人和谐统一的理想之境。可见, 只有超越了自我, 达到一种不与世欲物欲所累, 不受人为嗜欲所左右的崇高境界, 才能够无为而无不为, 所谓“忧患不能入, 邪气不能袭”, 与自然融为一体, 才有可能去体验、享受人生命中真正美好的东西。

2. 儒道两家养生之法的动静之异

儒家的养生之法主“动”, 强调精神振作, 积极进取, 养神练形;而道家“静”, 以静养、消极、无为为特点。就儒家的养生文化来看, 孔子五十而学《易》,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而《周易》乾卦谓, “天形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动也, 形气亦然, 形不动则精不流, 精不流则气郁。”早期儒家还主张以“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 来修身养性, 在当时就受到养生家的肯定。《文选》李善注引的《养生经》就总结了“六艺延年”的经验。然而, 对于道家来说, 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的, “淡然无为, 神气自满, 以此将为不死药。”也就是说, 人们的思想要安静、清闲, 不要存过多欲望, 而这样做就能使神志健全、精神内守、益寿延年。无独有偶, 老庄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在《无道篇》中云:“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 俞俞则忧患不能处, 年寿长矣。”而在《庄子·存宥》中, “必静必清, 无劳汝形, 无损汝精, 乃可以长生”。显而易见, 与儒家截然不同的是, 道家主为恬愉乐观可以免忧患, 养精神, 防外邪;虚静无为则可以防止多欲过劳;同时, 若以使心胸平正, 精神清虚, 延年益寿, 则要去名利, 戒色欲, 调情志, 修行止。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 惟有将这两种精神状态相结合, 方能在如此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世俗中真正地得养生之道。一方面, 人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看待社会, 要真正地体会儒家的所谓“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含义原仅指知人、知己, 即懂得协调处理人际关系, 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自觉地做到生活规律饮食节制, 劳役适度, 情绪稳定, 从而免除疾病忧患而延年益寿。与此同时, 又要以一种淡淡的“与世无争”的态度来处人、处事。若总以一种事事独占鳌头的心态行事, 到最后必定会身心俱疲, 现在世人的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身的过分争强好胜, 害怕错过任何机会, 到头来, 惶惶而不可终日。因而, 我们需要多一份道家的“淡泊”之志。

三、二者比较的现实意义探析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 不难看出, 儒道两家的养生学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之处, 但是, 二都均把“养德”放在“养生”的首要地位。儒家认为德即是诚信, 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 言而无信, 无以立。因而, “养德”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儒家追求的是入世, “学而优则仕”, 那么, 对于“做官”和“做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儒家看来, 一个人做官的时间短, 做人的时间长。若做不好人, 也就当不好官, 仕途就会不顺。而对于道家来说, 虽然强调“无为之道”, 但是德是道的外在体现。修“道”必须养德即“尊道贵德”, 否则, 德之不养, 是弃道而行, 即使修道, 也终将一事无成。

儒、道二家都对养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二者的养生实践活动, 在社会历史上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别。对于儒家而言, 其养生理论指导下的养生实践活动, 贴近并服务于大众生活, 在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支配地位。其提倡人们应该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具有极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相比之下, 道家养生文化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处世的情怀, 虽然它的辐射面较窄, 接受群体有限, 但可以看出,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太极养生。尤其是大学校园, 学习太极拳已然成为一本必修课, 国家教育对其的重视, 实则是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在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时, 能够以一颗淡泊的心态, 不过分与世、与人相争, 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可见, 道家养生学对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也同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 均有其各自的养生观。分析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发展对养生学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比较儒家养生学和道家养生学的差异, 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 而且对于健康处世心态的形成也具有极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养生学,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定彝.老子道德经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2]郝勤.中国古代养生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 1989.

[3]老子著, 辜正坤译.道德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杨伯峻.孟子译注:孟子·公孙丑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黄渭铭.论中国传统养生之道[J].体育科学研究, 1997 (2) .

[7]孙艳红.儒家的养生哲学与传统养生文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 (2) .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 篇6

中国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 包罗万象。在历经岁月淘洗之后, 能够穿越历史, 影响深远的, 当推儒释道三家。“释”亦即佛教思想, 其实是在古代即融入本土的外来文化, 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 这里不做阐述。我们要谈的是儒道两家思想在今天仍可以在教育领域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以下将结合我校实际, 浅谈我们在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对儒道思想的借鉴和生发。

一、管理篇———上善若水, 道家的境界

(一) “和其光, 同其尘”———民主平等的管理思想

“和其光, 同其尘”, 意思是解除万物纷争, 涵蓄万物的光芒, 使其混同尘俗。它的思想内核是无所偏爱, 一视同仁。达到这样的境界, 就可以超越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 使所有人都民主、平等地享有权利, 分担义务。

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 任何人都不该享有特权。职位有区别, 能力有大小, 才华有高低,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人, 大家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凤凰中学在管理中坚决执行民主管理, 把学校大事交给教代会、工会讨论表决。学校通过教代会讨论并通过了《凤凰中学优秀教师评比细则》, 《凤凰中学校内骨干教师评定细则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学校规章制度, 充分体现了民主管理的精神, 同时充分调动了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适度留白的管理艺术

三十根辐汇集到一个车毂上, 正因为有了车毂中的空间, 才有车的作用。糅合陶土做成器皿, 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 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筑房屋, 有了房屋中空的地方, 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 “有”给人提供便利条件, “无”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我校在教育管理上, 非常注意“留白”的艺术, 管理者大胆取舍, 有所为, 有所不为。今天的教育管理, 已经是发展得越来越具体周到, 越来越细致精微, 曾有专家指出, “今天的教育, 做好了常规就是不寻常了”。当管理细致到深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其实每一个被管理者的自我就已经受到了强烈的挤压和侵害。没有了自我, 何来主动性?没有了自我, 何来创造力?所以, 我校既要依法管理, 制定必要的管理条例管理法规, 使管理有法可依, 同时也注意避免政策法规的名目繁多, 给老师们留下了较多的自主空间。

最好的管理者, 下属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管理者, 下属亲近并称誉他;再次一等的管理者, 下属畏惧他;更次一等的管理者, 下属反抗他。

(三)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自然本真的教育追求

万物纷纷芸芸, 但最终各自都要返回它的本根。复归本性就是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懂得了万物变化的规律就是明智, 不懂得万物变化的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能做到自然本真, 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教育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有太多“摸着石头过河”的茫然和盲目性, 我们看到很多名校竖起了旗帜, 也听到了很多专家的很多种教育思想的争鸣, 看多了, “五色令人目盲”, 听多了, “五音令人耳聋”, 反而有点不知何去何从了。所以, 我们必须把握一点, 教育不能背离常识, 不能为了搞品牌而强行搞品牌。教育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服务, 一切为了人的存在, 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一切为了人的幸福。我们张家港大力推行的“生态课堂”理念, 正是为了拨开云雾, 让我们避开纷扰回到教育本身, 尊重教育特质, 尊重自然规律。我校努力构建的“仁爱课堂”, 正是我们追求教育本真的努力探索。我们相信, 真正的教育是繁华落尽的, 是质朴简洁的, 唯有本质的才是永恒的。

(四) “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谦恭普惠的高尚情操

圣人的品格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处在众人所不愿去的卑下之地, 所以最接近于道。“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是“委曲求全”的辩证法,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管理者必须要有“善利万物”的襟怀, 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护, 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需要关心, 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有生命, 学校的一桌一椅都是财富。普施恩泽, 惠及大众, 这样的领导者是受人拥戴的, 是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的。反之, 如果管理者好逸恶劳, 计利忘义, 远嫌避怨, 那么下属必会鄙之远之, 使其“高处不胜寒”, 失去人心, 那么也就很难做成事业了。

二、文化篇——“仁爱”教育, 儒家的襟怀

(一) “仁爱”德育, 培育胸怀天下的君子品格

儒家对人的发展的理想追求就是使人“知礼”、“成仁”, 使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育人目标, 在今天仍需大力宣扬。

培养仁爱之师, 让教育春风化雨。我校大力打造研究型德育队伍, 注重走德育创新之路, 德育工作凸显人文关怀, 德育课题彰显生命教育和生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使德育工作有高度, 有深度, 有厚度。我校教师通过“桐荫讲坛”, 强化德育叙事研究, 提升育人的水平和境界, 德育工作做得细致和深入, 深得社会好评。

润泽“仁爱”学子, 让成长乐而忘忧。孔子在道德修养上主张“内自省”, 从道德的角度看, 即是通过不断自省, 完善人格修养, 使自己的品德渐趋完美, 以达到“君子”的标准。因此, 我们在每个班级的黑板报上统一设计了“省吾身、善为人”的表格, 针对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 定期更新自省内容。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志于道”, “志于仁”;完善人格修养, 做到思想纯正, 举止得体, 讲求礼仪;主动向学, 力求达到“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的境界。

我校开展了“省吾身、善为人”主题教育活动、学生“桐荫社团”主题活动及“在圣贤的光芒下成长”主题宣教活动。我校通过环境渗透, 通过活动引导, 力求把“仁爱”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 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谦谦君子”,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有着民族灵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仁爱”课堂, 打造刚健清新的教育风格

我校借助生态课堂建设的平台, 结合市级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及青年教师“成长杯”、中年教师“成才杯”课堂教学比赛, 开展了“仁爱课堂”主题研究活动, 把仁爱的理念融入课堂, 让“有教无类”的教学对象观、“学无常师”的学习资源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观、“为仁由己”的学习方式观在课堂上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在“仁爱课堂”主题研究活动的基础上, 学校申报了苏州市级《仁爱文化对学校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和《仁爱文化润泽下的生态课堂案例群研究》, 围绕两课题又设立了13个子课题, 作为校级研究课题, 近两年来, 围绕仁爱主题共发表文章20余篇。

在“仁爱课堂”的建设中, 学校确立了“学习———领悟———内化——提升”的思路, 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在“仁爱课堂”的探索路上, 学校采取的是“以点带面”的策略, 即先由一两个教研组重点攻关, 然后带动其他教研组的进步。在市局组织的第八、第九届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期间, 学校政治组、语文组对外进行了“仁爱课堂”的公开展示, 2010年12月, 第十届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期间, 学校进行了整体展示, 有7个教研组的14位老师进行了生态课堂的展示, 得到了一致好评。

(三) “仁爱”生活, 追求自然古朴的生命体验

现代生活一个最大的缺憾就是远离了历史, 背离了自然。历史是民族文化的根, 是我们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自然既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物质家园, 也是人类灵魂安放的精神家园。我校为了能够给学生营造自然古朴的生活氛围, 让学生体验与文化同行与自然相拥的幸福感, 学校研发了综合实践课程, 并形成了校本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积极开发校外资源。

早在几年前, 学校结合凤凰这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土地, 以“关注地方文化”为切入口, 从本地区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入手, 从“探寻家乡文化”、“为家乡特产设计广告”、“我们的民风民俗”、“了解灿烂的民族文化”等角度,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转化成活动, 我们把万亩桃园、恬庄古镇、永庆寺、红豆园、河阳山歌馆等定为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

我们定期带领学生走访千亩桃园, 踏访恬庄古镇, 山歌馆里学唱河阳山歌, 永庆寺里听千载钟声, 红豆树旁发思古幽情。总之, 让学生在体验、经历、参与中了解、热爱家乡, 并在活动中增强能力, 力求突出地方特色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关注家乡文化的同时, 引导学生去触摸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 有效利用校内资源。

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得天独厚的资源, 开辟校内基地, 开展活动。校内有一块10亩多的土地, 我们带领学生开展了种植活动, 分果树种植、蔬菜种植和花卉种植。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养殖活动, 有家兔养殖和家鸽养殖, 校园内有一条15亩的鱼塘, 我们开展了淡水鱼养殖活动, 并邀请养殖户作专题讲座。

3.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配合着学生活动的开展, 我们先后编写了校本教材《文化凤凰》、《我们身边的种植和养殖》, 并在各个年级使用。在新学期, 我们正围绕着校园文化的核心, 编写《我与仁爱同行》校本教材, 通过组织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通俗易懂的古代读物,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受传统美德的滋养, 为他们的健康发展, 打好人生的底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呈现出了双赢的局面, 学生、教师得到了提升, 学校得到了发展。

上一篇:农机节能减排技术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