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

2024-09-25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共4篇)

孔子教育思想的完整美 篇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人士, 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依然散发着荧荧光辉。作为一个教育者, 我们能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了借鉴什么呢?能够怎样把传统的教育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更好教育学生, 取得更好的效果, 培养智商情商都高的合格人才。

一、以身作则, 言传声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孔子认为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正派的作风在教育过程中能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孔子说“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教师自己都没做到端正, 如何让学生端正。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班主任影响更明显。孔子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 也是实践者, 他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 能言教者多交流, 言不能教者以行影响他。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既不错过人才, 也不浪费言语。言在说理, 不言在于示范, 言传身教, 孔子更强调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教师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知识, 增强自身素质, 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 教育学生要坚持不懈。作为一名好教师, 敢于放下先生的架子。孔子倡导“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公冶长》) 。为人师者, 做到了既敏捷.又勤奋好学, 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当作是可耻的事情:所谓“君子博学于文” (《雍山》) 。——这不仅不会降低威信, 而且将大大提高教育者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圣洁地位。

三、爱教爱生, 无隐无私

孔子说“仁者爱人, 智者知人”。就是说仁者要爱护人, 关心人, 把人当人看待。智者要了解人, 识别人。在教育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 思想动态, 生活细节, 遇到问题及时的给予学生帮助, 使学生能把你看成朋友, 看着依靠, 能够向老师袒露心声,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教育学生要倾己所有, 做到无隐无私。孔子重视学生特长, 能虚心向学生学习, 这在现代的教育中, 很难做到这一点。正因为孔子能爱人, 能知人, 他与自己的弟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得到共同的发展进步。以众人为师, 以众人为亲, 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应该有的品质。

四、循循善诱, 讲究教学方法

孔子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 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夷”、不愤不启, 不诽不发”、“举一翻三”“闻一知十”等。颜渊曾赞叹孔子:夫子循循然善于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由此可见, 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 讲究教学方法, 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 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条件。

历代先贤智者很多都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如韩愈的《师说》,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者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素质教育更需要孔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教育如何更好的教育者要求我们能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中吸取营养。

浅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2

关键词:孔子,人,教育

孔子学说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论仁德、论道、论修养、论处世、论孝悌、论为政、论教育等等, 但它的深层实质意义归结于人。孔子从人出发, 重视人的主体作用, 深刻地阐述了人的道德、学识修养问题, 提出了重要的教育思想, 并“一以贯之”在他的教学活动中, 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孔子关于人的论述, 是我们研究孔子学说最有理价值的所在, 是孔子学说异于其它流派思想学说的特征。

孔子肯定人, 歌颂人的尊严。“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论语·颜渊》) , 热爱人, 了解人, 是行仁道的内涵, 是对待人的基本出发点。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承认人的本性, 指出社会环境的影响。他鲜明地表达了人在社会现实中“无可无不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世界观, 奠定了儒家积极进取“入世”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展现出来。它是现实的, 具体的。社会客观条件改变的时候, “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 练出新的品质, 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变着自身, 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 造成新的交往方式, 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用这样的观点来分析孔子论述人的动因, 在于以人为中心, 从认识人生和改造人生的总体角度考虑, 在社会关系中突出教育人的作用, 尤其以“教育”手段达到人的德智发展, 对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孔子敏锐地意识到, 治理国家重要的方面是人的教育, 以及发挥教育的社会作用。“子适卫, 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遮矣, 又何加焉?’曰:‘富之。’曰, ‘既富矣, 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讲人口增加, 百姓富足, 再加之对人民教育, 这才能使国家真正强盛, 才能使民族得到发展。他提出“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的教育思想, 第一次把贵族受教育特权打破了, 劳动人民的子女也可以得到教育, 这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教育。他还“躬行”于教育, 弟子先后有三千人, 贤者七十二人, 是第一个创设大规模私立学堂的人。他收集鲁周等国文献, 整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古籍作为教材, 提出比较完备的教育教学理论。

孔子的教育是以人为本, 他创立“因材施教”的思想, 因不同教育对象, 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论语·先进》记载: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 由也兼人, 故退也。”显然孔子是依据学生秉赋气质的实际情况, 对学习松懈且行为畏缩的冉求就鼓励他前进;仲由好勇过人, 冒失一些, 就教他慎重, 这样教育就达到各尽其材。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循循善诱”的教学观念, 体现了科学的教学艺术, 注意人的主体发挥,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尔》) “愤”是想把问题弄明白但尚未明白, “悱”, 思考问题心有所得但语言还不能表达, 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 就不启发。意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教师以适当的方法启发引导, 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启发式”、“举一反三”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孔子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总结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 从春秋至今, 被人们传承运用, 发扬光大。

现代哲学家冯友兰指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他的哲学观点, 标志着古代思想开始从神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他还把人和现实生活提到了重要的地位, 从人的实际生活的需要, 观察和了解问题, 并且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修养。”这些肯定的论述是确切的, 首先, 孔子从人的需要到怎么做人的论述, 形成了自我完备的理论体系;其次, 孔子关于人的学说, 对神权的摒弃, 高扬人本思想而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再次, 孔子做人的道理, 从古至今是中华民族思想的根蒂和精髓, 仍然是当代人精神世界获得理论支持与指导力量的现实性依据。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3

一、教育目的—育才济世

孔子教育主要是为当时社会培养精通学理、人情练达的济世之才和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1], 通过他们实现仁政理想。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得更明确:“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这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指教育不分等级和种类, 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打破了春秋时期“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的传统。孔子创办私学, 广收门徒,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 身通六艺者, 七十有二。”孔子说:“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有人说, 学生交了肉干孔子才肯教书, 可见他并不是“有教无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向孔子交肉干, 其实是行弟子之礼, 亦列为孔门之后, 孔子当然要负起责任[2]。孔子的有教无类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一, 学生无论贵贱, 均可接受教育。孔子的弟子就家庭出身而言有贵族、有平民, 有商人, 甚至还有“贱人”。其二, 不论品行高低, 均可接受教育。其三, 不分地域籍贯, 广泛招收弟子[3]。

孔子“有教无类”的信念, 来源于他对人性的剖析。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他认为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于人的塑造超过了先天的遗传。

三、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文化知识

(一) 道德教育。

孔子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放在第一位, 力求把学生塑造成为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 以担当治国重任[4]。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只要是礼、仁、义、悌、忠、恕、信、智、中庸等。他认为道德的核心是“仁”, 主张以“仁”为人生观。在德育教育中, 他首先坚持立志有恒。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其次, 他主张克己内省,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他提倡改过迁善, 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之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此外, 他还奉行身体力行, 知行统一, 言行一致, 为人要“言必信, 行必果”[5]。

(二) 文化知识。

孔子想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 全面发展的人才, 所谓“君子不器”[6]。在智育教育中有“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之分。

“六艺”: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算:算法。六艺是以前“学在官府”时的教学内容, 孔子把它沿袭下来。

四、教学态度——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是教师必备的两种品德。“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 教师必须有广博的学识才可以教人, 因此, 为师要勤奋学习, 学无止境。孔子自言:“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于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五、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寓教于乐

孔子的教育方法非常灵活和有效, 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寓教于乐等等。

(一) 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 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 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 故不同也。”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来源于“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7]

(二) 循循善诱。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 他称赞孔子的教学方法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虽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 孔子常常结合生活中一些浅显生动的事例, 诱导和启发学生深思。

(三) 寓教于乐。

孔子教育学生时努力创造越快的教学环境, 寓教于乐。子曰:“志于道, 居于行,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述而》) 游于艺体现了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艺后如鱼得水之乐。孔子要求学生勤奋好学, 但是也要在愉快的心境下学习。“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意思是“学习起来就像始终赶不上, 还怕把学到的丢掉了”。

六、结语

综观《论语》一书, 孔子从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理念等诸多方面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且对中国教育史甚至世界教育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我们今天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 即使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古代的优秀传统, 以服务于现代教育。

参考文献

[2]徐冠杰, 吴健.丛教与学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文学教育, 2011: (8) :16-17.

[3]黎莉.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核与教育价值—丛“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看孔子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教育探索, 2009 (1) :7-8.

[4]刘奎臣.概说孔子教育思想理论.英才高职论坛, 2007 (4) :14-16.

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4

一、教育的作用

孔子首先注意到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对政治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

1. 培养治国人才。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取决于有无“贤人”执政。《宪问》记载:“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 康子曰:‘夫如是, 奚而不丧?’子曰:‘仲叔圉治宾客, 祝砣治宗庙, 王孙贾治军旅, 夫如是, 奚其丧?’”孔子认为卫灵公之所以无道而不丧, 是因为他拥有外交、内政、军事等各方面的杰出人才。孔子认为人才是国家的栋梁, 社会的支柱, 他们对国家政治的作用甚至高于一国之君。人才的培养则有赖于教育, 所以政治上不得意时, 他便转向从事教育。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当官从政, 他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意思是说只要教育好学生对父母孝敬, 对兄弟友爱, 并把这种孝的道理应用到政治上去, 那么作为教师, 就已经是间接地参与了政治, 何必一定要做官呢?他的学生很多成为治国人才, 被统治者赏识, 为春秋末期各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这种人才立国的思想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2. 开发民智。

孔子反对苛政, 倡导“德治”“仁政”, 他主张教民, 认为采用闭塞民智的方法治国非常愚蠢且不人道, 不符合“仁”的精神。他说:“不教而杀之谓之虐”, 意为不先对人民进行教育, 任由他们犯错误, 最后杀掉他们, 这是“虐”;“以不教民战, 是谓弃之”, 意为不先对老百姓施行训练, 而让他们去打仗白白送死, 那就等于抛弃了他们, 这是不道德的。相反, 用“礼”“德”去教育人民, 则会使“民敬忠以劝”, 能更好地实行统治。比起奴隶主把奴隶看作牲畜或会说话的工具, 残暴地驱使和奴役他们, 孔子的教民思想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 值得我们肯定。

此外, 孔子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人先天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 后天的教育才使人有了知识、能力、修养各方面的差距。《阳货》篇载:“子曰:‘由也, 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孔子与子路的这段对话告诉我们, 即使你本性爱好“仁知信直勇刚”这些德行, 但是如果不学习, 不接受教育, 就不但不能形成属于自己本身的品质, 反而会导致“愚荡贼绞乱狂”的弊病, 可见“仁知信直勇刚”与“愚荡贼绞乱狂”之间的转换是以教育作为契机的。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

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从政人才, 《论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思想。

1. 教育内容为从政做准备。

《述而》篇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这四门课程所传授的文献知识, 所培养的对人对事赤胆忠心, 与别人交往诚实讲信用的品质都是从政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子路》篇记载孔子拒绝学生樊迟学稼学为圃的请求, 并指责他:“小人哉, 樊须也!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 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可见,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 不需要懂得生产知识, 做到“好礼”“好义”“好信”, 就可使“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教育要培养在上位实行统治的人才, 要为政治服务。

2. 孔子把从政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的标准。

他评价冉雍, 说:“雍也可使南面。”冉雍这个学生很有德行, 可以做官。《雍也》中记载他在季康子面前夸耀自己的学生具有从政的条件和才华:“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 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 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 于从政乎何有?’”。

3. 孔子直言要培养从政人才。

“子曰:三年学, 不至于谷, 不易得也”。谷是古代官吏的俸禄, 孔子认为在他那里学习三年后还做不了官的人, 是不容易找到的。他还说:“学也, 禄在其中矣”, 意为学习, 就是为了做官。子夏说:“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把“学”和“仕”紧密地结合起来, 正是孔子的教育目的。

4.《论语》记载了大量学生问政的片段。

《颜渊》章有子贡问政, 子张问政;《子路》《宪问》章有子路问政;《卫灵公》中颜渊问为邦等等, 内容涉及政治活动的方方面面。

孔子在教育对象上的主要命题是“有教无类”, 他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史载孔子弟子三千, 就是实行“有教无类”的结果。《论语》提及的弟子大概三十来个, 有来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子弟, 如南宫敬叔、孟武伯等, 也有生活贫困的平民颜回、野人子路;大部分学生是鲁国人, 也有卫、陈、齐、宋等国的学生;所谓“孔门多杂”, 孔子收学生不论智愚、年龄、贫贱、国籍。“有教无类”的提出, 打破了奴隶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 从根本上扩大了教育范围, 把受教育的权利扩展到平民阶层, 促进了文化下移, 有力推动了春秋末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敢于冲破传统, 锐意创新的精神。遗憾的是他没有收过女学生。

三、教育内容

1. 孔子继承发展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 引导学生学诗、学礼和学音乐。

(1) 孔子高度评价《诗经》:“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诗里面丰富的美育、德育、智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从政能力;诗在思想内容上符合“礼”的准则,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诗还可以用以激发志气:“兴于诗”。他还督促自己的儿子学诗:“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 其犹正墙而立也与!’。”《论语》记载孔子经常与弟子谈诗, 可见他对诗歌教学的重视。

(2) 孔子教学生学礼。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状况, 孔子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复礼”。他要求儿子学《礼》:“不学《礼》, 无以立。” (《季氏》) 礼教的内容很多, 包括各种行为规范、规章制度, 其核心是“正名”。《子路》篇载:“子曰:‘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其具体要求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是合其道而不越礼, 即“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孔子礼教所宣扬的封建等级伦理观念, 符合上层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为历代上层封建统治阶级利用, 显示出孔子思想的阶级局限性。

(3) 孔子重视音乐教学。他提出“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的观点, 把乐教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倡导“中和”的音乐教育, 高度评价《韶》《武》, 说它们尽善尽美, 是符合“中和”的雅乐, 而当时流行的民间音乐则受到孔子的排挤。他指导学生学习合“中和”之道的古乐。《先进》记载有一次孔子听到子路演奏的乐曲不合“中和”之道, 就很生气:“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孔子“中和”的音教主张和他中庸的哲学精神、“复礼”“仁政”的政治观是相一致的。

2. 日常生活中, 孔子对学生进行多种教育。

(1) 教学生为政。孔子教给学生从政所必需的理论和知识, 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技能, 在从政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子路》章记载仲弓当了“季氏宰”, 问如何管理政事, 孔子说:“先有司, 赦有过, 举贤才。”孔子建议仲弓要对手下进行教育, 并宽容他们的小过错, 选用有才华的人。又如“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子曰:‘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教子夏处理政事不能操之过急, 要适度, 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 要有长远的眼光,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工作, 成就大事。

(2) 教学生为学。孔子告诫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 要有恒心:“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进也”;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要严密谨慎:“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要善于改错:“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要虚心:“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他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做到“学”与“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与“问”结合:“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学”与“习”结合:“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要多闻多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一以贯之”, 把知识系统化。孔子对学的认识既深刻又全面, 值得我们今天认真学习和借鉴。

(3) 教学生交友。孔子提出“以友辅仁”的观点。他教学生交友要很讲信:“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还要讲中庸之道:“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教学生择友:“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即要交益友, 远离损友。在孔子的眼中, 朋友关系是等级森严的封建人际关系中是一种平等灵活的关系, 孔子深刻认识到这种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所以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论语》中记录的孔子的教育内容还涉及生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 非常丰富, 值得深入探究。

四、教育方法及原则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精华最多, 贡献最大的部分。

1. 启发性教学方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育方法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就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会不了时, 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时, 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一个角怎么样, 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角怎么样, 就不再教他了。孔子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和开启。《论语》载, 孔子主要采用谈话、讨论的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公冶长》载:“颜渊, 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三两个学生坐在一起, 由孔子提出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孔子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集思广益。这种启发式教学非常成功, 颜渊深有体会地称赞孔子:“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 卓尔;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2. 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育原则上, 《论语》最突出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先进》篇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同一个问题, 对好勇果断的子路, 孔子教育他多方听取意见, 对拘谨退缩的冉有, 孔子则鼓励他敢于放胆去做, 不要瞻前顾后。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孔子的门下, 很多学生各有所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季路、冉有。文学:子游、子夏”。这都要归功于孔子的因材施教。

3. 形象性原则。

讲授深奥的理论知识或深刻的道理, 孔子善用比喻, 使之形象化。例如他讲授“为政以德”的道理:“为政以德, 譬如星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如他讲“孝”的道理:“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他形容君子多才、多和谐发展:“君子不器”;他要求学生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 未成一篑, 止, 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 吾往也”。浅显易懂的讲解, 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4. 循序渐进和巩固性原则。

孔子传授知识有步骤分层次, 由少及多, 由浅及深。有一次, 子路向孔子请教“何谓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孔子分三次回答子路的提问, 使子路逐渐明白道理。“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学习了新知识, 及时巩固它, 能从中得到乐趣;孔子深刻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 “温故而知新”, 他要求学生把“复习”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善于巩固使孔子成为一位博学的大师。

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其教育原则方面的思想, 是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总结下来的珍贵教育遗产, 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

摘要:《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本文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原则几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岳麓书社.

[2]曹尧德, 宋均平, 杨佐仁.孔子传.花山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故障穿越能力下一篇:层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