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孔子后有感

2024-05-22

观孔子后有感(通用10篇)

观孔子后有感 篇1

观电影孔子后有感

看完《孔子》,只记得一句话:求仁得仁,又何怨。也许可能加上一句:虽未能至,心向往之。只是内求的信念,是反求诸己,而非外求他人。

也许,无为方能无不为,但无为而非不能,无用安知不是大用。为何在乎结果,而非过程,无果而非成功否?有因才有果,无因而无果,因比果更重要,不是么?有A点方可达到B点,无起点何来终点,无生方能死?只求果,那是证明,有因无果,那是勇气,无因有果,那是荒谬。想有果,那要承受支撑果价值的艰辛。

也许,两点之间,直线不是最短。我们的意志和良知告诉我们,我们是有选择的自由的,能负责任的,可是我们在外部世界的日常经验中却受着因果律的支配。生活中我们明知“有因必有果”,是不是我们的生命最终也要服从因果律?以前我们提“曲线救国”,因为直线直接、血腥,是革命而非改良。若这样理解,两点之间,是不是就可以说曲线最短。遇山遇水,我们搭桥铺路,甚至挖隧道,从经济学层面说,这不是最经济的。路总要随着地势,你搭桥挖道,不是美化自然,而是破坏自然。如果我们要达到山顶,是不是也可以搭桥、掘坑?所以詹天佑的“人”字形铁路才是伟大的创举。一切伟大的创举总不能置于别人或自然代价之上。

孔子知不能为而为之,实则无畏,因其思想方能流传千古而不衰。在此不讨论其作为儒家思想之源的效用而存在。也许在功利社会的当今,有因无果,不成主流,实认愚蠢。所以当今最短这样思想理念,所以成功学成了主流,大家都想有车有房有美女嫁个有钱人。有人说有钱人就是等有了钱才是人,学好数理化不如拼老爸,有了钱就能活在天堂,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就在于有钱否,再也不是好人与坏人的区别了。

如今社会最喜欢树立英雄,所以孔子只能作为圣人。伽利略说过:需要英雄的国家真不幸。所以如今最缺的是圣人,而非英雄。孔子知不能而为之,实则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良知应起到的作用。如今中国,谈的是权、钱和关系,所以时代的使命必与之相反,那又有几个人能够明确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有时我们说个人的伟大,其实历史并不使单个的人不朽。虽然孔子知不能而为之,但他不能打断历史的循环。历史总是曲线前进的,就如基因也是螺旋式的。若个人想用直线式打断历史循环前进,那某些个别事例、事迹或事件,也同样打断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循环。无论何时,只要人们追求他们的目标,像耕种那如果没有他们的劳作,就无所出产的土地,若强迫自由飘荡的风扬他们的帆,越过不停翻滚的浪,也就打断了无目的的,只能在自身内翻转的运动了。所以影片中说,夫子的思想又有谁能够理解。所以当我们在一种历史过程的意义上深思历史的本质、国家的历史命运及它们的沉浮兴衰时,永远不能寄托于个人而忽视历史过程必定是循环的。

我们所有的人都通过出生来到这个世上以及这个世界通过诞生而持续更新。也许这才是我看《孔子》最大的想法,历史总不能靠个别人来承担。既然提出“文化强国”理念,回归孔子儒学不知可否?改变如今民不民、政府不政府的局面。

孔子最后回鲁国讲学立着,我们也可以反思下如今的教育。从教育功能上看,其目标不是把年轻人引入世界,而只是带入世界的一个有限部分。教育不能不伴随着教,没有学的教育是空洞的,很容易陷入道德和情感说教,但是没有教育也能轻而易举地教,一个人即使活到老学到老,也不一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必须留给专家和教育局考虑的细节。

其实,教育的要义在于,我们要决定我们对国家的爱是否足以让我们为国家承担责任,是否要让它免于毁灭,因为若不是有新的、年轻的面孔不断加入进来和重建它,它的毁灭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育是立国之本,不是说来玩笑。强国战略无不是人才战略,而不是政治、经济、军事战略,但也不是不无关系的,只是轻重之别。

同时,教育也是要政府决定,政府对孩子的爱是否足以不把他们排斥在体制之外,是否要让他们自行做出决定,也就是说,不从他们手里夺走他们推陈出新、开创我们从未预见过的事业的机会,并提前为他们重建一个共同世界的任务做准备。也许中国畸形的教育与西方教育方式的区别就在于此吧。

观孔子后有感 篇2

关键词:结构布局;人物塑造;电影镜头;场景

《运转手之恋》这部台湾电影完成于1999年,在这部90分钟的电影里,苏照彬运用一种戏谑的口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其貌不扬的出租车司机的生活和爱情:轻松幽默又略带荒诞的叙事风格使得本片从始至终贯穿极强的观影吸引;一气呵成的故事情节吧貌似琐碎的生活巧妙的串联起来,向广大观众展示了一副活色生香的当代台湾市井风情画。

1.整部影片在结构布局上很有特点

整体情节尽管比较琐碎,但透过主人公苏大全的贯穿始终的内心独白将其串联起来,不仅是影片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台湾电影的一种“常态”,有一种化零为整的奇效。两次特殊的载客遭劫经历,使大全回忆生命中的种种片段:自己的家人、事业以及爱情。这些点点滴滴如同日常生活流水账似的娓娓道来,在主人公不疾不徐的自述中徐徐展开,让观众着实乐了一把——家人的各具特色:父亲的老成持重又不乏幽默,母亲职业带给的严谨专业以及生活温情,妹妹的独特兴趣行业里的奇闻异事,爱情的执着疯狂。让我们不禁感叹主人公外形与性格的强烈反差,正是这强烈的反差使得我们饶有兴味。

2.导演将台北的风貌从始至终地呈现在电影镜头中,使观者感受到浓浓的台北风情

借用苏大全的职业——出租车司机的所见所闻,台湾的大街小巷、各色风景都随着导演的镜头映入观众眼帘。有狭窄偏僻的小路,闹市的十字街头,有停泊满各色车辆的单行小道,有空无一人的高架桥下,也有高速奔驰的高架桥上,还有逗趣的加油站、特色的槟榔摊……这些场景的截取使得观众在观影之时能够真切的伴随镜头体验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将角色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而又不失灵活变化,确为一种把场景的调度与剧中情节以及观众的观影感受紧密结合的妙招。苏家的正港车行是影片的主场景之一,正港车行历经苏大全的学生时代以及入行成为职业出租车司机,它不是苏周的事业与苏家私宅的杂糅体。他记录了苏周的一份事业和家庭。车行的地理位置很特别,处于三岔路口,所以也见证了这里上演的生生死死。苏家的一双儿女的终身大事是牵动父母心绪的主要事件之一。苏家的餐厅是家中的主场景之一,在这里,小妹第一次把心仪的化工博士带来家中见父母,席间化工博士的反应令家人惊叹,但却赢得小妹的芳心。苏大全带庄静文来家里做客刚开始气氛也很尴尬,最终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个餐厅,这个饭桌,这个饭局,像是人物彼此之间联系的纽带,将主要人物的命运紧紧勾连在一起。

3.各形各色人物的成功塑造也是该片颇具特色的亮点

除却形形色色闪现在出租车中的乘客外,主要人物的塑造更现功力:苏大全的性格有几分淡定幾分闷骚几分幽默几分执着,说他淡定,在遇到劫匪的时候他从不慌张,还有闲情回忆自己的家人和爱情;说他闷骚,在他入行成为出租车司机的第一天时在车中臆想街边的美女因为他的飞驰而过刮走身上的抹胸短裙留下比基尼;说他幽默,在他遭遇车祸时,他还轻松地说人生嘛,难免会遇到意外;说他执着,当他遇到心仪的女孩,用尽一切办法不计代价的接近自己心仪的对象,用心的追求终于赚得美人归。大全身为计程车行老板的儿子,对开车这件事情的自我挑剔程度也很夸张。大全的性格处理貌似刻意而偶然,其实合情合理符合剧中情境。

苏周个性鲜明:职业普通,生活虽平常,面对心仪的女生游希子那份特殊的法医职业身份,他更多的是贴近人情的温情关怀,超越了常人对这份职业的歧见,淡定自若的关怀游希子,最终二人结为连理。

游希子既是一位普通的妻子,也是一位特别的母亲,她有着和全天下母亲一样的情怀,面对女儿出嫁和儿子成功交到女朋友,她难以控制自己激动的泪水;观看苦情电视连续剧也会被感动泪流满面。特殊的法医职业让她在日常生活中也流露专业精神,买肉时判断猪肉的新鲜程度,当儿子打算不结婚时提出保留精子以便将来试管孙子的建议。

当然,大全还有一位继承了母亲美貌的小妹,但是与外形截然不同的是她火星的个性,特别钟情各色的化学试剂,对化学试验情有独钟,并且屡败屡战。最终嫁给了一位在旁人看来怪异的、难以沟通但特别合自己眼缘的化工博士。大全的性格明显的继承了父亲苏周为人的实际持重、对爱情的坚定执着以及母亲性格中的冷静与泰然。这使得他平素外表的淡定冷峻成为一种必然而不显突兀,同时父母的职业整天面对伤痛和死亡,小妹的整日不倦的破坏力极强的古怪试验使得包含大全在内的苏家人对于生死问题举重若轻,为影片的结局走向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庄静文是一名外貌出众的女交通警察。她对婚姻保持不能将就的观念,但最终面对大全的疯狂而含蓄的追求,她选择了婚姻。二人的认识经历源于偶然:大全超速,静文开罚单。大全一见钟情。二人一方面外形极其不搭,一美一丑,职业也很尴尬,一个交警一个出租车司机。正是这种矛盾给故事的发展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你,成为一种典型的困境,这使得观众更加关注大全的举措以及二人的发展。大全为了追求心仪的对象可谓费尽心思:首先透过父亲的关系查到庄的执勤班表以“守株待兔”。然后让母亲支招,给庄留下深刻印象,包括各种耍宝似的不计代价的违反交通规则,这一切只为吸引佳人的注意,最终庄被感动,留下自己的电话,两人的美好爱情由此展开——美人的冷傲败给自己锲而不舍的追求。童话式的爱情令人称叹。

大全其貌不扬朴实自然,唯一出现过的“反叛”是在得到母亲游希子的恋爱建议——给女孩留下深刻印象后做出的阿飞造型:墨镜、赤膊连帽皮背心。令观众婉然。平素苏大全的着装和他的个性很同一:扎在人堆中毫不起眼,甚至有些丑陋。因为职业的关系,多半是休闲装加运动鞋。庄静文是一个外形出众的交通警察,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要求颇高,谁曾想有朝一日会邂逅大全,大全奋力的追求使得静文终于接受了他——每次主动出现在静文的执勤路段把各种规则都犯了个遍,一个把开好车视为人生要义的计程车行的老板的儿子,居然在心仪的对象面前开车跌跌跌撞撞,只为对方能够截停自己开一张罚单。静文的视而不见不足以使其退缩,反而更加不屈不挠的在她面前闪现。

4.影片的主题并不像一个单纯的爱情电影,还包含对生死的特别解读,平实自然而又略带自嘲的幽默给观众呈现出一道清新自然的浪漫之风

观孔子有感 篇3

今天,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内容是主讲孔子的一生由鲁国兴盛的国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衰弱到一个四处传教的乞丐,最终又回到鲁国的人生经历,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惨。

孔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学习孔子高尚,让人深有所思,是的,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个国家重用,但他没有被别的.国家用重聘金所动,依然效首鲁国,但最终被叛人挑拨而被赶出鲁国四处传教乞讨,如果;是现在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被视为尊重的人,但是那个战乱的时代,竟然像一个乞丐流落街头,连口饭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叹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让如此一位圣人堕落……

看到孔子在那种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动,在我们这个没有战乱,和平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种品行的人几乎已经见不到了,要想学会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简单,简单是因为只是扞卫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孔子也只是做到了这一点,但难是因为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要抛弃功名,财物,地位等等,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孔子这样伟大,但我们起码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恶事,在别人看来,我们远没有孔子伟大,但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观《孔子》有感 篇4

因为这是电影,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要将孔子的一生表现出来,实属不易。所以总体上而言,它还是成功的。

首先,感触最深的便是影片将尊师重道之风表现得淋漓精致,真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好好学习啊!古今对照,令人汗颜。古人需拜师求艺,学生自当十分尊敬老师,也会刻苦学艺。师生情谊真切深厚。孔子落魄流亡,学生依然紧紧追随,伴其左右;子路至死不忘师之教诲,扶正官帽;颜回不畏艰险地保护书籍,为之献身。我哭了,且不说修改了历史,不说两人的行为有些迂腐,却将他们变得崇高而又伟大,使其境界得以升华。

其次是孔子回乡后的那深情一拜,鲁国啊,父母之邦,养我之土,我终于回来了。我又哭了,为何影片要将其渲染得如此具有悲剧色彩?我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用孔子推行的礼乐来治理天下呢?我也同样追慕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男守本分,女有归宿,老有所依,子有所养。”的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得多好啊!

颜回说,孔子错在将全部理想都寄托在鲁君身上。我不敢苟同。我觉得自己也错了,如孔子般太理想主义了,没有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而是将希望建立在一个美好的伟大的理想之中。可是无论怎样依旧不能放弃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依然希望能够通过完善个人道德,而不是通过严格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孔子认为拿法来治国,是人们出于无奈才做的,人们不犯法是因为害怕法律,并不是出于真正的自我约束。

然而有一天,我无意在书上看到这是一种鲜明的道德泛政治化倾向。调节伦理关系,要诉诸人们的道德自觉,但并非人人都能达到高度的道德自觉,即使一个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也未必都能自动的表现出道德自觉。在“子见南子”一节中,面对巨大的诱惑,孔子的眼神和身体也有颤动,他是圣人,作为普通人,如何能向孔子那样坚守自己的信念。何况做君子是何其不易,像孔子那样,会遭小人的算计与嫉妒,也会被世人误解。无怪南子一句“世人只知道夫子的痛苦,有谁又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的境界呢?”便称其为知己了。显然,仅仅依靠道德来协调社会关系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过于抬高道德,将发现无力控制社会秩序的尴尬局面。这样的行政观念和伦理价值意识等都与当时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观孔子后有感 篇5

孔子,这位距离我们2500多年的老夫子,一直被人们尊称为“圣人”,对于他的事迹和生平我总是用仰视的目光和态度去接受。可是,电影《孔子》却让这位圣人走下神坛,历史在镜头的指引下,把观众重新带回到春秋时期那个战乱纷扰的年代。在那里,我们又一次见到了孔子,而这时的他却是个平凡、质朴、仁爱、执着、坚韧的普通人。

影片从孔子仕官鲁国开始,用叙述的手法为我们演绎出孔子的生平与思想。一边看着,我一边不由在心里追问:是什么让孔子能够具有如此的魅力,名垂千史?是什么让孔子能够穿越两千年的光阴,在当今的时代他的思想依然闪烁着光芒?是什么让孔子在今天不仅为中国人所推崇,而且在国外孔子学院也能办得红红火火?透过电影中的那些故事情节,我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了孔子的魅力所在,这种魅力不是别的,而是孔子伟大的人格。

孔子离开鲁国,在列国之间颠沛流离十四载,可是他的学生们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君子坦荡荡,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孔子与弟子被困,几天不曾进食,这时的孔子以琴音作伴,以琴音为食。当弟子将最后一碗马肉汤奉于孔子面前请他饮用时,看着饥肠辘辘的弟子,孔子只是象征性地喝了一口便将这救命汤与弟子们一一分享。危难之际心怀仁爱,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当学生颜回坠入冰裂的冰湖时,他不顾安危,誓死抢救散落在湖中的孔子的书卷,一捆捆的扔到岸上,宁肯为了恩师的书卷付出自己的生命。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孔子怀抱着逝去学生颜回,足足四个时辰不肯松开,他只想用自己温热的体温温暖心爱的学生,唤回他的重生,爱生如子,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当孔子当年的政敌季恒子年迈老矣,生命垂危之际,心里最为牵挂的人就是孔子,想求得孔子的救赎成了他心中最大的心愿。能让自己的敌人心怀之、敬佩之,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因卫国内乱,学生子路战死沙场,临终之前依然谨记恩师教诲:“夫子有教:君子就是死,官帽也要堂堂整整”。诲人不倦,润物无声,这就是孔子的人格魅力。

在影片的最后,主题音乐响起,王菲那天籁般的声线唱出了韵味悠扬的《幽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这仿佛就是对孔子一生的写照和咏叹。幽兰其香,不为献媚,不为流俗,扬扬其香,只因由内而外的深刻涵养,深邃思想,深沉爱意,深切担当。这就是孔子,一个有着巨大人格力量的孔子!

论孔子的慎言观 篇6

一、慎言的重要性

首先孔子认为,言语一但发出,所造成的影响将非常深远。《易经·系辞》记载,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弥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弥者乎?言出呼身,加乎民;行见乎弥,发乎远。”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将这种言语的影响理解为三个方面:首先在空间传播上非常广泛,卧室里发一言,就可以传播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在古代看来可能不好理解,但在今天的确如此,千里传音很容易地就可以通过电话和互联网来实现。其次在时间上传播也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并且一旦说出话来将不可能再追回,所谓“覆水难收”。第三,我们的言语不光会影响到身边人的行为和态度,还会影响到其他地区和后代的行为态度。由此可见,孔子是通过分析言语传播的特性,进而推论言语所造成的结果,来证明言语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后世子孙的影响。

其次,孔子还认为能否做到慎言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荣辱。《易经·系辞》记载,子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孔子在这里将言行提升到衡量一个人能否成为道德人的主要指标,而且进一步认为言行是一个人受人敬佩或者被人鄙视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是获得别人的赞美还是被人羞辱不是别人的事,而是由自己的言行所招感的,别人只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所以孔子才一再主张“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皓,反求诸其身”《论语·里仁》。而且孔子还将言语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到天地上,认为自然现象的变化可能与人的言行有某种关联。由此可见,慎言非常重要。

二、慎言的原则

孔子不但论述了慎言的重要性,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经验,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有些虽然不是很明确,用词也不尽相同,并且分布在《论语》的诸篇章中,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慎言。

(一)讷于言

这点孔子在《论语》中有过多次的论述。例如,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首先我们要明确”讷于言“是什么意思?“讷”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言难也。”在《古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语言迟钝,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说出来。”那孔子的意思是不是就是说我们说话应该结结巴巴才对呢?口齿笨拙的人应该得到奖励呢?如果是这样,那就误解了孔子的真实意图。我们再来看这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很显然,这句话是在对言语和行为的对比中提出来的,是相对于行动的敏捷而言,言语应该谨慎。由此可见,“讷于言”的真实含义,只是提醒我们言语应该格外谨慎,考虑周全之后再说,如果会让别人觉得迟钝,那也无妨。那为什么是这样呢?下面孔子提出了理由。

第一,《论语·颜渊》中记载,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也就是说,古人之所以不轻易许诺,不轻易表态,是怕自己一旦说出口后做不到,并且认为做不到是件非常可耻的事情,所以才不轻易说话。孔子通过反省古人的言行,提出这条理由是否有其合理性呢?我认为在今天依旧有着充分的事实支持。说到做不到,口无遮拦,信口开河这些现象,不光在古代尤其在当今社会更是非常地普遍,其原因有主客观各方面的因素,例如,张嘴说话毕竟比付出行动更加容易;而且要通过行动来实现承诺,还要考虑到可能来自外界未知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现代人的责任意识相比古人而言,可能有大幅度的下降,而更深层的原因就在于羞耻心的缺乏,因为觉得大家都这样,所以对说到做不到,并不以为羞耻。可见孔子对“耻恭之不逮”的认识是深刻而准确的。

孔子不但从心理方面探究了言之不出的原因,而且也反面作出了一个大胆地推论:“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随便地开口又不觉得惭愧,那么要指望他实现他得所说的话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具备轻易开口和缺乏羞耻感两个条件,那么可以预测这个人很可能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状况。这是因为一件事情能否按照预定目标实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并不单单如人所愿,而且缺乏羞耻感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压力感,所以才“为之也难。”对于这一点老子也有过相似的看法,他在《道德经》中说“夫轻诺者必寡信。”他用非常肯定的语气预测到这种人往往缺乏诚信的美德,二者的实质都是一样的。一是想提醒我们对于这种人我们格外要小心,对他们所说的话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重要的事情不可以随便委任,当他们做出背信弃义之事时,我们也不要太过于激动,因为这是必然的结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告诫我们,不要轻易许诺,对自己所说出的话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因此需要对所说的话承担责任。

第二,孔子还通过对听说关系的分析,提出慎言还可以避免出现过失。《论语·为政》中记载,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在这里孔子主张应该先听后说,多听少说,这也是针对人们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中心的心理现象而说。因为一般人都首先只关心自己,当自己心中有一些看法时,总是会急于发表,以获得某种成就感,这个时候而对于别人的见解看法,是根本听不进去的,而我们不能用心的听取对方的观点,那么对对方的观点就很难搞清楚,在后面的交流沟通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先听后,多听少说是有一定的道理。

其次,孔子还告诉如果在听的过程中,出现疑惑该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尤其在我们听别人发表看法的时候,一旦听到一些让自己感到疑惑不解或者怀疑的地方时,要么我们会对对方整个的谈话过程都会保持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所以也听不进去有益的东西;而且从开始产生怀疑起,心中会一直思考所怀疑的问题,很可能会对后面所说的东西也充耳不闻。这些情况都是影响我们正常交流的障碍。孔子很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要“阙疑”,就是把有疑惑的地方先放到一边,活搁置起来,事后在探讨。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也有利于我们从别人身上获得益处。总之这些都是为了做到慎言。

(二)因人而言

在孔子看来,要做到慎言,不光要少说后说,同时也要考虑到说话的对象,那面对不同的对象该如何做到慎言呢?这就要因人而言。

因人而言,首先意味在说话前要先看对象是否值得一谈。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在这里,孔子将谈话的对象,依照可与言不可与言的标准将人分为两类。问题是哪些人可以交谈?哪些人不可以交谈呢?我们通过在《论语》中寻找线索会发现,孔子对此答案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来,但是却依照道德修养水平对人做了分类,大体上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并对这两类人的人格的征做了大量精辟的论述。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学而》;“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很明显,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态度截然相反,一个是极力推崇,一个则是极力排斥,极力推崇的人更愿意与之言,反之则不与之言。由此可以推断,孔子说的“可与言”的人很可能是君子,“不可以言”的人可能就是小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遇到的是一个君子,则应该主动向他请教学习,也就是见贤思齐。反之如果遇到的是一个小人,则应该尽量避免与之交流,因为在孔子看来小人身上有很多缺点,比如心中只有一己之私利,没有正义感,傲慢,喜欢推卸责任等,和这样的人交往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平,也不会带来其他什么好处。所以在孔子看来真正会说话的智者应该是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其次,在确认对象适合谈话的前提下,孔子还提出要根据对象的资质来确定谈话的内容。《论语·雍也》中记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种划分其实是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资质不同而划分的。对此老子也有过相似的划分,《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但是二者性质截然不同,老子描述的是在听到大道后不同资质人的不同反应。而孔子则是探讨的面对不同资质的教学对象如何教学的问题。当然孔子的这种划分的目的不是要歧视某些人,只是在告诉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替对象着想,要考虑到对象的文化水平、智力水平和理解程度。

那么在考虑到对象的资质后,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这就需要考察“语上”的含义。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语者,告也,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人而无遢等之弊也。”也就是说,朱熹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资质不同而告诉他道理,这样别人就能很容易的接受和理解,学习也会循序渐进。朱熹对孔子的理解是准确的。这一点在《论语》中可以找到证据,比如,如颜渊,司马牛,仲弓等很多弟子向孔子问仁,孔子都是依据每个人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回答,还有问孝也是如此。

(三)应机而言

除过考虑谈话的对象之外,孔子认为要做到慎言还应该把握好谈话的时机。那何时说话才是恰当的呢?

《论语·季氏》中记载,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在这里孔子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说话才是适宜的,只是从反面告诉我们时候说是不恰当的。他将这些情况归纳为三类:第一类称为“躁”,就是还没有轮到你说,就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现象很普遍,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心直口快,想说就说。这并不是一种很合适的说话策略,因为它一方面很可能会打断别人的谈话,对别人不尊重,同时体现了自己内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第二类称为“隐”,就是本应该轮到你说了,可你却吞吞吐吐,故意遮掩,不愿意将事实真相说出来。这种行为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在孔子看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应该是光明磊落,不需要隐瞒什么的。第三类称为“瞽”,就是不看别人的颜色,不顾别人的感受,只顾着自己说。很多人可能会将“瞽”误解为这是见风使舵,巧言令色。其实这是对孔子的误解,首先孔子对“乡愿”和“巧言令色”之人是极为反感的,所以不可能只为了讨好人,才看人颜色。根据孔子对谈话对象时机的认识,我们可以推测,他的真实意思应该是希望我们通过观察别人的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及时了解到对方的心理感受和对谈话内容的理解程度,以便更有效地交流沟通。

(四)非礼勿言

应机而言也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这个限度就是礼。孔子对礼是高度重视的。首先在他看来,礼对一个人非常重要,例如,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也”(《季氏》)。其次礼对维持社会的和谐安定也很重要。例如,“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那礼是什么?一般人以为孔子的礼就是《周礼》,不知变通的落实《周礼》,就是合礼。其实并非仅仅如此。孔子认为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可见孔子认为礼的形式应该与时俱进,而非固步自封。其实在孔子眼中,礼的实质更加重要。《论语·八佾》记载,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可见礼是要表达内心真实的感情。另如《礼记·曲礼上》开篇便说:“礼者,毋不敬。”进一步揭示礼的实质就是恭敬心。(《八佾》)中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所不能忍受季氏的就是因为他对天子没有恭敬心。由此可知,非礼无言的实际含义,除过要求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处处合礼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要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常存恭敬心。一旦从内心深处生起了恭敬心,自然就会慎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孔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慎言,但是却从不同角度对慎言做了精辟而独到的论述。虽然言论比较分散,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虽然有些缺少相应的论证,但是如果仔细分析确实有其合理性。遗憾的是,孔子只是从实用的谈话技巧层次上去论述慎言问题,并没有进一步提升到哲学的层次上,而且对慎言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也缺乏明确的阐述。所以,这些问题还有待现代的学者进一步发展完善。

观六国后有感 篇7

这几天是在折磨大家的心里,高手可做T+0,不是高手的可放着不动,六国观后感。我想本周后三天情况依然如故,相信10月有好行情的,12.6坚决买入。现在此股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只是主力不甘而已,不要听信于有什么涨板出现,更不会大跌。

现在此股没有好消息也没有坏消息,只是主力不甘而已,不要听信于有什么涨板出现,更不会大跌,一个字--磨补充一下:明天可能有大阳[原帖]

补充一下:明天可能有大阳化工产业链加速运转20xx年09月27日09:23大众证券报微博。

本报讯近一段时间,磷矿石及相关产品的价格持续走高。湖北明珠和云南云福化磷矿石现货周一供应价显示,30%的`标矿车板价分别达到600/吨和610元/吨,单月涨幅接近20%,而安徽六国化工(12.80,0.26,2.07%)、湖北兴发化工、江苏澄星磷化工等20家企业的磷酸出厂均价也已达5368.75元/吨,单周上涨超过12%,逐渐又拉起一波小高潮。

中国化工网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从目前市场交易情况看,由于下游需求增加,磷矿石以及各种磷化工产品如磷酸、磷酸二铵、黄磷等,价格也是水涨船高,黄磷的价格已突破了19000元/吨,观后感《六国观后感》。同时,现货市场的需求量并没有因为涨价而减少,在一定时期,反而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从二级市场来看,磷化工行业相关个股如兴发集团(24.11,0.20,0.84%)、六国化工、澄星股份(12.58,0.01,0.08%)、湖北宜化(20.71,0.23,1.12%)等均逆势竞相上涨,无论是涨幅还是成交金额,近期都处于两市的第一梯队,在“阴雨绵绵”的市场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金元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杨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磷矿石涨价效应越往上游越明显,兴发集团上半年直接销售磷矿石获得的利润占到全部利润的60%,这就是很好的体现。业内把30%品位的磷矿石称为标矿,虽然我国的磷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平均品位在16.8%左右,富矿稀缺,通过选矿可以把15%-20%的磷矿石的品位提高,但需要150元/吨左右的加工费,这无疑提高了成本,而粮食增产逐现加速,导致化肥需求量不断增加,磷矿石的涨价可能还将持续。

观动物农场后有感 篇8

政府学概论论文

首先要说的就是,我真的选对了通识课了。政府学概论,听起来很玄乎的一个名字,因为老师的风趣的讲课方式,变得很有趣,很好玩,也很好学。既然说过不夸,那夸奖您的那段就跳过吧,我知道就行。

您让我们给你们提意见,我还真有一些。我当初选择政府学是为了知道中国政府的构造是怎么样的,比如省委书记和省长有什么联系啊,官阶是怎么样的啊,但是我们都没有学到。你讲的东西范围比较大,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学到了很多我以前完全没有概念的东西。也不算浑浑噩噩上完课了。我有一次课上到一半就走了,没有请假,实在抱歉,但是当时我真的有急事,我以为还能回来,结果包也没拿,望原谅。

进入正题。倒数第二次的课您给我们看了一部动画片,看动画片以前,我很激动,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面,动画总是少不了开心有趣的主题,我是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看的,我认为这个动画片也和其他动画片一样很好玩。可当我看完之后,我怎么都笑不出来了,我甚至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想哭。回寝室我就看了小说版的,虽然和动画版的有少许出入,但大体上是对得上的。本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

因为在看之前听老师说过动画的故事是反映共产党执政下的国家的建立过程,我就更想知道这是怎样一部动画了,作者是怎样用动物来表现政治上的问题的。

故事的开头讲的是老麦泽,一头猪,也是动物主义的提出者,进行演讲的事情。一天晚上,农场主琼斯先生因为生意不顺喝醉酒,残忍地鞭笞动物,动物们都很害怕他。当琼斯先生发泄完之后回去睡觉了。于是动物们按照约定好的到大粮仓集中,听老麦泽的演讲。猪们像斯诺贝和拿破仑早早坐在了前面,所有动物都听得很认真。老麦泽的演讲深入人心。他们还一起唱了老麦泽教的《英格兰兽》,它象征着自由和团结,就像国际歌。他讲完就离开了人世,剩下的就交给领导者们领导动物们起义了。

农场的经济持续低迷,有一天琼斯忘记给动物们喂食,动物们都饿昏了。他们合力撬了粮仓的门,大家一哄而上,争抢着食物。琼斯发现了,于是拿上鞭子就想过来阻止他们。动物们被激怒了,于是起义了动物们将琼斯赶出了农场。动物们自由了,他们可以自食其力,自己收获农作物,不必再受琼斯的压迫。他们讲农场改名为“动物农场”,斯诺贝成为了领袖,而另一个领导人,拿破仑则开始培训他的军队,开始篡夺的计划。动物们定了七戒,象征共产党宣言,虽然后来拿破仑执政之后,一个一个废除了,但它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老麦泽演说里面的自由世界真的实现了,至少现在是的。这一段应该象征着劳动人民最终其已成功,成功的成立了共和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拿破仑就发起政变,推翻了斯诺贝的统治,这个意味着人民的苦日子来了。

在小说里面,斯诺贝影射的是托洛茨基,而拿破仑影射的是斯大林。拿破仑训练了他自己的军队(一群猎狗),并依靠他的狗们得到了王位。拿破仑的统治方式与斯诺贝的截然不同,他贪图享受,完全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眼里。而另一只猪,斯派洛,由于他优秀的口才和灵活的头脑,成为了拿破仑的心腹。斯派洛是一个胆小鬼,在抵抗外来入侵的时候他只会躲在角落发抖,完全不会冲到前线去战斗,但是靠着麻利的嘴皮子,他将战功全拢到了拿破仑和他自己的身上,这种人影射的是莫洛托夫。不过残暴的统治换来的终究不是什么好果

子,他的“总统府”被愤怒的动物群给摧毁了,他自己也和那些猪们死在了其他动物的铁蹄之下。我想说,任何违背人民利益的事情都将换来人民的惩罚,或早或迟,该来的都会来的。我们的政府也一样,现在腐败的问题屡禁不止,爆出的反腐新闻令人们震惊。但是还是有无数的人不惜一切,狂热地追逐着名利,然而等待他们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在电影里面听到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四条腿好,两条腿坏”,这句话是七诫之一,但后来拿破仑他们学会了像人类那样用双腿走路,于是这条也被废除了。狡猾的斯诺贝教羊们讲这句话,深深被斯诺贝所蒙骗而不知所以。他们盲目追随拿破仑,高唱“四条腿好两条腿坏”阻止反对拿破仑的声音,代表愚昧的大众。而电影里面的另外一句“所有动物都是同志”反映了共产主义的思想。

电影里面最让我有所感触的就是那匹任劳任怨的马——Boxer。他智商不高,但是是动物主义理念的忠实追随者,积极响应革命领袖的号召,即使身受重伤还要坚持比别人多干事,直到被石头砸中而无法工作,拿破仑这个时候表现地假惺惺的,好像很关心他,但是最终把还没有断气的他卖给了宰马商,真是悲剧中的悲剧。我看到这里才想到了我们的政府会不会也是这样。而Boxer象征着相信“革命理论”的广大基层人民。这部寓言体小说以文学的语言指出了:由于掌握分配权的集团的根本利益在于维系自身的统治地位,无论形式上有着什么样的诉求,其最终结果都会与其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诉求背道而驰。我们都相信共产党的共产理论,它真的能保护我们顺利的走下去吗?只有时间能证明。

我能看出来的东西差不多就这么多了,当然还借助了百度的资料。这部动画内涵的东西肯定不止这点,更深层的东西还有待我以后去探索。

从《论语》解读孔子的舆论观 篇9

【关键词】孔子;论语;舆论;偏见

凡是存在公共生活的地方,“輿论”这个词的含义显得不言而喻。人人都与它有关或是可能有关。公众是舆论的主体,舆论是公众的舆论,如何理性客观地看待舆论和舆论的主体,人人都应该关心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论语》这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提及到了。读《论语》能见孔子其为人,读古书经典感悟先人智慧,笔者从《论语》一书中解读孔子的舆论观,这对处于颇为复杂的现代舆论环境中的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一、孔子对待舆论敢于质疑和批判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贡问老师:“乡亲们说谁好就好,说谁坏就坏,如何呢?”孔子说:“那可未必,还不如看看乡里的好人怎么说,坏人怎么说。如果乡里的好人说好,坏人说坏,那倒没准是好的。”舆论的主体是公众,也是指群众,古代的群众关系主要是乡党邻里(乡人)关系。群众的评价,古代叫舆论。孔子认为首先要客观全面地认识发表舆论的主体,经过调查分析再对舆论所指的事物做出评价,才能了解到事物的真相,不以光凭某一方舆论下结论,辨是非。这其中彰显了孔子理性的态度,孔子的理性还表现在他的质疑精神。子曰:“众恶之,必察焉。”(卫灵公第十五15.28)孔子认为对待舆论要敢于质疑和批判,认为舆论全都说好,或全都说坏,反而可疑[1]。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表舆论的主体极其复杂。可以用人与人扎推来形容舆论,人是最复杂的东西,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区分。比如受到法律制裁的一些人在父母眼里是孝子,在亲友眼里是好人,在哥们眼里是好兄弟好朋友,可是在受害者眼里是个极坏的人。对一事物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还有人不予评价。其中有制造主导舆论的“领导者”,其中也不乏有随波逐流之人,甚至还有添油加醋颠倒黑白之辈。有好人有坏人,有真好人真坏人,有假好人假坏人,不能跟着舆论东倒西歪。要进入舆论真相之门,还得独自思考调查考证一番,才能去伪存真。

其次舆论是否客观真实有待理性考证。孔子说对待乡人舆论要看“乡里的好人怎么说,坏人怎么说”,要具体分析不同舆论所指向的内容。收集民意时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以群分,群众也有好有坏,他们的眼睛未必雪亮。下面以一则舆论事例说明。今年六月,因长沙一小孩被抱走,经两小时全城接力被找到。之后“强烈建议国家对人贩子坚决执行死刑,不求关注,只求扩散”的言论刷爆朋友圈,那些对人贩子痛心疾首的言辞引起众多人围观叫好给力支持,大家群起激昂,伸张正义,舆论正在展示着力量和宣泄着激情,正当公众呼声高涨时,笔者看到凤凰新闻客户端转载自作者麦姐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不支持人贩子一律死刑”,作者指出“法律的制定永远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刑法里没有‘杀人一律死刑的规定。情节有轻重,惩罚也有轻重,罪行相适应,是刑罚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轻罪重罪刑罚一样重,那犯下轻罪的人会为了掩盖自己的轻罪而不惜犯下更可怕的罪行。有了轻重,才能让罪犯会有一个趋利避害的考量,至少不至于为了掩盖轻罪而犯下重罪”。设想一个人拐了小孩正在运去卖的路上,警察大规模追铺,逃跑很不方便的情况下该如何处理这个孩子。人贩子如果了解目前的刑法,科学的方法是扔下孩子独自逃跑。如果拐卖儿童一律死刑,科学的方法是杀掉孩子独自逃跑,因为扔下孩子难保以后不被识别相貌被抓处以死刑,人贩子会选择赌上一把杀人灭口。由此得出失去理性的舆论多可怕,回归理性的舆论发人深省。阎克文在翻译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的译者前言中写道:“公众舆论自然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者大家的意见。总的来说,意见有它的基本特征和流通表达的逻辑,首先,意见不是知识,更不是对知识的系统认知,尽管它可能会以某种程度的知识或信息为前提;其次,意见只是意见的主体对客体作出的反映,而不是对客体的本相的认知,当然更不是对客体本相的系统认知,尽管它必定会以某个客体为反映对象”。李零先生说“民意是政治,不是真理。群众说了算,绝不能滥用”。而且如果公众的理性离舆论越来越远,一旦感性主导着舆论,谣言自然就滋生了,“千夫所指的毁谤,众口铄金的谣言”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在现代承受不住舆论压力选择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在这样的小地方秘密少,而谣言甚嚣”,这话用来描述某些农村妇女或是所谓的“单位”主导的舆论环境非常贴切。对待舆论需要回归理性。

第三因信息极少或极多,都更加拉开了舆论与事情真相之间距离。孔子的时代,舆论主要产生于乡党邻里,在村子里走走看看,听取人们(好人坏人)的观点,对舆论的真相大抵可以把握了。但更大范围的舆论,如邻村邻国的舆论,因受交通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的限制,对舆论加以考证就相当难了,所以孔子要好多年的时间周游列国传播和获得信息。现代有发达的网络媒体和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一个事件发生五分钟之内就可获知,人们交往互动的机会越来越频繁,信息量大大增加,这也好也不好。好的是开放的舆论生成流通系统使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性更积极,不同阶层群体舆论的牵制更强;不好的是大量好的不好的真的假的信息充斥包围了我们,加大了信息选择的难度,尤其是获得真实的信息、事情的真相非常难,要对舆论进行考证获得真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不一定能有效果。“当我们直接面对看不见的环境的信息时,要想从它那里得到一切最有利的判断,每天用那点时间就太少了”[4]。当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关注舆论,无论是虚拟世界的舆论还是现实周围环境的舆论,光是听取收集作为谈资而不加以筛选、抽取、分析和综合,不将其放到一个理性的思考过程,甚至热衷于稀奇古怪的鸡毛蒜皮,反而对重大问题兴趣索然,这只会对我们的思想有害无利。

二、孔子重视调查研究,对待舆论更需如此

重视调查研究反映了孔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公众舆论要经过调查研究,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才能焕发长久的生命力,不然只是昙花一谢,过眼云烟。孔子的调查研究精神体现在哪里?孔子对子贡说:“要看看乡里的好人怎么说,坏人怎么说。”孔子教弟子要做调查研究。孔子看人也重视调查,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为政第二:2.10)孔子认为对一个人要彻底了解,要看看他现在怎么样,过去怎么样,还要看看他将来会怎么样,看人如此,观察历史亦是如此。用历史的眼光看人,还有什么看不透的地方呢。孔子周游列国从政时也注重调查研究。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欤)?抑与之与(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欤)!”(学而第一:1.10)其中“必闻其政”,说明孔子喜欢搞调查,子贡评价老师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德,依赖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从事调查研究,听取民意,害怕民众不跟你掏心窝子吗?“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3.15)。孔子进太庙,什么都问。毛泽东讲调查研究,曾引过“子入太庙,每事问”,让大家学习[5]。毛主席还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三、孔子说看人看事要打破偏见

任何舆论在展示着力量和宣泄激情时,也会包含着某些成见、偏见、定见、歧见或者门户之见[6]。百度百科对“偏见”的解释是:偏见是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一旦产生偏见又不及时纠正,扭曲后或可演变为歧视。这样偏见又把舆论带到臭水沟里了。孔子主张对人对事要打破偏见,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袛以异。”(颜渊第十二12.10)孔子劝子张要“辨惑”,不要好恶过深,让过于激动的情绪控制自己的头脑,失去对人的理智判断。爱憎分明是美德,但不可走极端。好恶深,则偏见生[7]。感性之人大多善良有正义感,感情充沛容易激动,爱憎分明,固执己见,又往往容易产生偏见。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应当按照我们所理解的法则去运行,那我们就很有可能喋喋不休地根据我们的法则去描绘这个世界。打破偏见必须回归理性,这也是舆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孔子认为把不能言论(舆论)当作肯定或否定一个人的标准。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第十五:15.23)好人可能说坏话,坏人可能说好话,同一个人的话也有好有坏,所以不能凭你讲了几句正确的话,就全面肯定你,极力推荐你;不能凭你说了几句错误的话,就全盘否定你,从此不用你[8]。对人是这样,对待一件事同样如此,不能凭大家说这个东西好就真好,这个东西坏就真坏。对人对事要全面客观理性对待。

四、结语

孔子谨守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并将其传授给后人。孔子对待舆论的态度和精神在其弟子身上也可看到老师的影子。子贡敢为坏人说公道话,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子張第十九19.20)子贡说纣王未必像大家丑化的那样。他敢为坏人说公道话,实在了不起。道德和舆论是放大器,好,越说越好,坏,越说越坏,为了把好说得更好,坏就得说得更坏。“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是说君子最怕处于纣那样的不利地位,什么坏事都堆到他一人的头上,就像地势低下的污水池,什么脏水都朝那儿泼。古人说,“众口铄金”(《国语.周语下》)。今语云,破鼓乱人捶,墙倒众人推。这些都是讲舆论的可怕[9]。真正的舆论自由应当建立在不伤害他人,不恶意人身攻击的基础上。我们身居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学习孔子对待舆论的态度和原则,发扬科学精神,并能够反思自身,才能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吧。

【参考文献】

[1],[3],[5],[7],[8],[9]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4],[6]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观《邓小平》后有感 篇10

《邓小平》以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镜头及其讲话录音,生动形象地显示了小平同志的光挥业绩和伟大理论,真实地再现了他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人物的革命生涯与伟人风采。看完此片,我进一步从感情和理性上增强了对他的崇敬、赞佩和信赖。我在观赏过程中,时时为他那独特的人格力量和远见卓识所折服。

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热爱我的祖国和人民。”尽管他有过几度沉浮,受过严重打击,但始终不改初衷,凭着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他以巨大的超人的胆识和勇气,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无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每当我们处于十字路口的历史时刻,及时给党和人民指明正确航向的,是小平同志;每当国内外的政治风云的剧变引起人们忧虑和困惑的时候,能够高瞻远瞩,使大家心明眼亮的,还是小平同志;每当我们在征途中受习惯势力和历史偏见阻挠而裹足不前时,敢于敲响警钟,引导人们解放思想、冲破束缚的,仍然是小平同志。从支持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到倡导全面进行体制改革;从首创沿海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4个城市,到推动上海浦水新区的开发、形成全才位开放格局;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英谈判的成功,到胜利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等等。每一件都凝聚着邓小平同志宏伟的胆略、卓越的智慧和大量的心血。

《邓小平》给我启迪最深的一个镜头是:邓小平同志在1995年春节期问去上海,胃着严寒参观南浦大桥和浦东新区,当他目睹上海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不禁喜形于色,感奋不已。当下他对陪同的吴邦国同志语重心长地赞叹道:“喜见今日路,胜读百年书”并郑重表示“这是我心里要说的话啊!”当我听到这一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话语后,心灵猛然受到强烈震撼。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就一直思索着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

主义的问题,决心做好这篇大文章,完成这一功在当代、利及于孙的鸿篇巨制。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谙马列经典的小平同志,深知要做好这篇大文章的点睛之笔,就在于要回答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胜济。因为我们的老租宗马充思、恩格斯都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存在市场胜济。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从来也没有哪本马列著作承认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一百多年来人们习惯地认为,谁要是提出搞市场径济,谁就是离经叛道。加上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和极“左”思潮,把马克思主义推向绝对化和僵化,一直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已使市场经济成为禁区,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但是,我们从纪录片中看到,一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邓小平同志,决心要大家“杀出一条血路”。他回顾了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我国及当代各国经济实践中的正反经脸,终于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极大理论勇气和科学态度,创造性地提出和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而以此为突破口开拓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学者时。就明确地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到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中国搞市场经济作了全面阐述为止,前后经历了十多年时间。他一面进行试验,一面针对各种偏见,不厌其烦地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好处,以消除各种误解和疑虑,积极加以引导,最终才让大家在事实面前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理论,形成全党的共识。1992年党的14大召开,终于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径济体制写进党中央的报告、决议和党章总纲之中,这时他才真是完成了他所撰写的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走上振兴之路的壮丽华章,完成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设计师的历史使命。真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透过纪录片,对小平同志的苦心孤诣和艰辛历程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当然,在我们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长期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决非易事。尽管道路正确,实践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转型时期还会有许许多多不和人意的地方,市场径济在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还会有种种负面影响。不过,这一切在历史长河中终究是暂时性。“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已经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正满怀信心地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奋斗。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人生正处于关键阶段,我们面临很多的选择,我们会后怕,会迷茫。我们也许没有当国家领导人的天分与气质,但我们可以学习邓小平对待人生的态度,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可以乐观的面对,对自己抱有信心,对别人抱有信心,对社会抱有信心,对真理抱有信心。一个人,怕的不是没有智商,不是没有天赋,而是没有获取成功的信念。怕的是没有毅力,没有勇气尝试失败。邓小平不是神,他可以改变整个中国,我们就不可以改变自己所谓的宿命么?

上一篇:贾志敏 国旗下讲话下一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