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子学鼓琴师襄子》有感

2024-09-07

读《孔子学鼓琴师襄子》有感(共10篇)

读《孔子学鼓琴师襄子》有感 篇1

读《孔子学鼓琴师襄子》有感

琴友: 王智晔

学琴之初,极容易犯急躁的毛病。比如最基本的右手八法还没有完全掌握,就着急要弹开指小曲;开指小曲还未弹得精到,就想着《古琴考级曲目》里四级、五级的曲子;貌似废寝忘食几日,啃下一首四级曲目,还洋洋自得,结果一出手即是漏洞百出;这些说的都是我本人,至今回想起还愧意难当,懊悔当初的无知。

之后找到一些琴人或古琴名家学琴的文章来阅读,有的是这些名家怀念自己恩师时写下的,有的是自己撰写的学琴心路历程或是教授古琴的方法,有的是这些古琴名家身边的亲朋好友讲述经别人之手记录下来的。印象深刻的有:梅曰强老师回忆自己向广陵派第十代宗师刘少椿先生学习《梅花三弄》时,刘少椿先生就提出一个要求,要梅曰强老师当着自己的面一口气连弹三十遍长锁指法不错,方可传授。长锁十一声,几百下的触弦,一气呵成,梅曰强老师坚实的古琴基本功使得他成功的受教育于刘少椿先生,成为广陵派第十一代传人。再有:瑞典的汉学家林西莉撰写的学琴心得,她在她的书中写到:“却没想到学的过程缓慢而艰难,老师一次教一个音,弹好一个音再教下一个,而不像钢琴有和弦和练习曲,很多天下来我才学了十个音。我耐不住了,便问老师能不能给我一些和弦、练习曲之类的做指法练习,王迪非常震惊:这就是你的想法?我实在是太遗憾了。音乐是要用心感受的。它应该是让你的思想和自然沟通的方式,你怎么能用古琴作为音节练习呢?” ——林西莉《古琴》

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很好的帮助我认识到学好琴非一朝一夕,不可性急呈能,欲速则不达。

读《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则从另一个侧面告知学琴应持有的态度:“从得其曲”到“得其数”进而“得其志”最终到“得其人”.从来只要是谈及这篇出自《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学琴的文章,人们把目光都是聚焦于孔子身上,赞扬孔子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而我感兴趣的不止于孔子的好学不倦,还有师襄子授琴的方法。我常想:师襄子向孔子授琴之始,是没有把将要传授的曲子是什么事先告知孔子的,只是教孔子一个音一个音的弹,直到整首曲子教完。孔子是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不仅只是达到技艺纯熟,还要掌握乐曲的内在韵致彻底理解乐曲的内涵与意境,成为作曲者知音。孔子在最终“得其人”后对师襄子说完自己对琴曲的理解,使的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这时才告诉了孔子这首曲子来历和名字。假设师襄子一开始就告诉孔子学到的是叫《文王操》的曲子,孔子是否就先“得其人”、“得其志”从而“得其曲”,最后转而“得其数”了呢?

我折服于“古琴悦己”这一说法。同时又赞同古琴家王迪老师所说的“音乐是要用心感受的。它应该是让你的思想和自然沟通的方式。”我极其认真地选择了古琴这一中华民族神圣而又古老乐器,作为我的思想和自然沟通的纽带。请老师传授我一些缔造这一纽带的法门吧!如果将“长锁”准确无误的连弹三十遍也是这法门其中之一,那么我定要做到。

读《孔子学鼓琴师襄子》有感 篇2

下面笔者从论语八佾篇第二十三一例,试论孔子对曲式发展的观点。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对鲁国的太师谈到关于音乐演奏的一般过程,说道:“音乐演奏的全过程是可以知道的。刚开始,乐音合奏,既而音调和谐悦耳,洪亮清晰,乐声阵阵,经久不息,音乐便这样形成了。”

首先看这句“乐其可知也”,解释为“音乐演奏的全过程是可以知道的”。音乐的旋律、节奏、织体、风格是色彩缤纷、绚丽多姿的,那这里所说的“全过程”为何是可知的呢?笔者认为其实这里所谓的“全过程”是从这些具象中抽离的一般。准确的说,是音乐作品合于一定逻辑的结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曲式。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所理解的曲式发展原则。

始作,翕如也”,刚一开始,乐音合奏。“翕如也”,在这里解释为乐音合奏。“翕”字在汉语字典里还有和顺之意。笔者觉得这层意思倒更为贴切。在我国众多的传统音乐中,乐曲开始部分多为非均分律动的散板节奏,旋律多出现自由、平滑的线条,出现和顺的音乐形态。这里的“翕”字其实不仅表示了乐音合奏的演奏状态,更呈现了孔子对音乐开始时音乐风格特点的体会——和顺。

“从之,纯如也”,继而,音调和谐悦耳。纯是纯净,纯粹之意。这里解释为和谐悦耳很能道出音乐发展到此时的境况。和谐悦耳是对“翕如”所表达的和顺之意的继承,同时又加大了乐曲开始部分和顺的度,比和顺更甚之,是和谐悦耳。所以“纯如”承于“翕如”。又甚于“翕如”。

“皦如也”,洪亮清晰。皦是纯白明亮之意。这里形容声音的质感和清晰度。音乐发展到此已不仅仅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的“合”的基础之上了,而是变得洪亮、分明。这也是在“纯如”之上的又一升华。

“绎如也”,乐声阵阵,经久不息。“绎如”是音乐最后的部分。音乐呈现连续不断、余音袅袅之态,另人回味无穷。同时“绎”字又有抽离或理出事物的头绪的这层意思。从这层意思的角度看,“绎如”大有概括总结全曲之功效。抽离出音乐的主旨,明确音乐的中心思想,点精之结尾。

“以成”,这样,音乐便完成了。纵观“翕如”、“纯如”、“皦如”、“绎如”,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音乐不断向前运动的过程。“纯如”是对“翕如”的继承和延续,“皦如”是前两者的升华,“绎如”部分音乐趋于平静,概括全区的乐思主旨,其实正是中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的发展规律。同时我们又看到这四部分虽有对比,但并不是强烈的差异性对比,而是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这也正符合我国古乐的进行特征——转合式的“游行”2旋律特点。

孔子生活在古老的春秋战国时期,钟鼓之乐和古琴音乐有一定发展。至此我们不仅感叹当时人们创造出来的音乐竟有如此完善的逻辑结构,更惊叹孔圣人在音乐欣赏上的造诣。。

遥远的春秋时期既没有音响资料,也没有mp3等录音设备。今天,我们已无从听到2500年前的音乐,但透过孔老夫子的言语中,你似乎看到了春秋遗风,听见了汤汤古乐,回响耳畔。

参考文献

[1].《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由于历代文人对论语的解释都有所争议,而笔者此文重在借例论述以古典文学角度考察传统音乐,而不在探究论语,故对此段话的-解释不做深究,采用书中释义。

读《孔子游春》有感 篇3

读完《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的感受,深深地在我心里烙下了印。这篇文章主要内容讲的是孔子带着弟子们去游赏春景,面对这样迷人的景色,让孔子想到水,又从水想到了真君子,并借水来给弟子们上了一节精彩的课。

当孔子对弟子们说水似真君子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与善施教化,弟子们像从梦里突然醒过来似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子们听完了老师的宏论后,三三两两地向老师言志,他们这些言出来的志各有不同,我也从他们言志中体会到了他们的。从子路说的话中,我体会到了他大方、豪爽的性格,从颜回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了他谦虚、有德行最后,我从孔子的话语中,体会到他胸襟的博大,拥有大爱的胸怀。

在我读完所有内容时,我看到了一个富有智慧、善施教化和循循善诱的孔子孔老师。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又读了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讲的是孔子看到有两个小孩在辩太阳是在中午离人近,还是早上离人近的话题。孔子来了兴趣,也参加了这个话题。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低头思考,可见他又是一位谦虚、善思的人。

啊!孔子不愧是被百姓称千古圣人,万世师表的名号,长大后,我想当一个谦虚好学,善于思考和孝敬长辈的人。

读《孔子》有感 篇4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他说“礼仪之帮,不可不知礼。”他又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孔子是非常重视“礼”的,他主张用礼仪来引导大家的行为。我读完这本书,很有感想,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来学习孔子,做有礼仪的人,做有道德的人。

有的人做事很不懂礼貌,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有的人很粗鲁,心里没有礼仪来约束,就做出很多错事来。我有的时候看到公共汽车站人们有秩序地排队等车,心里就感觉特别舒服。在地铁站里,人特别多,当列车开过来时,大家都自觉地站在门两侧等着上车,没有人指挥,人们却做得很好。这不就是文明礼仪的表现吗?妈妈常带我去朝阳公园玩,在公园的的绿地外面立着牌子,上写“游人止步”,“禁止踩踏”。可是总会有人站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不是照相就是乱跑,这种行为多可耻!他们不讲文明,他们应该多学习,纠正错误。生活中有太多的“止步”考验着你和我,考验着我们大家,看我们能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们的国家被称为“礼仪之邦”那我们都应该行动起来,知礼仪讲道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情做起。

读孔子有感 篇5

读了《孔子游春》有感星甸小学 最近,我读了本册课本《孔子游春》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孔子带着弟子们游赏泗水河畔的迷人春景。孔子借水教育弟子们怎样做真君子,也让弟子们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借讲水让弟子们明白怎样做真君子,他真是善施教化呀! 我通过查资料,看孔子的故事,知道孔子不仅是一个善施教化的人还是一个待人平等的人。 有一次,孔子收了一个弟子,那个弟子家里很穷,不会干事,只是嗓门很大,很多弟子都看不起他,只有孔子说:“只要是人,都会有长处。”果然,有一天夜里,孔子和弟子们要过河,但渔家在对面,所以弟子们喊道:“渔家、渔家……”但都无法让渔家听到,只见他深吸了一口气,喊道:“渔家,我们要过河。”只见渔灯亮了,孔子和弟子们终于过了河。 我从第一个故事知道了我们现在有课桌……物品,但学习还是不行,而孔子不用任何物品就能让他们听懂,孔子真是善施教化、富有智慧。从第二个故事懂得了不能从富不富有、家境好不好去判断人没本事,人各有长处。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篇6

江西上高敖阳小学 五(3)班黄艾月

指导老师:李艳蓉

暑假里,我读了不少好书,其中《孔子的故事》对我的触动最大,读了这本书,我才开始真正了解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出生贫寒,一生坎坷,但他的品格让我深深敬佩。孔子谦虚好学,不耻下问,他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后世影响巨大。

在生活中,我虽然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但让我不懂去“问”,却是感到有失面子的事(当然老师除外)。还记得一天放学后,在我的邻居黄玉杰家做家庭作业,做着做着一道路程应用题把我难住了,不知是脑袋短路怎么的,想了老半天也没想出来,这时,黄玉杰已经完成了作业,见我苦思冥想的样子,他说:“我教你吧。”我可是班上数学课代表,平时都是别人向我请教,让他教我,如果传出去,岂不让班上同学笑掉大牙,那我还怎么在班上混?于是,我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说:“没事,这道题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再想想就做出来了。”正好妈妈叫我吃饭,我抓着救命稻草一般就往家跑。最终,这道题我也没做出来。第二天可巧,第一节数学课,老师搞突然袭击——测验。其中有一道题,和昨天那道路程应用题一模一样。课后,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样子,我只有懊恼,结果可想而知,我挨了数学老师一顿臭批,爸爸答应给买的军舰模型也泡汤了,哎,肠子都悔青了,这都是不懂装懂,死要面子惹的祸。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篇7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是《孔子和老子会见》故事一开始,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儿去洛阳京城观光。鲁昭公答应了。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那里历史悠久,还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住在那儿。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让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把见面礼大雁捧着送给老子。

老子的年纪比孔子的年纪大得多,经验阅历也丰富的多,他所接触的文物历料也远比孔子这时。所接触的广博的多。这一次会见,对孔子来说是极其有益的。老子来说他缺少了什么朝气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合起来,就构成宝贵的一种东西。几天后,孔子要离开洛阳了。老子依依不舍的送行,并根据自己的处事状态送给了孔子几句话。孔子深深地玩味了老子的叮嘱,怀着感激回到了鲁国。它建造自己的弟子时,还不住地赞美老子:“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钩起来。兽,我知道他会走,可会走还常落了网。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他,他爱在云里来就云里来,爱在风里去就风里去,他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摸到老子这个人,老子就像龙一样吧!”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篇8

在上个星期,我们老师发了一本书叫《孔子的故事》它的作者是李长之(1910_1978),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利津市,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著有《鲁迅批判》《中国文学史略稿》《迎中国的文艺复兴》《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等二十余种专著,六百余篇论文。

我最喜欢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这一篇发生的故事。在孔子八岁的时,吴国那个不肯接受王位的公子季札初始各地,到了鲁国,季札是一个博学而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在鲁国有机会听到鲁国所特别保存着的较完备的周朝乐歌。那些乐歌个大部分都保留在现存的诗经里面,他对于郑地民歌的批评是:“这种音乐为什么这么细弱?很有享乐的气氛。――这个小国有些危险了。”他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文艺批评家……

我读完了《孔子的故事》,发现原来孔子经历了这么多。我也要像孔子那样,遇到艰险,永不退缩。不会为困难所打倒,这一本书使我了解了孔子以前发生的故事。原来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影响很大呀!

读《孔子学鼓琴师襄子》有感 篇9

那么“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这就像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内心。那么“仁”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

那么什么叫人格呢?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孔子认为,人格应该高于身份,孔子当然很强调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强调证明,君臣上下这种等级是要讲的,但是这种等级不能概括人格,人格高于等级。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那里是自我,人格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尽管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尽管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什么“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但是人格的培养仍然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人们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别人怎么不对,不要老是想客观,一切先看自己的主观。另外孔子的伟大还在于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生时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我都教。为什么?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那么“仁”的第三个意识是人为贵意识。

人为贵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在儒家的一部书《礼记》里头就有这种说法,“人为天下之贵,”说人是什么?人是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仁”的第四个观念是人和意识,和,和合,人和,这就是孔子提出的中庸。那么中庸到底是什么呢?我倒觉得,中庸的意思很可能就是和,就是和睦。也就是我们现在党中央所提倡的叫什么?和谐地向前发展,所以和谐地向前发展,那么一方面每个人尽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找出自己最恰当的位置,就是在这个发展中,你觉得最恰当的位置是什么?一方面怎么样还要向前发展,和谐地向前发展。

所以我们说,这个中庸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高层次的道德,所以我们说要做到它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个孝应该是我们中国最不陌生的道德了,尊重老人,尊老、爱老,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最普遍的道德。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个地区,不管是什么职业,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

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这个孝在卜辞里头,在最原始的文字,在卜辞里头,它的形状像什么呢?像一棵树,树上头枝繁叶茂,上头有枝叶,底下是根。你这个枝叶不管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但是你都根源于一个根,你的生命力在根,你都来源于这个根,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最大的老,当然我们是炎黄子孙,有炎帝,有黄帝,炎黄子孙。所以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那么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孔子的《论语》里头,孝字出现了十七次。那么这个孝,很早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这个道德,不过,过去这个道德产生的时候,它还只是一种朴实的道德,自发的道德,用哲学的语言应该把它叫一种社会心理,它还不是一种思想体系,还不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是朴实,朴素的,自发的一种信念,自然产生的。那么孔子对孝这个道德的贡献在哪儿呢?在于他把孝从一种自发的道德,自然的道德,一种无意识的道德,最后把它提炼成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理论,一种思想,一种自觉的意识,这是孔子非常重要的贡献。它不再是自发的道德了,它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不再是一种朴素的东西了,是一种成体系的一种理论,他的贡献在于这儿。

儒家讲孝,并不是让人们守着一种狭隘的道德,孟子说过这种话,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对我们老人好,对我们家长辈好,那么由此,我应该带着这种爱我们家老人之心,去爱别人。所以我们说,儒家孝的道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

礼最初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礼是有不同的层次的,有的礼是人类最一般的礼,人类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平常交往的时候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见到老人要表现出一种尊老的礼,在公共汽车见到老人要向老人让座,这是一种礼,见到残疾人的时候,见到病人的时候,要对病人表现出一种关心,从神态上,从语言上,从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一种爱护,关心。这都是礼。这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这种规范在我们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孔子他很注重礼,他希望这个礼不能光停留在这个表面的形式,光表面上人们的语言,人们的眼神,人们的表情,人们的动作来遵循礼,不能光是表面的,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玩儿花架子,不能这样。礼应该真诚地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孔子说过这种话:“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什么意思?就是仁就是仁义道德的仁,人要没有真正仁的情感,没有真正爱人的情感,你搞这些礼仪活动有什么用呢?那么你如果没有这种真正爱人的情感,你即使演奏音乐,演奏音乐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衬托一种和谐的气氛,你演奏音乐又有什么用呢?你如果没有真正的爱人的情感,你搞礼乐活动有什么用呢?这些表面的礼仪,规章,礼仪规范有什么用呢,这些东西是要表达人的情感,你要不仁,没有爱人之心,你这些礼仪求动没用了,没有生命力了。

在人们印象中的孔子是深谙“中庸之道”的,他做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因此有人认为孔子一定是一个很圆滑的老好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几乎在用一生的时间在坚定地做着一件事,推行 “周礼”,因此人们一提起中国就会想到礼仪之邦,一提起礼,就会想到孔子。孔子一举一动都讲究礼,很注重礼的形式,甚至于坐一张板凳、吃一块肉、挟一筷子菜都要讲究礼,现代人看孔子这样很迂腐。然而孔子又进一步认为礼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还要表达出真正的情感,心诚才是礼的根本。虽然孔子的这种看法很具有人性化,但是在其身后还有很多人批判他。他们到底批判的是孔子“礼”的哪一方面呢?孔子所遵循的“礼”与传统的“礼”是一回事吗?

义这个概念我们在平常经常使用,和其他的一些词连用,比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经常使用,那么义在孔子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给大家进行解释。那么孔子《论语》里头多次提到了义,比如他讲到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么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我们先把义和仁进行比较,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礼记》里还说过这种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义者”这个“义”,就是我刚才要讲的道德、仁义、礼义这个“义”,“艺之分”这个“艺”是艺术的“艺”,文艺的“艺”,这个“艺”是不同的标准的意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是说正义的“义”,礼义的“义”,这个“义”呢,是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程度来实现仁。

那么义到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它是来表现仁,它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表现仁,那么它大概根据哪些情况,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那么我这里大概来介绍两种情

读《跟孔子学当老师》有感 篇10

读周勇教授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这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他把“孔圣人”头上的光环遮了起来,聊天式地带我们走进了作为一个教师的孔子的世界。结合着我记忆中《论语》的点滴感悟,我把读这个本书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感悟理了出来。

一是有教无类——教育平等

子曰:“有教无类。”(15•39)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接收学生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只要“自行束修以上”,都来者不拒、“未尝无诲焉”。他打破教育的等级界限,使平民也能受教育,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最早提倡全民教育及教育平等。一生弟子三千,而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的人。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可见“有教无类”意义重大。现今,我们的教育思想也正是 “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贫富有悬殊、个性有差异、智力也有差别,但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学习孔子的“大爱、博爱”,怀有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去关注每个孩子,去细心呵护每一颗纯洁的心灵,给每个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二是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谓独树一帜,令人敬仰。他不仅能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更神奇的是,他还可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思维状态的特点而施教。孔子承认学生有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特点,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不同特长的人才。他能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作深入细致地了解,“柴也愚,彦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并能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发展各人之长,主张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授与不同程度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由于他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就能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教育,如不同的学生问“仁”、问“孝”、问“政”,他都根据不同的身份、性格、程度和对人的态度给予不同的回答。

三是启发式教育——教育的灵活性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必须依靠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十分重视学生处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应“学”、“思”并举、缺一不可。他主张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才会不断有所收获。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这就打破了我先前的认识,教学的任务并不是把讲义教给学生,因为讲义是我们教师的,是教育者的,把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来学讲义,背讲义,原来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些讲义的经验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的。要他们很好地理解讲义的内容,必须把教师的求学经验与心得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法,必要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一起来获得求学的体验。由此可见,孔子要授的“渔”,首先是教师的求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授之以渔”和“教学相长”联系在一起,做了辩证的分析,学生学习了才知道学习的困难,教书了人后才知道教书的不足。知道了不足和困难,才能去反省,发奋去学读书,努力去学教书,这样才是“教学相长”。

四是诲人不倦——热爱教育和学习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孔子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可见孔子像世人“追逐”金钱名利一样去“追逐”知识,他还活到老学到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以及他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等精辟言论,要学习他看到、听到、学到之后在心里反复琢磨、品味、消化、乃至吸收的毫不懈怠的学习精神。我们要象孔子那样,大胆质疑、合理探究,多读书又不惟书。孔子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态度“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在这本书中,作者又再次强调了在孔子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珍贵时,又教会我应把时间用于学习,而在学习之后,又懂得思考,就在这些之后,他又告诉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还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可以看出孔子本人就是非常乐于学习的人,正因为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学得进,学得好,成为博学多识的人。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年龄阶段的限制。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在当代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最有价值、最富于创造性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思想。尽管孔子在2500年前所理解的终身学习内涵也不可能象现在的终身教育那样全面、丰富而深刻,但是孔子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在这方面,我们提出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强调要加强学习反思。我们应该具有一颗进取的心。我们给学生的除了知识,还应有“求学和探索”的精神。

上一篇:供应商资料备案要准备的资料下一篇:我与狼共舞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