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高血压

2024-07-21

肥胖高血压(共8篇)

肥胖高血压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此相适应的是人类身体机能和代谢的改变。当前,在很多国家,特别是较发达国家和包括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肥胖者的比例在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与超重和肥胖相关的疾病[1,2,3]。在这些疾病当中,高血压由于能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等重要器官的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肥胖和患高血压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和健康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群的体质量指数(BMI指数)进行调查,分析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通过血清IL-6、TNF-α以及脂联素[4,5]水平的测定及分析,初步探索其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具体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高血压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和机制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确诊患者251例为观察组,男135例,女116例,年龄30~60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相关疾病。另选取正常人157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89例,女68例,年龄30~70岁。2组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和体质量,并计算其体质量指数(kg/m2)。

1.2.2 高血压及肥胖的定义标准:测量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即为高血压;按我国成人的BMI判断标准:正常体质量为18.5≤BMI<24 kg/m2,超重为24.0≤BMI<28 kg/m2,BMI≥28.0 kg/m2即为肥胖。

1.2.3 研究对象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研究对象于前晚开始空腹l2h以上,次日静脉采血,并及时分离血清,血清一部分用于脂联素。另一部分血清存于-70℃冰箱,用于后续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的检测。脂联素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于上海凯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TNF-α和IL-6检测试剂盒购自于北京欣博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除对照外,每份血清的标本设立4个平行对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高血压组患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29.5%、35.2%和35.3%;而在健康对照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58.6%、29.5%和15.9%,见表1。从数据可以看出,高血压患者的超重和肥胖比例要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提示超重和肥胖可能对高血压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联。

2.2 BMI指数与血压

2组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压均伴随BMI指数的增加而升高,但健康对照组血压仍处于正常范围内,高血压组血压则有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情况

通过检测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IL-6和TNF-α,可以看出其和高血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表3所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血清脂联素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IL-6和TNF-α的检测值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检测可以看出血清脂联素的水平与血压呈负相关,而血清中IL-6和TNF-α与高血压呈正相关。除此之外,在正常对照组中,随着BMI指数的增加,无论是血清脂联素还是IL-6和TNF-α的水平变化都不是很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高血压组中,随着BMI指数的增加,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TNF-α随着BMI指数的增加也有所改变,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约占体质量的15%~18%,女性约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因体脂增加使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20%或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24者称为肥胖症。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肥胖的成因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以及与运动有关的因素等。肥胖不仅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引发机体的多种相关疾病。肥胖症患者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肥胖患者肺活量降低且肺的顺应性下降,可导致多种肺功能异常,肥胖症的脂代谢表现得更加活跃,相对糖代谢受到抑制以及与内分泌相关多种疾病有关,因此肥胖的危害极大。

脂联素(ADP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脂联素是一种胰岛素增敏激素(An Insulinsensitizing Hormone),能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和动脉硬化症;对人体的研究发现,脂联素水平能预示II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展,并在临床试验表现出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和炎症的潜力[6,7,8]。一般来讲,在正常人的血清中脂联素含量较高,而在肥胖者血清中的脂联素水平会明显下降,并且其水平变化与体质量指数有显著的关联[9]。本研究结果也初步显示:肥胖和超重的高血压患者中血清脂联素的浓度水平明显偏低,并且随着BMI指数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炎症前细胞因子,其主要来源于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及TH 2淋巴细胞,经TNF-α转换酶作用调节大多数由TNF-α介导的生物效应。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创伤、肿瘤、脑血管病等,机体的TNF-α水平大都增高。近期,有研究人员发现,肥胖患者脂肪细胞增生肥大,TNF-α在脂肪组织中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血循环浓度均有所增加[10]。减肥后TNF-αmRNA表达水平下降。TNF-α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在高血压病患者血中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在对照组、高血压组各组内超重和肥胖受试者与体质量正常的受试者相比,虽然血清TNF-α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与高血压组正常体质量比,#P<0.05

IL-6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IL-6不仅由免疫活性细胞产生,也由脂肪细胞产生。Mohamed等[11]证实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能够分泌大量的IL-6。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血中IL-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其在高血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在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的超重和肥胖受试者与体质量正常受试者相比,虽然IL-6水平有所提高,但差异区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脂联素的水平下降与肥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以及IL-6水平的升高与肥胖型高血压的形成具有密切关系,深入研究其机制,能为今后临床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并测定肥胖型高血压患病者血清脂联素(APN)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确诊患者25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正常人157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测量其体质量、身高及血压,并检测其血中APN、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 在251例高血压患病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29.5%、35.2%和35.3%,而在157例健康对照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58.6%、29.5%和15.9%。与健康对照相比,高血压患者的IL-6、TNF-α出现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则呈显著下降(P<0.05)。在102例高血压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与正常体质量的患者相比,其血清中脂联素浓度呈现显著下降(P<0.05),而TNF-α和IL-6无显著性差异(均P>0.5)。结论 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有关,此类人群患高血压危险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肥胖,超重,高血压,脂联素

肥胖高血压 篇2

50%的高血压会潜伏在人体内,在《汤臣倍健国民健康报告(2012)》发布会上,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玄重说,一半高血压患者身在病中不知病。

潜伏的患者:知晓率50% “最近一年在全国 27个省市所收集的近十万份人体健康实际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全国2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为20.21%。”刘玄重介绍道,高血压长期存在而不知晓,就如洪水长期无人管会对堤坝造成毁灭性的损害一般,我们的血管也会发生改变,也就会存在很多健康隐患。

刘玄重说,其实有些患者测得的血压值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常范围内,但如给他用点降压药后,他会感觉舒服很多,也就是说这个人正常血压就比我们所谓的正常范围低。

潜伏的杀手:脏器损伤缓慢 常见的高血压损害包括心脏损害、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尿毒症,视网膜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但刘玄重强调说,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根本无任何症状,但持续血压增高,逐渐破坏重要脏器的功能。这一脏器损伤过程发展缓慢,一旦形成脏器功能障碍,也就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了。

潜伏的症状:耳鸣、失眠、易惊醒 刘玄重支招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看似寻常的症状,其实很可能是在警示我们高血压侵入。

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肢体麻木等都可能意味着高血压来了。高血压头痛部位多在脑后,若头痛时间长且剧烈,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这可能是高血压恶化的信号。高血压引起的耳鸣持续时间较长,不会断断续续,且双耳都有。还有一个症状常被人忽略,就是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噩梦多、易惊醒。

更年期肥胖宜早预防

文/陶敏芳

李女士身材一直保持较好,但40岁之后腹部逐渐大起来,很多姐妹们也都被类似问题困扰着。为什么女性到了中年就容易发胖呢?

国外研究结果显示:约50%的绝经妇女处于肥胖状态。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老退化,体内性激素之间的平衡发生改变,导致一系列生理症状与征候,其中绝经期肥胖是临床上更年期妇女的一组常见症状。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主要由卵巢产生转变为由脂肪细胞合成,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得雄激素水平相对增加,而发生一系列糖、脂代谢紊乱,造成体脂分布异常,特别是腹内脂肪积聚形成腹性肥胖。

绝经后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发病率高达32.6%-41.5%。代谢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

如何预防绝经后肥胖症的发生呢?对该人群来说,运动、控制饮食等均是基本的。由于绝经后女性的肥胖与低雌激素有关,因此,绝经早期即“治疗窗”内尽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激素替代治疗不仅能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缓解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预防低骨量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而且,还能改善体内脂肪的重新分布,改善脂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激素替代治疗时间视个人情况调整。

李女士接受了激素治疗,服药2-3个月乏力、潮热等症状好转。在服药的同时按照营养师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了运动,半年后,困扰李女士的“肚肚”问题就得到了缓解。

肥胖高血压 篇3

1.1 调查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永丰社区常住人口5万余人,按地段分为11个片,随机抽取3个片区的若干居民楼,将以上居住点常住人口中30岁以上的居民分成十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随机整群抽取200余人,共计抽取2 125人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详细询问其一般情况,既往高血压史,在固定的室温环境下,使用统一发放器材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按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将所测得的身高(M),体重(KG)数值按公式体质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2,腰臀比=腰围:臀围,分别计算出BMI,WHR。

2 结果

2.1 BMI和WHR分组范围及人群分布

有效调查共2 125人,其中男性1 039人,女性1086人,根据成年男性及女性的BMI<25kg/M2为正常体重,≥25kg/M2者为超重,≥27kg/M2者为肥胖;男性WHR≥0.9,女性WHR≥0.85为向心性肥胖[1]将BMI分为正常组(BMI1)、超重(BMI2)及肥胖组(BMI3),将WHR分为正常组(WHR1)和向心性肥胖组(WHR2)(见表1)

2.2 性别与高血压、BMI、WHR的关系

性别间高血压患者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MI和WHR处于正常及超常状态下男女间高血压患者病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见表2)

2.3 BMI和WHR与高血压的关系

男性、女性超重及肥胖者与体重正常者的高血压患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随BMI数值的增加而呈趋势性增高。男性、女性腰臀比正常者的高血压患病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

2.4 BMI和WHR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

BMI和WHR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HR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大于BMI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见表4)

2.5 BMI和WHR结合分组与高血压的关系

在WHR正常时,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增加呈显著性意义;在WHR超常时,男女高血压患病均随BMI值增加而增高。(见表5)

3 讨论

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是反映是否超重和肥胖的有效指标。我国10人组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基线时体质指数每增加1,5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高9%[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BMI还是WHR对男性的影响都高于女性。从表1,表2可以看出,虽然本次调查人群男女间高血压患病女性多于男性,但在高血压患者中,男性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表明肥胖易患高血压对男性的作用要大于女性;表3显示,随BMI值的增高,OR值增大并呈趋势性显著差异,WHR正常与否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说明肥胖是高血压的易患因素,这种易患性在男女人群中同时存在[3];从表4可以看出,在对高血压的影响中,BMI、WHR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男性和女性中也呈极显著性差异,表5显示,WHR正常时,BMI对女性高血压患病影响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男性中则随BMI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加,WHR超常时,男女高血压患病率随BMI的增加而显著趋势性增高。说明BMI、WHR对高血压患病产生显著递增性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永丰社区高血压患者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对永丰社区2125名30岁以上自然人群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结果:男女间高血压患病差异无显著性,在体质指数及腰臀比超常状态下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患者中男性肥胖率高于女性。结论:体质指数和腰臀比超常均增加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肥胖对男性的影响高于对女性的影响。当腰臀比异常时,体质指数对男女高血压患病产生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高血压,体质指数,腰臀比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防病实用大全.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1999,5~8

肥胖高血压 篇4

关键词:肥胖,妊娠高血压,麻醉风险

近年来,我国肥胖人群越来越多,受各种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适龄产妇肥胖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更高,过度肥胖本身就可导致心肺等各重要脏器功能失衡,导致呼吸、循环等系统出现病理生理改变,使心肺储备功能和机体代偿及应激能力降低[1];肥胖妇女在妊娠后尤其是在妊娠晚期,由于血容量显著增加以及受激素和胎盘功能的影响,肥胖孕妇特别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2]。妊娠高血压使肥胖患者受损的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遭受更严重的损伤,肥胖伴妊娠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对于任何有经验的麻醉医师既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必须克服的难题[3~6]。

1 风险及原因

1.1 缺氧和窒息

一方面肥胖孕妇身体组织内脂肪含量高,代谢旺盛,氧耗量高,需氧量大;另一方面肥胖孕妇脂肪堆积,胸廓容积下降以及运动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容易产生通气/灌注失调,氧分压降低,病人容易出现缺氧。为了维持体内正常的氧分压,肥胖病人在静息时必须维持较大的通气量,病人在清醒直立状况时可能不会产生通气不足,但在麻醉仰卧位就可能导致严重通气不足,导致严重缺氧的风险。高度肥胖可使气道狭窄,气道不容易暴露,容易导致插管困难并引起病人严重窒息。另外,肥胖患者食量大,胃容积大,胃酸含量高,术前若不能有效禁水、禁食,非常容易导致全麻时出现呕吐,产生窒息以及误吸的风险。

1.2 心功能不全以及猝死

肥胖孕妇因体重增加,血容量相应增加致血压升高。血压升高、血管痉挛、心肌前负荷增加,使左室心肌肥厚、扩大、心室壁顺应性降低,容易导致左室功能不全;肥胖伴高血压孕妇肺血容量增加、慢性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痉挛及横膈抬高等使肺动脉压增高,可导致右室功能不全。肥胖孕妇甘油三脂增高可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脂肪组织浸润心传导组织,也可继发传导阻滞导致心律失常,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包括无症状的三联律、四联律及室性心动过速。在麻醉过程中可因血容量的变化加重心肌的缺血缺氧及心力衰竭程度,并可导致病人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风险。

1.3 子痫和脑水肿

肥胖患者血容量高及心排血量相应增加致血压升高,持续收缩压升高,脑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发生,高血压脑病、脑水肿的发生可诱导病人出现剧烈的抽搐、呕吐,甚至昏迷,在麻醉中容易出现窒息风险。

1.4 新生儿窒息

肥胖伴妊娠高血压孕妇胎盘动脉血管平滑肌转化常常不全,胎盘绒毛供血下降,容易导致胎儿缺氧,若手术中血容量不足,或降压过快,容易使胎儿缺氧加重,容易导致新生儿窒息。

1.5 硬膜外穿刺困难、局麻药物中毒

肥胖病人背部脂肪过厚,常超过普通穿刺针长度,导致普通穿刺针不够长,容易导致麻醉硬模外穿刺不成功。而且病人的腹内压较高,硬膜外腔静脉丛怒张,硬膜外穿刺易出血,置管时也容易导致麻醉导管置入静脉血管腔内,容易导致麻醉药直接入血,造成麻醉药物中毒。肥胖伴高征患者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延长,容易导致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形成。

2 风险评估

对肥胖伴高血压的孕妇到医院产前检查时,产科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的进展,首先应对肥胖程度进行估计,然后注意评估呼吸、循环、泌尿和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对脏器功能不全的高危病人,应提前将病人收入院进行综合治疗,适当控制饮食的摄入,适当减轻体重,纠正脏器功能。术前麻醉医师应提前对病人的麻醉风险进行评估,呼吸系统评估应注意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是否有夜晚睡眠因缺氧而被迫苏醒,白天嗜睡的现象。注意检查患者有无缺氧表现以及检查呼吸道通畅程度并评估气管插管难度。术前进行胸部X线摄片、坐位和仰卧位的血气分析、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肺功能情况。应注意观察病人神智及精神状况,分析病人能否合作,能否配合气管插管和麻醉硬膜外插管。注意测量血压,观察子痫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加强监护、防止病人呕吐和窒息的发生。

3 麻醉方案

对肥胖伴高血压患者,术前应注意纠正心肺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采用解痉药物使舒张压控制在90~100mmHg,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适当补充胶体物质提高胶体渗透压,适当利尿,保护肾功能。注意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容量的稳定。麻醉方案的选择,对清醒合作的病人,可采用导乐陪伴预先置管麻醉镇痛分娩,在产程开始前就预先置管,避免仓促硬膜外置管,若估计穿刺置管难度大,可在B超引导下正中穿刺,注意避开硬膜外腔两侧扩张的静脉丛,防止麻醉导管误入静脉。产程开始后给予持续硬膜外腔阻滞镇痛分娩,对不能顺产的产妇,通过事先留置的硬膜外导管,适当调整硬膜外给药剂量就可顺利完成手术。对急诊肥胖伴高血压产妇,若神志清楚、能合作的病人,采用腰硬联合区域阻滞麻醉,选择L2~3或L3~4正位穿刺,高度肥胖穿刺有难度者在B超引导下穿刺。选用16G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进入硬膜外间隙,记录穿刺深度后,用低阻力注射器确认硬膜外间隙穿刺成功后刺入笔尖式6号腰穿针至珠网膜下腔,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缓慢流出,缓慢注入适量椎管内麻药罗哌卡因;拔出腰穿针后自硬膜外穿刺针内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4 cm,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后用高粘性胶布将硬膜外导管与皮肤固定防止导管滑出。然后患者取仰卧位,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调节体位使痛觉阻滞平面达T8。手术开始后根据麻醉平面消退情况,若阻滞平面达不到T10,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5~7ml,观察心跳、血压、氧分压及阻滞平面的变化,直至满意。对严重高血压子痫发作的急症患者,采用气管内全麻较为稳妥。高度肥胖病人气管内全麻的主要麻醉风险是气管插管困难,在麻醉插管前必须给氧,纠正低氧血症,事先做好各种应急抢救措施,准备好应对插管困难所需的常用器具,如给氧面罩、枪式喷雾器、通气导管、导管芯、各种型号的喉罩、纤维喉镜等,并做好紧急气管切开的准备。对有抽搐或意识障碍的患者在全麻下诱导插管,诱导期需要充分面罩给氧,麻醉助手协助挤压呼吸气囊,托住下颌并压迫环状软骨确保呼吸道通畅,并快速气管插管,在确保气管导管位于气管内后实施气管内全麻。

4 麻醉管理

4.1 严格气道管理

肥胖产妇气道管理非常困难,非常容易发生呼吸道堵塞及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肥胖病人围手术期的主要危险,需适当采用大潮气量(10ml/kg)人工通气,以保持充足有效的供氧。术后病人完全清醒,血气指标正常后才能气管拔管,并需要做好面罩通气和再次插管准备。

4.2 合理使用麻醉药物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选用1%的利多卡因和0.375%的盐酸啰哌卡因共13~20ml分次硬膜外导管给药,需要防止麻醉药物过量及麻醉药物入血导致麻醉药物中毒。全麻药物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为主适当配合使用肌松药阿曲库胺。

4.3 控制输液速度

肥胖伴妊高征患者心血管功能容易出现失衡,在术中需要根据出血量多少及时补充血容量,但妊高症患者常有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低,容易导致肺水肿的发生,因此输液速度不能过快。适当运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麻黄素维持血液在160~170/100~105mmHg,不宜快速将血压降得太低,避免胎盘供血不足,新生儿缺氧窒息。

5 术后管理

肥胖伴妊娠高血压病人呼吸功能下降,容易导致低氧血症,术后需要适当给予氧气吸入,防止病人缺氧。术后疼痛会加重病人缺氧,也可导致病人血液升高,高血压不容易控制。如果手术前已放置硬膜外导管,可继续经硬膜外导管给药镇痛,可获得术后镇痛、控制血压,防止术后子痫发生,并有利于产妇的睡眠和休息,减轻痛苦、提高生产质量,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6 结语

肥胖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显著的病理生理的变化,容易产生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在麻醉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气管插管失败、硬膜外穿刺置管困难、局麻药中毒等意外情况,稍不留神,就可能导致母婴生命危险,充分认识肥胖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各系统的病理生理特点,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预先纠正各种生理失常,采用正确的麻醉方法并做好麻醉的术中和术后管理,就可破解肥胖合并妊娠高血压麻醉难题。

参考文献

[1]Jones T.Morbid obesity:a risk factor for maternal mortality[J].Int J Obstet Anesth,2007,16(4):384-385.

[2]Gaillard R,Steegers EA,Hofman A,et al.J Hypertens.Association of maternal obesity with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ve disorders[J].The Generation R study,2011,29(5):937-944.

[3]El Shobary H,Kaufman I,Schricker T.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morbidly obses arturient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J].Middle East J Anesthesiol,2011,21(2):289-294.

[4]Vricella LK,Louis JM,Mercer BM,et al.Impact of morbid obesityon epidural anesthesia complication in labor[J].Am J Obstet Gy-necol,2011,205(4):370.e1-6.

[5]Vricella LK,Louis JM,Mercer BM,Bolden N.Anesthesia complica-tions during scheduled cesarean delivery for morbidy obese women[J].Am J Obstet G,2010,203(3):276.e1-5.

肥胖高血压 篇5

关键词:肥胖症,高血压,人体质量指数,学生

当前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和高血压的检出率日益增高[1],形势不容乐观,所以开展早期监测和预防非常重要。本研究选取西安市新城区2010年所有中小学生的相关体检资料,分析肥胖和高血压的检出情况,研究肥胖和高血压发生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早期积极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西安市新城区28所小学、28所初中及23所高中7~18岁在校学生,剔除重要脏器慢性病和发育残障者。纳入学生共66 593名,其中男生35 008名,占52.6%;女生31 585名,占47.4%。儿童组(7~11岁)27 353名,男生14 770名,女生12 583名;青少年组(12~18岁)39 240名,男生20 238名,女生19 002名。

1.2 方法

由专业体检人员严格按照《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实施方案与细则》完成身高、体重及血压测量,身高、体重的测量分别使用专用身高计和杠杆秤;以校正后的标准血压计测量左上臂血压,连测3次,取均值。对测试人员、仪器使用和数据收集进行严格规定,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超重肥胖评价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2],高血压评价参照“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3]。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分类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重、肥胖及高血压检出情况

中小学生总超重率为13.7%,男、女生分别为16.5%和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0.62,P<0.01);总肥胖率为9.4%,男、女生分别为11.9%和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8,P<0.01);高收缩压检出率为5.7%,男、女生分别7.7%和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6,P<0.01);高舒张压检出率为1.7%,男、女生分别为2.1%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6,P<0.01);高血压检出率为6.2%,男、女生分别为8.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7,P<0.01)。儿童组超重检出率低于青少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儿童组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6,P<0.01)。儿童组高舒张压检出率高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1);儿童组高收缩压和高血压检出率显著低于青少年组(χ2值分别为27.03,15.18,P值均<0.01)。见表1,2。

2.2 超生、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高收缩压检出率分别为3.2%,9.7%,21.8%,高舒张压发生率分别为0.8%,2.4%,8.4%,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3.6%,10.4%,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52,26.17,28.65,P值均<0.01)。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注:儿童组和青少年组比较,*P<0.01。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快速增长趋势,部分大城市小学男生的肥胖率已达15%[4,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城区儿童青少年总超重肥胖率为23.1%,相比2004年西安市青少年的调查结果[6]明显上升。本研究显示,男生超重率是女生的1.6倍,肥胖率是女生的1.9倍,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可能与女生较男生更注意保持体型,从而更加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上比较有节制有关。提示今后预防超重肥胖的工作重点应为男性儿童青少年,这也与国内其他肥胖超重研究报道相符[7]。

研究显示,肥胖儿童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危险性约是非肥胖儿童青少年的3倍。随体质量指数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8]。多个大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肥胖、超重儿童青少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且高收缩压和高舒张压阳性率及高血压患病率也高于后者[9]。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体重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存一定的关系。

基于目前中国中小学生肥胖及高血压发病率日益增长的严峻形势,学校及卫生部门的有效早期干预及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应该加强关于肥胖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宣教,定期请专业医师到学校讲述肥胖及高血压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尤其要让学生了解到肥胖可能带来的远期危害,如代谢综合征等。对已经处于超重或肥胖的学生,应该采取多鼓励、多支持的态度,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减少高能量、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对同时伴有肥胖和血压偏高的学生,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其了解通过有效的减轻体重可以使血压下降[10],以增加减轻体重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J].中国学校体育,2011,31(10):16-17.

[2]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3]米杰.中国3~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评价标准[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6):534.

[4]陆丽萍,万燕萍,张晓敏,等.上海城区6965名在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06):585-587,604.

[5]米杰,程红,侯冬青,等.北京市2004年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6):469-474.

[6]李明,颜虹,DIBLEY JM,等.2004年西安市11-17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2):234-239.

[7]李应光,张新力,都晓航.泰安市中小学生肥胖现况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31-432.

[8]SOROF J,DANIELS S.Obesity hypertension in children:A problemof epidemic proportions[J].Hypertension,2002,40(4):441-447.

[9]侯冬青,程红,王天有,等.北京市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与肥胖状态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524-527.

肥胖高血压 篇6

关键词:超重,肥胖症,高血压,学生

儿童肥胖的流行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1,2]。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不仅造成社会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下降等各种行为问题[3],还会增加其成人期发生肥胖的危险,并且导致很多在成年期发生的与肥胖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疾病在儿童期出现[4,5]。本文旨在了解重庆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及高血压流行现状,为今后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以 2010 年“中国 6 ~ 13 岁儿童主要慢性

病调查”重庆市儿童超重肥胖率15.8%( 超重率9.5%,肥胖率6.3%)[6]为样本估算依据,取α = 0.05水准,95%可信限,μα= 1.96,允许误差定为0.08 P,失访10%计,应调查3 520人。依据重庆市统计信息网2009年各区县人均GDP数据,于2013年10—12月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经济水平较高的渝中区、中等的荣昌县和相对较差的开县作为研究区县,再从每个区县随机选择城、乡小学各1所作为研究现场,最后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调查一~六年级学生3 225名,其中男生1 653名,女生1 572名; 一 ~ 六年级学生分别为612,619,674,451,429,440名。

1.2方法使用经过校正的、同一型号的身高坐高计、电子秤、腰围尺对被试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测量,读数分别精确到0.1 cm、0.1 kg和0.1 cm; 采用“美国高血压教育项目工作组”推荐的方法[7]测量臂式血压。使用经统一校正的儿童台式汞柱血压计及儿童用袖带,取坐位右上臂测量,以柯氏音( Korotkoff音) 开始出现时为收缩压,柯氏音消失时为舒张压。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1 min,如果相邻2次测量结果相差超过4 mm Hg,则加测1次,取后3次平均值。对初筛血压平均值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学生P90标准的学生间隔1周再进行相同时间段内的重复测定。

1.3判断标准采用“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中关于儿童超重和肥胖标准[8]进行超重、肥胖判断; 以米杰等[9]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的研究制定”判定血压水平。

1.4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使用Epi Data 3.0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经一致性检验后使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不同区县、性别、城乡等小学生超重、肥胖及高血压检出率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 ~ 三年级男生身生长发育与血压基本情况高、体重、体质量指数( BMI) 、腰围及收缩压等测量指标均高于同年级女生; 四年级男生体重、BMI、腰围及舒张压高于女生; 五年级男生体重、BMI及腰围高于女生,六年级男生仅腰围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采用单因素多组均数方差分析比较发现,除一、二年级学生BMI及二、三年级学生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P值均>0.05) ,其余高年级学生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及舒张压等各指标均值均高于低年级学生( P值均<0.01) 。见表1。

( x±s)

2.2超重、肥胖检出情况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8%和8.4%。渝中区超重、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荣昌县和开县; 经济中等的荣昌县与经济较差的开县相比,超重检出 率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 χ2=54.370,P<0.01) ,而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3.038,P>0. 05) 。城区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农村( χ2值分别为23.596,24.790,P值均<0.01) ;男生超重、肥胖检 出率均高 于女生 ( χ2值分别为14.222,30.000,P值均<0.01) 。不同年级学生间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13.008,P > 0.05) 。见表2。

2.3高血压初筛及确诊情况 初筛时高血压检出率为6.1%,地区经济水平越高,高血压检出率越高( χ2=32.093,P<0.01) ; 城区检出率高于农村( χ2= 3.861,P <0.05) ; 随着年级增加,高血压检出率呈增加趋势( χ2=74.451,P<0.01) ; 但男、女生高血压初筛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小学生高血压确诊率为2.1%,不同区县及不同年级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34.033,23.073,P值均<0.01) ; 高血压患病率城乡、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0.053,0.168,P值均>0.05) 。见表3。

2.4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体重肥胖者高血患病率 ( 11. 8%) 分别是超重者 ( 3. 4%) 、正常体重者( 0.9%) 的3. 5倍和13. 1倍 ( χ2值分别为17. 454,157.842,P值均< 0. 01) ,超重者高血压患病率为正常者的4.0倍( χ2= 18.440,P<001) 。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小学生超重率 ( 11. 8%) 、肥胖率( 8.4%) 较2011年( 9.5%,6.3%)[6]均有所增长,可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有关; 人均GDP水平越高的地区小学生超重、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越高,城区超重、肥胖率高于农村,可能与经济发达地区、城区相对较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食品种类丰富、快餐多、儿童获取食物或零食更易,而运动相对更少有一定关系,具体原因还需做进一步研究。男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可能与女生天性爱美,为追求苗条身材而少吃有一定关系。

重复测量血压确定高血压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掌握儿童血压情况。本研究初筛时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6.1%,复测后确诊率为2.1%,可能与初筛时学生较紧张等有一定关系。高血压确诊率低于广西[10]、甘肃[11]、宁夏[12]等省市报告率,不仅与研究人群地理位置差异有关,还与研究者所引用高血压判定标准不一有关。本研究高血压确诊率无性别、城乡差异,与刘晓丽等[13]研究结果一致。

肥胖高血压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连续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也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纳入标准: (1) 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所规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2) 符合《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中所规定的肥胖的诊断标准。 (3) 年龄≥60岁。 (4) 1~2级高血压患者。排除标准: (1) 合并心、肺、脑、肾各种器质性疾病患者。 (2) 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3) 心脏超声图像探测不满意者。 (4) 各种继发性肥胖(下丘脑、垂体、胰腺病变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患者。 (5) 近两周服用各种影响心功能药物者。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入选对象均按下列条件与同期就诊体重正常老年高血压患者1∶1配对: (1) 性别相同; (2) 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 (3) 身高相差不超过3cm。共配成31对,男19对,女12对,平均年龄(65.31±8.07)岁。

1.2 方法

1.2.1 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检查项目及测定方法

检测前受试者左侧卧位,使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E33心血管专用彩超诊断系统,探头频率2.5~3.5 MHz,扫描帧频≥60帧/s,常规检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并获取左室长轴和四腔心尖切面图像,停帧后以传入Echopac6.2工作站内储存分析下面指标: (1) 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 (2) 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 (3) 室间隔厚度(IST); (4) 左室后壁厚度(LVPWT); (5) 左室质量指数(LVWI); (6) 左室早期充盈峰速度(Ve); (7) 左室晚期充盈峰速度(Va)。 (8) 左室射血分数(LVEF)。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各种计量统计数据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bP<0.01

2 结果

两组对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常常合并肥胖, 后者定义为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机体消耗, 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使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营养及代谢障碍性疾病。血压增高可以引起左心结构与功能异常, 并与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一些统计数据证实, 与血压正常者相比, 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增加25%~27%;而与体重正常者相比, 肥胖患者左室重构增加31%~36%;若血压增高与肥胖同时存在, 左室重构发生率更为显著, 其不仅仅是血压增高后果, 而且与患者自身体型肥胖密切相关。我们连续选择一组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为观察对象, 对照组为相同性别、年龄和身高的体重正常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发现, 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左室结构、功能指标明显差于对照组。这与国内作者一些同类观察[3]结论接近。

明显差于对照组。这与国内作者一些同类观察[3]结论接近。

一般认为,左室重构不是高血压病的有益代偿,而是独立影响预后的危险因子,使他们患心肌梗死、猝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对这些心脏结构、功能表现应予严密监控,并进行对症干预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指标。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来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 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左室结构与功能指标检测, 并按相同性别、年龄和身高与同期就诊体重正常老年高血压患者1∶1配对比较。结果 共配成31对, 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LVEDd、LVESd、IST、LVPWT、LVWI和LVEF测量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Ve、Va和LVEF均明显低于后者 (P均<0.01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左心结构与功能各项指标数据明显异常。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肥胖,超声心动图,左心结构/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先维, 代晓捷, 张向东.肥胖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 21 (2) :119-121.

[2]李艳红, 唐琪, 穆玉明.肥胖对哈萨克族和汉族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0, 26 (2) :134-136.

肥胖高血压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经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的荆州市中心城区12所中学18岁及以上的高三年级学生,其中2002年3 978人,2003年4 581人,2004年4 404人,2005年4 661人,2006年5 934人,总计23 558人。(2)该市其他指定体检医院,2002-2004年体检的112 487名18岁及以上高三年级学生(包括乡镇、厂矿等非城区中学)。极少数记录不完整的资料未进行分析。

1.2 方法

被调查对象由经过统一培训,具有高考体检资格的医师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在测量时,严格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3]要求进行,身高准确至0.001 m,体重准确至0.01 kg。血压的测量使用水银柱血压计,由固定医师测右侧肱动脉血压,以Korotkoff第Ⅰ音为收缩压,第Ⅳ音为舒张压。

1.3 评价指标

1997年国际肥胖委员会(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确定,青少年和成人一样用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标准筛查超重、肥胖[4]。人体质量指数=体重/身高2(kg/m2)。据中国7~18岁儿童BMI分类推荐草案(2003年11月)进行评价,18岁及以上BMI≥28为肥胖;24≤BMI<28为超重(男、女生一致)。血压判断标准采用WHO/ISH 1999年10月颁布的血压分级标准,高血压:收缩压(SBP)≥140 mm Hg或(和)舒张压(DBP)≥90 mm Hg;正常高值:SBP 130~139 mm Hg或DBP 85~89 mm Hg;理想血压:SBP<120 mm Hg且DBP<80 mm Hg;正常血压:SBP<130 mm Hg且SBP<85 mm Hg。因正常血压范围包括了理想血压,为避免重复,将处于正常血压但不是理想血压的这一部分人群未纳入血压相关性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

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肥胖及超重检出情况

见表1。

学生2002年与2003年肥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7 7,P<0.005);而2003年与2004年,2004年与2005年,2005年与2006年比较,肥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10 7,0.022 6,0.001 0,P值均>0.05)。2002-2006年该市中心城区高三年级学生肥胖率自2003年以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006年比2002年增长了0.98个百分点,但近4 a稳定在较高水平。见图1。

2.2 中心城区与非中心城区学生的肥胖及超重率比较

2002-2006年中心城区与2002-2004年非中心城区高三年级学生(包括乡镇、厂矿等)肥胖及超重率比较见表2。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2.3 2005年中心城区体重正常组与肥胖组高三年级学生高血压检出率比较

2005年受检总人数为4 661人,其中体重正常者4 012人,理想血压2 852人(71.09%),正常高值287人(7.15%),高血压37人(0.92%);肥胖者123人,理想血压33人(26.83%),正常高值42人(34.15%),高血压18人(14.63%);超重组526人,未纳入研究。体重正常组与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575 4,P<0.01)。

2.4 2005年中心城区肥胖组不同性别学生高血压检出率比较

肥胖组中男性103人,理想血压18人(14.63%),正常高值血压40人(32.52%),高血压18人(14.63%);女性20人,理想血压15人(75.00%),正常高值血压2人(10.00%),无高血压者。肥胖女性理想血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30 4,P<0.01);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2 6,P<0.01)。但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4 9,P>0.05)。

3 讨论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属于中等城市,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18岁及以上高三学生肥胖率自2003年以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006年比2002年增长了0.98个百分点,且近4 a稳定在较高水平。此阶段青少年的人体质量指数增高除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外,考虑可能与生活方式、学习压力存在相关。高三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学习时间长,运动时间少,在生活上家长常会不恰当地给学生增加营养,甚至给学生服用一些保健品。不良的饮食和运动行为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青少年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高蛋白、高饱和脂肪酸饮食易导致肥胖,亦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学生学习压力大会明显影响其精神情绪,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也表明,神经和精神因素对人的摄食有调节作用[5],可能与肥胖症的发生有关。

分析结果还表明,中心城区学生肥胖及超重检出率明显高于非中心城区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青少年的BMI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说明城区青少年更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男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均高于女生,与武革等[6]研究结论一致。可能与此阶段男性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快于女性以及男生在体形方面的意识较女性淡漠有关。究竟是因为饮食习惯的性别差异,还是食物获得性方面的不同,抑或仅仅是肥胖流行早期的表现,目前尚无定论[7]。但至少说明此阶段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肥胖,因而提醒男性青少年更要注意预防肥胖。

青少年时期持续肥胖将增加成年期肥胖的危险性。美国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42%~63%的肥胖中学生到成人期依然肥胖[8]。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越早,持续时间越长,出现代谢综合征等健康危险的可能性越大[9]。目前,国内外逐渐开始认识到青少年肥胖不仅是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的危险因素,也是青少年时期出现成年期疾病的主要原因。2005年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明显增高(14.63%),而理想血压检出率明显降低(26.83%),正常体重组高血压检出率仅为0.92%,说明随着BMI增加,高血压检出率明显增高。已有研究证实BMI是血压的重要预测指标,BMI高的儿童青少年SBP和DBP都较高[10,11]。

与国内研究比较,18岁及以上高三年级肥胖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13~16岁非肥胖中学生,如湛江市13~16岁肥胖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仅为4.3%[12]。考虑可能与高三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造成精神过于紧张疲劳,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升高血压的相关激素异常分泌有密切关系。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这一特殊人群,更应引起全社会对其体质及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2005年的肥胖组中,女性理想血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但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肥胖青少年高血压的检出并无性别差异。因此无论男女青少年,均应高度重视肥胖并发高血压的可能性,女性并无性别优势。为此,应早期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卫生宣教,有针对性地对超重和肥胖青少年进行行为干预,切实改善高中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及学习压力,建立健康的生活学习模式,大力降低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陈曼娜,黄培新,苏其,等.儿童肥胖与血压调查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1):31-33.

[2]刘力生.高血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6.

[3]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节录).营养学报,2004,26(2):1-4.

[4]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龄青少年体重指数地域与人群分布差异的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4,42(5):328-331.

[5]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678-1 693.

[6]武革,陈晓铭,陈立华,等.湛江市中学青少年肥胖现状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4,11(2):15-16.

[7]ABALKHAILB.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Saudi Arabian childrenand adolescent between 1994 and 2000.East Mediterr Health J,2002,8(4-5):470-479.

[8]WHO.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epidemic,obesity-A major globalpublic health problem,in WHO,OBESITY.WHO/NUT.NCO,Editor-Geneva,1997:1-4.

[9]LI YP,YANG XG,ZHAI FY,et al.Disease risks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Biom Envir Scien,2005,18(6):401-410.

[10]PILEQQIC,CARBONE V,NOBILE CG,et al.Blood pressure and re-late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6-18 years old students in Italy.JPaediatr Child Health,2005,41(7):347-352.

上一篇:电压型PWM整流器下一篇:孔子信仰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