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肥胖与减肥论文(共6篇)
老年肥胖与减肥论文 篇1
一、肥胖症
肥胖症是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引起体脂调控神经网络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被称之为“代谢综合征”,常伴随着II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病症合并存在,并成为其重要致病因素。单纯性肥胖占到肥胖症的95%以上,主要是内分泌的失调导致代谢疾病的发生。目前科学研究关于引起肥胖症的产生有下面几种学说,主要是高胰岛素学说、脂肪细胞增殖学说、嗜食学说、运动量不足学说、褐色细胞功能不全学说等。现今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肌纤维类型对肥胖症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肥胖症带的危害包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生理方面:主要是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三高”的产生极大的增加相应疾病的综合发病率。心理方面: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外形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人对自己的好感程度,然而,外表形象的不佳直接影响着身心健康的发展,臃肿的体型给人带来自卑感,也会成为他人娱乐的对象给自己内心带来抑郁和身心障碍。这也是全世界都在攻克“肥胖症”这一社会难题的关键所在。
二、运动减肥方法
现今社会上流行的减肥方法各种各样,但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导致身体内环境稳态失衡、效果不佳、反弹性极高、还存在生命危险的因素等等,而运动减肥是通过科学健康的运动练习,它以其安全系数高、有效性显著的优点越来越受得到社会的认可。目前运动减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过运动改变肥胖基因蛋白表达、胰岛素抵抗作用、高胰岛素血症,此外,运动可以通过调节内环境的稳态,使身体的体脂率降到正常水平内,保证身体的各种物质的占有率分配合理,促使身材比例均衡。
1、运动减肥的理论研究
运动与减肥的生理原理:有氧运动的方式下人体内的脂肪酸酶在运动的条件下可以加速脂肪的水解,脂肪在有氧运动环境下导致肥胖细胞体积减小和数量减少。大量实验证明,长时间的中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中脂肪酶的活性,人体的心肺耐力增强,是人体的呼吸商下降的时间减短。通过运动进行减肥尽管暂时取得的效果不明显,可是运动增加了身体的免疫力和肌肉含量的增加。人体大量的能量消耗是通过运动来消耗掉的,但人体内肌肉含量的增加可以使人体在安静状态下消耗更多的能量。运动可以增加人体内儿茶酚胺分泌量的增加,而儿茶酚胺可以刺激脂肪酶,提高脂肪酶的活性进而加速运动减肥过程中脂肪的氧化反应。另外,人体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在运动中得到抑制,它可以阻碍脂肪的生成。
2、运动减肥对健康的有益影响
实验证明,成年男子每星期坚持进行锻炼3次,每次进行45~65分钟有氧健身操,每次大约消耗2300KJ的热量,女子也每个星期坚持3次,每次进行35~60每分钟,每次消耗1800KJ的热量。进行12周的训练后发现体重仅仅增加0.1±1.8kg,而不进行锻炼的组增加了2.4±7.4kg。有氧运动可以通过改善血液脂质水平和人体的有氧耐力,血脂质的提高需要通过运动耐力的方式进行改变,从而提高身体其它机能素质。
3、运动强度
运动时的运动强度的大小影响脂肪在身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速率。根据运动的类型和方式,运动的强度维持在中小强度时所消耗的脂肪最多,进行的有氧的化学反应达到最大化,最大程度的保证运动中脂肪氧化分解的供应比例。有学者建议通过力量训练进行减肥,但是由于力量性的运动练习负荷的持续时间很低,所动用的的能量供应物质脂肪占有比例很低,所以通过力量性练习达到减肥的效果及其不佳。
4、运动持续时间
脂细胞在人体内进行有氧氧化分解1克的脂肪大约要消耗掉7千卡的热能。假设每周进行0.5千克的运动减重,则一周中大约消耗掉3500千卡的热量。进行小强度运动时,假设每分钟净能消耗为2.5千卡,则需要持续运动200分钟。如果以每周0.3kg的减肥速度,每分钟净能耗2千卡,这也需要持续运动150分钟。如果以每周0.2kg的减肥速度,每分钟净能耗2千卡,需要持续运动时间为100分钟。以上结论得出,要想通过运动减肥达到效果最大值,运动的持续时间大约需要120分钟。运动持续时间到一定值时才能将身体内的分解脂肪的脂肪酶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5、运动项目
目前大众最喜欢的运动方式是通过长时间的、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它可以增强人体的心肺耐力,提高全身的机能,更能很好的维持肥胖者减重的不反弹性。有氧运动中游泳运动具有其消耗热量多、损伤性小、全身肌肉群参与高的特点被称为最佳的减肥运动。游泳运动不但可以增加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未直径,而且它还可以通过浮力,使人体在减肥过程中的肌肉线条更加具有美感,同时游泳可以很好的导出身体的热量,可以通过水把运动中产生的热量给排出掉。
6、实施原则与注意事项
肥胖者的脂肪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无论通过哪种运动方式进行减肥都需要遵循人体的基本原理。运动减肥计划分为3个过程来进行。第1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将身体的各个器官适应运动所带来的不适应感;第2过程的目的是增强心肺耐力,持续的运动时间,加强肌肉的力量性。第3过程主要是进行巩固练习,达到减肥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目前应对肥胖症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学研究进展,全世界都在攻克肥胖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无论是从运动减肥理论和方法的科研中,还是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等,都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肥胖带给身体的危害,使人体机能回归到健康的生活状态。
摘要:肥胖症主要是因为代谢系统的紊乱造成的。人体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时的热量,热量的剩余形成了脂肪,当人体的体脂率高于正常水平时,就造成对脂类代谢系统的破坏,随着人体防线的破坏加深,逐渐导致代谢系统的大面积紊乱。本文通过对肥胖症的产生病理、危害性和预防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分析,提出更加健康科学的减肥计划和降低运动减肥产生的副作用,从而给运动减肥的人们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肥胖症,运动减肥,方法,副作用,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邹大进.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5.25(3):145—147
[2]付晓辉.儿童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危害[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4(6):402—404
[3]项莹.单纯性肥胖青少年体脂分布于血压及胰岛素抵抗[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0.34(2):119—128
老年肥胖与减肥论文 篇2
针灸减肥5大误区盘点
误区一:针灸的减重效果不如药物
在减肥方面,针灸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除了减重,还能塑身。其他减肥方式容易出现身体组织松垮的现象,针灸减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点,疗程结束后体围和体重均有双重改善。
误区二:针灸不卫生,易感染
提到针灸,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古代神医随身携带的一把银针,其实,现代针灸所用的针都是一次性合金所制,用完即扔,不存在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可能。而且针灸对皮肤的创伤极小,洗澡、游泳也不成问题。
误区三:针扎得越多越好
有人认为针扎的越多,减重就越多,于是要求医生给自己多扎几针。这也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针灸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取最适宜的一些穴位,这点我们稍后还会谈到。因此,选穴的技巧和扎针的手法才是减重效果的决定因素。
误区四:方法越多越好,盲目跟风
不同的人减肥起效的时间不同,针灸减肥初始可能不会有明显的体重降低,减肥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平台期,有些人在这种情况下就失去信心,换其他减肥方法。其实频繁地变换减肥方法,或多种方法同时应用,是不科学的。采取多种途径,如针灸减肥时过度节食,或同时服用药物,可能体重会很快减轻,但减轻的主要是水分,不是脂肪,而且容易反弹。
误区五:期望快速减肥
实际上,科学的减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要2~3 个月。只有经过一个较长的减肥过程,人体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才能调整到正常水平,并得以维持,也是针灸减肥不易反弹的原由所在。
二、原理篇
针灸减肥等同于抑制食欲?
据研究,针灸可通过调整下丘脑的饥饿信息,抑制饥饿感,减少摄食。另外,针灸还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减肥目的:
①针灸治疗使体内乳酸脱氢酶活性上升,糖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回降至正常水平,没有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②针灸使血中胰岛素回降,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速度减缓,脂肪分解加速。
③针灸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增强,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强基础代谢率而加快能量代谢。
④针灸可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交感-肾上腺两个系统的功能,促进脂肪动员,消耗多余脂肪而实现减肥效应。
三、方案篇
首先,我们为减肥者测量身高、体重、体围等,判断其脂肪含量是怎样状况。然后,通过望闻问切,了解减肥者的体质,综合考虑选取穴位。例如,痰湿的肥胖者可以侧重于利尿、发汗,“胃火旺”的肥胖者由于饥饿感强烈,可以侧重于降胃火从而降低食欲,抑制吸收,而习惯性便秘的患者,通过刺激通便的穴位,也能达到减重效果。在治疗时,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针、不同的手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阅读更多: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新农村有线电视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河道采砂对生态环境影响调查报告
肥胖与老年病 篇3
肥胖与高血脂症 体重指数(BMI)与血脂升高呈正比,肥胖者高血脂症检出率为23%~40%。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血脂异常的主要危险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脑动脉硬化易引发脑卒中。
肥胖与高血压病 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子。资料显示,体内脂肪增加10%,血压平均升高6毫米汞柱。肥胖的部位与血压亦有关,中心型肥胖的人,脂肪细胞数量并不增加,但脂肪细胞却明显增大。20~30岁的人体重超标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正常体重组的2倍;40~60岁体重超标者,高血压发生率比体重正常组高3倍。体重越重,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越大。
肥胖与冠心病 肥胖是否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尚未完全确认。但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肥胖有增加冠心病发生率的趋势。肥胖者与正常体重者相比,冠心病的发病率为5:1,肥胖者冠心病的死亡率达30%~40%。腹部肥胖者腰围每增加1英寸,体内就要增加4英里长的血管,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由于肥胖,每天的活动量减少,很难产生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进一步增加了猝死的危险性。肥胖患者活动时,需氧量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很容易发生劳累性心绞痛。
肥胖与糖尿病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者的3.7倍,特别是中心型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比体重正常者高达10.3倍。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报告,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分别为正常体重的2倍、5倍和10倍。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随体重指数(BMI:ke/M2)增加而增加。女性BMI<24,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最低;当BMI>35时,患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高达60%。一般来说,肥胖先于糖尿病。肥胖时间不足10年者,一般血糖无明显增加;肥胖时间10~15年者血糖直线上升。我国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有2/3的人属于肥胖型,特别是女性更显著。
肥胖与脂肪肝 脂肪肝的病因很多,其中肥胖是主要的原因。肥胖引起的脂肪肝,轻度者一般多无自觉症状。但中度或严重的脂肪肝,得不到充足的血氧供应以及新陈代谢受到抑制,约有1/3患者出现肝细胞肿胀、炎症侵蚀、坏死及纤维化,导致非酒精性肝硬化。
肥胖与癌症 现代研究证明,胖人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易发生癌症的根源。高胰岛素血症使细胞分裂过程加快,易出现随机突变,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与肥胖关系比较明确的癌症有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体癌、卵巢癌等。
肥胖症与运动减肥效果的影响因素 篇4
随着当今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大量人群患肥胖症的也随之升高,这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体体脂脂肪率过度超标引发体内脂类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机理,病理初期对人体的破坏效果不显著,但是随着体脂率不断的升高,使代谢系统发生严重的破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引起的:第一类是脂类代谢紊乱。第二类是糖代谢的紊乱。人体代谢系统的紊乱导致更多并发症的产生。有资料显示,成年人患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大多是因为青少年时期的肥胖诱发的。通过对比青少年时期很成年时期的血液对比,发现样本量中50%的人在青少年期就患有高胰岛素血症。成年时期的产生肥胖主要是生活方式引起的,主要是人体三高严重超标(高甘油三质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以上因素使患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大大升高。
二、肥胖症的发病因素
1、基因遗传因素
研究证明,基因遗传是引起肥胖症的重要因素之。生物科学家通过对比试验将一组大鼠体内的肥胖基因保留,另外一组大鼠体内的肥胖基因进行摘除,进行一段时间的喂养发现大鼠体内保留肥胖基因的发生了肥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父母含有肥胖症基因有大约80%患肥胖症概率的子女是由父母遗传给的,父母不含有肥胖症基因只有10%患肥胖症的概率。所以可以得到遗传因素和肥胖症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以上结果证明肥胖症的发生基因遗传是主要原因。也有一些研究表明,肌纤维类型也对肥胖症的发生有影响,慢肌纤维高的人不容易患肥胖症,相反则容易患肥胖症,人体中遗传因素的95%决定着肌肉纤维的类型。
2、营养剩余
肥胖症的发生与现代生活中摄入的营养物质有很大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查阅大量的文献都得到了印证。肥胖症的发生排除遗传因素以外,主要是因为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大于消耗的,导致营养剩余转化为脂肪。然而可以通过摄入热量的多少和摄入热量的间隔时间来预防肥胖的发生,这也就说明肥胖症的发生率与摄入热量的多少和摄入间隔时间有明显的关系。
3、运动量不足
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肥胖80%—86%将影响成年时期,运动参与少是引发儿童时期发生肥胖症主要因素。有科学家通过观察儿童时期患有肥胖症的60位儿童发现有男孩中有76%和女孩中68%都属于不运动型。将正常儿童和肥胖儿童摄入的热量控制在相同值,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测量发现,摄入热量相同热量情况下,肥胖儿童因运动量少肥胖依然很明显,运动不足相对摄入热量来说,运动不足更能影响肥胖症的发生。通过对肥胖症的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速率下的跑台实验得到,速率在4Km/h的速度行走时,心脏的跳动次数在100次/min左右,而进行6Km/h的速度行走时,心脏的跳动次数在150次/min左右,肥胖造成了心脏效率负荷低下,也从分说明肥胖症儿童不爱运动的原因。
三、影响运动减肥效果的因素
1、运动的安全性
首先,肥胖症人群在进行运动减肥存在着安全隐患,在进行运动减肥前必须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的检查。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得身体的各项指标,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运动负荷的安全性,达到运动减肥最佳的根本保障。通过递增运动负荷的试验来增强人体有氧代谢和心肺功能的,提高肥胖者锻炼的积极性。根据所承受负荷测试的结果,不断进行个体特征的各项指标的增加,进而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减肥处方。以此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和取得的锻炼效果达到最大化。
2、运动的强度
首先,脂肪在人体内通过有氧氧化燃烧消耗的,肌糖原无氧酵解提供能量是在高强度训练下提供的,肌糖原酵解的最终产物是乳酸,机体内乳酸的堆积会阻碍有氧氧化的进行达不到减肥的效果。并且高强度运动使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血糖含量的下降引起饥饿感的产生,进而导致饮食量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采用高强度运动减肥越减越肥的重要原因。
3、脂肪燃烧的持续时间
人体里分解脂肪的酶在运动20min才开始启动,当运动时间到达40min时达到最高的水平。因此,减肥想要达到好的效果,持续的时间要达到1.5h获得最大的减肥效果。如果把1.5h分开来进行练习,所得到的结果大打折扣。这就要求不但要合理的安排运动的持续时间,而且还要持续时间的连续性。进而达到最好的减肥效果。运动减肥过程中最重要的消耗什么样的物质才是最重要的。
四、运动减肥注意事项
人体的体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由水组成的,水占到人体体重的60%到70%。大量持续的运动导致体内水分流失严重,影响体液的稳态。运动过程中及时的补充水分显得尤为重要,体液中的稳态失衡会影响机体代谢的紊乱,造成运动伤病的产生。运动型饮料能很好的维持人体内的电解质。肥胖者体型过大,运动过程中的惯性也将加大,身体的各个关节所承受的负荷过大引发运动损伤的发生,所以运动的开始阶段运动幅度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五、肥胖症的预防
摄入量与消耗量的热平衡可以起到预防肥胖症的发生,即通过调整食谱使身体获得适当的热能。通过运动方式,使运动消耗的热能和摄入的热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儿童时期的肥胖导致成年期的肥胖,所以预防措施应该从儿童抓起。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当对有肥胖症的孩子在排除病理性的因素情况下及时的进行干预,因为儿童至青少年时期是人体最佳的生长发育时期,这个时期采用运动手段进行干预,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且没有很大的负作用。预防肥胖症的发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根本。
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大量文献,针对引起肥胖症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通过运动手段达到对肥胖的干预,进而对肥胖症从“根”部起到预防作用。本文从运动安全性、运动负荷强度、脂肪燃烧持续时间、选择的减肥项目方式等方面,从而得出哪些因素制约运动减肥的效果。以此提出更加科学健康的运动方案和运动期间的注意事项:饮水的必要性、运动损伤的避免、热能适度摄入等。
关键词:肥胖症,脂肪燃烧,持续时间,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孙志香.吴静.雷闽湘.肥胖患者血清胰岛素、真胰岛素的变化及其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3.3(5):301
[2]曲绵域.浦均宗.高云秋.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4-209
[3]黄力平.陆晓.林松.高脂血症的运动疗法[J].现代康复,5(3):10-14
肥胖与老年痴呆关系的研究进展 篇5
1 肥胖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痴呆是由于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现有的研究资料显示, 肥胖会导致大脑微结构发生改变, 进而影响大脑功能[1]。
大脑随年龄的增长而萎缩, 而肥胖可加速脑萎缩的进程。肥胖人群的大脑常显示损伤征象。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发现, 体质量超出正常范围越多, 脑组织退化越严重, 肥胖人群的脑组织比体质量正常者平均少8%, 超重者则比体质量正常者平均少4%。进一步的研究提示, 肥胖者脑组织损失主要位于大脑额叶和颞叶, 这些区域是计划和记忆的关键部位。此外, 掌管注意力和执行的前扣带回, 管理长期记忆的海马体等也有所受累。
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 发现随着体质量指数 (BMI) 的上升, 脑内白质进行性下降[2], 不仅如此, 肥胖患者右侧小脑、左侧中央后回、豆状核、额中回等部位的灰质密度也减低[3]。
进一步的研究还观察了肥胖对脑内化学物质的影响, 研究较多的是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cetyl aspartic acid, NAA) 。NAA是神经系统的特定代谢产物, 通常被作为脑内神经元变化的一个标志物, 它由天门冬氨酸和乙酰辅酶A在神经元线粒体中合成, 是人脑中最集中的神经肽, 在大脑中通常维持在一个极高的浓度水平, 是预示大脑整体健康状况的物质, 此物质含量越高, 意味着大脑的健康和功能状况越佳。有研究提示, BMI越高者, 其大脑额叶、顶叶和颞叶区域白质和灰质内的NAA含量越低[4]。
2 肥胖和老年痴呆的关系
已有多项研究证实, 中年肥胖显著提高老年痴呆的风险。这些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5~37年, 其中, 最大的一项研究纳入10 276例中年美国人, 他们在1964~1973年间的年龄都在40~45岁。试验人员一直进行跟踪调查他们的健康状况直至1994年, 结果显示, 共有713名参与者患老年痴呆,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中年肥胖患者发生老年痴呆的比例较正常体质量人群上升了74%, 而超重的患者较正常体质量人群的发病率亦上升了35%[5]。
根据瑞典双胞胎统计所提供的双胞胎数据 (the Swedish adoption/twin study of aging, SATSA) [6], 研究人员对≥65岁的双胞胎进行了研究, 发现与BMI正常的人相比, 中年时期超重或肥胖的人在晚年患上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或血管性痴呆的风险要高出80%。排除教育状况、糖尿病或血管疾病等其他因素后, 结果依然如此。这与美国卡什研究 (the Cache County study) [7]及Paola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
除了采用BMI之外, 腰围等指标也被用来观察肥胖与老年痴呆的相关性。有研究提示, 老年痴呆的风险与腰围关系更为密切[9], 在亚洲人群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10]。
还有一些研究者观察了持续肥胖与逐渐肥胖对老年痴呆的影响, 结果发现, 中年阶段持续肥胖较逐渐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现老年痴呆, 说明肥胖对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具有累积作用。另外, 英国的白宫Ⅱ研究 (the WhitehallⅡStudy) 发现, 随着BMI的增长,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 积分逐渐降低, 患者记忆力和执行功能下降[11]。但SATASA研究却没能证明此结论[12]。
尽管中年期肥胖与老年痴呆关系密切, 但老年肥胖与痴呆的关系尚不确定。心血管健康研究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发现, 消瘦老年人发生痴呆的风险更高, 而肥胖却能降低痴呆的风险[13], 其他的一些研究也不能明确说明老年肥胖与痴呆的相关性[14]。
Anstey等[15]对有关肥胖与老年痴呆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 发现肥胖与老年痴呆的关系呈U型, <60岁时肥胖与老年痴呆呈正相关, 而老年期的肥胖与老年痴呆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因此, 此领域尚需更多的前瞻性研究, 以进一步阐明老年肥胖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内在联系。
3 肥胖影响大脑的作用机制
中年时期的肥胖可以显著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 但肥胖究竟如何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并未得出一致性结论, 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3.1 肥胖相关疾病的影响
迄今为止, 比较被大家认可的一个理论是, 肥胖相关的疾病对大脑的影响十分关键。肥胖伴随的某些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使大脑缺氧, 进一步损伤大脑[16]。肥胖同时易并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都会影响大脑的健康。另有研究发现, 在中年人中, 同时患肥胖和高血压等疾病的个体, 年老后患痴呆的概率比仅患一种疾病者显著增高[17]。
3.2 脂肪组织相关激素、细胞因子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证实, 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细胞因子等也是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这些因子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或者通过血脑屏障, 破坏内环境稳定。这一领域研究最多的为瘦素。
脂肪组织在体内分布广泛, 根据部位分为以下2类: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 2种脂肪组织表达的脂原性激素和细胞因子也不一样。内脏脂肪产生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等, 这些因子已经被证明在体内炎症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肥胖患者血中瘦素的含量显著升高。而皮下脂肪则可以产生一些保护性物质, 从而抵消内脏脂肪产生的激素或细胞因子对代谢稳定的破坏。
瘦素是一种多效性脂原性激素, 它可以调节能量平衡, 具有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 帮助维持体内葡萄糖、脂质的稳定并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另外, 瘦素在神经内分泌免疫中起着允许作用[18], 在大脑的发育、认知功能和老化中也扮演关键角色。瘦素通过海马影响学习及记忆功能[19], 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核, 如弓状核, 调节人体能量的消耗和食物的摄取, 并影响下丘脑早期的发育, 提高认知功能。肥胖患者血中瘦素含量增加, 但其通过血脑屏障的量却很少, 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 肥胖患者出现瘦素抵抗, 下丘脑部位瘦素浓度反而下降, 由此影响大脑的功能。
另外, 脂原性激素和细胞因子还能分泌致炎物质, 后者导致肥胖患者的大脑呈现慢性炎症反应, 由此损伤学习和记忆功能, 这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
3.3 遗传因素的影响
虽然肥胖与生活方式有关, 但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者认为, 肥胖与老年痴呆的发生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20]。其中, 第1个被发现的是脂肪量和肥胖关联基因 (FTO) , 它被证明在体质量和脑功能方面均有作用[21]。携带这个基因不仅可以导致肥胖, 还与部分脑区如额叶的萎缩有关。发生FTO基因突变的老人, 大脑额叶和枕叶区域均比正常人减少。今后, 尚需进一步明确基因变异是否或如何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其他一些因素如饮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等也被发现在肥胖导致老年痴呆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4 小结与展望
肥胖和痴呆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 而中年时期的肥胖是导致老年痴呆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 积极防治体质量过增对预防老年感知功能异常至关重要。
虽然肥胖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循证医学的依据亦不足, 但通过控制中年时期的肥胖能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控制肥胖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生活方式的调整, 包括平衡膳食和适当的运动, 这些举措被证实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22]。另外, 人们也寄希望于通过减重手术治疗肥胖以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23], 但还需要长期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人体肥胖及科学减肥的探究 篇6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 世纪,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肥胖人群的队伍也日渐扩大, 各种肥胖引起的病症及臃肿的体态也成了他们的苦恼, 找寻科学的减肥方法便成了肥胖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选择沈阳城市学院100 名肥胖学生为具体对象进行肥胖原因调查及减肥试验, 旨在为没有肥胖的人们敲响警钟, 为已经不慎肥胖的人们提供有效的减肥建议及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沈阳城市学院肥胖学生男女各50名。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并参考国内外体育期刊、互连网、报纸杂志等大量有关资料, 对人体肥胖以及导致肥胖的因素和减肥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与借鉴。
(2) 实验对比分析法。
把100 名偏胖学生安身体状况科学的分成10 男、10 女为一组, 共分成5 组对所有减肥方案进行分组实验, 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肥胖的概念
从相关资料上查得肥胖是相对瘦体重而言, 体成分中脂肪含量过多, 脂肪组织主要由大量脂肪细胞组成, 肥胖成人体内脂肪细胞数目增多或脂肪体积增大或二者共同作用而引起, 脂肪细胞数目一般不会再加, 而依靠脂肪细胞体内增加来增加体内含量。定义一个人是否肥胖是看他的体重增加是否超过其标准体重的20%以上。
2.2、导致肥胖的因素
(1) 遗传因素。
在100 名学生当中有38 名父母是肥胖的, 据统计表明, 肥胖者具有家族性。父母一方肥胖, 子女肥胖的几率为一半, 父母双方肥胖者, 则子女的肥胖几率为八成。有人曾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进行样本调查, 经研究同卵双生儿体重过重, 与其肥胖父母一致性为异卵双生儿的两倍以上。 这表明肥胖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因素。
(2) 运动量小。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整天守在电脑前或者坐在教室里上课, 部分热爱锻炼的学生也只能利用体育课时间进行简短的锻炼, 运动过少, 热量消耗就减少, 多余的热能转化为脂肪储存体内, 就引起肥胖。
(3) 心理因素。
据调查统计有20 人左右是因为就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使自己处于史无前例的紧张压抑的学习状态当中。一些人则采用“吃喝”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使其得以发泄, 另外, 现在的人们恋爱观极大转变, 失恋的人群也在直线的上升, 于是这些人又采用了“吃喝”的方式进行发泄, 这种状态也普遍存在广大学生中, 所以心理因素也成为了导致肥胖的因素。
2.3、肥胖带来的危害
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是多人关注的问题, 据调查和查阅资料得肥胖带来的危害是全方位, 它包括对人生理和心里的众多影响。
(1) 心理障碍。
这些偏胖的学生大多表示因为肥胖严重的影响自己的心里, 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 笨重的体形影响美观及日常生活不而使人感到自卑, 焦虑和抑郁等。在很多女孩看来身材比脸蛋更重要。
(2) 身体疾病。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增加了发生糖尿病, 高血压, 血脂异常心血管病的危险症, 这也是肥胖症倍受人们关注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胰岛素抵抗 (IR) 的主要因素, 而IR又与I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密切相关, 多数研究认为肥胖导致IR是由于脂肪细胞体积和数目肥胖的增多使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对减少, 从而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亲和力下降, 此外, 医学界大量研究也显示肥胖易引起脂肪肝, 胆结石, 呼吸道疾病。变形性关节炎, 闭经, 不孕, 肿瘤等各种癌症。
2.4、减肥方案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大学的学习制定了相应的几套减肥方案对已选择的100 名学生进行分组试验, 得出最终哪种方案才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1) 训练学方法。
坚持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训练。 因为这样的运动能有效的动员和利用脂肪氧化分解供能, 真正达到减肥的目的;减去多余的脂肪, 而不是肌肉和水分。
(2) 运动项目。
目前普遍认为大肌肉群参与的动力型, 节律性的有氧运动, 如医疗步行, 跑步、游泳、自行车、健美操、水中运动等, 有助于维持能量平衡, 长期保证肥胖者的体重不反弹, 提高心肺功能。具体不同的项目所做的运动也有所不同, 在有氧运动中, 水中运动又以其冲击力小, 不负重的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减肥途径, 同时像目前兴起的器械减肥也是很好的减肥办法。
(3) 运动强度。
运动量是确保减肥有效与安全的关键所在, 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决定, 其中运动强度起主要作用, 运动强度是决定运动时脂肪氧化分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根据运动中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与肌纤维对运动联练习的适应性变化, 减肥运动的强度只能是中小程度, 而且必须控制在无氧值以下保证运动中脂肪的供能比例。研究表明, 在进行50-7VOmax强度运动时脂肪氧化的绝对速率处于理想状态。健康的人在健身训练时, 要求心率达到最高心率的60%-70%。为安全起见, 开始的时候最高心率的50%, 如果情况良好可逐渐增加, 以身体能耐受无不良反映, 切运动疲劳在休息10-20 分钟后可恢复正常为合适。
(4) 运动时间。
选择正确的时间进行训练和合适的时间长短很重要。 在东京召开的日本医学总会“饮食与健康”专题讨论会上, 京都大学医生津田谨甫提出的新见解: 饭前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地减少脂肪, 近而达到减肥保健。日本医学认识认为饭后减肥不如饭前好。因为刚吃过饭后, 人体的血糖上升, 脂肪酸从血液进入脂肪细胞中, 这时进行运动不能有效地使脂肪减少。相反, 饭前适量运动, 因褐色脂肪 (人体内的抗肥胖物质) 在体内作“隔放热饭运动, 较多地消耗能量, 所以更多减少脂肪!运动强度和运动的时间段确定后, 运动持续时间的确定应配合运动强度进行调节。运动强度大时, 运动的时间就要短一些, 运动的强度小时, 时间就要加长。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导致人体肥胖有很多因素, 包括遗传因素、代谢紊乱、生活方式、运动量小, 心理因素等;
(2) 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减肥是比较有效的减肥方法、适当控制饮食、适当补锌等方法也有助于减肥, 最后得出最科学的减肥方法是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配合控制饮食以及适当补锌。
3.2、建议
(1) 人们要对日益增多的肥胖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相关部门能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 使人们进一步加强对肥胖的认识;
(2) 已经不慎肥胖的人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减肥, 并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一下全方位的检查, 如有病痛及时治疗, 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3) 以上研究的肥胖因素以及减肥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希望能对已经肥胖和没有肥胖的人们起到一定的作用, 也最终达到我写这篇探究的意义。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肥胖的概念, 以及导致肥胖的多方面因素进行阐述, 选择沈阳城市学院100名肥胖学生为具体研究对象, 使用实验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科学减肥的方法进行探究, 目的是解决广大肥胖者的苦恼和促进身体健康, 最终得出结论:参加有氧运动、合理膳食, 补锌都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手段, 但最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是在参加有氧运动减肥的基础上, 合理的控制饮食, 适当的补锌, 减肥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并提出完整的减肥方案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肥胖,致胖因素,负面影响,减肥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蕾, 陈文鹤.肥胖症与运动减肥的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
[2]贾清秀.有氧运动对肥胖人群BMI的影响[J].安徽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张韧仁.肥胖和科学减肥的探究[J].体育科技, 2007 (2) .
[4]徐明.肥胖与体育锻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5) .
【老年肥胖与减肥论文】推荐阅读:
老年肥胖10-30
肥胖与运动减肥10-16
肥胖女人的减肥方法10-04
肥胖与糖代谢05-22
肥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06-27
中学生的肥胖论文07-06
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08-18
肥胖抵抗06-07
超重肥胖06-10
孕前肥胖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