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产业经济(精选12篇)
高职教育产业经济 篇1
协同发展一词在政策语言以及大众媒体中较为常见, 但是, 人们对其认知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 协同发展最直接的理论视角是社会系统的理论, 并在演化及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对协同发展的有效认知。而产业集群主要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及发展的重要模式,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 在现阶段教育事业构建的过程中, 提出了“高职教育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这一内容的提出不仅是专业教育的转变, 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 在现阶段社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实现对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系统重构, 避免单向思维出现对整个体系构建的影响。文章对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系统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 旨在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综合性发展。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
高职院校在运行的过程中, 其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产业性及经济性的发展模式。而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模式, 同时也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机构, 因此具有一定的经济行为以及企业行为。随着经济化社会形式的不断形成, 职业教育中的经济属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展现, 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劳动力向人力资本方向的转变。与此同时, 在产业分类中可以发现, 教育产业是一种较为重要的产业形式, 英国经济学家以及统计家科林·克拉克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创建了“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将产业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 第一类:农业、林业、渔业等;第二类, 采矿业、制造业等;第三类, 又分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等, 而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等人在研究的过程或则将信息产业以及知识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划分出来, 将其列为第四产业, 并提出了教育事业为最重要的知识产业形式。
(二) 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
在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问题分析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对协同理论进行科学化的分析, 主要是由于协同发展中包含着重要的基础概念。首先, 熵, 主要是指系统中存在的无序度量, 是系统中不确定因素的表现, 如果在系统分布的过程中, 其空间的分布越均匀, 熵就越大。其次, 涨落主要是指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 各个参数所统计的平均值, 而在一般状况下涨落的变化是相对较小的, 但是, 这些现象仍然会出现, 并会一定程度上对系统的相变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再次, 序参量, 主要是指一些控制参量。例如, 在相变的气压以及温度等, 当处某一阈值时, 对系统的宏观调整状态其到决定意义的参数就被称之为序参量。最后, 耗散结构, 主要是一种远离平衡状态的非线性开放性的系统, 通过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获得的能量。其中, 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可以充分解释一种与外部环境的开放性系统, 系统中的熵的变化可以用d S表现, 是负熵流 (de S) 以及熵 (di S) :d S=de S+di S的总和, 如图一所示。
二、高职教育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一) 高职教育可以为区域产业培养技术型人才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构建的过程中, 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首先, 在现阶段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我国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城乡经济结构”整发生着一系列的转变, 农业产业逐渐形成了现代化产业的构建, 生产行业中的效应现象逐渐增强, 而且规模化的发展也得到了系统性的提升, 这些现象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 需要高职教育充分发挥出区域的优势性, 为本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适用型的人才。其次,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环境下,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逐渐涌向城市及城镇, 促进了城镇化的经济发展, 因此, 就需要高职教育中通过人才职业技能、职业培训等人才的培养有效解决本地区人才需求中出现的矛盾。最后, 由于成人教育以及企业培训等社会服务机构的出现, 经济的发展导致人次需求出现了多样性的发展趋势, 因此, 高职教育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因素, 合理构架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训机构, 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的经济化发展。
(二)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高职教育机构在构建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会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以及技术背景。对于大部分的高职教育而言, 主要是中职、成人高校以及专业的技术院校的升华, 很多高职院校是为了向相关部门提供专业性的人才, 所设立的技术院校。因此, 高职院校中通过将专业教师与教学设施的紧密结合, 实现了一种将产业、科研及教育结合一体的教学形式。高校中的新科技、新项目可以有效的转换为市场的经济实力,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产业的高效性发展。与此同时, 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认识到区域企业中的基本需求, 配合企业进行专业项目的研究及资源的开发, 从而为区域的经济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高职院校其本身的优势就是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企业与院校的紧密结合, 在最终程度上实现相互渗透的发展模式, 并为区域产业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三) 高职教育提供了继续教育及培训基地
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国家及地方政府组织并构建的, 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及公益性, 同时也具有人才培养以及基础设施构建等优势性, 但是, 在我国目前人才现状研究的过程中, 高技术性的人才相对匮乏, 因此, 高职教育应该认清这一因素, 为下岗职工以及农民工提供更多专业性的技能培训, 而且也应该构建行业研究、咨询以及企业文化培训的。在我国颁布的《2012年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从学生角度、学校角度以及政府的角度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及社会性的贡献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报告者支出,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近几年在教育、经济等方面对区域的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努力, 使很多学生实现了大学梦。而且在服务领域中, 为区域中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专业性的技术人才, 统计中发现高职院校中的毕业生有60%的人进入了中小型企业, 而小微企业占据了30%, 也就说明, 通过高职教育实现了新农村的建设及引导, 同时也为区域产业的经济化发展提供了充分性的保证。
三、高职教育与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一) 缺乏系统性的指导结构
在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综合性职业技术以及职业人才的培养,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化的转型,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将社会的需求作为基本的立足点, 通过与其他组织的协同发展, 才可以在最终程度上实现复合型的组织功能转化。而在区域产业运行的过程中系统结构的构建是决定高职教育与产业集群集群发展的基本要素, 高职教育中的基本层次、子系等结构应该保持其特有的秩序, 才可以在最终程度上实现人才有序的发展。但是, 在现阶段很多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其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高职教育发展的模式与产业的集群需求并不相适应, 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一些高职教育与区域中的企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从而为企业与高校的协同性发展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
(二) 缺乏有效性的功能指导
高职教育中缺乏一定协同性以及目标性, 高职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实质上主要是一种内部关系的职能扩展以及分工联合等所形成的一种长期的自发过程, 并不是在设计及强化技术中所实现的。因此, 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与产业的充分结合, 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及创新。在社会系统理论中可以发现, 功能是组织将联系的基础, 虽然在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高职院校中的组织功能以及人力资源价值等内容得到了充分性的体现, 但是, 仍热存在着很多制约性的因素, 例如, 高职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相对较弱, 科研成果与市场产业的集群化协同缺乏系统性的协调发展, 因此, 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及产业的功能边界, 从而使高职院校更好的融入到企业的创新过程中, 并在最终程度上促进高职教育中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构建有效性的功能指导目标, 为区域产业的综合性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缺乏科学化的制度协同
高职教育与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与制度的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其中制度的构成是社会系统结合及协同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度的创新可以充分解决我国教育事业中出现的经济及科技相脱节的现象, 同时也可以在最终程度上实现经济、教育及科技的协调性发展。但是, 在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与产业集群将的利益驱动及创新存在着不成熟的现象, 很多评价机制不健全, 导致集群之间的协调机制缺乏较为松散的现象。因此, 在现阶段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构建专业化的评价机制, 推动新思想以及新观念的创新, 为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树立良好的依据。
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一) 分析区域经济实现专业对接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 为了充分实现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分析, 实现专业化的对接,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首先, 在知识理念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专业的设置以及区域产业之间的相互结合, 产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其特定的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劳动力的构建, 在不同就业结构中所形成的产业效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高职教育中为了充分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 就应该为区域产业的发展输送专业性的人才, 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服务与区域产业。所以, 在专业规划的过程中, 应该将京剧作为攻击能力的支撑点, 将社会各级对人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 合理分析产业的市场变化, 并在最终意义上实现“进口旺, 出口畅”的目的, 其专业性的设置如图二所示。其次, 应该注重优势群体带动专业设置的方法分析, 例如,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结构设置法、延伸拓展法等技术的应用, 其中的解耦股设置法主要是指高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通过新专业的设计及开发, 可以促进优势群体的资源构建, 保证专业及课程设计结构的有效性运行, 与此同时, 也可以节省办学的成本, 为扩大办学规模提供科学化的依据。延伸拓展法主要是在基础稳固以及经验才成熟的基础上, 实现优势专业的延伸及发展, 在专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与其他新专业以及新形成的优势群体的延伸, 从而为优势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首先, 在现阶段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其优势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有计划的对展业重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 从而保证高职教育中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一定时期构建有效性的发展方向。第二,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可以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构建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相关的研究策略, 从而在最终意义上实现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在这一环境喜爱可以充分保证教育内容由针对性的完成。第三, 通过校企合作的构建, 可以在高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聘请企业中专业的技术人员, 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第四, 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应用以及项目的开发, 可以充分保证师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一定的持续及提高。第五, 校企合作的过程中, 可以在学生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实现就业的指导及聘用, 充分保证高职教育的稳定性运行, 同时也为区域产业提供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其次,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指导内容构建的灵活性, 并在最终意义上实现深化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合作。在合作形式中可以发现, 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更注重人才专业性的培养, 充分彰显了教育资源的优势性, 而且实现了教育用地的充足性。在灵活性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 高职教育中可以与同专业的企业进行学生专业职能的分析, 并通过短期的培训实现上岗操作, 使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 实现企业项目设计的专业性。第二, 高校教育的过程中, 高职教育可以通过自身的先进办学经验, 对企业人才进行专业培训, 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 增强区域产业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高职教育中区域习惯的社会服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首先, 想区域以及产业提供技术性以及高技能型的人才培养需求;其次, 为区域经济的社会化发展以及产业的行业发展提供直接性的技术支持, 其中的技术支持主要包括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咨询以及技术的服务等;最后, 为区域发展提供文化辐射功能, 实现城市中两型社会的文化辐射及文化传播功能等。与此同时, 高职教育中的区域性不仅与其自身性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包括区域经济化的特征。高职教育中的专业设置应该将区域产业的规划及发展进行合理的布局, 并在最终程度撒很实现区域性以及行业性的统一发展。而且高职教育也应该向区域产业提供继续教育的支持, 形成对社会开放性的教育资源, 通过商业技术、工艺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等专业课程的设计, 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积极探索企业的基本需求, 充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通常情况下会分布在与区域地区经济结合紧密的地区, 因此, 通过两者的充分融合, 可以为企业的科技发展以及院校的社会服务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现阶段高职教育教育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良性运行的过程中, 其良性的发展与高职教育对市场灵敏反应程度有着紧密联系, 因此, 高职院校不能忽视企业的参与性。通过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同性发展, 可以帮助区域产业以及高职教育构建战略性的发展目标, 为社会的经济化发展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并在最终程度上促进产业界与教育界的紧密融合, 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摘要: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同性发展, 主要是教育事业转型中的基本方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体现, 同时也是社会经济、教育领域发展的共同目标。但是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同性发展是一项相对复杂的问题, 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制定有效的结构、功能及政策等相关内容, 从而合理解决产业集群互动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 并为高职教育事业的构建树立全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耀华.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2.
[2]黄云碧.温州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16:37-39.
[3]周红莉, 谭辉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研究——长三角地区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 06:70-75.
[4]胡昌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及对接路径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 2015, 21:20-21.
[5]高树仁, 董新伟.“高职教育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再认识——基于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 2014, 25:75-78.
[6]肖伟.湖北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适应性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 2013.
[7]沈陆娟.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互动研究[J].职教论坛, 2010, 27:11-15.
高职教育产业经济 篇2
1.1高等职业教育概念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其实是中国特有的。在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所有的高等教育,在德国、美国也没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定义,他们只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种特色的产物。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等”和“职业教育”两个范畴,笔者认为他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以实用技术性为主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高中后职业教育”也不等同于“高级职业培训”。“高中后职业教育”范围很大,高中后的职业教育都包含在内,比如对技术人员几周、几个月的短期技能培训是高中后职业教育、各类职业资格培训也是高中后职业教育。而“高级职业培训”是一种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比如管理干部培训等。高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分工中的岗位定义的,在普通高校中高等专业教育是根据学科进行划分所以二者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要对高级职业教育内涵要深入研究,否则必然会因理解不准确带来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上的盲目。目前我国把教育分为三类四个层次,分别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后教育三类。四个层次分别是学前教育、中学教学、高等教育。我国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义为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课程规划上有特殊性和职业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还是以学科为建设单位,学生以后还有很大机会进入本科、研究生的教育中去。
1.2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高中基础可能达不到本科学校学生的高中基础,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入学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职业实践基础出发,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侧重职业导向,通过开设一些合适的过渡课程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的学习。高等职业学校主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是三年,四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纳入我们高职教育的建设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技术人才包括技术工人、工程师、技术工程师等。技术员要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工程师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出现既要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又要一定理论知识的中间人才,我们称为技术工程师。美国办起了二年制专科“技术师”培训,法国也办起了三个月的“高级技术员”,英国“技术工程师”等都是为了满足这样的培养目标。我国台湾还出现了培养高级技术工程师的硕士、博士。我国也出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潮。
1.3高职教育概况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大学开始发展,首先在中等城市开始发展,进入本世纪后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也纷纷升级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的行列,比如江苏无锡现在七所高等职业学校,六所全部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升级的。近年来,我国由于高新技术人才断层、短缺国家大力提倡提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1990年底,我国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大学)入学率仅为6%,上升至21%,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30%。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高职教育是培养专业技术应用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教育。从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范围来看,高职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当今世界的发展不仅需要产品研究、开发、设计的人才,更需要大批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可以将开发、设计人员的抽象设计加以具体化、以便最终转化为现实产品;他们可以安装、调试和维护高新技术设备、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高职教育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支柱。当今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94个设立了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德国高职教育的学生人数占高等教育人数的70%以上;日本也在40%。在英国和中国台湾高职学生可以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比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珠海等城市因为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需要一批高层次技术人才。普通高校主要是应用性和基础性的研究,每年产出大量科研成果,培养的学生多是研究、开发、设计人才,缺乏将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于是高职教育也就孕育而生了,通过高职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在生产企业第一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产业技术人才。
2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现状
高等职业学校在我国已经走过了30多年,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已至少有一所高职院校。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规模空前,全国高职院校平均占地面积超过500亩,高等职业院校基本都是万人院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资产平均万以上,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保障。从招生情况看,全国高职(专科)招生人数达368.1万人,高职(专科)学生招生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的比例54.1%。20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1.5%。据统计,我国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已经超过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27万人,生师比为15∶1。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有近6万多人,占21.3%。在山西、江苏一些省份双师型教师已经超过教师比例的30%,也就是说我们高等职业学校的老师是一支有着高深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团队。高等职业学院结合学校本身特点和地域优势,积极开创适合学校发展的有学校特色的学校。如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在电气专业方面有着长足优势的学校,它地处无锡。无锡是国家物联网建设基地,新能源研究开发基地。学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与政府协作,为政府服务,在物联网感知校园、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上重点建设,与企业合作达成了政府、学院和企业三者之间产生互动联合开发平台,形成了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也使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为走向国家级“示范”学校打下了夯实的基础。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扩宽办学思路,通过以市场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学校、开展多种方式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进行办校。例如江苏某高等职业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革,按市场法则经营学校,通过一系列改革学校办建起了设施配套齐全的新校区,全校行政管理部门大量缩减,形成教授制校的管理方式,并利用学院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争取到了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走出一条多元化发展积极与合作办学之路。在高等职业学校管理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利用先进的国外企业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核心,以市场为目标,改变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学校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长学生的各种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服务体系;同时,学校为满足现代化企业对不同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开展适合学校发展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如“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理试一体化”等的多种培养模式,使高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地位也得到提高。
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涵分析及发展概况
3.1高新技术产业内涵:
高新技术产业是生产企业以前沿技术或领域为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先进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就是“高”和“新”,“高”就要体现在开发难度大,科技含量高、技术复杂;“新”主要是处于科技前沿、没有旧事物可以替代,可以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这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和“新”所以一旦研究、开发成功成为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去,由于产品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从经济学上看利润高于社会平均利润,是高利润产品。高新技术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所以高新技术产业要求有一支高知识、高技术、高智商的团队组建来完成研究、开发、生产。所以高新技术一般研发费用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高,研发人员占员工的总数也比较高。目前高新技术的发展领域主要有:物联网技术、微电子技术、空间科学、生物工程、光电一体化、海洋工程、地球学、新材料学等领域。
3.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长沙高职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济;长沙
随着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控,经济发展将日趋产业化、地方化。发展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当前,“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将为经济建设带来机遇,同时也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机。因此,研究长沙高职教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长沙高职教育尚未完全适应经济建设
专业结构方面。长沙高职教育较多开设财经、电子信息、文化教育类专业,矿业、材料能源、资源、制造业及交通运输类专业数量较少,即造成人才供需的不平衡。专业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文轻工:由于文科专业办学成本比工科类专业低很多,许多高职院校只顾办学效益,忽略经济建设的需求;专业重置:有些高职院校一味追求办学规模,缺乏对地方的整体建设规划蓝图,只瞄准在热门专业建设而忽视地方建设需要的专业要求,因此具有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专业设置定位混乱:关注全国沿海就业“大市场”,而忽视了地方“小市场”,因此专业设置具有混乱性。
人才培养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高职教育的内涵把握不准,因此出现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仿照普通高校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这一情形在高职校培养人才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导致培养的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操作能力较差,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另外,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走入极端,即把高职教育看成是单纯的职业教育,强调专业技能水平和技术水平,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甚至减少高职教学中必要的专业课程,致使学生工作后缺乏发展潜力及转岗的适应能力,仅仅成了一名简单重复的“机器人”。
二、长沙的经济建设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支持
长沙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支持。近些年来,长沙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2015年1-10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7.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3528亿)的85.8%,同比增长12.1%。社零总额占全省(9670.8亿)比重为31.3%,增速与全省持平,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工业方面,长沙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经开区及其周边地区。经开区内聚集了长丰集团、众泰汽车、三一汽车制造、北汽福田控股公司4家汽车制造骨干企业,经开区周边已经聚集博世、江麓容大、同心实业等数百家配套企业。其中,博世汽车部件、中汽长电生产的电器品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经开区周边基本形成了车身、车架、车厢、车桥、覆盖件等较为完整的配套产业链。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长沙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这些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专业水平同就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从业者就需要学习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训,对此,高职教育大有作为。长沙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须要靠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来提供人才支撑。
发展产业带和大力推进产业集聚,需要各类技术人才,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支持。“十二五”期间,长沙依托“五区九园”,长沙消费升级标志性的热点是汽车、石油和医药类消费,充分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湘江产业带,重点培育汽车、家电、化工、建材、电工电器、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积聚区。依托长沙高新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宁乡高新区国家级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望城经开区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动力电池及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材料领域,打造储能材料产业链、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碳材料产业链、精细化工材料产业链和磁性材料产业链,形成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型材料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考虑各类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最关键的是人才。在人才专业结构上也有特殊要求。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对接,按照岗位人才需求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真正发挥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长沙经济建设需要信息和技术支持,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支持。当前经济的发展基于网络信息,尤其是高新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离不开知识性人才,而知识的获得、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育。长沙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发展短缺相对应的是高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高层次创新研发人才,它已经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阻碍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就要求高职教育要尽快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促进长沙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拥有知识、人才、信息等资源,为经济发展的提供坚实基础。在经济建设中,高职院校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先进工艺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还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研计划,投入科研专项经费,争取多立一些实用性强的项目,使其更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长沙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建设的相关措施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专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产研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长沙将以宁乡高新区、望城经开区国等“五区九园”为牵引,积极打造产业带,把长沙建设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在专业调整改革中,高职院校要始终保持与地方企业的密切联系,时刻掌握人才市场供求变化,在专业设置调整中,首先要考虑市场需求,其次要考虑办学条件,二者不可偏颇。同时,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指引、质量监督,以保证长沙市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设置更加合理。
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条件。经济建设为高职教育提供经济基础,而高职院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根据长沙高职院的资源配置的状况,长沙市的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如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师培养方面上,要大力提升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应与地方、行业、企业密切联系,派送教师到企业车间进行锻炼,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等级证书,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加强校、企、行、协合作,提升高职教育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与实行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实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推行“校企结合、校企并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承担企业的课题,还可以对企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以极大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的能力及热情,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并且时刻与当前行业协会沟通,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最终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发挥高职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着力促进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对接园区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2]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61-66.
[3]秦虹.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探索[J].教育科学.2013(10):76-81.
服务于地区经济的高职会计教育 篇4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定位
通过浏览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网站可以发现,多数院校的专业定位存在误区,过多地追求“高、大、上”,其目标培养往往是全面复合型的高端管理人才。究其原因,无非是院校自身为了扩大宣传及影响力的效果,来获得更多的入学率;同时,也反映了多数院校在办学上好高骛远,不能够务实的定位。事实上,由于目前大学教育的普及式原则,生源素质层次的差异化状况,即使是许多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也难以达到高标准的要求。根据教育部的高职教育的定位,如上所述,则简单明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专业的定位与院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设置等密不可分,体现了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甚至师资队伍的建设。院校只有制定了长远的战略计划,才能围绕准确的专业定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就业,提升其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同时,在生源越来越紧缺的竞争中找准自身的办学特色,扩大影响力,在师资人才的培养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找准切入点。
2 服务地区经济的必要性
高职会计的教育定位应与地区经济相结合,融入地方经济建设,这样可以达到促进就业与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点。
2.1 企业的发展与会计人才需求的不协调
随着我国地区经济的不断增长,各方面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现代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出现脱节,企业需要适应于地方经济特色的有经济学、管理学方面专业背景的人才作为动力,而中小企业中原有的传统的记账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已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因此,从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角度,当地高职院校有必要将其专业定位与当地的经济挂钩,为本地区培养适合的技能型人才。
2.2 职工后续教育与培训的需要
会计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几年就会出现新的制度与准则,财税方面每年会出台不同的政策,会计人员需要进行后续教育的培训与学习,保证知识的不滞后,更好地服务企业。作为地区会计教育的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师资资源,在职工的再教育与服务地区经济中有义务发挥主导作用。
2.3 提供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
企业的长期发展的动力离不开技术服务与更新。企业方面在科研与创新方面能力不足,有必要借助于当地的高职院校的师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建立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方的要求,深入一线,为企业进行财税、电算化方面的出谋划策,向企业提供管理与咨询,服务区域经济。
3 服务地区经济的方向
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是普及模式,意味着有更多的入学与教育、培训机会,其作用包括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保障经济发展与人才相结合,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而言之,更多的带有区域特色的经过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会回到之前的地区经济中,去服务于地区经济。因此,在高职会计的过程中,应正确把握方向,提升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性功能。
3.1 与当地经济特色相结合,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高职会计的培养目标要服务于当地经济,因此,在课程设置、方式方法上要有针对性。首先应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产业的结构等因素,例如,针对制造业或服务业、内地与沿海等不同的产业侧重点与地区,会计教育的重点应有所调整。在会计课程的开设中,可以选修部分与当地经济、文化相关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增加就业率。课程的设置应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训能力与企业的生产实习相结合,发展现代企业的学徒制运作方式。
3.2 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
由于会计理论、税收政策等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拓展其教育与服务渠道,加强与当地各部门、行业间的合作,开展会计考证、职称的培训与后续教育,与财政、税务部门合作进行关于财税知识的讲解与交流。另外,由于高职院校资源拥有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可以在创新与专业改革方面起到引领示范性的作用,加强与当地政府或企业间的会计类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为企业出谋划策,共同服务于当地经济。
3.3 加强校企间的合作
学校的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与企业之间的支持与合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技术进步,同样需要技术性的人才与科研的创新。因此,两者之间应建立长久战略关系。作为校方,可以与企业建立高职会计的实习基地,或者引入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行讲座、上课。企业方也可以邀请高职院校的会计专家进行项目开发,这样既拓宽了合作的领域,也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
4 如何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首先,从学校层次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培养学生的技能型目标。根据高职会计的实际情况,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学徒制制度;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结合地区特色进行教学;在实习与实训过程中,开展“双导师”模式,与当地企业相结合或建立意向性合同,使学生顶岗实行,并与将来的就业岗位结合,使学生享有优先性机会;注重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与考核,建立激励性的培养、培训机制,使教师能够阶段性地深入企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在专业培养上服务于当地经济。
企业不仅仅需要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来进行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进行理财与决策分析,同时还需要长期具有高度敬业精神,以及稳定性强的会计人员。我们从许多单位会计人员的用工实践中可以发现,会计人员工作的稳定性对于企业的管理、发展至关重要,许多单位的招聘简章中甚至直接要求其入职人员必须是本地户口,用工成本低,主要原因是避免其人员的流动性,或涉及企业机密。因此,企业应建立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长期合作机制,提供相应的实训基地,并对自己员工的后续教育提供多方面的支持,这样,既能吸收到优秀的当地毕业生,又能达到将来培养、培训自身职工的远期目标。
政府方面可以发挥牵头作用,召集当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战略性的合作,在就业、人才培养及科研方面搭建平台。同时,做好与校方、企业的沟通、协调工作,给予服务于当地企业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相应的激励政策,在企业的税收或经营方面予以考虑,这样,毕业生有意愿服务于地区经济,企业有积极性吸纳当地高职院校毕业的会计人才,政府方面解决了就业问题,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多赢的目的。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定位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应用性人才。学校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培养中应确立长远目标;在服务地区经济的方式方法中要与当地的经济特色相结合;注重技能型能力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功能,加强校企间的合作等。而针对校、行、企三方,本文提出了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加强合作来有效服务地区经济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地区经济
参考文献
[1]麦满芳,覃士珍,李波波.浅谈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J].华东科技,2012(9).
[2]覃士珍.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4(3).
[3]狄灵瑜,金必简.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的会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行政事业资产财务,2014(12).
高职教育产业经济 篇5
根据《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中提供的数据,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主要有区域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国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竞争力、金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组成。从上面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都需要以人力智能资本为基础。地区性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升该区域内人力资源水平,有助于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有助于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高职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可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也为高职院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打下基础。因此,地方高职教育系统和区域内企业系统就必然形成关联,从而有可能产生耦合和协同的;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也有必要产生耦合和协同的`。
2我国高职教育和技术人才现状
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基础。在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人数达313.4万人,在校生964.8万人;职业高中4856所,职业高中在校人数达681万人,但近年来职业高中的数量日趋缩小。从高职院校省际分布来看,中东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职院校超过60所,四川、河南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职院校在40-60所之间,吉林省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为19-40所,另宁夏、青海、西藏及海南等四省高职院校少于19所。从在校生的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全国高职教育在校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5%、39%和16%。从产业布局看,第一产业的专业在校数最少,仅占1.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在校生人数分别为45.8%和52.4%。职业教育的人才储备为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较好的人才支撑。“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各区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技术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特别是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经济转型的方向和改革深度。一切都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经济发展显得严重滞后,基层管理、技术及服务工人难以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要解决“高技能人才荒”的问题,必须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把企业紧缺人才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能根据经济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职业人才教育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职教育产业经济 篇6
关键词:高职;旅游教育;旅游产业;地方;融合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持,只有培养足够的旅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应用型旅游人才主要是通过高职教育来培养的,高职教育在这方面有资源优势和经验优势。将旅游教育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促进旅游教育理论结合旅游实践,另一方面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兼具教育性、经济性、社会性。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旅游教育与地方产业融合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融合举措,具体如下。
一、旅游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条件
要将旅游教育与地方产业融合在一起,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服务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样,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会影响服务行业发展的深度和层次。要想让旅游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让教育与产业融合,需要大量的试验、试点经费,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扶持和引导。若没有“引导性”资金的注入,在边际成本效应的影响下,融合十分困难。以这个角度看,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行业深度发展、旅游教育多层次发展的根本条件。
(二)外部需求状态。教育与产业融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及产业的发展,这种目的性发展本身具有较强的预见性、潮流性,它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密切相关的。我国旅游行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的发展阶段,目前处于转型升级、矛盾频出的重要时期。为了实现可持续性、深层次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管理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建立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成为旅游产业的主要目标。而这正为旅游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可以说,两者的融合是应运而生。
(三)周边产业发展。实际上,旅游产业并非孤立存在的,其伴生、相关产业很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除了传统的吃喝玩乐之外,还包括农林、通信、金融等行业。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乡村旅游、老工业基地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等。这些旅游方式需要大量的相关产业作为基础,当这些方面都相对成熟,具备了一定的接待和承载能力的时候,旅游产业才能发展,教育与旅游产业才能实现融合。
二、旅游教育与地方产业融合的举措
(一)加大扶持力度。为了促进两者的融合,政府应该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持引导措施。具体如下:其一,加强经济扶持力度。两者的融合需要大量的试验、试点、试错、发展资金,为了消除高职院校及旅游企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应该牵头,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其二,提供优惠政策。两者的融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地方政府应该出台优惠政策,予以税收、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便利。其三,积极扶持引导。为了让两者深度融合,政府应该加强旅游文化的宣传,帮助旅游企业打造品牌,保护其个人知识产权,创设一个和谐的融合环境,减小融合的阻力。
(二)刺激外部需求。具体来说,可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提高旅游认知能力。双方应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联合营销,培养大众对旅游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旅游产品、营销方式,争取更多的旅游客户。其二,做好旅游产品设计工作。如今旅游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元素,在设计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该将两者融合后的理念、文化融入到产品中,真正做到“内容为王”,打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三)培养创新人才。两者融合,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培养足够的创新人才,才能让两者的融合之路走得更远。高校应该聘请国内外行业精英来校授课,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研究中心,打造具有旅游文化创意的新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促进旅游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总结:旅游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将其和地方产业融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经济、产业基础。本文分析了旅游教育与产业融合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旅游教育与地方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举措,希望对高职旅游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和启发。
参考文献:
浅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篇7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的全称为高等职业教育, 一般认为我国的高职教育概念与国外不同, 在我国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统称为高等教育, 只是各自培养的侧重点迥异。我国学者肖化移指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概念中的“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专业教育, 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种形式, “前者通常被看做为工业、农业和商业内那些中等程度职业做准备的正规教育, 而后者则为中等或更高程度的, 与生产过程有关的知识及技能的正规教育”。[1]因此, 我们可以将“高等职业教育”理解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并将其视为一体。
当然, 还有学者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是一个由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复合而成的概念体系, 选择不同的属种关系 (指概念外延的包含关系) 就表征不同的内涵定义[2]。
(二) 区域经济
广义的区域经济既可用来表示国家内某一地域的经济活动, 即地区经济, 又可以在国际经济研究中视作一国经济, 甚至多国组成的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圈。狭义的区域经济用于表示国内大小不等的地区经济, 即地域经济[3]。
还有学者指出, 区域经济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 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不同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4]。
二、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加速发展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 区域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职教育的进步。
(一) 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1. 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增加社会效益。
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影响结果主要通过经济效率的变动表现出来, 优质的高等职业教育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有着重大的贡献。其表现主要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能为社会培育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能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求。高职院校会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注重学生的品行道德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这使得接受过高职教育的劳动者, 不仅具有较强的劳动技能, 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样能节省社会生产的时间和管理费用, 因此, 完全推动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2. 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高职教育内容的发展变化是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决定因素。前文提及, 高职教育可以为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对口人才, 因为经济的发展必须具备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才。在当前新兴产业部门不断涌现、技术革新速度不断加快的知识经济时代, 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 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要紧跟时代步伐, 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适合经济的发展变化, 要有预见性。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结构, 经济发展也就会有什么样结构的人才基础。
3. 提供产学研基地, 分享科技创新成果。
产学研相结合是目前经济发展的一个良好趋势。高职院校拥有各种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 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最佳场所。近年来, 伴随着产学研的加速发展, 各高职院校也加强了与企业特别是能发挥本院校特色的中小企业的结合, 加大了对产学研发展的力度。
高职院校依托当地区域产业优势需要调整教学方向和科研计划, 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 各类校办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能直接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
4. 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
第一, 人力资源的滞后。这里的“滞后”主要说明的是高职教育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学校的教育具有阶段性, 而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学生接受教育需要一段时期, 因此不能迅速将人力资源应用于企业, 这势必将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 技术转换的滞后。高职教育如果不能迅速地转化为科学技术应用至生产实践, 就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事实上, 高职院校进行的是科学技术的再生产, 这也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和高效率的再生产, 原因在于它能将某些科学技术普及, 让更多的人掌握运用。通过这种高校教育的集中教学形式和方法, 缩短了科学技术再生产必需的劳动时间, 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 会降低相应的生产成本, 但是高职教育如果不能迅速地转化成科学技术, 就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 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分析
1. 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与物质保障。
第一, 区域经济作为经济基础, 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经济基础。以我国为例, 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高职院校综合实力明显高于内地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当地财政的支持, 高职教育作为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需要建设实训基地, 采购设备, 等等, 这些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因此, 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在一定规模上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状态。
第二, 区域经济还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区域经济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促使多渠道投入高职教育成为可能。职业院校的特色教育模式, 又决定了职业教育院校必须与当地相关的企业建立最紧密的合作, 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走向, 更是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办学的有力举措。企业能为高职院校的实训学生提供实训基地, 另外, 企业的技术职工还能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能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 迅速提高实操能力, 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提高自身的价值, 这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2. 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教学信息指导。
第一,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供相应的参考。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在于为企业输入对口的专业型人才, 因此经济发展的方向便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向。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要相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多变, 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围绕所在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要设置和调整。综上,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了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变化方向;针对经济发展未来的走向,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因此适度超前。会依据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及进步, 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 适时开设新的专业。
第二,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促使高职院校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调整培养层次, 合理设置专业, 努力发挥教育的辐射作用, 适应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前文所提, 调整专业设置, 按照市场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技术人才, 促进区域经济结构、技术结构与高职
WENJIAOZILIAO
教育内容结构的协调发展, 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的能动性, 从而推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向更深层次发展。
3. 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的制约性影响。
从上文可以看出, 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管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息息相关。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这对高职教育会产生相应的制约性影响, 可以这样认为, 区域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高职教育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 制约着高职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一方面, 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源。生源充足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因素, 而学生为了获得好的就业机会, 都非常注重专业的选择, 这就使得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如果不能很好适应, 不但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扩大规模, 还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 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我国高职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一致。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就造成了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条件好, 显然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要好且发展速度远远要快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因此生源的质量和数量也会高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长此以往, 就会导致人才分布的失衡, 最终导致两地差距越来越大。
三、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般认为, 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高质量的教育。质量与培养目标比较, 培养目标不同, 质量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在于为企业、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 社会的用人标准就成为高职教育制定培养目标的标准。高职教育以本地区的重点或支柱产业为依托, 确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制定职业教育办学思路, 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增强为当地经济服务的能力, 也是更大程度发挥自身作用的有力手段。
总而言之, 高职教育的建设发展能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发展和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 需要先进的技术创新, 需要各地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因此, 不管是经济社会的发展, 还是和谐社会的构建, 都离不开高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建设进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以促使两者发挥更好的优势作用, 产生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3.
[2]梁志, 赵祥刚.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解析及其内涵的厘定[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8, (53) :88.
[3]武友德, 潘玉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2.
浅谈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 篇8
高职教育精神是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 加大实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可以说, 高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经济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中可发现经济与教育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经济增长带动教育发展, 教育改变着其方式及结构, 并提出新的教育观点和管理方式。
1.1 经济增长决定了教育方式及结构
(1)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 经济增长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表现为对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 而教育一定要根据经济增长的发展改变其方式。例如:1996年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教育与培训方面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网络的知识扩散, 形成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
(2) 由于科学进步, 智力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占有主要地位。要求大量的科学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这种需要, 学校教育不断改变结构及学生培养方式, 并向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
1.2 教育改变经济发展质量
教育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可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方针, 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过程, 例如:在传统商务向网络商务转变过程中, 各级学校引进了大量适应其有关的各种课程, 培养了大量具有现代知识的人材, 他们目前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栋梁, 加速了我国经济的转型的速度和质量。
2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进行自身改革和发展创新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现代教育形式, 其生命力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对接上。
2010年7月, 我国发布了《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征询意见稿》, 意见稿中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解读。因此, 高职院校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积极主动的进行自身改革和发展创新, 才能实现“双赢”发展。
从国际视野来看, 无论是经济发达的美国、德国、日本, 还是新兴工业国家韩国, 这些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证明,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融入地方, 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湖北及武汉地区经济发展是处于历史上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据全国统计, 2013年全国GDP排名湖北省 (包括武汉) 已上升为第九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该地区需要大量有一定理论知识, 有动手能力的人材, 过去以理论为主的高校培养形式, 逐步分成不同层次, 高职院校在这种市场, 形成了大学中一种新的主要力量。这种状况正符合总理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
3 高职教育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3.1 湖北及武汉经济发展特点[1]
截止2012年, 湖北省全省完成生产总值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区域发展进入格局转换期, 湖北发展进入黄金增长期”, 湖北既拥有中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优势、生产要素成本优势, 又具备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便利优势, 综合优势明显, 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十年是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2]
而武汉城市经济圈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关联度最高、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 武汉城市经济圈的建设, 将进一步辐射周边地区, 从而拉动武汉乃至东部、中部、西部临近省份的发展。长江中游地区的崛起, 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据此, 不少学者认为, 武汉将会是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十大城市之一。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必然带来企业用工缺口,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高等职业院校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3.2 按经济需求对专业、课程、人材结构进行调整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使命,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就是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 找准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 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 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
(1) 东部地区已踏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西部大开发加快向纵深推进, 区域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换, 经济发展重心开始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纵深地区推进, 湖北面临区域发展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 提出“建成支点, 走在前列”的殷殷嘱托, 也指明湖北在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战略定位和全局使命。湖北必须加快建成重要战略支点, 引领、支撑中部地区整体崛起, 打造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经济发展的支撑带、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内外物流的大枢纽、创新驱动的“国家队”。
(2) 武汉位于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 处于中国经济地理的核心位置, 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 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并且武汉目前正在实施的“1+8城市圈”也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 而武汉作为城市圈的龙头, 将发挥其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及产业基础等方面比较优势, 建成为中部崛起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及产业化基地, 以金融、物流、现代商贸、信息、科教、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3]
(3) 区域经济的转型及快速发展, 应当引起高职院校采取积极主动应对措施, 改变学校培养学生及课程体系及学科配置框架, 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 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 基于职业分析, 根据职业的变化, 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 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 更加讲求实效, 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 注重改造重组, 侧重实用, 适当减少理论教学。例如:德国、台湾的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都为职业教育人才提供博士攻读机会。我国也在2011年宣告设立5个专业博士, 标志着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起了两套完整的体系, 一套是学术性、学科型的, 而另一套是技术型。[4]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 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与市场和改革进程形成良性互动状态, 为地方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及技术人材。
4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看来, 部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区域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5]由于高职院校对接区域经济涉及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三方面的因素, 因而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开放办学的高职教育观, 按区域产业岗位设置专业, 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人才, 大力开展“立地式”研发服务, 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范围。
总而言之, 高职院校应抓住全球化浪潮中区域经济崛起的机会及国家政策的优势, 积极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 立足区域经济的实际需要, 强化与区域政府、行业企业的对接。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 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技术和服务的需求, 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 并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汉市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变动及其影响[Z].武汉统计局, 2013-10-29.
[2]湖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湖北省统计局, 2013-2-20.
[3]武汉1+8城市圈[OL].360百科.
[4]董刚.高职教育应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OL].搜狐教育, 2011-6-22.
高职教育产业经济 篇9
1 概念界定
“高等职业教育”这个概念, 实在是很有些“中国特色”的, 若要追溯其源, 大概是80年代初期国内各地 (尤其是一些中型城市) 短期职业大学兴起的产物。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 由于在人才培养的模式、手段、途径、方法以及目的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使其二者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育人角色, 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 亦对受教育者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但是, 从客观上说, 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以文化学习和理论研究为代表的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 应该仅仅是教育类型上的区别, 而不应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本文是从高职院校数、高职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及高职院校经费等几个方面来了解高职教育规模。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 一个国家人均产出 (或人均收入) 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本文中以人均GDP来表示经济增长。
2 江苏省高职教育现状
2.1 基本情况
江苏自改革开放初试办地方短期性职业大学、1996年试办五年制高职教育 (初中后) 、1999年开始审批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学院以来, 高等职业教育应需而生, 按需发展, 高职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适应市场, 不断创新, 高职教育新体制逐步建立;重视质量, 打造品牌, 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构建。江苏的高职教育事业规模迅速扩大, 布局结构日趋合理, 优质教育资源正在形成, 改革发展不断深化, 理论研究不断推进, 社会声誉不断扩大, 涌现出一批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快速发展的高职院校。
近些年, 江苏省的高职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在全省比例一直保持在40%以上。这体现了江苏省一直以来对高职教育重视。近些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高职招生规模却是有升有降, 总体变动不大, 但是高职所占全省招生比重却从2006年就一直处于下降态势, 从2006年53.93%下降到2014年的43.67%;高校在校学生数处于稳步上升态势, 但是高职在校学生却从2009年就处于下降趋势, 从2009年75.69万人下降到2014年68.60万人, 减少7.09万人, 高职在校生所占的比重也从2007年46.82%下降到2014年40.39%, 下降了6.43%。 (见表1) 为什么会呈现如此趋势, 可能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高校扩扩招, 另一方面是高考学生人数的逐年减少, 最后就是家长对高职教育认识误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分省2005-2014年度数据。
2.2 师资状况
首先, 江苏省高职院校规模是稳步扩大, 但是从2008年以后高职院校增加幅度不大, 又因为高职院校学生在校人数呈逐年小幅下降趋势, 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教职工总数和专任教师人数都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高职院校教职工总数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6万人, 下降到2014年的5.3万人, 减少0.6万人, 专任教师也从2008年最大值4.48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4.33万人, 减少0.15万人;其次, 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从2007年就都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从2006年最大值20.84∶1下降到2014年11.4∶1;之所以下降可能是虽然高职院校教师减少了, 但是高职院校在校生也在逐年减少, 且学生减少幅度大于教师减少幅度;最后, 高职教职工总数和专任教师在高校教师所占比中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是高职院校教师数还是跟上高职院校学生的增长速度, 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还是比较合理的。
2.3 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高职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可通过预算内教育经费来衡量, 通过对2009-2014年江苏省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析可知:首先, 江苏省高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从2009年的3224.1元增长到2014年的9885元, 增长了6660.9元, 2014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年是2009年的3.07倍, 这六年期间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平均增速达到了25%;其次, 江苏省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从2009年的8352元增长到2014年的15728元, 增长了7376元, 2014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2009年的1.9倍, 增速为14%;最后, 江苏省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虽然没有江苏省高校生均预算高, 但是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比高校增长幅度也大, 这也说明江苏省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
3 江苏省高职教育规模变化趋势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
3.1 变化趋势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高等职业学院在校人数和人均GDP来反映江苏省高职院校规模和经济增长水平, 由于单位不一致, 为准确反映职业教育规模与人均GDP的变化趋势, 使二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减少误差, 需要对数据进行转换。具体方法就是对高职院校在校人数和人均GDP分别取LN, 对取LN的数值通过Excel绘制出江苏省高职院校规模和经济增长变化的趋势图 (见图1) 。江苏省高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持平, 这与江苏省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职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具体来看, 江苏省高职教育在校学生数在2005-2007年曲线较陡, 增长较快, 2009高职在校学生数达到最大值。2009年以后高职在校学生数开始下降, 2010年后趋于稳定且有小幅度下降, 这与近些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和学生生源数不断下降及高等院校扩招的招生政策有关。江苏省人均GDP在2005-2014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都很稳定, 处于稳定不断增长的阶段。总之, 江苏省的高职教育规模和经济增长已经处于稳定期, 在此期间, 高职教育发展不在是以规模为重点, 而是要更注重内涵建设, 为江苏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2 相关关系分析
本文首先对高职在校生数、高等在校学生数、人均GDP分别取对数, 然后利用SPSS19.0对取对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输出结果如表2。由输出结果可知, 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与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人均GDP相关系数为0.595, 为正相关, 即高职教育在校生数对经济增长变化起到正面作用;高校教育在校生数与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人均GDP相关系数为0.883, 为正相关, 即高校教育在校生数对经济增长变化起到正面作用;且高校教育在校学生数对经济增长速度变化起的作用强于高职教育, 这也符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高职教育在校生数对经济增长速度变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 高校在校学生数和高职学生数与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人均GDP都通过在0.01水平双侧检验。
注:AGDP表示人均GDP, GZS表示高职在校学生数。
注:**在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4 江苏省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弹性分析
4.1 高职教育弹性系数分析
弹性系数是衡量一个变量x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变量y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从y同x的函数关系中求得。高等职业职业教育弹性系数是指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对经济增长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用在校学生数衡量, 经济增长速度用人均GDP衡量。则高职教育弹性系数公式可表示为:
Ei=职业教育规模年增长率/经济年增长率
Ei=Hi/Gi, 其中, Ei为高职教育弹性系数, Hi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增长率, Gi为人均GDP增长率。
选取2005-201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及人均GDP指标进行测算, 将数据带入公式, 经过计算整理, 得出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弹性系数,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年增长率波动较大, 但是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中最高增长年份是2007年的15.61%, 2006年就开始下降, 2010年下降幅度最大, 达到了6.82%。江苏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弹性系数Ei在2005-2009年期间都在0-1只见波动, 都小于1, 说明这些年江苏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速度二者处于稳定协调发展阶段;2010-2013江苏省高职教育弹性系数都小于0, 这是因为这几年高职在校学生人数是不断下降, 经济却是在不断增长, 所以高职教育弹性系数为负是正常的, 因为Ei绝对值小于1, 说明在这几年期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
4.2 高职教育弹性系数与高校教育弹性系数比较分析
本文研究同时选取2005-2014年江苏省高校在校学生数和人均GDP指标, 经过计算整理出江苏省高校教育弹性系数 (计算同上) 。下面对比分析江苏省高职教育弹性系数和高校教育弹性系数 (见表4) 。
根据弹性系数含义可知:如果高职教育弹性系数大于1, 则说明高职教育规模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 如果弹性系数等于1, 则说明高职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发展, 如果弹性系数小于1, 则说明高职教育规模增长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江苏省高职教育规模增速和高校教育规模弹性系数都小于1, 说明这一段时期, 教育规模发展比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要慢, 同时, 在2006-2007年江苏高校弹性系数比高职教育弹性系数小, 说明在此期间高职教育对经济影响要比高校影响要大。但是从2008年起, 高校教育对经济影响趋于比高职教育要强,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可能是普通高校扩招后, 在生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 挤占了部分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空间 (见表4) 。
总之, 通过对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可以看出:首先通过相关分析可知, 不管是高职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变化呈正相关, 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 并且高校教育对经济促进作用比高职教育要更大。其次通过弹性分析可知, 不管是高职教育规模还是高校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都慢于经济增长速度, 这是因为江苏省对教育一直以来是比较重视的, 教育规模本身就不小, 但是近些年随着生源不断减少, 高职教育规模增长慢及萎缩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5 对策和建议
5.1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国家规定高职教育招生规模要占到高等教育一半及以上。根据本文江苏省高职院校现状分析中的表1可知, 近些年江苏省的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一直是在43%以上, 与国家的规定差异不大, 随着近些年生源的不断萎缩, 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难度较大。如果高职院校还是紧抓规模建设, 而专业内涵发展和办学质量跟不上规模发展的话, 培养出来的人才必会出现专业素质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等问题, 也会影响到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整体评价和认知。从江苏省当前高职院校的现状来说, 强调内涵发展, 建立符合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5.2 高职院校发展要依托地方经济
高职院校就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 高职教育发展一定要注重本土性发展, 要依据地方经济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的发展程度、不同行业岗位职业群的具体要求来定位, 依托地方支柱产业开发和调整专业设置,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和专业群发展模式。比如南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时就依托南通支柱企业, 江苏工程学院纺织专业在设置上就结合南通纺织企业的特色来开展, 南通航运远航专业在建设时结合南通中远川崎等船务公司来开展等等, 形成具有地区竞争优势的专业模式, 为南通地区输送高质量高职人才。总之高职教育发展要采用“地区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专业设置就在那里”的市场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5.3 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 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单单的考虑自身教学需要, 要更多地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角度课程设置, 以企业和行业共同开发企业、行业所需的课程, 增强专业和课程的吸引力。比如合作开发教材, 请企业的专家来亲自给学生授课及请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方案制定。校内实训基地要尽可能的于实际企业工作流程一致, 为企业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在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合作办学,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国外高职教育和我国高职教育建设发展经验告诉我们, 共建实训基地, 既是校内实训基地的有益补充, 又有利于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触, 也有利于高职院校随时掌握人才市场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形式。
参考文献
[1]米红, 孙静.美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关系演变的实证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视角[J].教育与考试, 2009, (1) .
[2]马鹏媛, 米红.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7) .
[3]吴愿.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 (5) .
[4]吴文萍.湖南省高职教育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9) .
[5]史新浩.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2) .
高职教育产业经济 篇10
关键词:动漫企业,创意产业,产业集群,高职动漫教育
我国动漫产业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 但多数动漫企业还处于动画加工低端环节。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是, 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创造力、具有真正优秀的原创动漫产品的企业却无法正常盈利。因此, 建园区、盖大楼只提供了发展动漫产业的基础设施, 关键是当地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促使各类相关企业繁衍和互动, 形成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文章借用企业理论中的互补性资产概念, 总结了国内动漫盈利模式特点。提出发展动漫产业须培育本地企业的互补性资产, 尤其是外部的互补性资产, 提升高职动漫教育水平, 培育动漫产业集群, 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
动漫产业是对动画、漫画和网络游戏、相关的娱乐和艺术形式及各种衍生产品的统称, 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高附加值和高文化内涵甚至环保等诸多特征。以动画产业为代表的当代创意产业已成为后工业时代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首选。北京、上海、长沙、深圳、杭州、大连等市纷纷挂牌成立“动漫产家和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行业基地。然而, 国内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都十分滞后。中国游戏产业占据全球网游市场的1/3, 市场潜力巨大, 而我国现在所谓的“动漫制作”主要还是承接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如何提高我国动漫行业附加值一直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苏州市是加工动画片的老根据地, 近几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游戏产业入驻苏州国际科技园, 借助丰厚的文化底蕴、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建立新型的动漫产业集群;湖南宏梦与常州中华恐龙园强强联合, 资源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特别是IT行业的技术支撑, 正致力于把恐龙园打造成中国的迪斯尼乐园。动画产品开始向旅游产业延伸, 其后将构建完整的常州动画产业链。
在动漫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的过程中, 对专业人士的需求缺口逐渐增加, 如何与行业接轨, 培养出适合行业发展的动漫类专业技术人才是摆在职业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动漫教育是一门市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在培养计划中应提升实践教学比重、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 特别是创新意识;职业院校动漫教育在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现有师资水平, 在现有师资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定期邀请动漫公司资深的动画从业人员来学校给动漫专业的教师培训, 通过和动画一线高水平技术人员的学习交流, 以解决教师脱离市场的问题。
二是注重校内与校外共建的有机结合, 不仅要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开设实验室实践功能, 使学生创作出的动漫作品在视觉和听觉上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而且要依托企业建立动漫实习培养基地, 引导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实践。
三是研发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一种是学校和企业通过网上下单和网上交单的方式就可以完成合作项目。流程是动漫公司把项目要求发给学校, 学校再组织学生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动漫作品, 缺点是可看性不强, 难以与国外动漫产品相抗衡, 好处是校企合作不受地域的限制, 节约时间和经费。
另一种是让学生参与动画企业的日常工作, 进行一些动画片的设计和中国动漫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是动漫教育的重要任务,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动漫作品的市场定位和运营模式, 为预就业打下良好的契机。
动漫产业发展至今, 已由当初单一的动画片延展至如今对中、低端人才的需求。因此, 职业院校要抓住新产业发展的动画片、漫画、游戏软件、电子产品、网络媒体、玩具、文具、赋予的办学机遇, 克服困难、大胆创新、努力探索, 为中国动漫生活用品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刚.动漫产业现状与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3 (10) .
高职教育产业经济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激励相容 收益 费用
[作者简介]王永莲(1973- ),女,吉林抚松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陕西咸阳7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Z1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013-03
一、引言
1999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独立设置院校数从431所增长到1184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1%;2008年高职教育招生数达到311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在校生近900万人,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历史阶段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高职院校出现了办学资源不足、办学定位不准、办学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在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要加强校企合作,以解决目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而在2006~2010年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是否体现了校企合作也成为建设方案能否通过以及验收能否合格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事实上,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有较长的历史,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企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校企合作,但这显然不是《意见》中所指的校企合作,或者说这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合作,与《意见》中所指的校企深度合作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几年来,由于教育部有要求,兼之校企能否深度融合确实关系着高职教育能否办好,因此,国内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把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为工作的重点,有一些学校在这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我们对国内多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调研表明,个别的、短暂的、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容易进行,而普遍的、长久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则难度较大,大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的深度合作明显呈现出“校热企冷”的局面。在市场经济下,如何使企业真正地、稳定地、持续地参与校企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企业为什么对校企合作不感兴趣,如何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这两个问题是理论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校企合作问题进行研究,期望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二、用经济学分析校企合作的原因
笔者认为,之所以可以用经济学分析校企合作有以下几点原因:
1.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与学校的行为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社会科学的所有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着对人们行为的假定,但其中经济学对人的假定是最深刻的,因为经济学关于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假定是人最本质的一面。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人假定即使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一个家庭或一个政治家也是适用的,经济人假定不仅必要,也符合基本现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关心的是减少成本,增加收益;而高职院校由于生存与发展的种种压力,关心的则是学院的办学水平、社会声望和经济收益。二者追求最大化的经济人本质是一致的,区别在于企业更关心物质方面,而学校更关心非物质方面。此外,在各种决策中,企业和学校一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即根据收益和成本的对比来进行决策,在校企合作方面也不例外。
2.关于合作问题,经济学具有一定的研究优势。从斯密的“经济人”到“科斯的灯塔”,再到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经济学对合作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根据经济学原理,任何两个主体要合作,就必须满足激励相容的条件。所谓激励相容是指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简单地说就是要尽量满足合作双方的需求。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表明,不能满足激励相容条件的合作是无法持续下去的。因此,当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时,必须考虑合作计划是否能够使校企之间激励相容,即学校满意,企业也满意。但单就“校热企冷”这个现象而言,校企之间的激励是不相容的,是学校满意,企业不满意,而企业不满意就会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降低。
3.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有助于对校企合作问题的理解。交易费用理论是20世纪经济学理论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于其较强的解释力而成为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之一。该理论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前的交易费用,即签订契约和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事后的交易费用,即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存在的问题所耗费的费用。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校企合作时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交易关系,既然是一项交易,自然会产生交易费用。在校企合作中,对企业而言,如果交易费用低而收益高,企业自然会选择与学校合作;如果收益低而交易费用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就不高。当市场交易费用超过企业内部交易费用时,企业会选择用内部交易替代外部交易。比如,当从外部引进人才的成本高于内部培养的成
本时,企业会选择内部培养;同理,当从外部引进技术的成本高于自主研发的成本时,企业会选择自主研发。
三、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关心的是减少成本,增加收益。下表反映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学校各自的可能收益和可能成本。显然,如果校企合作能够落到实处,学校虽然会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可能收益相对于可能成本显然要大得多。因此,对学校而言,校企之间深层次合作是有利可图的,而且对学生和社会而言,校企合作也是好事。也就是说,如果只考虑学校、学生和社会,学校与企业之间激励是相容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如果不能实现激励相容,其他激励相容便失去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和成本进行系统分析。
1.校企合作中企业获得的收益有限。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获得的可能收益包括: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降低员工培训成本、获得相应的技术服务。从理论上讲,有可能收益就会有需求,而高职院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双方之间有一定的合作基础,近几年所出现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是校企合作的体现。然而,笔者认为,校企合作中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企业虽然可以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获得的收益是有限的,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是其发展目标,其对人才的需求与选择必须服从于发展目标,学生就业是不可能作为第一目标置于企业的目标体系之中的。二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由于企业可以轻易地从劳动力市场获得所需要的人才,包括一些名牌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因此,企业对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兴趣并不大。三是企业更看重的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二,在培训员工和获得技术服务方面,企业获得的收益也不大。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同时,企业也需要引进技术和人才以满足产品和技术不断升级的要求。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型企业的员工素质、技术水平并不亚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一些专业领域,其水平甚至要远远超过高职院校的教师,而且这些企业一般有内部的培训机构,因此由高职院校为其培训员工的必要性很小。而小型企业的员工素质、技术水平相对较差,且这些企业多为私营企业,企业老板培训员工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也不高。此外,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在技术服务方面,高职院校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虽然有引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员工及获得技术服务的需求,但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方式进行,收益非常有限,利益驱动不大。
2.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很多企业对校企合作不感兴趣还在于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这些费用包括:
第一,校企合作的事前交易费用。由下表可见,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希望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及就业岗位,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等。但这些事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如以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例,就会涉及企业提供岗位的性质、数量,为学生提供岗位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以及学生的管理和食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由高职院校和企业相关部门事先进行细致的协调和沟通。这种协调和沟通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公关和接待任务,会耗费企业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生产、研发任务繁重的企业而言,这种事前交易费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第二,校企合作的事后交易费用。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后,企业还将承担一部分风险或费用。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及就业岗位,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等,都需要企业在资金、人员、设备、管理等方面付出一定的成本。以学生到企业实习为例,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或派人专门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投入一部分设备和原材料。如果学生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次品或废品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如果出现安全事故问题会更加棘手。此外,学生的食宿问题也需要企业协助解决,这些都会给企业增加不少成本。而很多的企业并没有充足的人员、时间、精力、财力来落实这些事情。
正是由于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的存在,使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增加了成本,导致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四、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对策与建议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寻求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正因如此,《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然而,从本文前几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成本和收益的原因,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就不能进行。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制定相关政策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奖励。校企合作办教育是一项从短期看有利于学校和学生,从长期看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事业。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校企合作是一项具有正外部性的事业,对于具有正外部性的事业进行补偿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通过减税、增加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来补偿企业,增加企业收益。在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这一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例如在美国,政府对校企合作积极地引导、协调,联邦政府及州政府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及专项资金支持在吸引企业加入校企合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只是在《职业教育法》中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学生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从该规定中可以看出,参与校企合作对于企业而言只有义务和责任而没有利益,积极性不高也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奖励,如对接受学生实习或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等的企业,应享受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
2.学校应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专业、内容等问题。目前,有些人把校企合作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认为校企合作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把学生学习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有机统一起来,并罗列出对企业的种种好处。事实上,企业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对于企业而言,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经济效益是最重要的,校企合作实际是对正常生产的一种“干扰”,让企业心甘情愿地与学校进行合作,难度很大。所以,在校企合作时,学校既要完成校企合作的任务,也要理解企业的难处,在合作的专业、合作内容及合作企业的选择上学校应该进行充分的思考。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如下:在与企业合作的专业上,经管类专业更容易进行校企的深层次合作,而装备制造类专业进行校企深层次合作的难度较大;在合作内容上,应逐渐由浅到深,不能急功近利,必须保证合作项目的质量,双方才都能够从中受益;在合作企业的选择上,名牌企业名气大,但由于高职院校在技术等方面的劣势,企业与之合作无利可图,因此合作难度也大,与中小型企业合作难度则要小得多。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4]刘存刚.美国校企合作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32).
高职教育产业经济 篇12
(1)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缓解就业压力
高职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一种大众化的教育模式。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 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不仅需要具有一定基础性系统知识以及能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人才, 而且需要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专门型技能人才。河北省的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培养综合型人才, 而高职教育则侧重于培养专门型的技能人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与人才需求市场联系更紧密, 与企业的合作和需求更直接, 高职教育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可以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同时, 可以对企业的员工提供培训或进修服务。因此, 高职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就业率更高。高职教育对于缓解河北省的就业压力, 促进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再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区域技术进步
高职教育大量地培养具有先进技术的高技能专业型人才, 对促进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并转化为生产力,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为保证其所传授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注意从技术发达地区引进最新技术并消化吸收, 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育和实训中加以推广。因此, 对促进区域技术进步,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河北省内的高职教育还通过参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促进技术上档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 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区域产业的上档升级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 河北省的高职教育在促进先进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上,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 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紧随市场的人才需求, 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转变培养方向, 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高职教育为河北省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化实用型技能人才, 为企业的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探究原因
河北省高职教育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但对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实际需求来说, 高职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其原因。
(1)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匹配, 课程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
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 而河北省当前的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 从专业设置对应三大产业的情况看, 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远远不能满足第一产业的实际需求,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与相关专业数量的比例也不匹配, 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严重偏多, 造成这一专业的人数过多, 导致人才供给出现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 具体课程的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要求不符。高职院校的课程应该以实践课和专业技能课为主, 而实际上, 院校的理论课程严重偏多, 大大超过应用课程的数量, 这就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跟不上, 造成人才供给与企业岗位需求不符的现象。
(2) 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目前, 高职院校大多数都采用较低层次的实训模式或短期实习合作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不能直接接触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 仅仅能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 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经费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设备陈旧且数量不足, 无法满足学生的操作需求;有些院校的实训空间很小, 或者只有室内试验室, 只能做到模拟实验, 不能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实训基地不能实现很好的资源共享, 各高职院校之间还没有实现实训基地共享。
(3) 传统观念制约高职教育
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办学理念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 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发展经济, 热衷于政绩工程, 使职业教育等公共服务边缘化, 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企业对高职学生也存在很大的偏见, 往往认为高职生一般都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在招聘时更愿意招纳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学生家长包括学生本人也往往视高职教育低人一等,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通常缺乏自信,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热衷学历文凭的人们更加愿意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
3 结语
总之, 在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发展进程中, 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的高职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剖析问题, 改革创新, 大胆尝试, 不断进步, 努力使河北省的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促进高职教育蓬勃发展, 进一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让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河北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高职教育产业经济】推荐阅读:
高职教育产业结构11-09
高职教育产业化再思考10-19
高职教育的产业性刍议05-24
高职教育下的区域经济07-22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论文12-22
高职教育提升10-14
高职教育教师05-11
河南高职教育05-29
高职动漫教育06-02
广西高职教育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