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产业

2024-11-03

经济林产业(通用12篇)

经济林产业 篇1

引言:产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部门。因产业经济可以把一个地区及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合理链接, 从而形成规模较大的经济发展区域。这里所说的产业经济区域不但是指地理位置上的联合, 同时也是一个层次分明的组合。产业经济区域发展大致经历集中、集聚、集群三个阶段。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 我国还处在集聚发展时期。在发展产业区域经济时, 可以采用某个企业的发展作为主导产业, 但这种做法导致其他企业无法发挥其优势, 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自身的快速发展。所以, 应该大力推行产业经济向着更高级的层次进行过渡, 即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区域集聚向集群方向发展。我国多数产业集群都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 是一种不太完整的产业集群, 导致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产业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区域产业的发展是由外部至内部、有低级至高级的发展过程。集群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根据内部驱动力、经营范围的区分, 不能展现产业集群动态发展的具体状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其不仅是产业的组成内容, 也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形式。产业聚集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萌芽期,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 轻工业及重工业、服务行业有比较合理的比例, 在步入国际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 产业集群已经有相应的发展, 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产业集群的优点表现为集群内各个企业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集群内部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依靠市场的力量为主导, 无形的市场优势确保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的效果。根据我国实际的情况, 发展产业集群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最佳方式之一。自从加入国际经济体系之后, 政府推行积极有效的战略, 最大程度上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基于目前的国际环境, 欧美国家正处于产业升级阶段, 这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专业提供了优异的条件。数量繁多的海外订单纷纷投向我国, 为各个企业的集聚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我国工业、高科技产业出口量大, 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或产品并不多, 同我国这个出口大国的形象完全不符。怎样提高我国产业集群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提升国家话语权, 如何使产业集群升级成为我国集群发展、制定产业政策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产业集聚区向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推动误区

1. 采用高技术产业替换低技术产业。

最为明显的概括就是腾笼换鸟, 把认为技术含量低的产业集群实施迁移, 腾出重要的发展地带及其资源, 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从而创建高技术产业集群。但是, 产业集群的出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产业集聚, 最后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状态。强制性迁移或拆散原有的产业集群会对当地的经济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引入的高科技企业能否形成新的集群, 需要市场及实践的考察检验。产业集权并没有技术高低之分, 存在就说明其适合本地区的生长, 这同集群所处地区的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市场需求消失, 即使是高技术集群也没有发展的市场及前途, 经过一段时间也终会被市场淘汰。而所谓的低技术产业, 只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其产业集群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盲目认为进行升级, 能提升附加值。

很多人认为, 产业的技术含量越高, 实施产业升级就可以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必须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附加值的情况与供需状况有着很大的联系, 同集群区技术含量的情况没有关系。机械生产、至高端电子产品或软件外包这些都是加工组装环节, 在供应没有达到竞争之前, 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我国的产业集群还没有发展到完善状态之前, 如果盲目的延伸产业链, 对产业集群进行升级有可能取得与预期相反的效果。因此, 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成熟的产业集群。没有完善的产业集群而对技术进行升级只会提升技术水平, 不一定对强化国际价值链的地位发挥优势。我国很多生产性产业集群的生产加工实力,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和升级, 已经实现国家的先进水平, 该该水平并未使中国产业集群在国际价值链内占据有利地位。由此可知, 不是没有对技术进行升级, 而是因供给过大, 恶性竞争激烈导致一直处于价值链末尾。

三、产业经济集聚区向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策略

1. 注重产业经济内生性成长。

这里所说的内生性成长是指在产业经济发展时候, 为促进企业自身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达到产业经济集群效果。这种模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同时达到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这种模式并不是说明必须报主导企业推翻, 而是借助这种模式优势发展产业不同企业的优势。产业经济集聚区向集群发展最基本的方法为内生性成长, 这种模式是提升产业层次, 实现产业升级的必要选择。运用内生性发展方法, 必须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强化主导产业, 其次应该做大产业链。首先, 采用产业集聚区当做发展的依托, 加大主导产业的发展, 为提升科技、工艺水平做出重要贡献。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一直拉长产业链, 同时为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实施配套产业, 创建有条理的网络, 从而创建产业发展面。

2. 嵌入式发展法。

产业经济集聚区向集群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嵌入式方法, 运用这种办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发展。在实施产业转移这一环节时, 引入某一产业的时候也会把该产业相关的产业链引过来, 同时对该产业链进行本土培养, 确保其很好的嵌入在实际经济体中, 创建新的产业集群。嵌入式产业集群是否可以在本地获取最佳的发展, 如果它不能融入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氛围中, 这条产业链中的主导企业就会出现迁移的情况, 该迁移会致使整个产业网络处于瘫痪的状态, 必须进行整体迁移才能确保该产业链的正常发展。实际上, 嵌入式产业集群很难与当地经济产业相融, 其主要因素是缺乏与之相配的完善集群网络体系。想要保障嵌入式产业经济集群在本地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 必须创建一个与之相配的网络集群, 分析区域内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相互共通之处, 加大外来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合理整合, 提高经济集群的凝聚力。创建集权学习合作网络, 可以在集群内部设置教育培训机构、科研组织等相关服务系统。

3. 整合化发展模式。

产业经济集聚向集群方向发展是整合化成长的过程, 整合化发展可以提升区域产业层次及经济整体质量。通常情况下, 整合化发展有区域内部整合、区域间整合这两种形式。区域内部的整合就是根据产业之间的关联, 采用优势互补的方法, 推开现有经济区域的限制, 对各个产业进行合理整合。随着计算机网络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区域间整合就是运用组织相近办法, 把分布在各个地域内的企业联系在一起, 对世界市场中的人才、技术等不同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同时, 企业还可以运用互联网与供应链系统及其他企业进行信息共享, 加大集群内部之间的沟通、交流, 从而便于获取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信息。

四、产业经济集群发展的具体策略

1. 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

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不要过多的干预, 可以推行相关的产业政策及优惠条件对集群进行引导和调整, 创建制度优势, 强化政府对集群的服务质量, 确保集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鼓励内生型集群的发展, 采用不同手段促进内生型集权延伸至国内价值链中, 政府给予一系列强化竞争、帮助集群共同发展的渠道, 从而保障国内市场需求可以带动集群的发展。加大集群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把相关的各个产业链实施链接, 创建独具中国特色的集群。

2. 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发展。

产业经济想要更快更好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才可以有效促进主导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产业经济的集聚阶段, 还可以以主导产业或企业为中心。想要确保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强化有关的服务产业, 只有如此, 才能创建出一个完善和谐的发展体系。产业经济区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必须合理的扩大交易范围, 形成范围更大的经济辐射, 如此才可确保创建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经济科学整合。把招商引资及产业集群培育有效结合, 采用主导产业为发展纽带, 推行补链型、链伸型产业项目的发展, 不断扩大发展规模, 形成产业集群, 提高产业承接的质量。同时, 可以采用招商引资的办法, 积极同国企、民营、国外企业的相互合作, 在创建合作园区方面找寻新的发展点, 大力开拓新型市场, 进而创建别具一格的产业链条, 有效提高主导产业自身的实力, 行程产业集群区。

3. 创新产业经济的体制。

为了确保形成最佳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对产业经济体制实施创新势在必行。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高级阶段, 其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超过产业集聚区, 有时会同时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产业集聚区的管委会组织好比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 部门内权利和责任划分的不够明确、清晰, 所设置出来的规格级别也有所不同, 且经常受到原有体制的各方限制, 不能积极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因此, 必须对各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创新, 设置相关的行业协会。为有效协调产业集群与各个管委会之间的关系, 可以创建产业集权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一同对产业集群实施管理, 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促进产业集群迈向更加健康、优良的方向发展。

五、注重培育集群文化

培育产业集群文化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碰到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产生冲突。只有确保这两种文化合理融合, 才能有效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不然会无法解决转入产业落地生根的问题。在多种多样的产业网络内, 必须常见共生共荣、公平竞争、以人文本、诚信经营等理念, 培育诚信、协作、创新、文本文化, 创建公平、公正的法制氛围, 政府应该给予时效廉洁的服务, 创建安商、亲商、富商的和谐氛围, 保障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可以科学结合高效发展, 形成一个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文化氛围。

六、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各个区域的产业经济集聚区经过扩大、整合、招商引资, 逐步培养出一些主导产业, 为发展区域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之下, 产业经济集聚区向集群发展还有一段距离。以上本文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入手, 分析了产业经济集聚区向产业集群发展的误区及路径, 介绍了发展产业经济集群的具体措施, 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邵程辉, 张国良.安吉竹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7) :58-60.

[2]于翔, 胡培, 周沁影等.基于CES模型的成都市金牛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J].软科学, 2013, 27 (12) :100-103.

[3]马驰洋.推进产业经济集群发展的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 2014, (17) :203-204.

[4]杨继涛, 刘则渊.技术创新联盟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6) :42-45.

经济林产业 篇2

昨天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确提出“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的同时,还给出了未来四大产业发展的主线,节能环保、农业、现代服务业和保障房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节能环保

会议提出,要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完善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和全社会节能减排内生动力;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行业污染治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在昨天发布的会议公报中,节能环保是唯一被提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赋予了较大篇幅。事实上,在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也名列之首,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元。申银万国则发布报告称,保守测算,2011-2015年环保产业投资年均增速将高达18%。

一位发改委官员评价称,节能环保关系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对于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我国来说,更具有战略性意义。据了解,在生存环境恶化的今天,全球各个国家正在围绕着节能环保展开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现代农业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六项任务中,“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单列一项。会议提出,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要千方百计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

此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曾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的支撑保障任务日益艰巨。随着城市人口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农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食物和原料。

据农业部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大量农民转移进城,为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空间。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不久前公开撰文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他表示,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幅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此外,要多渠道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发展种养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现代服务业

会议提出,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加快壮大服务业规模,全面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一直以来,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中央早已明确提出把服务业作为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要求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因此“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将迎来难得发展机遇。

相关专家表示,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从实践来看,现代产业体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既可以为服务业提供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也可以为服务业创造多领域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目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业需求旺盛,旅游休闲、健身娱乐等生活服务业日新月异,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家庭服务业蓬勃兴起,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等新兴服务业层出不穷。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需求的转变与升级,必将带动相关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业

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

北京大学房地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说明了中央明年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将会投入更大力量,在数量上会提出更高的指标。

他认为,中央在明年对于保障房建设方面的决心更大,思路更清晰,重点更明确,其中公共租赁房将成为主要形式。据介绍,中央明年保障房建设的目标,将从今年的580万套提升至1000万套,这一数据接近今年全年住宅交易量的面积。

经济林产业 篇3

关键词:信息经济;产业变革;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11-2

1 信息经济下的传统产业变革与升级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更加广泛、深刻,传统产业也在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纵深发展。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生产方式、产品销售等全过程渗透。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快生产流程创新与突破,对产业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产业之间也将以新的形式进行融合发展。例如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利用新的技术、资源和融合方式把农业由一次产业升级为六次产业,不仅拓展了传统农业功能和社会收益,并且,使得这些功能和收益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以实现。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环节的渗透和扩散,催生出各种基于产业发展的服务新业态,生产性服务业将从技术应用、服务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提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这影响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转型和升级方面,也会影响市场结构、竞争行为、盈利模式及市场绩效等方面,对产业组织产生深刻影响;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及产业政策也将产生强烈冲击。因此,忽视这些新的变化,将无法对当下的产业经济现象进行更合理而深刻的解释,也难以对产业领域的现实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将难以体现。

2 信息经济下的市场和产业分布变化

信息经济经济使得传统理论下的很多规律发生改变。长尾理论(Long Tail)和众包(crowdsourcing)思维已经深入到传统产业的很多领域,市场细分越来越细,“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概念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传统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处于需求曲线尾部的市场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影响市场结构的关键因素:集中度、差异化和进入退出壁垒也正在发生变化。市场中的竞争行为也随之变化,处于需求曲线头部的一级或者二级市场的占有率和利润率也正在经历由盛转衰。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之后,企业的营销活动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营销活动受时空限制越来越少,营销费用越来越低,营销结果越来越精准,广告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交易付费的广告付费方式使得广告费用大幅度缩减。这些信息经济下市场、竞争策略、商业模式的变化应该被充分关注,融入产业经济学的日常教学之中。

电子商务发展促成产业空间分布新格局。电子商务纵向延展,促进城镇资源快速流转,横向跨境布局,促进全球消费市场的形成。与电子商务相关联的企业如软件公司、代运营工地、在线支付、物流公司等围绕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聚集,也推动着传统产业集群升级。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正在加速融合,推动产业集群向“在线产业带”转型。信息经济下的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显著,与传统经济下的指向性集聚相比,经济联系性的聚集在加强,创新效益的分析也应该被进一步强化。

信息经济下,传统产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在不断转变,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在催生,市场结构,消费需求和空间布局都在不断变化,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理论,这对传统产业经济学理论是个挑战,具有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3 信息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

3.1 教学理念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组织,产业政策等基本理论,对目前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独立的运用基本理论和概念分析我国目前产业经济当中的现状、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然而,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市场环境,这些新的现象应该被引入课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摒弃单纯讲授传统理论的教学观念和对单一教材的依赖,结合网络资源和典型案例拓展学生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学科视野,强化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2 教学方法

在信息经济时代,创新教学方法是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课堂上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是基础,但是,让学生在置身市场和具体产业之中,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行为策略以及政府规制等。在创新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教、学、用协同的产业经济学课外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深化课堂教学。把“浸入式”的教学理念引入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对某个产业的基本情况做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就业的意愿对具体产业进行追踪研究,并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开展产业问题讨论,让学生能够把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深化对理论和现实的理解,并能够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3 教学评价

要贯彻教学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必须相应的做以调整。单一闭卷考试形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及运用情况,考核方式需要与教学方式相配合,多元化地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能力,以及发现、关注产业经济现象与事实。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信息经济下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变化,传统产业在网联网经济下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产业结构的重构、转型与升级,产业规制面临的新问题等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尝试撰写具体的产业经济案例和产业分析报告等。把考试与考查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知识的现实应用性。

3.4 教学材料

信息经济下的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毋庸置疑,选择一本经典但又符合当下经济形势的好教材非常必要,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有它的优缺点,为了扬长避短,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应该引入教学,包括经典案例,统计年鉴、行业报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公开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而且可以作为课后辅助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产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让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形成综合知识结构体系,为其后续研究与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

4 结论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要体现它的应用性特征,就需要把握好经济运行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市场环境,在大的背景下学习和研究产业的具体问题,产业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经典概念和理论的讲授,更应该关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不仅要注重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应该把现实中出现的新的突破性的变化引入教学内容,形成更具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知识体系,增加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特征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赵新军.互联网背景下“知识”概念解读及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3(8).

[2] 易明,付丽娜.现代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创新思考[J].当代经济,2012(8).

[3] 尹凤哲.产业经济学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0).

[4] 霍向东.浅析产业经济学在高校中的课程设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7).

经济林产业 篇4

下面以耿马县勐永镇新和村的实际调查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1 新和村发展核桃的基本条件

新和村属于少数民族村寨, 位于云南省耿马县的最北边, 与云县、永德县相毗邻, 距离临沧市区和“中国核桃之乡”凤庆县分别约为65km和100km, 省道羊耿线贯穿其内, 交通较为便捷, 素有“耿马北大门”之称。村域面积约67km2, 以山地为主, 森林植被丰富, 最高海拔1900m, 最低海拔900m,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1100mm, 年平均气温19℃, 光照充足且光照强度大, 土壤类型多为砖红壤, 土质多为沙壤土, 疏松肥沃, 呈中性至微酸性。因此, 该村的交通和立地条件比较适宜种植核桃。

2 新和村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新和村核桃栽培历史悠久, 但以本地的乡土树种铁核桃为主, 且大多分散栽植于村民自家的房前屋后或零星种植于田间地头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经济树种, 兼有绿化美化的功能。直到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 新和村才引种质优价贵的泡核桃, 开始在芒岗组和茶厂组小规模的扩大核桃种植的面积, 到2006年初核桃种植的面积达到67.5hm2左右。从2006年起, 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步伐, 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建设20万hm2泡核桃基地, 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扶持措施和技术服务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促进了全村的林农种植核桃的积极性, 改变了过去那种零星分散的种植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在荒山荒地成片种植的模式, 核桃种植的科技含量逐年得到缓慢增加, 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势头初见端倪。新和村经过近4年较大规模的核桃种植, 全村核桃总面积现已增加到368hm2, 但符合产业化发展要求种植的核桃面积不足100hm2。

3 新和村核桃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3.1 村民思想观念滞后, 主动发展的意识不高

作为云南山区一个普通的欠发达村, 新和村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小农”经济意识浓厚, 对现代农业科技孤陋寡闻, 而核桃产业具有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多的特点, 虽然当地政府主动出击为核桃种植的农户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但当地村民存在小富即安的心态, 缺乏长远眼光, 得过且过, 主动发展、自我发展、科学发展的意识不高, 因此, 多数村民在核桃生产的过程中, 分散式栽植、封闭式管理、粗放型经营仍然根深蒂固, 所以难以形成合力, 把核桃产业从无到有做大做强。

3.2 核桃种植科技含量低, 核桃生产“三率”指标不合格

由于多数村民虽然接受了短暂的技术培训, 领到了政府免费提供的核桃苗, 但可能是一知半解, 在核桃栽植时仍然没有按要求进行科学规范统一的操作, 而且在核桃抚育管护阶段主要为了应付检查而走过场, 更没有按技术要领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溉、修剪和病虫的防治。因此, 新和村核桃种植的总面积虽然每年都在增长, 但由于科技含量较低, 核桃建设“三率”指标 (成活率、成长率和挂果率) 均不达标, 离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

3.3 硬软件配套建设不到位, 核桃产业化水平难以提升

目前新和村的硬软件配套设施相对薄弱, 一方面, 硬件配套设施不具备, 如核桃生产基地尚未建成相应的道路和沟渠设施, 所以运输核桃树苗、肥料和种子还得靠肩挑手提, 浇灌时还得从山脚下担水上来, 这会导致应对涝害、旱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另一方面, 软件配套建设不合理, 如当地村民没有接受过正规有效的科技培训, 缺少科技带头人, 无法掌握实用核桃种植技术, 仍然脱离不了传统的核桃生产方式, 只能被动地靠天吃饭。这两个方面严重制约了该村核桃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4 新和村核桃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4.1 统一规范核桃生产标准是核桃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前提

新和村10个村民小组拥有的核桃种植山地面积分布很广泛, 只有按照“适地适树、整村推进”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布局, 并统一相关的生产标准, 才能实现该村核桃的规模化种植, 为核桃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下, 在村委会、村民小组和各农户大力配合下, 林业技术部门要提前深入到每一个造林地块实地勘察分析, 并规划出相应的水、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布局, 并提出森林防火、水土保持等措施, 尽量集中成片一步到位设计。在此基础上, 有关部门还应为每个核桃种植农户统一提供合格的核桃种子、树苗以及质量有保证的核桃专用肥料、农药、除草剂等物资。除此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因地制宜规范和统一全村核桃栽植与管护的时间和标准, 而且每年核桃栽植或抚育后, 林业部门应组织技术骨干及时上山逐一检查, 对达不到统一要求的地块要做好统计并通报当地政府部门, 由政府部门督促其返工直至达标。

4.2 注重科技培训与应用是提升核桃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和村大部分的核桃种植农户能否基本掌握并运用核桃生产实用技术必然成为提升当地核桃产业化发展关键因素之一。现在临沧市虽已形成县、乡、村三级核桃培训体系, 但要使文化程度低的村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核桃种植技术, 就必须结合实际, 注重实用, 讲究实效,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当地政府部门可通过村委会广泛而深入地宣传科技致富的重要性, 使绝大部分村民能够理解并支持在本村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核桃产业; (2) 林业技术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编写一套图文并茂的核桃种植实用技术小册子或VCD光盘, 及时发放到每个核桃种植农户的手中, 并进行现场示范操作, 使绝大部分村民能够学以致用; (3) 在核桃栽植和抚育期间, 政府部门要为每个村至少派驻一名有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熟练掌握核桃生产技术的指导员, 逐个小组对村民进行手把手的培训, 并落实到每个种植地块; (4) 对每个村小组中的核桃种植大户, 要进行重点培训与指导, 以培养当地的核桃种植能手, 并帮其建立起核桃种植示范点, 以便附近的村民能随时向他们学习借鉴; (5) 有关部门应适时组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到核桃种植科技含量较高的凤庆县去参观学习, 对提高该村村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3 建立一条龙生产服务体系是确保核桃产业化发展的重点

新和村核桃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正面临着许多农户自身无法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上下联动建立起一条龙生产服务体系, 走“镇政府+林业站+村委会+农户+协会+企业”的联合发展之路。镇政府要持之以恒地给予新和村核桃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方面的倾斜, 为申请相关的项目牵线搭桥, 并力所能及地增加资金投入, 逐步完善核桃基地水、路等设施建设;林业站要经常深入到核桃基地和田间地头, 主动热情地为广大林农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尤其在核桃抚育管护阶段多帮助林农搞好核桃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并及时提供一些良种、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村委会要结合本村实际做好宣传发动和解疑释惑工作, 通过村民大会公决制定了新和村核桃管护办法, 统一了栽植管护内容, 统一了检查验收标准, 统一了奖惩措施;农户要按照统一部署和有关技术要领, 加强合作, 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划好的造林地块内, 把核桃种植和管护落实到位;核桃生产协会可以在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的前提下, 经过有关部门的精心帮助及时成立, 协会可以方便地为全村的村民提供各种致富信息, 举办核桃种植技术培训, 培育当地的核桃品牌, 开辟核桃销售渠道, 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一般每个村需要因地制宜建立一个专门的企业来从事核桃的贮藏、加工和销售工作, 以形成该村核桃生产的产业链。

4.4 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是新和村核桃产业化发展的中心

新和村核桃产业化发展的周期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 但当地村民每年都大量的投工投劳, 仍没有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 更延缓了村民致富的步伐。因此, 为了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让在核桃挂果前的村民也能得到一些经济收入就需要建立林下产品与核桃共同发展的经营机制, 即以短养长, 增加农民收入。由于核桃栽植的株行距较大, 新造核桃地2~7年内间种农作物, 以豆类、玉米等为好, 当年就有收成, 还能以耕代抚, 减少了水土流失, 农作物收获后, 农作物秸杆等杂物可翻埋于土中, 又给核桃增加了有机肥料。同时政府部门和村委会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投入一定资金, 对那些核桃生产贫困户可以纳入国家“低保”资助范围, 对那些核桃生产大户可以给予适当资金补贴, 对那些核桃生产模范户可以给予适当资金奖励。一旦8年后, 核桃成林挂果, 村民开始从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经济收入时, 林农套种就应逐步停止, 政府的资金投入就可以逐步减少。

参考文献

[1]杨源, 云南核桃[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1.

[2]杨光照, 浅议云南核桃产业发展[J].林业调查规划, 2007, 32 (1) :99-102.

农村产业经济论文 篇5

农村产业经济论文内容

[摘 要]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刚刚起步,但是农村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给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倾斜政策,培养人才,加强管理,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进而大力发展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农村产业经济论文文献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 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希望通过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给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农村文化产业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在我国它包括文艺演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艺术品业、图书书刊业、网吧业等在内的广大的产业系统。文化产业是公认的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将地域性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生产。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包括手工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园艺产业等。产业特征表现为资源垄断性、劳动力密集性和环保生态性,主要集聚在拥有特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农村地区,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

农村文化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一样具有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这二重属性如果得到积极正确的发挥,都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非常好的作用。其中:文化属性对于建设和繁荣农村文化,满足人们多样性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建设和谐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属性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建设功能、发展经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教化功能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使农村运用经济和市场的方式加快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应当对农村的文化产业加以关注,使它有序地向前推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让农村文化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一定的改善,文化馆、站、院(活动中心)的.文化娱乐设施较为齐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网络。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俱乐部)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在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这一切为农村文化产业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是,不可否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第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各地不平衡。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还未形成。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点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更多的地区则比较滞后。

第二,农村文化产业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资产规模、营利大小影响着自办文化的规范发展。农民自办文化起步困难,基础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一些吸引社会投资、赞助、捐赠的经济优惠政策和其他相关的扶持政策,如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税费减免政策等仍未出台。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阶段,缺乏统一规划。

第三,农村文化产业的文化品位不高,管理水平低下。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大多属个体私营,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市场运作意识和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文化精品,高品位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因投资、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在许多文化工作比较差的农村地区,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封建迷信活动仍非常盛行,聚众赌博、色情演出等违法乱纪事件还时有发生。

上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倾斜政策,培养人才,加强管理,改善文化消费环境,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进而发展我国农村文化产业。

1.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各级党政领导要提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明确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各项指标列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内容之中。

要对本地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文化产业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底数,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农村的不同地区分别具有各异的乡风民俗和文化资源,拥有独具特色、各具魅力的艺术品种。各地区要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发挥文化特色和地方优势,开发产业强项。要找准文化与地方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突出部。

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演艺、手工艺、培训、节庆等等,都是发展文化产业较好的切入点。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农村旅游业已经有了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 实践证明:只要各地区找准资源,理清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人才

农民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创作者和生产主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当然离不开农民,但低素质的农民是无法担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这个重任的。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文化人才匮乏,工作质量低下,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满足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统筹城乡文化人才开发,一方面应重视城市优秀文化人才的下乡,通过完善政策,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重视现有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的方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重点培养一批文化带头人,使之发挥农村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加快农村文化经纪人的培养,壮大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离不开农村文化经纪人,他们能够带动农村文化的繁荣。推动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的形成与壮大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

3.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积极引导文化消费

文化市场是沟通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也是联接文化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目前,我区农村大部分地方已初步形成了或大或小的集镇文化市场的各个分支市场,包括演出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电影市场、图书报刊市场、音像制品市场、文化旅游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艺术品市场这八大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要通过现代流通手段帮助农民把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同时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要在尊重和不断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改变农民文化生活习惯和对现代新兴文化娱乐项目的偏见,从吸引青年人和文化人参与各种健康、新颖的文化活动开始,培养新型的文化消费群体,倡导先进的文化消费观念。

4.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组织相继出现。农村民办文化作为国办文化的一种补充,与乡镇文化站(室)相辅相成。文化站在宣传党的政策,培训人才,提高农民素质,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等方面经验丰富,独具优势,其图书室藏书丰富,是民营文化产业不能比拟的;民营文化产业以休闲娱乐为主,它用健康的文化娱乐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将封建迷信、赌博等逐出圈外,弥补了文化站休闲娱乐方面的不足,使农村文化供应多样化,满足了农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近几年,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各地文化部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以及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得到迅速发展,农民自办文化已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建立健全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放开农村市场准入的宽度。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简化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等,扶持民间剧团的发展。鼓励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支持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经济如何升级 篇6

市场与产业互壮声势

有产业必有市场,特别是服装这样的消费品,没有大市场作依托,产业就无法扩张。或者说,市场就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乡镇级建制的虎门,常住人口10万,流动人口竟有50万。南北商贾云集虎门,形成巨大的物流和信息流。庞大的市场向四面八方辐射,对虎门的服装产业形成持续的强劲拉动。虎门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服装集散地。

虎门产业经济的形成,是从小额贸易开始的。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虎门有人运稻草到香港去卖,再从香港带回少量服装及几块香皂、三两双袜子、十来把雨伞摆地摊,从而逐渐形成“洋货街”。此后,陆续有境外服装企业到虎门开办工厂,虎门勇敢地承接了香港及东南亚产业转移的第一波。虎门镇政府因势利导,在发展服装产业的同时,把培育服装市场作为战略重点,使得虎门服装产业一开始就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政府与个体管理委员会投入7000万巨资建起的富民商业大厦,占地13000多平方米,来自全国各地1300多家厂商密密麻麻地占满了五层大楼,开张当年销售额就达12亿多元,一举获得全国第一时装批发商称号。镇内一平方公里的服装批发市场,服装商铺达8600多家,内有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富民布料大市场等颇具规模的时装批发商家20个。由于政府强力打造,市场的品牌效应得到了极大提升。提起虎门,人们都知道是产服装的地方。提起富民,人们知道那是批发服装的商场。提起黄河,人们知道那是高档服装商场。虎门服装市场成了大品牌。

服装市场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服装业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与市场直接联系,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更具竞争力。国际上最新的服装潮流,虎门都能跟上。有专家认为,对巴黎时装潮流变化,东京市场反应周期是15天;对东京时装潮流变化,香港反应周期是10天左右,而香港服装虎门市场的反应只需5天。

服装市场的兴旺,带动了当地其他专业市场的繁荣。虎门除了拥有庞大的服装专业市场,还拥有农副产品、布匹、皮具、图书文具、鞋业、建材等专业批发市场32个,每天人流如织,货畅其流。以专业市场为主题的虎门第三产业已占产业总比重中47%,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虎门服装业带动了虎门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交通运输、金融业大发展。今日虎门,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数码港”。每年到虎门来旅游购物的达150万人次;虎门白天每分钟有10部客车进出,一个镇竟拥有两家五星级酒店,处处是一派繁荣景象。虎门正在筹建华南一流的大型物流中心——富民物流中心。这个中心位于广(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虎门出入口和虎门港口,第一期工程的主体建筑和设施包括一座楼高23层、内含小商品城、皮具城、玩具城及13.5万平方米写字楼的国际商贸城,4.5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两万平方米的水果批发市场,可容250家托运公司的4万平方米的托运中心,20万平方米的仓储配送中心,还有一个大型计算机管理中心及一系列现代化相关设施。镇委书记钟淦泉说,建设物流中心,是为了引入新的业态竞争,这是虎门服装发展的方向。

品牌铸造产业灵魂

产业集群经济要真正发展,最终必须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没有知名品牌的产业集群必定没有长远的生命力。服装业作为虎门的龙头产业,前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但作为中国服装名城,还缺少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虎门政府调整战略,鼓励企业创品牌、创名牌,以保证服装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保持强劲势头。在1997年第二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上,虎门推出了“以纯”、“夏雪儿”、“松鹰”、“宝扑”等7大品牌。目前,虎门已有4000多个服装商标,知名服装品牌由过去的7个壮大到29个。镇长卢少雄代表镇政府表示,对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厂商,政府将出资100万元给予奖励。短短几年时间,以松鹰、狐仙、灰鼠、利来、索莎、以纯、爱弥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厂商已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达400多个。虎门服装企业已经开始把自己的品牌做成“国际牌”了。由无品牌到有品牌,再到创名牌,实现质的飞跃。只有30几岁的郭东林创立了“以纯”休闲服装品牌,产品畅销大江南北,在北京金街王府井开了专卖店;“名积”休闲装、牛仔服销售网遍及成都、北京、济南大中城市。“锦之哥”销售网覆盖福建、北京、湖南、四川等地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索莎”的老板李玉英是土生土长的虎门人,她靠给香港牌子做总代理起家,去年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索莎”并在第六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一炮走红,现在“索莎”高级女装走俏大江南北。张桂芳创立的“漂亮物语”品牌,走高档路线,打出了青春休闲品牌“伊莎艾伦”,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为了打造服装品牌,虎门特别注重产业衔接。虎门不仅有全国闻名的服装市场,还拥有配套齐全的面辅料大市场。富民、花城、兴裕、财富及香江五大布料市场(商场),吸引了发达面料地区和港澳台的布料商进场经营。镇委书记钟淦泉前不久率团赴法国PV面料展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在PV展上,欧洲的面料商认为我们只是来看热闹的,对来自中国内地的客商表现冷淡。其实也难怪,反观虎门服装业,与欧洲服装的差距就在面料上,虎门服装业要发展,要走向世界,关键在面料。在11月中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虎门)服装交易会,虎门富民布料大市场精品面料展贸中心推出新概念大型活动,暨2003/2004秋冬中国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实现了中国最大面料基地与中国最大时装基地对接。

文化提升产业境界

虎门镇委书记钟淦泉认为,做一件实事,只要下定决心,要做起来不是很难。但要不断地完美并有创意,那就不容易。正如服装对于人们生活而言,从单纯的御寒功能到加入民族文化元素到成为生活艺术,成为财富和品位的象征,就需要服饰文化有新的突破。服装业的营运,不仅是劳动力的营运、技术的营运、资本的营运,而且是文化的营运,这也是虎门要走的道路,也是虎门服装所期待的最高境界。

虎门的服装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虎门时装的设计,以天空、大地、海洋结合南方的绿树、鲜花和佳果为灵感,艳丽潇酒,具有浓郁的南方气息。设计追求人的气质、活力和风度。虎门服装兼收并蓄,汲取各派所长、大胆创新、与欧美、港、澳、台流行款式相互交融,又具有明显的南派特色。为了倡导服饰文化,虎门斥巨资建成了威远服装专业学校,培养服装专业人才。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虎门杯国际青年(女装)设计大赛”;与广东省服装协会联合,两年举办一届“‘虎门杯’广东省十佳设计师评选”活动。

虎门的服装业文化,体现了广泛的兼容性。虎门有不少香港及境外的企业,国际上大品牌与虎门合作的也比较多。国际知名品牌“苹果”、“圣罗兰”、“花花公子”、“华伦天奴”就与虎门企业合作了很多年。很多国际大品牌进驻虎门服装市场经营。如“老人头”、“梦特娇”、“金利来”、“苹果”、“圣罗兰”、“花花公子”、“华伦天奴”等。每年的国际虎门服装交易会主会场,都设立“香港时装城”、专营高档港澳台流行时装;“连卡佛”、“金百利”、“新浪潮”、“新百汇”等时装商场里,世界流行时装争奇斗艳;知名品牌的专卖店、特约专卖、总代理、特约代理纷纷开张,虎门可谓海纳百川。

我国经济林产业现代化的思考 篇7

1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这个资源丰富的大国里, 有着很多经济林资源。通过调查发现, 已经被发现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有2 500多种, 被广泛栽培利用的就有1 200多种。所谓的经济林产业, 一般来说就是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又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其中经济林种植的种类一般包括:生产油料、果品、药材等。通过不断发展, 我国的经济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其中总面积已经超过了3 200万hm2, 占林业产值的60%, 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位于世界的首位。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中, 经济林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取得较好发展成效的产品主要有:灵武长枣、灵武黄杏、金冠苹果、大青葡萄等, 深受人们的喜爱, 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随着我国经济林产业不断发展, 很多问题也被逐渐暴露了出来, 比如说, 重视力度不够、经济林树种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措施不科学等, 严重阻碍了我国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2 经济林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果品质量偏低

经济林产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采用较为优质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 逐渐改变了以前经济林产业低产、低效的问题, 快速提高了我国大众经济林的产量。比如说, 油茶在我国很多产地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杨梅、早园竹、板栗、核桃、枣、柿等主要经济林产品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良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经济林的产量, 但是对于很多果树的生产仍然呈现出品质不高的现象。

2.2 经济林生产规模小而且较为分散

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多, 农业化水平发展较高, 导致我国出现经济林生产经营分散的情况。经济林生产较为分散, 一方面能够将分散的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有效解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另一方面, 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方向来看, 这种较为分散的经济林经营模式, 不利于经济林产业规模化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林生产的成本。因此, 分散的经济林经营方式不利于生产规模、销售、市场的产业体系发展。

2.3 产业管理薄弱, 产品单一

目前, 经济林产品较为单一, 消费群体相对也比较单一, 通过长时间的发展, 很难快速改变传统的消费习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经济林产品粗放的采收模式明显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发展。保鲜技术、贮藏技术较为落后, 常常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产品腐烂的现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虽然经济林产品被广泛的人们知晓, 但是仍然以城镇为主, 广大农村还没有真正形成系统的消费主体。近年来,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我国很多大型的食品加工企业逐渐转向经济林果产品行业, 但是在产品生产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种植规划不科学

我国的经济林树种虽然丰富, 但是用于栽培的树种却不多。在经济林基地建设和退耕还林的过程中, 所采用的经济树种仅仅只有几种, 比如说板栗和银杏等, 这些树种栽植的机会比较多, 从而也就造成经济林品种的发展缺乏特色, 导致有些经济林产业的生产过剩, 效益低下。因为经济林品种在种植的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 造成很多树种在种植的过程中, 当地领导的意愿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缺乏对市场环境的考虑, 常常随意改变发展战略。这样, 就导致很多有特色的产品、名优树种, 无法充分发挥应该有的特势优点。

2.5 科研持续性研究不强

我国的经济林产业科研发展技术不能够持续发展。在经济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加强经济林的科学研究有利于推动经济林保障产业的发展, 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林的改良发展需要持续坚持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 但是却因为无法持续性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经济林产业始终无法较快地向前发展, 究其主要原因, 就是经济林产业的研究工作缺乏持续性。国外经济林产业的研究者对经济林良种具有一定的研究, 因为所研究的时间较长。但是, 很多林业工作者都主要倾向于对那些开花结果早、繁殖容易的树种的研究, 而对那些结果周期长、难度大的树种就没有坚持研究的精神, 在研究的过程中, 各种树种之间的研究也显得不平衡。同样是特色的经济林树种,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并没有在生产上取得较大的突破。其中我国的山核桃主要采用的就是无性繁殖, 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导致产量不稳定。

3 构建经济林产业现代化的思路

3.1 提高政府重视程度,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县、乡两级林业机构建设, 不断建立健全经济林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严厉打击经济林发展中的违法行为。二是不断扩大政府对经济林发展的扶持力度。政府应该安排固定的资金用于经济林建设, 其中对经济林产业的带头人、专业户提供资金支持, 推动经济林产业能够朝着稳定、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不断将经济林产业扩大。

3.2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经济林

经济林产业的建设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根据每个地区不同的生产条件, 选择相适应的经济林品种。作为经济林生产的管理者, 应该根据经济林产业的市场发展需要, 制定出合适的发展战略, 统筹规划经济林的建设, 全面提高经济林树种的质量。充分利用每个地区的优势资源, 坚持重点发展的原则, 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特色产品, 积极引导经济林产业向规模化发展, 从而提高经济林产业建设的档次, 促使特色经济林产业能够为农民增收。通过对经济林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有利于提高经济林产品的质量。大力推广普及高新技术, 选择优良品种, 实现经济林苗木高产化、高质化, 制定合理的栽培、采收计划。改良经济林生产土壤、科学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 认真做好经济林管理工作, 真正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标准。

3.3 采用精细加工方式, 实现经济林产业发展

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采用精细加工技术, 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林的发展水平。目前, 我国的经济林产量虽然名列前茅, 但是产品的附加值却越来越低, 产品加工率也逐渐降低。所以, 经济林应该逐步实现精细化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经济产品的扶持力度, 并且很多具有发展经济林优势的地区可以同时发展相关产业, 形成规模效应, 促进经济林取得良好的效益, 推动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向前发展。

3.4 提高经济林产业发展水平, 推动经济林现代化向前发展

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采取重点培养的方式, 不断培育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经济林企业, 发展品牌效应, 增加企业竞争力, 带动经济林产业向前发展。二是加强经济林产业特色产品研究开发, 扩大经济林产品在医学、保健、营养等方面的应用, 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流通市场建设, 拓展国内外市场, 提高产品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3.5 推广优势品种, 生产优质苗木

经济林产业 篇8

关键词:产业融合,政府管制,有效需求,融合型人才,集成经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得到空前的发展, 从而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发生。目前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 其趋势越来越明显, 已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生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产业融合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种新的趋势。

一、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 也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高度化的必然趋势。研究产业融合, 不能仅仅将视角放在融合这一表面现象, 而应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的动因。目前国内外有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一趋势的动因做过分析研究, 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 推动产业融合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的动因既有技术创新的驱动, 又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自身对产业效率的追求, 同时还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政府外部措施的支持等。

(一) 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都无一例外, 当然, 产业的发展也必然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不见的手”。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产业种类趋于多样化、产业组织趋于复杂化、产业界限趋于模糊化, 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变大, 直到产业融合的出现。

(二)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间日益密切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企业对效益的持续追求是产业融合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其效益体现出来的, 在市场资料有限的情况下, 企业与其它企业之前常常会选择合作共赢, 企业就会作出跨产业多元化经营的决策。因此, 企业内部的竞合关系和对效益的持续追求是产业融合的动因。

(三) 政府管制的放松。

政府管制的放松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政府的管制放松逐步实现了从自然垄断到垄断竞争, 再到完全竞争、整合关系的出现, 使得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 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

二、我国实现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融合在发展过程中, 已经改变了很多行业和领域的现状, 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包括认知问题、宏观环境问题、微观技术基础问题等等。

(一) 对产业融合的认知问题。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革命, 尽管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社会各界对于它的认知还不深入, 没有完全理解产业融合的实质和意义。第一, 对于产业融合的广阔前景仍持怀疑态度, 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准, 特别是对它带来的全方位冲击缺乏足够的准备和应对措施。由于我国的一部分人观念落后, 长久以来的小农意识导致了很多企业都以“拥有”为第一要务, 而不愿意与人合作, 失去了在产业融合中壮大自己的机会。第二, 片面理解产业融合的实质, 夸大了产业融合的效应。有的观点认为产业融合只是某一产业或者某几个产业发生的一种简单混合现象, 忽略了其中的风险因素。企业由于盲目的多元化扩张, 而没有注重各产业之间是否协同互补, 最后反而处于不利境地。第三, 对产业融合的认知导致了消费需求问题。产业融合能否最终实现关键取决于融合型产品对传统产品的替代能力、消费行为惯性与消费者的学习能力等。消费者对于产业融合的认识不足, 消费需求的降低必然会导致其替代传统产品的能力降低, 不利于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二) 产业融合中的宏观环境问题。

产业融合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 它需要政府宏观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它同时也面临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产业融合会受政府制度的制约。由于不同管理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 当不同产业分别由不同管理主体进行管制时, 其结果是导致产业系统的封闭。第二, 产业融合还会受到市场瓶颈的制约。因市场本身存在一个瓶颈, 技术创新产品不能产生有效需求, 仍处于一个封闭的市场中, 进而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产业融合将成为空谈。

(三) 产业融合中的微观技术基础问题。

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很多企业没有强大的技术基础作支持, 只能依靠贴牌生产国外公司的产品, 技术上的不完善使得融合后的新产品、新业务不能满足新需求, 缺乏市场活力, 不能受消费者的青睐, 最后只能退出市场。另外, 不同产业间的融合由于技术刚性的存在, 形成了技术融合的障碍。

三、促进产业融合的对策措施

(一) 政府创造有利环境。

为了使产业融合这一新的趋势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我国融合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产业融合的有利保障, 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可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降低交易费用, 加快交易活动, 提高市场效率。政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是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在促进产业融合过程中, 应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机制的建立, 包括组织协调机制, 企业为主体机制和提供必要服务的中介机制。这些机制在实践运程没有统一的模式, 政府应为三大机制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2. 完善产业管制政策, 创造产业融合的平台。

传统产业分立的多重管制体制将不适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要求和原则, 必须回归政府体制改革, 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完善产业管制政策, 迈向管制框架的融合。我国的传统管制模式是条块分割的, 随着产业融合的进行与深入, 这将成为产业融合的障碍。政府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时要打破各部门的既得利益, 让资源实现自由性流动, 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推广, 从而重组组成结构, 促进产业融合。

3. 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服务机构。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支持, 鼓励高校或者人才服务机构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政府要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把握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 在制订国家科技计划中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教育设施的投入, 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调控机制, 促进各部门间研究开发的合作, 融合有限的资源, 建立多学科和技术的预售地。在各类科研究院所实行融合型的研究机制和跨学科的专业设置, 培养出复合型知识人才。另外, 建立再教育培训机制, 通过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落实, 鼓励更多的员参加培训, 提高综合能力, 掌握更多、更新的复合型知识和技能, 成为融合型人才。

(二) 企业深化改革。

1. 加强合作, 集成经营。

企业通过结盟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互补利用和分散风险, 还可能在合作中进一步巩固发展战略, 明确技术创新的方向, 促进产业融合。在企业动作上可以采取集成经营, 推进市场扩张, 同时企业经营管理更重于综合整体分析, 从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创新, 使企业从市场经营单兵突击和专业分工转向集成发展。

2. 组建并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区。

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 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互补效应, 集群区内的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并且, 集群区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

3. 注意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与管理。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 有些企业处于一定的垄断性质的行业中, 长期被锁在固定的经济运作方式下, 企业的核心能力容易形成刚性, 如果不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 很不利于企业在产业融合中进行竞争。产业融合过程中, 企业要保持核心能力具备一定的柔性, 克服传统动作惯性, 转变核心能力的刚性, 使得企业基于不同技术创新融合之上的核心能力柔性化。

论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经济效应 篇9

一、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条件

(一) 产业梯度的存在

不同地区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的梯度性差异, 使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成为可能。如果说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是推动产业进行空间转移的最根本因素, 那么, 区域间的产业梯度的存在就是产业能够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进行转移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例如, 从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和人均生产效率来看,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地带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梯度。首先, 东、西部地区GDP差距明显;其次, 东、西部外贸和吸引外资方面差距仍在拉大, 还有东、西部产业结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速度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三大区域总体上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梯度分布。这些差异都是区域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客观条件。

(二)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产业梯度转移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技术和市场的不同要求决定的。只有当产业转移的移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都发展到一定阶段, 产业转移才有可能发生。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高梯度地区往往由于扩张性需求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而需要把产业转移出去;而低梯度地区由于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也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各种条件, 这些地区为了加快发展而愿意承接各种产业, 于是产业转移得以进行。

(三)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才能得到推进。在市场经济机制下,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以经济利益刺激经济人做出理性决策, 为不同国家、地区或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提供内在动力和实现方式。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经济效应

(一)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承接地具有双赢效应的经济运动

按照经济学原理, 产业转移不仅有益于产业承接地, 同样有益于产业转出地。产业转出地可以通过产业转出,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 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 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大势所趋, 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益处不需阐述, 对发达国家来说, 产业转移不仅优化了岗位结构, 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而且在转移过程中遇到的竞争等因素有助于技术进一步革新。产业转移在短期内的确有一些负面影响, 如造成小部分失业, 但由于产业转移, 新增加岗位要比取消的多得多。而对于减少的岗位, 如果发达国家将劳动力市场改革得更加灵活, 产业转移引起的负面影响则可以得到控制和解决。从长远来讲, 产业转移可以改善所有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 就如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样。

(二) 产业转移是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 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 产业梯度转移能够实现区域合作“双赢”。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 更适合低成本扩张的水、电、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 这缓解了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的资源瓶颈。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可使先进地区加快产业升级, 集中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而后进地区则可以较低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和技术, 以“后发优势”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 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和接受转移方的“双赢”。产业转移是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最为直接的力量。不发达地区所谓后发优势的发挥, 离不开产业转移这一核心。在目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局面下, 可以说, 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 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 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 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的加工工业, 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 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这几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都毫无例外地促进了各产业承接区域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我国现代化迈出的第一步, 正是从承接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开始的。

参考文献

[1]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中卫市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10

1 林业产业结构现状

经济林生产发展是中卫市城区传统的优势特色产业, 也是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为发展的高峰期, 进入90年代中期由于受市场影响, 经济林发展逐渐跌入低谷, 使城区经济林面积由原来的4 533.33 hm2减少到至逾2 666.67 hm2, 其中苹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逾3 333.33 hm2锐减至逾2 000 hm2。近年来,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 提升果品质量及通达果汁厂的兴建, 使以苹果为主的经济林产业走出低谷, 开始重现生机, 果品与加工产销两旺, 经济效益显著, 群众发展积极性高。截至2009年底, 中卫市城区经济林面积达到16 516 hm2, 总产量达106 726t。其中, 苹果种植面积达8 875 hm2, 产量91 616 t;葡萄面积达621 hm2 (其中鲜食葡萄面积266 hm2, 酿酒葡萄面积355hm2) , 总产量达到10 662 t;枸杞面积达2 489 hm2, 总产量达7 522 t。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

2 经济林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产业结构单一

农民在林业方面的经济收入主要以传统的季节性苹果为主, 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制约, 在经济收入方面, 无法形成支柱、骨干, 规模效益不明显, 市场占有率低。而其他新兴产业如油桃、葡萄、梨、大枣、核桃、药材等, 虽有所发展, 但呈现出低效林多、高效林少、大路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和适合加工的果品少的状况, 经济效益没能充分体现出来。

2.2 经济林产业化程度低

一方面二、三产业的配比极不协调, 极不合理。在农村, 第一产业偏重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组织化程度低, 二、三产业的储藏保鲜和龙头加工企业数量少。果品基地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 不能产生较高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林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由于林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组织化程度低, 使广大农民的种植与加工、营销之间只是一种买卖关系, 处于卖原料阶段, 没有形成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稳固的产业链, 因而抵抗风险能力低。加之当前林产品市场基本为买方市场, 大部分林产品受市场影响波动大, 农民增收困难。

2.3 产业科技含量不高, 林果加工企业发展能力弱

经济林产业运用新科技水平低, 管理较为粗泛, 受市场影响, 掠夺式经营方式较为突出;受市场经济的制约, 林业经济收入大小年现象较为严重, 整体效益不明显;种植品种单一, 常规性的果品多, 设施温棚果树发展规模小, 名优特稀品种少, 反季节生产的果品少, 在市场占有份额不足。此外, 林果产品加工企业量小质弱, 企业群体小, 自身发展能力弱。由于目前林果产品加工企业少, 林果产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林果产品的附加值低, 林果产品的经济效益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3 农民林业增收缓慢的原因

3.1 经济林产业化程度低

在农村, 由于人口增长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这对稳定经济林规模化种植、保证果产品的稳定增长是严峻的挑战。一产业偏重于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 组织化程度低, 二、三产业的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太少。果品基地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 不能产生较高的附加值。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产地批发市场没有形成规模, 社会化、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大量果品还靠群众自发的在产地销售。流通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瓶颈。

3.2 林业投入不足, 缺乏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 林业投入不足一直是阻碍经济林提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在设施温棚果树发展上, 目前建设费用主要靠果农自筹。目前, 建设成本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多方影响, 投入大, 由于经济林生产周期长, 投资回报慢, 而国家项目支持的资金不足, 有时连最起码的基础设施都不能解决, 制约了经济林的快速发展。投入不足和经济林经济效益得不到补偿成为当前制约社会力量投身经济林建设的主要因素。资金积累较少, 投入成本过高, 受果品市场因素的影响等, 造成林业投入严重不足, 不能保证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上, 政府投入不足, 力度不大, 措施不利, 缺乏激励机制。

3.3 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由于现行的林业管理机制, 从事林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人员少, 大部分时间参与到所在镇乡的中心工作。技术服务人员参与政府事务性工作时间多, 真正投身技术服务的时间少, 再加上现有的技术服务人员知识断代, 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在农村存在着科技落后、林业技术推广较为局限、渠道单一、推广效率低等现象, 更无从谈到科技化度、贡献率, 从而直接影响到林业增产、农民增收。

4 对策

4.1 建设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提升科技水平。重点做好苹果和葡萄优质丰产综合技术研究与配套, 抓好适合中卫城区栽培的优良苹果和葡萄品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申请等工作, 全面带动经济林产业发展。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在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果农增收的过程中, 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 而重点就是要抓好果农培训工作, 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通过实施举办骨干培训班、百万农民培训、实地讲解等形式, 强化对果农的技术培训, 解决技术服务问题。在有条件的乡镇组建农民技术专业服务队, 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提高经济林产业的服务质量[3]。

4.2 切实企业培育及市场建设

一是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以提高通达和中卫香山酒业等企业加工能力为重点, 引导企业建立“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 由果品的粗加工向保健酒、果酒、饮料等深加工方向发展。二是市场体系建设。提升现有城区果品批发市场, 在经济林果相对集中的宣和、永康、迎水新建果品专营市场。组建苹果、葡萄产业协会, 吸引一大批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市场开拓能力强的经纪人加入, 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依托, 以流通企业、大户为龙头、小户为补充, 以外销企业和专卖店为重点的果品营销体系。要通过组建林果专业协会和其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不断完善林业和林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将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市场主体之间, 通过合同制、合作制或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经济关系, 建立起企业和农民有效的利益共同体, 实现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促进林业增收、农民增收, 经济林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三是贮藏保鲜设施建设。围绕果品生产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 新建新型节能冷库、多功能的水果批发市场, 同时积极研究引进苹果和葡萄贮藏保鲜技术, 延长鲜果销售期, 实现鲜贮增值, 提高果品及其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4.3 优化结构布局, 适时调整树种品种结构

适时优化结构布局, 发展以南山台、中营高速公路两侧、沙宁滨河大道北侧的苹果示范区;发展以香山压砂地、中靖公路两侧的红枣示范区;发展以沙坡头为核心区逐步辐射滨河、东园、柔远、镇罗等无公害设施园区的设施杂果示范区。在调整品种方面, 加快名、特、优、新树种的发展速度和步伐, 加大低产、低质和低效经济林改造力度, 提高单产和果品品质, 调减大陆品质面积, 调整大宗水果的早、中、晚品质比例, 注重发展加工和鲜食兼用品质[4]。

摘要:阐述了中卫市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分析了经济林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农民林业增收缓慢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以期促进当地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对策,宁夏中卫

参考文献

[1]王相, 梁文芳.黔西北山区经济林发展的方向和目标[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 (5) :47-48.

[2]司光方, 胡克军, 汪建林.贺兰县林业存在的问题及采取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 34 (1) :107, 121.

[3]王淑英, 汪泽鹏, 朱丽娟.关于宁夏生态经济林建设的几点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 2010 (2) :69, 66.

经济林产业 篇11

三明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奋斗,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经济基础相对扎实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产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4年全市已拥有各类林业企业1490多家,规模以上175家,其中制浆造纸企业32家,人造板及木竹制品企业108家,林产化工及生物制药企业24家,森林食品企业11家,实现林业总产值111.71亿元,比2003年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2.34亿元,比2003年增长2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17个百分点。2004年全市生产木材1963万立方米,竹材3175万根,人造板68.9万立方米,集成材及指接板4.5万立方米,锯材38.1万立方米,纸浆23.9万吨,机制纸35.4万吨,松香类4.2万吨,木质活性炭1.1万吨:竹凉席674万平方米,清水笋6.7万吨,以上主要林产品产量已占到福建全省的1/3,一些产品甚至占到福建全省总量的50%以上,尤其是生物制药、苗木花卉、笋竹开发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特色产业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林业产业经济的快速成长,不仅为加速三明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进一步完善生态体系、改善生态状况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积极推进产业建设进程中,三明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林业产业发展的不同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作出了相应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林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有力保证了三明市林业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决定》,三明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全面分析基础上,立足三明市情和林情,于2004年11月8日制定了《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三明的决定》,这将是一个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指引三明林业发展,尤其是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将有力地推进林业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林业经济更加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林业的更大跨越。

在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经济过程中,三明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审时度势,很好地把握住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始终抓好了资源培育这个基础产业的建设。资源培育的重点由过去一般的植树造林和荒山绿化转向速生丰产林墓地及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优良种苗培育、中幼林抚育间伐和低产林分改造等科学化经营措施,提高了资源培育的技术含量,使资源培育这个基础产业有了质的变化,截止2004年,全市已建立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545万亩。其次,加快推进了传统加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工业的重点,从过去锯材、胶合板、纤维板等“老三板”转向集成材、刨花板、中高密度纤维板等“新三板”,并注重开发人造板二次加工、木竹及林化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2004年,全市集成材和指接材产量达4.5万立方米,刨花板、中高密度纤维板产量达14.9万立方米,木竹地板223万平方米、竹席674万平方米、卫生筷2.8万标准箱。尤其是2004年引进的目前亚洲最大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项目正在施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将建成投产,这势必极大改变三明林业传统加工业格局,也势必给三明林业产业带来重大促进和影响。第三,积极发展了特色产业经济。三明市非常重视对笋竹资源和山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不断实施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推行集约化经营,发展笋竹等产品的系列开发和精深加工,极大地促进了笋竹、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仅竹业一项就实现产值27.4亿元。第四,不断开拓了新兴产业经济。近几年来,三明市除大力抓好传统林业经济和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外,特别注重对生物制药、苗木花卉、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经济的突破和开拓,并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在生物制药方面,明溪县红豆杉人工林基地建设及紫杉醇提纯加工、明溪县厚朴基地、泰宁县雷公藤基地、沙县铁皮石槲基地等建设都有了一定基础,到2004年底,福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建红豆杉培育基地1.8万亩,生产50%含量紫杉醇及副产品:140公斤,公司力争今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全市已种植厚朴基地6万亩,泰宁县的雷公藤基地已建1.2万亩,产品加工项目力争今年内落地开工建设,清流等地先后引进5家外地客商,投资近8000万元,已种植绿化苗木墓地1.28万亩,鲜切花基地1000多亩;全市拥有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旅游风景区3个,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山水洞石的自然特色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特点,发展森林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有着得天独厚条件和光明前景。第五,重点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近几年来,三明市为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加强了林业项目的策划生成和项目库建设,加大了林业招商引资力度,从2002年开始,除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招商引资和技术成果对接会外,每年都推出130个左右项目举办一场林业专场投资贸易洽谈会,2004年还把林业投资洽谈会移到浙江省宁波市举办,招商引资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此届投资洽谈会共签订项目83项,其中合同项目56项,项目总投资17.3亿元,利用外资和区外资金15.9亿元,特别是签约引进了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云莱国际公司共同投资5.7亿元建设的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核准、当年投资开工建设,是近年采三明市最大的林业招商引资项民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政策、资金的倾斜,扶持发展一批龙头骨干成长型企业,并通过其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以品牌带动企业的整合、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进而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经济的提升。到2004年全市已获国家免检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2个,福建省著名商标5个,另有4个产品正在申报之中。

产业经济 篇12

1月17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公开表示,为推进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我国鼓励纺织企业在研发创新产品时,积极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在编制行业科技发展纲要,近期将向企业推荐创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装备等,推动纺织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尤其在印染、化纤行业要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

杜钰洲说,“2007年,我国纺织行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了科技攻关,推动了自主品牌建设,产生了一批年度创新人物,包括山东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延平、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明等20人,对创新人物的表彰是为了在全行业树立信心,营造传统企业的创新氛围。”

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支持技术创新水平高,风险大,尚处于种子期(中试或产业化初期)的高新技术项目。创新基金的设立,有效地加快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我国钢材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制定提速

1月3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提出,为抑制钢铁产品出口的盲目增长,我国尽管已经采取了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征关税等措施,但是还应在一些行政性限制措施等方面予以加强,例如参照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标准的办法,来制定钢铁产品出口企业资质标准。

罗冰生举例说,提出这个行业标准,可使出口企业更加规范化,有利于规范出口贸易秩序。目前,该建议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并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肯定,正在积极地推进中。

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2008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预计将下降2000万吨左右。调控的基本点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适量出口,如果出口得到有效控制,国家就不一定出台新的措施;如果出口反弹,国家可能加大调控力度。

上一篇:骨质疏松的预防和饮食下一篇:三相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