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2024-07-21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精选12篇)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篇1

一边是经济增速下滑导致的存栏下降、肉牛加工企业开工率偏低, 一边是不断上升的牛肉市场需求, 使牛肉价格上涨迅速。随着天气变冷, 牛肉消费旺季来临, 未来牛肉价格上涨动力依然很足。监测数据显示, 目前全国牛肉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到今年9月初, 牛肉价格同比涨幅约为25%。鲜牛肉的批发价格从3月份的32元/kg, 涨到了现在的44元/kg, 涨幅37.5%。

“牛肉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在牛肉供给减少的同时, 对牛肉的需求增加。”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表示, 我国肉牛行业目前整体养殖效益下降, 母牛和育肥牛存栏量下降, 而屠宰加工企业由于产能过剩, 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经济增速放缓将使得一部分投资者压缩规模, 部分潜在投资者也会因为收入和预期收入降低延迟或放弃进入肉牛行业, 最终很可能使中国肉牛存栏量出现更加严重的下滑趋势。”曹兵海说。数据显示, 我国肉牛存栏大幅下降, 从2000年的9657万头下降至2010年的6739万头, 降幅高达30%。2011年, 能繁母牛数量由1月份的3.42万头下滑至12月份的3.1万头。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 近年来, 我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20%之间, 有些地方甚至接近60%。

从肉牛加工来看, 肉牛加工企业开工率普遍偏低。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对全国206家规模化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 肉牛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仅为35.6%。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王济民博士认为, 肉牛养殖成本上升导致肉牛散养户逐渐减少。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的调研结果显示, 2011年购买一头架子牛需要5000-6000元, 年出栏20头牛需要流动资金10万-12万元, 饲料、劳动力成本上升, 饲养一头牛只能赚取500元。而农民外出打工平均一人年收入可达到3万元上下, 这就造成农户喂养肉牛的积极性不高。

业内专家表示,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将对牛肉及其相关制品的出口增加产生抑制作用。数据显示, 我国牛肉进出口量较低, 均不足国内牛肉产量的5%。从整体上看, 我国牛肉出口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由于中国目前牛肉人均消费量较低, 政府对肉牛的补贴力度和干预力度还较弱, 牛肉价格及变动基本是由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曹建民表示, 中国牛肉人均消费量远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 2011年中国牛肉人均消费约为4.1kg, 而美国牛肉人均年消费量38.1kg。“虽然经济增速放缓将对中国肉牛产业造成不利影响, 但危中有机, 肉牛产业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曹兵海认为, 经济增速放缓必将使得一些行业的资金转向畜牧业, 这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近些年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 对一些农业投资项目不仅给予政策优惠, 同时还配套了大量资金支持。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篇2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

20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3](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4](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著《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情况才为之一变.

19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和,“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5](P53).

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6]。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以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置;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

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1 20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

资料来源: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篇3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在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能否充分发挥第三产业调结构、增就业、促发展的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1]。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46.1%,超过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2.2个百分点。这是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新阶段。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国第三产业和GDP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政策制定者对第三产业的重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分析。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考察第三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利用线性回归可能产生的“伪回归”问题。传统的计量经济学建模时使用的数据要求必须是平稳的,如果是不平稳的,将会产生“伪回归”,进而导致错误的结论。虽然通过差分方法消除序列中含有的非平稳趋势,使得序列平稳化后建立模型,但是变换后的序列限制了所討论经济问题的范围,并且有时变换后的序列由于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使得化为平稳序列后所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不便于解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协整分析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第三产业和GDP进行的实证分析,笔者根据实证结果认为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和以GDP衡量的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且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有适当的倾斜,以更好更快的发展国民经济。

二、第三产业发展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当代西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当代西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通过生产、就业和贸易等多种效应在整个经济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

(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的转化,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我国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第一、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力相对过剩,需要另谋出路;其二,是每年自然成长起来的劳动力,也需要安排就业。而第三产业在劳动力就业方面却独具优势,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范围广、就业容量大的特点,它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就业[3]。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大幅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未来中国经济应在分工与互动中实现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第三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将高端服务元素嵌入制造业之中,通过发展生产性第三产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4]。

三、第三产业发展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采用全国宏观数据,样本时间跨度为1978-2015年。第二,本文选择历年GDP水平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再选择与之对应的历年第三产业产值作为衡量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指标。第三,为消除时间序列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所使用的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产值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避免出现虚假回归的情形。

(二)设定变量

在Eviews中新建一个文档,设定GDP为yt,第三产业增加值为xt,然后在Eviews命令窗口输入data yt xt,弹出窗口录入数据。然后分别对xt,yt取对数,需要通过quick菜单栏下的命令设定新的变量dyt和dxt,最后在命令窗口输入genr y=dyt和genr x=dxt。

(三)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协整分析前,必须检验变量是否是平稳的。表1分别给出了各变量的水平值和差分的ADF的单位根检验结果。x,y的检验结果都说明这两个变量在各阶段是I(1)的,即他们的水平值是非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是平稳的。

(四)协整分析

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x和y都是一阶单整的,符合协整分析的前提条件。为探寻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采用EG两步法进行检验,利用OLS对两者进行回归得到均衡方程为:

根据P值可知,参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将得到的残差进行ADF检验,如果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表明x和y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表2结果显示,该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ecm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值小于临界值,因此残差ecm是平稳序列,表明 x和y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能说明变量之间必然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作用方向如何。所以需要进行格兰杰检验确定二者之间具体的因果关系。格兰杰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知,x是y的格兰杰原因,而y并非x的格兰杰原因,x与y之间只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x和y的协整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通过观察x前面即第三产业产值这一变量前的系数可以发现,由于此系数是正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正向作用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发现,由于在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这一原假设下的P值是小于0.05的,则可以拒绝原假设,证明x是y的格兰杰原因,这就同理论分析部分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也证明了最初提出的观点,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由于第三产业的这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第三产业,在政策制定上给予第三产业更多的倾斜。

(二)政策建议

在当前国际经济前景不乐观、外需减弱的大环境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应当把第三产业逐步打造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提供更好的服务。具体而言,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之一。2、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增强现代第三产业发展后劲。3、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4、实行税费优惠扶持政策,促进现代第三产业发展。(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管清友. 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新常态[J].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4(12):42-45.

[2]徐建中, 刘琳. 发展第三产业的必要性分析[J]. 经济师, 2005(1):15-15.

[3]汪小勤, 潘映商. 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及意义[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3):69-72.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篇4

进入21世纪后, 基于软件与信息技术的IT开发外包 (I T O) 和业务流程外包 (BPO) 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大连市提出了“大连, 中国IT外包中心”的发展目标, 1998年开始建设的大连软件园, 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世界500强企业最多、产业研究一体化最为典范、国际化程度最高、品牌影响力最强的专业化园区。

(一) 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 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 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目前, 在全球范围内, 服务外包正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宠。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 未来5-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

(二) 大连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大连使资源消耗从自然资源的消耗转向人力资源的消耗, 走可持续发展的之路。大连“以外看世界, 内看清自己”的超前眼光和魄力, 选择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大连软件服务外包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从1998年到2008年软件信息服务外包业的销售收入从2亿增长到306亿, 出口已达到10.5亿美元, 从业人员从3000人左右, 增至近7.5万人, 企业达750家, 全球前十大服务外包提供商中, 已有6家在连开展外包业务;5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大连高新区设立了软件和服务外包技术中心或服务中心;东软、华信、海辉三家本地企业多年蝉联全国软件出口前三强。基于这些基础, 2007年大连确立“建设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发展目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调研大连软件研发、外包情况时要求: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要“争中国第一, 争世界第一”。

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中, 大连已经搭建起以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 (ITO) 、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研发中心三大产业类型为核心的服务外包产业体系, 建立起完整的服务外包产业链。

二、大连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 人力资源因素

服务外包强调技术含量及附加值, 人力资源是大连市发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首要因素, 虽然大连市的各高校和人才培养机构每年培养大量软件人才, 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

(二) 基础设施因素

基础设施的好坏影响着大连市能否以相对低廉的成本提供有效地服务外包服务。大连市已经形成了以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核心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但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更好的满足服务外包的需求。

(三) 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因素

配套政策也出现了滞后现象,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从事服务外包承接业务的企业的支持鼓励政策仍需加强;另一方面对服务外包业务的相关企业没有给予足够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

三、促进大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 注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教育。按照“软件工程+外语+专业”的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重点培养高质量的即精通外语, 主要是英语和日语, 又熟练掌握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采取“本地培养”和“大量引进”两种方式。一方面, 充分利用本地22所大学和其他200多个教育机构培养软件人才和一些全新体制的软件学院。另一方面, , 大力引进软件人才, 市政府每年拿出2亿多元的专项资金, 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

(二) 政府产业政策建议

一是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增强服务意识, 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加强现有政策的宣传推广并及时听取企业意见, 加强制定服务外包产业扶持政策的针对性;三是完善服务外包的招商平台, 积极利用国内国外各种资源和信息, 动员海外华侨、留学生吸引国外先进服务业的龙头企业投资;四是要打造供求网络信息平台, 为国内国际发包商发布发包信息;五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市政府专门为中小企业建立了创业基金, 为中小企业提供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

(三) 完善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含量

目前大连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外包业务产业链, 业务内容也从一些初级的软件开发和业务流程管理, 逐步扩展到产业链中高端技术含量高、管理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外包业务。在全球外包产业链上, 大连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将不只做“泥瓦匠”, 也要当“工程师”。企业打造自主品牌, 提高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大连市政府也给予财政补贴, 帮助企业开发市场。面向新的10年, 大连的目标是成为我国重要的软件产业自主研发基地、高端服务外包承接基地和连接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的再次转移中心。

参考文献

[1]、姜云飞. 大连服务外包十年探路.决策.2008.1、姜云飞. 大连服务外包十年探路.决策.2008.

[2]、王迎. 以信息技术和软件业带动大连服务外包发展.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 (11) .2、王迎. 以信息技术和软件业带动大连服务外包发展.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 (11) .

[3]、王斌. IT服务外包, 一直在路上.技术编年史.2009.3、王斌. IT服务外包, 一直在路上.技术编年史.2009.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篇5

摘要: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传统后发优势理论着重强调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忽视了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看,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通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才能被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特别是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来支持和配合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发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后发优势;间接作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产业政策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等五个方面,而且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传导方式,即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而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着重强调了直接作用,忽视了间接作用。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但现实中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通常不具备这些配合条件,致使很多具有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处于缓慢水平。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篇6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增长

一、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国外研究

产业转移是合理化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后发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渠道。弗伦(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拉开了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此后,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产业转移涉及两大经济主体(即转移方、承接方)和转移产业(或企业),从移出方角度出发,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因、模式和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建立了企业赢利空间界限论(Smith,1971)、企业成长的空间扩张论(Taylar,1975)、国际生产折衷论(Dunning,1977)、雁行模式理论(Akamatsu,1962)、边际产业转移扩张理论(Kojima,1978)、成本上升论(Lewis,1984)、技术优势理论(Cantwell,Tolentino,1990),产品生命周期理论(Vernon,1996)、移入需求论(Prebisch,1990)、规模经济论(Krugrnan,1991)等。从承接方角度出发,产业转移的研究涉及承接地吸纳转移产业的环境构建等方面。首先,承接地吸引投资的优惠条件、工资补贴以及转移企业布局政策对产业转移起到很大作用(Moore,2004)。其次,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等方面服务条件的改善在某种程度上更具现实意义(Dijk,2000)。然而,在转移产业入住承接地过程中,会对承接地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转移产业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较大的市场份额、流动资金等。在转移产业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当中,“结构红利”维持了经济持续增长(Peneder,2002)。其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替代会打破与有经济的均衡,对特定产业部门产生较大冲击并引起生产要素供给的变动,从而造成经济波动(Baumol,1967);其次,转移产业对承接地产业结构政策产生影响,而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周期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Kuznets,1971),将会引起社会投资结构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而对经济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二、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世纪80和90年代,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要研究发挥重庆中心城市带动作用问题。1994年,江泽民来渝考察并题词:“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的指导意见。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以及经济发展核心地区,应成为区域现代产业主干基地、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人口聚集和人才资源高度、经济控制决策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重庆市合理有效的接收转移产业,有助于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因此,针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并没有一致性的结论。翟松天(1999)提出,中国东西部产业结构联动升级中的三种产业对接模式:名牌产品生产扩展型、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型、东部和中西部联合开发中西部优势资源建立特色产业型,有效研究产业对接模式,有效的融合转移产业,加快转移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展宝卫(2006)设计出一套评价承接力建设的指标体系。承接产业过程中,结合自身能力和发展要求进行承接,能快速推进经济增长。承接地接收转移产业,目的之一就是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吸收先进技术等。干春晖(2009)研究表明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但他们也指出这种“结构红利”随改革的推进在逐步减弱。

三、承接产业转移水平的研究方法分析

在研究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一般直接采用外商直接投资近似替代产业转移情况,与衡量经济增长指标GDP做协整分析、回归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此些方法便于查找数据和计算,直观上寻找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对回归变量的选择具有模糊性,变量替代能力无法估计。因此,为了尽量避免原有不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采取联合变量来估计承接产业转移量水平。由于对承接产业转移量的水平无法确切的估计,可以针对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直接体现,即使用实际外资利用率(资本)、人力资源积累(劳动力)、产业结构变化等相关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趋势分析,找出能够联合指标反映的承接产业转移量水平。第二,通过一个简洁的计量模型将承接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进行分析,细化分析联合指标所产生的影响系数,结合具体情况(以重庆市为例)对承接产业转移进行问题分析。第三,紧密联系实际,分析模型推广效应。

参 考 文 献

[1]翟松天,徐建龙.中国东西部产业结构联动升级中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2)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篇7

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可以按主导因素划分为以下类型[1]: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 资本决定模式占据着统治地位。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中认为, 资本和劳动直接决定财富的增长, “很明显, 要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 必先增加资本, 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要增加同数量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 唯有增加那些便利劳动、缩减劳动的机器和工具, 或者把它们改良, 不然, 就是使工作的分配, 更为适当。但无论怎样, 都有增加资本的必要。要改良机器, 少不了增加资本;要改良工作的分配, 亦少不了增加资本。”[2]的确, 劳动和资本的高积累和高投入在英法等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推动了现代工业的起步, 但这种严重依赖资本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很快就由于资源短缺的限制而放慢了步伐, 并被技术决定模式所取代。

现代经济增长阶段的技术决定模式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轨迹中表现特别明显。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 (Robert M.Solow) 提出, 在发达国家, 技术进步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大大超出了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由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把技术进步作为外在因素考虑, 因此认为只要保证资本的积累, 所有的国家无论其初期的人均收入有多大差异, 最终都会趋于接近。原因是, 发达国家由于资本报酬递减而会导致增长不断减缓, 而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资本的回报率和经济的增长率相对较快。然而, 这一预测显然与现实不符, 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另一方面, 世界上富国和穷国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 反而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成为新增长理论, 即内生增长理论出现和成长的背景和契机。

知识经济增长阶段强调在经济的发展中, 知识和文化的积累以及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正是依靠知识和文化的积累, 依靠教育, 个人的素质才得以全面提高, 个人才能够以知识和文化作为基石进行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意, 并把这种创意融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 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事实上就是创意决定模式。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普遍创意活力的文化在这一经济模式中, 不仅仅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性原动力, 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在这一意义上, 文化艺术绝不是某种具有市场价值的资源或商品, 文化艺术是具有巨大外部性的公共品。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 即经济的增长日益与文化创意相关, 文化创意作为资源和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几个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与演进的脉络。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英法等国依靠海外扩张, 占有了大量殖民地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 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而美国日本等在一战和二战之后依靠技术的进步, 迅速崛起, 取代了英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这些发达国家都认识到了无论是资本决定模式还是技术决定模式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 它只是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 而忽视了人的最根本的需要。于是, 这些发达国家先后都开始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 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明确指出, 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 并以5%的速度递增, 在一些国家增长得更快, 美国为14%, 英国为12%。2004年, 七大工业国中, 半数的工作人口在从事创意产业, 并且它的增长速度比传统服务业快两倍, 比制造业快4倍。

二、何谓文化创意产业

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内涵上看, “创意产业”更多的侧重于个体的创意和知识产权的产业价值和属性;“文化产业”更多地强调文化作为整体的产业价值和属性。事实上, 个体的创意离不开作为整体的文化的涵养, 作为整体的文化必须通过个体的创意才能成为产业发展的有机要素。所以, 把“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整合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更为合理。这种概念的整合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 而是能够促进我们对于这一新的对象形成明确的认识, 能够促进我们对它的发展路径和意义价值进行更好的把握。

经过整合后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是指: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 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进而言之, 创意是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基础的, 对于中国当代而言, 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也包括西方文化, 并且以当代意识为基础对二者进行批判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只有这种创意才是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对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而言, 这种创意不能仅停留在创意阶段, 而是要使它传播开来并发扬光大, 这就需要使这种创意进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 以这种创意为核心, 形成新的产业, 或使旧的产业升级改造, 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由此看来,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追求经济的高速而稳定的增长, 而且追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而且是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助推器。

三、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然性

中国自从1949年建国以后, 事实上也经历了经济发展的这几个阶段。当然, 由于中国是后发国家,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 所以, 在经济发展的各阶段中呈现出一种混合和压缩的状况, 很难以某一个时间点作为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 不过我们仍然大体可以看出这几个阶段的发展与演进轨迹。建国以后, 面对美国和前苏联两极争霸的国际形势, 势必要大力发展工业和重工业, 在百废待兴中, 只能依靠农业支援工业, 这可以看做是资本积累的第一步。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逐渐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开始大规模地利用外资, 使中国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把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然,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 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环境污染严重, 贫富分化加大。前者危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后者危及人与人的和谐。如果经济的发展只能是以此为代价的, 那么后果将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近几年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所谓科学发展观, 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经济的发展, 而且是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而且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近几年来, 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空前重视,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和措施, 其目的就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化创意产业所承载的事实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使命,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从毛泽东在建国后优先发展工业和重工业, 到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再到胡锦涛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 是符合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规律的。

当然, 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体制不够健全, 市场机制不够完备;创意人才匮乏, 原创力不足;产业规模较小, 效益不够明显。但是应当看到, 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现阶段应该说还是一种战略性的产业, 它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贡献不能仅仅从直接的GDP的增加值来衡量, 而应该从对于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并因此带动传统产业、公共文化教育事业的融合优化, 提升内生经济增长能力的高度去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从战略的高度推进传统制造业与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 使高创意与高科技有机结合, 实现在制造中蕴育创造, 以创造提升制造的协调发展;建立作为公共品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私人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协调联动机制, 以优良的文化创意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强化文化创意环境的建设。

摘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增长阶段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意, 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它不仅追求经济的高速而稳定的增长, 而且追求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启明, 等.文化创意产业前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332.

休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8

1. 休闲发展历史

所谓“休闲”, 系指人生命的一种状态, 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 更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休闲”自古有之。

与“休闲”活动密切相关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 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休闲文化。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 休闲文化的内容也变得更广泛、更丰富, 形式更多样。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大量的文字对休闲进行了记载, 内容十分丰富。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代文人小品, 都对当时的休闲进行了很好地传承, 包括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有这些都是休闲文化的创造物。从某种意义上讲, 休闲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休闲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类经济发展历史的新纪元——休闲时代正在走来。

2. 传统休闲与现代休闲

长期以来, 古代中国在物质和文化上的世界领先地位,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休闲方式。正如龚斌在《中国人的休闲》前言中所说:“中国人的休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等许多方面都发生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传统休闲的特点主要与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紧密相连, 充满着悠闲、追求心静, 与自然相和谐。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有陶渊明的田园诗。除此之外, 琴棋书画等文化载体大多以求安静、文雅为主, 同时不寻奢华。与古代传统休闲最大的不同在于, 现代休闲并没有把精神休闲放在核心, 更侧重身体休闲。

二、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及世界发展趋势

1. 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的构建

“休闲”的最高形式是对文化的追求, 与“休闲经济”伴生的“休闲文化”承载着“休闲”的历史与传统。“休闲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 即精神性或观念性文化, 它直接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 是物质性劳动过程的伴生物或副产品。法国哲学家皮普尔才断言:休闲是文化的基础。

几千年前的中国圣贤们, 对“休闲”二字就有精辟的阐释, “休”, 倚木而休,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 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词意的组合上, 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从诗经、易经、孔子、庄子文中, 可以看出我们记录休闲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都是休闲文化的创造物。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 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如果说休闲文化是人类休闲的精神成果, 那么休闲产业则是休闲的物质成就, 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休闲, 提升休闲, 同时也促进休闲文化的发展。休闲产业系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 包括娱乐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以及由此连带产生的产业群。

2. 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的世界发展趋势

著名未来预测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休闲是新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擎。”

休闲产业是工业化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 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 20世纪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休闲产业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 (物质的, 精神的) 密切相关, 主要体现为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 (运动场馆、运动项目、设备设施维修) 、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 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在西方发达国家, 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在休闲业就业的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当大, 不仅解决了失业和就业问题, 而且促进和改善服务, 增强了人的休闲欲望, 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作为消费, 休闲是整个市场结构的一部分。

三、我国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的发展

1. 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人们开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生产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已经不再是主导地位, 工作之余, 人们有更多地时间进行其他活动, 这就催生了以“休闲”为特征的新生经济发展, 休闲开始成为大众的普遍需求。1995年, 我国开始实施每周休息两天的制度;后来, 又推行“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 使得人们潜在休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同时, 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有各自的其他休假制度, 为人们更好地发挥个人业余爱好, 从事休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大众化式的各种休闲文化娱乐活动正在走进民间, 走进最普通的广大民众的生活。

对于休闲产业而言, 旅游业最具代表性。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自2007年至2016年, 中国的旅游业将取得8.7%的实际年增长率, 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 到2020年底, 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我国旅游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 不仅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 而且我国游客出境游也越来越多。2008年, 令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最大的世界性体育赛事, 也是让全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次盛会。中国将通过奥运会展示中国全新的国家面貌,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包括传统文化、饮食等, 这必将带动新一轮的休闲产业发展浪潮。

2. 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发展的不足和误区

尽管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但总体来看,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属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管理缺位。虽然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文化、旅游等产业初具规模, 但有将休闲产业视为一个单一完整的系统纳入GDP的计算之中, 也没有制定相应的产业标准和政策法规。从宏观管理角度看, 缺少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或行业协会来对休闲产业和相关产业群进行发展指导、组织管理与外部协调;产业布局亦不合理, 呈现出城市与农村、中部与西部的巨大差异。

休闲文化发展缺乏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量的西方思想观念进入中国, 并迅速占领市场。而我国文化领域并没有能够创造出具有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迅速的消失, 被商业文化, 快餐文化所取代。

(2) 休闲产业发展不健康。休闲产业的发展与人们休闲消费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休闲消费决定了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期的较长时期里, 大量公款消费造成了人们把休闲理解为奢侈生活, 过度的追求舒适, 而没有考虑到我国资源环境的沉重压力。人们误认为, 休闲就是奢侈品, 高档消费品的消费, 追求物质的享受, 而忽视精神的追求。无疑, 这些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与我国有限的资源能源的现实国情也是违背的。

四、促进我国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 积极培育独具特色休闲文化

休闲文化领域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 梳理, 培育。积极培养一批优秀的民族作家, 鼓励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休闲文化作品, 发展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现代特色的休闲文化, 让人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的同时, 精神世界也能丰富起来。大力提倡具有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休闲文化, 抵制西方低俗的、片面的、追求个人享受的休闲文化, 最终形成具有核心价值的我国休闲文化。

2. 提倡环境友好型的休闲方式

休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精神和身体上得到放松, 而不是去过度追求奢侈消费。通过政府积极引导, 鼓励人们发现一些符合我们中国人休闲的方式, 同时要善待我们的周边环境, 创造一些环境友好型休闲方式, 改变消费行为和观念, 与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

3. 发展资源节约型的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我国人口众多, 面临着沉重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必须引导建立资源节约型休闲产业, 让更多的人们来享受, 而不给我国的资源环境造成沉重负担。

摘要:本文从休闲发展历史入手, 阐述了传统休闲与现代休闲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了世界范围, 尤其发达国家的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深入分析了我国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并指出了其中发展的误区和不足。最后, 就未来我国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实现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休闲产业,休闲文化,休闲经济

参考文献

[1]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1) :13~19

[2]戴立然:浅谈休闲文化.大庆社会科学[J], 2001, (2) :5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篇9

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充分发挥黔西南旅游资源优势, 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由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会受到区域的资源、产业结构和历史文化的制约, 因此, 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主导产业选择和培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它会受依赖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的制约。黔西南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厚重的历史文化, 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1 黔西南优越的旅游区位优势和丰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

黔西南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 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辖兴义、安龙、兴仁、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居住着汉、布依、苗等35个民族, 总人口312万。近年来黔西南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立体运输网络。便捷的交通条件, 突出了黔西南优越的旅游区位优势。由于地处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旅游城市的辐射范围, 又处在贵州贵阳/黄果树瀑布/云南石林/云南昆明、贵州贵阳/黄果树瀑布/广西南宁/广西桂林、云南昆明/云南石林/广西南宁/广西桂林三条热点旅游线的交汇点上, 是一个三省区结合部的旅游黄金走廊。为强化黔西南地域品牌、挖掘和展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黔西南推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概念, 作为将来旅游、工业、生态等领域发展与规划的定位。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 荟萃峡谷、峰林、湖泊、森林、溶洞、天坑、地缝等多种地貌。州内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和七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一个国家地质公园, 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AAAA级景区万峰林一个, 全国惟一的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院一所, AA级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两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民族村寨。

根据黔西南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生态环境、经济基础, 决定了我们不能走传统工业发展之路, 必须建设一条由现代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路。才能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1.2 从实际出发, 正确认识本地区资源优势, 扬长避短, 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优势产业, 形成地区特色

区域经济的成长, 关键是主导产业的成长, 培育主导产业项目不能脱离当地的客观情况, 要从实际出发, 科学论证, 充分考虑到原有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 扬长避短, 拾遗补缺, 统筹规划, 突出特色。

旅游业开放性强、关联度高、增收潜力大、发展前景好, 是一个效益显著的富民产业, 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拉动作用的综合性产业, 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因此, 必须根据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门类多、质量好、特色鲜明的特点, 分门别类地精心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在国内外生态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充分发挥“五位一体”及其交通、建设、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优势, 从实际出发, 遵循旅游发展规律, 在对市场需求, 产品异质化分析、出游动机、目的地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加强旅游产品精品建设, 打造观光体验、文化历史、地质人文、建筑风俗等在全国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差异性突出的旅游产品。

2 以优质产品为标志, 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培育主导产业

相对其它产业而言, 主导产业不仅应具有更强的获取资源的能力, 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而不断地将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 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只有这样, 才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壮大。市场竞争最终表现为产品竞争, 只有形成产品优势, 才可能真正获得经济优势, 主导产业的功能才可能发挥出来。为此, 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 创新发展思路, 突出发展重点、培育壮大新型主导产业

龙头企业是主导产业的载体, 由于旅游产业的特殊性, 需要选择管理科学, 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的企业作为脊梁。同时以此为核心, 把众多的、分散的自主经营模式组合成一个网络, 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协作, 改变“小而散”的特点。要抓住龙头, 择优扶持, 集中突破, 扩大规模, 将主导产业的培育与龙头企业的发展、优势产品的开发联系在一起。

2.2 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 精心打造优质旅游产品

黔西南旅游资源组合良好, 以市区为中心的20公里半径范围内, 景区景点星罗棋布。要实施精品战略, 突出特色、科学规划, 将资源特色向特色旅游产品转化。必须根据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门类多、质量好、特色鲜明的特点, 分门别类地精心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在国内外生态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精心分析研究全市主导产业的现状、发展环境、发展思路及发展布局, 围绕龙头企业、优势企业,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 精心打造优质旅游产品, 实行专业化操作, 高标准策划, 强势宣传推广。重点培育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优势旅游产品和优势旅游产业带。

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创造基本条件

3.1 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配套设施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 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旅游业是我州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也是我州正在大力培育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几年来, 我州加强了以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双乳峰、招堤等为重点的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 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对全州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但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特别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快速升温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游客对旅游环境、食宿条件、交通状况、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州旅游业的基础设施薄弱、硬件不足、软件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 已成为制约我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此, 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解决制约我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根据我州景区景点的分布情况, 一是要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城市的道路和通往景区的主要道路同时得到改善, 城区的餐饮和住宿条件得到带动和发展。二是加快完善兴义机场的配套设施, 提高通航能力。拓展航线和增加航班密度, 发展包机直航旅游。在现有兴义/贵阳、兴义/深圳航线的基础上, 力争开通昆明/兴义/广州、昆明/兴义/深圳航线;增加兴义/贵阳航班密度, 逐步实现兴义/深圳航线转为旅游包机;制定培育旅游航线的政策措施。开通兴义/广州、兴义/桂林、兴义/昆明直达旅游列车。三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争取兴建、扩建、改建一些高标准的宾馆饭店, 功能齐全的度假村, 设施完善的景区、景点, 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3.2 加大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旅游专项资金和国债投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争取金融机构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二是多争取项目资金, 多渠道融资。三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加大税费优惠政策,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和项目融资等方式, 参与旅游景区 (景点) 基础设施建设。

3.3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要贯彻国家关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部署, 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 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为旅游者创造安全、诚信、舒心的旅游消费环境。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提高专业队伍素质。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增强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 根据黔西南州资源优势、区位特点、产业结构和文化底蕴等特点, 选择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 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州党办发[2007]21号关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篇10

1 河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基础

河北省古为燕赵之地, 故文物古迹颇丰。承德、保定名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自先秦至明代长城多经本省, 更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等重要关隘, 有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避暑山庄, 有气势宏伟、石雕精美的清东、西陵, 有以出土金镂玉衣而闻名世界的满城汉墓群, 还有南、北乡堂山、苍岩山桥楼殿等宗教遗存。赵州桥在世界桥梁上地位显著, 199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沧州铁狮子列入"中国之最"。邯郸是赵国文化的中心, 有业台、回车巷、学步桥等。正定多佛寺, 近年以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修建荣宁街为契机, 陆续与建了西游记宫、封神演义宫, 旅游业大见成效。现代革命史迹则有西柏坡革命纪念馆等。自然旅游资源方面, 最突出的是秦皇岛、北戴河一直延伸到昌黎黄金海岸的海水浴场, 木兰以冈丘起伏.草茂花繁成为清代皇家秋尔习武的围场。近年涞水野三坡因富有野趣而异军突起, 列为国家级风景区。

1.1 消费方式的改变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体育消费支出已成为可能。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参加体育活动3.54项, 到体育场馆90%的消费者一次花费在50~100元, 1997年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支出位于日常基本生活费之外重要消费支出的第三位。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方式在过去的10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增加了用于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 而且已出现体育旅游消费活动。

1.2 市场需求增加、旅游规模壮大

目前,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 旅游市场急剧膨胀, 国际市场逐步扩大,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接待人数均名列世界前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休闲方式消费观念也发生着极巨的变化, 人们不再满足于看电视、聊天、串门、做家务等传统休闲生活方式, 开始参与一些能够促进身体健康, 恢复体力精力, 加强体育锻炼意识的体育旅游项目。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河北省2006年旅游接待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旅游交通、旅游购物餐饮等服务设施与环境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1.3 体育产业正在兴起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 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中通过旅游方式参与体育活动成为主要的形式之一;体育管理体制以职业化、市场化为突破口的竞技体育改革, 推动了我国体育产业化的过程。近年来, 河北省成功承办或举办了世界B级自行车锦标赛、全国体育健身展示大会、河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四国女篮邀请赛、WCBA全明星赛、2007好运北京测试赛等十几项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系列赛事。这不但为举办赛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又通过体育赞助、体育广告等增加了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四国女足邀请赛”收入已经接近100万元。体育场馆的建设和体育赛事的不断增加, 势必推动河北省体育产业的大力发展。

2 河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旅游的设施不完善

体育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工具和交通设备、旅游宾馆、旅游饭店、供应旅游商品的商店、供旅游者运动和娱乐的设施, 以及为适应旅游者的不同需要和爱好而准备的各种设施, 如水上运动必须具备的划艇、赛船、风帆、摩托艇、冲浪板、救生艇、急救车等设备, 这些设施都是为接待旅游者所必备的。体育旅游设施是否齐全、实用, 服务是否周到, 标志着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程度, 是体育旅游市场的硬件条件标准, 在这方面, 河北省还有较大差距。

2.2 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差

旅游服务是旅游部门利用一定的旅游设施或其他条件, 为旅游者在整个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高质量体育旅游服务包括体育运动器材规格齐全, 能提供各种运动项目的需要;交通工具齐备、方便, 能满足旅客对交通的需求;导游资料详细, 宣传到位, 使游客一目了然;食宿服务主动、周到、热情, 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保证各种体育用品、纪念品的供应, 满足旅游者的购买需求。目前, 河北省还存在着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 游客不满意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2.3 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老化、内容多年不变

不少来过河北省还想再访的客人往往因为没有合适的、能满足其寻求新经历的产品而作罢。面对国际客流和游客自主意识的增强, 河北省体育旅游产品供给目前还外于被动和力不从心的落后状态, 长期以来一直实行包价形式的体育旅游产品, 不能适应不同年龄的需求。另外, 体育旅游产品质量下降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 河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3.1 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密切结合

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兴的产业门类。改革开放后20多年间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优于体育产业。但从整体上看, 人们对二者的产业范围, 产业结构及产业定位均有很多争议。同时, 这二大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各行其道, 取有用处而用之,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河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依赖两大产业的密切结合, 充分发挥二者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向客源市场提供内容丰富、功能完善的服务产品, 推动两大产业的发展。

3.2 注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服务产品的生产, 其核心是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而目前两大产业内部均存在专业人才结构问题, 体育产业内部缺乏懂得对客服务、组织活动、经营管理的人才, 而旅游产业内部缺乏掌握体育专项技能, 熟悉体育器材的专业人才。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其实质上首先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同时兼备两大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 必须加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这一点可借鉴国外教育经验, 在体育专业下设置休闲方向专业进行培养, 或在旅游休闲专业的教育中强化体育专项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 强化在两大产业内从业人员相关知识的培养, 对一些特殊岗位通过职业鉴定考核方能上岗。

3.3 加强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作为体育旅游产品, 满足市场是综合性的需要, 其中包括康体健身、休闲疗养、养性娱情等。旅行社在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时, 必须搜索市场需求信息, 考察河北省体育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同相关的体育部门、民间组织、景区景点互相配合、互相合作, 开发适销对路的体育旅游产品, 在市场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3.4 分析客源市场特点

河北省游客中京津冀3000多万人口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产品的主要客源。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人民健身意识的提高, 人们已从静态的观赏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从旅游活动的角度来看, 大多数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活动, 而是趋向于各种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 同时, 旅游者的需求也不再是增长见识、愉悦身心, 希望通过旅游恢复身心, 强壮体魄。综上所述, 体育旅游是两大产业客源市场共同需求的产物。因此, 客源市场开拓也必须通过相应产品的开发和形象设计及营销工作来吸引客源拓展市场。

3.5 突出地方体育旅游特色开发

特色是体育旅游点形成吸引力的关键。河北省为迎接奥运, 举办了多种多样的体育宣传活动。2006北戴河“运动之春”唱响了“奥运、健身、时尚”的主旋律;“万人徒步活动”, 开展奥运协办城市风貌活动、“河北省迎奥运万人长跑比赛”活动和全市迎奥运推进全民健身等一系列大型体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全面开展对于转变河北省市居民的体育健身观念, 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技能, 形成深入持久的全民健身高潮都有重要作用, 而这种作用对于化解当前河北省健身娱乐市场整体上的有效不足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也表明, 利用河北省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 显示其丰富价值。

参考文献

[1]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开支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2]姜付高, 翟连林, 曹萍.体验经济视角中的体育旅游与体育旅游营销[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5) .

刍议新能源产业经济的增长出路 篇11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影响关键点

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人们始终不会放弃对于新能源的寻找,世界各国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去争夺新能源市场。而对于我国来说,新能源产业是可能成为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能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处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初级阶段,要注意对这一幼稚产业的扶植和培育,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文化环境和科技支持。

一、新能源的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问题

(一)新能源产业技术还处于未成熟阶段。我国目前对于新能源产业技术的研究还处于未成熟阶段,部分甚至仅仅处于研发阶段,无法投入实用。就短期来看,新能源产业成本较高,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少,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产业。

(二)新能源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由于缺乏创新能力而导致的核心技术缺乏一直是抑制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不具备核心技术,导致我国的生产水平跟不上世界市场的需求,使得新能源产业盈利能力不足。

(三)新能源产业政策配套不足。由于大部分新能源产业都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其生产成本较高,获得市场认可度的难度大,很难在竞争中进入市场,需要国家的扶持。加之,我国的财税政策在资金投入、激励企业创新和引导社会投资方面并没有太多作为,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四)新能源产业技术转化率低。由于我国的中介服务系统并不发达,导致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非常低。一方面是企业难以得到合适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科研机构找不到合适的成果扩散渠道,这种第三方连接的匮乏导致了先进的技术成果不能产生社会效益。

二、新能源经济增长的出路

(一)实现产业内良性竞争。在不同地区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新能源产业,因地制宜,试点小规模开发。但是开发新能源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满足许多复杂的技术要求,许多企业无法获得相应地资质,造成进入壁垒很高。如果仅仅由一两家企业单独进行开发则容易形成垄断,严重限制经济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情况也就是这样,特别是在新能源发电这一块,往往是央企“吃肉”,中小企业跟在后面“喝汤”的局面。故而,只有打破垄断,形成产业内良性竞争,才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以科技带动产业振兴。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就目前来看已经落后于世界的许多国家,一般消费者也更加倾向于购买传统的矿石燃料。所以我国的新能源技术发展应该考虑到多重发展道路并进的方法。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都是一个新兴的课题,所以即便存在着发展上的不平衡,差距也比较小。这种比较小的差距一方面让我国存在着技术上赶超他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技术引进制造了困难。所以,新能源的这种特性就明确了一点,其发展壮大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培育。这种扶持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金方面的支持。财政资金的流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只有拥有了足够雄厚的资金,才能满足科学研发的经费需求,也才能吸引人才的流入,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第二,政策方面的支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政策为新能源的市场投入保驾护航。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制性的在短时间内有效带动科技的发展。第三,配套设施的建设。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并不是简单地提供能源就行了,它需要一整套将新能源有效利用的基础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不仅是一次大规模的资金流动,还需要政府对各方进行统筹调配,相互呼应。第四,整体的规划。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规划,可能因为政府扶持的原因,会让一些新能源的生产出现一些爆发性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只是暂时地。一种能源真正被广泛使用需要有一整套相关产业来配套,这种产业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浪费,以科技发展水平为前提,循序渐进。

(三)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软环境。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我国家,在为高速的发展寻找代替能源的同时,更新国民的能源理念也是发展我国家所要面对的问题。将我国传统的克勤克俭的生活态度以“低碳消费”、“低碳生活”这样的时代新词重新介绍给人们,让人们理解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并将之作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真正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接受新兴能源的应用。

结束语:新能源产业清洁环保,更加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具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可能性。而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一个适宜发展的内部环境,科学的经济政策和一个先进的文化氛围。各个国家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面前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类似的,如何能在这种并不巨大的差别下走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需要我国更贴近自身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 王革华.《新能源:人类的必然选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篇12

国内外专家与学者对产业集聚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马歇尔把产业集聚称之为地方性工业[1],即指集中在某些地方的工业 ,以这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为前提,发展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工业。韦伯从区位布局角度来考察产业集聚[2],他认为集聚的因素是生产经营成本降低的一种优势,或是生产成本的廉价,或是生产活动因一些有利的因素被引诱到某一特定的场所所产生的专业化与市场化。迈克·波特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3],认为产业集群是相关产业内的企业、供应商,或者是专门领域的相关机构在空间布局上的一种集聚现象,构成产业集聚的关键因素取决于“钻石模型”,模型中五个因素分别是生产成本、相关产业、需求条件、企业战略、政府与机遇。我国的徐小钦、黄蕾[4]认为产业集聚是在相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生产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企业高度聚集在一起,构成产业集聚。孙翠兰[5]认为产业集聚是区内产业相互联系,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个区域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高级生产系统,产业部门集聚的基点是区域的优势。基于上面的综述,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产业集聚的如下几个特点:①基于一个有一定优势要素的区域;②区域企业生产的目标明确,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③区域企业间相互合作和竞争并存。

对于产业集聚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没有一致的回答,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结论可以分三个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以 Krugman[6]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认为产业聚集能够带来知识和技术进步,产生溢出效应,通过溢出促进经济增长,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Martin 和Ottaviano[7]综合 Krugman 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 Romer 的内生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空间集聚活动强化模型,研究证明了空间的集聚活动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大大的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也促进了产业集聚。我国范剑勇[8]利用中国 2004 年地级城市的横截面数据,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其结论是非农产业在空间上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通过累积循环机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刘军、徐康宁[9]应用了199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聚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导致了区域之间差距的产生。陈迅、陈军[10]以重庆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论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第二种观点认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Sbergami[11]从集聚的内生性角度出发,通过使用欧盟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论是产业的集聚与经济增长率呈负相关。陈立泰,张祖妞[12]采用了1995—200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第三种观点认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非线性相关关系。郑敏[13]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产业增长之间是非线性关系,是随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上述大量的实证表明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是由每个区域、每个产业具有自身特色决定,不能笼统的概况,这就为研究产业集聚与芜湖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必要性。

2 产业集聚的测度与相关数据来源

2.1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主要用以下7个指数:①区位熵指数,②行业集中度,③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④空间基尼系数,⑤空间集聚指数,⑥哈莱—克依指数,⑦艾利森—格莱赛集聚指数。国内外衡量产业集聚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区位熵法,该方法的数据容易获取,计算起来简单,并且能够很好的反映该地区产业特征和集聚的实际情况。本文就是通过区位熵法来测度芜湖市典型产业集聚程度。

区位熵(LQ),又称区域专业化率,它反映的是一个区域专业化水平的指标,它能够测度某个区域产业在高层次区域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Xij表示i产业在区域j的产出指标,Qi表示i产业在较区域j更高一层次区域内的产出指标。当LQ>1时,表明该产业在该区域的专业化水平比较高,其值越大意味着区域i产业集聚程度越高,更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并且产业发展速度更快;当LQ<1时,表明该产业在该区域的专业化水平比较高,其值越小意味着区域i产业集聚程度越小,处于比较劣势,发展的速度越缓慢;当LQ=1时,则说明该区域i产业处于均衡状态。

2.2 相关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历年《安徽省统计年鉴》,选取了2006—2010年最具有典型性的产业,计算各产业区位熵。依据区位熵的计算方法,采用产业增加产值指标,计算芜湖市的区位熵排名较前的六个产业。

2.3 测度的结果

六个典型产业的区位熵,其测度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计算分析,芜湖的工业区位熵从2006—2010年均大于1;建筑业呈上升趋势,但区位熵均小于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从2006年到2008年其区位熵均大于1,但2009年以后其区位熵小于1,甚至出现负的;批发零售业的区位熵也均是小于1;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区位熵波动较大,具有跳跃性。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不考虑价格因素。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芜湖的工业在安徽省是有比较优势的。在芜湖市,其工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三个主导产业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新材料。以汽车业为例,2010年汽车的年产量691924辆,占安徽省56%,芜湖的汽车行业在全省处于领军的位置,支撑着芜湖工业的发展。因此,研究芜湖工业的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模型设定

在研究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可以选取不同的经济增长指标进行量化分析[14]。令Yt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Xi(i=1、2、3…、n)表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子,在不考虑区域之间的贸易和资本流动情况下,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Yt=F(X1,X2… ,Xn,A),记(1)式。其中,变量A 表示的是一定时间内的技术进步。对式(1)求全微分,然后两边同时除以 Yt,得到:

undefined记式(2),由式(2)可以得到工业集聚产出弹性通项:undefined,令undefined,则式(2)可以改写成为:undefined,记式(3),对式(3)取对数得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模:

lnYt=b0+b1a1+b2a2+···+bnan+e

4 工业集聚与芜湖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1 对芜湖工业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如表2所示,其中AWGDP为芜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QYS、ZYSR、GDZC、GYZ、SSZB分别为芜湖的工业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净值、工业总产值、实收资本与全省的比值。然后通过Eviews分析芜湖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不考虑价格因素。

4.2 产业集聚指标与芜湖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将芜湖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取自然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与产业集聚指标做回归方程,建立计量模型:

lnAWGDP=-0.02QYS-0.003ZYSR

t (-0.093) (0.018)

+0.16GDZC-0.599GYZ

(0.936) (-1.736)

-0.003SSZB+16.388

(-0.024)

其中,R-squared为0.75,调整后的Adjusted R-squared为0.44,说明拟合优度较高。D.W值1.88,经查表,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性。但指标ZYSR、SSZB不显著,去除变量ZYSR、SSZB,然后重新回归,得计量模型:

lnAWGDP=-0.021QYS+0.166GDZC

t (-0.118) (1.229)

-0.598GYZ+16.296

(-2.210)

其中,R-squared为0.75,调整后的Adjusted R-squared为0.63。去除变量ZYSR、SSZB后,调整后的Adjusted R-squared为0.63,其值变大,相对第一个模型拟合优度更高。D.W值1.89,经查表,变量之间不具有相关性。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工业集聚与芜湖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即一定规模的工业集聚能够促进芜湖经济增长;芜湖的经济增长又能促进工业的集聚。第二,虽然工业的区位熵大于1,但其值不是很大,说明工业集聚不是很显著。第三,固定资产的投资在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之中影响显著。第四,芜湖的集聚产业类别较少。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在工业集聚的过程中,在芜湖的承载能力、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扩大工业集聚规模,形成外部规模经济,这是提高工业集聚的重要手段。

2)增加工业企业的数量,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特色经济,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集聚。

3)增加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对聚集的工业企业给予贷款利息的减免,给予资金扶持等政策支持,引导正确的投资方向。

4)培育更多集聚产业,如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很强的集聚潜力,这就需要政府就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给予一定的支持。

摘要: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的定义以及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其次选取芜湖典型行业,测算其区位熵指数,得出工业具有集聚效应,再次以芜湖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设定数量模型,其后通过Eviews分析芜湖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得出二者成正相关关系,但其显著性不是很强,主要原因是其工业集聚规模不够大。

上一篇:混凝沉降下一篇:乌司他丁/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