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增长探讨

2024-06-24

农业经济增长探讨(通用12篇)

农业经济增长探讨 篇1

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1)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增长理论。斯密认为, 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数量;二是提高劳动的效率。在这两个增长途径中, 斯密更强调劳动效率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其次, 对于如何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 斯密认为主要取决于分工程度和资本积累的数量, 因此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 也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根本原因。但是分工却取决于交换这一人类的天性, 而交换又取决于市场容量的大小。即斯密的经济增长的理论路线就是市场容量——交换——分工——经济增长。另外斯密也很重视资本积累, 因为它能使扩大资本存量以及劳动数量, 从而直接带来经济的增长, 这正是今天各国都重视储蓄率的原因所在。

马尔萨斯的人口与经济均衡增长的理论。如果人口得到增长, 在边际收益递减的作用下, 产出增加量减少, 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进而导致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上升。在均衡状态下, 人口增长率为零, 从而经济增长也为零。

(2) 新古典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分析工具的改进上, 而不是经济思想的提供上, 新古典增长理论主要以索洛模型、索洛——米德模型为代表:用a和1-a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对总产出的贡献, △K/K为资本增长率;△L/L为劳动增长率, 该模型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G=a △K/K+ (1-a) △L/L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 经济增长率G由资本和劳动增长率及其边际生产力决定。这一模型将斯密的经济增长系于劳动数量和分工、资本积累的重要思想用公式模型下, 这也得益于边际革命这一重大分析工具的发展。依据这一模型, 人们可以通过调节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生产力, 即调整资本和劳动的配合比例, 来调节资本——产出比率, 以实现理想的均衡增长。

(3) 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相比, 新增长理论更广泛地探究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机制, 它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有赖于持续的规模收益递增, 而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动力可以分为四类:技术类模型、分工类模型、贸易类模型和制度类模型。可见, 新增长理论已突破了传统增长理论所强调的动力因素, 转而强调比较“软”的动力因素。同时, 新增长理论也突破了传统的增长动力机制, 提出了垄断性竞争机制和正费用交易机制。

2 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和源泉

(1) 亚当斯密是强调分工与专业化、绝对优势;李嘉图强调了比较优势与自由贸易;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熊彼特强调了创新, 尤其是熊彼特强调的“破坏性创新”;而索罗等人则强调生产要素;贝克尔和舒尔茨则强调了教育与人力资本;新增长理论中, 罗默和卢卡斯则强调内生性增长, 特别是规模报酬递增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其实质应当是内生性技术创新;诺斯等人则强调了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近, 鲍默尔的新书中强调了自由市场机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关键,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民主制度才是最为重要的。

(2) 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变量函数, 决定经济增长至少有以下四个变量: (1) 制度, 如产权保护、民主、法治等等; (2) 自然资源, 如石油、矿产储藏, 交通等; (3) 劳动力, 如数量、成本、素质等等; (4) 土地。这四大要素中, 任何一项越多, 该国的经济增长就可以越快。同时, 这四大要素互相之间又有替代性, 一个经济体只要一个或几个要素非常突出, 即使其它要素相对较差, 其经济仍然可以有很大的发展。民主制度、法治制度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

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重道远

(1) 高投入、高消耗。

自2002年以来, 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 但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投资马车。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去4年里持续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目前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4%, 而消费率 (消费占GDP比重) 却一路下降至53%, 较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2006年, 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5.5%, 而中国消耗的能源占到了全球能源消耗的15%, 这意味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巨大的潜力。

(2) 产能过剩。

与投资——消费结构扭曲相关联的一个结构性扭曲是外向型部门与内向型部门之间的严重失衡。追求GDP的超常规发展导致的过剩的投资, 只能通过出口找到宣泄口。于是, 出口在整个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也导致整个经济增长的整个社会福利分配格局趋向一种结构性扭曲。因为这种增长是权力推进、投资驱动的, 因而, 它的福利分配的主要特征是向资本倾斜、向政府倾斜, 而普通民众就无法同等比例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必然途径

(1) 大力发展服务业。

有经济学家早就指出, 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工业所占比重就呈下降趋势, 农业的比重也会降低, 而服务业的比重会提高。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以及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对各个部门的改造 。服务业降低了交易成本, 服务业发展背后的本质问题是, 生产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 依靠的是合理分工。在自耕自植、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没有分工, 就不需要交易, 要降低生产成本就要深化分工。分工越深化, 生产成本越低, 随之而来的便是交易更频繁, 交易要投入的资源就更多, 增加交易成本。服务业的功能首先是为市场交易提供基础设施, 信息通讯技术改造各个部门, 它不仅提高了生产部门的劳动效率, 节约了生产成本, 又使服务业信息化, 提高效率, 节约了交易成本, 服务业是高质量的经济层次, 也是我们当前的必然选择。

(2) 自主创新。

“十一五”规划明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 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从根本上说,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上存在的诸多弊端, 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障碍。比如, 市场价格不能反映真实成本造成的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 投资体制不合理导致的建设规模的盲目扩张, 还比如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 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政策, 促使耕地急剧减少等, 都是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和资源浪费的根源。转变增长方式, 发展集约型经济,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解决深层次矛盾, 为其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

摘要:经济增长是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 当前中国飞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让世人瞩目, 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纵观各种经济模型, 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和源泉, 是由各个国家的特定发展阶段和国情决定的具体的特定的物质条件和制度条件。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阶段与演变以及最新成果,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增长,增长理论,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

[2]程恩富, 胡乐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5.

农业经济增长探讨 篇2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和谐发展探讨-由EKC曲线引发的思考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指出,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可以实现一种倒U形关系,即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相关实证研究不断证实或充实了这一理论.通过大量有关EKC研究可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正确的政策指导、法律法规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以缩小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区间而扩大双赢区间.绿色GDP核算模式正是把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能源消耗相结合,综合反映出社会、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作 者:李涛 刘汉湖 王立猛 鲁璐 Li Tao Liu Hanhu Wang Limeng Lu Lu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2(10)分类号:X22关键词:EKC 绿色GDP 环境质量 和谐发展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探讨 篇3

【关键词】财政支出;經济增长;关系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39-01

财政政策作为财政宏观调控的工具,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国财政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当一国出现经济萎缩、有效需求不足时,其财政通常采用扩大财政支出等办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当一国出现经济发展过热、有效需求过剩时,其财政常采用降低财政支出等办法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1 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

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

动。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政策,规定了财政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及其所造成的耗费,表现出不同社会形态下国家财政的特殊性质。从满足现代国家职能需要的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的目的不外乎有三点:

1.1 政治目的

即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保障国家法律的实施和社会秩序的安定,保障国家的安全。

1.2 社会目的

即满足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而的财政需要。

1.3 经济目的

即利用财政支出以调节国家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而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决定了经济是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即促进经济的增长。

2 经济增长的一般分解

3 财政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3.1 财政支出与资本供给

财政支出增加的资本供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1)财政的购买性支出直接形成了社会的有效需求而参与经济循环,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时,财政的购买性支出将显著地拉动经济增长,这也是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的方式。

(2)财政支出提高了社会资本有效供给。财政生产性支出能直接构成社会的资本供给,当社会的投资信心和需求不足时,财政的投资能够起到带动社会投资的效应。

(3)财政支出能提高社会资本的生产效率。特别是财政对一些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譬如交通、能源、通讯和其他一些公共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外溢程度高,私人投资很难实现,而这些设施又相当重要,但这些基础设施的收益外溢到相关地区或产业的各类其他社会生产资本上时,就能显著地提高这些资本的生产效率。

3.2 财政支出与人力资本供给

财政支出影响有效人力资本供给,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影响人力资本供给,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的产出效应是最大的,而且是最持久的,也是收益外溢性最大的。财政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体现在教育投资,还包括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营养等诸多方面的支出。财政的这些支出能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1)财政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教育投资提高了劳动力供给的层次,这样就提高了劳动供给的深度,使各种不同的劳动者有所求,不同的工作岗位有所需。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的学习能力更强,适应新技术的能力更好,技术性教育则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生产率。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知识愈来愈专业化,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教育投资对劳动力供给显得越来越重要。

(2)财政对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及营养方面的投资则可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可以减少疾病和旷工,提高劳动的有效供给,文化消费可以让劳动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良好的营养、体育等条件可以促进劳动者的恢复,加快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延长劳动力的使用寿命,提高劳动供给水平和生产效率。

3.3 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

财政提供的社会服务大多是公共物品,如国防、警察、司法,制定法律法规等,这些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的收益外溢性。财政的这些活动在两个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①保护产权。产权是保证市场经济不至于混乱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财政利用国家暴力保证经济产权才能激发社会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来推动经济增长,所以市场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并有着稳定的预期。维护社会私有产权,保障私人部门的投资利益并使其有着稳定的预期,提高了私人部门投资的信心与积极性;②维持社会秩序,降低交易费用。财政制定的法律法规在于制定一套社会成员都认可的“游戏规则”,使人们能够依据这些规则来预期别人的活动,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的风险。财政的警察、司法活动为交易风险提供最后的救济手段,尽量减少损失。

3.4 财政的转移支付促进社会公平

转移支付作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的执行工具具有平抑经济波动的效应: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转移支付少,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抑制消费;在经济形势恶化的时候,转移支付多,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平抑经济波动。转移支付调节社会收入公平分配,能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本身就具有效率,对经济增长也有着重要作用。

从全球范围看,各国财政支出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大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比率都达到了60%以上。我国财政支出的力度与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日前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财政给予大力支持,这样的财政支出规模是不够的。我国的财政支出比率必须在未来提高到一个新的、更能促进经济发展需要的水平,这也符合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

参考文献:

[1]刘巍.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财税广角,2004,8.

[2]李齐云,王靖.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设想.发展论坛,2001,9.

[3]郭杰.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财经科学,2003,4.

农业经济增长探讨 篇4

1国内外研究综述

就业和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问题,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学者比较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消极观点论,如陈桢并不认可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反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反而愈加突出。 积极观点论,如陈安平认为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就业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就业的快速增长。

关于二者的关系问题, 国外学者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讨论,综合分析可以将其观点简单概括为两大类:其一,就业与经济发展并不能平衡发展;其二,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就业。而在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今天,就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从目前的城镇化发展相关文件和研究数据来看,结合经济发展与就业二者关系问题的讨论成果,可以简单构建新的分析和评价模式,进而对就业、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进行有效探索。

2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首先定义三者的增长率,分别为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 城镇化增长速度, 然后选取了我国从2000 年至今的相关数据,其中2000 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7.9%,就业增长率为2.3%,城镇化增长速度是1%; 而2003 年三者的数据分别为8.4%,2.9%,2.3%; 到2006 年三者分别为13%,4%,2.6%;2007 年分别为13.7%,4.6%,2.4%;2010 年分别为15.6%,4.8%,2.9%;2013 年分别是16.2%,4.9%,2.8%;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总体的发展趋势,经济增长率逐年上升,就业增长率逐年提高,而城镇化发展速度则出现波动,不过总体上也是上升趋势。 纵观整个数据分布,可以看出就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发展趋势,而且三者变动的方向和频率也比较一致,这说明我国目前阶段,三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发展关系的。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论证三者的均衡和因果关系问题;运用VAR模型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探究其发展影响因素,全面论证三者的关系问题。

首先,关于稳定性分析。 通过运用Eviews 5.0 软件,对我国2000 年至今,就业增长、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增长数据进行检测,得到数据:就业增长率的检验值为-4.074 2,经济增长率的检验值为-8.039 6,城镇化增速的检验值为-5.928 7,在1%的临界值水平下,就业增长率的检验值为-4.028 6,经济增长率的检验值为-4.049 1, 城镇化增速的检验值为-4.282 9; 从而可以得出结论,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在1%的显著水平下,三者均为一阶单整序列,从而证明三者的发展与增长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其次,因果关系分析。 检验某一个数据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另一个数据变化通常采用Granger检验。 通过对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城镇化增速三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得出以下数据:在选取同样数据的样本前提下,首先分析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的因果关系, 假设经济增长率不是就业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得出的F统计量为12.831 8,P值为0.010 1,反之,假设就业增长率不是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得出F统计量为0.122 8,P值为0.881 1;其次分析城镇化增速与就业增长率的因果关系, 假设城镇化增速不是就业增长率的Granger的原因,得出的F统计量为5.538 1,P值为0.048 2,反之,假设就业增长率不是城镇化增速的Granger原因, 则F统计量为5.617 3,P值为0.091 2;最后分析城镇化增速与经济增长率的因果关系,假设城镇化增速不是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 得出F统计量为1.088 6,P值为0.326 9, 反之, 假设经济增长率不是城镇化增速的Granger原因,则F值为3.790 2,P值为0.072 6。

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而就业却不能带动经济发展,这二者之间并没有某种必然的相互联系;而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对就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社会就业发展趋势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带动城镇化的发展与建设,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三,脉冲响应分析。 通过稳定性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论证,可以简单的得出上述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三者之间因果关系强度和路径却没能显示出来。为了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关系强度问题, 还需要采用VAR模型进行更加系统的动态性分析,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一个数据的变化对自身及其他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者之间的因果与路径需要首先构建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城镇化增速三者的VAR模型。

通过分析显示, 就业增长率在短期内对自身的影响比较大,这个时期是冲击响应的敏感时期,在滞后4 期内为正响应,总体上呈起伏上升趋势;在滞后4~8 期内为负响应,随后才慢慢走向正响应, 而后逐渐平稳下来。 通过对2000 年以来的数据分析显示, 我国就业增长率在短时间内对经济增长率的冲击响应为正,长时间就变为负,而且响应强度伴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而逐渐呈现规律化平稳发展。 从三者互相作用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率在短时间内能够促进就业的增长,而且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其影响作用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较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效果反应角度分析,在较短时间内,经济增长率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其冲击响应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促进效果,而在长时间内,就业增长率则成为主要的响应冲击作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不如前一段时间那么强烈,但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就业增长率和城镇化增长速度二者的关系分析显示,二者呈现出正负相互交替冲击响应效果。 从作用分析,经济发展速度和增长能够对就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效果;从作用效果分析,在就业增长的过程中,城镇化速率在短时间内的冲击效果是显著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城镇化发展速率的冲击效果仍然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此时的就业增长率的冲击效果开始逐渐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经济增长率和城镇化增速对就业增长率的冲击影响存在一个时间段,在短时间内经济增长率的冲击效果要大于城镇化增速,而过一定时间后,经济增长率的冲击效果和城镇化增速的冲击响应效果则显得比较平缓。 这与上文所分析的Granger因果关系的论证结果是一致的。

3研究结论分析

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平稳性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结合脉冲响应分析论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协整性,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增速三者有着内在的均衡发展关系,这三者之间有一种潜在的规律性,任何一个变量在这种规律的作用下影响着其他二者的变化,但总体来说,三者呈现一种平衡发展态势,不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和方向错误。 二是Granger因果关系的论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之间存在单一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就是, 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 而就业的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城镇化增速和就业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城镇增速和就业增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三是脉冲响应分析,经济增长作用在短时间内对就业有着较大程度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减缓,而城镇化发展则能够长期促进就业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 充分论证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够充分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为社会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最终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摘要:加快经济发展,营造高质量的就业环境是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社会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三者是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统一体。本文在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相关建议。

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论文 篇5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享有率不及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土地资源紧缺、耕地资源紧缺是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对于土地的重要性认识也就毋庸置疑了。另外我国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步伐,就目前来说,我国对于土地制度的相关改革和创新是刻不容缓的。面对土地人均享有率低的严峻问题,如何快速提高农业的产出值,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现步伐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

1.2自然环境差,山地分布多,平原分布少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优质的耕地相对来说却很有限。现有的土地资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耕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已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农用耕地也在不断的减少流失,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2]。

1.3农产品的需求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经济全球化已是全球发展的趋势,农产品的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受市场需求和消费情况的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农业产品的价格产生不小的影响。比如,高品质的农产品市场在逐渐扩大,而中低消费的农产品相应的在减少。这样的`消费变化对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变化缓慢的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经济构成了很大的制约。

1.4农业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

科技的发展通常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耕作,有利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升了农业的产出,在合理的区间上增加了大部分农民的收入。其次,无土栽培与先进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真正做到了单位面积的“高产出”与“低投入”。再加上农药与化肥的科学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第三,土地改良技术与科学垦荒的发展,能够有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四,育种技术的发展,使单位产量大大增加,每667m

2产量早已达到了传统意

义上的翻一番甚至是翻两番。由此可见,科技的发展为农业带来的是土地资源更加合理科学的利用,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1.5国家战略层面政策的扶持不可忽视对农业经济发展来说,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不可忽视的。自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一家一户包产到户政策,到现在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政策的效果都是切实可见的。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给予完善的政策保障,积极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而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3]。2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2.1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现代化农业提倡的是大规模系统化、科学化种养殖,传统的小规模耕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正在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过去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程度,但是随着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落后的地区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其创新,让农民掌握更多的先进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产出值。另外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也要做到同步进行,有效的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普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才能把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好处切实的做好,提升农业经济的水平[4]。

2.2带动和增加农产品消费升级

我国粮食单位产量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随着我国在国际化、现代化上的提升,粮食安全已经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善。更多的人开始有能力,也有条件在农产品方面投入更多的消费。高质高价的产品的销路越来越好。在部分地区,开展绿色种植、无公害种植,提供高品质农产品,这部分农产品的利润率比普通农产品会高出很多,可以切实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有利于区域农业的经济发展。但是消费升级有利有弊,在有条件的地域开展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可能对粮食安全构成一定的影响与挑战。

2.3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对于农业经济的改革还是持观望态度。农村基础教育制度的薄弱,农民农业科学知识的欠缺,这些都阻碍了农村科技现代化的顺利开展,减缓了农业的发展。

2.4帮助农民克服不利影响因素,提高农业产出值

在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不够便利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对于这样的地区多给予资金方面的帮助。在农耕时节可以请农业专家到实地来考察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少走弯路,增加农业产出值[5]。

2.5政策方面的扶持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政策的支持,为了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比如农业税的减免,并且在每年中央的一号文件中也都是处处提及到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和促进农业农村改革,努力建设系农村。由此可见,政策性的支持是不可小觑的。

参考文献

[1]王宁.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探究[J].农业与技术,,(03):32.

[2]张淑梅.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与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12):18.

[3]邓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南方农村,,28(02):14-19.

[4]姚远.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14):256-257.

农业经济增长探讨 篇6

【关键词】政府竞争;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就现今社会的经济发展而言,中国的社会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主要归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有效的战略导向,尤其是政府竞争格局下的以政府集中管理和财政分权为核心的新型的中央同地方的供给制度。这样的制度给地方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创新空间,能够在结合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有效确定自身经济的发展,在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首要目标的基础上开展稳健有效的政府竞争机制,从而以小带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发我国经济整体环节的经济发展创造力,有效带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性持续快速增长。

一、政府竞争格局的发展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并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有效推动了市场整体的发展,明显提升了综合国力,使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体现了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改革开放战略的前瞻性和现实可行性。

就我国的整体发展实际而言,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初期,虽然有效开展了经济全球化的运营模式,但是并没有成熟的西方经济理论的支撑,所以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式还是需要从本国的实际发展出发,在政策上进行偏移和分析,就我国的政策制度来看,注重于不同转型时期的制度结构和经济结构差异性供给,在政策执行上主要表现为对于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在进行改革时财政安排的不同的作用发挥,体现出制度安排的观点,使其更加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下,有效施行了财政的分权制度,主要体现了政府开展的地方竞争模式,使中央和地方均有效将制度改革用于自身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其在改革开放的整体环境下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展现出“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解释框架,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有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和经验支持。

二、政府竞争格局下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中央政府的强有力引导下,有效主导市场经济,政府发挥主体的引导作用,将政治权利下放地方,使得经济和政治激励机制有效构建并结合,此外,在对地方进行放权鼓励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机制,通过政府竞争格局下的“增长竞争型政府”来有效构建权利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增长共识”的形成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认识还是体现阶级斗争为主的政治运动方面,在此时期内的中国经济在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之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严重情况下甚至有所倒退。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政治运动使得我国政府部门从实际出发,开展务实性的相关工作,使得对于整个集体经济的转向和增长得到认知和认同。

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开展经济转型,退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财政分权措施,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权益的关注和认同,也使得地方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推动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此外,政治分权和经济分权的激励型模式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有了一定了政治化导向色彩,使得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环境下强化了经济主体的战略化发展方针。通过政治模式上的激励机制,能够使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集中到公共意识上,有效促进了“增长共识”的形成,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有充分的经济发展动机和建设热情,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主导经济发展

通过中央政府的放权,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从整体而言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實际。在政府竞争格局下,随着市场化的导向式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加大了同地方企业的合作力度,在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获得制度的创新动机,有效地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政治分权的基础上强化地方政府的经济主导作用,来有效实现对地方区域的导向性。

(三)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路径

开展政府竞争格局下的地方政府竞争,能够在外力的推动下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增长,以中国的当前实际而言,中央政府集中强化货币政策的管理,地方政府的竞争路径体现于行政权利和财政政策的有效聚集上,使得政府之间在财政支出和税收收入的环节开展有效的竞争。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行政权限范围对市场经济进行限制和调控,通过行政性式的垄断壁垒使外部的竞争有所限制和约束。在地方政府开展竞争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推动地方企业多方面的竞争,体现出“增长竞争型政府”的实质性内涵,进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体经济的有效发展。

三、结束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明确体现了经济分权和政治集中相结合的政府政策激励模式,通过有效的政府主导机制在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国家经济的整体化发展,使市场在初期的基本运行中有效推进自身的发展,而不违背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律,使地方政府能够有效捕捉到市场生产经营的发展机遇。通过政府竞争格局的政权的地方下放,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同市场的经济主体相联系,使整体的经济发展符合市场经济现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然,陆曦,苏福兵,汪晖.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J].经济研究,2009,(7).

[2]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09,(3).

[3]于良春,余东华.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的测度研究[J].经济研究,2009,(2).

[4]彭旸,刘智勇,肖竞成.对外开放、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进步(1996~2005)[J].世界经济研究,2008,(6).

[5]杨其静,聂辉华.保护市场的联邦主义及其批判[J].经济研究,2008,(3).

作者简介:刘爱华(1976-),黑龙江双鸭山人,就职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烟草专卖局,研究方向:经济学。

农村集体经济增长对策探讨 篇7

晋江市龙湖镇埔锦村位于晋江市与石狮市的交界处,20世纪80年代该村交通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村群众收入水平较低,大多数群众以务工、种田谋生。2006年以后,为了改善村中经济状况,在龙湖镇政府的带领下埔锦村积极招商引资,分别与百宏集团、盈丰服饰、华创装饰、逸海置业等企业进行合作,并签订征地协议开发本村土地,从而改善当地经济状况,改善村民的收入结构。在后期建设中,这些企业为该村带来大量劳动岗位,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实现了当初招商引资的最终目标。2013年晋江启动时尚服饰织造园项目,并向埔锦村征集7.2hm2土地,村民可耕地数量进一步减少,但是时尚服饰织造园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大增加,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为当地社会经济的进步奠定良好基础。

2 晋江市龙湖镇埔锦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集体经济产权不够明确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不够明确,比如产权关系不清、设置相对模糊等,给农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阻力。就晋江市龙湖镇埔锦村而言,其集体经济产权也不够明晰,大部分人对集体经济认识不足,认为该种经济就是“集体所有”,没有从组员角度思考问题。在股权分配上,埔锦村当前大部分成员只享受到集体股权的分红,却没有得到股权支配的权利,无法调动群众发展本村经济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基层民主,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失去发展活力。

2.2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模糊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模糊是当前影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我国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埔锦村原有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再加上大批土地被征用,使得组织成员之间的纠纷时常发生,给该村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不规范,采用的认定标准不够科学,比如埔锦村以原土地承包户口人口标准进行认定,确定股权成立物流使得该村一些成员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经济利益,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他们参与该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不利于埔锦村的长远发展。

2.3 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滞后

集体经济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相关人员就要做好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集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现实中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工作由于长期没有受到重视,使得专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制定出的管理方案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进而阻碍经济进步。比如埔锦村财务管理不公开、不透明,群众对集体资产监督意识不足,使得村里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2.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地理位置差。集体经济条件收益率低。以埔锦村为例,20世纪80年代,由于该村公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便利性不足,无法吸引企业入住,造成集体资产效益还不能体现。

3 晋江市龙湖镇埔锦村集体经济增长对策

3.1 明确集体经济的产权

晋江市龙湖镇埔锦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时,需要明确集体经济产权,这样才可以保障各组成员的合法利益,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埔锦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当地社会的良好发展。明确集体经济产权,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集体经济产权进行明确规定,以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规避贪污腐败风险;要做好民主监督工作,加强对村民的民主宣传,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监督中,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比如埔锦村在开展招商征地工作时就多次召开村民大会,探讨和制定埔锦村的发展规划,并在征得村民许可的基础上与征地单位签订协议,并及时公布征地费用,减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制定完善的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明确集体资产管理的各个流程,规范管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以确保集体资产管理质量,为村民谋求更多经济利益。

3.2 提升民众集体经济成员意识

要想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部门就要提升民众的集体经济成员意识,切实关心自身的利益,这样才能确保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才能集中全体村民智慧的力量来提高集体经济效益。增强民众集体经济的成员意识,要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科学设定,积极维护农村群众的利益,明晰村民在村组织中的定位;要规范成员的认定资格,对以往认定方法进行完善,比如可以将户口认定作为主要标准,辅以居住年限、土地继承、转让等指标,从而调动更多人参与村组织建设的积极性,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要为村民谋求更多经济利益,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经济带来的益处,从而提高他们对自身地位的认识。比如埔锦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时,就积极开展物流房产,带领村民创业增收,在集体经济的引领下奔小康,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村民对集体经济和自身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深刻。

3.3 完善集体经济管理制度

龙湖镇埔锦村要想保障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就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增强民众的集体意识,并做好招商引资探讨工作,以减少成员之间的纠纷。完善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要做好经济专业人才的引进,结合埔锦村集体经济的实际状况来调整管理和发展方向,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为村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要完善管理流程,减少制度上的漏洞,防止村内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规避集体资产流失的风险。比如埔锦村在建设物流仓库项目时,从项目成立到最终落户,都在全体民众的监督下进行,并及时公开各项信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避免了村干部与民众之间的冲突,也盘活了当地集体经济;要积极发挥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优势,村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善于发现本村经济优势,带领全村人民参与集体经济建设,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本人建议能将项目收支纳入镇级村财代理服务管理范围,消除因班子过度带来不必要的纠纷,政策应出台相关的集体经济扶持政策,包括集体企业制度和税收优惠政策,让村集体经济能够更健康的发展,不要让集体经济走在政策的边缘。

3.4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在今后的农村工作中,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拨款力度,不断完善农村水利、电力、娱乐、交通等基础设施,为其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设施保障。比如埔锦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时,就是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修建公路、整治村容村貌、建设文化站等,从而增强了对企业的吸引力,许多项目纷纷落户该村及周边地区,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进步。

4 总结

农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时需要从本村实际状况出发,要明确集体经济的产权所有状况,不断提高民众自身的集体经济成员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工作中来,实现该种经济形式效益最大化。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流程,以保障集体资产的安全性。农村也要积极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环境,并结合本村优势来增强企业投资吸引力,从而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如丽.陇川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11-312.

[2]梁昊.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J].财政研究,2016(3):68-76.

[3]周勇.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J].学理论,2015(9):51-53.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效应探讨 篇8

(一)理论方面的研究

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对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见解: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与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分别从劳动力这一要素绝对优势角度与相对优势角度讨论分析了自由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约翰穆勒认为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巨大的贸易利益,分别是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直接利益是指利用国际分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本国进行生产所必须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间接利益是指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三是俄林(Bertil Ohlin)与赫克歇尔(Eli F Hecksher)的要素禀赋理论。其在严格假设条件下,证明各国应生产出口使用本国较为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较为稀缺要素的产品,从而使各个国家均获利。四是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认为出口可以增加有效需求,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可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而且还是存在若干倍的增长,即存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五是罗宾逊(D.H.Robertson)提出“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观点。认为贸易不仅仅是在进行资源配置,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增长传递给其他国家,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在这个意义上,贸易起到了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六是罗默(P.M.Romer)、卢卡斯(R.E.Lucas)等人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其核心是将技术创新纳入到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给与考虑。而国际贸易有利于新技术、新思想的扩散与发展,使总产出水平得以提高,经济加速增长。

(二)实证方面的研究

1. 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

(1)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较明显。贾金思(1998)使用SNA恒等式激增量公式和外贸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量化公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净出口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周申(2001)使用AR(1)与MA(1)残差回归分析方法,认为贸易增长率的变动与gdp增长率的变动之间存在稳定的定向关系。林毅夫、李永军(2002)使用联立方程组进行研究,认为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2)出口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大或者作用不明显。赖明勇(1998)使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得出结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弱。杨全发(1998)使用生产函数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大。包群、许和连、赖明勇(2003)使用5种不同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等计量方法,研究结论认为:基于不同的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或者指标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其中只有贸易依存度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开放度的关系。进一步动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相对而言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明显。

(3)出口对经济增长短期内效果明显,但在长期效果不明显。赵陵、宋少华、宋泓明(2001)使用3变量系统vecm中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运用ADFf和PP单位根检验,JJ协整分析技术及aic、sc标准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仅仅是短期的,而长期内并不明显。石传玉、王亚菲、王可(2003)使用单整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得出短期内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长期则不是的结论。

(4)出口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沈程翔(1999)使用Granger(f统计量)因果检验、DF单位根检验、EG-DF协整检验及FPE标准等计量方法,得出出口与产出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没有长期稳定关系的结论。

2. 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

陈家勤(1999)使用外贸依存度、弹性分析、相关分析等数据与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较大。刘晓鹏(2001)使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ecm)进行检验,其认为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具有较大拉动作用。

3. 进口、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

蔡南南(2007)使用1980年至200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给出了变量间的协整方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是出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进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进口增长是出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我国应采用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并重的贸易政策。

从国内的研究可以看到,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较为复杂的。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及处理

注:检验形式(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项;K的选择是以AIC和SC值最小为标准;D表示差分算子。

笔者选取1980年—2008年GDP(国内生产总值)、EXPORT(出口总额)、IMPORT(进口总额)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我国历年统计年鉴及各年统计公报,必要时进行了整理并进行计算处理。为了防止“异方差”情况的出现,分别对GDP(国内生产总值)、EXPORT(出口金额)和IMPORT(进口总额)取自然对数得Ln(GDP)、Ln(EXPORT)和Ln(IMPORT)序列。

(二)单整检验

为了防止“伪回归”情形的出现,先对Ln(EXPORT)、Ln(GDP)和Ln(IMPORT)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查其是否存在单位根。

由表1可知,Ln(GDP)、Ln(EXPORT)和Ln(IMPORT)序列均不平稳,而DLn(GDP)、DLn(EXPORT)和DLn(IMPORT)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为一阶单整,DLn(GDP)、DLn(EXPORT)和DLn(IMPORT)序列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三)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只是粗略地证明在Ln(EXPORT)与Ln(GDP)存在因果关系。为了更精确地研究其数量关系,需要通过协整检验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能的数量关系。进行协整关系检验有两种方法。协整检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回归残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代表方法是Engle—Granger两步法;另一种是对回归系数进行整体检验,如Jonansen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

下面分别就序列Ln(GDP)与Ln(EXPORT)、Ln(GDP)与Ln(IMPORT)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1. 对序列Ln(GDP)与Ln(EXPORT)进行检验,分两步:

第一步,对Ln(GDP)和Ln(EXPORT)序列进行回归,回归结果为:

第二步,对回归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2. 对序列Ln(GDP)与Ln(IMPORT)检验,分两步:

注:检验形式(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项;K的选择是以AIC和SC值最小为标准。

第一步,对Ln(GDP)和Ln(IMPORT)序列进行回归,回归结果为:

第二步,对回归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注:检验形式(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项;K的选择是以AIC和SC值最小为标准。

在前面的检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序列Ln(GDP)与Ln(EXPORT)在5%显著水平条件下存在协整关系,而序列Ln(GDP)与Ln(IMPORT)不存在协整关系。具体的协整方程就是:

也就是说,当出口增加1%时,可以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73%。证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比较大的。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各变量均平稳。由于Ln(GDP)、Ln(EXPORT)和Ln(IMPORT)序列均不平稳。但是其一阶差分序列平稳,所以笔者对DLn(GDP)、DLn(EXPORT)和DLn(IMPORT)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与Ln(IMPORT)与Ln(GDP)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Ln(EXPORT)与Ln(GDP)存在因果关系且为单向因果关系即出口的变化能够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也就是出口的变化是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之一。

(五)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

根据格兰杰定理: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之间有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如下模型方程:

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方程均通过了F检验与t检验,模型模拟总体效果较好。根据该方程可以得到:当出口每增长1%,那么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0.73%。上一年度的误差变动1%,则本年度GDP变动0.57%,其以0.57%的比率对本年度的GDP进行调整。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在对外贸易中,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是出口比进口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一些。出口的系数是0.72。而进口的系数是0.21。

2. 通过研究还表明:

我国出口贸易额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存在协整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但是进口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协整关系,也不存在因果关系。短期内,进口也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二)启示

从研究中,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出口所拉动的,这就再一次印证了我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观点。换言之,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还是很大的,外贸依存度还是比较高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很快就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爆发于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需求大量下降,于此同时我国出口开始锐减、出口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等情况出现。可以说这就是由于我国是出口导向型所造成的。因此,如何降低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就成了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了,也将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孔群喜,许贵阳.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6,(5).

[2]郑晶.对外贸易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4).

[3]蔡南南.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市场论坛,2007,(1)

[4]孙楚仁,沈玉良,赵红军.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估计[J]世界经济研究,2006,(3).

[5]吴进红,陈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4,(11).

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 篇9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同时也是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据有关机构统计, 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结构比例中, 煤炭消费约占69%左右。虽然煤炭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基础, 但我们也应深刻的认识到其带来的安全、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 特别是在近几年来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煤炭企业迫切的需要转变原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产、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三丰收。

一、经济增长方式概述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是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即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资本论》中, 将经济的增长方式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即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则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类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增加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 如人力、物力、财力等, 来增加产量, 实现经济的增长, 其特征是消耗较高, 成本较大,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经济效益较低等;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以及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其特征是消耗较低、成本较低, 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 经济效益较高。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如下原则:是否能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是否有利于经济持续、协调增长;是否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的发展一般要先经历粗放型增长, 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才逐渐转为以增加科技投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集约型增长。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等相协调, 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

煤炭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支柱产业, 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耗依旧以煤炭为主体。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煤炭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 但同时其带来的安全、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也显得愈加严重。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我国经济的发展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同时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 因此, 通过转变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走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煤炭工业也逐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下, 我国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 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下, 许多煤炭企业往往只注重产量的增加而忽视质的提高, 重视投入而忽视产出, 从而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阶段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但当前这样的增长方式已与煤炭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不相适应, 转变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已势在必行。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煤炭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

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但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当前煤炭企业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如:高投入, 煤炭企业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量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来实现的;高污染, 无论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水排放, 还是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化过程产生的煤灰粉、煤渣以及二氧化硫等, 都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和破坏;低效能, 相对于发达国家,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劳动率和资源开采率都偏低, 高投入、低效能的问题较为突出。面对如此诸多的问题,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 煤炭企业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以低碳经济为发展背景, 利用新技术, 引进高素质人才, 优化资源配置, 以实现低能耗、高效益、低污染的企业经营机制, 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煤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当前煤炭企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水质污染、土地塌陷、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等, 其所形成的诸多社会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 对于煤炭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也越来越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现低碳发展, 既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能维护煤炭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也能进一步帮助煤炭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责任效益。

三、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煤炭企业重要主题, 但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的难题, 例如: (1) 煤炭生产地下作业技术进步难度大, 速度慢, 且基建投资大, 周期长, 一般情况下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运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 煤炭行业自身对自然资源的绝对依赖性决定了行业内人才的流动性差, 煤炭企业无法实现像一般企业一样对人、财、物等的灵活调整和合理配置, 这对于优化煤炭企业生产要素组合是十分不利的; (3) 由于价值规律的影响, 煤炭产品的价格与价值存在背离的现象。以上诸多因素共同决定了煤炭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将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且转变过程中将可能遇到更复杂的情况, 这就要求我国煤炭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 必须认识到煤炭行业自身的特殊性, 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突出重点,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针对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 煤炭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阶段的客观必然要求, 因此煤炭企业首先应做到:首先, 从以重视产量为中心向以重视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观念转变;其次, 从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向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指导思想的转变。煤炭企业只有从思想上、观念上出发, 才能切实做好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作, 积极更新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从而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明确目标, 抓住重点。

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 煤炭企业应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在具体实际中, 不同的煤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如经济规模、煤炭品种、地理环境等诸多要素, 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 以寻找出适合本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点, 并以点带面, 实现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3、依靠科技创新寻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出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化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过去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 煤炭企业技术进步相对缓慢, 发展后劲不足, 市场竞争力弱, 因此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将煤炭企业的经济增长中心转移到新技术的利用上, 将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利用作为煤炭企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切实做好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首先, 加大煤炭企业科技投入, 解决企业技术瓶颈问题, 走科技兴企, 持续稳定发展道路;其次, 建立以煤炭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中坚力量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机制, 提倡自主创新, 加快煤炭工业实现高技术专业化的进程, 全面提高煤炭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科技能力;再次, 大力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以及高耗能设备, 淘汰落后生产力, 坚持把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4、开源节流, 挖掘资源潜力。

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遵循以煤加工转化、循环利用的能源发展战略, 走安全高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加大力度开源节流, 挖掘煤炭企业资源的潜力,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 提高物资材料和设备的利用率。当前我国部分煤炭企业在原煤开采的井下作业过程中, 材料浪费相当严重, 未能提高单位材料对产品产出的贡献率。因此需要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 按月做好作业材料的科学核算, 修旧利废, 采取措施节约作业过程中的材料资源。同时煤炭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材料的严格审批, 对材料的购买、运输、使用和回收做到严格地控制, 避免材料浪费, 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 资源再利用, 主要是将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矿井水、煤气层和地热等进行有效处理, 争取循环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如对于矿井水, 可以在井下标高处修建水仓等, 进行简单的煤水净化处理, 循环利用;煤气层则可进行煤化或气化等。

5、深化企业改革, 强化内部管理。

煤炭企业要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深化企业改革,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如加强质量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 大力推进管理创新,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实现煤炭企业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目标。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把内部市场机制引入煤炭企业的管理, 实现由行政制度约束为主向以市场规则为主的转变, 促进煤炭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 实行精细化管理; (3) 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如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 建立全方位的煤质管理机制等, 同时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之, 加快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煤炭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从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入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实现煤炭经济的全面协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邢保平.浅谈对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J].产业经济, 2011 (03) :

[2]、景奎煤.炭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J].中州煤炭, 2011 (08)

基于拉动内需的经济增长路径探讨 篇10

一、消费成为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可靠方式

消费作为最终需求, 能够拉动中间需求即投资需求, 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姜作培, 2008) 。如果最终需求不足, 一味扩大投资不仅起不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还会造成产能过剩的反效果。因此, 降低经济增长对于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 提高居民消费率, 才是解决近一个时期以内中国经济增长难题的路径之一。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缓解当前人为造成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更可以减少外贸出口摩擦和由于外贸顺差不断增长而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和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有利于国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居民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和出口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三者之间失衡的现象比较突出,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不足 (姜作培, 2009) 。

二、中国社会消费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关于拉动内需, 很多人说, 要让中国老百姓有钱, 要让中国老百姓能够消费, 这样才能形成“供给-消费”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 摆脱对出口的依赖, 真正让老百姓得到改革开放的实惠。但是, 如何真正做到拉动内需?如何才能让老百姓消费?中国的问题是储蓄率太高, 老百姓把钱攒着不敢花。2011年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是38%, 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水平一般为70%, 连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印度都能够达到55%。因此有专家建议, 可推出一些短期措施来刺激消费, 如发行消费券。然而, 如果消费券能够购买生活必需品, 那么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就会真地使用消费券购买生活必需品, 而把本来应该消费的钱攒起来, 这样还是不能产生增量效应, 达不到刺激效果。而如果发耐用品消费券, 如买车券, 首先受惠人群将非常有限, 其次又与我国的城市交通与环境现实相冲突。中国的消费水平低下, 靠消费券拉动, 只能在表层起到有限的短期效应, 而若真正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就要找到导致消费水平低下的深层次原因。追根寻源, 是因为消费需求的扩张受到多重约束。

(一) 城乡居民的收入较低。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 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 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一直在50%以上, 这个比重在2004年下降到49.6%, 2005年降至41.4%, 2006年更降至40.6%。居民收入低、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成为有效购买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 城乡居民未来支出预期持续增加。

在城乡居民对收入预期抱悲观态度的同时, 还需承担巨大的改革成本。高消费支出预期与低收入预期相叠加, 形成抑制消费的强烈动机。如住房制度改革后, 由福利分房改为货币购房, 市场化后的房价不断攀升, 并且有市场恶意制造刚性需求的趋势, 同时政府的保障措施有限, 使得居民为购得一处安身立命之地, 不得不压缩现期消费, 成为房奴;医疗制度改革后, 政府应当提供的医疗产品严重不足, 医疗保障水平未见大幅提高, 价格却突飞猛进, 加大了居民不确定的消费预期;而教育制度改革后, 大学持续扩招, 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迈入大学校门的同时, 学费开支高涨, 对普通家庭特别是农民家庭构成了巨大的开支压力, 大部分家庭为了积累子女未来的高额学费, 而减少现期消费;养老制度改革目前尚处在推进过程当中, 面对中国日益严重的“倒金字塔”状的家庭结构,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 居民的养老风险增加, 城乡居民均处于尽量减少当期消费的状态, 以为养老做充分打算。

(三) 城乡二元结构的约束。

作为拥有占总人口70%的人口数量的农村, 应当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然而多年以来, 城市与农村间人口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投资政策等多种政策差别巨大, 导致农民收入低, 农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能力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城乡之间的消费断层非常明显, 这样的“二元结构”对农村消费需求形成了深层抑制。

(四) 收入差别持续扩大。

我国目前出现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的问题。高收入人群的平均消费倾向低, 广大低收入人群平均消费倾向虽然较高, 但是由于收入低, 只能维持基本消费需要。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持续恶化, 收入不断地集中于少数人群当中, 全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必然降低。

三、未来的路径选择

有专家指出, 美国式的消费社会模式, 对于当下来说, 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然而美国式的消费主义, 无视社会整体的基本需求、资源供给和环境状况, 在市场经济下无所不用其极的刺激不同个体的消费欲望, 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社会生产要素分配进一步扭曲。反过来, 在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之后, 在社会生产要素分配进一步扭曲之后, 市场经济又不得不更加依赖消费主义, 不断地刺激、人为制造消费需求, 以维持市场经济畸形的生存。对于我国而言, 建立美国式的消费社会, 庞大的资源和环境将无法持续支撑, 社会生产要素配置将无法合理, 大多数人的财富将被掠夺, 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广大城乡居民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和福利保障, 即“生、老、病、死, 衣、食、住、行”。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就是要尽可能的满足广大居民这些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尽力获取最大的资源, 提供最大的供给, 并尽可能保证公平地在13亿人民中予以分配。因此, 建立完善的、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降低广城乡居民未来的支出压力与支出预期, 才能使扩大即期消费成为现实。

(一)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努力减小收入分配差距。

首先, 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国目前的分配方式, 一次分配注重效率, 二次分配才考虑公平问题, 正是这种效率高于公平的分配方式使得资本性收入不断增加, 而普通居民的工资收入长期止步不前, 遏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收入分配制度上的改革对于拉动消费具有决定性影响。其次, “十二五”期间力争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第三, 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确实提高农民工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第四, 加快城镇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迟福林, 2011) , 这一政策目前政府正在努力落实当中, 未来应进一步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 使居者有其屋。

(二) 降低城乡居民的改革成本。

一是要通过政策上的优惠吸纳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以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二是要努力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保障办法, 鼓励各地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推动有条件的农村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姜作培, 2009) ;四是要继续深化医疗制度的改革, 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逐步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性质, 更要注重增加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贴, 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五是要改革中、高等教育制度, 勇于承认历史失误, 建立合理的中、高等教育体系, 商讨制定面向普通家庭的教育收费制度。

(三) 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公平分配。

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保障方面的消费需求, 属于基本消费需求, 不能纳入完全的市场经济机制下, 更不能为制造GDP而恶意地制造刚性需求;而对于人民群众的高端消费需求, 应较大比例地向精神领域的健康方向引导, 向含有高科技成分的方向引导。这样, 才能在全社会建立健康、经济、合理的消费模式, 在富民的基础上强国。

四、结论

总之,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我国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突出问题。因此, 现阶段必须加紧研究如何通过扩大消费, 通过建立低耗高效的科学消费方式拉动经济增长,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近年来, 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 在一段时期以来高度依赖于现行的以投资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方式。“十二五”期间, 能不能初步实现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的方向转型, 关键在于能否真正为广大城乡居民“卸包袱”, 使其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这既影响短期内宏观经济的态势, 又决定着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因此, 以盲目做大GDP为主要特征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应当适时改变, 同时摒弃美国式的消费社会模式, 而应尽快归还历史欠账, 建立完善、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编辑:何乐)

参考文献

[1]姜作培.扩大消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选择[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2]郑新立.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7) .

[3]姜作培.扩大消费需求的方法论思考[J].理论建设, 2009 (, 2)

[4]迟福林.改革的新形势与顶层设计[J].决策与信息, 2011 (, 8) .

农业经济增长探讨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面板数据

一、 引言

信息技术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点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则”。利用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深入分析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机制,定量研究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对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宏观调控,精准调控措施”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自198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提出“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以来,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重要研究议题。早期研究Solow(1987)、Loveman(1994)等发现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但随着信息技术相关统计与测量技术的发展,Marquez(2003)、Kuppusamy(2007)、Rangriz(2011)、Ana Salomé García-Mu?觡iz(2014)、Hazuki Ishida(2015)发现ICT与经济增长普遍存在正相关关系,甚至是经济创新发展、加速转型的催化剂。国外研究经验表明,该领域问题研究的关键是准确测量ICT投资与资本存量,但是目前国内没有以ICT为统计口径的官方数据,而且ICT投资的高折旧率和价格下降迅速的特征往往会导致资本存量估计存在较大误差。对此,国内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来测算信息化的贡献,如荣添(2006)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的角度,胡培(2007)、孙琳琳(2009)从ICT资本投资核算角度,石恒华(2014)则按照非等权重的方法从设计信息化指数的角度,由此可见,因国内对信息化的衡量标准不一,不同研究成果很难进行比较,加上信息化地域差异特征非常明显,仅通过单一样本数据会掩盖区域差异的影响,而且现有文献对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机制缺少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已制约到我们对信息化贡献程度的判断。因此,本文构建了全国31省域的面板数据模型,在充分分析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及机制的基础上,对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终表现形式,即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进行了测算,以期为国家宏观调控精准化提供量化关系基础。

二、 信息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及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资本、劳动要素高投入、高消耗推动的数量型增长转向由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效率提高等因素推动的质量型增长。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从结构角度,即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从内生增长角度,即信息和知识作为内生性因素,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源泉。上述这两条途径的最终作用结果都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以说,经济增长是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终表现。

1. 途径一: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演进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产业为主,最终到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过程;二是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最终到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演进过程;三是由低附加值产业为主,逐渐向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的转变过程。从历史经验看,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是通过发展信息化、发展信息产业,让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是对传统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改造传统产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原料采购、产品运输,通过技术创新促使制度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信息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而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化过程。

(2)催生新的产业。信息化以信息革命为基础催生新的产业(如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在信息化发达国家中,30%以上的经济增加值由信息产业创造,尤其在美国信息产业更是绝对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对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最深刻。

(3)产业融合过程。信息化推动新旧产业之间通过技术、产品、市场、制度安排等相互影响,通过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新旧产业融合。新产业部门和旧产业部门内部同样存在相互融合,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信息数字技术的全面应用。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发展向信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

(4)产业替代过程。产业结构升级是高效率产业部门替代低效率产业部门的过程。高效率部门不断吸纳低效率部门的要素和资源,加速低效率部门被替代的过程。信息化相关产业部门因其高知识性、高创新性而具有更高效率和增长率,因此,信息化相关产业部门替代低效率部门是一种趋势。

2. 途径二:信息化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源泉。古典经济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外生变量,认为资本和劳动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无法解释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对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更正,认为技术进步是可以内生的。经济学家罗默提出了现代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知识视为除资本、劳动要素外第三个生产要素,信息化加速了知识经济的演进速度,并不断优化劳动、资本要素间的组合方式,由于信息化的引入,生产函数往往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因此信息化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源泉。

(1)使核心资源发生改变。土地是农业经济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社会,资本取代了土地成为最能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信息化正在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经济社会,信息经济社会的核心资源不再是资本要素,信息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强,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正在由土地、劳动、资本向信息转变。

(2)使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改变。工业经济对农业经济的革命性改变在于生产方式,即将传统的农业耕作转变为工业化的生产、销售和产业组织。信息化出现以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也被革命性的改变。信息化构建了虚拟的网络世界,形成网络化采购、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以及企业虚拟化等,资源可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充分配置。

(3)使信息经济部门成为高利润的新部门。工业经济能够改造农业经济的关键在于工业经济生产效率、利润率、附加值等全面优于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相比,信息经济更具有绝对优势。如苹果、英特尔等真正从事信息经济制造的知识型企业,利润占全行业70%以上,而纯工业制造(如硬盘)和纯组装加工企业利润仅占行业20%和6%。利润率优势必然吸引更多资源向信息经济部门流动,结果就是工业部门被彻底信息化。

(4)使制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变革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同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如工业经济的金融制度是大银行制度,抵押担保是获得资金支持的前提,但信息化催生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无法提供足额抵押担保而无法获得资金支持,新的信息经济模式促使制度不断变革,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新三板等新制度应运而生。由于信息知识的生产能力主要是靠人脑,因此信息知识产权正在向企业产权转变,“知本家”向“资本家”开始转变。

三、 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1. 模型与数据。本文将传统C-D生产函数中技术进步A(t)分解为信息化引起的技术进步A(I)和非信息化引起的技术进步A0两部分,假定A0是希克斯(Hicks)中性的技术进步,即新C-D函数为:Y=A0I?酌K?琢L?茁。为了统一量纲转化成相对指数序列■=A0(■)?酌(■)?琢(■)?茁。用Y、K、L、I代表产出、资本、劳动、信息化的定基指数然后取自然对数得lnY=lnA0+?酌lnI+?琢lnK+?茁lnL,?琢表示产出对资本弹性,?茁表示产出对劳动弹性,?酌表示产出对信息化弹性。

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年~2011年就业、实际产出数据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各地历年统计年鉴,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历年信息化统计监测报告,资本存量数据利用永续盘存法(PIM)计算而得。

2. 单位根与协整检验。对面板数据各变量平稳性检验采用允许存在相同根单位根的LLC(Levin-Lin-Chu)检验和允许存在不同根单位根的Fisher-ADF检验。检验发现变量均为一阶单整的I(1)非平稳时间序列。对面板数据运用Kao Residual方法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在5%显著性水平下,面板数据都存在协整关系。

3. 实证分析结果。首先利用Eviews7.2建立方程的固定效应模型,多余固定效应检验的F值为1.777 921,P值为0.009 3,因此可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令解释变量信息化发展指数I前面的系数?酌可变,令解释变量资本存量K和劳动L前面的系数不变,通过I回归系数的差异反映信息化对各地产出的不同影响。估计采用允许模型存在截面异方差的Cross-section weights加权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以减少横截面异方差造成的影响,同时避免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估计无效问题。实证结果:lnY=C+0.581lnK+0.235lnL+?酌lnI,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产出对资本和劳动的弹性分别为0.581和0.235,各省级地区信息化的产出弹性分别为北京(0.648)、上海(1.221)、天津(1.075)、浙江(0.835)、广东(0.883)、江苏(0.917)、福建(0.467)、辽宁(0.305)、陕西(0.743)、山东(0.760)、湖北(0.787)、重庆(0.510)、山西(0.307)、吉林(不显著)、海南(0.986)、黑龙江(0.951)、内蒙(0.678)、宁夏(0.398)、安徽(不显著)、湖南(0.698)、四川(0.582)、河北(0.472)、新疆(0.740)、青海(1.021)、甘肃(0.249)、江西(不显著)、贵州(0.425)、河南(0.456)、广西(0.978)、云南(0.284)、西藏(不显著)。模型回归结果较好,绝大部分系数均显著,对资本存量K和劳动L的系数做Wald线性约束?琢+?茁=1检验(P=0.000 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产出对于资本和劳动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特性(?琢+?茁<1)。

四、 结论与启示

1. 信息化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来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在全国31个省级地区,除4个地区(吉林、安徽、江西、西藏)信息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以外,在其他27个省级地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信息化的产出弹性(0.59)已与资本要素相当,并且约是劳动产出弹性的2.5倍,因此说,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

2.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随信息化水平提升而不断增强。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信息化产出弹性逐渐提高,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如图1所示,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信息化的产出弹性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3. 信息化是经济体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现代经济增长尤为强调的技术进步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知识生产过程是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强制过程,随着知识数量的不断增加,知识的边际产品不会递减,这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产出对于资本和劳动已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琢+?茁<1),这可能是由于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推出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短期内资本投资量骤增导致资本边际效益显著下降所致。但是,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信息化使生产函数明显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这意味着如果期望经济体通过获得规模报酬递增(边际产品不会递减)的好处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资本或劳动很难实现,但信息化是经济体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还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4.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推动作用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在信息化达到一定水平之前,信息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可能不显著(统计意义上),如以I=0.683为分界点,吉林、安徽、江西、西藏四个地区都处于分界点之下,其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不显著,但是处于分界点之上13个省级的地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全部显著,因此说,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推动作用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尽管如此,在信息化处于分界点之下的18个地区中,平均来看信息化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仍然是大概率事件(比例达78%)。

5. 信息化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潜力巨大。国外把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信息通信技术ICT看作是通用的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能在既定制度约束下全面动态优化要素组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能够转变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能够将资本、劳动等资源驱动特别是投资驱动的增长,转变为由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增长。目前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如I<0.683)有18个,相较其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13个省级地区(I>0.683),这些地区信息化产出弹性的平均水平明显偏低,信息化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释放。目前我国整体信息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远未得到充分体现,可以预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将成为我国“新常态”下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来源,其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潜力巨大。

6. 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由于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并且是经济体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这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都尤为重要。信息化发展指数所衡量的“基础设施指数、产业技术指数、应用消费指数、知识支撑指数和发展效果指数”五方面指标中,除了个别指外,大部分指标都与要素的投入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密,相反却与知识经济、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以及管理使用效率等因素紧密相关,这些方面正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所以说,若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信息化是最好的一个着力点。

参考文献:

[1] Hazuki Ishida.The effect of ICT developmen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Japan.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5,(32):79-88.

[2] Ana Salomé García-Mu?iz.ICT technologies in Europe:A study of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under network theory.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4,(38):360-370.

[3] Rohman, I.K.,The globalization and stagn- ation of the ICT sectors in European cou- ntries: An input-output analysis.Telecom- munications Policy,2013,37(4-5):387-399.

基金项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科研项目“信息化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项目号:XM1401)。

作者简介:龙飞(1982-),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信息经济学等。

农业经济增长探讨 篇12

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旅游业发展规划首次纳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全面贯彻绿色、自由、智能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全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这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海南省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我国唯一一个热带岛屿,有着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近几年来,全国的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旅游大省的海南也不例外,多方面因素支撑着旅游经济的增长,本文将全面阐述海南省旅游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为海南省的旅游业长久健康成长提供参考建议。

二、海南省旅游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1.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海南省有着“东方夏威夷”的美誉,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着丰富的地质资源、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独具地域特色的动植物,是全球知名的热带旅游目的地。近些年来,海南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建成了琼海、亚龙湾及南湾猴岛等国际知名景区,为旅游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海南省还加大了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取得了不错的建设成果,美兰及凤凰机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加,动车组线路建成并投入运营。一系列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为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海南省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旅游经济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2.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快速提升,人们在节假日的休闲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外出旅游以此放松身心,这些因素都促使着旅游大省--海南省的旅游经济增长。海南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及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基础,不断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为海南省的旅游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海南省旅游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1.国内旅游业竞争加剧及出境游政策放宽。最近几年,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国各地政府都看到了旅游给当地经济增长带来的强劲动力,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这对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出境游政策不断出台,这为我国居民出国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减少了来海南旅游的游客人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海南省旅游经济的增长。

2.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样旅游及相关产业的服务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旅游经济的增长。目前海南省的旅游服务仍然存在着不良的现象,时常出现低价、无序的竞争行为,这都阻碍了海南旅游产业的健康成长。此外,在个别旅游景区存在欺客、宰客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极大地降低了海南省的旅游服务质量,导致游客不再来海南旅游的行为的发生,使海南的旅游形象大幅降低,不利于海南省旅游经济的增长。

三、促进海南省旅游经济增长的策略

1.加大海南旅游宣传力度,树立良好的旅游品牌。面对国内旅游业竞争加剧和我国出境游政策的逐步放开,海南省旅游发展的相关部门,要加大旅游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宣传途径,比如利用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海南旅游APP及微信公众号来宣传海南的旅游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旅游的相关信息,还要加大海南旅游在国外的宣传力度,以此提升海南全省的国内外游客人数。另外,海南省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对欺客、宰客的商家要严厉处罚,杜绝一切不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因素的发生,树立良好的旅游品牌,提升海南的旅游形象,增强海南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

2.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近些年来,景区的服务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时常会听到或看到景区及旅游目的地欺客、宰客行为的发生,这极大地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成长。面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发生,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海南省要制定出相关的制度去制止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努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为海南省的旅游经济增长做好基础性的工作。此外,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立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评价平台,让游客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景区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制约部分景区欺客、宰客行为的发生,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海南旅游产业的长久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海南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海南的旅游产业有力地带动了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增长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海南省要加大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拓宽旅游宣传渠道,提升海南旅游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此外还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平台,政府也要制定出有关旅游服务的相关规范,加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监管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杜绝欺客、宰客行为的发生,增强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海南省旅游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左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贡献度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0).

上一篇:淡旺季生产下一篇:劳动力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