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产业经济(共11篇)
休闲产业经济 篇1
随着民众对于休闲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休闲消费正在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也成为流通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作为先导性产业,流通产业不仅其对于休闲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流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休闲经济及其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需求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需求,休闲经济也就随之产生。休闲经济是建立在休闲的大众化基础之上,由个体休闲消费需求和休闲产品供给构筑的经济,是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各个产业领域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大众普遍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和剩余财富而产生的经济现象,是在旅游、度假、娱乐、健身、购物等休闲产业基础上形成并衍生出来的经济形态,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大。
休闲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越来越多,总产值比例越来越大,休闲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我国,休闲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产业支撑。
2. 消费休闲化。
最能体现休闲经济特征的是消费的休闲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的目的的休闲化,人们消费的主要就是满足休闲的目的需要,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也转变为休闲化的目的需要。二是消费过程的休闲化,人们日益追求以一种休闲化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休闲消费需求,使得满足休闲消费过程本身必须休闲化。三是消费对象休闲化,即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休闲化,“休闲化”物质消费品在家庭消费的比重中逐渐加大。
3. 生活方式的休闲化。
在人们日益增多的自由时间里,人们更加注重休闲,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休闲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随着消费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购物目的也从满足生存需求转变为满足精神需求,即使是日常的消费也逐渐成为集购物与休闲双重含义的活动。
4. 休闲活动的商业化和社会化。
随着人们收人的提高,家庭内部的休闲活动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休闲活动的需要。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内所从事的休闲活动,越来越成为对商业性和公共性休闲产品、设施和服务的消费活动。即使是自给性的休闲,既可能涉及商业化的休闲产品和服务也可能涉及由社会供给的休闲设施和服务。因此,实际上休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商业化和社会化的活动。
二、流通休闲化的现象
现代休闲消费不是仅仅针对于休闲服务或休闲商品的单一性消费,而是伴随着休闲服务而对休闲商品的消费,因此流通企业在提供商品流通服务的同时还提供着大量的休闲服务。在休闲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流通业或流通过程呈现出了强大的休闲化趋势,从国内外流通产业的发展来看,流通休闲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集购物、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Shopping Mall的兴起。
在休闲消费兴起、产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继百货店、便利店、超级市场、连锁超市、仓储式货场之后,第六代商业业态—Shopping Mall(简称Mall)应运而生。Mall摒弃了传统商场的规划设计与业态定位,经过对卖场的布置,购物环境的设计和商品的陈列等方式,给消费者以愉悦的心情,促使其发现购物目标,激发其购买欲望,恰到好处的将购物与“休闲”融为了一体,展现了购物与休闲结合的独特魅力,向人们传达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也向经营者提供了良好的盈利空间。
2. CBD融入休闲内涵衍生出RBD、TBD和
LBD。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心商务区,E.W.Burgess,1923),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游憩商业区,C.Stansfield&J.E.Rickert,1970)、TBD(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城市游憩商业区,Getz,1993)、LBD(Leisure Business District,休闲商务区),等概念的相继提出,反映了CBD在社会经济变革的过程中的演变过程。1923年E.W.Burgess提出的CBD是指包括百货商店和其他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核心部分。1970年C.Stansfield&J.E.Rickert,提出的RBD指以旅游景点为核心吸引物,即旅游景点为中心,而其他的商业和娱乐设施都围绕核心旅游景点来进行规划和建设。Getz,1993年提出的TBD是指游客导向型吸引物和服务十分集中的区域,是以休闲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休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人们提出的LBD则更尊重人的休闲需要,注重人性的发展。从CBD到LBD概念的演进,我们可以感受到休闲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日剧增,以及流通产业休闲化发展的演进道路。
3. 商业街演化为休闲商业街。
商业街是城市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业街具有集散商品,聚合人气,吸引购买的原始功能,但在诞生之初就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有休闲旅游的内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而居住环境的拥挤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对于休闲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商业街已经演化为集购物、文化、旅游、休闲活动为一体的商旅联动场所。可以说城市休闲商业街是城市中以休闲与商业服务(饮食,娱乐,交往等)为主的各种设施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休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统会展业向会展旅游业发展。
传统会展业是特定空间内集体性物质文化的交流及交易活动,在功能上承担的是发布信息、洽谈商业合作和进行市场营销,实质上发挥着一种桥梁和媒介的作用。会展业现已经成为流通产业中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会展业与休闲产业融合,发展成为集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艺体育盛事、政府团体会晤、科学技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会展旅游(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 MICE),通过注重人文关怀的专业精神吸引参展者,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当地居民和潜在购买者,有利于参展商盈利。
5. 商业地产成为流通业态中的新兴模式。在
目前众多的商业地产项目中,无论其商业业态如何变化,多数仍以提供休闲服务和休闲产品为主要经营手段,这也是各地商业地产发展的共有属性。而休闲商业是众多商业地产项目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现代人已从传统的目的型消费进入休闲型购物,一个能够符合休闲社会要求的消费中心应是一个能使人们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地方,所以任何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都不能脱离这“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6. 传统流通企业的商品结构和购物环境休闲化。
流通产业休闲化发展不仅局限在商业业态上,同样在传统流通企业的商品结构和购物环境的发展过程中同样有着全面休闲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流通产业休闲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既是一种以消费需求升级主导的流通体系创新过程,又是一种经营观念上的创新,流通休闲化作为一种新经济背景下的流通产业发展思路,将在流通产业的未来发展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三、流通休闲化的内涵与外延
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流通介于生产和消费之间,其主要作用是在分离的生产和消费之间架起桥梁,这是流通在经济生活中被赋予的最基本任务,即流通任务。处于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之间的流通产业,受到来自两个市场的双重影响,位于流通体系末端的消费市场在随着经济发展动态地发生着变化,而消费市场的变化则通过对零售业的直接影响传导到整个流通体系。随着休闲需求的逐渐社会化(原梅生,2008),消费者对于休闲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经历了从数量到级别的全面提升。为适应这种变化,流通产业的发展模式也必须迅速向休闲化的流通模式转变。
所谓的流通休闲化是指随着休闲经济时代的到来,为适应生产方式、消费需求的变革,凭借创新的思维方法、管理方式应用现代休闲产业的经营理念对传统意义上的流通业态、流通目的、流通环境、流通过程、流通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休闲化改造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休闲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流通创新发展趋势。流通休闲化概念的外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流通客体的休闲化。
流通中的主要商品和服务呈现休闲化趋势,休闲商品和休闲服务在流通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前在流通客体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商品已经不再是人们消费的主要对象,在消费者开始注重休闲享受的时候那些只能满足基本需求的商品只会降低对同类商品的需求,无法使人产生越买越想买的正反馈思维模式。
2. 流通目的休闲化。
商品和服务流通的基本任务就是满足消费者日常经济活动的需要。当进入休闲社会后消费者的消费目的已经发生改变,从购买商品这一基本目的转变为休闲享受与购买商品的双重目的,所以休闲型的消费方式产生之后,流通体系的目的就不再是仅仅满足消费者的实用型消费,还要满足消费者对于休闲活动的体验需求。
3. 流通作业方式休闲化。
在流通过程中广泛运用现代流通设备和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商品和服务流通作业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实现消费者对于休闲的追求和享受,这不仅为流通企业创造了利润、提高了效率,还为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增添乐趣、节省时间,使得整个流通作业过程休闲化。
4. 消费过程休闲化。
在休闲时代人们不再单纯为购物而购物,而是希望在购物消费的过程中得到休闲、放松和娱乐,将整个购物过程变为一种休闲体验。休闲经济时代“消费”已经从工具变为目的,即消费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休闲,休闲可以通过与售货员对话、与同伴聊天、甚至与商家讨价还价来达到。
5. 流通环境休闲化。
现代社会的消费方式常常是实用因素和休闲因素的综合形式,休闲型的购物并不一定伴随着商品的购买,可能仅仅是逛街、浏览橱窗而已。但是即使以逛街体验休闲的人们有时也会发掘出自己渴望购买的商品,结果以实物型购买告终。购物环境的休闲化对于发掘消费者购买潜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当休闲型的消费方式产生后,流通企业就开始着手进行购物环境的休闲化改造。
四、流通休闲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流通休闲化已成为流通产业发展演变的重要趋势,流通产业将从宏观到微观、从硬件到软件全面向休闲化演变。那么,是什么因素推动了流通休闲化的发展?也即流通休闲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们认为其动力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念引导机制。
在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论中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与地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后来,他又把人的需求发展为七个层次,加入了归属于爱的需求和求知与求美的需求。而休闲作为人们实现基本需求之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是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求知求美的需求。正如美国的托马斯·古德尔所说的:“休闲使人返回到健康、平衡的天性上来,返回到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状态上来。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会真正的成为自我,并因此而使生活富有意义”。
根据冰山理论,消费者需求由少量的显性需求和大量的隐性需求组成,当显性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将隐性需求激发转化为显性需求,或者当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隐性需求也会被激发出来。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3 000美元,国民生活正在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转变,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之后,更高层次的隐藏需求就被激发出来,众多消费需求的集合便表现为多样化、层次化的状态,对于流通演进的影响力也逐步增强。
2. 消费拉动机制。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居民消费需求作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变量,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导向和助推器。商品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实现产品价值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的生产水平条件下,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决定着整个流通产业的发展,消费水平的高低会促进或抑制商品流通整体规模的增加或减少,消费结构则影响着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商品流通规模,而消费方式的变化则影响着流通企业经营形式的演变方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流通产业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发展变化的、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如何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创造崭新的消费需求,就成为现代流通产业创新的出发点(王之泰,2002)。
休闲社会中的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高层次精神需求而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耗或享用的过程,休闲消费成为人们对休闲体验与追求的主要实现方式。休闲消费的主要特征就是在实用性消费的基础上添加了快乐消费的因素,即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是以满足精神需求为主满足基本需求为辅,消费者将消费过程本身当成一种休闲方式来进行体验和享受。这种消费文化的变化就拉动了整个流通产业向着休闲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要在流通客体的结构组成上满足消费者对于休闲的需求,还要实现流通过程的休闲化。
3. 技术推动机制。
流通产业的演化方向不仅与消费市场的变化有关,还与其技术轨道的方向密切相关,因为流通技术轨道决定了流通技术创新的方向,从而决定了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休闲消费的兴起拉动流通产业创新不断向前,而现代流通技术的应用则是推动流通产业创新能够持续进行下去的关键因素。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促进流通产业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如近代零售业的三次革命都是伴随着同期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流通业跳跃式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推动力量。
技术创新推动流通产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即众多技术上有联系或没有联系的创新会通过流通产业内各行业间、各企业间的联系产生效应,使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休闲产业的兴起使得以往应用在休闲产业内部的技术和设施通过休闲产业对流通产业的渗透与融合应用到了流通产业中,使得在流通产业中与休闲相关的行业迅速壮大,如休闲用品运输业、休闲用品批发零售业等等。随着休闲消费需求的增加,休闲服务业及与休闲相关的服务业在流通产业中的比重将迅速提高,使流通产业的内部结构不断向休闲化演变。
4. 创新机制。
“创新假说”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社会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或者经济的现象。其中创新的主要驱动力量是个人和企业,而其活动成败与否则主要依赖于它们所活动于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可见社会经济环境的变革是影响流通产业创新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分工的演进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商品流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流通从单纯的商品交易扩展为现代商品经济的运行方式,从有形商品的流通扩展为有形、无形商品以及包括生产要素在内的商品流通。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末端产业发展为先导产业,从被生产决定的位置上升到决定生产的地位。这一切的发展都是以创新为根本途径的,没有创新流通产业就不可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
当前,在休闲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革必然会引起流通产业内部各企业在经营业态、营销方式以及技术应用上作出创新,这种创新也正是实现流通休闲化的主要内部力量。流通企业在重组其业务活动的过程之中,越来越重视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化的服务和产品,不断提升消费者休闲体验的质量,并直接将提供休闲化的服务当做其未来利润增值的源泉,从而使其业务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5. 产业融合互动机制。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产业形态创新的主流模式,一般来讲价值多来源于各个产业之间的边界处和结合部。随着休闲产业的发展壮大,休闲产业迅速向其他产业渗透,在向其它产业融合渗透的过程中推动了其他产业的休闲化,而这也正是休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由于休闲产业与流通产业直接共同作用于消费者的生活消费,使二者迅速地融合渗透,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对流通产业的服务理念、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所进行的休闲化改造,最终形成一种复合型的新型产业。休闲产业与流通产业的融合互动是由休闲经济时代下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的变化引起的。流通产业休闲化的发展目标实际上就是通过休闲产业与流通产业的产业融合互动机制来实现的。使流通产业和休闲产业融合后的休闲化流通产业兼有流通产业和休闲产业的功能和特征。可以说流通产业的休闲化是内生于整个经济休闲化进程之中的。
五、结论与对策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 流通休闲化是进入休闲社会后流通产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休闲经济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经济形态,随着休闲社会的逐步建立,休闲经济体现出自身蓬勃的生命力和渗透力,休闲消费和供给的社会化使其他产业也开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休闲化倾向。流通作为联通生产与消费的中间过程,受到消费市场的直接影响,在市场上主要表现为流通业态的休闲化趋势,Shopping Mall、LBD、休闲商业街和会展旅游等新兴流通业态的兴起证明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流通产业休闲化已经成为现实。
2. 流通休闲化需要流通产业进行全面休闲化改造与创新。
流通产业的休闲化不是简单的流通客体休闲化,由于休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整个流通产业体系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休闲化倾向,包括流通业态、流通目的、流通环境、流通过程、流通服务等的休闲化创新发展。
促进流通产业休闲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休闲经济的的意义和影响,运用休闲的观念和休闲思想对流通业进行改造。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的朝阳产业,休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低,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人们对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认识还不充分。但近几年来休闲消费和休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已凸现出来,经济休闲化的趋势逐渐明显。因此,要充分认识休闲经济的影响和经济休闲化的意义,运用休闲的观念和休闲思想从休闲经济的角度进行再开发和重新包装,使之精品化、系列化,这是流通业适应经济休闲化发展且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
2.真正把握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趋势,实现经营方式和流通业态的休闲化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流通业竞争愈演愈烈,休闲产业的发展、经济休闲化和休闲社会化给流通产业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例如大型百货商店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中要利用其经营场地的优势,积极向休闲化方向发展,将自己改造成为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和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购物中心,让消费者“一站式”满足休闲、购物等多方面需求。同时,大型百货商店要向连锁化发展,充分发挥大型百货商店的品牌效应和连锁经营的低成本扩张优势,通过连锁经营扩大商圈,增强社会影响力。
3. 加大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流通产业向休闲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和购物方式,网络成为许多人们休闲时间的主要活动空间。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商品交易的主要方式。因此,流通企业要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满足消费者对于消费方式和消费对象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要通过完善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保证消费者对于网络生活的休闲体验质量。
4. 大力完善休闲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的商品流通。
我国目前的休闲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商品流通体系相当不完善,商品品种单一,种类不全,价格昂贵,甚至报出天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休闲的兴致和休闲的意愿,影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和休闲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因此,流通企业和休闲活动提供商要做好休闲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的相关商品流通工作,满足人们休闲与购物的需求,以此来促进休闲产业和流通业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杨军,马晓芳.休闲经济的特点及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2).
[2]刘颂,王雪君.上海旅游文化街区的个性打造[J].上海城市规划,2006(6).
[3]田村正纪.流通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4]原梅生,弓志刚.电子商务与商品流通创新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33-34.
[5]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4,199.
[6]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7]张莉.流通产业的产业融合与当代中国经济结构优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2):32.
中国休闲产业经济大有可为 篇2
进入农业社会,人们的闲暇时间大概是17%;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闲暇时间大概是23%,发达程度不一样,闲暇时间也不一样,工业化时期是23%,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大概是3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甚至快要进入知识社会的时候,人们的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增多,在21世纪,估计闲暇时间达到50%。闲暇时间的增多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怎么利用好这个闲暇时间,怎么样真正搞好休闲,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正确认识休闲的重要性
这同时使我联想到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休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个是发展休闲产业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马克思提倡了人的全面发展,人劳动是为了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源条件,但人绝对不只是劳动,他必须有一个全面的发展。所以,十七大报告提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休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闲暇时间,没有充分地利用好闲暇时间,就会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是休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现在有些人说,提倡休闲产业就是提倡打高尔夫,就是为富人在那宣传。这绝对不是。休闲本身它对整个社会和谐,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是有利的。大家知道,我们不管富人穷人都有闲暇时间,农民一年农忙以后大概能有三个月左右闲暇时间,农民是弱势群体,但是农民本身也有闲暇时间,怎么样帮助他们利用好闲暇时间,是个问题。曾经在2003年的时候,我带领全国人大调查组到农民工的宿舍里去看,他们一天工作完了以后,打扑克、聊大天,甚至有的去找小姐,虽然不多,但是也有。这个不行啊,农民有闲暇时间,但没有利用好。其他的各界都有闲暇时间,如果利用得好,可以让大家能够在闲暇时间里心情愉快。这对社会稳定是有好处的。
在这里,我讲两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我曾经说,炒股除了财富效应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有空炒股的人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经济的发展。炒股的人对他炒的企业非常注意,有的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非常注意,现在看经济频道的很多是中小投资者。当然我说的这是副作用,但这样也好,大家有空就关心国家大事。另一个例子是,我到香港马会去,马会告诉我说香港的马票你们总认为是有赌博性质,确实是有赌博性质,但它另外一个好处是,有助于社会稳定。因为买了马票的人就关心马的市场,关心这一场赛,哪匹马会脱颖而出。
当然,我举这两个例子不是提倡大家都去炒股或者博彩,但人若无事就容易生非,如果这个社会大家闲暇时候都没事可干,那么对社会和谐是不利的。从休闲角度来说,让大家利用好闲暇时间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的非常重要的条件。
第三是休闲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目前,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很快,但结构性的调整还很重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们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72%降到了44%。降低有各种因素,有我们习惯于储蓄的因素,也有投资增长过快压缩了消费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新的消费增长点。而这个新的休闲产业、休闲经济,包括旅游,娱乐,体育,文化等等,我觉得就是中国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里,甚至到今后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较快地稳定地健康地发展,休闲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是休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休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还是一种教育。这是寓教于乐,中国古代都这么讲。
总之,休闲经济的发展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有的学者提出了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生态也有好处,因为这些休闲产业都是基本没有污染的,旅游是无烟工业。所以发展休闲产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有利的。
休闲产业要以教育为主
旅游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欣赏风景,这是旅游的最低层次;旅游的第二个层次是领略意境,你看风景,要懂得这个风景背后的意境。古人的很多诗里描写的意境你是否能够领略;第三个层次是缅怀古人,中国有很多旅游点是跟古人相联系的,甚至出现了抢古人热,诸葛亮的老家有人抢,西门庆的老家也有人抢,为什么呢?缅怀古人也是一个层次;第四个层次就是感悟哲理,古人在旅游过程中往往先是看山是山,看水看水,然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在最后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的时候,哲理已经悟出来了。
休闲产业一定要把教育、文化的内容放进去,寓教于乐,这样我们的休闲产业才有正确的发展方向。
休闲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
我们在搞市场经济,休闲产业、休闲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市场,这是肯定的。如果都靠政府给钱不可能,但是政府要有一定的支持和引导作用。这里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任何国家都不能只有一只手,一定是两只手,当然还有人讲三只手,就是第三力量,非政府组织,既不属于市场,又不属于政府的第三支力量,但最起码两只手要配合起来。休闲产业发展要靠市场的力量,这是肯定的,但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也不可少。政府应该提供公共服务,譬如图书馆、博物馆这些,我认为应当尽量做到低价或者免费向公众开放。半年前,湖北省博物馆开始不收费,现在参观博物馆的人很多。尽管博物馆不收费,但参观的人多了,不仅起到了教育作用,卖旅游纪念品的生意也红火了。博物馆不收费创造了一个平台,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创造很好的平台。所以,政府的图书馆、博物馆这类公共设施不收费,我认为是一个方向。当然,也有人质疑说,这样一来,有些老百姓冬天冷了到博物馆取暖,夏天热了进去享受空调。即使那样,又有什么不好呢?你的空调开着不也是闲着吗,热了他进去你也是以人为本嘛。既然是公共服务开着也是开着。况且,他进去了绝对不会闲着,他一定会看展览馆。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政府一定要转变观念,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给休闲产业引导和支持,给他们一个用武之地。
休闲体育和休闲体育产业探究 篇3
1、相关定义
当前关于休闲体育的定义有很多种, 罗歇.苏认为“休闲体育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运动 (包括竞技体育和一些带有强制性和规定性的体育活动) 是有区别的。它没有硬性刻板的的规则, 不需要有规律的科学化的运动训练, 它更不是为满足个人自尊心和荣誉感而通过比赛追求优异成绩。
它是它是自发、非形式化、充满娱乐性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是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的一种心理体验、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状态, 是一种个体的内在的需求。在休闲体育这一概念中休闲是目的, 而体育在这里知识休闲的方式之一, 用作为实现休闲这一目的手段而出现的。因此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 自主选择以体育为基本手段满足其休闲需求的一切活动。
2、休闲体育的社会功能
2.1、自娱功能
休闲体育, 作为全民健身的支柱, 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休闲体育是“自娱性”的体育运动。它源于人们本能的冲动和自我完善的健康意识, 它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娱乐之需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广大人民群众自我娱乐的活动, 人们积极主动进行休闲体育的运动不是为了供别人观赏, 而是为了满足自身需。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休闲体育主要是供娱乐消遣之意, 离开娱乐这个根本特性, 就离开了群众。通俗讲大家聚集起来在一起自娱自乐的运动方式, 就是休闲体育的表达形式, 这也是休闲体育的基本属性, 是实现自娱的基本目的。
人们通过休闲体育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渴望, 它使参加者共同投入, 练习者身心愉悦, 观赏者愉悦快慰。因此, 它在当今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2、健身功能
经常参加休闲体育锻炼, 能有效的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长期坚持休闲体育锻炼的人, 无论在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灵活性、协调性, 还是在肌肉力量、反应速度、爆发能力等素质方面, 均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对人们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坚持休闲体育运动可以能使够使得锻炼者体态均匀, 紧实肌肉、健壮机体, 看起来充满美感和力量。
现在社会是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人民的生活压力大大增加, 由运动不足引起的文明病正不断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近年来“猝死”在非正常死亡中的比例不断飙升。特别是IT、工业设计等新兴行业中, 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神经衰弱等问题越来越“青睐”年轻人。若多进行休闲体育运动, 不但能能够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调节精神状态, 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心肺功能, 促进细胞的代谢和营养物质的供给, 还能通过特定的动作来锻炼颈、肩、腰、腿等部位, 能够加强关节韧性, 从而有效的缓解颈椎病、腰肌劳损、关节痛等症, 有助于健康心态的保持和寿命的延长。
2.3、观赏功能
任何一种休闲体育运动都包含着无穷的运动美, 都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体育运动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姿态为表现手段的运动方式, 具有较高的形式美感, 观众通过欣赏优美的技术动作和完美的肌肉线条, 从形态到内涵都能得到愉悦和陶冶, 满足审美欣赏和精神需求, 给人以美的享受。体育欣赏能够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通过休闲体育欣赏能够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休闲体育的运动中来。紧张、兴奋、刺激、对抗、拼搏的竞赛场面激动人心, 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激励和感染人不断进取的人们。
在休闲体育运动的学习和练习中, 消耗大量能量, 减掉多余脂肪, 保持适当体重, 造就优美、大气的外形奠定坚实的基础。休闲体育的魅力, 往往能在运动场效应产生一种移情作用, 传播于运动员和运动员之间, 运动员和教练员, 运动员和观众之间。它使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由的与他人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沟通感情、互相合作, 获得愉悦的身心, 使其身心舒畅, 保证良好的心理, 保持健康的体魄, 陶冶人们的情操, 有助于消除紧张、郁闷、失落等不良情绪。
2.4、教育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说的就是教育在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系统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 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功能。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提供条件, 通过资源配置建立教育发展的某些结构, 然后通过教育引导、规范教育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休闲体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休闲体育以其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唤起人心中的美好, 让人充满正能量, 增加自信心, 促进人际交往, 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将“全民健身”运动推向了高潮, 体育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 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目前为止, 我国已然发展成为体育大国, 我国部分高等体育院校已开设了休闲体育、社会体育、休闲体育服务管理等课程, 旨在认真落实和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终身体育”思想意识的建立, 旨在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严格意义上讲, “终身体育”是一个课程理念, 它的指向在于应该编制什么样的课程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但由于课程与教育的不可分割性, 这一理念也必然引发体育教育思想的变革。而休闲体育以其简便、随意的特性为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了新的变化, 一些反映人文关怀思想的目标出现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中。休闲体育的多样性恰好的贯彻了教育原则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和区别对待原则, 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要而不同。同时, 休闲体育反应了管理地方化和民主开发的主体在于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有利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使更多的人加入休闲体育的队伍中来, 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
2.5、交际功能
任何一种休闲体育运动从外部形态上看, 是各种动作和姿态的交替展现。从内部结构看, 它是各种各样的感情和人类自身发展情感和逻辑的迸发。休闲体育通过人体律动来传达信息, 它具有强烈的传感作用。由于休闲体育是一种非语言文字的人体动态文化, 所以他没有文字、语言的障碍, 它可以突破国家、种族的限制, 以通用的运动方式沟通彼此的情感, 促进彼此的交流。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娱乐活动,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已逐步成为社会娱乐和交往中一项高尚的文体活动。它有着广泛的群众性, 人数不限、场地不限、简便易学, 练习者之间有密切的交流和广泛的接触进而, 拉近彼此的距离, 增进彼此的友谊。
2.6、团结功能
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 是休闲体育长久发展的前提。针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生存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彼此间缺乏信任及人们出现的迷茫、焦虑、困惑等现象, 心灵的健康在紧张的工作中越来越来重要, 身体与心灵的疲惫会互相影响, 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良因素。通过休闲体育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 还可以改善邻里之间关系, 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促进邻里情感交流的沟通,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促进身心健康。休闲体育通过肢体表达内心情感, 提升身体素质, 提高身体抗压能力, 开拓人际关系, 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团队融合度, 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3、休闲体育产业
产业一般是指部门、行业、可动产业、不动产业等泛泛地概念。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体育产业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 人民习惯对围绕体育运动开展的经营活动集合称为“体育产业”。顾名思义, 我国休闲体育产业是指, 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前提下, 人们对围绕休闲体育运动开展的经营活动的总和。包括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体育赛事产业、体育旅游产业、高尔夫产业、冰雪休闲和休闲体育赞助、休闲体育出版、休闲体育纪念品销售等。
3.1、发展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体育产业概念随之而来, 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集群, 已逐步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 能够反映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休闲体育运动开展的差异性, 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科学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繁荣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性。不断挖掘和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及其代表性特色精品, 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重要战略之一。在推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同时, 应抓住我国休闲体育的文化背景、运动特征、群众特点和地域特性, 创造顺应时代潮流的休闲体育产业精品, 是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前提条件。
3.2、完善休闲体育产业市场
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兴起, 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建立客观、完善、规范的休闲体育产业市场,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 是繁荣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必要条件。首先, 转变政府职能, 加速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创造良性市场调控主体, 解决好政府在市场中的身份, 加大政府的干预, 只有获得政府的支持, 才能建立良好的休闲体育产业市场大环境。其次, 要调整和完善休闲体育产业市场结构, 进一步完善休闲体育产业市场, 积极协调地方市场、区域市场乃至全国休闲体育产业市场形成立体化的市场格局。最后, 完善休闲体育用品价格体系。例如:定期举办公益性赛事, 降低休闲体育运动服饰、设备、器材等成本, 逐步建立一个统一、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化休闲体育市场, 推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繁荣和长效发展, 加强休闲体育产业资源的整合力度, 提高我国休闲体育产业资源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更好地体现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在国际体育产业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实力。
3.3、打造休闲体育产业链
不同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 一定是以突出其地域特性为基础而形成的, 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路径, 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是推进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打造我国休闲体育产业链, 政府应组织科研人员人员, 结合当今社会的流行趋势, 对不同休闲体育项目的运动方式、运动理念、运动效果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成立休闲体育运动研究所, 建立休闲体育产业专业网站, 出版休闲体育运动项目专著, 出版休闲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光盘, 建立休闲体育培训基地及文化传播公司, 定期举办休闲体育大赛等, 形成以休闲体育为主的一系列相关的产业链。
4、结语
终身体育体系构建是一个工程, 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构造。这需要今后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 才能使其完善。终身体育体系的构建成功也是终身体育健康发展的开始, 更是终身体育发挥作用的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新的娱乐、消遣方式, 受到越来越多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休闲体育爱好者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人民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 为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并提供了良好的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王卉, 周丽君.休闲体育发展环境要素构建的理论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 2014, 02:24-28.
[2]屈宏强.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的理论困境及对策建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2:81-84.
[3]焦现伟, 孙南, 岳新坡.我国高等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态势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4, 04:476-480.
[4]韩志芳.全球化背景下休闲体育的发展[A].北京大学.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变革中的挑战——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暨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C].北京大学:, 2014:2.
[5]张鸿.休闲体育的幸福内涵及实现路径[A].北京大学.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变革中的挑战——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暨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C].北京大学:, 2014:2.
关于中国休闲产业的一些思考 篇4
翻译学院 商务英语
王莉媚
0932310
5提起“休闲”这个名词,很多人都会立即联想到“空闲”、“娱乐”。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精神生活的强烈需求,休闲已经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业余时,与同事去看电影,周末,一群好友相约爬山;假日,一家人到各地去旅游……人们对于休闲已经不再陌生了,人们对于休闲生活的需求,已经逐渐地形成一个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市场,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产业。
休闲产业及其在当今形势下的现实意义
根据美国维基百科的定义,休闲产业是指为人们提供娱乐、消遣及旅游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部门集合,即为满足人们休闲需要而提供的entertainment,recreation和tourism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集群。休闲产业包括艺术和娱乐,运动和游憩以及旅行与旅游三大类别,具体领域为影视戏剧,艺术表演,体育健身,文学出版,餐饮服务,旅行旅游等产业。休闲产业涉及到国名经济各个领域,能有效地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和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和提升经济结构;同时,休闲产业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文明的休闲消费,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休闲经济可以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休闲经济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美国人1/3的时间、2/3的收入和1/3的土地用于休闲娱乐业;60%的飞机乘客是非业务性旅行。英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户家庭休闲开支约占家庭总支出的20%。休闲产业成为西班牙第四大产业部门。而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要继续寻求经济发展,进一步刺激国内市场需求,休闲经济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经验也表明,在历次经济危机中,经济不景气使人们空闲时间增多,一些契合人们新需求的产业对经济具有很好的拉动作用。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出现了迪斯尼、好莱坞等一批世界著名文化企业。
在“国际休闲产业论坛2010年会”上,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主席、中国旅游协会名誉副会长王军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休闲产业在中国已初露端倪。未来,休闲产业将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拉动内需的新机遇。”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春节黄金周共接待游客783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21亿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收入4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由此可见,休闲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国家与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对于经济具有有力的拉动作用。
同时,在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休闲经济也为人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休闲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管理经营人才以及服务性的劳动力,特别涉及到一些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岗位,对于促进城镇化,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8月,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14个省市区,共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园区43035家,其中产值五百万以上规模企业2823家,年实现收入806.7亿元,带动
就业近200万人。,其中农民就业达159.5 万人。休闲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休闲经济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注释),人类再满足较低层的生活基本需求后,就会进而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需要。在前工业化时期,人们忙于迫于生存资料压力的有形劳动,休闲活动较为单一,其多样化受到抑制;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大规模商品消费与人口增长,以及流通、金融、房地产和保险等领域的扩张,为休闲产业的多样化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人们用于以往较高食物开销的花费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衣服、住房和汽车等物质享受休闲品的生产与消费日渐升级,品味的变化,个性化、无形化的精神享受品的服务需求开始增长。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与消费服务开始纳入休闲经济的宏观视野。休闲产业在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开始显现,特别是由多元化引发的“自由消费”带来的精神享乐,由于适应了人全部身心的精神需求而日益受到重视。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西方的后工业化社会,随着“闲暇”的增多,物质消费已不再是最终目的,温饱也不是生活的主要问题,人们开始着眼于工作时间以外的休闲活动。关于休闲,清代学者张潮有过如此总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性”,何乐而哉!(引自刘禹锡的《陋室铭》)
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保持内心的安宁,著名德国思想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也谈到的“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科学利用利用闲暇时间,在阅读中,提升自我,在游历中,开阔眼界,在交友中,交流思想……有意识地培植具有高尚人格的精神素质与道德修养,这是对于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公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推动休闲经济的发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了休闲产业的巨大效益,纷纷采取各种的措施,大力发展本国休闲经济。其中美国在这一方面非常值得我们的借鉴。提起美国的休闲之地,大家很自然就能想到博彩业发达的拉斯维加斯,电影之城好莱坞,热带风情夏威夷岛等等;说到美国的休闲活动,大家立刻能想到NBA,美国足球,棒垒球等等,问起美国的休闲品牌,大家会将阿迪达斯,耐克,匡威这些品牌脱口问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增强我国休闲产业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休闲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必须走出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的休闲经济发展道路。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资源,例如,云南的民族之旅,江南的水乡文化,福建的茶韵之乡,西藏的神秘探险等等,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产业。
同时,在殷厚的文化基础上,我们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休闲品牌,例如皮影戏,刺绣,各种剧曲等等,大力推广,增加及知名度,以独特的民族韵味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现在,我国各地都在极力地发掘当地的各种历史地理文化资源,开展一条条的特色之旅,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成效。只有充分地展现我们的特色,深深地扎根于民族特色的土壤里,有了充足的养分,休闲产业之花才能开得更加灿烂。
注释: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原理: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数据资料:
参考资料
休闲农业的经济账 篇5
据新机场环评公告,新机场一期征地拆迁涉及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部分地区以及廊坊市的部分村镇。
从榆垡镇政府所在地出发,穿过京开高速公路一路向东,便能看到大片盛开的梨花,还能看见城区难得一见的原野,这便是中国梨之乡、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地处京南永定河冲积平原的大兴区榆垡镇,素有“京南门户”之称。1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8个行政村承载了6.8万人口的繁衍生息,其中超过八成为农业人口。如今,榆垡下属各村的发展状况与几十公里外的北京城区相差甚大,这个南接河北固安、东邻河北廊坊的区域发展缓慢、以农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一直走在传统的老路上。
除此之外,大兴礼贤镇的支柱产业也是农业,尤以蔬菜生产见长。上世纪80年代当地就有“首都南菜园”之称。
然而伴随着新机场的落户,榆垡镇与礼贤镇也开始了农业结构调整,开始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的一种文化性强、有大自然情趣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榆垡镇本着这一思路相继推出了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希望本地的“香草庄园”、“北京野生动物园”等项目引来人气,并开始做基础规划与前期准备。在当地政府的构思中,京开路西侧将保留观光农业与休闲度假相关产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首都第二机场附近的村镇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为建设美丽旅游村镇以及迎接首都第二机场的落户对产业布局进行了调整,从传统农业向以设施农业、旅游业、创意产业转变,形成了以古梨园为主的林果业,以蓝莓、花卉、叶类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以玉文化园、房车公园为主的旅游业等。
未来,新航城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将继续保持并放大大兴区域在北京菜篮子、西瓜等农业资源的优势及市场规模,并加强科技注入,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区,从而实现都市农业多元化发展路径,重点发展科技农业、休闲农业、商务农业与特色农业。如开发都市归隐农园、田园乡村度假酒店、私属定制田地种植、景观主题庄园、农业体育公园、果园餐厅等特色项目。
休闲产业经济 篇6
所谓第三产业是以非物质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包括商业在内的服务业, 它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相对应。根据发达国家大量历史数据分析得到的产业“标准结构”及经验,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 社会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所谓休闲是指人们在工作时间和其他日常必要时间以外的闲暇时间内进行的自由活动。 (对此托夫勒、于光远都有过专门论述) 。休闲可分为自给性休闲、社会供给性休闲和商业供给性休闲, 休闲消费是指由商业性行业提供的、对以盈利为目的休闲产品、设施和服务的消费。在此意义上, 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娱乐业、旅游业、服务业、体育业、文化产业等形成一个产业系统, 通称为休闲产业。
以英美为例, 20世纪90年代英国户均休闲开支占家庭开支地20%, 休闲产值超过汽车业和食品业, 创造的工作岗位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在美国休闲娱乐业已成为主导产业, 1990年休闲消费达10000亿美元, 创造出美国四分这一的就业机会, 并被预测在今后的经济结构中, 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 2015年产值将占美国GDP的二分之一。据此在中国有人预测5年~10年后中国休闲消费支出将占总支出的30%, 产业就业人数可达1.196亿人。休闲产业是否能代表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为此需要探讨产业成长的逻辑与休闲产业的性质。
1. 经济增长背景下休闲产业成长的逻辑
(1) 伴随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 人们在工作时间和其他日常必要时间之外的闲暇时间与休闲活动增加, 导致居民需求结构变化, 引起消费者休闲消费与休闲购买力的市场容量及比重快速增加。
(2) 以分业为主的各类休闲相关行业基于休闲的功能进行裂变与重组。由于日益显现的休闲消费规模效应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和对休闲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及技术创新的刺激, 形成满足多元休闲需求的新型休闲产业。以旅游为例, 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 旅游消费者具有多元休闲目的, 随着旅游需求量的增长, 旅游消费性质变化, 其后的多种目的变得清晰并衍生出多种细分市场, 产业也开始裂变, 派生出多种新兴产业如泡脚、按摩、惊险体验、农家乐旅游等。所以旅游发展的背后是一个从简单的观光发展到到满足放松康体、运动刺激、娱乐休闲、修学提高、品尝美食等多元需求的过程, 是消费重心从视觉享受转换到全面体验要求的过程。
(3) 产业成长的速度取决于企业主体与政府主体的敏感度与创新速度。目前各地将休闲纳入大旅游的概念, 很少有城市提出休闲产业的概念, 对一个地区而言, 求得休闲产业的先发优势意味着以极低的成本率先取得高成长产业中的竞争优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消费结构功能分析来看, 实际上是休闲包括旅游, 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 休闲消费代表着这类消费的本质特征, 决定着这类消费的变迁方向。
2. 休闲产业的性质:高增长、高增值、弱竞争
休闲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增长与增值空间。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 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所谓形成期, 是指原来的潜在需求逐步被市场所认可, 被企业经营者所捕捉, 不断发育出新型产品与行业, 使潜在需求逐步转化为现实需求;而一个产业一旦结束形成期, 就会进入快速成长期。它是指该产业的产出在整个产业系统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日益扩大, 同时该产业的增长速度将超过整个产业系统的平均增长速度, 在其中行业领先者将获得巨额的回报。据此分析休闲产业的发展态势, 可以看出目前休闲产业正处于形成期向成长期过度的阶段, 面临历史机遇。
(1) 近年出现大量新型休闲方式, 休闲消费逐步被市场认可。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休闲日益从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变为一种现代服务性产业, 除了旅游这一传统休闲方式, 近年已派生出多种新兴休闲行业如农业观光休闲、沐浴休闲、体育休闲、康体美容休闲、惊险体验休闲、修学文化休闲等。
(2) 市场竞争结构有利, 有效供给不足。目前, 全国休闲企业首先, 缺乏大型的综合性能打破行业壁垒、形成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与服务、创造品牌的休闲企业;其次, 供给滞后于市场变化, 缺乏对产业背后产业发展规律的分析、对产品深层次的消费规律的挖掘、对需求的不断细分, 也未能根据现代休闲消费特点, 有效设计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例, 目前发育出六种形式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民俗观光村、生态农业园。农业休闲后的需求欲望是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学习知识、体验或感受新奇等等, 不同的年龄、知识背景会对农业休闲产生不同的需求, 这种需求需要得到不断地递进满足, 得到不断地满意体验。
(3) 休闲市场增殖空间巨大。休闲产品供给不足的意义在于一旦突破供给瓶颈, 其巨大的市场容量得以释放, 可带来快速的产业增长速度与盈利空间。休闲产业的技术投入主要是软技术包括行业管理技术、企业管理技术和环节管理诀窍, 而且全国整体水平较低, 因此, 需要投入资金不多。另一方面, 休闲产业具有很强的产出能力和竞争能力, 可以快速市场扩张, 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 不象景点旅游受制于自然资源的固着性, 增值空间不大。它可以通过市场细分开拓市场;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提升价值增值空间、可以通过创造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研发、培训形成竞争优势。
二、扬州休闲业态势分析
杭州、成都两个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扬州有着类同的消费历史与休闲文化底蕴, 他们立足休闲打造城市品牌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扬州发展休闲产业的可行性。
1. 扬州休闲现实态势分析
扬州休闲目前是以旅游为主导, 辅之以餐饮、沐浴等休闲活动场所与服务, 但是单纯以旅游为主导作为切入点有明显的不足。
从未来的成长性上分析, 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观光旅游缺乏明显优势和发展后劲。如果战略重点放在新景观的建设上, 没有超大规模的投入 (如迪士尼或苏州乐园) 很难形成差别化大幅度提升旅游吸引力, 这样的景点投资建设一方面不能切合现代旅游休闲结构变化的方向, 另一方面吸引的消费不足以补偿成本, 扬州旅游开发会失去历史机遇并留下包袱。
2. 扬州潜在优势分析
(1) 休闲旅游业揭示旅游消费的本质, 显示产业演化的方向, 具有潜在优势。旅游消费只是休闲消费的一种, 伴随经济发展,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休闲消费的欲求会日益加强, 休闲旅游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旅游休闲消费也出现综合的要求:即能满足游览、美食、购物、商务、体验等综合一体化需求。
(2) 以沐浴、旅游餐饮为结合点可以培育产业优势。扬州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却没有绝对优势, 改造传统服务业, 推行一种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整发展战略, 可以逐步凸现扬州休闲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扬州休闲旅游以及休闲产业是否能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决定于能否形成产业优势。
扬州旅游资源虽然不是十分丰富, 但扬州沐浴业有着良好的人力资源与传统声誉, 而且沐浴业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持续产出能力。目前沐浴业在各行业中毛利水平较高, 各种沐浴附加服务有较大创新空间, 如果设计出一套创新的教育培训、信息、科技、服务、政策系统, 可以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 并与旅游、餐饮形成高附加值组合, 形成持续获利能力。所以通过旅游与沐浴的战略重组, 通过发展沐浴业高级与专业性生产要素, 就可将休闲旅游竞争力建立在更为坚实的产业优势而非简单资源优势基础上, 并形成扬州的休闲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竞争优势。
三、扬州休闲产业发展战略
以沐浴休闲旅游为切入点, 由政府推动设计制度创新, 探索沐浴与旅游甚至餐饮相结合, 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有效模式, 形成扬州休闲产业的竞争优势。
1. 以沐浴休闲旅游为切入点
目前扬州的沐浴休闲业是传统行业现代包装, 企业仍未从传统企业发展为现代企业, 存在若干问题:一是恶性竞争;二是市场定位集中, 缺乏差别化;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低, 同时管理者的文化水平与整体素质也低于其他行业;四是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表现为产品服务缺乏细分, 不能充分满足有效需求;产品服务缺乏标准不能, 保证质量的稳定;产品服务缺乏创新, 不能有效开拓市场。老人、儿童、女性的各类细分需求得不到满足, 男性也只是一部分人的特殊需求得到部分满足。巨大的保健按摩市场、女性美体美肤市场、儿童洁肤市场等都未被开发, 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抑制。
上述各类问题的根本成因在理论上可被解释为企业产品价值链的雷同与简短, 产品服务的价值增殖手段单调。扬州要以沐浴休闲业发展切入点, 绝不是简单地吸引外地人或国外旅游者到扬州来休闲洗澡, 而是通过产品与行业价值链的延伸与重构, 保证休闲沐浴业可以快速拓展深化地方市场, 并启动占领全国市场, 以较高增长速度持续发展。
2. 创立品牌企业, 重构企业价值链
所谓将若干大型沐浴企业发展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品牌企业, 改变企业价值链, 实际上是将传统企业改造为现代企业, 改变提升原有的企业组织形态与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的过程。
沐浴业属于资源优势不明显的行业, 虽然扬州师傅在全国沐浴业已有良好的声誉, 但这种声誉的基础是劳动力技艺学习成本低, 缺乏创新也缺乏可持续性, 一旦沐浴业的培训、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传统优势就将逐渐淡出。所以扬州沐浴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价值链与盈利模式, 特别需要对现代消费需求的结构变迁、偏好变化保持敏感, 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通过管理差别 (标准化管理、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客户体验管理) 形成明显的质量差别, 实施产品创新, 标准创新、管理创新, 以形成确实能吸引消费者的差别供给, 并要求形成的差别不可以被简单复制或模仿, 保证企业有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
3. 沐浴产业链重构
扬州沐浴产业链重构崛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支点, 各方面综合形成整体的产业优势:
(1) 建立独立研发机构, 通过不断新产品设计形成行业产品优势。研发中心的独立意味着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延伸的保证, 休闲产品的不断创新、休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使扬州能引领沐浴等休闲潮流。例如以快乐与健康为主导功能设计、组合系列产品, 目的是力求来扬的游客在扬州的旅游能得到快乐的心理体验与健康的实质促进。
(2) 通过行业组织标准管理, 挖掘扬州休闲文化底蕴进行现代包装释放传统优势。强化沐浴行业协会功能, 充分挖掘保护传统服务的技艺, 在研究现代沐浴需求特点的基础上, 用现代标准化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知识产权, 并对全行业进行服务标准考评, 使传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3) 通过休闲学研究中心与高级人才培养, 与国内国际休闲研究接轨, 保证休闲研究居于全国前沿。
(4) 通过政府政策倾斜培育奠定政策优势。通过政府先觉整体发展战略创新, 凸显先发优势。通过品牌企业领跑, 模仿企业跟进, 提升扬州整体管理软技术, 形成明显经营优势。通过行业协会与扬州职业技术学校联办职业培训基地, 扶持或鼓励民间资本介入, 为本地劳力创造就业条件, 为休闲业提供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休闲标准化的核心产业与休闲化 篇7
休闲时代下, 人们对休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还会不断涌现和增加, 从事休闲供给的主体也越来越多, 提供相关休闲产品的产业领域也将越来越多, 需要对其规范和标准化的内容将呈上升趋势。制定和实施休闲标准, 拥有完整的休闲标准体系, 就能够有效地规范休闲产业发展, 规定休闲产品和服务是否合格, 保障国民获得高质量的休闲产品和服务, 从而保护宪法和法律赋予国民的休闲权益。休闲标准化不仅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国民休闲满意度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式。
休闲标准化的基础是标准化对象, 休闲产业是一个综合化的产业, 与各个行业都有交叉, 但生产目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是各类行业的休闲化延伸。休闲标准化的对象首先是休闲核心产业, 然后逐步向休闲化的产业方向延伸。
那么, 什么是核心休闲产业呢?
休闲核心
核心休闲产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直接满足消费者休闲需求的产业。
一般认为, 旅游、体育、文化、商业等属于休闲核心产业。但这也不准确。严谨地说, 这些产业中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属于休闲核心产业。
以旅游为例, 世界旅游组织在《旅游统计建议书》 (又名《关于旅游统计的建议》) 中, 根据旅游者的出游目的, 将旅游分为了休闲 (leisure) 、事务 (business) 、其他 (other) 三大类。其中, 事务性目的的旅游活动就不属于休闲。在我国旅游统计中, 把旅游活动细分为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亲访友、商务/出差、健康医疗、其他等多个类别。其中, 只有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亲访友属于世界旅游组织在《旅游统计建议书》分类中的“休闲”。
以体育为例, 2008年《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 (试行) 》将体育及相关产业划分为3个层次、8个大类、25个中类、57个小类。其中在8个大类中, 有“体育健身休闲活动”, 指主要面向社会开放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和其他体育娱乐场所的管理活动, 包括综合性体育娱乐场所 (游泳、保龄、球类、健身等一体的综合性健身中心) 、保龄球馆、健身中心 (馆) 、台球室、飞镖室、高尔夫球场、射击、射箭馆 (场) 、滑沙、滑雪以及模拟滑雪场所的活动、惊险娱乐活动场所 (跳伞、滑翔、蹦极、攀岩、滑道等) 、娱乐性军事训练、体能训练场所、其他未列明的休闲健身娱乐活动。这些可以列入休闲核心产业中。在其他大类中, 也有可以列入休闲核心产业的小类, 例如群众性体育组织、体育彩票服务等。
以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中, 第1类中的“图书、报刊零售、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第2类“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第3类“文化艺术服务”、第5类中的“文化软件服务”、第6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第7类中的“工艺美术品销售”等, 可列入休闲核心产业, 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表演场馆、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管理、游览景区管理、动物园和海洋馆、水族馆管理服务、植物园管理服务、文化艺术培训、歌舞厅娱乐活动、电子游艺厅娱乐活动、网吧活动、游乐园、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等。
以餐饮业为例, 直接满足于营养和能量摄取等生理需求为目的的餐饮供给, 就不属于休闲餐饮, 例如正常时段的一日三餐, 即正餐。休闲餐饮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的交际、消遣等非食物营养本身的需求。因此, 典型的休闲餐饮类型包括茶坊、咖啡厅、水吧、酒吧等。一些功能兼容型的业态, 例如演艺餐厅、主农家乐等, 餐饮成为辅助功能, 这些可以列入休闲核心产业。
以商业为例, 针对休闲的主要为零售业, 批发业则不能纳入。《零售业态分类》 (GB/T 18106—2004) , 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 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 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等因素将零售业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由于购物活动主要发生在闲暇时间里, 因此, 大部分商业零售业态可纳入休闲核心产业, 其中, 大型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网上商店等业态最为典型。此外, 古玩、旧货、花鸟虫鱼、邮币等特色市场也是休闲核心产业。
综上, 我们可以把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休闲体育、休闲商业、休闲餐饮等作为休闲核心产业。
休闲化
休闲的兴起, 源于工作时间的缩短和人们放松身心的需要。休闲活动一直存在, 但形成相关产业, 则是工业化以后并且在后工业时代发展壮大。在休闲业产生之初, 主要集中在旅游、娱乐等小范围内, 随着休闲行为的多样化开展和产业之间的融合, 很多原本不涉及休闲的行业也开始提供部分具有休闲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即出现了相关产业的休闲化。随着休闲化的不断深化, 也会逐步形成新的休闲核心产业。
简单说, 休闲化是指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和休闲行为的多样化, 与休闲相关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逐步成为主流, 休闲产业范围不断扩展的过程。重点表现在很多行业针对休闲消费所提供的供给比重逐渐增加, 乃至成为主要功能。
例如, 文化产业中的图书馆, 现在除了为专业学习者提供专业资料外, 也日益成为提供阅读休闲服务的主要场所;体育产业中的各类场馆, 本来主要是供观赏比赛的场馆和专供运动员训练用场地, 包括综合体育场, 体育训练基地, 游泳比赛场馆, 足、篮、排场馆, 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场馆, 棋牌比赛场馆等, 但很多也向公众开放, 成为休闲运动、康体健身的重要场所;几年来, 面向公众的综合型体育公园成为热点, 是典型的休闲体育供给。即便是商业零售业, 很多综合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等业态, 也逐步从单一购物向复合型休闲场所发展, 并出现了奥特莱斯、shopping mall等大型综合休闲业态。在休闲化方面体现最为突出的是“大农业”, 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
农业最初的功能主要是种植农作物, 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在城市化产生后, 城市居民对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充满了好奇, 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到乡村体验农业生活, 到田间进行尝试性的农业生产和采摘, 于是产生了农业休闲;随着到乡村体验农业劳动的人越来越多, 于是部分农民放弃农业生产粮食这一功能, 辟出部分田地, 建设相关配套设施, 专门为体验者服务, 这就形成农业休闲化;随着从事农业休闲化服务的人越来越多, 形成了专门的休闲行业, 并形成专业的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明确, 也就完成了农业休闲化向休闲农业这一休闲化向核心休闲的转化。结合休闲农业发展实际, 农业部还专门组织编制了《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典型的例子是采摘。最初只是部分城市居民为了获得更新鲜的蔬菜果实而亲自到农民家里采摘, 农民的主要目的还是单一的生产农业产品, 发展到现在, 各大城市近郊形成了针对不同时间和不同顾客需求的各类专业采摘园。采摘也从最初的仅仅是为了获得新鲜蔬果而变成了周末家人欢聚、儿童认识自然的重要休闲手段, 部分果农也细分出来专门经营休闲采摘业。
休闲化的趋势, 其实质是产业的多功能化。多功能农业、多功能林业、多功能渔业, 多功能牧业, 日益成为发展的方向。例如, 在《全国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 明确提出了林业五大功能, 即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功能。
在《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 明确提出“鼓励发展文化多元的休闲渔业”, 丰富休闲渔业发展模式, 扩大休闲渔业产业规模。具体措施包括:结合养殖基地、渔港、海洋牧场等渔业设施及增殖放流等渔业活动, 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型、都市观赏型、竞技体育型、观光体验型、展示教育型等多元化、精品化现代休闲渔业;通过观赏鱼大赛、垂钓比赛、渔业饮食文化节、放鱼节、开渔节以及渔业科普、美术摄影等活动形式, 不断挖掘、传承、弘扬、创新与渔业相关的观赏文化、餐饮文化、民俗文化;按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形成特色、示范带动的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 加大休闲渔业资源整合力度, 加强知名休闲渔业品牌创建, 打造生产标准化、服务集约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渔业产业集群;扩大观赏鱼产业规模, 加快观赏展示和交易市场建设, 加大休闲渔业中公益性设施的投入扶持力度, 强化对休闲渔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与支持, 健全休闲渔业技术服务体系。
关系梳理
休闲核心产业包括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休闲体育、休闲商业、休闲餐饮等。在旅游、文化、体育、商业、餐饮这些领域, 一部分有明确的休闲需求导向的, 即面向人们闲暇消费的, 属于休闲核心产业;还有一部分并非专门以此为导向, 但与休闲需求存在供给关联, 因此属于休闲相关产业。
农业、林业、渔业、医疗、教育等领域, 在承担自身功能的基础上, 在部分业态上存在明显的休闲化, 乃至以休闲服务为主要功能, 这些属于休闲化领域。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成为休闲的核心产业。例如休闲农庄、休闲渔场、森林公园、休闲技能培训、户外运动品制造等 (见图1) 。
休闲化与标准体系建设
休闲核心产业是休闲供给的基础力量, 相关产业的“休闲化”则是新兴的重要领域, 而且正在向休闲核心产业转化。由于“休闲化”是原有产业的使用价值由其他功能向休闲功能的转换, 所以针对“休闲化”领域的标准化具有其特殊性:
第一, 原有标准在休闲领域具有使用价值的, 可以直接借鉴过来使用, 如GB/T 19079.1—14《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游泳场所、卡丁车场所……) 》、SB/T10509《SPA经营技术规范》等等。
第二, 原有标准在休闲领域具有部分使用价值的, 在其“休闲化”向休闲核心产业的功能转变过程中, 对其进行修改, 剔除原标准中非休闲功能的规范要素, 增加其向休闲核心产业转化过程中增加的体现休闲功能的规范要素。
第三, 原有标准不具备休闲领域使用价值的, 则需要针对其增加的休闲功能制定新的标准。
休闲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篇8
休闲产业不是某个具体的产业, 主要包括休闲主体产业和休闲延伸产业, 休闲主体产业具体包括休闲旅游产业、文化休闲业和体育休闲业, 休闲延伸产业具体包括休闲农业、休闲商业、休闲工业等。休闲旅游和休闲农业可彼此交叉, 形成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与休闲商业交叉, 形成城市观光、休闲购物;休闲旅游与休闲工业相结合形成以求知、购物、观光等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
一、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推广是休闲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
2007年3月16日,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 提出各级农业和旅游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 实行分级、分工责任制。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业务指导, 帮助策划乡村旅游项目, 整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 拓展乡村旅游市场, 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消费者休闲度假的需求。这个通知对于厌倦了朝九晚五、水泥森林的城市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为工作之余的休闲度假找到了好去处。
休闲农业是个大系统, 它包括观光农业———田园风光与民俗观光、农业新村观光、古村落开发、改造自然的绝景或胜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等等。观采林业———林也可观, 如原来是栽经济林, 现在可以通过设计, 做到春天是花, 夏天是树, 秋天是叶……或将花卉栽成大片的几何图案, 真花像假花, 假花像真花。如宁波奉化滕头村, 建成了1公里长的“全国第一条柑橘观赏林”, 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嫁接, 培育出130多个品种。林还可采, 像各种采摘节, 樱桃、枇杷、草莓等的采摘品尝。
体验牧业———借助人和动物, 尤其是小孩子与动物的感情, 让其领养家畜, 马牛羊鸡犬均可, 还可骑牛背、挤羊奶等等。消遣渔业———池塘垂钓、水库捕鱼比赛、沙滩寻宝、江上渔夫体验、食鱼夜烧烤等等。发展休闲农业必然带来农业产业形态的更新, 随之带来服务形态的更新, 当然也带来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二、休闲商业是一个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丽城市风景
发展和建设一条有特色的休闲购物街, 不仅可以繁荣一个地方的市场经济而且可以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 更可以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商业特色街”作为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 作为一种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 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和外地游客的青睐, 也必然会带动地方相关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如位于杭州吴山脚下的河坊街, 是目前最能够体现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街道之一, 是集文化、休闲商业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河坊街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 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洋溢着浓郁的汉文化气息, 现在经过改造又开张了很多新的商铺。有汉方文化: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保和堂、叶种德堂;有茶文化:太极茶楼、大和茶道馆、翁隆盛茶艹壮;有古董书画:荣宝斋、雅风堂、华宝斋;民族工艺:欧冶刀剑、喜得宝、王星记扇艹壮、龙泉青瓷、吴越人家、张小泉等。在这里, 处处都体现出现代城市人工作之余的悠闲与对历史文化的难以割舍的情感。
另外, 打造以休闲作为城市的名片或品牌形象, 是休闲商业的又一种重要模式。如杭州有“休闲之都”、“服装之都”之称, 成都有“中国休闲之都”、“最佳旅游城市”之称, 天津有“北方休闲之都”, 开封有“中原地区休闲之都”, 包头有“草原休闲之都”, 银川有“西部休闲之都”, 乃至新会的“珠三角休闲之都”等称谓。想打造休闲之都, 就要创造“城市休闲体系”, 以市民日常休闲为基础, 即首先满足本地人的休闲, 其次是以外来人为主导, 即满足外地人和外国人的休闲需求并形成文化的主导性。”
三、休闲工业是休闲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尝试
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它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过程, 获取科学知识, 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 如海尔集团工业旅游、张裕葡萄酒工业旅游等。据专家预测, 工业旅游将成为21世纪最流行的旅游项目之一。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著名家电企业, 以其严谨的现代化管理及深厚的企业文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美誉, 前来参观的国内外人士络绎不绝。海尔国际旅行社抓住青岛市大力推进工业旅游的有利时机, 于1999年初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 将海尔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整洁有序的现代化生产线、琳琅满目的产品展室及中国首家由企业出资兴建的海尔科技馆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出来, 形成既有现代企业特色, 又具有旅游特点的工业旅游项目, 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据统计, 自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以来, 到海尔集团参观的中外游客已达到24万人次, 参观海尔科技馆游客已逾10万人次, “海尔工业游”已成岛城旅游新热点。
张裕公司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源。烟台张裕公司的工业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逐步发展成为烟台工业旅游的拳头产品, 被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 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数十万国内外游客, 受到了旅游者的高度评价,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目前, 工业旅游主要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企业中开展, 旅游内容集中于:参观企业标志性建筑、企业特有的人文景观以及厂区美化绿化建设;了解企业生产制造过程, 增长知识, 拓宽旅游者视野;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 感受企业文化;认识该企业或该行业的发展历史, 纵观企业或行业发展全貌。至于如何开发, 要根据企业和当地的情况而异。
总之, 休闲经济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宽广, 旅游、购物、文化、健身、娱乐、餐饮等等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休闲经济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深远的, 如果休闲经济能够得到更为快速的发展, 无论对城市就业还是财税收入都贡献巨大。除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休闲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市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的改变也起着巨大的作用。
摘要:休闲是当今社会富裕生活的象征, 休闲消费也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休闲经济发展模式是休闲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文章从休闲农业、休闲商业和休闲工业等方面说明休闲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休闲商业,休闲工业
参考文献
[1]、朱丽萍.休闲产业发展探析[N].光明日报, 2008-01-15.
[2]、侯水平.四川蓝皮书:四川文化发展报告 (2007)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休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9
1. 休闲发展历史
所谓“休闲”, 系指人生命的一种状态, 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 更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休闲”自古有之。
与“休闲”活动密切相关的休闲文化源远流长, 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休闲文化。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 休闲文化的内容也变得更广泛、更丰富, 形式更多样。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大量的文字对休闲进行了记载, 内容十分丰富。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代文人小品, 都对当时的休闲进行了很好地传承, 包括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有这些都是休闲文化的创造物。从某种意义上讲, 休闲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休闲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类经济发展历史的新纪元——休闲时代正在走来。
2. 传统休闲与现代休闲
长期以来, 古代中国在物质和文化上的世界领先地位,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休闲方式。正如龚斌在《中国人的休闲》前言中所说:“中国人的休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特别是以士大夫文人为主的休闲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年等许多方面都发生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传统休闲的特点主要与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紧密相连, 充满着悠闲、追求心静, 与自然相和谐。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有陶渊明的田园诗。除此之外, 琴棋书画等文化载体大多以求安静、文雅为主, 同时不寻奢华。与古代传统休闲最大的不同在于, 现代休闲并没有把精神休闲放在核心, 更侧重身体休闲。
二、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及世界发展趋势
1. 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的构建
“休闲”的最高形式是对文化的追求, 与“休闲经济”伴生的“休闲文化”承载着“休闲”的历史与传统。“休闲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 即精神性或观念性文化, 它直接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 是物质性劳动过程的伴生物或副产品。法国哲学家皮普尔才断言:休闲是文化的基础。
几千年前的中国圣贤们, 对“休闲”二字就有精辟的阐释, “休”, 倚木而休,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 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词意的组合上, 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从诗经、易经、孔子、庄子文中, 可以看出我们记录休闲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都是休闲文化的创造物。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 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如果说休闲文化是人类休闲的精神成果, 那么休闲产业则是休闲的物质成就, 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休闲, 提升休闲, 同时也促进休闲文化的发展。休闲产业系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 包括娱乐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以及由此连带产生的产业群。
2. 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的世界发展趋势
著名未来预测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休闲是新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擎。”
休闲产业是工业化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 19世纪中叶初露端倪, 20世纪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休闲产业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 (物质的, 精神的) 密切相关, 主要体现为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 (运动场馆、运动项目、设备设施维修) 、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 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在西方发达国家, 休闲产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是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必须考虑的因素。而在休闲业就业的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当大, 不仅解决了失业和就业问题, 而且促进和改善服务, 增强了人的休闲欲望, 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作为消费, 休闲是整个市场结构的一部分。
三、我国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的发展
1. 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人们开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生产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已经不再是主导地位, 工作之余, 人们有更多地时间进行其他活动, 这就催生了以“休闲”为特征的新生经济发展, 休闲开始成为大众的普遍需求。1995年, 我国开始实施每周休息两天的制度;后来, 又推行“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 使得人们潜在休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同时, 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有各自的其他休假制度, 为人们更好地发挥个人业余爱好, 从事休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大众化式的各种休闲文化娱乐活动正在走进民间, 走进最普通的广大民众的生活。
对于休闲产业而言, 旅游业最具代表性。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自2007年至2016年, 中国的旅游业将取得8.7%的实际年增长率, 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 到2020年底, 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我国旅游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 不仅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 而且我国游客出境游也越来越多。2008年, 令全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最大的世界性体育赛事, 也是让全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次盛会。中国将通过奥运会展示中国全新的国家面貌,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包括传统文化、饮食等, 这必将带动新一轮的休闲产业发展浪潮。
2. 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发展的不足和误区
尽管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但总体来看, 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属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的问题和误区,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管理缺位。虽然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文化、旅游等产业初具规模, 但有将休闲产业视为一个单一完整的系统纳入GDP的计算之中, 也没有制定相应的产业标准和政策法规。从宏观管理角度看, 缺少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或行业协会来对休闲产业和相关产业群进行发展指导、组织管理与外部协调;产业布局亦不合理, 呈现出城市与农村、中部与西部的巨大差异。
休闲文化发展缺乏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量的西方思想观念进入中国, 并迅速占领市场。而我国文化领域并没有能够创造出具有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系, 传统文化迅速的消失, 被商业文化, 快餐文化所取代。
(2) 休闲产业发展不健康。休闲产业的发展与人们休闲消费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休闲消费决定了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期的较长时期里, 大量公款消费造成了人们把休闲理解为奢侈生活, 过度的追求舒适, 而没有考虑到我国资源环境的沉重压力。人们误认为, 休闲就是奢侈品, 高档消费品的消费, 追求物质的享受, 而忽视精神的追求。无疑, 这些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与我国有限的资源能源的现实国情也是违背的。
四、促进我国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 积极培育独具特色休闲文化
休闲文化领域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 梳理, 培育。积极培养一批优秀的民族作家, 鼓励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休闲文化作品, 发展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现代特色的休闲文化, 让人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的同时, 精神世界也能丰富起来。大力提倡具有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休闲文化, 抵制西方低俗的、片面的、追求个人享受的休闲文化, 最终形成具有核心价值的我国休闲文化。
2. 提倡环境友好型的休闲方式
休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精神和身体上得到放松, 而不是去过度追求奢侈消费。通过政府积极引导, 鼓励人们发现一些符合我们中国人休闲的方式, 同时要善待我们的周边环境, 创造一些环境友好型休闲方式, 改变消费行为和观念, 与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
3. 发展资源节约型的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我国人口众多, 面临着沉重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必须引导建立资源节约型休闲产业, 让更多的人们来享受, 而不给我国的资源环境造成沉重负担。
摘要:本文从休闲发展历史入手, 阐述了传统休闲与现代休闲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了世界范围, 尤其发达国家的休闲文化和休闲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深入分析了我国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并指出了其中发展的误区和不足。最后, 就未来我国休闲文化与休闲产业实现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休闲产业,休闲文化,休闲经济
参考文献
[1]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1) :13~19
[2]戴立然:浅谈休闲文化.大庆社会科学[J], 2001, (2) :5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休闲产业经济 篇10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验”和“休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新选择,体验经济也随之来临。休闲体育是通过体育活动进行身心体验,既是休闲的一种形式,也是体育的一种方式。本文根据广西现有的体育资源,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可供休闲体验的体育资源来推动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体验经济 休闲体育 广西
一、体验经济的兴起
目前从美国到欧洲的整个发达社会经济,正以发达的服务经济为基础,并紧跟“计算机信息”时代,在逐步甚至大规模开展体验经济。体验经济被其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从其工业到农业、计算机业、因特网、旅游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影视、主题公园)等各行业都在上演着体验或体验经济,尤其是娱乐业已成为现在世界上成长最快的经济领域。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它反映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一种新的高级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体验经济”也将成为中国21世纪初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
二、运用体验经济促进休闲体育产业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使体验逐渐取代商品和服务,成为社会消费的主要经济供应品,与创造体验有关的产业,如旅游业、休闲娱乐业等在社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和产值不断增加。体验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和不断追求体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消费环境的变化。体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变化,消费者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愉悦和满足;人们更关注商品的服务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寻求那些能与自我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商品。而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特点是具有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和主动性等。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在体验经济下,开发休闲体育是一种完美的结合,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更能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给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体验经济下开发广西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广西全民健身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
广西人爱好体育、崇尚体育,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万村篮球大赛”、“万人气排球大赛”是广西群众体育的品牌。2002年至2005年,全区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7096次,其中2003年至2005年1000人以上的活动1230次,每年参加活动人数越来越多,2002年为139.88万人,2003年为161.57万人,2004年为244.42万人,2005年为330.07万人,各地举办群众体育比赛年均2700余次。据统计,“十一五”时期,五年来全区累计投资4129万元,新建各类体育馆84个,修建了78个全民健身“样板工程”点和14个“体育先进村”示范点。成立了34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4025个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各类社区体育辅导站2310个、培养各级社会体育辅导员6320人。全区各类体育场地设施达40432个,在14个村委会建设“全民健身示范点”;在100个乡镇(村)援建100个灯光篮球场和援助一批体育器材。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0.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占全区总人口30%。全区有3999人次青少年达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占适龄学生人数的82.4%。有24个县(市),34个乡(镇)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残疾人体育、职工体育和农民体育全面开展。取得残奥会金牌29枚、银牌13枚、钢脾21枚。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有力地推动着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加入到健身活动的行列,促进广西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为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广西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约有三百多个项目,拥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健身、娱乐价值和极高的历史、文化、观赏价值。如桂林、柳州、来宾地区一带的抢花炮、赛龙舟、河池的抛绣球、平果县的打扁担,大铜鼓等项目。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有307个项目,根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及活动性质,可将这些民族体育划分为竞技类、舞蹈类、表演类、游戏类、节会类和养生类等六大类型。其中,表演类123项,占40.2%;游戏类64项,占21%;竞技类47项,占全区总量的15.4%;舞蹈类38项,占12.5%;节会类24种,占7.9%;养生类9种,占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数量丰富,形态各异,多姿多彩。依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开发民族体育产业,为开发广西休闲体育产业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四、体验经济下开发特色广西休闲体育产业
(一)开发都市化情节的南宁休闲体育产业
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休闲体育产业无处不在地显示着都市化的特征与韵味。这种特征与韵味,牢牢地扎根到南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之中,使得南宁的休闲体育产业形成了以体育服务业为主导,具有都市化特征的体育产业发展特色。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南宁的体育服务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并逐渐形成了以健身娱乐业和体育彩票业为主,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和体育中介业为辅的体育产业结构形式。例如,建设的南宁奥林匹克广场,广西体育休闲公园,李宁水上公园等,这些体育设施为开发南宁休闲体育提供了硬件保障。另外,南宁市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这一有利契机,推出冠名为“南宁—东南亚国际”头衔的七大精品比赛,包括“龙舟、武术、围棋、举重、半程马拉松、羽毛球、汽车场地越野赛”,这些国际赛事对南宁市休闲体育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发以“百里柳江”为依托的柳州水上休闲体育产业
柳州是一座青山环绕、水抱城流的城市。而柳江是柳州最大的品牌,它穿越整个市区,把市区环绕成一个“U”字形半岛,柳江河拥有清澈的水质、宽阔平缓的水面、丰润充足的水量。柳州的休闲体育产业形成了以“百里柳江”为资源平台,以水上运动项目为品牌的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特色。例如,柳州依托“百里柳江”的资源优势,于2009年,世界杯滑水赛、水上摩托世界锦标赛和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三项世界水上顶级赛事齐聚柳江,这在世界尚属首次,令国内外瞩目。这些水上顶级赛事不仅提升了柳州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柳州体育产业品牌效应的形成,也满足了柳州人民观赏国际高水平赛事的需求,促使了更多的柳州人民群众在余暇时间体验与参与到水上运动项目之中,如元宵千人横渡柳江。柳州人民对水上休闲体育项目的热爱与柳州水上资源优势相辅相成,较大程度上地带动了柳州相关休闲体育产品与服务需求与消费,进而促进了柳州休闲体育产业自身特色的形成。
(三)开发浓情于山水旅游资源的桂林休闲体育产业
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这里不仅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还有幽静安详的田园风光和秀美的都市风景,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的到来。随着桂林的经济和旅游的不断发展,桂林的休闲体育产业渐渐形成以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为依托,旅游产业与休闲体育产业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特色。在桂林旅游业大力发展的契机下,桂林的休闲体育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带动,相关的体育配套设施也得到了完善,为桂林休闲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桂林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结语
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休闲体育产业。休闲体育迎合了21世纪人们对自由、轻松和张扬个性的渴望。发展休闲体育,将潜在的体育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在提高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满足人们追求健康、放松心情,忘记烦恼与不愉快的愿望。体验经济促进休闲体育业发展的途径是休闲体育中的丰富体验。
参考文献:
[1] 陈绍,艳杨明.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体育旅游与体验营销[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
[2] 姜齐平.体验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隔代休闲”经济探寻 篇11
一、基本情况
课题组成员于2015 年6 月至9 月间, 在石家庄、邯郸、唐山及张家口四城市60 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中开展了“河北省城市老年群体休闲活动参与及消费状况调查”, 共回收有效问卷412 份。问卷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分别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休闲动机、休闲活动参与和满意度情况以及休闲消费情况。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我们采取类型抽样法, 有意使被试群体中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与其他老人的数量保持大体相当, 以提高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对6 位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此次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隔代抚养对老年群体休闲活动的影响
将被调查者按是否进行隔代抚养进行分组后, 我们分析数据发现, 有91.39%的隔代抚养老人将孙辈作为经常性休闲伴侣, 而不需要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中这一选择比例只有5.42%。当自己的休闲活动与家人安排相冲突时或家人不赞成时, 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更多地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休闲活动, 其中54.07%的老人认为应以家人为重, 自愿放弃自己的休闲活动, 还有36.84%的老人尽管不情愿但仍会放弃。发生冲突时能坚持自己休闲活动的老人在这一群体中只占到9.09%, 与不需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相比, 这一比例明显偏低。对于“您是否愿意尝试祖孙共同参与的休闲活动”这一问题的回答, 72.41%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表示愿意尝试, 9.85%不需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也给予了肯定性回答。“休闲费用来源”方面, 两类老人的选择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中“小部分由亲友资助”及“大部分由亲友资助”的比例分别为37.32%和11.96%, 均高于不需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 相反这一群体“全部由自己承担”的比例则较低, 为46.89%。最后, 64.59%的隔代抚养老人都将“缺乏祖孙皆宜的休闲项目、场所及设施”作为影响自己选择休闲场所和服务的主要因素之一。
调查及问卷中我们还着重获取了这两类老人的月平均休闲消费支出和可接受消费支出数据, 虽然二者对比数据并不具有严格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但访谈中我们发现, 进行隔代抚养的老人及他们的子女对祖孙共同参与的游乐及学习项目上表现了出强烈的兴趣, 并且表示愿意在此方面承担更多的消费支出。
三、发展“隔代休闲”经济, 提高老年群体休闲生活质量
近年来, 由于隔代抚养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关注老年群体休闲生活质量, 提高他们的休闲满意度, 就一定要同时考虑到与老年群体共同参与休闲活动的低龄儿童。这必然要求我们转变理念, 清楚地认识到老年休闲产业与低龄儿童娱乐教育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认真调研, 深入了解二者的休闲需求、消费能力及费用来源, 寻找市场空白, 发掘新的商机。
1、社区休闲场所。目前, 在许多社区建设及改造中, 成人健身休闲场所与儿童游乐场所是相分离的, 且据观察室外成人健身器材的主要使用者为本社区老人。这样需要照管幼儿的老人在儿童活动区只能闲坐或与他人聊天儿, 而老年人在进行健身锻炼时, 同行的幼儿往往只能在成人设施上游戏打闹,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童因器械不合适而受伤的概率。因此, 房地产开发商可否考虑在进行社区建设及改造时, 将儿童娱乐设施与成人健身器材混合设置, 既便于老年人看护幼儿, 又可使祖孙两代同时进行休闲活动, 各得其乐。另外, 体育器材的生产制造商也应投入资金和力量研发适合多种年龄阶段共同使用的、更加安全的大众健身产品。
2、商业游乐项目。现阶段, 各大中城市儿童游乐场所遍地开花且收费不低, 然而这些游乐场所往往忽视了陪同家长的一些需求。且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中, 陪同幼儿前往的主要为祖辈老人。如果能在这些儿童游乐场所适当设置适合成人, 尤其是老年人的休闲器材或开发祖孙共同参与的休闲娱乐项目, 必能使同行老人摆脱无聊感并增加脑力及身体的锻炼, 提高他们带孙辈前往的欲望, 从而增加营业收入。
3、休闲玩具开发。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开发也是目前一大市场空白。祖孙共同操作的玩具有助于老人排解寂寞、灵活大脑, 还能起到增加交流、延年益寿的作用。然而, 我们在市面上却很难找到适合老年人或老少皆宜的玩具, 专门为老年人开设的玩具店或销售专柜更是不见踪影。因此,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老年人的怀旧心理发掘改造传统玩具, 以他们熟悉并擅长的游戏达到祖孙同乐, 传承文化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以开发儿童玩具的热情和专业态度积极研发老少合作或对抗类的玩具及电脑游戏, 让老人在不知不觉间锻炼大脑、增进亲情、愉悦身心。
4、祖孙旅游项目。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整体增长, 社会保险逐渐完善, 休闲旅游已成为退休老年人的重要休闲方式之一。据某旅游协会调查, 有近1/3 的老人愿意带孙辈一起出游, 有20.2%的老人曾经带孙辈一起出游, 有15.7%的老人为孙辈出游负担过全部或部分费用, 有77.1%的父母表示愿意为适合祖孙共同旅游的项目支付费用, 由此可见隔代旅游市场空间巨大。对于国内市场而言, 虽然亲子游异常火热, 但专门针对祖孙共同出行的旅游产品却至今未见。开发此类产品时不仅应考虑到老人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出行需求, 还要考虑到相关的法律问题。
5、教育培训机构。调查中我们发现, 不少老人对知识教育及技能提高类的休闲娱乐项目非常感兴趣, 而市场上相关的培训机构及课程却极度缺乏。老年大学普及程度低, 社区课堂不够专业, 培训缺乏系统性;相反, 儿童教育培训开展得却是如火如荼。具有一定实力及规模的培训机构是否可以考虑为需要接送儿童参加培训的成人, 尤其是老年人提供一些收费相对较低的培训课程, 如书法、国画、钢琴等。这一做法不仅为陪同老人解决了儿童上课期间的等候问题, 还可以直接增加培训机构的生源及收入。此外, 培训机构还应更加扩宽思路, 细分市场, 寻找新的培训项目。例如, 北京市就曾开设“隔代教育培训班”, 报名情况非常火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