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生产+品牌效应(精选4篇)
产业化生产+品牌效应 篇1
在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初期,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方面的竞争力,但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区域经济效应提高,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区域品牌建立在产业集群基础之上,区域品牌不能脱离产业集群这个实体而存在,不能像企业品牌那样衍生和进行品牌资产交易,区域品牌只能围绕着产业集群这个实体才能发挥其强大的辐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只有互动起来并产生强大的互动效应,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互动机理
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并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该地域某行业或某产品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根据区域品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三类:一是区域品牌是以产品品牌表现出来,区域提供给市场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此类产品可能是依靠区域内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如新疆的葡萄、西湖的龙井等;或者是依靠特定的技术工艺,如北京烤鸭。二是区域品牌是以企业品牌表现出来,区域内企业依靠优质产品或者良好服务,在市场上形成美誉度,此时区域品牌就和企业品牌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三是区域品牌是以集群品牌为载体表现出来,产业集群带来的低成本和高创新能力赋予区域产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在同行业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如嵊州领带、宁波服装。前两类我们可以看作产业集群的萌芽期,区域内在某一产业领域形成的企业较少,没有形成产业集群,但提供了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成市场美誉度,此时区域品牌更多的是以产品品牌或者企业品牌表现出来。随着区域内同类企业的衍生、发展,其配套企业和相关中介机构的产生,各个主体之间增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此时产生更多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作为产业集群的支撑,此时区域品牌是以产业集群表现出来。可见,前两类形成的区域品牌由于较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因此,作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相比较,其品牌效应更大,附加值更高。区域品牌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而发展,在产业集群不同的阶段,区域品牌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附加值不断增大,两者具体的互动关系如图1。
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如果区域的产品在市场上没有优势和影响力,区域品牌就不可能形成。区域品牌是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从区域产品到消费者的认知,形成区域美誉度,最终形成被大众接受的区域产业文化。区域品牌形成后,它是否能不断持久地扩大影响力,更依赖其有形资产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区域品牌作用的发挥。产业集群形成的专业化分工,以及集群内各主体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而创新正是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源泉。同时产业集群作为功能完善的一个产业组织形式,只有各个组织之间有效协作才能更好地管理与维护区域品牌,不断提高区域品牌这个无形资产的价值。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的一种无形资产,同时也可以看作一种制度。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能为每个企业带来利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策略和行为,区域品牌也能促使集群内衍生更多的品牌,反过来又不断提高区域品牌的品牌支撑基础。作为一种制度,随着区域品牌的形成,与之相伴随的区域品牌文化和关于区域品牌管理的规章制度,将制约集群内企业的行为。区域品牌文化促使集群内企业对所在区域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它为了区域品牌这个荣誉而努力,而不会轻易去损害它,这样促使集群内企业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区域品牌也增强了集群对外部的吸引力,提高消费者大众对区域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作为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它对利用区域品牌公共物品的属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区域整体利益的企业进行惩罚,迫使集群内企业产生协同效应,共同经营区域品牌,不断提高区域形象,促进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的效应分析
1.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品牌的形成。
产业集群是特定领域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空间上的集聚。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集中于特定产业生产过程的企业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企业专攻于自己擅长的生产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技术。同时产业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区域内企业获得了广泛的规模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企业的成本普遍下降。最终导致集群内产品形成价格低、质量优、样式多等特点,从而使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产品的主要供应地,同时也形成了产业壁垒,很难在别的区域形成同类的产业集群对它构成威胁。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提高了区域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形成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这为区域品牌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 产业集群包含了区域品牌的内涵要素。
产业集群的属性包括根植性、专业化和学习性,而这些正是形成区域品牌的基础。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凸显了区域品牌的区域性和品牌个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以区域内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为背景,表现为有本土特征的内生性,在区域内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大量中小型企业的集聚。正是由于产业集群的根植属性,才使得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这种独特个性在大众脑海中的印象不断被强化,使其个性不断被人们认识、认可、接受而逐步固定下来,成为区域产业的独特个性,并随着时间的累积,凝结为区域经济的象征性符号,成为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品牌的个性象征,当大众需要该产业产品就会联想到该区域产业集群,此时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就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特征凸显了区域品牌的产业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在一个区域内选择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并不是区域内所以产业都能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能形成专业化分工,区域内每个企业专攻于自己擅长的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而提高自己企业产品的质量。产业集群的学习性特征是区域品牌的核心,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传播,容易促进企业创新,形成区域创新系统,也使产业集群内衍生出大量的中小企业,使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其他区域无法超越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壁垒。
3. 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氛围是区域品牌的持久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特定领域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空间上集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频率加快,面临的竞争更加直接,企业之间不会面对其他企业创新视而不见,它们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会不断地进行创新,这样最终的结果使得集群内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为区域品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产生一个企业品牌带动其它品牌的衍生效应,这样让区域品牌的建设有了品牌支撑基础。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学习性特征,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隐性知识的交流,这是产业集群内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因为创新过程涉及大量隐性知识的投入。许多企业就是为了获得创新优势,倾向于企业在地理上相互接近,这样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特别是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企业之间地理接近的必要性也随之增加。集群内企业知识背景和商业运作模式的相似性可以很好地在产业集群内得到利用,主要基于产业集群提供的资源进行合作创新。可见,产业集群是一个天然的创新系统。
4. 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品牌的管理与维护。
区域品牌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是集群内企业共同拥有的无形资产,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些企业可能利用这一属性,以低质量的产品利用区域品牌的荣誉充斥到市场中去,这样会造成“柠檬市场”效应。“柠檬市场”主要描述的是产品卖方比产品买方拥有更多的产品信息时,低质量的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的产品的现象,从而使市场上产品质量逐渐下降的情形。然而,质量是区域品牌的生命基石,质量下降会使得区域品牌的形象大打折扣。产业集群作为一个专业化分工的网络系统,从投入到产出,每一个企业专注于一个生产过程,相对于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这样的专业化分工对产品的质量有了更好的保证。由于广泛的市场选择,有问题的上游产品无法流动到下游,这样使得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把产品的质量控制融入到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当中去。区域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约束和保证,才能让区域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区域形象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三、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
1. 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对产业集群的效应。
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是基于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氛围、现代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集群内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各自经营目标可能存在冲突,这就可能导致产业集群内竞争秩序混乱,就像企业内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指导公司的运行方向,企业的员工不知道企业发展蓝图,自然作为企业的一员也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导致公司人心涣散,这样企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就如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使集群内企业产生协同效应,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增进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不断促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实力,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的实力。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得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是在共同价值观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因此企业之间的发展目标不会有很大的冲突,不会因为一家企业的发展而损害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利益,使得每个企业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区域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共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2. 区域品牌的利益约束机制。
区域品牌可以看作产业集群的一种无形资产,是集群内企业共同拥有的。良好的经营能为集群内所有的企业带来收益。此时,集群内的企业拥有共同的利益,这需要大家共同的经营,某一个企业的投机破坏了区域的形象,损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而是集群内所有企业的利益,因此大家的利益被拴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目前产业集群内存在的经营秩序混乱,就是因为大家没有共同的利益取向,不同的企业各自为战,没有考虑到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一家企业可能为了短期利润生产伪劣产品,破坏了整个区域产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损害的是区域产业整体的利益。通过打造区域品牌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个问题,形成利益约束机制,企业之间相互监督,当一家企业行为损害了区域整体利益,就会受到集体的惩罚。
3. 区域品牌促使区域内相关产业品牌的衍生。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仅是本产业独立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与相关产业的密切合作和交流,一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也需要上游产业的技术配合,如上游产业提供给下游生产要素不符合下游产业的要求时,就会限制下游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集群内产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产业的发展就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进步。区域品牌反映了区域内某一个产业留在大众心中的印象,是该产业的象征符号,对该产业有促进作用。同时对该产业相关的产业也有促进作用,一个区域品牌的形成也表明其相关配套产业较完善,其生产能力和技术能跟上主导产业发展步伐,其能力也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受。在区域品牌的影响下,其相关产业内的企业也会走品牌的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附加值。如一个服装产业集群能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在集群内集聚,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研发生产技术,提高各自的核心技术。服装产业品牌的发展,能更好地提高其配套产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有利于配套产业内企业如纺织企业、面辅料企业、纺织服装机器企业的发展,在区域品牌的影响下,这些企业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见,区域品牌的形成能带动相关产业的企业发展,从而促进更多的企业品牌在配套产业内衍生。
4. 区域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要素到产业集群内,促使产业集群升级。
区域品牌反映的是区域内某产业的整体形象,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高说明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强。一方面,良好的区域品牌文化会吸引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人才到此区域来寻找发展机会,这样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看重产业集群内良好的配套设施,带来技术在该区域内进行投资,不仅仅使自己得到了发展,也促使集群内相关配套企业技术得到升级,最终促使产业集群得到升级。最后,有的企业是由于集群内创新氛围带来了资本投资,和集群内企业进行合作,解决了集群内一些企业缺少发展资金的难题。可见,通过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树立产业集群在人们心中良好的形象,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该区域来发展,更多的技术和资本到该区域来投资,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升级,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保证产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5. 区域品牌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营销能力。
中小企业单独创建国际品牌困难大、时间长。区域品牌相对单个品牌,其品牌效应更加持久,且能覆盖集群内所有企业,为它们带来利益。通过区域品牌的打造可以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形象,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知名度,增强区域吸引力,扩大区域影响力,促进集群内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形象的推广。如果有政府出面对外宣传区域品牌,其权威性和说服力都远远超过单个企业单独进行的营销活动,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美誉度、创造需求、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产品销售等。区域品牌的识别性让消费者很快了解其产业集群的核心专长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可以使消费者放心地在集群内企业做出选择,获得让自己最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如人们谈到领带就会想到“嵊州领带”,就是因为它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消费者乐意去接受它。区域品牌树立后,采取的整体营销策略,发挥集群的整体优势,使得每个企业花费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回报。目前我国缺少国际性知名品牌,国内知名品牌与国外知名品牌存在很大的差距,依靠单个品牌与国外品牌进行竞争较难,可以依靠区域品牌,形成企业联盟,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进行竞争,不仅提高了集群内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也使产业集群得到升级。
由上可见,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互动会产生三大效应:一是对集群内部会产生聚合效应,因为区域品牌文化内涵和利益约束机制使集群内企业更加协同,增加了交流合作,促进了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品牌无形资产的价值。二是对集群外部产生磁场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才到集群内来发展,资金和技术到集群内来投资,促进更加强大的区域经济体产生。三是辐射效应,不断提高区域产业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提高了集群内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有利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展开,同时也带动了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衍生更多的企业品牌。
产业化生产+品牌效应 篇2
但值得注意的是, 从2009年12月登陆苹果App Store以来, 一款由Rovio公司开发、名为“愤怒的小鸟”的手机游戏不但存活至今, 而且长时间都位居热门游戏排行版首位。这让人不得不思考, 这款风靡2011年全年的游戏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大、小国家战略各不同
“游戏化”是2011年众多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中所追求的重要特质。所谓游戏化, 就是利用从视频游戏中借鉴的科技手段来吸引顾客。游戏化的目的就要将平凡的用户体验变得不平凡, 进而使人们反复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正是依靠这一准则, Rovio公司将“愤怒的小鸟”成功推上了世界舞台。
“我们很早就认识到, 进军主流国家主流市场并不容易。因此我们在小国家采取了跟随战术。”Rovio营销主管Matt Wilson表示, “第一站选在芬兰的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 ‘愤怒的小鸟’在经过了几百次购买之后便成为最畅销的应用。在瑞典和丹麦, 以及随后的希腊和捷克都是如此。”与此同时, Rovio还找到了进军主流市场的方法, 即借助Chillingo这家已经成功销售过多款游戏的独立发行商的力量, 与苹果保持良好的关系。
截至目前, 这款游戏的下载量已经超过5亿次, 12月19日, Rovio公司又公开表示考虑近期在中国香港上市。
在合作中寻求协同
对于今后的发展, Rovio北美区总经理Andrew Stalbow十分自信。在他看来, 一些游戏拥有了受众以及忠诚度, 但它们不一定能够创造出能够扩展到其他产品线的品牌, 但Rovio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Rovio公司提倡, 游戏开发商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其游戏产品, 游戏开发商应在迎合品牌营销者需求的同时, 对游戏进行塑造和协调, 并为其玩家提供与品牌互动的新途径。为此, 近日Rovio公司也在积极地与万多福开心果、谷歌Chrome浏览器以及20世纪福克斯等公司的大品牌项目进行合作, 欲拓展游戏之外的其他领域。
产业化生产+品牌效应 篇3
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都把分工与专业化生产视为经济发展的源泉。以亚当·斯密 (AdamSmith) 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 关注的焦点是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在《国富论》中, 亚当·斯密指出, 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力增进, 而劳动生产力增进的根本原因被归结为分工,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 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AdamSmith, 1776) 。以杨小凯 (Yang) 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分工水平的深化会带来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思想, 并把这一思想模型化。在“杨小凯—博兰德的分工演进模型”中, 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探讨了劳动分工的内生演进机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 指出分工具有自我强化、自我循环的“路径依赖”, 分工演进本身具有报酬递增的特征, 分工在动态上的报酬递增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微观基础 (YangX, andBorlandJ, 1991) 。
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都在理论上论述了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指标数据采集的困难, 当时并未对分工与专业化促进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拟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 利用广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数据, 利用相关统计软件, 对欠发达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以检验专业化生产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的途径。
2.计量模型
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指出, 分工的演进及专业化生产的深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这一思想, 结合新古典学的经济发展模型, 本文建立的计量模型如下:
undefined
模型中pgdp表示人均生产总值、l表示就业人数, k表示资本量, s表示欠发达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 ε是残差项, 服从0均值、同方差 (δ2) 的正态分布。该模型表示了欠发达地区人均GDP与劳动投入及专业化生产水平之间的关系, 这是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生产函数的扩展, 加入了专业化生产水平变量, 目的是考察专业化生产对人均GDP的影响程度。
根据前面理论假设, 专业化化生产水平越高, 经济发展就会越快, 因此预期专业化生产水平对人均GDP的影响为正, 另外, 劳动、资本投入对人均GDP的影响也都为正, 因此模型中β应该为正。
3.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整个样本涵盖了广西60个县 (市) (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8个, 自治区级贫困县19个, 一般县 (市) 13个) 数据。模型中, 人均生产总值、就业人数、资本量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 本论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 可以直接从统计年鉴中查找。专业化生产水平没有直接的指标, 本文采用一个地区的商品化程度或贸易依存度来反映这一指标。其定义为来自商品交易的消费额与总消费额 (包括自给部分) 之比, 本研究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来自商品交易的消费额”。
另外, 由于没办法直接得到欠发达地区居民总消费额,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计算:总消费额=当年个人可支配收入-当年新增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年末人口;城镇年末人口=年末总人口-乡村年末人口;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年末人口, 当年新增储蓄=当年储蓄余额-上一年储蓄余额。这些指标中, 储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末总人口、乡村年末人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可以直接从统计年鉴中查找。依据指标体系, 查取《广西统计年鉴》 (所得原始数据数值备取) , 经过以上方法计算处理, 可得各样本专业化生产指数 (见表1) 。
4.计量分析
4.1基本模型估计结果
用计量软件Eviews, 利用以上相关数据对模型 (1) 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反映在表2中。
从回归结果来看, 检验模型线性关系的F值通过了检验, 判定系数和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4179和0.3867, 说明模型对现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LOG (L) 的t值为-1.2120, P值为0.2306, 都通不过检验, 有必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4.2修正模型及其估计结果
考虑到欠发达地区富裕劳动力较多, 劳动量的变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 (从LOG (L) 的系数来看, 其为负值, 可以支持这一假设) , 因此考虑在模型 (1) 中减掉劳动因素, 修正如下:
undefined
利用以上相关数据对模型 (2) 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反映在表3中。
从回归结果来看, 判定系数和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分别为0.4027和0.3817, 说明调整后的模型对现实具有较强的解释力;t值、F值都通过了检验, P值为0.0000, 说明方程拟合程度较好, 模型参数统计显著。解释变量k、s的系数分别为0.2703和0.4416, 说明资本上升一个百分点时, 人均GDP上升约0.27个百分点;专业化生产指数上升一个百分点时, 人均GDP上升约0.44个百分点。
5.结论及政策含义
根据以上对广西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欠发达地区, 分工演进、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远远大于资本、劳动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工演进、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 要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努力提高当地的专业化生产水平是关键。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上、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2]Yang X, and Borland J.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460-482.
[3]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4]杨小凯, 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b.90-111.
产业化生产+品牌效应 篇4
1、产业不完全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资源禀赋结构或市场需求环境发生变化后, 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上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发生, 此轮转移的方式与前几轮产业转移不同的方式, 对国际经济产生了深深的影响。Judith M.Dean (2008) 研究发现中国的贸易增长很大部分归因于国际分割生产。对跨国公司分割生产方式的研究对我国的产业区际转移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产业的不完全转移是指当企业基于比较优势原则采用价值链分割生产模式时, 主导企业根据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 通过授权、契约或持股投资、外购、外包等多种方式将某些环节进行纵向分离, 即跨国公司通过对产业价值链裂解, 使得价值链某些环节发生地域上的分割转移, 而非产业价值链的整体转移, 表现为产业研发、销售和生产的分离。产业不完全转移下, 产品完整的产业链条已经被跨国公司裂解为片段化的链节, 在空间上离散分布于不同地区、国家, 产品可以通过价值链的全球分工进行生产, 发生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转移。当前, 产业转移已从传统的整个产业转移变为某一价值链环节或某一工序的转移, 即产业的不完全转移。
2、产业不完全转移下, 承接地产业发展的“锁定”效应
在产业不完全转移下, 承接地承接的不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 只是价值链上的一些环节。在此情况下, 承接地虽然承接了产业转移, 仍然无法独立地完成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现实中, 承接产业转移, 有利于承接地参与分工, 解决就业, 并逐渐实现产业的生产能力。然而, 在不完全的产业转移下,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只是将产业价值链环节中劳动密集型环节如组装、零部件生产等转移到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 (地区) 完成。对承接地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锁定”效应,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获取较低的利润。根据“微笑曲线”理论, 价值链就像人在微笑时形成的U型曲线, 两端的研发和营销等利润高, 而中间的生产制造环节利润率最低。目前,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剥离外包等方式, 不再占有整体的产品价值链, 而是占有价值链的研发或营销等高端环节, 将制造装配等低利润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以, 承接地区承接产业的利润绝大部分被跨国企业所摄取。如苹果的i Phone, 其中大部分来自富士康的“中国制造”, 750美元的高端i Phone, 富士康只能拿到25元。
(2) 承接产业被跨国公司管理, 承接地产业缺乏自主发展能力。承接产业不完全转移下, 承接地企业只是根据生产订单, 随后交付给买方。而产业价值链两端的研发、销售等还控制在跨国公司的手中, 承接地企业难以接触到。产业不完全转移下, 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价值链分工中发挥治理作用, 承接地企业没有研发、品牌和自己的销售渠道。因此, 强大的国外订单的依赖, 缺乏行业自主发展能力。同时, 价值链中加工组装等低利润环节对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比较敏感。如果承接地区随着经济发展, 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 跨国公司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再次进行资源配置, 重新选择成本低的生产场所生产, 即再次发生产业的不完全转移, 先前承接地的产业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有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
二、模块化生产在产业不完全转移中的反锁定效应
在产业不完全转移下, 其产生的“锁定”效应不利于承接地产业的持续发展, 如何突破“锁定”状态, 成为当前以发展中国家 (地区) 为首的承接地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 出现了新的一种生产网络模式———模块化生产。董俊武 (2009) 认为之所以称之为模块化生产, 关键在于在价值链环节中存在明显的结点 (模块) , 结点之间有关产品和流程的技术规范的信息都是高度正式化的信息, 即它们之间是通过众所周知的标准化协议连接而成的, 而在每个高度专业化的价值链结点业务中, 保持了一体化而且是基于隐性知识的连接。当某一环节实现模块化生产时, 该环节上的生产企业可为行业内多个需求企业, 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产品。图1中, 为了简化假定有两个企业A和B (属于相同行业或不同行业) , 企业均采用了价值链分割生产模式。其中某环节的生产可使用模块化生产, 当产业的可分割技术实现后, 它们都分别从价值链中独立出来, 并且此环节的产品可供企业A和企业B的生产使用。模块化使该环节的供应商价值链分割生产后在生产网络中与主导企业的关系由顺序式的上下游关系转化为立体的网状关系。所以, 采用模块化模式的供应商的产品可供给多家企业。
1、模块化生产有利于承接企业进行价值创新, 增加利润
Kim和Mauborgne (2005) 认为, 尖端技术等并不是唯一的价值创新的关键要素, 创新与效用, 价格, 成本整合起来才能进行价值创新。模块化生产给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带来的灵活性和组织间的灵活性效应, 使模块化产品或服务也具有灵活性, 差异化与低成本产生了价值创新。另外, 实施模块化生产有利于处于附属地位的供应商成为新的有一定市场控制力的企业, 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因为产业不完全转移的主导企业往往选择那些可以提供更多增值和生产服务的供应商, 从而促使供应商展开竞争, 将业务范围扩展到新的领域, 如面向应用的研究和开发、物流、供应链管理等, 从而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 不断提高竞争力、利润得以增加, 进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成为有影响力的供应商, 从而避免其陷于初始的锁定状态。
2、模块化生产使得承接地产业具有自主发展能力
当供应商提供模块生产的能力很低时, 主导企业往往会给承接地供应商提供很多帮助以完成订单, 并且在此过程中实施干涉、监控供应商。在主导企业帮助下的模块将是趋向于专用性以排除其他公司分享由他们的努力带来的好处, 进而承接地企业仍被锁定在主导企业的生产网络中。然而, 当承接地企业实施模块化战略, 并有能力提供生产所需的全部模块时, 主导企业对承接地供应商的监测和控制很小, 两者就变为合作伙伴关系, 而非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于是, 该供应商就可以为行业内多个需求企业 (见图1) , 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产品, 使其在生产网络中的附属地位中逐渐走向独立地位, 不完全依赖于主导企业, 具有自主发展能力。
三、启示
近年来, 伴随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这不仅有利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也促进了产业承接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 研究产业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承接地积极实施模块化战略, 突破承接产业不完全转移下可能面临的产业发展的锁定状态。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如何协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已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从发展经济学和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显示:产业区际转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因此, 我国各级政府都在鼓励产业转移, 尤其是产业的区际转移。当前的产业不完全转移有利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上位, 与此同时, 承接产业又面临着可能被锁定的风险。对有关模块化生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产业不完全转移下, 承接地企业如何进行反锁定。中西部新进入某市场的企业应专注于某一部件或产品的一个环节的生产, 实施模块化发展战略, 这样可为产业中其他企业或不同产业的其他企业提供产品, 使其不必投入大量资本就能较容易地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实现生产成本的持续下降, 还可摆脱嵌入产业价值链分工后的锁定状态和产业价值链中的附属地位。所以, 在促进我国的区际产业转移时, 承接地应积极地实施模块化战略, 突破承接不完全产业转移可能的被锁定状态。
摘要:当前, 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属于产业的不完全转移。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不完全转移及其对承接地产业发展的锁定效应然后研究了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反锁定”效应, 最后得出启示在促进我国的区际产业转移时, 中西部承接地区应积极的实施模块化生产战略, 突破承接不完全产业转移时可能的被锁定状态。
关键词:模块化生产,产业不完全转移,反锁定效应
参考文献
[1]Judith Dean, K.C.Fung, Zhi Wang.How Vertically Specialized is Chinese Trade[J].U.S.ITC, No.2008.
[2]董俊武、陈震红:模块化生产网络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组织与分工模式[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9 (6) .
[3]W.Chan Kim, Renée Mauborgne.Der Blaue Ozean als Strategie[D].Hanser Fachbuchverlag, 2005.
【产业化生产+品牌效应】推荐阅读:
产业聚集效应10-25
产业经济效应09-12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05-10
区域产业品牌06-24
产业集群品牌07-09
产业化生产09-10
玉米生产机械产业化10-05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促进产业快速发展09-26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引领品牌农牧产业发展10-25
以特色打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