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论文

2024-05-19

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论文(共9篇)

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论文 篇1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歙县茶产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促进该地区茶叶产业提升对策, 包括推进茶树良种引进、土地流转、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农培训, 提升茶园效益, 提升茶叶加工水平, 实施品牌战略以及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等。

关键词: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歙县

歙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内, 该县茶叶产量产值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近年来, 全国各地茶叶主要产区发展较快, 歙县茶叶产业落后面貌进一步加剧。进一步提升茶产业, 促进茶树良种化, 茶园管理和鲜叶生产规模化、机械化, 茶叶加工清洁化、标准化, 茶叶产品品牌化是茶叶产业发展根本出路。同时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 推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结合, 走出茶产业发展的新道路, 是该县茶产业发展提升的主要任务。

1 歙县茶产业现状

1.1 鲜叶生产

茶树品种:当前该县主要茶树品种为黄山大叶种, 随着近年来无性系茶树品种进一步推广, 无性系茶树种植面积有进一步提升, 全县目前无性系茶树种植面积达到3 333.33 hm2, 占茶园全县茶园面积的18.7%。茶树品种选育方面也有较大进步, 特别是本地黄山白茶、翠绿系列等无性系良种的选育, 极大地优化了茶树品种, 为下一步茶叶品质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茶园建设:一是建园基础较差, 大部分茶园建立在土层较薄的贫瘠坡地。二是茶园立体化种植较多, 茶园套种情况较多, 主要套种桑树、果树、菊花、油茶、油菜、大豆等作物较多。三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导致人均茶园管理面积增加, 出现部分茶园抛荒严重[1]。

茶园管理:茶园管理粗放, 重采摘轻管理, 树势老化严重。为保持树冠, 便于采摘毛峰, 一般茶园春茶采后或秋季进行重度修剪, 夏秋茶采摘量少, 中低档茶产量较低, 极大地影响了茶园的单产效益。

茶叶采摘:由于名优茶毛峰较多, 茶叶采摘以手工为主。而中低档茶是在毛峰采摘后的茶树上采摘鲜叶, 导致中低档茶无法机采, 故采摘效率较低。目前, 名优茶的采摘主要以手工为主, 名优茶的机采需要在农艺、茶树的选育和农业机械的改进等多方面进行研究[2]。

1.2 茶叶加工

主要茶叶加工种类:该地区茶叶主要加工种类有黄山毛峰、屯绿、龙井、大方、红茶等。

茶叶加工方式:作为该地区主要的茶叶品种, 黄山毛峰的加工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为主, 规模化的毛峰初制厂较少, 黄山毛峰的质量良莠不齐, 影响了黄山毛峰的品质。对于大宗茶屯绿, 由于初制厂散、小以及设施比较落后, 茶叶的清洁化存在较大的问题。随着歙县茶叶产业提升政策的实施, 对于新购连续性茶叶生产流水线设备以及初制厂房改造进行补贴, 在清洁化程度上有一定的提高。

1.3 茶叶产品销售

该地区由于品牌经营弱,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影响力的品牌。茶叶经销商各自经营, 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经营茶叶,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知名度不大, 在全国茶叶品牌竞争中处于劣势。其中较为知名的茶叶企业为汪满田茶叶有限公司。

2 歙县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歙县地区茶产业在茶园、茶叶加工、销售等环节都存在着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茶园

一是现阶段茶树品种改良滞后, 传统茶树品种黄山大叶种数量处于绝对优势。其品种适宜生产毛峰、屯绿等茶叶, 但茶叶生长不够整齐, 与无性系茶叶生长较为整齐的特点区别较大, 适宜手工采摘, 但不适宜现在的大面积茶园的规模化和机械化采摘, 影响了采摘效率。二是茶园基础较为薄弱, 土层浅, 不利于耕种。多数产茶乡镇茶园地坡度较大, 同时在茶园基础灌溉设施、植保设施建设方面落后, 制约了茶园单产产量和效益。三是茶园散小化。当时土地承包时, 考虑土地分配公平, 将较大茶园分的很小, 然后承包给各个农户耕种。由于现在有些农户外出务工, 劳动力锐减, 致使部分茶园荒芜。四是茶园管理力度不够, 由于本地区一般只采摘春茶, 茶园下半年基本处于放养状态, 此时茶园病虫害严重, 影响了第2年茶树茶量。

2.2 茶叶加工

由于主打名优茶黄山毛峰, 在茶叶加工上, 主要以家庭手工加工为主, 主要问题表现为毛峰质量良莠不齐, 清洁化水平较低。作为饮用的茶叶清洁度是至关重要, 这关系到茶叶商品信用度问题。而对于大宗茶屯绿, 由于生产的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家庭初制厂, 其茶叶的质量和清洁度问题极为堪忧。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在茶叶中添加各种其他物质, 如白糖等, 极大地损害了本地区茶叶品质的信誉度。

2.3 茶叶销售

茶叶销售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个好的品牌茶叶可以带动地区茶叶产业的升级提升。歙县地区由于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茶叶商业品牌, 无法带动茶叶加工、茶园改造等方面的进步。茶叶经销商各自经营居多, 他们都通过自己的渠道销售茶叶, 在品牌的塑造、带动茶叶加工、茶园改造升级上力度不够, 极大地制约了本地区茶叶产业的良性发展。

3 对策

3.1 改造低产茶园, 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力度推进茶园茶树良种化。通过实施开发、引进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实施补贴政策, 鼓励农民改造提升自己现有茶园, 为实现茶园管理, 鲜叶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打下基础。发展一些市场前景广阔的品种, 如氨基酸含量较高的黄山白茶、浙江的黄茶等市场价格较高的茶树良种, 来提高本地区农民收入[3]。二是改造低产茶园。引导和鼓励种茶大户进行土地流转, 从外出务工人员手中流转茶园, 实现统一管理, 既利于建立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又可缓解因劳动力锐减, 造成茶园抛荒的趋势。通过改树、改园、改植换种等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促进茶园生产水平的提升[4]。三是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扶持, 建立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开展无公害认证。同时在茶园中实施植保设施工程建设, 如安装太阳能杀虫灯, 生物诱导杀虫设备, 减少农药使用量。

3.2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提高茶农技术水平

通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在农闲季节有计划地对全县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民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茶园管理水平及茶叶制作水平。

3.3 提高茶园效益, 改善和提高茶叶加工水平

一是提高茶园单产效益。在茶叶价格无法提升时, 鼓励夏秋茶的采摘, 通过延长茶园采摘时间和发酵茶黑茶类制作如祁门安茶等, 来提高茶叶收入。二是改善和提高茶叶加工水平。通过实施清洁化工程, 建立连续的流水线生产机械, 提高茶叶的品质, 为打造品牌建立基础。需要对乡镇级的茶叶初制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加大力度, 由县茶叶办负责组织, 各乡镇农业站负责实施, 对全县各乡镇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初制厂进行清洁化改造, 引导淘汰弱小的家庭茶叶加工作坊, 为提升歙县大宗茶质量助力。

3.4 实施品牌战略, 深入挖掘茶文化

一是实施品牌战略。只有拥有知名品牌, 才能吸引消费者群体, 才能有效占领市场[5]。县茶叶办要推动大型茶叶企业打造品牌, 推进歙县茶叶品牌的提升和壮大。二是深入挖掘茶文化, 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建立体验型茶园区块, 充分发挥黄山市旅游优势, 让城市居民享受茶叶采摘及农村生活情趣, 感受乡村文化。打造生态茶园观光园, 吸引游客在茶园地头边品茗边欣赏风景。通过举办采摘节、摄影节等活动, 拓宽茶叶经济效益, 延伸茶产业链, 促进茶文化的传播, 从而将茶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1]。

4 结语

在全国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全国主要茶叶产区茶产业水平有较大提升。歙县乃至全省茶产业边缘化严重, 包括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产茶主要区域, 在全国的知名度下降, 市场份额占比减少, 极大地冲击了茶叶生产者的效益, 从而影响了茶产业改造升级动力。这需要引起政府、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极大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胡武祥.劳动输出型地区茶叶生产现状及结构调整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7) :106, 110.

[2]胡武祥, 张祥录, 朱昌杰.茶树育种方向与品种资源保护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4) :40-41.

[3]沈周高, 江稳华, 方世辉.安徽省歙县黄山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26) :36-40.

[4]余根梅.低产茶园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7) :85-86.

[5]田雪飞.株洲县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茶叶通讯, 2011 (1) :34-36, 39.

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论文 篇2

(一)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全省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针对茶叶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和复杂多变的形势,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的战略方针,强化措施,加大扶持,狠抓落实,茶叶产量、茶农收入、企业效益、财政税收、市场份额实现了大幅增长。2009年,全省茶园面积532万亩,居全国第1位,比“十五”末增长62.3 % ;茶叶产量18.3万吨,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57.9 % ;茶产业综合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52%。一批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及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普洱茶从传统的“砖、饼、沱”向袋泡、茶粉、茶膏、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拓展,中国茶叶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云茶国内销区版图已从珠三角等传统销区向东北、西北和中部地区拓展,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已经凸现,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

重要贡献。

(二)茶产业发展迎来良好机遇。近年来,云茶产品尤其是普洱茶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消费增长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云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普洱茶国家标准及管理办法的发布,加之“绿色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国际、国内市场对无公害、绿色、有机茶产品的需求正在逐年递增。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建设,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

西部转移步伐加快,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力度加大,并将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大对云南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西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和流通集散中心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外茶叶主产区受到战乱、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茶叶产量减少、市场推广乏力,为云南茶叶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带来了难得机遇。

(三)加决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尽管全省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云茶产业还存在着原料生产质低量少、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基础理论研究不深、品牌兴茶工作滞后,质量认证进展迟缓、精深加工较为欠缺,加工企业设施落后、销售市场亟待拓展等问题。同时,消费者对茶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国际上对茶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出口产品面临国际技术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实现我省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跨越的任务十分艰巨,迫切需要我们在进一步分析国内外茶叶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做强做大。

(四)加快茶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茶产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已成为广大茶叶主产区的支柱产业和600多万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快发展茶产业,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战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突出和特

婺源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篇3

1 婺源茶产业的现状

1.1 婺源茶产业发展现状

婺源县先后被评为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十大特色产茶县、江西十大产茶县之首、全国首批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婺源茶业经济总量稳居江西省第一。婺源县现有4个省级茶叶龙头企业,13个市、县级茶叶龙头企业和8个茶农协会。201 1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7.5万亩,茶叶产量9100吨,同比增长10.3%,其中名优茶1400吨,同比增长9.3%;加工贸易量3.1万吨,同比增长19.2%;茶产业系列产值10.2亿元,增长20%。其中茶叶农业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14.3%,茶叶加工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21.4%,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茶业三产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24.3%[1,2]。婺源绿茶产品获AA级绿色食品认证6个,有机食品论证11个。

1.2 婺源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婺源绿茶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是婺源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婺源绿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保健功效等的特殊性迎合了当今人们对健康、文化的追求,使得婺源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参见表1)。但婺源茶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未能及时调整经营和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了很多问题,影响和阻碍着婺源茶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1.2.1 分散性的企业经营,制约婺源茶产业的发展

婺源县现有茶叶经营企业800余家,生产分散,企业经营规模小。大多数企业停留在小农经济式生产、家族式经营的状态;对市场缺乏研究,对产品开发缺乏论证,重创牌,疏经营,效益差;在商品贸易上,产销结合不紧,重流通,轻基地。在行业管理上,缺乏权威的统一协调机构。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法制不健全,市场监管力度弱,企业缺少自律意识。全县的茶叶经营企业,依然是依照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经营,无法进行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市场优势无法形成,缺乏市场竞争力[3,4]。

1.2.2 茶叶产业科技和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茶技推广体系不健全,茶科所,茶机所缺乏科研基地,技术力量和科研推广经费缺少。乡镇茶技组织和队伍配备不齐全,严重影响了婺源茶产业的发展。同时婺源茶产业中传统的粗放种植方式与先进的集约经营方式并存,产业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低,管理不规范,对茶叶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缺乏正确认识;茶叶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经营者普遍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人员基本没有受过管理专业培训,严重限制着现有企业的发挥[4,7]。

1.2.3 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全县17.5万亩茶园,基本上仍处于原始管理模式,良种面积小,茶树老化,单产低,茶农与经营者的利益分配不均。茶农的小农经济意识强,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不符[5,9]。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技术服务体系、网络建设不全,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新型有机肥、生物农药研制和试验滞后,严重影响了茶园的产出率和农民的效益。

2 发展婺源茶产业的优势

2.1 生态环境优势

婺源县地处浙赣皖三省交界处,全县多为山地丘陵地带,海拔高,森林植被覆盖率达82%,为全国有名的生态县。山高云雾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酸碱度适中;空气清鲜,无污染,最适宜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婺源与安徽休宁、浙江开化接壤,其邻近的江西上饶、德兴、玉山、浮梁、乐平,安徽祁门、黟县、歙县、黄山、泾县,浙江常山、衢州、遂昌、松阳、龙游、建德、桐庐、淳安等,都盛产优质绿茶,构成了中国绿茶的“金三角”。金三角的中心地带即为婺源、休宁、歙县、开化一带。婺源县东北多高山,最高海拔在鄣公山擂鼓尖,为1629米。鄣公山,山高云雾多,终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因此鄣公山一带所产的绿茶品质特优[8,12,12]。

2.2 婺源绿茶的独特品质

婺源生产的“婺源茗眉”、“大鄣山茶”、“溪头梨园茶”、“林生茶”等都是品质特优的名品绿茶,其共同特点是:芽叶肥壮,外形紧秀多毫,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汤色碧绿清澈,滋味鲜浓而醇爽。

婺源历史上生产的传统绿茶,无论是土庄茶(即内销茶)还是路庄茶(即外销茶),品质都是非常出众的。清代宣统二年,婺源祥馨永茶号生产的珠兰细嫩芽茶,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得农工商部颁发的金牌奖。1910年以珠兰花窨制的婺源龙井茶,也曾获美国赛会一等奖。1935年出版的威廉·乌克斯(Willian H.Ukrs)《茶叶全书》评价婺源茶时称:“婺源茶不独为路庄茶(即外销茶)中之精品,且为中国绿茶中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汤色澄清而滋润。”1935年吴觉农、胡浩川《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提到:“皖南所产的珍眉绿茶以婺源为最多,故又称婺源茶……其中,婺源绿茶尤以质厚味香著称。”[5,9]

2.3婺源茶文化资源丰富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汉,盛于唐,茶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茶歌茶舞遍布乡野,诗歌楹联比比皆是,茶道,茶艺更是一枝独秀,民间茶礼茶俗异彩纷呈。近年来,由于婺源县旅游业的兴起,更促进了茶文化的蓬勃发展。

婺源县已建成省内最大的茶文化娱乐场所茶博府,为旅游提供一个集茶文化展示,购物休闲为一体的茶文化娱乐场所。目前,县城茶馆已发展到1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家,景区内大小茶馆也有10余家,婺源茶道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婺源文化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4,5,11,11]。

2.4 传统优势与发展机遇

茶叶是婺源县最古老的传统产业之一,对婺源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有着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上饶市人民政府、婺源县人民政府逐渐加大对婺源茶产业的扶持,给婺源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3 婺源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婺源绿茶从婺源县的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就要把婺源县建设成具有地方性、独特性并且茶文化氛围浓厚的“中国绿茶之乡”。要让婺源绿茶走出婺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就必须立足婺源当地茶叶资源的独特优势,发展成高效茶产业,促进婺源茶经济的崛起。

3.1 加强基地建设,提高茶产业生产能力

在开展标准良种茶园工程建设中,继续推广“一亩园、一万元”示范茶园的建设。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成果,逐步改变农民增收方式。通过生态标准茶园建设,提升茶园机械化水平,逐步实现茶园机械化作业,推广机耕、机剪、机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生产效率,促进茶农增收。

3.2 规范行业管理,提高茶产业行业自律能力

加强对婺源茶企业的监管,进一步强化茶行业管理。婺源县茶业协会要发挥组织、服务和协调作用,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整顿和规范茶叶市场,保证婺源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茶业协会各会员单位要自觉履行协会章程规定的权力和义务,遵守行业规章,履行行业职责,各会员单位要提高企业品位,严格自律,规范生产加工,确保产品质量,维护自身和“婺绿”集体品牌良好的市场信誉[5,6,10]。

3.3 建设功能齐全的大型茶叶市场

婺源是江西甚至全国的重要茶叶生产基地,由于婺源交通、信息不便等原因,茶叶要运输到各地批发销售,既增加人力,又增加运输成本,使婺源茶叶竞争力下降。婺源县在参考福建安溪、浙江新昌等地建设专业茶叶市场的前提下,政府可考虑在县城建设一个大型的茶叶综合交易市场,国有控股,集茶叶交易、茶叶质量监督管理、茶文化展示、茶叶培训为一体。实行茶叶溯源管理,市场内推行茶农实名登记卡交易制度,对守信的、复合条件好的茶农免收市场交易费等[4]。

3.4 完善婺源绿茶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进程,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没有高品质的产品作为基础,任何的市场拓展活动都是空中楼阁。提高茶叶的内在品质是提高产品核心的竞争力的基础。有机化种植、全程清洁化生产、优化制作工艺等都是茶企常抓不懈的工作。因此全面推行实施婺源绿茶证明商标、《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婺源绿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着手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从源头确保婺源绿茶的产品质量安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是工作重点,深化婺源绿茶标准化步伐,加强对茶叶生产、经营者和茶叶从业人员的茶叶质量安全培训、宣传,以教育引导为主,提高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提高茶叶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是提升茶叶整体质量水平、迎接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效举措。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加强对基地、企业、农户的技术培训、宣传和指导服务,整体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提高茶叶标准的普及率,加强标准化生产的监督检查和生产、加工、贮运、销售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2,3,7]。

3.5 以市场为导向,扶持龙头企业,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以市场为导向,巩固已初步形成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培植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实现资源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是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打破了原有的各自为阵、规模小、效益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劣势,将会对婺源绿茶走上集团化、规模化之路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实践证明,茶叶产业化经营是企业规模发展和效益提高的最好办法,只有走茶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才能使分散的企业和茶农有组织地进入流通大市场。龙头企业又是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部分。因此,要加大对江西华源茶业有限公司、婺源县聚芳永茶业公司、婺源县林生公司、鄣公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大鄣山绿色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的支持,稳定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婺源茶产业整体的发展[2,8,9]。

3.6 切实加强对“婺源茶”的宣传营销工作,让婺源茶走向世界

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论文 篇4

一、茶叶产业概况

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2825吨。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企业11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有6家企业生产有机品牌产品。已制订《乌龙茶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茶》标准。2009年有部分茶企、茶农开始研制红茶,红茶的加工技术初步趋于成熟。全市茶产业不断走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有机茶生产、品牌营销、产业化经营。

二、单丛茶产业优势

1、产地优势。潮州地处韩江中下游,是广东东大门,濒临南海,气候温和,平均气温21.4℃,日照时数2117.4h,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685.8mm,土地肥沃,山地资源丰富,是发展茶叶的最适宜区域。是广东省茶叶生产历史产地,是广东省乌龙茶发祥地和最重要的产区,盛产名优茶,最具发展名茶生产的历史优势和地域优势。单丛茶是潮州市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全国名茶之一,也是山区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列为国家茶叶出口商品基地。1995年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凤凰镇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称号,1996年饶平县被授予“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称号。

2、良种资源优势:经过茶叶科技工作者多年调查、筛选、利用、保护,现已筛选出较具价值的高香型单丛茶品种、品系80多个,拥有国家级茶树良种2个,省级良种5个。这些品种、品系含丰富的芳香物质,能生产出特殊自然花香或蜜韵。独具特色的品种资源,是潮州

单丛茶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品牌的优势和基础。

3、品质优势:单丛茶具有品质特征:一是具有特别的“花香丛韵”即为凤凰单丛;二是特殊的滋味,“兰香蜜韵”即为岭头单丛。凤凰单丛高山茶香气清高、细腻、持久,久泡不褪,香型明显,“丛韵”显露;中山茶香浓清爽,“喉韵”平和;低山、平地茶香气飘逸,有“杯面香”。岭头单丛高山茶花蜜香气清高持久,甜爽清润,蜜韵突出;中山茶花蜜香含韵;低山及平地茶有蜜香。单丛茶确为茶中珍品,有较大的发展景。

4、品牌优势。潮州市的六家有机茶生产企业通过经营有机品牌、市场调研、品牌市场促销和品牌服务等,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形象。潮州市的有机茶叶在国际、国内茶博会上屡屡获奖,如广东国宾集团生产的岭头单丛茶参加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日本)中荣获“国际名茶”金奖,该公司生产的“国牌单丛茶”在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韩国)中荣获“国际名茶”金奖。广东国宾集团高品质有机岭头单丛茶进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为国家接待特供茶。饶平县金利香茶厂“迎花树”牌水仙单丛茶产品曾被评为“单丛茶王”和“优质名茶”金奖;潮安南馥茶叶公司生产的“南馥”牌乌龙单丛茶产品曾被评为全国茶叶第一名,全国茶叶金奖、特等奖。

二、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生产要素制约 一是土地制约,凤凰及岭头宜开发种茶的土地空间有限。二是劳动力的制约,茶叶生产需大量熟练的劳动力,但近几年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外出务工,茶叶采制劳动力异常缺乏。

2、经营体制制约

千家万户和“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作为潮州茶产业的主体,使潮州茶叶产品出现了几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生产不规范,质量无标准;另一方面,是科技投入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再一方面是,经营管理不到位,产品宣传力度小,难于形成品牌效应。

三、发展思路探讨

1、科学制订规划

一是巩固和完善优质茶生产基地。改造和优化生产基地品种结构,修建机耕路,配套水利设施,改善基地生产条件。二是制订单丛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茶叶产业和相关产业扶持措施,鼓励、支持企业投资茶叶及相关产业;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加大力度举办和组织产品展销会、文化活动节,推介茶叶产品和生产加工企业。三是单丛茶生态和知识产权保护。认真做好现有茶树资源的保护,对古(老)茶树,落实以健身养护为主要内容的保护和管护措施,建立建全潮州单丛茶种质资源库;做好开山种茶的规划,制定地方性政策措施,防止过度开发,保护茶区生态平衡;对质量优良、表现稳定的品系,开展审定新品种申报工作,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加强引导,推动产业化经营

一是扶持茶叶及相关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实行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组建拥有生产原料基地的规模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改革现行经营形式,建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规模经营和资本经营,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政策引导和扶持茶叶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组织。在现有的潮州市各级茶叶行业协会(学

会)基础上,建立适应市场、有地方特色的茶叶经济合作组织,研究、探索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提高茶叶产业生产和经营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产业整体自我发展的能力。

3、加大科技投入,实施茶叶机械化采制

把科技发展作为支撑茶叶产业发展原动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我市茶叶优势产业的科技含量。茶叶科技部门根据潮州单丛茶的特性及适制性,一是研究增加茶类花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制作单丛红茶,制订红茶标准,让单丛红茶走出国门。二是研究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等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的最佳技术,带动推行潮州单丛茶机械化采制程度的普遍化。解决生产存在问题,提高单丛茶的品质及经济价值。

4、加强质量安全体系管理

安徽霍山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 篇5

一、霍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霍山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高,生产规模大,在茶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茶叶产业化水平不高,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市场开发、品牌建设、产业化组织模式等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

1. 生产基地初具规模,茶叶产量、产值达到一定规模。

霍山县是国家确定的100个茶叶出口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现有茶园12万亩左右。其中有机茶生产认证企业6家,认证茶园面积0.84万亩,无公害茶叶产地认证6万亩。万亩以上茶园基地有3个,千亩以上连片茶园11处。近十年来霍山县茶叶产量和产值是不断增加的。产量十年中每年的增幅为8.8%,近6年的增幅为9.9%。产值近6年的增幅为10.2%。产值的增幅高于产量的增幅。

2. 龙头企业初步形成。

龙头企业在带领茶农增收致富、开拓市场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霍山县现有绿茶初制加工厂近300家,名茶加工厂240个,茶叶精制加工厂1个。出现了绿力、雨佳、金茗等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企业有30多家,其中有28家已通过质量安全(QS)认证。部分龙头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并和广大茶农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茶叶经济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

3. 茶叶市场进一步拓展。

市场是茶叶实现其价值地方。霍山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批茶叶成品和原材料专业市场。尤其是大别山绿色商城的建立,为当地的茶叶发展和对外交流建立了便捷通道。目前霍山黄芽逐步销往南京、上海和北京等大中城市。霍山炒青绿茶除国内市场外,已销往欧美及中非市场。

4. 茶叶产业化模式初步建立。

在霍山县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中介组织带动型和“专业市场+农户”的市场带动型三种经营模式。几种方式的同时运作,不仅增强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农民的经济效益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二、霍山县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低老茶园比重大,平均单产低。

霍山县茶园的生产年代久远,再加之受到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不少茶园都存在严重老化的现象,老茶园面积约占茶园总面积的43%。茶叶单产低,全县平均亩产为625公斤/亩,略高于安徽,但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先进的产茶国和地区相比,差距就更明显了。

2. 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霍山目前有近500多个茶叶加工企业,但市级龙头企业就三家,上一定规模的和档次的企业在30多家左右。其他茶叶加工企业都是小型的个体加工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缺少深加工和外向型企业。

3. 茶叶机械化水平低。

霍山县茶叶机械化水平低下,根据张昆(2008)的分析:霍山县茶产业机械化利用水平只有40%,且这40%还是属于部分机械化。《霍山县茶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中也提到“大宗茶加工设备陈旧、老化,80%乡村茶叶初制厂需要更新改造”。

4. 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茶叶的生产成本约占消费价格的50%左右,故有“种茶得微利,初制的小利,精制得中利,流通得大利”之说。企业和茶农都是独立的经营和利益主体,由于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茶农在一定程度上缺少话语主动权,而各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同程度的造成了较低的合同履约率。

5. 品牌效应不强,市场营销不力。

霍山县不少茶叶企业的营销观念较落后,很少有企业制订了自己的营销战略,基本是在已有的市场进行瓜分和竞争,对新市场的开拓,速度很慢;各终端和渠道的建设也少有企业去做;销售人员的培养、培训也不到位。由于茶叶整体的质量和等级难以保证,产品的包装大多都是相互模仿,缺少高标准的包装产品和包装系列,对商标和品牌的树立造成一定影响。

6. 绿色壁垒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霍山地区茶叶农残的标准不仅滞后于国外,还滞后于国内。近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茶叶检测标准。霍山县的茶叶已经开始走上国际,销往欧洲等地区。如果农残标准不达标,这必然使得霍山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出口量及出口价格也会大打折扣。

三、霍山县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1. 加强茶叶基地建设,实施优质茶工程。

全面实施茶叶无公害生产,在重点产茶乡镇选择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山区或半山区茶园,进行规模化的茶叶基地建设和区域化布局。对于低产的老茶园进行改造,使用优质品种,提高单产及品质。尤其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抓好标准化高效茶园建设,科学使用茶叶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力推全程机械化、清洁化加工技术,提高茶园管理、名优茶加工、大宗茶加工技术能力和新型实用技术应用水平。

2. 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充分利用当地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对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龙头企业的深加工能力,增加茶叶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依据市场动态和消费者对茶叶消费多样化的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积极研发受市场欢迎的茶饮料产品,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良好的口碑。

3.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做好规范,加强引导。一方面在企业和茶农组建利益联结机制时,政府要尊重双方的选择,通过建立合同约束机制、科学的利益调节机制、引领他们通过价格保护、利润返还、预付定金、股权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让企业与茶农成为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式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政府要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竞争和投资环境,做好有限资源的有效分配,做好监管,引导霍山茶产业健康的发展。

4. 实施品牌化战略。

品牌是市场概念,品牌是一种形象,是消费与产品有关的全部体验。这就要求企业把品牌塑造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要注重商标的注册,在宣传好、用好已有品牌的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外包装,培育具有竞争性的知名、特色品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5. 加大营销力度,进一步开拓市场,走联合开发之路。

五华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6

1 发展优势

五华县地处粤东山区, 具有发展名、优茶生产种植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种茶历史悠久, 制茶工艺精湛。目前, 五华县茶叶产业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1 政策导向优势

五华县委、县政府提出“两新两特两重点”发展战略, 是一种发展理念的创新。其中“两特”包含了“特色休闲高效农业”, 把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推上了战略高度。制定出台了《特色高效休闲农业实施意见》、《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和耕山致富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五华县农产品“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奖励办法》等多项利好政策助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1.2 自然生态优势

五华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 属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长冬短, 日照时长, 光能充足, 雨量充沛, 四周山岭为障, 境内地势复杂, 山地丘陵相间, 河谷盆地交错, 土壤多属红、黄壤酸性土, 是个十分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 素以“山多、山高”出名的五华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得天独厚条件。

1.3 历史传统优势

据史料记载, 梅州在明清时期就有“八大历史名茶”之说, 五华的天柱山绿茶就是其中之一, 种茶历史悠久, 制茶工艺精湛。目前, 该县茶叶生产主要以绿茶、红茶为主, 龙村“鸟舌茶”、棉洋“单枞茶”、双华“园唇茶”、长布“梅粘茶”等本地名茶久负盛名, 近年来, 金萱、翠玉、凤凰、白叶单枞等名优茶新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1.4 产业基础优势

至2014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约1 177.87 hm2 (17 668亩) , 产量960 t, 主要分布在棉洋、龙村、双华、河东、长布、郭田等镇, 全县有较具规模的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140多hm2 (2100多亩) 、登云嶂高山云雾茶基地77.33多hm2 (1 160多亩) , 2个千亩以上基地和五华新光茶叶发展有限公司、五华县金龙茶叶发展有限公司、龙狮殿云雾茶场、双华枫华农业发展公司等多个茶叶种植基地, 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 辐射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

1.5 品牌理念优势

近年来, 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引导茶叶生产企业更新发展理念, 树立品牌意识, 狠抓质量管理, 加强与院校合作, 提升加工技艺, 积极培育创建品牌。全县已注册了“七畲径牌”、“松岗嶂牌”、“登云嶂牌”等茶叶商标;登云嶂云雾茶公司的“黄金芽绿茶”、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生产的绿茶 (单枞茶) 被评“广东省名牌产品”;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登云嶂高山云雾茶基地获“有机产品转换认证”;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的“七畲径牌”红条茶、“七畲径牌”绿茶在2013年广东省第十届名优茶质量竞赛中分别获得银奖和优质奖。

2 存在问题

虽然五华县茶叶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优势明显,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该县茶业的发展“瓶颈”也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

茶树品种比较单一, 大部分以绿茶为主, 茶园品种退化严重, 品种更新缓慢。传统地方优良品种主要采用有性繁殖, 难于保持优良品种特性。

2.2 机械化程度低

茶园机械化程度低是五华县茶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茶园管理, 茶叶采摘等主要依靠人工操作,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 劳动力需求量大, 茶园机械化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质量和生产成本, 这些都严重阻碍该县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

2.3 加工技术滞后

由于大部分茶企实力有限, 以前不注重标准化加工厂房建设的投入, 加工能力有限, 仍靠向外卖茶青解决销路, 受标准化加工厂房等制约, 茶叶产品未能通过QS质量认证, 真正成为商品上市。虽然手工茶价钱高, 但产量低, 阻碍了茶叶的规模化生产, 导致茶叶总体质量不高, 市场竞争力不强。

2.4 品牌知名度低

近年来, 虽然有“七畲径牌”、“松岗嶂牌”、“登云嶂牌”等为代表的茶叶品牌, 但总的来说品牌还是较少, 市场覆盖面不够宽。而且这些品牌的带动辐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品牌知名度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5 专业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匮乏, 专家型的高级人才更少, 茶叶加工技术人员满足不了茶叶生产发展的需要,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严重制约了五华县茶业的发展。

3 发展对策

针对五华县目前的茶叶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该县茶叶产业发展, 不断提高该县茶叶的市场竞争合力, 结合该县实际, 提出如下发展意见建议:

3.1 优化品种结构

茶树品种是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茶业的基础, 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在加快本地“鸟舌茶”、“梅粘茶”等名优茶品种的选育推广的同时, 大力推广白叶单丛、黄枝香、芝兰香、金萱、翠玉等外形小体形美, 香高味醇的名优茶新品种, 不断调整优化该县茶叶品种结构, 创新五华名优茶的新起点。

3.2 加快技术革新

重点扶持松岗嶂、联发、云溪圣峰等3家茶叶企业建设加工厂, 全面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大力推广耕作机、修剪采摘机等设备, 实现茶园机械化、高效化管理;向优秀的茶叶生产基地学习, 选派技术人员进行调研和实践, 学习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加工技术;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 研究开发茶叶新产品, 不断提高制茶工艺水平, 提升茶产品质量, 重点做好“七畲径牌”红茶、绿茶和“登云嶂牌”高山云雾茶的质量QS认证, 早日进入商场成为商品。

3.3 整合茶叶品牌

加强政府引导, 积极引导茶叶企业整合资源, 将全县的茶企、茶农组织起来, 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实现品牌共享, 做大做强该县茶叶产业。要根据五华的历史、文化、地域等特点, 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人士对五华茶文化的意见建议, 形成具有五华特色的茶叶品牌, 统一注册例如“长乐客茶”、“南越王茶”等为商标的茶叶品牌, 在统一商标下分茶叶系列产品, 全力打造五华茗茶品牌, 提高该县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高经济效益。

3.4 推行标准化生产

建立松岗嶂、登云嶂两个茶 (下转第48页) 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探索建立一套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生产体系在全县进行推广应用, 推动该县茶叶生产和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道路。

3.5 加强宣传推介

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 加大对该县茶叶品牌的宣传推介的同时, 积极支持和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各种茶叶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 组织举办茶文化、茶艺术和观光旅游为主题的节庆活动, 宣传推介该县的茶叶, 提高该县茶叶知名度。

3.6 加强政策扶持

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7

关键词:中国,茶产业,问题,对策

一、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茶叶生产现状

纵观全国茶叶生产情况,2012年早春,低温天气的来袭,使春茶生产期缩短,各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产;但随后仲春和秋季气候正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弥补了先前的损失。因此,全年茶叶生产在持续多年的良好基础上,再获丰年,茶叶各项生产指标全面增长。

2012年我国茶园面积持续扩大,达227.8万公顷(3417万亩),同比增加16.7万公顷(250.5万亩),增长7.9%。其中采摘面积173.5万公顷(2602.5万亩),同比增加91万公顷(1365万亩),增长5.51%。在良好的产业发展趋势的带动下,各地建设新茶园的情绪非常高涨。在扩大茶园面积的同时,各地以提升茶园素质为依托,加快提高茶叶生产水平,按采摘面积来计算,产茶103.15公斤 /公顷,同比增产4.45公斤 / 公顷,增长率为4.5%,2011年的下降趋势得以有效的扭转。这表明,整个行业对于提高茶叶综合利用率的认知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走出仅仅注重面积的扩大而忽视茶园水肥科学治理的误区。

2、中国茶叶市场现状

(1)外销又创新高。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迅速发展,云南、福建、安徽、浙江等省茶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目前,中国茶叶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120多个,出口的品种也在不断的增多,其中以眉茶、珠茶等中低档茶叶为主。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31.3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同比下降2.82%,金额达10.42亿美元,同比上升11.11%。出口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出口均价虽有提升但仍然偏低,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位列之后。

(2)内销百花齐放。在国内市场,2012年,普洱茶在销售数量和价格上都有一定的上涨,在六种茶叶中成为最大的亮点。继普洱茶复苏之后,湖南黑茶凭借自身保健功效,加之强势的宣传,成为了又一热销的产品,在其带动下,雅安藏茶、梧州六堡茶等黑茶产品也不断扩大自身认知度,顺势发展。红茶市场比重持续扩张,但与2011年相比较,扩张的速度放缓。而绿茶占领了70%的市场份额,仍然是市场中的当家品种,并保持平稳增长势态。

(3)市场销售平稳有序。在市场方面,由于人气不足,呈现“降温”、“疲软”的趋势,高端礼品茶销售大幅度下降,多数商家表示,礼品茶订单数量同比减少了50%以上。相比之下,销售驱动下的中低档茶叶销售相对平稳,不少市场和大企业表示,此类产品销量在逐步上升,预计对整体销售量的影响不大。在产区方面,对中低档茶的影响较小,积压不严重;高档茶叶价格普遍下降20%~30%,但销量相对正常。

(4)市场价格再起风波。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除白茶和普洱茶价格保持上涨外,大宗茶平稳增长,高档名优茶大幅下跌,跌幅均在10%~50%之间,不同茶类幅度略有不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对我国主要产茶区的调查表明,浙江市场前期交易慢热,后期交易温和,其中早茶的成交价格显著低于同期价格。安徽高档绿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价格上涨两三成。云南受干旱影响,春茶推迟采收,普洱生茶价格上涨10%~15%,个别古茶树价格涨幅较大,如双江冰岛古茶树,价格上涨50%左右。

3、中国茶叶消费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们消费意识的增强,我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得到快速提升,2008年以后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茶叶消费市场前景广阔。据报道,中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在广州,2007年广州人均年茶叶消费量达2.5公斤以上,居全国之首;上海茶叶消费发展非常迅速,2012年茶叶年消费量达1.2公斤 / 人,消费量直线上升,以50—100克 / 年不等的消费量递增。目前,中国茶消费正在逐步升级,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茶文化消费升级。伴随着文化的深入,茶叶消费逐渐在其基础上衍生出一种茶文化消费。

二、中国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茶叶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

(1)茶农文化水平较低。在我国,茶农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很多茶农在种植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控制害虫和疾病的能力差,茶叶植株较小。在大力提倡有机茶种植的前提下,茶农很容易忽视病虫害的防治,因此出现了茶叶植株较小的状况。二是受传统种植心理的影响,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过分紧张,盲目使用农药,对植株造成损伤,同时也不利于其他田间作物的生长。

(2)专业种植人才缺乏。治理茶树病虫害,解决农药残留需要技术人员的指导。随着国内茶叶市场的盛行,茶叶价格不断上张,一些茶农受利益的驱动,乱用化学农药,导致茶叶农药残留严重,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尽管部分农民开始意识到聘请专家指导的重要性,但是技术人员数量有限,且大多数专家指导时间太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机械化和规模化种植水平低。我国大部分茶园分布在山地丘陵,规模小,机械化种养水平低,茶农很少引进灌概、施肥等现代化的种养仪器。传统家庭式的种植方式,使得他们在种植方面思想保守,接受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的能力较低,这些都不利于机械化种植的推广。

2、茶叶生产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1)茶叶加工工艺落后。目前,我国的制茶工艺大多依然沿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过于简单,效率十分低下,茶叶品质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机械化水平低,无法精准控制茶叶加工时长和加工量等,影响了茶叶加工的品质,无法形成现代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茶产业。

(2)产业化水平低。中国的主要产茶区的茶叶加工企业较少,大多分散、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隐患多,粗糙,深加工产品少,没有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3)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从整体来看,我国茶叶生产加工方面的高技术人才和专门人才缺乏,同时技术人员下乡实地工作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乡镇无人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和指导工作,科技力量薄弱。

(4)机械化水平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大量使用机械化生产,从而导致机械化水平偏低,也使茶叶品质及生产效率难以提高,阻碍了南安市茶产业进一步扩大。

3、茶叶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1)市场秩序混乱。一是产品价格波动大。由于市场信息不畅通,茶叶市场缺乏科学的指导,产茶地提供的信息不对称,来产茶地购买茶叶的外地商人人数较少,加之当地商人市场垄断,恶性竞争,导致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二是市场管理部分失控,经营秩序混乱。

(2)销售运作模式单一。一是产品系列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二是分销渠道单一,且分销商普遍存在经营方式落后、规模小、成本高、产品质量无保障、供销渠道不通畅等问题。

(3)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存在茶叶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局限在各自产地市场的情况。茶叶的品牌文化辐射作用不足,在经营理念和思路的改造、经营形象的塑造、经营行为的支配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尚未形成。

三、中国茶产业发展对策

1、科学合理地施肥

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注重引入不同茶叶种植、专业肥料使用,逐步改善土壤,为茶叶种植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开发具有鲜明特色、优良质量的茶产品。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合作,逐步提高茶叶科技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加人员数量;引进人才,在短时间内提高茶产业的生产、加工和营销水平;实施激励政策,充分调动茶产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强茶农的种植技术培训。首先,定期聘请有关专家举办茶园技术讲座,帮助茶农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其次,委派技术人员下乡进行实地指导,指导茶农按科学的管理茶园,合理施肥。

3、提高茶叶加工的精深度

在现有的生产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加强对初级茶叶产品的深加工。努力提升茶叶的利用率,研发新型产品种类,如保健饮品、软饮料等相关产品,带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

4、开展茶厂优化改造工程

改善茶厂生产加工条件及生产环境,提高茶叶加工配套设施的普及率,提高加工机械化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茶品质量,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创新营销组合

(1)拓宽营销渠道。目前,我国茶叶的传统销售渠道主要有:茶叶生产者—专卖店;茶叶生产者—批发商—商场专柜;茶叶生产者—批发商—超市。电子商务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销售渠道的局限性,完善的茶叶销售网络,快捷便利的物流,拓宽了茶叶销售的渠道,开发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大型网络销售平台离不开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政府应该采取鼓励政策,吸引企业参与到茶叶网络销售中来,加强宣传力度,保证产品质量,形成销售规模。

(2)合理促销。线下促销主要结合在渠道策略中,如举办大型的茶叶展览会,增加茶品的展示区;在大型会议期间,赠送礼品小样,茶艺展示,免费饮品等。线上促销包括传统的电视广告、网络宣传等宣传方法。口碑传播是茶叶宣传的最重要渠道,在保证茶叶产品质量的同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的传播,吸引消费者初次购买,进而通过消费者对茶叶的满意宣传,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6、完善政府规章制度

茶叶主产地政府要把茶产业作为本区经济主导产业,把茶产业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发展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对茶产业发展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包括对茶产业发展实施融资信贷、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惠,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规模

诏安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8

诏安县是漳州市茶叶主产区之一, 也是福建省乌龙茶的主要产销地。茶业是诏安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八仙茶是诏安茶叶专家郑兆钦选育成功的茶树良种, 于1965 年开始选育, 1982 年定名, 1987 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 1994 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 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的国家级乌龙茶新品种, 编入《中国茶树品种志》, 并入选《中国名优茶选集 》, 在2008 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名录。2011 年获福建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至2013 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 986.47 hm2, 采摘面积2 451.20hm2, 年产量7 190 t。 茶产业综合产值37 422 万元; 全县16个乡镇都种植茶叶, 其中主产区秀篆面积523.33 hm2, 产量1 807 t; 官陂面积436.47 hm2, 产量346 t; 霞葛面积48.27hm2, 产量90 t;太平镇面积670.93 hm2, 产量1 517 t;红星面积218.00 hm2, 产量203 t; 建设面积793.93 hm2, 产量1 988t;白洋乡面积197.93 hm2, 产量522 t;西潭面积32.27 hm2, 产量58 t;梅州面积52.00 hm2, 产量543 t。主产区9 个乡镇茶叶面积和产量占全县的95%以上, 其他乡镇都有零星种植。诏安县种植的茶树有八仙茶、凤凰单枞、白芽奇兰、梅占、铁观音、金观音、金萱、清明茶等10 余个品种。全县茶叶从业人员 (包括种植、加工、销售) 有4 万余人。全县茶叶初制厂300 余家 (包括家庭作坊) , 较具规模的加工企业有20 余家。全县有专营销售茶庄、茶店100 余家, 茶艺馆约8 家。现有1家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 2 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1 家通过无公害认证, 5 家通过QS认证。工商登记的加工厂和注册品牌商标20 余家 (个) , 主要有厦门市兴德顺茶叶有限公司、诏安县玉峰八仙茶厂、绿缘茶业有限公司、漳州绿香园茶业 (诏安) 有限公司、月之港茶业有限公司、天硒 (福建) 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太平点灯茶厂、雪珍茶庄、斗山岩茶场、汀洋八仙茶厂、鹤灵峰八仙茶厂、梅洲侨露茶厂、连赞茶业诏安旗舰店等;现有省 (部) 级龙头企业1 家、市级龙头企业2 家、县级龙头企业3 家、台湾独资企业1 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5 家。茶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潮汕、广州、海陆丰、深圳、梅洲等地区;本省福州、厦门、漳州也有销售, 少部分销往北京[1,2,3]。

1.1 主打茶类

诏安县是八仙茶的发源地, 八仙茶是诏安茶叶当家品种, 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总量的90%以上, 主要生产八仙乌龙茶、八仙功夫红茶。今后诏安茶叶仍以八仙茶乌龙茶、八仙功夫红茶为主, 搭配生产凤凰单枞、清明茶、柚子茶等茶类。

1.2 品牌打造

诏安县是福建省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区, 确认诏安县富硒土地面积达5.08 万hm2, 富硒土地面积大, 硒元素含量高, 最大值为1.71 mg/kg, 且优质、安全、环保, 不含重金属。富硒土地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 其地上的青梅、茶叶、大米、鸡蛋等一些农产品已达到富硒标准, 具有发展富硒产业的巨大潜力。

诏安县提出“提速晋位, 突围崛起”的奋斗目标, 依托富硒的生态资源、厚重的人文底蕴, 着力打造独具诏安特色的富硒生态文化产业集群。诏安县人民政府在《诏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4—2017) 》中提出建立富硒功能茶叶示范基地, 打造富硒品牌八仙茶[4,5]。

1.3 茶文化挖掘

诏安县素有“书画之乡”之美称。诏安县从古至今, 富有文化底蕴的茶文化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与茶文化融合, 培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生茶文化内涵, 健康养生、绿色消费理念与传统养生文化相结合, 提高了茶养生文化的品位, 健康养生应作为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定位。茶增力、增智、增美的养生效应, 促进了养生茶文化的发展, 逐渐把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渗透到养生茶文化的发展中。

诏安式茶艺是福建闽南一带居民所特有的泡茶方式。其较为讲求泡茶的技术, 以宜兴式标准单口茶壶、配上蛋壳杯加上中焙火的高香茶来泡茶。

诏安县获得“中国海峡硒都”和“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长寿品牌和长寿文化, 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来之不易的名片, 加快营造长寿之乡的良好环境。

2 诏安县茶产业发展对策

诏安县茶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茶园规模面积小且过于分散, 建园标准不高;茶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茶产业投入不足, 产业链没有形成, 科技含量低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八仙茶产业的发展。面对诏安八仙茶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内外茶业发展趋势, 如何推动诏安八仙茶产业发展壮大,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诏安县域经济的发展, 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2.1 立足诏安富硒资源禀赋特色

大力发展富硒茶叶特色优势产业, 以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为重点, 倾力开发富硒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养生等功能,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产业集成与辐射并举的富硒农产品开发体系, 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国生态富硒农产品精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2.2 运用现代商业模式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步伐

一是内外结合, 外引内育龙头企业, 形成战略合作的新型组织模式与运营机制。二是开发茶食品与特产的配套产销。三是加大财政科技专项支持力度和引领作用, 扩大项目对接成效和影响力, 打造八仙茶高品位、高层次的商标, 实现品牌营销和带动效应。

2.3 调整茶叶产品结构, 扩大八仙红茶生产

八仙红茶的研制成功, 对解决诏安八仙茶制作单一、档次低, 市场占有量不大的问题, 促进诏安茶产业发展壮大, 发挥诏安八仙茶特色优势, 提高诏安茶叶的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推动诏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抓住盛世兴茶的历史机遇, 调整茶叶生产的产品结构, 大幅度提高八仙红茶在茶产业中的比重, 扩大八仙功夫红茶生产, 使八仙功夫红茶产值占茶产业产值的30%以上。

2.4 延伸茶业产业链

扶持2~3 家茶叶加工器具、机械设备、包装、彩印等生产加工企业, 提高茶产业附加值。

2.5 加强茶叶交易平台建设, 壮大营销队伍

完善茶叶物流基础设施, 提高茶叶市场流通效率。县农业局、茶业企业、生产基地建立信息及网络系统, 为茶农和企业及时提供茶叶生产经营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曹淑华, 张谋贵.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发展, 2003 (10) :49-51.

[2]冯会, 郭雅玲.现代茶艺馆的发展及其对茶文化的意义[J].福建茶叶, 2007 (3) :25-26.

[3]杨江帆.海峡茶产业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4]丛林.福建茶叶科技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茶叶, 2006 (2) :2-4.

勐海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9

茶叶作为第2批40个农产品之一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共设置首席科学家1名、功能研究室6个、综合试验站22个。勐海县被列为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云南西双版纳综合试验站示范县, 综合试验站已对当前勐海县茶产业的技术需求进行了调研, 并上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可及时得到体系提供的技术支持, 及时解决勐海县茶叶生产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这给勐海县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 勐海县茶叶发展现状

勐海县是全国产茶大县, 近年来, 勐海县茶产业在政府的重视和科技支持下取得了可喜发展, 尤其是2007年上半年的市场拉动, 勐海县茶产业 (主要是普洱茶) 获得了“大丰收”。据统计, 2007年, 勐海县普洱茶总产量达到1.7万吨, 约占全省普洱茶总产量的2成;工业总产值达到15.47亿元, 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5%;销售产值达到11.47亿元, 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1/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575元, 其中茶叶收入约占1/3。可见普洱茶在勐海县经济发展中起着支柱作用, 是勐海县农民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大丰收”的背后也暗藏了诸多问题, 如普洱茶市场运作不理性方面、技术支撑薄弱、品牌培育意识不够等, 致使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一落千丈, 整个云南茶产业至今仍处于低谷, 勐海县作为普洱茶主产区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部分茶园甚至出现不再采摘的现象。

3 勐海县茶产业发展应对措施

3.1 适制普洱茶专用品种的推广示范

云南是普洱茶的发祥地, 而勐海县是其核心区, 普洱茶是勐海县茶产业的龙头, 对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 红茶、绿茶、乌龙茶均有相应的适制品种, 但却没有普洱茶适制品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西双版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 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普洱茶的原料品种较混杂, 导致了普洱茶品质不够稳定, 品牌效应不强。因此, 勐海作为示范县应率先做好普洱茶专用品种的推广示范, 一方面可提升勐海县普洱茶产业;另一方面可带动全省普洱茶专用品种的推广, 从而促进全省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3.2 普洱茶生产关键技术推广示范

勐海县具有悠久的普洱茶生产历史, 一些较大的厂家虽在多年生产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但关键技术控制点还不够明确, 普洱茶的品质形成机理和保健机理尚需进一步探明, 这些对普洱茶生产都至关重要。

随着生产和消费要求的提高, 普洱茶规范化、清洁化加工关键技术急需研发并推广, 速溶普洱茶和普洱茶膏增香提质技术等将拓宽普洱茶健康发展之路。勐海县要主动加强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沟通, 及时反馈茶产业技术需求, 协调做好勐海企业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关系, 积极推广示范新技术, 规范普洱茶生产, 提高普洱茶品质, 打造强势品牌, 促进勐海县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3.3 古茶树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集成技术推广示范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 古 (老) 茶树资源丰富, 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州、市均有大面积分布, 勐海县有古 (老) 茶园逾3 066.7hm2。近年来, 由于广大消费者对古 (老) 茶的片面追捧, 古 (老) 茶价格一路攀升, 一部分人只注重当前利益, 对古 (老) 茶树资源进行了掠夺式采伐, 古 (老) 茶资源受到了极大威协。当地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制止掠夺式采摘;同时, 技术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支持, 研究推广古 (老) 茶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技术。这样, 既能使古 (老) 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同时又使古 (老) 茶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从而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4 茶园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推广示范

目前, 勐海县政府正在筹划勐海县无公害茶整体认证, 需要配套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 (如蚧壳虫、苔藓、地衣等的无害化防治) 的支持。因此, 应加大茶园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的推广力度。

综上所述,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的全面启动, 无疑将给勐海县茶叶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勐海县应充分利用好作为体系示范县这个契机, 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为勐海县茶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介绍了勐海县普洱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分析了当前普洱茶产业发展现状, 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措施, 以期为今后勐海县茶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茶产业,发展现状,应对措施,云南勐海

参考文献

[1]郭义军.桂东县茶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J].茶叶通讯, 2009 (1) :28-30.

[2]陈学林, 黄阳, 葛晋纲.论江苏茶业品牌建设中的产学合作[J].农产品加工, 2009 (2) :52-54.

[3]刘艳南.挖掘资源潜力打造茶叶强乡[J].蚕桑茶叶通讯, 2009 (1) :27-28.

[4]王少武.霍山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探讨[J].茶业通报, 2009 (1) :47-48.

上一篇:临床护士执业下一篇:网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