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产业化(精选5篇)
良种产业化 篇1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 畜牧业和种植业的比重往往不分上下。目前我国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很低, 因此, 只有加快畜牧业前进步伐才能满足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据统计, 在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中, 良种在畜牧业增产中占技术进步作用总贡献份额的40%,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忽略了良种产业, 基地畜牧科技抓的再好, 畜牧业也上不去, 肉牛产业也是如此, 在全国上下把牛羊经济作为农业发展重心的大背景下, 积极并持续地推动良种产业化进程已经势在必行。只有这样, 肉牛产业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1 我国肉牛产业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肉牛业, 作为一个产业, 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而我国, 它的发展仅仅是最近20余年的事情。1980年中国的肉牛产量 (27万t) 在世界牛肉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0.5%。2006年中国牛肉产量 (550万t) 在世界牛肉总产量的份额已达到9%, 仅次于美国和巴西, 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牛肉量为4.05 kg, 远低于美国41.36kg及世界平均水平9.93 kg。特别是个体的平均生产水平, 胴体重和存栏牛的平均产肉量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还没有专用的肉牛品种, 改良比例仅30%, 个体小, 产肉量低, 平均胴体重仅147 kg, 因此必须加速牛的改良, 提高养牛业的生产水平。
2 我国肉牛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产业化开发过程中, 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植业, 都应把良种繁育工作当作首要内容, 这也是决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最关键因素所在。同样对于肉牛产业来说, 其意义更非同一般, 肉牛产业具有生产期长, 产业链长, 生产成本高, 产品价位高, 与生态农业关系密切和可持续再生农业关系密切的“长、高、密”的特点。这些因素决定了肉牛产品品牌要从肉牛良种开始。
在良种繁育和开发上, 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育种工作的开展已经相对滞后, 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2.1 本地牛保种、育种工作未被足够的重视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 自古就有喂养耕牛的传统, 各地均有相当数量的黄牛分布, 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中原、东北、华南三大肉牛带, 特别是中原带的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均有较大的存栏, 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长期以来我国存栏牛多以役牛为主,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肉牛品种。既便现有品种, 也多以自然繁殖为主, 缺乏有计划的, 有组纵的长期育种规划, 许多地方地方品种面临灭绝境地, 如晋南牛等。
作为本地黄牛, 因自然条件的影响, 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种优势, 如适应性强, 耐粗饲, 肉质细嫩等。但由于农民长期对黄牛的役用需求, 致使选育方向以挽力大、前驱发达等作为先决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我国地方黄牛选育开使朝着生产性能 (出肉、产奶) 和饲料转化率, 加快生长速度, 增加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 原有的品种优势应予以保持, 对现有存栏进行提纯复壮。但这些工作在许多地方还都没有去做, 有的既使做了也没有很好的坚持下去。因此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品种已很难寻求的可悲局面。
以上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保持育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科研单位及科技人员, 畜牧主管部门、企业单位等多方面的积极配合,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而且具体工作应有统一的协会组织协调开展, 否则中国本地黄牛中不仅形不成自已的品牌, 甚至还会走向灭绝之路。
2.2 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肉牛品种引进, 培育和饲养水平与国外肉牛产业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目前, 我国肉牛的良种覆盖率只有30%, 大多数是引进国外的专门化肉牛品种的杂交一、二代杂种牛。到现在为止, 几乎引进了世界上所有的优良肉牛品种进行品种改良。但我国还没有培育出自己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我国在农耕时代培育的秦川牛、鲁西牛、南刚牛等役肉兼用型品种在产肉率方面存在着不如外国专门化肉牛品种的缺陷。同时我们在肉牛的改良繁育体系及饲养技术等诸多方面与国外肉牛产业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我国在品种的引进上过于盲目, 各地缺乏育种规划。与中国相比, 国外良种肉牛专业化生产起步较早, 水平较高。并且各国一般都有自己的主打品种。而我国仅本地黄牛就有28种之多, 目前又从国外引进了20多个品种, 有的只引进公牛不引进母牛, 有的是领导“形象工程”, 结果是钱没少花, 引来的种牛做样子, 真正用于专业化生产的并不多, 从而导致品种没少引进, 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很少, 有的品种在很短时间内就销声匿迹了。
引种的方向也不明确, 国外优良品种往往是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严格育种工作而形成的, 每个品种都有突出的特点和最适宜的生存环境。在我国肉牛专业化生产的前期, 适当引进良种, 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来发展我国的畜牧业是可取的, 但如果不注意育种规划, 各地自行其事, 再加上没有科学导向, 往往会走入误区。这样持续下去, 永远形不成自己区域的特色品牌, 在国际竞争中, 只能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 也就无法启动中国肉牛产业化进程。
引进品种个体良莠不齐, 品种优势难以发挥。由于在引进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 不少地方甚至有些国家及种牛站购进的国外种公牛质量难以保证, 有的将国外的商品牛当作公牛引进国内, 在当今冷配大面积推广的情况下, 劣质种公牛影响了后代的品质, 有的地方杂交牛杂交后看不出杂交优势, 影响了群众杂交改良的积极性, 品种优势难以发挥。
2.3有关主管部门对种畜资源及推广工作缺乏监管力度
具体表现在:优良品种缺乏保护和利用;缺乏严格的等级评定;现有种牛鱼龙混杂;畜牧种子市场价格混乱;管理水平及部分技术人员素质编低;基层配种网络不健全。
2.4 良种生产企业经营困难与市场良种需求缺口较大的矛盾日益突出
(1) 整体存栏量下滑, 良种覆盖率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肉牛业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 缺乏龙头带动, 群众对肉牛缺乏认识和指导, 二是原有黄牛的役用功能在减弱, 受品种影响, 饲养各地黄牛的经济效益低, 三“杀青”现象也是造成存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受市场利益驱动, 有些地方对肉牛资源实行掠夺性屠宰, 无论大牛、小牛还是公牛、母牛统统进入屠宰场, 从而使后备的牛源得不到很好的补充, 再加上牛的繁殖速度慢等因素造成了基础存栏逐步下滑的趋势, 四是社会治安也对群众养殖积极性产生重大影响。据了解各地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偷牛、盗牛甚至合伙抢牛的现象。在现有存栏中, 良种覆盖率普遍较低, 全国总体水平在25%~30%左右。已经改良的肉牛, 特别是母牛又没有加以保护, 形成了改良了许多年, 存栏仍是一群当地老母牛的现象。 (2) 改良效果不佳, 百姓对改良失去信心, 由于种牛个体质量较差, 管理不严, 市场种子混乱, 造成改良效果不明显,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给改良工作带来了阻力。种牛利用不科学。同一种牲畜在同一地区多年利用, 不可避免的产生近亲繁殖现象也是造成改良效果差的一个主要原因。 (3) 种子生产单位设施简陋, 技术力量薄弱, 有的根本不具备良种生产, 育种条件, 另外缺乏科学协作及统一管理机构, 生产处于无序状态, 互相排挤, 变相压价, 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4) 个别管理部门对生产单位审查不严, 对种畜等级不予界定, 有的种畜场生产方向不明确, 种牛质量优劣, 代次混乱, 致使好的制种单位作用得不到发挥, 而劣质种子也能在市场上生存。种畜场企业化经营步伐较慢, 形式主义, 形象工程仍然存在, 都对良种推广工作带来无形危害。 (5) 对良种产业国家投资力度不大。良种产业是一个投资大, 周期长, 见效慢, 投资回报率低的企业工程项目, 需要技术和资金的双重投入, 靠企业独立完成, 从引种到育种到良种推广等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对一些有发展潜力的独立法人企业应从政策和经济上予以支持, 以便使其健康发展并在肉牛产业化进程中发挥其作用。目前产业链中对屠宰, 加工环节投资力度明显偏重, 而忽略了良种产业的投入, 从而出现了许多重复建设, 盲目立项等现象, 而项目上马后很快出现资源紧张, 经营无法正常运转等局面, 致使大量设备还没有使用就已闲置, 工厂还没生产就被迫停业。这都是肉牛产业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 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误区, 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3 我国肉牛业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肉牛生产繁育体系, 促进我国肉牛良种产业化经营水平
针对我国肉牛业的实际, 借鉴世界肉牛业发达地区的经验,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及集约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牛生产繁育体系并加以实施已势在必行。要按农业部门在“全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规划”中提出的“肉牛的良种覆盖率以30%提高到35%, 良种在畜牧业增产中占技术进步作用总贡献份额内20%提高到25%~30%的要求来做”,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保存培育和提高我国地方优良品种生产水平, 推广应用引起优良品种, 逐步形成优势牛种的繁育体系。
3.2 改变饲养方式, 提高肉牛饲养水平
肉牛的饲养是肉牛产业链中的基础环节, 通过这一环节的转化, 把良种加工市场衔接起业, 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在我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的今天, 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养牛事来是必须的, 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科技的投入, 节约成本和增加投入应齐头并进。在实际生产中具体表现在:饲养方面把重视作物秸杆的利用与增加牧草种植, 提高补饲技术结合起来, 在饲养过程中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结合起来, 克服“重治轻防”的思想;在饲养方法上要推广育成牛的持续育肥法, 多生产高档牛肉, 要推广阶段育肥法和短期快速育肥, 增加牛肉的产量, 在管理上把注重数量的增加和加强质量意识融为一体, 把“绿色生产”带入到养牛环节当中去, 从而使产业发展从起步阶段就步入到健康轨道。要推广育成牛的持续育肥法, 多生产高档牛肉。要推广阶段育肥法和到期快速育肥, 增加牛肉的产量。
3.3国家要加大对良种产业的投资力度
肉牛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 资金投入量大, 必须解决好资金来源问题。一是围绕我国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 有针对性加大资金投入。二是国家农业、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等部门的有关项目资金, 统一规划, 捆绑使用。三是国家金融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 帮助肉牛加工企业, 养殖企业, 养殖户解决生产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 设立肉牛专项资金。五是建立肉牛贷款担保中心, 提高担保贷款额度。多渠道融入的资金重点用于肉牛品种改良。
我国肉牛业虽然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但前景乐观。要推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就必须注重提高牛肉的综合品质, 加强市场调研, 加大科技投入, 在良种良法配套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灵活经营, 严格控制药物残留, 加强防疫检疫, 积极推进肉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良种产业化 篇2
(2011年7月29日)
今年7月18—19日,市委、市政府在渭源县召开了全市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现场会议,对渭源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了观摩学习,市政府常市长对我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及种薯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加快发展的鞭策激励,让全县上下倍受鼓舞,倍增信心。
近年来,渭源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构想,确立了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的目标,通过建基地,强龙头,抓规模,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推进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全面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建立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协会组织、农户生产”的推动机制,实现了我县种薯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突破。目前,全县已建成脱毒瓶苗组培温室2000平方米、原原种生产温室396座,原种田1万亩(网棚6000亩、高山隔离区2000亩)、一级良种田10万亩、二级良种田18万亩,全县马铃薯种植总面积40万亩,达到年产瓶苗6000万株、原原种9000万粒、原种2.1万吨、一级种20万吨、二级种36万吨的繁育能力,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马铃薯总面积的57.5%,形成了规范、标准的从“茎尖组织培育瓶苗——温室繁育原原种——网室(高山隔离区)繁育原种——大田繁育合格种薯”的马铃薯
良种梯级扩繁体系。
通过多年的培育,我县在马铃薯良种繁育和标准化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定优势,成为全国以县区为单位最大的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的狠抓落实,关键在于我们发挥了优势,顺应了市场,抓住了机遇,走对了路子。但是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相比,我县在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及标准化生产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繁育环节上,目前,我县的种薯扩繁主要为陇薯系列为主,引进、试验、推广的新品种少,品种单一,难以适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影响了种薯产业的加快发展。在种植环节上,由于大型种薯龙头企业(合作社)缺乏,一、二级良种扩繁组织化程度不高,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农户中的普及非常有限,马铃薯标准化种植主要集中在示范区域,尚未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在贮藏环节上,由于原有马铃薯贮藏设施条件简陋,以农户存贮为主,现有大中型标准化贮藏设施数量有限,马铃薯标准化贮藏能力不足,水平不高。在监管环节上,由于没有专业的检测检验机构,种薯质量监控体系、认证体系尚不健全,缺乏有力的种薯检测手段,种薯生产、销售市场监管难以到位,导致种薯质量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种薯产业发展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当前,我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已步入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面对农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不仅是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的基础,也是确
保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更是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常市长的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整体战略部署和对渭源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措施,扎实推动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努力做强做优马铃薯种薯产业。
在具体工作中,要力求实现“五化”:
(一)种植要标准化。健全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是推进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大力普及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种薯繁育的科技水平。一要完善操作规程。坚持把制定和落实最严格的操作规程作为确保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根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按照定西市标准化操作规程,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种薯质量管理和市场管理办法,制定完善马铃薯脱毒瓶苗、原原种、原种、一级和二级种薯、无公害商品薯等5项生产技术标准和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规程,为全面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提供依据和保障。二要推广实用技术。按照“六统一”(统一机械深松、统一品种、统一刀具消毒、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的种植要求,大力普及种子处理、配方施肥、中耕培土、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积极推广机械深松、播种、中耕和收获为主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努力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科技含量。三要引进培育品种。顺应市场需求,结合生产实际,在继续做好陇薯、渭薯系列品种繁育推广的同时,加快淀粉型、菜用型等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筛选工作,力争在5年内面向国内外新
引进和培育20个以上不同熟期、不同用途的优良品种,种薯繁育品种累计达到35个,实现全县种薯扩繁品种的多元化,拓展马铃薯种薯供应市场。
(二)生产要基地化。标准化示范基地是推进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我们必须按照“建点示范、片带结合”的思路,大力推进马铃薯标准化基地建设。一要优化布局建基地。根据县内自然条件,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科学布局种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示范户,建设示范村,打造示范带,建成以会川、五竹、清源等乡镇为中心的南部原原种、原种、一级良种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大安、北寨、新寨等乡镇为中心的北部一、二级良种标准化生产基地。二要依托企业建基地。我们将整合项目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种薯企业(合作社)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中的牵引带动作用,指导企业(合作社)制定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帮助企业(合作社)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组织农户参与种薯生产,建立和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三要提升能力建基地。在稳定4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升良种生产供应能力,到2015年,建成原原种温室1000座、原种田4万亩(包括高山隔离区)、一级田26万亩,达到年产脱毒瓶苗2亿株、原原种3亿粒、原种10万吨、一级种65万吨的生产能力。
(三)运作要市场化。完善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促进种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推进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意义重大。我们必须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种薯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水平,为种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引擎带动作用。一
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引进1—2家资金势力雄厚、科技支撑有力、带动能力较强的种薯生产企业。同时,重点支持渭河源、爱兰、一航等现有种薯龙头企业,完善生产标准,强化技术指导,参与和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而提升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水平。二要发展合作组织。要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指导农户推行标准化生产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培植和发展壮大种薯专业合作社,引导和组织千家万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新发展种薯专业合作社50家以上,进一步提高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三要强化推进措施。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马铃薯标准化基地建设奖励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投入主体多元的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坚持走“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种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管理要规范化。科学健全的种薯质量管理体系是促进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推动种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要建立机构,健全机制,强化手段,全面加强种薯质量监管,形成完善的种薯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一要建立检测机构。尽快建成渭源县农产品监测站,组建监测检验专业技术队伍,在会川、五竹、北寨等重点乡镇建立监测点,在大型交易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点,形成覆盖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的种薯质量安全监测检验网络,确保脱毒种薯品质。二要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大力推行种薯生产许可证制度、种薯质量合格证和质量追溯管理制度,严把种薯生产
准入关口,规范种薯生产经营档案,促进种薯的标准化生产,努力确保种薯生产质量。三要落实工作措施。要加强对种薯生产经销企业(合作社)的管理、指导,帮助建立各自的马铃薯标准化生产规程,严格落实跟进企业、跟进基地、跟进田间、跟进贮藏、跟进市场的“五跟进”措施,从种、管、收、藏、销等各环节,全程全方位进行监管,努力提高种薯质量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标准化贮藏设施建设,到2015年,建成千吨以上大型种薯贮藏窖104个,年贮藏能力达到75万吨以上,贮藏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
振兴我国大豆产业良种要先行 篇3
1 大豆产业的新特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大豆为原料的食品和饲料大幅度增加, 加之受到粮食安全的约束, 大豆产需缺口不断扩大。我国既是大豆生产大国, 又是消费大国, 近几年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1 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食品消费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方面转变, 突出表现对肉蛋奶等蛋白质食品、植物油消费快速增长, 这些增长都离不开以大豆为原料和饲料。2007年人均消费豆类食品更多。2007年人均消费肉类52公斤, 比1978年的9.1公斤增长471.4%;水产品36公斤, 比1978年的4.9公斤增长634.7%, 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豆类食品大量增加外, 饲料需求量也急剧扩大, 大豆豆粕消费总量三分之二用于饲料。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豆粕需求量还会增加。
1.2 我国大豆产业已被外企控制
1.2.1 进口大豆迅速增加。
1985-1995年, 我国平均年进口量为8万吨, 出口为119万吨, 出口量是进口量的15倍;2000年进口1042万吨, 出口21万吨;2003年进口2074万吨, 出口26.7万吨;2007年进口3082万吨, 出口46万吨;2008年进口3744万吨, 出口46.64万吨;估计2009年大豆进口量还会增加, 进口将是出口的80倍。目前, 我国大豆进口量已占全球贸易量的45%左右。
1.2.2 国外的加工企业控制我国大豆产业。
由于我国大豆大量进口, 国外加工企业不断涌入并在我国东南沿海形成了大豆加工企业群。这些企业规模大, 设备先进, 80%以上的进口大豆由外企控制加工, 使我国绝大部分加工企业被跨国粮商兼并或入股成为大型的股份企业, 控制我国大豆生产、加工、销售和质量多个环节。
1.3 我国大豆品种量多、质优, 增产潜力大
我国是世界大豆品种资源大国, 据统计, 现在拥有审定品种1 100多个, 生产中常用的品种有300多个, 有些良种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其中, 高油大豆含油率21.5%以上的品种有205个, 占已审定品种的18.6%, 有的含油率高达24.61%;高蛋白质含量45%以上的品种有103个, 占已审定品种的9.4%, 有的蛋白含量达到51.97%;高产大豆品种一般亩产都在180公斤以上, 中黄35号亩产达到了371.8公斤。从生产实践来看, 黑龙江农垦1 000多万亩大豆, 2002-2007年年均亩产为168.7公斤, 高产项目区亩产达到194.3公斤;2008年全区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73.6公斤, 高于世界大豆平均亩产161.3公斤, 也高于美国亩产170.0公斤。这些都说明, 我国大豆产业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没有出路, 我国大豆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产量上潜力都是很大的。
1.4 我国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品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国年均生产的1500万~1600万吨大豆都是非转基因大豆, 颇受日本、欧盟等国欢迎, 一般出口价格比转基因大豆价格要高20%~30%。在加工方面, 国内加工非转基因大豆为主的企业数量多, 分布广, 带动就业面大, 产品多样化, 对确保就业和豆农生计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 国内加工企业具有接近原料产地、运输成本低、产销对接容易等优势。目前, 非转基因大豆在国内和一些国家颇受欢迎, 共同认为非转基因大豆是安全产品, 其发展势头很好。
2 充分发挥良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作用
振兴我国大豆产业既有体制机制创新问题, 也有科技进步问题。从长远来看, 科技进步将是影响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央领导指出, 今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 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开发转变”。这就为振兴我国大豆产业指明了方向。专家研究表明, 在粮食增产四要素中, 粮食增产科技进步贡献率品种为33.4%, 栽培技术为34.8%。也就是说, 采用良种和栽培技术其增产贡献率为68.2%。目前, 我国大豆生产在良种和栽培技术方面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品种混杂、栽培技术不配套等问题的存在既是发展大豆生产的主要障碍, 也是今后发展大豆生产的潜力所在。
2.1 调整优化大豆区域布局
我国绝大多数农区都适合发展大豆生产。目前, 东北北部地区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的可能性不大, 应调整结构, 扩大轮作比重,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构, 重点生产高油大豆, 兼顾绿色、高蛋白食用大豆;东北中部和南部地区应适当提高大豆比重, 建立玉米和大豆隔年轮作的基本种植制度, 推广少 (免) 耕、秸秆还田和节肥技术,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种植业综合效益。在黄淮海流域, 应稳步恢复大豆面积, 发展高蛋白大豆;在河北、山东两省大豆集中产区重点发展高油大豆, 使大豆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南方地区, 要大力发展间套复种, 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满足当地对特色食用大豆的需要, 形成商品化菜用大豆生产基地, 扩大出口。根据有关部门规划, 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 使我国大豆年播种面积恢复到1.5亿亩, 其中, 北方春大豆面积稳定在8 000万亩左右, 黄淮海夏大豆面积恢复到5 000万亩, 南方大豆面积达到2 000万亩。全国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 总产达到2 250万吨以上, 保证食用高蛋白大豆的完全自给, 油用大豆自给率达到45%以上, 提高菜用大豆国际市场占有率, 逐步扩大出口量。
2.2 因地制宜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 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优良品种只有和配套的栽培技术结合起来, 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各地生产条件不同, 要求栽培技术措施也不同。北方大豆栽培主要有五种模式:
2.2.1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采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大豆机械化高产综合配套体系, 称之为“三垄”栽培技术。所谓“三垄”, 是指在垄作基础上采用三种机械化操作技术:一是垄体、垄沟分期间隔深松, 二是分层深施底肥, 三是垄上双条精播。大豆“三垄”栽培技术改善耕层结构, 扩大土壤容量, 促进土壤的通透性, 提高地温, 协调了水、肥、气、热的关系, 促进大豆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 增加绿色面积, 提高光能利用率。“三垄”栽培技术较普通的垄作栽培方法增产10%以上, 常年大豆亩产能稳定在165公斤以上。
2.2.2 大豆窄行密植技术。
窄行密植大豆植株分布均匀, 叶面积指数提高, 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由于缩小行距, 株距相对扩大, 使植株群体根系分布均匀, 增加了吸收水肥能力和范围, 改善了植株营养状况。与传统的70厘米宽行距播种法相比, 窄行密植可增产20%以上。
2.2.3 行间覆膜技术。
采用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两大优点。此技术应用于平播地块。干旱时平时无效降水汇集到苗的根部就变成了有效降水;雨季时撤掉覆膜, 又使降水得到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应用行间覆膜技术, 使大豆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示范证明, 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增产30%以上。
2.2.4 大豆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是集覆膜技术与滴灌技术两者优点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黑龙江大兴农场积极推广了膜下滴灌技术, 与普通种植模式相比, 旱田作物苗齐、苗壮、长势良好, 显示较强的增产潜力。据专家介绍, 膜下滴灌技术比正常灌溉节水35%~75%, 亩增产可达30%。
2.2.5 大豆少作、免耕栽培技术。
少作、免耕栽培技术目前在南北方都已应用。免耕栽培是一项系统、严谨、标准、规范的技术集成创新体系, 具有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减轻劳动强度等特征。免耕栽培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豆少作免耕技术节省能源, 省工、省力, 可以保持土壤墒情, 有利于秸秆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夏大豆少作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比传统耕作技术增产10%以上, 亩增收节支60元以上, 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
2.3 实施大豆专用品种产业化
经济日报曾刊登大豆协会关于把豆农组织起来, 采用大豆专用品种与加工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的经验, 表明采用大豆专用品种实施产业化是豆农增收的重要途径。组织合作社生产比一家一户生产大豆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可减少10%~15%, 采用高产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可提高产量15%~20%。实行专用品种种植, 解决了混收混存和商品质量差的问题, 大豆价格可提高10%左右。综合来看, 豆农可节本增收30%以上。据蛋白加工企业测算, 市场混收的蛋白含量一般为38%, 而专用品种蛋白含量高达42%, 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每吨大豆加工净增加利润200元, 增加4个百分点可多收入800元。按合同, 加工企业要把增值效益50%返还给豆农, 即豆农每吨大豆可返还利润400元。上述试点经验为大豆育种工作者指出了方向, 培育专用品种是我们培育新品种的重要任务, 选用专用品种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
目前, 全国已培育大豆高油品种205个, 脂肪含量在24.61%~21.50%之间, 亩产108.4~324.1公斤;高蛋白品种103个, 蛋白含量在51.79%~45.00%之间, 亩产105.1~232.2公斤。其中:
东北地区高油品种121个, 脂肪含量在24.61%~21.50%之间, 亩产123.8~210.9公斤;高蛋白品种21个, 蛋白含量在47.94%~45.00%之间, 亩产在137.1~205.1公斤。
黄淮地区高油品种57个, 脂肪含量在23.68%~21.50%之间, 亩产136.1~206.5公斤;高蛋白品种30个, 蛋白含量在48.16%~45.00%之间, 亩产140.6~202.9公斤。
长江流域高油品种17个, 脂肪含量在23.70%~21.50%之间, 亩产93.8~182.4公斤;高蛋白品种42个, 蛋白含量在51.79%~45.00%, 亩产91.5~182.7公斤。
鲜食大豆品种55个, 亩产鲜荚530.8~968.1公斤。
特异型大豆品种6个, 低豆腥味, 亩产156.0~212.2公斤。
从这些高油、高蛋白品种的含量和亩产来看, 说明豆农只要采用专用品种, 其增产增收潜力还是很大的。实践表明, 选用高产、优质专用大豆品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豆农和企业取得双赢的关键措施。
3 建议
振兴我国大豆产业, 政府支持是关键, 国家应从以下三点给予支持:
3.1 加大大豆生产支持力度
实践证明, 国家对玉米、水稻和小麦都实行保护收购价等支持政策, 取得了明显的市场效果。当前, 大豆生产所以发展不起来, 其根本原因是比较效益低。建议对国产大豆不仅要实行最低收购价支持政策, 同时还应采用补贴政策, 使豆农每亩生产大豆纯收益不低于粮食作物平均每亩纯收入。为了避免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影响豆农生产效益, 也可以按照大豆生产成本进行补贴。国家应根据我国大豆供需情况和生产、进口情况, 增加一定的大豆储备, 防止谷贱伤农。
3.2 加大对大豆加工企业支持力度, 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大豆主产区的加工企业, 多数是中小企业, 生产资金和流动资金都比较紧张, 贷款难问题尚未解决, 建议国家应加大贷款额度, 延长贷款期限。在储备方面, 大豆主产区的加工企业应与国储对接承担代储、储备轮换任务, 储豆与储油并进。
3.3 建立东北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
良种产业化 篇4
育种技术创新保持在黄瓜育种领域的领先地位
作为全国唯一从事黄瓜专业研究的科研机构, 科技成果创新是研究所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黄瓜所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 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育种的效率, 不断地升级换代, 牢牢地占据科研生产的制高点, 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黄瓜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追求科技创新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侯锋院士在我国最早开展黄瓜抗病育种研究, 1961-1983年育成“津研1-7号”系列黄瓜品种, 成功解决了当时黄瓜品种抗病性差的难题, 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 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黄瓜的主栽品种, 实现了我国黄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换代;1983-1989年, 黄瓜研究所先后育成“津杂1-4号”系列杂交黄瓜品种, 是国际上最早利用杂种优势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黄瓜系列品种, 突出解决了黄瓜生产中抗病与早熟、早熟与丰产的矛盾, 兼抗多种病害, 进一步提高了产量, 成为我国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主栽品种, 实现了我国黄瓜品种的第二次更新换代;1990-1994年针对我国蔬菜周年生产对品种的新需求, 分别培育出适合露地、大棚、温室等不同栽培形式的“津春1-5号”系列杂交黄瓜品种, 达到了黄瓜生产优质、抗病和高产、早熟的统一, 大幅度提高了黄瓜的品质, 成为九十年代主栽品种, 实现了我国黄瓜品种的第三次更新换代;1995年以来, 针对我国黄瓜生产中栽培茬口、栽培形式和品种类型的日益多样化, 以及消费者对黄瓜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相继选育出“津优”系列优质专用黄瓜品种20多个, 实现了我国黄瓜第四次更新换代, 新品种优质、抗病、丰产, 满足多种栽培方式和不同消费需求, 具有显著优势, 品种一经育成便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成为当前我国黄瓜生产的主导品牌和主栽品种。津研、津杂、津春、津优系列黄瓜品种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天津市科技奖励30多项。
为了进一步提升育种的水平, 黄瓜研究所积极探索现代生物技术育种途径, 在细胞工程育种及分子育种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首次利用未受精子房培养成功获得了纯合二倍体植株, 经过不断进行体系优化, 黄瓜大孢子培养再生率高达20%, 成为国内唯一、国际上仅有少数几家掌握该项技术的企业之一, 大大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建立了适于黄瓜的可靠性高、重复性强的AFLP标记反应体系, 找到了与黄瓜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黑星病和病毒病等抗性相关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和SCAR标记, 申报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通过分子标记进行黄瓜种子纯度鉴定的技术体系, 筛选出针对目前主要推广的20多个品种的特征分子标记。2009年利用该技术对23万多斤的黄瓜种子进行了纯度鉴定, 保障了黄瓜良种的推广应用。初步建立了黄瓜基因转化技术体系, 并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成功导入黄瓜组织。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黄瓜高新技术育种平台, 使黄瓜育种由过去的单纯依靠常规的田间育种, 发展到与现代生物技术密切结合的高新技术育种, 品种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黄瓜育种技术创新与优质专用新品种选育”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黄瓜所的创新发展过程中, 始终把科研方向定位为以市场为导向, 牢牢把握着黄瓜育种的新技术、新需求、新趋势, 成果的转化率达到100%。
产业体系创新保持在黄瓜良种产业领域优势地位
成果产业化是实现科技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坚持良种产业体系创新, 实践出一套以科研创新为基础, 以良种生产、加工和质量检测为保证, 以推广营销为龙头, 以品种和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目的的产业经营模式。使黄瓜种业成为天津市优势产业, 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并一直保持在我国蔬菜种业的龙头地位。
实现良种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创新。黄瓜研究所早在20年前即实行了良种订单式农业生产, 与农民兄弟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利互惠的关系。在与基地各级领导及农户的相互合作中, 逐渐形成种子生产集团, 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集约化的大规模生产模式, 成为科研良种产业化的典范。其首创的“网室隔离黄瓜杂交制种法”保证了黄瓜良种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管理水平科学、先进的黄瓜制种基地。在黄瓜良种生产过程中, 结合农村实际, 创造性地运用市场机制, 确保基地逐年扩大并持续稳定, 确保了足够数量的高纯度、高质量的良种供给, 形成了集团化大生产制种新模式。为科技兴农的需要, 适应市场需求, 实施“全方位品牌管理”的名牌战略, 建立了种子检测中心, 具备先进设备和手段, 加工机械配套成龙, 种子包衣、精选、包装均达到自动化。通过采用各种现代化技术防伪手段, 保护自身知识产权。“津优”系列黄瓜良种, 在全国种业市场中以全新形象脱颖而出, 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样板。
实现良种推广模式创新。黄瓜研究所于1997年7月正式成立黄瓜研究所销售协作网, 首批成员单位有全国各地区具有影响的种子经销单位39家, 此后, 黄瓜研究所又与全国各省市60多个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管理单位、种子营销企业联合共建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协作网络, 成为黄瓜研究所在全国黄瓜主产区的连锁经销链条, 确保每年数十万斤的黄瓜良种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为提升黄瓜良种产业化水平, 黄瓜研究所将良种繁育、加工、销售服务网络、市场动态等主要产业技术环节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构建黄瓜良种育、繁、加、销一体化信息管理新模式, 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了“黄瓜王”网站, 在全国率先实现良种的网上咨询、网上经销、网上管理;建立了一支专家型科技服务队伍, 他们深入各地, 调查研究, 了解生产需求, 通过技术咨询、外出讲学和培训班方式为新品种提供了良好的售后服务。黄瓜研究所凭借强有力的推广销售和服务网络, 不断以新的科研成果主导黄瓜种子市场, 实现黄瓜良种产业化。
黄瓜所建所25年来, 共繁育推广销售黄瓜良种360万公斤, 经济收入5亿多元, 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育成品种主导我国黄瓜生产市场, 产业优势居国内一流。黄瓜所在科研及产业创新过程中, 实现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 形成了农业产业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的良种产业化模式。2000年初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十个重大先进典型单位之一, 两次获得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2001年被评为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集体, 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黄瓜所依靠持续创新, 推动天津黄瓜良种产业升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种业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国外种子公司的强势登陆以及国内种子市场竞争加剧, 使市场竞争关系已开始由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向集团化发展是当今世界种业发展的两大主要特征。目前, 欧美一些国家的种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种子产业体系, 在科研上走高投入和高产出实现良性循环之路。
我国黄瓜科研及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育成了一批高产、抗病、适应周年栽培的优良黄瓜新品种, 育种技术和方法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科润黄瓜研究所作为我国黄瓜科研和产业化的旗帜, 育种水平达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黄瓜种业成为我市优势产业。但应当看到, 我们的品种在系列化、多样化、品质等方面与市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育种手段上, 仍以常规育种技术为主, 育种周期长、效率较低;产业规模与国际种业公司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良种产业化 篇5
1 威远镇甘蔗产业现状
蔗糖产业是威远镇农业产业中实现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年来, 威远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宣传力度和科技扶持政策, 越来越多的农户因发展种植甘蔗增加了收入,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为促进全镇蔗糖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扎实抓好甘蔗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蔗农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目的, 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的原则, 结合蔗区生产实际和产业发展形势,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运用, 掀起甘蔗种植新高潮。为大面积提高全镇甘蔗产量, 结合良种良法, 大力推广甘蔗优良品种, 具体推广种植见表1。
为全面加快威远镇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镇党委、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以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做到3 个结合, 即山区与坝区、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3 个相互结合发展。打牢交通、科教、农业3 个基础, 发挥区位、绿色生态、资源三大优势。优先发展5 个支柱产业:林业、甘蔗、茶叶、畜牧、矿电, 为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措施, 确保甘蔗产业提质增效[1,2,3]。一是推广运用好农业科技, 威远镇与力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共同在河东村开展了甘蔗高产科学种植管理试验示范, 实行机耕、机耙、机开沟、机械化种植和中耕管理, 全程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运用, 达到降工减本、提质增效的目的。二是发展有条件的村组行甘蔗生产机械化, 适度推广甘蔗机械化深耕深松种植。利用大马力拖拉机耕种, 实施蔗地深耕深松, 打破犁底层, 可以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增加土壤保墒能力, 为甘蔗的发芽、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使甘蔗萌芽快、苗齐苗壮, 在整个生长期中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促进甘蔗获得高产[4,5]。三是指导好蔗区蔗农学会最新甘蔗种植管理科技的运用, 参与企业制作了最新《甘蔗种植管理砍收技术标准图谱》, 印成大幅彩色图文宣传版画, 发放到蔗区每个村民小组, 进行大量技术培训。同时大力引进试验示范农艺性状工艺性状都好 (即高产高糖早熟) 的甘蔗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2 甘蔗产业良种良法的应用情况
针对蔗区立地条件多样性的实际, 联合制糖企业开发, 培育出适合本地区气候、土壤及栽培条件的甘蔗良种, 以避免盲目引种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推广中重视现有成熟技术因地制宜的加以配套实施, 加大良法推广应用, 如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冬植地膜覆盖技术、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等良法配套, 促进甘蔗良种大力推广应用, 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 从而提高甘蔗生产的比较效益[6]。抓住节令掀起种蔗热潮。“抓住节令是最大的科技措施”, 配合企业在机耕、蔗种、肥料、农药、地膜等备耕所需的物资中, 做好了充分准备[6]。全方位抓好种植技术和保障服务。在全蔗区全方位开展备耕的种植技术和保障服务, 凡是种蔗的地方, 威远镇农技人员及时服务, 进村入户, 到田间地头, 进行政策讲解、技术培训、种苗调运、农机协调、修路等一系列服务, 以优质服务解除农民备耕物资缺乏之忧。
3 效益分析
2012 年全镇推广以新台糖16 号、 新台糖22 号、 粤糖60 号、柳城03/1137 为主的良种面积1 250.11 hm2, 平均农业产量64.2 t/hm2, 与一般品种的57.6 t/hm2, 增产6.6 t/hm2, 总产增加8 250.75 t, 相当于新增推广良种面积128.51 hm2, 增产值346.5 万元。2013 年推广以新台糖16 号、新台糖22 号、粤糖60 号、柳城03/1137 为主的良种面积1 331.37 hm2, 平均农业产量63.15 t/hm2, 与一般品种的58.35 t/hm2, 增产4.80t/hm2, 增加总产6 390.56 t, 相当于新增推广良种面积101.19hm2, 增加产值268.4 万元。
2014 年推广以新台糖16 号、新台糖22 号、粤糖60 号、柳城03/1137 为主的良种面积1 416.100 hm2, 平均农业产量64.35 t/hm2, 与一般品种的60.90 t/hm2, 增产3.45 t/hm2, 增加总产4 885.55 t, 相当于新增推广良种面积75.92 hm2, 增产值205.2 万元 (表2) 。
摘要:针对景谷县威远镇甘蔗良种推广现状进行分析, 介绍该地甘蔗产业良种良法应用情况, 分析其经济效益, 使蔗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甘蔗良种,推广应用,云南景谷,威远镇
参考文献
[1]陆章流.浅析加快甘蔗良种繁殖复壮及推广应用技术[J].甘蔗糖业, 2006 (5) :7-9.
[2]李有臣, 丁春华.论昌宁县甘蔗良种推广策略[J].中国糖料, 2015 (2) :71-72.
[3]陆章流.加快甘蔗良种繁殖复壮及推广应用技术[J].广西蔗糖, 2007 (1) :21-23.
[4]龚德勇, 谢惠珏, 周正邦, 等.贵州甘蔗新良种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 :128-130.
[5]王国霞, 丁春华, 邵军.甘蔗新良种推广的策略与科技措施[J].中国糖料, 2015 (1)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