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推广

2024-10-14

良种推广(共11篇)

良种推广 篇1

“自加入合作社以来,合作社为我们统一供应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农资,还负责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田间管理、统一收获小麦、统一收购种子等,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每667平方米小麦增收300元左右。”7月15日,谈起合作社“七统一”的运作模式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滑县滑裕良种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部分社员高兴地说。

滑县滑裕良种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目前豫北最大的良种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该县实施“11331”良种化工程的重要一环。

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快推进良种化进程、提高良种覆盖率,滑县实施了“11331”良种化工程,即依托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合作社,开展三级示范,构筑三层网络,打造一个品牌,推进良种、肥料、农药等放心农资入户。

该县依托河南滑丰种业公司,设立占地13.3万平方米的科技示范园,每个乡镇供种站设立展示田,村级设立示范点,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新品种等,开展三级示范,加快良种推广步伐。同时,构筑以滑丰种业为龙头的县、乡、村三层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供应服务网络,满足农民群众就近购买要求,并实行统一购进、统一检验、统一价格、统一调剂。

目前,该县已建立了22个供种站和900多个村级服务网点。通过合作社带动,该县建立稳固成方连片的种子基地1万公顷,辐射带动种植户5万余户,每年为社员和农户增加经济收入4 050万元,节省投资3 975万元。●

来源:《安阳日报》崔晓利

良种推广 篇2

关于呈报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良种繁育

实验项目建设设计规划实施方案的请示

郑州市发改委:

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良种繁育实验项目是《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郑发〔2010〕1号)和《郑州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明确的建设项目,是市现代渔业 “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项目以发展现代渔业、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市场有效安全供给为目标,以良种繁育、黄河鲤鱼实验、名特优新品种开发为主要建设内容,不断优化渔业结构,强力推行标准化养殖,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管理应用能力以及资源养护水平,促进我市现代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市发改委高度重视项目建设,2011年7月19日市发改委印发了《关于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良种繁育实验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郑发改农经〔2011〕551号),同意项目建设。根据批复意见,我委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河南玖润农业项目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良种繁育实验项目建设设计规划实施方案》,现呈报给市发改委,请予以审核批准。

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地内,总占地面积638亩。项目共规划黄河鲤鱼苗种繁育、黄河鲤鱼良种培育选育、黄河鲤鱼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养殖水处理与生态养殖、产品质量控制5个区域;达到年选育黄河鲤鱼后备亲鱼8000尾、孵化鱼苗5亿尾、生产乌仔、夏花7000万尾、培育鱼种600万尾、供应养殖水面5万亩的生产能力;发挥黄河鲤鱼良种繁育、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高新技术实验推广、现代渔业服务保障和社会教育示范基

2地5项职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鱼池面积271亩、大棚温室车间7680 m、孵化车间

21248 m,(建设孵化设施1096㎡)建设太阳能供热设施2000㎡,建设水处理设施2套;排水处理系统22亩、生态沟渠4500米;园林果木基地10亩;建设深水井1眼、生产机井

2233眼;修建道路37912 m,各类房屋2140m。购置养殖生产设备189套,检测设备23台套;

饲料加工设备1套;购置生活、办公等设备34台套。

该项目建设设计规划投资4984.33万元,其中:土建工程及附属配套工程2782.45万元,养殖生产及检测监控等设备2201.88万元。项目建设时间: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目前,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我委已经做好各项工作,为尽快开工建设,特请市发改委对该项目建设设计规划实施方案审核批复。

当否,请批复。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农业部重点推广的两个蛋鸭良种 篇3

绍鸭具有产蛋量高、饲料利用率高、杂交利用效果好和对多种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带圈白翼梢系母鸭全身以浅褐色雀班毛为基调,颈中间有2~6厘米宽的白色羽圈,主翼羽尖和腹、臀部羽毛呈白色,喙、胫、蹼橘黄色,虹彩灰蓝色,皮肤黄色;公鸭羽毛以淡麻栗色为基调,头颈上部及尾部性羽均为墨绿色,富有光泽,并有少量镜羽,其他与母鸭相同。雏鸭绒羽呈淡黄色,出壳重40克。红毛绿羽梢系母鸭全身以棕色带雀斑的羽毛为主,胸腹部棕黄色,镜羽墨绿色,有光泽,喙灰黄色,虹彩赭石色,皮肤淡黄色,蹼橘黄色。公鸭羽毛大部呈麻栗色,喙黄带青色,头颈上部、镜羽及尾部羽毛均为墨绿色,富有光泽。雏鸭绒羽细软,呈暗黄色,有黑头星,黑线脊,黑尾巴。出壳重42克。

带圈白翼梢系见蛋日龄97天,开产日龄132天,达到90%产蛋率日龄178天,90%以上产蛋率维持215天,500日龄产蛋量291.5枚,总蛋重21.07公斤,个蛋重69克,产蛋期料蛋比2.6 ∶1,产蛋期存活率97%。

红毛绿翼梢系见蛋日龄104天,开产日龄134天,达到90%产蛋率日龄197天,90%以上产蛋率维持180天,500日龄产蛋量305枚,总蛋重20.36公斤,个蛋重72克,产蛋期料蛋比2.64 ∶1,产蛋期存活率92%。带圈白翼梢系和红毛绿翼梢系的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公母配比1 ∶15~25,受精率90%,受精蛋孵化率85%,从出壳到4周龄成活率95%。

雏鸭出壳即进行雌雄鉴别,公母分群,公鸭60~70日龄体重1000~1200克,做菜鸭供应市场,屠宰半净膛率83%。

2.金定鸭金定鸭属蛋鸭品种,产于福建省,经过厦门大学20多年的选育,产蛋等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成为优良的蛋鸭品种。

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措施 篇4

在当今世界中, 发展与环境是两大主题, 新时期林业建设具有艰巨的任务以及历史使命, 要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 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条件之下大力发展商品林业, 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为此对于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造林使用良种意识相对比较弱

林业生产周期由于相对比较长, 这就使得要十几年甚至上百年才能体现出林木良种的效益, 并且这一生产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为此由于受到短期利益的驱动, 林农通常就会选取一些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的廉价种子, 而不是去购买一些良种。除此之外, 大部分个人以及造林单位对于林木良种的使用也缺乏必要的积极性, 对这一方面不够重视, 导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重种苗数量轻种苗品质以及重造林速度轻种苗质量的现象,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得造林计划和林业发展规划与林木良种生产之间相脱离, 对于林木良种的推广以及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2 优良乡土造林树种资源调查力度不够

在我省区域中, 地形复杂, 植物种类繁多, 生态环境多样, 具有相对比较丰富的乡土树种资源。但是在以往的发展过程当中, 对于优良乡土造林树种资源调查的力度还不够, 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这样就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优良育种材料对于良种选育的影响, 进而不能够将本省丰富的种质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和生态优势。

1.3 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不健全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省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占应建管理机构大部分比例, 而市级管理机构和县级管理机构仅仅有几个, 从整体上来讲还没有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林木种苗管理体系, 即便是现有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当中在良种基地人员配备上也是良莠不齐, 更替的频率较快, 稳定性不够, 另外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也相对有限, 更新缓慢, 严重缺乏管理设施设备和相应的知识。同时相关部门在良种市场管理上不够, 良种在市场、网络等售中质量得不到保障。

1.4 良种使用率比较低下

在《种子法》当中具有相关的规定, 其中规定国有林业单位造林和国家投资为主或者国家投资的造林项目应当依据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制定的相对应的计划来进行林木良种的使用。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由于基地规模小, 资金投入不足,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良种结构不合理等众多的原因, 使得良种生产能力较低, 不能够更好的满足林业产业发展和造林绿化对良种种类以及数量的要求, 进而出现了供需矛盾突出, 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相当的低下, 远远低于全国的水平。

2 加强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的有效措施

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对于林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使得林木良种的推广使用工作得到切实的加强, 使得造林林木良种的使用率真正的提高, 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其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1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良种意识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各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自己负责的区域之内大力推广林木良种。另外,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还应该不断的加大宣传林木良种的力度, 组织营造良种示范林来进行示范带动, 使广大林农的良种意识提高, 引导他们自觉地使用良种, 加快林业良种化事业进程。

2.2 建立以及健全管理机构, 提高工作人员得素质

对于已经建立的林木良种基地以及林木种苗管理机构, 要将其内部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进一步的建立以及健全, 不断的稳定和壮大队伍, 加强林木良种生产以及推广体系建设的同时严格贯彻执行《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林木良种生产、销售和使用各个环节监管, 严厉打击破坏林木良种生产、销售和使用等违法行为, 依法推进林木良种生产和推广使用。除此之外, 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它同样需要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精通业务的团队, 为此, 还应该对良种基地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各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 不断的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 满足时代的要求, 从而建立一支管理精、业务熟的林木良种管理和技术队伍。

2.3 积极的开展良种资源调查方面的工作

根据林木种质资源的调查精神, 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精心组织安排相应的调查工作, 保证按照相关的计划进行有效的开展。通过调查、收集保存以及开发利用种质资源, 使得它能够更好的为林业的发展和建设进行服务, 同时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也要对现存资源的存在问题以及现状进行掌握, 研究其有效的解决措施, 使得相应的资源能够切实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另外在调查本地主要造林树种良种资源时, 还应该分选出优良乡土树种的优良母树林和优良单株, 做好标记, 进行定株定点采种用于林业产业发展, 通过调查工作将其进行收集以及保存, 从而有利于今后基因遗传和保存改良等方面的工作。

2.4 提高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的科技含量

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之外, 生产与推广使用林木良种还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 应该集中精力将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相关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真正的解决, 重点是解决丰产、稳产的技术问题, 为种生产和推广使用提供必要的配套技术, 使得良种生产能力真正的提升。另外, 还应该进一步的建立以及健全良种生产、科研、推广体系, 促进推广与科研、生产之间能够紧密的结合, 尽快将良种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2.5 要争取社会资金投入,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要想真正的搞好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 其中加大资金的投入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是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 具有生产成本高, 投入多, 周期长的特点, 同时也是一项造福子孙、利国利民的事业。为此各级政府都应该不断的加强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工作, 加大扶持力度, 落实相关政策, 增大资金投入。另外, 还要尽可能的争取更多渠道的赞助和支持, 建立林木良种专项资金, 用于基地建设、良种选育、推广使用、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壮苗培育等方面的工作。

2.6 争取建立林木良种使用补贴的制度

林木良种是确保林业产业发展和造林绿化质量的根本所在, 是林业科技进步的载体。但是由于生产成本相对比较高, 众多的林农由于资金的问题都会选取低价的普通种子, 为此相关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争取相关政策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良种补贴, 使得林木良种使用率逐步提高, 从而提升造林使用林木良种的积极主动性, 进而也就有利于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工作的开展。

2.7 多方面共同努力, 加强林木良种推广工作

对于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工作单靠一方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它需要多方进行共同的努力。各地区应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计划, 积极组织优先使用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 各地有关部门也要积极支持林木良种生产和推广工作, 对林木良种生产和推广单位进行必要的奖励以及补助。在推广的过程当中还要按技术要求来加强试验示范工作, 树立典型, 抓好重点, 促进林木良种的推广。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林业当中林木良种的生产与推广使用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在新形势之下, 我们应该抓住当前的机遇,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使用工作, 促使林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娜.我国林木良种与良种基地发展建设的政策与机制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7.

[2]刘红, 施季森.我国林木良种发展战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03:1~4.

良种推广 篇5

一、发展养殖推广良种猪的背景和意义。xx村是典型的农业村,长期以来,该村按照传统饲养老品种猪,分点农户饲养猪达100%。全村尚无一家饲养新品种猪苗。现在饲养老品种猪存在吃得多,长得慢,抗病能力差,出栏率低,效益差等缺点。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养殖调整步伐,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特成立本基地,将着力整合本地现有生猪养猪规模,淘汰老品种,引进推广新品种。该基地的成立将能带动本村以及周边地区养殖户种猪及肥猪养殖品种的改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基地所在村基本情况

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xx村位处于xx的最东部,两省三县交界处,南临京航运河仅0.5公里,北靠310国道,运输方便;该村为多水区,周边无工厂,无污染,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为全区最好,适合发展养殖业。

2、丰富的人力和原料资源优势 该村所辖xx和xx两个自然村,共有600户,2700人,冬春两季,闲置劳动力多达80%以上,广大农民渴求就业出路;全村共有3800亩土地,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以上作物均为养猪所需主要饲料。在现有的养殖户中,以党员居多,大家对饲养猪品种改良的需求很大。

三、规划与措施

1、成立良种猪养殖推广基地 目前,xx村共有养猪户400余户,其中规模在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就有15家,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对现有的养殖户进行整合,成立良种猪养殖推广基地,加快养殖小区建设,实现生猪产销一体化。各地要抓住当前生猪生产的好形势,引导农民在扩大生猪生产时场圈要适当集中,尽可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销售,尽快形成养殖小区,建立养殖基地,充分发挥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对全村及周边地区养殖户的生猪品种作改良换代、进行良种猪养殖技术培训指导、联系组织销售等。转摘自wenmi.net 结合区、镇的党员致富工

程,申请有关项目资金,由村老党员xx等人来组织实施改良推广工作。

2、品种的改良 运用新技术引进、推广新品种,改良换代,淘汰过去传统饲养的内一元、内二元、内三元等土杂猪品种。积极选育二元杂交母猪。从我们对养猪业生产形势分析预测可以看出,明年下半年养猪业内部竞争将达到白热化,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只有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积极引导农民选育二元杂交母猪,争取明年上半年转向生产三元杂交猪。

3、适当扩大养殖规模。适当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科学饲养技术含量,降低饲养成本。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该村养殖户现有老品种猪,吃得多,长得慢,抗病能力差,出栏率低,效益差。现在推广的新品种猪,吃的少,长得快,抗病能力强,瘦肉多,抗病能力强,出栏率高,效益好。计划发展种猪两千头,以每头母猪平均年三窝,每窝平均产仔10头(以最低出生率计算),50%比率为种猪,可年产种猪苗30000头,按每头获利300元计算,可获利900万元;另外,2000头种猪每年产可肉猪30000头,以每头猪赢利100元计算,可获年收入300万元。预计每年总收入在1200万元左右。

2、社会效益 本事业能带动千家万户品种改良,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空闲时间和剩余劳力,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可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加开了农副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3、生态效益 在农业生产中,牲畜粪便是最好的农业肥料,因此是在发展养猪事业的同时,也将对猪粪进行充分利用,既大大解决百姓种地缺钱买肥料的困难,又能改良土地的养分;于此同时,可以利用猪粪发酵发展沼气应用,用于农家点灯、做饭、取暖,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减少家庭开支;另外猪粪也可作为养鱼原料。

五、风险分析

1、现在大力发展养猪事业,改良换代是目前养殖业的需要,也是广大养殖户迫切需要的事情。

2、根据目前市场销售来看,良种猪的销售行情好,利润可观,只要防疫跟上技术管理跟上,可以说基本上无风险可言。

六、技术和管理

1、对饲养新品种猪苗,要做到技术管理跟上,分散规模规饲养。聘请请技术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定期来村上课,进行集体培训。

2、基地对养殖户进行统一管理,全程指导,负责日常良种培育、种源提供、联系防疫、组织销售及其它跟踪服务等。

七、前景预想 一期建成由30家大户、500家小户组成的联合经营体,饲养良种种猪2000头,年产种猪苗和出栏肥猪共6万头的规模,争取当年投资,当年收回成本并获利。并以此为基础,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带动,最终建成苏北最大的良种猪养殖推广示范基地。

八、设计投资和资金来源

1、新建养猪场大规模10个,计划用地100亩,可利用现有已批土地、闲置厂房和原有旧猪厂进行改造。但仍需新建猪舍2000间,以每间600元计算,共需资金120万元

2、购置新猪苗1000头,每头800元计算,共需资金80万元

3、购置新设备和饲料,添置管理用房100间,需周转资金80万元。以上合计需资金280万元,现运用集体贷款、群众集资的方式可解决资金在160万元左右,尚有资金缺口120万,现恳请上级部门能够及时给予大力的扶持和帮助。

xx市xx区xx镇xx村

良种推广 篇6

位于山东莱州市的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海研究员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探索,已先后培育出30多个优质高产的紧凑型玉米自交系品种,“掖单”、“登海”两大系列40多个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其中18个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11个新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多个品种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创造出了亩产吨粮的高产纪录,至今连续6次创造和刷新了我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掖单”13号玉米种成功解决了超高产玉米耐密植与大穗的矛盾,使该品种在较高密度下提高了单株生产力,两大优异性状的结合,使我国玉米高产育种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玉米品种具有亩产夏玉米1000公斤的生产能力,创造并保持着世界夏玉米单产1096.29公斤的最高纪录和春玉米亩产1454公斤的国内纪录,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八五”、“九五”期间的重点推广品种,也是这一时期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杂交种。从1991年至2001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面积2.26亿亩,增产粮食224.5亿公斤,增加社会效益244.5亿元。

2 山东获补贴玉米良种品种确定

2.1 良种推广政策分析

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继续安排山东省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230万亩,国家财政补贴资金2300万元;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2300万亩,国家财政补贴资金2.3亿元。由省农业厅、财政厅组织召开的粮食作物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座谈会讨论确定,2007年度山东省玉米、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由省农业厅、财政厅委托省政府采购中心按照法定程序,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对项目所需良种实行山东全省统一政府采购。并公布了2007年山东省专用玉米良种推广项目区补贴品种(见文后)、最高限价和玉米、小麦良种补贴山东全省统一采购方式及合格供应商条件。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2-3个品种作为项目区补贴品种。山东省2007年专用玉米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补贴品种(共22个):比如,郑单958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推广利用。鲁单981可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推广利用。聊玉18号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推广应用。金海5号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应用。东单60号,在鲁南、鲁西南、鲁中、鲁北、鲁西北地区作为麦田套种品种推广利用。鲁单9002,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利用。鲁种99118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利用。鲁单984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应用。莱农14号可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推广利用。泰玉二号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上推广应用。

2.2 良种技术分析

郑单958.审定编号:鲁种审字第0319号。2000年审定。育种单位: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特征特性:株型紧凑,耐密性好。夏播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111厘米左右,穗长17.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565.8粒,千粒重329.1克/升,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抗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高抗矮花叶病,感茎腐病。籽粒粗蛋白质含量9.33%,粗脂肪3.98%,粗淀粉73.02%,赖氨酸0.25%。产量表现: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3500-4500株/亩。苗期发育较慢,注意增施磷钾肥提苗,重施拔节肥;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适宜地区: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推广利用。

鲁单981.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2]001号。2002年审定。育种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特征特性:该杂交种株型半紧凑,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80厘米左右,穗位118厘米。高抗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青枯病,抗大斑病,中抗玉米黑粉病、玉米矮花叶病。抗倒伏(折)性较差。果穗筒形,穗长20.1厘米,穗粗5.2厘米,轴粗3.4厘米,秃顶1.0厘米,穗行数14.9行,穗粒数550.1粒,千粒重297.8克,出籽率83.8%。红白轴,籽粒马齿型,黄白粒。籽粒粗蛋白含量10.74%,粗脂肪含量4.48%,赖氨酸含量0.29%,粗淀粉含量70.26%,容重745克/升。产量表现: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栽培要点:适宜密度3000株/亩,高产开发田也不宜超过3300株/亩。由于中期茎秆生长速度较快,管理上前期要注意控制肥水,增强茎秆柔韧性,防止倒伏(折)。适宜地区:可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推广利用

聊玉18号。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05号。2001年审定。育种单位:聊城市农科所;特征特性:该杂交种株型紧凑,生育期103天左右,株高243厘米左右,穗位106厘米,抗倒性较好。果穗穗行数16-18行,穗粒数平均516.2粒,穗轴白色,出籽率88.0%,黄白粒,半硬粒型,千粒重345.7克。抗小斑病,较抗大斑病,抗矮花叶病,抗粗缩病,中感弯孢菌叶斑病,抗青枯病,黑粉病发病株率6.3%。籽粒粗蛋白含量9.0%,粗淀粉含量65.56%,粗脂肪含量2.7%,赖氨酸含量0.27%。产量表现:一般亩产600公斤左右。栽培要点:适宜密度4000-4500株/亩,精细播种,生育期间加强田间管理,苗期注意蹲苗,增施磷钾肥,促进穗大粒多。适宜地区:在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中上肥水地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布沙热古丽·亚森.玉米后期管理技术[J];农村科技;2004年01期.

[2] 程稼丽.种植玉米应注意的问题[J];吉林农业;2006年03期.

确山优质板栗良种繁育推广技术 篇7

确山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 属大陆性季风性气候,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为板栗种实的养分积累和独特的品质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气候条件。

2 繁育推广技术

2.1 采穗圃建设

2.1.1

采穗圃的建立建立板栗良种采穗圃, 既可以通过高接换优, 尽快批量地繁殖种条, 又可以建立良种密植园进行优良品种繁殖

2.1.2

高接换优建立采穗圃选择立地条件好、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确红栗实生成龄林, 通过高接, 改造成良种采穗圃

2.1.3 高密度栽植建立采穗圃

(1) 定植。砧苗采用大苗, 带土团移栽, 按2m×3m的株行距定植。定植前一年冬季全面整地, 每667m2施有机肥3~5m3。挖80×80×80cm的正方形大穴, 每穴施有机肥50kg; (2) 嫁接。栽植后第2年嫁接。采用插皮舌接。嫁接部位可在地面上5~10cm的苗干基部, 也可定干高40~60cm, 在定干剪口下的苗干上高位嫁接。

2.1.4 采穗圃的管理

采穗圃的管理是大量繁育优良品种接穗的首要工作, 其具体内容包括施肥、抚育、控水等。 (1) 施肥; (2) 抚育管理; (3) 浇水与排水。

2.2 良种苗木培育

2.2.1 种子贮藏

种子采摘后立即筛选出均匀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沙藏。沙藏是用湿沙在室内分层堆积或在室外挖坑分层堆积。每隔10天检查一遍, 筛出病虫害劣种。

2.2.2 室内催根

(1) 加温催根时间:

2月中旬开始垒池摆种加温。

(2) 垒池:

在室内用砖垒土炕, 炕上砖池底面填铺中细沙5cm厚, 上摆一层种子, 压沙3~5cm厚, 以此重复, 堆高不超过1m, 顶部压沙10cm。沙要湿润, 以手挤不出水为准。

2.2.3 室外催芽

(1) 砌池:

在室外地面上建立土温棚, 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用砖在地面上砌畦池, 宽1.5m为宜, 池子高2~3cm, 池底垫洁净细沙5cm (不要用油沙) 。

(2) 摆种催芽:

待室内种根长1.5~2cm时, 取出种子, 从胚根1cm处断根, 将伤口马上用5×10-4~8×10-4的萘乙酸溶液迅速沾一下就平放在室外砖池中, 主要是利于促发侧根, 控制主根, 促使胚芽生长。埋种时的株行距为3cm×7cm, 上面覆净沙7cm厚, 并用木板在上面轻压一遍, 促使胚芽长粗, 便于嫁接。沙的含水量为40~50%, 注意不要将壳脱掉, 保证种子完整。

(3) 覆膜:

当沙覆盖好后, 用池宽1倍长的竹片, 弯成弓形插于池两边, 在竹弓上盖好塑膜, 并压紧四周, 防止风吹, 保持池内温湿度, 同时要经常检查棚内沙床, 过干要喷水。此项工作3月初进行, 一般20天左右胚芽可露出沙床面。

2.2.4 嫁接

(1) 接穗:

农历正月下旬, 将已选好的优良确山板栗接穗采回, 在室内用湿润沙封起, 上面只露2cm即可。采接穗应选择15~30年生的结果树, 接穗粗0.5cm左右, 而且必须是1年生壮枝。如果室内温度高, 接穗萌发, 而种子胚芽仍接不成, 采用接穗倒放, 控制萌芽, 并注意避免造成接穗脱水干枯。

(2) 嫁接:

3月底到4月初胚芽露出沙床面呈现紫红色时, 应进行嫁接。采用劈接法, 即用单刀片在子苗 (即胚芽) 2.5cm处切断, 再从苗砧的中心向下劈1.5~2cm深, 然后选择与子苗砧粗度相宜的接穗进行嫁接 (粗度相差2mm以内) 。

嫁接绑扎后的子苗随即放入容器中, 上盖湿布, 如果用竹筐装, 必须内垫塑膜, 以免失水, 尽量随接随栽。

2.2.5 子苗栽植

用高床栽植, 施足底肥, 深翻细耕, 整平床面, 畦宽1.2~1.5m, 长10m左右。按10cm×20cm的株行距挖好栽植沟, 墒不足要浇足底水, 栽植沟应从一边向下垂直开沟, 用手拿好包扎处, 垂直从一边摆入沟内, 从另一边封细土至接穗芽向面, 使芽微露, 然后把土压实, 切勿碰伤包扎处。栽好后随即把弓棚搭好, 弓棚中心与地面垂直高度以50cm为宜, 同样要把四周压紧, 以防风刮、透气。棚内温度保持18~20℃。要求4月上旬以前接完入圃。

2.2.6 苗圃管理

(1) 保持塑料棚内温湿度:

当棚内温度上升至30℃时, 马上将棚两边塑膜同时揭开, 通风降温, 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 当湿度达不到时, 每隔3~5天喷1次水, 经常保持雾状为宜。

(2) 炼苗:

炼苗是促进嫁接苗发育, 提高苗木质量的主要措施。子苗嫁接后10~15天即可愈合, 20天就可放叶2~3片, 3月底, 日平均气温已达15℃以上, 要进行炼苗。晴天的下午1点, 将薄膜全部揭开, 日落前再盖好, 逐渐增加阳光对幼苗的照射时间, 经5~7天的炼苗, 塑膜就可揭掉。

(3) 除萌:

为加速嫁接口的愈合, 提高成活率, 砧木上的不定芽要及时抹掉, 不要急于培养实生萌发芽, 而影响嫁接苗的愈合、萌发、生长, 即使接穗没有成活, 也只能留一个萌发芽, 促进嫁接苗生长。

(4) 加强水肥管理:

良种示范推广的现状与对策 篇8

当前, 太原市农作物良种推广工作经过多年发展, 效果显著, 良种推广能力显著增强, 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 良种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 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1.1 宣传片面, 标注介绍不详细、不真实、不规范

1.1.1 片面宣传

主要表现在某些种子私有经营者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 在经营过程中片面宣传, 把品种的优点详细化、夸大化, 却对其品种最基本的栽培技术、适合栽培的地区及环境条件、生长的主要性状、田间管理技术、主要栽培措施等没有向购种者和用种者详细说明介绍, 更有一些种子经营者只宣传推广返现、利润高的品种, 对利润低但生产表现优良的品种不宣传、不经销, 造成一些好的品种难以推广。

1.1.2种子包装标签标注不规范

按照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要求, 农作物包装标签应标注农作物种子的作物种类、种子类别、种子批号、认证标志、品种名称、品种说明、纯度、净度、发芽率、生产商、生产地址、生产商的联系方式、生产年月、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和检疫证明编号等, 大多标注、规范到位。但对购种者和用种者需要了解的病虫害防治和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信息却没给予标注说明介绍。

1.1.3 农民普遍缺乏购种须知

各种报刊杂志, 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不强。种子管理部门由于经费不足, 没有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宣传, 不能经常送科技、送服务下乡。致使好多农民朋友缺乏正确的购种常识, 不到证件齐全的正当购种渠道购种, 从而买到假冒伪劣的种子, 导致种子质量事故发生的频率上升, 坑农害农的事件频发不断。

1.1.4 经营网点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种子经营者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 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 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乡 (镇) 往往有几十家种子销售店并存, 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开办种子销售店, 有的种子销售点一个经营许可证多个点共用, 还有的店无证经营,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监督指导机构, 或者监督指导机构在宣传方面不给力、不到位, 从而导致农民不知道从哪个渠道买种子, 买什么样的种子, 哪一家的种子正规。常常是凭借种子销售店人员的口头宣传, 就盲目的购买, 导致由用种者变成了试种者。

1.2 品种“多、乱、杂”

“多”主要表现在所经营的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品种数量上, 品种繁多且数量大, 有时同一种农作物的品种就有好多个, 就是单一的改变一下名称而已, 甚至一些早该被淘汰的低劣种子品种继续在市场上流通;“乱”主要表现在品种种类多了, 自然而然在生态适应上就会表现出杂乱无章;“杂”主要表现为新老品种间、不同品牌间质量差异比较大。面对如此众多的品种, 就连售种者也无法说清楚该种子的习性, 购种者看得眼花缭乱, 很难做出准确判断, 轻信经销商介绍说明的夸大化, 从而上当受骗。

1.3 技术培训不到位

由于对广大农民技术培训不普及, 在建立新型良种示范体系时, 引进的品种受限, 往往无从选择, 不少农民由于盲目听信商家误导, 将不同的品种按照统一的栽培技术种在相同的生态环境、土壤、肥力条件下, 结果导致良种示范推广失败。

1.4 种子经销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好多经营销售网点的经销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 也没经过正规的培训, 大多数没有专业知识, 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赚取利润最大化, 基本不顾良种推广。再加上无固定试验场地和必要试验设施, 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工作难度较大, 业务工作效率不高。

1.5 农作物新品种观摩会宣传不普及

由于受经济基础、经营观念和人员素质等的影响, 一部分种子企业仍只满足于种子买进卖出, 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跟不上, 对优良品种和新品种的观摩会开得很少, 良种示范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6 市场拉动力不强, 种粮面积下滑

有的地方农民受经济状况的影响, 对良种认识不全面, 上年的种子留作下年用, 自繁自留自用, 从而影响了良种的推广。还有的地方种粮积极性不高, 把属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进行商业投资, 搞工程开发, 种粮面积逐年下滑,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良种推广技术。

1.7 缺乏制种经费和试验仪器设备

良种示范推广体系在乡 (镇) 一级出现了断层, 良种试验示范无法正常开展。原因是经费缺乏, 设备跟不上, 信息收集滞后, 管理松散, 品种检测能力不足, 品种区试和审定管理无法按严格要求进行, 不能保证审定品种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极大地阻碍了良种的推广。

1.8 良种示范推广体系不健全

大多数农作物的优良新品种, 在同一地块、同等栽培条件下对照种植, 新品种推广状况并不理想, 推广速度缓慢, 品种老化严重, 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

1.9科研、教育、推广、生产严重脱节

由于当前的良种推广技术处于政府直接领导之下, 行政倾向过强, 市场导向性差, 致使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成果转化率低, 良种推广技术、推广体制受固有观念的制约, 往往使农科研究所和农业高等院校的科研行为与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 强化良种推广工作对策

2.1 明确良种推广体系的创新目标

改革创新良种推广技术体系, 是为了使良种推广技术工作更好的向前发展, 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明确创新的目标, 以便把握发展方向。具体的创新目标是:建设壮大良种推广技术队伍, 巩固健全各级良种推广体制和机制。

2.2 建立种子信息体系

2.2.1 创新种子信息体系

良种推广工作靠的是先进的信息资源, 这就要求农业部门及种业单位建立农业信息网路体系和交流平台, 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2.2增加信息体系投入

种子信息体系作为种子部门的一项职责, 近几年才得到重视发展。信息需要收集、传输储存、处理发布, 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 需要经费支持, 所以地方政府应把这笔支出列为财政预算, 以政府投资为主体, 自筹资金为补充, 专人负责, 专款专用, 促进种子信息体系这个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产业健康发展, 逐渐壮大。

2.2.3 提高信息体系管理水平

种子信息是一项体系工程, 要求信息管理者具有计算机网络知识, 依法管理信息, 规范信息服务方式, 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全面的发布。

2.2.4 增加信息体系服务项目

当前的信息体系平台, 还局限在单一向农业工作者和用种者提供农业信息, 今后应逐渐由信息服务转向社会化办公服务, 在信息体系网络上办公, 网上种子质量管理、监督管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通过信息体系这个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最直接、最先进、最真实的信息。

2.3 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管理

种子育种部门和个人, 在基地进行繁育制种时, 做好育种田间管理, 明确育种负责人, 做好田间记录, 建立田间育种档案, 严查超范围制种, 对隔离条件不够的一定要责令停止育种, 杜绝不合格的种子流入市场, 减少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降低种子质量纠纷案件的发生率, 确保农业用种安全, 农民用种放心。

2.4 加强良种栽培技术指导

农业部门应组织科技下乡服务, 走进田间地头, 手把手教农民科学种田。通过新闻媒体、广播、宣传手册等宣传科技知识, 真正做到科技下乡, 服务三农。

2.5 保证品种择优选择

各级农业部门要公开向社会发布性能好、适合产地、市场前景好的品种, 杜绝未审先推, 引导农民使用主推品种, 提高良种推广速度。

2.6 严格区试审定标准和程序

通过对参试品种DNA指纹检测和转基因检测, 参照对照标准, 严格试验程序, 加强检测能力建设, 规范品种描述, 确保审定品种的科学性、准确性、公开性。

2.7 增加良种补贴

良种推广 篇9

1 基本情况

长治市所辖13个县区, 总耕地面积450万亩, 常年种植玉米300万亩, 小麦50万亩, 谷子50万亩, 其它作物50万亩, 是典型的杂粮区。每年玉米用种量大约750万公斤, 玉米种子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长治成为全国玉米种子经销商的必争之地。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选择难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 作物品种出现多样化、多元化, 导致市场上品种多、乱、杂。如此多的品种就连经营人员也说不清哪个好, 农民群众选择品种就更难了。求新心理、猎奇心理、高价位心理、随大流心理便起了主导作用, 盲目、盲从购种现象严重, 农民最终买了自己想要但不一定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去年春季, 我站对长子、沁县和襄垣三个农业大县进行玉米品种调查, 其中品种数量共有76个, 国审和省审的品种有67个, 涉及单位有39家。

2.2 经销商的素质及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有些种子经营商受利益的驱动, 哪个品种利润高就宣传推荐哪个品种。有的甚至采取走街串巷或到亲戚朋友家中代售等方式, 在无经营许可证、无技术等条件下用三轮车或摩托车走村串户进行销售。这种经销行为给假冒伪劣种子、未审先推种子提供了市场, 给掺杂使假提供可乘之机。部分种子经营者农业科技知识欠缺, 甚至根本不懂农业知识, 没有资历和经验, 因此也就不能准确地向农民群众介绍品种的特征特性、适宜地域等知识, 导致农民群众盲目选择了不适合本地区或不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

2.3 良种示范推广体系很不健全

过去我市以市、县、乡种子部门为基础建立的良种推广体系已名存实亡, 而作为新型推广主体的种子企业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品种选育开发和种子营销网络的建设上, 无暇顾及较为规范的试验、示范体系建立, 试验示范与推广极不协调, 常常自己的品种都很难向农民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技术资料, 造成家家都种试验田的严重局面。而各企业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排斥, 加之没有第三方在中间给予协调和扶持, 良种示范推广难成体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

2.4 机构设置不平衡

由于现在的机构体制不完善, 各县的农资执法机构大多为一站多能, 委托执法机构多, 大大削弱了种子行政执法力度。

3 对策与建议

由于农业生产对种子需求是刚性的, 而种子生产经营又要受到自然和市场因素的双重约束。种子管理工作在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挑战下, 既要确保农业生产用种需求, 又要保障企业自主经营, 这就对种子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加强良种推广, 确定主推品种

3.1.1 确定主推品种。

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 以多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种植的品种的产量、抗性及优质品率等为指标, 经专家和广大干部群众调查研究, 确定本地区的主推品种, 努力为当地农业生产选出一批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推动新品种全面、快速地应用于生产。

3.1.2 积极推广良种。

根据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 结合本地区实际, 提出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性布局意见, 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品种布局意见, 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或建议。确定后印发品种的详细资料, 如名称、栽培要点、特征特性、适宜地区、亩用种量、注意事项等内容, 以指导农民正确选购和种植。同时, 要优化种植技术, 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 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3.2 加强引种管理, 降低使用风险

3.2.1 规范引种秩序。

为了规范引种秩序, 杜绝盲目引种现象发生, 对同一适宜生态区相邻省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 未经农业主管部门许可一律不得引种推广。

3.2.2 规范引种程序。

对需引进品种, 由引种单位向本地区种子管理部门申报, 先在本地区域内安排种植二三个示范点, 由种子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考察种植表现, 并报本地引种领导小组审批通过, 方可在本区域种植。

3.3 加强质量检测, 确保质量达标

选择气候适宜、地力均匀、水源充足的水旱地作为检测基地, 承担检测任务的单位应具备种子发芽率、水分、净度、纯度四项常规项目的检测能力。

3.4 加强学习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根据种子管理工作的需要, 结合事业单位改革, 首先要选拔一批业务精湛的种子管理专业人才, 充实种子管理工作队伍;同时, 要培养一支政治可靠、好学上进、作风严谨、服务“三农”的人才队伍, 在农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3.5 市场监管工作仍需加强

农作物良种推广方法简便, 增产效果显著, 通常被农民群众列为科学种田的选项目。但假劣种子的负作用巨大, 不仅造农业减产减收, 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 种子监管不仅是关系农民增收的经济问题, 也是关乎农村稳定的社会问题, 来不得半点马虎。

3.6 加强机制创新, 提高企业竞争力

浅谈生猪良种化生产推广工作 篇10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实施畜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生猪良种化生产为宗旨,不断转变生猪生产模式,通过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产业化体系建设、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生猪良种体系建设、畜牧实用技术推广等措施,建立起了生猪良种化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充分发挥生猪生产优势,加快生猪良种化发展进程,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生猪良种化发展水平,减少动物疫病的传播,推动整个生猪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2 猪种的选择

(1)公猪选择:用大约克公猪、长白公猪、杜洛克公猪、皮特兰公猪作为父本。

(2)母猪的选择:推广“皮梅”和“长大”等二元母猪。

(3)商品猪选择:“杜长大”、“杜大长”、“长皮梅”等杂交组合。

3 生猪人工授精技术要求

3.1 发情鉴定

发情前1~2天阴户充血,表现红肿并伴有粘稠透明的液体流出。耳朵反复支起到直立位置,头略微向竖起的一侧倾听。用双手压或骑坐在母猪的背腰部,母猪不走动,表明母猪已到适配时间。

3.2 人工授精技术

冬天要将精液瓶和输精管放在怀内借体升温,用生理盐水清洗母猪外阴并擦干。用左手抚摸母猪外阴部,拇指、食指分开母猪阴唇,右手持输精管,徐徐向前偏上插入阴道中,输精管进入10~15cm后,转成水平插入25~30cm到达子宫颈,此时适度回抽。摇动输精管刺激母猪,让母猪充分兴奋,倒提精液瓶与猪背部相平。一边后抽输精管约2~4cm,观察瓶内有无气泡,如有气泡上升现象,表明已到输精位置,立即定位。再摇动输精管,边摇边吸入精液,一瓶精液可分几次吸完。吸完后,放低精液瓶,如有精液回流进瓶,还要再提瓶刺激母猪,直到无精液回流为止。缓缓拔出输精管拍打猪臀部。驱赶母猪走动。

3.3 输精频次与输精量

一个情期输精一般为2次,间隔时间为:梅山母猪6~8h,含50%外来血统母猪8~10h,洋二元母猪10~12h。每头母猪一个情期,输精80ml×2瓶,采取重复输精,增加产仔数。

4 以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为抓手

南通市通州区是江苏省生猪良种化生产示范基地,拥有生猪规模养殖企业十多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猪人工授精(仿生)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与应用,遍及千家万户。通州区根据本地生猪生产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创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模式,依靠生猪人工授精站实现生猪良种化生产需求,加强供精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不断完善生猪良种化推广机制。

5 以创建畜禽良种化示范场为载体

通州区根据省农委畜禽标准化养殖6项示范创建要求,对辖区内符合创建条件的生猪养殖场,分期分批抓好创建工作。目前,南通市通州区永安畜禽专业合作社龙坝猪场、南通市通州区申通养殖场、南通世安畜牧发展有限公司龙虎生猪养殖场等已通过省农委畜禽良种化示范创建工作的验收。通过示范场辐射,带动周边生猪养殖户,全区生猪良种化生产框架已经形成。

6 加强组织领导,在良种化生产环节上用足功夫

(1)成立相关组织,协调生猪良种化生产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量化指标,结合各镇实际,通过示范场辐射带动养殖户模式,利用2~3年的时间,生猪良种化生产格局覆盖全区生猪养殖户。

(3)加强宣传,提高生猪良种化生产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聘请电视台记者进行跟踪报道、撰写相关信息在省农网宣传报道、利用畜禽科技入户和全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及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平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接受培训的养殖户达989人,现场指导养殖户181户、提供光盘989张、发放生猪良种化生产明白纸1200余份,大力宣传生猪良补项目的惠农政策以及猪人工授精优点,提高养猪户生产积极性。

(4)加快生猪人工授精站建设进程。根据省市区生猪良种化生产相关要求,生猪人工授精站要优先配置配齐器械设施设备并能投入正常运行。通州区先行制定了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求及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该站能按照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要求开展精液的采集、检测、稀释、分装、配种等,确保精液质量,同时做好相关台账记载。

(5)强化监督。对供精单位监管,保证精液质量。对受孕率、产仔数,服务水平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接收群众监督。设立监督电话,让养殖户得到实惠。

7 生猪良种化生产推广相关工作成绩

为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良种化,通州区已连续3年被省农委列入生猪良种化补贴项目县,区农委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实施范围及供精单位、补贴的对象、数量和标准。南通世安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承办通州区生猪人工授精站,目前栏存公猪63头,其中大约克45头、长白8头、杜洛克8头、皮特兰2头,每年为全区母猪饲养户统一提供1.8万头良种公猪精液,已实现猪人工授精10.8万胎次,配送22万瓶优惠良种精液。全区已建成7个发精点,方便养殖户领取。供精单位仪器设备配套齐全,已形成以国家惠民政策为依托,生猪人工授精站为核心,各发精点为载体,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员为重点,带动农户自行输精(邻居帮助输精)为基础的良种化生产服务格局。生猪良补项目建设推动了全区良种化生产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区生猪良种化养殖夯实了基础。全区母猪一次性情期受胎率提高4~5%,窝均产仔增加3~4头,育肥到100kg三元杂交猪比地方猪种饲养周期平均缩短了10~20d,提高了生猪饲料转化率,料肉比明显,肉品品质好,每头猪净利润80~100元,促进养猪户增加经济效益超亿元。生猪良补项目的实施,全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已逐步凸显。

8 小结

良种推广 篇11

1.临县马铃薯良种引种现状

2008年以来, 为了选出适宜临县种植的良种, 全县先后从河曲、左云、古交等马铃薯繁育中心引进青薯9号、冀张薯8号、晋薯16号, 同薯23号、彩薯29号、费乌瑞它等优良品种, 通过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试验示范种植, 这些品种既具有薯块大、高抗病、淀粉含量高、商品性好等优点, 又适宜临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2.良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临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 但由于农业基础薄弱, 导致良种推广中存在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健全, 尤其是技术力量薄弱; (2) 良种繁育基地布局不合理; (3) 科研经费不足, 制约推广工作的开展; (4) 种薯成本高, 农户投资大。

3.加快良种推广的发展建议

(1) 研究制定科学的良种繁育体系按照省、市、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向, 要在充分发挥国家、省、市良种繁育项目的同时, 提出优良品种选育的目标和繁育体系建设的构架,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建立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 指导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协调一致, 加强马铃薯良种体系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是确保良种推广的基础。

(2) 建立健全长效科技培训机制针对县、乡两级技术人员技术陈旧、落后, 农民的科技素质薄弱和市场意识淡薄这一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加大科技培训的投入和完善培训机制, 充分利用省、市培训项目资金, 有组织、有计划, 分期、分批, 定乡、选村、选户, 循序渐进的进行培训, 积极争取县级财政的专项资金, 力争用3~5年时间使全县马铃薯种植户, 户均一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达到一户一个明白人, 一户一本技术手册, 从根本上扭转农民科技素质差的局面。同时, 定期邀请省、市马铃薯专家对县、乡两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使县、乡两级技术人员掌握先进技术, 发挥一技之长, 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3) 优化品种区域布局根据临县气候的特点, 安排早、中、晚熟品种种植结构的合理搭配。科学划分生产区域, 形成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 经过近年来的试验、示范, 临县已初步划分为以白文镇为中心的中晚熟10万绿色马铃薯一季种植区, 以三交为中心的间作套种早熟马铃薯种植区, 以雷家碛为中心的6.67万hm2无公害马铃薯种植区, 并根据区域优势, 合理布局, 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及发展计划、目标、任务。

上一篇:日本国际私法下一篇:分析师现金流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