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机理(通用11篇)
产业化机理 篇1
1 引言
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方向调整, 能够更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好处和本国的各种资源, 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扩大再生产能够顺畅地进行, 形成良性循环[1]。
产业结构的调整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之间成本的相对变化。 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产品供应结构发生改变, 产业间相对成本的变化使得某个国家或区域的相对比较优势发生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成本的改变都将引导要素在产业间的增加或减少。波兰经济学家布辛斯基 (Rybczynski) 认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随着某种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增加, 要素密集度就会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变化, 这时应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 否则不当的产业结构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2]。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率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生产要素快速集聚, 并形成信息集聚和市场集聚。市场规模与社会资源、经济制度、生产要素、信息等形成正强化特性, 促使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集群行业市场的成熟和挑剔性的需求, 改变行业中需求结构的变化, 同时集群内部关联企业群体的竞争与竞合, 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成果的转化。技术创新使得集群内要素的单位利润上升, 要素使用的集约化进一步吸引要素的快速集聚, 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的流动, 使得产业结构自发的进行调整和升级。
2 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2.1 市场需求拉动产业结构调整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任何生产活动无不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无论产品科技含量如何高, 功能如何先进, 如果没有了市场需求企业将无法生存, 同时该产业也会走向衰退与消亡。
首先, 一个新兴产业的产生以具有了一定的市场需求为前提。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产品产生更为苛刻的需求以及全新的欲望, 为了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社会化分工不断细化, 在市场规模较小时, 往往由一些原有的产业中增加新的工艺, 而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 使得市场规模能够吸纳一个新兴的产业时, 新兴产业就此诞生。因此市场需求规模的大小往往是与产业分工空间是一一对应的。
其次, 需求结构的变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需求结构是按照需求层次按照一定得顺序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按照恩格尔定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恩格尔系数逐渐减小。按照产品增值环节, 需求分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中间需求是在产业链条中, 由某一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 被链条中的下一产业或者生产环节所购买, 用作原料或者投入品。最终需求是由个人消费、设备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组成, 无论哪种最终需求, 它们的特点都是用来最终消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社会创造的社会总价值不断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人们的消费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一开始收入主要用于食品、服饰等生活必需品, 发展到可支配收入主要用于住房、汽车、电器等耐用品的消费, 从主要用于物质消费发展为追求精神消费的需求结构。为了适应经济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 生产结构自然随之进行调整, 呈现出第一产业和产品粗加工发展相对缓慢, 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行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快速增长的态势。在人们最终需求不断追求高端化的过程中, 下游产业对上游产业产品的要求也日渐苛刻, 因此带动了中间需求的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变动推动生产发展和结构变化, 生产发展和结构变化又创造出新的需求, 反过来再影响生产发展和结构变化的趋势”[3]。这些比例关系的变化无一不推动产业结构变化。
第三, 产业的生命周期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宏观反映。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 当新产品产生时, 一方面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和市场认知度的欠缺, 市场容量较小;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产品进入快速发展期, 直至技术完全成熟, 成本大幅下降, 消费普及率较高;随着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高度化, 展开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 新的更高性能的替代品出现, 原来的产品进入了衰退期。体现在产业方面, 当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达到一定规模时, 该产业和上下游产业及相关的服务型产业从原有的产业中分离出来;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产品成熟期的到来, 意味着与该产业相关的技术、市场进入了成熟期, 即产业的成熟期;随着新技术的诞生, 新型更高性能产品的出现, 市场对原有产品的需求迅速下降, 整个产业进入了衰退期。正是由于产业的不断更替和高级化, 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2 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学中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素自由流动, 其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长期来看, 如果一个产业的要素回报率高于其他的产业, 则其在逐利的本质驱动下就会流向该产业, 相反就会流出该产业。只有要素在各个行业达到一般均衡, 才会停止流动。反映在产业的发展周期中, 当某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朝阳阶段, 表现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的高成长性, 要素在该产业中必然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要素将源源不断的流入该产业;随着产业进入成熟期, 其市场规模不再扩大, 在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 单位要素的产出率将下降到一般均衡水平, 于是要素停止进入该行业, 行业规模不再扩大;在产业的衰退期, 市场规模不断萎缩, 使得单位要素的产出低于一般均衡的水平, 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要素必然流出该产业, 产业走向衰落。
从微观来看, 若劳动力在某个产业获得工资收入高于其它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会很快流向这一产业, 如果该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此时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并不会明显下降, 甚至还有增加的可能性, 此时在劳动力迅速增加的情况下, 资本显得更为稀缺, 资本单位收益率将不断增加,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量的资本将流入该产业。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入为技术进步创造了条件, 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因此随之而来的是产业成长中的巨大的技术进步。于是该产业进入快速的成长期。反之将进入衰退期。
2.3 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给人类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和效率更高的生活工具, 同时使人类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 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层次。一方面人类对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成果的积累也为人类的智慧和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从而需求和创新形成了正积累机制。在此机制的作用下, 不断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生产方式, 那些过时的落后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提供过时产品和服务的厂商也随即消亡。技术进步的幅度越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就会越大, 技术进步的频率越高, 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越快。
产业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产业生产技术基础, 使生产者降低生产成本, 制造出改进产品、差别化产品、换代产品、替代产品和全新的产品, 实现产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技术进步使现有行业劳动生产率和现金产值率不断提高, 对不同生产部门影响力的差异, 促使劳动力和资金向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产值率更高、资金利用更有效的行业转移[4]。产业结构调整演进的实质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资源在产业、地区、企业之间流动及重组进行再次配置则形成新的产业结构[5]。
3 产业集群的集聚与创新效应
3.1 产业集群形成要素集聚
企业的本质在于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6]。大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低, 同时具有规模效益优势, 因此其产品成本较低。但企业规模的增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层次, 在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加剧的今天, 大企业的信息失真、决策滞后、对市场的反应迟钝、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的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目前的市场出现小批量、个性化、产品更新快的特点, 大型企业更显被动。而产业集群这种优秀的产业组织形式, 使得集群内企业即获得了大企业的规模效益又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 同时还拥有中小企业的信息传递真实、适应市场较快、决策迅速、适应竞争环境能力强的优势。
产业集群内诸多关联性企业在某一区域集聚, 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共享信息资源;彼此形成信任的合作关系, 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与原材料企业共同谈判、批量采购;更为细致的分工, 企业更能致力于自身的核心能力的发挥;易于形成虚拟企业, 共同承接较大的订单;吸引更大的需求市场、吸引行业协会、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形成;共同争取有利的产业政策和适宜的市场环境。以上优势使得集群外企业进一步向集群内集聚, 形成正强化的效应。
企业的高度集聚势必吸引大量劳动力的集聚。 (1) 大量企业集聚在同一区域,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的成长, 就业的空间不断增大; (2) 在产业集群内部, 由于同类企业较多, 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供的方便, 一方面劳动力失业后不能重新就业的风险降低, 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3) 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一方面高素质员工获得高薪的几率增大, 另一方面为劳动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供了动力; (4) 集群内部专业性的培训机构更有利于劳动力的能力的增强, 专业性的劳动力服务机构更有利于劳动力就业机会的获得。由于以上原因, 产业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产业集群内部诸多优势, 使得企业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 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和快速发展的机遇, 因此不断吸引集群外的资金进入到集群内部。此外, 投资的风险性, 要求企业在投资前期对投资环境进行系统的考察, 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信息搜寻成本, 多数企业为了节省搜寻成本采取跟随战略, 即多数企业的投资领域和投资地点作为重点考察的对象, 这也是大量资本进入产业集群的原因之一。因此产业集群一旦形成, 将会形成大量的资本集聚。
产业集群内部激烈的竞争和产品的多样化, 培养了挑剔的客户群体, 挑剔的客户群体对产品苛刻的需求, 这为产品创新提供了方向。集群内外大量信息的交换, 以及集群内部信息流通的便捷性, 有利于接受技术创新的转移。集群中企业之间、企业与专业化机构的合作, 降低了企业进行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工程, 单个企业难以掌控其全部过程, 企业需要通过与外界产生联系以获得多方支持。显然, 产业集群柔性的网络合作模式避免了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时处于“单兵作战”的境地[7]。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这有利于企业通过“非正式交流”形成快速的知识溢出效应, 使得创新性成果能够在集群内部迅速扩散。集群内丰富的资本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条件, 巨大的市场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所有这些优势成为技术进步要素集聚的巨大吸引力, 因此技术进步的相关要素能够在集群内部快速集聚。
3.2 产业集群形成市场优势
市场是供求双方交易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在产业集群内部数量庞大的生产厂家, 形成了明显的供给优势, 同时产业集群在形成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容量, 在一定的市场基础上容易形成市场优势。
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以及挑剔型客户需求, 使得集群内部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和品种多样化的优势, 而多个有差异的同类型产品, 有利于吸引众多的消费者, 消费者可以少付成本在有更多差异产品的集聚中间寻求适合各自偏好的商品[8]。
此外, 由于在一个地区集聚了数量众多的关联企业, 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自律组织对产品的规格、质量、交易的规范性等方面必然形成一定的标准, 加上集群内企业之间频繁的合作关系, 使得交易成本降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集群内众多企业在主观上无不注重树立自己的产品品牌, 同时由于集群内的企业处于同一个特定的区域, 因此每个企业在树立自己产品品牌的同时客观上也在树立着产地的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的形成将会更大规模的促进区域市场的快速发展。
3.3 产业集群形成信息集聚
产业集群内部集聚了众多企业,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信息的交换单元, 每个企业在供求信息、科技信息、产业政策信息、投资信息等方面不停地与集群外部进行者交换, 吸收集群外部新信息。同时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非正式交流, 企业与客户、政府、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的各种业务往来和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信息快速传递的网络, 使得信息在集群内部快速的传递。每个企业尽享信息集聚优势, 对竞争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
3.4 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
首先, 产业集群内部面对激烈的竞争, 企业必须依赖较他人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降低产品成本和实现产品的产异化, 因此在集群内部具有巨大的创新需求。
其次, 产业集群内挑剔客户带来的对产品更为苛刻的需求, 为市场的潜在需求提供了方向, 由此也为产业集群内的创新行为提供了方向。
第三, 产业内部集聚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资本, 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四, 集群内部企业间密切的合作, 为日益复杂的、系统化的创新行为增加了成功的几率, 降低了创新的风险, 同时集群中知识溢出效应, 使得企业更有积极性投入到企业合作创新的团体中来, 最大程度的共享知识溢出的收益。
由此,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无论从物质基础、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风险的规避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此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4 产业集群的集聚与创新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是基于在市场条件下, 特定地区的不同产业之间单位要素产出率的差异, 所引起的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更近一步地, 产业之间要素的投入产出率的不同是由于市场的成长性, 产品成本的差异引起的, 技术创新是引起市场成长性和成本差异的原因之一。
从形成角度来看, 产业分为资源推动型产业集群、市场拉动型产业集群和研发推动型产业集群[9]。按照发展阶段, 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类型依次为:资源型集群——市场型集群——研发型集群。以下按照不同的集群类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进行探讨。
资源型产业集群开始形成是由于区域内具有某种资源, 即形成是由资源推动的, 如辽宁大石桥镁产品产业集群。当一个区域蕴藏着大量的某种资源时, 往往吸引大量的投资进行原材料的采掘, 此时首先集聚的是资本, 在资本的带动下, 集聚大量的采掘业和原材料粗加工业的产业工人, 技术方面主要是开采技术和原材料加工技术。最初表现为规模不等的自发性的、不太规范的生产经营, 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大, 地方政府开始制定产业政策进行扶持与规范, 于是一个资源型产业集群在区域内形成, 于此同时该产业成为本区域的新型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该区域资源的开采量剧增, 原材料及其粗加工产品的价格较低, 吸引了大量的需求方进入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需求的拉动下, 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以该资源为原料的下游产业为了节省成本, 纷纷进入产业集群, 集群内部资本集聚、劳动力集聚、产品加工技术的要素集聚效应被合理性的放大, 表现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原材料采掘业的进一步发展, 资源储量下降, 开采成本逐渐升高, 而下游高附加值的产品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 产品生产行业不断扩大, 资本、劳动力、技术从资源采掘和原材料粗加工流向产品深加工产业, 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加工企业失去了原材料的低价优势以后, 其竞争方式转向利用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追求质量、功能、品牌的产异化战略, 在这个阶段, 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增加速度放慢, 而技术创新要素的集聚迅速增加, 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区域从资源产业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技术优势, 实现了产业的升级。 (见图1)
市场型产业集群是由于历史传承或者某一时期优惠的产业政策和经济环境, 在以特定区域首先形成了较大的交易市场, 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集群、广东顺德照明产业集群等, 此类产业集群首先具有了一定规模的交易量, 产品供应的信息和多样化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由于集群从一开始就是依靠市场形成的, 因此为了保持市场的成长性, 该类集群特别注重市场的自律性和市场管理的规范性。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市场信息的集聚使生产厂商纷纷进入产业集群投资, 资本和劳动力流向产业集群, 随之集聚和还有上游产品的生产厂商以及产品的生产技术等。在集群内部具有知识溢出明显、地域品牌和产品品牌相结合的特点。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并快速成长。随着集群的扩大, 厂家数目的增多, 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 产品创新成为必然。集群的研发水平和技术水平突飞猛进, 主导产业进入升级阶段, 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研发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在某一特定地区, 具有丰富的研发人才、科研机构和科技信息, 这类产业集群均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由实力雄厚的科研实力推动形成的, 如美国的硅谷、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武汉东湖的光通讯产业集群等。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命所在,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纷纷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由此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林立的区域容易吸引大批的高新企业进行投资, 地区的科研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 高新企业的集聚也为科技信息的集聚提供了条件, 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这更加强了该区域的科研力量, 形成了正强化的效应。高新产业作为产业链条的高端, 能够直接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起到先导型性的作用。
5 结论
要素在产业之间不断地流动引起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在市场条件下, 假设要素本质最求利润最大化, 引起要素流动的原因有:市场需求的变化、要素投入产出率在产业之间的差异。技术创新能够加快要素的流动。无论资源型产业集群、市场型产业集群还是科研型产业集群都能够实现要素的集聚、信息集聚、形成市场优势、促进技术创新, 只是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集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聚地重点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引起要素的流动, 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2-35.
[2]陈丽蔷.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383-384.
[4]丛林.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255-256.
[5]刘恩专.外资产业带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 1998 (9) :17-24.
[6]COASE, 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 November, 1937.
[7]熊义杰, 郝思羽.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实证分析——以东莞玩具产业集群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08 (03) :109-111.
[8]谢方, 王礼力.农业产业集群作用于农村市场体系的机理初探[J].商业研究, 2008 (09) :137-141.
[9]佟光霁.提升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考——以哈尔滨为实证研究对象[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产业化机理 篇2
产业关联型是指由生产的纵向和横向关联形成的风险企业集群模式。这种类型既有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同产业企业,又有直接具有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生产互补品、配套品或具有专业化服务性的辅助企业。尽管这类风险企业之间的关联错综复杂,但往往以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少数几个企业为主导,其余企业或为其提供互补品或配套品生产,或为聚集区内所有企业作专业化服务。如计算机产业发展就须电子、软件、材料行业的强力支持,一旦它们都得到专业化发展,计算机产业的规模经营才得以实现。
3.2 资源共享型
资源共享型是指企业受益于某一区域特有的公共资源而形成的风险企业集群模式。企业最初选址要考虑范围经济性,导致范围经济的共享资源包括产品原料体系、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等。许多同类或不同类的风险企业都有许多共享资源,这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3.3 知识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是指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形成的具有科技含量较高的风险企业集群模式。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就是杰出代表。这种类型的企业集群有别于传统企业:一是所要求的科技含量较高,绝大多数都是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受技术创新、吸收和应用的影响比较大,受技术商业化程度的影响较高;三是风险企业的成长严重受技术生命周期和发展方向的影响;四是企业经营的高附加值和高风险并存。
3.4 外力驱动型
外力驱动型是指在外生环境驱动下形成的风险企业集群模式。外生环境各种各样,形成的集群方式也形态各异。世界上的绝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风险企业都属于由国家的政策导向和行政部署形成的风险企业群,它们的集群起初并不是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而是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行政部署驱动起了很大作用;还有一类是基于投资来源国或地区与投资东道国或地区的双边经济贸易关系和文化而形成的风险企业集群。如我国港澳地区的风险投资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台湾投资集中于福建,日本投资则集中在辽东地区;再有一类是由大企业改造、分拆而形成的风险企业群。像日本筑波的.风险企业就是典型实例。不管集群属于哪种形态,维持和决定集群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风险企业的产业链,外生条件并不能长久地维系。
4 我国风险投资的集群现状分析
4.1 相互依存的风险企业网络体系并未真正形成
我国的风险企业大多是通过依靠提供土地、行政命令和优惠政策等措施而形成的空间集群。这种集群模式使得许多风险企业大都是因为外部的优越条件嵌入的,而不是依赖内在价值链自然衍生而形成的,这样企业间就难以形成依靠各自核心竞争能力相联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最终导致企业集群“先天不足”,价值链整合力度不够、结构单一、企业关联度低、缺乏协同效应和植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地区政策差距日益缩小,这种空间上的聚集就表现出很大脆弱性,当某一区域的土地成本、劳动力价格等区位优势及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时,这一区域内的一些风险企业就可能会向其他政策更优惠的地方流动。
4.2 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的缺乏
风险投资是一种现代新型投资方式,涉及诸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实践性极强,对人才素质要求很高,直接决定着风险投资的成败。而我国目前现状是,虽有大量科研成果,但缺乏既有技术、管理,又有金融等专门经验的人才对其商业化前景的准确评估,致使现在大部分风险投资基金不敢投出去。而科技人员虽然有创业热情,创新能力也较强,但他们由于缺乏管理和融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不能把科技成果真正产业化。外资和民间资本虽然有进行风险投资的意向,但由于相互缺乏信任,也很难找到可靠的代理人。所有这些都是长期以来我国缺乏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复合型人才造成的。
4.3 风险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对于产品生命周期短暂的高新技术风险产业来说,一个创新产品比较容易达到成熟阶段。当达到成熟阶段时,产品的利润就降低,竞争加剧。此时,企业要继续获得竞争优势的策略一般有差别化竞争和低成本竞争。低成本竞争可能会因其他风险企业更低的成本而使得该企业被淘汰,而采取差别化竞争的企业则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持续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以引进国外成熟的高新技术为主是导致我国风险企业竞争力不够强大、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重要原因。
4.4 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
国际经验表明,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等多渠道的民间资本,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则着重通过制度安排来扶持风险投资。而我国目前风险投资规模较为狭小,资本来源过于单一,大部分靠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直接投入获得。由于政府和国有企业资金运用的垄断性、来源有限性以及与风险投资本质的相悖性,政府的过度参与必将极大制约民间风险资本的发展。
4.5 风险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风险资本从筹措、投入到退出都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它是以消除投融资者之间的信息非对称为目的,提供资金供求双方的匹配、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的平台。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一些中介机构,但大多数独立性较差、地方行政色彩浓厚、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一般中介机构都挂靠在行政机关、事业和企业主管部门等,很难保证人员、资金与管理等方面的独立性,势必影响执业过程中的公正性。此外,由于各类中介机构缺乏必要的行业自律管理和法规规范,导致中介机构降低职业职守,违规违法现象严重,从而削弱了其在社会上的中介地位。同时,在资本市场中,风险投资业务的法律地位和准则明显不足,相关法律尚未制定;各个中介机构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执业标准体系,各地中介机构都按自行标准开展业务,形成了法度不一、各自为政的局面,从而导致中介机构缺乏信用认知性。
5 对策与建议
(1)各级地方政府应从产业组织的战略高度,选择合适的行业,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引导风险企业走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政府应尊重集群的内生性规律,要注重某一区域内主导风险企业的培养,发挥它们的“羊群效应”,通过其产业环节的支解,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小企业,进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产业技术链,从而推动整个风险企业集群化的成长和网络体系的形成。
(2)风险投资产业集群的成功,人才无疑是第一大要素。为此,要通过实践,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人才;要有计划地把国内有一定风险投资管理经验的人员送到国外发达国家培训;要聘用在国外从事风险投资的华人专家回国工作;尽快建立对风险投资家的激励约束机制。
(3)疏通民间资本转化为风险投资的渠道,实现由单一的政府投入型向多元化投入型发展的转换。为此,我国在目前法律体系的现状条件下,要尽快制定《风险投资法》,为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运作与收益分配提供法律依据。
(4)完善风险投资的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培育中性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对各机构进行分工与协作,发挥其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加强中介机构的自律建设。完善中介机构的外部法制环境,尽快出台和完善《证券发行和交易法》和《投资顾问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加强从事中介机构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加快各种信息服务业的建设步伐,形成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风险投资中介运作体系。
参考文献
1 成思危.中国风险投资形成、发展的战略思考[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2 刘曼红.风险投资的第三要素——人、人、人(中)[J].中国科技信息,2000(20)
3 孟薇,钱省三.印度软件产业研究[J].科研管理,2005(1)
4 王建优.产业集群的特征、成因和类型[J].当代财经,2003(1)
产业化机理 篇3
关键词 产业融合;综合评价;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63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提到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为落实一号文件和指导意见提出的农村产业融合方针政策,2016年7月21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拟定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推进工作方案》。目前,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较低、农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尤其是粮食生产核心区尤为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于“十三五”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无疑也形成一定的障碍[1]。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我国粮食生产核心生产区为研究对象就此展开研究。
1 产业融合作用机理
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主要还是基于形式上的融合,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各产业发展及资源配置不协调,不能形成帕累托最优,势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产业间关联性越来越强,产业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2]。农村三次产业系统类似三个互相咬合的齿轮(见图1),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三个产业要实现协同发展,三个齿轮转速必须协调,如果任何一个齿轮转动速度不协调,就会制约其他一个或两个齿轮转动,齿轮间就会出现磨齿,即使整个系统仍然能够维持正常运转,但在运转过程中齿轮之间的阻力就会增加,对齿轮会形成一定的磨损,造成机械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当,动力浪费[3]。如果3个齿轮能够协调转动,各齿轮直接能够实现很好匹配,资源配置合理,则会提高系统机械效率,降低不必要的能耗。
3个齿轮转动协调需要有一个磨合过程,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齿轮转动速度快,另外的齿轮速度不匹配,虽然会带动另外齿轮转动,但是在对于整个系统而言,运转的阻力加大,运转过程中势必会造成能量的损失。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农村相关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也要求各次产业协同发展。在形式融合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其融合内涵,协调器动力作用机制,促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4]。
2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动因
我国农村地区产业融合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好五大理念指挥棒作用。创新为产业融合提供内在动力、开放提供外部环境、绿色和协调指明方向、共享充分保证农户分享产业融合带来的切实利益[5]。
2.1 社会发展需求
新经济形势下,经济发展逐渐向重质量、求效益方向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自然发展相协调。目前,农民工外出务工,造成农村空心化、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三观”问题,长期以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尤其是农村地区稳定。通过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地区就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促使农民能够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促进农民增收,缓解上述问题,实现城乡、产业、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6]。
2.2 经济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下降,粮食核心生产区承接着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如何通过产业融合实现延链补链,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增强粮食核心生产区经济发展动力。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农民非农收入来源动力不足,非农收入来源受到制约,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土地、水资源等资源约束,资源稀缺等问题存在,也迫切需要二三产业发展助力农业的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市场呈现“紧平衡”状态,国内生产粮食绝对数量较充裕与居民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矛盾,这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2.3 创新驱动
创新为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了内部动力。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是激励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从供给侧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二三产业助力农业发展;技术创新贯穿粮食产业发展整个过程,从产前、生产、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为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7]。目前,国内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態,高库存和高进口并存,要想解决国内粮食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农业科技创新是重要手段;商业模式创新能够较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能适当创造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粮食应从供给侧发力,如制度、产品和市场等方面供给,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结构,提供适销对路的绿色、高品质的农副产品,以刺激消费者需求,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
3 结语
农村产业融合是结合时代发展新特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和关键点。如何更好地推动农村产业融和发展成为目前农村地区亟需解决的重要的现实问题。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从宏观层面发挥产业间关联效应,实现接二连三,助力农业发展;中观层面结合不同农村地区发展实际,积极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融合模式;微观层面结合不同地区经营主体,以经营主体为载体,以土地流转为途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提升农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海.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探讨[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6):43.
[2]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5(2):43-44.
[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要有新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5(7):48-49,58.
[4]姜长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3):5-10.
[5]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7):26-29.
[6]郭晓杰.现代农村视域下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路径分析[J].商业时代,2014(5):122-124.
产业化机理 篇4
共性技术第一次被明确定义是在1988年美国ATP (先进技术计划) 上:一种有可能应用到大范围的产品或工艺中的概念、部件、或工艺、或科学现象的深入调查。在这个定义中, 共性技术及其与之相对应的“专有技术”是就它所服务的范围来说的。1992年,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的经济学家Egory Tassey提出了一个用于科技政策研究的“技术开发模型”, 1997年后称为“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围绕该模型, Tassey将技术分成了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 由此提出了共性技术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的概念。自此之后, 尽管国际上有通用的称谓, 许多国家也将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共性技术定义。目前国内对产业共性技术尚无统一的定义, 国内学者李纪珍认为, 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究成果可以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1]陈玉瑞等认为, 共性技术是指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组合可导致在诸多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能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与基础技术平台之上的, 具有产业属性的技术, 是技术产品商业化的前技术基础;是不同企业专有技术的共同的技术平台。[2]马名杰认为, 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3]国内已有的定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是从共性技术所处的技术研发阶段出发, 即将技术分解为实验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 或者提出共性技术处于基础研究之后的第二个基础技术研发阶段。第二种定义是从共性技术的影响范围出发, 如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 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 或者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国内目前比较多的是这种定义。共性技术在技术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归纳起来产业共性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1) 基础性。
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构成技术基础设施, 是企业专有技术开发、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从研发过程来看, 共性技术在产业技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对于企业专有技术属于“竞争前技术”, 也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迈向市场应用的第一步。一般来说, 某产业的共性技术在其所关联产业部门中是处于比较基础和关键的位置的, 只有在共性技术得到较为成功的解决后, 其他技术才能在它的推动下一起迅速实现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
(2) 共享性。
产业共性技术是为产业多个企业而不是单个企业服务、共享的开放平台。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可在一定范围和领域通用和共享, 并对一个或多个产业、企业和用户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度影响, 对整个行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发挥迅速带动作用
(3) 风险性。
产业共性技术往往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 使得开发周期更长、资金规模更大、预期收益波动也更大, 再加上产业共性技术的超前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产业共性技术具有风险性这一特征。因此,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需要多方合作, 共担风险, 共享收益。
(4) 外部性。
指研究开发产业共性技术的个体不能独占产业共性技术成果及其带来的全部收益, 因此会导致较严重的市场失灵, 因此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需要政府、企业及其它部门的合作。
(5) 超前性。
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来看, 技术商品化经历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工程化等阶段, 因此, 共性技术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最先应用, 是基础研究迈向市场应用的第一步, 属于“竞争前技术”。共性技术是企业专有技术开发和技术产品商品化、市场化的基础。
(6) 非独占性。
共性技术研究成果比应用研究成果更无形, 难以实施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 其外部性强。
(7) 社会效益性。
共性技术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性质, 称为“准公共产品”。一方面企业在共性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专有技术, 可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共享性, 可以为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共享, 因此, 具有广泛的效益性。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强, 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平台, 促进企业获得竞争前技术,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提高企业的素质, 从而提升国家、地区和产业的竞争力。
2 产业集群中产业共性技术形成的供给机理
产业共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史, 以及共性技术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上来看, 其形成的供给机理主要是:
(1)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从技术特性上看, 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越来一体化, 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技术创新凸现更加重要的地位, 产业共性技术除了技术创新走向竞争前技术的角逐, 技术平台越来越多之外, 产业共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科学的发展过程看, 科学可以进一步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从技术的发展过程看, 技术可以划分为实验技术、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和专有技术。但另一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科学和技术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科学与技术趋同化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K.Pavitt在一篇讨论《技术的性质》的论文中说, 随着科学与技术一体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化的趋势越来越强, 比如当GE、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时, 曾说严格区分科学与技术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 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的同质在增强, 技术的融合在增加, 更进一步, 从社会层面上看,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一体化, 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越来越快速, 所有这些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形成。
(2) 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
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特别是技术的产业化趋势, 决定了任何一个研发机构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时, 都会感觉到单个个体的能力有限, 这样单个个体不能, 也不现实去完成从基础科学到专有技术的一系列过程的研究开发工作 (也即完成整个研究开发链的工作) 。大量的研究开发外包是这种情况的反应, 国内外出现的众多专业研发技术的公司也证实了这一点。从制度上说, 产业共性技术处于政府 (包括非营利机构) 和以企业为代表的营利机构关注点的中间地带。由于产业共性技术既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品, 也不具备商业上的独占性, 因而很容易出现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都不供给的局面, 即制度供给的失灵。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使得处于中间地带的共性技术包含的知识众多, 这样, 单独的企业或者政府经常会感到供给上力不从心, 导致制度上的“无人”供给。还有, 由于研究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 使得需要专门的机构来研究开发一类特殊的技术—共性技术, 因而, 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可能会出现“制度空洞”。[4]
(3) 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众多的企业根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聚集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 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群体。集群的出现, 把竞争从单个企业之间提升到更大的群体之间, 它通过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 实现了集群内众多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资源要素整合, 重塑了竞争形态。而共性技术主要是体现在工艺等通用的技术, 企业都会使用到, 有合作研发的基本利益导向。因此, 通过在产业集群中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合作, 构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集中力量开发行业共性技术, 能在较短时期内突破关键和重大技术领域的瓶颈, 增强集群和企业的竞争实力。并通过共性技术外部性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大的特性, 实现较少的投入而获得更大的创新产出。在产业集群中, 毗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 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 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 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 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科技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 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 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另外, 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 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更强, 专业知识更容易扩散汇。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与产业集群的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5]
一般而言, 目前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的产业相关度高, 它们对共性技术有着共同的需求, 需要共性技术为其竞争性技术的开发提供基本手段和技术支持, 以便实现新产品、新工艺的持续创新, 从而提高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 最终提高整个集群创新能力, 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产业集群对共性技术需求与共性技术供给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张力, 构成了共性技术创新的动力;产业集群直接面对市场, 可以准确地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动向, 为共性技术创新指明方向;产业集群内部信息交流的方便、快捷, 创新活动的频繁、生产要素的聚集为共性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内持续发生的创新活动, 使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对共性技术需求不断增加, 促使共性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产业集群内大量具有专业化技能的人力资源集聚, 为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准备了基础。企业在这种学习氛围内可以更方便地获得最新的技术知识, 激发出创新意识, 当这些创新意识在产业集群网络间流溢并不断地累积后, 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创新;当一个企业以共性技术为基础, 形成竞争性技术创新成果出现时, 邻近的竞争者将会模仿, 企业间员工的互动与交流也会促进共性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这样又会促进共性技术被企业的引入并应用于实践中, 保证了企业竞争性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 从而提高了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6]
3 产业共性技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鉴于产业共性技术发展需要多方协作的特性, 它也成为促使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来看, 企业取得新技术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一是企业自主开发, 即由企业自己投人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技术开发, 获取新技术, 但这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和经济实力。企业进行技术开发需要很高的投人, 如四川长虹开发“背投”彩电的核心技术投人达到亿多元。而且, 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的投人属于沉没成本, 这就导致研发活动是一种高风险行为。由于技术开发的高投人和高风险性, 造成了企业对研究成果进行保密, 使技术表现出不完全流动的特性。二是向其它企业购买, 这要求企业有更强的经济实力, 并有企业愿意出售。在当前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一般不愿意出售新技术, 即使有的企业愿意, 售价都十分昂贵, 而且其出售技术的技术水平常常不及它自己的高。三是向其它企业学习和共同研发。学习和共同研发不但能以较低的成本得到新的技术, 降低单一企业的风险, 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 为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和共同研发新技术的过程中, 形成产业集群或向产业集群靠拢成为企业追寻产业技术的一个有效模式。如果企业单独分布, 它很难学习到其它企业技术保密的新技术。但是, 如果企业选择进人产业集群, 那么该企业与其它企业聚集在同一个区域, 它所雇用的职工同其它相同或相关企业的职工毗邻而居, 雇员们可能共同参加一个俱乐部, 同住一栋楼房, 天天朝夕相处。而且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可能从一个公司跳槽到另一个公司。企业职员的频繁交往和流动,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 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知识、管理经验、供求信息等在集群内扩散。因此, 一些企业为了向其它企业学习高新技术, 选择进驻高新技术企业分布的区域, 通过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途径, 获取所需的高新技术。并且, 聚集在一起可以进行联合开发, 从而降低开发风险, 使整个产业受益。从这层意义上讲, 对产业共性技术追求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7]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自身的特征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 从而促进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推进了区域经济的提升。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对区域集群影响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政策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即建立多种模式的区域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体系, 各地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资源特色积极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 提高特色产业竞争力。借鉴国内外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各类组织模式, 建立依托于国际合作、政府支持、民间组织的各类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机构, 进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制订地方创新规划, 设立必要的扶持基金。地方政府要结合各类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特色产业当前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共性技术问题, 研究制定“区域共性技术选择计划”, 按计划选择重点技术项目, 并予以重点支持。通过多渠道融资建立“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基金”, 专门用于支持各地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 增加对共性技术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应用等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扩散, 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达到促进区域科技、经济的发展。[8]
摘要: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 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首先概括总结了共性技术具有基础性、共享性、风险性、外部性、超前性、非独占性、社会效益性的特征;接着分析并归纳出产业共性技术的形成的供给机理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分工越来越细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最后论证产业共性技术能够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共性技术,产业集群,外部性,供给机理
参考文献
[1]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陈玉瑞, 鲍健强, 项浙学.整合科技资源, 构建浙江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J].今日科技, 2003 (6) :10-13.
[3]马名杰.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判标准[EB/OL]. (2004-11-11) [2007-04-08].http:www.D rcnet.co.cn.
[4]吴贵生, 李纪珍.产业共性供给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8) :379-380.
[5]王君.促进共性技术有效供给,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宏观经济研究, 2006 (11) :45-49.
[6]虞锡君.产业集群内关键共性技术的选择[J].科研管理, 2006 (1) :80-84.
[7]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与区域产业集群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8) :70-74.
产业化机理 篇5
【关键词】旅游产业;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03
一、前言
(一)旅游产业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旅游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旅游事业到旅游产业的成功转型,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经从单一发展向注重数量与质量综合效益的方向迈进。2009年国务院在颁布的41号文件中确立了旅游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崭新地位,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超过4亿元,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1%,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发展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它不仅与餐饮、住宿、交通、娱乐、休闲、商业等行业直接相关,与体育、医疗、保险、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关联性,此外,旅游产业还在拉动消费需求、提供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交流、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提出中国的城镇化和以美国为首的高科技产业革命是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这表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城镇化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为此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焦点。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及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战略选择[1]。人口数量的增加、产业规模的扩大、城镇空间的扩张是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特点,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优化、城镇功能的完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从而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旅游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带动城镇发展要素集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镇是旅游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还为旅游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新形势下,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研究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机理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有着其内在的影响因素: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能够从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产业效应等方面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一)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人口集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而产业的发展是人口集聚的基础。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包括产业打造滞后于城市发展、耕地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交通状况不断恶化等“过度城市化”引发的“城市病”问题,“空城”、“鬼城”、“睡城”频频出现。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避免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有相应的产业作为支撑,把产业发展作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能够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可以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从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1.旅游产业推动经济城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综合性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酒店业、住宿业、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休闲娱乐业、商贸零售业等11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旅游产业的外延在不断扩展,旅游又扩展到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产生了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修学旅游、医疗旅游、旅游地产、海洋旅游等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旅游新业态。世界旅游组织相关部门对世界旅游业与全球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旅游产业每增加1单位的产值,就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创造4.3单位的社会财富,这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城镇化的发展[2]。
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大都是第三产业,其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向旅游目的地的集聚,使旅游目的地第一、第二产业逐步减少,第三产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对城镇化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旅游产业各要素在集聚过程中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城镇化发展要素的集聚,推动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城镇经济发展、推动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经济城镇化的发展。
2.旅游产业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统一的产业,由于其具有低廉的就业成本、灵活的就业方式、劳动力需求量大且类型广泛等特点,旅游产业在推动社会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产业促进就业的功能进行过测算:旅游产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岗位,就能给交通运输、商贸业、建筑业、轻工业等行业间接提供5个就业岗位。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旅游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加以培育和扶持。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及下半年旅游经济形势分析》预计,2016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口总数将达到2820万,直接和间接旅游就业人口总和约为7974万人,对全国就业的综合贡献率为10.25%,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就业量最大的产业之一。此外,在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妇女、农民工、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者等特定人群的就业问题上旅游产业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欧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经超过70%,而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比重还不足40%,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非农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调整我国人口就业结构。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业转移人口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进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总之,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等方面发展着重要作用,有利的推动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3.旅游产业推动公共服务城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配套设施的支持,旅游目的地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地旅游产业,就要给旅游者提供更加优越的旅游条件以吸引更多游客,这就要加强旅游目的地的道路、通讯、水利、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设施,以及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要求不断提高餐饮服务、导游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还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服务,促进当地公共服务城镇化的发展[3]。
4.旅游产业推动生态环境城镇化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要推动力。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同时也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旅游目的地才是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为吸引更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必然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同时,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为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注入新活力。第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发展旅游产业必然会限制发展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同时旅游开发是对自然资源的间接利用,避免了由自然资源直接开发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发生,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第三,旅游者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在欣赏优美风景、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旅游目的地政府和社区居民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受益,从而增强了政府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推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以上三个方面足以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城镇化的发展。
5.旅游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郊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活力,近郊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是城市居民周末休闲的理想选择,并成为推动城市与农村互动发展的媒介,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最完美、最典型、最内在的体现[5]。第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的整合了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拓宽,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促进农村居民就业方式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还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二,农村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这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第三,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来自于周边城市的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在旅游过程中,为乡村的发展带来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乡村旅游在促进城乡居民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乡村居民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从而提高乡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6]。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40亿人次,人均出游2.98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虽然我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但仍存在着配套设施不完善、发展质量较低等问题。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邮电通讯等方面的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实力。城镇作为人类各种行为和活动最密集的场所,本身就包含着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双重服务的职能,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同时考虑包括城镇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双重诉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展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机遇,其发展能够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产业效应等方面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
1.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经济效应的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产业体系作为支撑,产业体系中核心产业的选择至关重要。旅游产业具有绿色环保、关联系数大、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在推动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新型城镇化产业体系中核心产业的最佳选择之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必然会提高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应。
2.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社会效应的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社会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的保障,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的社会效应。新型城镇化以轨道交通、快速路为主干,完善城乡道路交通网络,使得城镇的交通条件日趋完善,增强了当地旅游空间的可进入性,拓宽了旅游的服务能力和空间范围,优化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加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设施的建设,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了旅游产业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城镇居民休闲方式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量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其就业方式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逐渐转向非农产业,特别是服务业,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3.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环境效应的提高。新型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生态宜居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氛围,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城镇公园、城镇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在满足城镇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外来旅游者提供的优质的旅游环境,这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旅游产业的环境效应。
4.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效应的提高。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加注重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为追求享受而形成的较高级别的消费,是一种非必须性生活消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居民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其对旅游的消费需求逐渐旺盛,旅游消费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同时,为更好的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必然会加大对旅游基设施础和旅游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旅游产业的投资规模也随之扩大,强化了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关联程度。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有助于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层次,促进旅游产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的产业效应。
(三)国家政策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提供支持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把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动农村向城镇的发展,并指出旅游产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生态环境良好、功能完善、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目的地,通过对古村古镇、民族村寨的有效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民族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同时,在国家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服务业等专项资金中要讲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旅游项目。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指出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加快发展包括旅游产业在内的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功方向。同时鼓励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镇,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三、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策略
(一)科学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对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编制发展规划时,首先要把土地的综合利用放在首位,统筹考虑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将二者的发展规划互为补充,从而加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共进,发挥好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协调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衔接,不仅能够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指标,还能兼顾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模式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都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必须不断创新二者融合发展的形式,以适应二者融合发展的速度。通过调整城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互补发展,促进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同步提升。同时,推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以城镇为载体、融合多种产业的产业体系。旅游综合体、旅游小镇、旅游新农村社区是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新模式,其中旅游综合体是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旅游综合体的开发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岗位、转变就业方式等方面发挥了及大的作用。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将形成以泛旅游产业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加上旅游服务设施的需求和消费的集中化,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及社会体系完善的建设起到推进作用,这也必将带动当地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
(三)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众多的实践经验证明,无论是旅游产业发展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我国在促进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涉旅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积极主动地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服务,在项目审批、土地利用以及资金安排等方面实行更加优惠便捷的政策,在税收改革、人才培养、要素供给等方面灵活运用优惠试点政策,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从旅游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两个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要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给予旅游业发展更多的优惠政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科学整合人口、土地、投融资、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政策,形成推进城镇化的合力。
(四)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水平
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在推动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时,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优化融合发展的硬环境,还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融合发展的软环境。在优化融合发展硬环境时,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情况,着重加强中西部地区道路交通、邮电通讯、园林绿化、住房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区域间基础设施的差距,从而提高整体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市场、现代物流等基础产业建设,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硬环境上新水平。优化融合发展软环境方面,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其次要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正文明的法治环境;还要加强政策研究,及时废止或修订不利于优化发展环境、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
四、结论与讨论
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城镇化,同时还有利于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城镇与乡村的一体化发展,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优化旅游环境,还有利于扩大旅游需求,刺激旅游消费市场。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可以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创新融合发展模式、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加以促进。
参考文献
[ ]王新越,宋飏,宋斐红,于世远.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09:1069-1076.
[2]北京市旅游局.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0-5 -28 (006).
[3]唐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凤凰县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4]祝光耀. 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2,09:3-7.
[5]王云才,郭焕成. 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产业化机理 篇6
产业转移就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伴随着产业转移,将出现厂商的区位选择和投资商的重新选址问题。古典区位理论集中关注了单个厂商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区位选择原则,如杜能(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阿隆索(Alonso)的“土地竞租”理论都直接将城市作为先验的前提条件,考察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韦伯(Weber)系统阐述了决定厂商选址的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等区位因子。但这些传统区位理论未能在不同微观决策主体的选址行为和宏观空间集聚之间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而是将其视为“暗箱”而回避了空间集聚的初始原因。
以克鲁格曼(Krugman)、藤田(Fujita)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者,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市场外部性的框架下,通过模拟集聚经济的形成过程,对集聚经济做出了卓有成效的阐述。但对于这个产业区位形成的最初原因,他们将其归结为“历史的偶然”,偶然的区位事件一旦发生,它便开始了一个累积过程,并将可能具有某种长期聚集结果。
由此可见,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集中关注微观主体的选址行为及其决定要素,未能将不同微观决策主体的选址行为和空间集聚有机联系;现代空间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专注于集聚经济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却将产业区位的初始集聚视为“历史地偶然”。因此,在古典“区位选择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经济理论”之间造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也使得现代空间经济研究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
本文将从研究厂商选址的微观机理出发,探索厂商如何基于自身利益所做出的选址决策;如何导致产业空间集聚,并最终形成产业集群。最后从研究结果中得到东部厂商在选址和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启示。
2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1)产业转移更注重空间结构,以减少交易成本。
在传统经济学中,AC=F/Q+C(AC是平均成本,F是固定成本,Q代表产量,C是流动成本)越来越不适应当代的贸易投资一体化。因为产量扩大也带来外运量扩大,从而带来运费上升,则平均成本就不会随产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下降,因此AC=F/Q+C只能适用于运费为零的时候。这个公式就会变成:AC=F/Q+C+T(T是单位产品运费),T不仅会随产量扩大而增加,而且会由于产量扩大必须运销到更远的市场区销售,使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不断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深入,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将产业链低端环节转移到国外,成立加工制造中心,自己控制核心环节或高价值环节。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到处寻找低成本的投资区,它们不再仅仅考虑某个产品在哪里生产,而且要考虑某个零件在哪里生产成本最低,更靠近市场,以减少运费,从而使其生产空间结构更趋于合理[1]。
(2)区位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凸现。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基本内核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各国的外资策略。以往在区位优势相近的情况下,那些对外资采用更多财政激励和补贴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跨国公司的流向地,但是这些策略更多是针对资源寻求性FDI产生影响。全球企业间的竞争已超越技术、成本和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单项角逐,这种竞争变成全球供应链优劣高下的综合竞争。对于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地区而言,其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应逐步从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转向市场效率高、运营成本低的策略转移。
(3)产业集聚的绝对优势将成为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
在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产业转移不再以比较优势,而是基于绝对优势或竞争优势。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发表的《2004年国际投资报告》提出:“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群方向转移”。产业集聚的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也就是说植根于本地的产业集群才是创造地区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导致区域间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2]。因为企业之间都会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种空间互补关系。
3 厂商选址到产业集群形成的微观机理
产业转移都会导致厂商重新选址问题,一般来说厂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和生产异质产品的厂商。不管同质或者异质,产业集群形成后,不同企业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相互需要、互为补充的关系,即多个决策主体的空间邻近将为彼此带来正的外部效应。马歇尔(Marshall)认为与集聚相关的外部性有大规模生产、知识的溢出、成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本地大市场相联系的前后向关联等。
3.1 单个厂商选址到产业集群形成
假设在某一目标区域消费者的人口密度为d,消费者有相同的偏好,原来所有的厂商都集中在地理区域的中心城市,如图1所示的位置O;假设建厂的固定成本(F)足够高,因而每种商品只有一个厂商;又假设产品的运输成本由企业承担,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为t。如果厂商在中心城市建厂,可以减少销售于城市中心的运输成本,但却增加很多其它成本,例如城市拥挤成本和销售到郊外消费者的成本[2]。
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厂商会选择在现有城市之外的某处建立新的工厂,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要确定的厂商,图1显示了新工厂选址的位置。当新工厂没有建立时,城市郊外从O到R之间的消费者都将全部由城市中心原来的工厂供给。如果厂商把新厂址选择距离城市中心s处,那么只有O到s/2的消费者由原工厂供给,剩下的从s/2到s和从s到R处的消费者将由新厂商供给。现在考虑新厂建立后产品销售的总运输成本,包括三部分,分别是(O,s/2);(s/2,s);(s,R)。则从O到s/2的消费者数量为ds/2到原来供给商购买,他们与O点的平均距离为s/4,那么从O到s/2的运输成本为tds2/8。同理,从s/2到s的消费者到新厂商购买,运输成本也是tds2/8。从s到R的消费者数量为d(R—s)也到新厂商购买,他们与新工厂平均距离为(R—s)/2,从s到R的运输成本为td(R—s)2/2。因此,新工厂销售产品的总运输成本为这三部分之和,即:
为了求总运输成本最小化,令上式的一阶导数,即:
也就是说,厂商应选择在距离中心城市2R 3的地方建厂。
现在考虑是否应该建立这样一个新工厂?如果不建立新工厂时,全部消费者都由原来工厂供给,消费者与工厂的平均距离为R 2,因此,全部运输成本为:tdR22。如果建立新工厂的话,把s=2R 3代入总运输成本的式子,得到总运输成本为tdR2 6,运输成本减少了,即:
也就是说运输成本减少了tdR2 3,因此应该建立新工厂。
现在考虑在什么情况下企业可以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建厂?实际上,厂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要花费成本,这个成本就是固定成本F。当建厂花费的成本不大于减少的运输成本时,企业就可以转移到新的地方建厂,即当F≤tdR2 3就应该建工厂,或者当R取得临界值时,就应该建立新工厂;所以,当R的取值为:一个新的制造业中心就会在s=2R*3处出现。随着厂商的不断转移,便形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之间的距离与固定成本F、运输成本t、人口密度d有关。当F增大时,产业集群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当t和d增大时,则产业集群之间的距离就会减少。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主要考虑运输成本问题,低运输成本的地区将有更强的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3.2 生产同质产品多个厂商选址到产业集群形成
假设厂商A和厂商B生产有差异的替代产品,厂商A生产Q1,出厂价格为P1;厂商B生产Q2,出厂价格为P2。所有消费者都均匀连续分布于长度为L的线性空间,AB为线性空间的两个端点,每单位长度代表一个消费者,每个消费者只购买一单位商品[3]。假设厂商A和厂商B分别在距两端R1和R2处建厂,如图2所示,两厂商之间的距离为S(S=L—R1—R2)。假设A区消费者更偏好Q1,B区消费者更偏好Q2。两厂商都在市场中心O处销售产品,单位产品运输成本为t,某个住在距离厂商A所在地x处的消费者从厂商A购买一单位产品支付的交货价PA(PA=P1+tx),而某个住在距离厂商B所在地y处的消费者从厂商B购买一单位产品支付的交货价PB(PB=P2+ty)。
由于商品Q1和商品Q2是有差异的替代品,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其需求从一个供给商向另一个供给商转移,转移的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程度和实际支付价格的比较。对于厂商A,如果市场销售价PA等于出厂价格P1,由于要支付运输费用tx而遭受损失;如果市场销售价高于PA(P1+tx),则消费者转移到厂商B购买,所以厂商A的市场销售价为P1≤PA≤P1+tx。同理,厂商B的市场销售价为P2≤PB≤P2+ty。那么,两个厂商的销售函数就是两个厂商价格的连续函数。这样便存在一个面临着两个企业的交货价格相同的消费者,这个消费者从A或从B购买产品是没有差别的,所以得出以下两个方程:
解式(1)和式(2)的联立方程式,得:
可以得到厂商A和厂商B面临的需求函数分别是:
所以,厂商A和厂商B的利润函数分别是:
为了求得厂商利润最大化,令式(3)和式(4)的一阶导数等于0,即:
解式(5)和式(6)的联立方程式,求得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价格:
所以厂商的最大利润是:
从厂商的利润函数可以看出,πA随着P1的增加而增加,而P1随R1的增加而增加;所以πA随着R1的增加而增加。同理,πB随着R2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将空间位置看作厂商的决策变量,那么一个厂商的利润将随着它从某一线性空间的末端反向移动而增加,这就表明两个生产同质但有差异的替代产品厂商都希望向某一中心处转移,如图3的O点,导致产业空间聚集,最终形成产业集群[1]。
3.3 生产异质产品多个厂商选址到产业集群形成
假设厂商A和厂商B生产异质产品,厂商A生产X,出厂价格为Px;厂商B生产Y,出厂价格为PY。所有消费者都均匀连续分布于线性空间,为方便起见,总人口标准化为1;厂商A和厂商B分别在距两端RX和RY处建厂,如图3所示。假设AB两区的消费者对X和Y产品有不同偏好,A区消费者更偏好X,B区消费者更偏好Y,A区和B区在0.5处分界;单位产品运输成本为t,由厂商承担;消费者的消费预算为M,厂商的固定投资为F。
用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表示为:
式中:α和β分别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份额,偏好程度高,所占份额大。因为A区消费者更偏好X,B区消费者更偏好Y,所以有0.5≤α≤1。A区消费者从左到右对X产品偏好逐渐减弱,对Y偏好增强;B区消费者从右到左对Y偏好逐渐减弱,对X偏好增强。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在A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
即:(1-α)PXX=αPYY
得到以下联立方程式:
解式(9)和式(10)联立方程,得到A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组合。同理,可以求出B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组合(X,Y)为。此时,生产x产品企业A的收益可分(0,0.5)和(0.5,1)两段求得,
销售X产品的运输成本可分(0,Rx)、(RX,0.5)和(0.5,1)三段求得:
由此,X产品企业利润函数为:
把选址RX作为决策变量,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令式(11)的一阶导数等于0,即:0,可求得带来利润最大化的建厂位置为:
从厂商A建厂位置看出,当α=1时,Rx*=0.25;当α=0.5时,Rx*=0.5,即生产X产品的企业A随α减少、即β增加而逐渐向中心点靠近。
依照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生产Y产品的厂商B带来利润最大化的建厂位置为:。从厂商B建厂位置看出,当α=1时,Rx*=0.25;当α=0.5时,Rx*=0.5,即生产Y产品的企业B也随α减少、即β增加而逐渐向中心点靠近。
从以上分析看出:即使在不存在两企业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下,企业各自选择最优的生产区位,二者均有向市场中心集中的倾向。
事实上,相互临近形成的空间互补效应加速了企业的空间集聚,基于相互临近的互补利益越大,企业间相互集聚的可能性就越大,逐渐形成制造中心,制造业中心的出现也将扩大市场规模,导致其他企业的聚集,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4 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各地区的工资相同,企业的利润将主要由运输成本决定;那么,制造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主要考虑运输成本问题,低运输成本的地区将有更强的产业转移的吸引力[4]。单个厂商或多个厂商(不论是同质或异质厂商)的选址,都可以导致其他企业的聚集即从分散向集聚区转移,最终形成产业集群。这些都是基于空间互补,而非空间竞争;这种空间互补带来的额外利益,可能源于企业间相互作用(如马歇尔所提出的知识的溢出、成熟劳动力市场、前后向关联等),也可以是源于某一特定区位所外生的区位利益(如良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供给、投资环境的改善等)。这就为某一地区自主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为微观主体提供一定的额外区位利益,使产业在某一特定区位集聚,并将在这一区位形成产业集群。
由上分析中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如果仅仅依靠优惠的财政政策,或劳动力成本低或本地资源禀赋优势,不适应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那么,各级政府应该尽力减少企业交易成本,特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等,使企业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时,尽量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形成诞生产业集群的良好外部环境。当然,如果产业集群内部没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而致使其继续膨胀,必然会出现集聚不经济;因为此时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份额变得越来越稀缺,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增大,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土地价格飙升等,这时就应该鼓励转出,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率先发展起来,形成了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空间的集聚。但通过三十年发展,一些产业已处于衰退期或边际产业,就应该由集中的、发达的地区向较为落后地区转移。
摘要:产业转移与厂商重新选择厂址是连在一起的。多数厂商选择同一区位就可能导致产业的空间集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从研究厂商选址到产业空间集聚的微观机理出发,深入研究厂商选址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揭示产业转移的内在原因,并从中得到我国如果实现产业转移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集群,微观机理
参考文献
[1]Krugman P.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M],MIT Press,1995.
[2]斯蒂芬·马丁著,史东辉译:《高级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79-83。
[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产业集群创新动力与机理解析 篇7
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s) , 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 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 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 以及相关的服务业, 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人们常又称其为产业群、产业集聚、企业集群, 或簇群经济 (cluster economy) 、集聚经济 (agglomerations economy) 。
创新 (innovation) 最早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如下内容:①引入新产品;②引进新技术, 即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⑤建立工业的新组织[1]。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 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 而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入新组合。
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创新为集群的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集群又为创新提供重要的基础。集群为创新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集群网络中社会关系为又降低了创新成本, 也为创新成果的共享提供了可能。
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集群内的企业在地域相对集中, 受到相同地域文化的影响, 容易形成了密切合作的联系, 这种联系有利于加速知识生产与知识应用的过程, 有利于组织学习, 可以促使隐性知识在集群内企业之间进行转移, 共同创造新的知识, 进一步加强各自的创新优势。同时, 集群内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与参观访问, 产生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 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高新技术企业所发现。其他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 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
从创新体系的角度看,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集群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竞争性创新机制主要来自于集群内外的竞争压力。如果不能实现创新, 企业就无法长期生存。集群内的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非常相似, 竞争优势差异很小, 从而迫使它们必须通过持续创新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同时, 集群内企业个体进行创新使它在企业间得到领先地位, 获得更好的效益, 所以创新得到重视。重要的是, 集群内企业是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这种竞争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 追求的是双赢。可见, 竞争合作是企业集群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集群创新更强调合作性, 因为合作创新有利于群内企业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实现优势互补。
企业集群降低创新的成本。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创新资源共享, 避免了单个企业创新资源的不足。集群内的企业能够分享共同的信息资源, 共同利用交通、实验基地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时, 它能够把各类人才吸引到一起, 能够使企业更方便地得到所需人才, 也能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此外, 集群能使投资者更加了解产业的发展状态及所在区域的投资环境, 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这样就更容易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由于集群的存在, 逐渐形成较好的信息、法律、财务咨询等服务体系, 降低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加速企业的成长。集群内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生产的产品具有高度相关性, 供应商、客商、互补产品的制造商等机构有序地汇集, 使企业能够通过分工使生产更加专业化, 有效地利用资源, 降低创新成本。
2 学习机制
对于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 可以从知识外溢、学习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知识获取的过程, 学习还不断改变着知识。学习过程对于创新活动是一种强有力的驱动。
创新活动中的学习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①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Arrow, 1962) [2]。这种学习方式跟实践性的知识获取密切相关, 有助于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和工艺的创新。②用中学 (Learning by using;Rosenberg, 1976, 1982) [3][4]。最终消费者对最终产品的使用必定有经验积累和信息反馈。这些信息和经验的获取和及回传对于产品工艺提高和R&D活动的改进非常有帮助。“用中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可在企业内导入体现型或非体现型的产品和工艺变化。由于它与企业的R&D活动有着更好的联系, 因而比“干中学”创造更多的知识。③相互作用中学习 (Learning by interacting;Lundvall, 1988) [5]。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创新过程跟企业和其他组织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有关。比如说企业与用户可以通过一种紧密的合作获得双赢;通过交流, 用户能够依照自己的需求更加客观地评价产品的价值, 而厂商也能由此了解用户的需求, 从而相应地调整创新活动。当双方最终在各自行为方式上达成一致时, 这种网络式的学习有利于不确定性的减少和良好信用关系的建立。
有学者总结了企业群的三种学习机制, 即显性技术和管理专长以企业家形式在本地流动和企业衍生;企业网络的交互活动;研究开发人员在企业间的流动 (Keeble et al, 1999) [6]。集群内的企业在区位上接近, 经济联系频繁, 信息交流便捷, 新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能迅速扩散到集群中的相关行为主体中, 彼此提供较多的学习机会。这种学习效应不仅发生在同行之间, 还会通过知识流动, 扩展到集群创新网络的其它节点之间, 形成产业集群范围的协同创新。
3 知识外溢
处于集群中的企业, 比较容易获得有关技术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两种类型的知识对于创新过程而言尤为重要: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和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普遍认可的逻辑路线是, 创新过程涉及大量隐性知识输入, 这类知识根植于行为、人、日常事务之中 (Nelson & Winter, 1982) [7], 只能在人与人的接触和口头或非口头的交流中传播。因此, 为了提高创新收益, 创新主体需要在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从而能够与之进行频繁互动来获取所需要的隐性知识 (Lundvall, 1992;Feldman, 1994) [8][9]。
知识外溢, 即知识的外部性, 是指知识一旦产生就会很快扩散到其他地方, 进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当技术知识溢出到竞争企业而没有补偿给创新企业时, 知识溢出就发生了。实际上, 知识的溢出效应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相关的知识或技术。产业集群化现象, 实际上是一种网络化关系的体现[10]。创新是一个交互过程, 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从创新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 产业集群中创新的产生与节点的数量和节点之间互动程度的大小密切相关, 互动越密切, 知识或贸易流动就越频繁, 创新机会也就越多。创新的产生强烈依赖于企业和产业之间以及企业和知识生产机构之间的供应商和用户联系的数量和多样性[11]。
产业集群促进技术扩散。所谓技术扩散, 按照OECD (1998) 的定义, 是指创新随后被许多使用者采用。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创新成果在整个经济系统的扩散效果。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系统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 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技术水平, 改善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事实上, 产业集群内部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和条件进行创新, 少部分创新企业对产业集群的效率提高、竞争能力增强以及对经济增长等多方面的影响, 大多是通过创新扩散形式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作为技术创新的后续过程, 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的顺利实现更为重要。在集群内, 技术扩散以及技术扩散引起的企业技术创新都是其他区域无法相比的。由于产业集群内存在信息和人才的大量集聚和流动, 有专业市场相配套, 以及完善的交易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网络和较为相似的文化, 从而使产业集群内创新的结果会迅速扩散。
4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创新日益依靠企业间的合作与网络化以及企业和知识生产机构间的相互作用, 产业集群在决定企业、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绩效以及建构国家创新体系中间的联系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产业集群是一个微缩的区域创新系统, 集群内的创新也是一个互动学习过程, 相互作用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创新是产业集群持续生命力所在, 而创新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创新动力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的循序演进发展与科技进步间有着内部联系, 集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 创新能增强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是培育产业群核心能力的要求, 也是产业群分层竞争的结果, 有助于提高企业专业化水平和整体技术水平。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和机理, 利用内外部条件引导集群创新扩散, 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促进集群创新扩散的升级, 鼓励自主创新而不是陷入低水平的复制和模仿, 是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 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2]ARROW K.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 29 (3) :155-173.
[3]ROSENBERG N.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4]ROSENBERG N.Inside the black box:technology and econom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5]LUNDVALL B A.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er and user[J].Journalof Management, 1988, 3.
[6]KEEBLE D, LAWSON C, MOORE B, WIKINSON F.Collectivelearning processes, networking and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in the Cam-bridge region[J].Regional Studies, 1999, 33 (4) .
[7]NELSON R R, WINTER S G.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chang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8]LUNDVALL B A.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M].London:Printer Publishers, 1992.
[9]FELDMAN MP.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M].London:KluwerAcademic Publisher, 1994.
[10]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流通产业信息化的机理研究 篇8
当今时代,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 促使流通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因此, 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带动流通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借助于信息化提高流通产业与流通企业的竞争力。下面我们将从信息化改造流通产业和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升级两个方面阐述信息化带动流通产业发展的机理。
信息化改造流通产业的机理分析
信息化改造流通产业, 不仅仅是技术层面或技术性的改造, 而且还是经济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的全方位的改造, 这主要是由信息化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因为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 更是一种经济或一种社会形态。Internet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信息系统、全新市场和全新的流通方式, 进而提供了全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技术范式与途径。网络经济是现实与虚拟的结合, 所以, 网络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传统产业的改头换面、经济组织的结构变动、相关产业的高度融合、资本的高度自由流动、资本市场的快速发育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变革。因此, 信息化对流通产业的改造, 除了信息技术的扩散, 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流通产业竞争方式的改造。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带来了经营和管理技术的快速更新、产业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全新的市场发展机会。在这种变化多端、无法预料的环境中, 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即由过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逐渐转向市场以及商业发展模式的竞争。而互联网进入市场的运营体系也将大大改善供求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性, 从而改变市场的价格系统, 使市场价格因能够及时获得调整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的供需状况, 从而引起商业发展模式的迅速变化。与此同时, 互联网也正在改变着流通企业确定其竞争范围的方式。传统的流通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利用地理的空间和距离来创造竞争优势的, 但是信息技术使不同市场的界限变得愈来愈模糊, 电子商务能够使人们货比三家。因此, 流通企业应该重新评估自己的竞争优势, 不断开发新的核心竞争优势。
2. 对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改造。
在相对稳定的市场上竞争时, 传统流通企业经常会制定出层级分明、制度严格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及认购有助于在现有的产业和技术环境下, 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 但却不适用于开拓新市场和新的商业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企业内工作的组织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 产生出知识扩散以及人们在工作场所中互相合作的新渠道, 工作中也需要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从而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服务管理流程进行改造, 由阶层型变为水平型的开放式结构, 迅速建立变革的管理程序和适应电子商务所需的内部管理机制。
3.对传统产业战略管理的改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竞争将在高度不确定和复杂的环境下展开。在这种环境下, 传统的战略管理及其理念失去了往日的魅力, 需要一种更加进取的方法开创未来, 发现并抓住每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同时, 也要求流通企业主动提供更多的客观信息, 特别是在网上营销时, 其产品信息必须客观、中立, 避免过度宣传和包装, 这就需要管理者在企业文化里导入“务实”的价值观, 力求表里如一, 使流通渠道成员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建立顾客对流通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升级的机理
产业升级的过程本质上是产业创新与产业替代的过程, 其中产业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模式, 因为如果没有产业创新就不可能满足那些更为细致的、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 同时也不可能使产业发展的重心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进行提升。产业创新主要包括产业内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的组织创新。流通产业升级的两个重要表现为流通产业整体附加值的提升以及流通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流通产业整体附加值的提升是指流通产业技术层面的能力提升, 流通产业逐渐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进行转移。而流通产业竞争力则是指流通产业的比较优势, 这主要取决于成本、质量和价格等一般性的市场比较因素。
信息化主要通过推动流通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流通产业效率、实现流通产业重组以及转移生产要素等方面来推动流通产业升级。因此, 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升级的途径主要以下:
1.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流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主要是指流通产业结构随着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向更高一级进行演进的过程。实质上是指流通产业结构的经济服务化和知识集约化, 使得流通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而流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主要体现在流通产业的技术集约化和高附加值化等方面。信息技术凭借其超越传统技术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影响着流通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和演进程度。
2. 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流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流通效率。
实现产业升级的两个重要途径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现代信息技术对流通产业发展最为根本的影响在于不断提高流通效能, 而流通效能的提高则最终体现为流通成本的不断降低。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 流通费用的降低主要表现为流通时间的缩短和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全球范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 交易双方空间上的距离消失了, 从而真正实现了“用时间消灭空间”。商品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在互联网上一次性完成, 可以大大缩短流通时间, 而商品的实体则由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
3. 信息化推动流通产业的产业重组。
信息技术的运用, 改变了获得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及其成本, 打破了产业之间的壁垒, 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流通产业的产业重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利用产业之间密切联系的需求,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产生一些新兴的行业, 例如传统的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以及仓储企业,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重组, 从而产生了现代物流业;二是直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例如各种B2C、B2B专业网站等;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了流通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 从而使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得以调整。信息技术的运用既能够加速流通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 从而避免了重复建设, 又可以通过流通资源的集中, 不断提高流通产业的集中度, 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4. 信息化通过推动生产要素的转移, 加速了流通产业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
金融成长与产业发展内在机理 篇9
一、相关研究成果与研究对象界定
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这一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那么,如何界定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现有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因果关系分析。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1969)认为金融与以产业结构变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戈德史密斯还设定了金融相关率等指标判定一国金融成长水平,认为金融成长快于实体经济(产业)成长,而且一国金融相关比率的提高并不是无止境的,一旦到达一定的发展阶段,该比率就将趋于稳定。在戈德史密斯研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表明:从行业层面看,国内金融成长对行业生产和成长具有促进作用(Rajan和Zingales,1998);从国家和地区层面看,1815-1860年美国制造业企业以厂商和商人的正式或非正式合作形式而存在,这种关系导致资本从商业流向制造业部门(Livesay 和Porter,1987);我国台湾省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之间关系表现为:从长期来看,金融成长对产业成长的影响只有0.4321%,而产业成长对金融成长的影响是2.38898%。即随着产业成长,金融供给导向逐渐不重要,而之后需求导向成为主导。另外,非正式金融在金融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Wang,2000);在OECD国家,金融成长对产业专业化具有显著的因果效应,金融成长对产业专业化和比较优势具有重要贡献(Svalery和Vlachos,2005);65国30年的面版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成长对制造业的出口和贸易盈余具有显著的因果性(Beck,2002)。因此,金融成长相对较好的国家在产业成长中具有比较优势(Kletzer和Bardham,1987)。可见,理论和实证检验均表明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成长较快的国家,对于外部融资依赖高的产业将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二者的因果关系表明产业成长是金融成长的基础,而金融成长对产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这类分析并没有指出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如何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二是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结构关系分析。从金融结构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角度来看,只有当金融结构和制造业的规模结构相匹配——即在一个以大企业为主的经济中,存在一个市场型的金融结构,或存在一个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时,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增长。由此证明一国的金融结构必须要和产业规模结构相匹配(林毅夫等,2003) 。金融结构提升既是金融成长的重要途经,也是经济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杨琳和李建伟,2002)。1978-2000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表明,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水平落后,妨碍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反过来,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滞后,又导致金融业发展缓慢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范方志和张立军,2003)。而民间金融成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则应采用民间金融供给型的民营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升级(蒲祖河,2005)。
以上研究表明产业成长要求金融成长,金融成长促进产业成长,二者形成良性循环;反之,一方的滞后会制约另一方的成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目前,我国的金融成长落后制约着产业成长,本研究努力从理论上界定金融成长如何与产业成长保持合理的匹配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运用了金融成长和产业成长这两个概念,即成长包含了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麦金农和肖(1973)提出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发展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金融发展着重于金融业的量的扩张,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我国学者白钦先(2000)于1990’s首先提出金融功能观,并认为金融具有资源属性,是一种具有战略性、脆弱性、中介性、社会性的资源。之后,周小川(2005)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风险的成因问题。张杰(1995)对该概念的内涵作了新的界定,他认为,金融成长是对金融增长和金融发展概念的一种综合,成长本身应当包含增长与发展两层涵义,是质与量的有机统一。金融成长理论的提出可以被认为是金融发展理论的一个质的飞跃,它将金融发展理论注重量的增长的观点、金融功能论注重效率的观点、金融生态论适应外部环境的观点以及制度建设等的观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金融作为一个生物体,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生死存亡。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金融成长定义为:在一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发展环境约束下,以产业成长为基础,服务于产业成长,金融业同时实现自身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统一,最终实现金融业的竞争优势,以保证和加快产业成长。
另外,本文对产业成长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发展环境约束下,单个产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实现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而主导产业的形成、不断更换的过程即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构成一国的产业成长。
二、模型构建
金融成长内生于产业成长,二者之间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然而,虚拟经济(金融成长)与实体经济(产业成长)背离是一种常态,完全同步变化只是偶然现象;发展滞后的虚拟经济必使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总量受到负面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将受到资金供应的限制(刘骏民和伍超明,2004)。同样,虚拟经济的过快发展则导致泡沫经济,其对产业的危害已被历次金融危机所证实。因此,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应保持合理的匹配关系,实现金融与产业成长的良性互动。所谓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匹配关系是指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相互作用,金融成长以产业成长为载体,同时保证和加快产业成长,二者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以实现产业的持续成长。那么,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匹配关系如何确定?
本节将构建模型,考察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匹配关系。本模型是在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因素约束下,只考虑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匹配关系,研究二者之间的资源配置关系及互动关系。
(一)前提条件假设
各国的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具有各自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特殊条件,但特殊性中包含着共性。即在各国特殊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但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关系具有共同条件:金融交易的有效实现,即在产权明晰、相关法律保护和社会习俗等条件下实现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
产权明晰是金融交易有效运行的前提,法律制度是金融产权交易的制度保证,法治水平是交易履行的激励机制,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有效的微观规制则节约交易履行的成本。因此,产权制度、法治水平、信用环境和微观规制共同构成金融成长的外部环境。而这种外部环境通过金融机构与企业的金融交易同样作用于产业成长:产权明晰是金融交易的基础;法治水平的提高有效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保证金融产权交易的顺利进行,从而为产业成长提供资金和提高产业资本配置效率;信用环境的改善加速资金的流通,也促使产业资本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微观规制是金融和产业成长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决定着金融和产业的成长特性。因此,考虑在产权明晰、较高的法制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有效的微观规制下,即金融交易有效实现的条件下,分别建立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函数,研究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资源配置关系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
(二)金融成长函数
考虑金融业有很多相同的金融机构,我们将机构数目标准化为1。每个机构追求长期效应,即金融机构均追求企业成长特性。在每一时期,金融机构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机构成长的收益u(δ),δ为机构成长特性,以一定投入值来表示;产业成长引致增加资本投入获得的收益γv(Rs)。因此,金融机构的利润最大化的现值为:max∫0+∞[u(δ)+γv(Rs)]e-ρtdt。γ为非负参数,表示产业i的成长特性,Rs为产业产出,ρ表示金融机构未来收益率的贴现率。
由于不同产业成长特性或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产业间资金的自由流动,设资金缺口寻求产业i产出缺口的速率为a,从产业i流出资金的速率为b,则资金供给变动函数为:
undefined
为新进入产业i的资金,bFs为从产业i流出的资金。
产业i产出变动函数为:
undefined
r为金融市场利率,z为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收益,π为金融机构贷款的收益,δ为金融机构成长特性,以一定投入值来表示。由于金融成长影响产业成长,在此将π-δ作为产业产出的影响因素;同时,产业成长决定金融成长,我们将产出变动函数作为金融成长约束条件。因此,金融成长利润最大化的现值表示为:
undefined
建立汉密尔顿函数:
H=[u(δ)+γv(Rs)]+λs[a(1-Fs)-bFs]+ηs(rRs+Fsz+π-δ)
则:u′(δ)=ηs (2)
undefined
公式(2)表明金融成长的变化等于产业产出的影子价格ηs,即边际金融成长取决于产业成长;公式(3)右边表示边际产业成长带来金融成长的收益;公式(4)右边表示边际金融成长的边际收益。因此,边际金融成长带来金融机构的总效用增加:[u′(δ)+γv′(Rs)]z。
由公式(2)和公式(3)得到最优条件下金融机构的成长特性变化情况为:
undefined
即金融成长时间偏好为undefined,金融机构更注重于将来的产业产出变化γv′(Rs)以及金融成长变化u′(δ)。
(三)产业成长函数
同理,假设产业i有很多相同的企业,我们将企业数目标准化为1。每个企业均追求企业的成长特性。在每一时期,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变动函数为:undefined。
θ为金融资源搜寻产业投资机会并匹配成功的概率,bFd为产业结构调整而使产业i减少的资金需求。
设企业通过选择潜在产出Rd和资金需求Fd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不投资的单位成本为c。则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现值为:
undefined
另设企业生产取决于资金F和产业产出R,在初始资金需求Fd(0)给定条件下,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将企业生产函数改写为:
undefined
其中A表示影响企业产出的其他因素。
同理,建立汉密尔顿函数:
H=π(t)+λd(θRd-bFd)
设λd是资金需求的乘子,由标准的最优化条件得:
r=f1(f1表示生产函数对Rd的偏导数) (8)
公式(8)表明,金融成长和产业成长中资源的流动一方面要求产业资本收益足够高,以使金融资本愿意投资产业i;同时也必须足够低,以使产业i想要利用资本以增加产出,从而产业成长。因此资本在金融和产业i的投资具有相同的收益。
undefined
公式(9)表示企业不投资的数量选择,即在最优情况下,不投资的成本c等于其期望的边际利润θλd;f2表示生产函数对Fd的偏导数,公式(10)右边(f2-z)表示资金需求边际收益一定大于资本市场的收益以补偿企业搜寻资金或金融机构搜寻和弥补产出缺口的成本,即企业增加投资实现潜在产出的增量收益为(f2-z)。
(四)匹配关系:资源配置关系
根据罗默的劳动力市场搜寻和匹配模型建立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搜寻和匹配关系模型如下:
M(1-Fs,Rd)=M0(1-Fs)ξRd1-ξ,
ξ∈[0,1] (11)
公式(11)即为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匹配函数,代表了金融成长中寻求新的投资机会,产业成长寻求金融支持,以及相互匹配关系形成这一过程。M0为影响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匹配关系的其他因素,如产权制度、法制水平、信用环境、微观规制、技术创新、政治因素等。
设undefined,则η表示金融成长的弹性,或曰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紧张度。η越小,资金供求关系越紧张。因此,资金缺口寻求产业i产出缺口的速率以及资金缺口弥补产出缺口匹配成功的概率取决于金融成长:
undefined
通过求偏导可知,公式(12)意味着a是η的递增函数,公式(13)意味着θ是η的递减函数。即资金供求越宽松,搜寻产出缺口的速率越快,这可能与金融机构成长特性δ有关;但资金缺口与产出缺口匹配成功的概率却越小,这可能是由于金融成长过快,脱离产业成长从而造成匹配成功的较小概率。因此,可以这样理解:金融成长有利于产业更快、更易获得所需资金;但金融成长过快有可能导致金融成长脱离产业成长。这与现实相一致。但a(1-Fs)=θRd总是成立:单位资金缺口与单位产出缺口匹配成功,企业将得到(f2-z)的增量收益,金融机构将得到[u′(δ)+γv′(Rs)]z的增量收益。则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纳什均衡为:
undefined
χ∈[0,1]
即经济体由金融和产业组成,χ表示金融成长对经济体的贡献度。
结论一:在产权明晰、较高法制水平、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有效的微观规制条件下,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自发实现,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达到纳什均衡,即二者的合理匹配关系。这种均衡反映了金融成长的贡献度大小:在经济发展初期,χ较小;当金融成长获得产业成长的话语权时,χ较大。
(五)动态机制与长期稳定状态
根据经济学原理,假设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r使资本市场出清:Fs=Fd=F;产品市场出清:Rs=Rd=R。u(δ)、v(Rs)分别代表金融成长收益和由于产业成长带来的收益的函数,为得到各变量的变化情况,我们将用特殊的函数u(δ)=log δ,v(R)=log R。
1.动态机制。以表示相应变量的增长率的变化率。由公式(9)和公式(10)可得:
undefined
由公式(1)和公式(5),通过适当的变量替换,可以得到各变量的变化情况:
undefined
令undefined表示产业潜在产出与实际产出的变化率,反映产业成长;undefined表示金融成长与产业产出比率,即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相对比率,则:
undefined
结论二: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具有内在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运行机制。产业成长的任何变动,无论是产出缺口(潜在产出f)的扩大,还是现有产业产出R的扩大,都会对金融提出变动要求,直接表现为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相对比率x和产业成长的相对比率y的变动。比率的变动导致资金紧张度和资金市场匹配关系的变化。各变量在这种变化中寻求新的均衡点,其动态演变关系反映在公式(18)至公式(21)。
2.长期稳定状态。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定义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匹配关系的长期均衡状态为M*=[x*,y*,F*,η*]。则长期均衡状态方程式为:
αy*+γx*-ρ=0 (22)
undefined
结论三:在产权明晰、较高法制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有效的微观规制等条件下,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二者的匹配关系即二者的资源配置关系与产业成长特性γ、产业潜在产出和实际产出比率y、资金紧张度η、产业间资源转移速率b、金融贡献度χ、金融成长特性δ、产业设备闲置成本c等变量有复杂的关系,公式(22)-(25)是二者均衡状态的方程式。
(六)互动关系
1.考虑均衡状态下产业成长特性对金融成长的影响。
由公式(22)得:undefined。这一结果表明,产业成长特性越大,金融成长越快。即产业成长内在地要求金融成长。表现为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相对变化率的变化。
同理可得: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不论是现实的产业成长还是潜在的产业成长(表现为产出缺口的扩大),均要求与之匹配的金融成长;而设备闲置成本越小,金融成长特性越大,即产业成长,金融成长。
结论四:产业成长内在地要求金融成长。产业成长特性的提高要求金融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产业现有规模的扩大或效率的提高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产业成长使得产业产出缺口扩大,更多资源流向该产业。此时,内生金融的成长特性受资本设备闲置成本的制约,实际上反映了金融成长取决于产业成长。
2.考虑均衡状态下金融成长对产业成长的影响。
同理,由公式(22)和公式(23)可得: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结论五:金融成长是产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随着金融成长,产业成长特性提升;产业产出和产出缺口扩大;相应地,资本的闲置成本下降。
对这一结论可作如下解释:随着金融成长,即金融业的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产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筹集到所需的充足资本,产业的成长特性提高,产业的产出扩大。产业成长特性的提高和实际产出的扩大以及金融成长,对产业i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产业i的产出缺口增加,必然导致更多厂商进入产业i,厂商的行为提高了资金匹配率,资本的闲置成本下降。
由结论四和五可得出:产业成长内在地要求金融为其提供服务,而金融成长客观上提高了产业成长特性,扩大了产出规模,从而产业成长。在产权明晰、较高法制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有效的微观规制等条件下,资金的自由流动使资源配置自发实现最优化,资本的闲置成本下降。因此,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具有互动关系。
三、中国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关系实证分析
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匹配关系要求金融成长满足产业成长所需,促进产业成长,具体表现在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追逐,即金融收益与产业收益应保持合理的比例。Wurgler (2000)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里,成长性好的行业会得到更多的投资,而成长性差的行业投资会减少,即金融成长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年),本文设计了资本配置平衡指数——产业利润应与产业新增固定资产保持对称关系,反映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是否具有匹配关系;同时,本文设计了匹配关系偏离度指标——产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与产业增加值关系,反映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差异,从而反映二者关系偏离程度;并对两个指标对比,检验指标的可行性。
(一)资本配置平衡指数:i产业利润占比应与新增资本比例相匹配
Mi(资本配置平衡指数)=i产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占比/利润占比。Mi>1,表明金融资源浪费;Mi<1,表明金融资源收益大;Mi=1,表明资本配置平衡,即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达到合理的匹配关系。
计算结果表明个别产业存在资本配置严重不平衡,其中投资远远大于其利润的产业包括:1992年的烟草制品业、1997年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0年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003年的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远小于其利润的产业包括:1997年的农副食品加工业、2002年的燃气生产和供应业、2005年的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整体来看,产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与其利润配置基本保持稳定,但绝大部分产业平衡指数小于1,说明金融资源收益大,即金融业收益大于产业收益。这可能是由于金融业严格的准入制度和长期的产业投资热潮所致。
(二)匹配关系偏离度
匹配关系偏离度=产业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占比增长率-产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比重,反映某一产业资本投入与产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差异,即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差异。
计算结果表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至2005年前严重偏离,新增固定资产占比增长率远远大于增加值比重;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偏离度大于0,表明这三个行业投资增长率大于其产业贡献率。这是因为这三个行业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制约着其他产业的成长,因此对其的投资持续增长。从整体来看,产业的偏离度均小于0,表明投资落后于其成长,即金融成长制约着产业成长。这与资本配置平衡指数的结果一致,表明中国的金融成长仍滞后与产业成长。
(三)指标评价
从资本配置平衡指数和匹配关系偏离度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指标的结论一致:金融成长滞后于产业成长,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金融准入制度以及金融市场的落后所致;平衡指数和偏离度反映了我国金融缺口和产业缺口的搜寻和匹配关系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也反映了产融结合的发展空间巨大。因此,本文设计的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我国金融与产业成长的匹配关系。
四、小结
(一)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应具有合理的匹配关系
金融成长内生于产业成长,金融成长远远超过产业成长必然形成金融泡沫,造成产业成长的过度调整。因此,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应保持合理的匹配关系:在产权明晰、较高的法治水平、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有效的微观规制的前提条件下,二者的匹配关系与产业成长特性、产业潜在产出和实际产出比率、资金紧张度、产业间资源转移速率、金融贡献度、金融成长特性、产业设备闲置成本等变量相关。合理的匹配关系会形成金融与产业的良性循环机制,否则,恶性循环机制将会对一国经济产生极大的破坏。
(二)金融成长与产业成长的匹配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资本配置平衡指数和匹配关系偏离度均反映了我国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匹配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这就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提出政策建议:
1.投资以金融优先发展,加快产业成长。我国金融成长相对滞后于产业成长的现状,亟需提高金融地位。我国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实行金融优先发展,加快产业成长,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但产业成长是金融成长的载体,金融成长保证和加快产业成长,二者必须保持合理的匹配关系。
2.改善金融成长外部环境。产权明晰是金融交易高效率运行的前提,也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基础;而产权制度对其他制度安排具有本质性的影响。因此,产权明晰是金融成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法律制度是金融成长的制度保证,而非正式制度——社会信用环境和微观规制对法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法律制度确定了金融交易主体的基本行为准则和框架,社会信用环境联系着法律制度和微观规制,影响着金融交易成本;微观规制则是金融交易顺利执行的保证,反映着社会信用环境,制约着法制水平。因此,我国要实行金融优先发展战略,就必须改善金融成长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提高法制水平;加大市场惩戒力度;健全自律机制。
产业化机理 篇10
[摘 要]以青岛市为例,从地方政府制度选择视角对高端产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的机制机理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先进制造业是高端产业的主体,高端产业发展受税收、公共品供给和政策环境等制度选择变量的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应当鼓励自主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自主发展;创新体制机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吸引产业要素聚集,降低高端产业发展成本;促进高端产业集聚,大力推动经济转型。
[关键词]高端产业;经济转型;制度选择;地方政府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66-05
产业发展走向高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产业发展规律,是产业优化升级、优势再造的要求、表现、方向和内容。如何发展高端产业,如何系统化运作和推进高端产业发展,既需要进行学理分析和理论梳理,也需要对实证案例进行总结提升。通过此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为地方政府的制度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高端产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的理论研究
(一)高端产业的理论内涵
高端产业是产生于中国语境下的概念,虽然从2006年开始便屡屡见诸新闻、政府文件和学术研究论文,但是在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直接论述。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开展了37期关于“先进工业”的研究,在这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布鲁金斯学会认为高端产业(先进工业)必须是:企业人均研发支出超过450美元,这大于或等于全产业标准的80%;获得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位的员工数必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或者在本产业中的份额高达21%[1]。按照这个标准,美国高端产业部门涵盖了50个行业(见表1),其中包括37个制造业部门(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3个能源行业部门(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和12个高科技服务业部门(如计算机软件和系统设计、健康应用等)。布鲁金斯学会认为,这些产业最能够支持创新、包容和可持续增长。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我们发现,制造业部门占到了高端产业行业总数的74%,如果加上能源行业和工程建筑业,传统的第二产业部门占到全美高端产业总数的82%。
2008年,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其中第三章第十条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定义:一是核心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二是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三是研发科技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10%;四是企业近3年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中,境内研发费用不低于60%;五是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不低于60%。经过认真梳理比较,我们发现这个定义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关于“先进工业”的定义呈“约等于”关系,所以,本研究采用科技部门发布的高新科技产业增长率作为衡量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速度的定量研究指标。
(二)发展高端产业与经济转型升级关系分析
发展高端产业与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转型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更新支柱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发展高端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能够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发展方式粗放、产业低端、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高端产业代表着全球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当前我国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发展高端产业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辐射带动地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端产业聚集区,将从产业空间配置和产业链分工等方面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从产业发展视角看,经济转型升级就需要培育和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高端产业体系。正如麦肯锡公司所认为的那样,“高端产业为其他领域提供发展机遇,也引导了后衰退时代的就业复苏。高端产业的未来竞争力和增长是大范围共享繁荣的前提。”
结合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和青岛高端产业发展的实际,本研究认为,先进制造业为青岛高端产业的主体部分。青岛的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业、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业、轮胎制造业(子午线轮胎)、汽车整车制造业、电视机制造业、铁路机车车辆及动车组制造业、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船用配套设备制造、电线电缆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等等。除此之外,高端产业还包括处在产业链关键地位,产业价值网络控制力的高端环节,创新创业集群,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知名品牌和独特经营技能的总部等。
二、地方政府促进高端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
亚当·斯密关于政府政策、经济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的研究是政府制度设计研究的起源。萨缪尔森、查尔斯·蒂布特、Baldwin、张晏等分别从公共品供给、税收和补贴等方面对政府制度设计的效应机制做了细致研究[2-5]。这些研究的对象都是完全市场竞争环境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制度设计,如何促进我国高端产业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青岛市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处在南北经济的连接点上,具有发展高端产业的基础条件。2015年青岛市人均GDP约为1.56万美元(人均GDP1万美元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随着青岛市的多项经济社会指标逐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综合研判,青岛市经济发展阶段保守估计是处于工业化后期,乐观估计可定位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过渡期[6]。目前,国内外经济结构正处于深刻调整时期,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提速,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正在蓬勃发展。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决定了青岛市在高端产业发展方向、经济转型升级机制等方面会呈现出比较好的代表性。以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作为研究样本,可以较好地为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发展高端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行制度选择提供借鉴。基于上述考量,本文对2009—2014年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的有关数据和地方政府制度设计变量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实证分析,并在此实证基础上提出促进高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分析模型
产业经济学理论在完全市场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将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现象归结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差异。从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实践来看,产业发展并不完全是企业行为,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本质也不能完全理解为市场的自发行为。地方政府有意识地推进高端产业发展、促进本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除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外,地方政府的制度设计,如税收、公共品供给以及政策环境优化等也会直接影响到高端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本文对地方政府制度设计对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考量。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选择地方政府的制度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构建模型(1):
industryt=β0+β1taxt+β2publict+β3policy t+β4+Xt+εt
其中,β0、β1、β2、β3和β4为待估参数,industry为高端产业发展速度,tax为税收变量,public为公共品供给,policy为政策环境优化变量,Xt为控制变量,εt为误差项,t代表年份。
(二)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在参考张辽[7]和刘修岩[8]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青岛市高端产业增长率作为高端产业发展的量化指标。在参考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关于高端企业定义的基础上,对照科技部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本研究选择了青岛市科技局统计的高新科技产业增长率[9]来定量分析本地区高端产业的发展速度。
2.核心解释变量
(1)税收变量(tax),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税收减免措施来鼓励本地高端产业发展和外地高端产业进入。笔者选择青岛市的国税和地税总和占本地区GDP的比重作为分析区域内企业税收负担的定量指标。
(2)政府公共品供给变量(public),公共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能够为本地高端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对加速高端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选取青岛市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本建设支出占市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量化指标。
(3)政策环境优化变量(policy),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是衡量该地区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高意味着政策环境的扭曲程度较低[10]。笔者选取青岛市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作为政策环境优化变量的衡量指标。
3.控制变量
本研究选择的控制变量包括劳动力成本、市场开放程度和地区产业集聚效应。其中劳动力成本用青岛市全社会平均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的比重来度量;市场开放程度用青岛市进出口总值占本地区GDP 的比重来度量;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用青岛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来度量。
(三)实证研究
以青岛市高端产业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税收负担、政府公共品供给、政策环境优化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并分别加入劳动力成本、市场开放程度和产业集聚水平等三个控制变量。
模型(2)到(5)显示,随着三个控制变量的分别加入,解释变量的非标准化和标准化回归系数也出现了变化(见表2)。模型(2)显示,地方政府制度选择对高端产业发展具有较显著影响。在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条件下,税收负担下降1%,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速度将提高0.861%。同样,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制度优化提高1%,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速度将提高4.38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府公共品供给对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是-0.147%,影响并不显著。需要指出的是,制度优化的影响显著,这表明各地方政府在培育高端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本地区的制度环境建设。
为了考查劳动力成本因素对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笔者在模型(3)中加入了劳动力工资水平作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工资成本提高1%,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速度将提高0.0118%,影响并不显著。模型(4)中引入市场开放程度控制变量,市场开放程度提高1%,本地区高端产业的发展速度将下降 0.139。从模型(4)到模型(5)可以看出,在分别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无论是政府制度选择相关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还是整个模型的 F 统计量和R2检验均有大幅提高,表明高端产业发展明显受到地方政府制度设计的影响,也可以说高端企业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的动机比较强烈。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由于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形成了特定形态的产业集聚特征,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存在使得产业集聚效应和地区差异得到自我强化。因此需要考虑初始产业集聚程度对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在模型(5)中导入产业集聚效应变量。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水平对高端产业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集聚水平提高1%,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速度将提高14.681%。产业集聚水平越高,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产业也就越完善,高端产业发展就能够获得规模效益,并提升创新能力。也正因为如此,集聚效益明显的地区更容易承接高端产业转移。
(四)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区域高端产业发展受到地方政府制度选择的显著影响。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高端产业十分重视追求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征税增加会对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定量分析中,本研究将青岛市市级财政在交通、能源、通讯的支出占本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作为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定量指标。但令人费解的是,此类公共品供给的增加并不利于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经笔者进一步调研认为,该现象可能与调查年度内,交通、能源、通讯等项支出占青岛市市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相对较低,对高端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较低有关。这可以在模型(2)—(5)中得到验证,政府公共品供给变量回归系数显著性相对较低。定量研究清晰地表明,政策环境优化是影响本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政府制度选择变量。地方政府在积极发展高端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本地区的政策等软环境建设。
三、地方政府发展高端产业推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高端产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既符合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现代高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倒逼、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战略选择。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城市积累了经济转型升级走向高端的能量,具备率先实现经济战略性转型的基本条件[10]。地方政府应从下述几方面制定政策,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推进本地区经济转型。
(一)鼓励自主创新,引领高端产业自主发展
发达城市发展高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有助于抢占产业创新制高点,站在高端谋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城市承载力;有助于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助力全国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应当制定有力政策支持高端产业以自主创新引领自主发展,支持高端产业从内部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创新、文化环境优化入手,通过技术、机制、管理等创新,走向高端。其中,技术创新是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一环,地方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高端产业强化技术创新。首先,找准制约产业走向高端的关键因素,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筛选出一批能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加快推进技术产业化应用,着力解决核心装备、关键材料、重要零部件等关键环节缺失问题。其次,推进产业标准化战略,促进自主标准迈向全球,增加在国际标准方面的影响力。再次,重视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努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构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互融合的模式。
(二)创新体制机制,降低市场准入
尽管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高端产业的定义中指出,高端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辐射、高带动)等特征,事实上,在我国,高端产业仍然存在产业低端、产业附加值和层次不高的问题。近年来,青岛市高端战略实施成绩十分显著,根据笔者计算,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平均利润率是6.46%,比2010(5.46%)年提高了1%。其中,2013年轻工制造业是6.7%,装备制造业是7.1%,超过10%的只有仪器仪表制造业(10.2%),医药制造业(12.0%),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2%)等,而这些产业在青岛市高端产业中并不占主流。说明青岛高端产业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程序,积极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效降低市场准入的政策性门槛,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要通过鼓励民营高端产业,专注于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构建,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演进,以业务模式转型创新推进转型升级,拉动本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三)吸引产业要素聚集,降低高端产业发展成本
产业要素的集聚可以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国家的现有政策和本地区实际,规划发展一批高端产业聚集区,吸引国内外人才、技术、重要资源、管理、项目等高端要素向这些区域集聚。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一要依据高端产业发展和集聚的规律与基本特征,采取有力措施,营造有利的投资和居住环境,降低高端企业的运营成本,推动和促进高端产业发展。二要着力改善园区环境,促进园区功能升级,努力培育产业聚集能力,积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带动配套产业发展。三要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高端企业研发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四要围绕主导产业链招商引资,发展配套产业,促进高端产业集聚。五要引导创新要素和资源向高端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加快成为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的行为主体。
(四)促进高端产业聚集,推动经济转型
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促进高端产业向本地区聚集,这对发展高端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尤为重要。一是要采取措施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改造,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地方政府要推动本地区传统型企业引入新的产业理念,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升产品质量,推广清洁生产、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推动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二是鼓励高端并购,聚集高端要素,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搜寻具有某种资源和知识的企业作为并购参考。基于提高本地区核心竞争力的考量,并购应当关注研发机构和专业的科技型企业。三是通过异地搬迁改造推动优化升级。地方政府可以和企业合作,通过制度、技术创新,把搬迁改造与结构调整相结合,获得土地级差地租收益,破解老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难题。通过老城区企业搬迁重建,推进产业资源向高端产业集中,推进产业向产业集群集中,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发展高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是我国顺势而为促进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是我国高端引领抢先机、破困境、壮实力的战略选择。沿海发达城市应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走向高端。
[参考文献]
Brookings Institution.Americas advanced industries:what they are, where they are, and why they matter[EB/OL].http://www.brookings.edu/research/reports2/2015/02/03-advanced-industries#/M10420.
Samuelson P. The transfer problem and transport costs[J]. Economic Journal,1954(64):264-89.
Tiebout C M.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56(65):416-424.
Baldwin R E,Krugman P. Agglomeration,integration and tax harmoniza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4(48):1-23.
张晏,龚六堂.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J].经济研究,2004(7):59-69.
马秀贞.青岛经济发展阶段研判及创新发展路径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6):18-23.
张辽,宋尚恒.政府竞争、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4(3):21-28.
刘修岩,张学良.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区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11):83-92.
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8-2014[R/OL].http://www.qdstc.gov.cn/nv.aspx?id=38706.
张俊妮,陈玉宇. 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6(4):1091-1108.
马秀贞.以高端产业发展引领中国“转方式、调结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5):126.
产业化机理 篇11
关键词:天使投资,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总体战略布局的推广下, 我国高校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 科技产业经济总量、规模偏小等问题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依然存在。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较多, 包括资源浪费严重、缺乏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不均等, 但关键问题还在于资金。国外的实践表明, 建立发达、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 能大大缩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在我国, 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大都处于研发阶段, 缺乏孵化资金, 离产业化阶段还有很长的周期, 而专业的风险投资者们喜欢那些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并且具有商业计划可行性的科技成果, 但问题在于高校大多科技成果尚处于实验室阶段, 没有资金的支持, 实施其商业计划是根本不可能, 自然就无法回答专业风险投资者的问题。并且处于种子阶段的项目死亡率很高, 专业的风险投资者一般不碰它们的。因此, 天使资金的注入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及其主要原因
尽管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有效载体, 是地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撑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 但高校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仍是困扰高校乃至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1) 目前的教育体制下, 高校大多是以实验室模式为主的研究方式, 与企业要求的以产品研制开发为主的应用型研究模式之间从在较大差异;2) 市场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科研缺乏市场导向, 双方在研究、开发利用取向上存在偏差, 造成大量高校科技成果游离于企业之外;3) 大量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条件落后、投资资金不足, 不愿作先期投入, 不想承担任何风险。“技术含量高、潜力大, 但市场前景不明朗”是高校科研成果普遍具有的特点, 许多企业宁可出高价买入虽然成熟、但已面临淘汰的技术, 也不愿出资资助有市场潜力、技术先进、尚不成熟的项目作进一步研究。但在诸多因素中, 金融体系不健全和资本推力不足, 是制约高校很多具有潜力的优秀科研成果不能产业化的关键问题。
2 天使投资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所谓的天使投资是指具有一定资本金的个人或家庭, 对于所选择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高成长性的技术项目或初创企业, 进行早期的、直接的权益资本投资, 并协助具有独特概念或专门技术而缺少自有资金创业家进行创业, 同时承担创业中的高风险和享受创业成功后的高效益, 以实现资本增值的一种民间投资方式。我国天使投资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当时涌现了一批处于创业阶段的科技创新技术企业, 他们普遍缺乏资金, 风险极大, 风险投资和传统的融资方式根本行不通, 因此天使投资应运而生。
与正式的风险投资一样, 天使投资也是一种提供追加价值的、参与性很强的长期的权益资本投资, 选择高风险高收益、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项目作为投资目标, 以高科技产业为主, 同时也包括成长性好的传统产业。天使投资因其具有民间性、自发性、个体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使它成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特殊的个人投资方式。天使投资具有投资成本低、决策快等优点。
3 天使投资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作用机理
3.1 天使投资可以解决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初始阶段资金不足,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成果从开始转化成产品、再形成高新技术企业, 整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高校实验室模式的科研成果基本上都处于种子期, 在这个阶段科技成果所诞生的试验品除非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否则很难得到政府投资的支持开始产业化;另外, 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科技产品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市场前景也不明朗, 存在高风险, 而“风险回避型”的银行及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始终把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 也不愿意把资金投到有风险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种子期阶段;再者处于种子阶段的项目死亡率很高, 专业的风险投资者一般都是不碰的, 专业风险投资者的投资更倾向于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因此这一阶段融资非常困难。
种子期的科技成果是天使投资的主要对象之一, 并且天使投资敢于承担风险, 具有大量的可自由支配的资金, 恰到好处的弥补了传统投资体系的资金缺口, 使得科技成果转化在种子期阶段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天使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根据“大拇指定律”种子期、创建期的天使投资回报为20倍, 但属风险最大的投资。
3.2 天使投资将促使高校科研面向市场需求, 提高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性
成功的企业家、大企业的CEO, 富有的演员、体育明星、医生、律师和其他自由职业者是天使投资者的主要构成主体, 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 他们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以及对市场趋势进行判断, 从而选择投资项目。通过天使投资者的筛选, 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可以更为有效地面向市场进行选题, 提高科技成果的时效性和市场推广性, 从而提高科研效率。
3.3 天使投资参与企业内部管理, 从企业体制上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
天使投资的是自己的资金, 投资人一般都有成功的创业经历, 具有丰富的企业运作实践经验, 具有很强的动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管理, 可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及时的建立起规范的内部运作模式, 天使投资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扮演着间接管理者的角色, 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高校创办的科技创新企业, 因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内部过程, 刚开始一般都会遇到企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新颖性的外部缺陷”问题。企业内部过程的建立, 能够给新创企业带来严明的纪律和相对规范的内部运作程序, 大大减少内部的混乱和资源的无谓损失。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 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过程往往不是轻而易举能完成的, 只有通过经验非常丰富的管理者, 针对实际运作的需要才能迅速建立有效的企业过程。许多新创企业都是在初创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经过潜心摸索, 才在漫长的探索中创造出独特的企业过程。天使投资家, 一般都有创业成功的经历, 具有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 可以有效的帮助高校新创企业及时地建立起规范的企业内部运作模式, 提高新创企业成功的可能性。
3.4 天使投资有助于减少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
天使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风险投资机制, 能够对那些传统投资缺乏兴趣而确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成果提供初期的资助, 减少高新技术转化的失败率。另外除了提供资金外, 天使投资者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多方位的外部关系网络, 提供潜在的消费者、供应商等等, 大大降低了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过程中的风险, 从而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3.5 天使投资能拓展高校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
美国天使资本系统中受访的风险投资家无一例外地表示, 只对提交的融资方案的1-4%提供融资, 而且几乎不对未经天使投资人推荐的企业融资。高校科技成果从天使资本市场获得资金, 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初期资助,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为其进一步向风险投资公司融资奠定良好基础, 从而也为其将来有可能从更加正规的风险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奠定基础。
4 结论
从天使资金投入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作用机理的分析看出, 天使投资有效弥补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缺口, 促进高校科研面向市场, 帮助初创的高校科技创新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运作程序, 减少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 拓展高校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 天使投资能大大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使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得以提升, 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俞芬飞.风险投资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合作模式研究[J].科技成果纵横, 2006 (5) :8-9.[1]俞芬飞.风险投资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合作模式研究[J].科技成果纵横, 2006 (5) :8-9.
[2]金海燕.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2) :14-15.[2]金海燕.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2) :14-15.
[3]张惠玲.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瓶颈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49-53.[3]张惠玲.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瓶颈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49-53.
【产业化机理】推荐阅读: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10-11
石油产业融合文化产业07-03
产业化联盟07-15
动漫产业化07-15
体育产业化07-21
产业化项目05-08
产业化育种05-13
产业化水平05-20
蚕桑产业化05-24
良种产业化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