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产业化(精选11篇)
粮油产业化 篇1
粮油产业化发展是关系到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松桃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和“调结构、促增收”的总体要求, 抓住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契机, 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 狠抓粮油结构优化、布局优化、产业优化,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发展订单农业, 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使松桃优质粮食和双低、优质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粮油产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1 粮油产业的现状
1.1 面积与产量
粮油产业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到2008年底, 粮食种植面积5.08万公顷, 总产量达到了26.23万吨, 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63万公顷, 总产11.08万吨, 平均产量6.52t/hm2;玉米播种面积7 880hm2, 总产量4.63万吨, 平均产量5.88t/hm2;甘薯播种面积1.17万公顷, 总产量6.42万吨, 鲜薯单产27.51t/hm2;马铃薯种植面积1.12万公顷, 总产量4.05万吨, 鲜薯单产18.16t/hm2;小麦种植面积1 866.67 hm2, 总产量3 600t, 平均产量1.93t/hm2;豆类播种面积完成1 593.33hm2, 总产量为2 020t, 平均产量1.27t/hm2;其他杂粮播种面积306.67hm2, 产量为700t, 平均产量2.28t/hm2;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1万公顷左右, 总产量达到了1.764万吨, 其中油菜种植面积1.08万公顷, 总产量1.33万吨, 平均产量1.24t/hm2;花生种植面积2 366.67hm2, 总产量4 400t, 平均产量1.87t/hm2。
1.2 粮油结构特点
在粮食上, 以水稻、玉米为主, 多种粮食作物共同发展, 极具加工价值的大宗作物有高淀粉甘薯和脱毒马铃薯, 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苦荞、燕麦、高粱、胡豆等小杂粮;油料作物上, 以油菜籽为主, 花生为辅, 还有价值较高的木本油茶正在开发利用。在结构上, 粮油作物的种类多, 用于解决温饱的作物面积大, 用于加工增值的作物面积小, 产生的农业比较效益不高。
1.3 粮油结构调整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加大了优质粮油品种推广和无公害种植技术应用的力度, 优质粮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8年底已建成8 000hm2优质稻米基地, 2 800hm2专用和特用型玉米基地, 3 333.33hm2高淀粉专用红薯基地, 8 000hm2优质油菜基地, 2 000hm2优质珍珠型花生基地。同时, 对外来苦荞、燕麦、高粱、胡豆和木本油茶进行开发。
1.4 粮油加工企业兴起
开始呈现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名特优产品促动、国家项目推动的产加销及“企业+基地+农户”的粮油生产模式。绿色食品开发取得新突破。全县已建成松江精制大米厂、大兴荣兴米厂、孟溪农产品批发市场、松江植物油厂、松桃食品加工厂、松桃酒厂、千吨酒厂、宇光薯类加工厂、甘龙玉米粉丝厂等粮油加工企业。粮油企业的崛起, 有效推进了粮油产业蓬勃发展, 带动近20余万户农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
2 粮油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开拓意识不够
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完备、信息手段落后、产品吞吐能力不大,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集约化、产品商品化、投放市场化极不适应。在农产品市场开拓上只注重开发本地和周边市场, 忽略了对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市场的开发, 缺乏把农民引进农产品大市场的魅力,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乏力。
2.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现有的农业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科技推广信息、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农业政务信息、农情调度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仍表现出机构不畅、活力不足、部门封锁现象严重、发挥职能作用乏力, 满足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此外, 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和专业大户发展不够快, 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跟不上。
2.3 订单农业信誉度不高
现阶段由于部分农户和少数龙头企业法制观念淡薄, 缺乏诚信履约意识, 加之缺乏监督约束机制, 订单企业收购订单产品举步维艰。主要表现为:当订单合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或加工产品难以销售时, 企业方违约;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 有的农户急功近利, 不按合同约定卖给企业, 出现农户违约;在履约时, 企业 (或业主) 往往称农产品质量达不到收购标准和要求, 拒绝收购或压级压价收购, 从而导致农民不满意订单农业, 责怪政府组织不力、监管不力等, 往往导致政府买单现象时有发生。无论是哪一方违约, 都能通过违约获得高于订单的利益, 而不会受到、或很少受到经济上的惩罚。
2.4 多渠道投入不足
农业产业化建设, 需要大量投入。一方面, 县级财力紧张, 投入极为有限;另一方面, 国家财政投入分散使用, 打捆使用较少、发挥效用较低。与此同时, 金融上抵押担保贷款的条款过死, 致使从事农业产业的企业和业主贷款困难。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粮油产业化发展。
2.5 农村专合组织发展滞后
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尚处在自发性的发展阶段, 大多只是松散的联合体, 数量少、规模小, 缺乏具体的政策引导、规范, 扶持资金少;服务和带动能力不强, 很难带领农户闯市场,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不足, 影响了粮油产业化的长远发展。
2.6“职业农民”培养不足,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速
举家外出务工、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自己经商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 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 女劳动力平均年龄46岁左右, 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中最大年龄是70岁, 最小年龄是12岁。目前农业劳动力是“三八、九九、六一”部队,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2.7 农业灾害发生频繁, 抗灾救灾能力弱
农民靠天吃饭现象明显, 农业生产、农民群众对于农业灾害性天气表现得十分乏力, 无所作为, 农业生产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难以提高。
2.8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增大
基于农业劳动力结构和国家财政机制的变化, 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成本加大, 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差, 有文化懂知识的乡村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经商了, 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均属无文化或文化基础差且不懂技术的“九九、三八、六一”弱势群体, 向这一群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难度非常大;二是没有推广试验经费, 财政机制改革后, 仅能保证农业推广战线的基本工资, 没有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试验示范经费, 而且对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不通过试验示范成功, 是决不允许妄加推广应用的;三是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深入农村、农民, 农民商品意识依然较差, 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市场信息等的关心、运用程度不高,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9 农业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且存在任意浪费现象
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速过猛, 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粮食产业化生产极为不利;二是农村耕地流失过快, 基本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场镇建设、农民建房、园区建设、退耕还林等占用耕地现象普遍。
3 粮油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认真落实优惠政策,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认真制订与落实好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及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地增加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投入。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 认真抓好种植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重大病虫害防治综合直补等政策措施的执行与落实工作。要根据粮油加工企业的实际, 继续抓好“优质粮食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 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大力引进超级稻、饲用玉米、双低油菜等粮油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选育出一批适合县域粮油发展的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并探索其高产、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综合配套技术, 为今后粮油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3.2 加强农业标准建设, 促进产业基地发展
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推进优势粮油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 提高粮油产品质量和效益。对获得认定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要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档案动态管理, 健全监测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推动粮油产业化经营, 做大做强粮油产业。
3.3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努力实现三赢目标
把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作为今后粮油产业发展的重点抓好抓实。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专家+协会+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 让农民从粮油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 让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一技之长。进一步探索“收购让利”、“按股分红”、“二次返利”等分配方式, 以发挥各个环节的激励机制, 让农民从加工流通环节获得更多实惠、更多好处, 确保粮油加工企业的原料供给, 推进粮油产业化发展。
3.4 延长粮油产业链,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 整合优势资源, 对具有—定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看好、发展后劲强的企业, 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做大企业, 打造和培植有实力的粮油加工“航母”;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门类和档次的粮油加工群, 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区域加工基地。农业循环经济是粮油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形成并延长粮油产业链、生态链, 创新农民增收途径, 提高农民种植收入, 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3.5 加强政府宏观控制, 提高产业服务水平
粮油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为此,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 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的理解。发展粮油产业项目既要考虑国家产业政策, 也要充分考虑项目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对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粮油加工实行分类指导, 注重实效, 避免“一刀切”。同时, 要多方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投入,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特别是农情调度信息系统, 主动地为粮油种植农民、粮油加工企业、粮油经营商做好服务;为各级党政机关宏观调控、正确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要加强粮油产业调查研究, 及时把握国际国内的发展势态, 科学指导粮油产业健康发展。
3.6 强化领导服务意识, 确保粮油产业发展
各级党政机关要把粮油产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 严格保护耕地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切实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 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粮油生产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 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 要深入基层, 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 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增强为“三农”服务的意识, 突出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土地纠纷调解, 加快土地经营流转, 使土地向种田能手或种植大户集中, 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生产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 为建设现代文明的新农村服务。
粮油产业化 篇2
王思见 龙冬
先 刘家坤
贵州省松桃县农业局农技站 贵州
松桃 554100
摘要 介绍了松桃粮油产业的现状 总结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以期推动松桃粮油产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粮油产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贵州松桃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2009 13-0369-0
2粮油产业化发展是关系到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松桃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和调结构促增收”的总体要求,抓住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契机,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狠抓粮油结构,优化布局,优化产业,优化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使松桃优质粮食和双低优质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粮油产业取得了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1粮油产业的现状
1.1面积与产量
粮油产业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到2008年底粮食种植面积5.08万公顷总产量达到了26.23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63万公顷,总产11.08万吨,平均产量6.52 t/hm2;玉米播种面积7 880hm2,总产量4.63万吨,平均产量5.88t/hm2;甘薯播种面积1.17万公顷,总产量6.42万吨;鲜薯单产27.51t/hm2,马铃薯种植面积1.12万公顷,总产量4.05万吨;鲜薯单产18.16t/hm2,小麦种植面积1 866.67 hm2,总产量3 600t平均产量1.93t/hm2;豆类播种面积完成1 593.33 hm2,总产量为2 020t,平均产量1.27t/hm2;其他杂粮播种面积306.67hm2,产量为700t,平均产量2.28t/hm2;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1万公顷左右,总产量达到了1.764万吨,其中油菜种植面积1.08万公顷,总产量1.33万吨,平均产量1.24t/hm2;花生种植面积2 366.67hm2,总产量4 400t,平均产量1.87t/hm2。
1.2粮油结构特点
在粮食上以水稻玉米为主多种粮食作物共同发展,极具加工价值的大宗作物有高淀粉甘薯和脱毒马铃薯,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苦荞、燕麦、高粱、胡豆等小杂粮;油料作物上以油菜籽为主,花生为辅,还有价值较高的木本油茶正在开发利用;在结构上,粮油作物的种类多,用于解决温饱的作物面积大,用于加工增值的作物面积小,产生的农业比较效益不高。
1.3粮油结构调整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加大了优质粮油品种推广和无公害种植。2008年底已建成8 000hm2优质稻米基地,2 800hm2专用和特用型玉米基地,3 333.33hm2高淀粉专用红薯基地,8 000hm2优质油菜基地,2 000hm2优质珍珠型花生基地,同时对外来苦荞、燕麦、高粱、胡豆和木本油茶进行开发
1.4粮油加工企业兴起
开始呈现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名特优产品促动,国家项目推动的产加销及企业+基地+农户的粮油生产模式。
绿色食品开发取得新突破,全县已建成松江精制大米厂,大兴荣兴米厂,孟溪农产品批发市场,松江植物油厂,松桃食品加工厂,松桃酒厂,千吨酒厂,宇光薯类加工厂,甘龙玉米,粉丝厂等粮油加工企业,粮油企业的崛起,有效推进了粮油,产业蓬勃发展带动近20余万户农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
2粮油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市场开拓意识不够
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完备,信息、手段落后,产品吞吐能力不大,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生产集约化、产品商品化、投放市场化极不适应,在农产品市场开拓上只注重开发本地和周边市场,忽略了对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市场的开发,缺乏把农民引进农产品大市场的魅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乏力。
2.2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现有的农业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科技推广信息,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农业政务信息,农情调度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仍表现出机构不畅、活力不足、部门封锁现象严重,发挥职能作用乏力,满足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此外,专业
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和专业大户发展不够快,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跟不上。
2.3订单农业信誉度不高
现阶段由于部分农户和少数龙头企业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诚信履约意识,加之缺乏监督约束机制订单企业收购,订单产品举步维艰。主要表现为,当订单合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或加工产品难以销售时,企业方违约;当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有的农户急功近利,不按合同约定卖给企业,出现农户违约;在履约时企业或业主,往往称农产品质量达不到收购标准和要求,拒绝收购或压级压价收购,从而导致农民不满意订单农业,责怪政府组织不力,监管不力等,往往导致政府买单现象时有发生。无论是哪一方违约,都能通过违约获得高于订单的利益而不会受到或很少受到经济上的惩罚。
2.4多渠道投入不足
农业产业化建设需要大量投入。一方面县级财力紧张,投入极为有限。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投入分散使用,打捆
使用较少,发挥效用较低,与此同时,金融上抵押担保贷款的条款过死,致使从事农业产业的入不足严重影响了粮油产业化发展。2.5农村专合组织发展滞后
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尚处在自发性的发展阶段,大多只是松散的联合体。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具体的政策引导,规范扶持资金少,服务和带动能力不强,很难带领农户闯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不足。
影响了粮油产业化的长远发展
2.6职业农民培养不足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速,举家外出务工,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自己经商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劳动力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女劳动力平均年龄46岁左右,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中最大年龄是70岁,最小年龄是12岁。目前农业劳动力是“三八九九六一”部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2.7农业灾害发生频繁抗灾救灾能力弱
农民靠天吃饭现象明显,农业生产,农民群众对于农业灾害性天气表现得十分乏力,无所作为,农业生产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难以提高。
2.8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难度增大
基于农业劳动力结构和国家财政机制的变化,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成本加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差,有文化懂知识的乡村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经商了。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均属无文化或文化基础差,且不懂技术的“九九三八六一”弱势群体。向这一群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难度非常大;二是没有推广试验经费,财政机制改革后,仅能保证农业推广战线的基本工资,没有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试验示范经费,而且对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不通过试验示范成功是决不允许妄加推广应用的;三是市场经济体制还未深入农村、农民,农民商品意识依然较差,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市场信息等的关心运用程度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9农业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且存在任意浪费现象
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过速过猛,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粮食产业化生产极为不利;二是农村耕地流失过快,基本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场镇建设,农民建房,园区建设,退耕还林等占用耕地现象普遍。
3粮油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认真制订与落实好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及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地增加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投入,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认真抓好种植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重大病虫害防治综合直补等政策措施的执行与落实工作,要根据粮油加工企业的实际,继续抓好优质粮食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大力引进超级稻,饲用玉米、双低油菜等粮油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选育出一批适合县域粮油发展的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并探索其高产、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综合配套技术,为今后粮油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3.2加强农业标准建设促进产业基地发展
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推进优势粮油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提高粮油产品质量和效益,对获得认定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要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档案动态管理,健全监测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推动粮油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粮油产业。
3.3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实现三赢目标
把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作为今后粮油产业发展的重点抓好抓实,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专家+协会+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粮油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让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一技之长,进一步探索收购让利、按股分红、二次返利等分配方式,以发挥各个环节的激励机制,让农民从加工流通环节获得更多实惠、更多好处,确保粮油加工企业的原料供给,推进粮油产业化发展。
3.4延长粮油产业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整合优势资源。对具有要定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看好、发展后劲强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做大企业,打造和培植有实力的粮油加工航母,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门类和档次的粮油加工群,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区域加工基地。农业循环经济是粮油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并延长粮油产业链、生态链,创新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种植收入,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3.5加强政府宏观控制提高产业服务水平
粮油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为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的理解。发展粮油产业项目既要考虑国家产业政策,也要充分考虑项目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对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粮油加工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实效,避免“一刀切”。同时要多方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投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情调度信息系统,主动地为粮油种植农民、粮油加工企业、粮油经营商做好服务,为各级党政机关宏观调控正确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依据。要加强粮油产业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国际国内的发展势态,科学指导粮油产业健康发展。
3.6强化领导服务意识确保粮油产业发展
各级党政机关要把粮油产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严格保护耕地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
粮油,粮油! 篇3
持枪警察严阵以待,市民队伍焦急地向前移动。领到粮食的人必须在手指上点墨水,防止重复排队。这不是电影里战乱国家领救济粮,这是在马尼拉街头,菲律宾民众在买每人每天限购的3公斤大米。
因为粮食尤其是大米的高价、短缺,已经有十几个国家陷入骚乱,恐慌情绪开始全球性蔓延。2008年4月24日,作为全球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在众多目光的逼视中,每吨价格突破1000美元,一如预言。相比今年1月的每吨383美元,其价格升幅几近3级跳。
从表面看,此次全球粮食价格急剧上扬,是由于粮食出口国的自然灾害引起的减产造成的。但是,掀起天气的盖头,由古老动物尸体腐化而成的黑色液体恐怕才是长期而持久的根源。
石油惹的祸
三月,正值春耕的大好时节,拖拉机划着S形翻出东北大地黑色的希望。蹲在田头监工的黑龙江省陈店村的陈主任闷头抽烟、愁眉不展。
“只有种30亩以上才真正会挣到钱”,陈主任弹了弹烟灰感言,“小户种一年,还不如承包出去得的承包费多。”他最近一直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好多人根本就不想种地了。一旦土地抛荒,他这个村主任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作为石油的边缘产品,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快速飙升,加大了农民种地的成本。石油涨价正是引发上世纪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粮食涨价的主要原因。已经提高到每亩40多元的政府补贴,并不能抵消农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分析:“2007年我们稻米、玉米与小麦的平均亩成本为470元,而目前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化肥、柴油和地膜价格的上涨,使这三种主粮的亩成本提高到了520元,仅物化成本就提高了10%。”如果算上同样在上升的人力成本,农民一亩地的收成已经降到了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由于价格上涨接近农民心理承受底线,往年从年末就开始卖的农资产品,2008年到三月还不是很好销。成本问题和滞销问题,已经压断了不少中小农资企业的资金链。
陈主任在镇上卖化肥的小舅子刚刚把仓库退了租。他现在卖一点进一点,店里那点地方已经足够了。进进出出来看化肥的人并不少,但是付钱买的人一下午就一个,还只买了两袋。
“40%浓度的复合肥(每袋50公斤),去年87元现在155元,上涨了接近80%;而除草用的草柑膦,去年一箱55元现在75元,也长了不少。”小伙子敲击着计算器,“我不敢进多了。原料价格涨上去了,化肥厂给我的进价也高,还卖不动,再这样下去我只有改行了。”
国际粮价上涨的诱因远不止这些,石油不再只是通过加大生产和运输成本带动粮价。
玉米、大豆、浊菜籽和食用油组成了一个涨价链条: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大豆主要出产国巴西将大量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导致全球范围内玉米价格从2007年开始大幅上涨,令大豆种植面积减少;艳羡不已的欧洲各国开始普遍地用油菜籽生产生物柴油,令国际市场上大豆供需关系更加紧张。小麦等同属旱田作物的粮食,在干旱减产的情况下,种植用地同样被挤压,价格也是日渐升温。在全球范围内,2007年用于生产燃料的粮食超过1亿吨。恰恰是这1亿吨,打破了世界粮食市场维持多年的供需平衡。粮食作物在增产的情况下,出现紧缺。
汽车,开始和人争夺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
工业化的灾难
石油涨价并不能完全解释亚洲的这一轮米价暴涨。作为水田作物,大米并不直接和玉米、大豆、小麦争田地。
另一隐藏原因是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东南亚国家近年来推行“快速工业路线”。1997年金融风暴让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心有余悸——工业基础薄弱,导致大量贸易逆差,最终会遭到资产泡沫破灭的惩罚。然而,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的同时,农业被忽略了,甚至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让步。在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仅占全部出口额的7%,而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90.8%。与此同时,该国也由粮食出口国变为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
农业乃国之根本。将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立在日渐薄弱的农业基础之上,一旦吃饭问题依赖国际调配,粮食安全系数便降低。面对“国际粮食要挟”,再无话语权可言。 这个问题在中国同样严重。到城市去,到工厂去,到经济发达省份去,已经成为新一代农村青年的第一选择。在那里打工得到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留在土地上的人,心里也不安静,随时都准备出发。工农收入的不平衡,日益影响新一代的就业方向。
江苏溧水县的年轻农民张岩,盼望着自己的希望从田地里升起。为了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他没有和其他同龄人一起出去打工,而是耐心地伺候家里的几亩地,希望“科学种田”的新尝试,能帮自己从土地里刨出个金娃娃。虽然折腾了几年小有成就——不仅自己家的水稻亩产量是全乡数得着的,还包揽了附近几个村的粮食销售,从中赚些小小的差价,但是仍旧比不上外出打工赚的钱多,还更累。他已经准备好,一旦母亲的身体恢复一些,就要去广州投奔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四年的女朋友。
城市越来越大,一步步包围农村。当城市前进的脚步,将中国的可耕种土地逼退;当这不多的耕地因为收益的降低,大片大片被人为抛荒,民以食为天的警钟已经敲响。
中国,稳住!
国际上“农产品高价时代已经来临”的惊呼声不断。但是低价时代真的已经终结了么?上涨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各家媒体纷纷推测,众多专家一致论断——中国在主要粮食种类上达到自给自足,所以短期内,国内粮食价格往往不会跟随国际价格。徐小青说:“我们可以把它描述为正在转变之中,这样比较客观吧。”面对粮价高涨带来的国际恐慌,政府毅然切断了人世以来农产品价格一直与世界市场保持着的紧密联动。2007年底,在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的时候,中国开始控制以至禁止粮食出口,并且向市场投入了大量国家储备粮,平抑粮价的上涨势头。
全球缺粮的国际恐慌中,温总理一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温暖大江南北。更何况,一般情况下,8亿农民兄弟会在家中囤积足够一年的口粮,自觉地减轻了政府的压力。
国际国内粮价冰火两重天的背后,郑州商品交易所起了重要作用。自2003年3月28日,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强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以来,一直是中国小麦市场最重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从强麦的历史来看,价格波动主要来自政府政策影响,而非国外同类期货。在
美国被次贷危机笼罩,资金开始大规模向农产品流动的时候,中国政府通过低价时托市收购、高价时抛售的手段,在国际小麦期货价格增长超过200%时,稳住了中国小麦现货价格。
中国的小麦、稻谷和玉米产量能够实现供需紧平衡,暂时没有不可控因素出现。然而,这种以政府自身付出代价来达到的平衡,十分脆弱。
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主要是通过大豆传导到国内的。中国每年4500万吨的大豆需求有3000万吨依赖国际市场,占据了全球6000万吨大豆贸易总量的50%。而作为世界上进口大豆最多的国家,中国没有定价权。现实情况是,中国用大豆,巴西卖大豆,而美国芝加哥的CBUT交易所决定大豆多少钱。
大豆价格高涨进一步刺激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增长,其后果就是其他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供需趋紧。另外,如果种粮成本的增速高于粮价增长,一些农民选择抛荒,或者种植其他作物,这为处于平衡状态的粮食供需关系增添了变数。
暗渡陈仓
“已经开始涨了,只不过什么时候大涨还不知道。”这是广州、深圳等粮食紧俏地区粮商们的普遍论调。受货源紧张影响,2008年4月,广东东莞市籼米、粳米价格分别上涨了13.6%和17.6%。
“今年政府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在农用补贴上也有所提升,显然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但是这种保障跟轮番上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价格相比,上涨的幅度还是太小了。除非政府拿出更多补贴来填补这种不平衡,或者将市场开放让粮价跟上国际形势,否则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只会更低,市场上可以供应的粮食更少。”深圳粮油市场的蔡老板拍着刚刚阅读过的一堆报纸,分析道:“不过,应该是稳中有升,反正按照国家一向的控制力度来说,肯定不会放开任它疯长。”
为了解决南北产销不平衡问题,铁道部又一次拉起战车。从2008年5月1日起至6月30日,集中60天时间为东北地区抢运1000万吨粮食,最大限度地解决东北粮食外运难问题。专家表示,这将有利于稳定我国南方稻米价格。
不过,善于把握时机的江浙粮商,在这之前就已经将触角伸到了遥远的黑龙江。
三四月的春风里,东北大地上不时有吴侬软语飘过耳边,谈论的都是价格和存储量。尽管一些粮商抱怨“大米从东北运到广东,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京广线上的三大瓶颈山海关、郑州、衡阳,每到一处就要排队,还要出两、三千的‘方向费’才能拿到一个车皮”,但是仍影响不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开挖黑土地上的“粮食金矿”。
“卖出去了就是好事,总比囤着好”,在黑龙江当地一家专门在田间地头收购粮食的小粮厂,王老板和他的两个小伙计慢悠悠地打扫着刚刚腾空的粮仓。尽管抛开人力、仓储和运输等费用,每斤大米只赚了几分钱,王老板还是乐呵呵的。“我知道他们运到广州、深圳、上海这样缺粮的地方,转手就能卖高价”,王老板认真地对记者说,“不过,我们东北车皮少,我也出不起钱搞这样的长途运输。”
并不是所有当地粮商都高兴。南方人的到来,抬起了当地米的收购价格,抢了一些大型米业终端销售企业的生意。富源米业公司是五常县比较大的收购企业,一位郭姓负责人抱怨道:“南方人把大米价格炒起来了!我们出七毛五,他们直接喊八毛,粮价能不涨吗?”
“小”困局,“大”机遇
“高价进购,低价卖出,亏本是肯定的。”在全世界“粮食安全”吃紧的情况下,粮食加工流通在中国却成了微利甚至亏本的行业。在油脂加工行业,表现最为明显。
一边是飞涨的大豆,一边是不准油价上涨的政府限令。众多深处内陆、远离港口的中小油脂加工企业压力巨大。“没有足够的钱就没有足够的大豆,更何况我们用的机器要想降低成本只能连续运转,不能随开随停,不然损失更大。”一个小油脂厂老板费力地拉开他停工三个月的车间大门,一股油脂闷气扑面而来。
黑龙江统计局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新产大豆490.9万吨,比上年下降27.0%,价格却一路高扬。进入停产“休眠”的油脂企业,在黑龙江佳木斯、黑河等主要大豆产区都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这些企业的产品主要用于本地销售和为其他品牌代工,大多使用本地非转基因大豆。最早的在2007年8月中旬便已经停产,以规避高价格的风险。
另一个选择是使用进口大豆。拥有进口大豆许可证的,目前只有中粮等几个大企业。中粮是其中最大的进口商,同时也是压榨企业。其他压榨企业想购买进口大豆,便必须通过中粮集团购买。中粮作为进口大豆中介的利润,加上进口大豆运达内陆省份需要的运费,中小企业更无法承受。停工等待时机,似乎是摆在面前的唯一可行的路。
不光是中小企业吃紧,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压抑油价飞涨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国家发改委价格司驳回内地四大食用油生产和经销企业的提价申请。嘉里粮油旗下的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戏弄”了消费者好几回:涨价——暂缓涨价——涨价。最终,还是听从了政府的声音,宣布“暂不涨价”。
不过,照“主攻农业”的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的话说,这不是一个很坏的事情。小规模农业生产者的空间在震荡中被挤压,从客观上,带来更多产业整合的机会。
每一个危机,同时都是转机。能够熬过这个看似不平衡的涨价格局的,必然具备了成长的弹性因子。下一个农产品加工的春天,将是他们的。
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篇4
1 发展现状
重庆市永川区耕地面积6.74万hm2 (其中田5.03万hm2、土1.71万hm2) , 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约0.09hm2。2011年永川区粮食播栽面积6.90万hm2、总产量48.76万t, 其中水稻3.80万hm2、总产量32.94万t;油料播栽面积0.76万hm2、总产量1.53万t, 其中油菜0.58万hm2、总产量1.15万t。预计2012年永川区粮食播栽面积6.94万hm2、总产量49.60万t, 其中水稻3.84万hm2、总产量33.93万t;油料播栽面积0.78万hm2、总产量1.68万t, 其中油菜0.60万hm2、总产量1.21万t。截止目前, 永川区有4.00万hm2稻田已通过重庆市级无公害生产认证, 已初步建成1.33万hm2优质稻生产基地和0.67万hm2优质油料生产基地。
“十二五”以来, 永川区紧紧围绕1.33万hm2优质稻基地、0.67万hm2优质油料基地和10个万亩优质粮油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引进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重庆粮食集团永川粮库等企业建立加工粮源基地83.33 hm2。引导粟丰有机农业、永川力丰种业、朱沱大米加工厂、五间涨谷米业、吉安吉顺米业等企业开展“订单”种粮333.33 hm2, 创建优质高产水稻制种基地40.00 hm2。帮助重庆园桂、何埂华锋等专业合作社进行股份制改造, 积极探索农民土地入股、全程机械化“十统一”等种粮新模式133.33 hm2。扶持重庆粮食集团永川粮库, 以及华创农机、华辰生态、百业兴种植业、地龙蔬菜、方家蔬菜等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粮油生产666.67 hm2。支持重庆园桂、黄杨农技、红庆农机、余五农机等股份合作社或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粮油耕、种、收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劳务代理0.33万hm2,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规模经营效益。2012年永川区规模种粮大户54户、面积557.37 hm2, 比2011年分别增长58.8%、85.2%。永川区各粮油企业收储加工能力达到10万t左右、占永川区粮食总产量的20%, 综合产值5.5亿元、占永川区农业增加值的15%。“黄瓜山冷水米”、“来苏再生稻米”、“朱沱油米”、“吉安有机稻米”、“南大街特种 (黑、红) 稻米”和“黄瓜山小磨纯榨菜油”、“金龙特色薯类”等特色品牌效益凸显, 正引领永川区优质粮油向特色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组织化程度低
2012年, 永川区规模种粮大户54户, 流转或租赁土地仅560.89 hm2、种粮面积557.37 hm2, 分别占永川区耕地面积、种粮面积的0.83%和0.80%。66.67 hm2以上规模种粮大户1户 (面积73.10 hm2) 、33.33~66.67 hm2规模大户4户 (面积2518.7亩) 、6.67~33.33 hm2规模大户14户 (面积2454.3亩) 、3.33~6.67 hm2大户35户 (面积167.91 hm2) 。在54个种粮大户中, 以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开展种粮的仅5户, 面积219.96 hm2, 占永川区种粮面积0.3%, 涉及农户仅1000户左右, 其中最大种粮合作社 (重庆园桂农机股份专业合作社) 入股农户308户, 种粮社会组织化程度非常低。
2.2 产业化水平差
据调查, 永川区虽有重庆粮食集团永川粮库、朱沱大米加工厂、涨谷米业、吉顺米业、粟丰有机农业等粮食加工营销企业, 但到目前为止仅建立粮源基地83.33 hm2, 开展“订单”种植面积333.33 hm2, 优质粮源收储量十分有限, 远不能满足各加工企业的需求。永川区粮食生产仍处于农户独个分散种植、自产自消自售的小农经济状态, 粮食商品率不足30%。现有“黄瓜山冷水米”、“来苏再生稻米”、“朱沱油米”、“吉安有机稻米”和“黄瓜山小磨纯榨菜油”等品牌产品, 商品量小、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差, 优质粮油产业化水平极低。
2.3 农机综合化率不高
据统计, 2011年永川区农业从业人员12.12万人, 仅占农村劳动力的31.5%, 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2012年永川区农机化作业面8.67万hm2次、农机综合化率38%左右, 其中机耕面70%、机收面45%, 机播机插环节不足1%, 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严重滞后瓶颈,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曲折而艰难。
2.4 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严重滞后, 农业保灌能力差。据历史气象资料统计, 永川区中等及以上高温干旱天气的年出现频率为88%, 农业综合保灌率不足48%, 自然灾害有加重危害趋势。农田破碎而小块, 坡度起伏大, 高标准农田不足1.33万hm2, 且较分散, 加之农村交通运输和田间耕作道路设施严重落后, 制约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进入与使用,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缓慢。
2.5 新型主体培育困难
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有70%左右在60岁以上, 劳动力素质严重下降, 科学种田水平低。他们既倚重土地、不愿放弃和割舍, 又不愿退出耕地和加入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甚至要价 (土地流转成本) 很高, 严重阻碍了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同时, 受农产品价格过低、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的限制,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 城市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不愿投资农业, 粮食生产新型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难, 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思维尚未得到更本转变。
3 对策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粮食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物资, 又是维护国家稳定的战略物资, 在国家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粮价的条件下, 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农业地区的实践经验, 加大规模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补贴力度, 大力培植和努力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以积极姿态提早应对新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城市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短缺的紧迫现实。建议取消种粮普惠政策, 把种粮补贴资金全部用于规模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协会, 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实现规模经营。同时, 在完善和充分利用国家种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 建议永川区政府对33.33 hm2以上的规模种粮大户另行研究制定地方种粮扶持和补贴政策, 并增加农业保险、大中型农机具和烘干设备等的购置补贴。
3.2 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
随着农村人口减少, 农村劳动力短缺势在必然。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与手段就是农业设施化和机械化。要全面整合涉农项目、加大资金投入, 集中打捆使用、聚集使用效益, 更新设计理念、提高建设标准, 完善排灌渠系、拓宽耕作道路, 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农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 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大中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 为农业招商引资和农场主壮大发展创造基本条件, 切实加快现代农业和产业农业发展步伐。
3.3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建立产业发展基金, 加大扶持力度和贴息补助额度, 广泛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兴办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加工企业。重点扶持一批粮油、果蔬、稻-油、稻-菜、稻-渔种养殖龙头, 优先发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骨干企业, 择优培育一批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产地加工微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时, 健全和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培育一批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园) 和独具永川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对申报国家级和市级农产品的优质品牌予以重点扶持和奖励, 做大做强品牌经济, 扩大品牌影响力, 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工业化。
3.4 强化基础种业建设
粮油涨价 “小鬼”抢当家 篇5
“敬告客户:最近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本豆腐坊豆腐提价到1.4元/块,请大家谅解。”这是北京市宣武区一家豆腐坊近日张贴的公告,提价前每块豆腐1.2元。
最近,北京粮油市场出现了价格上涨,此类公告在菜市场里随处可见。截至2006年12月18日,北京的超市和自由市场中,食用油涨幅最大,大桶(5公斤)平均每桶涨了6至7元;鸡蛋是3.4元/斤,比前一周前上涨0.4元;剥壳花生4元/斤,涨了0.8元;大米、面粉每公斤价格波动不大,较上月大约涨了0.1元;而奶制品、肉类的价格基本维持不变;蔬菜价格受时令影响出现了季节性上涨。
市场价格调整,商家自然会跟着涨价,就在一片涨声中,也有聪明的商家开始露出了笑脸。抓住了市场的机会,一些“小鬼”抢着名正言顺地做起了红火的生意。
小品牌大商机
一直被大品牌压制的小品牌粮油产品,近日终于熬到了翻身的机会。据介绍,目前食用油的日销量基本与涨价前持平,多数消费者只问不买,一些急着用油的消费者,也是专挑价格相对低的桶装油购买。一些每桶价格在35-40元之间的小品牌油最为畅销,而各家超市打促销价的桶装油更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除了食用油,市场上各种面粉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调,5公斤、10公斤装的普通面粉、精粉,每500克的价格涨了约0.1元,而25公斤装的涨幅较大,每500克涨了约0.12-0.24元。于是在部分粮油店中,面粉涨价后,虽然面粉的整体销售未受影响,但许多提价幅度较大的面粉,销售多少都要受到牵连,相比之下,当地产的一些小品牌面粉反而更受青睐。据了解,25公斤装的该类面粉,现价约55元/袋,每袋较原价上涨了约7元,而其他外地品牌25公斤装的面粉,每袋价格都在60元以上。
小品牌翻身的机会当然不是指利用市场空档去牟取不义之财。相比之下,由于小品牌的运营成本远远低于大品牌,因此其价位就会显得比较低。张家港的温先生就是看中这一点,于是开始从近期将目光集中在小品牌身上。
据温先生调查,不少小品牌的产品不但质量过关,而且因为小品牌急于扩大市场份额,对批发商环节的优惠政策也比较多。同时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人群,小品牌的低价格更具竞争力,于是他精心挑选了一些质量过关的小品牌粮油产品,大批量进货,并且向周边乡镇进行布货。正是因为正确的选择,这段时间温先生的生意特别好。
除了批发商、销售商及时选对商品外,市场也给小品牌中一直注重质量的厂家一次绝好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借此迅速深入市场。事实上,近期不少大型超市和粮店就开始向小品牌投出了橄榄枝,因为粮油价格的上涨,超市都遇到了销量下降的尴尬,为了促进销量并且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一些超市选择小品牌作为促销商品,以吸引顾客。小品牌受到了市场空前的关注。
小花样大市场
大米、白面涨了价,却成全了消费者对“杂粮面”的青睐。据了解,近期上海市场一种绿色健康食品杂粮面销量一路看好,所谓杂粮面就是各种杂粮制作而成的面粉,可制作成杂粮馒头、杂粮面条等多种主食食品。由于杂粮面的品种非常全,有南瓜型、绿豆型、鸡蛋型、黑豆、黄豆等30多种系列,而且它具有有低糖、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高氨基酸、高铁锌钙等特点,因此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黎亚宁在2006年年初推出了高钙杂粮面,刚刚推广时因为价格偏高,所以销量一直小幅度增长。但从11月开始,黎亚宁发现杂粮面的销量开始大幅度增加。调查后发现,随着粮油价格陆续涨价,消费者开始对更有营养、更具保健功能的杂粮面特别感兴趣。单纯销售杂粮面,虽然利润也还不错,但黎亚宁觉得面对这么好的机会,不能再慢慢等待了。因为更多的消费者对杂粮面并不熟悉,所以黎亚宁经过反复考察后,决定推出杂粮面制作的主食,既可以让消费者先品尝到杂粮面主食的美味,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可以加大杂粮面销售。
12月初,黎亚宁投资2万元建起了一个小作坊,杂粮面馒头、杂粮面面条、杂粮面火烧等一系列主食陆续推出。为了能够更加迎合上海人的口味,黎亚宁从安徽老家联系到了绿色环保的野菜,制作成杂粮面野菜包和野菜团。在销售上他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自己组织了几个下岗工人,每天推着密封好的三轮车到各大社区门口叫卖;另一方面则组织周边的主食商铺进行销售。一周后,黎亚宁的杂粮面销售激增,除了消费者品尝后开始购买杂粮面外,一些主食商铺也开始采购。很轻易就打开了市场,黎亚宁尝到了小花样在市场价格变动时的甜头。
事实上,类似于杂粮面的一些主食近期也在各地市场畅销,例如莜面菜团子、粗粮菜团子等销售,近期都呈现上升的状态。在市场价格变动时,新品种、新花样的推出,最容易使消费者忽略价格变动的因素,也更容易打开市场。
小家庭大机会
粮油涨价后,餐饮业也跟着动了起来。除了大部分餐馆开始着手价格调整外,连即将到来的春节年夜饭也面临价格的提升。
据一业内人士初步估算,猪年“年夜饭”的价格要比往年上涨10%左右。石家庄的邹文亮敏感地了解到这一市场变动后,马上灵机一动,一个赚钱的妙招蹦了出来。邹文亮经营着这个小餐馆和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每到春节前小餐馆的生意都不太好。以往他都是早早给厨师、店员放假,自己撑过生意清淡的一个月。而且餐馆和社区服务中心如果在春节前让员工回家,就不得不面临节后再次招聘新人的局面。这些都让邹文亮很头疼。
现在,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店中的两个厨师已经决定春节留在石家庄,他们也希望能借机多赚一些钱,一些社区服务中心的小时工也想能够赚点节日钱。几个因素一碰,邹文亮想出了制作半成品和上门做饭的两项服务。制作半成品,邹文亮一方面想备出一些节庆期间家常菜的半成品,让那些节日期间不喜欢去外面吃饭又懒得自己做菜的消费者,拿回家中一加热就可以吃上美味菜肴;一方面则推出一些自己小店中一直比较受欢迎的大馅水饺的半成品。只要顾客在节前3日内预定,他们就负责将包好的大馅饺子准时送到顾客家中。现包现做的水饺比速冻水饺味道鲜美,因此刚刚有了这个想法,附近的居民就开始响应了;另外,对希望在节日期间能够依然提供服务的小时工,邹文亮也经过一番筛选,选出一些平日做饭手艺还不错的小时工,专门做起了节日餐服务。12月初打算试试效果的邹文亮在社区中刚刚散发完宣传单没两天,他手中的小时工预定一空,从大年二十九到年初八的时间段,每日午饭和晚餐都被排得满满的。
粮油产业化 篇6
“2011年投资3亿元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的粮油芝麻深加工项目将于2012年正式投产, 该项目的成功投产意味着芝麻油产品实现循环利用, 为百姓提供健康用油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嘉里粮油集团副总经理邰卫星告诉记者, 今年嘉里粮油的产值将达到70亿元, 利润1.7亿元, 利税约7000万元, 食用油深加工项目产生的副产品将会为主产品竞争提供成本优势。
随着中粮、京粮以及新加坡益海嘉里、印尼金光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粮油加工企业在此投资设厂或者增资扩产, 一个集粮油加工、储存、贸易、物流于一体的“大粮油”产业链正在新区不断形成和完善, 并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板块。数据显示, 2011年滨海新区粮油食品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13.6亿元, 同比增长77.5%, 已成为滨海新区发展最迅猛的优势产业, 一个现代化的粮油产业集群正在滨海新区形成。
嘉陵区粮油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7
关键词:嘉陵区,粮油产业,存在问题,对策
南充市嘉陵区地处川东北丘陵区, 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区。2014年底全区农业人口56.5万人, 总耕地面积33600hm2, 人均耕地0.06hm2。该区以紫色土壤为主, 沿嘉陵江有11%的灰棕冲积土。常年平均气温17.3℃, 年降雨量1000mm左右, 无霜期300d以上, 四季分明, 但同时也地处干旱走廊。2012年以来, 嘉陵区一直都是全国产粮产油大县。常年粮油农作物面积达81533hm2, 粮食总产量32.58万t, 油料总产6.4万t。2014年水稻面积13600hm2, 产量11.08万t;玉米面积15053hm2, 产量8.3万t;红薯面积7900hm2, 产量4.37万t;洋芋面积3.4万亩, 产量0.48万t;小麦面积17600hm2, 产量6.3万t;油菜面积8533hm2, 产量3.7万t。近10年来, 粮食作物单产340kg/667m2, 油料作物单产160kg/667m2。总的来看, 粮油作物单产和总产在较低水平徘徊。现就嘉陵区粮油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1 存在问题
1.1 粮经结构调整, 粮油播种面积减少
近10年来, 我区果树、蔬菜产业发展较快, 规范种植柑橘、柠檬等水果面积3667hm2, 种植蔬菜面积1533hm2, 全区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4家。加上退耕还林、城市建设用地和重点工程建设用地, 2014年全区粮油作物播种面积81533hm2, 比2005年减少15.5%。
1.2 农民种植粮油作物积极性不高
据统计, 在当地种667m2粮油作物投入工日30个, 投入现金980元, 而年产出只有2080元/667m2 (冬水田仅有1300元/667m2左右) 。不算劳力投入, 全年纯收入只有1100元/667m2。农民种粮油仅仅为解决口粮和家畜家禽用粮, 商品率只占20%。
1.3 发展新型粮油专合社少, 规模经营面积不大
我区现有粮油专合社11家, 种粮大户 (2hm2以上) 75家, 总面积667hm2, 占总粮油播种面积1.2%。
1.4 机械化水平低, 劳动强度大
农机专合社15个, 农机总动力24.3万KW, 农机装备水平25.6%、农机作业水平69.7%,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62.3%, 农业机械化水平49.2%。
1.5 农业设施基础差, 中低产田面积大
一是耕地质量下降, 土壤养分水平下滑。据配方施肥项目调查, 区内土壤含有效氮为0.97g/kg, 有效磷含量7.9mg/kg, 有效钾含量83.2mg/kg (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效K含量100.8mg/kg下降了17.6mg/kg) , 土壤有机质含量1.57%;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 没有大型骨干水利工程, 存在严重靠天吃饭现象;三是中低产田土占比例较大, 全区达22800hm2, 占68%。
1.6 农村劳动力匮乏, 新型职业农民极少
全区农村劳动力常年总人口32.85万人, 转移17.05万人, 剩余15.80万人。转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51.9%, 生活在农村种地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据礼乐乡帮扶村菜子沟村调查, 总人口720人, 全村总劳动力481人, 转移劳动力362人, 现有农村人口126人, 新型职工农民只有12人。
1.7 强农惠农政策未完全到位
2013年全区粮食直补、农业综合补贴资金分别为591万元和6068万元。由于申报条件难落实的种粮大户补贴和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较慢, 享受种粮大户补助资金的只有47户。
2 对策
2.1 落实农业各项扶持政策, 稳定粮油播种面积
按种粮面积落实好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积极组织申报种粮大户补贴, 完善农作物政策保险, 降低粮油种植风险。稳定全区粮油播种面积保持在8333hm2, 总产保持在38万t, 积极完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2.2 提高机械化水平, 降低劳动强度, 减少投入
有条件的地方实现机耕、机播、机收。用够用足农机补贴政策, 发展农机专合社。
2.3 大力发展粮油专合社, 适度规模经营,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一是发展新型种粮油主体, 发挥利用全省种粮大户补贴政策, 培育种粮大户;二是培养农民粮油专合社, 以规范化管理, 产销一体化为标准, 整合现有专合社, 理顺服务职能, 扩大规模种植水平;三是壮大龙头企业调动城市工商资本投资农业, 鼓励自建基地, 订单收购;四是利用项目资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全区每年现有180个任务名额) 。要争取更多的项目, 扩大培训对象, 提高培训质量。
2.4 科学实施农业工程,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一是要科学合理规划, 实施农业工程。整合现有基本口粮田项目, 500亿kg粮油产能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代农业项目集中连片规划, 实现整体推进。每年建成“涝能排, 旱能灌, 渠相通, 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1667hm2左右。二是尽早完成我区大型灌溉水利工程———升钟水库二期工程, 增加有效灌溉面可能7333hm2。
2.5 打造粮油品牌,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增加农民收入
做大做强区内龙蟠镇“天成香米”、李渡镇“平川坝”大米品牌, 完成农产品质量认证。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项目, 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高粮油商品率, 增加经济效益。
2.6 加大农业行政力度, 提高法律意识, 依法治理
粮油作物生产力求做到在播种面积、良种覆盖、农业投入品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合法利益上均有保证。
2.7 实施高产创建, 强化科技支撑, 改变传统耕作方式
粮油产业化 篇8
在粮油市场, 特别是在食用油行业如此饱和甚至残酷的竞争中, 一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作坊式的民营企业, 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跻身“中国制造企业5 0 0强”、“中国食品工业十强企业”, 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呢?他们又是以怎么样的文化自信和产品自信昂首开拓海外市场, 挥师进军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为标志的新产业链的呢?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于近日走进了汇福粮油集团一探究竟。
参观企业生产线
当我们来到汇福集团的时候, 集团董事长石克荣正在外地开会, 负责接待我们的是集团的行政总监张学民和宣传部长胡继承。在他们的带领下, 我们参观了企业, 感触颇深。我们深感, 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文化和科技是推动企业扬帆破浪的真正动力。在与汇福人的接触和交流中, 一个有关“福”文化概念, 在这个充满现代气息和科技力量的厂区慢慢清晰起来。
多年来, 汇福粮油集团通过企业文化创新驱动, 科学发展, 为汇福这艘“中国粮油航母”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企业”、“全国轻工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厂区鸟瞰
其实, 汇福“福文化”的核心地位, 早在企业创建命名的时候就确立了。汇福采用企业名称与产品品牌一致的定位方案, 在企业标志的图形表现上, 力求突出行业特征的产品个性, 突出汇福的企业形象。企业标志的设计围绕汉字“福”字, 是企业“致力人类健康”, 为民送福理念的具体表现。汇福之意, 就是汇五福、汇百福、汇万福于企业、于职工、于消费者。福文化的内涵广博, 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 渊远流长, 博大精深。汇福的企业符号由五个红色艺术的字母“F”头尾相连, 旋转汇聚形成一朵花, 这种极具动感的表现方式既体现了汇福“吸引人、留住人、发展人”的管理理念, 也预示着汇福的将来必将人才汇聚, 蒸蒸日上, 服务社会, 报效国家, 成长为中国民族品牌的一朵绽放着骄傲和幸福的企业之花。
福文化是对中国梦最好的注解, 福文化是沿着中国梦的路径前行的, 这条路是对幸福永无止境的追求, 这条路与中国梦、中国道路息息相关。张学民介绍说, 汇福的福文化是围绕“三个必须”确立的, 这里凝聚着汇福人的理想和执着, 也体现着石克荣董事长的梦想和追求。
围绕中国道路。把企业建成“红色汇福”, 集团公司党群组织健全, 不但成立了党委、纪委会、工会、共青团, 还成立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 各个组织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形成各自的职能机制, 发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作用, 保证民营企业跟着党走。
围绕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粮油企业的具体体现, 是汇福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市场经济时代, 汇福在树立民族品牌的核心下, 确立了自己“亲和敬业, 诚信卓越”的企业精神, 以人人都潜藏在心底的爱国情怀来感召干部职工, 使广大汇福人树立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使汇福人永远充满追求卓越、战胜困难的力量, 造就了一支在市场中战之能胜的“铁军”, 这支“铁军”得到了优秀民族文化的感召, 继承了共产党人服从指挥的优良传统, 保持了人民军队不怕困难的顽强作风, 发扬了工人阶级吃苦耐劳的光荣美德。
围绕中国力量。汇福粮油集团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汇福做大做强是民族复兴的一份力量, 汇福用中国力量引导企业文化, 让企业与社会相辅相成, 同时, 汇福把每个人的梦想同汇福公司发展结合起来, 使职工认识到, 只有公司发展了, 才能有职工个人的发展, 同时, 也只有职工发展了, 才能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职工以“企业发展, 我发展, 我与企业共兴衰”的理念, 一步步实现自己个人的梦想。
作为大型粮油加工企业, 汇福立足河北, 辐射全国, 走向世界, 以世界的眼光, 国际化的思维, 来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 带动农业、农村、农民增产增收, 发挥好农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汇福集团在积累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同时, 也在实践中积累了自身的三大优势, 这种以诚实守信, 质优价廉、科技和创新为基础的优势, 开创出汇福粮油集团新的发展前景, 也为汇福集团再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产业链”优势。汇福在对世界三大大豆生产国出口国的农场调研考察后, 选择了有发展空间的农产品进行大豆原材料采购, 从源头上组建起自己的采购系统。在初步突破了港口物流瓶颈的同时, 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汇福现代粮食物流。通过实行“全产业链”战略, 汇福粮油集团形成了最独特的、辐射能力强的“全产业链”优势。
科技创新优势。把科技创新优势作为企业的支撑点, 成立了研发中心, 组建了高端研发团队, 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与众多院校和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结合, 并获得两项技术专利。
自成立以来, 集团先后投资3 7 0 0多万元购置世界一流的监测检测仪器装备, 能够满足对大豆原材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要求和理化、微生物、微量元素、矿物质、黄曲霉素、重金属等项目的质量安全检验。
董事长石克荣曾说:“食品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 没有食品安全诚信, 其他都无从谈起”。
十多年来, 汇福集团一直把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当作企业的生命去维护, 在原材料控制、装备设施投入、生产品控、人员培养、管理手段、技术研究等方面都配备了充足的资源, 保证向消费者提供合格、健康、安全的产品。
融资优势。汇福以“诚信为本”的思想与银行合作, 目前已与国内40家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 被多家银行授予“A A A级信用企业”, 授信金额达200亿元人民币, 被中国银行协会授予“最佳环境创建奖”荣誉称号。
根据这些发展优势, 汇福粮油集团解放思想、创新驱动, 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型、综合效益型的发展之路, 用全球眼光和超前谋划做产业, 逐步实现从国内到国际的产业布局, 从传统到高端的产业跨越, 从粮油加工到油脂化工、生物工程的转型升级, 打造集群化、规模化、标准化、示范性的产业基地。
胡继承还专门向记者介绍了汇福在燕郊总部基地兴建大豆深加工项目的情况。这个项目主要从大豆加工过程中的油脚、皂脚、脱臭馏出物、大豆糖蜜等下脚料中, 提取低聚糖、异黄酮、天然维生素E、磷脂、等数十种人体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保健成分。目前这些自主研发产品已经过中试, 待批量生产后, 产出价值可提升7倍多。
大豆衍生产品是提高集团生产研发和竞争力的关键产业, 专业性的提取生产技术是产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在大豆延伸产品的发展过程中, 专业性的发展意味着完善的生产体系和科学的营销体系完美结合。这一项目, 也得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关程序一顺利启动, 政府在土地、税收和产业政策方面, 将予以积极倾斜和扶持, 目前项目推进顺利。
原料资源是深层次系列产品开发的物质基础。发展高端化产业, 开发大豆延伸产品, 汇福集团年加工大豆能力300万吨, 说明汇福不仅拥有广泛的市场, 还拥有了变废为宝的大量原料。汇福集团真正走出了一条符合产业发展的健康之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 不久的将来, 这艘民族企业的“中国粮油航母”——“汇福号”将破浪前行, 开辟民族工业更广阔的天地。
粮油产业化 篇9
记者:王厅长, 您好。2012年是山西振兴杂粮产业第一年。据悉, 在4月9日全省振兴杂粮产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 各市县行动迅速。现在进度情况怎样, 各界都很关心, 请您给以简要介绍。
王高勇:社会各界关注杂粮产业, 是件大好事, 是对农业工作的支持, 也是对优质杂粮农产品的期待。我可以先从振兴杂粮产业的意义谈起。电视电话会议之后, 各市县在分析当前山西农业生产形势的基础上, 充分认识到山西振兴杂粮产业的重要性, 思路明确, 意义有三:
(1) 抓住了全省杂粮生产的薄弱环节。山西的复杂地形、多样气候和悠久农耕历史, 造就了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 成就了杂粮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保健性强、食药两用等特色。杂粮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3, 而产量仅占1/5, 抓住杂粮就抓住了1/3, 对全省粮食生产均衡发展有重要作用。
(2) 杂粮多数分布在太行、吕梁及高寒冷凉区。这些地区农业人口近580万人, 占全省农业人口25%, 贫困人口185万人, 占全省贫困人口70%。贫困人口相对集中,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种植杂粮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收入, 加快该区域杂粮产业化开发步伐, 对增加杂粮区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3) 当前杂粮生产方式落后, 主要表现为“三低一小”。一是单产低。由于品种更新换代慢, 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小。除高粱等少数品种外, 绝大多数杂粮品种平均单产在50~100 kg/0.067 hm2。以2010年为例, 山西省粮食单产水平排全国末位, 其中玉米、小麦相对较好, 杂粮单产水平全国最低。全省谷子平均单产66 kg/0.067 hm2,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 kg/0.067hm2, 在23个谷子生产省中排20位;高粱104 kg/0.067 hm2, 比全国低195 kg/0.067 hm2, 在全国25个高粱生产省中排22位;豆类48 kg/0.067 hm2, 比全国低64 kg/0.067 hm2, 仅高于宁夏, 排倒数第2位。二是效益低。据调查, 按全省平均水平计算, 燕麦、荞麦每0.067 hm2收益不足300元, 谷子每0.067 hm2收益不足400元, 效益较高的红芸豆、绿豆也仅有700元/0.067 hm2左右, 低于种植玉米的收入。三是产业化程度低。大多数杂粮加工企业规模小、水平低、产品单一, 目前杂粮加工量仅占杂粮总产量的25%, 而且以原粮等粗加工为主。四是规模小。除马铃薯外, 种植面积没有超过1万hm2的县, 种植区域分散, 没有形成规模, 表明山西省杂粮还处于广种薄收的传统状态, 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势在必行。
因此, 各市县领导和农业部门要彻底转变观念, 把杂粮产业看成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看成可以做大做强的新兴产业, 看成能够给山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的高效产业。把杂粮与大宗粮食作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用抓玉米、小麦的力度去抓杂粮生产。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运作的思路方式, 加强对杂粮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 从当地实际出发, 来制定各市、县的杂粮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意见, 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积极投入到振兴杂粮产业的各项工作中去。
记者:领导重视、意志统一是大前提, 接着在农业生产和科技创新方面, 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高勇:在这方面, 我们结合今年的粮食生产形势, 进行总结分析。
(1) 2012年全省夏粮喜获丰收。夏粮收获面积70.9万hm2, 总产26.1亿kg, 较上年增长7.8%, 单产达到245.4 kg/0.067 hm2, 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全省小麦收获面积68.9万hm2, 总产25.9亿kg, 较上年增长7.9%, 单产达到251 kg/0.067 hm2, 较上年增长11.1%。2012年, 全省小麦单产、总产增长幅度均列全国11个麦区主产省首位。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和小麦地膜覆盖集成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对山西省小麦生产获得丰收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助推作用。特别是在2012年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 高平市南城办南陈村83.33 hm2旱地小麦高产创建“千亩示范区” (1亩=0.067 hm2, 下同) , 连片2.84 hm2小麦进行现场实打验收, 平均单产量达到521.9 kg/0.067 hm2, 创造了山西省旱地小麦大面积连片平均单产最高纪录。其中, 精心打造高产创建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抓住1/3粮田面积, 振兴杂粮产业, 杂粮补贴再次提高。2012年, 山西省政府出台了“10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 其中杂粮补贴标准由原来的43元/0.067 hm2提高到80元/0.067 hm2, 补贴面积80万hm2左右, 新增补贴资金4.44亿元。新增马铃薯补贴, 补贴标准为60元/0.067 hm2, 补贴范围15万hm2, 新增补贴资金1.8亿元。仅此两项补贴共新增资金6.24亿元, 是政府对杂粮振兴计划的重要政策支撑, 对于全省杂粮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粮食生产任务依然艰巨。山西省粮食生产连续5年增产增收, 在此高起点、高基数上, 继续实现新的更高增长, 难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更重。其艰巨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劳动力缺乏。大量农民工外出, 导致大片土地无人耕种, 出现季节性撂荒。加之农业的比较效益低, 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二是耕地面积事实上减少。随着城乡基本建设项目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工业用地、道路、交通建设用地也在增加, 全省耕地面积仍在不断减少, 基本农田保护的任务艰巨。三是农业灾害频繁发生。特大旱灾、特大洪灾、低温、大风、冰雹、病虫害基本上是每年发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没有大的改变。四是农资价格上涨压力加剧。据有关部门调查分析, 2012年化肥、农膜、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 与2011年同期相比, 当前农资综合价格上涨15%以上, 种子价格上涨10%以上, 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 种粮成本加大, 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4) 粮油高产创建技术集成模式推广势在必行。面对不断减少的耕地资源, 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推广技术集成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活动, 进一步加强粮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和全程机械化研究, 不断完善各项栽培技术, 实现良种良法和机械相配套, 品种技术相统一, 充分挖掘良种和技术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生产潜力, 把试验、示范的产量转化为农民的产量, 把小田块的高产转化为大面积均衡增产, 不断提高全省粮食、特别是杂粮的生产水平。
记者:2012年山西省夏粮生产连续5年丰收, 推行高产创建活动,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功著史册, 看来在振兴杂粮产业中也可以推广应用。
王高勇:是的, 山西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已经5年, 成效显著。2012年右玉县“万亩燕麦高产创建示范片”也取得了成功经验。然而, 高产创建也是一个各部门协作的项目工程, 还需要行政的推动。所以, 要使全省杂粮和油料生产再上新台阶,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 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把振兴杂粮产业和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作为一件急事、大事、要事来抓,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1) 加强领导, 上下联动。要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下发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 认真开展各项工作。振兴杂粮产业, 首要的是要抓好杂粮生产, 这是杂粮产业的基础和第一车间。高产创建不是单一的技术推广项目, 需要技术集成、项目集成、资源集成, 必须坚持行政推动、业务参与的工作模式。农业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合力, 确保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顺利进行。
(2) 明确目标, 制定方案。省、市、县都要建立高产攻关田创建机制, 即:省里要有厅长指挥田, 市里要有主任责任田, 县里要有主任攻关田。杂粮生产重点县和承担部省级粮油高产创建的市、县要在规划目标内, 因地制宜选择高产创建作物, 及早落实地块, 落实方案, 同时按照部级粮油高产创建要求, 建立标准固定标志物, 明确责任目标, 制定模式化栽培集成技术规程, 并争取质量技术监督局当年发布。
(3) 整合资金, 加大投入。要积极争取市县财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支持开展振兴杂粮生产和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神池县、平鲁区、右玉县当地政府重视, 以正式文件对振兴杂粮生产和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有明确资金、政策扶持。对于这样的县, 省里将给予优先安排项目的支持, 省级资金还将加大对不同作物两万亩、五万亩、十万亩的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示范片的扶持力度。
(4) 加强管理, 完善制度。无论是杂粮生产, 还是粮油高产创建都需要有项目支撑, 各地要积极争取项目, 更要落实好项目。项目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省农业厅粮棉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要求, 做好信息报送、测产验收、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等工作,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体系以及项目实施记录和影像资料等。把感性、实践的东西上升、提高为全面、系统的理论, 把高产创建活动搞彻底、搞完善。项目县要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严格使用范围, 落实监督责任, 严禁挪用和超范围支出。同时, 各市也要加强对高产创建资金的督促、检查和管理, 山西省农业厅将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检查。
(5) 加强培训, 创新领域。项目县要充分发挥各级农技人员的积极作用, 积极开展鉴定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农业新技术培训, 特别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工作。尤其要抓好现代农业的师资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不断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从单一果实的增收到秸秆加工转化利用, 挖掘增收潜力, 捡回“另一半农业”, 发展循环农业, 拓宽农业技术推广新领域。
恒大粮油:虚胖的“高大上” 篇10
9月1日,恒大粮油集团、恒大乳业集团、恒大畜牧集团成立揭牌暨恒大粮油集团全国订货会在乌兰浩特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的约3500名经销商参加了订货会。恒大集团分管粮油、乳业、畜牧三大产业销售的集团副总裁刘永灼现场宣布,恒大粮油号称首次全国订货大会共签下119亿元订单。
恒大在高端纯净水市场闹腾一圈后,又高调杀入粮油业。恒大集团称,希望能够促进包括粮油在内的中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持续提供品质放心、价格合理的粮油产品。然而,高端的产品令人充满无限的向往,但“高大上”的价格却是令人望而却步。张涛直言,恒大粮油的价格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更有消费者质疑其存在虚假广告,《小康·财智》记者多次联系恒大粮油,但直至本刊截稿,未得到正式回应。
恒大粮油“高大上”价格
“五六元一斤的大米,我能接受,但是五六十元一斤的米,只能闻闻而已。”张涛开玩笑说,一个五口之家仅仅买米一天就得花几百元,的确非工薪阶层家庭所能承受。张涛表示,恒大粮油才刚刚进入市场,超市上能看到的不多,但因为价格太高,即使有也不会吃这个高价米。
《小康·财智》记者在广州天河万佳超市门口随机采访了12位市民,其中6位表示价格太高,4位表示偶尔可以品尝一下或者专门买给小孩子吃,2位表示可以接受。记者在广州多个超市发现,市面上比较大众的国产大米价格从2元/斤~10元/斤,而中高端大米(包括进口大米)的零售价格大概在10元/斤~20元/斤,也能见到部分有机大米销售价格在40元/斤左右。
被消费者称为史上最贵的粮油即将走进百姓的生活。
全国诸多城市的电梯、公交站、室内外广告牌被“恒大粮油”占领。恒大粮油声称,只生产“放心米”、“放心油”,不生产转基因油,不用塑料桶装油。
恒大粮油,在其强势的广告效应过后,很快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就如恒大冰泉一样。但令人觉得意外的是,广告效应好的原因居然有其“土豪价格”的因素。
记者获得的一份价格表显示:500ml规格的恒大有机大豆油零售价格为239元;规格500ml的恒大绿色大豆油(菜籽油)零售价格为21元;恒大有机大米零售价格63元/斤;恒大绿色大米零售价格13元/斤;恒大有机杂粮零售价格为63元/斤。
在恒大首次全国订货大会上,恒大粮油展出的六款产品,其卖点主要集中在“有机”、“绿色”两大标签上。据介绍,其绿色产品为严格控制化肥残留;而有机产品则使用100%农家肥。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夏海钧表示,恒大集团将为老百姓提供放心大米、放心菜籽油、放心大豆油、放心牛羊肉、放心婴幼儿配方奶粉,“确保100%非转基因、绿色、原生态”。
尽管在价格上仍有疑虑,参与订货大会的多位经销商仍表示会加入恒大粮油经销商体系。多数经销商认为,恒大品牌的知名度已达到了一个峰点,近期经过恒大冰泉的市场推广后,恒大品牌在市场上拥有了一定的号召力。也有经销商表示,在粮油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敏感,低端产品的利润不高,像恒大粮油这样的高端产品只要市场做起来了,其利润回报较为丰厚,但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过渡,“估计投入个两三年,市场才能慢慢做起来。”
自去年高调推出恒大冰泉以来,恒大地产多元化步伐愈加紧凑。在此前的产品发布会上,恒大集团副总裁刘永灼表示,公司计划投入超过1000亿资金投入恒大粮油、恒大乳业和恒大畜牧,这样大规模的投入预示着恒大集团多元化版图的再次扩大。去年11月,恒大集团高调宣布进军矿泉水行业,推出高端产品“恒大冰泉”。350ml的瓶装恒大冰泉建议零售价3.8元/瓶。而此后,恒大冰泉在20天内砸了13亿元的广告,重金请走红的“都教授”金秀贤和全智贤代言。
恒大粮油的宣传也丝毫不手软,此前广州恒大身披“恒大粮油”出战亚冠的同时,恒大粮油的广告也同时在央视登陆。现今的粮油很有可能按照当时恒大冰泉的渠道进行铺货。
广告说得很美,但真要广大市民接受,却未必那么容易。近年来,转基因对人体健康有益还是有害一直处在争论不休之中,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层出不穷,要想吃点放心的安全食品居然成为一种奢望的年代,人们对真正纯天然、有机的安全食品的出现充满期待。“我们国家土地很多都被污染,农产品农药大量使用,真的能完全安全吗?”市民在公交站看着恒大粮油的广告,将信将疑。
不可否认,无论恒大粮油的产品定价是多么的“高大上”,人们对于健康、安全的食品欲望是强烈的。9月1日,恒大粮油集团、恒大乳业集团、恒大畜牧集团成立揭牌暨恒大粮油集团全国订货会在乌兰浩特举行。据说来自全国31个省的约3500名经销商参加了订货会。
“真有机”还是噱头?
尽管大部分经销商表示“恒大粮油产品价格偏高”,记者采访的多位市民也认为价格高得不切普通家庭的消费能力。但是,首次订货大会上119亿元订单的成绩,让人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只要产品好,价格不是问题;只要是健康安全的,产品一定会有市场。
8月28日,恒大粮油产品上市发布会在恒大中心举行。恒大粮油首批产品发布:恒大绿色大米、恒大有机大米、恒大绿色菜籽油、恒大绿色大豆油、恒大有机大豆油、恒大有机杂粮。恒大集团副总裁刘永灼在现场表示,恒大将坚持以“质量至上”为理念,坚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扛起“拒绝转基因”大旗,为国家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恒大通过矿泉水的营销经验,将粮油产品贴上“有机”、“绿色”和“非转基因”的标签,而这三个关键词,正是高端消费者所追求的。由于前段时间食品安全事件,国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已超过对食品价格的计较,此前就有居民在采访中表示愿意花七八倍于市面的价格购买放心的食品,这也是恒大有此自信定价的缘由。据介绍,其绿色产品为严格控制化肥残留;而有机产品则使用100%农家肥。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夏海钧表示,恒大集团将为老百姓提供放心大米、放心菜籽油、放心大豆油、放心牛羊肉、放心婴幼儿配方奶粉,“确保100%非转基因、绿色、原生态”。
nlc202309020159
但夏海钧此言一出,随即招来质疑,其中一涉农媒体记者还向恒大发表公开信。该记者称,恒大粮油官方网站在产品介绍页面总结的恒大粮油四大竞争力写道:“我们拥有1600万亩原生态种植的生产基地。”大家都知道,东北黑土地幅员辽阔,恒大集团财力雄厚,不过“拥有1600万亩种植基地”是什么概念呢?黑龙江省目前的耕地面积是1.78亿亩,内蒙古为1.38亿亩,恒大粮油所在的大兴安岭生态圈有0.7亿亩耕地,简单算一下比例,恒大相当于流转集中了两个省5%的耕地,承包了大兴安岭生态圈23%的耕地?
在恒大发布的新闻通稿和其他宣传品中,反复提到恒大建设和并购了22个生产基地,很奇怪的是,这些生产基地没一个公布详细的地址和面积,只是反复强调基地所在区域森林、耕地、水域的总面积。
恒大粮油官方网站介绍:“恒大粮油所有产品确保从选种、种植、培护、收割、收购、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流程由恒大管控。”不知道恒大粮油声称的全程管控到底是管到什么程度,是否具备全程管控的条件。
在恒大粮油产品上市发布上,与恒大粮油产品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恒大三大产业集团的招聘广告。记者翻阅招聘广告发现,恒大此次计划招聘超1800人,其中粮油集团超500人,乳业集团超550人,畜牧集团超800人。从岗位设置看,从基层产品工程师到产业集团总经理等高管,涵括专业领域科学家研究员、加工厂厂长、销售总监等。部分重点岗位招聘人数创行业之最,以质量监察控制工程师岗位为例,粮油集团、乳业集团、畜牧集团招聘人数分别高达150人、300人、200人,总人数达650人。
而此条招聘信息的公布更进一步让人质疑恒大粮油目前对产品全程管控的能力和实力。
该记者还认为恒大粮油依靠公众对转基因的未知与恐惧打造品牌区分度,进而抢占市场份额,借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狂热而高抬恒大粮油价格,并质疑其有机的真实性。
恒大粮油的官方公开信息显示,所有产品确保源自大兴安岭生态圈世界黄金纬度产区;确保从选种到销售等全产业链流程恒大管控,所有油品纯物理压榨,玻璃包装;确保100%非转基因、绿色、原生态,扛起“拒绝转基因大旗”,有机产品覆盖豆油、大米、杂粮全产业线。
除此之外,并没有公布更多的细节信息,《小康·财智》记者多次联系恒大集团及恒大粮油,但直至截稿日,本刊仍未得到该公司的正式回应。
中国粮油第一案 篇11
这家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民营食用油贸易和精炼企业, 因爆发出总额可能高达20亿元的棕榈油盗卖案而迅速瘫痪。多家企业在此存储的大量棕榈油不翼而飞。此时距离34岁的宁波人王伟以3200万元的价格从上市公司中盛粮油 (1194.HK) 接盘天津中盛, 仅仅一年时间。
企业内部流传的说法是, 公司的涉案金额总计约为十几亿元, 其中价值4亿元的棕榈油被盗卖, 其余部分是被实际控制人王伟卷走的公司资金, 包括银行贷款。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王伟实际控制企业的员工的话称:“近年过度的扩张, 使王伟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张, 一个接一个的财务窟窿令他不得不选择了卖油逃生。”
业内人士透露, 王伟接手天津中盛后, 便开始做起“预售”食用油的业务。这种“预售”模式是“高价国内卖油, 低价国外买回”。
知情人士称, 正是王伟近年在上海投资超过1.6亿元的房产 (分别位于上海北海路的福申大厦与淮海中路的雪豹商城) 以及收购天津中盛粮油背上的3亿元债务和付出的几千万元现金, 导致其财务紧张。而上述两处房产周转不济, 以及其“地下钱庄”业务和棕榈油“预售”业务双双受挫, 更使其资金链雪上加霜, 最终选择卖油逃生的“下下策”。
记者调查得知, 王伟盈利模式的核心是以中盛粮油为平台的非法融资、放贷链条。在这个链条上, 涉及到王伟实际控制的多家企业, 它们分别位于宁波、天津、杭州、上海等地。其中, 宁波的企业扮演的是“资金结算中心”的角色, 天津的中盛粮油扮演的是“现货存储转卖”的角色, 杭州则是王伟经营“地下钱庄”的主要地点, 上海是王伟拓展房产租赁、融资担保等业务的目标地。
“去年的大笔收购给王伟的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扩张, 也增大了财务压力, 王伟用于收购的部分资金可能来自于‘地下钱庄’的高息借款。此时王伟必须盘活资产, 增大现金流, 才能维持运转。而单靠正规的进出口贸易业务, 显然是不能解决这个财务窟窿的, 唯有高息放贷打‘时间差’才是快速赚钱的办法。”该人士说。
但让王伟没有料到的是, 他的“地下钱庄”也遇到了麻烦。该人士说:“王伟有一笔3000万元的放贷没能按时收回, 今年正在打官司。而这种放贷纠纷不止这一家。”
“于是, 当王伟在出现了第一个资金窟窿后, 寄予希望的放高利贷也没能解决问题, 相反还为此出现了第二个窟窿。”该人士说。
该人士还认为, 王伟还有第三个资金窟窿, 来自于“预售”棕榈油遭遇的价差损失。从今年2月开始, 国际国内棕榈油经历了一波连续飙升行情, 王伟提前卖出的棕榈油已经无法再低价进口买回。
而在整个链条里, 王伟主要以宁波杉科、浙江协凯以及杭州一家企业的名义广泛联络国内具备开具较大额度的信用证资质的进出口代理商。声称自己要进口棕榈油, 但信用证额度有限 (宁波杉科额度仅为1500万美元) , 以交易金额1%左右的代理费借用这些代理商的额度。由代理商在商业银行开具信用证, 买进棕榈油, 然后指定存入天津中盛粮油仓库。再由宁波杉科等将提货款交给代理商, 取得从中盛粮油提货的提单, 进而完成整笔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 在宁波杉科等交付提货款之前, 这批棕榈油的财产所有权属于代理商。但是, 正因为王伟同时也是中盛粮油的实际控制人, “授权”中盛粮油的销售部门将这些油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 快速套现资金。
员工透露, 这些油大部分都在天津转手卖出, 因为价格低, 比较好卖。而这些买油的客户也不知道这笔油的来源不明, 与中盛粮油签订的也是正规的买卖合同, 故按时交付货款, 从而使王伟顺利地快速套现了一大笔资金, 而代理商的信用证贷款则遭受惨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