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道路(共12篇)
产业化道路 篇1
LTE建设的启动, 也让国内三大运营商加快LTE整个生态圈的建立, 其中Vo LTE的国内布局已经开启。在今年6月份的GSMA亚洲通信展上, 中国移动发布了Vo LTE白皮书, 采用Vo LTE作为TD-LTE网络的语音解决方案, 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进行较大规模的Vo LTE业务实验, 2014年上半年开启大规模外场试验, 下半年全网商用Vo LTE。中国移动对于Vo LTE引入路线图已经规划完毕, Vo LTE的国内产业化也将快速启动。
Vo LTE海外样本已较为成熟
从Vo LTE的全球应用来看, 海外的应用步伐相对较快。包括Verizon、AT&T等海外运营商较早开启了LTE网络的部署, 并提前试水Vo LTE业务。据了解, Verizon已经宣布从2013年年底将只销售LTE单模终端, 并通过LTE网络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 Vo LTE的大规模商用即将开启。
相关专家指出, 采用Vo LTE作为LTE语音, 成本会下降70%左右, 频谱利用率是3G的频谱利用率的2.5倍, 接续时间平均在1.7秒左右, 现网接续时间明显降低。另外, 受益于LTE网络带宽优势, IMS网络的多媒体融合业务提供能力以及与RCS富媒体通信结合, Vo LTE可为用户提供全新通信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FDD产业链的成熟度较高, 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发展较为完善, 这为Vo LTE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数据显示, 目前全球有67个国家部署了163张LTE商用网络, 其中Vo LTE已完成、正在部署以及正在测试的运营商有21家, 包括SK电讯、NTT docomo、T-Mobile、AT&T、Verizon、Sprint等。一些系统厂商在海外也积累了丰富的Vo LTE部署经验, 据了解, 阿尔卡特朗讯现已为北美运营商提供了2800万张Vo LTE用户许可证, 在全球105个国家或地区部署了IMS网络, 被全球数家主流运营商选择为IMS/LTE网络设备提供商, 具有丰富的Vo LTE端到端商用部署经验。
基于TD-LTE的Vo LTE仍存较大挑战
从Vo LTE的商用脚步来看, 中国移动在2014年启动全网的Vo LTE商用, 而Verizon也将在2014年开启Vo LTE的大规模部署, 然后由于两者的网络基础存在较大差距, Vo LTE的业务体验也注定差距较大。TD-LTE产业的成熟度不高也是制约国内Vo LTE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开始推动TD-LTE终端产业的发展, 目前也有多款TD-LTE智能终端推出, 然而仅支持双待机方案, 对于Vo LTE的支持依然十分欠缺。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坦言, 从Vo LTE的全球产业发展来看, FDD LTE产业相对较快, TD-LTE仍需要大力推动, 这主要受制于芯片和终端环节。同时她也透露, 预计2014年第二季度将有支持TD-LTE的商用终端推出。
中国移动Vo LTE发展路线图的发布诚然对于整个TD-LTE产业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主流系统设备商都开始积极推出基于T D-LTE网络的Vo LTE解决方案, 这也为后续网络的建设做好铺垫, 然而如何尽快补齐目前终端和芯片侧的短板, 依然需要整个TD-LTE产业链大的共同推动。
产业化道路 篇2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当代经济研究》 2008年第8期
作者:朱洪泽
内容摘要: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组织化程度,利益联结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场深刻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制度变迁,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它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所在。
一、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和其它产业部门一样,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与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另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球经济一体化正推动着农业国际化迅速发展。我国目前推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国家能力等现实条件,引导广大农村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势,为农业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使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为我国农业逐步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了现实选择。
创建和谐社会,可持续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保证之一。它既要满足国家和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保护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要平衡考虑,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拓展社会潜力,打造和谐社会,使社会蓬勃发展。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产业化从自身发展来看,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形成了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和延伸区域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结构日趋合理,形式多样,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农业结构与产业化
组织结构逐步适应,结构日趋合理,作用愈加突出。利益连接方式有所突破,产业化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断完善;最后,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业产业化整体发展水平低,产业链条短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不到农户总数的1/3,农产品出售的初级产品多、简单加工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较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9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为3:1~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占20%。技术装备落后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而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分散众多的农户直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没有联合起来的强有力组织保护,农户切身利益的维权呼声因势单力薄而被市场变化的浪涛吞没,组织化程度低使农民难以在新阶段得到生存和发展。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些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无力影响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难以预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更无力承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化经济组织、中介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不能有效地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和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这使他们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难以与实力强大的对手相抗衡,影响了我国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大了农民进入国际市场的阻力。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但我国多数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农民致富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违背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同时公司和农户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利益单元,尽管通过合同关系可以把两者衔接起来,但由于诸多原因如文化技术素质、生产资料供应和质量等问题,经常出现有意或无意的违约、毁约现象。由于大多数公司无力监管农户的生产过程,企业和农户之间只是一种松散的衔接,有些完全是一种产品买断的关系,其结果是对企业和农户的经营产生了不良影响。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战略和结构,它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国家环境。中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目
前我国的农业企业大多规模小,管理方式随意性强,竞争力弱。很多地方政府通常的做法是把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对接起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紧密联合,这种做法是可以推行的,农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能够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还是中小企业的典范,其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重大影响。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思路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
通过招商引资、深化改革、制定政策、优化环境等,千方百计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特别是突破土地和资金两个瓶颈的制约,加快扶持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中长期投资能力、市场运作能力和较强自律性的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使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逐步将城市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扩散、转移到农产品主产区,使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形成种养加相互转化增值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流程;并重点围绕区域特色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度开发,实现区域突破,整体发展。
鉴于现有企业的改造和资产存量的优化重组,要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龙头企业及企业家可以组成协会,成为行业自律组织,逐步发展政府与企业和农户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保证,应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应提倡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技术推广单位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携手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组建农工科教集团,实行紧密型联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各个实体必须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因此,我们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时,要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一种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要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着眼,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强化龙头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农业结构调整应立足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的劣势主要在于农产
品的品质差。对于我国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可以逐步减少生产和出口量,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取而代之,并拓展其国际市场。同时注重农产品品种、质量与效益的统一,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协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各地的名特优农产品应大力培育,并逐步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加工体系,使特色农业在各地健康成长。这样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然提高,我国农业的经济收益也将大幅度提高。创新机制,切实推进产业化发展
油茶产业发展道路充满阳光 篇3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但能缓解日趋紧张的粮油危机,而且还能有效地保护绿色环境,引导林农走上和谐小康的阳光大道。
油茶葱绿芳香正浓
油茶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海拔2000米的地方都有分布。中国种植油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目前,中国有油茶林近333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淮河、长江以南的14个省份低山丘陵。北从淮河一秦岭一线,南到北回归线附近,东到东南海岸和台湾,西到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边缘地带,是油茶的生长分布区。油茶生长在和缓坡度的酸性土中,土层厚而松软为最上,要求水分充足,最好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油茶作为我国独有的常绿油料植物,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油茶全身是宝:油茶籽含油量30%以上;茶籽粕富含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的首选原料,茶皂素有很强的抑菌抗氧化功效;糠醛、活性炭则以茶籽壳为原料制成,茶籽壳也是生产食用菌的最好培养基。近几年来,油茶经济价值更加引人瞩目,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把它当做振兴山区经济、引导林农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大事来抓。
茶油开发缓解危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告诉记者,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人多地少,粮油供需矛盾突出。粮油安全是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目前,我国食用油相当一部分依靠进口,超市里的食用油价格高得已经让老百姓瞠目结舌”。雷加富认为,发展油茶产业是有效破解我国食用油供应紧张保障粮油安全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中国的茶油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茶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一种绿色食品,纯出天然,营养丰富。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远高于菜油和花生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长期食用茶油能收到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我国百姓消费的食用油,基本上以菜油和大豆油、花生油为主,作为木本油料的产品茶油,仅仅年产20万吨,与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1400万吨左右相比,仅占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总量的2.5%。中国茶油很少被食用,主要是因为种植量不足,产量少,导致价格高。在市场上,大豆油等价格基本上是十几块钱一升,而茶油的价格则比它们高4到5倍,为40到50元一升。上世纪中叶,茶油和橄榄油的产量不相伯仲。现在世界上的橄榄油已达到360万吨的总产量。与每公斤100元左右橄榄油的价格相比,茶油的价格则每公斤50元,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优势。每年我国进口近40万吨橄榄油,如果发展油茶产业,则可以减轻橄榄油方面的进口,也保持了国内的经济储备。
目前,我国大豆油的定价权,基本上被操控在国际垄断粮油商巨头的手里,过于依赖国外的粮油供应。为提高大豆油的产量,国外的一些转基因大豆成了制造大豆油的主要原料。虽然在短期内茶油不可能替代大豆油,但是随着油茶产业的发展,我国食用油的总产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加,从而使对进口的依赖得以减少,进一步改善我国食用油的质量。
诚如雷加富所说,发展油茶产业,可挖掘木本油料植物的生产潜力。油茶的产量高,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稳产收获期可达80年以上,据测算,每亩油茶的产值约等于4.2亩油菜或1.34亩花生;农户种植10亩优质油茶林,稳产期后每年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
油茶之乡风景独好
我国是出产油茶的大国。湖南、江西出产的油茶,占全国总产量的70%。这里拥有许多举世闻名的“油茶之乡”。
湖南省境内种植了占全国近四成的油茶。长沙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油茶种植面积70万亩,占到经济林面积的80%以上。长沙市的油茶主要集中在浏阳。在浏阳的经济林种植面积中,油茶林占到了90%,计有67.2万亩。当地林业局领导告诉记者,希望规划增加到100万亩,保证每亩30到40公斤的产量。2008年,当地的最高亩产量已达75公斤,他们期望在10年内亩产量达到100公斤。
浏阳河边,满山的油茶一片油绿,果实累累挂满枝头,成为独特的美丽风景。这里郁郁葱葱的油茶林,引起全社会的悉心关注。今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一行亲临这里,对浏阳的油茶产业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考察。
湖南攸县油茶资源十分丰富,一直被誉为“湘东油库”,2005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油茶之乡”。去年全县油茶总面积达3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1.2%,总产量达到2000吨,产值近亿元。攸县种植的主要品种是“霜降籽”,分布于全县25个乡镇434个村,油茶林种植面积600公顷以上的乡镇,就达16个之多。
今年3月26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出席了全国林业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后,立即与副局长雷加富、祝列克一起马不停蹄地奔赴深受冰雪之害的郴州市苏仙区岗脚乡油茶基地。他们热情地与林农交谈,了解当地油茶的种植情况,询问产量销路等实际细节问题,并给予大力的勉励和支持。湖南省省长周强说,“油茶不仅是郴州的特色,也是湖南的特色。发展油茶产业不仅是农民的愿望,也是政府的希望”。
江西在全国的油茶种植面积名列第二,去年全省油茶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目前,全省大力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计划到2010年培养出10个年产值过亿元的油茶龙头企业,带动1万户油茶专业大户,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500万亩,全省油茶产业年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江西当之无愧成了我国油茶中心产区。
在江西丰城,2008年10月7日,贾治邦考察了这里的高产油茶产业。同时,在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陪同下,他还考察了丰城白土镇岗霞村高产油茶产业基地。贾治邦一行深入500亩绿油油的高产油茶示范林中,细细观摩,认真听取了林农的汇报。在这片基地上林农栽种油茶的成活率达到了98%,每亩可产油50多公斤,收入2000多元。油茶高产产业,成为这里特有的“一村一品”,现已推广高产油茶面积10000余亩,贾治邦予以高度的赞许和充分的肯定。同时,贾治邦一行还考察了这里的高产油茶苗木基地,以及江西省第一个专门培训有关技术人员的江西高产油茶培训基地。
江西宜春也是全国闻名的“油茶之乡”。早在2006年10月11日,祝列克副局长曾带领全国油茶种植大户组成的团队,参观江西宜春油茶基地,学习和推广宜春油茶种植经验。目前,江西全省正在全力以赴发展高产无性系油茶产业。优良无性系油茶早实丰产技术是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研究开发成功的,在江西得到了全面的实施,全省高产“亚林”优良无性系油茶林基地超过了20万亩,达到了比老品种多20倍的出油量和40公斤的亩产量。中央
财政安排了24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扶持江西省8个油茶产业示范县(区)建设;另外,省财政也予以500万元配套资金。江西丰城市、新余市渝水区和上饶是全国建立油茶产业示范基地的重中之重,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这里的油茶产业示范基地不少于10万亩,得到国家技术和政策的扶持。
国家林业局2006年12月发布的《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中表明,国家建立以湖南、江西为中心产区,并辐射发展广西、福建、贵州、湖北、浙江、安徽、广东等省(区)的优势油茶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格局。目前中国著名的油茶之乡,还有江西的遂川、袁州、兴国,湖南的耒阳、澧陵、玉屏,浙江的常山,贵州的天柱,广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等。油茶之乡,风景独好。
油茶产业科学发展
中国油茶产业,经过漫长的沉寂期后,终于迎来了新的生存发展的机遇,正在把握住新的发展契机。无可否认,过去我国油茶林存在着品种混杂老化、产量低下的问题,林农基本依赖“天种天养”,抱着被动的心态,粗放的种植技术,原始落后的管理,致使油茶林产出低下,所提供的基本上是初级类的产品,利用率很差。林农们也觉得油茶种植只有薄利微利,有的甚至难以保本,因此一些林农甚至放弃了采摘。一些油料加工企业,则陷入了无原料可用的困境,导致中国整个的油茶产业大大滞后。
现在,我们听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消息。在油茶新品种开发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油茶专家从事专门的研究工作。经过20多年的协同作战,艰苦奋斗,已经培育成几十个高产无性系和高产优良品种,给一蹶不振的油茶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生机。
发展油茶产业,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三次作了重要批示,温家宝和回良玉副总理也作了相应批示,要求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科学的发展规划,制定政策措施,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2006年12月27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是全国发展油茶产业的纲领性文件。《意见》要求,发展油茶产业,应强化科技支撑,切实提高油茶经营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科技攻关,切实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注重开展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各级林业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油茶科研开发的指导,为开发油茶资源,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此,国家林业局通过各种座谈会,现场会的方式,指导油茶产业的开发工作。2007年5月14日,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组织有关单位在浙江富阳召开“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油茶良种选育研究专题”协作会议;2008年8月20日,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在湖南长沙成立挂牌;8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山区综合开发及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11月12日,在湖南长沙,又召开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会上回良玉副总理强调说,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山区农民增收。
为科学发展油茶产业,国家林业局成立了专门的木本食用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基础上,听取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油茶产区各级林业部门的意见,完成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8至2015)》的制定工作,计划十年左右将我国的油茶种植面积恢复并稳定到6000万亩,达到300万吨左右的茶油年产量,按照油菜亩产均产油40公斤计算,则可置换出7500万亩耕地,用来种植粮食,化解日益紧张的粮油危机。
如何科学发展油茶产业,一直受到专家的高度关注,有关专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在发展油茶产业的过程中,要避免急功近利一哄而上,搞所谓的政绩工程,破坏现有的林木结构;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土质等各种环境情况,因地制宜;对于已经营造的油茶林,需要持续细致地进行耕作、施肥、修剪等,消除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心理,同时也要科学回避市场风险,专家建议,在发展油茶产业的过程中,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消除过分功利主义的思想,尤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个项目都要建立实行领导的责任追究制。在发展油茶产业的过程中,需要自始至终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
专家认为,随着发展油茶产业进程,油茶将成为我国特色农林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不但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农林业品牌,而且大大提升了中国农林业产品走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也要注意,进一步调动林农的种植积极性,政府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建立良好的发展模式,油茶种植和加工企业以及商业流通等方面需要紧密结合联动,形成新的高效的产业链,尤其在油茶产品,特别是茶油的生产技术上,要制订相应的与世界接轨的国家标准,大力进行有效的宣传,使更多的人食用茶油,拓展市场空间,另外还要加强有关的科研开发活动,鼓励土地流转,使中国的油茶产业更上层楼。
植入式广告在中国的产业化道路 篇4
关键词:植入式广告,品牌营销,产业化发展
植入式广告目前已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出现在各行业中:虎年央视春晚中植入广告的数量和规模达历史之最;电影《唐山大地震》也因植入广告和时代背景不符引起很大争议;莱卡冠名的选秀节目“我型我秀”中主持人频繁提到“莱卡”品牌, 而每次淘汰的选手都是乘坐大众出租离开……
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 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视节目形态内容之中, 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 达到产品营销的目的。植入式广告与传媒载体相互融合, 共同构建出现实生活或理想情境一部分, 将产品或服务信息以非广告的表现方法, 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 悄无声息的灌输给观众。
普通消费者对于直白的传统广告已产生排斥心理, 而对于众多广告主而言,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传播效果的新的广告形式。植入式广告目前各种褒贬不一。那么植入式广告到底有何价值?企业和媒体应如何在正常节目中进行适当的广告植入, 达到艺术和商业的双赢?在观众批评、政策控制的环境下, 广告植入应该如何完成一次更多元、更巧妙的营销转变?
一、植入式广告时代的到来
植入式广告通常是在追求物质价值的同时, 也重视审美情趣、人文内涵以及与消费者的内心共鸣。比如007系列电影中的欧米茄手表、宝马汽车;《大腕》中的补钙产品、矿泉水等;《天下无贼》中的诺基亚手机、宝马汽车。
由于费用较低、宣传效果较好, 植入式广告将成为未来影视、音乐、游戏等产业盈利的重要模式。但广告植入也是个技术活, 过量地、大肆地植入与剧情无关的特写镜头, 甚至让道具抢了角色的风头就会适得其反。植入式广告受到观众严厉批评的原因主要在于广告内容不符合植入的隐性特点, 影响了观众收看节目的感受和体验。
据统计, 美国2/3的电影业收入来自广告增值, 其中包括植入式广告、衍生产品开发等, 而在目前的美国电影中, 平均每部有30到40分钟会提供给植入式广告。而美国电影业的银幕所得 (票房) 和非银幕所得 (广告、版权等) 比例是1∶4——即20%来自银幕, 80%来自非银幕。而在大陆, 恰好相反。
编剧石康则认为, “如果要做广告植入, 就必须在构思整个故事时考虑。可是现在有很多剧组, 都是一边拍摄一边临时加入广告, 不仅让广告显得突兀, 连情节也被弄得支离破碎。”据了解, 在美国, 广告主从剧本创作阶段便已经开始介入;而在中国, 广告大多是在影视剧本创作完成后才想办法进入, 这往往导致广告产品与影视作品间的融合度很差, 甚至产生负面效果。国外特别是好莱坞的不少作品做得很成功有关, 如《变形金刚》、《2012》等电影中网站、饮料或汽车都埋入了隐性广告。
二、植入式广告的现状
在美国, 植入式广告已发展到有80年历史的成熟阶段, 而中国的仍处于尝试阶段。很多观众看《建国大业》是数明星, 看《杜拉拉》是数广告。事实上, 在部分影视剧遭受批评的同时, 国内植入式广告的成功案例并不鲜见。近年来, 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手机》等获得了媒体好评。可见, 商业娱乐大片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领域的一种流行现象。此外, 《幸运52》、《超市大赢家》等电视节目的植入式广告, 也同样获得较多认可。电影《爱情呼叫转移》在中国移动等企业加盟该片成为首席赞助商后, 注定其在广告植入上大获成功。随着探索的深入, 植入式广告表现形式将越来越成熟, 将实现艺术与商业的结合, 这种植入式广告潜移默化的传播特征正代表了未来广告行业的发展方向。
而全球范围内, 植入式广告的成功案例更是常见。007系列电影中比比皆是, 从《皇家赌场》开始, 詹姆斯?邦德的装备发生了根本转变——面向社会大众。除了宝马七系列、欧米茄手表外, 还有索尼-爱立信手机、索尼V A I O笔记本电脑、BRAVIA液晶电视以及Cyber Shot数码相机, 影片中崭新的、大众化的高科技产品自然地为邦德与邦女郎引出一段段惊心动魄而又赏心悦目的故事情节。而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更是将产品品牌直接放入电影片名。电影《指环王》因为外景拍摄地在新西兰则带动了该国旅游业。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国产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 植入了“百龙”矿泉壶的随片广告。区别仅在于, 那时的运作是隐性的, 企业或商家以提供赞助的方式资助影视剧, 影视剧则以“隐性广告”或“软广告”回报企业或商家。而现在的影视管理者或经营者把影视看作是产业, 而观众需要能够使自己感到共鸣的影视作品。现在, 广告商和制片商联合起来, 把影视艺术完全纳入自己的商业逻辑, 而影视艺术家们将在多重压力下寻求新的出路, 如何为影视艺术开创新的面貌才是关键。
三、广告植入在中国存在的障碍
据说《非诚勿扰》植入广告占影片投资的一半, 《爱情左右》还没上映就靠植入广告收回了全部成本。随着电影步入产业化轨道, 制片方为了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 通过植入广告的方式融资, 这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发展趋势。在电影产业运行娴熟的美国, 制片公司甚至设有专门的代理机构, 职责就是寻找植入电影的机会。
植入式广告在中国还没有像美国那样产业化。电影产业化, 并不是电影广告化, 电影的生产和营销要转变观念, 转变增长方式, 这些比植入广告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 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创作上形式单一、没有过多的考虑产品本身与所植入媒介的相关度, 表现形式不够自然化;表现上过于显性, 没有真正做到“隐”, 不能很好的体现出产品的内涵。 (2)
(二) 我国在监管方面还不完善。
法律法规对这一广告形式还没有明确涉及, 还有如何从技术、效果等层面对广告植入点进行质量检测, 对播放渠道进行收视率量化调查, 对广告创意、传播效果、植入程度、社会关注度调查等进行全方位考量, 这些行业标准也不尽明确。
(三) 定价标准缺失。
植入式广告究竟如何定价一直是困扰制片商和广告主的一个难题。与电视广告以收视率和千人成本为基准的定价体系不同, 植入式广告的定价模型应该是一个至少包括品牌露出时间、露出场景、露出情节、收视率、引发报道数量和质量、相对“硬”广告的折价率等等变量在内的多元函数。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 许多专业广告代理商都进入这个服务领域, 使植入式广告产业链的发展日趋成熟, 其作为营销沟通工具的作用强化, 植入的策略性加强。一个可操作的系统, 建立起完整的价值评估体系是植入式广告产业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
四、植入式广告的未来之路
事实证明, 精巧的广告植入可以带来商业和艺术的双赢。电影《变形金刚》植入式广告收入超4000万美元, 共植入了68个品牌广告。此外, 当品牌所蕴含的文化与节目内容相一致时才能将广告植入其中。《功夫熊猫》中“Just do it”的出现, 不但没有让人觉得不自然, 反而为影片主题的突出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很多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 如果操作得当, 植入式广告是完全可以做到各方满意, 即制片方获得广告收入, 资金充裕, 拍摄影视作品时没有后顾之忧, 有助于拍摄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品牌方获得品牌展示机会, 提高品牌知名度;普通观众避免了广告生硬插播带来的观感断裂, 有机会观看更多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所以, 植入式广告应该隐形的把握好度, 合理的策划, 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完美嫁接。对于影视剧创作者来说, 面对商业利益, 要把艺术创作放在首位, 然后才能考虑商业的运作。
植入式广告产业化的发展, 是未来广告业发展的必然, 植入式广告要求含蓄和融入剧情, 讲究的是真正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需要达到品牌与消费者的共鸣。植入式广告的产业化, 宏观上有助于广告人及传媒人自身修养的提高, 经过产业化之后, 只有更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植入式广告, 才能够潜力无穷。另一方面, 有了植入品牌赞助商, 电影、电视、节目制作人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 这也为电影人、电视人、节目制作人等专业人才, 提供了很好地创作平台和环境。植入式广告产业化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影视产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培仁, 传播学引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年8月.
[2]、傅硕慧, 论广告美学在隐性广告中的运用, 今传媒, 2006 (11) .
[3]、张莉, 隐性广告的传播学审视, 今传媒, 2006 (6) .
[4]、广告业的下一站天后:植入式广告, 市场研究, 2006 (7) .
浅谈农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篇5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农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农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用重要篇幅论述文化建设,是对文化重要性的再强调,对文化建设任务的再部署,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再动员。五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论文化改革和发展,引起全社会强烈震动。接着,一年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引起全社会极大鼓舞。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再次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这是从整个全局的角度,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进一步地提升文化建设在整个国家发展当中的地位。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
忽视农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农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农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农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农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农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农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农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农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农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农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臵,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
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农村文化,精心打造农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农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农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农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农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农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中国农村文化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各级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乃至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宏
图。乡镇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浙江横店农民利用山川风物,打造逼真度高、价格低廉、风格多样、服务周到的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修建出万里长城、故宫、南粤广州城等场景,不仅为拍摄影视服务,而且成为新的旅游休闲景区,创造了震惊海内外的“横店模式。山西晋中榆次后沟村因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一跃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黄金旅蝣点。后沟村为此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各地有不少被文化部命名的特色文化之乡,如“风筝之乡”、“唢呐之乡”、“竹编之乡”、“陶艺之光”、“剪纸之乡”等,这些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的商机无限,这里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曙光。
循环经济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篇6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就显得十分贫乏。近2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资源消耗速度显著增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就更为迫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转变发展观念、更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二者不可分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利用好以下三种途径。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生产率
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生产率,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时,世界上的稀缺资源主要是人,因此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是创造和运用机器替代人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稀缺的是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能力在内的自然资本,自然资本已经成为制约当代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新的工业革命应以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
可以利用以下环境影响控制方程进一步阐明提高资源生产率的必要性。I=PAT式中,I表示环境影响,可用资源消耗量或环境污染物排放量表示,P表示人口,A表示人均GDP,T表示单位GDP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以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例:我国人均GDP翻两番,即等于2000年的4倍;我国的人口将增加至15亿,为2000年的1.15倍;如果要求环境影响减小至50%,则单位GDP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必须减小至少9倍。
靠什么来减小单位GDP的环境影响呢?可以定义:E=1/T(E表示资源生产率)E必须提高至少9倍,才能使单位GDP的环境影响同步减小。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如德国等欧共体国家,近20余年来致力于更新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生产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从1980—2000年的20年内,欧共体15国的GDP增长了近50%,但他们的资源消耗总量却只增长了2%;日本保持着很高的GDP水平,但单位GDP的资源消耗量却远低于欧美国家。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提高生态效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完全协调起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以我国主要能源煤炭为例,技术进步已经展现了利用煤的光明前景。利用IGCC技术可以将煤炭先气化成氢和一氧化碳,气体经去除其中颗粒物、硫等污染物后用于发电,并回收利用分离出来的各种污染物和煤气中的化学物质。这种新工艺可以使能效提高15%以上。
钢铁工业曾经是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大户,但近1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工艺技术,通过设备的连续化、大型化和各种节能降耗工艺,使生产、环境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循环经济在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可以不再是单纯生产钢铁产品的工业企业,它同时又能生产并供应电能,还能消纳社会废弃物,并提供建筑材料及其他产品的原料。
汽车工业、建筑行业以及机械制造业都在经历这样的变革。通过采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采用新工艺减小摩擦力,可以使汽车行驶需要的动力大大减少。新型的采用混合动力驱动的汽车,可以节约油耗40%~64%。绿色建筑尽最大可能利用日光照明,利用太阳能采暖和制冷,再加上合理的设计和适宜的材料,可以达到节能70%~90%的效果。
产品的生态设计,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不可缺少的一环。那就是设计产品时就应该从原材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密切考虑到生态、人类健康和安全。这种生态设计曾经被称为生命周期分析,“从摇篮到坟墓”的控制,现在则被改称为“从摇篮到摇篮”的控制。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21世纪,绿色技术就是最有前途的新技术,就是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技术,就是可以使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完全协调起来的技术。绿色技术大有可为。
加强对废物的综合利用
资源开采过程中废弃的资源、资源生产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使用周期到达或未到达时被摒弃的产品,以及其余废品和废弃物,都是应该利用的宝贵资源。工业生态学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废物回收利用的新概念,如:世界上本没有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可再生资源;“城市是新的矿藏”,指的是城市中每天产生的垃圾,正是应该再利用的资源。
日本对家庭垃圾实行十分严格、细致的分类回收,并在全国建设了18个生态镇,其中建有各种以废物为原料的工厂,分别将家用电器、塑料瓶、建筑垃圾以及其他废物加工成为有用产品。对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显像管和液晶显示器、密闭式镍铬蓄电池、密闭式镍氢蓄电池、锂二级电池、小型密封铅蓄电池等既含有用物质又含有害物质的产品,日本确定了非常具体的回收利用目标。对废物的综合利用既节约了自然资源,又防止了对环境的危害,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瑞士大力推行环境友好型的电子和电气废设备管理制度,1998年就颁布并实施了电子和电器设备回收条例,规定电子废物不得进入市政固体废物,消费者必须把它们交回给零售商或电子废物收集点。零售商和交易商必须免费回收他们经销的电子产品的废物,生产者和进口者也必须免费回收他们生产或进口的电子产品的废物。2004年瑞士全国的电子废物回收率为69%,2005年增加到75%。
据报道,德国对城市垃圾中纸张与纸板、玻璃、铝、锡制的罐头、塑料等的收集率已分别达到87%,78%,65%和75%,对这些组分的回收率则分别达到了100%,100%、接近100%和97%。
我国目前已有对六类废物的回收率是:废钢铁约85%;废有色金属回收率约80%;废塑料约25%;废橡胶约47%;废纸约20%;废玻璃约13%,与德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家电、建筑材料、包装品、汽车、手机、电池等的回收,更有待有效地组织并推进。
改变消费模式,控制消费需求
生产与消费,是循环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是进行生产模式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消费模式也必须相应改变,使之适应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
由于消费处于经济过程的最下游,它的下游效应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生态学中讨论的生态包袱问题。生态包袱是指每单位产品重量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总量,如一个10克的金戒指的生态包袱是3 500千克,一件170克的汗衫的生态包袱是226千克。生态包袱告诉我们,在系统最下游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消耗,就可以在系统上游减少数十倍甚至数百、数千、数万倍的投入。这说明了控制消费需求对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控制消费需求之所以重要还由于消费的“弹性效应”,这是指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会被消费数量的增加所抵消,如:汽车效率的改进会被汽车数量的增加所抵消,住房效率的改进会被住房的面积扩大所抵消,家电效率的改进会被家电数量的增加所抵消。
必须说明,控制数量的消费并不意味着降低消费的质量。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其他过程替代不了的,但必须清楚,我们提倡的绝不能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消费。也应该看到我国当前还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我们应该着眼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而不是少数人那种暴殄天物、挥霍奢侈的消费。
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应该是:以耐用物代替一次性物品,以加强维护修理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减少物质的浪费丢弃,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出行方式,以服务型经济代替消耗型经济,以回收利用代替丢弃废品等。
推行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法律、规章、标准和政策的保障,需要科学技术创新的支持,更需要对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全民进行环境伦理观的教育。政府、企业和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大主体,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法规、政策、标准,组织试点、示范,加强管理和教育;企业的责任则在于遵守法规、政策、标准,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研究开发,加强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公众则应该节约用水、用电,实行绿色消费,并监督政府和企业。我们应该提倡发展循环经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产业化道路 篇7
关键词:武术实体,产业化,发展
1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下来的一个优秀的传统健身项目, 群众基础非常广泛, 它不仅是一种健身竞技的运动项目, 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现象。武术, 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伴随着我国的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而发展,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在它的发展演进的过程中, 始终充满着人民的智慧。长期的社会实践, 使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它不但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而且也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 成为传播友谊的桥梁。1990年, 北京亚运会上, 武术正式成为竞技项目震撼亚洲, 而去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太极表演则让世界惊叹不已, 中华武术正在焕发出时代的气息。
武术实体作为传播武术, 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 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历史上也确曾有许多武馆名垂青史, 如霍元甲的精武门, 为维护民族尊严, 振奋民族精神和继承民族传统起过很好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仅在我国, 习武人数多达八千万人, 各种武馆武校一万多家。武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进程中, 武术先天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优势, 而武馆武校等武术实体又是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开发远景。这些武术实体组织必须走向市场, 运用市场营销学发展武术事业, 武术实体走向产业化道路才能为武术发展提供方向。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武术产业化发展中的武术实体。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武术实体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 笔者查阅了相关论文10篇, 专著6部并收集互联网上的部分相关信息。
2.2.2 专家访谈法
对太原市部分武术实体领导、教师和成员进行座谈与交流, 就武术实体的现状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咨询与调研。
2.2.3 问卷调查法
针对太原市部分武术实体内学员认识了解并参与学习的若干问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共发放100份, 收回100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调查时间为2009.02.01—2009.03.10。
2.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 分析, 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实体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 武术产业是“绿色产业”、“无烟工业”,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性很强。近年来,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竞相发展了一大批第二产业项目, 使国民经济整体实力有所增强。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但毋庸讳言, 地方经济的发展往往付出了明显的代价, 有些地方已进入了所谓“后工业社会”, 自然资源浪费甚至枯竭, 环境污染甚至恶化, 地方经济增长的成本十分之高。因此, 发展低污染低能耗的服务业, 改善国民经济增长的方式, 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提高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体育产业的资源消耗较少, 不污染生活环境, 近年来, 在发达国家得到高速发展, 无论是足球、篮球、职业拳击、网球等都获得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被发达国家政府、经济学家誉为“绿色产业”、“无烟工业”。中华武术是我国体育事业中最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传统运动项目, 又是民族体育的代表项目和我国体育事业的招牌项目, 同时也具有“绿色产业”、“无烟工业”的一切特征, 因此要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产业化进程, 必须对武术产业化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 以当代武术产业化为突破口, 为体育产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2) 武术实体是当今武术事业的重要体裁, 必须以武术实体产业化带动武术产业化目标的实现。目前绝大多数武术实体处于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全的状态, 技术含量不高, 经营模式落后, 经济效益过低, 少数武术实体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以至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实现产业化, 才能整合武术资源, 加快组织化程度, 改善经营模式, 提高武术教育的规模和层次,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民族文化, 做大做强武术产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 绵延而不绝, 得益于传承的稳定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武术作为肢体化了的语言,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记载和表现中华文化中自然观、宇宙观的符号的作用, 可以说武术对记载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功不可没。因此传承优秀的中国武术文化就是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武术实体才能更受欢迎, 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2 武术实体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
(1) 武术是一种消费文化, 为武术实体产业化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社会的物质资源生产水平低, 国民收入水平不高, 整个社会就很难对体育形成积极的态度, 有学者研究指出, 当市场化程度达到60%以上时, 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就将发生改变, 体育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爱好者的多少与人们有钱闲暇的程度密不可分, 我国旧时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 这也表明, 武术消费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 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 按照一般消费需求规律, 进入这一阶段后, 人们更加注重生命质量和生活保健, 追求身心健康, 武术运动以其固有的健身性和身心娱乐性, 对人们健身活动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 这为形成产业化的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必要的前提。 (2) 中华武术是一种本土文化, 为武术实体产业化提供必要的情感基础。千百年来, 武术传承脉络清晰, 根植民间且人才辈出, 没有任何一种商业和文化品牌会像武术这样流传久远, 这是因为武术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大众文化, 同外来文化相比, 人民群众对武术更具有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作为本土的大众文化, 武术具有覆盖面广, 基础面宽的特点, 加以引导, 就可扩大普及面, 在此基础上壮大教学规模、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实现产业化。 (3) 武术运动是一种娱乐文化, 为武术实体产业化提供了市场基础。武术运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散打竞技, 在一定的包装和策划下, 都能够创造较高的票房价值。武打电影电视的拍摄及相关的礼品、音像制品、文学作品等都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4) 武术运动是一种精英文化, 为武术实体产业化提供了品牌基础。由于武术传承的特性, 使武术的核心内容与技术难以普及, 这就造成只有少数精英人物通过机遇、天分、苦练等才能继承, 这是武术运动的特殊魅力。因此, 造就一个时代的“明星”, 一个地方的“明星”, 打造武术运动品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可形成“明星效应”, 带动更多的“追星族”, 成为武术运动的消费群体, 有利于形成武术实体的规模效应。
3.3 太原市武术实体经营模式现状
目前, 各种武术实体不断形成, 主要类型是武校武馆, 也有一些出现在公园或街头巷尾的小型武术团体。大多武术实体规模较小, 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 人们只是随到随学, 加之场地设施不完善, 没法坚持长时间的学习锻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在消费观念上已逐步成熟,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锻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种简单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武术实体必需走产业化道路。 (见表1)
3.4 影响太原市武术实体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3.4.1 政府宣传方法不当
由于政府只对竞技武术大力宣传, 而对大众武术运动宣传很少, 组织民间比赛更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参与这项活动的热情, 这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也影响了武术实体的发展。
3.4.2 各个武术实体相互交流太少
大多数武术实体主要以内部人员学习交流为主, 各武术实体之间除参加少数比赛以外, 很少组织交流, 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画地为牢的局面, 限制了太原市武术实体整体水平的提高。
3.4.3 余暇时间少
调查表明, 缺少余暇时间是人们不能很好参与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余暇时间较少, 许多人只能被迫放弃参加武术锻炼活动。
3.4.4 人们缺乏对武术的了解
人们对武术的锻炼价值和方法以及武术的文化内涵缺乏认识。不少人还想象着武术招式非常漂亮, 但真正学习时看到实用的招术通常不那么美观时, 往往就失去了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武术实体产业化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 目前, 制约太原市武术实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规模小教学水平低、场馆设施不完善、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业余赛事安排较少、人们余暇时间少以及各个武术实体交流少和人们缺乏对武术的了解等。 (3) 随着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逐渐提高、健康观念的不断深入、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及不断改善的武术实体经营模式等, 太原市武术实体产业化的有利因素正逐步具备, 一个旺盛的市场正在形成, 群众性武术运动的繁荣期即将到来。
4.2 建议
4.2.1 政府支持和监督
(1) 政府主管部门不仅要支持武术实体的创建和发展, 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而且要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要对各种武术实体的管理体系, 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予以监督, 统一标准, 为武术实体能正规化标准化的发展提供公平的环境。 (2) 成立行业协会, 实行同行协调、同行维权, 通过行业协会提高武术实体的组织化管理程度。每年对各种武术实体进行验收评比, 根据评比结果分别给予表扬和批评。 (3) 开展职业化联赛。在相关部门的组织领导下, 组织武术实体开展不同层次或地方的比赛, 把武术实体的经营者、从业者推向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提升自身技艺, 提高搏击竞赛的激烈程度, 吸引更多观众。提高职业运动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扩大武术运动的消费群体, 为武术实体提供更多市场生源。
4.2.2 武术实体规范整合资源
(1) 当前武术实体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 采取改进措施, 加强整治, 规范管理, 拓宽就业渠道, 解决出口问题, 提高自身条件, 吸引更多生源。 (2) 针对不同的需求, 推出不同的武术产品。宣传中国文化、窥究武术内涵。了解市场需求, 根据不同的认识、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价值取向, 推出不同的武术产品, 满足不同人群对武术学习的要求。 (3) 统一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 确定统一的服装和比较好晋升的段位制度, 来激励学员的学习兴趣。宣传武术丰厚的文化内涵, 提高美誉度和公信力, 创造明星效应, 吸引更多的生源。
4.2.3 科学包装, 灵活教学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古朴而深邃, 成为中国的一大品牌, 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包装后, 更显其青春活力、无限魅力而光芒四射,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传统功法、技术的教学, 应遵循机智灵活的原则。
(1) 制作武术宣传音像视频资料和书本杂志等, 大力宣传武术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健身娱乐功能, 使不同人群接触武术, 了解武术。 (2) 通过有重点、有步骤、有目标、有组织的巡回表演及有关武术文化的讲演, 使不同文化的人们认识武术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武术。 (3) 通过武术功夫类电影电视剧, 创造明星效应, 将武术推向社会, 激起人们的爱国情感和学习武术的热情, 积极投身武术事业。
4.2.4 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
产业化道路 篇8
一、明确农业专业教学培养目标, 适当调整农业专业的设置
农业专业教学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尤其是加强对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应能力, 面向广大的农村、农业与农民, 培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的创新型与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农业职业教育过程中, 应该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科学地设置专业, 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 调整与优化农业专业的设置, 将农业专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起来, 并且要做到与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人才的需求, 使农业专业教学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以及当地农业发展服务。
二、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 调整农业课程结构,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农业专业教育是为农业发展服务的, 所以, 农业专业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该要以促进农业发展为最终目标。农业专业的课程教育和具体教学内容, 应该以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为基础, 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 树立正确的农业教育观念。根据本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坚持教育与教学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 科学地设置农业专业课程, 保证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科学性、针对性等。在保证基本的理论知识与使用的专业技能学习的前提下, 还要注重农业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与综合适应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使其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
三、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育,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是农业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以及形成实践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对于学习实习基地的农业生产与农业经营任务共同承担, 实现产教结合。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 要指导学生进行实地的农业生产与经营,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直接从事与体验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促进学生的生产技能与经营能力的提高。所以, 在农业专业教学中, 学校要注重实习与实验基地的建设, 为学生学习与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参与实际生产活动, 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四、重视教师的学习与教育,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 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对于人才培养具有直接影响。因此, 要重视教师的学习与教育,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农业专业教师, 是理论教学的设计与执行者, 也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引导者与实践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实现农业专业教学目标, 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农业专业的教师, 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 不断更新专业的知识, 更新农业专业的教学理念, 而且要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创新教学的方法与形式, 并且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农业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 开展实践与科研活动, 关注本专业的新发展与新动向。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与深造的机会, 使教师能够不断学习与进步, 拓宽知识面,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
五、结语
农业专业教学是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 必须保证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在农业专业教学过程中,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适当调整农业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 优化专业教学内容, 注重实践教学, 为教师提供学习与深造的机会,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保证农业专业教学的质量, 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红梅.调整农业职业教育方式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J].甘肃农业, 2011 (7) .
传统武术职业化道路探讨 篇9
关键词:传统武术,职业化,传统文化
1 传统武术所面临的困境
1.1 传统武术的传承不能与时代接轨
在当今社会时代下,传统武术不能很好的发展,并不是它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传统武术在现在社会下良好发展的道路。从文化层面来看,传统武术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浓缩,传统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培育下发展起来的[1],华夏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武术的“根”,想让传统武术在新的土壤里茁壮成长,就应该把“根的本质”留住,并且加以保护、培养和开发,使得增强其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从而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更好的服务。传统武术的本质是什么?在技击方面,它练的是“顺其自然,以巧取胜,以小胜大,四两拨千斤”。在修身养性方面,它能让你疏通气血,消除疾病,通过练武能够循序渐进地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哲学理念方面,它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还注重武德,与儒释道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统武术虽讲究功无止境,但都是一拳一脚练习,练习一天就有一天的收获,并且以简单的动作体现深刻的哲理。而当今社会时代下,武术传承多以远离传统武术本质的表演形式和空洞学说存在,无法向现在年轻人和初学者好好教授和传播传统武术的本质和精髓,使他们能够坚持练下去。更不懂得怎样在当前社会下去保护和传承传统武术,以怎样的形式与时代接轨,怎样去面对当今的经济市场。
1.2 传统武术受到休闲运动的冲击
休闲运动是跟着全民健身出来的概念,即现代人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的运动或身体锻炼。所谓闲暇时间,就是个人完成劳动和工作任务之后,满足了吃饭、睡觉等生理需要之后剩余下来供自己支配的那部分时间[2]。在古代中国,武术就是人们的休闲运动。就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在一篇遗词中就曾记载:“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3]。”王岗先生在《中国武术文化要义》一书中也讲到,中国武术就是人们闲暇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是随着现在经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人们的休闲运动也更是丰富多彩,保龄球、台球、羽毛球、爬山等等已是现代人主流的休闲运动。现代年轻人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崇洋媚外”比较严重,对于传统文化不闻不问,甚至有的年轻人连传统武术是什么都不知道,所学习的也都是国外的格斗术。
1.3 国家对传统武术的重视程度低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少林功夫、武当功夫、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被列入了保护名录之中,它们全部都是传统武术。由此可知,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武术,但也只是保护了流传广泛的拳种,对于那些练习人数较少的拳种并没有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中华武术拳种与流派浩繁光波,据初步查明,流传各地的拳种就达129个[4]。但是到现在发展很好并为我们更好服务的却是屈指可数,大部分拳种都以文字或录像资料的形式被束之高阁。可见我们国家对传统武术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扶持不够,甚至没有相应的政策去实施保护。
2 传统武术职业化的内涵
笔者认为职业化是一种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状态,传统武术职业化可概括为在市场经济和体育文化不断扩充的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把传统武术作为谋生手段,使运动员获得高额报酬的,并以俱乐部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体育运作模式。
3 传统武术职业化的必要条件
3.1 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传统武术职业化的影响
纵观武术发展的整个历程,武术发展本质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外部条件、人文氛围互动和“博弈”的过程,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即社会关系在武术场域中的体现[5],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闷来造拳,闲来耕田”。由此可见,传统武术的发展是与社会形态密不可分的。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传统武术发展不适应现在社会形态,作为传统武术本质的技击术更是失去了展示的舞台,传统武术急于寻找一条能够保护、展现自身特点的道路。而另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武术基本是靠业余爱好者传承着,他们也为了强身健体,相应传统武术技击术价值不断的被降低和消弱。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些传承者不得不从事别的职业来维持生活,从而对于传统武术的练习时间相应少了,有的甚至放弃。有些传统武术拳种的代表人物沦落到吃低保的地步,很多武术家的儿女从小练武到长大弃武已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了传统武术找到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传统武术走职业化道路势在必行。传统武术职业化,不仅可以给传统武术展示的舞台,体现练习者的价值,而且可以刺激练习者的动机,让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以赢得更好的效益,创造更多的价值。
3.2 传统武术的技术水平是影响传统武术职业发展的关键
美国NBA职业联赛是世界上经营最为成功的职业赛事,受到全球亿万观众的喜爱,这跟NBA球星的高超的竞技水平和赛场上精彩的表演分不开的[6]。成功的职业赛事不仅让观众赏心悦目,而且可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使得技术水平不断创新、提高。2009年,中国武术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戏,那就是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首届“WMA”赛事的横空出世,对于中国武术而言无疑是具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对于中国当代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值得中国人、中国文化人、武术人备加关注的一件大事[7]。WMA的诞生给了传统武术一个“回归武林”的实战舞台,能够更好的通过电视的传播,使中国人了解什么是传统武术。传统武术职业联赛播出以来,收视率逐渐攀升,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WMA不仅使传统武术成为一种职业,让练习者有了经济来源,而且还能够使传统武术的技击术得以更好的传承、创新和不断进步,更能够使传统武术首先受到国内人们的喜爱,然后为走向国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传统武术职业化的对策和建议
4.1 创建传统武术特色的职业化比赛模式
竞技武术的比赛体制不适用于传统武术,因为竞技武术比赛体制束缚了传统武术技击术的展示,为了进一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我们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比赛形式。作为一种文化或体育形态,武术要想在与其他文化或者体育形态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深深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在多样化的体育文化中展现自己的特点,突出自己的个性,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8]。2009年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举办,使中国传统武术首次以展示拳术技法的形式走上舞台,正式走上了职业化道路,并且受到观众的一直好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是在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契约形式建立而成的合作共同体,它通过制度与规则保证俱乐部及赛制的稳定,是由全球从事武术运动的俱乐部自愿以契约形式结成的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运营合作体。在“继承、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千变万化的搏击技巧与技法,充分揭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将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奉献给全世界”的赛事宗旨下,首届WMA赛事更多的凸显中国文化的自我个性,强调中国武术的独立性【9】。
4.2 与国际职业化联赛接轨
国际职业化联赛已相对成熟,不仅舞台表演精彩,而且有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职业化运作模式:赞助商试探赞助比赛—提高奖金—吸引选手角逐—提高比赛整体水平-媒体宣传—吸引更多赞助商。我国传统武术职业化联赛也应该学习、借鉴这种经营模式,使我国传统武术职业化联赛走得更远、更能受到人们的欢迎。新华社记者在2008年8月19日新华网上发表的《谁将被“赶出”奥运会—未来奥运会项目设置展望》中所述:国际奥委会执委奥斯瓦尔德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再次表示,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度不够,是武术进军奥与会的最大障碍”[10]。因此要想使传统武术走出国门,就应该使国内职业化联赛与国际职业化联赛面对面,与国际职业联赛进行“联谊”,举行选手之间的友谊比赛,通过媒体包括国内、国外电视台的传播;然后进行正规的比赛或是选拔赛,中国选手与外国选手之间进行角逐;最后是所有比赛选手(包括中国选手和外国选手)进行淘汰赛。通过这种比赛形式,可以使传统武术与世界上各种拳术进行交流,进行文化传播、交流,使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武术,使数千年的武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为下一步进军奥运会做好铺垫。
4.3 坚持梯级发展,循序渐进的原则
传统武术的发展状态是分散的、自发性的,当前虽然传统武术职业化联赛已经成立,但是实质上登上舞台参加比赛的,都是那些流传比较广泛,并且有一定规模的拳种,而那些流传范围比较窄,人们不是很了解的拳种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凡是存在的曾经都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11]。只要是传统武术,不管它的影响是大是小都要发展、传承和保护,它们都是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都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与浸润的。所以我们要坚持梯级发展,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扶持流传比较窄,规模比较小的拳种,使其有了一定的发展,然后进入职业化联赛的赛场,达到不同拳种之间的交流、创新,使其更好发展。
4.4 向国外输送合格的传统武术教练员
现如今,竞技武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但是传统武术的合格人才却少之又少。传统武术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建立涉外传统武术教练员机构,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外语水平更是要提高,一定要具备与外国朋友进行切实沟通的能力,才能有利于传统武术职业化更好的发展。
4.5 利用传播媒介,加大对传统武术职业化的推广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各种先进的传播方式为传统武术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我们更是要利用所有的条件,大力推广中国武术。比如,出版一些传统武术的外文书籍以及建立传统武术的外文网站,开设有关传统武术文化的讲座以及传统武术技击术的培训班,通过国际网络把传统武术的最新信息、发展动向等及时向世界传播等,以此来加强传统武术的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岗.回归传统,更需要认清传统[J].搏击.武术科学,2008,7:42-45.
[2]黄平,莫少群.迈向和谐—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反思与重构[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
[3]杨明.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0,9.
[4]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9(2).
[5]陆小黑,朱大海,吴松.“似是”与“而非”:传统武术与武术传统[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4(24).
[6]边晓龙.浅谈影响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的因素[J].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6.
[7]孙鸿志,王岗.WMA:中国武术发展的新景象[J].搏击.武术科学,2010,7(5).
[8]何英.武术国际化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
[9]孙鸿志,王岗.WMA:中国武术发展的新景象[J].搏击.武术科学,2010,7(5).
[10]何英.武术国际化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
产业化道路 篇10
一、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
珍惜资源,深度转化,努力实现大资源、大布局、大转化、大产业。稳步增加一次能源产能,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促进化工产业高端化、电源建设大型化、载能工业特色化,实现煤油气盐综合循环利用。重点建设陕北大型煤炭示范、现代煤化工综合利用等“十大基地”,榆神煤化学工业区、渭南煤化工园区等“十大园区”,煤油气产能建设、新能源千万千瓦装机等“十大工程”。优化能源产业布局,加大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渭北产业集聚区,支持陕南适度发展能源化工下游产业。
1.煤炭。
稳步提高煤炭开采水平和生产能力,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按第四代矿井标准建设大保当、小保当、小纪汗、西湾等一批大型矿井。做好渭北老矿区挖潜改造,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和资源整合,煤炭企业数量减少到120家。加强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做好韩城等地煤层气抽采利用。建成一批千万吨级矿井,煤炭产能达到6亿吨。
2.电力。
加快实施神木锦界、府谷庙沟门、彬长等外送电源项目,全面建成榆横、秦岭等骨干电源工程,积极支持陕南电源项目建设,优先发展西安、咸阳、杨凌等城市热电联产,大力推进铜川、黄陵、府谷等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启动实施抽水蓄能电站和核电项目前期工作。新增电力装机3500万千瓦,总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
3.油气。
加快老旧油田改造,推广高效增产采油技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力度,在抓好原有区块扩边勘探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油气区块,实现子洲、米脂和杏子川的规模开发,实质性推进镇巴油气田勘探并及早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境外勘探开发,确保资源有序接替。石油、天然气产能分别达到4700万吨和3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建成全国第一油气大省。
4.现代化工。
发挥资源优势,运用先进技术,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神华陶氏榆林煤炭综合利用、延长延安煤油气深度开发、靖边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重大资源转化项目。按照循环经济模式,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加快煤制甲醇制烯烃技术产业化,构建煤制油气、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醋酸四大产业链,支持地方发展配套产业,促进兰炭生产上规模、上水平,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工产业园区,占领行业发展制高点。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形成综合化工产能4000万吨以上。
二、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运用先进技术,加快改造步伐,推动重大装备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推动骨干企业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推动主体产品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的龙头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1.输变电设备。
适应国家特高压、超高压重点输电工程建设,以大功率晶闸管等核心技术为支撑,重点发展1000千伏交流、±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以重点园区为平台,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巩固提升高压输变电、低压配电等优势产品,增强成套和试验能力,促进产品智能化。
2.汽车及零部件。
发挥关中汽车产业集群龙头作用,重点发展重型卡车和轿车,大力发展客车、专用车、微型车,加快混合动力车产业化。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集成,推动整车升级换代,扩大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安全气囊等关键零部件生产规模,实现汽车电子产品系列化、多元化。
3.数控机床。
以数字化、大型化、高速化为重点,做强做精三轴以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镗铣床等整机产品,不断扩大功能部件、大型铸件、精密数控刀具等优势产品规模,积极实施高档数控机床科技重大专项,开发柔性制造、精密成型、超精密微机械等先进适用技术,增强自我装备能力,嵌入全球制造链条,形成技术创新网络,凸显集团优势。
4.能源装备。
大力发展石油钻机、修井机、连续油管等产品,加快开发海洋平台钻井装备、海洋用管、钻机电控系统、空气钻井装备。开发智能化千万吨级电牵引采煤机,实现可移动矿用救生舱规模化生产,扩大掘进机、运输机和液压支架配套制造能力,建设大型煤炭综采设备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和核应急发电机组、核级压力容器等。
5.化工装备。
以轴流压缩机、大型空分装置以及大型非标设备为依托,增强高压厚壁设备和特种材料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加快发展加氢反应器、精馏塔、闪馏罐、真空蒸发结晶器等大型反应装置。全面提升系统集成和总包水平,实现大型能源化工非标设备本地化制造。
6.工程机械装备。
突出发展连铸设备、重型锻压及后处理设备、液压挖掘机、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摊铺机等产品,积极开发板带冷热连轧、涂镀层加工、高速线材精轧等大型冶金成套装备和多功能工程机械主机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开发关键零部件,提高配套生产能力。
7.轨道交通装备。
加快掌握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重点发展适应高速重载要求的铁路罐车、集装箱专用起重机、铁路铺架设备、道岔及转换系统、列车集中轴温报警器等高附加值产品。完善时速250-350公里高铁接触网和城轨供电刚性悬挂系统的开发制造,实现电气化产品系列化。
8.轻工装备。
集中发展新型纺织机械、光机电一体化和特种工业缝纫机、涡旋压缩机、机组式凹版印刷机、柔性版印刷机等产品,加快研发农副产品加工及农业机械装备,扩大中高端轻工设备市场份额。
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突破激光、创新药物、信息通讯、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业化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
1.航空航天。
以国家大飞机项目为带动,依托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和五个园区,增强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机载设备配套能力,加快大型运输机、新舟和运八系列飞机、通用飞机产业化,构建集研发、生产、试飞、检修、外包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围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加快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重点培育民用卫星应用产业和特种技术产业,促进航天主导产业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协调发展。
2.新材料。
重点发展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构建钛及钛合金、高性能碳纤维、硅材料、金属铌钽、钼及钼合金等产业链,积极开发稀土资源,建设宝鸡“中国钛谷”和商洛“中国钒都”,打造西安、安康、汉中、商洛等新材料基地,形成“一轴四极七园”的发展格局。
3.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
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和生物质能,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形成太阳能电池材料、专用设备研发、电池组件生产的产业链条,构建以西安为龙头,商洛、咸阳、渭南产业聚集区等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陕北百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推进陕南水力资源和关中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在吴起、黄龙、宁陕等地规划布局一批生物质能源项目。研制开发电动汽车和码头牵引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
4.新一代信息技术。
适应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变革,积极发展物联网、软件与集成电路、通信、半导体照明、平板显示和激光等产业,着力突破嵌入式软件、感知芯片、导航芯片及高功率激光器等关键技术,加快半导体、软件新城、通信、激光、物联网等示范园区建设,建设国内一流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5.生物技术。
实施创新药物、现代中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检测试剂和生物育种等产业工程,加速生物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组建生物医药研究院,加快建设陕南原料药种植加工基地和西安、杨凌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努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外包基地。
6.节能环保。
大力开发水污染防治、工业废弃物处置、除尘脱硫脱硝、环境质量在线监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等技术与装备,培育环保技术、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型企业,建设西安经开区大气污染防治、宝鸡高新区节能锅炉与固废综合利用、渭南经开区环保设备等十大示范园。
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下大力气改善品种质量、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培育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有色冶金。
加大勘探力度,加强资源整合,实现规模开发。采用先进工艺挖掘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潜力,提高尾矿、熔炼渣和余热余压余气的综合利用水平。运用循环经济模式,形成铅锌-纳米氧化材料、煤-电-铝镁合金、硫铁矿-硫酸镍-镍材、钒矿石-氮化钒-钒电池等产业链条,推进铝电联产,加强黄金开采-选冶-精深加工一体化。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优特钢产品比重。
2.建筑材料。
加快淘汰落后水泥产能,推广高固气比水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提升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在陕南、陕北适度布局消纳工业废弃物水泥项目,支持新上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泥生产线,积极发展商品混凝土、大型水泥构件制品等下游产品。推进氟化工、石英石、重晶石、石墨等非金属资源的深加工,搞好粉煤灰综合利用。建设铜川新型建材基地和宝鸡、安康、神木陶瓷工业园区,实现新型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在线镀膜玻璃、玻璃深加工产品和复合环保装饰材料规模化生产。
3.食品加工。
以果蔬、乳制品、肉制品加工和烟酒制造等产业为重点,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比重,建设世界浓缩果汁基地、全国乳制品基地和西部肉制品基地。依托小杂粮、红枣、核桃、魔芋等发展特色食品。加强食品安全能力建设,构建行业诚信自律体系。
4.纺织服装。
重点发展高档面料、功能性面料、床上用品及家用装饰、服装等产品,提高印染和后整理等配套能力,增加产品门类和附加价值,实现多元化、复合型发展。加快建设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推动建设咸阳纺织服装、安康丝绸加工等产业基地,支持发展传统手工纺织产品,努力振兴纺织业。
5.建筑业。
大力发展房屋建筑业,提升市政、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专业施工能力,增强建筑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做大做强总承包,做专做精专业承包。完善工程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着力培育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修装饰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综合型和专业型相协调、大中小相促进的格局。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西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相应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农村,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运用现代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1.现代物流。
依托区位及交通枢纽优势,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用物联网等现代管理手段,建设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智能化运作的现代物流体系。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三大平台、五大体系、七大园区”。强化宝鸡、汉中、安康、榆林等重要物流节点,推进咸阳空港物流园建设,形成运转高效、畅通便捷的大物流格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依托供应链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把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物流园区。
2.旅游。
彰显“山水人文、大美陕西”形象,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系列品牌。突出抓好秦始皇陵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法门寺文化景区、延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帝陵等著名景区建设,加快培育秦岭生态旅游带和黄河文化旅游带,积极发展民俗风情、科教观展、温泉疗养、乡村、工矿等特色旅游。创新景区开发建设机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开发系列产品,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建设旅游经济强省。
3.金融。
建设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浐灞金融商务区,增强国际资本融通功能和区域辐射能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增设网点、拓展业务,吸引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陕发展,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积极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稳步发展期货、基金、信托、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典当等金融服务。着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鼓励企业整体上市和再融资。培育壮大保险市场,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鼓励支持企业债券融资,促进设立产权交易市场。
4.房地产。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满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调整商品房供给结构,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比例及土地供应,稳步扩大住房建设规模,积极培育发展县域城镇房地产业。完善住房信息系统,加强一、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调控,规范物业管理,强化中介服务,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5.商贸流通。
推进大型专业市场和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加快城市商业广场、特色商业街、商贸聚集区建设,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等社区商业发展。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工程”,为农民提供便利、安全的生产生活服务。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型服务业态,提升酒店、餐饮接待能力和水平,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餐饮。大力发展会展业,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开发互联网增值服务,壮大会计、审计、法律、职介等中介服务业。
产业化道路 篇11
赵 昊 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杨 春 金算盘软件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苏 义 北京龙拓互动国际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王秦岱 华友世纪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主持人:姜奇平
黄鸣:彻底的蓝海战略——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有五个特征。
第一,没有显性需求。在产业处于朦胧当中,或者是在超前的五年时间当中,没有可精确描述的。
第二,没有定型的设备、技术、产品以及服务。以太阳能行业为例,90年代初,生产核心部件,以及服务、技术、产品、市场、模式一概都是空白,后来才逐渐地提升。
第三,没有参照。汽车、冰箱、彩电、计算机等等这些产业,都有国外的大规模的引进。太阳能这个产业,国外是没有的,国内也没有参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靠的完全是系统创新。
第四,没有政策。我们国家只要有产业,就有产业政策,包括贷款、科技投入、扶持等各方面都有产业政策,而新兴产业则要忍耐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寂寞。
第五,没有成熟的上游产业链。上游产业链甚至比下游产业链的技术、水平、保障、体系更强,比如飞机发动机,最起码是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太阳能没有。
最后到什么程度呢?从终端产品一直往上游推,一直推到核心原材料,别人解决不了,我们全部自己解决。
关于新兴产业崛起的条件和出路,有七个点。
第一,信息产业基本上基于时代、社会、大众的未来需求,这个隐性需求实际上是非常紧迫的,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看到,等到需求到了跟前的时候,有显性直接的要求的时候才看到。
第二,产业的先驱者敏锐地感觉到并坚决地抓住这种需求。这里面有一些机会,但是也有一些陷阱。
第三,开拓创新能力的建设成为成败关键。实际上,新兴产业本身就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你开垦后有了市场,一大堆拓荒者立即就会跟上来,市场开始紊乱,这时候蓝海变成了红海,怎么办?实际上就是你自己要超越、要提升、要飞起来,或者你迁徙,迁到更深的、更广的蓝海当中去。多次超越,培养了你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无竞争即超越竞争的战略。真正的蓝海思维,就是下雨打伞,缺什么补什么,补的过程就是超越的过程,这样你就逐渐地提高了自己的竞争能力。
第五,拿来主义。要拿来,去学习,去照搬。
第六,就是高起点、高标准。新兴产业不是说老百姓可以像接受新生儿一样的低要求,来接受你的标准、服务、产品。因为他习惯于舒适、高智能的服务,所以他反过来对你这样要求,而且提得更高。
最后,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这不是在技术专利圈地,而应该是品牌圈地、文化圈地、网络圈地、专业圈地等等。
赵昊:商业模式并不是我们终极的追求
我第一次听到商业模式是90年代末在美国,美国的网络泡沫慢慢起来的时候,大家热衷于谈论这个话题。以前商业模式很简单,我有一个产品,我卖给客户,客户给我钱就完了。等有了新技术以后,事情变得很复杂,新技术产生新的市场,产生很多变化,把以前的东西都颠覆了,有了这么一个变动之后,我们可能有新的方式应对这种变化。
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情况,中国是处在一个巨变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在巨变,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原因,同时我们新兴行业也在中国产生着很大的变化。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以前在美国的时候,也在用手机,就是偶尔通通电话而已。在美国,我听说有短信这个东西,也只是年轻人在用。2004年我回国的时候,我还只会看短信,不会发短信。而几个月后,短信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很多SP网络、无线传输等新兴的东西,都是在中国,或者在亚洲这个环境中产生的。所以当我们谈到商业模式的时候,我觉得中国新兴行业的企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商界传媒举办的最佳商业模式评奖,长江商学院提供了很多智力资源的支持。但是,商业模式只是我们的一个手段,而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我们的企业最终是要产生价值。新兴行业往往体现在技术表现,技术本身是我们的产品,也能给客户带来价值,或者技术是我们提供价值的一个主要手段。技术本身尤其在我们高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它的寿命是很有限的,比如2001年网络泡沫的时候,雅虎如日中天,我当时的邻居,说在雅虎股票赚的钱,比他工资多一倍。当然我们今天来看,因为有了谷歌,雅虎以前的技术落后了,被更新的东西取代了,雅虎遇到了大问题,因此把创始人杨致远重新找回去做CEO,这是5年间的变化。那么5年之后谷歌的商业模式,是不是还会在市场上有这么大的份额,有这么优秀的表现?我不敢说。说不定会有更新的技术,或者更新的商业模式出来取代谷歌今天的地位。
回过头来,我们看今天的论坛,我们主要谈的是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或者在新兴领域里面,高科技公司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的竞争能力。比如因特尔可以开发出越来越快的计算机芯片,但是很多时候,技术本身并不能充分保证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多的还是从商业的运作模式上,根本来讲,还是考虑我们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新兴领域的企业尤其要思考的。
杨春:全新的赢利模式——全程电子商务
我认为赢利模式的实质是客户价值的创造模型,它的上游有它的供应商,它的下游有分销商,它的终端有客户,这就形成了一个供应链。这个供应链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价值链,就是创造价值的一个链条,链条的上游对下游创造价值,下游再为上游创造价值,形成一个无限的循环网。
“全程电子商务”这个概念在中国是金算盘2005年第一个提出来的。2006年7月,我们开发出了中国第一个全程电子商务平台。我们认为,它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产生的复合型的一种赢利模式。
金算盘最早的时候做财务软件,之后做ERP,现在在做ERP和电子商务的相互融合,创造一种新的模式,这就是全程电子商务。ERP面临的挑战是,它只是企业内部管理,没有管理外部的,即使它涉及到了比如供应商的管理、客户关系的管理,它也只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它并不是从整个供应链上面来设计这个软件。
现在中国的电子商务,虽然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是它只是一个简单的电子商务,就是在互联网上实行交易的一个前端的工作,就是买家找到卖家,卖家找到买家,他们做一个介绍。相当于做一个“婚姻介绍”,就是说一个单身汉,给你介绍一个朋友,是这样一个阶段。
而企业成熟的阶段和交易的后期,实际上都在中国目前的电子商务服务之外。传统的电子商务只涉及到外部,并没有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相衔接。另一方面来说,其门槛是非常低的,这就造成了低水平重复的同质竞争。尽管如此,它还是给用户带来了价值,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它处于低级状态。
如果把ERP和电子商务加在一起,马上会发生一个本质的变化。把过去的ERP实行改造变成eERP,从原来的扩张到管上游、管下游,可以全程支持电子商务,可以和电子商务融为一体。这是全程电子商务的一个基石,它就使得我们这个ERP是基于供应链的管理,就是把供应链上面的经销商、企业、供销商、客户这四个联系起来。
实行全程电子商务之后,它就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马上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个供应链上的上中下游的企业与另外供应链上的企业竞争,把单打独斗,变成“打群架”,“打群架”必须协同,必须优势互补,必须资源共享,必须要有规模,才打得过。全程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可以理解为一个核心,就是以e-ERP为核心,将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融为一体。
苏义:一个新产业的商业模式必须是低买高卖
我对商业模式的体会是:无论是哪种模式、哪种方法,我们的商业行为,都是买和卖构成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低买高卖是一个商业模式最根本的一点,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我个人认为,在商业社会中,没有蓝海,或者不等你介入的时候,蓝海就迅速变成了红海。我们面临的基本上都是红海,我们应该怎么办?一个商业上的办法,也是被过去中国几十年、几百年很多事证明的,就是变革或者革命。我们想办法,把现在已经是红海的东西改变掉,把一些既得利益的资源拿过来,变成我们的资源,有可能我们成为了利益的既得者,我们可能获得比较不错的资源。
以我们的业务举例,龙拓主要做互联网广告和营销,我们基本上算贸易公司,卖广告的,只不过我们通过一些手段和我们自己的一些工具,以及互联网的方式在卖互联网的广告,因此得到一个比较不错的发展。
龙拓互动主要从事智能营销领域,第一,我们想办法做一些所谓智能营销或者智能传播,我们想办法把现在互联网上一些广告表现方式变化一下,提升一下,使这些广告在资源不变的情况下,使它的效率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效率包括它的数据、性能、规模。在这样的情况下,无形之中降低了我们的成本。我们相同的资源、相同的成本消耗下,我们降低了8~10倍的成本,获得了8~10倍的效益。
关于变革和革命,我们现在从事效果营销,谁都知道直接、简单、方便地卖一些广告形式,按照过去传统的报纸、杂志,时间、位置这样去卖广告,这样很好,服务的成本很低,服务的难度也低,我们压力也小。但是如果那样卖的话,对我来说,人人跟我是同质化的竞争,如果稍微变一下,我给他的营销往上走一步,我用效果营销,甚至比百度的点击都往上走一步,比如按TOP付费的广告,按订单的广告付费形式,这样大大降低了我们的销售难度,使得我们有非常多的客户,非常认同我们的广告产品,无形中使我们的规模扩大了。而且我们放到既得资源的竞争对手当中去,我们在没钱、没资源当中就会脱颖而出。
王秦岱:商业模式大多是成功以后总结出来的
我觉得商业模式大多是成功以后总结出来的。在成功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或者在他做出来之前,也说不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我曾经参与亚信的融资上市,我相信亚信的最早创始人应该有更深刻的感受。我们经常讨论什么是商业模式,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在华尔街受欢迎。我们争取做最早去纳斯达克上市的民营企业,当时通过和投资人谈,有一个感觉,做硬件的不如做软件,做软件的不如做服务。
当时实际上是他们帮助我们共同总结出来的。因为做硬件投入的人力、物力非常大,而做商业的软件,软件做出来了,一次性成本摊销完成了,再卖软件就是你的利润。
为什么做服务好?可能大家都用手机,电信服务的特征是:如果我提供的服务你比较满意,你每个月都会使用我的服务,这就叫做再生性的收入。
当时我们总结的结果是,亚信从系统集成,卖硬件要向软件跨越。在软件上我们很希望去做服务,当时我也非常希望将来有一天去做服务。最后,我离开亚信,来组建华友,就是为了做电信服务。
这里面又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商业模式是什么?当时我们做了移动增值服务的软件平台,因为我们预测,2.5G的无线上网的价值链在两年以后形成,两年前做准备,可能在价值链形成的时候,你就可以把你的软件平台卖给中国联通或者中国移动。
这个东西想得挺好,计划刚开始我们自己投资做这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去融资。在中国联通总部,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最后把我们自己的系统装进去了。在中国联通装进去了以后,再怎么装也装不下去了。于是我们在两个半月内组织了一个45人的队伍,做各种各样的服务,都是从别人那里拿来内容,转换成无线上网模式,提供给所有的手机用户。我们没有想到,实际上最后是我们这个服务——而不是软件出租服务——一下子火起来了。过去的几年,SP一下子火起来了。我们是最早的一家做无限增值服务的企业,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起来了,两年就赢利了。两年半的时候,赢利达到了1800万美元,后来我们就上市了。
所以我想,商业模式这个东西,第一是你自己做出来,是你在你自己向前发展的时候,根据你现实的情况,你自己的资源、能力,以及周边的互动情况,你看你自己从哪里能够走出来,一旦你走出来的时候,我想自然会有人帮你总结出来,你是按照什么商业模式走出来的。
商业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SP在2002年,我们是第一家,坚持了一段时间开始收费后非常成功。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这个市场就冒出了几百家提供商,用了一年时间就达到了几千家。我们的市场占有率从100%,下降到只有30%左右。很简单,在中国永远是红海,但你哪怕走快半步,这半步还是有效果的,我们有初步的积累,在纳斯达克上市,有了8000万美金的资金。
产业化道路 篇12
面临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现代物流产业出现并迅速发展, 将道路货物运输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道路货物运输, 作为完成全程物流最后10公里的唯一运输方式, 为适应社会需求开始不断发展变化。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道路货运产业在发展相对成熟之际, 迎合现代物流需求迅速转型, 进一步形成融合了新产业要求的、效率较高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而我国自1949年建立新中国以来,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运输业完全由国家垄断经营。在国有垄断和严格的管制下, 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零担运输体系。但由于缺乏竞争, 效率低下, 整个行业运力紧张, 有效供给不足。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道路货物运输业逐步全面放开, 几乎由过去的国家完全垄断经营直接进入完全竞争状态。市场开放虽曾一度带来过行业效率的提高, 但90年代后期行业发展进入过度竞争状态并持续至今, 没有形成行业规模经济, 也没有形成相对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
2005年, 根据加入WTO的承诺, 我国国内物流市场对外资全面放开, 作为国内物流市场主要载体的国内道路货物运输产业开始直面发达国家物流寡头的竞争。经过三年, 一方面, 国内道路货物运输产业小散乱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市场结构仍然呈原子型, 企业规模偏小。并且根据相关咨询机构调查, 行业整体利润率非常低, 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另一方面, 为适应物流个性化要求, 道路货物运输开始出现专业化分工并形成相关细分市场, 崛起的民营道路货运企业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占据相应市场份额。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逐步规范的市场经济体系中, 我国道路货运发展迅速而又问题重重, 暗流涌动却变迁迟滞, 行业管理无所适从, 公共政策供给不足, 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面对挑战。
作为面对终端客户的道路货物运输产业虽然并不如能源等行业直接关系国家战略安全, 但是基于运输业典型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 各国政府历来对运输业实行相应管制。同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物流产业的全面对外开放, 发达国家物流寡头凭借巨额资本投入和全球网络能力将在我国迅速布局, 可能因此影响我国相关工商产业布局, 干扰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实施及地区经济发展。
面对这一现状, 政府部门迫切需要了解行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和问题所在, 并通过相应公共政策供给引导资源配置,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社会福利, 保障国家基础产业健康安全的发展。
理论研究现状
但是面对紧迫的现实, 道路货物运输行业的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这与运输业的特殊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 运输问题就一直受到关注。运输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运输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主要的原因是运输业具有很强的行业特点。长期以来, 一般经济学以新古典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 这种分析框架需要较为严格的假设前提。而相比一般工商业, 这些假设在运输领域更加不适用, 生硬地平移新古典经济理论对运输业进行研究, 其分析结果与现实距离十分遥远。
近年来, 随着经济学, 特别是微观经济学领域新分析工具的不断出现, 为运输经济学的规范分析提供了相对比较理想的理论工具。同时, 运输业的复杂性及其迅速发展, 也产生了越来越多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 这些都使得运输业成为检验多种经济理论的较好场所之一。
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运输业历来是产业经济学家重点关注的对象, 各种理论也对运输业的产业组织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 由于运输业产品的极端多样化, 现有的一些经济学基本理论在“移植”过来对运输业进行研究分析时, 其研究深度、概念界定、使用数据统计口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 在运输业内部的细分市场中, 相关产业组织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其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与这些运输方式特定的技术条件相关联的产业组织问题上。而对公路运输产业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很少。
与复杂的铁路和航空运输技术条件相比, 公路运输网运结合的程度相对较低, 传统理论认为其自然垄断性不强。与之相对, 国内外对公路卡车运输的产业组织研究也相对较少, 并且大多偏重行业自身技术经济分析, 如车型选择、运力配置、载重率等经济效益分析。同样地, 由于对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特殊的技术经济特征认识不足, 仅有的相关理论研究中概念混淆情况较常见, 对道路货运的市场界定存在误区, 相应提出的公共政策和监管建议在指导性和操作性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 难以在促进产业进步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上发挥作用。
特别是, 我国道路货物运输产业发展的过程与世界其它各国有明显不同的轨迹和特征, 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道路货物运输产业进行深入、创新的研究, 以揭示其发展规律, 指导产业健康发展。而目前国内对道路运输业理论研究严重不足, 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检索, 发现与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组织相关的研究文献仅96篇, 而严格意义上的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组织研究文献只有10多篇。大部分文献是对产业现状的局部问题的描述性研究, 系统全面的产业组织研究文献到目前还没有。
笔者对近百篇文献进行整理, 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行业管理者从管理角度出发对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企业规模等问题的初步研究, 主要是现状描述性研究。从道路运输管制及各国道路货物运输管制政策介绍角度对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组织有相关简单的阐述。有关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组织的相对深入的理论研究。
综上所述, 就国内对道路货运产业组织的研究成果来看, 总体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系统的理论研究较少, 尤其是对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的系统理论研究的文献,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紧扣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的特殊属性研究较少, 绝大多数现有文献只是用产业组织理论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平移;有一定的静态研究, 没有建立基于动态的产业演进中的产业组织研究;数据严重匮乏, 定量分析很少。
研究思路
根据我国道路运输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理论研究的不足, 我们选择传统产业组织SCP范式作为基本分析框架, 对我国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的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全面剖析, 以期提供我国道路货物运输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需要强调的是, 尽管传统SCP范式相对陈旧, 但其理论体系相对完整, 适用于描述一个产业的整体面貌。并且就我国道路货物运输产业而言, 至今尚无有关该产业的产业组织方面的系统理论研究。
但是鉴于道路运输产业的特殊属性和技术经济特征, 在借鉴SCP的分析框架对我国道路运输产业组织进行全面分析时, 必须密切结合道路货物运输产业技术经济特征, 将产业组织的一般分析嵌入道路运输产业的特定框架, 而不是理论的简单平移。
同时, 由于我国道路运输产业发展的特定历史与所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道路运输产业发展的一般历程都不一样,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分工与专业化发展对产业组织变迁影响重大。因此, 在分析我国的道路运输产业组织及其变迁时, 将有关分工与专业化理论融入SCP分析框架, 构建我国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的动态SCP分析框架。
【产业化道路】推荐阅读: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10-11
石油产业融合文化产业07-03
产业化联盟07-15
动漫产业化07-15
体育产业化07-21
产业化项目05-08
产业化育种05-13
产业化水平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