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会计人才

2024-08-08

法务会计人才(精选12篇)

法务会计人才 篇1

一、引言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为科龙电器偷梁换柱, 华寅会计师事务所为银河科技李代桃僵, 天职孜信会计师事务所为ST天一围魏救赵, 深圳鹏程会计师事务所为ST金荔瞒天过海等等。这些严重违规的财务舞弊案件一一曝光, 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要求赔偿损失的民事诉讼不断增加, 股民越来越多开始关注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审计的公正性。究竟财务丑闻该由谁负责, 怎样防范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帮凶, 怎样识别财务报告的真假, 怎样确认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的过错, 怎样明确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的过错和投资者的损失之间有没因果关系存在, 如果有因果关系存在, 又应该怎样确定赔偿金额等等。这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和会计专业知识密切挂钩的法律问题, 经常让法官和律师们无可奈何,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法务会计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会计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会计理论的创新能够促进会计实务的创新, 会计实务的创新又可以进一步激发理论理论的创新, 会计理论创新与会计实务的创新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共同朝前发展。理论创新和实务创新都需要人才创新, 即必须具备创新型人才。所以, 研究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不可否认的现实意义。

在目前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中, 发现了一些问题, 应当引起广大培训机构、高校的重视, 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培养出能符合市场需要的法务会计人才。

二、我国高等院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高等院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手段落后

各高校对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尚处于摸索、探讨阶段, 课程设置比较简单, 课程体系多停留在会计课程和法学课程的简单叠加, 缺乏有机交叉融合。

三年制大专院校法务会计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法务会计、审计学基础、财务审计、审计技术方法、会计电算化、经济法、税法、诉讼法、证据调查、会计综合实训等。这样的课程设置根本无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法务会计人才。四年制本科高校法务会计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涉及面更广, 包含了会计学、审计学、法学三大专业领域, 二十多门专业课程。课程繁多, 任务太重, 涉及专业面太广。在本科阶段, 学生很难做到真正掌握和融会贯通, 应用水平也很难通过丰富的实战训练而得到真正的提高。

目前不管是大专院校还是本科高校, 由于师资人才短缺和水平所限, 法务会计课程的设置, 可以说就是会计学和法学课程的简单叠加, 还交叉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还远远不够, 更谈不上有机融合交叉学科知识。以目前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 既无法出产合格的会计师, 也无法出产合格的律师, 更不可能出产合格的法务会计师。

(二) 高等院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散乱

我国目前已经有一批政法学院、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致力于培养法务会计人才, 开办的学历教育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 暂时还没有法务会计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按照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七种院校。

1.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把司法会计课程设置为本科教育的必修课程。———在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开设法务会计课程。

2.河北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开办第一届会计学法务会计专业;渤海大学2007年在财务管理专业中也设置了法务会计方向;云南财经大学2000年、云南财贸学院2001年在会计学专业中增设了司法会计专业方向, 其中云南财经大学2004年将司法会计方向直接提升为法务会计一级专业设置;2010年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会计学专业中增设法务会计专业方向。———在会计学专业或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设立“法务 (司法) 会计专业或方向”。

3.渤海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在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开设“法务 (司法) 会计方向”。

4.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2003年开始招收法务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开设法务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

5.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吉林大学、渤海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等。———在法学专业或会计学专业中开设法务会计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

6.复旦大学2005年招收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MPAcc) 学员中, 在全国高校首次开设了“舞弊审计与法务会计”专业, 随后,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中相继开设了法务会计专业。———在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教育。

7.中国政法大学开展面向会计师、审计师、内部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各类商务调查事务所从业人员、在校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方向的大学生与研究生的法务会计职业培训。———独立开展法务会计职业培训。

可以这样讲, 各个高等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各行其是、自我发挥、自主发展, 都在探索专业培养途径, 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比较规范的、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效果也就不如人意。

(三) 毕业生升学、就业受阻

在教育部公布的目录中没有法务会计学, 毕业生考研时无法选择法务会计, 只能选法学或会计。就业时, 只能要么是法学人, 要么是会计人。但是, 知识结构不如真正的法学人或会计人, 毕业后三到五年还必需花比别的专业更大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 成为一个法学人或会计人。严重影响学生就业的选择。

三、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科属性还没有确定。法学界认为, 法务会计从属于司法会计, 司法会计是法学的一个分支, 司法会计活动是一种属于法律行为的诉讼活动;会计界认为, 司法会计从属于法务会计, 司法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 司法会计活动实质是会计在司法活动中的应用, 是属于会计行为。归根结底, 就是还没有区分清楚司法会计与法务会计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学术界至今依然纠缠不清, 这种纠缠成为制约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瓶颈。

2.法务会计专业还没有正式得到国家教育部的认可。法务会计是新产生的专业, 还没有被正式列入国民教育专业目录, 在各个高校尚处于自由发展时期, 各层次法务会计学历教育模式散乱, 开设的院校较少, 远远没有形成规模化, 还需要发展壮大, 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走向稳定和成熟。

3.严重缺少合格的专业教师。教师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担, 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 又谈何人才培养呢?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目前, 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 承担法务会计教学任务的教师, 要么是会计专业教师, 要么是法学专业教师, 既精通会计学、审计学, 又精通法学、侦察学、犯罪学、证据学理论与实务的跨学科复合型教师基本没有。

4.教材严重落后于教学的需求。市场上法务会计教材稀少, 缺乏研究性的文献, 其中一些教材无非是舞弊审计学教材的翻版, 法务会计的研究、教材的编写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其结果就是学生读完了该专业, 认为被忽悠了, 法务会计学其实是不如会计学, 舞弊审计其实是不如审计, 还不如直接去学会计或审计。

四、解决的方法

(一) 科学定位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 以人为中心, 以成果为标准, 从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办法。如果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那就是取得目标成果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门新兴的复合型边缘学科, 要求培养出综合素质的人才。美国会计学家贝洛各尼这样描述法务会计人员, 他说一名称职的法务会计人员应该是1/3会计人、1/3调查人员、1/3商人。这就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二) 运用双师型教师职业教育的手段培养法务会计人才

双师型教师本来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 服务于使用操作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法务会计也是属于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完全适合双师型教育模式。目前我国接受法务会计培养的人群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和律师。这两类人群由于知识和技能的单一性, 经常会深感力不从心, 迫切需要充电。

已经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教育的院校, 双师型教师可以由高校专业教师和参与培训的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律师、审计师、注册会计师来担任, 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会对高等学历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种培训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双师型教师的短缺问题。通过高校专业教师授课, 可以丰富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和律师的理论知识;通过律师、审计师、注册会计师讲解亲身经历的典型案例, 让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感同身受实战现场, 获取实战经验。这样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是培养法务会计人才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途径,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法务会计教师和法务会计师的职业素质水平。

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面向律师、审计师、注册会计师以及在校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 开展法务会计双向职业培训。

(三) 大力加强法务会计教材建设

目前在美国已经出版的法务会计教材不下十余种, 归纳为以下三个大的方面:舞弊的预防与调查、诉讼支持与损失计量、证据的收集与管理。目前中国仅有三本法务会计的教材出版, 这三本教材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的《法务会计基础教程》 (王卫国、赵荣信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3月出版的《法务会计高级教程》 (张苏彤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出版的《法务会计概论》 (黎仁华主编) 。我们应该研究国外法务会计教材发展变化的新动向, 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 及时修订与编写与国际法务会计教育接轨且适合我国特点的高质量的法务会计教材。

(四) 培养高水平的法务会计师资人才

吸收以往司法会计的研究成果,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大力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务会计老师, 克服浮夸风气, 踏踏实实做学问。承担法务会计教学任务的教师不能仅局限于高校内部, 更应该与税务局、法院、检察院、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和资深教师现身说法、因材施教, 从教的法务会计老师应具有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多重身份, 切实培养能使人教学的法务会计老师, 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法务会计教育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五) 加大法务会计专业的社会宣传力度

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尽快进入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 让社会各界了解、知道该专业人才的特点, 掌握的专业知识, 让该专业人才更好地为广大有需要的部门、单位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法务会计在我国还是一个处于新生阶段的专业, 还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和努力。法务会计是我国司法会计积极的有益的补充, 它将会以全新的服务模式, 以专业的执业技能和科学完备的服务体系为企业、社会各界提供更加专业、科学、客观、权威的法务会计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玉兰.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方案研究[J].会计之友 (下旬刊) , 2009 (1) .

[2].黎仁华.论我国法务会计的理论要素[J].会计之友 (下旬刊) , 2008 (5) .

[3].盖地.适应21世纪的会计人才——法务会计[J].财会通讯, 1999 (5) .

[4].李若山.法务会计——二十一世纪会计的新领域[J].会计之友, 2000 (1) .

[5].盖地, 张敬峰.法务会计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 2003 (5) .

[6].戴德明, 周华.法务会计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1 (3) .

[7].李若山, 谭菊芳, 叶奕明.论国际法务会计的需求与供给————兼论法务会计与新《会计法》的关系[J].会计研究, 2000 (11) .

法务会计人才 篇2

公司法务部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管理好法务部的人才。那么法务部人才管理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法务部人才管理就是法务总监对法务部的员工进行培训、监督、批评、奖励和指导的各种方法和方式,来实现公司的各项目标。在本文中,我主要想谈一谈法务部人才管理的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以及法务总监进行人才管理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法务部的“老化”的问题。就是法务部成立多年之后,法务部的老员工职务提升了,薪金也不断提高。但是,工作的内容却没有变化。这对法务总监来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些老员工在熟悉的领域是能非常出色的完成工作的,因为他们在特定的方面,或者说特定的领域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而法务部员工薪金的增长,在很多公司是由他们的工作年限来决定的。这样就带来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老员工的业务水平没有得到横向的扩展,也就说工作能力相对单一,另一个就是公司给重复的工作付出更多成本。简单的说就是对老员工和公司都是不利的。当老员工看到他们在律师事务所的同学、同事由于执业能力提高,收入越来越高心理就容易产生不平衡。很多法务总监解决这个问题用的方法是:给法务部的员工提供培训,引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设备和技术,还有就是把一些日常的法务部工作外包给律师事务所。这是因为老员工职位高了,薪金高了,不会象新员工那样积极的寻求职业上的发展。

下面我要谈谈一些公司法务总监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做法。美国有个知名法务总监就提出来:给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是对法务部的工作进行重新安排。法务总监的工作就是要让所有的法务部员工能够在法务部进行交叉培训或者内部轮岗,让每个员工都动起来。让法务部的人才能够到需要的岗位上去。法务部需要的是“多面手”。他每年都在法务部组织召开一天的务虚会议,以解决每个员工的业务安排、培训的问题。除此之外,我认为法务总监还可以结合公司法务部的实际情况使用一些更激进的方法——就是薪金与能力挂钩。就是说如果一个员工能力没有提高,也就是说他在法务部的工作单一且不能胜任其他岗位的工作,那么该员工的薪金就保持不变。这样做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把法务部各个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制定的比较详细具体。同时,也要对能力专长做出明确的说明。法务总监使用这种能力模式时,只要一个员工展示了他的新的工作技能并能胜任相应的岗位,该员工就能够有加薪的机会。否则,该员工只能是干同样的工作,拿不变的薪水。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该员工的薪水实际上是下降。这种方法对员工是有激励作用。例如,一个员工原来是做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提高,并结合工作实践,他能够处理公司并购相关的法律事务。这就是员工的能力提高。

法务总监在预算不变甚至减少,又不能给法务部员工提供升职机会的情况下,如何去调动法务部员工的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务部到了人员相对稳定,预算有限的情况,或者是遇到金融危机,预算突然减少,同时一些老员工不退休,也不跳槽。在这样的形势下,法务总监又该怎么给法务部的人才奖励激励,从而提高员工的士气。很多法务总监给出的回答是:让法务部的员工保持对工作的兴趣,扩展他们专业能力。

而我认为给员工一个适当的头衔,对法务总监而言是一个很实用的,可以灵活运用的奖励方法。例如,有的公司就给法务部的员工中的三分之一头衔,也取的了不错的效果。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该公司的具体做法就是把法务部的职位分成三个等级,例如,法务总监下面是法务经理,再下面是法务专员,接下来是法务。在过去减少公司的头衔,减少公司的层级,使公司的管理扁平化是一种管理趋势。但是,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似乎是反过来了,公司给员工的头衔也多起来了。什么原因呢?就是说如果你不能该员工增加薪金,你最少可以给员工一个头衔,体现公司员工的重视。但是,请注意了,如果头衔授予,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没有对头衔含义、职责给出说明,法务部的员工可能会对头衔认识不清,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研究显示,在很多职业中,让个人承担更多工作职责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当然这要与简单的让员工多干活区别出来。例如,在裁员之后,法务部留下的员工要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法务总监在法务部有人离职之后,就要把离职人员的工作任务分配给其他员工。过几个月看看他们是否能够承担起这项工作。这种工作重新分配的做法可以使工作有效率的员工分清楚工作的轻重缓急,会选择先完成最重要,最急迫的工作。使员工得到认同,提高能力。

法务总监管理人才的另一法宝,就是培训。如果法务总监能经常给员工提供职业能力培训,员工的工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会认为在法务部工作有意义,对公司有归属感、认同感。然而,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多公司的法务总监只重视员工在法律领域的培训,而忽视工作技能的培训。例如,很多公司的法务总监会聘请老师来提高员工的文书写作能力。而不会去培训员工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所以法务总监要认识到,一个称职的律师,不一定就是个优秀的管理人员。这一点也是很多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经常抱怨的事情。

在大型公司或企业中,法务部员工经常要与不同部门的同事合作,而且跨度很大,这样可以检验和提高法务部员工的工作能力,能看到他们是否可以胜任其他部门的工作,可以成为复合型人才,成为公司的中坚。对法务总监而言,这种职责的变动可以增加管理层的满意度,是法务部员工更好的理解和实践公司的业务良机。这样可以增强其他部门的信心和满意度,因为法务部给其他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方便和支持,而不是只考虑自己部门的工作。

法务总监要掌握口头激励的方法。就是对员工的优良表现进行及时表扬。口头激励的关键就是要具体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不要使用套话,例如:“工作不错”“进步很快”,这样没有具体内容的话语。好的激励是能提高员工的士气,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员工小张交给法务总监的合同审查报告不错。法务总监就可以这样激励:小张你交给我的合同审查报告我看过了,写得不错,尤其是你对付款条款的审查意见很有用,能够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问题,这可以减少公司的外汇损失。很不错,继续努力。(注:汇率问题在涉外合同中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一般律师对法律之外的问题不太敏感。要注意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呈上升趋势。还有就是要考虑具体的结算日期。)这样的激励或者说是表扬,就很具体,说明法务总监注意到员工的具体贡献,独特的见解,会有不错的效果。

法务总监要牢记的就是,除了让法务部员工在工作中感觉满意和充实外,最关键的就是在员工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后,要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

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不断为公司创造价值。作为法务总监要将部门的奖金用在刀刃上。

法务总监要让法务部员工改变并且适用法务部的变化。变化是人才管理的必然要求。总的来说,法务总监就是要让法务部员工变得更有凝聚力,更有工作效率。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对法务部进行重组,使用新的汇报模式,引入新的文件管理模式等等。现在让员工变化,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心理测试。这些测试可以开发员工的交流、解决问题、做决策、处理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能力。

上面谈到的几个问题主要是针对比较成熟的法务部门在人才管理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不太容易解决的。但是,法务总监应认识到法务部必须留住人才,认识到人才管理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建设一个一流的法务部。

法务总监之领导艺术

法务总监是法务部的当然领导。那么,领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锻炼而来的?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领导是天生的,那么领导就是不能培养的,留给企业的就只能是寻找。如果领导可以培养,企业和个人就能够自己培养出领导。

早期的研究显示“伟人”是有领导特质的,这些特质表明领导人是天生。之后的研究认为领导人不能简单由其特质决定,而是取决于领导人所处的环境。所谓时势造英雄。例如,在处理危机的情况下,直接强势的领导风格比指导型的领导风格更有效,而如果想要大家有最佳的表现,激励型的领导风格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领导艺术更倾向于态度、行为等。一些行为是天生的,一些是可以后天造就。态度也是有相当的可塑性。所以,领导即是天生的也是造就的。所以,要成为成功的法务总监,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改进其领导能力:

设立愿景。法务总监应该通过设立愿景的方式,对法务部进行指导。法务的在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法务部要为公司做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明确法务部应该服务于管理层,内部和外部的客户,股东,公众等核心区域。法务部要充分发挥其在公司的内外职能。要明确告诉法务部如何才能提供和怎样才是提供了高水平的法务工作。法务部的工作要服务公司的整体战略。在战略高度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眼中只有法律。

明确法务部的职能:法务部的活动都应该以愿景为中心展开。这就需要识别法务部的活动。整个法务部要能够协调一致。例如,一次活动或一项工作是要求

集体行动,法务总监就要拿出时间来听听法务部其他人的意见,作有效的沟通。法务总监和法务部提供给公司的意见,仅仅是纯粹的法律意见,还是能结合公司经营实际的有效意见。记住,每一个法律问题都是商业问题,都是经营问题。法务总监不是律师,不能以律师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使法务部及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实际情况。一旦愿景和职能能够统一认识,法务总监就要在工作中认识到实际工作情况与愿景和职能的差距。通过行动,鼓励法务部及其工作人员采取行动不断缩小与现实的差距。法务总监要有能力做到:把工作表现不佳的员工解雇,要有能力降低成本,选择最适当的律师事务所提供外部服务,做到赏罚必信。这些都不是轻松的工作,但是,这是法务总监应有的领导力。

增强凝聚力。优秀的领导人能使所有的人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困难,解决难题。这在法务部也不例外。法务总监要能够倾听和鼓励法务部其他工作人员,而不是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工作和做所有的决定。每个法务总监都会有直接的汇报,但是有时可以让下属做决定并支持他们的决定,对增强凝聚力会有不错的效果。

奖励和祝贺。可以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说明工作的进展,庆祝一下取得的成绩,对法务部工作有贡献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这样可以提升法务部士气,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法务部在法务总监的领导下,就能够获得公司的认可,才会人心所向。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与学习法律知识不统,提高领导能力是通过行为来体现的。自我意识是提升个人领导能力的关键。这就是说法务总监要想在职业上有提升,加强自我意识是必要的。同时,也要让法务部的其他工作人员有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通过自我评估,培训学习可以打破个人和部门的一些不良习惯,发展出好的习惯,在工作上也可以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我还想谈一谈,法务总监在个人层面上提高领导能力应采取的几个步骤: 留出时间进行反思。就是说要留出时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检查和审查,考虑一下对他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问问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没有退缩?是否能把问题看透?如果遇到问题没有解决方案,自己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果以后处理相同的问题,是不是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法务部的其他工作人员有什么样的做事方式、想法、能力,这说明什么?他们对法务总监有什么样的要求和期待?

经常获得公司其他部门的反馈。在这方面经常要思考的问题有:我是否经常要求反馈?我老是找同一个人吗?我在有意识的回避反馈吗?反馈就是沟通。能有使法务总监认识到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有利于发挥长处,总结经验,改善工作中不足之处。

要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空余时间。现工作压力都很大,竞争也非常激烈,法务总监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利用空余时间轻松一下,恢复一下,充充电,都是不错的想法。工作压力很大,法务总监是需要减压阀的。时常考虑一下,是否经常有规律的放松?那些活动可以使自己精神焕发?法务部的其他工作人员是不是也会去放松?

浅析法务会计 篇3

关键词:法务会计;法务会计产生的现实需要;法务会计发展建议

一、法务会计概念

所谓法务会计,国外的权威解释是由美国著名会计学家C·杰克·贝洛各尼与洛贝特·J·林德奎斯特提出的:“法务会计,就是运用相关的会计知识,对财务事项中有关法律问题的关系进行解释与处理,并给法庭提供相关的证据,不管是刑事方面的还是民事方面的。”国内关于法务会计的概念,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由李若山教授指出,他认为:“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技术和调查技术,针对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提出自己的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者在法庭上作证的一门新兴行业。”

二、法务会计的产生的现实需要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企业规模日趋庞大,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使得经济活动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但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法律规范的缺失导致大量经济犯罪和经济案件的发生,在经济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会计学知识对经济损失进行客观度量和法律相关进行全面分析并作出裁决,法务会计就应运而生了。

(二)我国现阶段的特殊需要

我国现如今进入了“习李新政”的时代,这注定会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时期,因为几乎所有的国家建设的事项都具有鲜明的特质,那就是“改变”。

以取消配车为标志的大力缩减行政开支和执政成本,意味着要提高行政效率,避免执政过程中的浪费,更是要对纳税人负责。法务会计就是为了这次行政开支变革做好“控制器”。哪些开支符合合理范围,而哪些开支又是过度消耗,更重要的,哪些开支是触犯规章甚至的法律的“多吃多占”,法务会计为各项开支作出界定。

反腐与打老虎,这是法务会计要参与的“重头戏”。新政的到来,势必要对以往的不正之风带来的不正之果进行严厉惩处。对于我国存在的经济类案件的“老篇新章”绝不放过。法务会计的存在正是要把官员腐败、官商勾结的各类涉及权钱交易的事件一一揪出。核算他们的不当、不法收入,让他们在确凿的会计证据面前没有机会负隅顽抗,为法院审判提供准确的庭审证据,作出合理的审判结果。惩罚违法犯罪人员,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新手”们。当然不光要打像省部级官员那样的“老虎”,也要把细枝末节的“苍蝇”排掉(比如秦皇岛北戴河区供水局经理马超群,科级干部,居然从家中搜出一亿两千万现金、三十七公斤黄金),法务会计要深入基层,于细微处掷地有声。于大于小,都需要法务会计的帮助匡扶正气,大快人心。

三、推进法务会计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法务会计的地位

这其实是上一点的补充,也是要让涉及到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在主观上,提高从事法务会计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對于任何一项职业的来说,如果它的存在会赋予一个人很高的社会地位,那么它的发展应该就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在中国。例如,高校毕业的学生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公务员热”,而且中国非公职人员表示出的对公务员的各种歆羡,都造成了公务员职位成了真正的“千军万马过大桥”,由此催生的公务员教育的火热。因此,若是相关管理部门把法务会计的职务重要化、专家化,物化表现就是高薪,各种社会媒体要对法务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和道德的标榜,法务会计在众人心中留下的极深的好印象。提高了法务会计的社会地位,那么相关专业人员自然就会对法务会计充满了兴趣,提高自己在法务会计方面的钻研力度和执业能力。

(二)培养法务会计人才

我认为现如今的法务会计教育的重头戏应当放在已经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的会计人员和法律人员身上。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可在以下三个方向进行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准确的来说,是对相关专业人士的继续深造:

(1)对于已经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相关法律人士,可以进行会计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如果能继续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的科目的考试,便可以成为合格的法务会计执业人员。

(2)对于已经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高端会计从业人员,可以继续学习相关的法学课程,并且应当进行与刑侦学有关的课程项目。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一项新的从业考试科目,这一考试科目应当与经济类法律高度相关,毕竟法务会计大多是要进行经济类案件的核算和调查。如果注册会计师能通过这类考试,并且能够通过培训掌握刑侦学在实际当中的应用,也应当视作合格的法务会计执业人员。

(3)上述两项建议可能还是有些严苛,毕竟能分别通过司法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员少之又少,那么能通过司法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两门考试的人员简直就是“凤毛麟角”。而且,在会计师事务所和法律事务所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有没有通过上两个考试的人员,但是因为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因此也分别是会计领域和法律领域的优秀执业人员。因此,我建议对于符合这种情况的工作人员可以适当放宽考试的要求,具体表现就是可以让他们减少相应的考试科目。因此在进行法务会计人员的培养时,可以对熟练掌握自己工种的会计人员只是进行与他的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律事项的教育;而相应的,对于那些优秀的法律工作这来说,也是对他所能够涉及的法律事件的会计知识进行相应的培训。当然,这两方面的培训并非“一蹴而就”,而应当是“慢工出细活”,定期分别对会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进行培训和在教育,是他们能够渐渐掌握法务会计的知识,尽快拥有进行法务会计工作的能力。这个可能会是培养法务会计人员“速成”的办法之一。(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毅佳.简析法务会计的职业前景[J]商业会计,2014,01:116-117.

[2] 蒋文琪.公司财务造假与法务会计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3:125-127.

关于我国培养法务会计人才的思考 篇4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正规的法务会计的本科教育体系,没有设置法务会计专业,只有部分财经、政法院校开设了法务会计方向的本科教育。但是财经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会计学而不重视法学、侦查学、心理学的基础教育,而政法院校又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教育重视不够,致使法务会计专业有名无实。而法务会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仍为空白。同时在教学中还存在师资严重缺乏、专业教材系统性不强等问题,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一、法务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法务会计吸收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学理论特别是证据学的基本理论。法务会计人员应该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精通多种相关知识。第一,要精通会计、审计基础知识。法务会计是运用会计专业知识来解决法律问题,对法务会计人员来说,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精通会计语言,掌握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的来龙去脉。第二,法务会计人员必须善于运用审计知识和调查技术,这样才能发现企业经济事项中的各种舞弊疑点,挖掘出企业存在问题的根源。第三,要熟悉相关法律和证据规则知识。全面广泛的法律知识可以使法务会计人员将委托人所提供的资料与要求解决的问题密切联系,保证所有的证据都能上交法庭,使问题圆满解决。第四,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对人的心理和动机的理解力是法务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法务会计人员要能够控制面谈过程,并从中得到进一步的信息。同时,法务会计人员作为案件事实的陈述人,必须要对案件事实进行清晰、准确的表述,这样其成果才能被委托人所理解和认同。第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法务会计人员应遵循保密、自律原则,保持独立、敬业精神,保证其执业行为及其结果的客观性和独立公允性。

二、发展我国法务会计教育的相关措施

我国可通过职业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并举的方式培养法务会计人才,以适应实务工作和法务会计学发展的需要。

(一)大力开展职业继续教育

在加拿大,法务会计教育主要是面向特许会计师的继续教育。特许会计师必须取得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蒙管理学院颁发的“调查与法务会计”专业教育文凭,才能成为加拿大特设调查与法务会计专家会员。我国可以参考加拿大的做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面向已经取得注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评估师资格的人群开办具有硕士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班,开设系列法务会计师认证课程,培养法务会计的专门人才。此外,为适应司法机关处理经济案件的需要,也可以对公安司法机关办案人员进行经济、财政、税务、会计、审计及评估知识的培训。充分发挥公安司法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各自的专业特长,做到优势互补,相互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二)在本科院校设置法务会计专业

根据高校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法务会计人才素质要求,在会计学专业下增设法务会计方向。法务会计专业既需要进行会计专业理论和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也需要开设法律理论课程及法律模拟实训和法律实务实习等法律实践课程,将相关法律知识渗透到有关会计课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法庭会计证据的收集和鉴定能力等。理论教学方面,开设的课程除具有会计专业相关知识外,还要学习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法律法规方面,除开设法学专业基础课外,还应开设有关经济方面的法规,如公司法、合同法等相关课程。同时应增加调查取证技术的学习,开设证据学、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学等课程。

实践是培养高质量法务会计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授课过程多进行案例调查、案例讨论、模拟法庭辩论等。法务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特别强调案例教学,开设综合运用会计、审计、法律法规侦破或解决有关经济活动及其纠纷处理、舞弊、犯罪案件处理的案例教学课,使学习内容更加接近实际。在假期可以安排学生到公司进行财务会计、经营管理的实践,或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实践工作,还可以到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实践。学生可以在律师和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参与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审理和撰写报告工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在开设法务会计专业的同时,还可以在开设会计专业、经济法专业或其他法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采取攻读双学位、辅修的方式,实现会计课程与法律课程的融合,以解决目前对法务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开展法务会计研究生教育

目前我国法务会计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几乎还是空白。应尽快改变这种现状,设置法务会计专业硕士点,或在现有会计学专业、法学专业硕士点以及会计学专业博士点上设置法务会计研究方向。但报考法务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应具备会计学专业或法学专业学士学位,在职报考的考生应具备律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这些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主要从事法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通过相应的学位论文研究,使学生对法务会计的某个领域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并初步具备专门从事法务会计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部分研究生毕业后可作为业务骨干尽快地充实到法务会计教学、研究和实务工作的第一线,既解决了法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师资来源问题,也必将推动我国法务会计工作的开展。

为了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专业学生除接受专家学者授课外还应邀请实务界的资深人士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同时引进美国、加拿大等专业领先国家的教学资源,形成完备、系统的教学体系。

法务会计人才 篇5

一、法务产生的必要性

法务会计是会计学和法学相结合的一间新型的边缘性学科。只是被部分国家所接受。它强调秩序的规范,不但要建立、健全各种保障体系,而且更主要的是关注己经颁布实施的各种法律制度的规范状况和执行力度,并对这种执行结果进行归类量化,认真确认;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加以检验,判断定性,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理,以保障现代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良性竞争;监督权利人在获得合法财产权益和既定利益的同时,全面履行法律规定的各种义务。产生法务会计有其必然性。

(一)单纯会计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使得现代会计控制力度不足。

虽然,现代会计和实务的不断和完善大大提高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现代工具的不断创新,当代的经济现象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同时也使得有关部l门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日趋复杂。为了应付这一社会特征的需要,近几年,世界各国不仅强化了对经济活动监管的力度,同时也颁布了成倍于前几年的会计规范,力求便会计语言尽可能正确反映复杂的经济现象,以便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不仅能通过会计语言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且,还可以通过会计这一信息系统来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然而,不管各国政府作了多大的努力,面对经济过程的复杂化与多元化,使得具有控制与反映作用的会计日渐乏力。比如,某国有破产清算时,共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得为若干万元。而这项资产转让所得的处理则涉及到《企业破产法》、《民法通则》、《税法》、《合同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规定,这些规定不是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本身所解决的。因此,现代会计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法制化的要求,不但要求会计能随时解决计量和核算等常规,还应能有效地解决破产企业财产清算、保险理赔、海损事故损失分割、税收理算、侵占公司财产等特殊问题。

(二)会计量化标准的不严格和证明力度的乏力。

法律对经济行为规范执行情况,必须通过会计信息和会计证据来具体量化和证明。任何一类法律对经济行为和财产权利的规定是否得到了贯彻执行,不能由该法律自己来证明。比如《公司法》明确规定了成立各类公司的法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但要证明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达到国家的法定标准,只有靠会计信息和会计的证据。由于会计基本原则和与法律规定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管理实践中会计工作与法律执行的偏差。如在流转税和所得税时,会计核算与税法规定之间产生的差异的调整,已是广大会计工作者普遍接受的事实。但是随着经济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新型经济业务的不断产生,隐形经济业务的不断增加,会计理论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差异,将会越来越多,单凭会计知识或法律知识都不能完整地解决这些问题。比如A公司与B公司之间原不存在任何的经济关系,A公司聘用的经理利用职权将A公司的货币资金投人B公司作为B公司的注册资本,经中介组织出具验资报告后又将读部分资金转回A公司。这件事情的纠纷给A公司是否造成损失?A公司经理人是否就此事非法获利?恐怕简单地从会计或法律的角度难以作出准确的回答,但如果利用会计证明与法律制度的有机结合,深层分析,答案就一目了然。

(三)现代审计功能的弱化。

现代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加重了企业破产的因素,这些破产因素包括舞弊和企业自身经营决策的失误。当然,也包括了外部经营环境的改变。作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他们总是期望注册会计师能在企业破产之前,将可能发生风险的信息,提前告知报表的使用者,但注册会计师却认为,他们一般只能对前期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表示意见。他们只对不遵循公认审计准则而产生的审计失败而承担责任,难于完全满足公众的要求,因此社会公众的期望与注册会计师职责的差距日益拉大。为了缩小这一差距,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有一种更为独特的调查方式,以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来予以解释。

(四)法律实践的要求。

自从有了财产物资的分割和经济利益的确认,便产生了法务会计的实践运用。只是当时由于受到立法体系完整性和财产利益关系的相对单一性的限制,法务会计并末被人们所认识,只有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海上航运业和保险业的发展之后,海损事故损失理算和保险理赔接受的产生,才将会计与法律相结合的业务推到了会计实务的主要地位。其后,各国依靠税收确保国家财产收入的重心日益确定,个人利用职权侵占公共财产等非法行为急剧增多,最终便税收理算会计、司法会计等法务会计实践越来越被会计界和法学界所接受并倍受重视。现在,通过法律来调节经济活动中的所有行为,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特征。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各种企业单位,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公司法》、《合伙法》《票据法》、《证券法》等的出台和实施,经济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的,票据继承和欺诈行为对非货币化经济业务核算带来的各种问题,更促使大部分会计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认识到,必须有既精通会计又熟知相关法律规定的专门人才,才能确定与胜任那些日益增多的特殊的经济业务。

二、法务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可见,法务会计是全面吸收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学理论特别是证据学的基本理论,也吸收审计学中部分审计的技术方法和统计学中的某些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方法而形成的一间新型学科。法务会计与诸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不同,它不是某个“单一会计”,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会计,它是某一领域的业务,它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司法机关以及国家审计部广,其主要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国法制体制的完善程度和各种法规对经济或财产问题规定的详细程度,从目前我国法律实践来看,包括保险赔偿责任理算会计、税收理算会计、社会福利保障会计、物价利得会计等。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工和完善,本质上也是法制经济的完善,对会计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一)对财务信息的确认、解释更为准确有效。

法务的产生和运用,充实了会计。根据的特殊规定,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在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法定经济标准、经济界限规范过程和报告结果进行、检验、、认定,并为法庭提供证据。它远远超出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且对财务的确认与解释更为准确、清晰。当某一团体对某一事项产生抱怨、质辩、谣言、疑问时,法务会计能很快地确认出财务事项的要害所在,并根据经验与所掌握法学和会计学的理论,作出相关的认定,向冲突的双方解释。这种冲突的双方包括一般民众与管理阶层。例如,当涉及到某一国外司法诉讼时,法务会计人员会用通俗的语言对相关的财务问题予以解释。这种解释也正是法务会计的职责。当财务问题得到确认之后,法务会计就须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取得相关的证据来说明上述与质疑、谣言相关的财务事项。当然,在调查取证时,不仅要证实这些事项的存在,还要精通复杂的公认会计准则,报表披露规则,内部控制原理及与公司管理有关的人的行为要素。

(二)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法务会计作为一间新型的复合型边缘学科,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为了适应这种新世纪的要求,高等要培养大批的符合需要的法务会计人员。法务会计学科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精通会计,熟悉相关法律。

法务会计是运用会计专业知识来解决法律问题,所以,首先要求从业者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会计实践工作经验,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地位、不同时期的会计实践的变化情况应了如指掌,否则将会无从下手。其次是对经济行为或财产权益规定机关的部门或行业性法律较为熟悉,否则会因法律知识的欠缺而使从业者所提供的报告与要求解决的问题之间,缺乏紧密相关性。法务会计所应熟悉的常规法律知识极为广泛,因此一位法务会计的`从业者,首先应是一位法学者。

2、高尚的职业道德。

保密、自律是从业者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法务会计解决的大部分问题都会涉及到不同单位或者相关的商业秘密或执法秘密,所以从业者对委托人负责,只能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报告给委托人,在法律规定的保密期内,不能私自将涉及的相关,有意或无意泄露给与委托人无关的单位和个人,更不得未经允许私自保留与报告相关的证明材料。

3、独立敬业的精神。

这也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体现,独立与保密是密切相关的,为了保密的需要,从业者不能与他人商讨、磋商正在委托解决的具体问题,也不能与解决同问题的其他执业者商讨同一问题,以免从业者之间相互因资历、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格感染力的而影响他人证明结果的客观性和独立公允性。

(三)为解决复杂、特殊的经济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在法制建设过程中,曾碰到了许多与会计相关的法律问题,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无法完美地解决。比如,上海浦东的一位投资者向法院提出诉讼,就红光实业公司的虚假财务报表,要求认定责任。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依据,不能确定投资者的经济损失,故法院不得不以没有直接因果关系而将此案驳回。再比如在琼民源的舞弊案中,尽管对相关的责任人已作出了刑事以及行政处罚,但在民事诉讼中如何来确定有关人员的过失责任,也缺乏相关的依据。法务会计的出现,正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问题圆满地解决,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四)强化了会计的控制职能。

论法务会计的内容 篇6

[关键词] 法务会计司法会计调查会计诉讼支持

一、关于法务会计的内容的主流观点

关于法务会计的内容(也有学者称为法务会计的范围或服务领域),目前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法务会计的内容取决于各国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法律法规对经济活动、经济行为、财产、资源等规定的详细程度,因此各国在不同时期,法务会计的内容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法务会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企业税务会计(税收理算会计);(2)债权债务会计;(3)保险赔偿理算会计;(4)社会公正会计(中介会计);(5)物价会计;(6)基金会计(社会福利保障会计);(7)司法会计;(8)海损事故理算会计;(9)社会保障会计等。但对于这些项目的具体含义,学者们还未能作出较为详细的解释。

本文认为,将现行会计核算、经济估价和司法会计的一些内容笼统纳入“法务会计”是否合适,还有待细细探讨。要界定法务会计的内容,我们有必要先厘清两个问题,即法务会计的内涵及其与我国司法会计的关系。

二、法务会计的内涵

对于法务会计的内涵,在会计界大致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法律会计问题论认为,法务会计研究和解决的是法律中的会计问题,它是将会计、审计与调查技术相结合,对经济案件或纠纷中的财会事实进行计算、检验、分析、认定,将证据规则与之相结合并给法庭提供相关证据,其主要内容是诉讼支持与调查会计。

会计法律问题论认为,法务会计研究和解决的是会计中的法律问题,它研究如何规范和保护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维护其合法权利,支持会计职业界发挥社会赋予它的角色作用,或者是以会计与法律知识处理财务事实与企业违法问题的关系,并运用于法律上的鉴定,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法律会计双问题论认为,法务会计既研究和解决会计中的法律问题,也研究和解决法律中的会计问题。换言之,法务会计一方面要查明相关财会问题,调查、收集、固定证据,形成专家意见,并运用于法庭作证;另一方面还需分析法律问题出现的原因、性质、责任及如何适用法律追究责任人的刑事犯罪或民事赔偿责任等。

按照会计法律问题论或会计法律双问题论,所有会计都可以纳入“法务会计”,因为任何会计行为都不能脱离法律的规范。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本文采纳法律会计问题论,要把握法务会计,就要将法务会计工作、法务会计人员、法务会计技能三方面相结合。法务会计以出现法律问题为前提,它为解决争议服务,而正常情况下的纳税核算、保险业务核算等不需要考虑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等,仅属特殊业务会计。如果仅因为在计算应纳税款、记录社会保障基金、计算海损事故损失额等时要用到相关法律法规,就将其列为法务会计,是缺乏说服力的。

三、重新审视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的关系

司法会计是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传入我国;而法务会计则是近年来才在我国兴起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信任危机频频爆发,使人们产生了强烈要求司法干预,重建市场秩序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会计学界不少学者积极寻求解决之道,正好这时美国的Forensic Accounting频频出现,于是提出借鉴美国的“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建立我国法务会计体系的主张。从我国现状来看,司法会计是法律界在研究,而法务会计则是会计界在研究。

英美法系的“法务会计”与我国的“司法会计”存在明显的差异:

1.法系基础不同。法务会计和英美法系的法律相关,司法会计和大陆法系的法律相关;

2.委托制度不同。法务会计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相适应,通常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和委托,在某些例外情况下也可由法院指定,而且,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聘请法务会计人员提供专家证言。司法会计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相适应,通常由法官决定鉴定的开始和选任鉴定人。鉴定人为法官的助手,其参加诉讼的目的是弥补法官专业知识的不足。

3.证据作用不同。法务会计的专家证言不是独立的证据材料,因为其并非切身体验而是对事实的判断意见,其与普通证人的证言在法律效力上是等同的。由于专家证言可能因为维护当事人利益而不够独立,所以,法务会计人员作为专家证人必须出庭接受询问、质证被法官和陪审团认可后才能采信。司法会计鉴定结论一般可作为证据,对法官就事实的认定具有重大的影响力。目前,司法会计鉴定制度一般允许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或由法官依职权决定鉴定人出庭作证,以便让鉴定人就其鉴定结论进行解释,并对鉴定结论得出的过程和采用的方式予以说明。

作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法务会计包含司法会计的观点。主要是由于我国会计界缺乏与法律界的沟通,不了解我国的司法会计,希望引进英美国家的法务会计制度,以弥补我国的“空白”。但这种观点却忽略了我国具有大陆法系传统,在法律制度上自然会与英美国家有很多不同。在我国法务会计和司法会计应归于一体,法律界和会计界应加强沟通,整合研究力量,共同致力于这门学科的发展,会计界发挥技术优势,法律界提供法律背景及证据程序上的意见,构建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加强经济监督,促进市场经济和谐发展。至于这门学科的名称,作者认为还是“法务会计”一词比较好:过去我国的会计学者因为“司法”二字而不愿意介入“司法会计”学科研究,缺少会计学者的介入是我国在司法会计实务理论研究方面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法务会计”一词现在已经逐渐被人们认可,我们现在要发展的“法务会计”与我们原有的“司法会计”并不一致,而是英美法系的“Forensic Accounting”与我国的“司法会计”的结合与创新,为避免误导,还是建议采用“法务会计”一词。

四、我国法务会计的内容的界定

法务会计是在社会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会计界对法律界的专业支持,是会计专业人员为解决或处理法律事项或问题提供的专业服务,法务会计是协助而非直接处理或解决法律事项,它是查明或认定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会事实。

近几十年来,两大法系国家都努力地从对方制度中相互借鉴,以扬其长,避其短。我们也应当借鉴英美法系国家法务会计相关制度,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务会计”。本文认为,法务会计的内容主要是法务调查会计和诉讼支持。调查会计通常与犯罪案件的调查有关,主要是通过会计记录、会计资料、由会计人员综合运用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学、侦查学等方法,对各类经济欺诈案件事实进行调查、澄清的法务会计应用领域。包括证券舞弊、保险舞弊、回扣和犯罪过程的调查等。

诉讼支持主要与诉讼程序相关联,是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务会计应用领域,它是通过对特定经济犯罪、经济过失和经济纠纷案件进行会计计量与反映,对特定的经济事项(案件)提供会计分析,为法庭对有关经济案件最终裁决提供重要的依据,从而为法庭和诉讼当事人提供的一种专门服务。简单的说,它是对正在进行的或悬而未决的法律案件中具有会计性质的问题提供帮助。在英美法系国家,按照负责的对象不同,法务会计诉讼支持业务分为诉讼协助和法庭服务两大块。其中诉讼协助业务包括:

(1)评估诉讼风险并参与诉讼策略的制定;

(2)审查、鉴定和收集财会事实证据;

(3)咨询及参与谈判;

(4)会计与审计准则遵守情况的认定;

(5)损失计量。

而法庭服务则主要体现为充当专家证人出庭作证或质证。当然我国实行的鉴定人制度,法务会计在我国提供的法庭服务就主要体现为充当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质证。

参考文献:

[1]于朝著:司法会计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18页

[2]谭立:法务会计本质的若干视角.《财经论从》,2005年第5期

[3]黎仁华著:法务会计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第198页

法务会计及其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 篇7

迄今为止, 关于法务会计的定义, 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对此也是众说纷纭, 争议颇多, 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

美国的弗兰克·狄克曼 (1982) 认为法务会计的产生是为了注册会计师使用会计技术和方法, 为客户及律师进行的诉讼提供专家证词。

乔治·A·曼尼曾在其《财务调查与法务会计》著作中表示:法务会计是通过收集财务数据证据, 然后以法庭能接受的形式提交或陈述的一门科学, 主要针对经济犯罪行为。

法务会计作为一门科学, 通过运用会计、审计手段与程序获得的有关财务证据资料来应用于相关法律问题的解决。弗兰克·J·戈瑞普这样认为。

复旦大学李若山教授提出:法务会计是一门新兴行业, 是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技术与调查技术, 针对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 提出自己的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者在法庭上作证。

浙江大学谭立教授认为:法务会计是会计专业人员为解决或处理法律问题或事项提供的专业服务。它是在社会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专业支持, 主要用来弥补公安司法人员、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等处理法律问题或事项时所遇到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

中国政法大学张苏彤教授认为法务会计是一门融合会计学、审计学、法学、证据学、侦查学和犯罪学等学科内容为一体的边缘科学, 是特定主体综合运用法务会计应具备的的技术方法获取有关财务证据资料, 并以法庭能接受的形式展示或陈述, 以解决有关法律问题。

法务会计虽然年轻, 但其却很复杂, 由于其内涵的不断扩大和延伸, 使法务会计发展成为了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 其定义种类不断地翻涌出现, 其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 虽时时刻刻处在变化之中, 但却是为了健全法制化社会服务的。

二、法务会计的发展现状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催发了一些频繁且高难处理的经济纠纷、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 为有效处理案件, 维护社会和谐, 就越来越需要专业且独立的人才从法律与会计的专业角度出发, 寻找对案件有直接帮助的关键证据, 而从事这项专门工作的人就是法务会计。

2006年, 曾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戈登·布朗说:“19世纪是运用指纹鉴定的时代, 20世纪是运用DNA鉴定的时代, 而21世纪则是运用法务会计的时代。

(一) 国外法务会计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法务会计最早可追溯到1817年的西欧。而开始作为职业实践则源自苏格兰, 现代的法务会计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 从此以后, 法务会计就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目前, 包括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在内的87所美国大学都开展了法务会计教育, 有17所大学进行法务会计学位教育, 其中仅有6所大学开设了法务会计专业本科课程, 大部分大学开设的课程也仅局限于舞弊调查与欺诈犯罪调查, 而且每个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有不同, 差距也较大。由于美国法务会计师理事会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法务会计教育, 也由于各界对法务会计人才的急迫需求, 以及法务会计人才该如何培养的问题, 美国专门成立了法务会计技术工作组, 为法务会计教育提供教学指南。

不仅如此, 美国也非常注重法务会计学术研究, 不仅创办了与法务会计相关的研究刊物, 还在许多学术期刊上发表了法务会计方面的文章, 而且还出版了大量与法务会计相关的教材和专著。从总体上看, 美国在法务会计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 在基础理论方面的认识也已相对统一。法务会计的应用实践催生了许多法务会计组织的涌现, 如法务会计师协会、法务会计师理事会、注册法务会计师协会等类似于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组织。随后, 法务会计师这门职业也变得非常热门, 法务会计业也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业务和发展动力之一。

由此看来, 美国作为法务会计行业发展的领头军, 已经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就。现在, 美国的法务会计业一片繁荣, 其他国家的法务会计行业也更加欣欣向荣, 法务会计行业也将在21世纪迎来自己的鼎盛时期。

(二) 国内法务会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法务会计产生于20世纪中期, 于21世纪初引入了“法务会计”的概念。在我国, 法务会计本身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 而且也只有在发达地区才可能听见或看见法务会计的相关信息, 在国内一些发展比较落后的省市大多不清楚也不了解法务会计究竟是做什么的, 法务会计的发展也比较落后。到目前为止, 国内没有成立一家专门的法务会计师事务所, 反而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会专门聘请一些懂法律的职员, 而律师事务所也会接收具有财务会计知识的人才以弥补业务处理方面的某些不足, 当两种行业都涉及到与对方有关的专业且深刻的问题时却需要另想办法或从对方行业聘请有关人员进行专业处理或调查。不仅如此, 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提供法务会计服务的也非常少, 对于从事会计法律相关职业的人员对于法务会计的概念也是知之甚少。

我国目前也有不少政法院校、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法务会计课程或设立法务会计方向, 如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渤海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南京审计学院等。但由于教育方面的某些原因, 我国还没有独立的法务会计本科专业。

20世纪末, 我国学术界也陆续有人发表了文章, 有的高校还成立了法务会计研究机构, 截止目前, 我国法务会计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已经出版了数种法务会计教材与专著。我国在几年前已经引入国际注册法务会计师 (IFAC) 资格认证, 学员通过培训班进行培训教育后, 通过资格考试即可获得国际法务会计师资格证书。相比国外, 虽然我国法务会计发展滞后, 但已经为国内即将到来的法务会计发展狂潮搭建了平台。国内也已经开始有一些法务会计师培训组织出现, 只是数量很少, 并且大多分布在国内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 法务会计还在萌芽期。

与国外法务会计的发展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也将具有其特殊的必要性, 因此法务会计的发展应该得到重视, 深刻理解法务会计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继续努力推进法务会计理论建设, 大力发展法务会计教育, 并培养法务会计人才, 并逐渐促进法务会计在应用实践领域的发展, 来提升和发扬法务会计以及法务会计人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价值。

三、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

在中国, 法务会计服务领域才刚刚起步, 而且覆盖面还极其狭窄, 由于缺乏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 更没有开展法务会计专门教育, 使得能够进军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也影响了我国会计行业的法制化进程。面对市场经济下会计与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任务就亟待完成。

第一, 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及其相关课程。目前, 我国的各大高校在会计学和法学专业都吸引了大批的学生, 但社会需要的是既懂会计又懂法律的人才, 而且法务会计专业需要具备的知识极具专业性, 涉及的关联性学科也非常多, 所以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照顾。也可以借鉴外国的法务会计教育成果和国内某些高校的教育先例, 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调整方向, 逐步对法务会计的专业教育进行普及, 培养法务会计后备军。

第二, 建立和完善我国法务会计准入资格认定和管理。类似注册会计师、律师等资格的认定, 只有取得相应资格的人才能从事法务会计相关业务。2006年在我国北京举办的首届法务会计研讨会宣布:国际注册法务会计师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标志着我国法务会计的资格认证制度已初步形成。因此, 应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 制定统一的法务会计资格认证规定, 为国内法务会计人才提供平台, 大力发展法务会计资格在国内认证制度, 使得法务会计准入高效率进行, 及时发挥其作用并为社会贡献力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法务会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作为社会处理经济问题的必然需求, 法务会计势在必行。我们应深刻重视法务会计在我国的扩展和实践, 时刻总结经验, 不断助力法务会计的发展, 让法务会计在21世纪迎来一片和谐的蓝天。

摘要:近年来, 法务会计这门学科开始发展起来, 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法务会计作为高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需要具备各种专业知识, 以及各项必须的职业技能, 只有这样, 法务会计才能在社会的各大领域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法务会计的涵义出发, 深刻理解法务会计的理论概念, 并对如今国内外法务会计发展的现状进行阐述, 最后提出有利于法务会计发展和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法务会计,发展现状,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尹平, 齐兴利, 王艳丽.法务会计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 (美) 威廉姆·S·霍普伍德, 杰伊·J·莱纳, 乔治·R·杨, 著.张磊, 主译.法务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周志平.论我国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J].财会通讯, 2004 (03) .

[4]王玉兰.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方案研究[J].会计之友, 2009 (01) .

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标准 篇8

法务会计是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会计学与法学相结合的新会计领域, 是接受委托或授权的特定主体, 以综合运用会计学、审计学、法学理论知识作为行为依据, 以法律法规和相关财经制度作为行为标准, 通过对经济业务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会计纠纷、法律诉讼的会计证据实施收集、专业判断并对会计事件进行专业鉴定, 进而根据收集的证据、专业判断和专业鉴定的结果发表专家性意见及提供诉讼证据支持等相关服务的一种中介活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法务会计这个专有名词才从美国传至我国, 进入了我国会计学者的研究视野。虽然我国对法务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法务会计研究学者尽职尽责, 凭借自己的努力对法务会计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深层次的认识。总的来说, 我国对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掌握, 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 我国的学术界对于法务会计的学科归属问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既可以把它定义在法律界, 也可以把它定义在会计界, 所以它的学科归属还不能确定;其次, 法务会计专业尚未被官方正式认可, 没有标准的教学模式, 开设此专业的院校较少, 因此导致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发展缓慢;再次, 法务会计课程设置还未形成完善、科学的知识体系, 由于法务会计的学科归属尚未确定, 致使教学方法、课程、思路、理念的不一致、不统一, 无法进行系统的教学, 不能确定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最后, 我国缺少合格的法务会计专业教师;合格的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合格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 各个院校培养法务会计人才的教师或者是会计专业的教师或者是法学专业的教师, 而同时精通法学、会计学、证据学的复合型教师基本没有。

以上, 是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尽快解决, 并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进步。

二、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提出的必要性

标准, 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适用性, 是指一个能够有效完成既定目标、适用于预期环境、并可以进行采办和运行的系统。基于上述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要求我们必须提出一套统一的、完整的, 而且可行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标准。

从人才供给角度看, 随着法务会计日益被相关院校所重视, 在相关专业里开设此专业方向, 社会上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培训机构也开设了法务会计专业培训, 这就导致了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层次参差不齐, 这样的现状导致了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以及培养模式的不统一, 造成了法务会计人才混乱的局面。此外,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方法不规范、课程不明确、学习内容杂乱等问题的存在也是提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的的原因之一, 体现了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提出的必要性。

从人才需求角度看, 我国经济发展急需法务会计人才, 比如说破产清算、保险理赔、海损事故损失分割、税收理算、侵占公司财产等问题都对法务会计人才有着很高的要求。而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更应该建立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制度, 提高我国法务会计人员处理事务的能力, 为更好的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提供完备的方案, 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三、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的要求

(一) 原则要求

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是指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标准的提出需要有科学的原理、技术方法及相关的专业资料为依据, 这些依据一定要是真实可靠的, 不能具有不确定性及可能性, 必须是确定性的依据。就像我们在做数学证明题时, 要证明一个结论是否正确, 必须依据已经被证明了的正确的定理来推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果具有可靠性。那么,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适用性标准可靠性:一是适用性标准所依据的原理、技术方法的来源是否可靠;二是所依据的相关的专业资料是否可靠。建立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统一适用性标准, 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这些依据必须是已经经过鉴定的、被专家及社会认同的科学知识、技术, 有了可靠的科学原理作为基础, 有了可靠的技术方法作为支撑,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法务会计然才培养适用性标准的可靠性。

2、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标准的制定必须符合所有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能违背宪法和法律。

合法性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的建立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要建立一种标准, 建立的原因以及目的必须是合法的, 是为了解决某项问题而建立的, 是被社会大众所认可的、可以被社会所接受的一项制度。所以标准的建立首先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二是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的内容要合法;目前, 我国还没有关于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的具体内容的规定,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的概念将会很快提上日程, 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其具体内容的确定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有违背, 则不能使用, 应该立即更改。

因此, 建立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也需具备合法性原则, 这也是为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3、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是指能够通用的、能够有效完成既定目标并可以以其为一切活动的基础的要求。就像法律一样, 法律是评判一切行为是否违法的基础及标准, 人是否触犯了法律、触犯法律要受到什么样的刑罚以及要受到什么程度的刑罚, 都是由法律统一规定的, 法律是判别一切刑罚的标准, 不会产生任何争议。而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就是要建立一套像法律一样的, 可以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统一的方法、要求以及做法:即怎样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怎样的, 及培养什么样的法务会计人才才符合社会的需要等等, 所有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都可以以其为依据的标准, 使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如果需要培养有针对性的法务会计人才, 则可以在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标准之上再进行相关的补充, 使其具有特殊性, 这会使人才培养的过程变得简单、规范而有条理性。

(二) 用人要求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法学以及会计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灵活运用审计的技术方法, 熟悉证据规则以及法定程序, 还要熟悉国内外会计、财务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际惯例, 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 富有创新精神, 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与分析、解决法务会计问题能力, 具备会计、税务、审计、鉴证等法务会计职业技能, 适应司法机关、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等需求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这样的法务会计人才必将成为社会上各个企业相互竞争的重点之一而且各个企业要求法务会计人才所掌握的技能也各不相同。因此,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来建立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的基本用人要求:一是所有法务会计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二是法务会计人才在不同的服务领域中所需具备的具体素质。

1、所有法务会计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 要熟练掌握并精通会计及审计的基础知识;法务会计就是用会计的专业知识来解释法律问题, 所以对于法务会计人员来说, 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 能够掌握会计凭证及财务报表的来龙去脉;第二, 要善于运用审计方法及调查技术, 这样才能发现企业经济事项中的可疑点, 找出企业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第三, 要熟悉相关法律;全面的法律知识可以使法务会计人员将资料与要解决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可以促使问题得到最好的解决;第四, 要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具有一定的沟通技巧;法务会计人员要能够从谈话过程中得到与案件相关的信息, 发现疑点, 逐步解决问题;最后, 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法务会计人员要遵循保密、自律原则, 保持独立的、敬业的精神, 并保证其工作结果的客观行、公正性以及独立公允性。

2、法务会计人才在不同的服务领域中所需具备的具体素质。法务会计人员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企事业单位, 司法机关、社会中介机构以及科研院所, 在不同的领域对法务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就不同。

对企事业单位来说, 法务会计人员主要为其提供管理服务, 主要职能是使单位的经济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使单位的利益最大化, 同时可以运用法律进行外部交涉来维护单位的正当的权益。法务会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管理能力、控制能力以及预测能力。具体而言, 管理能力即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在日常的活动中运用法律的方法管理会计问题, 使其能够正常进行各项工作;控制能力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了非正常的会计问题, 法务会计人员要利用其专业的知识与手段进行调查, 形成专家意见, 可以对上级权利机关的处理意见产生影响, 以减轻事态的严重程度, 维护单位的利益;预测能力, 即运用法务会计知识对可能发生的对公司产生不利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洞察力, 从根本上避免非正常经济行为的发生, 以避免公司不必要的损失。

对司法机关、社会中介机构来说, 会计调查和诉讼支持是法务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 这就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具备更高水平的能力:其一, 调查取证能力, 即法务会计人员在调查中, 可以灵活的运用审计知识和调查技巧, 以合法的程序和规则获取有效的证据证明调查目的是否属实;其二, 表达能力, 是指法务会计人员作为案件事实的陈述者, 要对案件进行清晰的、明了的表达, 使之得到法院的认同;其三, 分析判断能力, 即法务会计人员对会计事项、经济行为等进行剖析、观察、研究和分辨的能力, 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可以从容易疏忽的小事中找到违法乱纪的证据, 在纷繁错乱的证据中看到问题的实质等;其四, 沟通能力, 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可以自然的、有效的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并在谈话中获得自己需要的证据, 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为案件的处理提供有用的证据;其五, 舞弊洞察能力, 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可以对舞弊的预警信号有敏锐的洞察力, 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揭示舞弊行为。法务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舞弊的特征, 并且灵活运用所掌握的会计、审计和计算机技术, 对舞弊的蛛丝马迹进行追踪。

对科研院所来说, 法务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从事理论研究, 并且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提供专家咨询和开展后续培训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法务会计人员就需要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 则其必须具备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就要求法务会计人员能够整理国内外对法务会计专业的研究成果, 通过比较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借鉴外国文献并找出中外在法务会计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差别, 取长补短;创新能力则要求法务会计人员能够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 不要总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法来面对问题, 要从与他人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寻找会计与法律的最佳契合点, 以促进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的建立。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对法务会计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会不断提高, 所以, 我们需要逐步建立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标准, 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制度支持。

摘要:我国对法务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 在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法、培养方案、培养层次等方面均没有统一的适用性标准, 不能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评判对法务会计人员进行培养后是否适用于社会的需要, 文章即针对上述情况, 指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提出的必要性及具体要求, 以期对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标准的建立有所助益。

关键词:法务会计,人才培养,适用性标准

参考文献

[1]田园.关于我国培养法务会计人才的思考[J].商业会计, 2009 (3) [1]田园.关于我国培养法务会计人才的思考[J].商业会计, 2009 (3)

[2]王通、陈磊.法务会计鉴定意见的可采性规则研究[J].会计之友, 2012 (3) [2]王通、陈磊.法务会计鉴定意见的可采性规则研究[J].会计之友, 2012 (3)

高校培养法务管理人才模式研究 篇9

一、培养法务管理应用性人才的可行性

1. 法学普及越发广泛。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 30年已经过去。在过去的30年中, 中国法学研究, 已经从一门原本非常孱弱的法学学科成长为一门显学, 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受到了世人的高度重视, 并且在与法学发展相关联的各个领域, 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法学学科在过去30多年的变化, 可以用显著来加以形容, 也可以说是从一颗弱弱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众所周知, 法学属于社会科学, 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教育部颁布的诸多学科门类中, 法学一级学科下设10个二级学科, 它们分别为宪法学和行政法学、法学理论、民商法学、法律史、诉讼法学、刑法学、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和军事法学。作为一门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 法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法学专业是一个受欢迎的热门专业, 成为全国高校普遍设立的一个专业。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 法学学科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在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中, 有近三成高校设置了法律院系和法律专业, 在校学生达10余万人, 且发展势头蒸蒸日上。总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法学学科建设完善齐全、法学师资实力雄厚、专业普及率高, 法学问题研究广泛且深入。毫无疑问, 目前法学的发展现状为法务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法学基础。

2. 管理学发展日趋成熟。

在20世纪70年代末,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正式拉开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确定了改革与开放的路线方针, 首肯了管理的重要性。开放打开了国门, 使昌盛于国外的管理科学得以顺利进入中国, 并开始吸引愈来愈多的研究者。企业管理协会以及其他各种与管理相关的学会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 管理学院或管理科系作为许多高校重要学科之一被普遍设立, 经济管理研究机构、培训中心也纷纷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中国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该标准将管理学列为工程与技术科学的一个一级学科。管理学之下, 列有管理思想史、未来学、管理心理学等11个二级学科和48个三级学科。这一标准首次确认了管理科学在整个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正式提出了管理科学的学科层次机构。管理学已出现在社会的许多地方, 且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呈现出日趋成熟的态势。

3. 政策扶持和引导。

在教育部2012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提出高校要结合区域特征、历史传承、学科优势, 强化办学特色, 克服同质化倾向, 促进合理定位, 各展所长, 加强学科创新建设, 促使学科交叉融合,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意见中还提出要加快卓越法律人才建设, 促进法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创新, 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这为法务管理的创新融合提供了政策基础和发展保障。

二、培养法务管理人才模式

1.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在学生入学后, 可为学生安排导师, 导师为学生提供有关法务管理的研究方向,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并通过研究发现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可在课堂上进行组织讨论, 也可由学生自己把对问题的研究思路、方法、认识等以论文等形式书写出来, 可作为平时成绩, 若有可能可给予一定的学分,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研究的动力, 取得更好的效果;导师或任课老师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让学生参与自己的研究过程, 导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熟悉, 所以对学生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指导效果会更佳, 便于学生更快地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缩短学生摸索时间, 这样便于出成果, 成果的完成又同时会刺激学生对研究的热爱, 形成学与研的良好互动;学校、学院设置本科生研究项目, 每年由学生围绕法务管理自拟题目, 进行研究项目经费申请, 学校或学院组织专家对学生的研究项目和问题进行评审, 择优录取, 申请成功的学生, 在规定的研究时间内交出相应的研究成果, 如政策建议书、论文或报告等形式, 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奖励, 奖励形式可以是一定数额的奖金也可是充当一定数额的学分, 总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研究, 有助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 避免学生把大部分业务时间浪费和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2. 构建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

比赛是激发思考和深刻理解问题的一个好的方式, 通过不同类型的比赛, 如辩论赛、挑战赛、模拟法庭、情景模拟等, 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有助于学生思想上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动手、组织和演讲技能的锻炼, 并可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比赛的地点、场地、规模等可以不限, 可由学校或学院组织较为正式的比赛, 也可由任课老师在课堂上随机给出与法务管理有关话题, 设定正反两方, 展开讨论, 或给定情景, 赋予学生相应角色进行表演比赛, 让学生作为企业法务部门的负责人处理、控制发生风险, 既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又可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院、学校可设置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省市、国家, 甚或国际级的相关挑战赛, 对取得较好成绩的团队、学生给予一定奖励, 激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 以促使学生对自身应用能力的锻炼, 并不断把这种比赛文化完善、传承, 形成良好的氛围, 这些赛事活动对法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塑造和培养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

法务管理是管理学年轻的分支之一, 是法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的创新性研究方向和领域, 培养法务管理应用型人才是满足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及缓解纯法学专业就业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响应国家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复合型人才号召的生动体现。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法务管理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基础上, 针对法务管理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及以赛促学两种培养模式。法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 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不断探索、创新, 努力把两大成熟的学科法学和管理学有效融合, 探索出一些有意义的方法和途径。

摘要:培养既懂法律又懂管理的复合型法务管理应用人才是新世纪高等教育被赋予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在分析培养法务管理人才可行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及以赛促学两种培养模式, 以期为法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决策指导。

关键词:高校,法务管理,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均伟, 陈芳.日、德、美大公司法律事务管理模式及启迪[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8 (27) :12-17.

[2]曹凯.煤炭企业集团的法务管理体制初探[J].中国煤炭, 2010, 36, (2) :33-35.

[3]郑家茂, 潘晓卉.大学创新教育呼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J].江苏高教, 2008, (1) :83-85.

[4]曹玉梅.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J].教育探索, 2007, (10) :19-20.

法务会计假设研究 篇10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法务会计应遵守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但是如果真正将财务会计假设运用到法务会计理论中, 是否都适用呢?下面就此展开分析:首先,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的单位或经济实体。凡是能够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 在会计上我们都把它设定为是一个会计主体。而法务会计的发展前提并不是会计主体, 如交通事故、船舶碰撞等具体事件, 不属于任何实体。所以, 会计主体假设不适用于法务会计, 法务会计实际上应遵循的是法律事项假设, 即事先明确为哪个法律事项的处理提供专业服务。其次,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企业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而法务会计中的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 可能存在于持续经营实体, 也可能存在于非持续经营实体, 如离婚诉讼中的财产纠纷问题。所以法务会计根本不可能适用财务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当然, 如果法律事项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存在于持续经营实体, 法务会计人员在查验其会计资料时应考察其是否遵守了财务会计的各项原则, 并以遵守这些原则所得到的会计资料来推断财务会计事实的真相, 但这并不能说明财务会计原则变成了法务会计的原则。再次,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据以结算盈亏, 按期编报财务报告, 从而及时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从会计核算的本义来看, 一个实体的业务经营情况如何, 只有将其开业至歇业的整个过程全部进行考察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来说, 若一个实体经营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 到时所获的会计信息已失去时效, 变得没有意义。因此, 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分期进行。而法务会计的使命在于查清与待处理法律事项相关的财务会计事实, 不管其涉及多少个财务会计意义上的会计期间都必须一一核实, 并且法庭只有等全部事实查清之后才能对案件进行最后处理。这决定了法务会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分期进行调查、验证、报告业务情况。最后,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 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具有同一的价值属性和广泛应用性, 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可以实现对一个实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各项要素及各项业务活动进行计量与综合, 并获得相关的经济总量信息, 以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等。因此, 在财务会计中, 会计实体应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业务经营情况, 并假设币值保持稳定。法务会计针对出现的法律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取证、提供有力证据协助法律机构或委托人。这就决定了法务会计针对经济纠纷必须查实其涉及的财产损失、纠纷金额、犯罪金额等财务数量信息。因此它也和财务会计一样需要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 适用货币计量的假设。但由于法务会计涉及的法律事项多种多样, 错综复杂, 仅仅依靠货币计量假设还不足以反映出某些法律事项的本质, 有些不能以货币计量但是可以量化的要素, 可以采用非货币计量的形式, 如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混合计量等;对于不能量化或暂时量化有困难的要素信息, 可以采用文字记述的方式。综上所述, 财务会计的四项假设中只有货币计量假设一项经补充完善后可以适用于法务会计。

二、审计假设对法务会计假设的借鉴

(一) 国外有关审计假设的研究

审计假设的研究起步于美英审计理论界, 目前我国研究者熟知的有莫茨和夏拉夫的八项假设、托马斯·李的三类十三项假设、尚德尔的五项假设。一是莫兹和夏拉夫的八项审计假设: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以验证的;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管理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送审的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不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不正当的舞弊行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减少错弊发生的可能性;一贯应用公认会计原则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述;如果没有明确的相反证据, 对被查企业来说, 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 将来也将被认为是正确的;当财务数据的审查目的是为了发表一个独立意见时审计人员只能唯一地充当审计人员的角色;独立审计人员承担着与其职业地位相对称的职业责任。二是托马斯·李的三类十三项假设:审计必要性假设:未经审计的会计信息缺乏足够的可信性;最迫切的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进行验证, 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根据法律要求和职业规范进行审计, 是提高会计信息可信性的最好办法;外部审计可以验证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股东和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 通常不能自己验证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审计行为假设:在审计人员和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妨碍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可信性进行验证的利害冲突;对于审计人员来说, 没有什么法律会妨碍他对会计信息可信性的验证;审计人员在精神和形式上完全处于独立的地位, 能够客观地对会计信息的可信性进行验证;审计人员具有胜任审计工作的技能和经验, 能够圆满地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应对其工作质量和所发表的审计意见负责。审计职能假设:审计人员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 搜集和评价充分、有效和可靠的证据材料;内部控制的存在, 可使会计信息中不存在重大的舞弊和差错;公认的会计概念及与企业业务相适应的会计基础, 如果能得到恰当与一致的使用, 审计人员就会对会计信息提出公允的审计意见。三是尚德尔的五项假设:审计目的假设;审计判断假设;审计证据假设;审计标准假设和审计传输假设。

(二) 国内有关审计假设的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蔡春提出了责任关系假设、正当怀疑假设、独立性假设、可确认假设和有效性假设五项审计假设。武汉大学廖洪提出了正当怀疑假设、可验证假设、独立性假设、证据可靠假设、内部控制有效假设、审计效益假设六项假设。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审计”研讨会上, 有学者提出了审计时空假设、有效控制假设、适当怀疑假设和可验证假设。2003年第2期《上海审计》上提出了可验证假设、可信赖假设、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和内部控制局限性假设四项假设。

(三) 审计假设对法务会计假设的借鉴

审计假设中提得最多的是“可验证性假设”、“独立性假设”。那么它们是否可以运用到法务会计假设中呢?下面对此进行分析。首先, 审计学中的可验证性假设是指经济责任可以验证, 可以通过收集审计证据来确定被审计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否则, 要实施审计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这一假设是针对复杂经济环境中许多事物是不可验证的而提出的。凡无法确认和验证的事物不应包括在审计之内。离开经济责任的可验证性这一假设, 收集审计证据和制定审计评价依据的工作是毫无意义的。法务会计也是搜集相关证据据以为委托人等提供法律上的协助, 由此可以将“可验证性假设”引申为法务会计人员收集的财务资料等证据是可验证的, 否则法务会计人员的结论就没有了依据, 无从检验其真伪, 失去了法务会计存在的意义。其次, 审计中的独立性假设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能够排除干扰、个人利害关系, 不偏不倚地实施检查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如果没有这一假设, 审计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受到制约, 独立性遭到破坏, 那么他的审计意见就失去了社会各方面的信任。法务会计同样需要满足独立性假设, 从事法务会计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应排除来自各方的干扰,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形式上与实质上的独立性, 独立地勘验相关资料, 收集、审查证据并表达意见。如果独立性遭到破坏, 那么法务会计报告就失去了委托人、法院、律师等社会各方面的信任, 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因此, 笔者认为, 法务会计假设可以借鉴审计假设中的这两项假设。

三、我国学者关于法务会计假设的观点

戴德明认为法务会计的假设是:执行人士具备法定职业任职资格;职业人士依据当时可得到的信息所作出的职业判断, 至少令自己信服;职业人士及其组织的工作程序符合职业规范体系的要求, 无程序或者形式上的不当。张苏彤提出法务会计的假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犯罪留痕假设。按照刑事侦查原理, 任何犯罪都必然要留下痕迹;征兆表现假设。欺诈虽然是隐蔽地实施的, 但是事物之间总是普遍联系着的, 任何欺诈行为终究会通过其他的途径以关联形式显现出来, 欺诈的这种表现形式就是欺诈的征兆;20%+40%+40%假设。学者们通过对业已发现欺诈的研究并经过推理, 认为欺诈包括三种主要类型:已经发现并向公众揭露的欺诈;已经被发现但还未公开披露的欺诈;还没有被发现的欺诈。其中第一类欺诈大约占欺诈总数的20%, 第二类和第三类欺诈各占欺诈总数的大约40%。上述有关法务会计假设的论述, 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将法务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等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作为法务会计假设, 不符合法务会计假设是对未肯定或未确知的事项做出的合乎情理的逻辑推断。二是仅从法学角度予以了考虑, 没有体现出法务会计是一门综合会计学、审计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边缘会计学科。

四、法务会计假设

借鉴财务会计假设、审计假设和国内知名学者提出的法务会计假设, 考虑法务会计的本质特征, 我们认为法务会计假设由以下六项假设构成。

(一) 法律事项假设

法务会计所考察的是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 它围绕某一法律事项开展业务, 因法律事项的发生而引起, 并随着法律事项的解决而终结, 属于事项会计, 凡是该法律事项涉及的会计事实都必须查清、核实, 并向委托人报告。实际上, 法律事项假设相当于财务会计中的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划定了财务会计的空间活动范围, 法律事项假设划定了法务会计的空间活动范围。因此法务会计遵循法律事项假设, 即事先明确为哪个法律事项的处理提供专业服务。

(二) 欺诈留痕假设

欺诈虽然是隐蔽地实施的, 但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普遍联系, 欺诈行为终究会通过某些征兆显现出来。如资产流动必定会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书面材料上有所反映。通过查询会计资料, 一方面可以了解和掌握欺诈者的生产和销售情况、物资财产的保管和进出情况、成本和利润情况、债权和债务情况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查明欺诈事实, 发现欺诈线索和证据。

(三) 多重计量假设

由于法律事项所涉及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都表现为货币计量信息, 法务会计必须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来明确经济业务中的纠纷金额、损失金额、犯罪金额等。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法务会计涉及的法律事项多种多样, 错综复杂, 为了把调查结果恰当、准确地表达出来, 需要注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的“双管齐下”, 计量中可以参考运用法学、证据学方面的计量方式, 如调查表、流程图等计量手段。对于不能以货币计量但可以量化的要素, 可以采用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混合计量等。对于不能量化或暂时量化有困难的要素, 可以采用文字记述的方式予以说明。

(四) 可验证性假设

可验证性假设是指法务会计人员所收集的财务资料等证据是可验证的, 如果脱离可验证性假设, 法务会计人员的结论就没有依据, 无从检验其真伪。

(五) 独立性假设

独立性假设指从事法务会计工作的组织和人员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形式上与实质上的独立性, 独立地勘验相关资料, 收集、审查证据并表达结果。

(六) 可信赖假设

可信赖假设指法务会计工作的结果可信赖。由于法务会计人员是以独立的第三者身份从业, 并具备执业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谨慎态度, 其表达的结果是值得信赖的。

参考文献

〔1〕白岱恩.法务会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陈矜.法务会计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4〕盖地.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J〕.河北财会, 2000 (1) .

〔5〕孟祥东.关于法务会计基本原理的探讨〔J〕.经济前沿, 2006 (9) .

〔6〕谭立.法务会计若干问题之我见〔J〕.经济管理, 2005 (17) .

〔7〕张苏彤.论法务会计的目标、假设与对象〔J〕.会计之友, 2006 (1) .

高校法务会计专业可行性分析 篇11

关键词: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可行性

一、法务会计简介

(一)法务会计的概念

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G·杰克·贝洛各尼(G·Jack BoIogna)与洛贝特·J·林德奎斯特(Robert·J·Lindquist)曾对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做出简明的解释。他们认为,所谓法务会计,就是“运用相关的会计知识,对财务事项中有关法律问题的关系进行解释与处理,并给法庭提供相关的证据,不管这些法庭是刑事方面的还是民事方面的”。

法务会计涉及学科广泛,它全面吸收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学原理,特别是证据学的基本理论,也吸收了审计学中的部分审计技术方法和统计学中的某些统计方法。法务会计在内容、形式等各方面都有别于财务会计、审计,具有自身的特点。法务会计主要关注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

(二)法务会计的主要内容

关于法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调查与诉讼支持。

我国当前的法务会计的范围包括:企业税务会计;债权、债务理算会计;保险赔偿理算会计;海损事故理算会计;社会公正会计;物价会计;基金会计:司法会计。

二、法务会计市场需求分析

(一)法务会计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社会对法务会计的需求日趋强烈。2005年杭州市场需求统计,法务会计师占需求首位,专家预测未来10年,法务会计必将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1、企业、事业单位对法务会计的需求

在法制社会中,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将会碰到越来越多的法律问题:因商品购销产生的债权债务纠纷,需要法务会计人员运用会计、合同法、证据学等方面知识收集证据,以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因纳税方面原因引起的税务纠纷,需要法务会计从会计、税法方面提供专业支持,确认应纳税款。因此,企业需要法务会计站在企、事业单位的角度,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会计行为符合国家现行法律,在遵守法律或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寻求本单位的最大财务利益,并能运用法律的武器去进行法律交涉,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2、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对法务会计的需求

(1)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业务的需要

目前,法务会计已经成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重要业务,他们致力于培养法务会计人员,从事法务会计鉴定服务。国外的事务所已在国内积极开展法务会计业务,国内的事务所,其业务主要还停留在审计、验资等传统领域,而较少涉及法务会计业务,仅少量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司法会计鉴定工作。面对激烈的竞争,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需求日益增长的法务会计无疑是具有会计和管理咨询专业优势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较优选择。

(2)律师事务所开展业务的需要

律师在法律上很精通,但法律和会计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律师对企业的运作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不可能准确地解读企业的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对企业舞弊的手段、方式也不够熟悉,而法务会计在这一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于是,律师事务所对法务会计产生了需求。

(3)税务师事务所开展税收筹划业务的需要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税收筹划反映出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在国外,许多企业都聘用税务律师、会计师、国际金融顾问等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税收筹划活动,而且很多个人也需要这些专业人士提供的涉税服务。财税律师通过对不同的经济法律关系进行权衡、比较,变通处理相应的法律关系或稍稍调整某些经济活动,改变其在征纳关系中的法律性质,以寻求税务筹划的最优方案。

3、司法机关、政府监管部门对法务会计的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犯罪案件日渐增多,贪污金额日益加大,舞弊方式也日趋隐蔽和复杂,我国投资人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日渐不满,涉及虚假会计信息披露而导致投资人遭受损失的法律诉讼不断出现。司法机关在审查处理这些案件时,涉及到会计信息是否虚假,虚假的会计信息是故意、一般过失、重大过失还是欺诈,虚假的会计信息给使用者带来多大损失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法律人员依据专业知识所能确定的,必须由法务会计人员来对此进行审计和判断,并出具书面鉴定结论供司法机关判断使用。

另外,专门从事国有企事业单位审计的政府审计部门,对经济舞弊案件的专项审计也需要法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支持。

(二)法务会计收入预测

美国2003年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初入行的法务会计的年收入在2.5-4万美元,但在工作三四年之后,其收入就能达到7-8万美元,有的人甚至能拿15万美元的年薪。我国目前法务会计服务收费情况如下:

表2:中国法务会计网法务会计鉴定

服务收费表

法务会计服务项目

服务费

法务会计咨询业务

6000元/年(企业注册资金500万以内)

10000元/年(企业注册资金500万以上)

法务会计检查服务

10000元/年(企业注册资金500万以内)

20000元/年(企业注册资金500万以上)

法务会计鉴定服务

涉案金额*O.5%(刑事)

涉案金额*1%(民事)

预计法务会计师将是我国收入最高的十大职业之一。

(三)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状况

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严重滞后,在法学专业中进行法务会计选修课教育主要集中在少数政法院校。尽管云南财贸学院在国家司法部门的支持下,于2001年在会计专业率先开设了“司法会计专业方向”,对法务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了尝试,却仍然存在正规的法务会计教育体系缺乏的问题。同时,对在职注册会计师的法务会计知识培训也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这导致了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十分稀缺。

三、高校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可行性分析

(一)专业建设分析

会计专业一直是管理学的传统专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会计专业人才,为经济建设作出了相当的贡献。然而,一个专业的发展不仅要有厚重的专业基础,还要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不斷建设新的专业。法务会计专业的设立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带动会计专业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分析

法务会计主要综合了会计、审计、法律的相关知识,目前财经类高校多为财经法律院校,本身即拥有会计、审计、法律专业教师,只需要稍做培训、组合即可打造出一支法务会计师资队伍。

(三)专业投入分析

法务会计属于社会科学,是会计和法律的边缘学科,与财经类院校现有的基础设施、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相匹配,不需要投入过高的专业建设费用。在专业建设方面投入的费用大体包括专业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专业宣传三方面。

(四)专业市场分析

法务会计人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术型人才,即从事研究会计学与法学融合与发展的人才,如专门机构研究人员、政府部门决策顾问、法务会计专业教师等;另一类为应用型人才,即从事法务会计的具体实践操作人员等。如果在专业宣传上有保证,生源情况应该比较乐观,而法务会计的就业形势又可以促进会计专业的招生。

另一方面,法务会计的在职培训也具有相当的市场,目前企业的会计人员,中介机构的在职人员和司法机关、政府监管部门的从业人员均需要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获取相关法务会计专业知识。

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比较研究 篇12

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定期提供财务信息而进行的会计, 又可称为对外报告会计。而法务会计则是根据法律的特殊规定, 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在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法定经济标准和经济界限规范过程及报告结果进行计算、检验、分析、认定的运用型学科。

(二) 法务会计的基本特征

法律服务性。法务会计是一种服务性活动, 它为法律事项的处理或解决服务, 是会计工作者对法律工作者或当事人的专业支持, 是将会计语言翻译成法律语言以帮助解决法律问题, 因而具有法律服务性这是法务会计的根本属性。

法律事项性。法务会计是就事论事, 它围绕法律事项开展业务, 因法律事项的发生而引起, 并随着法律事项的解决而终结。不过, 法务会计是协助而非直接处理或解决法律事项, 它是查明或认定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会事实, 这是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根本区别之一。

调查取证性。法务会计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法律事项涉及的财会问题进行调查, 收集、固定证据, 并据此形成结论性专家意见, 用于法庭作证或供当事人自行解决纠纷、处理未决事项, 这是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明显的区别, 国内外许多学者正是根据这一特征来对法务会计进行定义的。

价值量化性。货币计量是财务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之一, 也适用于法务会计, 因为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均是以货币计量的, 法律中有关经济犯罪的处罚, 量刑也是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

法律标准性。法务会计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为了查明法律事项涉及的财会事实, 法务会计人员必须依照《公司法》、《诉讼法》、《证据规则》等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规定办事, 而现实中的财务会计资料是依照会计准则与制度等行业规范编制或形成的, 这就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对这些财务会计资料进行检查与验证, 如有冲突必须以法律规定为准。

广泛应用性。法务会计是会计界为法律界提供专业服务, 是会计实务对法律实务的支持。在现代社会中, 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活动都要受到法律调整, 当人们在处理经济纠纷等法律事项时, 只要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财会专门问题, 就需要法务会计提供专门服务。因此, 法务会计在行政、司法机关、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及其他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将得到广泛应用。法务会计比财务会计的范围广泛得多。

(三) 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内容不同。财务会计一般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个组成部分。法务会计则是按照法律事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归类的, 其内容主要有税收法务会计、保险法务会计、海损法务会计、破产清算法务会计、反倾销法务会计等。

职能不同。财务会计的职能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将企业生产经营中大量的、日常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 定期编制通用的财务报表, 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而法务会计的职能是指法务会计所固有并由其本质决定的查证财会事实与保障法律实施的潜在能力。查证财会事实是法务会计的技术职能, 保障法律实施是法务会计的社会职能, 两项职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它们互相依存, 互相促进。

目标不同。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除为政府部门以及外界有关经济利益者服务外, 也为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法务会计目标应尽可能保持与财务会计目标一致, 但是, 当某些 (或某种) 会计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有关法律有矛盾时, 应按现行法律予以调整或纠正。因此, 法务会计目标应是符合或不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务会计目标应是对受托单位的合法、合规性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公检法等机关的法务会计应是对受理案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会计鉴定, 准确判定法律责任。

基本假设不同。由于法务会计的业务反映范围限于法律事项, 与财务会计的业务反映范围限于会计实体不同, 所以, 法务会计不可能遵循会计实体假设, 它实际上应遵循的是法律事项假设, 即事先明确为哪个法律事项的处理提供专业服务。同时, 法务会计的法律事项性决定了它不适用财务会计的会计期间与持续经营假设。

对象不同。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企业以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事项, 而法务会计的对象则与法律事项相联系, 它是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或者其所涉及的资金运动或状态。从法律的视野来看, 法务会计的对象就是法律事项所涉及的待证会计事实。显然, 法务会计对象与财务会计对象差异较大, 应予以充分注意。

程序和方法不同。由于法务会计全面吸收了会计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 因此在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核算、各种会计信息进行检验分析时, 都必须严格遵循财务会计的程序和方法。对涉及法律事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作为证据使用时, 还要运用法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如证据筛选、分类、分析等理论和方法;有时还需运用审计学、统计学中的某些方法。

二、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法务会计中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务会计事实就是传统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法务会计人员查办或处理经济案件或法律事项时, 离不开对财务会计资料的调查和验证, 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并形成专门的法务会计报告, 作为法庭诉讼的证据。财务会计与法务会计在应用资料方面有着广泛的一致性。

货币计量是财务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之一, 因为只有通过货币或价值手段才能将各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或财产进行汇总, 从而得到会计实体的经济总量信息, 以利于综合判断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在法务会计中, 一方面, 法律事项所涉及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绝大多数都表现为货币计量信息;另一方面, 为获得处理法律事项所需的犯罪金额、纠纷金额、损失金额等, 必须对该法律事项相关的财会事实进行价值量化、分类和汇总。法务会计需要以价值量化手段汇总法律事项涉及的财会情况, 以利于司法人员或当事人对案件或纠纷进行定性和处理。

在财务会计中, 会计事项通常用来表示具体的经济活动或业务。因此, 我们可以将财务会计与法务会计的对象进一步细分为各个具体的会计事项。如果财务会计中的某些会计事项与等待处理的法律事项相关, 就会构成法务会计的对象。财务会计与法务会计的对象虽然不同, 但其联系十分密切。

三、法务会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 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确认、解释的影响

法务会计远远超出了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而且对财务问题的确认与解释更为准确、清晰。当某一团体对某一事项产生抱怨、质辩、谣言、疑问时, 法务会计能很快地确认出财务事项的要害所在, 并根据经验与所掌握的法学和会计学理论作出相关认定, 向冲突的双方解释, 这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确认、解释将更为准确有效。

(二) 对财务会计控制职能的影响

法务会计根据法律的特殊规定, 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在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法定经济标准和经济界限规范过程和报告结果进行计算、检验、分析、认定, 它主要处理财务事实与企业问题的关系, 并运用于法律上的鉴定。法务会计经常涉及舞弊调查, 并为管理部门、律师或者私人调查服务, 它经常帮助管理部门强化公司的内部控制, 以减少管理部门的舞弊发生, 这样也大大强化了财务会计的控制职能。

(三) 对财务会计准则、制度和法规的影响

随着法务会计的迅猛发展, 传统财务会计准则、制度和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法务会计实务工作的需要。要规范法务会计实务工作, 我国会计理论界应借鉴西方法务会计并结合我国国情, 以便尽快制订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务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工作程序与方法、执业规范、职业道德以及相关法规, 使我国法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这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化的客观要求。

(四) 法务会计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

1、精通会计, 熟悉法律等其他相关法律知识。

法务会计既然是一门复合型会计学科, 就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具有多种相关知识, 以便更好地了解财务报表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2、高尚的职业道德。

保密、自律是从业者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 法务会计解决的大部分问题都会涉及到不同单位相关的商业秘密或执法秘密, 所以从业者要对委托人负责, 只能把对某一问题的审计报告提供给委托人, 在法律规定的保密期内, 不能将相关资料泄漏给任何单位和个人。

3、独立敬业的精神。

这也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体现。独立与保密密切相关, 为了保密的需要, 从业者不能与他人商讨目前进行工作的问题, 也不能与解决同一问题的其他执业者商讨, 以免从业者之间相互因为资历、语言表达能力等影响他人证明结果的客观性和独立公允性。

法律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为我们的经济生活保驾护航。法务会计对财务会计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会计工作者应把握时机, 开创和推动法务会计更美好的明天。

摘要:法务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复合型边缘学科, 与许多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法务会计的特征侧重于法律服务性, 财务会计侧重于决策服务性。法务会计的目标是以法律为最高标准, 财务会计则以准则和制度为标准。法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只遵循法律事项和货币计量假设, 这也给财务会计带来了很大挑战。法务会计的原则虽然遵守了财务会计的原则, 但却有了新的含义。

关键词:法务会计,财务会计,法律事项

参考文献

[1]谭立.再论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J].金融与经济, 2005 (10) .

[2]威廉姆·霍普伍德.法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3]任存梅, 张婧怡.论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会计之友, 2009 (1) .

上一篇:安全管理预警系统下一篇:产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