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的经济效应

2024-06-26

经费的经济效应(通用7篇)

经费的经济效应 篇1

摘要:利用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理论, 通过对1995—2005年度我国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各类型支出之间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 建立了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各类型支出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 揭示了我国研发经费各类型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 并提出改善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研发经费支出,经济增长,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而技术创新最根本的途经是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支出。研发经费支出按研发活动的不同类型分配的比例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应用研究支出、试验发展支出, 只有三者相协调才能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而这要求研发经费支出在三者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在三者之间的比例不合理, 影响了研发经费使用的效果, 因此, 对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1) 变量界定和数据来源

以经济增长 (GDP) 为被解释变量 (单位:亿元) , 以基础研究 (BR) 、应用研究 (AR) 、试验发展 (ED) 的经费支出为解释变量 (单位:亿元) , 以1995—2005年我国基础研究 (BR) 、应用研究 (AR) 、试验发展 (ED) 的经费支出和经济增长 (GDP) 四个时间序列来分析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的关系 (见表1) 。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 计量方法和模型

1) 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 (Augmented Dickey - Fuller) 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的变量要确定其单整的阶数, 如果变量的 n阶差分是平稳的 , 则称此变量是 n 阶单整, 记为 I (n)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同阶单整是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检验的先决条件。

2) 协整检验

对于同阶单整的两变量回归方程, 可以用 ADF法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 通常称之为 EG两步法。对存在协整关系的两变量时间序列, 可以直接用 OLS方法。根据回归结果, 还要从拟合优度、F检验统计量值、样本回归系数的t 检验值、杜宾统计量值和AIC、SC值等方面对模型作进一步分析。

3) 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是在确定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后, 转而估计变量之间的误差修正过程。协整反映的是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短期出现了偏离长期均衡的现象 (计量上表现为一定的误差) , 则会通过对误差的修正使变量重返均衡状态。一般用滞后一期的残差作为误差修正项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另外, 被解释变量的短期波动除了受误差修正项的影响外, 还受到解释变量短期波动及各变量滞后变化的影响。

4) 因果关系检验

运用 Granger因果检验法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及如何构成因果关系, 其原理是:在做对其他变量 (包括自身的过去值) 的回归时, 如果把一变量的滞后值包括进来能显著地改进对另一变量的预测, 就说该变量是引起另一变量的 Granger原因。

2 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

(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应用 Eviews软件, 在运算时为了消除异方差性, 对表1 中的基础研究 (BR) 、应用研究 (AR) 、试验发展 (ED) 的经费支出和经济增长 (GDP) 分别取自然对数, 将对数序列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 变量lnGDPlnBRlnARlnED的水平序列、一阶差分序列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 说明水平序列、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的; 而它们的二阶差分序列拒绝了单位根假设, 说明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 即它们都是I (2) 序列。

(2)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模型

由于四个变量均为 I (2) 过程 , 可以对其进行协整分析, 采用 EG两步法做协整回归并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首先以lnGDP作为被解释变量, lnBRlnARlnED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并进行OLS回归, 然后利用回归生成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注:检验形式中 C、T、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中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N是指不包括C或T, Δ表示一阶差分, Δ2表示二阶差分。

对上述生成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3所示, 残差为I (0) , 即lnGDPlnBRlnARlnED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我国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方程为:

LnGDP=8.983225+0.21906lnBR+0.279801lnAR+0.040129lnED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目的在于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之间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过程, 并分析变量之间的短期弹性。用滞后一期的残差作为非均衡误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估计结果为: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

1) 在 1995—2005年间, 我国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2 ) 在短期内, GDP的变动受到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变动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 但应用研究变动的影响比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影响显著。

3) et-1是误差修正项, 该项系数反映了误差修正规模自身修正偏离均衡误差的作用机制。当修正系数为1时, GDP和研发投入的当年均衡误差在下一年就可调整到均衡状态。此模型的系数为-0.897115, 说明研发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对当年非均衡误差调整的修正能力较强, 系数为负, 符合方向修正机制。

(3) 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 即是由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的增加带来经济的增长, 还是经济增长带来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的增加, 需要进一步验证。根据表 1中的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和 GDP的相关数据, 对其进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中的第一列是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零假设, 第二列显示样本数据的数目, 第三列数据为 F统计量的数值, 第四列的数据为 F统计量在零假设成立时的概率显著性水平。

根据结果表明, 拒绝BR是引起GDP的格兰杰原因, 拒绝GDP是引起BR的格兰杰原因;拒绝AR是引起GDP的格兰杰原因, 拒绝GDP是引起AR的格兰杰原因;拒绝ED是引起GDP的格兰杰原因, 95%的置信度下可以接受GDP 是引起ED的格兰杰原因。

3 结论及建议

(1) 结论

我国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但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变动的影响较小, 说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非依赖技术的投入, 经济增长与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之间的均衡关系对当年非均衡误差调整的修正能力较强。

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知, 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即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变化不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 经济增长变化也不是引起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的变化的原因, 可能是在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比例太小的原因所致;而试验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单项Granger因果关系, 即经济增长的变化是引起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变化的原因, 经济增长越快, 越有利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增加, 但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变化不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

(2) 加大研发经费支出, 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1) 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小, 关键是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我国研发投入强度1995年为0.57%, 2001年为0.95%, 一直在1%以下徘徊;2001年以后迅速上升, 2005年达到1.34%, 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首位。尽管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 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 研发投入强度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初级阶段, 研发投入强度一般不超过1.5%;在工业化中级阶段, 研发投入强度约为1.5%—2.5%;在工业化高级阶段, 研发投入强度一般大于2.0%。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9 030元人民币, 折合1 092美元, 按人均GDP水平衡量, 可以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的后期, 此阶段的研发投入强度一般应为1.5%—2.5%, 但我国2003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13%, 离最低点1.5%尚有一定差距。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的后期, 但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还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后期, 研发投入水平滞后经济发展水平几乎一个阶段, 因此应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使经济增长由依赖资源投入转向依赖技术进步上来。

2) 激发企业对研发经费支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不高, 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研发经费支出规模太小, 企业对研发经费支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激发企业对研发经费支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税收激励是发达国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支出常用的办法, 特别是对那些外部经济强的研发项目, 政府甚至给予财政补贴, 如早在70年代日本政府规定, 凡是企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项目, 均可从政府那里得到占其研发费用10%—20%的经费补助。

我国政府尽管也有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 但这些政策多偏重生产销售环节, 如许多地方政府规定, “经省级以上科技管理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可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 这些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完全可以通过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出来, 而不一定通过企业自己研究开发出来, 也就是说没有研发经费支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新技术产品来。所以, 激励政策应由偏重生产销售环节向偏重研究开发环节转移, 确立以企业的研发活动为税收激励的重点, 如按研发费用达到企业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来适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将更能提高企业对研发经费支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改善研发经费支出类型结构不合理状况, 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支出。

1995年至2005年间, 我国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一直稳定在5%—5.5%之间, 从未超过6%, 应用研究的经费支出由1995年的26.39%下降为2005年的17.70%, 而试验发展研究由1995年的68.43%上升为2005年的76.95%, 研发经费支出类型结构明显不合理。

一般来讲, 世界各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所占比重一般最小, 用于应用研究所占比例居中, 用于试验发展研究所占比重最大。从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类型结构来看, 在总体趋势上同发达国家是一致的, 但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占用研发经费都在10%以上, 法国甚至达到23.3%。我国2005年基础研究经费在研发经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仅为5.36%, 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较低的, 它没有随着我国研发经费规模扩大和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而改变。基础研究是新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新发明创造的先导, 是国家长期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 我国正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 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研究, 自主创新就失去了知识源泉。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214-223.

[2]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205-214.

[3]单红梅.1991年—2003年间中国科技投入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 2006 (9) :14-17.

[4]谭文华.R&D强度的曲线与我国投入稳定增长[J].中国软科学, 2005 (1) :45-49.

会计的经济效应分析 篇2

一、会计经济效益在历史与现代的主要体现

可以说, 无论是在历史活动中, 还是在现代社会中, 会计始终都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应, 并体现在经济活动之中。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重要性也越加凸显出来。

第一, 在历史活动中会计经济效应的体现。从最初人类进行数据计算就体现了会计活动的相关内容, 且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会计的计算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尤其是自古代珠算开始, 利用珠算进行数据的统计与计算, 恰恰有效提高了人们在数据运算上的速度与准确性, 其正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体现。而西方工业革命以后, 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又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也给我国的传统封建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由传统的单式薄记账转变为复试记账, 为企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在这一段时期内,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也在迅猛发展, 其经济生产总值飞速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可以说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会计事业早已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时期, 很多会计工作在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在新时期内都得到了有效的延续。

第二, 在现代社会中会计经济效应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现代化社会中会计与企业、事业单位、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 因此, 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很多跨国企业中会计工作的经济效应更是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这是因为许多跨国公司其所拥有的产业规模巨大且在所处的某个行业中具有绝对的代表性, 因此跨国公司的经济效益总额也是十分庞大的, 势必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 往往跨国企业也对会计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正因如此, 加强对会计工作制度、会计工作模式、会计工作方式的创新与完善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此外, 我国的会计事务所也正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 虽然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会计事务所相比在综合技能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较为严重, 因此更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 不断的完善会计工作制度, 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进而为各项决策的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与依据, 使会计呈现出最大的经济效应。

二、影响会计经济效益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

清楚的了解与掌握会计的经济效应对推动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上文笔者的分析, 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 会计工作早已渗透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之中。因此, 为了进一步促进会计经济效应得以有效发挥, 就必须清楚的了解影响会计经济效应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 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求得完善的解决策略。

第一, 缺乏通用的会计语言。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目前我国的会计语言通用性极为不强, 尚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有效实施。尤其是在不同地区的会计语言其在表达、具体含义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不仅严重影响到会计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 也进一步加重了不同地区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业务工作量, 拖缓了整个会计工作的实际进度。此外, 我国的会计语言虽然在不断向着国际会计语言标准靠拢, 但是仍与国际会计语言准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些都给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发挥其最佳会计经济效应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第二, 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偏低。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弄虚作假的情况, 以至于相关的会计信息准确性偏低, 不仅影响到会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 也直接影响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 尤其是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低下, 综合素质不高,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常常会因为人为失误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且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管理机制, 以至于即便会计信息失真也无法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而奖惩机制的不完善不仅难以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也制约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直接影响到了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

第三, 会计信息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可以说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普遍存在透明度不高的问题, 尤其是受到传统封闭思想认识的影响, 不愿意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披露且缺乏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认识, 致使会计信息的使用人难以拥有足够的知情权。而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管理与财务工作决策上缺乏足够的会计信息资料, 不仅难以有效提高会计的实际工作水平, 也无法给管理者与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帮助。

第四, 缺乏完善的会计工作制度。完善的会计工作制度对促进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虽然近些年来, 我国企业都普遍加强了对会计工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但是绝大多数企业的会计工作制度仍不健全, 且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实用性, 难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 也难以对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进行规范, 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进而致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屡屡发生, 严重影响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

三、促进会计经济效应有效发挥的几点个人建议

通过上文笔者对制约会计经济效应有效发挥因素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目前我国在会计工作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要想进一步促进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则必须要结合会计的日常工作需求, 对会计工作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第一, 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语言的通用性。会计语言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基础。也正因如此, 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语言的通用性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对会计语言标准进行设定, 使其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致性, 进而使得不同地区的会计工作者能够在同一平台上更好的交流、互动, 而这样不仅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会计经济效应的有效发挥。尤其是在我国会计语言的制定上还应该尽可能的向国际会计语言靠拢, 进一步拉近我国会计语言与国际会计语言之间的步伐, 在便利国际会计人员交流、互动的同时, 也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 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准确度。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能够为经济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与依据, 对整个经济活动而言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正因如此, 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则早已成为促进会计信息发挥其最佳作用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加强对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 利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做好会计监督、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控与核对, 进而避免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同时, 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的奖惩机制, 充分调动会计工作人员的自我监督与相互督促的意识。并定期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 严格遵循会计标准规范会计人员的各项会计工作。

第三, 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发挥自有资源的最佳配置能力, 让会计信息被所有使用者清楚的掌握与采纳, 节约会计交易费用, 还有利于增强会计经济效应的发挥, 为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并且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披露认识。

第四, 进一步提高会计制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应该始终以科学性与实用性为会计制度建设的指导原则, 制定符合要求的会计制度, 从而规范会计工作流程, 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增强企业风险抵抗能力的同时, 为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 并为经济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四、结束语:

可以说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 会计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出经济效益的高低, 更为经济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依据, 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完善各项会计制度, 使会计工作发挥出最佳的参考与启示作用, 进而让会计经济效应得以有效发挥。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会计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出来, 其经济效应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合理把握会计经济效应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 还能够进一步完善会计的相关制度, 促进会计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因此, 加强对会计经济效应的分析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会计工作的实践工作经验, 对会计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经济效应,会计信息,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分析会计的经济效应[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 (08)

[2]张新宏.论会计的经济效应[J].现代经济信息.2015 (05)

[3]黄潇.关于会计的经济效应的研究探讨[J].现代商业.2015 (07)

[4]叶倩.浅议会计的经济效应[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2014 (Z1)

试论品牌的经济效应 篇3

1 品牌概况

据2012年商务部的一项调查:一线品牌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微乎其微, 大约4%, 但是带来的收益却是60%强。目前, 世界一线品牌主要被美国、日本、欧洲占据, 大约占3/5, 我国能走出国门的品牌少之又少, 这也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位做餐饮的老板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真是中国的悲哀呀!堂堂一个美食大国却没有一个世界性的餐饮企业”。他的话确实应该值得每个中国人尤其是企业家们的深思, 中国人在肯德基、麦当劳消费, 但却基本不索要发票, 据说这个未开发票节约的金额可以让肯德基、麦当劳少交好几十亿元的税, 这几十亿元的税金可以开办几十个高档的大规模的餐饮企业, 可悲的是,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餐饮行业。

1.1 品牌的内涵

“品牌”这个词来源于古斯堪的那维亚语brandr, 意思是“燃烧”, 指的是生产者燃烧印章烙印到产品。最古老的通用品牌是在印度, 吠陀时期 (9000~10000年前) 被称为“Chyawanprash”, 广泛应用于印度和许多其他国家, 以受人尊敬的哲人Chyawan命名。意大利人最早在1200年在纸上使用品牌水印形式。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易于区分的名称和符号, 更是一个综合的象征, 需要赋予其形象、个性、生命。品牌标志和品牌名称的设计只是建立品牌的第一道工作, 但要真正成为品牌, 还要着手品牌个性、品牌认同、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各方面内容的完善。这样,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 才会由形式到内容、由感性到理性、完成由未知到理解、购买的转变, 形成品牌忠诚。商标是品牌中的标志和名称部分, 便于消费者识别, 但品牌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1.1.1 站在消费者的视角看品牌的意义

法国品牌专家卡菲勒说过, 品牌是伴随着消费者的不安全感及对梦想的追求而出现的, 品牌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体现商品本身的质量、价格及通过与企业关联的一些传奇故事而表达的企业文化, 更重要的在于体现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特定情感交流。比如说那些喜欢穿耐克鞋的消费者, 他们未必对耐克鞋本身和它的企业有很多关注或了解, 他们或许压根儿对此一点也不敢兴趣, 但是企业通过用乔丹这样的大明星做广告, 达到让消费者“爱屋及乌”的目的, 因为热爱乔丹, 所以也喜爱穿乔丹穿过的鞋子, 通过穿乔丹穿过的鞋子, 他们似乎感觉到自己也生活在成功的光环之中, 离乔丹越来越近, 未来某一天也许也会像乔丹一样功成名就。

1.1.2 站在企业的视角看品牌的意义

可口可乐总裁曾经说过, 即使把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工厂全部销毁, 它也会在一夜之间东山再起, 其原因在于品牌作为巨大的无形资产, 其重要性已超过土地、货币等生产要素, 一个成功的品牌就如一个只进不出的账户, 可谓福泽无边。对企业而言, 品牌的作用是巨大的:第一, 从财务角度,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资产, 在资本市场中可以直接换算为价值;第二, 品牌生命周期越长, 核心竞争力越大;第三, 品牌忠诚度越高品牌成功度越大;第四, 通过品牌可以赚取附加利益, 提高利润率。19世纪初, 商品不像现在这样丰富, 同类商品之间差别不大, 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也就不大, 不像现在, 同种的商品可按照质量、科技、生产过程、功能多少、品牌细分成很多小类, 而且, 那个时候消费者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对商品除了关注其使用价值外, 没有更多的诉求。所以当时, 消费者最喜欢购买的就是价格低的产品,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商品的进一步细分,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质量高的商品, 但是, 随着商品的同质化, 品牌的观念逐渐深入消费者内心, 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甚至质量, 更多的则体现了消费者的一种精神诉求和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总之, 未来的世界,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 谁的品牌“响”, 谁就是赢家。

1.2 商品的多样化、同质化和市场失灵决定了品牌的诞生

所谓市场失灵主要指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所谓信息不对称, 是指在某一经济关系中部分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参与者所不拥有的信息, 这样在决策中拥有“私人信息”或“独有信息”的一方更具有信息优势, 能在交易中占有更多的主动权;而另一方由于对对方所具有的优势或所处的环境不甚了解而处于劣势。在市场失灵情况下, 商品市场上会出现逆选择问题。逆选择是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 又称为“柠檬”现象 (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有次品的意思) , 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 只有卖方了解自己要出售的商品的质量, 而买方却不了解。如果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市场中, 优质品和劣质品可以有各自的需求和供给曲线, 各自的成交价格也可以明显区分。但此时, 市场中的优质品和劣质品混合在了一起, 供给曲线没有发生变化, 但需求曲线叠加到了一起, 这时的成交价格介于原来的优质品和劣质品成交价格之间。那么, 拥有劣质品的卖方就出售了他们的商品, 而拥有优质品的卖方就不愿意出售。这样随着交易的不断发生, 更多的劣质品涌入市场, 而买方也逐渐认为市场上所有的商品都是劣质品, 他们的需求曲线继续下降, 市场成交价也停留在原来的劣质品的成交价格上。拥有优质品的卖方逐渐退出了市场, 造成了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况, 这就是市场的逆选择。某汽车行业2011年度调查结果显示, 高端市场是品牌溢价最大化的细分市场, 同样是奥迪A6这款车, 如果换成奔驰品牌, 用户认其价格可以上调7.6万元。单车7.6万元的价差, 完全来自品牌的净收益, 是个惊人的数字。

2 品牌的经济效应

2.1 站在买方视角评估品牌与非品牌产品

2.1.1 供给与需求分析

两种外表、功能十分相似的产品, 因为品牌不一样, 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也会大相径庭。通过品牌, 消费者可以估计某种商品的诸多信息, 如质量、信誉、售后服务等等。不是品牌商品质量不一定会差, 但发生差的几率会很大, 但如果是品牌商品, 质量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即使偶发差的概率, 但这个概率会很低, 而且可以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及赔偿程序得到补偿, 消费者承担的经济风险就会小很多。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其实买的就是一种放心, 安全感和确定感是人的基本情感需要。相反, 消费者为了贪图便宜购买一些非品牌大件商品, 虽然外表、功能似乎与品牌产品没有多大差别, 短期内也看不出有何质量问题, 甚至该商品也有很规范的质量保修单,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司法机关维护自身权益。但是要花费较多的财力和时间, 是很不划算的。而且人处在一种对产品质量的的不信任中, 随时担心质量可能会出问题, 内心的安全感和确定感无法满足, 直接影响幸福指数, 甚至生活质量。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 对于一些花费相对大的商品 (锅碗瓢盆等一眼就能辨别好坏孬丑的诸如此类的日常生活小用品除外) , 消费者更倾向于品牌产品。

2.1.2 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购买品牌产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究其原因是因为品牌产品具有相对较高的边际效用。在相同类型、不同品牌的商品在功能、价格相同或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消费者愿意购买边际效用高的商品, 导致品牌产品的销路好于非品牌产品。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具有连续性, 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购买经验将显著影响其重复购买行为, 企业应通过提供满意的购物经历来逐渐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使得消费者对该品牌进行正面评价, 进而容易原谅该品牌的失误行为, 最终排斥替代品而实现重复购买。

假设一下, 在某个商场某一类产品有两个品牌, 一个高端品牌能够给买者带去300单位的经济效应, 而另一个低端品牌给买者带去的则是200单位的经济效应, 再假设买者探询一次损失10个单位的经济效应。

解得:n=3.321928, 将n值代入, 求得Umax=256.78

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品牌给买者带去超过256.78个单位的经济效应, 买者选择该品牌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 对于锅碗瓢盆等一眼就能辨别好坏孬丑的的日常生活小用品除外) 。

2.2 站在商家的角度看品牌的重要性

2.2.1 品牌的博弈

对于商家来说, 品牌有很多重要的意义:第一, 击败竞争对手, 只要品牌响, 它将会永立不败之地;第二, 会收获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 而这个消费者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第三, 创建一系列的延伸品牌, 一本万利;第四, 在营销上有更多可以拓展的空间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企业努力打造品牌。当然, 企业塑造品牌不仅有自身主动的因素, 也有迫于竞争对手的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进则退。

假设某个商场有两个厂家生产的两款洗衣机, 暂且称为甲和乙, 甲和乙之间可以相互代替, 在价格、质量等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多大差别, 两个厂家决定联手起来, 用最少成本赚取最大利润, 不再花费资本去打造品牌, 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对外出售, 关键看双方是否都能坚守约定, 商家永远追寻的是利润最大化, 那么, 这样做, 它们都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吗?

假设两厂家都不打造品牌, 那它们都可获益60;假设其中一个厂家打造品牌, 则它可获益90, 另一个则获益30;若它们都去塑造品牌, 那么各获益50。所以, 究竟是塑造品牌还是不塑造品牌, 显然塑造品牌更具有优势。

如果同一类产品的生产商仅仅有两个, 那么出于惰性, 也许它们还真联手都不去塑造品牌, 只图有个稳定的收益即可, 但是现实的同类产品的商家何其之多, 联手协商是不可能的, 所以除非生产商没有能力, 否则都会去塑造品牌, 这样才可以赚取最大的利润。

2.2.2 品牌效应的供求分析

设在没有塑造品牌之前的供求曲线方程为:

解方程组得:p=2, q=40

即供求平衡点为p=2, q=40。此时生产者剩余为△OAE, 其面积为1/2*40*2=40。

然后, 企业决定塑造品牌, 这样一定会引起生产成本的提高, 而价格也会随之升高, 从而带来供求曲线的变化。生产成本提高, SS向上移动, DD不移动, 但由于品牌效应, 会使更多的消费者不惜花高价购买品牌商品, 从而使DD向右移动至D′D′, 此时新的均衡点为E′。则新的供求曲线方程为:

此时, 生产者剩余为△O′A′E′, 其面积为1/2*60*3=90。

显而易见, 品牌的塑造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2.2.3 分析品牌的成本

当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地位时, 自然会带来一定的附加回报。例如一个肯德基鸡肉汉堡10.5元/个, 而在普通店面里不过4元/个。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品质与口感。同时品牌有助于有效的推销。品牌在产品宣传中能够使企业有重点地进行宣传, 简单而集中, 效果明显, 印象深刻, 有利于使消费者熟悉产品, 激发购买欲望。从以上可以看出, 品牌的力量, 同时也可以由此了解, 为什么各个公司不惜花重金打造自己的品牌。可以将企业的成本函数近似的表达如下:

其中, C为总成本, T为对品牌的所有投入, B为变动费用, 亦即边际成本, 假定其为一个不变的常数, x为产量, 是变量。平均成本AC为总成本C除以产量x。即:

随着x的增长, 平均成本不断下降, 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性。由于在品牌的经济规模之下, 有几种技术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所谓平均成本的单位也可以不同。最基本的单位是一个产品;高一点, 是一个工厂;再高一个层次, 则是一种品牌。相应的, 边际成本也可以按照几个不同的单位核算。即增加一个产品的边际成本, 增加一个工厂的边际成本, 增加一个品牌的边际成本。

3 结语

从2012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排行榜看, 入围的中国品牌共有11个, 分别是中国移动排名第10位, 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13位, 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24位, 中国农业银行排名第38位, 中国石化排名第56位, 中国银行排名第61位, 中国石油排名第68位, 茅台排名第69位, 中国平安保险则是第78位, 中国电信排名第90位, 中外运敦豪排名第100位, 入围的品牌主要集中在银行、电信、石油这样一些高度垄断行业, 品种单一, 缺乏竞争力, 和在相对开放的西方市场经济中所孕育的品牌不可同日而语, 据此, 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品牌的实力。而排名前9位的无一不是北美的品牌, 而且分布在科技 (如苹果、微软) 、餐饮 (如麦当劳、可口可乐) 、烟草 (如万宝路) 、金融 (如美国运通) 、零售 (如沃尔玛) 、服务 (如联合包裹) 等多个不同类别的行业。品牌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 邓小平在1992年就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他说我们要创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 创造自己的品牌, 否则就要被人欺侮, 就要吃亏。某汽车大腕如是说:“没有自己的品牌, 造多少车都是别人的辉煌!”品牌就是质量, 就是效益, 就是生命力。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的经济是建立在品牌之上的, 而非建立在商品之上, 未来属于品牌, 尤其是属于全球性的品牌。

摘要:品牌经济是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生的新的经济现象。关于品牌的创建及其对买主和卖主的意义, 怎样去评价它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着重研究的方面。品牌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 更是一种商业现象,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无形力量。品牌是一个国家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只有拥有过硬的品牌, 才能立足于世界经济之林。

关键词:品牌,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高志丹.用科学的质量观营造品牌[J].市场营销, 2001 (1) .

[2]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研究[J].南开评论, 2003 (6) .

[3]于珺.论品牌效应和品牌延生[J].财经问题研究, 2001 (12) .

[4]马永生.品牌关系管理——营销理论的新发展[J].财经研究, 2001 (12) .

[5]张世贤.略论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J].南开管理评论, 2000 (1) .

[6]宁昌会.品牌联合的前置因素和溢出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 2006 (6) .

商业文化的经济效应研究 篇4

1 商业文化的内涵

1.1 商业文化的含义

商业文化是商业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化, 在商业活动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发现商业文化的影子, 商业文化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制度、观念, 首先, 商业文化是在物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没有物质层面的发展就没有商业文化的产生, 只有通过物质商业文化才能够得到体现, 如商场的形象需要通过商场的建筑和装饰来体现, 商品的形象需要通过产品包装和产品外形等来体现, 饭店的服务需要通过服务员的行为来体现, 所以说商业文化的基础是物质, 没有物质商业文化就得不到体现。其次, 制度是商业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中, 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很多情况下企业更是通过制度的形式来发展企业文化, 如很多企业把公司对于员工的要求和期望进行总结, 并把这些内容放置在企业内部显眼的地方, 对员工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再次, 观念是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是人们在商业活动中不断积累下来的一些思想和观点, 对于企业或者对于商务人士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企业家或者商务人士的行为中得到体现。商业文化在物质、制度和观念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应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把握商业文化, 以便于让商业文化为经济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1.2 商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商业领域的活动都是与经济利益直接相连的, 而商业活动在当今社会也是随处可见的, 小到商店的经营大到企业发展策略的制定这些行为都是商业行为, 所以说商业文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业行为的逐利性和普遍性决定了商业文化的核心内涵:诚信、和气、双赢、美观。首先, 诚信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更是商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首, 没有诚实和信用, 商业活动就不能正常开展, 商业文化也就不复存在, 如一个企业在生产产品时不能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生产质量低劣对人们身体有害的产品, 或者产品不具备自身应该具备的功能, 那么一旦消费者发现了商家的不诚信行为, 就不会再继续购买产品, 这样的企业就会很快被淘汰, 企业一旦倒闭就不会再有任何的商业活动, 商业文化也就变成了天方夜谭, 又如一个企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能够按照合同的规定发放工人的工资, 工作人员就不会一直留在这样的企业工作, 那么企业就不能够正常的运营, 由此可以看出诚实信用是商业文化中最基本的内涵, 只有做到诚实信用企业才能够不被市场淘汰, 才有继续发展壮大的可能, 只有具备了诚实信用的品质企业家或者商务人士才能够开展商务活动。其次, 很多企业家和商务人士都非常看重和气, 中国自古就有和气生财的说法, 企业家和商务人士在开展商业活动时必须本着与人和谐共处的原则, 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非常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纵观国际局势也能够发现和平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处于战乱中的国家, 人们维护本国的安全和独立都已经力不从心, 更不用说发展经济, 所以很多处于战乱中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 如果合作的双方不能够和睦地相处, 而是经常存在矛盾, 企业就很难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维持稳定长期的合作, 而企业需要的资金支持或者其他产品设备的支持也会面临风险, 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再次, 共赢是商业领域人们非常推崇的理念, 也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理念, 一方面, 企业在与其他企业或者组织合作时, 只有双方都能够从中获得利益, 合作关系才能够稳定, 一旦一方在合作关系中不能够获得利益这一方就会很快退出合作, 另一方的经营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 虽然消费者是购买者, 但是企业应该利用双赢的理念, 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这就需要企业生产质量高的产品, 并且尽可能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进而降低商品价格, 最后, 美观是商业文化的另一个核心内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如今人们喜欢的美的事物已经不仅仅是美丽的人或者服饰, 还包括环境、装潢、包装等, 美观的商场能够更快速地吸引人们, 美观的商品包装也能够更快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能够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进而增加企业的收益, 并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商业文化的经济效应

2.1 商业文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要素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 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快捷和便利, 在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商业的发展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离开商业的发展, 城市生活就会缺乏便利性和快捷性, 因此商业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要素, 进而商业文化也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要素, 商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商业文化的指导和规范, 在商业文化的指导和规范下, 城市化才能够有序地进行, 否则只有不断扩大的城市范围, 而没有城市生活应该具备的物质支持。城市化进程的快慢不仅仅是通过建筑物数量的多少来判定, 而且也通过城市中商业文化的发展水平来衡量, 只有一个城市的商业文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才能够说这个地区具有城市的特征和属性。

2.2 商业文化具有美化企业形象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只有有能力面对激烈的竞争, 企业才能够盈利, 进而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只是产品的竞争, 而且也是文化的竞争、信誉的竞争, 良好的企业信誉能够让消费者在数量众多的商品中记住该企业的商品, 并在有需要时首选该种商品, 让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只有在商业文化的指导下一个企业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 首先, 企业应该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开展生产活动, 生产出消费者信赖的产品, 就算再多的企业出现, 消费者也会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商品, 让企业在激烈地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 企业应该本着共赢的原则开展销售活动, 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过程中感受到满足, 或者是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这就需要企业维持好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 利用稳定的资金支持来不断优化企业的生产线, 降低生产成本。再次, 企业在生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时, 应该注重商品的外观设计, 让赏心悦目的包装为商品加分, 对于服务性行业来说, 工作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应该注意形象, 结合良好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接受服务人员的满意程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商业文化在美化企业形象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2.3 商业文化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法律和文化是制约人们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比于法律而言, 文化的制约范围更广, 在维持经济秩序方面, 商业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 商业文化中的制度方面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保证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合乎规范, 同时商业文化中的制度方面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了大方向, 在正确的大方向的指引下, 企业的经营不仅能够顺利地进行, 也会使生产经营的产品质量合乎标准, 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其次, 商业文化有助于建设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当企业体会到企业形象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更多的利益之后, 企业就会更加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维护, 自觉遵守商业文化的原则。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够遵循商业文化的原则规范自身的行为, 那么就会使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片诚实守信的商业氛围, 这就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4 商业文化能够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 便捷的网络环境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 商业文化在网络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 网络经济中较为普遍的经济行为就是销售行为, 网络经济中的销售方和购买方并不能够直接面对面地交流, 购买者也不知道销售方的具体地址在哪,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商业文化就变得非常重要, 销售方的产品是否合乎标准和规范, 质量知否达标都是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只有销售方做到诚实信用, 才能够使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够买商品, 才能够使网络经济不断地发展。其次, 当消费者发现所购买的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或者是对产品不满意, 销售方应该保证退货通道的顺畅, 否则一旦让消费者觉得通过网络购买商品风险过高就会阻碍网络经济的发展。再次, 有些网站支持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 如果消费者在接到货物之后不付款, 就会使销售方遭受损失, 如果大多数消费者都不能够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付款义务, 可能在短时间内这种便利的购买方式就会退出人们的生活, 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 为了使网络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无论是企业、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应该遵守商业文化中诚实信用的原则, 使网络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网络经济的发展中获得好处。

2.5 商业文化具有带动地区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旅游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来直接的收益增加地区的经济收入, 一个城市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消极影响, 而且还有助于一个城市和地区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这是因为旅游业不是生产性或者开采性行业, 不会向环境中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 城市为了吸引游客也会努力美化城市环境, 增强旅游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除此之外, 旅游业也能够间接地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因此很多城市和地区都在大力地发展本地旅游业。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商业文化是地区的标志之一, 良性的有特色的商业文化对于增加城市魅力和吸引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此商业文化具有带动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并间接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如浙江义乌是商业文化气息非常浓郁的地区, 当地的人们大多数都可以被称为生意人或者商人, 在其他城市中也经常能够看到浙江义乌商人的店铺或者企业, 很多人都被浙江义乌这种浓郁的商业文化气息所吸引, 希望自己能够到浙江义乌去看一看, 浙江义乌的商业文化带动了当地旅游业、餐饮住宿业的发展, 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3 结语

通过上述对商业文化内涵和商业文化的经济效应的分析, 可以发现商业文化具有诚信、和气、双赢、美观等四个方面的核心内涵, 其具体经济效应包括商业文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要素, 可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能够通过美化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并且具有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长宝.商业文化的经济效应探析[J].理论学刊, 2004 (2) .

[2]黄国雄.商贸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商业文化新解[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 .

经费的经济效应 篇5

1 文献综述

围绕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少学者或从实证,或从理论视角分别进行了相关研究。许爱萍等[1]运用京津沪3 地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校创新投入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发现来自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和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相同。与之类似,申绪湘等[2]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得出类似发现。罗亚非等[3]利用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对我国高校研发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量化测算,验证了二者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徐盈之等[4]分别运用多元Moran’I指数和面板模型验证了高校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还有不少学者运用地区时间序列数据和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均发现前者对后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具体的数值因地域而异[5,6,7,8,9]。

此外,有学者从理论视角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考虑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溢出特性,傅利平等[10]构建了一个 “知识”供求均衡模型,刻画了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创新网络演化发展路径。冯锋等[11]研究发现产学研 “小世界”网络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网络内部的合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汪胜阳[12]则认为产业大学模式是实现产学研结合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还有学者对比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对策建议[13,14]。

不难看出,不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多以国外成熟理论为基础,均认为高校科研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地域差异。已有的研究多为对策导向型,分析对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缺少全国层面的统一分析,难以统筹认识二者在全国层面的相互关系。正因如此,实证研究的结论往往因地区异质性的存在而导致估计结果出现偏差。本文运用2002—2012 年全国层面的最新数据,系统分析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控制地区差异、时间变化等因素的前提下,刻画出二者互动的一般规律。

2 现状描述及理论分析

2. 1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初探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近几年呈快速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见图1) ,2002—2013 年间,高校科研经费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2007 年之前呈下降趋势,2007 年以后呈波动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和经济增长在这一时期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也必须看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在总量上仍明显偏少,截至2013 年,高校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仅为0. 15% 。

注:1)GDP增长率、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增长率见主坐标轴,高校科研经费占GDP比重见副坐标轴;2)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从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结构看( 见表1) ,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比最大,近年来一直稳定在51% 之上。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和试验发展经费研究占比则呈现出 “一升一降”的相对变化。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从2006 年的25. 78% 上升到了2013 年的37. 25% ; 而同期内试验发展经费占比则下降了12. 1个百分点。不难看出,高校科研经费的支出结构由“应用研究为主,试验发展与基础研究并重” 的局面转向了 “应用研究为主。

%

注: 1) 数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2) 限于篇幅限制,仅列出2006年之后数据,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比在2006 年首次超过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比

2. 2 理论分析

基于上述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事实特征的把握,以下从经典理论层面进一步结合集聚经济理论、结构经济学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并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研究与开发增长模型分析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图2 结合已有理论描述了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具体来讲,主要依赖4 大渠道: 直接渠道、贸易渠道、投资渠道和人口渠道。

在产学研模式下,高校是研发供给主体,企业是研发需求主体,而政府则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以降低产学研合作网络的交易成本。为简化起见,这里构建一个包含劳动L、资本K、技术水平A、产出Y的两部门模型。假设劳动力总量中有 α 的比例投入到研究与开发中,另外的比例用于产品部门的生产。与之类似,资本总量中有 α 的比例投入到研究与开发中,另外的比例用于产品部门的生产。由于知识的外溢性和共享性,两个部门都使用全部的知识存量A。生产函数( 即知识的需求函数) 仍采用通常使用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为:

知识的生产取决于投入研究的资源数量,即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以及现有技术水平。假定知识的生产函数也采用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则有:

其中,A ( t) 代表新增知识产出; B代表影响研发产出的其他因素; β、γ 和 α 含义类似,均代表各对应要素的产出弹性。θ 反映了现有知识存量对研发成败的影响,如果大于0,表明已有知识存量对未来研发产出具有正向影响,即现有知识存量可为未来研发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如果小于0,表明已有知识存量对未来研发产出具有负向影响,可能因为研发初期得到的成果较容易发现,越往后再进行创新的难度会不断增加。

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首先通过直接渠道发挥作用,即随着经费投入的增加,一方面高校研发产生的创新成果通过产学研网络流向企业生产环节,使得式( 1) 中的知识存量A ( t) 增加,从而带来产出的增加; 另一方面,高校研发活动会带动区域内旨在向高校研发活动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并带动该产业发展,从而激发区域经济的增长活力。

与此同时,科研经费的增长还会通过人口渠道发挥作用: 一方面会带动高校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 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充裕的科研经费投入还会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前往本区域内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相当于在保持式( 1) 、( 2) 中 αL不变的前提下增大了L ( t)的数值,因而带动了知识产出和经济产出的 “双增长”。

随着直接渠道和人口渠道作用的日益累积,投资渠道和贸易渠道的作用也开始凸显。在观察到前期校企合作和官学合作带来的经济增长效益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追加校企合作的科研经费投入,追求区域经济增长的地方政府也有动机增加政府资金投入。不难看出,投资渠道对高校研发产出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即高校研发创新将逐步朝着最有利于投入资金最多的企业的方向演进。随着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持续发展,投资渠道所对应的产学研网络的资本回报率逐步稳定,风险大幅降低,将在更大范围内吸引资本及高技术专业人才向本区域集聚,区域经济竞争力明显提升。

3 数据说明和研究方法

本文所使用数据来自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03—2013) 》 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依据前文理论分析,选取的主要指标如下:

( 1)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变量RD: 具体包括衡量总量水平的科研经费投入总额SUM,衡量官学合作程度的政府部门投入经费总额GOV,衡量校企合作程度的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FIRM,还有衡量来自其他地方的科研经费变量OTHER。

( 2) 经济发展水平变量: 具体包括经济总量GDP、第二产业增加值SECOND、第三产业增加值THIRD。传统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经济转型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导致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因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动的快慢能够代表产业转型的程度。

( 3) 区域虚拟变量AREA: 具体分为代表东部省份的变量EAST、代表西部省份的变量WEST和代表中部省份的变量MIDDLE。区域虚拟变量对位于本区域内的省份赋值为1,其余省份赋值为零,例如对于某省有:

( 4)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K: 以 《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净值来表示。当期的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到下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 5) 从业人数L: 内生经济理论中以有效劳动代表人力资源在经济生产中的投入量。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此处直接以从业人数代表人力资本的投入量。

( 6) 进出口总额XM: 衡量对外贸易联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般来讲,对外贸易往来越频繁的地区,经济增长率也越高。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各变量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因而全部采用对数形式。使用计量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i=1,2,…,31;t=2002,2003,…,2013;ui不可观测,是代表个体异质性的截距项;εit为随个体与时间而改变的截距项。为确定模型的具体估计方法,对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之后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4 实证分析

4. 1 基本结果

为具体分析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代入全部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相关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 所示。

注: 结果均在1% 水平上显著

表2 中估计( 1) ~ 估计( 4) 分别使用科研经费投入总额、政府部门投入经费总额、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来自其他地方的经费投入作为衡量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指标,各项指标显示4 个估计方程估计效果良好。具体来看,科研经费总投入、政府部门经费投入、企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每增长1% ,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为0. 022 6% 、0. 023 0% 和0. 022 2% 。可见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体相同。

接下来,以科研经费投入总额作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代理变量,考察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当前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这里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ln SECOND和ln THIRD代表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若ln SECOND < ln THIRD,则表明高校研发创新有利于产业升级; 若ln SECOND >ln THIRD,则表明高校研发创新对产业升级有抑制作用。计量结果如表3 所示。

注: ***表示在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 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0% 水平上显著

不难发现,高校科研投入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投入到了与第二产业相关的研发创新中。

4. 2 分地区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地区异质性,把握我国东、中、西部高校科研经费产出带动效率的差异,接下来对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区域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 所示。

注: ***表示在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 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0% 水平上显著

由表4 可以看出,高校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但这一负向影响十分微弱,而且p值并不显著; 中、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均为正,而且西部地区的这一促进作用要大于中部地区。这很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校企合作中企业资金投入也较多,而且政府财政投入往往向东部沿海地区名校倾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东部地区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降低,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变得十分微弱。

分地区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产业升级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东、中、西各地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均远高于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在中部地区,这一差别表现最为明显,远高于东、西部地区。这主要由于研发创新路径依赖性的存在,市场机制会导致产学研网络对产业升级带来负面影响。

4. 3 分时间段检验

接下来以2007 年为界分别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究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联系( 见表5) 。可以看出,2007 年之后,高校科研经费总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小幅上升,对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降低,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带动下,高校科研经费逐步转向投入到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中去,因而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这表明,近10 年来,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步提升,并逐步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注: ***表示在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 水平上显著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 1 优化支出结构,拓宽资金来源

由本文分析,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正经历着结构性转变,即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和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呈现出 “此消彼长”的变化态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市场力量引导发生,体现了高校研发行为在提升效率方面的自发性转变。即这样的变化更有利于高校研发行为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自2007 年以来发生的这一变化,揭示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结构的未来变化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强调了我国未来的经济生产环节将更多的由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因而,为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提升其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高校科研经费的支出结构应紧密跟从未来经济“市场导向” 这一宏观趋势,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在遵循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尽可能地优化科研经费支出结构,使其利用效果达到最大化。

此外,校企合作模式愈发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拨款在支持高校科研中的作用有所减弱。这一转变也和当前产学研平台市场化趋势相符。相比于政府拨款,企业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更具有市场化特色。寻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能对高校的科研创新产生明确的正向激励和资金预算的硬约束,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励高校的科研创新符合市场需求、产生经济效益,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因而,高校在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争取科研经费的同时,还应主动拓宽校企合作网络,吸收更多企业资源融入自身的研发创新活动中,在拓宽资金来源的同时提升研发产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5. 2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节的发展机制

本文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高校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受研发路径依赖性的影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分地区检验结果看,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增,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呈现倒 “U” 型变化规律,由此推测,由于研发路径依赖的存在,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很可能呈现倒 “U”型变化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增加,但研发产出主要应用于传统产业,此时对产业升级的阻碍逐渐明显; 当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时,研发支出在政府的导向下向新兴产业偏移,反过来促进以新型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产业升级的阻碍作用逐步减小,并逐步对产业升级产生正向影响。市场机制下,研发支出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然而,历史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能够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在不损害市场作用机制的同时引导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坚持市场在高校科研创新活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通过官学合作,适当引导高校科研转向新兴产业,并在研发初期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为产业升级积累知识存量。政府还应积极促进中小企业融入高校产学研创新平台中,为产业转型的研发主体和实施主体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由于区域差异性的存在,政府还应注意在不同区域的导向政策 “因地制宜”,加大对中部地区高校科研方向的引导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的经费扶持,优化东部地区研发创新的产出结构。

5. 3 把握发展机遇,优化科研环境

城轨效应:拉动经济的引擎 篇6

京津城轨效益明显

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立新说, 京津城轨以其高品质提升了城际交通服务的舒适性和人性化, 更将以其高速度、高效益改善京津两市联动发展的战略格局。通过缩短城市间距, 满足两地居民跨城消费、工作和经营往来的需求人们共享两地资源, 又催生着两地互动与兼容的生活方式、就业形式和商务模式, 有效地促进了京津城市经济发展, 极大地改善了两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大量数据表明, 仅仅一年, 京津城轨就使得京津同城效应极大显现, 北京与天津以及周边省市的互动交流, 经济往来日益增多, 有力助推了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天津房地产业、物流业、旅游业、餐饮业等产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中央国有大企业到天津投资不断增多, 中央的科研院所与天津的合作也越来越多, 大批优秀人才到天津创业。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说:“京津城轨作为中国高速铁路‘第一路’, 对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据预测, 2010年京津区域内全社会旅客发送量将达19.5亿人次, 以城轨为骨干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的快速高效运输网, 对促进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激进

国家发改委初步统计, 目前全国已有25个城市轨道交通的近期建设规划已经通过了国家批准, 并且25个城市轨道规划的建设长度超过了2500公里, 总的投资规模在一万亿以上。全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正在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计划。

国家开发银行副局长王永进判断, 下一步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但是需要解决好资金问题。“城市轨道网络化这个优势一定要强化, 否则的话会成为各级政府的一个财政包袱。”

目前已经在建设轻轨的城市, 包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北京等25个。贵阳、南宁和合肥等城市的轨道建设申请正在得到批准。其他太原、泉州、洛阳等城市也在加紧规划。

国家发改委基础司铁道处副处长郑剑认为,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主要原因是, “ (该建设) 有利于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开发, 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有利于改善民生和提高福利水平, 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前些日子, 一则关于城际轻轨规划布点的消息令从热销中归于平静的东莞楼市再度兴奋起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莞惠城轨与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交汇点——新城中心站点位置确定设在东莞大道与西平二路交叉处, 从位置看, 该站点正好处于南城中央生活区与西平住宅片区之间。据悉, 该消息一经传出后, 许多敏锐的楼市投资客立即着手在西平片区寻找合适房源准备投资。

信息资源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篇7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经济增长理论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增长因素在长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早在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就对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斯密关心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问题,宗旨是探讨国民财富增长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斯密指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因为分工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为了增加国民财富,一要提高在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二是提高生产劳动者人数对非生产劳动者人数的比例。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就需要加强劳动分工;为了增加生产工人的人数,就需要增加积累用以雇佣工人的资本;同时,资本积累还促使产业间分工更细密,通过产业数量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后来的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分析了他的经济增长论,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自亚当·斯密以来,整个经济学界围绕着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最终形成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要素: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二是在一国的知识技术既定的情况下,现在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三是技术进步。长期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增长的标准解释模式是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M.Solow)提出的生产函数假设。该假设认为,经济发展取决于所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1)资本和劳动力翻番,则产出翻番;(2)增加对资本的投入而不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或增加劳动力投入而不增加资本投入,那么,产出增长递减。按照这一理论,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除了在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上的差别外,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然而,世界经济近40年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于资本的投入高于对劳动力的投入,但是,投资回报并未递减;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非洲经济的停滞不前或下降等经济发展现象,都不能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得到合理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罗默、卢卡斯等人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开始研究这些现象,并在理论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逐步形成了所谓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保罗·罗默(P.Romer)1986年出版的《报酬递增和长期增长》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新高潮。该理论通过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研究内生生产要素收益递增问题。他指出,知识是生产的另外一个基本要素,即经济发展的要素有四个: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哈佛大学罗伯特·巴罗等运用罗默的研究方法对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进行的调查也说明,严重阻碍欠发达国家发展的社会因素不是缺乏有形资本,而是缺乏无形资本(知识)和人力资本(教育)。斯坦福大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牛津大学霍华德·帕克(HowardPack)等也都从不同角度研究得出同样结论。无论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何种理论,它们都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知识或信息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贡献,这些贡献甚至能够被直接测算出来。

二、信息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信息化是一种处于不断深入和发展中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信息化发展与理论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美国是推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发源地,因而有关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最先开始。1961年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最早发表了“信息经济学”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诞生;对这一领域最早做出开创性工作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马克卢普教授,1962年他发表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波拉特继承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于1977年出版了《信息经济》一书,提出了被称为“波拉特法”的信息化发展测度方法;对于信息社会的形态许多学者也进行了描述,代表性著作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斯托尼尔的《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霍肯的《下一代经济》等,日本学者在60年代中期建立了对信息化进行社会测度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

我国学者朱幼平(1996)根据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变形形式认为,在现代社会中,除资本和劳动外,决定经济增长的第三个要素是信息要素(包括科技进步),而不是单纯的科技进步。社会总产品或国内生产总值(GNP)生产函数为:Y=aIαKβLγ(1)

(1)式给出了信息化的经济增长函数。其中,Y代表社会总产品产量或国内生产总值;I代表社会信息要素量(即信息丰裕系数);K代表社会总资本量;L代表社会总劳动量;a,α,β,γ分别为系数。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为统计数据源做回归分析。首先,将(1)式变化为:

其中,A、B和C分别为系数,Y、I、K和L分别用1980-1992年(令1980=1)我国实际GDP指数、信息要素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和就业指数代表。计算结果为:

线性回归系数R 2=0.99728。该结果表明1980-1992年间中国实际GDP与信息、资本和劳动要素三者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其中信息要素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高(系数为0.841597)。通俗地说,在该时期内,中国信息丰裕系数的对数每增长1个单位,能够引发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对数增长0.841597个单位。尽管上述定量分析结果中不能绝对排除存在自相关因素,但分析结果总体上表明的信息要素成为中国国民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这一结论依然是可信的。

三、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国际中心所建立的信息化发展指数(IDI)(1)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来衡量世界主要国家从1995年以来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是一个评价国民经济基础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衡量社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识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世界各国(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及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国民经济比重不同的比较对各国信息资源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1. 世界各国(地区)

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可划分为高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中下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将所比较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分为高、中高、中和低四个类型,可以看出:(1)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2)不同类型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速度不同。信息化水平较低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较快,一方面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均意识到了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化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所以都大力发展信息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国家(地区)所计算指标的基数较小,所以其发展速度较快。(3)不同类型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相差很大。

2. 世界各国(地区)

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比重不同的比较。对于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进行国际比较所选取的第二个指标是各国(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通过比较可以看出:(1)信息化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较大,而且人均GDP都在15 000美元以上,属于中高国民收入国家。(2)信息化发展指数较低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但人均GDP较低。发展中国家由于意识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的收益,在信息和通讯领域的投资也不断加大,使得经济出现较快的增长。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在信息和通讯领域的投资的回报收益率相对低。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意识到了信息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纷纷制定本国的信息化战略,使得信息化发展指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信息化发展指数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较大,而且人均GDP也比较高,信息化发展指数比较低的国家(地区)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GDP的比重较小,而且人均GDP也比较低。由于各国(地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同,信息资源对于各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同。

四、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

我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在世界的位次较低,从信息化发展指数五个分类指数比较来看,使用指数和环境与效果指数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信息化发展水平同类国家(地区)中,中国只有信息消费指数略高于平均水平,其他四项均低于平均水平,五个分类指数全部低于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国家(地区),其中基础设施指数和环境与效果指数的差距更大。

看到差距的同时要正确认识后发优势,探讨实现信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中国的赶超提供了机会,也会形成“数字鸿沟”。对于中国而言,必需抓住有利时机,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应制定倾斜政策,促进信息技术市场健康发展,加速发展信息技术,扶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组成的各种信息技术。同时,加速实现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更新与改造,以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产品值附加性和产品档次,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坚持教育先行,用教育信息化带动社会经济信息化。要加强三方面的教育:一是学校教育;二是对管理者的教育,要提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三是国民素质教育。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信息教育,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根据我国国情,主要应做好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资源产业的开发利用公益性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农业信息资源、水利信息资源、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库建设等。信息资源产业主要指的是数字电影、数字动漫和网络游戏等产业。

参考文献

[1]文要武.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5).

[2]朱勇.新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0-43.

[3]高长春,李淑霞.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本投资[J].学习与探索,2001(2).

[4]朱幼平.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5).

[5]陈禹,谢康.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民人大学出版社,1998:32-33.

[6]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124.

[7]谢康.世界信息经济与国家知识优势[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247.

[8]傅德棣.国外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态势[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18.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舞弊下一篇:天然气长输管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