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通用12篇)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篇1
摘要:绿色建筑工程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今建筑行业在实践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分析, 探究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行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策略
1 引言
随着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理念的大力宣传, 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 绿色设计也逐渐渗透到城市化和城镇建筑中来, 人们在房屋建筑中除了对舒适性、功能性方面的要求以外, 更加重视居住环境的生态、安全、健康。文章主要探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的几点建议。
2 绿色建筑工程的问题分析
2.1 法律政策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颁布的《建筑法》及《节约能源法》中对绿色建筑工程的内容都有涉及, 但是这部分内容对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而言, 实操性和强制性相对较弱。《节约能源法》关于建筑方面的内容没有明确的指出建筑节能的相关细节, 只是做了笼统的概括, 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建筑法》在绿色建筑工程方面的法律内容也同样的笼统化, 很多建筑工程中的问题没有做出针对性的规范要求, 技术标准中只对建筑节能设计做了强制性的规范, 建筑材料及建筑施工监理方面的要求和标准相对欠缺。从各项的建筑法律制度来看, 都未提到开发商与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 不能完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现象普遍存在, 使得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由此可见, 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和监督力度还不够健全, 直接影响绿色建筑设计的推广和开发。
2.2 建筑企业绿色建筑发展意识淡薄
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 开发商与建筑企业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识淡薄非常不利于绿色节能标准的实现及推广。从绿色建筑工程各项法规来看缺乏激励性、优惠性的经济政策, 绿色建筑理念在社会层面及国家层面的实现效果相对明显, 对于个体而言对绿色建筑的追求还不够积极。所以经济激励政策及优惠政策的实施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没有制定完善的绿色建筑工程评价体系
我国绿色建筑工程评价体系在近几年通过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体系,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亟需解决, 当前的绿色建筑工程评价体系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建筑层面的类别还比较片面, 对不同建筑类型的评价体系不够全面, 而且评价体系的内容以环境保护为主, 对经济方面的价值、社会方面的价值及健康反面的价值评价少之甚少, 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工程评价体系很有必要。
2.4 各级管理部门协调能力差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到的部门非常广, 不仅有建筑工程管理部门, 还有采购部门、安全部门、计划财务部门、监督部门、机械管理部门等,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 各部门之间需要合作协助, 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 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能力不强, 导致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偏低, 在一定程度上, 加大了推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 降低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行效率。
3 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行策略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意识到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 积极发挥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对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出清晰、明确的定位。保证各部门清楚自身的工作职责, 并能够吸取借鉴外国绿色建筑经验及技术, 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3.1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
政策体系和法律制度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方面的法律体系可以约束和规范政府的行为, 加强政府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干预政策, 逐步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法律体系。首先, 通过科学、合理的法律手段规范建筑市场的行为, 完善建筑追究责任制度和赔偿制度, 加大对咨询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及资质管理体系;其次, 完善和补充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最后, 监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评估制度, 制定等级评定标准, 发挥对市场消费的引导性作用;此外, 加大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 加强人们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认知和了解, 对于知法犯法人员, 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法律的权威性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落实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中。
3.2 实施有效的经济激励、优惠政策
实施科学、合理的经济激励、优惠政策在建筑市场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不仅可以加强开发商与建筑企业的积极性, 还能方便建筑管理问题的解决。所以, 经济激励、优惠政策也是实现绿色建筑工程推广的重要途径。首先,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补贴和贴息补充两种方式对建筑生产进行财政补贴, 既能够调动生产人员的生产积极性, 还可以刺激当地的消费, 加强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其次, 设立专门的绿色建筑专项资金, 建筑企业在建筑投资中花费成本较大、成本回收时间长是放弃节能建筑投资的根本原因, 绿色建筑的推行可以保证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在政府资金支持和鼓励下, 绿色建筑工程的宣传和教育意义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传播, 绿色建筑工程在质量上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3.3 完善绿色建筑工程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工程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评估标准, 如果出现不符合绿色建筑工程标准的项目直接取消评估, 从根本上减少非绿色建筑工程的流入;二评价体系的操作不可太复杂, 不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的评价体系很难顺利进行, 同时评价体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满足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三根据居住环境和建筑设计的差异性, 构建不同的评价体系;四加强评价体系的监督力度, 防止发生徇私舞弊的不良现象, 保证评估体系公平、公正及公开性原则。
3.4 管理部门协调统筹, 发挥部门主导作用。
加强各管理部门的协调统筹能力, 形成强有力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专门的绿色建筑组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 建立符合当地建工程标准的发展战略, 不定期的组织各管理部门进行绿色建筑交流学习研讨会, 构建绿色建筑交流平台。培养一批优秀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 并加强对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和技能考核。在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 要不断的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我国的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4 结束语
当今社会绿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成为高度关注的话题, 在绿色建筑带来巨大优势的情况下, 人们还应该重视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总而言之, 绿色建筑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一条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林海燕, 王清勤.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施工技术》.2014 (10) :142
[2]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城市发展研究》.2009 (7) :93
[3]陈宏, 甘月朗.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看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街区尺度篇《建筑学报》.2016 (2) :124
[4]叶大华, 胡倩.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城市规划》.2013 (1) :99
[5]张希黔, 林琳, 王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施工技术》.2011年8期
[6]林海燕, 王清勤.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施工技术》.2014年10期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篇2
绿 色 施 工 方 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2.编制目的………………………………………………………………1
3.绿色施工的措施………………………………………………………1
4.环境影响………………………………………………………………1
5.材料与水资源…………………………………………………………
36.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4************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结构形式:******************
工程规模:***********
二.编制目的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依据“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以下简称规程)。结合我施工现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三.绿色施工的措施环境影响
1.1 场地环境保护
1.1.1 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1.1.2 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因现场场地狭小,钢筋加工厂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尽量利用了废地、荒地。
1.1.3 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
1.1.4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
1.1.5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1.1.6 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1.1.7 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1.1.8 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
1.2 大气环境保护
1.2.1 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1.2.2 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累计用量超过100立方米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
1.2.3 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
1.2.4 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裸露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
1.2.5 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1.2.6 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1.2.7 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1.3 噪声影响
1.3.1 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合理安排噪声作业时间,减轻噪声扰民。
1.3.2 对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
1.3.3 施工现场应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
1.3.4 打桩施工时不得随意敲打钻杆,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下,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
1.3.5 机械剔凿作业使用低噪音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夜间(22:00~6:00)、午休(12:00~14:00)不得进行剔凿作业。
1.3.6 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①施工中混凝土振动棒、手动电锤、锯等机具,通过时间安排上减少噪声影响;②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隔音棚遮挡,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③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减少噪音的排放;④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工作时放下,起到隔音的作用),窗户用降噪屏封闭;⑤现场进行钢筋加工及成型时,将钢筋加工机械安放在平整度较高的平台上,下垫木板,并定期检查各种零部件,如发现零部件有松动、磨损,及时紧固或更换;⑥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模板、脚手架支搭、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⑦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⑧施工现场界内应设置噪音监控点,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施工噪音一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1.3.7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保噪音标准(分贝)日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应合理协调安排分项施工的作业时间:
1.4 水污染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对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程污水等不同来源的工地污水,采取去除泥沙、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材料与水资源
2.1 材料节约
2.1.1 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
2.1.2 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2.1.3 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
2.1.4 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2.1.5 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
2.1.6 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
2.1.7 比较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计算材料消耗量,提高节材率。
2.2 水资源节约
2.2.1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2.2.2 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10%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
2.2.3 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
2.2.4 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3.1 场地文明
3.1.1 施工现场环境必须保证员工生理、心理健康,保持文明洁净、整齐有序。
3.1.2 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及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
3.1.3 材料、构件、料具、机械按审批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材料堆放按种类、规格堆放整齐,并挂标牌、危险品分类存放,有保护措施。
3.1.4 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因地制宜设置绿化。
3.2 人员安全
3.2.1 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按照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
3.2.2 施工现场应按照《项目安全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3.2.3 制订严格的防护措施:
3.3 卫生防疫
3.3.1 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防疫管理规定,建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等灾发疾病应急预案;
3.3.2 生活区应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3.3.3 办公室、食堂、宿舍、浴室等整洁干净,无污染、无异味,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
3.3.4 施工现场制定卫生急救、卫生防疫措施,若施工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所在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应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进行调查处理。
***************工程
项目经理部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TL3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5-0155-02
随着经济的不断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因此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质量,而是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从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加强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力,这是建筑施工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1 建筑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1.1 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一方面,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工程施工质量较差将会导致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大大下降,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首先,加强对建筑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做好原材料的抽检工作,保证建筑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其次,提高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提高施工的质量。最后,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每一个施工工序都需要进行监管,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另一方面,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首先,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在实际的施工当中贯彻执行。其次,施工单位一定要保证安全投入,保证现场具备健全的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对施工现场的用电加强管理,减少安全隐患。最后,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员,将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1]。
1.2 加强进度管理,降低施工的成本
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与造价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做好进度管理至关重要。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建设方的要求以及工程量的大小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的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配置数量合适的施工人员。其次,一定要注意协调好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的进度。最后,为了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科学的组织安排,将工程施工的进度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保证各个施工环节都可以按时完成。另外,还需要将实际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存在不相符合的地方需要分析原因,及时解决。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造价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造价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造价管理至关重要。首先,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编制科学的预算,并认真执行,严格禁止发生超预算的情况。其次,加强对材料设备费用的管理,在保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选择价格较低的原材料。同时,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安排,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约成本[2]。
2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2.1 提高节约的意识,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目标和要求,而想要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必须要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减少对能源的浪费,二是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在选择施工设备时,在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价格当做选择标准的同时还需要将设备对资源的消耗列入评价的标准,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综合的评价,选择工作效率高、能源消耗较少的机械设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设备对资源的消耗。另外,还需要适当增加对设备的资金投入,引进一些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设备。其次,派遣专业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进行管理,及时关闭闲置电器的电源,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后,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设专人对材料的领取进行管理,保证所有的原材料都去向明确。
2.2 提高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减少浪费,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建筑材料的浪费。首先,做好节水管理。在建筑施工当中会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需要选择具有节水功能的用水器具以及设备。同时,为了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还需要建造污水处理装置,将收集的各种建筑用水以及雨水等进行净化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可以重复利用,也可以用于园林灌溉、除尘等工作。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水资源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安装水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其次,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再生性,对于废弃的建筑材料需要进行再次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
2.3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加强对环境的治理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就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这就要求处理好工程施工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环境的治理。首先,加强对扬尘的处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扬尘,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周围的居民和施工人员的身体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扬尘的处理,主要从减少扬尘产生和限制扬尘扩散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尽量减少施工场地的泥土路面,硬化场内道路,减少尘土产生量。同时还需要选择清洁燃料,减少扬尘。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洒水的措施防止扬尘扩散。其次,加强对施工中产生的泥浆的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泥浆,对环境造成污染,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减少泥浆的产生量。同时,还需要及时对这些泥浆进行固结,防止流出施工场地,对人们的出行和正常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再次,加强对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于其中有价值的废弃物一定要进行再利用,这样不仅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节能和环保的统一。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噪声污染的治理。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正常的生活,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选择噪音比较小的设备,禁止施工人员大声喧哗,及时关闭没在使用的施工设备。另外,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电气焊接施工,从而会产生刺眼的光芒,造成光污染,这一点比较容易被忽略,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围护。
3 结 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是未来建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做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建设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提高对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相关问题的认识,从而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房六斤.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J].低碳世界,2015,(9).
[2] 龚华沪.推进绿色建筑工桯管理关键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5,(16).
[3] 任浩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讨 篇4
如今, 通过对绿色环保的宣传, 人们对环保的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将绿色环保问题与城市中的建筑问题相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不错的效果。在城市中,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大多数人都注重健康问题, 尤其对生活环境更是注重, 而绿色建筑工程给人提供了更加环保和健康的生活环境。文章主要探讨绿色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问题, 以及从各个方面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
1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人们对绿色建筑工程的关注, 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满意度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也是绿色建筑工程对城市作出的相关贡献[1], 因此, 如何更好地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作用, 其相关管理问题是相关部门要考虑的问题。
1. 1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认识不够
不同的人对于绿色工程的理解不尽相同, 对绿色工程的理念认识也不够清晰, 不能够以全面性的观念去看待绿色工程。除此之外, 基于不一样的立场, 其利益点也会有一定的冲突, 如政府提倡绿色工程是为了更好的城市发展, 而工程建筑商则是为了赚钱盈利, 两者的目的不同, 就会导致分歧, 加上政府没有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 就会对绿色工程造成不好的影响。
1. 2缺乏准确的评估机制
对于任何工程建筑来说, 都是需要有一系列准确的评估机制, 就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工程的评估机制是单一的, 还未能形成一个体系, 而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的评估机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存在的评估机制只能对简单的建筑工程进行评估, 对稍微复杂一点的建筑工程则不能进行更好的评估, 这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来说, 是极其不负责的, 会影响整个绿色建筑行业[2]。
1. 3缺乏专业绿色建筑工程人才
现在市场上, 主要是沿用传统的人才, 这种情况造就了工程管理水平的低下, 使绿色建筑工程的专业人才更是稀缺。同时, 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传统的管理也不尽相同, 对于人才的专业知识需求也不一样。传统人才的专业知识很难符合现在绿色工程的管理工程模式, 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式去管理绿色建筑工程, 就会对绿色建筑工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绿色建筑工程人才储备, 才能更好地为绿色建筑工程服务[3]。
2 绿色建筑工程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对策
2. 1加强政府管理, 提高工程方对绿色建筑工程的认识
在现阶段, 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离不开政府支持的, 在此基础上, 还要加强工程方对绿色建筑工程认可的力度, 加大政府的监督职能, 如若缺乏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 工程方的认识度则对绿色建筑工程是很不利的。
2. 2制定绿色建筑工程相关的规章制度
只有完善对绿色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 才能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法可依, 绿色建筑工程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除此之外, 还要对那些过于模糊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充实, 对于那些片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的更改、修订。法律法规的规范可以及时地调整干预绿色建筑工程各个方面的不正当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政府对绿色建筑工程带来的不好影响[4]。
2. 3加大对绿色建筑工程的人才储备
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的人才管理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引进专门的人才可以去各个高校招聘, 或者去海外引进相关的管理人才, 这些都是可行的措施。而对于传统的人才可以进行培训, 增强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知识。对于人才的招聘要制定一套相关的制度, 对于那些不合乎标准的人才应该不予采用, 或者进行重点培训等, 只有这样, 才能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的专业队伍建设, 这对于整个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另外, 还可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 以专业的程度为依据, 对于表现好的应及时表彰, 而表现不佳的则要进行惩罚, 以此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 从而加强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 结语
随着绿色理念的不断深入, 绿色建筑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通常只关注绿色建筑带来的好处, 却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要看到问题所在, 采取更好的、针对性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从而保障绿色建筑工程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推进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 2015, 13 (29) :101+103.
[2]郜章银.对于如何推进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关键问题的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 2014 (5) :302-304.
[3]徐进, 宁志海.建筑专业视角的绿色建筑设计核心内容及关键时点辨析[J].住宅科技, 2015, 35 (4) :23-27.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篇5
2.2绿色施工管理的监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对于“绿色施工”的管理还没有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对于施工过程、施工单位以及相应的监理单位的监管尚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以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管为例,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更多关注的是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缺乏对于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标准等方面的明确要求;施工企业也并不能很好地将“绿色施工”的技术与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施工过程的始终。
2.3绿色施工管理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个别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绿色施工”管理意识不强,导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施工企业的执行力度不足,绿色管理模式难以系统化的得到落实,这也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得以推广落实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的建筑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收企业规模的制约,资金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影响绿色施工管理模式发展落实的重要原因。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023;F42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52-2
0 引言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将节约能源与资源实现最大化,节水、节电、节地、节能、节材以及降低污染与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适用的建筑物,同时实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现如今,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得如何实现绿色建筑的生态与经济优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现状
现如今,绿色环保理念及节能降耗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建筑行业作为资源与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使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开始关注建筑空间使用效率、建筑综合症的危害以及不符合规范标准的设计所带来的隐含成本的规避需要等因素,这就对建筑的节能与环保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此社会需求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并且通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发现其具有低耗能带来的低成本,符合环保节能降耗理念的市场吸引力,长期的环境效益以及建筑良好的使用性能等。但目前在绿色建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上述生态与经济优势并没有按照理论预想的环节转化为直接的市场动力,进而制约了开发商与消费者主动投身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在此形势下,加快研究有效解决绿色建筑的生态与经济优势与无法快速形成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对推进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策略分析
2.1 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全生命周期价值目标的不一致性
全生命周期下的绿色建筑的生态与经济优势是最佳的,但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分享主体是多层次化的,在分析全生命周期连贯时间价值时价值分享多主体性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要素。简单地说,大部分建筑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会涉及到建筑的开发机构、政府机构、设计机构、施工单位以及建筑所有人等多个利益群体,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里这些利益群体所承担的权责与义务是不同的,由于每个利益群体自身的经济、环境需求和目标都不一致,导致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目标变得复杂化,从而增加了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分配的复杂性,直接影响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生态与经济优势的充分发挥。
2.1.2 评价标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协同差异性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形成明确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因此,制定的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是建立在既有的规范基础上,其组织基础是以专家系统形成的权重系数为框架体系,在此框架体系下的绿色建筑的生态目标具有单一性,并且组成生态目标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导致标准与操作协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疆土辽阔,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资源,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这就导致各个区域的生态目标具有差异性,按照标准规定的单一的生态目标与结构组成要求生态目标不同的地区会导致实际情况与制度要求相背离,再者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并没有综合考虑具体的经济要素影响,限制了绿色建筑生态经济共赢与优化的发展。
2.1.3 协同工作的复杂性
当下的绿色建筑在设计环节面临着生态与经济各项指标的评价问题,这些指标主要包括节水、节材、节能、节地以及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等,根据不同区域内不同的建筑要求标准,其各项指标也就不同,同时针对各项指标的比较和具体确定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各项指标的决定是根据甲方或建筑工程的经验,导致确定的指标缺乏客观性与科学性。另外,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框架体系要求绿色建筑的各项指标最终只是一个抽象的“分数”,无法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绿色建筑的生态与经济优势在技术与制度相结合方面依然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2.2 绿色建筑技术与制度策略的生态经济优化
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下相较于常规建筑具有更高的生态贡献与经济价值,但市场机制所关注的短期效益与绿色建筑生态经济长期性效益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了绿色建筑这一优势的有效发挥,因此,优化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就是从根本上协调这一矛盾,首先建立整体优化的基本原则,将各环节优化所需的权衡与妥协降到最低,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能的目的。根据优化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关联层次:
2.2.1 微观技术的优化
实现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的重要基础就是技术优化,所谓的技术优化就是指有机整合绿色建筑的各项技术,充分发挥技术整合带来的生态经济优势。技术优化又可以分为3个方面:①内容优化,由于专业协同工作的复杂性,所以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需要根据多重收益原理整合所有的措施和方法到一个设计中,实现各项措施的相互协同作用,从中提高各项措施的实施效率,达到完成多种任务的目标,整体优化绿色建设生态经济效益。②时间优化,时间优化指的是关注技术实施的时间性,优化技术措施的实施时间、次序以及步骤,同时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即策划、设计、建设及使用等各个时间段视作一个连贯的整体,对技术实施进行统一优化。由于系统起始端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会引起乘数效应,因此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理论指出系统优化时首先要优化起始端组分。例如,在建筑的整体节能系统优化时,将外围护结构优化放在首位,保障最低成本实现最优成效;③技术与制度的协调机制优化,技术与制度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实现二者的协调、合作并成为发挥各自作用的重要条件。绿色建筑是社会协调合作推广的产品,应高度整合技术与制度的优化,以制度支持为基础,实现技术实施效果并充分反映制度的要求,借助制度的推动力实现技术的价值。
2.2.2 宏观制度的优化
制度优化是实现绿色建筑生态经济优化的关键,以制度为杠杆协调参与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不同群体在责、权、利等方面的划分问题,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促进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生态经济优势的实现。
2.2.3 基于自然资本理论的生态经济优化策略
首先,结合生态理念及要求完善工程设计、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工艺施工、对建筑工程实施全过程控制,达到节能降耗、环保的目的,提高资源生产率。其次,转变以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经济观念,不在以占有商品为富裕量度,而是看作商品流通与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消费者不再是一项产品的流通的最终地,消费者在得到产品时注重的是生产者或其产品能够为自身提供的服务,高效利用沟通协调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服务与流动,有效降低产品的大幅度周转及由此产生的资源消耗,切实提高产品的质量、实用性、功能以及利用率,实现最大限度的生态经济优化。最后,坚持向自然投资的观念,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改革破坏生态的投资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加大自然成本,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人工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人员从技术与制度角度出发,优化微观技术和宏观制度以及二者的协调机制,最终实现最优的绿色建筑生态与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夏磊.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4(23):22-22.
[2] 张明希.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4(25):209-210.
[3] 韩雪.试析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J].城市建筑,2014(21):201-201.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篇7
既然绿色建筑有以上诸多好处, 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环境都有很多益处, 但为什么在各大城市里的绿色建筑却不多呢, 因为有着各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着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
(1) 利润不高。利润是所有商人的追求, 由于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对于建筑材料、施工材料、施工过程、工程管理以后最后建成之后的维护保养需要的成本比传统建筑施工要高许多, 而人们的消费水平只有那些, 这就导致商人在同等价位上的利润要低许多, 因此利润问题是制约绿色建筑工程实施的最大阻碍[1]。
(2) 政策保障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绿色建筑工程的政策条例, 但这些政策条例往往过于阳春白雪, 缺乏具体的操作和实施性, 很多都需要开发商自已依靠道德要约束自己, 而这些往往都是不太现实的, 而在技术标准和建设标准上面, 这些保障却没有制定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这就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不规范和形式主义, 还有就是对于监管方面的政策也不够明确, 导致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使得绿色建筑工程往往都是一些口号和形式, 真正落到实处的都很少。
(3) 评估系统不够完善。因为建筑的不同类型, 导致对各类型的建筑评估的方式和方法不一样, 而绿色建筑由于从建筑材料、施工的方式与方法、工程的管理都与传统建筑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就导致传统的建筑评估系统不能适用于绿色建筑, 而且绿色建筑目前正向全社会推光, 这就说明以后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可以建造成绿色建筑, 这就需要我们的建筑评估系统全部更新换代, 以求更好的为绿色建筑服务, 而目前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仅仅只包含各类型建筑的很少一部分, 而且就算是这一部分都有很多缺失, 这就导致施工方和监管方对于评估的结果各不相同, 这也是导致绿色建筑开展不来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4) 奖惩制度不够完善。因为国家和地方对于绿色建筑出台的政策规定不够完善, 这就导致这些政策对于绿色建筑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不够完善, 因为绿色建筑的短期利益不够, 导致商人的收益较低, 而各地方出台的给与绿色建筑的保障性政策不够, 使得很多商人都不愿意建造绿色建筑, 而对于那些破坏绿色建筑施工的惩罚又相对较弱, 这愈发使得绿色建筑工程的施行脚步变慢。
(5) 工程管理水平不够。因为绿色建筑的施行仅仅几十年的时间, 而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施行更晚, 因此我国很大一部分的工程管理人员都是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人员, 这些人员缺乏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知识, 他们的管理知识很难适用到绿色建筑里面, 对于各种材料、标准、规范了解的不够, 导致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混乱, 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有很大的影响[3]。
(6) 各部门的协调性不够。因为绿色建筑工程实施在我国的时间较短, 各项政策法规又不够完善, 这就导致从工程实施初就需要与许多部门联系, 一旦联系的部门一多, 各种管理就比较交叉, 一旦交叉就使得工程很难推动实施, 另外一旦产生责任, 大家又互相推诿, 这也是制约绿色建筑工程施行的一大阻碍。
2 宏观层次保障推进绿色建筑工程
因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我们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就延缓推动绿色建筑工程的施行, 虽然短期效益不明显, 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确实好处无穷, 所以为了保障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 我门就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完善绿色建筑的各项法规。这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能多联系实际, 多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 逐步制定并完善关于绿色建筑的各项法规, 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各项法规导致绿色建筑缓慢推进的制约因素[4]。
(2) 灌输绿色建筑的意识。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向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商人和施工方灌输绿色建筑的意识, 大力宣传绿色建筑以及建筑施工的优点, 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优选选择在绿色建筑中居住、办公和生活。
(3) 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保障商人利益。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手段来保障绿色建筑商人的各种利益,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财政补贴来激励商人积极建筑绿色建筑工程, 也可以通过降低传统建筑商人的利润来使得这些商人主动转型。
(4) 严惩破环绿色建筑工程的行为。对于各种以次充好, 施工工程不标准, 施工管理不合格以及监管不力的行为进行严惩。
(5) 完善评估系统。建筑业应该主动去结合实际, 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 完善各种类型的绿色建筑工程的各项评估系统, 从不同种类的绿色建筑材料到施工材料, 从施工过程到施工管理, 从验收到后期维护保养, 各方各面都要有具体完善的评估系统。
(6) 建设部门应该统一管理。建设部门应该将绿色建筑工程纳入其内进行统一管理, 而且建设部门也要及早转型以适应以后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工程。
(7) 提高管理水平。要让现有的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积极学习绿色建筑的工程管理, 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监管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水平, 让现在各大专院校开设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课程, 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 另外也需要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员, 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3 细节层次保障推进绿色建筑工程
以上这些都只是从宏观层面保障了绿色建筑工程的实施, 真正的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如何做到绿色, 就需要材料方、施工方以及管理方共同负责。
(1) 材料。绿色建筑工程建造中最基础的就是各种材料了, 既要注重材料的质量, 也要注意材料的环保, 还要注意材料的节约, 另一方面要注意材料供应的问题, 要有一个统一的材料供应体系, 由此降低初期材料的采购费用, 最后还要注意材料的运输和保管, 尽量减少二次搬运和二次使用。
(2) 施工。绿色建筑工程的施工也跟传统建筑施工不同, 它能有效降低施工带来的灰尘、废气和噪音, 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染, 这就需要施工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 尽量降低各种污染, 达到绿色施工, 这样既对周围的群众和环境有好处, 对于施工人员也会最大程度的保护。
(3) 管理。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需要尽可能的降低对能源使用的浪费、降低对水资源使用的浪费, 可以通过对能源和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达到最大的使用效率, 有效的节约成本和降低污染。
(4) 验收和维护保养。按照绿色建筑工程的标准, 对各个方面进行验收, 做到方方面面都有责任人, 使得建筑质量达到甚至超出标准, 对于后期的维护保养也要时常的查漏补缺, 尽量降低风险和危险, 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4 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绿色建筑工程将会在以后逐渐替换传统建筑工程, 因此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概念将是以后绿色建筑工程的核心, 绿色建筑工程是一个很大工程, 不能一蹴而就, 要通过各种绿色施行、绿色管理来慢慢达到, 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全力支持, 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多.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J].房地产导刊, 2014, (18) :259-259.
[2]张旭.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12) :319.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篇8
1 我国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绿色施工观念。
绿色施工理念是当前建筑施工中的一种全新理念, 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对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环境和能源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 很大一部分施工人员都是外雇的农民工, 这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施工技能, 而且自身文化水平较低, 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将绿色施工的相关工艺和技术有效的发挥出来。
1.2 缺乏相关政策的扶持。
绿色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 这也导致绿色建筑材料价格较高,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大范围的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工程的造价势必会增加, 从而对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带来较大的影响。绿色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节能降耗的关键所在, 在推行过程中需要获得政策上的扶持, 这样才能大范围的进行推广。但当前我国绿色建筑材料并没有获得政府的补助, 其价格很难降下来, 这就为其大范围的在建筑施工中进行应用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1.3 施工技术存在不足。
绿色施工管理不仅需要理念上的转变, 而且还需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支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 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企业管理较为落后。特别是一些中小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重视眼前的利益, 出于成本的考虑, 对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 对技术和工艺的更新也不重视, 市场上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也很少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应用, 这对绿色施工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
1.4 绿色施工监管不力。
当前绿色施工还没有全面普及, 属于刚刚起步阶段, 在绿色施工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半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还不完善, 从而导致监管缺失。在当前绿色施工环境下, 关于能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等都没有强制性的标准要求。而且政府对于相关的施工企业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利用绿色施工技术和工艺, 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标准,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 加快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
2.1 培养绿色施工的理念。
绿色施工的顺利开展, 首先需要加快理念上的转变, 通过培养相关人员绿色施工理念, 从而进一步使其树立良好的绿色施工意识, 更好的推动绿色施工的顺利进行。
2.1.1 组织人员培训。
绿色施工作为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体系, 人员在其中作为非常重要的要素, 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绿色施工过程中, 需要通过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从而提高其绿色施工的意识, 使其明确自己在绿色施工中的职责, 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依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的培训, 培养其绿色施工理念, 认识到绿色施工对环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其责任感, 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绿色施工的自觉性。
2.1.2 制定施工管理制度。
在绿色施工中还需要利用规范的制度来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 从而在思维和行为上养成绿色施工的自觉性, 更好的推动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讲, 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 需要对工程质量、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考虑, 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确保绿色施工过程中能够做到尊重环境, 因地制宜及实现科学化管理。
2.2 加大政府支持。
绿色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都属于新产品, 在价格上不占据优势, 这就会对投资经济目标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绿色施工, 政府需要加大对绿色施工的扶持力度。
2.2.1 加强资金支持。
绿色施工材料、工艺、设备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很难迅速推行, 为了更好地使绿色施工管理方法能够在施工中发挥实际的作用。政府应该对使用绿色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的施工企业一定的补贴, 增加其采用绿色施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还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使绿色建筑工程能够被更多的人认识到, 从而增加“绿色效益”, 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发展。
2.2.2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的政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为了保证绿色施工管理能够在施工企业中使用, 政府应该将政策向那些采用绿色施工的企业倾斜。为其减免一定的赋税, 扩展其融资渠道, 这样才能使绿色施工管理能够在建筑施工中更好地实行, 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的质量。
2.3 提高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在绿色施工技术上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这大大限制了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为此, 相关的企业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绿色施工工艺、技术, 使企业能够在新的形式下具备更大的竞争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结语
随着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不断深入, 对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绿色施工过程中, 需要企业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同时还要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推广给予充分的重视, 从而更好的推动建筑行业建筑技术的进步, 使绿色施工得以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普及, 确保建筑行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日益加剧, 而且建筑业的能源消耗量也不断增加, 建筑业整体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及高污染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 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得以推广开来。通过绿色施工有效的节约建筑能耗, 减少污染, 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文中对我国绿色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对加快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赵芝梅.浅谈绿色施工的管理措施[J].才智, 2009 (03) .
[2]裴平.绿色施工的实现途径[J].现代企业, 2010 (01) .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节约能源
我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但由于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 施工技术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阻碍了绿色建筑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加强施工管理对绿色建筑的建造、能源的节约、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要做到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消耗, 从最大程度上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一、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建设规模逐渐扩大, 其特有的施工管理方法也愈发备受关注, 但许多施工单位由于受传统粗放的施工管理方法的影响, 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上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人员对绿色施工缺乏认识。施工人员是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造者, 他们的绿色施工观念将影响绿色建筑的整个建造过程, 也将影响绿色建筑的质量、评定与等级。现场施工人员追求的是速度与效率, 而绿色建筑更注重的是节能与环保, 这就造成了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与绿色建筑施工标准状态存在很大差距, 给绿色建筑建设造成了很多麻烦。
2.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当前在绿色建筑工程政策方面虽然涉及到了绿色建筑的内容, 但是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 尤其是施工现场的管理体制;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现场规章制度, 但是制度内容不够详尽, 执行力薄弱, 对绿色施工不够重视。有些制度甚至是照抄照搬其他普通施工管理体系, 没有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及绿色建筑的特殊性, 导致现场施工管理不符合实际, 从而造成水、电、材料、人员等浪费, 违背了绿色建筑节约、环保、资源最大利用的原则。
3.施工现场资源浪费严重。施工本身对于电和水等资源的用量就比较大, 可是很多绿色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就导致一部分资源被浪费。如电线私搭乱接, 不仅不能合理利用电能, 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水的跑冒滴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也破坏施工现场环境;雨水和人工降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 不能充分利用天然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城市建筑垃圾数量已经占据了城市垃圾总量的一半, 而且很多都是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肆意堆放, 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可利用资源, 还污染了环境。
4.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在施工企业管理中, 大多是传统类型的管理人才, 缺乏绿色建筑管理人才, 导致施工现场将传统建筑粗放式的管理运用在绿色建筑中, 这是不科学的, 也给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带来一定的阻力, 影响管理水平。传统类型管理人才因缺乏一定的绿色施工管理知识而导致违规操作的现象在施工中时常发生, 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
5.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不到位。绿色建筑施工现场对环境要求较高, 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噪音、扬尘等污染必须进行良好的控制。施工现场的环境问题, 是绿色建筑建设的一个大问题, 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不到位, 导致施工现场脏、乱、差的场面。噪音和扬尘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 还会对现场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造成很大的影响, 并且除尘洒水又进一步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严重违背了绿色建筑环保、节约的原则。
二、加强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对策
1.加强施工人员的绿色环保意识。积极营造绿色文化, 只有使企业经营者及施工人员将绿色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理念和经营宗旨, 才能生产出真正的绿色建筑, 最重要的是使现场施工人员有正确的绿色意识。通过文化教育及宣传, 使施工人员认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并规范自己的行为, 实现文明绿色施工。使企业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 实现自身经济效益。
2.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是繁杂而困难的, 其中包含对水资源、能源、材料和土地的节约管理和环境的保护管理, 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的管理体系。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中, 明确绿色建筑的各级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 做到管理有依据, 责任规划明确。施工项目的负责部门要根据绿色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 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质, 熟悉各种材料及其性能, 凸显绿色建筑的特性。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下, 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基础上, 应做到尽量节约资源的同时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培养人才, 提高管理水平。绿色建筑施工管理需要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人才, 因此要根据绿色建筑对人才的需要, 严格选拔具有渊博绿色建筑知识和现场施工管理经验的人才, 组成管理和技术团队, 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 以提高管理水平。尽可能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 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等, 将绿色建筑知识与现场施工管理结合, 提高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的能力, 形成一支优秀的、复合型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
4.降低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消耗, 既节约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是绿色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为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 一是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二是要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施工设备的选择不能只考虑工作效率和设备价格, 应将设备的能源消耗列入考虑因素之中;要科学使用设备, 定期进行保养和修理, 在保证其高效运作的同时, 维持其对能源的低消耗;要时刻关注建筑科技的发展前沿,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引进高科技和节能设备;对电的利用要进行合理预算, 进行合理的配电布线, 减少电在线路上的损耗, 保证闲置的电器是电源关闭状态, 最大限度减少能源的浪费。
5.提高水资源和建筑材料的利用率。绿色建筑施工要求对水资源和建筑材料等自然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 避免浪费。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用水器具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其节水功能;综合控制水的利用, 将施工现场用水进行分级、综合利用, 可使施工用水得到系统的管理, 提高水的利用率进而节约用水, 如井点降水和雨水的收集利用;通过安装水表来监督水资源的利用, 减少水资源浪费;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选择上, 要注重其环保性和可回收性, 对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环保问题,解决对策
一、导语
建筑工程施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为普及的建筑模式, 其作用和规模已经日趋具有代表性。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地在施工中暴露的越来越多, 由于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较差, 对因施工所带来的环保问题不够重视, 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的平衡, 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先进理念和工程施工的基础管理。
据统计, 目前国内61.7%的建筑工程项目或多或少存在着资源耗费的现象;其中75.4%的建筑垃圾因为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和再利用, 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83%的建筑单位并没有针对建筑垃圾而带来的问题采取任何措施。由此我们必须看到治理土木建筑工程中的环境问题, 有效改善资源的耗费, 打造绿色施工环境,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实施绿色施工技术和促进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策略已经迫在眉睫。
二、工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在推动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同时, 其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 也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在环境总体污染中, 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所占比例相当大, 包括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固体垃圾污染等。因此, 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尽量减少各类污染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源污染的影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会冲洗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及一些油漆等污染物质。所以在施工现场要建造临时的排水设施, 将雨水和冲洗水及时疏导, 以减少对地表的冲蚀。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一般都需要对砖块浇水才能上墙, 浇水之后只有少部分被砖或砼吸收, 其余的水都会随地流淌。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 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当风速过大时, 应停止施工作业, 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2、空气污染的影响
从建筑施工开始, 破坏地表面的绿色植物, 到堆放砖、石、石子、石灰粉、水泥等建筑材料时都容易产生粉尘或灰尘, 在大风天气下, 更会尘土飞扬, 烟尘弥漫, 有时夹杂着刺鼻气味。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和危险化学品库, 仓库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 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 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 污染水体和土壤。
3、噪声污染的影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运输车辆和各种施工机械如打桩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建筑工人的击打声等都是主要的噪声源。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很高, 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往往是多种和多台设备同时作业, 各种声源辐射后相互叠加, 噪声级将会更高, 辐射范围亦会更大。据有关部门测定, 一般施工现场噪声的声音强度在80到90分贝之间。
4、固体废弃物的影响
建筑施工垃圾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间可能涉及到河沟填埋、土地开挖、道路修筑、管道铺设、材料运输等工程, 建筑垃圾的产生首先是从工程的拆迁就开始了, 继而是施工的开始, 原料的耗费也相应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尤其在工程施工中, 由于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不妥当, 或者转运不及时还为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环保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为了改善建筑工程中的环保问题, 防止由建筑工地的施工造成的作业污染, 施工噪音, 排减物体, 建筑垃圾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 本人认为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和环境改良, 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加强环保管理, 促进建筑工程综合管理
环保管理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或者说不能立竿见影, 但是在施工中由于环保问题的不够重视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却屡见不鲜。建筑工程中的环保问题, 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管理, 和技术处理的问题。它已经延伸到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上, 对此, 加强施工项目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切实地做到组织机构高度负责, 落实到人, 对于管理职责明确而具体, 是加强管理的根本办法。
2、加强环保意识, 实施绿色施工技术
对所有的作业人员要进行环保知识培训, 在实际的操作中, 要高度把环保理念融于实际的作业中。对于工程施工中的绿地再建设, 要切合实际, 不科盲木地赶时髦而导致生态失衡。培养全员的环保意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施工种出现的环保问题要及时的对待, 并进行研究, 使得施工中的环保问题内部解决。
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具体策略分析
(1)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转换, 使可能对环保产生影响的建筑垃圾要做到处理得当, 合理科学的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对垃圾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 严禁垃圾无序倾倒施工现场要及时清理, 防止因长期堆存而产生扬尘。建筑施工期间对生活垃圾应进行专门收集, 并定期将之送往附近的垃圾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以免污染环境。
(2) 地产生砂石清洗水、混凝土养护水、设备水压试验水及设备车辆洗涤水等不得随意排入水体, 应导入事先设置的简单沉淀池进行沉淀后方可排放。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润滑油等应加强管理, 所有废弃脂类均要集中处理, 不得随意倾倒, 更不得任意弃入水体内。
(3) 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 经常洒水, 减少粉尘的污染。在进行有粉尘的作业时, 要尽可能地封闭进行。建筑脚手架要进行封闭, 防止污染物的泄露。严禁向建筑地外抛洒垃圾, 对于运输车辆要有专人进行清洗, 保障作业中不污染环境和道路。
(4) 筑中的噪音控制措施, 合理安排进度, 尽量排除深夜施工;将产生噪声的设备和活动远离人群;选用低噪声或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所有施工机械、车辆定期保养维修, 闲置时关机;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办法。
(5) 加强工地水设施建设, 对工地道路进行全面整改, 保证工程废水的流通顺畅。要在工地建设明显坡度的排水渠道, 并要在明沟上加盖钢板, 并做好标识。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 使砂石料统一堆放, 水泥应在专门库房堆放, 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 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 防止包装袋破裂。
四、结论
施工中环境的问题, 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在建设中,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 首先要考虑环保问题, 并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政策和法令。在建设中执行“事先规划, 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 依靠群众, 保护环境, 造福人类”的环保方针, 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的统一, 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张立新.住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田淑芬.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 2005.
[3]申琪玉, 李惠强.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
[4]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第二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5]竹隰生, 王冰松.我国绿色施工的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5.
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探讨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施工管理
当前绿色施工管理已越来越受重视,它更是建筑工程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及设备利用率,改善施工技术,尽可能的降低施工过程给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避免能源及施工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而提高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绿色施工意识薄弱
施工企业中的工作者大部分为农民工,其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绿色施工意识薄弱。加上施工单位对于绿色施工理念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难以将施工操作与绿色施工相挂钩,导致绿色施工管理仅局限于口号上,未能真正落实到施工操作与施工管理上来。
1.2缺乏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现今,我国缺乏相关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的法规,政府单位在绿色施工法律规范这一方面还不够完善,致使施工单位未能有较为完善的绿色施工操作及施工技术规范作为参照,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准确核定相应的能源消耗与废弃排放物是否超标。
1.3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较低
当前,由于我国各大施工单位缺乏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意识,加上其施工管理者及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的研发与更新工作,导致施工技术较为落后,难以与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理念相融合,不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施工管理水平。
2.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2.1构建优化的绿色施工管理模式
2.1.1 建立健全的绿色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绿色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各类有效、积极的宣传方式,广泛推进相关绿色施工及安全知识的普及活动、讲座等,以便不断提高显存施工管理者与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对工作人员进行根本上的绿色施工教育及施工安全理念教育,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施不完善、安全意识薄弱而引发施工事故。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施工工序及操作过程,最大化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以便实现绿色施工的管理目标。
2.1.2 加大绿色施工管理的宣传力度与培训
施工单位应当丰富宣传绿色施工管理的形式,加大力度对工作人员及施工管理者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的专业化培训,加强施工人员及管理者对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正确认识。
一方面,通过定期为施工操作人员与施工管理者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培训,由专业化的施工专家及施工管理专家向其传授具体的绿色施工知识,包括绿色施工的具体标准、要求及原则,重点讲解绿色施工的方法及手段。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来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操作及施工流程,以便将绿色施工管理真正落实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上来。
2.2 绿色施工技术
2.2.1 制定专项技术管理策略
施工单位通过制定相应的专项技术管理策略,充分结合施工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要求,提倡使用与节约能源及环保相适应的施工技术,力求促使工程项目朝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节约用地、节约材料、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发展,将施工技术不断改进、研发,针对具体的施工专项工程,采取相适应的绿色施工技术策略。
2.2.2 广泛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
施工单位应当大力开发相应的绿色施工新技术,吸收并借鉴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吸引更多的科技研发人才,增强企业的科研力量,研发出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绿色施工新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施工项目中,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投入,缩短施工周期,从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3 创新绿色施工技术管理
2.3.1 引进、发展绿色施工技术
企业通过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 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 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只有确保创新施工技术,才能顺利开展项目的施工管理,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和進度,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2.3.2 加强绿色施工现场的管理
一方面,明确与现场管理有关的绿色施工控制要点, 熟悉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有关法律法规,包括相关条文中有关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因素的具体限制;了解项目场地周围情况,为制定相应预防及控制要点做准备。另一方面,了解项目整体概况,将项目工作分解到各个分项工程,了解各个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特点及各自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制定能够体现绿色施工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并在现场管理阶段进行实施。现场经理要起到监督执行的作用,明确现场组织机构中各人员的绿色施工责任,包括现场绿色施工管理的实施与监控工作,同时明确现场人员之间、现场与外界之间的交流渠道与方式。
2.4 优化绿色施工管理方法
2.4.1加强环境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展施工前,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并通过审核,制定合理的绿色施工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施工单位应注重绿色现场施工,可以通过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的方式加强环境管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污染的防治,进而降低建筑活动给环境所带来的破坏性,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在开展建筑施工活动时,施工单位应当尽量减少粉尘、噪声、废物、光及污水等污染。尤其要注意减少混凝土、砂浆,砖、瓦、砂、石等固体废物,并及时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尽可能地回收利用,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加强现场施工能源管理,包括节约施工材料、节约水资源、节约用地资源、节约能源等,进行施工节能策划,减少工程施工现场能源消耗量。
2.4.2 使用绿色施工材料材料,构建绿色建筑工程项目
建筑工程中的结构用材料及装饰材料,不仅要重视其材料的强度及耐久度,还应当重视其环保性,尽可能避免选取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作为建筑施工用料。
首先,为了确保设计所选择的材料符合绿色施工标准,在进行建筑施工设计时应当选择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严格控制所选用材料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和甲醛、氨、苯、氡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另外,必须确保施工过程所选择的材料符合绿色施工标准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严格使用“绿色建材”,保证施工过程使用的材料符合“绿色施工”标准的要求。不使用有机溶剂作稀释剂、用水溶性涂料取代溶剂型涂料、使用商品混凝土取代现场搅拌混凝土等。
3.小结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加强绿色施工管理,提高工程的项目管理质量,其意义重大。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改善相应的施工管理策略,进而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实现完善、有效的目标控制及现场控制,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臧永青.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2]张道峰,黄京波.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
[3]武宪军.深入探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及因素[J].科技资讯,2009(28):132-133.
绿色建筑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篇12
1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2001年开始进行探索和小范围的推广及应用,在“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无论是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是在示范推广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规模性推广奠定了基础。在这之后国家出台了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并实施了“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在2012年我国达到了350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建筑面积。从统计来看,绿色建筑节约运营成本且节约资源。但需要增加建设成本,从经济投入方面来看绿色建筑技术对我国传统建筑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但同时又促进了传统建筑业的进步。我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以前使用率和使用效率不高,采取绿色建筑示范以来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都很多有益的尝试。
绿色建筑技术的定义在2005年出台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不但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绿色建筑技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而且对绿色建筑的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都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把原有的分散的关于绿色建筑基础措施进行了统一,使绿色建筑从研发环节到应用环节都有了明确的体系化的方法。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该评价标准规定了六大指标。每个指标下,满足一定的项数即可由低到高被评为一星级、二星级或三星级绿色建筑。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比2006年的版本“要求更加严格、内容更加广泛、实用性更强”。
2 绿色建筑技术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 技术应用成本较高
我国的绿色建筑成本投入相对较高,而且前期的示范项目投资巨大,使人们认为绿色建筑是生态环保型建筑,环保建筑即“贵族建筑”。因为绿色建筑采用的都是新技术,使用得也是新设备,这都使初期成本增加,比如云南大学实验实训大楼,按绿色一星标准设计,单位造价约为2727元每平方米,建设成本增加360元每平方米。现实中科技含量高,成本投入大的绿色建筑并没有受到人们的追捧,建设单位尤其是商业楼盘的开发商因为没有经济利益,很难愿意为其增加投资,这就阻碍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
2.2 技术研究与创新不足
国外的绿色建筑发展时间长,且已经有了大量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及经验,我们要向外国学习他们的先进之处,又不能照抄照搬的应用在我国。不能只简单地用“拿来主义”,还应该根据我国经济与自然环境条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使国外的先进技术本土化,避免因水土不服形成硬伤。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千差万别,绿色建筑的投入产出与“绿色效应”不尽相同。绿色建筑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需要因地制宜的实行一地一策,乃至一楼一策。而这方面的研究与创新投入明显不足,成果不多,集成度不高,导致社会的认同不够和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应用缓慢。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
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国家政策,我国有迫切发展绿色建筑行业的需要,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环保经济产业链,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行业的相互配合,比如对廉价高效的绿色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以及绿色建筑社会服务机构及市场的培育、配套激励与约束政策等,只有这些因素都跟上绿色建筑发展的步伐才能在我国深入地推广绿色建筑,不应走高投资,慢回报的高端道路。
3 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对策研究
(1)根据我国不同地区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及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建筑物类别等因素,对不同的城市的新建绿色建筑和对既有建筑改造进行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分阶段按照不同的层次有计划的逐步推行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加大投入支持和鼓励设计、施工及材料生产产业及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培养一大批绿色建筑行业专业和创业人才队伍。从不同层面推动建设绿色建筑,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因地制宜地推进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对于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应该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和各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基础操作。要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及原始建筑特点与类型来建设,不能把一个地方的技术手段照抄照搬到其他地区,比如北方少雨较干旱,房顶大都是平的,为了秋季方便晾晒粮食,而南方多雨,在房顶不便于晾晒东西,且为了雨水能快速地留下来不侵蚀房顶,便把房顶修成了尖顶,我们不能把南方的建筑技术照搬到北方,也不能把北方的建筑技术拿到南方,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
(3)加快建设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完善关于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确保绿色建筑的质量。从设计、施工、建筑材料生产等环节抓起,用法律来规范绿色建筑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细节,建造绿色建筑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只有从开始做好每一步,才会在后面实施的过程中越来越规范。
(4)要做好建设监督工作。做好绿色建筑技术推广和法律法规制定的基础上还应做好对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和专项验收工作,要在立项、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等环节都做出详细的规定并进行有效控制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绿色建筑要有相应的措施。
(5)推进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根统计,我国现有各类建筑建筑面积500亿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仅4.6亿平方米。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还任重道远。2016年8月1日起将实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2015。如何实现设计绿色、建造绿色、使用绿色、运用管理绿色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通盘考虑。通过制定适宜的设计标准、施工标准、评价标准、检测标准、运营管理标准引导和规范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继续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买卖碳排放权配额、税收激励等政策和措施推动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通过加强产业融合和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市场推进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
4 结论
绿色建筑技术是传统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代表着我国在转型道路上在不断前进的进程。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争取早日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经济高效的绿色建筑建造管理体系。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能耗仅次于工业位列第二,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持续推动绿色建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绿色建筑,问题,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建文,符攀超.株洲市建筑两型化审查标准探究[J].城市地理,2015(24).
[2]胡家僖,张蕊,张云娟,等.海南省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J].建设科技,2015(22).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推荐阅读:
绿色建筑发展相关问题05-26
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07-10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05-28
绿色建筑项目管理研究12-01
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制度09-23
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论文06-13
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完善路径论文09-28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10-09
绿色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论文07-07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