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ysqli_fetch_assoc()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mysqli_result, boolean given in /www/wwwroot/qikantianxia.com/e/action/CCYip.php on line 71
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完善路径论文(精选9篇)

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完善路径论文

2024-09-28

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完善路径论文(精选9篇)

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完善路径论文 篇1

绿色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其完善路径如下:

3.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升

对于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要有先进的理念,要从生态学理论出发,本着适用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要求,要从基于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环境资源和降低社会的污染这几方面来综合考虑,通过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能对项目的建设和设计进行有效的优化。特别是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考虑节能问题和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的设置规划楼间距、朝向和体量。从设计的角度入手,让建筑的`整体环境能够得到改善,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来进行设计工作。能尽最大可能的节约环境,能源,做好水规划工作,建立起新型的给排水系统,能有效地利用雨水和中水回用,实现环保和绿色节能。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推行绿色管材的使用,对建筑的容积率合理设定,降低建筑的密度,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在绿色建筑施工中,尽可能的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能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环保效果。

3.2绿色建筑施工方法的改善

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要确保施工方法的完善,采用绿色技术,基于绿色里生态理论来进行施工方法的推行。在施工过程当中做好建筑施工的合理规划工作,由专业人士综合考虑区域的环境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施工过程当中合理安排施工进程,做好材料和施工工序的设置工作。确保在施工过程当中能够实现清洁运输、文明施工等各项措施,并对施工过程当中的生态环境保存后工作加以关注,如避免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等问题,对于施工方法进行合理的规划,从施工角度入手来即促进环境保护。一方面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对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推行科学化的施工方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项目的施工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3.3绿色建筑人才机制的构建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要选择适宜的人才,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每个岗位上确保有专业人才,同时要组织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来实施团队管理工作,打造高效的团队。做好团队建设工作,合理的进行人员配置,发挥团队力量,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按进度按质量做好施工工作。使用有效的用人机制,确保每个岗位人员都能在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3.4绿色建筑招投标与合同的管理完善

在项目建设的投标阶段,应该建立起投标项目小组,对业主的诉求进行分析,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按照业主的要求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来进行项目的设计和投标工作。做好项目的成本估算和设计工作,建立起相应的合同机制,明确项目的具体条款和标准,降低在合作过程中的风险。

4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管理对于建筑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与项目管理过程当中的内容比较复杂,工程量较大堆流程的管理也较为复杂,因此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在项目管理过程当中,要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做好岗位的人员的设置工作,采用先进的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推行绿色建筑施工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方法,真正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戴鹏程.浅析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监督要点[J].江西建材,(04):221+223.

[2]邓凯洪.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2):125-126.

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完善路径论文 篇2

国际建筑行业所说的绿色施工主要着眼于: 施工过程中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绿色施工主要包括下面四点内容: ( 1) 最大限度地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与设备; ( 2) 施工的过程中尽量降低材料的耗损,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3) 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 要注意施工现场的清洁工作, 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 4) 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绿色施工理念, 通过运用新科技与设备来创造新型的绿色施工工艺。

2 绿色施工管理现状

这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各行业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此大背景下, 国内建筑行业也在研究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 绿色施工应运而生。随着国家对绿色施工的大力支持, 我国的绿色施工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由于起步较晚, 绿色施工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2. 1 人员原因

从业人员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不足是造成绿色施工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 我国建筑行业很多一线的劳动人员都是“农民工”, 这些人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无法真正地认识到绿色施工的内涵。例如, 他们习惯性地认为施工现场就应该脏、乱、差, 不能定期、及时打扫工地卫生。

2. 2 经济原因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 绿色施工就是指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降低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施工企业要想使用这种绿色施工技术, 必然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投入, 从而增加施工企业的成本。

2. 3 制度原因

目前, 我国建筑行业针对绿色施工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 造成各个地区要求各不相同, 严重影响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另外, 我国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系统的评价制度来管理绿色施工, 监督部门无法依据有效的规范来衡量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水平。此外, 我国现行的工程承包模式决定了国内诸多施工企业在投标时, 不是以先进的施工技术来获胜, 而是通过较低的价格取胜, 这就会导致施工企业在后期的施工中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愿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或设备。

3 绿色施工管理路径

3. 1 提高绿色施工意识

我们都知道在建筑行业中, 组织是影响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 而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 要想推动绿色施工的广泛应用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的“绿色施工”意识, 通过整个社会“绿色施工”意识的提高, 来营造良好的绿色施工环境。各级政府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法律、经济等手段, 进行广泛的绿色施工宣传与研讨, 分析绿色施工推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

3. 2 收取绿色施工措施费

绿色施工的推进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在实际工程中, 施工企业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 往往是由于资金) , 而不愿意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因此, 政府的建管部门可以适当地向项目甲方收取一定的“绿色施工措施费”。若项目在后期的竣工验收时达到了相关的要求, 政府可及时返还扣留资金, 若项目达到了绿色施工优秀的标准, 则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3. 3 建立健全法规标准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标准体系, 从国家层次来促进施工企业运用 绿色施工技术或设备。比如, 国家投资的公共基础项目在进行招标时, 可以明确优先考虑实施绿色施工技术的企业; 对于那些应用施工技术的分包商, 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将是否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作为后期项目评优的重要参考条件。总之, 国家应尽一切努力为绿色施工创造良好的氛围。

4 结语

绿色施工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谋合, 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决定了实施绿色施工的必要性, 绿色施工必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潮流。虽然目前绿色施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稳扎稳打、将绿色施工真正落到实处, 那么绿色施工模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我国目前绿色施工管理的现状, 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以期为企业的绿色施工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竹隰生, 任宏.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J].基建优化, 2002, (4) :33-35.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完善路径论文 篇3

一、辽河油田已经顺利推行绿色制度管理

绿色制度管理是指围绕减少或者消除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安全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通过对绿色制度因素进行新的组合和配置,使之能创造更多的产出、具有更高的效率。绿色制度创新要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重构,通过建立绿色企业组织,实现包括企业与客户集成、部门集成、信息集成与共享的绿色企业组织的整体集成模式,保证企业的预期纯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组织或个人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提高企业安全要素生产效率,实现生态化目标。企业要实现绿色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在此基础上,辽河油田不遗余力地狠抓HSE体系建设,构建公司、厂(处)、大队、班组四级环保管理网络,推进责任落实、HSE监督、风险排查、激励约束长效机制,将安全环保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固化和常态化。“谁组织谁负责”、“要求员工做的,领导必须率先垂范”、“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等理念已得到干部员工的一致认同和自觉遵循。针对洪涝灾害,辽河油田在所有低洼易涝地区设立了监测点,一旦出现污染苗头,油田可通过过程监控和在线管理,第一时间按照之前预案,组织清污队伍对事发地进行地毯式清理,确保不留一滴油污。

二、我国石油企业环境保护已建立起初步的法制框架

在法律的规制下,辽河油田内部法治环境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具体做法即是首先制定统一的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法律或法规,有效引导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在石油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其次是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关系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和监管质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组成专门的联合执法组对事件予以最终处理,既保证程序公正性,又提高执法效率;第三制订石油行业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规定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责任,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和职能的联动机制,切实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救助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后果。

三、协调政府法制外部控制与辽河油田内部管理

环境保护的管理应从企业的部门行为转化为大众化的民众行为,使保护环境成为企业和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实现这种转化的有效方式是建立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这种体系的建立过程强化企业和全体职工的环境意识,使建立的体系能够有效运行,使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社会和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环境形象,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是企业实现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树立形象,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辽河油田必须转变观念,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标准体系,加强认证力度,将有利于克服进入国际市场遇到的贸易壁垒;有利于环境技术和绿色产品;有利于建立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市场结构,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通过进行ISO14000认证,企业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环境行为,通过加强管理,技术进步和清洁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使企业和社会更加融合,同时企业环境的改善将为企业员工创造环境安全的工作条件。

辽河油田在绿色环保方面以国家利益为重,及时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倡导和引领清洁能源和技术努力成为低碳型、负责任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展望未来,辽河油田将进一步认真贯彻国家和集团公司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各项要求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努力开创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新局面。绿色辽河油田的构建必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完善路径论文 篇4

县人民政府:

县城投公司绿色项目收益债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需相关单位出具下列函件(函件的具体内容和印制数量由县城投公司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确定)。

一、绿色项目收益债基本情况

桃源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绿色项目收益专项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以实际发行金额为准),期限不超过9年(以实际发行期限为准),募集资金用于油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和符合其他国家产业政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补充公司运营资金。

二、所需材料清单

序号

批文名称

出具部门

时间

桃源县发改委项目可研批复

县发改局

实时

桃源县发改委关于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批复

县发改局

实时

桃源县环保局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表的批复

县环保局

实时

用地预审意见书

县自然资源局

实时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县住建局

实时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县住建局

实时

上述函件仅作为完善绿色项目收益债所需文件的资料,不会在此次发债之外的场合公开并使用。

可否,请批复。

XX县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绿色施工管理论文 篇5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环境在现代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饱受摧残,致使自然环境不断遭受破坏,造成资源日渐匮缺等,而绿色施工技术适当地缓解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绿色施工 资源管理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强调与遵循的发展理念,随着土木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断破坏,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备受瞩目。

本文以目前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论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状况,并为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1]。

1 绿色施工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1.1 降低能耗

降低资源与材料的耗费是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基本要求。

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材料的剩余率,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在施工或装修中一次到位、不返工,从而大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2]。

能源过多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结构性能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性,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绿色施工技术可减少一定的能源消耗。

(1)改造电气安装连接的设备,选择有效的节能技术,从而减少电气工程操作过程中的电能耗量。

(2)为防止室内热能散失,建筑结构中的墙体应增添隔热保温系统。

1.2 节约成本

绿色施工技术的核心重点在于“节地、节能、节材、节水”,通过对绿色技术的核心重点的改进与优化,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建筑施工效果。

在施工现场,对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废水分流排放、污水、雨水等进行有序管理,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对于电能的节能利用,应有相应的使用规划,应优先考虑使用国家的、行业推荐的环保、高效、节能的施工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时保养或维修。

对于建筑垃圾减量控制,建筑企业应对可再回收利用的垃圾加强控制,其余不可回收垃圾则收集到封闭式垃圾站进行处理。

可回收垃圾是可回收资源的重要内容,节约资源,加大资源利用率,从而使资源可循环利用。

1.3 改善性能

对于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并不是单一的工序调整,它同时也在改进与优化建筑物内外组合形式,并由此对建筑性能加以改善。

2 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必要性概述

2.1 施工管理创新

理念指导人的行为,要使管理行为有所创新,只有先从施工管理理念创新开始。

认识创新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是施工管理者理念创新的关键所在,因此,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应着眼于管理者认识度的提升。

另外,管理理念的创新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以培训与教育,把各种新的管理理念应用于施工管理当中,并树立创新理念。

新的管理理念着重于结合市场的需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等加以分析,而不只是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2.2 绿色施工管理技术

技术优势是市场竞争中极富生命力和最具实力的优势,因此,技术创新能使建筑单位的实力不断增大,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而施工技术创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对于新技术与新工艺,应积极从外部引进,并与相关企业合作,着力建立技术联盟,从而形成以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施工当中,要结合施工工程项目的现实特征与新技术的特点,使新技术与新工艺的适应性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极具特点的施工创新技术体系。

(2)施工技术创新从内部做起,以现代的施工要求结合丰富的施工经验,寻求更有效的施工技术,这种以激励机制鼓励内部创新的方法,使工程技术可以直接使用。

(3)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采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信息化施工,这是一种依靠动态参数施工管理的绿色施工方式。

施工中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将随之变化。

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

3 绿色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措施

3.1 加强能源、资源管理

绿色管理在建筑施工现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能源管理与资源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篇6

总 则

一、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规范绿色施工管理。

二、本制度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施工人员生活区。

三、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除应执行本制度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四、绿色施工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推进建筑施工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节能的组织与管理

一、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编制绿色施工材料计划和生产进度计划,经审批后执行。

二、参建各方应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施工,钢、木、装配式结构等构件应采取工厂化加工、现场安装的生产方式,构件的加工和进场顺序宜与现场安装顺序一致。

三、施工现场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如需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时,宜使用散装水泥。

四、按重庆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规定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 18

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做好检查记录与评价工作,并根据施工情况实施改进措施。

五、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做好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施工单位职责

一、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分包单位应服从项目部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二、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和安全负责人,各分包单位负责实施,专业工程师负责监控和检查。三、四、五、六、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项目部应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项目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七、施工前,项目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八、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单位应统筹规划,合理组织一体化施工。

施工准备与现场管理

一、根据设计文件、场地条件、周边环境和绿色施工总体要求,明确绿色施工目标、材料、方法和实施内容,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 18

审,根据绿色施工要求,必要时进行深化施工图设计。

二、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2)应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措施。

3)应明确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体系、技术要求和措施。

4)应选用先进的产品、技术、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充分利用规划区域内设施。

5)应包含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等内容。

三、施工单位宜建立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数据库。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节能、减排和降耗指标分析和比较,采用高性能、低噪声和低能耗的机械设备。

四、施工现场应实行信息化管理,尽可能地减少纸张的使用,除必须以纸质形式存在的资料外。

五、施工单位应积极推广应用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绿色、低碳建筑施工新技术。

施工场地及平面布置管理制度

一、在施工总平面设计时,根据施工各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实行动态管理,应根据施工场地、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制定具体施工方案。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宜利用现有场地及周边拟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等。

三、施工平面图设计应科学、合理,临时建筑、物料堆放与机械设备定位应准确,施工现场场容场貌应符合绿色环保。/ 18

四、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的场地使用计划,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可按最低面积指标设计,有效使用临时设施用地;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区域应符合总体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施工中应减少场地干扰,保护环境。

五、办公用房宜设置在工地入口处,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宜分区域设置,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

六、施工现场作业棚、库房、材料堆场等布置宜靠近交通线路和主要用料部位。

七、塔吊等垂直运输设施基座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基座或利用在建工程的结构。

八、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设备宜远离噪声敏感区。

九、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应随施工阶段进行调整,分别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保证施工全过程平面布置的合理性。

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符合以下原则: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在满足施工需要前提下,减少施工用地; 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合理布置其中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统筹规划施工道路;合理划分施工分区和流水段,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在施工现场周边按规范要求设置临时维护设施;现场内沿路设置畅通的排水系统;现场道路及结构以上施工用的主要场地做软化处理。本条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工地施工期间所需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18 各个区分界明确,便于施工管理,符合统一管理协调原则。用火作业区、仓库区和现场、生活区之间一定要有可靠的防火间距。5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装卸,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采用装配式基座以及利用在建工程结构前应进行相应力学计算,并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要求。噪声敏感区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区域。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分阶段绘制平面布置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可按基础、主体和装饰装修阶段绘制。

场区围护及道路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大门、围挡和围墙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和部件,并应工具化、标准化。

二、施工现场入口应设置绿色施工制度及公告图牌。

三、施工现场主要的硬化处理宜采用可周转使用的材料和构件。

四、施工现场围墙、大门和施工道路周围宜设绿色隔离带或其他绿化设施。

临时设施管理制度

一、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和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利用场地自然条件,临时建筑的体形宜规整,应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并应满足节能要求。

2)临时设施应采用保温、隔热效果好的防火阻燃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板,/ 18

门窗应采用密封保温隔热材料。

3)临时设施建设不宜使用一次性墙体材料,宜采用标准化设计,重复使用。4)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建筑物作为临时设施。活动板房和围挡应采用可重复使用的轻质材料且满足消防要求。

5)动力线路、用水线路宜采用BIM技术优化设计,尽可能缩短线路长度,并预先计算施工用水及用电量。现场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6)临时用电设施应采用节能型,办公区和生活区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不应少于80%,配置声控、光控等节能控制装置。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

7)合理配置采暖设备、空调、风扇的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及合理的室内温度,实行分段分时使用。

8)临时用电管理制度应包括节能措施,并落实到位。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用电应分别计量。消防用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规定。

节材及材料利用管理制度

一、应根据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时点、库存情况等制定材料的采购和使用计划。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优先选用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

二、施工现场应通过有计划的采购、合理的现场保管,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和包装物的消耗耗,并通过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措施,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18

三、施工现场应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工程材料运输制度和废旧材料回收管理制度。

四、施工现场应建立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台账,提高废料利用率。

节水及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一、现场应结合用水点位置进行输水管线线路选择和阀门预留位置的设计,做到管径合理、管路简捷,并采取防止管网和用水器具渗漏的措施。

二、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

三、施工现场宜建立雨水、中水或其他可利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系统,废水应经过有效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四、施工现场应按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的定额指标进行控制。

五、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自来水,宜采用中水或江、河水源。

六、施工现场宜采用直饮水系统。

节能及能源利用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制订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对能源消耗量大的工艺必须制定专项降耗措施。

二、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与使用,应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2.临时设施宜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

3.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 18

4.照明器具宜选用节能型器具。

三、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2.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四、应提前策划、集中布置临时用电线路和施工现场用电设备,错峰用电,建设工程施工应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电量。

五、因地制宜,积极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六、建筑施工使用的材料宜就地取材。

七、应根据工程需要提前制定高能耗工序的工艺参数并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减少电能消耗。

节约土地管理制度

一、建设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

二、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施工临时设施不宜占用绿地、耕地以及规划红线以外场地。

三、土方开挖施工应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扬尘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二、施工现场大门口应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18

三、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

四、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五、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应进行绿化、美化。

六、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七、建筑拆除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八、规划市区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浇注量超过100m3以上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应采用预拌砂浆。

九、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十、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有害气体排放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二、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

三、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对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五、施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水土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 18

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可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二、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三、食堂应设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

四、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五、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二、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可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声措施。

三、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光污染管理制度

一、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二、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管理制度 / 18

一、施工中应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

二、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环境影响控制管理制度

一、工程开工前,根据建设单位组织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调查情况,制定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保护的,工程开工前,应由建设单位提供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三、建设项目施工中涉及古树名木确需迁移,应按照古树名木移植的有关规定办理移植许可证和组织施工。

四、对场地内无法移栽、必须原地保留的古树名木应划定保护区域,严格履行园林部门批准的保护方案,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五、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管理部门。

六、建设项目场址内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地上文物,应积极履行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原址保护方案,确保其不受施工活动损害。

七、对于因施工而破坏的植被、造成的裸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土壤侵蚀、流失。如采取覆盖砂石、种植速生草种等措施。施工结束后,被破坏的原有植被场地必须恢复或进行合理绿化。/ 18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

二、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三、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及与所从事工种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四、施工现场应采用低噪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密闭化施工工艺,降低机械噪声。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戴耳塞进行听力保护。

五、深井、地下隧道、管道施工、地下室防腐、防水作业等不能保证良好自然通风的作业区,应配备强制通风设施。操作人员在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场所应戴防毒面具或防护口罩。

六、在粉尘作业场所,应采取喷淋等设施降低粉尘浓度,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护目镜及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七、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

二、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应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负责。

三、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

四、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18

五、生活区应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蝇,及时清运。

六、施工现场应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七、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现场施工管理制度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

1施工方案应结合基础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绿色施工措施,主要内容应包括:组织管理措施、资源节约措施、环境保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措施等。2地基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间设置标准的分隔设施,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

2)土石方施工现场大门位置应设置限高栏杆、冲洗车装置;渣土运输车应有防止遗洒和扬尘的措施。

3)土石方工程开挖过程应详细勘察,逐层开挖,弃土应合理分类堆放、运输,遇到有腐蚀性的渣土应进行深埋处理,回填土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3土石方工程在开挖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石方最短运距和各个项目施工的工序衔接,减少重复挖填,并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4土方作业对施工区域的所有障碍物,包括地下文物、树木、地上高压电线、电杆、塔架和地下管线、电缆、坟墓、沟渠以及原有旧房屋等应采取保护措施。/ 18

5桩身钢筋笼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同时焊渣应随清理随装袋,待焊接完成后,及时将收集的焊渣运至指定地点处置。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1钢筋宜优化放样下料,合理确定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在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下,合理利用短筋。

2钢筋工程宜采用专业化生产的成型钢筋;现场加工时,应采取集中加工方式。1)使用专用软件进行优化钢筋配料,能合理确定进场钢筋的定尺长度,充分利用短钢筋,使剩余的钢筋头最少。

2)钢筋采用工厂化加工并按需要直接配送及应用钢筋网片、钢筋骨架,是建筑业实现工业化的一项措施,能节省材料、节省能源、少占用土地、提高生产效率,应积极推广;钢筋采用现场加工时,也应尽量做到集中加工,有利于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少占用场地。

3应选用周转率高的模板和支架体系,其材料宜选用回收利用高的材料。4制定模板及支架方案时,应贯彻“以钢代木”和应用新型材料的原则,尽量减少木材的使用,以保护森林资源。

5短木方应叉接接长,木、竹胶合板的边角余料应拼接并利用。

6混凝土振捣应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也可采取围挡等降噪措施,在噪声敏感环境或钢筋密集时,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7混凝土宜采用塑料薄膜加保温材料覆盖保湿、保温养护;当采用洒水或喷雾养护时,养护用水宜使用回收的基坑降水或雨水;混凝土竖向构件宜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

三、砌体结构工程 / 18

1块体湿润和砌体养护宜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非传统水源。

1)非传统水源是指不同于传统地表供水和地下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等。

2砌块砌筑时应按照排块图进行;非标准砌块应在工厂加工按比例进场,现场切割时应集中加工,并采取防尘降噪措施。

3施工前,应按房屋设计图编绘小砌块平,立面排列图;砌块切割应搭设专用的切砖棚,切砖棚应具有隔音降噪功能 并设有降尘设施,切割人员应配戴防噪、防尘、护目等防护用品。

四、钢结构工程

1钢结构深化设计时,应结合加工、安装方案和焊接工艺要求,合理确定分段、分节数量和位置,优化节点构造,减少钢材用量;钢结构连接宜优先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2合理选择钢结构安装方案,大跨度钢结构宜采用起重机吊装、整体提升、顶升和滑移等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的方法。

3钢结构加工应制定废料减量化计划,优化下料、综合利用下脚料,废料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定期回收处理。

4钢材、零(部)件、成品、半成品件和标准件等产品应堆放在平整、干燥场地或仓库内。

5复杂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前,应采用仿真技术模拟施工过程,以避免或减少错误或误差。

6钢结构现场涂装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涂料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五、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 18

1施工前,块材、板材和卷材应进行排版优化设计。

1)块材、板材、卷材类材料包括地砖、石材、石膏板、壁纸、地毯以及木质、金属、塑料类材料。施工前应进行合理排板,减少切割和因此产生的噪声及废料等。

2门窗、幕墙、块材、板材宜采用工厂化加工。五金件、连接件、构造性构件宜采用工厂化标准件。

1)门窗、幕墙、块材、板材加工应充分利用工厂化加工的优势,减少现场加工而产生的占地、耗能,以及可能产生的噪声和废水。

2)饰面材料的吊挂构件,如吊顶骨架、轻质隔墙骨架、架空地板骨架、挂板骨架、幕墙骨架等,以及各种固定、连接材料,如门窗五金、螺栓、连接杆、钉子、铆钉等,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种类繁多,现场加工效率较低,目前市场化、标准化程度高,应积极采用标准件。

3装饰装修工程应制定材料节约措施。材料损耗不应超出预算定额,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

4施工宜使用低噪声、低粉尘的设备、机具,应采取降低噪声、粉尘的措施。5幕墙与主体结构的预埋件应在结构施工时埋设。连接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或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

6抹灰墙面宜采用喷雾方法进行养护。

7涂料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对周围设施污染,并应采取遮挡、防止挥发和劳动保护等措施。

8涂料调配应有计划性,减少每天的油漆剩余;废弃涂料必须全部回收处理,严禁随意倾倒。/ 18

六、机电工程安装施工

1机电工程安装施工应遵守以下一般规定:

1)安装前应对各专业的设备及管线的布置结合装修等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宜采用BIM技术绘制综合管线图。

2)预制加工应采用工厂化制作方式。固定件、连接件等应为工厂化产品。管道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3)为减少现场焊接等高能耗作业,要求机电安装工程各专业的管道连接尽可能采用机械连接方式。

2除锈、防腐宜在工厂内完成,接口处应采取可靠的防锈和防腐措施。必要的现场除锈作业应有遮挡扬尘的措施。现场涂装应采用无污染、耐候性好的材料。3选用能效高的设备和器具,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

4设备安装产生的油污必须及时清理。管道试验及冲洗用水宜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重复利用,并应有组织排放。

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给排水管道试验时,宜采用从高层向底层分组进行的作业方案。高层试验用水逐步用于下层的试验。

2)冷冻水、冷却水管道试验宜分系统进行,试验用水在系统间循环使用。3)污水管道、雨水管道试验及冲洗用水应优先利用施工现场收集的雨水、中水等。

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电线导管暗敷时,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短管的回收应达到100%。/ 18

2)线路连接宜采用免焊接头。当必须锡焊时,电烙铁与人体的距离不得少于200mm。线路敷设完毕后,线头回收率应达到100%。

3)节能型电线、电缆、灯具的选用应达到100%,并经现场抽检达到产品节能标准。

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复合风管的黏结胶水应采用环保型胶水。2)风管采用工厂化加工预制率应达到100%。

3)风管下料时应先下大管料,再下小管料;先下长料,后下短料。8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完善路径论文 篇7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 特别是全球气候不断变暖,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全社会的能源消耗主要由产业、交通和建筑三大部门产生。从世界平均水平来看, 能源消耗结构中建筑占32.8%, 发达国家的建筑消耗平均水平达到40%左右, 而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占26%[1]。经验表明, 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上升, 加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工业能耗占比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下降到1/3左右, 而建筑和交通能耗将会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 相比其他节能方式, 建筑节能具有潜力大、节能减排效益好、成本收益比较高等优势。因此, 发展绿色建筑、推行建筑节能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我国, 绿色建筑的概念虽然被炒得沸沸扬扬, 但其发展效果却不如人意。目前我国400亿m2建筑总量中, 95%左右是高能耗建筑, 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面积约2000万m2, 仅占总建筑面积的0.05%[2]。我国绿色建筑推广过程中, 强制性、行政性的手段运用较多, 效果并不理想。绿色建筑的推行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 但绿色建筑自身的属性阻碍了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2 绿色建筑市场主体博弈分析

绿色建筑市场包含诸多参与主体, 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是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绿色建筑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存在于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开发商作为供应方, 是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消费者作为需求者, 是信息劣势的一方。

假定市场上的所有建筑被分为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两种类型。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的目的或用于投资 (出租或卖出) 或用于自用, 绿色建筑相比于普通建筑拥有更高的价值, 投资获得租金或售价也会更高, 而自用绿色建筑会在使用阶段节省运行费用, 同样会给消费者带来收益。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真实的绿色建筑。以普通建筑作为基准, 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会获得额外的收益, 假定这个收益额的现值为rc, 同时付出额外的成本rd。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会获取高于普通建筑的收益, 这个额外收益等于消费者付出的额外成本rd, 开发绿色建筑的额外成本假定为c。只有在购买绿色建筑获取的额外收益大于购买绿色建筑付出的额外成本时, 消费者才愿意购买绿色建筑。同样, 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的必要条件是额外收入大于额外开发成本, 因此, 绿色建筑市场要满足以下条件:rc>rd>c。

由于绿色建筑能给开发商带来更高的收益, 借助信息优势, 开发商有隐瞒建筑真实节能信息的激励, 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获取的额外收益取决于建筑节能的真实状况而不是开发商的宣传的状况。由于信息劣势, 他们只能选择相信或不相信开发商的宣传, 于是建筑市场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支付矩阵便可以表示如下。

以上的支付矩阵中, 开发商有两种选择, 即开发绿色建筑 (g) 和开发普通建筑 (n) ;消费者选择相信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 (g) 和认为开发商提供的只是普通建筑 (n) 。不同的策略组合对应不同的得益, 括号中前一个值对应开发商的得益, 后一个值则是消费者的得益。

观察这一矩阵容易发现, (g, g) 组合是开发商和消费者的最优决策组合, 在这一组合下, 消费者和开发商都获得正的额外收益, 即都比开发普通建筑的收益高, 全社会的总收益也达到最高。但是当给定任意一个主体的选择时, 另一主体都会选择n:

如果开发商预期到消费者不会相信他们开发绿色建筑, 他们便不会开发绿色建筑, 虽然没能获得收益, 但是避免了开发成本的c的损失;

如果开发商预期到消费者相信他们开发的是绿色建筑, 他们也不会选择开发绿色建筑, 以此获取更多的收益rd;

如果消费者面临一个宣称其产品是普通建筑的开发商, 他们选择相信其产品是普通建筑, 此时不获取额外收益, 避免了rd的损失;

如果消费者面对一个宣称其产品是绿色建筑的开发商, 他们选择相信其产品是普通建筑, 以获取rc而非更少的rc-rd的收益。

于是, 此博弈的均衡结果是 (n, n) 的策略选择,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 参与博弈的双方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出发, 最后博弈的结果不仅导致个体得益没有达到最优, 而且使整体得益最小。尽管双方都承认绿色建筑的价值, 知道绿色建筑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收益, 但是市场上的结果是开发商选择不开发绿色建筑, 消费者也不相信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而只愿意支付普通建筑的价格, 绿色建筑市场难以形成, 市场被普通建筑完全占据。

3 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的约束条件

在上述分析中说明了在未加任何干预的绿色建筑市场开发商和消费者会陷入囚徒困境, 开发商不会开发绿色建筑, 消费者也不会相信开发商所宣称的绿色建筑是真实的, 绿色建筑市场难以形成和发展。因此, 需要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探寻绿色建筑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假定市场上已经存在一定数量的绿色建筑, 其占建筑总量的比例的为θ, 这一比例由开发商前期决定, 这里假定θ给定, 则普通建筑所占的比例为1-θ。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拥有不完全信息, 在自由市场中, 他们的获取信息完全来源于发商, 由开发商告知他们市场上的建筑是高质量的绿色建筑 (h) 还是一般的普通建筑 (l) 。这里的h和l是消费者从开发商处获取的关于建筑质量的信息, 前文所用的g和n这里代表建筑的真实质量信息, g代表建筑为真实的绿色建筑, n代表建筑为普通建筑。同时, 假设开发商谎称普通建筑为绿色建筑的概率P (h|n) =p, 那么开发商如实告知消费者普通建筑的概率P (l|n) =1-p, 当然, 由于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更高的价值, 开发商不会谎称绿色建筑为普通建筑, 必然会真实的告知绿色建筑的真实信息。上述事实可以表述为:

由此, 可以算出当消费者被告知某一建筑为绿色建筑或普通建筑时, 其为真实的绿色建筑的条件概率:

同样, 消费者被告知某种建筑质量时该建筑为普通建筑的概率:

在这种情况下, 消费者获得额外收入的期望是:

令φ代替P (g|h) , 于是, 前文所述的绿色建筑市场存在的约束条件变为:

这一条件便是开发商和消费者进入绿色建筑市场的参与约束。如果不满足这一条件, 消费者为购买绿色建筑付出的额外成本得不到补偿, 他们将不愿以购买绿色建筑, 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的额外成本也难以收回, 市场交易将不会发生, 绿色建筑市场难以形成。在这一条件中, 系数φ对绿色建筑市场具有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 系数φ越小, 绿色建筑市场越难以形成, 当φ=0时, 绿色建筑市场不存在, 因为c>0无法满足上式。

φ由θ和p决定, 因此这里对φ和θ、p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将系数φ对p求偏导数:

由于0<θ<1, 因此, 这一结果表明, 在绿色建筑在总建筑中占一定比例的情况下, 开发商隐瞒真实信息的倾向越高, 消费者投资绿色建筑的收益越低, 他们对绿色建筑购买的欲望也就越低, 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越困难。

而φ对p的二阶偏导数:

易知, 因此在θ一定时, p越小, φ对p越敏感。开发商的诚信度越低, 消费者受到负面激励越大。

同样, 如果将φ对θ求偏导数, 得到:

, φ是关于θ的增函数, 对于一个既定的p, θ值越小, φ也越小, 市场中绿色建筑的占比越少, 市场发展的困难就越大。

通过以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上开发商和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分析, 我们发现, 即使出于某种原因, 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绿色建筑, 这亦不足以支撑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消费者信息的缺乏导致他们不愿意为绿色建筑支付充分的价格。而在绿色建筑占比较少的市场中, 开发商隐瞒或提供不实信息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这会导致已经兴起的市场逐渐走向消亡。

4 绿色建筑市场的治理路径

根据前面推导出的绿色建筑市场的约束条件, 要促进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必须使系数φ, 消费者的额外成本和开发商的额外收益rc、开发商的额外成本c满足φrc>rd>c, 同时我们还分析得出, 在绿色建筑在市场上占比一定的条件下, 要满足以上条件, 必须降低开发商隐瞒或虚报信息的概率p, 因此可以就此着眼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绿色建筑市场发展。

4.1 降低p值的途径

4.1.1 绿色建筑标识

绿色建筑市场上开发商的不诚信行为源于绿色建筑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遏制这种行为, 政府需要做的是向信息劣势的消费者提供信息,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绿色建筑节能标识。绿色建筑节能标识使建筑的节能属性通过一目了然, 为绿色建筑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使得开发商的宣传难以影响到消费者, 有效遏制开发商欺诈行为, 阻止市场的逆向选择行为。

绿色建筑能效标识是发达国家推行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许多国家发展已相当成熟,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美国的“能源之星”。1998年, 美国能源部和环保局开始实施能源之星计划———建筑标识, 其主要对象是商用建筑和新建住宅建筑。除了美国的能源之星外, 国际上的建筑能源标识还有丹麦的EM和ELO;荷兰的EPA-W (既有住宅) , EPA-U (既有非住宅) , EPC (新建建筑) ;英国SAP (住宅) , SBEM (其他建筑) , BREEAM (所有建筑) ;法国的DPE (新建建筑) [3]。我国目前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采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个指标对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进行评价, 对评价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 依次为一星、二星和三星建筑, 三星建筑要求最高, 对于同一星级的建筑, 用分数区别, 在标志和证书中予以体现。

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要两个方面的重要保障。一是需要有一个完善可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二是需要有认证监督的专业组织。我国目前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是《绿色建筑评级标准》。该标准实施后,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截至2012年3月, 全国已评出379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总建筑面积达到3800多万m2[4]。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1) 注重事前评价, 忽视运行能效。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效果产生在全生命周内, 我国建筑节能标识注重设计阶段, 一些设计标识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不得而知, 有失推广绿色建筑的初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形成包括项目后续使用阶段在内的完全评价体系, 同时在项目评价之后, 相关部门、评价机构乃至咨询单位都可对其开展一些调查回访、跟踪落实、分析比较、反馈与进一步指导方面的工作, 以此激励和引导绿色建筑理念在施工、运行等后续环节得到贯彻执行。

(2) 可量化和可行性较差。我国评价标准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先定性再定量。以达到要求的项数确定绿色建筑的等级, 同一等级以得到的分数区分高低, 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一些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 是以定量评价为主。同时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些项目执行较为困难, 要求不符合实际, 在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技术设备水平相对滞后和资金瓶颈下, 设计执行成为难点。

(3) 标准适应性较差。我国幅员辽阔, 北方寒地建筑与冬冷夏热地区建筑在供热、取暖、热水等系统上存在很大差别, 建筑结构也不相同, 不同建筑要有不同的节能减排标准, 因此如何制定适应各地区的标准评价体系也尤为重要。

在建筑标识的组织保障上, 我国住建部负责指导和监督评价标识工作, 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评价标识具体组织实施。而国外的标识项目多是自愿性项目, 采用独立的评估方式, 由获得相关政府部门授权的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经有关部门核准后颁发认证证书。随着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对绿色建筑实行认证是不现实的, 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评估、认证等第三方机构。绿色建筑第三方机构对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尤为重要, 它不仅能够为绿色建筑市场提供相关服务, 还能促进市场信息的传播, 对于克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有重要作用。

4.1.2 制定法律法规

遏制信息优势方利用信息优势获取额外收益的另一种方法是加大对市场不诚信行为的惩罚, 提高欺诈的成本, 从而改变优势方在与劣势方博弈过程中的得益。这种方法就是要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 对违法行为给予严厉处罚。强制性政策是通过各类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强制执行来达到一定的目标, 相比于激励, 这种政策应用于绿色建筑的推广, 目标明确, 可以直接管制企业的行为, 效果往往迅速而明显, 但也存在不灵活和执行成本过大等问题[5]。

我国目前没有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 建筑的节能环保方面的相关规定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中有所提及[6], 且存在以下不足。

(1) 国家级法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其中虽然涉及建筑节能, 但对建筑节能的表述多为“支持”、“鼓励”和“提倡”, 缺乏强制性规定。另外, 《建筑法》没有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规定, 更无从提起具体的约束条款。

(2)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 配套法规不完善, 操作性上有待改进, 能耗管理存在很大漏洞, 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强制措施予以保障。

要发展绿色建筑, 必须在现有上位法中明确绿色建筑的条款, 并出台专门关于“绿色建筑”的法规, 法规必须明晰且具有可操作性, 对建筑节能各相关主体的责、权、利要有明确的规定, 对违背相关规定而应该受到的处罚有定性和定量的说明, 确保法律法规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实质性作用。

4.2 降低成本c的途径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另一个思路是降低成本, 在上述约束式中成本c的降低也是满足约束条件的一个重要途径, 成本的降低能够使得消费者的成本rd降低, 从而使得消费者的额外收益rc相对提高, 即使系数φ保持不变, 该约束条件也更容易实现。

4.2.1 完善激励机制

现阶段, 实施激励机制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激励机制的内容包括税收、财政补贴、专项基金、信贷政策等。激励对象选择上可以选择针对消费者的需求端拉动, 也可选择针开发商的供给端推动, 需求端拉动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 具有快速有效的优势, 应该成为我国当前激励政策选择的方向。在低碳建筑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要特别重视对消费者低碳意识的培养, 以保障低碳建筑长期的发展。

4.2.2 加大研发投入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是降低成本的一项重要途径。由于绿色建筑是新兴事物, 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本较高, 绿色建筑相对于普通建筑的额外成本c的绝大部分来源于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因此, 大力发展建筑节能技术, 形成技术的规模效益, 降低技术成本, 是降低绿色建筑成本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需要政府加大研发投入, 整合绿色技术研发机构、企业及高校等社会资源。由于研发的周期可能较长, 在短期内, 考虑采取技术引进与技术研发并行, 利用“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 在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获得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但核心技术往往难以获得, 并容易形成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政府的技术投入应以培育技术市场为目标, 待技术市场成熟后, 竞争格局形成, 规模效应产生, 价格逐渐下降, 创新不断涌现, 政府职能转为引导和监督为主。

降低绿色建筑技术成本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建筑设计。绿色建筑优先考虑被动式节能设计, 因地制宜, 通过自然化、效率化、适应性、智能化和循环化的设计, , 依据当地的各项气候条件合理规划建筑物总体布局、朝向、体形系数和窗墙比以达到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节能减排, 以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的收益。

4.3 绿色建筑市场的自我完善

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 激励机制、认证制度等弥补了绿色建筑市场的缺陷, 绿色建筑市场得以培育, 绿色建筑的数量提高, 即θ的值上升。前述分析证明过φ是θ的增函数, θ的上升会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 市场的发展又提升绿色建筑的份额θ。因此, 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的内在机制会形成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推动的良性循环。

摘要:指出了发展绿色建筑是完成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绿色建筑的特点导致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面临深层次的障碍。从市场主体博弈、市场参与的约束条件对绿色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路径。

关键词:绿色建筑,信息不对称,博弈论,治理途径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J].建设科技, 2011 (4) :10~12.

[2]Qian Q K, Chan E H W, Choy L H T.How transaction costs affect real estate developers entering into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EE) market?[J].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3 (37) :138~147.

[3]吕晓辰, 邹瑜, 徐伟, 等.国内外建筑能效标识方法比较[J].建设科技, 2009 (12) :21~23.

[4]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5) :1~7.

[5]李学征.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6.

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论文 篇8

建材作为建设项目施工开展的主要环节,其存在多样性特点,使用范围较广,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开展中,建材应用要求是实现节约目标,这就要求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优化管理策略,实现建材节约管理。首先在建材选择过程,要以商用作为核心,不管理混凝土还是其他材料,尽量选择商用型材料,并在整个施工中,对该类材料供应的整体状况进行观察。如供货速度和采购材料的详细数据等,都需要做好相应的计算及数据信息掌握程度,从而实现动态的控制。而在钢材或是混凝土等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以高性能和强度作为基本准则,减小能源的浪费。做到合理的`优化,并保证配料方案合理有效,在该工作之前,还应对试样或是其他材料进行审查,保证其在批量过程中合格。做好材料维护管理,这里主要指围护材料,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外围,对屋面或是外墙等进行的防护。针对该类材料选用过程,则需要选择耐久性较强的材质,保证其防水或是其他性能,需要严格选材。

3.2加强建筑项目施工现场资源管理

建筑项目现场施工资源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以资源重复利用作为基本目的,并以降低能源污染或是浪费等作为核心要求,该形式不但能减少施工成本,还能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大利益。再这里我们主要以现场水资源施工管理为例,针对水资源节约管理形式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在工程施工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构建完善的水资源循环系统,主要包含水资源采集和分类,以及水资源的处理与回收进行统一性的管理。建筑施工项目用水量较大,因此,在水资源使用中一定要注重节约,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出现,一旦不受控制,不但不能够满足当代绿色节能施工理念的贯彻,还会增加建筑施工企业成本。其次,建筑现场施工过程,要选用流量比较小的节能型用水设备,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水量进行控制,保证用水节能规划指标符合要求。最后,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工期比较长,相关人员在现场施工需要布置可以收集雨水的设施,及污水排放的合理区域,并通过该类方式对其进行管理,将污水进行循环利用,在整个处理过程,需要利用新型设备,从而保证水资源更大的利用。

3.3控制建筑施工污染源

为更好的贯彻绿色节能施工管理体系,在建筑项目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控污染源,其具体措施主要提下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控制灰尘,在建筑项目现场施工时常会出现灰尘扬起的现象,造成了空气污染,给周围居民带来了生活影响,特别是遇到大风天气空气污染危害更严重,所以对灰尘污染的控制时,实施绿色施工节能管理理念是其重要的环节。在整个现场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可对施工区域进行喷水或是喷雾等方式,还可清理现场施工周围灰尘,利用围栏设置对其进行遮挡,将污染源控制到最低。其次,控制泥浆方面的污染。在工程施工中,对基础工程施工,常会很多泥浆,其处理不完善,就会给施工现场交通带来影响,工作人员需要采用堵截或是固结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和优化,降低泥浆所出现的问题。

3.4创新施工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管理现有体制进行创新,提升企业整个良好的状态。在进行创新改革时,需要结合当前施工企业实际状况,对其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全面了解所有施工人员工作能力,依照该情况对其进行分配。此外,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借鉴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采取相应的技术规范。同时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培养每个员工技能和素养,推进施工企业跟随时代进步,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打造更为和谐的工作氛围。

3.5引入新型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需要创建相应的推广及限制管理模式,做好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创新施工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节能施工和绿色施工管理方式的应用,优化和创新是施工技术。同时在施工中重视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监测和管理。此外,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建筑新型模式的统计和施工数据库的创建,及虚拟施工技术等,对整个工程展开全面设计与规划,使其绿色建筑节能施工和管理控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和管理的主要目的则是为在整个施工过程,实现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其能够在降低污染环境的情况下,能够打造出更为舒适和健康的施工和利用空间。在该形式下,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节能的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分析建筑工程节能和绿色管理的本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孙霞.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4).

[2]高飞.建筑节能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J].安徽建筑,,22(5).

[3]黄炬斌.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2(4).

[4]陈乃光.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2).

[5]韩晓东.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35).

7-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篇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部《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北京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城建集团、道桥集团、华泰公司的要求,特制定如下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1.建立绿色施工组织领导机构

1.1成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1.2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的职责为:

1.2.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将各上级单位部门的环境保护精神、文件及时传达给全体职工,并组织职工认真学习;

1.2.2制定本经理部的绿色施工制度和措施; 2.绿色施工教育制度

2.1经常对项目经理部全体职工和外埠队职工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做好教育记录,对绿色施工知识应知应会考核认真评卷、打分。

2.2外埠队职工入场前进行入场绿色施工教育,上岗前要进行岗前绿色施工教育。根据形势发展,对全体职工、外埠队职工进行专题绿色施工教育,如防噪声、防大气污染教育等。

2.3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报道有关绿色施工信息、政策及好人好事。

3.绿色施工检查制度

3.1设立环保员,环保员负责本项目经理部的绿色施工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出,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汇报项目经理部领导小组,如有重大绿色施工问题(如造成严重污染,被新闻媒体曝光等)要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并及时上报公司。

3.2环保员要按有关规定,按时做好绿色施工监测,认真记录(如噪声每月至少监测二次),并整理好内业资料。

3.3执行日检查、旬评估、月会议制度,保证绿色施工工作稳步提高,按时

实现各项管理目标。

3.3.1日检查:由现场经理负责,按照绿色施工管理检查表的内容,在每天下午下班前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为夜班或次日施工创造条件。

3.3.2旬评估:由经理部召集现场经理、责任工长、安全员等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管理人员共同进行联合检查,按照有关绿色施工检查的内容检查评分,评估工地的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3.3.3月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汇总本项目经理部的各类绿色施工管理信息,发现绿色施工管理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人。

4.环境监测制度

4.1为了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创建并保持绿色施工工地,应对环境绩效、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并对运行中的关键指标进行监测。

4.2施工项目开工前15天内,由项目经理部向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办(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申报表),并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督。

4.3 环保员每月定期进行现场噪声的测定,并填写《施工场界噪声测定原始记录》、《施工现场噪声测定报告》、记录应真实可靠,并保存结果。

4.4当监控和测量结果超过了预定参数和要求时,应重新测量一次,若仍超过预订参数,应组织绿色施工管理分析会,由有关人员研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和对策。

4.5监测仪器为声级计,要在符合各要求的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仪器的检定标识由计量员负责。

5.扬尘整治制度

5.1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扬尘污染控制放在突出的位置,对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深化,加大绿色施工投入,巩固扬尘治理成果。

5.2深入开展绿色施工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制作宣传版面、黑板报、座谈会、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使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知晓扬尘污染控制的法律责任,使其利用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

识保障自身权益,调动其自觉参加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治理氛围。

5.3对产生扬尘污染的点位加强监管,落实好裸土覆盖、硬化道路、冲洗车辆、洒水降尘、工地绿化5个100%必须达标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不准、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5.4建立扬尘整治值班制度。项目经理部及劳工队伍必须安排负责人员在现场值班,不得空岗、失控。

5.5为了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创建并保持绿色施工工地,使施工现场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5.6清除施工垃圾时采用袋装,严禁用电梯井或在楼层上向地面抛撒施工垃圾。

5.7拆除旧有建筑必须先洒水后再拆除。

5.8清扫施工路面时要先洒水,在易扬尘的季节要早晚洒水将扬尘降到最低程度,如遇四级风以上的天气要加大洒水频度。

5.9水泥和其它细颗粒散体材料应放入库内存放,运输和卸运时要防止遗撒、飞扬、运输和卸运后要及时洒水清扫。

5.10由生产调度安排专人负责清扫、洒水,洒水时应节约用水,不得让水任意流淌,尽量使用回收沉淀池的施工废水。

5.11运土方、渣土、垃圾车辆在现场出口应有专人负责压实,并进行遮盖,防止遗撒,在易扬尘的季节还应适当喷水降尘。

6.施工扰民预防制度

6.1设立扰民接待室,及时解决周围群众反映的环境保护问题。

6.2对于附近居民的扰民情况,项目部成立夜间施工、运输扰民、施工噪音、大气污染等协调小组,具体负责协调处理扰民工作。

6.3如遇特殊情况需延长夜间作业时间,应提前协调取得批准,并与周围居委会联系,取得谅解。

6.4工人进场后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养工人的绿色施工意识,规范工人的行为,严禁在现场大声喧哗或敲击。

7.绿色施工奖罚制度

7.1各分项负责人要尽职尽责管理好各自辖区内的绿色施工设施,成绩突出的,报请领导给予奖励;对玩忽职守的,造成环境污染或扰民事件发生或被新闻传媒曝光的视情节轻重报请领导给予处罚。

7.2清运楼内施工垃圾凌空抛撒的,每次罚当事人50元。

7.3清运渣土、垃圾时,措施不得力造成遗撒的,每次罚款100元。7.4施工时职工、外埠队职工不得大声喧哗或敲击,违反者经过教育仍不改正,罚当事人20元。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顺义平各庄限价商品住房4标项目经理部

上一篇:杨疃中心学校安全消防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下一篇:谢谢你陪我看风景随笔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