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

2024-08-30

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共5篇)

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 篇1

最近看到物业圈有关如何上市的培训信息越来越多,甚至到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地步,我有时在想,上市能解决住宅物业管理行业的问题吗?物业管理企业能做消费平台吗?物业管理的市场化是否真的开始?目前物业管理模式有没有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践答案显然还没有给出来,每个物业企业现在都感觉手里握着金馒头,想通过上市一飞冲天,自身暴富,至于上市后会怎么样我估计他们是没有想过的。资本有其两面性,贪婪的一面现在还没露出来,另一方面上市物业公司为了维护上市公司的标准付出的财务支出代价估计非常高,物业公司的利润估计全部放在这里了。物业公司自以为掌握着最后社区一公里的优势,可是全然不知真正的社区最后一公里掌握在业主的组织手里。

纵观中国各个省市发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良好苗头。其中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应该是截至目前最具突破的条例。行业一直探讨坚守物业管理行业本质,实际行业最大的本质就是业主自身的本质,如果行业想有一个良性的商业模式的话,每一个物业管理人必须明白,善待业主,多听听业主的意见,多还利给业主,多支持业主组织的建设,多专注业务,那个时候,才是物业管理行业人的春天。

这里面最核心的也是行业市场三要素之一的消费主体建设问题,只有业主自身及组织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行业才能得到翻身。根据笔者对行业自身的思考,业主组织要经历三个阶段成长才能得以彻底将市场激活。

一、回顾业主委员会的成长历史

1、偶然中诞生

物业管理业务之前一直存在于老百姓和政府经济组织中,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但是涉及到商品房的专业分工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业务模式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后。据说深圳在24年前,万科天景花园产生了行业的第一个业主组织,即“业主管理委员会”。那时小区里有一栋商住楼,小区规划时设计了两台变压器,分供住宅楼和商铺。居民入住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变压器负荷不足,管理处便向供电局申请通过供给商铺用电的变压器补充居民楼,电费统一按照商业用电收取。小区居民对此甚是不满,部分干脆拒缴电费。当时的物业管理者们试着找一部分理性的业主心平气和地一起协商解决办法,并策划以成立“业主管理委员会”的方式来搭建一个沟通平台。最后的方案是从小区全部6栋楼14个单元中以每单元为单位,选出1位代表作为业委会委员,加上管理处1位执行秘书共15人组成业主管理委员会。

1991年3月22日19点30分,中国第一个业委会宣告成立。包括王石在内的万科高管,与第一届15位业委会委员,对业委会的章程、用电、水使用及费用情况、增设休闲椅和果皮箱、管理费构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议案形成了决议。在业委会的协调下,商业用电的分类收取得以解决。业委会宣布成立一个月后,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由于电费问题获得圆满解决,业委会这种社区组织模式也获得了业主的认可。

2、血泪史中觉醒

随着深圳的探索,商品房社会化物业管理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但是问题也一步步显露出来,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维权时所经历的血泪史是整个行业成长中一个沉痛的坎。在各大搜索引擎“业主被打”关键词出现的照片让人无法相信这个就是我们物业管理行业的世界,记得几年前也搜索过,那时搜索出的画面,比现在血腥得多,可见当时的物业管理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交集是多么的复杂。被打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三个方面,销售承诺、商品房质量和物业管理。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因为法律法规无法给予业主们有效的维权路径,业主们开始革命性地“闹”,源于利益博弈,弱势的维权行为也同样遇到了暴力的对待。就这样演绎了20多年,暴力期集中在2000年上下时间周期表内,随着法制的完善、社会文明的进步,粗放型暴力演变为隐形暴力。

随着物业管理法制逐渐完善,业主们维权由单独形式演变为群体行为,加上互联网的发展,QQ群成为了最有效聚集业主联合的载体。在群体维权的发展下,业主们意识到只有成立业主委员会才能帮助业主最有效地维权。首都北京在这个阶段出现了有名的“美丽园小区维权事件”。美丽园小区维权成功,在于它是通过法律的途径,运用理性的手段具体算账。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他们不是凭感觉认为收费不公平就抵制抗议,而是通过律师认真细致的调查取证,抓住了物业公司造假多收费的有力证据,硬是把物业费由每平方米2.72元降为现在的1.58元。物业公司通过弄虚作假,每平方米多收物业费1.4元多。经调查发现,物业公司实际只使用了1组2台变频水泵,但却按原规划中的30组60台高压水泵收费;电梯本来只运行了111部,却按照原规划中的118部收费;公用天线按规定是不收费的也照收费等。在这些有力的证据面前,法院在二审时无可争辩地支持了业主合法请求。这一维权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靠理性,善于运用法律,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维权是能成功的。光凭热情、凭感觉,搞公开抗议,搞以恶制恶,更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该事件最大贡献在于成功打胜了一场业主维权官司。这是在当前众多的物业纠纷中,难得的业主维权胜利;这也是业主用法律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胜利;它还揭开了一些物业向业主收费的黑幕。这一案例为其他众多的业主维权提供了路径和经验。

随后2013年左右发生的南京鼓楼区龙凤花园业主委员会维权进程实际也值得整个物业管理行业作为标志性事件进行研究。位于鼓楼区龙江板块的龙凤花园小区一次次吸引着媒体和南京市民的眼球,龙凤花园小区面积超过20万平米,常住人口不下3000。新年地下室大火、小偷时不时大扫荡、新老物业大对峙、六旬业主被围殴、大面积被断水电。这一切可或多或少与一年前小区要换物业公司有关。尽管不时有暴力、准暴力事件发生,但小区争议各方还是选择了以法律手段维权,围绕换物业管家打了好几场官司。2013年6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了鼓楼法院的一审判决即要该小区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撤离龙凤花园小区。业委会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感叹维权太累。最后该事件还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驱离原物业公司才恢复了家园的平静。该事件一开始业委会仅靠自身组织维权,最后通过代理律师的协助成功维权。

通过上述两个事件,可以看出业主们已经开始觉醒,并积极通过有效的维权途径来进行,但是这个过程较为漫长,很多维权业主在血泪代价中还是付出了一定代价。

虽然有这么多人的努力,但目前建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占比仍然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拥有业委会的社区占比为10%左右,公开数据中产生过业委会的小区占据30%~35%。

二、业主大会成长三个阶段划分

1、第一个阶段:业主大会成立难的突破

目前,在占据城市面积一半左右的居住小区内,业主组织仍处在体制的边缘,其法律地位和组织特征不是很清楚,共有区域的法律确权也相对模糊。在很多小区,物业公司已经架空了业主的所有权。

究其原因在于政府认识不足、行业利益博弈、行业理论研究不足三个方面。

“管理”物业的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居民组织甚至司法机关,或因习惯于管理的思维,或因自身利益的需要(甚至是寻租),有时把屁股坐在物业公司一边,在执法中偏袒保护物业公司的利益,使业主的许多合法利益诉求得不到保障,甚至没有途径申诉,导致居民自我执法——通过拒缴物业费,强行赶走物业公司,甚至诉诸暴力等方式解决问题。

从各地出台的有关物业管理的规定看,一些政府部门没有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立场上制定规则,而是习惯于管理而不是以支持业主自治的理念制定规则,很多规则明显有利于物业公司,而对业主的自治权利设置了很高的和不适当的障碍,使得业主的自治管理和司法救济权等权利处于不利地位,从而使物业公司能倚仗强势地位和利用居民获得的管理服务信息严重不对称,对居民高收费、乱收费,从而导致矛盾纠纷剧增。

如果政府能改变这种态度,还权利于业主,物业纠纷自然会减少不少。

所以,解决物业纠纷矛盾的根本办法是政府有关部门转变立场和角色,不要把物业公司当作实现某种管理目的的手段,退出与物业管理者站在共同立场的角色,支持业主自治和自我管理,把物业管理作为完全市场行为。市场行为自有市场行为的逻辑,让市场决定物业公司与业主的关系,这只不过是一种雇佣谈判和民事博弈。

我一直想把物业公司比喻成土匪,也许对行业里一些朋友看似不尊重,实则我们早期在不规范的无自律意识的大环境下,土匪这个比喻应该是很现实的,也是很恰当的。早期的物业管理投资者采取的经营行为就是“蒙、骗、霸”,通过“占山头,当大王”的形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如果业主委员会建设停留在“成立难”这个阶段,让业主们很容易地按照程序组织成立起来,那么物业公司自然会自我革命和进化,肯定不是现在这个土匪式的水平。

在江苏省,这种政府环境已经开始改变,2014年最新实施的《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是全国第一个将“业主委员会代表制度”明文写进地方法规的,这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了业主委员会的发展模式和法律地位。再加上一些很好的实践案例,业委会这种组织的存在,让政府省了不少心也尝到了甜头。

2016年7月1日起生效的《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在成立难上应该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分期开发的第一期就可以成立业主委员会”“和开发商有亲戚关系或者利益关系无权参加业主委员会”“投票方式采取信息化方式”“业主代表大会”等。惟一的瑕疵可能在于成立发起环节上还是由街道主导,同时要有开发商的参与,且开发商如何参与,参与到啥程度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未能明确规定例如“如入住业主自愿成立,签字数达到20%,提出申请成立的申明,街道要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如6个月或者12月内完成组织成立”。如果因为开发商阻挠、街道等利益因素的影响,仅仅停留在筹备或者资料不齐这些环节,那么还是给业主们带来一些挑战。

同时建议协会和政府等要加强行业理论研究,行业早期犯过的错误是因为理论研究空白造成的,那么现在再在这个环节犯错,造成行业还是在“摸石头、和稀泥、蒙头撞墙”,那么我们整个行业参与者应该有很大的责任,尤其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

目前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共享,其他行业或者产业思路的融合,加上行业那些默默努力的人的坚守,目前这个阶段已经到了尾声,相信再过5年,这个阶段将顺利完成。

2、第二个阶段:业主委员会可持续性运作模式的建立

经过血和泪换来的业主委员会,过了几年依然可能会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况。最后小区治理又将陷入混乱当中。现实告诉我们,现状很不乐观,大多数业主组织都遇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定期选举无法实现,投票无人参与等。

在业主的意识和能力层面,业主大都是遇到事了才聚起来,聚起来就打打杀杀。而受访专家大多认为,业委会要发展,就必须形成固定的议程。要定期选举,产生一个组织去执行议事规则下达成的具体协议。但是目前在小区内部,正常换届都很困难。

在中国,物权的突变式变革,造成了小区管理模式的缺位和断层。物权所有人在自治意识尚不成熟时,就已经肩负起维护小区共有权利的责任,出现业主组织持续性不足的问题,也实属正常。

一位受访专家认为,在业主现有的意识和能力下,业主的组织很容易呈现一种循环的状态:当外部势力入侵,到了一定程度,大家开始组织对抗,就有了业委会。而一旦有了业主组织,发展商就不太敢侵权。业主一看发展商不再来了,就容易做鸟兽散。而业委会一旦不存在,物业公司就又开始来欺负业主,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又组织业委会。业主组织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可持续性的问题。

目前这个阶段,社区治理领域的政策法律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业主自治的问题,仅靠业主们自身实践实际很难。如果没有外部的前瞻性的理论研究,相信这个阶段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付出各种代价也是不可避免的。自治的瓶颈依然不少,但是行业内不少人士还是进行了各种尝试。

其中之前知名打假人王海和崔丽娜在天津的几个物业托管小区,正在推行“丽娜模式”。这种模式以业委会主导、合同制管理为中心,意在扩大业主的自主权,增进业主的公共意识,降低物业管理的各项支出成本。

和谐社区的研究专家陈幽泓教授把实现和谐社区分为五个阶段,称为“五部曲”:业委会成立、物业酬金制、契约机制、两委三方(物业、居委会、业委会)联动、生态社区。

这个模式尝试不管最终能否给行业带来可以借鉴的价值,但是就目前而言,给广大有了自主权的业主委员会组织们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指引效应,让业主委员会成员们知道小区公共物权行使和治理也是可以进行创新和研究的,探索自己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另外,我们要仔细研究一下《物权法》第七十六条。它指出业主可以自行管理,也可聘请其他管理人或物业企业代为管理。这就给了我们想像的空间,物业管理企业服务仅是一种供给行为。但是不管什么模式,业主委员会的可持续性运作模式的建立这个课题是注定要研究的和面对的。

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公共资产的运营维护机构,如果都是以热情和公益服务为动力进行支撑,那么注定是不会有长久效率的,必须找到一套能以经济支撑组织进行专业运转的模式。

业主委员会的成员不可能长期有精力专注事务本身,不管是退休的还是其他年龄段的,因此建议考虑引入“业主委员会下经理人管家模式”,聘请专业人士来打理小区公共事务、经营小区公共资源,实现真正的管家。

同时现在行业内认为物业费是众筹模式,那么众筹人应该是业主委员会,而不是物业公司,费用应该是交给业主委员会,而不是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应该和业主委员会签订合同,按照约定方式支付。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之间应该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公共契约。

这些想像是否符合法理,都需要行业进行研究,但是一个真理已经告诉我们,业主委员会这种组织形式目前是存在先天不足的,应该换个思维角度去解决。

3、第三个阶段:业主大会理性消费及主张阶段

随着权利回归到业主手中,加上业主委员会的可持续性运作,业主们终究会明白公共资源和权益对于他们的价值,并悟出原来自己家园可以这么建设。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理性消费通常指“消费者严格遵守边际效用理论,能够通过仔细分配自己的资源达到追求效用最大化和满足最大化的消费行为”。

业主消费理念和消费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必将都成熟起来,物业管理企业的宣传和诱惑面对业主来说,都将烟消云散,业主最终给出一个符合他们自身的理性消费选择,物业管理企业只能以提高自身的内部组织管理水平和业务产品的研发能力来获得业主的认可。

行业当下物业管理费提价实现非常困难,而物业管理费又是一个消费者刚性消费的项目,但是消费者并不明白物业费和服务程度的对应性,业主们一般觉得只要收了我的物业费,物业公司就要什么都管,因此这个业主大会理性消费及主张阶段是行业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通过科学运行的业主组织倒逼业主个体成熟起来,业主最终会明白“要花多少钱购买物业服务合适,这些钱应该对应什么服务项目,服务项目达到什么程度,缴纳物业费应该不应该”,而不是像我们行业目前乱求医问诊物业费难收。目前行业在物业费固定的情况下,每年的服务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要想提高物业企业收益,必须从如何降低运营成本和发挥物业企业人员劳动效率的最大化、构建社区生活产业链三个方面入手。

业主大会理性消费及主张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城市差距极大,需要各个地方能积极行动起来,一线城市将第一批完成这个阶段,县级市在这个阶段应该重点关注。因为县级市的业主消费力跟大城市无法相比,他们会探索到符合自身的社区治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物业管理行业将完成产业升级,因为物业费不仅仅是购买人力服务的,也是购买社区服务硬件更新的。

综上所述,业主大会成长的三个阶段是社区治理及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必须经历的,也是《物权法》赋予业主物权的现实指引。行业必须加快对这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用各方因素来推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进程,早日实现物权梦、家园梦,让社区和谐成为中国梦最真实的体现。

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 篇2

男孩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你给他们做饭洗衣,然后希望某天一觉醒来,他们已经长大成人,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成长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过程,没有捷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状态和活力都会令我们吃惊。但是人们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即使知道他们的需要,也不清楚应该在什么时候给予。

男孩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这一点从古至今、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每当我和父母们谈论这一点时,他们的回答都是“是的”,因为我所说的这三个阶段与男孩的成长经历完全吻合。

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 篇3

【关键词】 冲刺 班级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124-01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特别是高三冲刺阶段,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朝着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努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一、扮演好营造氛围,增强他们自信心的心理专家角色

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是非常注重营造班级氛围的,他会通过班级活动、班会、宣传栏等各种途径去营造积极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而有些班主任可能会认为,高三冲刺阶段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一些形式上的东西能免则免了,班会课也全变成自习课了。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高三冲刺阶段,学生本身心理压力就很大,如果外部的环境也很枯燥,甚至一抬头教室的环境都很糟糕,这是不利于学生备考的。备考冲刺阶段更应注重优化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教室的布置要简洁明快、温馨舒适,有积极向上的名人名言和奋斗标语,班会课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交流学习经验,交流最新的社会资讯,分享一些励志的歌曲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备考冲刺服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到了高三冲刺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过高三以来多次大考的打击,自信心明显不足,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信心。增强学生信心的方法是很多的,但效果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在面对全班学生时,以热情洋溢的语言表扬一些学生,这种“表扬”,对增强信心当然会有一定的作用,但从被“表扬”的学生本身所产生的变化效果来看,则显然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有其负面作用。我认为在冲刺阶段通过个别侧面暗示效果更好,一个优秀学生,要是他在无意中能够了解到,班主任对自己每一次的模拟考试成绩原来如此关注,而且大都一清二楚,则势必产生一种“长风破浪”的劲头;一个中等学生,如果他偶然发觉,班主任原来将自己跟班上学习最好的同学看作是一个圈的,则必然信心大增,顽强拼搏,向前看齐;一个后进生,假若他有幸遇到班主任主动打招呼,甚至只是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饱含真诚的微笑,都可能会让他“浪子回头”,恢复许多自信,顿生巨大的爆发力,苦学不止。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各种侧面暗示的机会去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扮演好指导方法,备考专家的角色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高三冲刺阶段,给学生讲授关于具体学科的学习方法可能效果已经不是很明显了,但对于一些应试方面的方法指导,一些备考宏观方面的方法指导,班主任要用心进行指导。例如在应试方面的,克服考前紧张的方法,拿到试卷后的五分钟阅卷时间如何利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草稿纸,以什么原则来分配考试时间,如何利用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的信号等等;在备考宏观方面,除了要坚定宣传和执行学校和年级的备考策略外,我们还要对一些学生错误观点和方法进行纠正和指导,例如有些学生认为,英语听说考试考完了早读就没必要读英语,每天晚修只复习一门科目,理科做题越多越好,这几个观点和做法都明显有误,而且在相当一部学生中是存在的,班主任就应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我曾对学生说过,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张数学试卷做三遍的效果比做三张数学试卷只做一遍的好,也就是“1×3>3×1”。后来很多学生向我反映确实如此,他们说:“老师,这句话既避免了我们陷入题海,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又增强了我们的信心,真的很给力!”

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普遍会出现易怒、急躁、焦虑等心理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试综合症”。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学生明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压力、有竞争是常态,有挫折、有逆境也是常态,学生要做的不是逃避,不是退却,而是勇敢地迎接风浪的考验,善于在逆境中成长。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合理定位。高考固然重要,但它既不是命运的大决战,亦非人生的终极点,即便高考失败,也不是末日来临,明天太阳照样会升起。班主任要教给学生一些调节心态的方法,要有效地利用好每周的升旗礼和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如何做时间的主人,如何把高中最后阶段变成美好的回忆,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等等。一次班会课,我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白纸,让大家将它固定在身后,然后要求大家写下“你是一个……的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等这样的积极评价。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在愉快的气氛中每个同学都收获了来自其他同学的赞赏,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动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调整了同学们的心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扮演好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最亲密战友的角色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在高三冲刺阶段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尤为重要。在高三的后期,可能会有部分同学由于失眠而找班主任聊天,班主任除了做好安抚工作外,要注意,失眠问题适合个别谈心安抚,而不要集体宣讲,如果集体宣讲容易使原来没失眠的学生会由于被强化而导致失眠的。在高三的后期,也会有部分学生可能会申请走读,作为班主任了解情况以后不要立即作定论,因为如果立即不批学生会认为你不重视他的申请,如果立即批准,万一走读以后影响学生学习也很难挽回,我们可以给学生机会,让他先请假走读几天,然后根据效果帮助其分析再作决定,包括有些学生在后期不愿意上体育课也可以用类似的处理方式,班主任不用担心个别会影响集体,其实这只是个别,尝试后仍坚持走读或不上体育课的同学更是极少数的。班主任还要作好班级的协调工作,包括每个科的时间分配、作业量,要经常与科任老师和学生沟通。要注意学生的饮食问题,作息问题,要经常到学生宿舍了解情况。高三后期也是早恋的一个易发阶段,要做好预防和疏导工作,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做好沟通。记得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同学上课总是精神恍惚,找其谈话也没了解到原因,后来与家长联系才知道原来是他爷爷住院了,知道原因再与其谈话效果就好多了。

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 篇4

一、入学阶段

此阶段应为新生报到后1~2 个月。学生由于离开了父母, 告别了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 心里难免有一种孤独失落的情绪, 可以说, 此时的他们心理是很脆弱的, 是需要找到一种依靠的感觉。作为高职班主任, 在此阶段, 应经常性地深入宿舍和班级, 和他们一起谈心, 努力成为他们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及早进行专业教育, 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明察秋毫, 观察学生思想动态, 随时针对异常学生单独谈心, 开导他们,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例如, 笔者在担任铁工3062 班新生班主任时, 发现班内有一名学生情绪低落, 心事重重, 便私底下和他谈心。经过谈心, 笔者发现, 该生很难适应专业课学习, 总想着回高中复读, 但又担心明年高考仍失利, 因此表现的情绪低落。针对这一现状, 笔者向他讲述自身是如何渡过大学适应期的, 勉励他困难总是暂时的, 坚持就是胜利, 并和他约定用两年的时间来验证笔者讲述的真实性。这名学生在笔者的鼓励下, 克服了大学适应期, 圆满完成了大学课程, 并在两年后的大三时找到了一份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就职的满意工作。

作为班主任, 我们要向学生讲真话、讲实话, 这样才能在学生感到人生迷茫时为他们指点迷津。

二、正常学习生活阶段

此阶段应在学生入校2 个月至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结束。当适应了大学的生活之后, 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基本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 “积极上进”型学生。此类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 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 相信学习改变命运, 这类学生在班级是学生的榜样。作为高职班主任, 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 不断的磨练自己, 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资本。

第二类, “不务正业”型学生。此类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或小买卖。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可能出于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或是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的需要, 但在客观上他们已经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学习思考专业知识, 加之大多学生虽已成年但心理年龄尚不成熟, 很难在“副业”和“主业”之间找到平衡点, 最终完成不了大学学业。针对此类学生, 班主任应该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 私底下和他们进行交流, 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如果学生能够自我平衡二者关系, 班主任应给予支持鼓励;如果学生真的为了“副业”而放弃了“主业”, 班主任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引导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以免影响学业, 毁了自己的前程。

第三类, “自甘堕落”型学生。此类学生大多内向, 自律性差, 不爱与人交流, 又缺乏来自家庭和学校的重视和鼓励, 因此形成“自卑”的性格, 养成了自甘堕落的处事态度, 表现出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

针对此类学生, 应采取工作方法如下:

1.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应该重点关注此类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采取积极鼓励的教育策略, 私底下多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 班会上对他们多加表扬, 让他们重拾对于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2.班主任应以宽容的态度容忍他们犯下的下错误, 切忌小题大做, 在全班面前批评他们;应该把他们叫到办公室, 采取“不怒自威”的教育方法, 让他们主动承认错误, 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犯错之后要主动承担相应的后果。

3.结合他们的自身特点, 给他们准确定位, 制订学习计划, 给他们点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三、就业阶段

此阶段应在学生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至大学毕业结束。由于受到招聘和顶岗实习的影响, 学生很难再安心学习, 班级充斥在找工作的氛围之中, 于是学生又重新分化为三类:

第一类, “小富即安”型学生。此类学生由于找到工作, 感觉已经很满足了, 加之很多就业的学生又要参加用人单位的顶岗实习, 心里不安起来, 于是认为学习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毕业就好了。针对此类学生, 班主任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 让他们知道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找工作, 而是要全方位提高自己, 找到工作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此时如不学习积累足够的资本, 很难在今后的工作中爆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类, “怀才不遇”型学生。此类学生由于没有及时找到工作, 心里躁动起来, 认为没找到工作, 学习没什么意思了。此类学生是班主任在此阶段的工作重点, 班主任应积极开导他们, 为他们就业提供一切尽可能的帮助, 让他们感觉到学校的温暖, 帮助他们渡过就业“寒冬”。

第三类, “志向远大”型学生。此类学生至今还有一个没有泯灭的大学本科梦。他们在此刻积极备考, 无暇顾及就业或专业课学习。针对此类学生, 班主任应积极与他们沟通, 引导他们“一颗红心, 两种准备”, 并积极向他们介绍“专升本”的政策, 帮助他们能够心想事成。

四、结论

通过高职学生在大学三个阶段出现不同的类型, 笔者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班主任工作, 是一份爱心、细心、耐心和良心的工作, 同时又是必须具备一定管理艺术才能的工作, 只有尽心尽力做到有的放矢, 才能真正地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马记.浅谈当前高职学生特点分析与教育管理方法[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03) :41-42.

[2]韩茂源.浅论高职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方法[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 :65-67.

[3]刘萍.高职班主任工作的几个重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6) :25-26.

班主任成长的三个阶段 篇5

研究发现,15岁以后男孩因为各种原因(如意外、暴力、自杀等)出现死亡的概率大约是女孩的三倍。但如果男孩子培养得当,他们可以成为非常棒的爱人、父亲和工作伙伴,展现男性的美好一面:能干、会照顾人和稳重。

本文介绍了一些男孩的教养理论,虽然比较长,但还是建议家里有男孩的粑粑麻麻们能好好阅读,因为这篇文章太实用啦!

第一阶段(0-6岁)

温柔幼年

这段时期里虽然父亲的角色也很重要,但男孩主要是妈妈的宝宝。他们需要很多的爱和安全感。

发展特点

男孩还是婴儿时,他的需求和女孩没有什么区别,他需要和一个抚育他的人建立特殊的亲密连接,这个抚育者往往是母亲,母亲提供他最需要的奶水、安抚和拥抱。父亲这时候会和孩子玩一些让他兴奋的游戏,比如抛高,举高,骑肩上等,这些是母亲一般不会做的。

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开始慢慢出现,女孩子比男孩更会认脸,触觉更敏锐。而男孩子生长的更快,从2、3岁开始玩的时候会占用更多空间,喜欢使用物品,喜欢把积木搭高,而女孩子喜欢比较低的搭积木。

父母的作用

如果母亲是男孩的主要抚育者,他会把母亲当作亲密关系和爱的学习榜样。如果母亲温柔但坚定地设定规矩,不是用打骂或羞辱的方式,他会接受这些规矩而且进步很快。他知道妈妈爱他。

如果母亲喜欢教他说话,他大脑的语言能力会发展更快,让他更爱和人交往。而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或交流能力是很多男孩长大后的弱点,母亲在男孩幼年期就可以弥补这一点。

父亲可以逗他玩,和他假装摔跤,同时是温和的,也照料他,给他读书,在他生病时照顾他。小男孩就会知道:男人可以是让人激动的、友好的、爱读书的,也可以分担家里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和母亲分离,男孩会有更强的焦虑症,如果感觉被抛弃,他更容易关闭内心,不和外界交流。如果可能,男孩在三岁前,最好由家人照顾。

三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和把他放在心里特殊的位置的人度过幼年期。男孩们最早需要学到是亲密、信任、温暖、快乐和友善。这些幼年时体验到的感情会帮助他更平稳的度过容易冲动的青春期,平衡他爱冒险和爱竞争的天性。

总结:

六岁之前,男孩和女孩没有根本的区别。母亲可以是主要的抚育者,但父亲也可以承担这个角色。重要的是有一两个关键的人爱他,在他的幼年期,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他会一生都有内在的安全感。

第二个阶段(6-14岁)

学习男性的一面

大概在6岁左右,男孩会有一个大的转变,他开始模仿超人、蝙蝠侠等这类的男性英雄的动作,喜欢挥舞棒,制造一大堆的噪声(和麻烦),更重要的是他开始很粘父亲,如果父亲缺位,那么他会粘身边的其它成年男性,向他学习,模仿他。如果得不到父亲的注意和关怀,很多男孩开始出现行为问题,如打架、具有攻击性、在学校不服管教等。

父母的作用

母亲:

虽然男孩开始粘爸爸,但不意味着母亲就不重要了。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通常是坚毅顽强,其实能够勇于面对内心情感,有温柔、爱心一面的男性人格更完善,婚姻和人际关系更加协调。

母亲应该让男孩知道她一直会支持他爱他,男孩还可以和母亲很亲密,保持柔软的内心。有的父亲抱怨儿子和妈妈太亲了,其实不是妻子做的太多,而是他和儿子的互动太少。如果父亲怀着抱怨的态度或者对儿子期待太高,只会把儿子推得更远。

如果母亲为了让男孩坚强,突然疏离他。男孩为了压抑悲伤,会关闭自己原本和母亲相通的一面:爱意和温柔,因为这些情感不再得到母亲的回应。这样的男孩长大后往往人际关系僵硬,感情单调。所以母亲们,不论你的儿子是五岁还是十五岁,你都可以多多拥抱他。

父亲:

虽然6-14岁的男孩依然依恋妈妈,但他的兴趣已经改变了,他更加专注于男性角色能够给予他的东西。

6-14岁这短短几年是父亲影响儿子的最宝贵的时机,如果父亲缺位,那么男孩会转向寻找其他能够教导他的男性。很可惜在当今的学校里男教师越来越少,很多男孩只能在年长一些的同伴中吸取力量,所以在学校中会有男孩的小团体甚至帮派。没有年长、值得尊敬的男性的引导,这些同龄人的团体在混乱中探寻方向,接触如暴力、过早的对性的认识、吸烟等不良影响。

父亲这时需要真正承担父亲的角色,深入儿子的生活,扶持他的成长,在人际关系、品格力量、家庭婚姻、价值导向等方面做儿子的模范,成为儿子和成年男性世界之间的桥梁。下面一些基本的为父之道,可以供工作繁忙的父亲一些参考:

【1】挤出时间

如果你一周工作50-60小时,你很难成为好父亲。 如果你的儿子在生活中出现了问题,那么是你的责任。父亲应该拿出时间和儿子玩耍欢笑、教导儿子。

【2】表达你的感情

男孩子喜欢拥抱、玩耍、摔跤,但父亲们也通过读书、讲故事、并坐聊天、和听音乐等安静一点的活动和儿子建立感情联系,要真诚的夸赞孩子的聪慧、努力或者创意。

【3】放松一点

不要仅仅出于压力或者责任感去和儿子在一起。享受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选择你们两个人都喜欢的活动,不要把和亲子时间变成学习时间,降低对儿子的压力。

【4】也要做严父

有些父亲喜欢做轻松的慈父,把难做的部分如管教孩子、分担家务、监督作业、为孩子做出选择等交给妻子。一定要和妻子分担养育和引导孩子的责任。

需要注意的地方

6-14岁的男孩会面临幼儿期没有碰过的问题,如霸凌、歧视、同龄人和社会过早带来的性信息等,需要父母密切关注这些问题的表征。而另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男孩在这段时间的心智成熟度比女孩晚半年到一年,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尽早入学,好抢先一步,其实男孩如果晚一年上学,才会和女孩同学旗鼓相当,才能比较自信顺利的学习和适应学校生活。

总结:

男孩6-14岁是父亲为之奠定男性基础的宝贵时期,再忙的父亲在这几年也应该挤出时间多关注儿子,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夏夜散步、和儿子聊聊自己的成长过程、一起打球、拍拍儿子的肩膀告诉他他很棒。这些美好的记忆会滋养男孩,伴随他的成长。

第三个阶段(14岁-成年)

后退一步,帮助孩子变成成年人

成年的定义

我们通常认为孩子从14岁到成年的过程顺理成章的就是好好学习,多发展课外特长,进入理想的大学,然后找到体面工作。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但是如果没有自给自足的心灵,如果爱只保留给自己,如果总是沾沾自喜的点数一些物质的收获,那么你离成年还远。

真正成年的人有自己的原则、有跌倒了爬起来的勇气、有不役与外物的能力、有对朋友和家人的爱。这样的成年人能面对家庭的矛盾、处理自身健康的问题、面对经济环境的改变和职场技能更替的挑战,他对自身的认同、和家人的关系和幸福感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轻易改变。

所以在孩子14岁到成年的这段时间,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名牌大学,而是如何培养他成年,我们要做的应该与男孩的前面两个发展阶段相反:继续爱他,但要后退一步,让他接触外界的优秀的人,给他更广阔的视野,给他帮助别人的机会,给他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经验。

男孩在14岁到成年期间的发展特点

【1】思考

男孩在这段时间里发育的重心其实在于他的头脑。可以说青春期是男孩开始思考的年纪,他开始抽象思维,开始批判、分析自己、他人和他身边的世界。他开始有沉默独处的时候,用来思考、吸收、理清自己的感受,分析生活中事件的意义。父母们这时要相信我们在他幼年奠定的基础,要信任他。

【2】多变

青春期的男孩是多变的,容易情绪化。为了探索自我,他会尝试不同的行为方式,他可能会一时很自信,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时又忧郁害羞。一会像个学究型,一会像个嬉皮士。父母们有时会很不喜欢他的一些言行,比如染头发、带耳环、批判别人等,但只要我们记得一点,就可以平静的对待他,与他沟通.他的行为不是针对我们的,不适意让我们难堪生气的,他只是在探索自己,去了解这个世界,或者通过一些言行,希望被他的朋友们接纳。

【3】从否定到肯定

青春期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从13岁到16岁左右(大概就是高中阶段),男孩子们带着美好的希翼去探索世界,他们期待发现真善美,但却失望的发现丑陋、不公和人性的缺点,他们几乎对所有的事情都持否定态度,他们对事情的批判会毫不留情、犀利准确。但到了青春期的末尾(大概是进入大学后),男孩们从希望破灭到接受现实,希望改变现实中的不公,开始期待新生活。

【4】精力旺盛

这段时间里,男孩的荷尔蒙会是幼年期的800倍,身体飞速发育,很多男孩整天坐立不安,打球跑步等成了他们最喜欢的事情。所有的男孩这时都应该有体育活动,父母们应该帮助他寻找适合自己的活动。虽然篮球、足球等非常盛行,但不是所有的男孩都喜欢或适合团体运动,内向一点的孩子可以练习游泳、自行车、摔跤等个体运动。

父母的角色

【1】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男孩的荷尔蒙和身体发育推动男孩进入成年人的角色,他们渴求更多精神层面的互动,希望能够追随激情和梦想。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只是给了男孩们更多的课业。

【2】建立沟通的基础:

父母要做的不守注于男孩让你烦恼的表面问题,要透过这些表面,去发现男孩内心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在男孩们抱怨的话里,理解他们的正面述求。

比如“爸爸,你总是不理解我”,是否意味着他其实需要你的支持和认可?“我恨你!”是否是表达他感到受伤?

【3】避免Overparenting:

现代父母往往过度关注孩子的成功,这种overparenting不仅限制孩子成为独立的人,而且限制孩子发展的可能性和孩子的想象力,甚至导致孩子抑郁和焦虑。

田纳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来自富裕家庭的青春期孩子的抑郁和焦虑比例和在监狱中的少年犯接近。这应该警醒我谬度关注的家长们。

【4】引导迈向成年

不经过弯路和错误,男孩无法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习得勇气和坚持。我们能做的是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机会,接受更多优秀的成年人的辅导(Mentoring),迈向成年(Initiation)。

家庭可以在男孩一定的年龄,举行小小的仪式,宣布他将成年,告诉他成年人的责任和对他的期许。另一重要部分是为他寻找一位或几位Mentor,比如一位体育教练、教会的领袖、叔伯等。爸爸们或者叔叔们会定期带男孩们去远足野营,分享成长的经验,回答男孩们的疑问,每一个男孩都会有一个男人代表他、捍卫他、提升他。

总结:

上一篇:低分子肝素钙下一篇:大数据驱动产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