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当好班主任-我的班主任之路》心得(精选5篇)
学习《如何当好班主任-我的班主任之路》心得 篇1
如何当好小学班主任学习心得
文/祖巧庄
近期我校组织一至三年级所有班主任学习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这本书,对于“如何当好班主任”有了新的认识。
特别是第一章第一节《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中谈到的“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给我的体会极为深刻。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谚语:“身上无衣愿天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论天气有多寒冷,只要衣服穿暖就不会感到冷了。所以我体会到:比较有效、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因此,我认为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同样渴望理解,渴望信任。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对一搬学生要严格要求,对问题学生要做到不歧视,不挖苦,对他们要耐心教育、耐心指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以“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为原则,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学习《如何当好班主任-我的班主任之路》心得 篇2
一、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榜样
孔子曰:“其身正, 毋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毋行。”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 对学生的影响最深, 班主任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身教重于言教, 从接班开始, 我就把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我的形象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
曾经有一年, 我接受一个初三班级, 初二时就是每一个老师都头疼的烫手山芋。第一天走进教室, 就让我目不忍睹, 桌仰椅翻、纸片飞舞、食品袋、饮料瓶、牛奶盒子满地。男生在走廊上追逐打闹, 女生们嘻嘻哈哈的聊天。看到这种情况, 我一声不吭走进教室, 拿起扫把把地面打扫干净, 然后又把桌椅重新摆好, 其间有几个学生在问:“这是谁呀?”等我一个人都整理好, 才请同学们进教室上课。坐在老师亲手打扫的干净的教室里, 而且老师没有声色惧厉的责备, 全班学生一个个出奇的规矩。第二天, 我依旧如此, 有一些同学说话了, “老师, 让我们来扫吧!”我微笑着说, “不, 这一周老师做值日。”一个星期后, 我安排了值日表, 结果每天值日的学生都非常认真负责, 就连屋角也扫得干干净净。
教室卫生向来由学生轮流打扫, 很少见过老师也做教室值日生。我这样做了, 而且做在学生之前, 做的一丝不苟。学生由起初的费解到后来的肃然起敬, 这就使我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感情上的理解和交流,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到这个班级的热爱, 对学生的尊重, 也使学生从中感到了压力——我们应该向老师那样做。
二、关爱学生, 让师爱如母爱
教师爱学生的方法能够多种多样, 学生向老师表达情感也五花八门。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其他的动物不同的东西—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 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 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 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的学科上,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爱学生, 就能载动教育的小舟, 没有这种关爱学生, 小舟就会搁浅, 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 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这一切, 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尤其是我们班主任, 接触学生的机会最多, 事无巨细, 都是我们的责任, 就像孩子在学校的父母一样, 我们更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
我们班有四个孩子, 有一个是父母都是哑巴, 母亲在他八岁时嫌家贫穷另投他人, 父亲又因上山背树摔倒而瘫痪在床, 躺了五年后也撒手而去, 留下他和奶奶相依为命;还有一个男生和女生, 他们的母亲都是外地人, 也都是嫌丈夫没本事, 家里贫穷而弃他们而去;另一个男生, 父亲生病死亡, 母亲又患精神分裂症。我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 深深同情他们, 比起其他学生我给了他们更多的爱。平时家里有好吃的或零食, 我都会带出来分给他们一份, 四人一视同仁。初一的端午节, 给他们买了一样的T恤衫, 颜色各异。初二的端午节, 给他们各买了一双凉鞋, 今年的端午节快到了, 我在思考着该给他们买点啥。平时他们菜卡没钱了, 我先给充上, 学费没钱交。我给垫着, 放寒假时, 给他们发个红包, 这四个孩子学习也特别勤奋, 特别懂事, 尤其是那个女孩, 在周记里向我吐露心声, “老师, 我真的想叫你一声妈”!
家庭困难的孩子, 我会给予更多的关爱, 对于后进生和犯错误的学生, 我们也会给予宽严之爱。无论哪一个学生, 不犯错误不现实也不可能。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是不断犯错的过程, 我们要宽容他们, 允许他们犯错, 等待他们改正。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我总是努力使自己有爱心和宽容心。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 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 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 我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 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了解他们, 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在班级活动中, 象打扫卫生、出黑板报、拾金不昧、校运动会上表现突出的等等, 我都及时给予他们表扬, 使这些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极少获得表扬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激励。久而久之, 这些原本已经失去上进心, 缺乏自信心的学生, 重获自信, 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这样的表扬比批评更具威力。
三、为自己“减负”, 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记得我第一年当班主任时, 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事事操心。可是一次事件的发生让我觉得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太失败了。那次我去金华学习了两天, 结果班级里一塌糊涂。自习课大家吵吵闹闹的, 班干部根本维持不了纪律, 因为平时都是我自己罩着。教室垃圾遍地, 眼保健操时间成了聊天时刻, 同学们就像放假一般轻松, 下课时间在教室或走廊狂奔乱跑, 连课任老师也反映我不在的那二天课特别难上。回来后, 我反思良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老教师告诉我, 班级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如果事无巨细都以个人顶着, 你早晚会累死, 而且还吃力不讨好, 哪天你离开了, 就会像这次一样什么都偏离轨道。我终于知道,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 支架和布, 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现在我很注重班干部的培养, 让他们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学生的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是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我分三步培养班干部:第一步是“扶着走”。对于新产生的小干部来说, 会遇到一连串的第一次--第一次组织早读, 第一次带领学生劳动, 等等。在第一次前我都会耐心指导, 手把手的教。第二步是“领着走”。这是半扶半放阶段, 班干部有了一些工作实践经验以后, 我就可在各种具体工作之间, 请小干部提前设想, 提前安排, 自己充当参谋完善方案。第三步是“放着走”。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后, 我就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工作。“放着走”并不是撒手不管, 我有时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让他们互相交流经验,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表扬敢于管理, 独挡一面的班干部, 在班干部中形成比学, 赶、帮、超的局面。通过这些培训, 班干部们能做到班级活动自己搞, 黑板报自己办, 班级纪律自己管, 班风学风自己创, 班干部确实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 我就能通过听汇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把一些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再次, 我也能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 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解决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贵新, 铙从满, 李广平主编.新时期师德修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宝祥, 赵福江主编.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评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宝祥主编.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习《如何当好班主任-我的班主任之路》心得 篇3
一年级4班 王婷
2012年8月30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这天,我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如果时间回到两年前的此时我绝不会想到毕业之后我还是选择了老师这条路,而改变我的职业规划乃至往后人生的决定要来自于大三时期的一次暑期实践——暑假班老师,在那短短一个月的体验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才能感受到的幸福。从那时起,我希望我能成为一名教师,一名真正的教师,而不是一个谋生的职业。
大学主修并不是师范专业,我知道离一名合格的老师还差很远的距离,所以我开始看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意见》、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等教育专著,这些书都是我在暑假看的,看书时我甚至觉得热血沸腾,那时候我在想原来做一个好老师也不难嘛,我也要当这样的好老师,在学生中有影响力的老师。但是开学之后,我发现我错了,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这一点每个人都明白,但从来不信。
被学校安排教一年级语文并担任班主任,一边安慰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一边心里默默惶恐不安,没有任何带班经验,我害怕我当不好这个班主任,而且还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毕竟一年级是学习生涯的起点,如果我不能在一年级时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那么往后不好的习惯也就难以纠正了。班主任工作本就繁杂琐碎再加上一年级孩子刚入学什么都还不会很多事更免不了亲力亲为,感觉一大堆事等着自己去做,却不知道从何做起,常常忙得无所适从了。我不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简单的说就是没理顺我的工作,而我却不知道应该从何理起,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看了魏书生的《如何做好班主任》确实受益匪浅,他用最平时的语言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要用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行为去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怎样走到学生当中去与学生成为一体,成为班级的一员。看完这本书的收获除了他介绍的一些很有用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之外,最大的感触就是班主任心态的培养。“爱与宽容”这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
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说实话当时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没什么感触的,因为我心里理所应当的冒出了一个声音:“我当然爱我的学生,我要是不爱他们我怎么会选择来当老师呢?”特别是当了老师之后我甚至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和你非亲非故但仍真心希望你能好的人恐怕之后老师了,后来在工作上我发现,原来我的爱学生不一定领情的,就想我们学生时代同样不领我们老师的情一样。我感到沮丧,本来就不怎么好的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易怒,每天不停的生气班上的纪律却从来没好多少。我开始觉得那些教育家写的东西在我目前面对的现实面前像是一本虚构的小说,我的学生并不像他们的学生那样那么乐于接受老师无私的爱,但有最近的朗诵排练却改变了我以前有些偏激的想法。一个孩子在老师讲事情的时候开小差、东张西望,此时的老师应当怎么做?不同的老师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我答案一定是狠狠的批评他。可是杨老师却不是我那样想的,她面带微笑,极其有亲和力的微笑着说:“咦?这个孩子的眼睛真漂亮。”我当时站在一边匪夷所思,这个眼睛有什么关系?孩子们都看着她,包括那个开小差的孩子,她仍笑嘻嘻看着那个孩子说:“她看见我了,眼睛真好看,像小星星一样。”顿时那个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此后她一直都很乖。当时我觉得不可置信,原来并不是批评才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夸奖”也可以的。回到班上后,突然间我不想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发脾气了,我试了试杨老师的方法,那一天不论是上课还是放学路队都是我们班表现最好的一次。此前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哎呀,那些学生气死我了。”那个下午之后我才明白,学生才不会惹你生气,每天用怎样的心情对待完全是自己的选择,由不得别人。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这也是他常用来告诫青年教师的,我将这句话摘抄下来贴在墙上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
如何当好班主任的心得体会 篇4
一、班主任必须有较强的班级工作的组织能力。
班主任的组织能力,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我们只有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现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等,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因势利导,才能做到知人善任,挑选培养班、团、队干部;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恰当地用其所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才能使学生尊重老师,听老师的话。
二、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学生的素质如何?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质量的好坏等大问题。所以我必须认真地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应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遵纪守法为基本内容,进行对学生教育。首先要抓好各种教育活动,如班会、劳动课、节日活动、少先队活动等,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教育活动中。再次班主任要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根据学校的要求建立健全《课堂常规》、《爱护公物制度》、《文明礼貌常规》、《三好学生评比奖励制度》等,使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三、班主任要培养班集体,树立好班风。
树立良好的班风是班级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好班风,就会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集体里能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因此作为班主任就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把班里面的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之中。如果不把歪风邪气的苗头除掉,良好的班风就难于形成。此外,培养班集体、树立良好的班风,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班主任是学生直接学习的对象,他的工作态度、待人接物,以及言行举止都成为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影响着班风,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班主任必须在思想品德、行为作风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给学生作出榜样,这样才能树立起好班风。
四、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从正面引导,循循善诱。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能使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为自己期望做到的事情努力奋斗,坚定信心,增添勇气和力量。如果对学生实施严厉申斥、大发雷霆及强制手段的教育,会给学生带来坏处,只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对犯错误的学生动不动就严厉斥责,甚至恶语侮辱、体罚。这样,有的活泼好动的学生,就变成垂头丧气的“可怜虫”。所以我作为班主任,既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也要坚持正面引导,循循善诱,以鼓励说服为主,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对学生的错误和思想问题查明原因,因势利导,使学生改正错误,提高认识。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班主任应根据学生一般喜爱表扬的心理特点,积极在学生身上找出优点,找出积极因素,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对后进的学生,也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善于从他们身上找出闪光点,热情帮助他,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五、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关心学生校外生活,并与家长经常联系,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情况,共同研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习《如何当好班主任-我的班主任之路》心得 篇5
一、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师没讲清或学生没听明白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学生们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或者其行为往往事与愿违。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而且不利于他们掌握做事情的技能。因此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里,涮一下,一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没洗干净,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找一个时间,教他们洗抹布。我先打来一盆水,然后教他们怎样搓,怎么拧,告诉他们只有拧出的水清了才算干净。这样的身教非常成功。现在再看看他们洗抹布,一个个可认真了,都洗得特别干净。同样的道理,打扫卫生、物品摆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细节说到位,小孩子就能听得懂、做得到。
二、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所以我从学校生活的每一点一滴中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提出新的希望,为他们创造成长的空间以缩小他们的惰性空间。
三、因人而异,把握火候
如今,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复杂化,尤其一年级学生,他们娇嫩、敏感的内心需要我们用细心、耐心与爱心去沟通、了解他们的特点,如此才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学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习《如何当好班主任-我的班主任之路》心得】推荐阅读:
读书心得——《如何当好班主任》12-10
班主任如何指导家长学习心得体会11-16
如何当好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心得09-06
如何当好班主任05-29
如何当好部门主任08-15
浅谈如何当好初中班主任11-02
如何当好车间主任答案10-22
如何当好一个车间主任10-01
如何当好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08-01
如何当好农村小学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艺术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