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抑素C测定(精选10篇)
胱抑素C测定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 C) 的测定在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窒息新生儿 (窒息组) , 分为轻度窒息组24例, 重度窒息组16例;1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窒息组新生儿在入院后24 h内, 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13 d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Cys C水平, 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 (BUN) 、肌酐 (SCr) 的变化, 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清Cys C、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轻度窒息组相比, 重度窒息组血清Cys C、BUN和SCr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清Cys C作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缺氧时间越长, 肾功能损害越重。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清胱抑素C
新生儿窒息时, 体内全身血液重新分布, 缺氧缺血性改变可造成多器官受损, 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导致毛细血管腔变窄, 肾血流量减小, 肾小球滤过率 (GFR) 降低而导致肾功能损害引起急性肾损伤 (AKI) 或肾衰竭。现已证明Cys C是一种反映GFR改变的灵敏标志物, 能够准确反映肾脏功能的生化指标[1,2,3]。本研究通过对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Cys C的测定, 探讨血清Cys C在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2010年1月~2011年5月NICU住院治疗窒息足月新生儿40例 (窒息组) , 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第7版[4], 男27例, 女13例, 其中轻度窒息组24例, 重度窒息组16例。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15例, 其中男9例, 女6例。各组在胎龄、日龄、出生体重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窒息组在入院后24 h内, 对照组在出生后1~3 d各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 检测各组血清Cys C、BUN、SCr的水平, 由本院检验科专职人员操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清Cys C、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轻度窒息组相比, 重度窒息组血清Cys C、BUN和SCr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与轻度窒息组比较, bP<0.05
3 讨论
临床上常用血BUN和血SCr作为肾小球功能受损的指标, 但二者影响因素较多。而血清Cys C是分子量小 (约13000) 的蛋白质, 表达于有核细胞, 它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和降解, 并且不受饮食、炎症、性别、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 是较敏感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指标[5]。有研究发现:Cys C与GFR有明显的负相关, 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轻微损伤时, 血中的Cys C浓度即可出现升高, 并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增高[6]。本文结果显示, 新生儿窒息时, 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的Cys C、BUN和S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表明当窒息新生儿引起肾功能损害时,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血清Cys C、BUN和血SCr发生明显的变化, 而且随窒息程度的加重, 血清Cys C、BUN和血SCr均升高越明显, 血清Cys C敏感度高于BUN和SCr, 故检测血清Cys C水平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窒息新生儿肾功能的损害, 同时反映窒息的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
[1]Stevens LA, Zhang CH.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equations for estimating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J Nephrol, 2008, 21 (6) :797-807.
[2]Hojs R, Beve R, Ekart R, et al.Serum cystatin C as an endogenous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Ren Fail, 2008, 30 (2) :181-186.
[3]杨彩云, 沈颖, 林影.血清胱抑素C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肾功能的诊断价值.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9, 24 (1) :30-33.
[4]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8-123.
[5]刘洪杰.窒息新生儿血清Cys C和UMA检测的临床意义.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14, 30 (6) :65-67.
[6]俸家富, 罗军.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替代标记物.国外医学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 2005, 26 (3) :168-172.
胱抑素C测定 篇2
[关键词] 胱抑素C;体外诊断试剂;溯源;不确定度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112-03
近年来研究表明胱抑素C(Cys c)在评估肾小球过滤速度(GFB)中优于血肌酐,Cys c在检测方法上已从非均相法发展到自动化快速均相检测法,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是以多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改良免疫比浊分析法,整个分析过程只需几分钟,可利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浊测定,这些研究为Cys c在临床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1-2]。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3]。用于体外诊断的医学器具,欧盟指出“溯源性”为具体的必备条件之一[4]。因此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溯源性分析是必然的趋势。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5]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I)、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理论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等7个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学术团体联合公布的标准。我国在1999年将其等同转换为国家标准,编号为JJF1059-1999[6]。根据这一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是: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为了使IVD试剂溯源过程更加容易理解,使溯源过程更具可操作性,本研究在不违背原定义的情况下将其解释为:在某概率下,测量值的估计区间与真实值的估计区间之间最大的差距。这一差距涵盖了被测量值的分散性,分散性越大不确定度越大。
目前溯源理论和技术已经成熟,有很多研究可以借鉴[7-8]。但是体外诊断试剂又有其特殊性,因为在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定标),以消除系统误差。然而,定标品存在的不确定性,往往被人们忽略。本研究正是考虑了这一实际情况,并结合胱抑素C试剂盒定标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用来评估定标过程引入的误差,从而使试剂的不确定度更加完整。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型号:日本岛津2 450);BioRAD移液枪(20 μL);Appendof移液枪(200 μL);Appendof移液枪(1 000μL)
1.2 试剂
胱抑素C(胶乳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DENUO);胱抑素C定标品(denka seiken co.,LTD),其不确定度由厂商提供。见表1。
以上定标品的不确定度可溯源至 DAKO Cytomation CystatinC Calibrator(product code:X0974, Cys-c 7.5 mg/L)。
1.3 溯源方法
不确定度计算过程一般包括:定义模型以确定输入和输出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输入量Xi的估计值xi;评估xi的不确定度u(xi);计算输出量和与之关联的不确定度;计算扩展不确定度;输出测量结果。其中不确定度传递见公式1。
公式1
2 结果
2.1 完成定标曲线
取5个校准品和水进行6点定标:以OD值为横坐标,以已知的胱抑素C浓度为纵作标,制成标准曲线。见图1。为了计算定标过程的不确定度,笔者对定标品重复取样5次,并进行测量,因此每点是5个取样值的平均。由图1可知,使用4次非线性回归可以取得最好的效果,拟合常数R=0.9998。拟合方程的形式为公式1。
2.2 校准模型不确定度的估计
通过统计软件,一方面可以完成对曲线的拟合,计算出模型参数值,同时也可以给出参数估计值范围和模型期望值范围。见表2、图2。
软件计算出来的误差范围很大,是因为不能给软件提供最精练的计算公式,因此它会反复迭代利用输入参数,导致参数和模型的不确定度呈几何放大,因此软件计算出的不确定度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为了在溯源过程中能够考虑校准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笔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估算方法:首先计算每个定标点的5个重复值的浓度估计区间和吸光值的估计区间(本研究都是在α=0.05时进行区间估计),这样就得到了6组区间值,然后分别使用6组的最小值和最高值两两组合,进行曲线拟合,这样便可得到4组拟合参数。见表3。之后将测量的吸光值分别代到这4个方程中,这样计算出的浓度便是在4种可能的定标模型下的结果。然后再对这些可能的浓度进行区间估计。最后计算样品区间与可能的真值区间之间最大的距离,这个最大距离就是在α=0.05时样品浓度的分布范围,既不确定度。参考值区间可以通过计算定标品和仪器引入的误差进行计算。见表4。
2.3 试剂测量总不确定度估计
在试验中笔者通过混合校准品得到胱抑素C浓度为1.0 mg/L混合“标准品”,再对其进行5次检测。然后计算这些值的估计区间,再将区间上限和下限代入以上4个公式,计算出8个检测值,然后对这8个值进行区间估计,得到计算值的范围。见表5。
因此,本试剂在测量1.0 mg/L样本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2.8%。
根据以上溯源方法,笔者对另外一批胱抑素C试剂进行了溯源:混合样本理论浓度为0.75和4.5 mg/L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5.0%和4.8%。结果表明,试剂在不同浓度下的不确定度是不同的,主要是因为不同的样本误差不同,另外定标品的误差传递到定标曲线上,在定标曲线上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不确定度。
3 讨论
3.1 模型成立假设条件
①纯水中不含有胱抑素C;②在溯源过程一些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基本符合要求,整个测量过程时间较短,假设这些因素的波动不引入随机误差;③由于在测量之前对系统进行了校准,因此系统误差会显著降低,本研究假设系统误差为0。
3.2 定标曲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溯源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定标曲线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必然对溯源的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使计算的不确定度偏低。本研究分析了软件提供的误差与实际存在很大差距的原因是数据的反复迭代使用,因此很难直接计算出模型参数的误差。在这样的环境下,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很强的用于估计校准过程引入误差的方法,通过使用这一方法笔者完成了胱抑素C的溯源性分析。
3.3 试剂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
试剂的不确定度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分散性,本研究将其解释为:在某概率下,可能的测量值与可能的真实值之间最大的差距,这一阐释在没有违背原定义的情况下,使溯源过程更加容易理解,增强了IVD试剂溯源过程的可操作性。试验证明测定不同浓度的样本,不确定度会不同,这并不能说明被检试剂性能不稳定,因为这个差距往往来自于不确定度互不相同的定标品之间。另外仍需说明,某次的溯源结果并不能代表整个试剂全部使用过程的不确定度,因为操作不同,使用的仪器不同,使用的定标方法不同,都可能引入大小不一的误差。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解决体外诊断试剂溯源的方法,实践证明,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增强了IVD试剂溯源过程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蔡钢强,垢敬,焦连亭.血清胱抑素C浓度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应用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3):159-160.
[2] 张翀,丁进芳,韩平治.胱抑素C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4,5(8):330-332.
[3] Medical laboratories.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competence[J].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 15189,2003:1-4.
[4]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Directive 98/79/EC of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lil of 27 ctober 1998 on in r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S]. official Joumal 331,1998-07-12.
[5] ISO/IEC Guide 98.ISO standard A Guide to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S].2008..
[6] 杨振华.关注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5):965-966.
[7] 莫姿丽,黄诺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片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3):87-89.
[8] 毛如增,冯典英.化学计量中的不确定度[J].化学计量,1997,6(5):11-13.
(收稿日期:2011-10-24)
(上接第110页)
为宫颈癌2例(早期浸润鳞癌和中分化鳞癌各1例),表明在无症状的女性中,存在高危的HPV检出率较高,因此,临床建议无症状的女性应有意识地进行定期防癌筛查,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CIN是宫颈癌癌前病变中最为常见的病因,引起宫颈病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转变成癌变的过程,在10~15年左右,此阶段虽然漫长,同时一般表现为无症状,但属于可逆转的过程,若及时治疗能早期治愈,因此对CIN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非常重要,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
综上所述,宫颈癌早期筛查中采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多点取材活检,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的优点,结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5],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及时对症治疗,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俊英.TCT+HPV用于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J].医学创新研究,2007,4(8):41-42.
[2] 任力,侯朝晖,毛志远,等.HPV感染患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及组织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716-1728.
[3] 黄平,田晶晶,彭海燕.宫颈癌癌前HPV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140-141.
[4] 黄斌,李瑞珍,乌兰娜,等.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杂交捕获二代HPV检测在宫颈癌群体筛查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1-3.
[5] 郑艾红.宫颈液基细胞学与HPV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2):40-41.
(收稿日期:2011-12-07)
(上接第111页)
[2] Srifuengfung S,Techachaiwiwat W,Dhiraputra C.Serological study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s[J].J Med Assoc Thai,2004,87(8):935-938.
[3] 王薇,周艳.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常用方法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76-77.
[4] 董燕芬,马玲娣.肺炎支原体检测及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3):269-270.
[5]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5.
[6] 彭建明,陈艳玲,王冬娥.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4):337-338.
[7] 严莉莉.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9):837-838.
[8] 林丽琴,黄梅霞,魏林燕,等.90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25-1726.
[9] 梁小英,王莉宁.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2563例结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1293.
[10] 刘剑荣,张勇,陈玲.小儿肺炎1224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5):54-55.
[11] 高世悦.反复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63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5):1158-1159.
胱抑素C测定 篇3
CysC是一种含120个氨基酸残基多肽链的低分子非糖基碱性蛋白, 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 人体所有有核细胞均可持续产生CysC, 并分泌至细胞外液, 如血液、脑脊液、精液中[3]。编码CysC的基因属管家基因, 能在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中持续、恒定的转录与表达, 无组织特异性, 故产生稳定[4]。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不会再进入血液循环[5]。特别是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唯一器官, 并且肾小管也不分泌CysC, 因而血清CysC浓度主要由GFR决定, 并且不受性别、年龄、炎症反应、肿瘤、肌肉活动、饮食摄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是检测GFR比较理想的指标之一[6~8]。
2 胱抑素C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
2.1 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国内外较多研究表明, 在健康人或多种肾脏疾病的患者中, SCysC作为一种能准确反映GFR的指标, 其诊断效能优于血清肌酐[9]。Poege等[10]认为肾移植术前、后的SCysC和Scr与Ccr均有良好的相关性, 二者间没有统计学意义。SCysC不仅可以作为测定移植肾功能的内源性物质, 而且还可以较Scr更及时、敏感地发现早期的肾功能损害。Thervet等[11]发现, 在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中, 当肾功能开始恢复时SCysC降低的出现时间要早于Scr降低的出现时间。
在肾移植患者中, SCysC与Scr和Ccr之间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并且SCysC可能较Scr更敏感、更早地发现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损害, 能更早判断肾功能恢复延迟, 可望作为临床监测移植肾功能的常规指标[12]。
2.2 与糖尿病性肾病的关系
糖尿病 (DM) 是一种常见病, DM的慢性并发症可普及全身各重大器官, 肾脏病变在DM患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多采用尿微量白蛋白作为DM早期肾功用损害的检测指标, 但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CysC与血清肌酐相比, 不受性别和肌肉组织的影响。病理上只有肾小球基底膜的轻微改变, 而Cys-C在血中浓度已经发生变化[13], 灵敏度为40%, 特异性为100%, 是较为理想的GFR监测指标。在诊断糖尿病而无证据有肾病患者中定期检测CysC浓度变化以观察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这对于糖尿病肾脏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3 与心脏疾病的关系
胱抑素C的表达无组织特异性, 在人类的许多组织都可发现胱抑素C的表达。研究者们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 结合胱抑素C的生物结构和功能特点, 推测在心脏可能有少量的胱抑素C表达。Barka等[14]证实了胱抑素C基因能够在心脏组织中表达, 进一步运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来确定心肌细胞上的胱抑素C基因表达, 发现反应信号只出现在有条纹的肌纤维上, 而血管、连接组织、心内膜和心包组织均呈阴性反应。所以推测在病理状态下, 尤其是缺血, 胱抑素C被释放出来, 并且对从坏死和/或炎症细胞释放出来的组织蛋白酶的活性起到调节作用。国内孙诠等[15]研究了外源性胱抑素C对心肌细胞的作用, 他们发现胱抑素C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生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血清Cys C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提示Cys C的血清浓度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参考指标。
2.4 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胱抑素C (CysC) , 是一种非糖基化多肽链, 对半胱氨酸蛋白酶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与肝实质内肝细胞外基质成分 (ECM) 代谢及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6]。Takeuchi等[17]的发现, 进一步证明了CysC与ECM代谢有关, 能反映肝硬化的程度。研究提示, 血清CysC随肝病的进展而升高, 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肝硬化可以引起肝肾综合征, 其发病机制很复杂, 目前以肝肾直接关系学说和外周动脉扩张学说较为流行[18]。肝硬化所导致的肾功能损伤是功能性而非器质性的, 如果能在早期及时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肝硬化患者中, Cys C浓度测定GFR下降率, 显著高于Scr和CG, 计算结果, 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监测Cys C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GFR的变化, 从而有利于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损伤而最终导致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所以我们认为Cys C是临床治疗肝硬化较为理想的GFR标志[19]。
2.5 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临床观察研究发现:高血压致肾损害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肾小球滤过率基本正常, 而肾内压增加;第二阶段肾小管高压性损伤, 出现α-微球蛋白等, 以及肾小球早期损伤, 血Cystatin C升高;第三阶段肾小球硬化, 肾小管萎缩, 血Cystatin C明显升高[20]。所以, 临床定期监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Cystatin C水平, 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病所导致的早期肾功能损伤, 早期干预, 对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高血压病通过引起良性小动脉肾硬化而导致高血压慢性肾损害, 在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出现临床症状以前, 常规血液及尿液检查都正常的情况下, 通过应用比较灵敏的检查手段仍能发现一些异常, 这些可视为高血压病的早期肾损害。40%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在中、晚期可并发高血压肾病。
2.6 与妊高征的关系
轻、中度妊高征患者与正常人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与Strevens等[21]的报道一致。Strevens认为, 妊娠时肾小球本身结构改变, 电荷屏障发生了变化, 导致正常妊娠时胱抑素C也会增高。作者同时还发现, 在重度妊高征患者中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 这说明了随着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病情的加重及时间延长, 妊高征患者的肾功能发生了损害。因此, 血清胱抑素C的测定是妊高征早期肾损伤的良好指标,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小结
胱抑素C测定 篇4
【摘 要】 目的:测定ICU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和ICU非 AKI 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 C)、尿素氮、肌酐及β2-MG 的水平,研究 Cys C在AK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ICU AKI患者33例和ICU非AKI患者26例的Cys C、尿素、肌酐和β2-MG。结果:AKI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较ICU非AKI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 C] -1与eGFR 呈正相关,(r=0.754, P<0.001);与AKI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s C可以做为ICU病人发生AKI的早期诊断指标,为AKI的及时诊断和肾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助于临床更好的把握治疗时机。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血清肌酐; 急性肾损伤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8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ed value of Cystatin C (Cys C) in acute kidney injury (AKI)with the detection of Cys C, BUN, Cr , and β2-MG in ICU AKI patients and ICU non-AKI patients.Methods In this study, 59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33 cases with AKI and 26 cases without AKI as controls. The serum levels of Cys C, BUN, Cr , and β2-MG were measured by the Laboratory professionals by Hitachi 7060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The eGFR was estimated with MDRD equation. Then compared the levels of Cys C, BUN, Cr , and β2-MG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In AKI group, The serum level of Cys 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n-AKI group (P<0.05), it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ree periods(P>0.05).[Cys C]-1was also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GFR(r=0.754,P<0.001).Conclusions Cys C is a very useful diagnostic indicator in AKI,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diagnose AKI, it could provide a reliable assessment of renal function and grasp the right opportunity to better treatment.
Keywords:serum Cys C; Cr; acute kidney injury
急性腎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常见的致死性肾脏病变,外伤出血等原因导致的循环血容量不足、各种中毒以及心脏外科手术等为其发病常见原因。在普通住院病人中AKI的发生率大约为5%,但在ICU中AKI的发病率高达30%~50%,各种内科疾病导致AKI的死亡率约23%,如果是多脏器功能不全导致AKI患者的死亡率高达60%[1]。迄今为止,暂未发现治疗AKI的有效药物, AKI一旦发生,通常临床上只有给予支持治疗,并且等待肾功能的自行恢复。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防治AKI 的最有效策略。本研究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AKI患者的尿素氮(BUN),血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胱抑C(Cys C)的比较分析,探讨Cys C对AKI患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ICU住院且发生AKI的患者33人作为AKI组,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52.3±17.51)岁,其中资料不完整及入住ICU未满24 h死亡的病例除外。非AKI组:选自同一时期入院ICU患者共26人(住院期间未发生AKI),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9.5±14.8)岁。两组间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AKI定义:由导致肾脏结构或功能变化的损伤在48h以内导致肾功能快速下降,主要表现为血清Cr绝对值上升26.4 mol/L,或者较基础增加50%,或者持续6h尿量<0.5ml/(kg·h)。AKI分期:1期血清Cr升高26.4 mol/L或增加50%~100%,持续6h尿量<0.5ml/(kg·h);2期血清Cr 增加100%~200%,持续12h 以上尿量<0.5ml/(kg h);3期血清Cr 增加200%或肌酐达354 mol/L(急性上升44.2mol/L以上),持续时间>24h,少尿(<0.3ml/kg h)或>12h无尿[2]。
1.2 研究方法
1.2.1 连续监测患者尿量,并留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分离后血清留取2ml储存于-20℃保存以备用于β2-MG及Cys C测定,其余用于肾功能的生化检测。
1.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尿素氮、肌酐测定试剂盒(日本和光株式会社产品);Cys C测定试剂盒(四川迈克公司产品);β2-MG测定试剂盒(西班牙生产);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3 测定方法 肾功能、β2-MG及Cys C的检测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GFR的估计采用 MDRD 公式 GFR=186×(Scr)-1.154×Age-0.203×(0.742),处理采用计算机软件[3]。
1.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表示以均数±标准差(x±s),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U 患者AKI组与非 AKI 组之间BUN、Cr、Cys C、β2-MG水平比较 所有研究对象的检测值如表1所示, AKI组BUN、Cr、Cys C、β2-MG 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0.05)。
2.2 Cys C水平与ICU患者AKI分期的关系比较 AKI 患者AKI各期发病人数以及Cys C水平,见表2。各组比较显示AKI 1、2和3期的Cys C水平较非AKI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AKI 1、2和3期的 Cys C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但组间无明显差异。
2.3 估计的GFR(eGFR)与[Cys C]-1相关关系 33例AKI的患者中,MDRD 估算的GFR(eGFR)与[Cys C]-1呈显著线性相关(r=0.754,P<0.01)。
3 讨论
AKI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常见严重疾病。有研究显示: AKI的患病率在ICU患者中高达31%,在严重疾病中,AKI的发生有可能成为影响ICU患者生存以及转归的重要因素[4]。Bagshaw等[5]研究结果显示,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在1996年到2005年共10年间20个ICU患者AKI的发生率为52%,病死率高达40%,ICU患者合并AKI病死率近年来仅仅有轻微下降趋势,故AKI的早期發现并积极干预是改善AKI患者预后的重要一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发现有赖于反映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标志物。
AKI早期诊断的大量标志物近年来逐渐被发现[6],但是绝大多数指标仅仅处在动物研究阶段。Cys C是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新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中的一员。Cys C的分子量为13359,共有120个氨基酸残基,是一种小分子蛋白,性状为椭圆形非糖基化[7-8],体内的有核细胞恒定产生Cys C,Cys C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但肾小管上皮细胞不能重吸收和分泌Cys C,其在体内的含量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而年龄、性别、肌肉、体重、溶血、胆红素、炎症及甘油三酯等因素并不影响其含量变化,是一个临床应用价值极高的指标[9]。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Cys C含量在ICU患者并发AKI的患者中明显高于未并发AKI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表明Cys C可作为判断AKI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根据指南本研究进一步把AKI患者分成三期,对AKI不同时期之间的Cys C进行比较并分析差异存在与否,目的是探讨Cys C在AKI的分期中具有何种临床意义。尽管研究结果提示1期AKI 患者Cys C的水平较2期低,2期AKI 患者Cys C的水平亦较3 期的低,但三组间Cys C的水平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笔者分析认为主要可能与样本例数较少有一定关系,所以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大样本的实验来佐证和进一步的探讨。
有学者[10-13]采用MDRD公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Cys C与eGFR比较,结果表明使用Cys C来评价患者GFR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ys C与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患者血清肌酐与Cys C水平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患者eGFR与Cys C倒数亦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我们认为患者Cys C水平检测可用来评估AKI患者GFR水平。
在检测GFR方面Cys C比血清肌酐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有可能代替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Ccr )并应用于临床[14]。本研究结果提示,患者GFR与Cys C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Cys C比血清肌酐能更早发现肾脏功能的损害,这与Herget S等的研究成果相符[15]。综上所述,血清Cys C可以作为 ICU患者发生AKI 的一种早期诊断指标,血清Cys C水平检测对AKI的早期及时诊断及评估肾功能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肖燎原,孙丽君,梅长林,等.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16):3183-3185.
[2] Molitoris BA, Levin A, Warnock DG, et al. Improving outcome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report of an initiative [J]. Nat clin Pract Nephrol,2007, 3(8): 439-442.
[3] Sakaguchi S, Tanaka A, Kawanishi T,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serum cystatin C and estimation of GFR by the MDRD study equation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Nippon Jinzo Gakkai Shi, 2008, 50(8): 1101-1106.
[4] Weis bord SD, Palevsky PM . Acut e renal f ailure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 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6, 27(3) : 262.
[5] Bagshaw SM, George C, Bellomo R. Changes in the incidence and out com e f or early acute injury in a cohort of Australian intensive care unit s[J]. Crit Care, 2007, 11(3): 3-11.
[6] Cruz DN, Goh CY. Early biomarkersof renal injury[J] . Conqest Heart Fail, 2010, 16( 7) : S25-31.
[7] Christensson A, Eberg J, Grubba, et al. Serum cystatin C is a more sensitive and more accurate marker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than enzymatic measurements of creatinine in renal trans- plantation[J]. Nephron Physiol, 2003, 94(2):19- 29.
[8] Newman DJ, Thakkar H, Edwards RG, et al. Serum Cystatin C measured by automated immunoassay: a more sensitive marker of changes in GFR than serum creatinine[J]. Kidney Int, 1995, 47(1): 312- 318.
[9] Christensson A,Eberg J,Grubb A, et al. Serum cystatin C is a more sensitive and more accurate marker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than enzymatic measurements of creatinine in renal trans-plantation [J].Nephron Physiol, 2003,94(2):19-29.
[10] Sakaguci S, Tanaka A, Kawanishi T,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serum cystatin C and estimation of GFR by the MDRD study equation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Nippon Jinzo Gakkai Shi, 2008, 50 (8):1011-1016.
[11] 方一卿,馬骏,沈汉超,等.血清胱抑素C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8(3):145-148.
[12] 马迎春,左力,王梅,等.肌酐清除率和 MDRD方程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比较[J].临床内科杂志, 2006, 23(1): 32-35.
[13] 李江涛,马宏星,马骏.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适用性评价[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4):404-408
[14] Dhamidharka VR, Kw on C, St evens G. Serum cyst at in Cis superior to serum creatinine as a marker of kidney function; a met analysis [J] . Am J Kidney Dis, 2002, 40: 221 -226.
[15] Herget S, Marggraf G, Hsing J , et al. Early detect ion of acute renal failure by serum cystatin C[J] . Kidney Int, 2004,66( 3) :1115-1122.
胱抑素C测定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89例,参照GFR标准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GFR<60 ml/min)与对照组(47例,GFR≥60 ml/min),89例患者中男46例,女43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9.7±8.3)岁。纳入条件和标准分为两个方面:1高血压病症方面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对高血压诊断的标准,即平均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 Pa),平均收缩压≥140 mm Hg,并排除并发糖尿病、慢性肾衰竭等干扰性疾病;2肾功能损伤方面符合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标准。
1.2方法89例患者在接受检查前1 d确保良好的身体休息与状态,第2天清晨保持空腹,抽血前12 h隔夜进食,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检验,抽血量控制在3 ml左右。血液样本送交本院血液检验中心,采用BaekmaxCX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中的血脂、血糖、肾功能等项目,其中肾功能包括尿酸、血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等。此外,取所有患者24 h尿作为标本经过DCA2000分析仪,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2结果
在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查中,实验组患者血清尿素均值为(6.04±1.86)mmol/L,对照组患者血清尿素均值为(4.95±1.02)mmol/L;实验组患者血清肌酐均值为(89.7±14.6)μmol/L,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酐均值为(66.3±12.1)μmol/L;实验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均值为(1.09±0.28)mg/L,对照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均值为(0.78±0.22)mg/L;实验组患者lg尿微量白蛋白均值为(0.93±0.59)mg/24 h,对照组患者lg尿微量白蛋白均值为(0.91±0.64)mg/24 h。实验组患者血清尿素、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g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年临床研究表明,类似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等多种临床疾病都会对患者的肾功能产生影响[3]。而且临床研究也表明,越早发现肾功能损伤病症,并给予护理干预和临床治疗,对肾功能的恢复和稳定效果越好[4]。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肾功能损伤时,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关键环节,通常临床上血清尿素、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是评价肾功能损伤的主要指标。但临床研究发现,对于肾小球损伤的早期,血清尿素与血清肌酐指标并不显著,通常这两项指标并不能将肾功能损伤确诊出来。
血清胱抑素C在血清中较为常见,且其产生速度相对恒定,一般不受饮食、药物、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其降解与重吸收不受炎性反应、溶血、胆红素、血脂等因素的影响,但肾小球滤过功能对其影响较为显著而且即时,因此一旦GFR出现变化,必然会使其产生连带反应,这使其成为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的有效途径。本文回顾性统计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实验组患者血清尿素、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GFR与血清尿素、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具有显著关联,对于早期肾功能损伤,血清胱抑素C更为敏感,可显著提高该类疾病早期诊断的正确率,使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是临床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测定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参照肾小球滤过率(GFR)标准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GFR<60 ml/min)与对照组(47例,GFR≥60 ml/min),分析比较血清胱抑素C与GFR的相关性。结果 在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查中,实验组患者血清尿素均值为(6.04±1.86)mmol/L,对照组患者血清尿素均值为(4.95±1.02)mmol/L;实验组患者血清肌酐均值为(89.7±14.6)μmol/L,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酐均值为(66.3±12.1)μmol/L;实验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均值为(1.09±0.28)mg/L,对照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均值为(0.78±0.22)mg/L;实验组患者lg尿微量白蛋白均值为(0.93±0.59)mg/24 h,对照组患者lg尿微量白蛋白均值为(0.91±0.64)mg/24 h。实验组患者血清尿素、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g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是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肾功能损伤,高血压
参考文献
[1]李卫东.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评估中血清胱抑素C的应用效果观察.山西医药杂志,2015(19):2232-2234.
[2]魏丽丽.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新疆医科大学,2013.
[3]黄晋,刘皓.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意义.中国医学创新,2013(18):102-104.
胱抑素C测定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4例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41.1±7.8)岁,病程(5.4±2.7)年。实验患者高血压诊断符合国家诊断标准,经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室及瓣膜异常、糖尿病、脑卒中、多囊肾、马蹄肾、一侧肾萎缩及肾脏疾病引起的慢性肾衰竭等疾病。将所有患者按照高血压(1 mm Hg=0.133 k Pa)病情程度分为3组:高血压1级组(140~159/90~99 mm Hg)24例,高血压2级组(160~179/100~109 mm Hg)31例,高血压3级组(≥180/100 mm Hg)9例。根据肾功能损伤程度差异,分为肾功能中度及以上损伤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60 ml/min)17例,肾功能轻度损伤组(GFR 60~90 ml/min)20例,肾功能正常组(GFR≥90 ml/min)27例。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当夜禁食12 h,次日早晨静脉采血1.5 ml检测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及血清胱抑素C等指标,留24 h尿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仪器选用美国Beckman公司LX20生化仪;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仪器选用美国Bayer公司生产DCA2000分析仪;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肌酐。
采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e GFR(男性)=1.23×[(140-年龄(岁)]×质量(kg)/肌酐(μmol/L),e GFR(女性)=1.04×[(140-年龄(岁)]×质量(kg)/肌酐(μmol/L)。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分级
测定实验组中3组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GFR,对比发现高血压级别和血清胱抑素C含量呈现正相关,3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肾功能各项指标与GFR
测定各项肾功能指标判断肾损伤程度。肾功能中度及以上损伤组血清胱抑素C高于肾功能轻度损伤组及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损伤组血清胱抑素C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的灵敏度
经统计发现,以血清肌酐作为GFR的评价标准的灵敏度为84.12%,以血清胱抑素C作为GFR的评价标准的灵敏度为94.71%。显然以血清胱抑素C作为GFR的评价标准较血清肌酐更高。
3讨论
肾功能损伤是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一种较常见的靶器官损伤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肾功能损伤的常见诊断指标有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等[4]。选择合理的检测指标,准确反映高血压及肾功能损伤程度,同时提高检测灵敏度,及时、准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64例不同程度肾损伤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高血压级别和血清胱抑素C含量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中度及以上损伤组血清胱抑素C高于肾功能轻度损伤组及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损伤组血清胱抑素C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以血清胱抑素C作为评价指标检测GFR,其灵敏度较血清肌酐更高。蒋明华[5]等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胱抑素C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级别及其肾功能损伤程度,以血清胱抑素C作为GFR的评价标准具有灵敏度高等优势。肾功能检测指标中,肌酐还受饮食、性别、肌肉总量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当GFR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肌酐含量才会有明显变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时需收集24 h的尿量,尿液量和环境温度的变化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其影响因素还包括尿路感染、酮症状、女性月经期及血压等[6,7]。尿素氮的浓度易受机体的代谢状态影响。而血清胱抑素C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过滤,并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完全分解代谢,不返回血流,因此其在血中的浓度主要是由肾小球滤过决定,其浓度除了受到GFR的影响外,几乎没有性别、年龄、肌肉总量、炎症、胆红素及饮食等影响因素,对于内环境紊乱的肾功能损伤者同样适用,其检测的灵敏度也更高[8,9]。
综上所述,血清胱抑素与高血压及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高,检测时灵敏度高,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丽丽,徐新娟,司马义,等.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1):79-81.
[2]李克鹏,王海波,陆士奇.血清胱抑素C在重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7):653-655.
[3]李捷,李展旭.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对ICU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评估的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8-19.
[4]张立军.血清胱抑素C在肾损伤中研究及与血肌酐尿素氮关系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4-5.
[5]蒋明华,张顺华,曹春华.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8):655-656.
[6]张肄鹏,郭强忠,张泽进.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0,16(20):32-33.
[7]舒娴,傅春江.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2):197-199.
[8]陶琳,刘冰,邵凤民.慢性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测定临床观察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9):862-864.
胱抑素C的应用 篇7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瑞典的Grubb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CysC是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肌酐清除率更为敏感的反映GFR的新指标。CysC是半胱氨酸抑制物家族成员之一, 其相对分子质量小, 携带正电荷, 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并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 重吸收后被完全分解代谢, 不再重新回到血液循环中去。胱抑素基因属“管家基因”, 能在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表达, 无组织学特异性, 因些它在组织中产生的速率恒定, 而且在炎性反应状态下其产生率不会改变, 不受其他因素, 如年龄、性别、饮食、炎性反应、感染、血脂、肝脏疾病等干扰, 且肾脏是清除循环中CysC的唯一器官, 血中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
CysC的生理功能是调节半胱氨酸蛋白质的活性, 在细胞内肽类和蛋白质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胶原代谢中, 能使一些前激素的蛋白质水解, 释放于靶组织中发挥各自的生物学作用, 它的基因突变、体液中含量的升高或降低直接与多种疾病有关。
2 CysC的临床应用
2.1 监测早期肾功能损伤
CysC完全经肾小球滤过并几乎全部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和分解, 不再进入血液循环的特性, 使它更容易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早期变化, 可以在肾小球滤过率轻微降低时升高, 有较强的敏感性。可以作为肝硬化、糖尿病及肿瘤患者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的监测指标。在肾移植患者中, GFR可作为衡量急、慢性排斥对免疫抑制药物的毒性观察指标之一。
2.2 提示恶性疾病早期诊断
在恶性疾病中, 胱氨酸蛋白酶与其抑制剂的分泌不平衡, 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向远处转移。机体作为应激反应, 使CysC和巨球蛋白相应增高, 以抑制上述胞外胱氨酸蛋白的水解活性。
2.3 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国内外均有学者检测了AMI病人急性期、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ysC水平, 发现AMI病人血清的CysC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因此认为CysC的缺失以及蛋白水解酶与其抑制剂在血管壁的失衡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另外, 国外有学者在心衰治疗监测中研究发现, CysC随治疗进程逐渐升高。
总之, 由于CysC特定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使其在肾功能及其它疾病监测方面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于某些疾病发生的预测和诊断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其应用前景广阔。
摘要: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近年来, 对早期肾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展迅速。肾小球滤过率 (GFR) 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常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指标。目前, 通常使用内源性血液物质如尿素氮 (BUN) 、肌酐 (CR) 、尿酸 (UA) 和相对分子质量低的蛋白质, 如β2微球蛋白 (β2-MG) 、a1微球蛋白 (a1-MG) 、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等。上述指标在临床已经广泛应用, 但存在诸多不足。近年来, 一种新的指标胱抑素C (CystatinC, CysC) 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近日, 我院拟开展该检测项目, 因些对其目前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
参考文献
[1]Grubb A.Diagnostic value of analysis of cystatin C andpro-tein HC in biological fluids[J].Clin Nephrol, 1992, 38 (1) :20-27.
[2]Menon V, Shlipak MG, Wang X, Coresh J, Greene T, Ste-vens L, Kusek JW, Beck GJ, Collins AJ, Levey AS, Sar-nak MJ.Cystatin C as a risk factor for outcomes in chronickidney disease.Ann Intern Med 2007;147:19–27.
[3]Mojiminiyi OA, Abdella N, Grorge S.Evaluation of se-rumCyatatin C and chromogranin A as markers of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diabetes mellitus[J].Scand JClin Lab Invest, 2000, 60 (6) :483-489.
[4]Chew J.S, Saleem, M, Florkoski, C, et al, EstimatingRenal Function in Oncology Patients using Cystatin C-based Equations.Clinical Oncology (2009) 21:425-428.
[5]NotoD, CefaluAB, BarbagalloCM, et a1.CystatinClev-els are decreased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Effect ofcysatin C G73A gene polymorphism on plasma leve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5, 101:213.
[6]董巧玲, 刘俊.血清Cystatin C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变化.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6.
[7]Lassus J, Harjola VP, Sund R, Siirila-Waris K, Melin J, Peuhkurinen K, Pulkki K, Nieminen MS.Prognostic valueof cystatin C in acute heart failure in relation to other mark-ers of renal function and NT-proBNP.Eur Heart J 2007;28:1841-1847.
[8]Djousse L, Kurth T, Gaziano JM.Cystatin C and risk ofheart failure in the Physicians’Health Study (PHS) .AmHeart J 2008;155:82–86.
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价值 篇8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很多采用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研究报道。Cys 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为半胱氨酸酶抑制剂(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CPIs)家族的成员之一,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Cys 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已有研究证实Cys C是目前已知最敏感的肾小球损伤的标志物之一,其血清浓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高度相关,能够准确反映人体GFR的变化。本文通过保定市中医院/市糖尿病医院糖尿病科观察200例糖尿病患者的Cys C水平,探讨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4年6月~2010年6月的200名门诊或住院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103例,女性97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5.2±11.3)岁;均无严重心肝疾病和癌症,无激素应用史,无尿路感染及发热。做24 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检查,分为两组:A组,单纯糖尿病组,UAER<20μg/min;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20~200μg/min。其中A组109人,男性59人,女性50人;B组91人,男性47人,女性44人。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测定指标
尿液24 h完成收集,放射免疫法检测UAER,根据UAER结果分为A和B两组。两组同时检测血清Cys C、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Sur)。空腹12 h后清晨(收集24 h尿液后)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液标本,室温放置30 min后,3 000r/min离心5 min,室温下4 h内检测完毕。
1.2.2 仪器和试剂
Cys C测定:实验仪器为德国欧宝NSA-400自动生化分析仪,Cys C检测试剂购自北京利得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按说明书设置参数,6点定标。Sur和Scr测定:试剂均购自贝克曼库尔特试验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按规定各项目定标通过,质控均符合要求。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为柏定生物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Cys C、Scr、Sur和UAER的检测结果见附表。其结果显示,Cys C与Scr和Sur呈正相关,在DN早期Scr和Sur正常时即可发现Cys C升高(P<0.05)。
3 讨论
早期DN起病隐匿,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不易诊断。临床上反映GFR以及常用于诊断早期DN的指标———Ccr和Scr都有些不足之处:如Ccr易受性别、年龄、炎症反应、肌肉含量和体重的影响,Scr易受肌酐产生、肾小管分泌、肾外排泄、血糖、酮体和血浆蛋白等的影响,从而导致测定的结果不准确。当患者进展为持续性蛋白尿时,临床已无法有效逆转,而早期DN经临床积极干预可减缓肾衰的发生,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既简单又能准确地反映GFR的指标,这对于D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
GF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评估GFR的“金指标”即菊粉清除试验操作不便,临床难以开展[3],目前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测以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检测为主。血清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由于分子量小,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原尿,其中约50%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当肾功能发生改变时,尿素氮浓度将发生变化。血清尿素氮首先被作为肾功能的评价指标,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到正常值的40%以前,尿素氮浓度升高缓慢,并且其血清浓度与外源性(蛋白质摄入量)及内源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和胃肠出血等)尿素负荷的大小有关;更重要的是肾小管对尿素氮有明显的被动重吸收,因此尿素氮不符合GFR内源性标志物的要求,其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但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差。血清肌酐基本符合内源性GFR标志物的要求,目前国内外仍用血清肌酐作为临床常规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肾小管少量分泌,并受性别、肌肉量、身体活动和炎性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在肾小球受损的早期或轻度受损时,由于肾脏的强大储备能力,Scr可以不发生改变,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50%时,Scr仍可以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正常的1/3时,Scr才明显升高,因此,Scr也不能作为肾小球早期损害的检测指标[4]。可见Scr和Sur对早期轻度的肾功能损伤都缺乏足够的灵敏度。
Cys C为CPIs中的一员,能在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内以恒定的速度、持续地转录与表达,无组织学特异性,在体内以恒定速度产生,并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而在尿液中含量最低。它不受年龄、性别、体重、肌肉量和急性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炎症状态下,其产生也不会改变[5]。它分子量小,生理条件下带正电荷,可自由从肾小管滤过,完全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降解,不重新回到血液中;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也不分泌Cys C至管腔内。肾脏是清除循环中的Cys C的唯一器官,因此Cys C的浓度与GFR有明显的负相关。
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发现,Cys C与Scr和Sur呈正相关,可准确地反映出肾功能的变化;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即肾脏损伤不明显时,肾脏具备强大的代偿能力,Scr和Sur表现为正常水平,而这时如果姑息治疗会错过最佳时机。Cys C的检测准确和方便,不易受外界影响,且较肌酐更为敏感和早期,能较早地反映肾功能变化,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Cys C在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具有理想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而且方法简便,可以作为反映GFR的新指标。
参考文献
[1]ZIYA DEH FN,SHARMA K.Overview:combating diabeticnephropathy[J].J Am Soc Nephro,2003,14:1355.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97.[2]YE RG,LU ZY.Internal Medicine[M].6th ed.Beijing:People’sMedical Pulishing House,2005:797.Chinese
[3]王军,方一卿,张迎华,等.测定血清胱抑素C对评估肾功能的意义[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4,4:275-276.[3]WANG J,FANG YQ,ZHANG,et al.Determination bloodserum bladder Cys C to appraises the kidney function the sig-nificance[J].Clin Nephrol,2004,4:275-276.Chinese
[4]巩继勇,胡剑.DN患者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J].浙江实用医学,2007,12(1):3.[4]GONG JY,HU J.The DN patient examines blood serum bladderchalone C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J].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2007,12(1):3.Chinese
胱抑素C测定 篇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胱抑素C(Cys 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
方法: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入选研究组和对照组。测定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血清Cys C及hs-CRP水平。
结果: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MI、HbA1c、血脂、血压、Cys C、hsCRP及IMT明显升高,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IMT与Cys C、hs-CRP、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P<0.01)。以IMT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仅LDL-c、Cys C、hs-CRP进入回归方程(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 C、hs-CRP的升高可能与颈动脉IMT增厚有关。
2型糖尿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引起严重不良后果。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作为一种新型的反映早期肾功能受损的评估指标,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而新近的研究则发现,胱抑素C还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是一种无创而有效的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目前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IMT以及血清Cys 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Cys C、hs-CRP等指标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预测价值。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平均年龄35-70岁,其中男40例、女38例,均符合1999年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mg。所有受试者均无糖尿病酮症、高血糖高渗状态、肝肾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妊娠、感染性疾病等。另设健康对照组38例,平均年龄35-68岁,其中男20例、女18例,均为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健康体检者。
2、研究方法
(1)体重指数及血压的检测 所有受试者检测身高、体重,计算BMI,均于入院后在清晨安静平卧、空腹状态下连续测定3天血压,分别取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2)生化指标测定 所有受试者禁食10小时以上,抽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AEROSET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RIMUS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Cys 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白蛋白水平。
(3)颈动脉IMT检测 受检者平卧头侧位,充分暴露颈动脉。分别在左右两侧的颈动脉球部近端lcm颈总动脉段处、颈动脉分叉部、以及颈内动脉起始lcm处才测量内膜中层厚度,取上述6个部位的IMT平均值作为最终的IMT值。
(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 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年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胱抑素C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详见表1。
2、相关性分析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IMT与Cys C(r=0.406,P=0.00)、hs-CRP(r=0.324,P=0.004)、LDL-c(r=0.417,P=0.000)呈正相关,与HDL-c(r=-0.312, P=0.005)呈负相关;与BMI、HbA1c、TG、Tc、SBP、DBP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以IMT为应变量, BMI、HbA1c、TG、Tc、LDL-c、HDL-c、SBP、DBP、Cys C、hs-CRP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依次为LDL-c、Cys C、hs-CRP。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09(P=0.003)、0.272(P=0.009)、0.233(P=0.021)。
三、讨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其常见并发症,其病理基础为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而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脂质沉积等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既往受制于检测手段的复杂性,早期诊断很不容易。研究发现,IMT可反映亚临床动脉硬化,而且具有无创、价廉、可重复测量以及无辐射等优点,通过检测颈动脉IMT还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低水平的炎症反应,而动脉硬化过程亦有炎症反应参与其中。CRP是肝脏产生的一种急性期蛋白,它是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研究发现CRP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而且sICAM-1、hs-CRP可能与颈动脉IMT增厚有关。本研究同样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及血清hs-CRP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证实糖尿病患者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炎症反应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
nlc202309012103
Cys 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组织蛋白酶活性而发挥作用,它是由1 2 2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3kDa,能在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内以恒定的速度持续地转录与表达,而且在血液中的半衰期长达2小时[。研究发现,Cys C用来评估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受损比传统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它能有效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新近的研究发现,Cys C还可能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体内,血清Cys C水平较无冠心病者有明显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肾脏病变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子之一,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与大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体内Cys C水平升高可能为肾脏病变所致。那么在剔除了肾脏病变的影响之后,Cys C是否仍然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呢?
本研究中,所有入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无临床肾脏病变(血清尿素氮、肌酐均正常,并且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30mg),这些糖尿病患者血清Cys C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Cys C水平的升高与临床肾脏病变的不同步性。是否Cys C水平升高发生在临床肾脏损害之前?Cys C水平升高与肾脏损害是否存在时效关系?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关性分析显示,在2型糖尿病组中,颈动脉IMT与Cys C、hs-CRP、LDL-c等呈正相关。以颈动脉IMT为应变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LDL-c、Cys C、hs-CRP是颈动脉IMT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更易发生大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程度与血清Cys C水平相关,而且这种相关性是独立于肾脏病变之外的。
另外,Arpegard等[10]研究发现,在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体内血清Cys 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与炎症标记物如白介素6(IL-6)、CRP等存在正相关。本研究也发现,在排除肾脏病变的影响之后,颈动脉IMT与Cys C、hs-CRP之间仍然存在正相关。因此我们推测,在无临床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体内Cys C水平升高可能与动脉硬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通过联合检测颈动脉IMT、血清Cys C、hs-CRP水平有助于更及时、准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的风险。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参阅资料:
卢曙芳,沈建国,朱麒钱等:《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载《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第22期
胱抑素C与脑血管性疾病的关系 篇10
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属于第二超家族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全部来源于有核细胞;其氨基酸序列在1981年被确定,相对分子质量为13KB,由120个氨基酸组成[1]。胱抑素C基因属于管家基因,意味着胱抑素C可以在人体内稳定的表达;在生理条件下,胱抑素C的重要功能是抑制内源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是目前发现的对组织蛋白酶B抑制作用最强的抑制物。大规模人群调查显示血浆胱抑素C浓度肾小球滤过率有关系,主要反应肾功能状态[2]。
2 人类胱抑素C浓度水平
人体中胱抑素C的发布是不一致的。在健康成人各种体液中胱抑素的浓度如下(单位:mg/L):血浆0.57~1.79,脑脊液3.2~12.5,尿液0.033~0.29,唾液0.36~4.8,精浆41.2~61.8,羊水0.8~1.4[3]。研究表明,从1~50岁的人群,其血浆胱抑素浓度保持恒定。出生后血浆胱抑素浓度较高,甚至可以高达2.8mg/L,但是随着肾脏功能的成熟,胱抑素的浓度迅速的下降;1岁之后胱抑素浓度稳定在(0.72±0.12)mg/L;一直到50岁左右,50岁以上人群血浆胱抑素浓度明显升高[4]。
3 胱抑素C和脑血管性疾病的关系
胱抑素C与脑卒中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胱抑素C不仅与肾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而且与同型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等相互作用,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
3.1 胱抑素C与脑出血的关系
遗传性淀粉样变性脑出血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Ghiso J等人在1986年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法把淀粉样蛋白和胱抑素C区分开来;进步的分析证实淀粉样蛋白较胱抑素C少了10个氨基酸残基,并且在第58位上有一个氨基酸残基取代[5];一半有这样突变的人在年轻时就发生致命性的脑出血[6]。吕家高等人研究证实胱抑素C是脑出血的一个危险因素;文章指出脑出血组患者血浆胱抑素C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分层研究后发现血浆胱抑素C水平和脑出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7];遗传性淀粉样变性脑出血和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机理不完全一致。前者是因为变异的胱抑素C蛋白沉积在血管壁上并对血管造成损伤。免疫组化证实,病变血管的平滑肌细胞结构破坏,纤维胶原减少,淀粉样物质、Ⅳ型胶原和层蛋白堆积,造成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壁对血流和压力变化的反应能力变弱;最后血管壁局部断裂,形成微动脉瘤、纤维素样坏死,从而导致脑出血[8]。高血压性脑出血可能是因为胱抑素C分泌失衡所致;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各种损伤因素的作用下,首先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继而平滑肌细胞发生增殖、迁移等改变,血管开始重构;最后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者动脉瘤;这个过程会涉及到组织蛋白的降解与合成,必然会有组织蛋白酶的活跃表达,但是作为组织蛋白酶抑制物胱抑素C的下调加速了这个过程。总之,对于淀粉样变性的遗传性脑出血变异的胱抑素C是一个始动因素,而对于后者则是组织蛋白酶和胱抑素C之间的一种失衡。
3.2 胱抑素C脑梗塞有密切的关系
Stephen L等人证实胱抑素C和亚临床脑梗塞有密切的关系,在校正了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后这种关系仍然存在;是亚临床脑梗死的强有力的预测指标[9];Li Ni等人在研究了199名脑梗塞患者和894名对照之后,发现脑梗塞组患者的血浆胱抑素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血浆胱抑素C的水平和脑梗塞密切相关[10];胱抑素C和脑梗塞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系;第一,胱抑素C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实质上就是血管重构,胱抑素C在这个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最先各种损伤性刺激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组织蛋白酶,使这类具有促弹性组织离解特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动脉损伤处过度表达。然而在动脉粥样硬化处具有抗衡组织蛋白酶作用的胱抑素C表达则严重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加速[11]。第二、胱抑素C对血管壁有直接的毒性损伤作用[10]。总之胱抑素C在多个环节参与了血管的损伤,并最终成为预测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预测因子。
4 展望
胱抑素C作为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参与了心血管系统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可能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中成为诊断与检测的分子指标。当然,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其作用的确切机制。
摘要:胱抑素C作为一种低分子蛋白质,主要用来评价肾脏功能;但是目前的研究发现其与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胱抑素C,脑梗塞,脑出血
参考文献
[1]Grubb A,H Lofberg.Human gamma-trace,a basic microprotein:amino acid sequence and presence in the adenohypophysis[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2,79(9):3024~3027.
[2]Dharnidharka V R,C.Kwon,G Stevens Serum.cystatin C is supe-rior to serum creatinine as a marker of kidney function:a meta-analysis[J].Am J Kidney Dis,2002,40(2):221~226.
[3]FillerG.Cystatin C as a marker of GFR--history,ind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J].Clin Biochem,2005,38(1):1~8.
[4]Randers E.Reference interval for serum cystatin C in children[J].Clin Chem,1999,45(10):1856~1858.
[5]Ghiso J,B.Pons-Estel,B Frangione.Hereditary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the amyloid fibrils contain a protein which is a variant of cystatin C,an inhibitor of lysosomal cysteine protease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86,136(2):548~554.
[6]Levy E.Stroke in Icelandic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amyloid angiopa-thy is related to a mutation in the cystatin C gene,an inhibitor of cysteine proteases[J].J Exp Med,1989,169(5):1771~1778.
[7]吕家高.血浆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与脑出血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9).
[8]TianJ.Relationships in Alzheimer's disease between the extent of Abeta deposition in cerebral blood vessel walls,as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and the amount of cerebro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collagen[J].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2006,32(3):332~340.
[9]Seliger.Cystatin C and subclinical brain infarction[J].J Am Soc Nephrol,2005,16(12):3721~3727.
[10]Ni L.Cystatin C,associated with hemorrhagic and ischemic stroke,is a strong predictor of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in Chinese[J].Stroke,2007,38(12):3287~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