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框架

2024-05-17

驱动框架(精选4篇)

驱动框架 篇1

0 引言

支架搬运车是用于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整体下井、整体搬家、倒面作业的一种新型特种车辆, 其结构形式主要有框架式和铲板式两种, 铲板式支架搬运车行走液压系统主要采用液力驱动, 框架式支架搬运车采用静液压驱动系统, 静液压驱动系统又分为高速和低速方案[1]。

1 高速方案设计

静液压驱动系统主要由泵和马达组成, 根据选用马达的转速和扭矩, 静液压驱动又可分为高速和低速方案, 高速方案采用高速小扭矩马达, 低速方案采用低速大扭矩马达[2]。

高速方案采用DA控制变量泵和HA控制变量马达, DA液压控制与驱动转速有关[3], 由DA控制阀通过一个三位四通方向阀作用在液压泵的变量油缸上, 由此斜盘与泵的排量可无级调节, 驱动转速升高, 控制压力增大, 泵的排量增大。HA控制是与高压有关的自动控制, 排量的设定值随工作压力的变化而自动控制, 此控制装置由工作油口A或B的工作压力来控制, 一旦达到控制其设定压力, 随工作压力升高, 则马达由最小排量向最大排量摆动。HA控制分为HA1和HA2控制, HA1控制压力几乎无增量, HA2控制压差为10 MPa。

如图1所示, 煤矿井下支架搬运车的液压驱动系统左右相互独立, 每一侧由液压泵1、先导控制阀2、先导控制阀3、凸轮4和马达5组成。液压泵给系统提供高压油, 马达由高压油推动旋转输出动力, 带动车轮转动, 先导控制阀1控制车辆的前进和后退, 先导控制阀2供给先导控制阀1压力控制油, 凸轮控制先导控制阀2上顶杆的位移, 顶杆位移决定了先导控制阀2输出的压力。

2 低速方案设计

低速方案采用DA控制变量泵和两级变量马达, 低速马达变量控制依靠切换马达全排量工作和半排量工作的操作手柄来实现, 加上切换两马达工作和四个马达工作的操作手柄, 车辆可以实现四个档位行走驱动方式。

1.液压泵2.先导控制阀 (1) 3.先导控制阀 (2) 4.凸轮5.液压马达

如图2所示, 支架搬运车的液压驱动系统左右相互独立, 每一侧由液压泵1、换向阀2、冲洗阀3和马达4组成。液压泵给系统提供高压油, 马达由高压油推动旋转输出动力, 带动车轮转动, 换向阀2控制马达的全排量和半排量切换, 与控制二/四驱的换向阀一起组合可实现四个档位行走驱动方式。

3 两种方案对比分析

(1) 高速方案配置高速小扭矩马达和减速机后, 可以组成不同等效排量的驱动装置, 具有转动惯量小和工作扭矩小易于制动的特点, 并且扩大了液压马达的工作能力和范围;

1.液压泵2.高低速控制阀3.冲洗阀4.低速马达

(2) 高速方案采用的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可以连续变量, 对车辆负荷压力进行无级调节, 因而可以达到无级调速, 而低速方案采用的低速大扭矩马达是有级变量;

(3) 低速马达价格贵, 并且容易损坏 (从现场调研所得) , 在性价比上高速马达远远低于低速马达;

(4) 采用高速方案液压系统效率较高, 效率为80%左右, 低速方案系统效率为75%左右[4]。

4 支架搬运车静液压驱动系统设计关键问题

(1) 支架搬运车行走液压驱动系统左右两侧相互独立, 车辆转向时如何实现差速控制, 达到车辆左右两侧车轮同步平稳转向, 且转向半径小的目的;

(2) 支架搬运车是用于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整体下井、整体搬家、倒面作业的一种新型特种车辆, 矿井下地面潮湿和铺有煤渣, 在这种情况下, 支架搬运车会因为路面附着力减小而出现车辆甩尾、打滑等现象, 解决车辆打滑问题对于提升车辆整机性能、提高车辆作业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 矿井下巷道坡度大, 如何控制车辆在大坡上的行走速度是很关键的问题, 保证车辆平稳下坡。

5 结语

通过对支架搬运车行走液压系统高速和低速方案对比分析, 得出高速方案在无级调速能力、工作可靠性、制动性、驱动能力、等效排量范围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点, 易于推广和使用, 并且根据支架搬运车的使用工况与现场调研情况总结了设计支架搬运车行走液压驱动系统的三个关键问题, 为支架搬运车静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介绍了框架式支架搬运车行走液压系统的两种方案, 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对两种静液压驱动系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为支架搬运车静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支架搬运车,行走液压驱动系统,高速方案,低速方案

参考文献

[1]柳玉龙.液压传动在支架搬运车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 2010 (7) :177-179.

[2]姚怀新.工程机械底盘及其液压传动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3]安光明.框架式支架搬运车的闭式回路静液压传动系统探讨[J].煤矿机械, 2010 (12) :128-129.

[4]安四元.框架式支架搬运车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与诊断[J].煤矿机械, 2012 (08) :128-129.

驱动框架 篇2

1 Java框架技术课程教学现况

Java EE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日趋成熟,已经成为最佳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之一[2]。JavaEE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多,既包括Sevlet、Jsp等Java Web基础知识,也包括Struts、EJB等框架技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但是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往往只包含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Java Web基础这两个阶段的内容,而技术更新非常快速的更深层次的框架技术课程却少有涉及,更鲜有列为单独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这方面的教学在专业的培训机构中却受到重视,因为社会上的JavaEE工程师的使用最多的还是框架技术。像Java框架技术这样子的课程在高校中属于新兴的课程,以前没有多少教学经验可供借鉴,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授软件专业培养,效果不好[3]。各个高校对这门课程的研究在不断的进行当中,目前陆续有一些教学成果出来,如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Java EE框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的《<轻量级Java EE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等。我们学院开设这门课程的时间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是三年的时间,经过艰难的摸索实践和总结,我们在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项目驱动教学法

Java框架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大大强于理论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往往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听为辅,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缺乏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完成老师给定的项目任务中,在探究完成项目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又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创新性、主动性,更容易掌握各项知识[4]。“项目驱动教学法”特别适合像Java框架技术这种专业技能类的课程。

3 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具备良好的Java面向对象、Java Web应用编程基础、数据库原理等基础知识。MVC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公认的一种良好的软件设计模式,SSH这三个框架中,Struts2和Spring都实现了MVC设计模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往往更偏爱使用Struts2框架作为MVC的承载者,把Hibernate作为数据库的操作者,把Spring作为程序的托管者。使用了SSH三大框架的程序结构上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Action层、Service层和DAO层,分别实现与用户交互、数据逻辑处理及数据库操作。根据学生的基础以及三个框架和三个层次在程序中的作用,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3.1 Struts2

Struts2作为程序MVC设计模式的承载者,同时负责与用户界面的交互,在程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学习的掌握的内容非常多,是教学的重点。Struts2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Struts2的MVC思想。主要介绍Struts2的工作流程及在MyEclipse中的配置,重点介绍手工给Java Web工程添加Struts2的支持。

2)Strust2的核心配置文件Struts2.xml的详细解释。内容包括等子标签的详解,其中的难点是子标签中使用通配符及子标签中页面的跳转方式。

3)Struts2的输入校验及国际化。输入校验包括使用validate()函数和validation校验框架两种方法,国际化包括如何建立资源文件及如何访问,其中的难点是如何使用别名区别不同的请求对应不同的校验方式以及中文国际化资源文件的编码的问题。

4)Struts2的拦截器及类型转换器。内容包括拦截器的工作原理、创建及引用方式,类型转换器的三种建立方式及其配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继承特定的类或者实现特定的接口。

5)Struts2的标签库。内容包括有数据标签、控制标签和表单标签,其中的难点是ognl表达式。

6)Struts2的文件上传、下载及其他应用。这部分内容包括单个文件上传、多个文件上传、Struts2对Ajax的支持等。其中的难点是如何控制上传文件的大小及类型。

3.2 Hibernate

Hibernate在程序中专注于数据库的操作,目标是让程序员从繁重的数据库操作中解放出来。其包含的内容并不太多,且对一般的应用并不需要了解太深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象关系映射(Object/Relation Mapping,ORM)思想、标准查询接口Criteria以及HQL。对一个已经熟悉使用传统的SQL语言来操纵数据库的人来说,要马上接受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查询数据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Hibernate的配置。包括核心配置文件Hibernate.cfg.xml、数据表映射文件XXX.hnm.xml和数据表的PO类。其中的难点是一对多关系的映射。

3)Session的使用。Session是Hibernate持久化操作的基础,提供了众多持久化的方法,如save、update和delete等操作。其中的难点是持久化对象的状态转换及事务的处理。

3.3 Spring

之所以把Spring称为程序的托管者,是因为程序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调用由Spring来决定,而且Spring还可以托管其它的一些工作,如整个程序的异常处理等。Sprign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Spring的控制反转(Inversion of Control,Ioc)思想及其应用。控制反转又称为依赖注入,是Spring的核心机制,但理解起来并不容易。通过使用Ioc机制来实现不同类之间的相互调用会使得程序的耦合程序大大降低,方便日后升级维护。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2)Spring的面向切面编程(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AOP)思想及其应用。AOP专门用于处理系统中分布于各个模块(不同方法)中的交叉注点问题,在Java EE应用中,常常通过AOP来处理一些具有横切性质的系统级服务,如事务管理、安全检查等,AOP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用的解决方案[5]。其中最常用的是利用AOP思想进行系统的事务管理,减少数据库操作的代码量,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如果课时安排比较充裕的话,还可以讲解其它常用的框架,如支持Ajax的DWR框架,支持Web Service的Xfire框架等。

4 教学的实施

4.1 项目驱动法中项目的选择

“项目驱动法”中项目的选取是关键,选择一个好的项目既能启发式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学生的迟到和旷课现象比较严重,靠传统的点名考勤方式效果不佳,而且容易使学生反感,主要原因是考勤结果不能即时公布,接受同学们的监督。如果有一个考勤系统能在考勤的同时把累计结果公示出来,可以给违反纪律的学生一种督促,也可以给表现好的学生一种鼓舞。我们使用本门课程即将学习的SSH三大轻量级框架技术实现一个达到以上效果的考勤系统,作为课程的实践项目。在第一次上课时把项目展示给学生,并在平时课堂上使用。授课过程中以此项目引导学生学习,把需要掌握的技术具体应用在这个项目中,达到一种学以致用的效果。当知识点讲完以后,整个项目就可以投入运行

4.2 授课计划

选取了具体的项目后,如何把教学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结合到项目中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设计的问题。既要考虑知识点的全面,又要统筹课时安排,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兼顾项目的实现。在我们的培养计划中,这门课的教学安排是28个学时,我们每个课时的授课计划如表1所示。

由于课时较少,内容较多,要求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动手能力较强,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最好的内容讲解和演示给学生。

5 结束语

根据我们提出的Java四阶段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属于第三阶段开源框架技术,所讲授的内容也是学生就业后在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因此,这门课程在Java四阶段教学理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逐步确立了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法。选取了以考勤系统作为实战项目之后,教学质量大大提升。这种通过与学生有紧密联系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学习纪律起到一种督促作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后学生的迟到旷课现象比没有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减少90%以上。

良好的教学实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基础和表现受到来自软件企业的培训教师的赞许,有效地缩短了学生能力与企业具体的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这几年,我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事Java开发工作的人数逐届递增,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骨干。今年刚刚毕业的2008级的某位同学,已经在任职公司的Java开发小组担任组长。2010届毕业生中有5人进入了广州某知名软件公司从事Java开发工作,因工作表现突出,该公司这两年每年都给我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岗位。在刚结束的学期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框架技术课程已经成为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最为认可和

参考文献

[1]许庆炜,徐兆佳,杨莉.软件工程专业Java教学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2(1):28-30.

[2]郑阿奇.Java EE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401.

[3]周运.Java EE框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2(2):99-102.

[4]曹林.论项目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2(4):47-48.

驱动框架 篇3

近年来,我国掀起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主要表现特征的创新型国家体系优化和建设的浪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事实上,熊彼特最早提出了“创新”,而“自主创新”则是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而提出的组合名词。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一次强调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万君康等提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其通过对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运用,在研究开发、产业化应用和市场运作三个关键环节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1]。曹洪军等从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2]。毕克新等利用VIKOR法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并从强化内外部环境、进行技术与市场预测、开展技术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等方面提出对策[3]。

自主创新不等于自我创新,应该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模式,诸如顾客这样的外部主体也同样可以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之一。事实上,早在1994年Cermak等的实证研究就表明,借助顾客资源对于实现企业产品创新具有重要价值,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已经被证实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4]。Pahalad and Ramaswamy提出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新思路必然有来自顾客的努力,完全可以将顾客在新产品开发中的角色定位由被动的产品接受者转换为积极的协同创造者[5]。Fortuin和Omta以科技型企业为调研对象,提出顾客参与企业创新活动提升了研发绩效,保持良好的顾客关系可以实现企业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与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的平衡发展[6]。何国正和陈荣秋的研究支出顾客参与能使企业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加快企业产品创新的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7]。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顾客中心时代已然到来,顾客参与的重要性将会体现地淋漓尽致,其成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会接受学术界和实业界的进一步验证。

然而,文献检索的结果发现关于顾客参与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文献还较为零散,尤其涉及到两者之间的具体影响机制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本文拟以我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顾客参与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两个构念,在合理选取测量变量的基础上,建立关于二者的研究假设模型,进一步深入探索顾客参与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可以强化顾客参与理论,自主创新理论以及它们在企业自主创新领域的应用;在应用层面上,有助于引导企业正确认识到顾客参与的重要性,转换传统思维,为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乃至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1 文献综述

傅家骥认为自主创新就是想方设法紧握创新的主动权,凭借自身能力完成创新目标,确保掌握核心技术、享有自主知识产权[8]。余江和方新把“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创新主体独立进行产品或工艺研发,继而面向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全新产品的能力[9]。温瑞珺等认为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价值实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构成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10]。支辉等从企业创新能力、其他网络创新主体的能力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11]。而李随成和姜银浩则指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从交互学习能力、资源集成能力、创新核心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等方面进行界定和测量[12]。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多数学者都是从创新系统的层面来划分自主创新能力的各个维度,极少出现别具一格而又切实可行的其他划分方式。因此,为了区别于上述学者们的研究,本文借鉴20世纪80年代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学者关于渐进式创新、根本性创新、技术系统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改变这四种创新类型,结合我国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将其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划分为两个维度:(1)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指企业通过对现有产品或工艺的改进而引起的自身创新能力连续的提升,更多地表现为局部性的改良能力,是一种低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2)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也称激进性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指基于突破性技术的、非连续性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引起产品主要指标发生质的飞跃,或者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使得市场规则、竞争态势甚至整个产业发生重大变革[13]。

基于类似对顾客新角色定位的肯定,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Ritter和Walter将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定义为顾客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所提供的个人资源或付出的实际行动的程度,主要衡量其为产品创新贡献的自身智慧与能力的多少[14]。Kaulio认为顾客参与有2个主要衡量维度:其一是从顾客创意产生、概念设计、产品研发等直至新产品投放市场这一系列过程中的具体参与点的多少;其二在新产品开发某一具体程序中顾客的知识和能力等的投入情况[15]。Desouza等的研究表明顾客参与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意、概念设计、商业分析、产品开发和商业化这五个关键阶段[16]。综合考虑以上观点,本文决定引用姚山季和王永贵的研究成果[17],根据顾客参与的程度将其维度确定为:(1)信息分享,即顾客将自身的产品诉求、个性需求等反馈给企业,与之进行必要的沟通,但是并不深入到产品创新活动中;(2)合作开发,即顾客作为新产品开发团队的成员,同企业的研发人员共同开发新产品,二者之间时刻保持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3)顾客创新,即打破传统产品创新模式,由顾客担任产品开发的主体,而企业只是顾客开发资源的提供者和协助者。

事实上,顾客参与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顾客参与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演变成为一个团队之间联合解决问题的新模式,顾客和企业原有的研发人员之间会不断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等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减少“信息粘性”,这必然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但是,以往的研究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维度划分还没有涉及到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和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这样的尝试。因此,在综合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从理论上重点讨论顾客信息分享、合作开发、顾客创新、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具体影响关系。

2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2.1信息分享与合作开发

Chang等学者的研究表明顾客参与是产品创新的关键[18],企业能否及时、准确地从顾客处获得信息是影响产品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当顾客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时,他们已经突破被动的产品接受者这一传统定位,摇身一变成为创新团队的重要一员。此时顾客掌握的诸如需求、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不再是单方面地反馈给企业,而是直接在企业和其自身之间来回传递,这种畅通无阻的信息传递方式对创新活动大有裨益的。一方面,面对面地沟通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增加信息交换的频率,降低“信息粘性”。另一方面,顾客作为创新团队的成员,其在与企业原有研发人员的合作中必然产生一定的情感互动,也会对这个团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以及顺利完成产品创新的使命感,这对充分调动他们信息分享的积极性,挖掘更多潜在的顾客信息资源十分关键。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信息分享对合作开发有正向推动作用。

2.2 信息分享与顾客创新

Nambisan等指出顾客通过自身的创新活动可以增加其对新产品的控制权,以获得满意的高定制化产品,这是顾客创新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19]。顾客普遍存在追求独特、新颖和复杂化体验的心理,积极参与到企业产品创新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一独特性需求。企业不能替代顾客对产品价值的感知,因为只有顾客才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对于可以迎合自身需要的产品有着强烈的期许,这是激发他们参与企业创新的不竭动力。当然,顾客也具备自己独立创新的优势和能力,他们日复一日地亲身体验着某一产品,对于该产品的优劣好坏、以及与竞争产品的比较,他们甚至比制造企业自己还要清楚。因此,只要企业能够大开方便之门,尽心尽力地为顾客提供必要的产品研发资源和必要的技术指导,顾客创新必然可以有所收获。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信息分享对顾客创新有正向推动作用。

2.3 合作开发与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

顾客同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有利于弥补各自的弱势,完成顾客需求信息和企业专业技术知识的完美结合。这样一来,新产品开发活动就会变成一个联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使得新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产品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也能够达到潜在顾客的心理预期。同时,合作开发过程中的新思想或者新创意经过逐步积累和反复实践,必然会引起产品性能或指标的逐步改善,企业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显著提升[19]。此外,合作开发过程是企业掌握顾客需求、学习顾客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即是企业能力培养、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合作开发对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有正向推动作用。

2.4 顾客创新与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

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领导者缺乏创新性思维。他们的发展观念还是过于保守,认为创新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创新的风险成本难以估计,因此他们的创新步伐总是止步不前,而他们的这一思想也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员工的开拓性创新思维的发展,也就制约了整个企业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但是,Kristensson等学者的研究发现,某些顾客在合作开发过程中,可以产生比专业开发人员更具创造力的想法[20]。这些顾客在产品创新方面具有极强的创造潜力,再加上他们没有受到企业保守创新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创新热情是空前高涨的。因而由顾客独立完成创新活动会给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极有利于新思想的产生,以及企业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顾客创新对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有正向推动作用。

2.5 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与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

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某个时点的创新成效并不显著,只能带来部分改良型变化,但它隐藏着巨大的累积性潜能,即当局部的小创新和适度改良持续改善着企业的技术状态,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颠覆性的大创新,形成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这就是所谓的“量变引起质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的连续改进效益是企业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的重要基础[21],企业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完全可以带动其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的“横空出世”。谷歌眼镜就是一款具有突破性创新意义的可穿戴技术产品,它是研发者在当前拍照、导航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出不同于传统眼镜的全新产品。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对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有正向推动作用。

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和假设分析,本文构建了如图1所示概念模型。

3 结论与局限

在回顾和总结顾客参与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二者之间极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通过确定信息分享、合作开发和顾客创新这三个顾客参与维度,提出假设1和假设2。同时,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划分为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和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这两个维度,提出假设3、假设4与假设5。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构建出了概念模型。总之,在理论意义上,本文不仅强化了顾客参与理论、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和相关维度界定,而且为以后二者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合理可靠的理论模型,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实践意义上,一方面,本文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以及自主创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重视顾客的角色变化,将顾客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充分挖掘顾客的潜在知识、技术诀窍和能力。另一方面,本文强调了技术性积累的重要性,突破性创新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依靠前期的技术积累产生渐进性的推动作用。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要敢于尝试,勇于挑战,从不断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以局部性的改良和提升为基石,最终实现技术突破和变革。

但是,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文只是对顾客参与如何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和概念模型,未能采用实证方法就具体企业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以验证该概念模型的正确与否。其次,本文没有考虑诸如产业环境等控制变量,或者知识转移效果等中介变量对该机制的影响,未来可以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摘要: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顾客参与企业产品开发问题日益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同时在我国经济转型这一特殊时期,顾客参与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否有所帮助又是迫在眉睫的研究重点之一。文章在综述以往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顾客参与划分为信息分享、合作开发和顾客创新三个维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划分为渐进性自主创新能力和突破性自主创新能力两个维度,并提出相应的五个假设和概念模型,试图为揭示顾客参与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驱动框架 篇4

1 服务器系统模块

异步事件驱动框架可动态装载多种流媒体协议管理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和业务管理模块等,这样可屏蔽系统平台中网络操作细节,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上述模块还可被替换进行在线升级,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2 服务模块化管理

流媒体服务器由一个模块管理器及其所管理的模块组成,其模块如图2所示。

流媒体服务器启动时,SvcModuleManager对象就装载了相应内置的模块和文件信息管理的外置模块,模块都有ID和name来标识,从SvcModule_IF继承的模块受到了SvcModuleManager的控制,继承后的模块都引用计数且有相互依赖关系,也是通知所有引用此模块的其他模块,其引用计数加1。脱离控制时减1直到0为止,同时脱离所有引用此模块的其他模块,此模块才会真正被卸载。

3 异步事件驱动框架的系统设计

3.1 框架概述

由WorkEnv和TaskObj两对象组成流媒体服务器的异步事件驱动框架是为了满足高可扩展性、高网络I/O、高磁盘I/O而开发,也可简化线程同步与互斥带来的复杂性问题,其中前者是容器,后者则是此容器中的具体任务对象,如图3所示。

TaskObj在WorkEnv对象中注册事件后主要负责处理请求和检测事件,将检测到的事件交由各TaskObj对象进行处理,当WorkEnv检测到事件回调时说明保证了事件的互斥和同步,另外,用户具体的应用任务对象也可以从TaskObj中继承下来,同时重载TaskObj的一个或多个事件处理函数,实现具体的事件处理功能。

为充分利用多线程的处理能力,整个服务器系统可创建多个WorkEnv对象,不同的Taskobj之间可通过消息机制进行交互,将复杂的对象间交互简化成消息的发送和异步消息接收处理,同步互斥问题由WorkEnv对象处理,以达到负载均衡。另外,由于引入高网络I/O、高磁盘I/O和定时器等多种异步消息处理机制,Taskobj的事件消息处理不需要再去执行阻塞操作,使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得到保证。

3.2 异步事件注册与调用

WorkEnv对象中包括事件的注册与检测,但如果同时注册时需要使用多个框架,因此需要统一在同一框架下,而异步事件驱动框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首先寻找一个负载相对较轻的WorkEnv对象调用其EnterWorkEnv()函数并加入到其中,然后将具体的异步事件加入操作并调用Taskobj的handle_open()事件处理函数。处理过程中还可通过调用RegisterTimer()来完成定时执行的操作,调用handle_timeout()来处理定时时间的完成。

在异步事件中网络I/O主要设计有两种形式,一是检测状态:TaskObj对象通过调用RegisterSockEvent()函数来登记状态检测事件,包括可读、可写和有特殊的数据。二是网络操作完成检测:当读操作时Taskobj调用RegisterSockRecv()函数用来注册网络读事件,并可以指定缓冲区最小和最大数据量,当进行写操作时TaskObj对象调用访问RegisterSockSend()函数用来登记注册网络写操作,还可确定网络输入输出缓冲区和发送的数据大小,一旦数据发送完毕后再调用handle_sock_send()事件处理函数。

在异步事件中磁盘I/O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延迟,这种延迟会放缓线程的运行,也就是影响事件的及时回调访问和磁盘吞吐量,而如果采用异步事件方式来处理磁盘I/O,其效率将大大提升。当磁盘数据输出时可让TaskObj对象调用访问RegisterDiskRead()登记磁盘读事件,并说明文件读取的位置、数据量及存放的缓冲区,完成后WorkEnv对象回调TaskObj对象的handle_disk_read()事件处理函数。

在异步事件中用户自定义消息事件的设计也尤为重要,比如对象间可通过发送自定义消息进行通信,避免直接的函数调用,为了减少TaskObj对象间相互的依赖关系,可以将之解耦,这样也减少了并发访问带来的数据互斥和同步。而且通过自定义消息通信也使整个框架保持高度一致。另外,当TaskObj对象需要向另一TaskObj对象发送自定义消息时,前者对象调用WorkEnv中的SendMessage()函数发送消息,而后者对象会在所在的WorkEnv中回调handle_message()函数进行处理。因此用户自定义消息事件的接收不需要再事先向WorkEnv对象注册。TaskObj不再进行事件处理时需要通过访问LeaveWorkEnv()函数来显式退出WorkEnv对象,并释放与此TaskObj对象相关的内部资源。

4 异步事件驱动框架的实现

异步事件驱动框架中WorkEnv对象保存了所有由这些TaskObj所注册的事件信息。这些事件的检测由一个主线程来完成,而这主线程主要又是通过调用epoll()来检测网络事件,同时此主线程也负责所有事件的回调。并能够直接返回发生socket_fd事件,无需将所有socket_df事件传递到内核中进行遍历,避免了并发连接较多时遍历所有socket_fd检查带来的沉重开销。另外,定时器事件也可以通过epoll()调用的超时参数来完成,在没有其他事件提前触发,到了超时时间epoll()函数调用也会返回。

而异步磁盘I/O的请求和检测则由另外一个辅助线程来完成,由于磁盘I/O操作相对较慢,这样辅助线程执行中再转移到主线程中的分派会有些延迟,磁盘异步I/O中磁盘读写操作由io_submit()来提交,检测请求由调用io_getevents(来完成,即磁盘I/O的读写与检测是分开的,两者通过采用异步的方式在合适的时候通知主线程进行分派处理,使用磁盘异步I/O时的单线程还能够同时提交多个磁盘I/O访问请求,故可提高磁盘的I/O效率。

5 异步事件框架的应用

单个处理流程中,此框架被分解成不同的Taskobj对象和状态,而对于状态要分析状态转换关系以及在各个状态下所需要注册的不同事件和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样增强各个Taskobj对象的独占性,另外还可以将一些旧有系统的代码和一些会产生阻塞操作的调用加入到独占的只为对应TaskObj服务的WorkEnv中,当这些阻塞操作不会影响到其他Taskobj的响应时,其他Taskobj对象可以通过消息通信机制向Taskob发出操作请求,并异步等待Taskobj的应答消息。

6 结语

介绍了Linux下流媒体服务器的内部模块结构,并分析和解读了异步事件驱动框架的重要性,要想提升服务器的性能,异步事件驱动框架的设计必不可少,此框架下的流媒体服务器主要有如下特点:

(1)整个流媒体服务器具有较高的性能,充分利用网络和磁盘的最大读写和回调能力,支持更多的并发用户,瓶颈问题逐渐减少,线程之间没有相互阻塞,不存在线程相互等待的问题等。

(2)linux流媒体服务器具有良好的可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和独占性,可以通过增加各种模块,提升扩展支持,方便与其他系统对接。由于采取了模块化的设计,所以可以通过加载不同的业务模块来支持不同的业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全生,舒继武,毛希平,郑纬民.基于VLS系统的负载动态平衡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41.

[2]Robert Love.“Linux Kernel Development,Second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2005.

[3]ISMA 1.0.1:“Intermet Streaming Media Allinace Implemen-tation Specification.Version1.0.1”,2004.

[4]曾立安,凌力.基于Lniux的消息驱动Socket模型.计算机工程,2003,19.

上一篇:怎样诊治肾病综合征论文下一篇:私营企业劳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