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播科技(共11篇)
现代传播科技 篇1
实际上,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是永恒的存在状态。 多元化是一个有机的、运动的状态而不是僵死的状态。多元化与趋同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趋同性是多元化的引导,多元化是趋同性的生命基础。本文拟从传播四要素, 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手段和受众诸方面粗略地谈一谈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
1报纸传播媒介
报纸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书刊、杂志等其他以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的出版物的典型代表。报业的工作流程大体是: 采写、修改、传送、编辑、审定、排版、印刷和发行。其中各个环节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 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均使传统的手工操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例如,记者的采访工作由于微型盒带式录音机,长记录时间的数码录音机和摄录一体机的使用实现了所谓 “电子新闻采集” ( ENG) ;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实用软件的不断丰富使编辑记者在写作和修改过程实现了 “以机代笔”,编辑部采用的网络自动化办公使得文字编辑实现了资源共享。在传播内容方面, 为了体现文字类传媒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比较容易进行抽象和概括因而对新闻信息的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特点,新闻记者对于新出现的新闻线索,往往要在采访前对相关背景材料作充分了解并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 ( 受众) 尚不知晓或不太清楚的事件背景和来龙去脉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充分了解该新闻信息的全部内容。这一工作若按手工操作办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还极易损坏一些珍贵资料。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电脑新闻资料库得到极大丰富,为记者、编辑等传播工作者的资料查询提供了很大方便。在稿件的异地传送方式上,从前的邮政信函已被Fax ( 传真) 和E - mail ( 电子邮件) 所代替, 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目前在国际互联网上已经有许多蓬勃发展的电子刊物每日每时向世界各地传递大量的知识与信息。科技进步给出版界带来的种种变革使越来越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版面活泼、印刷精美的作品不断充实和繁荣出版市场,也给出版物这一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电视传播媒介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如何获得更多的观众 ( 受众) ? 如何利用现有频率资源更有效地传播更多的信息? 这些都成为电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还是在于技术进步。举例来说,电视双伴音技术是对同一电视节目配有两种不同语言的伴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收看电视的问题。利用字幕技术和电视画面合成技术改善残疾人的收视条件,我们看到的情形是: 播出电视新闻节目时,在荧屏的一角安排一个小画面,由另一位主持人用哑语 “播音”,帮助聋哑人了解新闻内容。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可以增加有效信息的传输量。高清晰度电视以16 ∶ 9的宽屏幕加上其一千多行的扫描线,使它的一帧画面信息含有量比普通电视画面一帧的含有量高出很多,据日本NHK的专家测算,这一高出比率大约是5倍。另外,图文电视广播技术利用全电视信号中的场逆程时间传送数据信号,在不影响正常节目的同时,充分传输了其他有效信息。图文电视技术具有速度快、费用低、接入简单等优点,在我国的各地电视台中应用较为广泛。它的典型业务是传送股票证券行情。随着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用图文电视数据广播开展远程教育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3国际互联网传播媒介
目前,国际互联网开始兴起。它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触角迅速伸向各个领域。由于它能传递数据、文字、图片、声音和活动 影像5种人类信息形式,很快便成为公认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连同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似乎使世界的范围逐渐缩小, “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互联网的特点: 一是范围广、时滞短和交互性。二是使信息朝着更加集中,同时也更加分散的两个极端快速发展。前者指的是随着不断加入与更新,网上各门类、各形式的信息总量逐渐扩张。后者指的是具有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日益突出,每个人都可在网上接收和发布信息,即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在互联网上可以发生更迭。三是对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包容性使它成了其他传播媒介的载体,网上报纸、网上刊物、网上转播层出不穷。基于互联网的这些特点也即优点,加上科技进步带来的上网手段的不断增多,如除计算机外,还可通过机顶盒和符合WAP的手机上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互联网使用者的行列,“网民”的队伍日趋壮大。互联网的出现的确给传统的传播媒介造成很大冲击,由此也产生了 “媒体融合”、“广播电视将要消亡”之说。但从技术上说,互联网目前仍主要以电话线路为接入方式,其宽带和传输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传送活动图像的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网站受服务器性能的限制,同时接受多方访问的能力也不够强。因此,尽管互联网 “神通广大”,但完全取代其他传播媒介至少在较短时期内是不可能的。把它称作 “第四媒体”,无论是从传播媒体总的数量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时间先后的排行来说,都还是比较准确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各类现代传播媒体在技术环境不断变更的条件下,从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送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种种变化。虽然文中对所涉及的问题描述较为简单,既不够深入也不够广泛,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已大体说明了科技进步对大众传媒带来的影响。概括地说,由计算机技术带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由卫星、光纤通信以及互联网带来的大范围和高速度,由数字化带来的高保真及其通过压缩冗余度带来的高效率,使得信息传播向着多、快、好、省的方向发展。各类媒体也由于功能上的互通性和技术手段上的一致性产生了所谓 “会聚现象”,彼此间从相安无事演变为相互竞争,甚至可能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因此,如何谋生存、求发展成为摆在每种传统媒介面前的现实问题。出路大概只有一个: 就是加强研究,不断探索,更多更快地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走科技强身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传播科技 篇2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科学技术;女性地位;社会生产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054—02
近代以来,大规模的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分别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科技革命通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对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变革,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现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女性已经不再是仅仅以家庭为生活的中心,女性也不再被动地被传统观念中的“三从四德”所束缚,女性也得到与男性相同的教育,提升了女性的信心与自身素质。走出家庭也加入到社会生产中来,从而出现了大批的女学者、女作家和女企业家等,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在提高。本文拟就兴起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一、现代科技革命使女性在社会中地位得到提高
如今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再次发生重大的调整和变革,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空间、激光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使新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渗透,让商业、广告、运输、教育等第三产业突起。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之和。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女性的就业机会。就劳动参与率而言,现代科技革命以来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提高。例如新加坡,1921年该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为5%[1],到1957年则上升到21.6%,上升了近17个百分点,而到了1979年新加坡女性的就业率则达到33.7[2]。从职业结构上看,在传统的社会性别职业构成中,女性往往从事的是低技术含量、低报酬的非专业技术职业,如女佣、护士、家庭教师等被社会认为是“女性工作”的职业,而男性则把持着主管、政府官员、商人等“男性工作”的职业。女性在现代技术革命后开始摆脱以往狭小的职业领域,也参与到一些以往被男性所控制的高薪职业中去。大学中也频频出现女教授、女学者甚至人大代表,在去年两会上,有635名女性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占代表总数21%强,有29名全国人大常委,1名副委员长;全国政协有妇女委员395名,占委员总数17.7%,30名全国政协常委,4名副主席。我国许多省都配有女副省长,在全国市长协会中,有女性市长、副市长500余人,占政协会成员10%以上,这些也构成我国政坛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从一个方面看出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3]。
另外,在现代科技革命以来通过现代科技革命以来各国相关法律的修订可以看出,人们已经逐渐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以往社会性别劳动分工中的不公平性,并开始积极采取措施,促使社会性别劳动分工的良性发展。如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新加坡20世纪50年代颁布的“男女同工同酬法令”;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1992年通过实行,并在2005年修改,以此为主体,政府建立起一整套包括各种单行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各部门行政规章在内的法律体系等等,这些法令的出台,都标志着现代科技革命以来女性在社会性别劳动分工中地位的变化,她们不再被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教条所束缚,而是获得了同男性一起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权利。
二、现代科技革命以后促进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原因
现代科学革命使科学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本次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把先进的科学理论运用与社会实践之中去,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使社会结构,社会劳动分工得以深刻的变革,从而使得女性从原来封建的社会生活中解放出来。本文认为现代科技革命之所以能够促进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现代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使女性克服了自身的弱势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但可以用机器代替自己的体力劳动,而且逐渐代替部分脑力劳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体力消耗相应减少,更多依靠脑力消耗,从而导致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相对减少,与之配套的服务业成了人们就业相对集中的新领域,引起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就现代科技的发展降低了生产过程对人的体力的直接依赖,使女性在体力上的弱势和生理的特点不再成为她们就业的不利条件。在现代科技革命前,操作大型机器是很耗费体力的事情,然而,随着机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只需轻点按钮就可以操作许多台大型机器,这些工作对于女性来讲只要具有相关的科技知识,从体力上完全可以承担。
(二)现代科技革命的自动化信息化使家务劳动效率提高
现代科技革命中的新技术渗透到传统的产业、部门还有家庭中,信息技术强大的渗透扩散功能更是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到以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为显著标志的信息社会。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电器设备进入家庭,使家庭劳动自动化、智能化,从而彻底改变女性的生活方式。例如洗衣机、煤气灶、微波炉、洗碗机、电饭煲等厨房卫生设备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女性的家务负担,缩短了家务劳动的时间,从而为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生产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女性不再是为了参与社会劳动的同时还有大量的家务劳动。总之,“当笨重的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劳动所替代,并且各种生产机械的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时女性也就能适应更多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可以参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获得应有的地位。这对妇女解放有积极的作用” [4]。
(三)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
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发展着自己的思维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自然科学和技术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认识功能,它们既是人类以往认识和改造自然所得的成果又是人类继续扩展和深化自己认识的新起点。就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地位改变而言,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过去传统的使女性禁锢在家庭中的思维定式被打破,女性也可以接受同与男性的教育,女性也被认为拥有与男性相同的智慧,也能和男性一样参与社会劳动生产。因而,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以后女性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产生了一大批女学者、女作家、她们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受益匪浅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例如波兰的居里夫人,美国的蕾切尔·卡逊等人。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釙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蕾切尔·卡逊是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也是现代环境主义的先驱,她一生未婚 [5] 。另外,现代科技革命也加速了传统封建思想道德观念的土崩瓦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在传统观念中对女性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歧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们从思想上观念上认识到了人人平等,认识到女性与男性在智力水平上和男性是平等的,女性在与男性拥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以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也可以完成与男性一样的工作,使女性长期以来处于劣势的状态得以改变。
然而,科学技术虽然有强大的变革力量来推动社会的平等、公正,但是,也不能否认的是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从现代科技革命中获得的利益与机会仍小于男性。社会劳动的性别的不和谐还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中,例如相关统计显示,从1990—2000年的这十年间,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7.4个百分点,此外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上也存在着对女性的明显歧视,一些处于离婚、外嫁等状况的女性的土地承包权被剥夺等等 [6] 。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的一些对于女性的封建思想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根除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进一步提升女性社会地位的几点建议
在这次方兴未艾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过去女性的在社会中的封建地位被打破,女性在社会中也可以和男性一样参与更多更广泛的社会劳动和科学研究。但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的滞后性,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仍然有许多不平等的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也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
首先,教育投入应该是提升女性社会地位一块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女性应该提升自身的价值,提高女性自信的心理素质和自强的教育素质。其次,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美国司法部强调了在工作场所禁止性别歧视的规定;一些法律条例包括1963年平等工资法,都要求在同一部门要给予男女同等的工资待遇。这些法律为男女平等提供了切实保障 [7] 。最后,在公共及政治决策方面促进男女平等。呼吁男女平等地参与到政治决策活动中来,充分重视妇女人权问题。让男性也直接参与到呼吁男女平等的社会活动中来,让他们从思想上改变传统意义上男性养家糊口的角色,而转变为男女平等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中来的意识。同时也发动社会媒体的力量,媒体也有责任给民众展现男女在社会中的真实写照,防止商业广告等媒体力量对女性的恶意贬低和攻击。
随着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对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的重视,也必将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改变,从而减少女性在择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这样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贵强.从开埠到建国[M].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94:84.
[2]游保生,林崇椰.新加坡二十五年来的发展[N].南洋星洲联合早报,1984.
[3]赵振洲.建国以来中国女性地位的变迁——从宣传画看中国妇女形象嬗变[J].辉煌六十年,2009,(5).
[4]王冰.市场经济与妇女解放[J].贵州社会科学,1994,(2).
[5]http://baike.baidu.com/view/103693.htm?fr=ala0_1.
[6]叶文振,刘建华,杜鹃,夏怡然.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2003,(5).
现代传播科技 篇3
关键词: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相互作用
0 引言
在中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 上海更是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 大力落实“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科教兴市”战略目标。应该说, 进入21世纪以来, 上海重视科学技术的氛围是历史以来的最好阶段。尤其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 早在2003年底, 上海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就通过了《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纲要》第九部分“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形成创新文化氛围”, 第三十八条提出:“建设以上海科技馆为龙头、产业 (行业) 博物馆为辅助、社区 (乡镇) 文化中心为依托的科普教育基地。”由此可见, 该《纲要》较为明确的指出了未来上海科技传播发展的方向, 大量学者对上海市的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研究 (曹振全, 林爱兵, 刘颖, 周维丽, 彭玲玲, 冯敏, 莫扬) , 而对上海科技传播体系做了较为深入探讨的是而有较为有影响的是蒋宏, 许剑 (2007) , 他们通过对上海市的科学传播体系的调查, 深入分析了上海科技传播人才队伍与科技传播网络体系, 重点研究了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上海高校科技传播人才和上海街道社区科技传播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但较少学者对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做过研究, 王殿华 (2006) 曾指出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 民间力量正在崛起, 但缺乏对具体民间科技力量的深入考察。官方与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究竟是如何分布, 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又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1 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科技传播, 目前已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框架结构。上海是第一个建立了省级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的城市, 包括党, 政府, 社团, 由最初的14家单位发展到现在的31家。在这个推进过程有几个变化, 即由原来的单纯的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普传播发展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并重的科普传播, 称之为“大科普概念”。“大科普概念”是上海独创的, 作为全国唯一的大科普观念其实质内容以及所带来的变化, 即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作为科普大概念来进行管理工作, 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从目前的结构来讲, 是分两层的:第一层是市级的, 在十五期间的前半期是以横向管理为主, 由21个委办局以及社会团体和党口宣传部参与组织, 由市领导 (具体到一位分管副市长) 亲自挂帅的横向管理。在该层面, 主要是强调“3+X”模式, 即科委、科协、教委, 是科普工作的主体, 这些主体是联席会议的主要中坚力量, X是指跟随某一个主体方面的工作, 该部门就作为X项目的执行者或者直接参与者一起进入该层面, 比如说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科学与文化传播, 就和农委有联系;第二层是区级, 区级和市级模式基本相同, 上下结构都有一定衔接, 根据它的一些科普发展需要在委办上有些调整, 同时把街道纳入到区级层面。而现在, 市级工作开始有了一些调整, 不只单方面的考虑横向问题, 也考虑了纵向的问题, 就是把各区里的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纳入到了上一级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框架机构当中来议事, 实现上下联动, 市区联动 (2006, 蒋宏) 。除此之外, 上海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 在上海科委的指导下, 截止2012年底已发展了255家科普教育基地, 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环境、交通、航天、医学、农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还有各类的科技场馆、上海市及各区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各高校的科学商店等。从管理的条件来讲可以将市里的关于科普工作的意见和精神直接到达社区, 到达街道, 这样整个规划, 整个工作体系, 以及具体实施精神的贯彻等都可以直接地、很快地到达基层, 而不是层层的传达、层层的过滤。
但上海的官方传播力量还存在国内官方科技传播的共同问题: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大, 传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资源来源单一, 束缚了科技传播组织的手脚。 (2006, 王殿华)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问题除了靠其自身的努力和完善之外, 还需要依靠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补充。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崛起,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官方科技传播的不足, 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一定的作用。
2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概况
上海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主要包括科协及其领导下的各类协会, 学会, 研究会等、民间科普组织、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私营公司的科普项目、草根公益类型的民间科普团体和从事科普事业的个人 (包括民间个人的科普工作室) 等。据统计, 上海科协现有学会、协会、研究会189个, 会员16万余人。组织网络还包括全市17个区县科协和100余个园区科协、企业科协、行业科协和大专院校科协。在全市所有个乡镇、街道建有科协或科普协会。从框架结构来看,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网络已是纵横交错, 较为完善。各类科技组织对我国公民科学紊质建设贡献很大, 特别是中国科协及其所领导的各种学会, 一直以来致力于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还有各地社科联组织及学会, 在传播社会科学知识方面也是非常努力的。我国的科技组织有很多优势, 如荟萃了众多跨学科、跨行业的人才, 学科齐全, 同行认可, 学术权威;地位超脱, 价值中立, 信息畅通, 反应灵敏等。但我国的科协从管理体制到运作方式都是官方在操作,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团体。民间科普组织主要由科技传播类的社会团体, 基金会, 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组成, 而个人主要是科学家、教授 (教师) 和志愿者。据统计, 上海共有24家科普类的社会组织, 其中有包括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菇菌科普馆, 上海风电科普馆,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在内的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包括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科委) 和上海市科普基金会 (科协) 2个基金会, 其它均为社会团体。我们有选择行的对其进行了调查, 所有的民间组织都是挂靠在政府或事业单位, 其中除了上海闵行区虹桥创智空间社区科普服务中心为闵行区虹桥镇人民政府主管, 上海市科普应用技术进修学校为黄埔区教育局主管外, 有4家单位为市、区科委主管, 18家单位市、区科协主管。
由此可见, 虽然在上海也存在和NGO定义上非常接近的大量民间科技传播组织, 但他们的地位并非完全独立, 在科技传播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吸引公众参与的能力很低。这些社长期沿用“挂靠体制”而生存, 极大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导致严重的依赖性。“挂靠体制”建立的初衷本是想使它们得到挂靠单位的资金、人员和场所的支持, 由于专职科技传播工作人员具有国家干部身份、不受社会团体供养、不受群众监督, 难以从体制上保证他们将对上级负责与对组织成员负责自觉地结合起来:脱离社会的支持、参与, 仅靠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开展工作, 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
3 上海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与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比较
3.1 从整体布局看, 官方力量体系完善, 而民间力量分布零散
从实地调查和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 目前上海科技传播的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官方来体系来看, 以市、区、县的科委、科协、教委、科技馆等实体力量为主要支撑, 基本上形成了上海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一个较为完善、分布规律且有规模的强势网络, 在整个上海的科技传播力量中占有主流地位;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数量较少, 总体分布较为零散, 同时, 各自之间彼此独立, 沟通较少, 未形成合作力, 总体上其发展处于弱势。
3.2 从传播手段看, 官方力量传播形式固定化, 重展示, 而民间力量更加灵活, 具有特色
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科技传播力量, 在传播科普知识和科技的手段上看, 官方组织的科技传播力量受到很多的限制, 传播形式较为单一, 以展示为主,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的方式灵活多样, 更具特色。
3.3 从传播效果看,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影响较大, 而民间力量的科技传播影响欠佳
除了在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方面, 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外, 在传播的效果来看, 二者也存在差异。官方的科技场馆由于规模大, 数量多, 且能较为长久的维持, 在整个科技传播中还是发挥着主要作用;而虽然民间的科技传播形式更为灵活, 方式多样, 但是整体的数量有限, 参加人数的限制以及难以持续性的问题, 在整个科技传播网络中的作用还不是很大, 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3.4 结论
综上所述, 从整体而言,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强大, 而民间科技传播力量不占主流, 这主要是由于体制的限制, 政府管得太多, 管得过严, 束缚官方科技传播手脚的同时也限制了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从传播手段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力量有待于向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发展, 需要不断的开发新的传播途径与方法, 而民间科技传播虽然方式灵活多样, 但是大多数的传播方式以及内容都不是很不专业, 专业的限制也成为了限制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传播效果效果而言, 官方的科技传播效果较好, 而民间的科技传播力量大都需要自负盈亏, 如果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则会生存困难, 不能持久的从事科技传播的工作,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下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密切相关。
4 进一步的思考
长期以来, 我国把科技传播当作纯粹的公益事业来发展, 国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传播中的实际问题。从发达国家科技传播网络建设的经验来看, 以科技企业、民间社团为代表的民间科技传播力量在国家科技传播的整体布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一一非政府组织一一企业三方在科技传播中分工明确, 相互促进, 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系统。民间科技力量作为整个科技传播体系的重要补充, 可以使科技传播更多样化, 更能吸引群众的参与;可以协助政府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解决政府、传统科技社团所覆盖不到或解决不了的问题;民间科技传播力量能更好的满足民众的多元化科技需求, 如农业科技培训, 农产品市场开发等;在抑制迷信、培养人才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此外, 民间力量还可以参与国际项目的交流与合作, 拓展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途径。因此, 在官方科技力量发展的同时, 需要促进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发展, 官方科技传播力量的改革目标, 应是促其向能自主活动,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满活力的现代科技传播力量转变。只有官方与民间科技传播力量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使得科学的种子在中华大地播种、生根、发芽并且发展壮大, 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传播的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真正实现国人长久的夙愿——“科教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袁隆平.发展民间科技, 促进自主创新[J].发明与创新, 2005 (12) .
[2]黄友直.发展民间科技事业势在必行[J].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2006 (3) .
[3]朱进宁.我国民间科技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J].学会, 2006 (6) .
[4]蒋宏, 许剑.上海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新闻记者, 2007 (7) .
[5]王殿华.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与民间力量崛起的启示[J].理论探讨, 2006 (6) .
[6]李建民, 徐杨, 林巍.对现代化城市的科普理论思考.[J].科学学研究, 2006 (6) .
[7]Bucchi, M.&Trench, B. (2008)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bingdon:Routledge.
现代科技作文 篇4
孙悟空自从取了真经以后,在家里待的好没意思,于是便到了学校里,见一个叫当当的小男孩在用电脑发邮件。孙悟空说到:“俺老孙的筋斗云比你这玩意快多了!”当当说:“不服咱们比比。”孙悟空说:“好!”当当给总理写了一封环保信,当当用电脑,孙悟空用筋斗云,待孙悟空到了以后看见总理以经看完信并把事解决了!
孙悟空又说:“那咱们去比耐力!”当当说:“那咱们去海底火山。”当当穿上特制的防火服,当当没事,可孙悟空的毛都焦了,说:“我服了,不过我要见老猪一面!”当当说:“没问题!”当当拿出3G可视频手机。看到了老猪!
孙悟空说:“唉,现在的人科技太发达了,我要跟上科技的脚步啊!”
科技成就现代农业 篇5
Tim Malterer是美国的第四代农民,当他还是个孩子时就开始在他家的土地上劳作。他的很多农业知识来自他的父母,而他的父母则来自祖父母,这样代代相传下来。算起来,在他28岁时,Malterer已经有了20多年的实际耕作经验,他也从世代相传的这些农耕经验中受益匪浅。不过,他现在开始认识到在农耕知识方面计算机可能更有优势。
去年,他在为自己的玉米施氮肥时,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降雨和土壤条件),准备每英亩施氮肥20~30磅,但他使用的The Climate公司一个名为Nitrogen Advisor(氮顾问)的分析工具推荐每英亩40~50磅。
“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接受这些工具的推荐。我们和我们父母掌握的那些直觉和实际经验只能算基础知识,而新的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方法。”他说。
有些地块上Malterer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而有些土地上他会接受软件的建议。到了收获季节,采用了软件推荐量的土地产量明显要高一些。“这么做我们的前期投入要高些,但回报明显也更高。”他说。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使用复杂的IT系统来帮助他们耕作。他们采取先进的分析工具和复杂的软件,以更好地对农业生产进行规划和管理。他们甚至开始使用一些更尖端的技术,如卫星图像和无人驾驶飞机,不久机器人也将进入农业。
“我们看到大量的新技术进入农业领域,让农场得以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这一切就是在近几年内发生的。”The Climate公司(The Climate是农药和农业生物技术公司Monsanto的子公司)营销副总裁Anthony Osborne表示。
正如许多其他行业,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农业,使粮食生产更有效率,作物产量更高。同样重要的是,技术使农民以更环保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在农业领域,IT还有很大的机会来改变农场的经营和日常管理。”埃森哲提供精密农业服务的数字实践部门董事总经理Ankur Mathur如是说。
事关人类生存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持续走高,饥饿问题成为高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利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利用各种IT技术来增加产量,同时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既有助于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满足人类所需,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IT技术的应用最直接的意义是确保粮食安全,这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美国农业部国家食品和农业研究所所长桑尼拉马斯瓦米表示。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信息,到2050年地球要养活全球95亿人——这是一个常被引用的数字。然而,在人类对食物总量需求上升的同时,可耕作的农田和水的供应量都在下降,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更少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要保证全球人吃饱真的很难,不只是美国,在全球都一样。”拉马斯瓦米说,“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根本性的措施来提高粮食的产量,而且是在上述约束条件之下,此时技术就变得极为重要。”
Mathur说,粮食生产的计算机化是农业几千年来发生的最重要的技术革命之一,在之前是机械犁的发明。
应该说,这种技术革命早在几十年前当拖拉机制造商把计算机放进他们的设备就开始了。这些计算机不仅帮助农民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同时也获得了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宝贵数据。随着计算机变得更加专业,并与GPS 技术相结合,农民们能够对他们的车辆行进路线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能在特定地点播下指定数量的植物种子。在收获的季节,农民可以收集每个地方庄稼的产量数据。
新技术的回报
34岁的Aaron Ault也是美国第四代农民。他在农场里长大,他在印第安纳州拥有约3000亩土地,种有玉米、大豆,还养了3000头牛。他亲眼目睹了IT革命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Aaron Ault还记得很多农民用一张作物产量图来记录各个地块的产量,这些信息很有趣,但多年来它没有多大的战略价值。
“这张图上会记录每个地块的产量,据此我们知道今年的收成如何,除此之外,这个图就没有其他的价值了。而今天通过与GPS结合,我们就可以确切知道各个地块的产量,从而优化明年的生产安排。”Aaron Ault介绍说。Aaron Ault是普渡大学OpenAg 技术和系统集团高级研究工程师,致力于将开源项目应用到农业。
显然,像其他行业一样,农业经营者学会了如何利用IT技术,并把它们与更新的其他技术结合来取得实际的回报。比如,农民正在和其他专业人士一样,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对所获取的那些数据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存储、组合和分析。这赋予他们新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时也让他们在更精细的级别上来解决问题,比如他们的规划不只是就整个农场,而是可以具体到每亩甚至具体到某1平方米的土地。
这意味着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条件、水和其他因素详细规划他们种植什么、种多少以及种在哪里。他们还可以更有针对地使用的水、营养素和其他物质(如杀虫剂),从而减少浪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你开始看到大量颠覆性技术的人进入农业。”Ault说。
行业领导者率先采用IT技术
在农业世界,一些世界知名的公司扮演了IT技术引领者的角色。
现代传播科技 篇6
科技下乡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同时也有着特殊的发展历程。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所以科技下乡的源头也许可以追溯到古代,不过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尤其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兴农”等战略被确立的基础上,科技下乡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但是,很多时候更多的科技下乡活动只是隐蔽于农村科普和农技推广事业之中,直至1996年专门的官方文件出台才有了一定的政策保障,从而被意识到和关注到,并且也被推向高潮。到了世纪之交及新世纪,突破性政策法规纷纷出台,科技下乡在新的机遇中为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
然而,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存在着不同的实际问题和意想不到的特点,有时是挑战与危机,有时又是意外的特殊推进。这是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方面,恰是这些矛盾与特殊性能够给予我们更大的启发。有学者就说过,对历史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当下的传播动机、与境及利益关系等复杂现实情况及所面临的挑战。
本研究将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下乡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演化规律及特色,以史为鉴,为进一步研究及实践奠定基础。将按照三条线索来讨论:其一,在背景方面,关注国家农业政策、科技政策以及农村科普和农技推广的发展及政策法规等;其二,重点关注科技下乡的典型活动或特殊事件,因为这些事件更能够反映出中国特殊国情背景下的科技下乡活动的特色;其三,更加关注科技下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挫折,这能够有利于明确科技下乡具体实践与国家政策体制等的关系,尤其是不适应之处,从而更加合理地评价现实情况。
1 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6)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项事业的恢复发展,农村科普和农技推广工作也开始趋于规范化和制度化,有了一定程度的组织保障,其外衣隐蔽下的科技下乡活动随之不断被推进,在农村科普和农技推广的组织领域内为农村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然而,由于新中国成立时间较短,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还存在着不稳定性,偶尔甚至也会出现大的社会动荡,这些都会波及到科技下乡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科技下乡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甚至有时是畸形的,综合各个方面还只能说是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
1.1 组织与制度建设
在此期间,无论是农村科普还是农技推广方面,都开始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使得科技下乡达到了初步的组织化和制度化。
1.1.1 在农村科普方面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出台的《共同纲领》①对科普提出要求的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科普无论从组织建设方面,还是制度及目标任务方面,都获得了初步发展(如表1所示)。在这一时期,不但进行了相应机构的建设,如设立了科学普及局和一些相应的事业机构,而且一些法规文件、重要会议及重要领导讲话等都提出了科普工作面向农业生产实践的目标。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农村科普事业初具规模,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的经验交流、实验研究、培训及技术上门活动。
1.1.2 在农技推广方面
农技推广对于农业社会的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着特殊国情背景的形塑。因而,对其研究者颇多且较系统,笔者仅借助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概括出与本文相关的部分。
中国本来是农业社会,但新中国成立不久急切追赶发达国家的工业步伐,而脆弱的工业非常需要农业的大力支援,必然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农技推广执行机构。这一时期,中国选择的是农业合作化道路,农业由集体经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显然施行的是国家强制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那么,此时的农技推广机构不仅是一种专业技术服务组织,更是一种政治组织,随着国家战略及经济制度等不断变化,在不够稳定的各方面制度环境下曲折发展,但毕竟其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至20世纪70年代末,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由政府推行运作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大大促进了科技下乡活动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它的大体发展历程可以通过表2反映出来。
1.2 政治运动的特殊推进
在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地出现过一些不利于整体社会进步的政治运动。然而,我们对这些政治运动也不能彻底否定,如果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也会窥视到它在某些方面的一些特殊意义。比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运动都对科技下乡起到了特殊的推进作用。
1.2.1“大跃进”中的科技下乡
1958年中国科协成立之际,适逢政治上的“大跃进”运动。当然“大跃进”运动蕴含了很多错误的政治思想,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促进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群众化路线的形成,推进了科技下乡的发展,只是这种发展似乎呈现的是一种畸形的状态。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倡导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这反映出在文化革命的同时,同样要重视并推进技术革命,也表明国家对技术及群众路线的高度重视。这一时期,中国科协的基本任务被规定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密切结合生产,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运动。”聂荣臻也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及技术革命的高潮时期,中国科协要在这一新形势下努力实现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推进群众性科技工作进行全面的大跃进。
在这些思想与目标的指引下,在上一阶段四级农技推广机构和中国科协这一专门科普机构成立的基础上,中国面向群众、农村和基层的科技传播活动蓬勃开展,与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工作的重点从大中城市转向了基层和农村。朱效民就曾通过大量的史实考证而指出,这一时期在广大农村,针对农业科技的群众性实验活动和技术上门活动发展了起来。这充分体现出了科技下乡的繁荣景象:各种活动实践性、综合性突出,形式多样;不仅群众性的实验活动蓬勃发展,而且也出现了各种农村科普学校,针对推广先进生产经验和新技术等进行宣传培训;地方科协广泛行动起来,与其他部门联合共同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推广队,广泛开展送技术进村入户活动,等等。“大跃进”运动虽然包括了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及其他事业的全面推进,但还是以农业为先,群众性的农业技术革命运动高涨,改良农具运动遍及广大农村,出现了许多发明创造和新技术,那么它对于科技下乡的意义就显而易见。
然而,从总体上我们还是认为,“大跃进”时期的科技下乡是畸形发展的。这种评价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现实中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于量和形式上,若从质的角度来看其目标并不切合实际,核心思想过分夸大了群众的主观精神而背离了科技的精神实质,使得传播内容和方式等都偏离了科技的本质特征,因而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效,其中的“农业学大寨”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二,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的思想盛行,农技推广在不合理指挥下曾受挫折,甚至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加之“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大量精简机构。至1959年,全国农技推广人员被以下放或改行的形式减少了2/3,农技推广站被砍掉了1/3。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科技下乡的进程与效果。
1.2.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科技下乡
“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科技活动均被迫中断,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中国科协几乎陷于瘫痪状态。科普书刊、科技广播电视、科技电影等不但数量大幅度下降,而且内容也被染上了政治色彩。然而,这样特殊的政治背景由于种种原因对科技下乡似乎起到了特殊的推进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于“文革”为政治目的而在客观上造成的无意识的“科技下乡”活动。由于社会现实的需要,被下放的科技专家或“知青”在基层或农村冒险进行了很多针对实际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科普活动和技术推广活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是“四级农科网”的建立。“文革”期间,国家农技推广机构被解体,但由于地方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些基层科技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插队落户的农技人员在社队领导支持下,建立了各种实验组,进行农技推广活动。较有影响力的是,1974年湖南省华容县率先总结群众经验而创办从县到生产队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其中共有农科队366个、农科站23个,对应工作人员有农业技术干部67人和农民技术员2 722人。这一举动引发了中央农林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关注,逐步在全国推广。从而,各种民办科技群众组织与公社农科站和县农科所两级推广机构得到了统和,虽然是行政主导体制,但由于其紧密结合当地农村现状而发起,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从农户需求出发的优点,使得科技下乡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该运动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在“文革”时期被推向了高潮。其规模之大与人数之多都是历史上空前的,仅在起初的两年中,从大中城市被推向农村或边疆的老三届毕业生就达到了400多万,截止到1978年,全国下乡知青共1 623万。虽然,这是一场政治运动,本意并非在于科技下乡,但却不可避免地起到了科技输入乡村的作用。很多被下放的“知青”都出于实际需要进行了一定的科技下乡活动,他们虽然并不一定是知名的科技专家,但是整体科技素质较偏远落后农村的村民具有一定的优势,必然在农村中对普及科学知识、技能和文化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按照史料记载,这样的事例也并不罕见,如河南农学会吴绍揆被下放而帮助农民办科学试验站、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等。
三是关于“五七干校”的活动。“五七干校”是1968年出现的,它以毛泽东对相关报告的批示日期命名,以庆安县“柳河”经验为开端,下放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劳动改造和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五七干校”采取同工农兵相结合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但工农进校,而且校里的干部到工矿企业和农村生产队与群众接触,甚至有的干脆转变成了“五七农校”。1969年,中国科协及所属协会的全体专职工作人员均被批判、遣散或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一些被下放到农村的科技专家在与农民接触的过程中针对当地农民的急需自然会把先进科技传入农村,在农村的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四是关于农村广播站的建立。“文革”期间出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宣传需要而大办农村有线广播,县广播站的事业经费自1969年开始列入了国家预算,到1976年全国大部分农村都建成了连接千家万户的有线广播网。虽然广播的内容日渐丧失传播科技知识、服务社会的功能,但对于封闭农村的信息贫乏的实际也是非常需要的,也不可能绝对不给农村带来科技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为科技下乡打下了重要的媒体设施方面的基础。
我们应该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文革”时期这段历史。其一,它显然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科技事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除了被迫停止的科技活动外,更多内容是以政治舆论为主,科技知识被排除在外,而且这些破坏作用还会在更深层面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其二,虽然它对科技事业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但也不完全是消极的,许多科技活动也不是彻底中断的,只是传播的目的和内容有了不同,甚至有些时候出于政治目的宣传力度反倒加大了很多,在不经意中偶尔也会伴随有科技知识或科技精神方面的内容;其三,由于特殊的政治运动所造就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却也对特殊需求的科技下乡起到了特殊的推进作用。
综观整个“初步发展阶段”,科技下乡是在常规建设和特殊机遇下曲折发展的。一方面,科普及农技推广的组织与制度建设都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虽然经历了一些本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政治运动,但对科技下乡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进作用。这些都为科技下乡在组织、制度、方式、内容等方面奠定了初步的发展基础。
2 全面推进阶段(1977—1990)
10年浩劫结束以后,在邓小平、周恩来等同志的大力倡导下,各项科技事业逐步得到重建和恢复,科技下乡也开始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被全面推进。当然,伴随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科技体制改革造成的组织障碍等,有时科技下乡也会受到很多负面影响。
2.1“经济主战场”定位后的科技下乡环境
1978年成为重要转折年,全国科学大会重申了科技的重要性,并审议通过了科技发展的规划纲要草案。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经济主战场”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从而让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使得农村科技需求更加强烈。在国家战略上,虽然以追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主要目标,但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农村经济政策相应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无论是国家政策法规方面,还是组织方面,都为科技下乡增加了保障。各类具有科技下乡性质的国家科技计划和各种独具特色的科技下乡实践活动开始出现,与前一时期相比,整体呈现了全面发展和自觉推进的状态。秦红增博士也曾经认为:“科技下乡只有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现代科技发展乡村即科技下乡才真正进入到自觉时期。”
2.1.1 国家政策环境
一是科普政策提供了保障。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其战略部署专门强调了中国科协的配合责任。以中国科协的全国代表大会为契机,中国科技传播与普及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被推进(见表3②),至80年代末科普组织及相关运作机制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二是“科技兴农”战略带来了契机。1989年,国务院发布文件确立了科技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都进行了论证和部署,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要靠科学解决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把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同时还强调了基层农技推广网络的作用发挥和农村生产一线的科技人才方面。
三是“三农”举措给予了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进行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农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获得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面临农业不发达的现状,中共中央于1979年公布施行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提出了对“三农”的技术支持,而且鼓励下乡、回乡知识青年立志务农,而且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这更加有利于科技下乡的发展;同时,中共中央自1982年开始发布了许多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对农村发展措施及农业科技等问题做出了重要部署。这些举措对乡村科技的输入与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等都为科技下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处不一一列举。
2.1.2 组织方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很多科技组织与机构开始恢复和重建,尤其是基层的相关工作为科技下乡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在中国科协“三大”的倡导下,“七五”期间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乡镇科协纷纷恢复和创建,一大批科普服务中心以及科普学校建立起来。更加重要的是,与此同时国家开始重新恢复和创建农技推广网络。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文化大革命时期建立的“四级农科网”失去了支撑体系,因而1979年公布实施的相关重要文件开始倡导恢复原有的行政主导模式的农技推广网络,指出:“县、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四级科学实验网就是农业技术推广网,县以下主要抓好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自此,全国开始发展县一级的农技推广体系,形成了五级农技推广组织体制,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从行政机构中分离出来,被定性为事业单位,从某种意义上强化了其专业技术服务性质。到80年代末基本建成了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在很多地方建立起了以县科协、农技推广机构为枢纽,乡镇科普协会、乡镇农民技术学校、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为基础,广泛联络教育、科研、国家农技推广单位、企业、群众团体在内的农技推广网络,而且对应的农村科技服务机构也初见端倪。由此,科技下乡具有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2.2 相关科技计划
在各项宏观政策法规对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农村发展关系的目标指引下,这一时期国家出台并实施了许多科技计划,包括基础研究类、政策引导类、科技攻关类和高技术研究类等。这些科技计划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科技下乡性质的特色科技计划,另一类是间接与科技下乡存在关联的。这里仅介绍第一类,它们都着重强调科技对农村发展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等,是科技下乡重要的手段(见表4),为其奠定了不同层面的基础,同时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2.3 科技下乡活动形式
基于政策推进及组织保障,在国家重要科技计划的引领下,科技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对应出现了许多新的活动形式,这主要见诸表5列举的一些重要实践。
总之,这一时期,科技在农村经济生产方面的功能受到空前重视,科普及农技推广工作更加深入农村基层,科技下乡获得了快速发展。除了上述科技下乡活动之外,还出现了许多其他创举,如农民田间学校、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各类示范活动等。同时也树立了各种先进代表和典型,在很多农村出现了“种瓜能手”“养羊带头人”等。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还不成熟,新旧体制交替出现了一些不适应,还有更深层次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因素,科技下乡网络有时也会受到冲击。例如,曾经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农技推广网络在改革中不断地嬗变,偶尔也遭遇了挫折,甚至出现过危机,这自然对科技下乡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大部分时间里,科技下乡整体上还是面临着良好的各方面环境且呈现出了全面发展的状态。
3 高度繁荣阶段(1991—)
在世纪之交及新世纪,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与调整,基层科技活动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关乎科技下乡的政策环境及理念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而科技下乡体现出了新特色与新趋向,呈现出了高度繁荣的景象。
3.1 突破性政策环境
政策法规的新突破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科技下乡相关法律首次颁布实施;二是科技下乡官方文件首次出台;三是中共十六大打破了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发展战略由“农业反哺工业”转向“工业补贴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四是科技下乡的“最后一公里”瓶颈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农业科技由“下乡”转向“入户”。这些新突破为科技下乡创造了特殊的发展机遇。
3.1.1 相关法律首次颁布实施(如表6)
3.1.2 科技下乡官方文件出台及中共十六大的影响
专门针对“科技下乡”的官方文件的首次出台使得科技下乡有了政策保障,十六大报告首次扭转了中国多年来的农村扶持城市工业的弱势地位。这些政策都对科技下乡的发展起到了突破性的推进作用。
1996年,关于“科技下乡”的首个官方文件③正式出台,对相关事宜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定“三下乡”活动的主要任务涉及文化、科技和卫生3个部分。其实,文化下乡和卫生下乡与科技下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内容难免都包含了科技信息,其下乡主体也应该都是科技人员。同时该文件也阐明了“科技下乡”包括3项内容,即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和开展科普活动。正是这一文件的出台使得科技下乡活动具有了明确的政策保障,对应活动如雨后春笋。
2002年,十六大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事业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中国自50年代就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直到中共十六大召开以前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始终是农业补贴工业的二元体制,只有十六大首次进行了新突破,使得城乡关系格局出现了革命性变化。显然,新世纪的农村发展需要城市的支持,这不仅在于资金上的倾斜政策,自然最重要的应该是科技方面的支持,因而科技下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 机遇。
十六大闭幕之际,中宣部等十二部委联合做出决定并由中宣部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本《通知》紧密联系党的十六大精神,内容明显比1996年的更加深刻、具体,尤其是出现了新的突破。第一,科技下乡范围更广:在“总体要求”中就提出了不但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也要倡导先进文化,传播科学方法、思想及精神等,提高农民的素质,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第二,科技下乡更加注重实效:在“实施步骤”中规定了要增强“三下乡”活动的实际效果,倾听农民的呼声,力求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第三,开始注意面与点的结合:关注西部、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等,把这些地区作为“三下乡”的重点,要求开展“青年星火西进”和院士专家下乡等活动;第四,开始将科技下乡的长期性与持续性提上议事日程:在“实施步骤”中要求要将科技下乡制度化、经常化,达到常下乡、常在乡,真正在农村扎下根来;另外还专门部署了大学生的“三下乡”活动。可见,这一文件引领了科技下乡的方向,开始从战略高度对其进行部署。
3.1.3“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新突破
科技下乡活动已存在多年,但农业科技往往是能够“下”到乡镇,而难以进村入户,普通农民难于获取所需的科技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科技下乡和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也成为研究者的重要关注对象。对于“最后一公里”难题,“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现了新突破。
2004年农业部针对科技入户难的问题发布文件要求在农村重点扶持一批科技示范户,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其任务目标是:“组织各级各类科技单位和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农业部还组织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使得传统与现代、课堂与现场结合了起来。虽然目前实际效果还不能尽如人意,但是为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3.1.4“科教兴农”战略的新推进
“科教兴农”是在前一时期“科技兴农”战略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化而来的。概括而言,它的理念要求是,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和教育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将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作为发展的关键要素,加速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科教兴农”战略的理念要求及发展可以通过不同政策文件的规定反映出来(见表7)。
当然除了突破性的政策法规之外,随着十六大带来的突破性变革,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都更加突出体现了“科技下乡”的重要而长久的地位。同时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其他相关重要政策文件,都对科技下乡的新发展从不同角度起到了推进作用。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科技进步定位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强调了农民的主体地位。这些文件目标的实现显然都与对科技下乡的大力推进不无关系,都要求发展农业科技、向农村输入先进适用技术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科技下乡又被进一步提上了战略高度。总之,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会议等,为科技下乡设立了路标与航线,使得科技下乡活动更加系统化、实效化和制度化。
3.2 新的科技计划
随着各项突破性政策法规及其他重要政策文件的新促进及新要求,科技下乡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不但原有科技计划与时俱进地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新的科技计划规划也层出不穷(见表8)。它们从理念、目标、手段等方面都对科技下乡起到了新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科技的重大科技计划或规划,也为科技下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处不作赘述。
3.3 新型科技下乡活动形式
在新时期,不但原有的科技下乡形式继续得到发展和完善,而且一些新的活动形式如雨后春笋。这些新形式既关注分散化的小农户,也针对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总共有20个左右。这里仅就较突出的部分加以介绍。
3.3.1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1993年,在铁路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启发下,共青团中央逐步在全国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对应协会、服务站和网站建立起来,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网络,同时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也逐步得到完善。这一行动以扶贫济困为主题,要求各地组织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众,更为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农民提供帮助。近些年来,该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展,对应出现了各种志愿活动项目,其中一些项目对科技下乡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表9。
3.3.2“三支一扶”计划
国家人事部2006年下发文件,要求大学生毕业后要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其招募工作依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具有一套详细的流程,都要进行各地信息采集,紧密结合基层需求信息进行考核或考试,在专业上侧重于农村急需的农林、水利、医学、教育、经济类等。而且毕业生在上岗前要经过结合本地区实际需要的严格培训,而且以“三农”政策和本地区基本情况为主要培训内容,工作时间一般为2到3年,期满后自主择业,享受一定的择业优惠政策。可见,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然而却对科技下乡发挥了一定的 作用。
3.3.3 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科技特派员行动
科技特派员行动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开始实施的,虽然二者起初实施的目的不同,但在现实中都是重要的科技人才下乡的活动方式,近些年在全国各地广泛实施。
3.3.4 科普大篷车和科技列车行动
由于中国大部分农村科技下乡方面的基础设施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0年,中国科协承担了研制和配发科普大篷车④的任务。至2003年年末,通过借鉴国外经验设计制造的科普大篷车有3种型号⑤,总共38辆,配发给了各地科协使用。自此,科普大篷车(也称“流动的科技馆”)广泛深入偏远农村和西部地区,展示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方式机动灵活,在投入“三下乡”活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科普大篷车”下乡的经验,2002年中央文明办等又针对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开展了“科普列车”行动。该行动每次时间达10天左右,由200多位专家组成了科技专家志愿者服务团,他们携带互动展品、展板、挂图和图书等,进行科技培训、展览、报告、咨询等服务。
3.3.5 大型科技示范活动
大型科技示范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场。二者大同小异,虽然名称及运作过程等都不同,但是反映出了基本一致的核心思想,都是农业部门近年来着力运作的“农科教”结合的科技下乡运作模式。该模式在较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示范带动和农业科技服务为主,旨在加速农业由数量向质量要求的过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农业园区,自9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各地就开始纷纷建立,差不多覆盖了所有县市。其指导思想是,注重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结合,根据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与产业化;而对于农业科技示范场项目,是2001年才开始在全国启动的,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形式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成为农业知识与技术传播的“田间学校”和良种、种苗的繁育基地,最终通过引领作用成为分散农户进入市场的纽带。
3.3.6 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
这种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在实践中首创的,它是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农户与大市场不协调的情况下产生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农民实践起到了支持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于2007年国家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且也开始施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实践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逐步走向了成熟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概念本身,指的是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由同一类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同一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供需双方在民主的基础上自愿联合组成;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服务对象的界定,它主要是针对该组织的成员提供多项农业相关服务,包括农资的购买,农业生产及经营方面的各种技术或信息,农产品的贮藏、加工及运 输等。
3.3.7 中国科普万里行
该活动的特点是,由企业首先实践,而且始终有大型著名企业的支持与参与。它发端于十几年前的“皇明太阳能”科普万里行活动,进而带动了多家知名企业的效仿。正是基于多家企业的经验,2009年由中国科协主办,多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性行动,深入贫困地区,对各地的科技需求、难题及典型经验展开调查,同时传播科技知识,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使得科普万里行活动成为国家及地方的重要科普平台。这一活动是在“公益性与经营性并存”的新科技传播理念的引领下发展起来的,在科技下乡中发挥了其他活动难以替代的作用。其目标在于“通过普及科学知识,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带入乡村、街道、厂矿、企业等社会千家万户,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3.3.8 农业专家大院活动
该活动是科技部为了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而依托“星火计划”实施的对农服务的新举措。2003年,科技部下发文件正式启动实施了“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工程”,该文件规定:“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办和领办以专家为服务主体的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并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这一项目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星火示范基地建设,为科技下乡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上述科技下乡活动之外,还有科普之冬、科普大集、科技致富能手科技下乡、院士专家科技宣讲团下乡、庄稼医院、农村经纪人、农业科技110、科普信息网络、科技副县长和科技副乡长以及多种培训形式。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技下乡活动展现了科技下乡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但在具体地方操作中的实效性如何,还有待于借鉴历史而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
4“科技下乡”史鉴
纵观历史,“科技下乡”自出现之日起,经历着从自发发展到政策推进的过程,逐步产生了许多别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和政策理论,今日从总体上看已经达到了高度繁荣的阶段。然而,其发展道路是曲折的,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科技下乡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各种体制改革和一些政治运动的影响,而且很多政治影响又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于历史上的辉煌成绩,应该透过历史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并思考其中不寻常的事件及带来的教训。这种不寻常体现为:一些被普遍认为具有较大破坏性的政治运动对科技下乡似乎不完全是负面的冲击作用,而是还起到了某种特殊的推进作用;反之,原本是国家为促进科技进步而实施的改革措施在地方执行中有时却事与愿违,反倒在某种意义上在一定时期内为科技下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危机。另外,通过全国整体宏观的历史透视,也能够总结出科技下乡的一些基本发展规律、演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等,这些方面同样是进一步地现实研究中应该观照并借鉴的。
归纳起来,这些启示作用主要涉及4个方面:一是改革中营利性趋向的挑战与启示;二是“线断、网破、人散”危机的启示;三是新理念的出现而带来的思考;四是综合借鉴意义。
4.1 改革中营利性趋向的挑战与启示
中国的改革主要发端于80年代之后,而且很多改革均起始于农村,那么势必会影响科技下乡的发展状况。改革自开始一直延续到21世纪,虽然偶尔也会出现革命性的转变,但整体是渐进式发展的。在改革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博弈,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改革网络和科技下乡的社会与境,由此演绎了科技下乡的挑战与危机,这主要体现于农技推广体制的变化方面。这里所关注的是改革中科技下乡营利性趋向所对应的挑战与启示。这些改革与挑战是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出台而不断推进的(见表10)。
这些文件反映了国家对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倡导以及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农技推广的趋势。按照政策要求,80年代的改革应建立起专业性、事业性的农技推广体系,各对应机构不再隶属于农业行政部门。可见,在此阶段国家改革的初衷是,想通过拨款限制来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发展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服务及经营实体。
但是,在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改革还不够成熟和完善的情况下,在很多地方基层,对于那些不能尽快适应的农技推广机构本身来说,这一营利性趋向自然成为他们的巨大挑战,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技推广的效果。那么,对于偏远落后的农村,在具体社会与境下,对国家政策的执行以及自身的创造性能力都是存在质疑的,其改革的后果不堪设想。
4.2“线断、网破、人散”危机的启示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尤其进入90年代,改革步入了综合化阶段,不仅包括经济、科技体制改革,与此同时全国不同层级的行政体制、政府机构等政治体制改革也开始推进。尤其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至深,同时缠绕了许多其他因素,使得改革境况更加复杂,从而使科技下乡陷入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危机。
基层改革起始于1986年,是伴随着综合改革而以试点的形式逐步推进的,这些试点作为改革重点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与中央政策不一致的现象。这些问题源自于地方实际改革目标的复杂性,地方自身利益问题和国家政策要求彼此博弈:第一,地方对自身财政问题的考虑;第二,面对市场经济,地方也需要转变政府职能;第三,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地方还要减弱对基层、企业等的行政干预作用,努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样的地方多重目标就容易导致地方实际改革有时与国家政策目标的不一致性,正是这些中央政策与地方执行的错位引发了科技下乡体系的种种矛盾。
从国家层面来看,改革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想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稳定性和科技服务能力。也就是,虽然为了提高科技服务能力而倡导其经营性,但同时并不想牺牲,甚至是要进一步增强其稳定性。在前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下发了多个文件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见表11)。同时,从1993年起国家也掀起了自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政府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三次浪潮,针对事业单位开始推行聘用制,使得它们的人事由身份管理和国家用人向岗位管理和单位用人转变,从而政府职能转变与事业单位改革交织在一起。其实,国家是想通过扩大事业单位的自主权而实现重实绩、重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这一政治体制改革波及面极广,到20世纪末达到高峰。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地方的具体运作状况及其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影响便难以预料。
然而在具体地方与境下,除了部分地区经改革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整体条件得到了改善之外,很多地方依据国家政策,按照(国办发[1999]79号文件和人发[2000]78号)文件,也分别制定了地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等乡镇机构改革。甚至有些地方出于政治目的或其他利益因素的考虑,利用这一契机而扭曲了国家政策法规,把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过早过度地推向了并不成熟的市场。不少乡镇推广机构被当地政府“断奶”,突然转变成了纯粹的经营性的农资经济实体,它们惨遭挫折,为农服务的效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科技下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更为关键的是,在此阶段,县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也正在大力推进,许多地区农技推广机构的“三权”被下放,由“条管”变为了“块管”,致使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悄然被卷入乡镇行政机构改革的漩涡之中,并且成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乡镇政府获得了更大的裁决权和自主权,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实际由业务部门演变成了乡镇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在资金和人事等方面都受到了乡镇政府更多的控制。那么,有些乡镇政府就利用了这一便利条件,在改革中按照权力和对本乡镇政府影响力的大小自主选择下放与否,那么农技推广部门显然是下放目标之一。
显然,中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政策在地方执行中出现了扭曲现象。虽然这一系列改革是国家按照强制性行政手段实施的,地方政府自然在操作中应该顾及中央政策法规的要求,但是在现实中的具体与境下,地方政府的实际策略选择会受到原有体制结构、外部社会环境、改革动机、时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那么,当他们面临财政压力和自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时,也会从财政实力、部门利益及个人政绩等角度做出决策,而冠冕堂皇地借助于“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等理由进行扭曲性的改革。如此一来,本来是国家为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而进行的改革,最终却演变成了破坏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恶魔”。这一危机甚至一直延续到21世纪,有的地方在一定时期内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由于前一阶段改革的失败,因而新时期继续进行着改革与调整,总体目标基本没有改变,只是具体改革政策的影响有所不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又开始受到了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及由此而来的乡镇机构改革的重大影响。2000年,国家就开始了减、免农业税的政策,伴随而来的便是几乎所有实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地方的配套乡镇机构改革。即使不同地区实施的具体形式各异,但改革的主要内容基本没有脱离合并、精简机构以及分流、裁减人员等。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2005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新一轮的乡镇机构改革,有些地方的农技推广随之又陷入了新一轮的危机,至最近5年左右才得以重新恢复。那么,长达近20年之久的综合改革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科技下乡的破坏性影响就可想而知。
4.3 新理念带来的思考
90年代以后科技下乡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但是多年来科技传播领域激化的一系列矛盾已经引起了学界及政界的反思,伴随出现了反映新理念的政策文件(见表12和表13)。这些政策文件发挥了目标引领的作用,对科技传播的理念和内容等都做出了新的规定,自然波及了科技下乡的发展状况。
可见,这些政策法规及会议文件等开始倡导科技传播的经营性(或营利性)以及科技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开始强调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自主选择权和在农技推广等科技下乡活动中的参与性。同时,从过去只关注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而转向了也关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从而引导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科技传播,以促进科技传播的更健康发展。
除了政策法规之外,学术科研成果和现实实践也反映出了科技传播的一些其他新思想。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新变化,国际交流合作在加强,中国科技传播工作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强调本土化和因地制宜的同时,国际化趋势凸显出来,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公众理解科学”和“科技传播”等概念,开始强调科技与公众的交流互动,甚至也偶尔关注科技产生的过程和负面效应等。同时,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统筹并举,不但强调经济的增长,也越来越倡导公众科技素质的提升。在国际后学院科学观和国内生活科学观的影响下,产业科普和生活科普兴起,科技传播开始关注公众的需求,由政府行政推进向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向转变,已经越来越多地强调普惠原则,强调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的发展。
在这些政策法规及新理念的引领下,全国的科技下乡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在新时期的具体地方与境下的运作中,科技下乡实践又将是怎样的情形?新的理念与社会现实能否相容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还是会引发更多的现实矛盾?这些问题都应该引发学者们的关注。
5 结论
历史上的科技下乡表现出了很强的本土化特色,有其独特的产生根源和演化规律,对当下的现实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在历史上体现出的特色、规律及重要影响因素等也应该是现实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方面。
其一,是中国特殊的国情背景孕育了具有浓厚本土化特色的科技下乡。因而在进一步的现实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挖掘其本土化特色,要考虑到本国实际,不要盲目借鉴国外经验。更要考虑到国内地方的巨大差异性及各自特殊性,必须深入具体社会与境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调研活动,并且在调研之后的阐述中也要特别注意不能过度地将结论进行普适化。
其二,科技下乡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的综合改革影响的。由于国家有意识的科技下乡总是服务于国家的宏观战略目标,因而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发展政策文件就决定了科技下乡的目标取向、内容及形式。这就决定了研究者要十分关注国家政策文件的相关核心思想,尤其是改革方面,以了解科技下乡实践的上级指导路线,从而更有利于比较得出地方运作出现的问题。
其三,科技下乡活动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因为科技下乡是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导向下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因而其难免会受到大的社会变革或一些政治运动的影响,也就决定了它的某种程度的意识形态意味和政治色彩。这就要求研究者要紧密联系政治因素。
其四,科技下乡活动具有很强的民间实践性。虽然科技下乡自80年代以来很多时候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这一主导作用影响着它的理念、方式及方法等,甚至为科技下乡的基础理念限定了基调。但是,科技下乡在不同时期的重要创新实践活动多数是农民基于农业生产实践而自发产生的,只是被中央政府发现后作了进一步推广。也正是这些民间自发的实践活动赋予了科技下乡以新的活力。所以,研究者更要深入普通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科技应用实践,去了解他们对待和应用科技的真实态度。
其五,科技下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科技下乡是在庞杂的政策文件引领下及众多单位部门的组织下进行的,几乎可以说它是在夹缝中以不明身份成长的,难以形成统一的范式。学术界和国家文件中均没有明确将科技下乡纳入农村科普、农技推广或科技传播的范畴,但是科技下乡的实践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科技下乡与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因而,伴随着中国农村科普、农技推广及科技传播理念及方法的不断发展,科技下乡的理念及模式也在不断进步并且表现出新特色。那么,在研究中就应注意同时关注这些不同的领域。
总体来说,科技下乡已经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自身也经过了历史的不断淘洗和破旧出新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其缺陷也是在所难免的。而缺陷又往往容易暴露于具体地方与境下的实践操作之中,主要在于国家宏观政策法规与地方文化及社会环境等能否达到很好的适应性而使科技下乡具有很好的实效。所以,学者们应该以史为鉴,加强对科技下乡具体社会与境下的微观案例研究,不仅关注中国特殊的国情背景、政治运动和政策法规,而且关注包括民间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方式、运作特点及其他深层次的矛盾,来挖掘、呈现科技下乡所处的现实社会与境下的复杂权力关系。
摘要:本文以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实践——“科技下乡”为题,从更宽泛的视野,在广义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下乡”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实践等进行梳理与评价,旨在总结经验,发掘问题,诉求以史为鉴,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科技传播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效果提供借鉴。
现代生物科技 篇7
例1 某生物体内有基因A, 该基因能控制合成A蛋白, A蛋白是某种药物的有效成分, 下图是将A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内, 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 获得基因A有两条途径:一是以A的mRNA为模板, 在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 合成双链DNA, 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序列, 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 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推测其DNA的____________序列, 再通过___________方法合成所需基因。
(2) 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 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_____________酶, 扩增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完成。
(3) 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 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一种核糖核苷酸序列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 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4) 图中的C称为____________, 在基因工程中, 常用Ca2+处理D, 处理后D更易____________, 此时D称为___________。
(5) 图中最后一步“筛选”是指从转化细胞中筛选出能________________的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
【知识要点复习】 (1) 利用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 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 合成单链的DNA, 逆转录酶具有DNA聚合酶活性, 在它的作用下, 可合成双链DNA;根据蛋白质来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 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推测其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再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合成所需基因。
(2) PCR过程中需要引物、模板DNA、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热稳定性DNA聚合酶等物质, 故在PCR反应体系中应添加这些物质。
(3) 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形成磷酸二酯键, A项正确;RNA聚合酶能与基因上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结合, 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B项正确;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而不是“核糖核苷酸序列”, C项错误;胰蛋白酶能将离体的动物组织细胞间质中的胶原蛋白分解, 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D项正确。
(4) 由图可知, A为目的基因, B为运载体, 二者结合在一起, 形成的C称为重组DNA (或重组质粒)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常用Ca2+处理受体细胞, 使之更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 成为感受态细胞, 提高受体细胞的转化率。
(5)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菌, 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性, 可通过检测与鉴定, 得到稳定遗传并能表达出A蛋白的细菌作为工程菌。
【答案】 (1) 逆转录氨基酸脱氧核苷酸人工合成 (化学) (2) 引物模板DNA热稳定性DNA聚合 (3) C (4) 重组DNA (或重组质粒) 吸收周围环境中的DNA感受态细胞 (5) 稳定遗传并能表达出A蛋白
二、胚胎工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综合命题
例2 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 (KIFⅡ) 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图如下。
(1) 过程 (1) 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 这里也可以用动物病毒或______________作为运载工具, 所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________________。
(2) 在过程 (2) 中, 用_______________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 将成纤维细胞置于_________________和5%CO2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达到无菌环境, 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CO2的气体环境中, 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 在过程 (3) 中, 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以获取更多的卵 (母) 细胞。成熟卵 (母) 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显微操作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出, 处理后得到去核的卵母细胞。
(4) 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在胚胎移植前, 通过_____________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此技术若选囊胚作材料, 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复习】 (1) 将KIFⅡ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内, 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过程采用了转基因技术, 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过程 (1) 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该过程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质粒, 此外也可用动植物病毒及λ噬菌体的衍生物作为运载工具, 此处不宜用植物病毒;所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 过程 (2) 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该过程需用胰蛋白酶 (或胶原蛋白酶) 处理, 使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 即95%空气加5% CO2, 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值。细胞培养需要无菌和无毒的环境, 因此培养液中需加入 (一定量的) 抗生素以达到无菌环境。
(3) 过程 (3) 表示活体采卵, 该过程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母羊使其超数排卵, 以获取更多的卵 (母) 细胞, 在体外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 通过显微操作进行去核处理, 将细胞核和第一极体一并吸出。
(4) 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需采用 (早期) 胚胎培养技术。在胚胎移植前, 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此技术若选囊胚作材料, 应注意的事项是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答案】 (1) 质粒 λ 噬菌体的衍生物DNA连接酶 (2) 胰蛋白酶 (或胶原蛋白酶) 95%空气 (一定量的) 抗生素维持培养液的pH值 (3) 促性腺激素细胞核和第一极体 (4) (早期) 胚胎培养技术胚胎分割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三、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综合命题
例3 2015年2月3日, 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 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1) 此过程涉及试管婴儿的培育, 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 (填“无性”或“有性”) 生殖, 试管婴儿的培育用到的技术手段有:体外受精技术、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技术。
(2) 该技术培育的“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来自_______________细胞, 其细胞质基因来自___________细胞。
(3) 据图分析, 该技术 (填“能”或“不能”) 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该技术能避免母亲的遗传性视神经病变遗传给后代, 推测该疾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上。
(4) 细胞核移植技术一般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其原因有: (1) 卵母细胞质内存在激发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5) 高产奶牛“卢辛达”的培育也用到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其中供体细胞来自__________- (填 “高产奶牛”或“普通奶牛”) , 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的透明带中, 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使两细胞融合, 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中, 体现细胞膜的___________特点;常用____________方法激活重组细胞, 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如果要提高重组胚胎的利用率, 可对______________期的胚胎进行分割以获得多个可用于移植的胚胎, 暂时不移植的胚胎可用_______________方法保存。
【知识要点复习】 (1) “三亲婴儿”的获得涉及“试管婴儿技术”, 应属于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技术得到受精卵后需要通过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得到可用于胚胎移植的桑椹胚或囊胚, 然后进行胚胎移植。
(2) 通过题图分析可知, 核移植是将母亲卵母细胞的核移植到捐献者去核的卵母细胞中, 所以受精卵的细胞核内含有来自母亲的遗传物质和来自精子的父亲的遗传物质, 而受精卵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捐献者的去核的卵母细胞。
(3) 母亲的红绿色盲遗传病基因可以通过细胞核进入受精卵, 所以该技术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该技术能避免母亲的遗传性视神经病变遗传给后代, 因此“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应属于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即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
(4) 细胞核移植技术一般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其原因有: (1) 卵母细胞质内存在激发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2) 卵母细胞体积大, 便于操作; (3) 卵黄多, 营养物质丰富, 有利于早期的胚胎发育。
(5) 高产奶牛“卢辛达”的培育属于克隆, 其中供体细胞为高产奶牛的体细胞, 其操作流程如下:
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的透明带中, 通过电刺激方法使两细胞融合, 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 重组细胞还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 (如电脉冲、钙离子载体、乙醇等) 激活才能继续分离和发育成重组胚胎。如果要提高重组胚胎的利用率, 可对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分割以获得多个可用于移植的胚胎, 暂时不移植的胚胎可用冷冻方法保存。
【答案】 (1) 有性早期胚胎培养 (或动物细胞培养) 胚胎移植 (2) 母亲的卵母细胞和精子捐献者的卵母 (3) 不能线粒体DNA (或细胞质DNA) (4) (2) 卵母细胞体积大, 便于操作 (3) 卵黄多, 营养物质丰富 (5) 高产奶牛电刺激流动性物理或化学桑椹胚或囊胚冷冻
四、动物细胞工程和免疫知识的综合命题
例4下图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三聚氰胺特异性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动物细胞工程中___________技术的重要应用, 该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而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 B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内___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发育而来, 主要参与动物体的____________免疫过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所基于的免疫学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
(3) 由于三聚氰胺分子量过小, 不足以激活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 因此在制备抗体前必须对其进行 (1) 过程, 下列物质中不适合作协助“扩容”抗原分子的是 ( )
A.蛋白质B.多糖
C.磷脂D.核苷酸
(4) (3) 过程采用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相同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_____, (3) 过程特有的方法是__________。
(5) (4) 过程涉及两次筛选, 分别筛选出_________和___________;单克隆抗体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
【知识要点复习】 (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然后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最后得到单克隆抗体, 所以单克隆抗体技术是细胞融合技术的重要应用;动物细胞融合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2) B淋巴细胞是由动物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发育而来的, 主要参与动物体的体液免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所基于的免疫学基本原理是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3) 协助“扩容”抗原分子必须是大分子物质, 所以核苷酸作为小分子物质被排除。
(4) 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化学方法 (聚乙二醇PEG) 和物理方法 (离心、振动、电刺激)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 分别是生物方法 (灭活的病毒) 、化学方法 (聚乙二醇PEG) 和物理方法 (离心、振动、电刺激) 。
(5)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杂交瘤细胞, 第二次筛选产生特异性 (抗三聚氰胺)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答案】 (1) 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增殖 (2) 造血干体液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3) D (4) 化学方法 (聚乙二醇) 和物理方法 (电刺激) 生物方法 (灭活的病毒) (5) 杂交瘤细胞产生特异性 (抗三聚氰胺)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五、动物细胞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的综合命题
例5 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 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 其中不正确的地方有 ( ) 处
A.3处B.2处
C.1处D.0处
【解析】上表中有两处错误:一处是在植物细胞工程的体细胞杂交技术中去除细胞壁的方法是酶解法, 即利用酶的专一性原理, 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另一处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 细胞融合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克服远缘杂交障碍, 但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故B项正确。
【答案】B
六、胚胎工程和减数分裂的综合命题
例6 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 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图是为获得试管动物记录的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N表示染色体组数) 。请回答:
(1) 图中Ⅱ、Ⅲ和Ⅳ细胞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卵裂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上图中细胞Ⅱ处于细胞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 细胞Ⅲ处于细胞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 细胞Ⅳ处于细胞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卵原细胞经两次细胞分裂形成卵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在排卵前后, 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__--过程中。若是体内受精, 则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当观察到卵细胞膜与透明带之间_______________时, 说明精子已经受精, _____________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3) 试管动物的培育主要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过程, 前者需在获能液或“专门溶液”中完成。
(4) 对于试管动物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属于无性生殖
B.属于有性生殖
C.体内发育
D.体外发育
E.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F.运用细胞工程技术
【知识要点复习】 (1) 图中显示卵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成为细胞Ⅱ初级卵母细胞, 它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形成细胞Ⅲ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与精子相遇完成受精作用, 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经过卵裂形成早期胚胎。细胞Ⅱ、Ⅲ和Ⅳ分别为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受精卵, 卵裂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处于细胞分裂后期的Ⅱ、Ⅲ和Ⅳ细胞中染色体数分别为2 N、2 N、4 N。
(2) 卵原细胞经历的两次细胞分裂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在排卵前后, 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体内受精发生的场所是输卵管, 当观察到卵细胞膜与透明带之间有两个极体出现时, 说明精子已进入卵细胞, 卵细胞被激活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排出第二极体;第一个精子触及卵细胞膜的瞬间, 透明带的穿透性立即发生改变以防止多个精子进入透明带, 这叫透明带反应。
(3) 试管动物的培育主要包括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两个过程。
(4) 试管动物的培育属于有性生殖, 涉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未涉及基因工程技术, 试管动物的发育是将早期胚胎移入母体 (代孕母体) 子宫内发育, 因此是体内发育, 所以选BCF。
【答案】 (1) 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受精卵有丝分裂2 N 2 N 4 N (2) 受精作用输卵管有两个极体透明带反应 (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4) BCF
七、胚胎干细胞的应用综合命题
例7 下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 过程Ⅰ将胚胎干细胞置于γ射线灭活的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 并加入动物血清、抗生素等物质, 维持细胞不分化的状态。在此过程中, 饲养层提供干细胞增殖所需的___________, 加入抗生素是为了__________, 这对于研究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2) 上图中的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可以从_______和__________中分离获取。过程Ⅱ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 通过组织化学染色, 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 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 过程Ⅲ中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将获得的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_________, 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
(4) 过程Ⅳ得到的小鼠畸胎瘤中里面全是软骨、神经管、横纹肌和骨骼等人类组织和器官。实验时, 获得免疫缺陷小鼠的方法是________, 该过程研究的意义在于解决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或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问题。
(5) 克隆转基因小鼠常用的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
【知识要点复习】 (1) 胚胎干细胞培养时所用的饲养层细胞可以供给干细胞增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加入抗生素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2) 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可以从早期胚胎和原始性腺中分离获取;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通过组织化学染色, 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3)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在导入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完成后称为“重组DNA”) , 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 获得免疫缺陷小鼠的方法有射线照射破坏胸腺法和直接手术摘除胸腺法, 这样小鼠就不能形成T细胞, 不发生细胞免疫, 移植组织细胞就不会被排斥。
(5) 克隆转基因小鼠涉及克隆, 则涉及细胞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该小鼠又是“转基因小鼠”, 所以又涉及转基因技术。
【答案】 (1) 营养物质防止杂菌污染 (2) 早期胚胎原始性腺发育全能性 (3) 显微注射法基因表达载体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 破坏小鼠胸腺 (5) 核移植技术转基因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同步训练】
1.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 (乳腺细胞) 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 取名“多利”, 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我国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 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到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 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 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 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B.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 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C.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 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 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此方法与“多利”的培养本质相同, 涉及的技术也完全相同
D.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只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2.下列实践与基因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是否含病毒属于基因工程的运用
B.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最终插入位置是在染色体的DNA上
C.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生产的胰岛素并不具生物活性
D.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用到了细胞融合技术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变化是为了配合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4.现有两个烟草品种A (Hhrr) 和B (hhRr) 的花粉若干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利用诱导因素促使原生质体融合 (只考虑两两融合) 。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 (rr或hh) 时, 在光照强度大于800lx条件下, 就不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 实验开始时必须除去不利于原生质体融合的物质 (2) 实验中得到A、B花粉之间融合细胞的基因型有6种 (3) 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 可在大于800lx光照下培养, 收集增殖分化的细胞团 (4) 从理论上分析, 将融合细胞的培养液放在大于800lx光照下培养, 有5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不能增殖分化
A. (1) (2) (4) B. (1) (2) (3)
C. (2) (3) (4) D. (1) (3) (4)
5.某农业生态工程基地按照生态和经济规律, 对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了优化设计。
(1) 通过套种、间种和________等技术的应用, 使种植的农作物为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提供更多的食物。
(2) 作为生态农业, 他们用作物秸秆作饲料发展畜禽养殖, 人畜粪便大力发展沼气池, 沼渣用来养鱼, 卖到市场增加了效益, 这个基地运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等原理。
(3) 在农业生产中尽量不施用农药, 其目的是_________。
A.减少水土流失B.减少土壤肥力
C.减少环境污染D.减少生物多样性
6.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 植酸易与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 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 而植酸酶可降解植酸。科学家研究发现酵母菌中含有植酸酶, 设想将酵母菌的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 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基因组文库___________cDNA文库 (填 “大于”或 “小于”) , B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
(2) 为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可以用_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其原理是__________, 该过程中需要以图中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为模板, 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
(3) 植酸酶基因能在水稻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可以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检验。
(4) 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目的基因后, 用____________酶处理, 能连接平末端的_________酶, 形成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 该载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
7.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其中利用植物秸秆中的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 是一种“绿色能源”, 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据图回答:
(1)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建立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主要是_________ (至少答两点) 等。
(2) 植物秸秆经预处理后, 应该利用微生物A所产生的纤维素酶进行水解, 使之转化成发酵所需的葡萄糖。若从土壤中分离获取微生物A, 应采用具有选择功能的培养基, 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__。
(3) 为了提高植物秸秆的利用率, 可以利用基因工程对微生物A进行改造, 其基本方法是:先用________同时切割_______和____________, 然后用DNA连接酶将上述切割产物连接, 构建____________并将其导入到受体菌中。
8.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 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 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 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1) 理论上, 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________基因;而cDNA文库含有生物的_________基因。
(2) 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 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乙的体细胞中, 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 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___________,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 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__________是否得到提高。
(3) 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进行自交, 如果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________, 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如果子代中表现为____________, 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 (1) 轮种消费者 (2) 物质循环再生、整体性 (物种多样性) (答出两点即可) (3) C
6. (1) 大于逆转录酶 (2) PCR DNA复制目的基因 Ⅰ 目的基因 Ⅱ 耐高温 (3) 插入 (整合) 到染色体上的DNA中 (4) DNA连接T4DNA连接DNA
7. (1)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减少环境污染 (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提高能量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 纤维素 (3) 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目的基因运载体基因表达载体
现代传播科技 篇8
1 从科技传播视角衡量科技新闻传播效果
科技是现如今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 对于我国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先进的科技能够促使我国社会转型升级, 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社会和群众了解科技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既能够满足群众的好奇心理, 又能展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还能创新国家发展战略。科技新闻传播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新闻工作, 需要引起相关从业者的重视, 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 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
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发现传播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明确改进工作方向, 对新闻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科技新闻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普通群众, 群众接受程度的好坏是传播工作的主要衡量标准。因此, 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 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 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 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1]。
2 科技新闻高效传播的维度
2.1 传播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变, 从最早的报纸, 到电视, 再到互联网, 每一种传播方式都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 这几种传播方式仍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科技新闻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引起群众的更多关注, 电视新闻和互联网新闻能够满足这一目的, 其能够灵活展示科技新闻信息, 能够让观众理解, 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
2.2 传播速度
科技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要做到快速响应、快速传播, 这样能够有效地表现出科技的特点和价值, 有利于群众第一时间掌握科技信息, 把科技转化为产品进行生产, 时间效率大幅提升。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其要准确、及时地公开, 例如在“玉兔号”月球车着陆过程中, 通过电视直播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科技的进步, 感受到自己国家的强大, 受众的需求被极大满足。
2.3 传播规模
电视科技新闻的受众是全体社会成员, 当受众的规模足够多时, 新闻传播的价值就会增加, 如果受众范围较小, 即使科技新闻的价值很高, 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新闻的规模也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2]。
2.4 科技新闻本身的价值
科技新闻传播要想获得最佳的效果, 除了要满足以上条件之外, 还应当保证科技本身具有较大的传播价值, 如果科技新闻中的科技含量较低, 观众会失去观看的欲望, 因此, 在选择科技新闻的内容时, 要选择推广价值更高的、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内容, 着重选择那些观众还不了解的科技成果, 这样能够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 让新闻传播的效果提高。
3 提高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措施
3.1 增强新闻通俗性, 用好科技背景知识
许多科技内容对普通群众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要想让普通群众了解科技新闻的内涵, 要适当降低科技新闻在内容方面的难度, 通过采用平实的表达手法, 使其更加平易近人。例如, 可以在进入正题之前阐述一下新闻的背景, 增强科技新闻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让观众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同时, 又不能失去科技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这样, 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 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科技新闻与其他的新闻存在较大的差异, 科技新闻的内容大多是探索出来的新知识、新原理, 即使是该专业的人员也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所以, 在传播的过程中, 可以将这些新闻简单化处理, 将其与观众的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 某个科技原理能够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新闻内容就应当以群众常见的药物进行举例, 阐述副作用降低的程度, 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 从而增强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3.2 将深奥的科技知识化作通俗易懂的语言
观众在观看电视科技新闻时, 会将自身的背景知识当作是理解新闻内容的主要依据, 如果新闻的内容超过了观众的背景范畴, 观众的接受效果就会降低,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新闻传播者要将深奥的科技简单化,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 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接受和理解, 阐述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故事、动画等方式来降低科技知识的理解难度, 并联系人们生活中的经验, 尽量让每一位观众能够看懂[3]。
3.3 新闻编辑人员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从事一线新闻工作的人员是新闻的主要制作者, 这些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的质量, 当这些人员对需要播报的科技知识不甚了解时, 科技新闻的水平就会降低, 而在现实情况中这种问题较为常见, 许多科技新闻编辑者都属于“门外汉”, 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 其自身对科技内容都不了解, 则很难顺利制作出高水平的科技新闻。所以, 相关从业者需要加强科技知识学习, 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 做到术业有专攻, 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做好功课, 才能为观众营造更好的观看体验。
3.4 用好角度, 激发观众兴趣
科技新闻的切入点不同, 其带来的新闻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为此, 在制作新闻时, 需要找准切入点, 选择观众更能够接受的角度, 不断进行创新, 例如, 名著《红楼梦》在医学人员眼中是一本医学宝典, 在建筑者眼中是一部古代建筑著作。科技新闻也是如此, 找准角度能够让科技新闻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只有当新闻报道与读者自身经历和生活相似或相近的时候才容易激起读者的兴趣, 增加传播效果。因此, 深入理解科技新闻素材, 选好角度, 尽量将报道与大多数受众的角度契合的报道, 才会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4 结论
总之, 现如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 科技新闻的数量也在增加, 观众在观看科技新闻时, 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只有降低新闻的理解难度, 提高新闻的价值和趣味性, 才能让观众乐于观看。相关从业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在编辑新闻时选择更好的角度, 提高新闻的整体价值,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让科技新闻焕发出新的活力。
摘要:现如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正是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而普通民众对于科技发展也非常关注和热衷, 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传播方式也加大了对科技的报道。本文主要探讨电视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希望能够为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科技,传播,新闻效果,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鼎鼎.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 (6) :33-52.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研究 篇9
1 从读者、听众、观众到网民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研究中, 受众又称信宿或受者, 是指传播过程或活动中信息的接收者, 是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统称。1正如丹尼斯·麦奎尔所言:“大众媒介的发展历史表明, 受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也是媒介及其内容的产物。”2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 今天的受众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听众或观众, 网民更会主动地选择信息、发布信息, 甚至会参与创造信息。在网络媒体中, 大众传播领域的读者、听众、观众已经转换成了网络的使用者——“网民”。
在先进的网络技术支持下, 网络时代带给网民前所未有的传播体验和传播自由、权利。与此同时, 网民在网络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性。
网民的“主动参与”。弗兰克·毕奥卡“简约效应”理论中描述了“主动型受众”的五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选择性。主动型受众在媒介的使用上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第二个特征是实用性。主动型受众运用媒介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第三个特征是意图性, 即有目的地使用媒介内容。第四个特征是参与性。受众主动参与、思考和使用媒介。第五个特征是主动型受众具有不受外界影响的特征, 即不容易被媒介说服。3进入了网络时代, 网民主动性集中体现在运用网络的海量信息和先进搜索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性地注意、查找科技信息、以及有选择性接收和自我消化, 并据此形成自己的意见, 适时地参与科技信息的发布和评论。
网民的“传受一体”。在网络传播中, 网民往往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可以在传者和受者之间自由地进行角色转换或更替。一个人发布信息时是传播者, 而在接收信息时又成为受者。在网络环境下, 尤其是网络的双向互动性, 网民都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搜索科技信息, 并将科技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再在网络上创造性地传播给其他网民。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网民“接受—理解 (创造) —传播”科技信息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 网民传播的“科技信息”是一种未经过验证的信息, 其科学性、真实性无法保证, 包括网民对科技信息的理解和再创造的成分。网民的“主动参与”和“传受一体”在改变网民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特点
从传统的科学普及到现代的网络科技传播, 网民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可以成为科技传播活动中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这种参与和传播具有鲜明的传播特征和传播效果。网民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传播的便利时, 对于如何把握好这种传播的权利和自由时则欠缺思考和规范, 尤其是面对复杂的科技信息。
2.1 传播内容上:对科技信息的“选择性”和“片面性”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网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关注、和传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随着我国重大科技事件的发生, 如神七、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 公众在这些事件中表现出的极大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对科技事件的关注度提高。但在网络上,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态度更多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安全、健康问题的担忧, 对科技问题的恐慌。另一方面是科学猎奇心理, 热衷传播神秘现象、“超科学”、伪科学等。这些直接显示了我国公众对科技知识存在着诸多的误解,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失衡”。
网民对科技信息的传播具有“片面性”。网民使用网络媒体对于科技信息的理解和传播往往过于单一、片面。网络媒体上的科技信息缺乏传统媒体“把关人”对信息的层层筛选, 不少信息甚至是对科学知识的断章取义和捕风捉影。网民通过网络查找到的信息本身存在不真实和不准确等问题。科技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 每一个网民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对科技信息的理解, 这种理解本身与科技知识的原貌是有差异的。此外, 网络上不乏网民自己创造的科技信息, 如网民以个人的经验未做任何实验研究当作科学结论发布;为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评论, 以个人所获知的有限的科技信息驳斥科学结论。
2.2 传播过程中:存在情绪的扩张和科技信息的失真
网民由分散的群体、个人组成, 其科学素养参差不齐。网民不够理性的参与和互动, 使得他们对于科技信息的接受、理解, 对科技问题的意见发表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各种情绪的宣泄和扩张, 科技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失真和畸变, 经验与科学的混淆。这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本质是背道而驰的。此外, 在传播过程中, 网民对科技问题的“焦虑”、“担忧”、“埋怨”和“恐慌”等情绪更加不利于网民正确的理解科技信息, 进而难以做出科学的评价。
2.3 传播效果:形成“网络舆论”
陈力丹把舆论定义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舆论的存在。4
网络时代, 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 网民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网民可以根据网络搜索到的科技信息, 将对某一个科技问题的看法发表到BBS、BLOG或个人主页上, 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讨论, 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科技问题, 形成强大的群体舆论。当网络舆论强大到一定程度, 传统媒体捕捉到这一信息, 通过新闻报道形成传统媒体的舆论。网络舆论与媒体舆论两股舆论之流相互影响。
网络舆论的形成显示出“漩涡”式特点。网民可以围绕某个焦点科技事件或自己感兴趣的科技问题发表看法、意见, 其它网民接收信息, 发表反馈意见, 网民间的双向互动犹如一个漩涡将越来越多的网民吸引到漩涡中, 从而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群体意见, 产生舆论, 影响社会管理决策。网民这种“不受限制”的意见发表, 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 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 但这种舆论的科学性则是难以保证的。
“镍铬烤瓷牙事件”中, 网民以“人民需要真相”在天涯社区发帖“应当禁止镍铬烤瓷牙的使用”, 引来跟帖无数, 迅速在各大网站中流传。网友在网络上组建讨论群, 并且质疑相关部门和国内医学研究。在巨大的恐惧下, 不少公众将口中的烤瓷牙拔掉。在我国安装过镍铬烤瓷牙的庞大人群中最终引来了一场争论和恐慌。
在这起事件中, 网民得出“镍铬烤瓷牙导致肾病, 应当禁止使用”这一结论的依据就是网民自己安装镍铬烤瓷牙后出现的不良状况和在网络上查找到的一份来自美国的病例报告。而这种结论的科学性则不得而知。
3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局限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各种问题, 如生命安全、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资源危机等, 网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传播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导致对科学信息的误解甚至讹传, 引起恐慌。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局限性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3.1 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容乐观
科学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受众对科技信息的认知和态度。而受众对科技信息的理解力直接受其科学素养的高低的限制。“科学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德 (P.D.Hurd) 在1958年提出, 用来表示个人对科学的基本理解。目前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有多种说法。美国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Miller教授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 科学素养包括: (1) 对科学原理和方法 (即科学本质) 的理解; (2) 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 (即科学知识) 的理解; (3) 对科技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中国科协组织的多次公众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的量表主要是根据Miller的三维模型编制的。
目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较低。通过中国科协多次对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调查分析显示, 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逐年提高, 但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
3.2 科技信息本身的复杂性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 过去很长一段是时间, 科学技术都被认为是仅为少数人掌握的专业领域, 广大公众很难了解世界科学技术的概念、方法以及最新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进步, 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但科学知识仍然是掌握在科学家手中, 大部分受众所掌握的科技知识有限。而目前网民通过网络获知的科技信息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真假难辨。科技问题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性。科学技术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发生变化, 对于科技问题的认识也将随着时间而不断深入。在科技问题的真相浮出水面之前, 难以定论。科技进步除了能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 科学的应用同样也可能危及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全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失控。科学本身存在着矛盾和争议, 并非十全十美, 有些科技信息在目前情况甚至不适宜公开传播。而大部分网民在网络发布科技信息和评论的时候并不会考虑到这些。
3.3 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缺失
网络传播中传统的信息把关人不复存在。网络环境下网民发布的科技信息是未经筛选、完全按照自我的理解编排信息, 发表意见。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缺失, 使得网民各种思想、观念随着网络流入传播过程中, 参与网络舆论的形成。网民对科技问题的意见也是优劣并存。受众网络舆论的质量难以把握。
此外, 网民发出的舆论相较于传统媒体抢先一步形成并壮大, 在公众中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力。而传统媒体往往依靠新闻报道的“后发制人”以正视听, 媒体意见形成的滞后性使得媒体舆论的影响力由此受到削弱和制约。不当的网络舆论将会带来社会的混乱, 因此, 加强对网络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须加强舆论引导, 以抵消其负面影响。
4 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
科技传播的本质是对科技信息的宣传、接受与交流。科技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科普功能、经济功能、舆论功能、教育功能。其中, 科技传播的舆论功能是通过科技新闻传播来实现的。5网民“科技信息”传播的局限和不足, 使得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需要大众媒体给予正确的舆论引导。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因其不同的特性和作用, 在引导网民“科技信息”传播中应发挥其不同的作用。本文进行了以下思考。
4.1 网络媒体要加强“议程设置”功能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指出大众媒体具有构建公众思想和引发人们认知变化的能力, 在公众头脑中建立起突出的事务或形象。网络环境下, 虽然网民具有主动参与和双向互动性, 可以自由的选择、查找信息, 但并不意味着网民不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受到严峻的挑战, 但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 信息“守门员”的作用只是减少, 而不是消失。实际上, 网民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 依然受到网络媒体编辑等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以头版头条、本报评论等显性的形式出现, 但却以其它方式存在。网络媒体的编辑每天都要选择和发布信息, 网络媒体编辑在选择转载传统媒体等新闻报道中具有“议程设置”的作用。目前, 对于如何加强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尚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 但网络媒体不能因为“议程设置”理论受到挑战, 就放弃其“议程设置”的功能。
4.2 传统媒体要加强“舆论导向”功能
传统媒体在现有的基础上, 应加强对网民的“科技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 发挥其舆论导向功能。本文仅就网民“科技信息”传播提供以下舆论引导策略:
坚持舆论形成的科学性。科学的本质是严谨、求实, 追求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6如要对受众的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 就必须保证舆论本身形成的科学性。这种意见形成过程的科学性比公开发布的意见本身甚至更为重要。
科学的态度、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在网络舆论引导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要对网络受众进行舆论引导, 仅凭“不予报道、推迟报道、省略报道、模糊报道”等传统运作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是很难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科技传播舆论的形成必须坚持科技信息的正确、准确、和全面, 维护科技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在科学的态度基础上形成舆论, 方能在进行合理、正确的舆论引导的同时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
发挥传统媒体科技信息优势。科学家及科技媒体从业者手中掌握着较多的科技知识。而科技新闻记者往往掌握着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及科技一线的科学家信息。科技记者要凭借其较高的科学素养、较丰富的科学知识, 掌握全面而准确的科技信息, 形成对科技问题的科学认识。针对网络环境下的科技传播, 需要根据网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是网民科技信息缺乏而导致错误舆论的形成, 媒体就应该尽量填补缺失信息, 让网民对科技问题的真实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而打消网民的偏见和非理性的认识。如果是网民科技信息来源、渠道有问题, 则应指出其局限性, 并告之正确的信息渠道。如果是网民对科技问题认知的不够准确, 媒体需把正确的科学结论传达给网民。如果是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目前并没有最终结论, 则应让网民秉承科学的态度对待未知的科技知识。
满足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 重视网民的反馈。科学传播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科技传播内容直接涉及到安全、健康, 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网络上被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的疑问, 往往是由于网民本身的信息缺乏而引起。而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且有效的办法就是满足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此外, 网民对提出的科技问题往往具有自己的认知。这就要求媒体密切关注网民对科技信息的反馈。在网络上, 获得网民的反馈要比传统媒体简单便捷的多。及时了解网民的反馈, 对于进行舆论引导, 提高科技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在现有的传播机制下, 媒体往往被迫应对网民提出的科技问题, 媒体的舆论形成滞后于网络舆论。这对于科技传播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媒体需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提早介入, 不仅需要传播科学知识, 也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要想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对舆论进行引导, 就必须发挥媒体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发现网民的科技信息需求、收集网民对科技问题的意见、关注网民的动态, 避免科技信息的误解及带来的潜在危害。尤其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大媒体时代, 更应该关注网民, 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雷跃捷, 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斯蒂芬·李特约翰, 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陈力丹, 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韩达荣, 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6]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7]李浩鸣.论现代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人民出版社, 2006.
[8]栾永玉.关于科技新闻的传播场理论的思考.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人民出版社, 2006.
[9]黄时进.科学传播发展中受众的主体性转向.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 .
[10]黄时进.受众信息素质:网络时代科学传播的基石.传播学研究, 2007 (4) .
[11]胡晓梅.科学传播与网络.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2008 (1) .
传播绿色科技,倡导环保理念 篇10
“福特汽车一直秉承‘使世界更加美好的理念,不仅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中践行着绿色承诺,更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与技术渗透入汽车产业链的每一环节,” 福特汽车亚太环境主管陈艺表示,“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是福特改善人类生活之愿景的基石。今年,福特汽车成为唯一获得美国道德村协会(Ethisphere Institute)所颁发2016 ‘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奖项的汽车制造商,这项荣誉是对致力于正确经营方式和正确商业决策的福特员工的一种肯定。”
作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导者,福特汽车一直致力于研发新技术以有效利用废弃材料及纤维,尽可能地减少石化产品的使用以及减轻汽车的重量,以实现更加理想的燃油经济性,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现代传播科技 篇11
我们经常提到的传播, 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 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 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1]。传播的内容——信息, 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科技传播只是传播学中一个极其微小的分支, 侧重于从“科技”这一特定领域出发, 来表现传播的功能。
科技传播是人类交流科技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 是人与人、人与其所属的群体和社会之间, 通过某种媒介进行科技信息传播、接受和反馈行为的总称[2]。科技传播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科学技术成果通过传授、扩散、交流、转移等方式, 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序流动, 实现社会共享的过程, 即把仅属于科学家“私有的知识”变为“社会共享知识”, 实现不同个体间的知识共享, 使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科技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 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 更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血液循环系统”,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3]。
2 科技传播与企业创新发展的关系
英国学者弗兰西斯·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对人们来说耳熟能详, 但是对于培根的另一句深刻的名言, 大家或许有些陌生,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 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 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科技传播源于科技发展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 它与科学技术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是与科学技术相伴而生的一种普遍现象。
科技传播是以传播科技信息为使命的, 而科技信息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富于流动性的社会财富, 具有共享性质。从广义上讲, 科技传播包括科技信息的产生、交换和利用等, 引发科技创新的因素有很多, 但主要有两个原因:1) 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 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作用下产生质变, 形成科技创新;2) 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流、借鉴, 形成新的思维和新的学科, 从而引发科技创新。因此, 科技传播与科技创新发展密不可分。
而企业生命的核心力量就在于不断地创新发展, 只有坚持持续创新, 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始终保持活力。因为, 一旦前进的脚步有所停滞, 企业也将面临灭顶之灾。只有不断地在发展中运转, 才能使企业前进的力量永不停息。科技创新发展是企业生存的不竭动力, 于是科技传播的力量此刻也就凸现出来。科技传播引发企业科技创新, 在参与科技传播中, 企业从中获得知识共享, 相互交流、借鉴、学习, 从而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科技传播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3 科技传播对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作用的表现
2006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就已经明确指出, 技术创新体系是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用结合。企业是科技创新的载体, 企业的创新发展便可以借助科技传播, 让技传播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翅膀, 可以推动企业飞跃式的发展, 这点极为重要。科技传播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之所以说它是助推器, 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培养人的科技意识促进人精神层面的提升
在中国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中, 谁走在了科技的前列, 谁也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科技传播最直接的作用在于, 它可以培养人的科技意识, 影响一个企业整体的精神层面水平。科技力量是一种精神传承, 可以使企业员工通过科技的感染得到不同程度的升华。通过科技传播, 让每个人学习并掌握科技知识, 将这种科技学习作为一种潜意识的动作, 能促进整个企业学习科技知识氛围的形成, 以及整个企业精神层面的提升。
就拿中国的文化产业来看, 中国的新闻出版行业, 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传递先进文化知识的重任。科技传播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相比其他产业来说更是重大, 凭借科技传播的助推, 文化产业才能实现先进科学知识的吸收引进, 才能实现企业内部人员文化素养及科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也才能进一步反作用于文化产业发展。正如哲学上讲的:当上层建筑积极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时, 对经济基础有推动作用, 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 科技传播的引入改变了企业内部人员的精神面貌, 提升了企业整体的文化水平, 这必将有助于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3.2 提供先进技术造就企业人才
科技传播带来最直接的产物, 表现在企业中就是:科技传播为企业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企业可以在科技传播中汲取到先进的东西为己所需, 将之应用于实践中, 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最直观地作用于企业的创新发展。有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 企业的创新发展就不再是一场空梦。
上面提及的培养人的科技意识, 提升人的精神层面的成果获得最终表现在, 企业将会人才辈出。科技传播只是停留在意识、精神层面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而以此为渠道造就科技人才才是我们宏伟蓝图中的一笔。在科技传播的大潮中, 要站稳脚步, 抓住这一最好时机, 培养企业内部核心骨干, 通过科技知识的传递与交流, 促进人才成长, 相应的, 企业造就的科技人才也必定反过来会为企业做出贡献, 助力企业的发展腾飞。
3.3 促使企业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
科技传播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 它引领了一种理念的改变,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思想引爆。科技传播带来的先进成果引发企业更多的思考, 促使其转变思维, 在生产中不断探索新规律, 开发新路子, 摒弃旧有模式, 生产、经营理念随之更新转换, 紧跟时代潮流。就现在的生产经营来说, 我们可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还是拿文化产业来举例,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微博、微信平台来进行推广, 而且各种形式全面覆盖……这些都是科技传播带来的社会变革的产物。
4 如何让科技传播更好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服务
4.1 企业内部人员的自主性
企业内部人员应提高学习、创新的积极主动性,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 有效利用科技传播, 不断研究学习, 借助其有利的一面不断汲取优秀精华, 为己所用, 强化自身能力。在科技传播的浪潮中自主学习、自主创新, 争取成为先进创新的第一批。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 所以企业需要首批创新人员带动后部力量, 最终使企业内部全体人员都走在科技时代的前列。只有具有这种先进的意识, 才会有先进的行动, 所以, 企业内部人员的自主性是极其重要的。当然, 这种自主性的实现也需要企业的引导和配合。
4.2 企业自身要创造机会
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大门, 各种先进思潮不断涌入, 作为企业一方, 要抓好国家重视科技发展这一大好时机, 多引入先进知识, 多举办科技知识讲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相关领域专家, 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助他们学习成长。在这种科技信息的不断熏陶下, 企业内部上下将会营造一种科技理念先行、促进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这样可以使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企业要创造机会, 力争成为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创新项目实施的主体、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在文化帝国不断崛起的今天, 企业要从自身出发, 以企业持续发展为己任, 以员工培养为根本,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利用科技传播先进成果, 不断实践,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最终实现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
5 结论
科技传播大到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 小到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及创新发展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企业要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 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 而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积极利用科技传播带来的先进成果, 将其不断转化成企业发展前进的源动力。
科技传播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环境和新机遇, 在新政策的领导下, 相信中国的企业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方面会做的越来越好。科技传播作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也必将产生无穷大的力量, 助推企业腾飞, 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田小庆.科技传播障碍及其对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006.
[3]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EB/OL].[2013-9-18].http://www.21xc.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4824.
[4]科技传播[EB/OL].[2013-9-22].http://baike.so.com/doc/5581113.html.
[5]王子齐.科技传播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研究——以超大绿色生态产业链开发为例[J].福建农业学报, 2006, 21 (3) :28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