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志愿者(精选3篇)
地铁志愿者 篇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空前激发了中国社会中蕴藏的志愿者激情,志愿者从此成为国内各项重大事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仍是志愿者。形形色色的世博志愿者有园区志愿者、城市文明志愿者、平安志愿者等。而在这庞大的志愿者队伍里,高校是志愿者的重要来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参加世博志愿服务的人数有3000多。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博地铁志愿者,总人数840人,主要服务于上海轨道交通各个站点,其特点是地点分布广,人员参与多,服务时间长。而在为期184天的世博会期间,为使这样一支志愿者队伍平稳顺利地运行,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现状
自1993年团中央发起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至今,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蓬勃发展,高校志愿者组织相继成立,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志愿服务形式不断丰富,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服务成果总结、继承、转化之后,高校志愿者的注册选拔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等已经初步形成,志愿者服务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虽然志愿者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还是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一)志愿者的角色定位模糊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志愿者工作就是不计任何报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只是单方面地要求他们应该达到怎样的服务水准,并没有给予一定的宽容和理解,让其健康发展下去。
(二)志愿者的权益保障机制欠缺
社会对于志愿者本身的权益保障还不是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这主要由于志愿者活动在我国起步较晚,加上公民对志愿者的内涵普遍认识不够,其潜在的社会效益并没有被充分发掘,政府等机构没有高度重视和关注。
(三)志愿者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够
做志愿者初衷是好的,但一些志愿者因为目的不明确,存在盲从、跟风,缺乏专业志愿者的素养,导致责任心不够,服务的效果一般。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志愿的精神内涵了解不够深刻,或者说是对志愿者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所致。
三、如何建立世博背景下的地铁志愿者服务机制(一)建立健全地铁志愿者培训机制
为确保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相关的世博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志愿者的角色认知与使命》、《跨文化交流》、《大型活动背景下的志愿者工作》,此外还包含世博外语培训、红十字急救培训等。此一类培训涉及的面比较广,且适应所有类型的世博志愿者,也是他们在服务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的志愿者还应加强相关专业的培训。对我校的地铁志愿者服务而言,在具体的培训中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对于以周计算的地铁志愿者服务,在上岗的前一周要安排一次岗前培训,专门强化轨道交通方面的知识及志愿者的各项职责要求。
2. 培训方式。
培训可以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重要的任务布置,职责要求等需要通过主要负责人员进行培训,而针对不同站点细化的要求与内容就可以采取分散式培训,但要根据站点所属区域进行分区再分组,采取区长、组长负责制,将培训效果尽可能做到最好。
3. 培训内容。
在对地铁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培训组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相关轨道交通方面的资料,包括通往世博园区的地铁线路、去各个旅游景点及商业中心的地铁线路、站点周边的公交情况、地铁线路之间的换乘、站点周边的生活服务设施等。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志愿者服务礼仪及志愿者工作职责的培训。
4. 培训评估。
通过现场培训及分组培训之后,还需要对志愿者的培训效果进行检验,可以采取现场随机问答式、试题考核式等方式进行评估,评估的等级作为评价志愿者工作的内容之一并记录在志愿者个人工作手册上。这样可以提高志愿者培训的重视程度,增强志愿者培训效果。
(二)建立健全地铁志愿者管理机制
为确保世博地铁志愿者工作及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完善的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作为高校而言,学生资源最为丰富,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力量。首先,针对不同的管理功能,可以将世博工作小组划分为秘书组、培训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应急人员调动组等。根据学生干部不同的特点进行合理分配。其次,根据服务站点所属区域不同的情况,可以通过设立区长—组长—组员的三级管理模式来管理志愿者,其中区长和组长由具备学生干部经验和经历的学生担任。再次,建立学院世博志愿者工作组与学校志愿者工作站间的信息传达及反馈机制。志愿者通过分层汇报到区长,由区长汇报给学院世博志愿者工作组的主要负责进行信息处理并同时与校工作站间进行信息互通。当然,还需要建立公共的信息交流平台,例如:短信平台、飞信群、BBS等。最后,还须制定专门的志愿者个人工作手册,其中可以包含志愿者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组管理人员信息、志愿者考勤信息、志愿者工作职责、志愿者工作日志、志愿者工作测评表等。这对志愿者工作的后期处理及信息统计能提供很大方便。
(三)建立健全地铁志愿者激励机制
志愿者服务是一项需要倾注感情的工作,离不开志愿者的热情参与和社会各层的支持,但毕竟志愿者的工作是辛苦和单一的,要使他们能将热情保持到最后,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世博地铁志愿者而言,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物质激励如餐费交通费补贴之外,我们更多考虑从精神层面进行激励。
1.评优激励。通过评选校优秀志愿者、校“世博之星”、“每日之星”等及时肯定激励志愿者,同时,可以将优秀志愿者报团委审核优先向党组织进行推优。
2.宣传激励。通过校报、校新闻网、校园宣传栏、广播电台、媒体报刊等积极宣传志愿者风采与感人事迹,尤其加大对榜样的宣传力度,通过榜样的力量增强志愿者工作的信任感、自豪感。
3.学分认定激励。结合我校产学研特色,将地铁志愿者工作与产学合作结合,作为产学合作项目进行学分认定。
4.情感激励。通过经常性的站点走访慰问,增加对志愿者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通过大力倡导团队精神,相互扶持,相互鼓励;通过家庭的支持和鼓励来增强志愿者自豪感,可以以书信、电话等形式告知家长志愿者的表现,争得家长对孩子的认可、鼓励和对学校志愿者工作的支持。
(四)建立健全地铁志愿者心理辅导机制
地铁志愿者的工作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乘客,不同的乘客会对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持有不同的态度,乘客不理解、误解或态度恶劣,很容易对志愿者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他们会明显感觉缺乏认同感和成就感,尤其是在服务进入疲惫、倦怠的情况下,更容易心理受挫,而针对此类情况需要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机制。
1.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小组对志愿者提供热线帮助和面对面交流。
2.在培训的内容里面相应加入团体辅导的环节,帮助志愿者建立信任感和团队精神,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可以相互打气、相互鼓励。
3.由工作组成员定期发送“心灵小贴士”、“激励话语”等增强志愿者服务信心。
4.积极对接校心理辅导中心,对心理压力过重的志愿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5.积极利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帮助志愿者提供合理化建议。
世博志愿者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巨大的人力工程,它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工作。地铁志愿者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在近半年的服务中更要确保服务的质量,因此,结合大学生志愿者特点,建立行之有效的各项措施,完善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做好志愿服务的同时,我们还要思考,怎样借助世博志愿者这一有利载体,将之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让平面呆板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立体鲜活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进行,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当前,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世博地铁志愿者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承担了大量的轨道交通站点信息咨询及相关服务工作。为使得这项工作平稳顺利开展, 我们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本文着重从培训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心理辅导机制四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 以建立符合世博地铁志愿者服务特点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地铁志愿者,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静.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科教纵横, 2009, (1) :150-151.
[2]丁红莲, 王志凝, 刘志慧.建立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7, (7) :59-60.
[3]邱建国, 杨晓东.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4 (6) :7-10.
[4]马彦周, 曾艺.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思考[J].热点分析 (理论月刊) , 2009, (12) :151-153.
地铁志愿者 篇2
自从从学校了解到地铁志愿者活动之后,我就一直满怀期待着要报名参加,参加了志愿者就可以与社会更多的接触,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可以增长见识,提高社交能力,也可以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我的小小努力帮助到别人。于是,我怀着这样的激动和期待开始了志愿者之旅。
我工作的地点是燕塘站,人流还是比较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更用心地工作,不过我还是有信心做好的。第一天,我们在车站控制室里接受了地铁工作人员的简单培训,从而就更明确自己的职责了。当我穿上代表广州地铁的鲜红的地铁志愿服,坚定地站在来回涌动的人群中,大声喊话引导乘客时,一种不可名状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便自心底油然而生,可以帮助到别人、为他人服务是多麽光荣的事情啊!劳累的一天过后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原先没想到的问题,有外部的也有自身的,比如地铁的转线,很多人不知道怎样走,所以走上走下走了几趟才转到。还有些楼梯是为了下来的人准备,有些贪图方便的人就想从这里上去,这时候,作为地铁志愿者就有义务去跟他们解释,让他们明白和接受。
在地铁服务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天我一如既往站在列车旁接车,突然一个老外拍拍我肩膀,用英语连续问了几次哪里怎么去似的,呆呆愣住了的我就是听不明白他想去哪里,一时尴尬极了,搞得我脸红不已,这时我才明白学好外语原来是那么重要的一件事,不仅是考试时要考,做志愿者也是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大部分时间,我对于这个志愿者的工作还是游刃有余的,但一到下午六点到七点的下班高峰期时,在这狭小的站台里涌动的人潮犹如排山倒海腾而至的浪潮,一批比一批更强劲难以抗拒,涌动不绝,因此导致很多没有乘过地铁的回家过年农民工找不到方向,实在是太拥挤了。这时候,我们这些指引者就会很忙,有时候还会忙中出错,指错了方向真是非常不好意思。而且有些人会不按照地铁的规则来,我们不得不上去阻止他们。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文明出行,我们的交通肯定就会很顺畅,生活也就会更幸福、美好的!
在这短短的日子里,感觉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感触颇深,让我明白了不管是多麽微小的事情,只要能帮到人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也许是我从地铁里一直默默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学到的一种奉献精神吧!其实,一直被我们忽略的他们更是最棒的,他们不怕辛苦默默地为我们这个城市热情付出,微笑服务,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感谢他们,我们的骄傲榜样,生活因你们而更美丽!!
地铁志愿者 篇3
关键词:地铁,志愿者,服务,难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 成为推进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实施公交优先政策的重要载体, 在城市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不断完善的地铁网络不仅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命脉, 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弘扬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开展地铁志愿服务, 充分利用志愿活动的公益属性, 在确保安全有序运营的同时, 倡导城市文明, 对我国城市地铁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拟在分析我国城市地铁志愿服务的特点、存在的难点等基础上, 提出我国城市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发展的建议, 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特点
(一) 以运营需求为导向
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必须始终围绕地铁运营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 脱离服务本身, 活动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以运营需求为导向指在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评价的各环节, 紧扣运营组织需要, 结合运营现场特点, 有针对性地推进工作, 在确保地铁安全的同时, 提升服务质量, 降低运行成本, 做到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二)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
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 具备无偿性、服务性、社会性等特点。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是指要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精心设计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 创新活动载体, 实现志愿服务在物质和精神效益上的双丰收。
(三) 以安全有序为目标
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应具备行业属性, 地铁运营工作所追求的“安全、准点、舒适、快捷”, 也应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以安全有序为目标, 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 本质上是维护安全运营的秩序, 同时活动不能对安全运营造成影响。
(四) 以文明窗口为特色
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应具备城市文明属性, 地铁在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 已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以文明窗口为特色是指要彰显地铁作为城市窗口的文明形象, 传播文明理念, 倡导文明行为, 培育文明氛围, 达到宣传文明乘车的目的, 引领城市文明, 展示志愿服务风采。
二、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难点解析
相对于社会志愿者活动, 地铁志愿者活动起步时间较晚。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人员招募与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 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对地铁志愿者活动认识不够, 活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目前, 开展地铁志愿服务活动的难点主要有:
(一) 招募难度大
一是来源少。地铁志愿者招募主要有社会招募和校园招募两大来源。由于活动对服务时间有较高要求, 人员招募较为困难。二是要求高。地铁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同乘客面对面接触, 要求志愿者具有相对较高的素质。三是流动大。志愿者服务不能保证固定的服务时间, 难以长期坚持, 流动性较大。
(二) 管理难度大
一是随着运营经验的积累和需求的变化, 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及时调整活动形式和服务内容。二是对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和事故时的责任界定不够清晰。三是社会招募志愿者质参差不齐, 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地铁运营企业与志愿者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对服务质量的考核与管理有难度。
(三) 服务形式少
一是志愿者只能为乘客提供基础性服务, 形式较为单一, 内容相对枯燥。二是地铁运营关键环节固定, 可以供志愿者开展活动的部分相对较少。三是运营经验的逐步积累和市民对地铁系统的逐渐熟悉, 运营初期不再需要志愿服务岗位, 压缩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空间。
三、进一步改进地铁志愿服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难点, 需要各地铁运营企业在实践中拓展思路, 创新方法, 借鉴其他行业或社会志愿者活动的经验, 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 探索一条符合实际, 节约成本, 服务成效最大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创新之路。
(一) 建立健全地铁志愿者管理体系
为加强志愿者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管理成本, 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地铁运营企业实际需求, 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体系应包括招募体系、培训体系和服务体系, 形成从招募培训, 到上岗服务, 考核总结的全流程制度保障, 做到有章可循。
(二) 优化完善地铁志愿者激励体系
完善地铁志愿者激励体系, 在保持志愿者队伍积极性和避免人员流失方面将起到正面的影响。激励体系应包括考核和奖惩两部分。考核体系应从服务时间、强度、质量和评价等方面入手, 综合评价志愿者服务活动成效。奖惩体系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出发, 体现考核结果, 增强志愿者服务积极性, 提升服务水平。
(三) 创新拓展地铁志愿者文化内涵
志愿者文化体系应具备完整的文化符号、文化内涵和文化愿景, 体现企业和志愿者团队对奉献精神的追求, 对提升队伍凝聚力, 增强责任意识至关重要。具体可通过制定志愿者守则、服务准则等方式, 使活动有形化、具体化。
对多数城市而言, 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仍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 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各企业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思路和工作方法, 更需要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地铁志愿者服务活动一定能成为各城市文明建设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为城市发展提速, 为城市文明添彩。
参考文献
[1]邱建国, 杨晓东.中国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