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论文

2024-09-27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论文(共8篇)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论文 篇1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论文

摘要,传播学者一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传播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又在传播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社会学的地位、传播学本土化的路径,西方经典传播学理论的局限以及传播理论在中国新的传播语境下研究的新进路进行了探析和反思。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 传播学本土化 经典理论反思 研究新进路

20的传播学理论研究焦点大都与这个年份的特别之处有关。首先,年时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因此,传播学界在本年度对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30年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集中的总结反思,并提出多种因应之策;其次,2008年出现了如冰雪灾害、3・14事件、四川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毒奶粉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社会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对传播理论与实践进行概括与总结,或针对这些特殊鲜活现象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理论发展之路,是本年传播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一、中国传播学研究30年:实绩、困境与反思

有多位学者撰文提到,经过30年的发展,传播学在教育建制上已经成为国家认可的一个“学科”;如果从相应教研机构、论文著作和研究社群等“硬”指标衡量,俨然已是一门“显学”。有学者用极其概略的方式总结了大陆传播学研究的实绩:传播学界出版了诸多较为完整、系统的本土教材;西方经典的引进和译介亦颇具规模;理论方面的着论已从西方学术介绍转入本土化应用阶段;在部分领域已经产生了一些较为出色的学术成果;实证研究逐步普及,对资料及研究逻辑较为重视。

不过,和许多学者总结大小媒体30年历程时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呈现出的明显激动与兴奋相比,很多学者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现状并不持“自豪”和“乐观”的态度――更有学者把自己回顾传播学研究30年的感受形容为“一半是惊喜,一半是惊恐”――这些说法启人深思。下面将他们的反思进路大致地分为两类,分别加以概述。

一是通过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批判性考察,着眼于中国大陆传播学知识的历史建构过程及其得失。

回顾传播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个,批判学派的“夭折”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夭折”固然和施拉姆的亲身传播、学者们原有的知识局限等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却是知识生态的压力。这种知识生态直接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压力,“这种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时的传播研究主体被迫采用双重标准的研究策略:对外批判主义,对内行政主义。”时至今日,这种双重标准的研究策略远未绝迹。有些学者的观察可谓犀利:“有机会的时候,中国学者能够将批判理论运用得相当娴熟,简直可以说是如说家珍。”

“传播学本土化”问题自传播学引入时就开始困扰中国传播研究者。有学者以反思传播学研究为契机,转换提问的方式,对“传播学本土化”话语本身进行问题化。作者以受众研究为例,从经验的、历史的角度对“传播学本土化”的现实结果进行考察,研究结论大大挑战了人们的成见:“中国的传播研究不是没有本土化,而是过于本土化,以至于我们要对这种以实用为主的本土化策略进行批判性反思。”在如此严重的本土化现实被忽视的本土化讨论背后,更严重的是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对学术场域的渗透,导致中国传播研究出现了明显的轻理论、重应用,轻批判、重管理的工具理性特征。造成本土化理论研究的生存空间局促的不是被整体化的“西方”或“西方传播学理论”,恰恰是成为主导传播研究的现实需要和政治潮流。

有学者认为,在诸多制约传播学研究发展的原因中,最需要解决的,是在思维框架上如何突破功能主义传统的束缚。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社会需要和传媒业发展”当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叙述分析框架。由此衍生出传播领域的“社会需要论”,即把一些传媒现象的出现和变化都视为“社会需要”,使得传播学研究陷入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也没有生产任何新知识产生的循环论证之中。具体到研究中,就是将本该被仔细辨析的对象类型化、对象化和角色化,似乎研究就是用材料证明某些类型的存在,而不是从类型中发现新的变异。功能主义思维还导致研究中出现了抽象的性质决定论,把研究变成贴标签和时髦的词汇竞赛。该学者建议,要扭转这种日渐庸俗化的研究取向需要从“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转化;从社会决定论向社会互动论转化;从抽象的因果推论向具体的事实描述转化;从事例归纳向意义解释转化”,在传播学研究中时时“面向事实本身”。

有学者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表达了对概念及其阐释在传播学研究中处于“失落”境地的担心,提出传播学概念和概念阐释在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厘清现有传播学及相关学科核心概念是所有研究者必须从事的一种“投入”(input)行为;同时,在欧美的传播学研究受社会稳定、制度完善、固有学科范式的影响,研究议题日趋微观、琐碎的背景下,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学者理应提出很多有意思、有意义的传播学概念、问题和假设,积极参与到理论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无论是倡言“厘清”,还是字里行间包蕴的“发明”冲动,都满含着作者对于中国大陆处于全球传播学知识生产的终端位置的焦虑和不满,以及建立一个自主自觉的学术共同体的热切期盼。

有学者在整理和研究大量相关著述的基础上,对1978―2008年间人际传播研究的历程进行了初步描述和分析:大陆人际传播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介绍西方人际传播基本概念、理论、普遍原则和原理为主要目标的引进性研究;套用西方人际传播学术和概念,尝试对中国社会人际传播现象、观念与问题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伴随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现实需要,逐渐形成和扩大人际传播研究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有学者从时间、理论和问题三个层面,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些基本公认的研究成果和他本人认可的观点,做了一个素描式、纲要式的总结。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是:作为传播学分支之一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20世纪80、90年代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学者们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一致认同,但对其理论实质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体现出一股较浓厚的理论角度而非实践角度的问题意识;明晰语境、理论落地、理论建设和理论升级是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几个现实紧迫要求。

二是对传播学教育和研究体制进行剖析,注目点在传播学研究基本学术规范、学术评价标准和学术自主性建设等相关问题上。

有学者认为当前的传播学研究存在如下缺陷:研究缺乏规范,低水平高度重复性研究,其中对政策进行诠释的注脚式研究、实用性行政研究和论文评论化现象尤为严重;研究生力军聪明有余,基本训练不足;理论问题意识不强,缺乏突破性研究典范;缺乏跨学科和全球的视野。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首先改革传播教育,这包括研究生院课程、招生办法和研究体制方面的改革。对此,该学者提出的操作性建议有11条之多,涉及传播教育与研究体制等诸多方面。

在有的学者看来,对现行学术体制进行批判固然必要,但如果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看,首先要如布尔迪厄所提倡的那样,将自己的思维路径和研究活动作为分析和批判的对象。由此反思下去的一个十分触目的问题就是“我们还太缺乏作为学者社区的‘主体性’,因此未能形成自主自觉的学术共同体”,其后果是将理论或“被某些以政治或文化资本之拥有而界定的权威所简约或扭曲的理论”当做教条,将“某些来自他乡或彼时的概念或现存体制权力的话语支撑当作了事实性的预设,将它们排除出了批判分析的视野,不仅自己无法对之反思,而且不容他人置疑。他们将自己当作权力的侍从和代言人而不自知,甚至以笼罩在权力的光环下而沾沾自喜。”这意味着,学术的评判标准不应来自于“行政管理的指标”和“国家权力行使的工具”,而应当是:“是否提出了新问题,是否系统地考察了经验的现实,是否验证、发展或提出了理论解释,是否展开了结合经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的系统论述,是否以此论述彰显了普适的人文精神,是否有助于我们所在的社会共同体集体的批判思考能力。”最后,该学者从期刊改革等方面提出了4点建议,借此吁请学者们形成“对现存学术体制的有效的、建设性的抵抗”。

中国的传播学隶属于新闻学院的学科建制也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有学者认为,传播学“没有被引进到社会学领域或信息科学领域,而是投进了早已失去想象力的中国新闻学的怀抱”,使得传播学“笼染上旧有的痼疾”。以至于让人生出“传播学在中国投错了胎”0的感喟。有学者认为,在传播学的安身立命之处,跨学科与多种理论来源,以及基于维系民主制度的目标回答社会实践问题,从来都占据一席之地。隶属于新闻学院学科建制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和传播学在美国的发生发展相比,存在这些先天不足:理论层面缺乏社会理论支持;本属于新闻学科核心的人文关怀及对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批判精神严重缺失;传播学术研究在尚未建构出自身价值评判标准时,就已经快速地与权力和利益结盟,研究的行政取向格外突出,理论反思严重不足。尽管从今天看传播学在名分上已经获得和新闻学平分秋色的合法性,但由于它与新闻学和中国新闻事业过于密切的关系,加上对经验研究和文化研究两大理论路径本身的思想源流演变、社会政治基础、文化价值起点的认知和理解上的局限,使得中国传播学研究在30年的发展中,描述多过阐释,论断多过概念,在应用性方面的成就高过理论性。

有学者注意到,在目前传播学研究的队伍中,真正接受过系统、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的学者数量不多。传播学研究大量应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而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却很少使用目前我们的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更新。该学者提出,传播学研究要同中国的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同时要在一般性的研究内容上超越特定政治意识形态的局限,并在研究方法上摆脱对政治的依赖,探索出本学科必需的、独特的学术规范。传播学虽然在以后被官方以各种形式予以认可和接纳,但从此以后“传播学的学者们不得不在诠释官方意识形态、服务当前政策等方面寻找课题、寻找经济支持,传播学被体制化。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中向大众传播媒介偏向,最终将学生的就业去向都集中在大众传播媒介,新闻传播类的学生脱离了专业媒介就无法施展才能,从而造成目前就业难的现实。

有学者借助与相对成熟的西方传播学教育比较,提出中国传播学的未来发展可以归结为三个焦点:明确传播学教育“局外人”的视角,倡言传播学应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媒介对受众与社会的影响,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传播学课程的一部分,从更为本质的学术立场、观察视角、教育目标和教育职能等层面区别和超越于新闻学;改变过去把传播学教育狭义化为“美国大众传播学”的局面,增加跨学科课程比例,强化理论基础,将传播学的若干子领域列入专业基础课程中;对传播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有更多的自觉和承担,强调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

有学者提出不应仅仅将传播学者视为对媒介机构、组织、受众和效果了如指掌的专业人士,而应首先将自身视为知识分子之一种。只有这样,才能在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浪潮中,“保持研究者自身的学术人格”。有学者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对传播学实现真正跨学科对话与合作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尽管传播学应是以问题为取向,不应存在跨学科对话的障碍,但目前的跨学科合作还主要依赖于研究者的兴趣与同好间的合作。虽然合作可以提高研究效率,也有不错的学术市场,但缺乏相适应的学术评价体系支持。

二、外国传播学思想研究与再阐释

自从德国哲学家和政治传播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引进汉语学界以来,就其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是否具有适用性和解释力等问题展开过多次较大的争议,其中最为激烈当数上世纪90年代被称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论战。遗憾的是,中国传媒学者不仅整体缺席于这场论争,也未对涉及的传媒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有学者认为传媒学者这次失语的和他们缺乏一种国家一社会关系的分析视野有关。该学者通过展现国家一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在中国公共领域研究中的浮现过程,认为对中国国家一社会关系的考察是讨论公共领域和中国传媒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同时,在此视角下展开的传媒分析路径是提升公共领域与传媒问题研究学术品质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国内传媒问题研究范式转换的一种可能思路。作者指出,这一传媒研究路径的建立应摈弃功能主义的认识定势,把握真实的国家一社会关系,理解国家、社会、市场、传媒的复杂动态关系,以及借鉴实践社会学的研究路径。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出了论坛、博客、播客等网络新媒体,重新点燃了人们对“公共空间”这一理想社会模型的热情。这是否将构建出新的公共空间?又将如何影响政治传播和民主政治?有学者根据哈贝马斯关于“公共空间”的原始:述,析出9个带有指标意义的、理想状态下的“公共空间”所应具有的特征。运用这一标准,作者比较衡量了近现代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三个媒介形态(分别为“印刷媒体公共空间”,“广播电视公共空间”和“网络公共空间”),发现支持哈贝马斯提出“公共空间”的欧洲17和18世纪的资产阶级公共空间事实上并没有达到可以称为一个真正“公共空间”的标准,倒是当下得到迅猛发展的“网络公共空间”为民主政治传播前景涂上了一层乐观的亮色:“实际上,如果从历史发展的纵向顺序来比较,‘网络公共空间’的出现,与其说是传统的公共空间的一次复生,不如更准确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的诞生。”还有学者提出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介的开放性、平等参与性、独立性更强,获取的资讯更完整,意见表达总体更趋理性和批判性,这些都为“网络公共空间的再转型”提供了可能。在做出比较理想化的分析之后,学者们也对“网络公共空间”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谨慎的提醒:“网络公共空间”如何面对政府和利益集团越来越严密的管控措施?如何平衡网络论坛上的低级非理性化倾向?如何让娱乐强化理性、批判性的效果而不是相反?等等,这些都留待学界进一步观察和研讨。 有学者组织了关于传播“传递观”和“仪式观”的辨析讨论。传播的传递观强调讯息在空间内的传布,以社会心理学和行为主义为基础,目的在于实现对空间距离和人的控制;传播的仪式观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强调文化的共享,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社会。仪式观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从参入者而非传者受者角度进入问题;通过符号学理论分析传播的文化意义;将对传播作用的分析上升为文化层面,注重传播对秩序的建构、对信仰的扩散,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尽管两种传播观有诸如此类的差别,但二者并不是对立的,在实际研究中应根据具体情境发挥它们各自的优长。不过,从传递观曾大行其道的学术史背景和大众传播对现代社会整合作用日渐强大的现实需要看,仪式观对当下的传播学研究具有更多理论上的启发性和开拓性,学界应投以较多的关注。

拉斯韦尔5W模式是影响经验传播学派的重要学说之一,但对它的.形成过程进行专门研究的尚不多见。加拿大传播学者巴克斯顿曾提出一种最新见解――这一模式的真正作者应该是约翰・马歇尔。对此,我国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对拉斯韦尔来说,5W模式与他早期的宣传研究和政治思想框架中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这些都可以在他相关著述中找到佐证。明确这一起源除了有助于澄清史实,更大的价值在于可以通过还原5W模式出现的语境来更准确地认知该模式的历史对应性:这一模式和拉斯韦尔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初衷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曾经包含的意识形态对立观念曾在拉斯韦尔论及冷战时期的传播战时闪现。

通过文献分析对传播学史成见提出商榷的还有关于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有学者针对批判学派对拉氏的实证效果研究“狭窄”和意识形态的保守倾向等展开辨析。细读拉氏及其哥伦比亚学派的论述会发现,他们不但看到了媒介导致的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即时或短期的改变,而且关注大众媒介可能具有的长期、甚至制度性的影响。遗憾之处在于,由于现实关怀的需要和方法论的影响,拉氏等人在绘制了一幅“宽地图”之后践行的却是“窄操作”。同时,拉扎斯菲尔德所代表的效果研究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媒介体制问题,但因此将其指责成为现存体制服务有些失之简单。事实上,拉氏及其合作者很早就敏锐地观察到了大众媒介的产生所带来的社会控制方式的变化,并对媒介终究是维护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保守特征与霸权倾向进行了批判性描述。

有学者对杜威传播思想在传播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进行了深入考察。杜威的传播思想是他为新时期的进步主义确定基调的集中表现。在“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基础上,杜威提出:“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传播而得以持续存在,而且还应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着。在公共(common)、共同体(community)和传播(communication)这些词之间的联系不只是字面上的。人们由于共有的事物而生活在一个社会中,传播就是人们达到共同占有事物的手段。”“传播”的社会实践意义在于共同参与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它也是民主政治得以可能的重要途径。这些极富人文色彩的论述,为库利、米德等其他早期传播思想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理解现代西方传播思想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议程设置理论早在前就已经介绍到中国,可真正系统运用这一理论研究中国媒体和受众关系的尚属风毛麟角。有学者基于该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IMA模型及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媒体议程、媒体接触对公众议程的影响,证实或部分证实了“接触媒体程度高的公众,对各议题的关注程度也高,两者正相关”等三项假设。媒介组织是新闻生产的主要场所,但传播学界很少涉及媒介组织的内部传播及其影响。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海和新加坡两地6家报纸组织的内部传播情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对获取的有关媒介组织传播基本状况及其与新闻生产关系的经验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为日后深入理解媒介组织新闻生产过程提供了参照。

三、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新进路

有学者从传播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成果三个方面,分析了传播学研究两大流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对一些关键问题认识上的“二元对立”,提出要对“客观性”进行重新界定。该学者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无论是传统学派还是批判学派,他们用来检验科学理论或假说的事实只能是“经验事实”,也只能在认识活动从“经验事实”出发去建构传播学理论。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经验社会事实中,还包容着一种构成社会事实并反映到经验社会事实之中的“客体意识”。经验学派反复强调的研究“客观性”,实际上就是经验社会事实中的“客体意识”。至此,传播学两大学派争论的实质点之一――“研究对象是否是客观的”和“研究者能否做到客观”的问题,已经在“客观事实”与“经验事实”的概念的建立中得到了解答,而所谓“客观性”原则成了在获得“经验事实”中如何体现“客观意识”的问题。该学者主张,传播学研究与其纠缠于用“说明”的方法还是“理解”的方法,不如将问题具体化为“在传播学研究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可以忽略不计,而着重运用说明方法研究问题”、“在什么条件下主观因素对认识过程的影响必须要加以考虑。因而着重运用理解的方法更恰当”。至于传播学理论,尽管它未必见得就是“真理”。但“对事物做出解释或分类的有用的方法或深刻的见解就是一种真理”。如此辨析的最重要启发是,要坚持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不应用某种单一不变的方法统驭;同时,在传播研究实践中,以“以问题为中心”来选用具体的方法,而不是“以学科(派)为中心”画地为牢。

在个体对传播信息的微观加工机制和研究方面,神经科学具有截止目前为止其他任何方法都难以企及的优势和特殊适用性。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传播心理实验工作室自9月起,经过6个月的精心筹划、素材准备和实验设计,于2008年3月8―30日进行了一项关于传播效果的ERP实验。这是中国人首次运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按照严格的科学规范,运用脑电测量仪对有关传播效果问题所进行的科学测定。将神经科学引入传播研究后的研究空间很大,几乎在传统传播学研究所有方面都能应用,包括传播渠道研究、传播内容研究、传播对象研究、传播者研究等。在二者研究结合的初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媒介中的群体与个体形象建构;暴力和性等特定传播内容的影响;媒介体验中的情感;广告与营销效果;不同语境下传播效果的比较研究等。同任一种科学手段一样,神经科学手段本身也有难以回避的局限,尽管如此,将神经科学引入传播学后的研究仍然非常值得学界期待。研究者提出,“一旦神经科学与传播学经过长期深度融合并形成了特定的研究方法与话语体系时,我们有可能将这一研究领域发展为‘神经传播学’。”

与传统认识中人们知觉习惯对图像生产的主导作用相逆,有学者通过对媒体再现与空间知觉的关系分析指出,当代视觉传媒正在反向训练(mveRed discipline)着人们的场所知觉。通过分析渗透着各类影像媒体的当代城市空间的显形方式,作者进一步论述了光学透视所固定的结构性空间如何被公共空间中各类视频窗口解体,从而生成不均匀压缩的、多层叠覆的,无法稳定对焦的影像空间。最终,与几何连续体相对应的总体场所感被与影像碎片相对应的即时场所感更新。

有学者对大众传播心理学领域影响颇大的“传播的两级效果论”提出商榷,认为尽管人内传播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还是能够抽象、简化出一种类似鸡蛋结构的“蛋内传播模式”。人体的相关组织和器官分别担负着类似蛋壳、蛋清、蛋黄等功能,它们分工协同,对信息进行把关、整合、再生产,最终的决策信息指导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的结果作为信息反馈给个体,由个体重新调整内向传播和决策过程。对此,“传播的两级效果论”提出者也作出了友好的解释和回应。

四、传播学理论的应用:现实解读

在汶川地震中,政府信息公开以及新闻的开放管理政策产生了壮观的传播效用,不仅保障了公民知情权,更可以成为推进公共管理和强化政府公关的重要手段。有学者综合SARS危机、阜阳手足口病到汶川地震等事件中信息公开与否的社会后果,以社会的稳定(stability)为分析框架,从社会传播学的角度做出如下推论:在危机事件中,社会的和谐稳定固然与其政府或部门的治理水平(Governance)相关,但是信息的公开性(Openness)也必然与之利害攸关;因此,政府在言行的公信力(Credibility)方面的水准也应当是主要的历史考量维度;与以上因素相反的则是危机(crisis)的程度。此假设用数学模式表达,则为:S=GxOxCCri。以汶川地震中的报道“开放”所达至高度社会动员为正面范本可以发现,这一事件中最可宝贵的传播学宣言。是一个关于新闻媒体的开放政策。从“政府信息公开”到“新闻公开”,中国新闻公开性的转向亦成为可能。还有学者从危机传播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中政府危机管理的进步和缺憾,提出在借鉴危机传播“西方范式”的基础上,将危机传播纳入学术研究视野之内,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概念、理论和范式体系,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当前和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还有学者从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的经验和启示出发,对危机传播本身特别是信息的开放与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概括。“开放”不仅是汶川地震的救灾方针,而且是危机传播的基本准则。从汶川地震的救灾过程来看,“开放”应该体现在信息开放、媒体开放和救灾开放等三个层面。不过。“开放”不等于放任,危机的责任主体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对有关信息管理也将围绕这三个层面展开,这即构成了危机传播的控制性原则。它与开放性原则的关系是:前者必须建立在后者的基础上,开放是前提,是首要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危机传播实践中尤其需要加以强调,控制只能是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上必要而适度的控制。至于如何在“开放”和“控制”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和内在的统一,作者认为要在危机传播的动态过程中和具体信息内容的报道程度或力度的把握中达成二者的有机结合。

汶川地震报道中多位电视台主持人在播报地震新闻时难忍泪水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这种传播主体的情感介入,与人们长期以来关于传播主体在实施大众传播行为时应该规避个人倾向介入的惯常认识是有冲突的。有学者通过分析提出在特定的报道情境下。传播中的情感因素体现人类本质和人类普世价值,而传播中个人体验和共同体验的结合,则强化了传播效果,起到社会团结、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限定下,传播中的情感介入不仅无害,而且有益。

结语

通览2008年的传播学理论研究,笔者认为本年度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是中国传播学界对传播学30年研究成果相对单薄的共识,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对传播学知识建构及学术教育体制的诊断和批判。从更大的范围看,学者们大声疾呼的诸多问题非传播学一家独有,比如如何协调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学术的自主性追求,比如课程招生改革以及研究体制方面的种种积弊等等,而实在是与中国社会及学术界的结构性问题有着根本的关联――上述对传播学知识建构和学术教育体制的诊断和批判也是殊途同归。这不免让人对学者们关于自主性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可操作性持悲观态度:“相较于国家权力通过学术考核、国家项目、职称评定、经济奖励等手段对学术的控制和对学者的诱惑,这些批判之声零散而微弱。”但这并不是说,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改革只可能停留于“言志”阶段,毕竟传播学界已经有30年的知识累积和正负面经验可以参照。特别在一些略显尖锐的声音可以在学界权威期刊发出的今天,人们有更多的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些研究社群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改造现有学术生产体制的计划付诸实行。作为一个与公共性建设息息相关的学科,传播学研究理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这既是当下中国社会所必需,也是传播学自身发展所必须。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论文 篇2

2008年国内大众传播伦理学研究主要聚焦在大众传播伦理道德失范及其制约研究、大众传播伦理“两难”问题研究、大众传播职业规范研究、大众传播与人道主义研究等方面。

大众传播道德失范及其制约研究。大众传播道德失范, 是指大众传媒从业人员 (主要指记者编辑) 在不明显违反现行法律的前提下, 主观故意从事有违行业准则与新闻专业精神的职业行为及交往活动。就这一年的道德失范问题, 大多研究把重心放在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和如何规制方面。

大众传播中的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者看法比较集中的是商业利益驱动、制度缺位、规范失效、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有文章指出, 大众传播中伦理道德失范源于传媒市场竞争激烈, 在市场趋利本性的驱动下, 传媒从业者的专业主义理念让位于“金钱至上”理念, 导致传媒工作者职业精神的缺失。 (1) 还有研究者认为, 当前新闻媒体远非个案的失范现象和越轨行为, 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急剧社会变化所导致的既有规范功能性失调, 即社会规范的更新与调试常常落后于社会变迁的现实, 致使社会规范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约出现结构性不适应、不平衡。 (2) 有文章认为, 现行的新闻职业规范面临着界定含糊和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 并且缺乏以伦理学为基础而产生的引导力, 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从业者难以将这些职业规范内化到他们的职业行为中去。 (3) 还有研究者认为, 媒体内部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完善, 把关不严以及记者岗位聘任制度不健全也是导致传媒职业道德意识缺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4)

针对以上失范的原因, 多数研究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制:一是改善媒体的生存环境。有文章指出, 从大众传播生产社会学的视角看, 防范记者利用社会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的“权力寻租”现象, 必须有赖于媒介所处社会系统的整体调整, 逐步解除媒介天然的政治属性和权力权威, 用市场的力量逐步将媒体从单一的行政控制中解放出来, 使其转换成“经济资本”的寻租行为受到限制。 (5) 二是加强自律。有文章认为, 要使社会进步, 对法治加以强调是应当的, 但不能放弃对道德伦理的追求而把问题都交给法律去处理。 (6) 有研究者指出, 自律与他律二者之间的规范力量此消彼长, 缺少自律, 他律必然强大, 如果他律无处不在, 自由必将丧失殆尽。 (7) 为此, 有文章认为, 当下, 制定一部可操作性强、媒体工作者认可的媒体职业规范对于引导媒体从业者的道德自律无疑是必要的。 (8) 三是他律。有研究者认为, 道德自律不是目前根本解决新大众传播伦理问题的良方, 当自律难以实现理想目标时, 他律自然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9) 为此, 有文章指出, 我国新闻实践呼唤新闻立法的出台, 新闻立法应成为悬在新闻工作者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 只有在法律的强制下, 新闻活动才能进行自我整合, 走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轨道。 (10) 还有研究者认为, 针对媒体失范行为, 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对媒体和媒体从业者职业行为的监管检查, 加大对督查结果的处罚力度, 进行问责治理, 同时完善中国新闻传媒的许可证制度和从业人员资格证制度, 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 (11) 以上研究对分析伦理道德失范和如何对之规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

大众传播伦理“两难”问题研究。大众传播伦理“两难”问题, 是指大众传播活动中引起伦理争议或产生道德冲突的需要进行道德评价的问题, 比如媒介商业化问题、大众传播与社会公正问题、大众传播与隐私权问题、隐性采访问题、同情弱者还是客观中立问题等, 它与“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传播道德失范问题有所不同。

在“应当如何”方面有着明确判断标准的大众传播伦理问题, 或者在“应当如何”与“不应当如何”之间界限分明的大众传播伦理问题, 都不难获得解决之道。困难的是, 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有文章援引戴伊教授给出的建议是:当没有“正确”答案时, 伦理常常涉及在对立的正当之间找到平衡点, 应当在现实世界的情境中来应付问题, 并不存在一贯的对或错的答案, 但总会有“更合理”的答案。 (12) 有文章还从情境伦理和波特图式为传媒在选择平衡点时因诸种原因而出现不同的伦理标准和价值取向, 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波特图式是一个道德推理模式, 它是将道德分析和决策过程按照定义、价值、原则和忠诚四个方面逐步推演和循环的有机系统。 (13) 有研究者认为, 在有关大众传播伦理争论的问题上, 也是伦理学争论的反映, 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道义论与功利主义提供的道德正确性标准不同, 而使人们从这两个角度对同一行为产生了不同的道德评判, 从而引起了一些争论。 (14) 还有文章指出, 当今我国大众传播突出的伦理争议问题是:面临社会伦理与大众传播伦理的矛盾, 从业者常感到无所适从。该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伦理都不能凌驾于社会伦理之上, 应当致力于实现大众传播伦理和社会伦理在大方向上的统一, 不符合社会伦理普适性内容的大众传播伦理应在被摒弃之列, 否则, 持超然伦理观的传媒从业者就难免被摒弃。 (15)

大众传播职业规范研究。大众传播职业规范是媒体工作者自律的行为准则, 有研究者认为, 我国传媒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一方面现行的职业规范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呈虚置状态;另一方面, 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职业规范还远没有建立起来, 这就导致传媒职业规范中出现了断层和盲区。 (16) 为此, 有研究者提出了如何制定一部可操作性大众传播职业规范的初步构想。作者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大众传播职业规范进行了初步架构, 从横向上看, 在遵循世界上公认的一些新闻专业主义原则指导下, 对职业角色、利益冲突、新闻业务提出明确的和可操作的规范要求, 并对有违大众传播职业规范的行为提出处理建议。从纵向上看, 职业角色、利益冲突和新闻业务下的每一个传媒职业行为或现象都可以包括职业意识、法律规范、操作规范、程序规范四个有机部分。这四个部分层层递进, 共同构成了可操作职业规范的核心部分。 (17) 还有研究者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准自律或准法律的模式, 规范广播电视内容基础上, 探索“第三种规范”:广播电视业行规。这是一种将法律与职业道德结合, 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行业自治, 兼有法律与职业道德的某些特点, 又与二者存在诸多不同的第三种规范, 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18) 以上研究对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媒体职业规范作了有建设性意义的尝试。

大众传播与人道主义研究。童兵曾针对“新闻是事学”的观点明确指出:新闻既是事学, 又是人学, 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大众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人, 其最终的价值指向也是人。有文章指出, 人道主义强调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生命、人的权利, 关心人, 理解人, 把人当人看。应用到大众传播中就是要求以人作为传媒报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把人当做目的, 关注人情、人性。体现人情之美, 人性之美。 (19) 这年大众传播与人道主义研究大多指向灾难报道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旦认为, 让人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是最大的人文关怀。有文章指出, 新闻价值观应该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基础上, 所传播的一切都应该符合这一标准。有研究者认为, 在大众传播中注入人道主义精神, 是媒体对社会应尽的职责。人道主义应该贯穿传媒报道过程的始终, 不仅是一种取向标准, 更应该内化为媒体和传媒工作者的道德价值体系, 在大众传播中潜移默化地对社会大众进行人道主义教育。 (20)

大众传播伦理热点问题研究

由于2008年重大新闻事件的不断出现, 因而2008年大众传播伦理的研究大多指向现实。

人文精神的提升。“5·12”地震报道中, 媒体体现出的人文关怀, 学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研究者指出, 在“5·12”大地震的报道中, 我国新闻媒体前所未有地关注民生与人性, 而且将以此为基础更加关注公共领域。 (21)

新闻造假。曾被数家新闻媒体转载的“母爱短信”, 这条赚足了全国人民眼泪的假新闻的出现, 再次引起人们对新闻真实的追寻。有多篇文章对这种貌似善意的假新闻进行了剖析。有文章指出, 貌似善意的假新闻较恶意编造的假新闻, 其隐蔽性更强, 危害性更大。它摧毁了社会的公信力, 颠覆了新闻报道的道德观念和采写方式, 把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混为一谈, 破坏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的前提是真实, 其次才是感人。 (22) 针对西方媒体关于拉萨“3·14”事件的失实报道, 有文章指出, 西方一些主流媒体的涉藏报道, 完全违背了国际新闻界公认的新闻职业工作准则和新闻职业伦理规范。 (23) 也有文章认为, 西方媒体的失实报道与国家意义输出的框架有关。长期以来, 中国一直对外传达“事实议程”, 而“价值议程”的输出则明显不足。 (24) 盛希贵指出, 近两年新闻图片的失实事件屡屡发生, 使人们对新闻摄影的可信性产生怀疑。新闻摄影从业者需要严格自律, 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从源头上杜绝假新闻, 否则, 新闻摄影的地位将受到根本性的颠覆。 (25)

有偿新闻。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再次将媒体这一潜规则推到了台前。针对这一事件, 有文章指出, “封口费”事件实质是媒体集体“有偿不闻”的体现, 这与“有偿新闻”一样, 都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各种利益和诱惑,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该经得起考验, 只有这样, 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 (26) 有研究者认为, 这些事件曝光后, 背后牵扯出来的是一些生存状况有困难的媒体, 当媒体不能解决自己记者的生存问题时, 会对员工比较放任。有些责任感较差的记者就会利用手中的笔去换钱, 从而形成寻租现象。记者借助媒介组织的社会资本进行“权力寻租”逐步呈现出常规化、普遍化的态势。 (27)

媒体越位。媒体越位有多种表现, 如媒体审判、媒体逼视、舆论绑架等。舆论绑架意味着通过媒体公开报道后的舆论压力, 对被点名者进行道德胁迫。针对有关媒体公布一些明星捐款数额, 特别是报道万科捐款200万元及王石的“十元论”, 从而引发网民的围攻、谩骂, 有文章认为该事件反映了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和对权力的滥用。选择捐还是不捐, 捐多少, 通过什么渠道捐助, 都应当是非常私密的个人选择, 媒体不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即公布姓名、捐款数额的方式是对公众人物的财产自由处分权、隐私权、名誉权的侵害。社会不应该用捐款的多少去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高下, 逼捐则是更大的不道德。 (28)

中国职业教育的研究概述 篇3

关键词 中国 职业教育 研究概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11-02

基于文献统计,学术界普遍认同我国职业教育起始于清末、民初。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在《请变通科举折》中,率先提出“智农工商”的思想;1917年,他参与了由黄炎培发起创建中华职教社。“五四运动”前后,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实业救国的主要途径之一。黄炎培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职业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1917年5月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启了与实业界联合举办职业教育的先河。他的主要思想是:教育救国的和实用主义,“提倡爱国之根本在职业教育”,“普通学校能注重生计最合余意”。其论著有:《黄炎培考察教育团日记》《实用主义教育法》《国难中的职业教育》《空江集》等。同期,蔡元培、陶行知、陈嘉庚、陆费逵、顾树森、李梦鳞、江问渔等人对中国职业教育,做出了卓越的理论和实践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创办技工学校,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教育超出了当时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教育规律,造成教育质量低下。同期有价值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较少。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召开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提出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研究也进入了新轨道。在关注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起步,高等职业教育这个名词在中国属于独创。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有以下几个主题:

一、注重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发展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为焦点的主题研究

其主要学者和理论观点如下: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动因的研究,多数研究把原因归结为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发展导致了对人才知能结构需求的升级是根本动因。关于高职内涵与办学途径的研究,杨金土等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高等技术教育”,并借助人才结构理论对其进行了说明。关于人才类型,他们认为社会人才主要有四类:即理论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高层次的技术类人才、有一定实践技能又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技师型”人才和管理人员。江汉大学的张微之概括短期职业大学的特点为:“走读,收费,短学制,职业性,不包分配”。1986年,我国第一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文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文集》出版,该《文集》介绍了部分职业大学办学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等内容。1987年我国第一份高等职业教育专刊《高等职业教育》创刊,期刊著文,对高职的地位、作用、特点进行密集的研究探讨,形成了高职教育的理论基础。王千弓、张微之主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探索》,综述了“中国职业大学的兴起、毕业生质量、专业设置、管理体制与经费问题、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模与效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等。”尤其提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李蔺田主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该书内容上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为主,也兼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不合格和当时政策上“分流说”的影响,高职院校数量明显减少,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有所消沉。

二、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的主题研究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政府做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系列决定,教育部从1999年起,每年出版《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文件资料汇编,迄今已经出版到2006年。从2002年起,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大会。经过三次会议的凝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学研结合”被高度认同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必由之路。高职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促使了高职研究的升温。这期间出版了一些有价值的高职教育理论著作,如吕鑫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在我国虽于80年代提出,但是,就其培养目标的人才特征和工作岗位的内涵分析,这类教育实体自清朝末年以来就早已存在”。葛锁网主编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概念的界定到培养模式的特点做了全面的研究。俞克新、黄春麟提出了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包括由职业岗位能力、基本素质、应变能力三部分组成的“以能力为中心”的模式;2004年7月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把高职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高技能人才,有研究者采取了综合观点,认为21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包括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杨金土、孟广平等在对一、二、三产业的部分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再次进行了定位,认为高职培养目标不应仅仅定位在“技术应用性”人才上。王前新在2003年出版了《高等职业教育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著作对高等职业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论、德育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可以认为是高职教育在新的发展时期的概括和总结。

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构、经济贡献、就业贡献、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市场化改革等领域

關于职业教育的特色课程建构问题,职业教育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实现。基本研究取向是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比较大的是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徐国庆是该领域的学者之一。他认为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2003年,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著书《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从教育领导者的高度提出职业教育应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力求实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编的《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文集。书中提到“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双证书”教育等观点。在其他方面,叶春生主持并出版了《高等专业人才通向农村研究》,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通向农村的问题,并提出深入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任君庆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研究我国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东西部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高校博硕士研究生是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从2000年至今,在校的硕士、博士以职业教育为自己毕业论文主题的居多。已通过答辩的有140篇之多。

目前,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都在向一个更加合理和理想的发展,表现在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办学功能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根本特点的开放式、高水平的高职教育办学体系。

中国游戏产业概述与发展研究报告 篇4

中国游戏产业概述与发展研究报告

摘要:如今,游戏以其高速的发展和高额的利润吸引了各个商家,我们的游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呈现出来。中国游戏市场巨大,机遇与挑战是并存其中的。中国游戏产业在政府的支持、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以及越来越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等各种有利条件下飞速的发展,但是同样也面临着游戏开发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游戏外挂、等问题困惑。抓住机遇,解决问题,才能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好游戏这个高新产业,本文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游戏

产业发展

产业市场 ●序言

这10年来,中国电脑游戏产业的发展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这其中令我们质疑的是,它终究没有像西方和日本的游戏产业那样地亦步亦趋地发展,并没有出现单机游戏的蓬勃发展,而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中国的电脑游戏产业走出了自己第一条大道——那就是依靠互联网的力量发展出自己的体系,并且可以毫不心虚地说,是网络游戏探索出的盈利模式改变和挽救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同时,整个游戏行业在专业人才、自主研发技术成果和自主开发产品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行业也在规范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互联网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领域,在短短的几年里,网络游戏已经度过了它的儿童期,正在迈向它的成熟期。同时,单机游戏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在继续生存。我们坚信中国的游戏产业有着更好的未来。

 游戏产业背景

2010年的中国游戏产业可以说是稳中有变。前几年瞬息万变的网络游戏行业,逐渐变得成熟,市场逐渐为不超过十家的成熟的大型公司所占据,这些企业产品线丰富、开发力量雄厚、专业的市场活动多线出击、新的系统导致游戏的商业化提高、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而自主研发的游戏也为收入增长带来了贡献。而在2010年新进入这一领域的运营企业,无论从吸引资本还是从市场细分的角度而言,都很难与这些巨无霸企业相竞争。

但另一方面,在一年多以前还属于不入流的SNS游戏和网页游戏的异军突起,这使大型客户端网络游戏(主要是MMORPG)市场的增长全面放缓。网页游戏因为有MMO所探索出的盈利模式作为积淀,使其形成爆炸式增长,目前至少有十余款网页游戏的月营收已达到甚至超过2000万人民币。而正如同网络游戏与单机游戏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网页游戏也不同于传统的MMORPG,它更像是电子商务,它的渠道是互联网,媒介也是互联网。而网页游戏市场由于准入门槛非常低,形成了鱼龙混杂的发展态势,估计在2011年,相关部委对于网页游戏的管理会进一步加强。

2010年,获得《魔兽争霸》运营权的网易公司,在营收方面进一步加快步伐,而腾讯则借助自己庞大的客户群体,使其发展规模远超其他网络游戏运营企业,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冠军。

当人们认为单机游戏产业已经接近寸草不生的时候,2010年的《古剑奇谭》成为了国产单机游戏行业中的一匹黑马。尽管它并非尽善尽美,但它的成功仍然证明了单机游戏在中国玩家群体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玩家群体在扩大的同时,对于游戏的认识也逐渐成熟,这体现在玩家对于游戏的忠诚度降低,更多的玩家乐意同时尝试更多的游戏,并且因为对于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的模式已经很熟习,而同时可供选择的游戏也非常丰富,所以不在免费(或称道具收费)网游中消费的“蝗虫玩家”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游戏定义及分类 电子游戏的定义

采用电子手段玩的游戏称为电子游戏,是电子游戏出版物,为电子出版物的一类。电子游戏的分类

电子游戏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游戏运行平台的不同,可以分成两大类: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这两类游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游戏硬件和游戏软件的支持,网络游戏又需要有互联网的支持。网络游戏的定义

网络游戏也称网络游戏出版物,是利用 TCP/IP 协议,以 Internet 为依托,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项目。网络游戏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必须连接到互联网才能玩,而单机状态则不能玩,这种形式有的游戏需要下载相关内容或软件到客户端,有的则不需要;第二种则必须在客户端安装软件,此软件使游戏既可以通过互联网同其它玩,也可以脱网单机玩。网络游戏的分类

网络游戏按照游戏内容分为三种类型:

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通常由玩家创造和操控一个游戏主角,游戏主角通过赢得战斗、完成任务累积一定的经验值(Experience)后提升等级,获得金钱和高级装备,同时游戏主角学习到新的魔法和技能,属性(Attribute)增强,能力由弱变强,玩家溶入游戏情节中,视自己为游戏故事的一部分。而角色的属性通常包括生命(HP;HealthPoint)魔法值(MP;MagicPoint)力量(Power)等,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使得成千上万的玩家可以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互相交流,玩家可以使用拥有不同特点的角色来体验生活。游戏本身是持续的发展的,玩家通过即时的讯息互相沟通。市场上比较著名的如:《热血传奇》,《传奇世界》,《魔兽世界》,《梦幻西游》等。

大中型休闲网络游戏:大中型休闲网络游戏与角色扮演类游戏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回合制,即:一场游戏在一小段时间之内结束,而且此类游戏以纯粹娱乐为主,不强调剧情。通常游戏玩家不需要为玩游戏而付费,但游戏中的虚拟物品需要花钱购买。市场上比较著名的如:《泡泡堂》,《冒险岛》,《劲乐团》等。

棋牌网络游戏:棋牌游戏本属于休闲游戏,但是由于棋牌游戏将生活中的棋牌类游戏(包括麻将)移植到网络上,与大中型休闲网络游戏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在中国市场上已形成了独特的一个网络游戏分支,因此棋牌网络游戏成为单独的一个网络游戏分类。网络游戏也可以按照游戏运行平台进行分类:

PC 网络游戏:以 PC 为硬件平台的网络游戏。可以是不安装任何游戏软件,直接上互联网玩的游戏。

视频控制台的网络游戏:以专门的视频控制台加上电视或显示器为平台玩的网络游戏。视频控制台如Sony的PS/2 或微软的Xbox等。

掌上网络游戏:在掌上电脑、手机等掌上设备玩的网络游戏。

交互电视(iTV)网络游戏:在交互式电视上玩的网络游戏,交互式电视是具有上网及信息处理功能的电视,它也是信息家电的一种。PC单机游戏的定义

单机游戏以独立的软硬件设备为依托,主要供单人或有限数量的人(例如少于 4 人)玩的游戏,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本文PC单机游戏包括除了网络游戏以外的PC单机游戏出版物和局域网游戏出版物。PC单机游戏的分类

单机游戏通常分为:PC 单机游戏;视频控制台单机游戏;掌上设备单机游戏;交互电视单机游戏和街机游戏。

 游戏市场分析

2010年网络游戏产品结构分析]

2010年网络游戏结构分析图

2010年在中国大陆正式运营的网络游戏共有395款,较之2009年增加94款之多,其中免费(道具收费)游戏仍然是网络游戏运营状态的主流。目前仍保持按点时收费的网络游戏除《魔兽世界》外,还有《大话西游Ⅱ》《大话西游3》《天堂Ⅱ》《完美世界》等46款游戏。免费模式自2007年开始迅速普及之后,使玩家在网络游戏中的消费有增无减,网游公司MMORPG的活跃付费帐户在2010年每月平均营收(ARPU)为3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根据上市公司的财报显示,盛大游戏的活跃付费帐户每月平均营收最少,平均为35.2元/月,完美时空活跃付费帐户每月平均营收最多,平均为307元/月。而实行点时收费的网络游戏人均月消费不满50元。另外,此表出给出的游戏均为已经进入公测阶段并已建立有官方论坛社区的,实际上尚有尚未公测或仍在开发中的网络游戏163款。[2010年网络游戏市场总规模分析]

2010年网络游戏市场总额(单位:亿元)

2002~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数量分析(单位:款)经过计算,得出2010年全国收费及免费网路游戏的总平均在线人数为741.5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202万,增长率达到了37%。2010年全国活跃付费用户总数合计为1493.8万人(2009年为1320.4万人),增长率没有平均在线人数的增长高。这说明付费游戏的玩家总量在趋于饱和。2010年全国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平均每月消费为160.66元,与2008年~2009年之间的增幅相比,也大大放缓。

经过计算,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总额为306.14亿元人民币,较2009年的网络游戏市场总额市场增长率仅为8.06%(2009年网络游戏市场总额为283.3亿元人民币),这也从另一个更直观的角度说明2010年网络游戏市场的发展放缓,甚至出现饱和现象。[2010年PC单机游戏种类和数量分析]

2004~2010年单机游戏出品比例(单位:款)当PC单机游戏的玩家群体热情不减,国际大作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国内的单机游戏市场却缩小到对于整个游戏市场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记的程度。2010年中国大陆正式出版(含持续销售)的PC单机游戏产品为58款,比2009年减少了31款。在这58款新上市或持续销售的产品中,有27款为角色扮演游戏,动作冒险类的游戏有9款,FPS和射击类游戏为6款,其他几个类型的游戏作品都没有超过4款。但市场萎缩,并不代表玩家的需求很小。在《大众软件》2010年的读者调查报告中显示,选择主要玩单机游戏的玩家和选择主要玩网络游戏的玩家几乎是一样多的。另一个证明是《古剑奇谭》的成功发行,它在恰当的时间推出,在玩家中引起了很强烈的关注。

[2010年PC单机游戏市场总规模分析]

2010年单机游戏市场份额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2010年出品的单机游戏产品市场总额为7043.65万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率为-44.5%(2009年出品的单机游戏产品市场总额为1.27亿元)。如果不是得益于《古剑奇谭》的销售业绩,那么2010年单机游戏产品市场总额比2008年全国的单机游戏市场总额还要低。

根据2010年国内主要单机游戏类型的市场额统计结果(如图),在今年上市的单机游戏中,角色扮演类游戏占据市场总额的76%,成为国内单机游戏中市场总额最高的游戏类型,FPS/射击类游戏所占有的市场总额为6%。

由于无法解决盗版软件和网络下载造成的问题,同时由于网络游戏的主流化影响,导致中国的单机游戏市场的发展在2010年已经达到了最低谷。由于单机游戏与互联网结合越来越紧密、大型游戏平台的整合、网络信用支付手段的普及,以似的游戏的验证、补丁更新及DLC的发布甚至于游戏的销售均可通过网络进行,并完全可以绕过国内的游戏审查制度,使得很多打算购买单机游戏的玩家,选择直接通过信用卡支付的手段从国外的Games for Windows LIVE、Steam等游戏销售网站购买游戏,并从这些网站直接下载正版客户端。这些情况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单机市场的萎缩。

 游戏产业的发展趋势 部分地方政府规划区域游戏产业发展规划

各地为扶持当地游戏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宁波市政府出台了《宁波市作品著作权登记政府资助试行办法》,并于10月1日起实施,宁波政府将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版权作品登记以政府资助的形式进行扶持;安徽省政府与新闻出版总署签署了《加快推进安徽新闻出版强省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新闻出版总署支持下成立了版权交易中心,通过构建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推动推动游戏版权与资本对接;海南省发布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将从土地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和人才政策五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其中游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

多地区、多园区、多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举措不断加强,各地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开发区也逐渐加强对游戏产业的扶持力度。

2011年,南京市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南京市政府每年安排相应的财政预算,专门为文化企业、文化项目或者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共资助了108个项目,共计金额4382万元。到2015年,南京市将有14家文化企业上市,其中民营经济文化企业7家,占总数50%。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北秦皇岛开发区管委签署协议,携手共建秦皇岛动漫游戏产业基地项目。计划在5年内建成动集漫游戏产业高度聚集、链条完整、产品丰富的一体化新型特色产业基地。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表示,将在5年内提供不少于300亿元意向性融资,支持浙江重点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项目发展。江苏银行深圳分行也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

网络游戏企业将更加重视内部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

“人才是生产力,人才是硬实力”,游戏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保障员工的稳定性,通过内外部手段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如: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员工收入,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搭建员工成长舞台,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实现员工人身价值。建立激励、竞争“两大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团队活力。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竞争机制,团队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移动研发公司受到投资商青睐。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而手机游戏不再局限于“贪吃蛇”一类的简单游戏,而是出现了“掌中游戏机”。2011年网络游戏也大量搬到手机的屏幕上来,并且依靠很强的娱乐性和交互性,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因此2011年下半年,移动研发公司最受投资商的亲睐。

中国移动终端游戏市场成为游戏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虽然移动游戏市场由于手机资费、网络带宽、终端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整个移动游戏市场所占游戏产业市场的比重还远不如传统客户端游戏和网页游戏,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游戏崭露头角并迅速进入爆发期,中国移动社交游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下个十年待挖金矿。此次游戏业的变革核心也从单

一、分散的PC平台向社区、移动平台迁移。移动社交游戏成了风险投资商新的投资热点和移动互联网巨头们征战的新领域,移动游戏社区也应运而生。2011年12月21日,风险投资公司美国中经合集团宣布领投北京磊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磊友科技称这笔投资将专注于HTML5游戏在移动设备上的研发和运营。本轮投资也是2011年下半年游戏产业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

游戏产业具有创意、文化、娱乐等综合属性,有长期投资价值

国内许多大城市都提出了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正显示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地兴建的创意产业的基地和园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动漫、网游也率先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倍受青睐的主导领域。

“微创新”将是未来一个时期游戏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模式。

“微创新”仍然会是中国游戏产业新产品发展的主流,未来MMORPG客户端游戏“电影化”、“剧情化”和“播放流”成为一种共识。

由于网页游戏对客户端游戏玩家的分流,以及网页游戏技术的提升(某些网页游戏的视觉体验已达到客户端游戏的水准),客户端游戏中的视觉体验将变得越来越绚丽;为了降低玩家的游戏压力,MMORPG客户端游戏也将越来越休闲,“电影化”、“剧情化”的游戏内容,将原来枯燥的打怪升级,转化为视听方面的盛宴。“播放流”有望成为MMORPG客户端游戏的主流。

移动互联网影响力逐步加大。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兴起,手机游戏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游戏成为游戏用户们的新选择。,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PS3等不同平台任意体验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盛大游戏、九城等传统游戏厂商集体发力移动互联网游戏。单机游戏、网页游戏也移植移动互联网,使用户能够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体验到游戏乐趣。

多元化的游戏产品满足多种人群对不同娱乐方式的需求。

更多细分的市场联合将组成一个涵盖范围更加广阔的立体市场格局。游戏“轻度化”趋势和无端游戏的普及进一步吸引了用户和市场,为大型客户端游戏提供了潜在用户群。

近70%的网页游戏玩家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游戏的玩家,他们多数是网页游戏的宣传推广吸引他们开始玩,只有30%的网页游戏玩家是与客户端重合或从客户端迁移过来。而随着网页游戏玩家对游戏体验的需求提升,他们会成为客户端游戏的潜在用户。

网页游戏与社交游戏的整合将提高社交游戏的收入,而社交游戏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交游戏的WEB化,即将网页游戏的精髓、最核心的玩法融入到社交游戏里面,并且加上社交的元素。由于网页游戏内容的加入,社交游戏玩家的ARPU也有望进一步提高。

业内相互合作,未来方向将是竞争和合作相结合。

开放平台和联合运营双方在利益分成以及运营模式不断磨合的基础上,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网游产业的优势呈交叉之势,二者均可从中收获巨大商业利益。

大型游戏企业启动“泛娱乐”战略,跨界合作,全面布局。

畅游与唐人影视合作的游戏影视一体化工作室成果非常显著,从《梦回鹿鼎记》到《步步惊心》,无一不是备受玩家推崇,而《梦回鹿鼎记》的关注一度冲上百度搜索风云榜的榜首席位,成为了最热的网游主题电影。未来唐人电影拍摄的优秀作品都有望转化并制作为游戏,而畅游的游戏产品也将被唐人影视创作,并搬上银幕。

网游公司积极寻找新的营销方式,加快对文化产业其他领域的渗透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文化产品单一市场成本增加,各游戏企业纷纷寻求新的推广方式和利润增长点。以同名游戏改编图书、电影、动漫,或涉足影视产业,改编微电影等成为新的营销策略。完美世界投资组建影视公司;搜狐畅游《鹿鼎记》通过热门穿越剧进行宣传推广;盛大游戏从盛大文学中挖掘优秀作品进行产品开发,同时通过运营游戏大力推广其他衍生产品。

健康、绿色游戏是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游戏是各类主题健康的游戏的通称,主要包括:提倡互助协作、利于人际交流的社交游戏及健康益智、有利身心、提倡协作精神的网络游戏,同时包括一些内容健康、主题向上的小游戏。

目前,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通信产业、IT产业、文化产业、数字产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但是不少网络游戏中都有程度不同的血腥暴力内容,对玩家造成负面影响。关于发展绿色游戏的呼声越来越强,为解决网络游戏充斥色情暴力、玩家过于沉迷等问题,我国计划从2010年起用五年时间把中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推向一个以“绿色网络游戏”为主导的全新发展阶段。

 游戏产业前景

在中国,网络游戏的出现及发展,及时一个前途光明、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内含无限商机,吸引大批的商家进入,同时,它又是存在自身的不完善性,且关联许多行业的发展,甚至达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程度。如何有序发展我国的网游产业,规范虚拟交易市场行为,笔者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设置规范的行业发展模式,完善网游产业的相关规定,出台明确的法律用以管理网络虚拟交易,使之成为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的网游产业涉及面很广,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游戏运营商处于中心地位,直接面向固网和宽带运营商、游戏开发商、渠道销售商、产品用户等各个环节,其他广告商、相关企业和服务人员大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使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一支独大的状况,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同时也缺乏自主开发的技术和能力,致使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外国游戏厂商纷至沓来,分享中国市场这块儿大蛋糕,使我国的游戏产业面临极大危机。

另外,混乱的虚拟网络交易市场,如果疏于管理,将会滋生大量网络欺诈、利用木马和外挂盗取用户账号等犯罪,使用户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也会使得产业经济的发展出现滞殆。因此,规划产业发展,制定市场交易规则,加强自主创新技术研发,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制定出台规范性法律法规是目前最应当关注的问题。

其次,因势利导,利用网络游戏带动社会风气的发展,特别对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游戏社区化有利于群体达成一致的价值观、道德观。不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共同的网络社区空间里,进行共同的游戏、交流心得体会、谈论社会文化,形成一个既虚拟又真实的社会群体。随着游戏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其社会影响力必将增强。青少年时代的人,总带有一些的叛逆,如果采取说教或硬性规定,可能会出现反效果。如果将那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或内容乐观向上游戏用于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中,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再次,作为一个具有5000年发展的文明古国,我们要自主研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络游戏。每一款游戏,都有其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例如现在仍是风靡全球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整个游戏的背景就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缩影,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语言,不用的肤色,不同的生活环境,所要求的任务等等,无不体现着西方的人的民族特色,再加上先进的3D制作技术,使这款游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依托于民族文化的创新才是网络游戏生命力的核心。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应当坚守社会责任,加快自主创新,传承民族文化,打造时代精品,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摘要版)

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论文 篇5

作者:贾鹤鹏张志安

新闻大学 08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近年来,中国内地学者在发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论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发表任何专门针对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国际发表的系统研究,也没有探讨国际发表与研究中国问题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这很不利于探讨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化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文献计量及内容分析为手段,分析中国内地学者在社会科学索引(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发文情况及中国内地国际发表与该学科的本土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学者在利用文献计量手段考察我国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分成三方面,一是以文献计量手段展现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总体状况和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二方面是展示本领域高引作者、领先机构和研究趋势,第三是侧重分析一些体现新闻传播学科客观质量的专业计量指标,如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同被引情况①(李武,刘宇,;陈燕,王召兵,2012)和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的H指数②等(蒋伟伟,)。本文的文献梳理重点探讨中国新闻传播学者在前两个方面的表现。

研究发现,新闻传播学科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就发文数而言居中国28个人文社会学科的第12位,居于中间靠前位置(张忠民,张国良,),但国际发表量很低,在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中,发文量仅位于体育学、宗教学和建筑学之前(何小清,2008)。而且,本学科作者论文合作率很低,中国社会科学索引(CSSCI)数据库-收录的新闻传播学论文中,合著数量只占18.52%(段京肃,2009);核心期刊之间自引率很低,只有6.46%,说明核心期刊尚未发挥对整个学科的引领作用(黄松祥,);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作者被其他学科引用的比例很低,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贡献有待提高(肖燕雄,彭凌燕,)。

学者也利用文献计量手段研究了新闻传播学科的高引作者、领先机构和研究趋势,例如,段京肃(2009)利用CSSCI数据库,考察了2005-20间新闻学与传播学发文最多和被引用最多的前54位学者,也列举了发文和被引文最多的学术机构。徐剑(2005)利用CSSCI的发文数和被引数,考察了当前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核心作者群。这一50人的作者群主要分布在北京(34位),老牌新闻传播院校在核心作者群的拥有数量方面占绝对优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徐剑(2009)又进一步研究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高被引论文。刘自雄等人则考察了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学期刊所发论文最新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目前尚无利用SSCI数据库专门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情况的文献。上述的何小清(2008)是中文文献中唯一提及中国学者在SSCI数据库收录的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研究。在英文文献中,苏钥机(So,2010)对亚洲传播学在全球传播学研究中受关注度和贡献度不断提升的论文中虽然涉及了中国内地作者,但并未专门分析中国内地情况,而且其利用SSCI数据库统计中国作者的方法也有错误,这一点我们将在数据与方法部分讨论。孔庆勤(Kineta Hung)等描述了中国学者在广告学国际期刊中的发文情况,包括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科规范的欠缺(Hung,Tse,Cheng,2012),但这一研究无法体现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总体情况。

综合上述研究结论,我们认为,目前缺乏对中国学者国际新闻传播学发文总体表现的研究。我们也不清楚中国学者的国际发表与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关系。

为了掌握上述情况,初步探讨国际发表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之间的实证联系,我们在研究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SSCI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总体状况的基础上,形成了下述三个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1: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是以独立研究为主,还是以国际合作为主?国际合作的主导者为内地学者还是海外作者(体现为第一作者分配)?

研究问题2: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研究领域分布是否与国内学术期刊的热点研究领域具有一致性?

研究问题3: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发文的影响力如何?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议题是否得到国际同行的引用?

当然,基于文献计量证据,只能说是对上述问题做出初步回答。我们需要更多研究,从内容、理论、学术习惯以及体制因素等方面对相关议题进入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本文主要依靠汤森路透公司的SSCI数据库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20,该数据库收录了72份传播学期刊。由于新闻传播学高度的跨学科性,不同学者在研究中,都会截取SSCI数据库中的部分期刊进行分析,例如,苏钥机对亚洲传播学的研究,选用了SSCI数据库中的23份期刊。但苏钥机在利用SSCI数据库时,似乎并未考虑到香港作者是被归属于中国作者之列但又可以单独索引这种情况,这可能导致其并列香港作者与中国(内地)作者时数据并不准确,虽然这并不影响其有关亚洲传播学研究的总体结论。

对于考察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而言,利用SSCI数据库的另一大挑战是大量与语言传播类相关的论文,是由内地高校英语系教师发表。为此,我们经过人工排查,在确定其绝大多数中国内地作者为高校英语系教师后,排除了多个语言传播类刊物,因为这类期刊将无法满足我们考察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的目的。经过筛选,我们选择了发表过来自中国内地论文的31份非语言、修辞类传播学期刊。到底,它们共刊登了160篇其作者中至少包括一名中国内地作者的论文(含书评、评论)。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主要利用Web of Science提供的分析、过滤功能,并结合人工排序,从而获得具体数据及其组合来回答我们的研究问题。此外,我们也把归类结果与本文文献综述部分提到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定性而非定量的对比分析。

三、研究结果

1.中国内地学者国际新闻传播学发文概况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总体进展。表1按累计发表量降幂排序,列举了发表过中国内地学者论文的31份SSCI新闻传播学期刊。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内地作者后在国际新闻传播学刊物上论文发表量开始显著增加,达到了两位数。很明显,《中华传播学刊》在20的创办是中国内地作者国际发表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发文数量仍然有限。即便以《中华传播学刊》为例,中国内地学者的37篇论文发表量,只占该刊同期所发表的217篇论文的17%。

2.中国学者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国际合著情况

从这部分开始,我们将回答我们的研究问题,以此来探讨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者国际发文与对中国议题研究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第一个研究问题为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国内外合作情况。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到,在由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160篇论文,大部分都有国际合著者。经由国际合作的论文比中国内地学者独立生产的论文,其引用率明显更高。

那么,在国际合作中,是内地学者为主导(担任第一作者),还是海外学者为主呢?我们以中国内地发表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前10位的机构进行说明。

图1 内地新闻传播专业作者以来在国际新闻传播学刊物上论文发表情况

根据表三,我们看到,国际发表排在前10位的内地高校所发的国际论文大多数为与海外合作生产(含兼有国外教职的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发表的论文)。国内机构与海外机构合作的国际发文量与该机构的总国际发文量呈高度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883,P<0.001)。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就总体而言,国内作者在第一作者中比例较少,说明了在国际合作中,中国内地学者仍然不占优势。国内学者的这种相对弱势是否会影响到这些国际发表论文的选题和领域分布呢?

3.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的研究领域及与国内的对比

这一节,我们将对中国学者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以回答我们的第二个研究问题:中国内地学者在国际新闻传播学期刊上发文的研究或选题领域是否与国内学术期刊的热点研究领域选题具有一致性或可比性?

前引的刘自雄等人(2013)的研究,将CSSCI收录的9种新闻传播学期刊(含拓展版)2012年所发论文分成了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媒体经营管理与传媒产业、传播学、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舆论学、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微博、广告学、新闻传播教育及其他共14个研究领域,虽然这不是严格的学术分类,但出于比较的目的,本文将采用修订后的这一分类标准。

我们的修订主要是将原来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条目变为“中国国家形象与国际传播”以体现学界研究热点并避免国际传播概念过宽造成的混淆。此外,我们将互联网与新媒体合并但仍然将微博单列以体现研究热点,将刘自雄等人分类的“广告学”变为“广告学与公共关系”以进一步将对商业化传播活动的研究与其他传播学研究区分开。

在调整分类的基础上,我们界定新闻理论为研究狭义的新闻生产活动和狭义的媒体活动规律,如新闻理论、新闻编辑、调查性报道、新闻现状、传媒与法制、新闻改革、新闻职业规范与伦理、新闻与社会等,以此来区分边界不断扩张的传播学。对于传播学,我们的界定是狭义的研究传播效果(专门研究广告和公共关系除外)和传播要素,以及研究、应用和检测各种广为接受的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此外需要界定的是舆论学,除了针对公众舆论的调查与研究外,我们也把研究政府如何管制、控制舆论以及媒体和公众对此的应对列入舆论学的范畴。

在明晰了上述分类后,我们对本文研究的160篇样本论文进行编码,所有论文,包括书评都进行编码。每篇论文只编码一次,在一篇论文同时涉及到两个主题时,我们根据其研究问题的侧重点进行编码。

图2 2012年中国CSSCI新闻传播学论文研究领域分布图

表四给出了据上述原则编码后,中国学者国际发表的新闻传播学论文各个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所占比例、以及每一研究领域论文的篇均引用数。图2则复制了刘自雄等人研究对2012年中国国内新闻传播学论文的研究领域分类。

从表四和图2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研究领域占比最高的新闻业务,在中国内地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占比为零。传播学研究在中国学者的国际发文中所占的比例要远高于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中所占比例,高达所有论文的34%。

另一个明显的对比是广告学与公共关系等商业传播研究在中国学者的国际发文中要高于其在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中所发比例。而相比国内期刊大量涌现的微博研究的.火热场面,中国内地作者到20年底为止只在SSCI国际新闻传播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微博研究。

总结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学者发表的SSCI新闻传播学论文与国内的热点研究领域有很大差异,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论文与中国热点问题的研究之间相关性还不高。当然,由于我们微调了刘自雄等人文章的研究领域分类,而且刘文的数据是基于2012年一年,而我们的研究涵盖了过去多年的国际发表,加上对论文进行研究领域的编码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所以上面的对照结果只能供我们对两者的区别进行总体性把握与参考。

4.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的影响力与中国话语

我们的第三个研究问题希望了解中国内地学者的国际新闻传播论文的影响力、知识贡献及其与中国议题之间的关系。截止到1月3日,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160篇论文一共为264篇收录进Web of Science的其他文献所引用。引用中国内地作者的国际新闻传播论文最多的为美国作者撰写的论文,有133篇之多。在这133篇论文中,高引论文主要分布在广告、消费者研究和人机互动这些领域,从姓名推断,这些论文的作者很少包括华人(而中国内地作者国际发表论文的合著者大部分为华人)。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国际新闻传播学论文中,那些探索跨文化、跨制度的人类一般行为的研究,尤其是与市场和消费者行为以及互联网使用习惯相关的研究,得到了国际上更为广泛的引用,中国作者的研究也因为这些引用文章被更多其他文章所引用而构成了人类知识进步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那些揭示中国特定国情的论文,包括特定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中的权力、体制与媒体互动的文章,被引用得很少,且引用它们的文章,一般来说也没有成为被进一步引用的高引论文。这种情况说明,至少到目前为止,特定的中国问题没有成为国际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或重要问题,也没有通过文献的间接被引方式形成对国际知识生产的显著贡献。

四、结论与讨论

我们的研究第一次以文献计量证据揭示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国际论文发表与本土研究及中国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本文所揭示出的新闻传播学科国内外差别呢?

首先,部分差别毫无疑问是由客观情况造成的。例如,由于大多数国内新闻传播学者没有条件参与国际论文生产,也可能是由于以意识形态自我设限而疏于国际对话(陈韬文,2008),所以相对而言,这些国际论文反映国内关心问题的几率就更低。

其次,对于国际传播学而言,理论发展往往至关重要(Chaffee,),国际知名传播学期刊在选文时,往往也以理论贡献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Neuman et al.2008;林敏芳,2009),而中国学者往往不擅长理论或从理论推导传播研究问题(李喜根,2009)。这就导致了发表新闻传播学国际论文的国内学者,主要是适应国际学术界理论偏好的人,尤其是受过海外学术训练的学者,而这部分学者中的很多人可能对国内探讨的热点话题并不熟悉。

再次,中国问题的特殊性也导致了国内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与国内新闻传播学主流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比如,中国对媒体管制的体制特点限制了部分西方媒体理论的应用;中国缺乏公共数据妨碍了实证研究的开展。另一方面,如吴S(2009,28)所言,“欧美传播学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传播学理论的建构基于西方传播现象之上,具有较为浓厚的西方色彩”,对于西方以外国家未必具有普适性。

最后,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学术规范,也不利于我们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开展国际对话的条件。例如,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论文篇均引文数很低,引用其他学科的文献很少(任亚肃,段京肃,)。积累少、不重视别人的工作除了浪费研究资源外,也不利于观察传播现象的各种范式并形成理论。

但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新闻传播学科国际发表以及该学科进一步国际化的理由。中国新闻传播学科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金兼斌,2008)。借助国际新闻传播学术的规范化,特别是知识积累方面的规范程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的问题及其规律。毫无疑问,中国巨大的社会变迁、独特的制度与文化传统,可能为世界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理论,而这些理论通过国际学者的丰富后,又可以进一步用来理解和预测我们自己的问题。

①指两份或两份以上期刊中论文在特定时间段内,被其他一份或多份期刊同时引用的情况,这是衡量学科凝聚度的文献计量指标。

②H指数指某位学者或某个期刊有H篇论文至少被引用了H次,它是计算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指标,主要用于衡量高引用论文。

③传媒大学论文包括其前身北京广播学院作者生产,传媒大学国际合作论文均由同时具有国际兼职的该校作者以独著形式发表,所以严格来说不算国际合作。

中国手语概述 篇6

手语概述

一、手语的概念

(一)手语是聋人交际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听觉障碍者交际的主要工具。它以手的动作、手指指式、身体姿态及面部表情的变化作为表意或表音手段,进行语言交际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手语的类型

手语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两种。

1.手指语简称指语,它以手指指式代表拼音字母进行拼音,表达意思。是聋人交往的一种语言工具。手指语是专为聋人设计的。它以种种手指指式代表一个个拼音字母,成为手指字母,用手指字母按拼音的顺序依次拼打出词语的音节进行思想交流。

2.手势语是用手的动作、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来表达意思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⑴自然手势语:人在说话时辅以的动作或模拟简单生活中的动作。⑵人为手势语:基于人们互相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特定含义,已形成手型固定的动作符号。

二、学习手语的意义

手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从以下几点来认识: 1.手语学习有利于健听人与聋人的沟通

聋人由于听力障碍,使得他们不能通过正常的方式、途径学习有声语言,因此给聋人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多不便。聋人除了听力障碍以外,肢体和智力是健全的。这样,聋人要在社会中求生存、要发展,他们需要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在社会上同其他社会成员建立起正常的社会关系。但聋人听不见、看不懂健听人

说的语言,健听人看不懂聋人的手语,因此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无法实现。聋人为了生产和生活在社会上与聋人、与健听人之间要联系,要沟通,这就需要有一种适合的充当相互交流的语言工具。手语就是这样一种可以作为共同使用、交流的语言工具,因此,聋人、健听人学习掌握手语,才能实现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

2.手语学习是聋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是从事聋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

手语是聋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聋校教师利用手语组织教学、讲解教学内容、检查教学效果,帮助聋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聋校教师利用手语组织校会、班会、少先队活动等;聋校教师利用手语做聋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白道理;等等。教师掌握和运用手语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3.手语学习有利于发展聋人的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抽象思维的发展依赖于语言,聋生由于学习有声语言,发音器官僵硬不灵活,因此造成进行口语训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期,那么思维就会始终长期处在直观形象的思维水平上,将影响聋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因此,聋生学习口语的同时学习手语,恰当运用手语不仅能帮助聋生理解和记忆文化知识,更好地掌握有声语言,而且还能及时帮助聋生形成概念认知,发展聋生的思维。

三、学习手语的方法

(一)注意营造手语的语言环境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了语言实践,靠死记硬背手势语词是无法掌握手语的。运用手语进行交往看懂对方使用的手

语,不是简单的记住手势语词就可以解决问题,需要将看到的手语转换为你能理解的汉语意思输入大脑,再经大脑反映做出应答的过程。这种思维过程是要经过长期语言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对手语的反映速度,才能算基本掌握手语。

(二)要学好手语必须学好手指语

手指语是手势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指语的加入大大地丰富了手势语的表达,使手势语的表达更准确、更严密。手势语的词类较少,如缺少量词、助词、叹词等,这些词语无法用手势表达出来,因此使手势句子不完整,可以用手指语来补充手势语的这些不足。此外,在教学中遇到一时没有合适的手势语能表达的词语或新词时,可以用手指音节拼打出来,还有一些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手势语词有手指字母的参与才能表达得更清楚,才有利于理解和使用。

(三)要掌握好手势语的基础词

基础词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词汇的核心部分

基础词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即普遍性、稳固性和能产性。手势语当中把有相同特征或某种联系的事物、活动有时用相同的手势语词来表示,这些词语具备基础词的功能和特点,因此我们称这些词为基础词。手势语中的这些基础词具备三个主要特点:

1.普遍性。也称全民性,是指所有会手势语的人都会使用,都能看得懂,而且使用频率非常高。如,天、地、风、云、雨、说、人、做等等,这些手势语词是听觉障碍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汇,因此无论是《中国手语》还是地方手语,这些词的拼打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说这些基本词具有普遍性。

2.稳固性。是指基本词在一个民族的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长期保持不变的词,几十年来,《中国手语》经历了几次改革变化,但这些基本词一直保留至今,这正是稳固性特点的体现。

3.能产性是指绝大多数的基本词都能以不同的方式构成新词,它是构成新词的基础,丰富着整个手语的词汇。能产性是指一个基本词可以构成许多新词。

如,基础词“人”:

健全+人=健全人

盲+人=盲人

工+人=工人

基础词可以作为构成新词的材料,它是构成大量新词的基础,丰富着整个手势语言的词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做到基础词的动作准确到位,其次要把具有相同基础词的手势语词进行分类记忆,可以减少记忆中国手语的数量,便于联想和记忆,有助于听觉障碍者学习运用手语。基础词与新词加以区别学习,既可以便于分类,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也可提高学习效率。如东西-礼物-家具-饮料-资料;负责-公务员-任务-管理-义务-评委;成功(成效)-效益-成绩-有效-成果;家-村-街道-车库;笔-铅笔-钢笔-圆珠笔-蜡笔-笔芯,(毛笔、粉笔则要模仿握笔姿势);员-驾驶员-邮递员-炊事员-会员-公务员等等。

(四)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手势语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一个手势动作往往反映事物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事物的外形或事物的动态,以及事物的某些含义或表现对刺激的反应等。因此,在拼打时要注重模仿事物的外部形态,抓住事物外部形态的主

要特征。如“哭”的手势:“一手食、中指伸出,指于两眼角处,然后向下划,反复动作几次表示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在拼打过程中适当配合表情和身体姿势来表达。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形象手势能逼真地反映出所要表达的事物内容。在交谈中,能用眼睛及时捕捉事物发展变化状态,能结合面部表情快速读懂听觉障碍者的手语和理解所表达的意思。

第二章 手语学习

要学习手语,首先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要了解手势语的设计原则和方式、手势语的特点及打法,注意表情的恰当、动作的规范,使手语动作达到“准确、清楚、速度适中、大方”的要求。

一、手指语的学习

1.汉语拼音手指字母的拼打方法

2.汉语拼音四声的拼打方法

3.注意事项: 1)拼打手指字母时,一般情况用右手打出,情况特殊时也可用左手打出,但方向要作调整。

2)拼打时要做到准确、清晰,不随意附带多余动作。

3)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晃动、摇摆,做到手指动而手臂不动。

二、手势语的学习

单手手势、双手手势、用身体表示意思(瞌睡、庄严)

手势语的特点:

1.形象、生动、简洁、清晰、富有感染力是手势语的最大特点。

这也是几百年手势语一直被听觉障碍者所乐于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手

势语的这个特点主要与听觉障碍者打手势时身体姿势和丰富的面部表情相关。他们在交谈时,手臂舞动多姿,面部表情丰富多彩,宛如一个戏剧家在进行表演,使人一目了然。所以有些学者主张在手势语前面加上“表情”两个字,而称之为“表情手势语”。健听人运用有声语言时,可以用声调高低、语气的轻重、急缓来表达感情。同样一声“啊!”可以表示惊奇、恐惧、惋惜、赞美等不同的情感。而手势语是无声的语言,没有语音语调,主要依靠手势动作的幅度的大小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感情、状态和对事物的反映程度等。例如表达“害怕”的情感时,可一手拍打胸部,面部略呈惊恐状;用双手急剧拍打前胸,面呈恐慌状,张大口,即表示受到极度惊吓或刺激。再如,表示下雨的程度,上下微动是下小雨;快速上下挥动,动作幅度较大是下大雨;如果双手急速上下交替挥动,即下暴雨。同时手势动作的方向在手势语表达中也起着示意的作用。例如,“帮助”的手势动作是:双手张开掌心向外,推动两下表示给别人以帮助;双手掌心向内,挥动两下表示请求别人帮助自己。

2.手势语具有国际通用性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听觉障碍者都使用各自的手势语,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听觉障碍者走在一起,用手势语很快就能沟通。尽管有些特定的词语双方有不同的手势动作,不能立即被对方理解,但并不完全妨碍彼此间的沟通。这也是任何有声语言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对多国手语图比较可以发现以下几种情况。

(1).各国手势语有完全相同之处。如,“电话”,其表形和使用电话的动作都一样;“下雨”是自然现象,其表达方式各国不约而同的都用相同的手势动作来表示。

(2).手势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如,“花”的手势各国都是模拟花朵开放

时的状态,这种模拟各地稍有区别。中国用单手,日本、美国用双手,有的用会意式,加以鼻嗅动作表示,使用时听觉障碍者很快就能互相理解。

(3).手势不同,但意思可以理解,如,“男”,中国以短发表示,美国和“世听觉障碍”用戴帽子的动作表示;“女”中国、美国都是用戴耳环表示。这些手势抓住了不同人的象征物的特点。

手势语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无声语言,它依靠双手动作配合面部表情及身体姿势变化来传递信息,表述情感。手势语具有一种共同性,即国际通用性。人虽有人种、民族、国家之别,但都具有人类的共同的思维和情感,自然界中的事物形状大都是一样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和交往有很多相似之处,各个国家制定手势语的方法和途径基本上也是一致的,这就是手势语具有通用性的基础。健听人进行跨国交流需要学习外语,要掌握一门外语需要几年的或更长的时间,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听觉障碍者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彼此就可以运用手势语自由交谈。当然手势语的国际通用性主要体现在生活方面,而科学文化交流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3.手势语具有灵活生动、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汉语中的许多同义词近义词,手势语只用一个手势动作就可以表示出来。例如,美丽、漂亮、好看,都用“一手食指、中指先置于鼻部,然后绕环并收缩,伸出拇指”来表示。快乐、高兴等词都用“双手掌心向上,在胸前上下搧动,脸露笑容”来表示,表示高兴的程度也无须很多词汇来表示,只要加大和缩小手势动作的幅度就可以表示不同程度的高兴与快乐。但是手势语的这种简便性从另一角度看是表达的粗略性,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在汉语中,对一件事的叙述,如“李明比张小学习好”,也可以写成“张小没有李明学习好”。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句子的词序是稳定 的,而在手势语中却有多种灵活的表达方式,如:

李明比张小好,学习。

学习,李明比张小好。

学习,李明大于张小。

李明大于张小,学习。

以上几种表达方式在手势语中都是可以的,手势语与汉语相比,在词序、语法要求上要松散得多。在手势句子中,手势词语的排列次序往往可以灵活变动,不过这种灵活并不是随意的,必须是以对方能理解为原则。

三、中国手势语的设计

中国手势语同其他语言形式一样,要有自己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不断产生新词汇来表达新生事物。制定新的手势语词无疑是完善和发展手势语的首要课题。

(一)中国手势语设计的原则 1.形象性原则

手势动作要直观、形象,直接反应事物的外在特征。这是手势语最大的特点,也是符合听觉障碍者运用视觉接受信息最便利的特点。因而设计手势语时抓住这一特点才能使手势动作有极强的表现力,能比较准确地表达事物,易于学习和应用。例如:椅子:左手直立,掌心向右;右手食、中、无名、小指弯曲与左手掌成直角,指尖抵住左掌心,仿椅子形状。雨:一手五指微曲分开,指尖朝下,上下快速动几下,表示雨点落下。2.通用性原则

设计一个手势语词时,必须要考虑到能否被不同地域的听觉障碍者所能

接受,因此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各地听觉障碍者对这一事物的不同的手语表现形式,抓住共同特点,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 怀疑:一手伸拇指、小指,放于胸前交替摆动,表示是非、好坏不肯定。怀疑是心理活动,所以手势动作就在胸前,拇指表示好,小指表示坏,好坏不肯定所以来回摆动。好坏不肯定是怀疑的核心内涵,这一手势具有共同性,符合通用性原则。再如:“病”: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搭于另一手脉门处,如中医诊脉动作。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这都是诊治病人例行的检查内容,所设计的这一手势动作具有通用性,易被人接受和理解。3.相对稳定性原则

手势语词或动作,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相对稳定和一致。一个手势语词应只用一个语形表示,当这个词与其他词构成一个新词或短语时,它的手势动作不能改变,要保持相对稳定,要有一个统一的基本词,也就是说一个手势语不论在什么语言环境中,都应用一个固定的手势动作表示。例如:工:一手食指、中指与另一手食指搭成工字。当表示工人、工厂、工会等词语时,这个工字手势动作不变。“树”:双手拇、食指相搭成圆形,向上移动象征树干。当表示松树、柳树、杉树等词语时,这个树的手势动作不改变。稳定性原则,促进了手语基本词的产生,提高了构词能力。4.适量使用手指字母原则

手指语可以准确地表达出汉语中的每一个词,但由于手语是无声的语言,听觉障碍者不能通过没有声调的手指语准确判断所要表达的词语,不容易理解其意义,因此手势语词的创编应坚持以手势为主,手指语为辅的原则,控制手势语当中手指语的使用量。能用手势动作表示的词汇尽量采用手势动作

表示,凡是难以用手势动作表达的词语可采用借助手指字母,通过表音的方法创编把手指语结合到手势动作当中,例如,用手势动作表示各民族名称的手势,这些词很难用一个手势动作概括出来,如果用每个民族名称的首字母加上“族”的手势表示,这样便可以有一定规律可循,而且容易理解和掌握。汉族(H)、傣族(D)、回族(HI)等。为了弥补手指语给听觉障碍者理解辨认手势语词的困难,建议拼打手势语时一定要准确显示口型以便听觉障碍者能理解。5.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手势动作要比较准确地表达词目的含义。科学性原则与形象性原则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如,制订手势常常要选取被表达事物的特征,而事物的特征很多,有本质的或非本质的、典型的或非典型的、易被理解的或不易被理解的,但科学性原则要强调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的、典型的和易被理解的特征,依此制订出形象的手势动作。如:牛:一手伸拇、小指,拇指尖抵于太阳穴,小指尖朝前,模仿牛角的形状,这是选择牛的典型特征来构思的。如“蚊子”:右手伸拇、食、小指,食指尖朝下在左手背上点一下。这个手势动作就是抓住蚊子吸血的本质特征来构思的。

(二)手势语设计的方法

手势语是形与义的符号,它代表对某种事物理解的概念。因此在设计手势语词时,除了要考虑到设计的原则外,还要考虑采用什么方式。手势语词汇的设计有以下八种方式:

1.象形式

《说文解字》中许慎定义为:“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为:

描摹物体形状,而线条(笔画)随着物体的轮廓而弯曲。这类手势语词是直接模拟事物的外部形状(部分或全部、动态或静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直观地表现出该词的意思和概念,使人见形知意。这类构词方式是手势语中最常用、最生动、最活泼、最易被听觉障碍者接受的方式。它又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事物的全部外形

葫芦,双手拇、食指搭成圆形,由下向上做弧形移动,下大上小,仿葫芦外形。

(2)表示事物部分外形 牛

一手伸拇、小指,拇指尖抵于太阳穴处,小指尖朝前,仿牛角尖状。(3)表示事物动态

一手横伸,掌心向下,向一侧做波纹状移动。(4)表示事物静态 床

双手食、小指直立,中、无名指与手掌成直角,指尖相触,拇指自然弯曲,仿“床”的形状。椅子

左手直立,掌心向右;右手食、中、无名、小指弯曲与左手掌成直角,指尖

抵住左掌心,仿椅子形状:(5)模拟事物或动作的形象 降

左手直立,掌心向外;右手食指直立贴与左手掌心,由上向下移动。大

双手侧立,掌心相对,同时向两侧移动,幅度要大些。(可根据实际情况模仿大的状态)写字

一手拇、食、中指相捏,如执铅笔写字状。(6)仿字式

用两手指模拟汉字的整体或部分字形,来表示词汇的方法称仿字式,仿字式也可以用书空汉字的方法来表示。①用双手模拟字形

人 双手食指搭成“人”字形。

干 左手食、中指与右手食指搭成“干”字。②用书空来表示

太子 右手食指书空“太”、“子”两字。千 一手食指书空“千”字。

2.会意式

《说文解字》中许慎定义为:“比类合谊(义),以见指捣(挥),武信是也。”

意为:合并数字之义类,以见所指向的一字。会意式手势语词就是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手势动作,组合为一个新的意义,这个新的意义不同于象形式手势见其形知其意,而需要透过事物的外形、动作和面部表情,加以引申、联想、意会等方式理解所表示的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含义及人受到某种物体、信息的刺激引起的感受性反应。它又有以下几种情况:这类事物一般没有明显突出的外部特征,有的比较抽象,很难用象形式来直观表现,因用描摹与此类有关的其他事物,来间接地表达该词的意义。(1)用手的动作象征某种意思

去 一手拇指、小指、由内向外移动。

走 一手食、中指分开,指尖朝下,交替向前移动。(2)表示事物的动态

慢 一手横伸,掌心向下,上下微动几下,象征物体运动速度缓慢。歪 双手先直立,掌心向对,然后同时歪向一侧:(3)表示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冷 双手握拳曲肘,臂部紧贴于上身微动,如冷的发抖状。(4)借他物的象征意义意会本意 牺牲

左手横伸;右手打手指字母“x”的指式,置于左手掌心上,然后向左侧倒下。3.指事式

《说文解字》中许慎定义为:“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意为:见到这个字就能认识,但要仔细观察才能体会其中所表示的意义,换个角度说,指事是用手直接指出事物或用手指示某个部位,概括某些事物的意义,这种手势动作一般用来表示方位、人体器官、人称等,用这种方法构词,很容易使人明白所表示的意义。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不借助任何参照物,直接指出 你 一手食指指向对方 上 一手伸食指向上指(2)借助一定参照物指出 正面(正)(一)左手直立,掌心向外;右手食指指一下左手掌心。(二)左手横立,右手摸一下左手背,表示物体的表面。右 左手拍一下右臂,表示右。(3)用手指身体某一部位 眼 一手食指指眼部。鼻 一手食指指鼻子 4.形声式

《说文解字》中许慎定义为:“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以事为名”意为:根据这个字所表示的事物来取一个名,作为该字的意符。“取譬相成”意为找一个声音近似的字为声符,跟意符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字。所谓形声即一个字由一形一声两部分组成。对汉字来说或左形右声,或左声右形,或上形下声。而对手势语来说,即是前形后声或前声后形。如汉族、蜕化、市场等。手指字母可以看作声符,手势动作可以看作该词的表意部分,即形。例如:(1)先形后声

蜕化

(一)左手虚握,虎口朝上;右手五指撮合置于左手内,然后向下抽出。(二)一手打手指字母“H”的指式并向横向微移。(2)先声后形 化石

(一)一手打出手指字母“H”的指式,并横向微移一下。

(二)左手握拳,手背向上;右手食、中指弯曲,以骨节在左手手背上敲两下。柏树

(一)一手打食指字母“B”的指式。(二)双手拇、食指搭成大圆形,向上移动。5.假借

《说文解字》中许慎定义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本无其字”意为造字之初,本没有给该意思造一新字。“依声托事”意为:选用一个发音相接近的词来表示该意思。根据此法设计的手势语词很多,如华侨、事实等。华侨

(一)一手五指撮合,指尖朝上,边向上移动边放开五指。

(二)双手食、中指微曲,指尖相对,指背朝上,从中间向两侧下方做弧形拉开,如桥的外形。意义

右手食指横伸,从左向右移动一下。“一”与“意”、“义”同音,借代。6.转注式

《说文解字》中许慎定义为:“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把类似的意义灌注到同一个义符中去,再造一个新词。从字形方面来理解,称形转;从声韵方面来理解,称声转;从字义方面来理解,称义转。根据转注的方法设计的手势语词数量很少,主要的形式是义转,如村、街道、人民等。村

双手搭成“∧”形,并顺时针平行转一圈。街道

(一)双手相搭成“∧”形,并向左侧一顿一顿移动两下。(二)双手侧立,掌心相对,同时向前伸出。

人民 双手食指搭成“人”字形,并顺时针转一圈,表示人多的意思。7.表音式

把比较抽象并难以用手势动作表示的词语,如虚词、地名、人名、术语等,用手指字母来表示。

科学

双手分别打出手指字母“K”、“X”的指式,并前后交替转动。毛泽东

(一)手指字母“M”的指式。(二)手指字母“Z”的指式。(三)手指字母“D”的指式。所以

(一)手指字母“S”的指式。(二)手指字母“Y”的指式 8.综合式

综合运用以上几种设计手势语词的方法,将一个或几个手势动作组合成一个新的手势语词的方法。这种方法设计的手势语词所占比重最大,而且灵活自如,表现力强。按组合方法不同还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下面举例说明

其中的几种类型。

(1)象形式+会意式 家属

(一)双手搭成“∧”形。

(二)左手直立,五指张开;右手食指直立并靠向左手,左手五指同时并拢。

(2)表音式+象形式

慷慨(一)一手打食指字母“K”的指式。

(二)双手拇、食指搭成“心”形置于胸部,然后向两侧拉开。(3)象形式+指点式 房檐

(一)双手搭成“∧”形,如屋顶状。

(二)左手五指并拢,指尖向右下方倾斜;右手食指指左手指尖,表示是房檐部位。

(4)仿字式+会意式 才能

(一)一手食指书空“才”字。

(二)一手握拳屈肘,向内弯动一下。

(5)象形式+会意式 演员

(一)双手伸拇、小指,前后交替转动几下。(二)右手拇、小指捏成小圆圈,贴于左胸部。

(6)表音式+仿字式 职业

(一)一手打手指字母“ZH”的指式。

(二)右手食指横于左手直立的食、中、无名、小指根部,仿“业”字型(7)表音式+转注式 国民

(一)一手打手指字母“G”的指式,并顺时针平行转一圈。(二)双手食指搭成“人”字形,并顺时针转一圈

四、手势的位置与构词的关系

手势语中,有些手势动作需要放在与表达词义的相关位置上。手的移动移动方式有:来回摆动,上下移动,不规则抖动、擦、抹、切、削、旋转、绕、敲,拍)、手的位置(手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在头上、脑门、太阳穴、脸、脖子、胸部,胸前,腹部、手、胳膊、肩膀、腿)、手掌心的朝向(朝外,朝向自己身体,双手掌心相对或并列)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下面几种情况:

1.手势的位置与表达的关系

(1)凡是属于思想活动的词类,手势位置都在太阳穴周围:如,意识、思维、认识、概念、想念、思想等。

(2)凡与观察和视觉有关的词,手势位置在眼前:如,看、参观、寻找

(3)凡表达与语言有关的词,手势位置在嘴边:说、讲、问、答、交涉、讨论、会谈、声明、谈话、吵架等。

(4)凡表达与声音有关的词,手势位置在耳边:如,听、声音、嗓音、响等。

(5)凡表达与心理有关的词,手势位置在胸前,心的位置:如,心理、兴奋、难过、生气、担心、犹豫等。

2.同一手势动作与表达的关系,如幸福与希望

幸福:一手打手指字母“x”的指式,并在胸前绕一圈。

希望:一手打手指字母“x”的指式,先置于太阳穴,然后向外挥动。

3.同一手势动作幅度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如,纪念、记忆。

纪念:一手打手指字母“J”的指式,贴于前额。

记忆:一手打手指字母“J”的指式,碰两下前额。

4.手掌心朝向与表达的关系,如帮助,手掌心朝向自己表示请求别人帮助,手掌心朝向别人表示要帮助别人的意思。

五、手势语的表达特点

聋人手语与汉语相比,在语序上和语法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别,最突出的特点是手势语的语序有颠倒和省略现象。

(一)省略 1.省略句子成分

(1)省略定语

定语是名词前边的表示领属、性质、数量等等的修饰成分,名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都可以做定语。聋人手语中常常省略这些修饰成分。

(2)省略量词

聋人手语中缺少最多的是量词。量词是汉语中特有的词汇,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如尺、寸、斗、升、斤、两、个、只、支、匹、件、条、根、块、砷、双、对、副、打、队、群、次、回、遍、趟、阵、顿等。量词经常跟数词一起使用。聋人手语同英语等外国语一样是没有量词这个概念的。聋人手语往往是表示数词之后紧接着打出所要表达的物品等实际内容。例如下面的句子括号里是听觉障碍者省略的量词:

我买2(支)铅笔,1(块)橡皮

(3)省略虚词

聋人手语中一般不打虚词,省略如在、把、当、的、地、得、着、了等虚词在聋人手语的交往过程中并没产生什么影响,但在听觉障碍者学习汉语书面语时,听觉障碍者不会将这些省略的虚词补充完整,从而影响句子的完整性。

我(在)食堂吃饭。

小玲(把)我(的)书还给我(了)。

(4)省略状语

状语是在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表示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等的修饰成分,形容词、副词、时问词、处所词都可以做状语。聋人手语不习惯使用上面表示修饰性的词语,往往省略。

你(仔细)看。

我们(尽情地)跳舞。

另外听觉障碍者在表达某一词汇,需要修饰时,仅仅是手势动作变形,或扩大、或缩小、或重复,以此来表达较深的含义。如下面的几个词:

很快:听觉障碍者表达时打“快”的手势,动作比原手势更快。

很慢:听觉障碍者表达时打“慢”的手势,动作比原手势更慢。

特别高兴:听觉障碍者表达时打“高兴”的手势,然后重复两遍。

(5)省略补语

补语是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的一种补充成分,用来回答“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聋人手语中没有这一类词语,因此也很少使用。

如:好(得很)。

热(得难受)。

(二)颠倒现象

1.颠倒句子成分

手势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手势语是用眼睛看,用手势表示的视觉语言,汉语是用耳朵听,用口说的听觉语言。这两种语言形式在表达同一句话时,在表达形式有所区别,在语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听觉障碍者的文章普遍存在词序倒装现象,但这些倒装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具有固定的结构和规律。倒叙现象并非听觉障碍者的思维不正常、逻辑混乱所致,而是恰恰反映了人类思维中的某种共同的规律,是不以所使用的语言不同而不同的,是一种没有经过加工的思维过程顺序的、客观的、直接的反映。

(1)动宾倒装

动宾倒装是听觉障碍者语言表述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汉语的词序是先动后宾,而听觉障碍者的语言表述常常是先宾后动的,就是先打出表不事物名称的词,再打出表示相应的动作的词。例如:

(我)家回。[汉语意思是“我回家。”],听觉障碍者在表述时,先打我要做的事物的名称“家”,再打出相应的动作“回”。

(我)药买。[汉语意思是“我买药。”],听觉障碍者在表述时,先打我要做的事物的名称“药”,再打出相应的动作“买”。

另外,动词“有”在听觉障碍者语言表述中的特殊用法。听觉障碍者在表述时常常习惯,把自己做过的或已完成的事情,用“有”来表述,如(我)洗澡有。(我)吃米饭有。

(2)主谓倒装

聋人手语强调动词,动词前置的现象是自然逻辑在思维输出中的另一种反映。这种情况在英文中也有类似的结构。如英文的:There is(is not)结构与聋人手语表述中具有完全一致的语序。

(3)修饰语倒置

先打出被修饰、限制的事物名称,然后再打出表示修饰、限制的手势语词。如,花美丽公园里有。(公园里有美丽的的花。)

衣服新我有一。(我有一件新衣服。)

先打出表示某件事物或意愿的手势语词,然后再打出支配者。

饭吃我没有。(我没有吃饭。)

家回我是。(我是回家。)

用手势语词表示疑问句时,先打出被疑问的事物,而将表示疑问的词放在句子末尾。

买药谁?(给谁买药?)

会议什么?(什么会议?)

手势语是靠交流双方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实现的。这样为了提醒对方注意,往往把最重要的中心词先打出来,然后再打说明部分和修饰部分词语。有时将一些表示实际意义的主要手势语词打出来,配合相应的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有些虚词除用相应的面部表情外,还可加大手势动作的频率或幅度来表示,这就构成了手势语表达的特点。

(三)名词与由该名词和动词构成的动宾短语的手势动作不分

在手势语词汇中,名词与由该名词和动词构成的动宾短语,用一个手势动作表示。如,足球与踢足球的手势都是:左手母、食指搭成圆圈;右手伸食、中指叉开,交替踢向左手圆圈,如踢足球状。钢琴与弹钢琴的手势都是:

双手五指边交替灵活按动,边左右移动,如弹钢琴状。手势语与其他语言形式一样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的,有上下文的联系,在具体的语境中,无需解释,人们便会自然理解所拼打的手势动作是什么。

(四)手势语词表示的意义与面部表情有关

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概述 篇7

光纤传输技术为解决现有的基于同轴电缆的传输系统传输数据率低、误码率高、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文章对光纤传输技术在某特殊水声环境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系统关键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此方案已在某预研系统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概述

1.1 传播系统内容简述

我国的网络传播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主要有双绞线阶段,电缆+双绞线阶段,光纤阶段。光纤传输阶段主要依靠光纤纤维为介质进行网络数据和网络信号的传输。光纤纤维在光纤传输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不仅可以用来传播虚拟的信号还可以用来传播数字信号,而且它还可以满足人们对视频传输的需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管线传输的主要传输工具就是光缆,单根纤维的传输距离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几十公里,这种传输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光纤传输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应运而生,在水声光纤传播系统中水声光纤传输中是利用光纤和电缆在系统中可以共同存在的结构,通过光纤向网络接收器传输水声信号以及其他的信息。在通过光纤将控制在水下的指令传输到水下载体端,这样就可以完成水声光纤的传播。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光纤对水下的载体传输高压信号,再由水下的发射器将信号转换为高压的大功率的信号,在水下载体信号传输的过程中需要水下电路对其进行直流电的供应。复合水声信号的传输时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比较高的技术,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分配传输的各个部分,总得来说,复合水声信号的传输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它通过不断的循环将网络信息传递到用户的手中,这种复合水声信号传输系统在我国的网络发展中是非常先进的,是继光纤信号传输后的又一大突破,给我国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促进我国网络世界的进步和网络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发展的关键是网络信息的传输,复合水声信号光纤传播系统对于网络信号的传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多数高速数据的传播

在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中,多数高速数据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复合水声光纤系统的传播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复合水声光纤系统的双向传输时系统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数高速数据的传播,另一方面就是解决系统中双向传输的问题。多数高速数据的传播采用的也是一个双向的系统,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主要采样的频率大概是10KHZ,在多数高速数据的传播中命令的下达及传输和数据的输送大概的时间间隔是4μs,这个时间间隔是非常短的,在数据采样的过程中还需要16位的巴克码数字作为数据传输的数据帧。在多数高速数据传播的过程中,一般采取Manchester码的方式进行多数高速数据传播的编码,通过编码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提取,除此之外,采用Manchester码的编码方式是没有直流分量,这种编码方式的抗干扰能力是非常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编码方式非常适合信号的传输。因为我们采用Manchester码的方式进行多数高速数据传播的编码,因此我们需要对始终的数据进行精确的处理,在FPGA中内嵌的锁相环对于高速数据传播的分频是非常快捷的,因此在文章的介绍中我们选用了FPGA方式进行了数据编码的处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采集多路声信号时,要先进入到DSP系统中进行转换,改变信号的模数,之后需要在采集到的有效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数据的起始位和终止位,确定数据帧的排列顺序。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将数据帧排列后的数据传输到FPGA中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在这一步的处理中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数据的串行和并行的方式进行转换,在这一过程中将DSP中送来的数据中的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另一方面,是对数据的编码进行处理,将上一步中的串行数据以及转换来的串行数据转换为Manchester码进行下一步的数据传输。当上述过程完成后,就要引用另一设备光端机,通过光端机将输出的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在将光信号传输的数据的接收设备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FPGA对进行解码和串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输送到DSP上,就可以完成协议的处理,将系统中的有效的信号提取出来,完成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中多数高速光纤数据的传播。

2 系统误码率计算介绍

系统误码率的计算是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可以根据曼彻斯特码对系统的误码率进行计算,推导出误码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计算信号“1”的公式;计算系统总误码率的公式;假设“0”信号与“1”信号等概率的情况下,计算系统误码率与参数Q有关的公式。上述所述的计算系统误码率的公式还有几种变式,在此由于篇幅有限公式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通过上述的相关公式我们可以轻松的计算出系统的误码率,检测出系统的可行性,促进我国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的发展。

3 传播误码实验总结

在网络传播系统的发展中需要对系统的传播误码进行验证,主要采用的方式是选取500米的光纤电缆进行传输实验,在试验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稳定水下数据载体的一端和数据接收器的一端直流电压,控制电源的供电电压这两个接收设备之间一般采用光电混合缆对着两个设备进行连接,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对这两个设备进行连接,主要的连接方式是通过pc进行连接。正常情况下水下载体会产生10KHZ的频率产生模拟的传输信号,在通过光电混合缆将数据信号传输到接受设备上,接受设备的标准是接收到100帧,就将向设备传输下一步的命令。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进行三次实验,实验的时间逐渐的递增,大概是第一次实验15分钟,第二次实验20分钟,第三次实验25分钟。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三种不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上传数据的误码率是可以满足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的需要的,但是在传递命令的过程中误码率是比较高的,估计是在传递命令过程中的一些外界的干扰造成的,因此我们在对水下载体传达命令时要进行对比与检验,减少传达命令过程中的误码率。根据实验结果的对比和Manchester码的编码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传输数据率为4.3×2=8.6Mbit/s,实验中得出的实际的传输率比单一电缆的传输数据率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的误码率的,但是这个比率对整体的传输影响是比较小的,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是具有可行性的。

4 结束语

光纤传输在我国的发展比较快,在我国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网络技术在高速的发展,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在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应运而生,光纤传输技术解决了我国网络传输慢的问题,文章主要对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复合水声光纤传播系统以及系统误码率的计算和传播误码的试验总结。给我国光纤传输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借鉴,希望对我国的网络光纤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促进我国网络技术的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在特定水声应用环境中需要双向传输高低压复合信号。传统基于同轴电缆的传输方法信号频分耦合网络复杂,工作时误码率高,可靠性较差。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电一体化复合水声信号传输体制,采用光电混合缆进行传输。文章对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同时基于Manchester编码技术,初步对大容量数据的时分双向稳定传输进行实验,验证了光纤传输多路水声复合信号的可行性。

关键词:通信技术,传播系统,光纤技术

参考文献

[1]杜铜练,李碧丽,赵润辉.光纤水下动态信号传输系统技术研究[J].鱼雷技术,2013,14(5):35-37.

从传播研究来看佛经文学在中国 篇8

关键词:传播研究 影响研究 形式 内容 相互渗透

比较文学理论中“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有共通之处,也有本质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也是“传播”的,或者说“影响”也有“传播”的性质。比较文学中,“影响”不是一种物理的事实,甚至不是一种本体概念,而是一种关系的概念。“影响”是作为一种精神的,心理的现象而存在的。影响一词,在西文中起源于古代占星学,本指星体与人类的感应关系。这种关系后泛指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微妙的影响关系,如影子和响声一般难以把握。而传播研究指的是一事物由外向内的输入行为,这种行为与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文学的“传播”与文学的“影响”有多方面的不同。 首先,从途径与手段的角度看,“文学传播”作为一种文学信息的流动过程,必须借助有形的媒介手段,如翻译,新闻报刊,团体组织,人员交流等。虽然“影响”的实现也依靠“传播”,但影响的传播不一定需要有声有色的媒介手段。也就是说,一个作家受到另一个作家的影响,一部作品受到另一部作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并不象“传播”那样有一个明晰可寻的“经过路线”,难以找出一个有形的过程,环节和途径。其次,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传播”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作为,是有意识的向外“放送”的行为,或有意识的由外向内输入的行为。第三,从文学的接受效果看,一个国家的作品被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之后,尽管也被改造和利用,但仍然基本上,大体地保持着它原来的本体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播”与“影响”的联系与内在区别:“传播”是“影响”的基础,“传播研究”可以看成“影响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但从比较文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影响”研究是探讨作家创作的内在奥秘,揭示作家的创作心理,分析作品成因的一种研究。它本质上是作家作品的本体研究,属于文学的内部研究,是立足于审美判断,特别是创作心理分析,美学构成分析上的研究。它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不是实证,而是审美判断和创作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影响”与“接受”,“影响”与“独创”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不同,它是建立在外在事实和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文学关系研究,本质上是文学交流史的研究。它关注的是国际文学关系史上的基本事实,特别是一国文学传播到另一国的途径,方式,媒介,效果和反应,其基本研究方法是历史学的,社会学的,实证的方法,它是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属于文学外部关系研究的范畴。

从这点看,“传播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适用对象,运用价值和操作方法。“传播研究”法的适用对象是国际文学交流史或国际文学关系史。从纵的,历时的角度看,比较文学的传播研究主要研究范围是国际文学关系史。传播研究的任务主要不在于研究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而是研究被传播者的传播过程和流传际遇。传播研究所侧重的不是文本的,作家本体的影响分析,而是关于传播的历史过程的梳理和资料分析,所凸显研究的历史学和文献学的价值。如果说“影响研究”主要是文艺学的研究和文本分析,那么,“传播研究”主要是文学的文化史学的研究。从横向的共时的角度看,文学也是一种信息,文学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比较文学的“文学传播”研究就是要注意研究什么样的外来文学,外来作品文本传播过来后容易被转化为受众普遍接受的信息。

根据比较文学的传播学理论,我们来研究佛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一、形式上的传播

古代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佛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印度佛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而佛教传人中国最早的文献记载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到了东汉明帝年间,佛教才开始在以宫廷贵族为中心的上层社会中传播。佛教传人中国的初期,曾遭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抵制,人们只把它作为一种“方术”来看待。汉魏以降,由于政权更迭,战乱频仍,现实生活已逼得人们走投无路,剩下的只有对死后或来生的虚幻而美好的憧憬,佛经故事恰好给他们指出了一条通向极乐世界的“光明大道”。这使得佛教在魏晋时期迅速传播。隋唐之际,佛教在中国步人了鼎盛阶段,大量佛经传人中国,主要佛经相继被译成汉文,佛教进一步中国化。

随着佛教的传人和佛经的翻译,大量文笔优美,文学色彩浓郁的佛经故事在我国社会上广泛流传。这些佛经故事最初是佛教徒用来宣扬佛教教义的,它们的传播给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创意与题材,是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碰撞,交流,渗透的具体体现。他们在中国的传播在形式上大致有三种情形:

1.全然照搬故事情节,仅仅稍作删饰而已。例如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中的“阳羡书生”吐纳女子的故事,源于《旧杂譬喻经》中的“昔梵志做术,吐出一壶,中有女,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复做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共卧。梵志觉,次第互吞之,拄杖而去”这段文字。只是将“梵志”改为“书生”而已。

2.根据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和欣赏习惯加以改造。例如,《杂宝藏经》卷第三《共命鸟缘》:“昔雪山中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一头常食美果,欲使身得安稳,一头便生嫉妒之心,而作是言:”彼常云何食好美果,我不曾得?“即取毒果食之,使取毒果食之,使二头惧死。”明代刘基的《诚意伯文集》中有《九头争食》篇曰:“孽摇之墟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皆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

3.借鉴佛经故事的寓意,重新编造故事情节。例如苏轼的《艾子杂说》所记述的艾子途中所见:一人过沟,取神像架于沟上,履之而过;一个见之,以衣拂拭,捧至上座。神鬼竟祸于敬者而畏于辱者。此文所述,显然脱胎于〈〈旧杂譬喻经〉〉中的“鬼怕恶人”故事,只不过一者是将神像卧沟履之,一者是将神像破而炊之。

二、内容上的传播

佛经攫取文学故事,目的在于阐释佛理,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剔除它的宗教教义,有这些主要内容:

1.歌颂智慧善良,嘲弄愚昧偏信。例如,《杂譬喻经》中的“瓮中藏影”故事,不仅嘲笑了一对夫妇分别将酒缸中自己的倒影当作对方的奸夫情妇的蒙昧无知,还讽刺了被请来排解纠纷,却将自己的影子当作是这家夫妇另请的高明,因而深感轻慢,愤然离去的梵志和比丘尼的愚昧可笑。

2.歌颂诚信慈爱,鄙视虚伪欺诈。《佛本行集经》第31中的“虬与猕猴”故事,既谴责了居心不良的虬,也赞扬了猕猴,说明了善良可以战胜邪恶。友爱与诚实是世界文学永恒的主题,这个故事流传很广。

3.歌颂和平谦让,反对嗔怒争斗。例如《杂宝藏经·婢共羊斗缘》:羊偏食麦豆,婢以杖捶之,羊以角触婢,婢取火烧之,羊着火奔突,隐燃村庄山林,村人猕猴都被大火烧死。故事最后借天神偈语揭示了主题:“嗔奎斗诤间,不应于中止。羝羊共婢斗,村人猕猴死。”

4.歌颂牺牲奉献,斥责贪残暴虐。释迦牟尼对于自我牺牲精神,常常备加赞扬,对于贪残暴虐,则是痛加斥责。《旧杂譬喻经》,《杂宝藏经》中的“鹦鹉救火”故事所颂扬的牺牲奉献精神,真诚专一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

另外,还有许多佛经故事表现了宣扬因果报应,主张除恶务尽,强调实践经验,反对顾此失彼和批判因循守旧等主题。上述佛经故事的主题,内容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它的体现或反应。

三、佛经故事与中国文学的相互渗透

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几乎称得上无孔不入。历史上,许多统治者把佛教视为控制民心,稳定社会的法宝。(佛教哲学曾帮助扭转中国哲学上的重经验认识,轻理论思维的倾向。古汉语的反切音韵学是受梵文拼音的启发创造出来的。唐代古典音乐曾从佛教国家的音乐中吸取营养。至于佛教寺院塔殿的建造,更给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刻,绘画以深刻的影响。)

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尤其令人瞩目。许多佛教经典本身就是典雅,瑰丽的文学作品外,它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情趣,新的韵致,新的风神,新的气色。佛经中的文学故事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而言,最突出的表现在文学理论,文学题材,文学体裁和文学语言等方面。

佛经故事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文学理论尤其是诗歌理论上。佛教最讲究空灵,悟性,步魏晋玄言诗之后,中国诗坛上就出现了以佛理入诗,论诗,喻诗的现象。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白居易等既是著名诗人,也是佛学崇仰者;就连儒释道杂糅的李白和奉儒守官的杜甫都写过皈心佛法的诗句。宋代甚至有人以教义为诗,以偈语为诗。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辩》中辟头就是一段借禅喻诗的议论,把诗划分为汉魏晋与盛唐,大历以还,晚唐三个阶段,以比附佛教的大乘,小乘,声闻辟之果三个等级:“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正邪。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小乘禅,声闻,辟支果,皆非正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这段诗歌批评,完全是借教派的大小正邪,来论定诗歌的高低优劣。他还强调“妙悟”的作用,认为孟浩然“学力”虽远不及韩愈,而诗却在韩愈之上,原因是“一味妙悟而已”。严羽论诗,将佛祖高僧的修持,参悟,精进活用到诗歌理论与创作中,虽带有迷离恍惚的神秘色彩,但仍不失为一种创造。诗人用诗歌阐释佛理,评论家以佛理评论诗歌,恰好如元好问在《赠嵩山隽侍者学诗》中所言:“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这恐怕就是佛经传人中国之后,诗歌理论与创作上的一个惹人注目的奇特变化。

佛经故事的大量传人,给中国文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有时是隐形的创作题材。除了前文所引的寓言,传说之外,诗歌方面最典型的代表是以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为基本主题的王梵志的诗歌。小说方面,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小说,明清的长篇小说如《西游记》等,其中不乏梵音佛影。说唱文学方面,唐代的变文,宋元的话本,明清的弹词宝卷等都有精彩的佛经故事融汇其间,仅取材于《贤愚经》的敦煌变文就有《太子成道变文》等七八种。戏剧方面,我国除了很早就翻译的梵剧始祖马呜菩萨创作的《佛本行赞》外,北宋年间有《目连救母》佛教戏问世,元代的神话故事句《西游记》等都有佛经故事的深刻烙印。从上述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佛经故事对中国文学的辗转影响过程。

佛经故事对中国古典文学体裁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在经文间以偈颂的形式影响下产生了以韵散相间,诗文结合,逐段铺叙,说说唱唱为特点的变文,弹词,宝卷等新的文学体裁。隋唐时,大量佛经译为汉文。其中的佛经寓言曾代表先秦两汉寓言昌盛一时。佛经故事的思想内容与譬喻方法也曾给唐宋以后的寓言创作注人新的活力。由于佛经故事多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所译韵文很富民歌风味,这对于中国诗歌的通俗化,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此外,佛经故事中的论辩技巧,譬喻分析的细密精微对于中国散文和诗歌中的论说成分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佛经的翻译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进而也影响到文学的语言。隋唐以后,许多佛经典故和词语引进了文学作品,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有些至今活在人民口头语言之中。如常用的典故有火宅,大千世界,天女散花等;常用的词语有因缘,公案,涅磐,净土等。这些典故与词语的运用,更增强了汉语的表情表达功能。此外,中国古代音韵学上四声的发明和诗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也明显受益于印度声明学原理,即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从而为唐以来律诗新体裁的最终形成开辟了道路。

佛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衍变从比较文学的传播研究角度来看,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文学消费,文学接受的研究。它既是国际文学交流的研究,也是一种国际文学“大市场”的研究;它可以是一种历史的,“事后”的研究,更可以是一种前瞻性的,预测性的研究。因此,这种研究对于推进引导中外文学,世界文学的广泛传播和交流,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从佛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文学是相互交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汇的过程。佛经故事在译成汉文和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要打上中国文学的烙印,它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融入到中国文学当中,成为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本文作者现为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参考文献:

1.王向远 《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版

上一篇:科技创新协会管理办法下一篇:优秀教师推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