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研究管理

2024-06-19

传播学研究管理(通用11篇)

传播学研究管理 篇1

我国互联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网民已经超过一亿人, 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 在网络中, 一个普通人可以一呼百应, 可以引导舆论导向。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风云人物是所有网民, 就说明了网络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力量[1]。

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 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2]。网络信息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网络信息传播, 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 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3]。网络信息的传播, 在给世人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问题。网上的不适宜内容其制造、传播、与接收也变得更加容易, 互联网在提供开放信息环境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各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也在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如何管理网络信息传播以消除其负面影响, 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信息传播历经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5]。互联网的出现将电子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 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 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 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1.1 交互性传播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进行的是一种由媒体向大众的“单向传播”, 网络传播相对传统媒介传播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它的交互性[6], 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 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受众之间可以直接交流, 其地位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的受众随时可以转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信息的传播者反之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受众。

1.2 跨时空传播

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它不受时间、地点、版面、频道、国界或气候的影响。传统媒介会受到时间、地域和物理空间的限制, 而网络传播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 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到哪里, 网络上的信息就会快速地传递到哪里。网络传播使信息在全球传递和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使人们的文化意识和理念有了一个全球性的眼光和境界。

1.3 多媒体传播

虽然网络传播和传统传播形式一样, 都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但不同的是网络传播可以灵活的应用各种符号, 不局限于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同时通过链接, 还可以在各种符号之间跳转。网络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图文并茂、声像俱全, 给受众以全方位的可选择的多维信息, 融合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传播特点,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对受众的适应性。

1.4 虚拟性传播

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使现实的客观信息世界转换成了文字、声音、图像和数字化的符号, 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限制而想象设计出虚拟的国家和社会、虚拟的社会关系和世界等。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 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匿名制或虚拟身份表现自我或与他人发生各种关系。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 使得网民发言容易无所顾忌, 一些不负责的言论导致网上侵权事件频发。

1.5 传播人员的广泛性[7]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方便、快捷, 网民在扮演网络信息使用者的同时往往也扮演着网络信息传播者的角色, 网民队伍的大小决定了网络信息传播者队伍的大小。网络信息传播成本低廉促使我国互联网使用者逐渐向各层次居民扩散。由于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 网民层次的不断延伸, 网络信息传播人员更加广泛。

2 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

2.1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异同[8]

由世界各地的网民通过因特网组成的网络社会存在明显的社会属性,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与社会模式, 它满足了构成一个社会的必要条件, 有社会意识、社会观念、社会分工、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网络经济蓬勃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相比, 有明显不同的特点。网络社会的主体是网民, 没有国界之分, 没有地域之分。网络社会成员的参与无需物质身体到场, 以言论和行为表明自身的存在。网民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心理倾向组成虚拟社区、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社区活动。网络社会是一个自治社会, 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 有其自身的脆弱性, 黑客攻击、网络故障、法规限制等都可能引起网络社会大面积的瘫痪或消失。

网络社会尽管异于现实社会, 却始终是现实社会的别样表达和延伸。首先,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网络社会的主体网民来看, 网民不能脱离现实的人而独立存在。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消失, 不再参与社会活动, 相对应的网民也就停止了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网络社会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活动规律。网络社会的主体——网民的活动, 仍然是现实社会中人的活动的客观反应。因此网民的活动规律依赖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活动规律。

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宽泛的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的活动多种多样, 基本反应了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获取信息、学习和知识浏览、论坛、娱乐、网上金融、网上购物和商务活动等。网络社会中的信息传播无论是速度、范围、深度还是影响面都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目前九成以上的网民通过网络社会来了解新闻、信息和热点。近年来, 不少社会热点都是先从网络社会中传播开。如南丹煤矿事故、孙志刚事件等;还有一些事件本身就是网络社会的产物, 如“芙蓉姐姐”事件。

2.2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模式是对现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把传播过程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用文字或图形等形式抽象即为传播模式。Lasswell (1948) [9]的口语化过程模式是最早的信息传播模式, 该模式用“谁、说了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和取得什么效果”来说明的信息传播过程。Lasswell的传播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

Shannon和Weaver (1949) [10]提出了网络传播的通信模式, 该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并用熵和冗余来说明有效传播。Shannon和Weaver的网络传播通信模式如图2所示。

社会环境、个人认知对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但以上两个模式都未揭示传播的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是一种快捷、便利和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 网络信息传播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 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 可以是一点对一点, 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 呈网状分布。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等进行概括, 得到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11], 如图3所示。

网络传播基本模式是网状模式, 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 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

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 没有边际, 也就无所谓覆盖面的问题。对于用户来说.不管身处地球的任何角落, 只要上了网, 他就是中心, 可以自由地发布传递信息, 可以自由地检索、储存相加工信息。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传播为一体, 它赋予了传播者相接收者以平等的地位, 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发布信息, 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 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

2.3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

个体与组织是互联网上最为直观的活动单位, 网络信息传播的动力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12]。

个体网络信息传播动力主要来自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利用互联网络交流信息是个体信息传播的主要动力。个体为满足自身信息掌控的需要, 通过网络检索所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络服务的不断加深, 人们对通过互联网检索到所需信息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人们利用互联网的快捷的优势, 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 这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了极大的动力。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之一是交互性。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各种信息, 通过网络提供的多种服务功能可以表达观点、提出倡议和参加讨论等。通过互动社区对某一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新闻网站就某件新闻给出自己的评论, 甚至建立自己的博客, 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些均反映了个体的一种信息表达的愿望和动力。

在现实世界里, 对事务价值的不同认定, 发生冲突不可避免。这将导致认知失调, 也即人们常说的“怀才不遇”。如果有机会接触网络, 必然要通过在网络中的积极参与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并获得承认。一些网络写手, 在现实世界默默无闻, 在网络世界确是声名显赫。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 但同时也是社会的折射, 其本身甚至也是一个社会。网民在网络中的社会活动, 很多情况下体现为群体活动。“从众心理”在网络社会中依然有显著的作用。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动力的个体心理因素之一。 组织的信息传播动力主要源自政治的经济效益, 以及文化传播的需求。

信息社会技术的进步与通信网络的发展为公民, 尤其为普通公众参与政治决策和行政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信息的开放和透明度的增强, 使公民对政治和行政事物的了解日渐增多, 对“效率”是传统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挑战, 取而代之的是公平正义与行政效率并重, 民主行政成为信息社会行政发展的大势所趋。电子政务为这一行政范式的转变提供了切实可行而廉价的途径, 为公民参政、议政, 更广泛地实现民主权益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 电子政务客观上成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动力。

网络使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都趋近于零, 缩短了信息传递上的物理距离, 把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网络强大的信息容纳能力, 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涵盖进来, 这样就把整个世界融合在一起, 真正能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合作。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日趋成熟, 电子商务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电子商务的发展, 以及其他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 会成为网络信息传播更加强劲的动力。

互联网的出现, 为任何个人、组织和社团在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尽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宣泄情绪等创造了条件,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各种文化学习和交流活动的重要阵地。网络文化空间是自由的, 包容的, 人们通过专门网站和搜索引擎来浏览、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通过BBS、电子邮件和聊天室进行交流、互动, 通过网络游戏或其他网络资源来休闲娱乐。个人、组织和社团对文化传播上的需求是组织信息传播的动力之一。

3 国内外网络信息传播管理概况

3.1 国内

在我国, 社会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及网络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促使一批国内学者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传播领域的问题, 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有些专家从立法的角度探讨对网络信息领域的行为控制, 以调整国家、ISP (网络服务提供商) 、ICP (网络内容提供商) 和最终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有些专家研究和探讨不同类型的外来文化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及应对机制, 还有的对网络“人肉搜索”所造成的侵犯隐私权进行法律上的探讨。

总体来说, 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对互联网管理非常重视, 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但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管理还是比较粗放, 针对网络一些新的特点而出台的措施都处于探索阶段, 招致争议也很多。法律也未形成体系, 漏洞很多, 缺乏操作性, 需要加大力度予以完善。对于如何大力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调控的同时如何保障网络自身匿名、自由、开放的特色从而更好地发展网络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 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3.2 国外

从国外的目前管理经验来看,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需要统筹运用立法、行政、行业自律等多种手段。首先, 立法是管理的基础, 发达国家政府看似很少对网络实施监管, 而事实上已利用法律对网上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其次, 行政是各国管理互联网的重要手段, 比较常见的包括内容分级制、内容审查制、网站注册制、税收优惠制等。而行业自律则是互联网管理的必要补充, 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技术支持则是互联网管理的保障。

国外的学者在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的消极影响进行管理研究的同时, 更多的表达了对个体的关注。这种关注, 既体现在研究角度的选取上, 强调互联网的发展对个体与社会所产生的诸多影响;也体现在管控思路的导向上, 着重网络管理与个人自由与隐私的恰当平衡。

但在网络信息传播理论与实践过程当中, 东西方国家的观察视角不同, 遵从原则也不同。西方国家强调最大限度的尊重公民的网络信息传播权, 更多的依靠个人对自身网络行为的调控, 国家尽量少的进行干预, 管控措施更多的体现在后果管理方面。而东方国家 (特别是亚洲国家, 包括日本) , 在面对问题频出的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为, 更强调事前的防范管理。通过政治的、法律的、制度的等各种具体措施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人进行调控。网络信息传播行为调控理念的不同, 从根本上说, 还是源自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 即“人本主义”中以“人的价值”为本位, 还是以“社会价值”为本位的沿袭问题。

4 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对策

言论自由是网络世界最宝贵的要素之一, 言论自由同时也是民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但不是唯一要素, 在相同层次上还有其他一些不可或缺的因素:如国家的安全、公共秩序的保持、公正审判的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可侵犯等, 这些要素经常会相互碰撞和冲突, 彼此间需要很好地平衡和协调才能保障一个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而平衡和协调的结果必然造成了任何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 言论自由也不例外。

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和处置研究就需要有效地对互联网内容即网络信息传播进行引导。在此有一个平衡问题, 限制过度, 就会牺牲个人的利益, 减少个人的自由, 这与网络的“天性”相违背;而限制和规范过弱, 则要牺牲社会的利益, 使网络空间失序。本文探讨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三个方面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管理。

4.1 开发管理技术

互联网具有多种媒体属性,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 具有独特的传播特点, 在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的同时, 也给网络舆论的引导带来挑战。互联网具有多向性、分散式、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 信息的接收与发送来自各个不同的节点, 各节点相互独立, 信息传播不必经过或返回任何中心点, 增加了使用者绕路

以规避内容管制的能力, 用户可以利用多节点的连通访问, 轻易地绕开“把关人”设置的信息障碍来获取信息。

同时, 网络信息传播也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种匿名传播的特色, 是促成网络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也给不适宜内容的管制带来困难。它不但使管制部门无法确认不适宜内容的真正作者和传播者, 也给管制中的调查取证造成障碍, 使不适宜内容的责任者逃避制裁。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正在使传统的管理手段失去应有的功能, 需要开发新的管理技术。对技术上的革新和保护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浙江省针对网络的匿名特点推出“实名制”上网, 在实践中引起众多非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 要求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绿坝”软件。对工信部的此种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于最难于管理的BBS (电子公告牌系统) , 目前尚无可以自行识别BBS上是否刊登了不良信息的工具, 因此不断开发应对网上问题的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

4.2 管理方法

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 世界各国也都在探索之中。国外的经验主要有:对网上内容进行分级和过滤、对执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等。

政府的行政管理不可缺少, 政府可以对网络内容的传播进行限制性审查, 可以控制上网, 可以引导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人们的道德伦理建设等。

通过在一定的管理模式的指导下, 结合各种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如通过硬性的法制管理, 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进行处罚, 惩治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者, 打击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者, 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进行界定等。而在软性控制方面, 提倡网络文明,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对网络信息实现有效管理。

4.3 法律

法律与道德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支柱。法律通过规范、引导、威慑和惩罚发挥作用, 道德通过舆论、习俗、信念发挥作用。

健全完善动态的法制是网络健康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网络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映射与体现, 它的发展与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法治发展与完善程度的体现。前面已经提到, 网络世界也是一个社会。大体上来说, 构成这个社会的主角是政府、网站及网民。在网络社会中, 只有严密健全的网络法律, 对政府、网站及网民三者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界定, 对该三者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平衡, 才能实现秩序井然的网络世界。

因此, 发展与完善网络法律至关重要。然而法律有自己的缺陷, 在规制网络社会方面与规制现实社会一样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与盲目性, 还有一些网络问题是法制难以解决的, 这时就需要道德来做为补充。提高网民整体素质, 加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自律意识, 政府在培育和引导良好的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5 结束语

目前,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和全面。本文通过借鉴国际、国内相关经验, 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以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 对网络信息传播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能够为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互联网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网络信息传播是电子传播方式的一种, 以多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但网上的不适宜内容其制造、传播与接收也更加容易, 如何消除网络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和特征, 探讨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和特点, 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提出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处置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信息传播,传播模式,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富金.法眼透视网络舆论[EB/OL].东方法眼, http://www.dffy.com/fayanguancha/sd/200701/20070126161441.htm, 2007-01-26/2009-09-15.

[2]吴风.1995-200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R].现代传播, 2001 (3) .

[3]程洁, 张健.网络传播学[M].浙江: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7:13.

[4]王振新, 吴新年.我国网络信息传播新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情报, 2007, 27 (1) :47-51.

[5]佘绍敏.传播学概论[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20.

[6]吕杰, 张波, 袁浩川主编.传播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334.

[7]邱均平, 苏金燕, 牛培源.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153 (5) :38-40.

[8]黄立坚.虚拟世界现实和谐——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路径探幽[N].消费导报, 2009-06-23.

[9]沃纳.赛拂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10]吴晓伟, 胡纬华, 吕继红.人际竞争情报传播模式与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 2009, 1:102-104, 114.

[11]王中义.网络传播:原理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12]王振新.网络信息传播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 2007.

传播学研究管理 篇2

院校指标:根据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包括学校声誉、社会影响力、院校所在地等因素;

专业指标:根据专业实力进行评价,包括导师层次、专业水准、科研实力等因素;

就业指标:根据历年就业情况评价,包括就业率、职业相关度、薪酬待遇、单位层次、就业地域等因素;

报考难度:根据入学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评价,包括录取比例、免试比例、生源质量、考题难度、阅卷难度等因素;

2.排名说明

A类:学校实力强,专业实力强,如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

B类:学校实力较强,专业实力强,如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C类:学校实力较强,专业实力较强,如中央民民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

D类:学校实力强,专业实力一般,如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

E类:专业领域学校,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

F类:学校实力一般,专业实力一般,如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

川东北文化品牌的传播学研究 篇3

关键词:川东北;文化品牌;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140-02

川东北地理位置指的四川东北部区域,是以丘陵为主的浅丘地带,由南充、达州、广元、遂宁、广安、巴中等六市组成,人口众多,但经济却相对落后。尤其是南充市,作为四川人口第二大城市,其GDP却未能与其相匹配。在西部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川东北这块古老的地方也迎来了经济的活力,特别是几条高速和动车的连接,把以往较为偏僻的区域联成了一个有着光辉前景的新的经济圈。历史的经验证明,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单独的,他同时也应伴有文化的协调发展。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特别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文化不仅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作为间接的生产力因素渗透到社会生产之中,而且作为产业直接构成社会生产力!文化同科学技术一样,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因素,是生产力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与经济的紧密关系。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文化同样也可以转化为资本,使之成为文化品牌然后在一定程度形成文化产业。因此,文化具备有双重功能,不仅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同时也创造了经济利益。文化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对文化品牌的关注是我们发展的必经之路,文化品牌对城市、区域的经济乃至社会发展都有关键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加速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和区域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走向文化品牌竞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中提到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也和文化品牌建设相关。川东北地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很长时间里我们忽略了这些宝贵资源,使之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慢,文化品牌塑造乏力。文化品牌对文化产业乃至经济都具有吸引力、提升力和辐射力,也是提升川东北文化影响力的关键之所在。当然,近年来,南充的文化品牌建设也取得了一些发展,譬如打造的丝绸文化,三国文化和嘉陵江文化系列等。川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文化类比如三国文化,司马相如文化,阆中风水文化,红色文化,如朱德邓小平故里,华蓥山,但文化却没能成为经济的很好推力,究其原因乃是诸多文化没有形成品牌。

一、传媒时代的文化品牌塑造离不开传播

文化品牌的塑造与四川省其他一些文化产业发达市区相比较,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何突破品牌文化塑造的瓶颈,已经成为了关系南充市文化产业乃至经济大发展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我们,一方面要进行文化品牌的定位和塑造,另一方面,需要有效的传播渠道选择和传播方式的设计来达到好的效果。当前国内对城市文化品牌传播的研究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初步了解,至今西部还没有一座城市拥有自己专门的公文化品牌传播战略研究机构。近年来,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十分迅速,已进入大众传媒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卫星通信、因特网等新传播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播成为个人、团体、机构、组织或企业最基本的活动。所以,在对区域品牌文化传播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引进新的视野,开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传播学是上个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八十年代引入我国的一门社会科学,而传播是当今世界生产方式的主要内容,从事传播、合作以及各种情感的生产与再生产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构成结构中占据核心位置。文化品牌的塑造离不开传播。

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目前大多数人在强调文化发展是对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和如何发掘自身文化资源等领域。对文化品牌的传播关注非常少,同时,我们看到川东北文化品牌的传播普遍不力,存在诸多问题,在与一些其他文化城市如川西的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地域比较起来,总体来说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影响力较小等问题。

二、川东北文化品牌现状

川东北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而文化品牌的塑造需要充分挖掘该区域的各种文化资源,其中包括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并将其整合,然后再形成极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牌。这就需要我们对川东北城市群有一个很好的定位,根据自身的优势大力打造和发展文化品牌,极力做到创新性和独特性。目前,川东北的文化品牌优势有以下几点:

历史文化资源。凡是有底蕴的地域都离不开历史文化,川东北作为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发源地,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异常丰富,我们应该挖掘和扩大。首先,如三国文化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遗留着许多这个时期的文化印记。《三国志》著者陈寿,为巴西郡安汉人,即今南充人,川东北有着陈寿《三国志》,还有系列的有名三国人物,如谯周,张飞等。阆中的汉桓侯祠,又称为张飞庙。张飞作为蜀汉五虎将之一,曾被命为巴西太守驻守阆中七年,死后被葬于阆中。其次,还有更远古的历史传说,伏羲的母亲华胥曾在阆中生活,文字记载见于《路史》:“太昊伏羲氏,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对于这个记载,《路史》作注说:“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得名,乃阆中渝水也。”[2]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的故事也牵动着人们的视线,司马相如出生在蓬安县,现在蓬安的文化宣传就主打相如品牌,称之为“相如故里”。除此以外,还有众多吸引人的历史文化。如阆中的风水文化,落下闳,袁天罡等历史著名人物的研究,让这座风水古城重放光彩。当然,还有广元的女皇故里,当地通过对一代女皇武则天出生地的文化挖掘顺势打造出丰富的旅游资源。

现代文化资源。除了历史文化之外,目前川东北地域也如同全国其他地域,都在打造或开创一些具有现代趣味的文化品牌。遂宁大英县打造的中国死海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在央视上播放的广告,还有高速沿途,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宗教文化资源;遂宁的观音文化,遂宁又称之为观音的故乡,其广德寺和灵泉寺是观音文化的集中呈现。同时由宗教文化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据了解,以观音为品牌名的商品已经为数不少。同时还有南充凌云山的道教文化等。

红色文化资源,川东北是革命老区,从这里走出过众多将领和英雄。这片土地也是他们浴血奋战的地方,留有着他们光辉的足迹。巴中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广安小平故里,华蓥山游击队、小说《红岩》里面的的传奇英雄人物双枪老太婆、江姐等,仪陇的朱德元帅故里和南充罗瑞卿故居,西充张澜故里。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

三、川东北文化品牌传播现状

文化品牌传播能够提高一个城市的知名度,同时也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它还可以加强市民对其的文化认同感。

目前,我们已在文化品牌的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南充市政府就曾牵头举办了系列宣传活动、举办国际木联大会暨国际木偶节南充主题会场活动,举办“嘉陵江大讲堂”等。阆中作为文化名城旅游城市在最近几年大打造较为成功。“阆中古城和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3]由当红歌手沙宝亮和姚贝娜演唱的《阆中之恋》,制作成画面极其美丽的MV,通过网络和公共交通工具上的LED媒介播放,在视觉和听觉上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千年古城的秘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其对阆中更多了解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在CCTV1新闻联播前黄金时段的宣传广告——我在这里等你,千年古城阆中,诸种方式对阆中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水之城的形象定位宣传都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大英死海在文化传播方面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集体怀旧时期,人们厌恶喧哗而拥挤的都市,向往着属于自己心灵中的幽静之地,于是古镇在此大波中应运而生,一时间,众多地方都在打造属于自己文化特色的古镇,当然,在这过程中,蓬安的周子古镇,蓬溪的有的遂宁的龙凤古镇,以“西汉兴宁故都,千年梦里水乡”的主题,同时突出观音出生地,龙凤古镇以风韵水乡为背景,以龙凤文化为特色,以古镇休闲为主题,成功打造了休闲古镇。川东北的古镇规模及知名度除了阆中之外,其他古镇规模较小,他们的影响大都只有在当地或邻近区域,基本上每个县市都有自己古镇打造的对象,如,遂宁的龙凤古镇,蓬溪的龙洞古镇,蓬安的周子古镇,广安的肖溪古镇、沿口古镇等,零散分布,各自为阵,在外界的认知度并不高,如何打破这个瓶颈是我们现在必须做的,所以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途径达到较好的效果。川东北古镇现存的状况并不乐观,比如说到丽江,人们不约而同都会想到其特色的古镇文化。而川东北古镇文化在打造过程中存在着同质化的倾向,有些特色却不能很好的宣传。长此以往,可能会让规模小无特色的古镇仅仅成为农家乐性质的休闲场地,巨大投资得不到有效的回报,也不能带到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是一大弊端,所以我们需要将其朝着文化品牌方向塑造,只有具备品牌才可能拥有更多的知名度和认同度,为古镇带来活力和创造力。在地理和文化上这些古镇有打造川东北古镇群落的可能性,空间距离和便利的交通都提供了这种可能行。“四川城镇在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相互作用下形成自己独特的形态。”[4]他们的建筑风格可以突出川东北房屋建筑特色,区域文化共性,及各自具体亮点,以一种同中求异的方式组成一个文化共体,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介达到更好的宣传,在接受者中形成一定的知名度。一个城市宝贵的资源不是指的一片片高楼大厦,而是指一群热爱这个城市且具有责任心和公益心的市民。川东北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但已开启了市民在文化品牌塑造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当然,就目前状况而言,文化品牌的传播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传播渠道和方式不多样化。川东北文化品牌的传播渠道大多主要局限在省内的媒体,国内一流媒体对其文化品牌的报道极少,除了阆中和大英的广度宣传外,其它均存在宣传乏力的状况。即使有宣传,但这些报道不仅篇幅比较简短,而且在内容上也缺乏广度和深度,导致文化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较小。其次,缺少对文化品牌接受者群体的分析及对传播效果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及时收到效果反馈信。这样,也很难调整传播的策略和渠道,势必会影响最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文化也是生产力[J].决策与探索,2013:76.

〔2〕http://www.lz520.net/2008/0524/262.html.

〔3〕苏苑.阆中以中国四大古城之一阆苑仙境巴蜀要冲声誉远飞(J)中国地名2012(10):26.

〔4〕李玉臻.丽江古城旅游发展问题对四川古镇的开发与保护启示[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传播学研究管理 篇4

一、网络新闻传播概括

(一)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迅捷性:由于网络新闻的发布者范围广泛, 程序简单, 任何网友都可以及时地发布新闻并且迅速地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这就减少了因审核造成的信息传播速度缓慢问题, 真正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

反馈性:由于网络的年轻化, 网络信息提供者与接受者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去对信息进行反馈, 从而信息的提供者可以得到网民的喜好, 进而实现网络平台更加适应广大人民的生活方式。

互动性:相比于其他信息传播媒介信息流通的单向性,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其实在淡化新闻的提供者与接受者, 这就使得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加强, 极大的改善原有人们的被动接受机制。

全球性:网络新闻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新闻媒介在信息传播上的停滞, 以及因为不同地界造成的信息封闭, 网络新闻传播的出现使得世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地球村”, 信息传递变得触手可及, 进而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

随意性:由于网络新闻在新闻发布上没有太大的要求, 所以很多新闻的发布都是具有其特定的原始化的, 这样更加的接近网友所要表达的意义, 更加贴近原有状态, 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原了事件的本身, 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二) 网络新闻传播的积极意义

网络新闻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全球化, 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同时也加快了民主决议议程的进行, 使得行政处于透明的状态, 可以促进廉政的进行。依托于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 电子商务以及诸多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电子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此意义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此外, 网络新闻传播的出现给广大的网民以发表自己看法的平台, 网友真正实现了个人的言论自由, 可以就某些话题行使自己的权利, 从而更容易构建社会主义人文价值体系。

二、我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双刃剑, 网络新闻的存在也是如此。一方面, 网络因为其传播速度之快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另一方面, 网络新闻传播的出现也使得新闻中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 一些言论存在着极大的舆论导向, 甚至频频出现了侵权现象, 找到网络新闻失范所在对于处理网络新闻这一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 信息传播多元化造成的新闻道德失范

由于网络新闻需要借助网络这一平台, 原有的新闻传播媒体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格局日益凸现, 非专门从事新闻传播的新闻网站以及个体一方面增加了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 但是也造成了大量的不良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同时, 随着新闻传播多元化, 对于传播管理难度也逐步增加。网络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 整改需要极大的人力与物力支撑成为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二) 网民个人身份影匿造成的新闻道德失范

随着网络新闻传播的迅猛发展, 网民已经由原来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消费者和传播者。作为个人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来对信息进行选择, 同时也可以对新闻加以利用与传播。虽然说网络平台给予了网民以充分的自由, 但同时也带来了潜藏的隐患。由于每个网友其身份都是影匿的, 每个人可以摆脱现实生活里的行为约束, 这就使得网络传播参与者虚拟化, 广大网民的新闻传播行为缺乏安全保证, 最终造成新闻道德失范。

(三) 法律法规不能适应网络造成的新闻道德失范

网络不同于现实社会, 对于一些网络中出现的案件难以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去解释。在具体的操作中, 网络传播涉及的很多问题还需要在操作中才能渐渐摸索, 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也使得网络建立完善的管理法规难上加难。相比于原有的传统媒体已经建立了合适的完善的法律法规, 网络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的滞后。这个矛盾使得网络新闻失范现象频频发生。

三、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的管理研究

网络管理对于网络新闻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直接决定了网络传播的环境以及安全。因此, 针对施工网络新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失范问题, 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

(一) 加强网络新闻管理, 提高部门重视程度

针对现有的网络新闻传播运行机制, 我国有必要建立合适的网络管理单位。对于网络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处理。同时, 也要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选择与任命, 真正的解决网络传播中虚假色情信息, 从源头遏制这样的行为。

在网络新闻传播管理过程中, 一个完善的管理起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管理机构集中的体现着网络新闻传播运行的趋向以及运行方式。所以, 对于管理人员的选择要严格。确保管理人员对于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有着其专业性, 而不能在网络新闻管理人员选择上放任自流。

同时, 网络新闻传播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的地方, 管理人员应该协调各个部门, 对于项目进行宏观的把控, 对于人员要有合理的调派, 使其更加有效地进行网络新闻传播, 并且使网络管理人员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网络信息的发展需要与其相关的各个部门的规范和标准。

作为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最为重要的部分, 网络新闻传播需要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整体意识和安全意识, 唯有此, 网络新闻传播效率才能得到迅速得发展。

(二) 健全责任负责制度, 实现网络实名机制

随着我国信息传播运行模式以及信息需求的变化, 现有的网络新闻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现有的变化。为此, 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必要。网络新闻传播的所涉及领域很多, 参与人员也多, 这无形中给网络新闻管理增加了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更应该加大约束机制的意义, 一方面, 我们需要约束机制来提高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加大奖惩力度, 健全奖惩制度, 对于网络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隐患要加大洞察, 对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更加不能忽视。

同时, 我们应该极大的普及网络实名制制度, 让网友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一改往日里由于身份影匿造成网友言论不当问题, 以及恶性的传播不正当信息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要让网友意识到网络平台言论也需要自己负责, 不能放纵自己。

(三) 提高网络传播安全意识, 关注信息传播导向

我国工网络新闻传播管理正处于起步状态, 对于目前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管理模式改革并不多加研究, 仍然把网络新闻管理作为网络信息传播中可有可无的存在, 对管理采取放养制度, 缺乏管理革新的发展动力, 缺乏信息需求的整体性和规模性, 影响了网络信息传播的良性发展。

众所周知,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提高网络新闻管理对贯彻在整个信息传递重要性的认识, 才能在措施和行动上推动网络新闻传播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作为网络媒体的监管者, 他们应该对舆论的导向进行控制, 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不正当的言论尽早进行处理, 避免其恶性的传播。

四、小结

近些年来, 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四大传播方式之一, 其方便快捷、信息海量、传播之广等优点也渐渐被人们共知。但是由于目前新闻传播在网络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面关注度缺乏, 以及网络新闻的传播, 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 很多不良的信息泛滥极大地损害着青少年儿童的成长。为此,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网络新闻管理, 提高部门重视程度, 健全责任负责制度, 实现网络实名机制, 提高网络传播安全意识, 关注信息传播导向。真正的让网络新闻传递变成有利于我们生活和表达的场所, 更好地促进网络新闻的积极向上发展。

摘要:随着电脑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的逐渐普及, 以网络为媒介的新闻和信息也因为它具有大众传媒的效果被社会各界关注。在国家的扶持和人们需求的双重刺激下, 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第四大传播媒介, 其方便快捷、信息传播速度快等优点也渐渐被人们所接纳, 然而, 伴随着网络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 它也难免会出现种种的不合理之处。例如, 虚假信息掩藏于其中, 色情信息残害着青少年的成长, 网络暴力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 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 通过各种手段完善网络传播的不足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雷跃捷, 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

[2]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杨保军.论网络新闻真实的特征[J].现代视听, 2007 (11) .

[4]埃弗利特·E·丹尼斯 (美) , 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M].王纬, 等, 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5]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传播学研究管理 篇5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期刊出版共被引分析

【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03-0017-08

1引言

自从世界上最早的两份学术期刊——法国的《学者周刊》和英国的《哲学汇刊》——于1665年诞生以来,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学术传播中一直占据核心地位。相对图书,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发行速度快、连续性强的优点,因此深得学者钟爱。一方面,期刊承担着同行之间交流信息和传递知识的传播功能:另一方面,期刊在很大程度上也扮演了质量控制和学术评价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期刊的发展必然反映学术研究的发展,因此期刊出版往往成为学者考察学术研究进展的切入点。

随着新闻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大多数新闻传播学期刊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相继创办。基于不同的特征或属性,这些期刊可以形成不同的期刊网络结构。以主管单位属性为例,我们可以大致将新闻传播学期刊区分为三大类:教学科研机构主办类、政府机构主办类和媒体企业主办类。但是,基于主管单位、创办时间、出版周期甚至是影响因子等属性形成的期刊网络结构并不能充分地反映期刊的集群分布状况及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那么,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的集群分布如何,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又是如何呢?本研究试图利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2文献综述

2.1国内针对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研究

国内曾有多位学者关注和研究新闻传播学期刊。段京素和任亚素两度合作,分别以2000—2004年和2005-2006年CSSCI数据分析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团队以2004-2006年CSSCI数据分别考察中国新闻传播学期刊的二次文献转载和Web即年下载率、被引频次和被引广度以及被引速率和影响因子,其系列成果以专题的方式刊发于《出版科学》2008年第5期。蒋伟伟也曾利用不同年度的CSSCI数据分析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规范和期刊H指数。另外,高燕等人基于《新闻记者》(1983-2008)高影响力论文论述了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发展与变迁。肖燕雄等人以2000-2008年《新闻大学》和《国际新闻界》为对象剖析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院内发文”现象。王园利用2003-2008年CSSCI数据通过被引次数、不同学科之间引用情况以及对外文期刊引用等指标试图揭示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学术质量。

上述诸多的文献计量研究均为我们了解国内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学术影响力提供了较大的参考依据。但同时也发现,这些研究并未涉及作为整体的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网络结构,也没有对新闻传播学期刊的集群分布状况以及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行深入探索。这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学术界针对新闻传播学期刊所作研究中的一大缺憾。

2.2期刊共被引分析及其案例研究

期刊共被引分析是在文献共被引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献共被引”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Henry Small和前苏联I.V.Marshakova于1973年提出。所谓文献共被引,是指两篇或多篇文献同时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文献所引用,共同引用它们的文献数称为共被引强度。共被引强度越大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就越高。将文献共被引中的研究对象从文献延伸到期刊,就形成期刊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分析把数量众多的期刊按被引证关系联系起来,从利用的角度揭示学科期刊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结构特征。同时,期刊的共被引也反映了它们之间某种学科或专业上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密切程度。

国内外有学者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期刊共被引分析的方法研究某一学科各个期刊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整体的网络结构。比如说,应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McCain试图揭示美国经济学期刊的网络结构,LiuZao则对国外城市研究的期刊进行可视化工作。利用同样的方法,国内学者岳洪江与刘思峰合作对管理学期刊进行共被引分析,姜春林等人则针对科学学期刊进行了共被引分析。自从邱均平和李俊佩利用期刊共被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相关分析后,张蔓蒂、王召兵等人也利用同样的方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进行类似的研究。这三个研究利用相同的方法从事同一主题的研究工作,只是在研究样本数量的确定和具体的分析方法稍微有些区别。

相对于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分析,期刊共被引分析方法发展得相对缓慢。一方面,利用期刊共被引分析的案例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在某些具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手段上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尽管如此,上述国内外的研究案例还是为本研究利用共被引分析方法从事新闻传播学期刊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照。

3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期刊共被引分析法。具体而言,在设计方面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3.1研究样本的确定

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共有60余种,考虑到学术水准问题,本研究选择研究样本以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两大评价系统为准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0-2011年)选定的新闻传播学期刊共有15种。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0年版)遴选的新闻传播学期刊共有28种,包含CSSCI选定的所有期刊。因此,本研究将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遴选的28种期刊作为获取研究样本的依据。考虑到《新闻界》与《国际新闻界》在刊名的精确检索方面属于包含关系,为了确保数据的精确性,本研究排除《新闻界》。同样的道理,本研究也排除《传媒》,保留《传媒观察》。

因此,本研究最终获取的有效研究样本为26种期刊。按其刊名首字母排序,它们分别为:《编辑学报》《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广角》《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传媒观察》《当代传播》《电视研究》《读书》《国际新闻界》《科技与出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以下简称《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写作》《新闻战线》《新闻知识》《中国报业》《中国编辑》《中国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记者》《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图书评论》。

3.2原始数据的获取

在确定26种专业期刊后,本研究利用中国学术

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获取两两期刊的共被引次数。CAJD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700多种,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收录也是相当全面的。因此,利用CAJD获取期刊的共被引次数数据,其质量是比较高的。在具体操作方面,本研究利用CAJD的“参考文献”字段检索功能,对两两刊名进行“逻辑与”匹配,同时设定“精确匹配”。考虑到部分新闻传播学期刊在早些年不太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问题,所以本研究将检索年限设定为从2006年到2010年的五年数据。之后,利用EXCEL表格的行列交叉记录两两期刊的共被引次数,最终得到一个对称矩阵。为了后续数据分析的需要,本研究用各自行列的最大值加1的方式填充对角线上的空缺值。

3.3矩阵数据的分析

本研究首先将原始矩阵转换为相关矩阵,然后采用SPSS软件提供的分层聚类分析方法(HierarchicalClusteringMethods)和多维尺度分析法(MultidimentionalScaling)对相关矩阵进行数据分析。分层聚类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聚类方法,由于类与类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灵活多样,能够适应不同的要求。利用分层聚类谱系图可较为清晰地看出全部样本的聚集过程,从而可做出对全部样本的分类。而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可以创建多维空间感知图,图中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反映了它们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4主要发现

4.1构建的新闻传播学两两期刊共被引矩阵

表1是由选定的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共被引数据构建的原始矩阵,其中的行列交叉点数据代表了两两期刊被第三种期刊同时被引的次数。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编辑学报》与其他多种期刊的共被引次数最多。具体而言,它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科技与出版》共被引次数分别达到1887、635和500,位于所有期刊两两共被引次数的前三甲。《现代传播》与其他多种期刊的共被引次数也较多。它与《新闻记者》和《国际新闻界》的共被引次数分别为459和444,在所有期刊两两共被引次数中位于第四和第五。

相比而言,《电视研究》和《中国图书评论》这两种期刊与其他期刊的共被引次数较少。其中,《电视研究》与《出版广角》《科技与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共被引次数均为0。《中国图书评论》与《新闻战线》《新闻知识》《中国报业》《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的共被引次数均为O。同时,《电视研究》与《中国图书评论》两者本身也没有被任何第三种期刊同时引用。

图1是本研究利用UCINET6.0中的集成NetDraw软件自动绘制的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两两共被引网络图谱。NetDraw是由SteveBorgatti撰写的免费软件,该软件同时适用于1-模和2-模社会网络数据的可视化显示。它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关系,并利用节点属性设置颜色、形状和节点的尺寸。在图1中,四方框代表了各种期刊,两两四方框之间的连线代表两种期刊的共被引关系的存在。如果两两期刊之间存在连线,而且连线越粗,则进一步表明这两种期刊同时被引用的次数也越多。正如图1所示,《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由于共被引次数高达1887次,所以两者之间的连线相对于其他连线显得异常的粗。《中国图书评论》与《电视研究》《中国报业》之间不存在连线,则说明彼此之间不存在共被引关系。

4.2利用分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

基于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的两两共被引次数形成的共引矩阵,本研究利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如图2所示的聚类图。通过观察,我们能够非常容易地发现这26种新闻传播学期刊首先被区分为两大类:新闻传播类(14种期刊)和编辑出版类(12种期刊)。

在新闻传播类,《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相对独立为一类(暂且称之为广播电视类期刊),两者的关系非常紧密。剩余的大多数期刊又大致区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前者包括《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当代传播》,后者囊括《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记者》《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相对于与广播电视类期刊的关系,《传媒观察》和《中国报业》与前面提到的研究型期刊和行业性期刊的关系更为紧密。

在编辑出版类,《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也首先相对独立为一类(暂且称之为读书及书评类期刊),两者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在剩余的期刊中,《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组成一类,并且前两者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他的7种期刊组成另外一类。在这个类目中,除了《出版广角》之外,该类期刊又细化为两类: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前者包括《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中国出版》,后者囊括《编辑学刊》《编辑之友》《中国编辑》。

图3为本研究针对26种期刊两两共引矩阵所作的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其中z1和z2为研究者自行添加的辅助线。通过与前面聚类图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通过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其结果基本一致。首先,x线将26种期刊区分为新闻传播类和编辑出版类,左边均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右边均为编辑出版类期刊。然后,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Z1线使《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独立出来;Y线又将剩余的期刊划分为两组:以理论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其中,《中国报业》距离其他期刊稍远。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Z1线将《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与其他期刊隔离开来;Z2线使《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从剩余的期刊中独立出来;而Y线将最后的7种期刊划分为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同时《出版广角》与其他期刊的距离稍远。

5讨论

5.1新闻传播学期刊两大分类的讨论

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学科归属的讨论持续至今。1993年,教育部第二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编辑学、图书出版发行学作为两个二级学科列入其中。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第三次修订版将编辑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整合为“编辑出版学”,与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并列,同时作为“新闻传播学”类目的二级学科。2011年第四次修订版对“编辑出版学”的名称和归属未作改动。但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魏玉山同志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出版学学科体系与教材研究”经过调查论证,认为编辑出版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学科体系,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分野越来越清晰。南京大学出版研究所所长张志强教授结合出版学在国内的教学科研情况,并参考出版学在英美两国的学科归属情况,明确指出出版学不属于传播学,并建议将出版学增列为一级学科。

可见,虽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明

确将编辑出版学作为新闻传播学的下属学科,但两者之间确实存在若即若离的关系。事实上,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新闻传播学下只包括新闻学和传播学,并没有涉及编辑出版学。这也就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本研究将26种期刊首先区分为新闻传播和编辑出版这两大类别。这一发现也进一步验证了编辑出版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确实并不像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二级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那么明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有的广告学期刊均不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范围,所以本研究也没有将广告学期刊纳入考察范围。

5.2新闻传播类期刊内部亲疏关系的讨论

《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均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管,两份刊物的服务对象定位为广播电视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选登的文章在主题方面自然也就聚焦于广播电视专业[39-40],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两份期刊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相对独立,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紧密。

《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4种期刊的主办单位均为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科研单位,注重理论研究的编辑方针。比如,《国际新闻界》在2010年发布的《投稿指南》中明确稿件形式的主体是研究论文,并且要求论文有新的学术观点或新的研究角度、新的研究方法,或有新发现。尽管《当代传播》的主管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但期刊定位跟上述4种期刊一样,明确为“以理论研究为主,业务研究为辅”。学者何志武对此进行回应,他指出《当代传播》避免了“纯技术研究”倾向,并未局限于发表由从业人员撰写的介绍采写编的经验总结。《当代传播》编辑方针的这种定位使自己跟上述4种期刊一样,都带有较为明显的“学院派”特色,因此这5种期刊的关系也相对紧密。

与此相对地,《中国记者》《新闻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新闻知识》都由媒体机构主办。这些期刊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重视实务性文章,包括从业人员的经验总结。比如,注重实践一直是《中国记者》的一个特色,它比较忽视学术理论,重视应用理论,比如新闻策划、采访调研和制作方法等㈨。实用性也是《新闻战线》的一大亮点。同样,《新闻知识》在办刊过程中,也将新闻实践的探讨始终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另外,相对于上述以理论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这些期刊并不重视所谓的“学术规范”,刊载的论文基本没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因此,不管是基于文章的类型还是形式,这些期刊更偏向于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正是这种特征使得它们聚在一起,也正是这种特征使得它们与以理论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得以区分。

《中国报业》是由中国报业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内首家传媒经济导刊,定位于“报业传媒经管领域的理论研究、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与推介传播”。该刊的这种专注于传媒经济管理领域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该刊会与其他新闻传播类期刊的关系较为疏远。但毕竟该刊涉及的研究对象聚焦于报业,所以它与由上述提及的研究型期刊和行业性期刊构成的新闻传播类期刊的关系自然要比它与由《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所构成的广播电视类期刊的关系更为紧密。

5.3编辑出版类期刊内部亲疏关系的讨论

《读书》由三联书店于1979年创办,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杂志”。《中国图书评论》是中宣部出版局为推动中国书评事业于1986年创办的,也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书评刊物。虽然这两份杂志的主题都是“书”,但与作为一个专业的“编辑出版学”的研究仍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尽管这两份期刊都出现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但相对独立的原因。

《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首先独立出来并聚成一类,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这3种期刊都以“科技”为主题。《编辑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报道国内外有关科技书刊特别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为推动科技编辑学和科技期刊学研究服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学术刊物。顾名思义,该刊以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而《科技与出版》也积极响应读者的需求,在选题策划方面,适应时代新的要求,做到进一步贴近实际(科技出版社工作的实际)和贴近编辑(科技编辑的需求)。可见,这3种期刊都聚焦于科技编辑和科技出版。

前面提到,关于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属性及其学科归属一直没有定论。其实,单就编辑学和出版学的关系而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编辑出版研究界对此也一直存有争议。总体来说,不同的学者对两者的关系持不同意见,概括起来有“平行说”“连续说”“分支说”“融合说”。编辑学和出版学各自也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比如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等。两者的相对独立性自然也就体现在学术期刊的专业定位上,《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出版科学》更多地聚焦于出版领域,而《编辑学刊》《编辑之友》《中国编辑》则将重点放在编辑领域。本研究结果从期刊共被引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出版广角》尽管刊名体现出强烈的“出版”倾向,但由于刊物的“广角”性质,在载文方面同时也刊登大量编辑领域的文章,所以既不属于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也不属于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

6结论

本研究利用多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对新闻传播学期刊的网络结构做了探索性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新闻传播学期刊首先区分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和编辑出版类期刊这两大类别。2)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3)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三类:科技编辑出版类期刊、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

传播学研究管理 篇6

近几年来电商迅速崛起, 竞争达到白热化阶段, 货品、技术、价格等传统比较点越来越同质化, 那么要想突围, 网络营销传播至关重要。聚美优品自2010年3月成立以来, 凭借出色的网络营销传播手段火速让品牌获得巨大关注度。

一、聚美优品网络传播营销的经验

(一) 成功塑造合适的沟通元

大众传播时代, 奥美广告创始人曾提出“大创意”的概念, 他认为“要想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促使他们购买你的商品, 那需要一个大创意”。如今, 在互动传播环境下, 海量的信息轰炸, 使得人们越来越难因为喜欢你的理念而传播你的品牌价值, 但他们可能会因为喜欢包装创意理念的内容而主动传播它。聚美优品就寻找到了符合企业内涵的、与目标消费者密切相关的“沟通元”, 借着沟通元的延展性和可复制性的特点, 成功引起目标消费者的共鸣, 不断地塑造品牌统一整合的形象。

从2011年广告中的“80后”直面当年最热话题“蜗居”“裸婚”, 依然要“做最漂亮的自己”;到2012年广告中在经历升级版的职场、情场、校园里的一系列打击后, “80后”依然“我有我的选择, 我决定我的未来”, 发出“哪怕遍体鳞伤, 也要活得漂亮”的宣言;再到2013年广告中“我们被世俗、房价、权威、平庸”羞辱后, 重新定义“光辉岁月”, 依旧对“梦想偏执”、对“自己忠诚”。全面展现了当下“80后”在生存环境中所直面的“鲜血”, 客观又直接, 但最重要的还是传递了这群年轻人在经历困难后“昂扬向上、追逐梦想”的正能量。

(二) 激活消费者实现协同创意

互动传播时代, 受传者合二为一, 品牌由“雕塑”进入“活体”阶段。在成功塑造沟通元触发传播开始后, 吸引消费者共同参与品牌打造, 实现协同创意十分关键。在众多可以实现协同创意的手段里, 聚美优品选择了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提供创意框。有了创意框以后, 消费者能围绕着品牌预设的营销传播目标, 在一定的限制下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而避免出现散乱、无序的传播情况。

聚美优品采用的广告文案都奉行这一准则, 精心策划了整齐又容易模仿的表达句式, 方便消费者参与其中。2011年“我为自己代言”中——“我是XX。XX、XX, 我们都碰上了。别担心, XX才刚刚开始, XX的我们一直在路上。不管……, 也要……。我是XX, 我为自己代言”;2012年“陈欧体”中——“你有……, 我有……;你否定……, 我决定……;你嘲笑……, 我可怜……。哪怕……, 也要……”;2013年“光辉岁月”中——“我们被……, 也要……;我们被……, 也要……;所谓……, 不是……, 而是……”这些简单的固定句式, 在有核心的沟通元的基础上, 消费者可以发挥无限想象将自己的生活、创意都镶嵌其中, 容易被模仿继而广泛传播。尤其是如今处于泛娱乐化时代, 大众更热衷于这种娱乐化的倾诉与发泄, 所以在社交媒体上, 网友争相发表自己的“代言体”。

二、聚美优品网络传播营销的存在问题

(一) 传播理念僵化

数字生活空间里, 创意传播可以说是整个创意传播管理的核心, 创意想法可能决定营销传播活动的成败。品牌创立之初, “梦想与现实”这个沟通元的内涵被深入挖掘, 带动“陈欧体”席卷荧屏和网络, 风靡一时。但是此后, 聚美优品的营销传播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陷在这个曾经成功的摇篮里不能自拔。相同的理念、相同的模式被反复使用, 给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早已经过去, 创意传播变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炒剩饭”。

其最新微博广告“光辉岁月”, 走得完全是前些年的套路。一样的主题内涵, 相似的场景画面, 类似的励志文案, 这再也激不起观众内心的波澜, 剩下的只有审美疲劳。所以, 尽管这一版的文案仍然简单易模仿, 但并没有在网络空间中引起太多的话题, 人们不再像过去创造“陈欧体”那样疯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传播目标混乱

聚美优品在传播目标上不够清晰, 到底是传播CEO陈欧还是传播平台, 一直都没有一个界定。在网络广告中, 都采取陈欧作为绝对主角, 叙述自己的创业故事。营销前期来说, 起到了触发传播的作用。但是, 当陈欧的形象得到大众承认以后, 聚美优品仍然把传播重点定位在其CEO个人身上, 不断加码试图吸引更多的认同感, 没有延续到宣传电商平台本身上。然而, 消费者认可陈欧这个人, 不意味着一定会去浏览品牌网站。而聚美优品作为一家化妆品垂直电商网站, 最重要的是需要得到点击量。只有获得了点击量, 人们才会看到销售的产品的好坏, 才能进一步考虑是否成为顾客。聚美优品在这点上明显做得不足, 电商平台本身的宣传一直滞后。

三、以“创意传播管理”促进聚美优品网络传播营销

(一) 重视生活者反馈, 维持客户黏性

数字生活空间中, 企业与消费者“比邻而居”, 这种距离的消失使得消费者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反馈会被第一时间传送。企业能不能监测到并积极重视这些内容, 以最快速度解决危机, 关系到整个品牌的声誉。

聚美优品应充分利用新兴的互动传播平台, 设立专门机构去监测这些内容, 以便第一时间处理此类问题。可以在诸如新浪微博这一类的社会化媒体上建立售后服务账号, 集中受理客户的各种问题。这类账号, 要区别于企业官方微博严肃、正统的形象, 更多地以消费者朋友的身份与口吻出现, 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实践中, 可以把官方微博博主的封号“小美”化为己用, 打造专属的卡通形象, 形成独特的售后专属服务。在突发危机出现时, 可以率先发表消息, 这样既给官方信息的发布争取了时间, 又能在“粉丝圈”中起到安抚消费者的作用。对于日常情况的监测, 主要以一种时刻围绕在消费者身边的朋友的方式存在, 注重加强与消费者的生活互动。

(二) 建立生活者数据库, 了解消费需求

传播环境的改变, 让企业和消费者共同生活在数字空间中, 传统的消费者概念已经不适用于新的营销传播。企业要重新认识这些对象, 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全方位地观察其特征, 了解他们的需求, 同生活者们保持良好持久的共存关系。想要做到这一点, 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活者数据库就显得十分必要。实时的数据监测, 让企业能够随时掌握生活者的需求变化, 然后及时提供服务满足其一切要求。

生活者在互联网上的轨迹范围比较大, 因此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去搜集相关信息。作为化妆品销售网站, 聚美的生活者数据库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个人常规信息 (性别、年龄、学历等) 外, 核心关注点应该在化妆品常用品牌、使用周期、使用反馈、购买偏好上。另外, 数据库是动态开放的, 生活者可能处于实时变化中, 企业要不断去完善、更新、维护。妄图成立后一直使用, 停滞不前, 那么这个数据库的作用就完全不能体现, 反而可能制定了完全相左的传播策略, 给品牌带来致命性打击。

摘要:本文围绕互动网络环境下的品牌营销创意传播展开具体研究。基于创意传播管理理论, 选取化妆品电商企业聚美优品作为个案, 通过梳理, 发现其网络传播营销实践中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策略。以期为正在崛起的各大电商品牌,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提供参照系和策略。

关键词:互动网络环境,数字生活空间,创意传播管理,沟通元,聚美优品

参考文献

[1]陈刚, 沈虹, 马澈, 孙美玲.创意传播管理——数字时代的营销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2]孟翠兰.聚美优品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市场营销, 2013 (8) .

传播学研究管理 篇7

关键词: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研究背景、目的

(一) 研究背景

自1978年始, 传播学在中国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随着中国社会对传播学认知度的提高, 对传播学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增加。据初步调查, 国内人才市场目前需要的是既掌握传播学理论, 又能将其运用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是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问题不断涌现, 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创新。

(二) 研究目的

首先, 本文试图解答社会发展以及传媒业变革对于传播学人才的培养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学科发展、高等院校专业建设应当努力弄清楚的基本问题。其次, 凭借我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优势, 优化调整现有的传播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 解决目前我校传播学存在的专业特色不突出;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调;专业技能训练与素质教育和思维培养存在矛盾;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等问题。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培养既掌握传播学理论, 又能将其运用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二、基本概念

(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和构成要素

(1) 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按学科设置专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 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 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明确界定了这一概念, 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 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龚怡祖在《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书中指出:“模式是位于经验与理论之问、目标与实践之间的那种知识系统。培养模式是以某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既简约又完整的范型, 可供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据以进行有序的实际操作, 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合目的性、计划实施性、过程控制性、质量保障性等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桥梁与媒介。”[1]

(2)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二是用什么培养人。三是怎样培养人 (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培养人) 。第一个问题主要涉及价值层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第二个问题主要涉及知识层面的课程计划和教育内容;第三个问题主要涉及行为层面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2]简言之,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的要素、内容要素、方法要素的统一体。

(二) 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 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探讨第三层次即传播学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

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成为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热点之一。原先隐藏在新闻传播教育内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成为学术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高校纷纷在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 研究者们开始从泛泛地研究新闻传播转为关注传播学专业本身。[3]有的研究者则聚焦于带有某种专业化特色的传播学, 并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4]伴随1999年高等学校实行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实现了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与此同时,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开始浮现, 大学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现象日益普遍。[5]近年来, 媒介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于是, 有学者开始关注这一趋势给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6]

三、研究方法与发现

(一)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了调查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由于需要了解我院传播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所以选取了调查研究法中的普查法, 以期发现学生就业的一般规律, 并从中寻找深度访谈对象。在毕业生、国内兄弟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调研中采用深度访谈法, 目的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的过程及其动机和情感资料所做的访问。

(二) 研究发现

(1) 实施毕业生就业普查, 发现就业规律。据不完全统计, 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 逐渐把注意力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工作内容也从以新闻宣传为主, 逐渐转向公共关系、策划、营销等领域。在毕业后的1~2年内, 学生更换单位比较频繁。近年, 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出国的人数逐渐增加, 且有近一半选择更换专业。即便相对稳定地工作3~5年, 且有晋升空间的毕业生, 也会发现知识储备不足, 考虑进一步深造。

(2) 实施毕业生深度访谈, 寻找教学和市场间距离。对20名有代表性的传播学毕业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他们主要供职于新闻媒体、公关、企业宣传、政府宣传、策划、市场营销等领域。通过深访, 了解了他们进入职场的历程、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课程体系如何调整以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并增强适应职场的能力和素质。

(3) 考察兄弟院校, 交流经验, 发现不足。走访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全面了解其院系历史、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等。通过实地考察、交流, 我院师生开阔了眼界、认识了不足。对照兄弟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及实践, 在创新教学理念、严格管理制度, 开放应用专业实验设备等方面, 师生们有了真切感受和深入认识。

(4) 走访用人单位, 了解人才市场需求。通过走访用人单位, 我们初步了解了人才市场需求, 为我院传播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依据, 以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职业满意度。此外, 对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方向进行反思, 并制定符合教育规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市场需求的调整方案。教师们达成如下共识:学院建设、人才培养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 必须要结合学校的特质, 找准定位、凝练特色, 紧密结合人才市场的需要。

四、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

经过调研, 课题组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与评价体系三大方面, 对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

(一) 培养目标

我校地处首都北京, 首都的传媒产业基础雄厚, 发展速度迅猛。我校又以经济与管理为特色。50多年的发展历史奠定了“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鉴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本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需要, 具有扎实的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 熟练掌握传播业务流程和媒介经营管理操作技能, 具有人文关怀、国际视野和合作精神,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能够在国内外传媒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媒介策划、媒介产品创意与开发、媒体经营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 课程体系

(1) 突出专业特色, 课程优化升级。我校传播学专业是交叉、复合专业, 涉及传播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上述特点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上要打通专业壁垒。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全面体现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机结合, 专业知识和非专业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用人单位和我院毕业生都提议, 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适应培养特色和新媒体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例如, 《组织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法》《版权保护法》《新媒体整合及营销》与《社会心理学》等。

(2) 建立有利于个性化培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按照课程性质, 传播学本科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选修课由专业选修课和通选课两大模块构成。这五大模块有机结合, 互为补充。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兼顾普遍和一般, 有利于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 实现个性化发展。公共基础课模块面向学生传授与未来工作有关的、自然和社会领域的、带有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开设这类课程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传播学专业必需的宽厚基础。学科基础课模块与公共基础课一起为学生构筑起学习专业知识而必须掌握的、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类课程为学生营造起全媒体传播环境。专业课主要是专业主干课, 提供给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集中反映了我校传播学的专业特色——媒体经营管理。专业选修课是在前三个课程模块基础上, 为加深或突出传播学, 特别是传媒经营管理专业方向而设置的课程。这类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前沿和相近或其他学科领域知识, 拓宽学生知识面, 拓展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通选课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与科技类、语言与文学类、健康与艺术类、学生发展辅导类、经济与管理类、校际选修类 (含网络通识课、短期国际交流、校外选修、暑期国际学校等) 。

(三) 教学与评价体系

在教学反馈中, 有学生反映以往课堂教学缺少和现实社会的结合, 以及对新趋势的跟进。有鉴于此, 我们从教学与评价两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全媒体人才。首先, 我院利用学校、学院的相关资源, 为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搭建实践平台。一方面, 我校传播学专业的相关教师利用既有资源, 包括传媒实验中心、校电视台、校报、学院报纸等多个平台, 训练学生的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的采集制作技能及网络编辑技术。本专业师生还参与“金驼网”的建设工作, 将其变成训练、展示学生全媒体传播技能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使课堂上的理论传授与调查研究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 紧密跟踪传媒实践, 与业界接轨, 打造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平台。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业界动态, 传播学专业的相关教师利用自身的资源, 邀请各类传媒业界精英为学生举办讲座, 扩展学生眼界的同时, 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机会。再次, 我院重点推出的各类“工作坊”在贯彻仿真式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在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日臻完善的同时, 教师们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 对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和创新。其中《传媒专业英语》《新闻写作》等课程较早尝试了工作坊的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上述工作坊分为有学分或无学分之短期训练, 旨在提供修习本专业各项课程前所需之基本技能。例如, 采访、写作、摄影、流动影像与声音制作、专业英语等。

(2) 构建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教学评价即教育的微观评价, 一般指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7]20世纪80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Multiple Intelligences) 。他认为, 人的智能包括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8]多元评价就源于此理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 我院在传播学本科教学评估中采用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即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为评价重点, 坚持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首先, 本评价体系融合了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综评和企业参评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前两者属于内部评价, 后两者属于外部评价。以《媒体运营实务》课程和“金驼杯”传媒实践技能综合展示活动为例, 学生自评是在工作任务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情况等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过程, 能促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朝着个性化、主动化方向发展, 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提高。同伴互评指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 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合作, 对同伴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智能的提高。教师综评是指教师在学生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 对其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再如, 在《新媒体产业运营》课程中, 教师带领学生赴宣亚国际传播集团部分参与企业的策划、创意、生产、管理与运营工作, 最后由企业兼职导师对来源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成果评价。其次, 我院多门课程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其中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关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重点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档案, 关注学生各阶段过程中的任务完成情况;而后者则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定性评价, 强调教学结果, 重点是综合评价和考试评价。综合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以取得的实际成果为评价依据, 同时兼顾学生在班级中的展示、汇报, 由同学、教师对展示的内容和水平进行评价。考试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再次, 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我院要求传播学专业本科生不仅要记住专业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以《媒体运营实务》课程为代表的多门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元评价内容具体包括:资源整合能力、媒体策划能力、文化创意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16.

[2]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26.

[3]王瑞.简论我国高等院校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6 (01) :61.

[4]邢祥虎.农业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传播学专业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1) :66.

[5]李云驰, 季岩砚.传播学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探析[J].现代传播, 2012 (06) :141.

[6]汤涛, 李可彦, 苏珂.媒介融合视角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2 (06) :104.

[7]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801-802.

传播学研究管理 篇8

教师绩效管理就是高校与教师共同制定业绩目标,通过对教师工作过程的持续沟通与交流,实现高校发展战略和教师发展的一种综合管理活动。它较好地尊重了教师的情感需求,激发了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组织传播研究与实践中的人力资源学派“把员工视为能对组织目标有所贡献的资产”,倡导“组织生产效率和个人需求的满足最大化”,这些观点与高校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实质———促进教师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并最终实现高校发展目标和教师发展不谋而合。

1 教师绩效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沟通障碍

1.1 地位不对等:绩效目标与计划和教师实际工作情况及需求匹配程度较低

在单向控制式的管理中,管理者和教师的地位往往是不对等的,被赋予绩效管理实施责任的人事部门处于领导阶层,而作为被管理者的教师处于被动的受控地位,受制于“考核”的管理观念及行为习惯。人事部门忙于发放各种表格、设定目标、计算得分、催促进度。他们就考核的标准、目标设定等内容与教学职能部门,如教务处、院系管理人员沟通讨论,却忽略了一线教师的直接参与,因而也就不能全面了解教师最真实的工作状况与需要。这种忽视教师真实的工作状态、培训需求与发展意向的管理行为,使管理者难以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与考核指标体系,绩效目标与计划的制定也终将丧失科学性、客观性和民主性,遭受教师的质疑与抵触。我们知道,利克特的第四系统强调目标只有在组织成员或整体工作团队充分参与、讨论后才能被设定,因而教师的全程参与是教师绩效管理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

1.2 信息不对称:教师难以正确理解学校的期望与要求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高校分析面临的机会与威助,以及自身学科、专业的发展优劣,经高层管理会议讨论确立办学定位及学校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并最终通过中层干部的参与、讨论,制定出如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等年度发展规划。各级管理层能清晰地了解学校的发展思路与规划,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地位。而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更多地关心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开展科学研究,他们甚少有机会参与高校办学定位或发展战略的讨论与制定,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在实践中,高校并未能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教师对“需干什么?干到何种程度?什么时间完成?如何评价?”等存有疑问,因此较难理解学校对他们的要求与期望,进而影响教师个人绩效目标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对接。

1.3 过分依赖于奖惩制度来促使教师绩效改善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这是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与考核制度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不注重过程,而仅仅注重结果。这种片面的做法容易引起高校教师的不满,导致教师对这种绩效考核制度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要意识到绩效评价不仅仅是教师评奖评优的手段,对教师进行激励与薪金分配只是考评结果应用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将管理的视角集中于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与绩效的改善。

2 组织传播理论下可执行的新型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模式构建

2.1 建立有效的教师发展支持系统

教师发展是教师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它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教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的发展;(2)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3)以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科研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高校实施有效的教师绩效管理,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和教学法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又要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教师发展支持系统,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例如,高校要从学科建设、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所涉及的诸多方面,为教师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将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作为教师教学科研创新的平台或载体,等等。

2.2 通过多方的反馈机制确立,实现“持续沟通”的教师教学过程与教学行为管理

如企业一样,教师绩效管理一旦省略教学过程与教学行为的管理,陷于片面的“表格依赖”,只在年终或学年末才被记起或施行,那么终将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显而易见,这不是真正的绩效管理,它遵循的不过是异化的绩效管理理论罢了。绩效管理专家罗伯特·巴克沃在《绩效!绩效!———如何考评员工的表现》中指出,真正的绩效管理“是两个人之间持续的沟通过程”,只有以员工和直接主管的沟通为核心,才能构建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绩效管理本质不是将全部时间浪费在填表上,而是在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就工作职责和提高工作绩效问题展开持续的沟通。

2.3 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学习型组织———高校创新型教学团队

教师的素质、能力是教师业绩的基础,是教师绩效好环的关键。为实现高校办学目标与教师个人发展双赢的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近年,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一个重点建设项目,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上了各高校的工作日程。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既是打破现有的教学行政组织,实行跨专业或跨院系组合的有效方式,又是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与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有效形式。

3 结语

“组织传播理论指导下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执行力研究”提出了一种有关教师缪效管理研究的全新思路,在结合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它为构建有效的教师管理模式作出了有益尝试。然而,“教师绩效管理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高校教师管理的实践中也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师绩效管理通用模式,它需要更多的高等教育研究者与管理者共同努力,针对不同学科和办学特色的高等学校不同特征进行细化、深入地研究,进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现行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求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摘要:教师是教育质量之本,师资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最大化地开发现有教师资源,成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已在企业界逐步推广、应用的“绩效管理”思想与方法,被引入到高校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师管理研究中。教师岗位聘任制,以及教师职称聘任上以绩效为依据的评价机制,体现了绩效管理在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上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组织传播,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执行

参考文献

[1]马俊杰.大学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13.

传播学研究管理 篇9

一、精选信息源, 进行有效传播

信息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受个性因素的制约。在教职员工及学生中享有威望的人或机构传递的信息就容易被人接受。教学管理者及教学管理部门都应该在平时树立自己的威信, 与被管理对象融洽相处, 同时在传递信息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选择威信高的机构来作为信息源。如某学校要组织讨论制订有关各级教师任期考核指标, 相关业务部门有教务科研处、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等部门, 考虑到组织人事处平时严格执行国家有政策与规定, 高度重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尽量给聘用工实现同岗同酬, 真正执行轮休、带薪休假制度, 由于工作原因无法补休的加班员工按政策发加班费, 在教职员工中享有比较高的威望。因此, 学校选择由组织人事处来牵头发布相关信息, 很快在教职员工中引起了关注, 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

二、做好必要的铺垫, 进行有效传播

(一) 培养“共同经验区”

在教学管理信息传递流动过程中, 如果发送者与接受者在知识水平、经验水平上差距过大, 就会给信息传递形成障碍, 影响管理效能。也就是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经验区”。近年来, 很多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对于很多高校的师生来说, 是新生事物, 教学管理部门如果能在实施学分制之前对师生员工进行培训与学习, 全面介绍学分制, 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 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共同经验区”, 再推行学分制管理, 必然事半功倍。

(二) 必要的培训

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和拓展训练等方式组织对师生进行相关培训, 传授多方面的知识和成功的案例, 提升师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满足师生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各方面竞争力的需求, 增添师生完成工作与学习任务的信心。

(三) 加强内部宣传

在推行新的管理制度同时, 有必要在学校内部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获得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单位后, 需要以项目管理形式推行新的管理机制, 为此, 学院大力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张贴POP海报、召开动员大会、举行各种主题活动、校园广播、热线电话、专题网站、官方微博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部推行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建设目的与意义, 各立项院校肩负国家任务的光荣与面临的艰难, 以及取得的系列成果, 激发全院教职工的荣誉感与使命感, 为推行严格高效的项目管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减少信息传递中受众心理障碍, 提高管理效能。

三、消除空间隔阂, 进行有效传播

当教学管理者和师生空间距离较远时, 教学管理当中一些复杂问题的信息传递有时就可能发生障碍, 影响传递效果。因此, 加强沟通, 消除空间隔阂, 也是提高信息传播效能的必要措施。

(一) 加强人际传播

定期就重大决策事项和师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听取意见和建议。领导干部经常下基层, 融洽干群关系。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到所分管的部门、联系所、组, 找师生谈心、交换意见, 了解师生思想动态, 及时帮助师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为师生鼓劲加油, 及时疏导思想、理顺情绪。鼓励全师生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 及时反映工作过程中的意见, 建立学校最高管理层与师生之间顺畅的沟通渠道。比如学分制管理中, 一些学生因选不上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教师而对学校管理心生不满时, 管理人员有必要与他们面对面进行耐心的解释, 然后微笑地鼓励他, 促进他的积极思维, 采取合理的解决办法, 便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注重人文关怀

学校对师生多一些关怀, 解决师生实际问题, 适时为师生减压。通过激励手段让教师找到工作与学习的成就感, 着重关注竞争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加大情况下的师生的身心健康, 帮助师生缓解各种压力, 引导师生增强承受能力, 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成长。如创建阅览室;组织郊游、健身、体检等健康有益的活动;组织心理咨询活动, 让师生学习、运用心理调控技巧。

四、拓展信息传递通道, 进行有效传播

根据管理部门需要传播的不同信息, 必须使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课程内容有重大改革, 需要或以卡片、录音、投影、多媒体、实物演示、课本剧表演等手段, 生动、形象、直观地向师生系统传输信息, 充分调动人的多种感官, 接收各方面信息, 提高信息输入的质量。比如学生在学分制的选课结果, 也必须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快速传递给学生, 如在网络体系欠健全的院校, 充分使用校园广播、学校内部刊物、信息专栏、人际传播等方式将结果传递给学生, 以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自己选课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提高课务管理的效能。

五、减少传播干扰, 进行有效传播

任何信息传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干扰, 信息传播的环节多, 干扰可能性越大;干扰因素大, 传播效率低, 甚至出现无效传播;干扰的因素少, 传播效率越高。

(一) 减少信息传递环节

学校在管理中注意减少信息传递环节, 比如精简教学管理机构, 减少沟通的层次。根据信息传递链的运作原理, 机构的层次越多, 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 只有努力减少管理机关的机构层次, 减少信息传递的周转环节, 才能真正做到减员增效, 提高教学管理效能。

(二) 提高文字处理能力

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提高传递效果, 反之不仅会降低信息传递效果, 而且还可能引起受传者对信息的误解。管理部门的下发文件, 格式要规范, 在语言上既要做到准确鲜明, 又要富于形象性。在汉语中, 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 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其实, 即使是同义词, 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譬如, “优异”、“优秀”、“优良”, 这三个词粗看相近, 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鼓舞”、“鼓动”、“煽动”, 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 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体现在句子上就是造句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为提高教学管理效能, 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做到文从字顺, 适量使用图表。

六、开通信息反馈渠道, 保证信息传输过程的完整性

信息反馈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要。管理的方法、手段是否有效, 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信息反馈后对管理程序的调整, 因此, 教学管理中建立畅通无阻的反馈信息通道是极其重要的。通常可以投诉信箱、教学管理热线、教学管理BBS、短信平台、QQ群等方式作为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的通道。同时, 要保证反馈信息的通畅。所谓通畅包括信息能够顺利进入, 相关管理人员对反馈信息要及时进行处理分析, 作为下一步调整管理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提高下一个管理流程的效能, 形成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摘要:教学管理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通过融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做好传播相关铺垫, 消除空间隔阂, 选择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 减少和建立畅通无阻的反馈信息通道等办法, 可以清除影响信息传输的障碍, 能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关键词:传播学,原理,教学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郑宇.传播学原理在战时舆论引导与控制中的运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5) .

[2]夏德元.论传播学原理在图书宣传中的应用[J].出版广角, 2005 (, 2) .

[3]李文杰, 但红燕.控制高校教学事故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效能[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 (11) .

[4]徐文忠, 张秉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11) .

浅谈有效的企业传播管理 篇10

摘 要:企业的传播活动由传播主体、内容、对象、渠道和效果五个要素构成。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定位,企业要正确认识、全面理解与进一步加强传播管理,要做到“正其本位、扬其所长、投其所好、疏其不利、固其根本”,充分发挥传播工作营造舆论氛围、凝聚发展动力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企业大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有效;形象;传播管理

要提升企业的形象,既要练好“做功”,也要练好“唱功”。“唱”,就是做好传播,有效管理好企业的传播活动。对企业来说,传播管理虽不是中心工作,却始终服务于中心、关系到大局。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定位,如何正确认识、全面理解与进一步加强传播管理,充分发挥传播工作营造舆论氛围、凝聚发展动力的作用,是我们值得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一、企业传播的定义与作用

企业传播包括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前者指的是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全员之间加强、深化交流和沟通,形成对企业文化、制度及行为方式、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共识;后者指的是全面、准确、丰富地对外展示、传播本企业的发展现状、工作业绩、整体风貌等,塑造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影响企业传播管理的要素分析

企业传播活动是需要管理的,要从基础工作做起。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的过程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

(一)传播主体

传播主体,是传播行为的发出者、传播活动的组织者、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企业传播中,从企业自身,到企业的传播部门与人员,甚至到每一位从业人员,都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与传播活动息息相关。

(二)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主要指的是传播者传递给受众的符号、信息等,比如企业的各种新闻报道、图文并茂的传播册、精心设计的文化展墙等媒介产品。传播内容通常可以分为“说什么”和“怎么说”,比如内容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人情味等。

(三)传播对象

传播对象,指的是传播活动的接收者、消费者。企业传播的传播对象,既可以指企业员工,也可以指企业客户,乃至社会大众。企业传播若能更多地从受众的需求与角度出发,多传播一些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才能解决好企业“为谁服务”的问题。

(四)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主要指传播信息和符号的工具和手段,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按照介质类型分为纸质媒体、电子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在企业传播中,要遵循规律,从提升效能的角度,优化渠道的选择,有的放矢,善用媒体的优势进行传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指传播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主体的意图或目的。企业通过传播,能够达到引导舆论、凝聚共识、提升形象、和谐氛围的目的,就是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探讨如何有效提升企业的传播管理水平

综合考虑主体、内容、对象、渠道与效果这五个要素,在新形势下,要确保企业传播管理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正其本位: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当好主体

企业要“唱”好戏,首先要搭好台子。通过树立一种理念、建好一支队伍、完善一种机制,在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整合传播资源,搭建传播工作“大格局”,充分发挥传播的主体作用。

树立一种理念。企业传播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动员是基础。要明确传播工作服务中心的作用,树立真实、公平、公正的传播理念,做到低调务实不越位与积极应对不缺位。将企业传播与文化宣贯结合起来,让全员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主动投身传播战线。

建好一支队伍。高素质的传播队伍是搞好传播工作的基础和依托。要选好、用好队伍,吸收和培养有一定新闻基础又熟悉行业政策的人员。要培养好、锻炼好队伍,加强培训、增加交流,帮助传播骨干掌握好传播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要考核好、发展好队伍,建立绩效考核、激励约束等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传播队伍的积极性。

完善一种机制。明确传播职能划分,将传播工作在企业内部逐级分解,实行分级管理、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明确传播工作流程,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加强审查把关,保证传播质量。建立专门机构负责传播工作,设立专项经费,严格预算制定与执行,提供经费保障。

(二)扬其所长:围绕全局、把握中心,选好角度

企业的传播工作要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要传播党的主张、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群众情绪,推广新的技术,重点关注企业干部职工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要讲政治、抓热点。首先,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传播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精心组织好这一重大主题传播,是企业在传播工作中的首要政治任务。其次,企业必须全面准确地传播主管机构工作精神,确保政令畅通。通过传播上级政策、纪律、规定的正确性、必要性,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执行政策、遵守纪律、落实规定的积极性。再次,企业传播人员对待涉及企业的社会热点问题时,一定要政治坚定,头脑清醒,从国家发展和工作的大局出发,有组织有计划地形成舆论强势,产生传播效应。

二是突出重点、打造特色。企业传播工作涉及面广、涵盖量大,要求我们必须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不断提高企业传播的质量和水平。要从企业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突出重点、提升层次,做大规模,深化内涵,打造企业传播新亮点,全面提升企业传播影响力和知名度。企业要紧随上级工作部署步伐,着力在为客户办好实事、办成好事等方面加强宣传报道,发挥企业工作方面的优势与长处,抓典型、重刻画,抓特色、重数据,才能在媒体上形成反响,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endprint

(三)投其所好:立足对象、转变风格,用好载体

过去,企业的传播作品常常会陷入一种“怪圈”——枯燥乏味、可读性不强,甚至会经常性地出现雷同,同质化倾向比较明显。对企业来说,要充分发挥服务客户与群众的作用,避免陷入这种“怪圈”,就要做到“三个坚持”:

在对象上坚持有的放矢、满足诉求。一是关注企业领导层,当好参谋。立足企业实际,将传播工作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企业领导层建立内参,进一步提升服务决策能力。二是关注企业客户,做好服务。将内容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以服务大厅、社区论坛、网站专栏等形式,为企业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信息。三是关注企业员工,营造好氛围。对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广泛传播,尤其要注重报道企业一线干部职工,进一步鼓舞和引导干部职工向模范学习,营造企业和谐氛围。

在风格上坚持转作风、改文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扎根实践、沉下身子,把眼光和笔触对准各基层岗位、一线员工,关注基层来搞,从中加工挖掘、整合提炼、深度报道,履行好宣传基层、动员基层、服务基层的职责使命。改进传播方式,多研究新形势下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收习惯,多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社会易于认可的手段,坚持短话、实话、新话传播,让宣传更具有行业特点和生活气息,做到清新朴实、鲜活生动。

在渠道上坚持重创新、讲结合。在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强化传播工作,需要精心的谋划。一是传播视野要放宽,不仅要关注上层政策,也要关注基层实践;不仅要关注主要业务,也要关注基础管理;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也要关注社会效益,做到传播全领域覆盖。二是传播阵地要整合,在发挥好企业报刊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善于运用企业网站、手机等新兴媒体,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加大媒体合作力度,巩固与地方媒体的合作关系,扩大传播影响力,向社会传递和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

(四)疏其不利:加强沟通、适当引导,管好舆情

如今,企业的对内传播、正面传播,已经逐渐摸到了“门道”,对于如何借助传统媒体开展传播,如何把握传播的时机、节点等,都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如何处理企业传播与网络媒体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应对经由网络产生、扩大影响的负面消息传播,仍然是传播工作要高度重视、迫切解决的问题。

舆情应对涉及媒体关系的建立、处理与维系。首先要主动沟通。树立一种“大传播”理念,主动加强与企业内部、社会各届群众的联系,密切与地方传播部门、行业内外媒体的联系,共同研究制定方案,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要善于沟通。一是要建立舆情管理体系,由企业信息部门负责收集信息,办公室负责对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情况、与舆情管理部门沟通,安保部门负责应对负面信息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各司其职,管理好舆情。二是要建立舆情监测与处置机制,相关部门对媒体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对涉及企业的重要舆情信息及时核实、上报,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做好对舆情的研判和处理、做好舆论引导,提升舆情信息搜集分析研判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建立行业与地方传播部门、地方媒体的协作沟通机制。在发生重大的负面舆情时,应多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互通有无、形成合力,同时,保持同地方媒体的及时沟通合作,从不同角度澄清负面不实言论,从而降低舆情风险。

再次是保持沟通。负面的网络舆情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企业内部。为“防患于未然”,就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产生的共性的、敏感性、焦点性问题,进一步打通员工反映诉求与心声的渠道,比如开设企业内部论坛、QQ群等,专人负责、跟踪、处理,畅通沟通渠道,及时情绪疏导,缓解矛盾发生,从源头上防范负面舆情的发生。

(五)固其根本:掌握主动、嫁接有度,塑好形象

企业对内传播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情绪的“催化剂”、力量的“凝固剂”和发展的“助推剂”,在很多企业,内部传播在一定阶段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对外传播,对一些企业来说,则可能还是个“盲区”,或者是个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新区”。如何面向社会进行正面传播,如何借助社会媒体的力量,如何把握传播的度,如何应对负面声音,等等,都是传播工作有待探索与努力的方向。

一是“掌握主动”。习总书记曾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这三个“主动”启发我们,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传播工作,在人员配备、机制设置上给予充分支持,在“传播什么”、“怎么传播”上有高度自觉,积极开发、熟练运用多种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正面传播的质量与水平;同时,认真研究好社会舆情这一“社会温度计”,化被动为主动,对不良舆情可以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应对,不畏惧、不堵塞,主动化解,消弭影响,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是“嫁接有度”。在整体传播工作上,要贯彻落实好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特别在外宣工作上,要把握好传播的尺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掌握话语权、保证合法性。尤其要善于“嫁接”,一是根据社会主流媒体的传播中心与需求,有意识、有方法地将客户服务、员工关怀、公益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做法、成效等投放到社会主流媒体;二是进一步对接当地媒体、知名作家等,通过专兼职、公开选聘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传播队伍,整体提高传播人员业务水平。例如,一些企业建立了“公益+传播”模式,联合当地电视台开展系列大型公益活动,对提升企业社会形象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曲俊义.企业传播——应运而生的传播新视角.现代传播.2011年第04期

[2]张昳.企业危机管理中有效的传播管理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0期

[3]刘媛媛.如何做好企业宣传工作.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第20期

[4]张立伟. 知名度与指名度——企业传播的两个目标.新闻传播.1996年第05期

[5]迟洪君,何淑华,潘志文.浅谈企业在宣传管理方面的创新思路.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第01期

传播学研究管理 篇11

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本文的研究以《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所刊载论文的作者为研究样本, 这是因为该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主要登载、发表国内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最新成果, 代表国内新闻学和传播学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准, 因此选择其作为研究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数据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通过CNKI下载《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2011) 所刊载论文共计1253篇, 剔除非学术论文记录共得到1170篇;然后抽取作者合著论文共计412篇, 涉及376个作者;合著率为0.35, 平均每篇论文的作者数为1.93个。

处理方法。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可视化软件Node XL (V1.0.1.201) 对所获取的合著网络分别进行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并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

2 结果分析

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合著的概况。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合著整体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 1994年到2011年, 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合作次数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跟因为随着研究对象和问题不断复杂化, 越来越多的问题超出了单个作者所能解决的范围, 合作研究成为必然的趋势[1], 但从整体上看, 由于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多以定性描述为主, 定量研究相对不足, 导致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合著比例远远小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合作研究, 也小于很多社会科学研究的合作水平。

合著网络聚类系数与平均距离。网络的聚类系数的大小反映了网络的聚集程度。节点的聚类系数表示网络中与该节点相连的节点之间相连的可能, 对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聚类系数求均值可得到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 而平均距离表示了可达网络中任意两点间能够达到彼此的最短路径的平均值。[2]据此对图2所示的合著网络进行分析, 得出其聚类系数为0.283, 平均距离为1.088, 直径为6。这说明与随机网络相比, 我国新闻传播学作者合著网络的聚类系数高、平均距离短, 显示出较强的“小世界”效应。聚类系数高表明与同一研究机构具有合作关系的研究机构之间容易建立起合作关系, 而短路径意味着新的科学发现更容易通过学术合作网络进行传递[3]。

合著网络的度分布。度是指与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数量。[4]图3为度分布的单对数坐标图, 度的分布服从幂指数为-1.2038的幂率分布, 表明网络具有无标度性。这表明, 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不同作者的合作情况差异很大, 大多数作者的合作次数很少, 少数作者广泛的合作, 使这些作者具备较强的知识共享和传播能力。为了保证知识流转的顺畅, 应充分发挥这些作者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作用。

合著网络的中间中心性。网络中, 如果一个行动者处于许多其他两点之间的路径上, 可以认为该行动者居于重要地位, 因为他具有控制其他两个行动者之间的交往的能力, 根据这种思想来刻画行动者个体中心度的指标是中间中心性, 它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5]。对本文的合著网络进行中间中心性分析, 得到排名前27位的机构 (见表1) 。中间中心性 (betweenness centrality) , 可以理解为一个节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图中其他节点的“中间位置”[6]。中间中心性大的节点将对合作网络的联通起到重要作用, 并为其他机构之间的潜在合作创造条件。

通过表1得出, 在本文所构建的合著网络中, 武汉大学的夏倩芳教授、张明新副教授, 清华大学的刘建民教授在合著网络中间中心性排名中居于前列。也就是说他们在我国新闻传播学合著网络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对于合著网络的连通性及网络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是我国新闻传播学合著网络的核心节点。同时, 即使是取前27名作者, 不同作者间对合著网络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地差别, 因此, 对于关键作者的发现, 有利于我们在宏观科技政策上加强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管理和优化。

合著网络的派系分析。派系是指包含三个及以上节点的最大完全子网络。[7]本文通过对图2的分析发现, 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存在明显的凝聚子群, 其中最大的子群中存在着14位作者和21个合作关系。根据对这些作者所在机构的分析可以发现, 中国人民大学确、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是构成我国新闻传播学合著网络凝聚子群的最重要来源, 这些机构对维持整个合作网络的结构和发展起重要作用。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些机构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影响, 但另一方面, 从促进知识扩散和创新的角度来看, 却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 结论

通过对《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4~2011) 论文作者信息的抽取, 本文构建了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作者合著网络, 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基于对一些基本网络特征, 如节点数、聚类系数与网络直径等指标的分析,

发现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者间的合作关系并不紧密, 许多作者没有融入主要的合作网络, 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国内知名的学者拥有很强的合作频次, 并构成了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研究合作网络的核心群体, 他们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合作网络的联通和知识的流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保持和提高这些作者的研究水平, 对于更好地强化知识传播, 加快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地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仅选取了《新闻与传播研究》一个刊物的数据, 虽然该刊作为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期刊,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现状, 而不可否认的是, 数据选择范围的相对狭小或多或少会对结论产生影响。但是这并不能妨碍我们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工具来探索和揭示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知识生产、传播的规律与趋势。

摘要: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不同角度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合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初步探索和揭示了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知识生产、传播的规律与趋势。

关键词:新闻传播,合著,网络分析

参考文献

[1]邱均平, 瞿辉.我国科研机构合作网络知识扩散研究——以“生物多样性”研究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 2011, (6) .

[2]Newman M.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II.Shortest paths, weighted networks, and centrality[J].Physical review E.2001, 64 (1) .

[3]闫相斌, 宋晓龙, 宋晓红.我国管理科学领域机构学术合作网络分析[J].科研管理, 2011, (12) .

[4]Nooy W, Mrvar A, Batagelj V.Explorator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Pajek[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91-102.

[5]李亮, 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 2008 (4) .

[6]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电气设备使用率下一篇:美术课程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