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精选12篇)
传播学视角 篇1
一、人肉搜索的概念
通过搜集、整合相关资料, 笔者发现目前关于人肉搜索的定义大致分为两类:
1. 技术角度的定义
从技术角度讲, 人肉搜索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综合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及网民大规模参与等手段来搜寻和共享特定信息的网络活动称为“人肉搜索”。[1]
社会工程学的定义:利用现代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 为了保证搜索信息的完整和真实, 采用人工就近攫取信息的方法, 通过一方提问、八方检索的回答方式, 完成信息搜寻的一种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2]
从以上定义可看出, 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是人肉搜索形成的基础, 而网民的参与则是人肉搜索形成的关键。简言之, 技术是骨架, 网民是主体。
2. 搜索主体角度的定义
从搜索主体角度给人肉搜索下定义, 有以下几种:
百度的解释是: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 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 是网民利用一些网站的搜索功能, 不断变换输入关键词来搜索目标, 或通过一些较受欢迎的网络论坛来交换信息, 从被搜索的目标对象入手, 搜查基本人及朋友的博客、论坛等, 从而找出搜索目标的所在地、工作、背景、详细身份资料等。[3]
综合以上观点,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 人肉搜索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人为主体, 以人机对话为渠道, 跟踪事件进程、追查事件真相或本质的具有传播性质和功能的社会活动。
二、人肉搜索的传播学特征
1. 松散的沉浸式参与
在人肉搜索中, 网友的关注和参与是推进事情发展的原动力。以2006年的“虐猫”事件为例, 某网民在网上公布了一组一名女子用高跟鞋踩踏小猫致死的视频截图, 激起了网友的愤怒, 很快就有网友将“虐猫女”的头像制成“宇宙A级通缉令”并发动人肉搜索, 不到6天, 参与虐猫的人被网友们从茫茫人海中揪了出来。
其实, 很多网友已经不是作为旁观者对待事件, 他们的情感、态度、现实行动都高度卷入到事件当中去了, 这是典型的沉浸式参与方式。当然, 不是所有的网民都是专注的沉浸式参与者, 也有出于好奇、凑热闹等缘由加入其中。围绕人肉搜索事件聚集起来的网民, 没有相应的制度章程和规范, 言行比较自由和散漫, 并不是一个有序的组织。
2. 庞冗复杂的信息流
人肉搜索的过程是信息汇聚的过程, 从某一问题或倡议开始, 网友自发地参与到信息的更新和补充当中, 使原来的信息点迅速地汇聚成信息流。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第一, 在网络世界中, 所有的网友享有平等的信息发布渠道和发布权利, 可以自由发布信息, 由于他们各自身份、背景、价值观等因素的差异, 围绕某个事件汇聚的信息流中的单个信息必然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第二, 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虚拟空间的所有信息进行鉴定、过滤、整理, 这使得广大网民跟进的信息停留在“原生状态”, 庞冗复杂, 难以甄别。所以整个搜索过程也是一个参与者推动发现真信息、有效信息, 滤出、抛弃虚假信息、无效信息的过程。[4]
3. 交融性传播方式
人肉搜索不是以某种单一的传播方式进行的, 是几种传播方式的融合。它的议题通常由某个网民发起, 然后在网络这样一种开放型的媒体中传播扩散开来, 有认同感和参与兴趣的网友反馈信息, 而这些反馈又继续扩散, 在动态信息的追踪过程中, 相关信息和线索的传播和补充通常逾越出原有的领域, 进入更广阔的网络时间和空间, 有时甚至跃出虚拟世界, 进入现实世界, 最终使原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丰富和拓展。
这是一个发散式动态化传播的进程, 它的运动轨迹是不固定的、曲折的, 有从点到面的传播过程, 有从面到点的回归过程, 也有集群间的互动过程, 所以它兼容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方式。[5]
4. 多元化传播形式
从传播形式来看, 人肉搜索是多元化的。网友在参与人肉搜索的过程中采取的传播形式极其广泛, 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和图表等, 这是与网络本身的媒介性质相契合的, 不同于传统的纸质媒介或电子媒体, 可以同时承载多种形态的信息样式, 并提供超链接等连缀模式。形式上的多元和信息链的打造使信息更加丰富、真实, 增强了信息内容的形象性和真实度。
在具体的搜索事件中, 信息越真实、越生动形象, 传播效果就越显著, 受众就更容易被触及和感染, 进而参与到事件当中。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受众参与其中, 信息更加充分, 真相一点点被揭示, 向心力也越强, 这就是人肉搜索往往汇集强大的网民力量的原因。
三、人肉搜索对传播功能的优化作用
不断兴起的人肉搜索, 除了具备大众传播的功能外, 还进一步对传播功能进行了优化。
1. 社会监测方式更加多维、立体和全面
Web2.0时代, 加速的信息流动, 让每个节点、每个成员都能迅速感知变化的外部环境;网络环境平等、开放、去中心化的平台, 又赋予每个网民监测权。网络环境下兴起的人肉搜索活动, 打破了以往以小测大的监测方式, 依靠对社会系统内部元素的重新组合, 使社会监测更加多维、立体和全面。
在人肉搜索活动中, 散落的、分布于社会各个角落的亿万个网民监测力的累积, 使整个社会结成一张密集的监测网, 此时社会成员任何一个异样的社会行为都会引起监测者的密切关注和追踪。这个由亿万个网民监测力集合而成的监测器, 对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全程的追踪和显微镜式的查找, 使整个社会系统的监测质量在力度、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优化。
2. 探寻真相, 更加接近事实本身
网络人际传播的过度自由化, 容易滋养违背社会主流价值的言论和行为, 比如“虐猫事件”、“辽宁女事件”中的当事人, 之所以敢让自己的行为失范, 正是因为匿名性带来的“屏幕安全感”。但是, 这种“屏幕安全感”被人肉搜索打破了, 它具有通过人的能动性克服困难对事物刨根问底的特质, 它强大的信息挖掘功能,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探寻真实, 揭示事实真相。
此外, 人肉搜索还通过人际关系网进行信息的搜索、筛选与处理, 减少各类信息的冗余度, 网民依靠有效信息的累积, 不断接近客观真实, 优化网络人际传播的质量。比如“5·12”地震中, 灾区成为信息孤岛, 通过集合草根民众的搜索力量, 在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带领下, 将获取的信息整合, 在较短时间内得出精准的信息, 为灾区幸存亲人的团聚贡献了力量。
3. 微众传播特征日益明显
新传媒生态格局带给受众新的传播领域, 也带来新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向小众传播转变, 小众传播又逐渐向微众传播靠拢。微众传播是指在人肉搜索格局中, 如何将信息发布到有关联信息需求的实际操作人受众, 达到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的高效传播效果, 它的特点是效率最优化、低成本传播。[6]
人肉搜索将微众的个体能量与积极性充分挖掘出来, 以大众参与的形式向全社会推进。在搜索活动中, 搜索主体可以用无成本的方式向他者提供信息, 这种低门槛的传播为微内容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 而且对搜索活动不感兴趣的人不会受到干扰, 也不会被迫参与搜索。随着搜索活动的发展, 搜索行为和搜索效果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
四、人肉搜索的发展带来对传播学概念的修正
笔者在用传播学的一些理论对人肉搜索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时, 发现有些理论遭遇到明显的边界, 举例说明。
1.“把关人”概念的边界及修正
“把关人” (Gate Keeper) 理论, 又称“守门人”理论, 由库尔特·卢因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把关人,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7]之后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传播, 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 传媒组织成为实际的把关人, 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 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
在“把关人”理论中, 广大受众是被传播主体控制的客体, 处于传播过程的末端, 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只能被动地选择接受, 传受双方的互动只能在较肤浅的层面上徘徊。但随着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迅速渗透, 网民既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未经加工的原始信息, 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发布者, 传受主体合二为一。
网络环境对微内容[8]的聚合, 进一步为网民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提供平台。人肉搜索的许多案例都是由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网民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来, 将之置于公共领域中。在信息不断被补充的过程中, 每个搜索主体都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验证着信息的来源、甄别着信息的真伪,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无影灯效应”[9]在搜索结果中彰显。筛选工作的精简, 改变了传统媒体经由“把关人”把持信息流动关口的模式, 信息直接从信息源传播给受众, 很多搜索案例是未经加工的原始信息。
2.“沉默的反螺旋”对元概念的补充
“沉默的螺旋” (The Spiral of Silence) 最早由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提出, 这个概念基本描述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 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 并且这种观点受到广泛欢迎, 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而发觉某一观点很少人理会, 即使自己赞同它, 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如此循环往复, 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 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发展过程。[10]
按照这个理论, 持弱势观点的群体在强势方的压力作用下, 会有一些人因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和趋同行为的动机而转向沉默。但在人肉搜索当中, 正确客观的少数意见并没有屈服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大众意见;网民有了发表自己看法的平台, 事件双方均不需要保持沉默;身份的隐匿性和模糊性, 使网民对自身舆论的掌握比过去更主动;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 网民原有的恐惧心理在社区平台上消失;大众传播形成的舆论环境有时候并不能左右网民, 越来越多的网民趋于理性讨论和辩证思考。
在人肉搜索活动中, 甚至还出现了“沉默的反螺旋”现象, 少数网民的意见并没有因为其声音的弱小而淹没或消失在信息潮流中, 原因取决于这些少数网民对真实信息的掌握。人肉搜索是以寻找真相和本质为目标的, 话语权与真相高度相关, 少数人的意见反而在螺旋中占据上风, 旋转到螺旋的顶端。
人肉搜索是“罪”还是“非罪”,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它最初产生时, 只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整合了网民的知识结构, 许多人共同作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但是, 网络平台的开放多元、参与群体的广泛使得非理性的情绪得到张扬, 这种非理性状态, 使得众声喧哗, 舆论流失失度。所以, 回归理性是人肉搜索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2].殷俊:《从舆论喧嚣到理性回归》,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3].史诗阳:《传播学视域下解读“人肉搜索”》, 《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20期。
[4].杨红梅:《网络“人肉搜索”的传播学思考》,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9年第2期。
[5].韩强、王琴琴:《传播学视角下的“人肉搜索”现象解读》,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
[6].刘丹凌:《传播学视域中的“人肉搜索”》, 《中州学刊》, 2009年第1期。
[7].杨孟尧:《网络社区“人肉搜索”初探》, 《东南传播》, 2008年第7期。
[8].彭劲杰:《人肉搜索引发的安全思考》, 《微电脑世界》, 2008年第8期。
[9].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 《现代传播》, 2002年第2期。
传播学视角 篇2
对于科技传播的构成,学者们多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吴国盛认为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科学界内部的交流包括学科同行间的交流与跨学科交流,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是指科学与其它文化如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对话与交流;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是科学传播狭义的指称,既继承传统科普的科学向公众传播,又强调公众向科学传播。翟杰全认为科技传播既包括科学的传播,也包括技术的传播,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传播是科技传播的四个基本渠道,其中技术传播指的是技术在社会中的扩散、交流与共享活动。凌小萍、谢慎兰把科技传播分为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分析上述分类,总体而言,是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学(技)术交流,指在科技专业人员之间传播、交流科技信息的过程和行为。开展学(技)术交流避免了科研活动中的重复劳动,使学术研究由个体劳动成为集体劳动,有利于肯定学术成就、纠正学术错误、拓展学术交流的范围,有助于学术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吴国盛的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翟杰全的专业交流、技术传播,凌小萍、谢慎兰的学术交流,都可归于此类。科技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科技知识、研究方法,传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来培养科技人才。科学教育培养了科技专业人员队伍,使得科技劳动成果的创造、传承与扩散得以延续,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科技传播方式。吴国盛的分类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如此重要的科技教育,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即使他提出的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在广义方面似乎包括科技教育的一丝味道,那也颇为勉强。
科学普及,是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一直被认为是科技传播最基本的含义。科学普及拉近了科技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促进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正如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所说,“科学技术正是通过普及的途径和手段变为生产力的。”吴国盛将科学普及拓展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强调了公众向科学传播和科普者与公众的平等关系。上述三个层次的分类,也不是没有问题。当前,科技传播的范畴已经比以往包含了更多的.因素,由于科技信息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很多日常普通的信息(如新闻、广告等)或多或少含有科技传播成分。因此,不能忽略科技新闻对科技传播的作用。
一些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刘华杰认为“科学传播”在中国有“科普”和“科技新闻”两大传统,很多科技新闻报道都是“标准的科普工作”。吴国盛也强调了新闻媒体对科普的重要作用。徐孝枫、李云娣则按照科技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将科技传播分为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向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传播、教育机构内部面向学生的传播、科技公共传播等四个不同阶段,并认为科技新闻是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
尽管如此,刘华杰、吴国盛提及科技新闻是为了强调新闻媒体的科普功能。徐孝枫、李云娣虽将科技新闻作为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但所说的科技公共传播还是在科普意义上的扩展,其他三类还是没有脱出上述分类的窠臼。结合前文所述,科技新闻除大多有科普的作用外,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也常常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一些引人瞩目的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管理类科技新闻有时甚至并不具有直接的科普价值,如SARS疫区的划分、科技规划发布等。但是这些科技新闻由于可以满足人们希望了解科技的需求,吸引人们关注科技,讲述了科技事实,符合科技传播中科技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要求。科技新闻传播具备了科技传播的基本内涵,毫无疑义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由于科技新闻的科普作用并不能涵盖其在科技传播中的意义,因此,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科技新闻四个层次更为合理。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有相对固定的传播对象、明确的传播内容、清晰的效果评价标准,分别通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专利许可,以及专业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
传播学视角 篇3
【关键词】《非诚勿扰》 互文性 受众心理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打造的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给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决定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等环节决定男女嘉宾是否速配成功。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数据显示,有一期的收视率达到4.15%,与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总决赛持平。在视频网站优酷上,《非诚勿扰》以4822万次点击率占据综艺节目“大陆热播”第一名,超过“台湾热播”第一名《康熙来了》的3297万次。《非诚勿扰》何以赢得如此高的关注度?
一、《非诚勿扰》的互文性
西方有影响的传媒学者和大众文化理论家菲斯克在分析观众如何解读电视时认为,观众在解读过程中创造意义、快感和社会身份,他通过分析电视文本的互文性和多义性而强调观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菲斯克认为,互文性是媒体文本可以产生文化意义的主要成因。正是由于电视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电视文本才能够为观众生产出意义和快感来。而互文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电视节目的形态和内容运作的。《非诚勿扰》的节目内容恰恰有着现实的社会背景。在这个内容为王的传播时代,传播什么变得尤为重要。只有传播那些可以在社会上引起某种共鸣的内容才会引起关注。而当今社会剩男剩女现象较为严重,这样一档相亲类节目强力推出,无疑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个交友的平台。从另外一个方面说,该节目也满足了当前社会娱乐化心态普遍存在的社会需求。娱乐化的社会心态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一方面是衣食无忧但业余生活比较匮乏的一类人,另一方面是那些工作和精神压力较大,渴望寻求释放积虑的一类人。于是他们选择观看那些让他们放松心情的电视节目,使现在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比如各种选秀节目、情感类节目都融入娱乐因素,这不仅迎合了当前的娱乐化社会心态,也成为当前一些人普遍存在的心理诉求。
二、《非诚勿扰》所传达的价值观
1、话题引发的正负效应
女性主义的发展,催生了对于女权主义的研究,他们认为女性有着超乎男性的权利,不应该被依附在男性之下,同时女性则以更多的话题和多种正面或者非正面的形象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非诚勿扰》的女选男的形式正是最好的说明。它强调了女权主义的思想,突出了女性的形象和权威。特别是在提问环节,女性可以大胆直白地表达自己的婚恋观。这些观点或许是对主流价值观的挑战或许是发泄自己对于社会种种现象的不满,但该节目给女性一个可以表达的平台。
对于《非诚勿扰》而言,它热播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话题性。从节目开播至今,它已经制造出各种热点话题,马诺的“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曾引发了社会争议。如此大尺度的婚恋观是否应该在节目中宣扬?受众对于节目传达出来的类似于这样直白赤裸的价值观念是否可以接受?一份调查显示:其中75%的受众表示社会本是开放的,应该允许各种价值观念的存在。而且作为一档相亲类节目就应该让男女嘉宾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择偶标准说出来。其中82%的受众表示很理解女嘉宾但同时也对男嘉宾的遭遇表示同情。曾闹得沸沸扬扬的《非诚勿扰》男嘉宾鄂皆豪起诉女嘉宾孙雅莉“悔婚”案,男方追讨之前赠送给女方的宝马车一事又使得《非诚勿扰》站在了风口浪尖。
2、传播女性主义价值观
尽管大部分受众对于这种大尺度的直白的金钱观给予包容的态度,但是也有部分受众无法接受这样现实的婚恋观,对于这种价值观持强烈批判的态度。由于没有对在舞台上牵手成功以后的情侣们的发展做持续报道,而报道出来的又是让《非诚勿扰》难堪的事件,这让受众对节目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对于节目所传达出来的婚恋价值观更不敢苟同,于是各种批评的声音纷至沓来。《非诚勿扰》应该传达什么价值观成了节目想要继续生存下去的必须明确的问题。改版后的《非诚勿扰》没有了“马诺们”的犀利和直白,也没有了乐嘉让人瞠目结舌的言辞。相反,节目中增加了一个女嘉宾黄菡,她柔和的话语与乐嘉激烈的措辞相协调。24位女嘉宾也许还会有类似马诺一样的观念,只是不再表达出来,而是通过灭灯的方式否认男嘉宾。因此我们看到,现在的《非诚勿扰》到第三轮后剩下的亮灯数量越来越少。很多看似很优秀的男嘉宾因为暂时没车没房在最后的环节被集体灭灯。据调查显示:86%的受众对于《非诚勿扰》的改版全然没有察觉,还有14%的受众无所谓它的改版与否。其实传播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传播。
3、主流与非主流价值观的博弈
菲斯克认为,电视文本的多义性绝非是自由自在的,而是会受到限制。因为它的存在总是在抵制主流意识形态,而主流意识形态对选择性的或抵制性的意义有所阻碍,并依自己的利益将偏好式的意义同质化。虽然受众可以接受《非诚勿扰》这种大尺度的价值观并对此表示理解,但从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教育中得到的价值观念都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的。对于精神的追求要高于物质的。突然出现的要求强烈的物质欲的价值观念难免让长时间接受主流观念的受众难以接受。因此,这些话题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议热潮迟迟未退。而《非诚勿扰》在依靠这些话题的争议性提高了节目的知名度。根据调查显示:改版以后的《非诚勿扰》虽然没有以前直白犀利,但是78%的受众表示依然愿意去收看这档节目。这就是这档节目的高明之处。先打出品牌,再对节目定位进行调整。在主流与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博弈中寻找发展空间,赢得收视率。
三、受众心理分析
电视节目的意义是通过文本和观众之间的某种协商过程而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拥有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和获取乐趣的自主权。
1、受众的主体性和文本的主体性
观众首先是有“社会主体性”的人,然后才是“文本主体性”的观众,两者不能相互替代。“社会主体性”是观众对文本作出反应或解释的认识视野和感情基础。“文本性”则不同,它是文本在建构时为观众造就和预备的主体位置。这些主体位置是大众传播者设想出来的,与观众的社会主体性位置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应当把观众放回到社会环境中去,从受众主体特点的角度去认识观众的主体特性。电视观众绝不是无头脑、无个性的被动消费者,而是有灵魂、有个性、有思想、有创造性的主动的个体,他们可以能动地运用电视文化产品来交流,并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意义和快感。
2、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诚如菲斯克所言,受众的主体性首先体现在他们对电视文本的接触层面上。受众基于心理或社会需求,想借着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而这种使用与满足正是来源于电视媒体带给受众的一种补偿功能。在类似的娱乐性电视节目中,观众们或讽刺、或调侃、或戏仿来尽情发泄自己的怨恨、忧郁,表达自己的愿望、理想和要求,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享受到“语义的民主”,这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不但带有一种高度的观众参与感,同时也带来一种神秘的权力感。有调查表明:近90%的受众看《非诚勿扰》都是基于一种娱乐消遣的目的。有近70%的受众是出于这档节目可以满足窥私欲的目的而观看。另外还有近80%的受众是出于对节目最后结果悬而未决的好奇而观看。另外,近90%的受众在观看《非诚勿扰》的时候都选择与他人一起观看,在观看过程中会同他人一起对男女嘉宾做出点评,对最后的速配结果进行预测,同时表明自己对男女嘉宾和最后结果的看好或不看好态度。这些目的和方式都足以使受众站在一个参与者、评判者的位置来重新从节目中得到存在感和权利感的满足。□
参考文献
①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②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③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
④刘霓:《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及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
传播学视角下恒大足球的解析 篇4
1 恒大足球的“5W模式”解析
1.1 拉斯韦尔的“5W 模式”
“5W”模式即“拉斯韦尔模式”。拉斯韦尔把人类传播活动明确概括为由五个环节构成的过程,即传播者——谁(Who)、传播内容——说了什么(Says What)、传播媒介——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Channel)、传播的目标受众——对谁(to Whom)、传播效果——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随后传播学的研究均是在这五个范围领域内展开,并分别诞生了许多经典理论。
2 恒大足球的5W要素解析
2.1 传播者
分析恒大足球的传播者,包括政府和俱乐部两个层次。他们各自在恒大模式的形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1 政府
足球,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运动,在职业俱乐部竞技、较量的舞台上,众多发达国家的成功例子早已说明,市场化是必须遵循的铁律。这一点,从四年前恒大集团在广东省市一级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毅然踏足职业足球领域并一年一个新高度,以及随着恒大足球裂变式的发展而为广州、广东甚至中国赢得外人的惊叹与瞩目就能够清晰、明确地显现出来
2.1.2 俱乐部
2010年3月1日,恒大集团以1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全部股权,成立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队。广州恒大2010年当年便以中甲冠军的身份重返中超联赛。2012年5月2日,广州恒大正式宣布2008年度世界最佳射手、巴拉圭国脚巴里奥斯加盟,850万欧元的转会费也让他超越孔卡,成为中国职业联赛史上身价最高的球员。5月17日,广州恒大宣布世界著名教练里皮出任一线队主帅,成为首位在中国俱乐部队执教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名帅。在政府眼中,恒大就代表着市场;但整个俱乐部眼中,里皮、球队则体现着最直接的市场元素。
2.2 传播内容
所谓“内容为王”,传播内容的现实性、贴近性、独特性是任何俱乐部吸引球迷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恒大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恒大足球的传播内容主要体现在引进明星球员、著名教练、俱乐部文化建设上。
2.2.1 球员
内援方面:恒大在2010赛季开始前买入本土前锋郜林,释放出了第一个明显的信号。2010赛季夏季转会窗口,恒大还用500万元年薪签下郑智。2011赛季的冬季窗口,他们一口气签下了杨昊、冯潇霆、张琳芃、杨君、姜宁5名国脚。2012赛季,签下了黄博文、秦升、赵旭日、荣昊4名国脚。2013赛季,国脚郑龙、冯仁亮、赵鹏、曾诚加盟。外援方面:2011年夏季转会窗口花1000万美元引进了巴甲MVP孔卡,年薪高达700万美元。2012赛季,恒大以创纪录的850万欧元从多特蒙德引进著名射手巴里奥斯。2013赛季,恒大以600万欧元引进了巴西豪门博塔弗戈射手埃尔克森。2013年,正是凭借南美三叉戟的疯狂表现,加上亚洲外援金英权的稳定防守,恒大得以登上亚洲之巅。
2.2.2 教练
2010年3月25日,有着丰富的中国职业足球执教经验的韩国籍主教练李章洙,正式加盟恒大足球担任主教练。2012赛季夏天,顶级教练里皮出任新主帅。里皮的团队里有11个人,除了助理教练中国人李铁,以及理疗师德国人迈耶,另外9个人都来自意大利,是他在尤文图斯和意大利国家队获得成功的左右手,其中佩佐蒂和高迪诺,是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教练组成员。
2.2.3 文化建设
在管理上,俱乐部移植了恒大集团的企业管理风格,以严格制度细化球员行为规则,辅以严格考核,奖罚分明。2011年颁布“513奖惩法则”和“三五纪律”,单场赢球奖金高达500万元,创造了中超的纪录,同时恒大的“三五纪律”也是国内俱乐部最严苛的纪律规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练员的权威也得到了维护,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俱乐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奖励制度上,2012年,恒大在亚冠联赛中实行“6306”的奖金方案,即每胜一场奖金600万元,平一场奖金300万元,负一场不奖不罚,而每晋级一轮,球队还将获得额外600万元的奖励。在中超联赛中则实行较上个赛季严厉的“303”奖金方案,赢球和输球将分别奖励和扣罚300万元,平局则不奖不扣。
2.3 传播媒介
恒大十分注重各种传播媒介的。在恒大的中超首年,所有前往广州采访的媒体记者们差旅费全包。每一次签约球员,恒大都会通过集团品牌部把这种吸引眼球的信息推至全国媒体。每一次重要的胜利,主流媒体都会卖力地传颂。
2.3.1 大众媒介
全国各地报纸和电视台,甚至一些国外媒体,只要有体育版块,都能在上面看到恒大的消息,这是从真正意义上地强推关注度。2012年,中央电视台强势回归直播中超联赛,各级电视、平面、网络媒体纷纷对中超开始跟踪报道。
2.3.2 其他媒介
每逢重要的比赛,在赛前恒大俱乐部都会发布针对本场比赛的海报和倡议书,这已经成为了中超的一道风景线。恒大的胸前广告,其真正价值远比市面上其它企业能出得起的价格高,恒大也利用这块位置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在2013年亚冠第二回合决赛上,恒大球衣的胸前广告已经换上了“恒大冰泉”,在捧得亚冠奖杯的冠军效应下,恒大集团高调进军矿泉水领域,恒大队主教练里皮、国家女排兼恒大女排主教练郎平以及前皇马球员菲戈和耶罗受聘担任产品全球推广大使。
2.4 受众
球迷文化一直是职业足球俱乐部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恒大队的目标是打造成为一家成功的大俱乐部,因此,球队对球迷文化相当重视,培养球迷文化成为俱乐部建设的一个重点部分俱乐部和球迷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球迷们对球队的归属感得到进一步加强。
2.5 传播效果
据视收视和广播收听市场研究机构、央视索福瑞统计,2013年亚冠次回合天河决战的现场球迷数为55847名。有1.2亿中国电视观众观看了这场比赛,其中通过央视体育频道观看的就有6819万人,创下国内2013年体育赛事的收视率纪录。而这场比赛在中国各大频道的平均电视观众人数之和也超过3000万,这一数据是继2004亚洲杯决赛之后最高的一次。亚冠联赛次回合决赛转播的成功为未来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竖起了标杆作用。
3 恒大足球传播的启示
3.1 善于“借势”
借势的目的,是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他人的力量使自身顺势而起、应势而生。恒大高薪聘请世界足坛金牌教练里皮和他的团队指挥球队,加上从巴西豪门弗鲁米嫩塞队引进巴甲MVP孔卡,以及素有“巴西猎豹”美誉的穆里奇和国际级潜力巨星天才埃尔克森组成前场三叉戟攻击组合,通过借助资深教练和强力外援,使恒大足球的整体实力倍增,传播效果更好。
3.2 善于“造势”
从传播学的角度,即一是通过有效的策划和实施,以一定的事件建立起一个阶段性或周期性的议程设置,实现注意力的聚焦,并阶段性扩散,进而形成受众对其的主动传播或关注,其方式主要包括公关活动造势、广告宣传造势、营销活动造势等等;二是及时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吸引受众参与。2013年亚冠第二回合决赛上,在捧得亚冠奖杯的冠军效应下,“恒大冰泉”面世,恒大集团高调进军矿泉水领域,恒大队主教练里皮、国家女排兼恒大女排主教练郎平以及前皇马球员菲戈和耶罗受聘担任产品全球推广大使。
3.3 善于“用势”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会用势者可得天下”。从中甲冲入中超,恒大的传播者通过睿智科学的定位、有效的资源整合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加上高效率、执行力以及独特作风,才使恒大在中国足球现阶段一枝独大。
摘要:从2010年进入足球领域以来,恒大四年超过20亿元的投入,实现了中超“三连冠”和创下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历史的亚冠冠军以及世俱杯第四名的好成绩。在缺乏成功商业模式的中国职业联赛,恒大成功构建了一个体育品牌传播模式。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为理论基点,对恒大足球做传播学视角下的解析,并从传播的角度探讨中国体育所处困境的解困之道。
传播学视角 篇5
摘要:从传播学角度看,语文作文评语的授受是一次信息的传播过程,而我们的教师多是身在这种“传播——反馈”的传播效果圈中而不自知,或者多是经验性总结,缺乏理论性的认知与支撑。
关键词:作文评语传播心理满足性评语非满足性评语
作文评价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作文分数与等级划定和作文评语两部分。作文评语内容相对丰富、形象相对丰满,包含的信息量大,能够更细致深入地传播教师的观点和建议,传播功能大,受学生的关注度也高。它不但对作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形成①”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在普遍范围获得一致认可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类型。
1作文评语的传播学意义
教学评价学认为,教育评价一般具有鉴定、导向、管理的功能。作文评语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同样具有上述功能,但是,同时,它同任何一种教育评价一样都不必然具有某种性质的功能。
因为它同任何传播中的信息一样,在本质上是一组经过传播者编码而包含一定具体意义的符号,传播后产生符合或不符合传播者期望的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而存在。如果我们把作文写作、作文上交、作文评语传授看做一次完整的信息传播过程,那么在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中,作文文本即是信息,学生是该信息的传播者,教师是该信息的受传者,教师给出的作文评语就是该信息传播过程的反馈部分,作文评语成为一种反馈信息,同时,学生成为该反馈信息的受传者。
反馈,在传播学中指“传播者发送出去的给定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再回传至传播者,并对信息的在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②,它是信息传播尤其是现代信息传播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平时探讨的信息传播中反馈的作用多是从传播者立场出发,看反馈信息对于其确认传播效果,调节后续信息传播行为的重要意义。在此,因为师生普遍意义上的指导与被指导的特殊角色关系,我们从受传者即教师立场出发,通过其反馈信息即作文评语在“传播——反馈”的效果圈中调节传播者即学生的后续信息传播行为即作文文本写作的重要意义来看作文评语。
2影响作文评语传播效果的因素制约信息传播效果因素有三:传播者,传播技巧和传播对象。
传播者制约传播效果主要在于其“可信性”的大小。“可信性包含两个因素,第一是传播者的信誉”;“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师资队伍日益强大,中学教师可信性尚不存在特大问题。同时,霍夫兰的“休眠效果理论”认为,信源可信度与传播内容本身的联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受传者逐渐淡漠甚至忘却,“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③”所以,这里我们把教师的可信性做一个平衡的假设,而关注传播内容本身。
3作文评语的编码过程的影响因素
符号经由编码过程方可成为信息。其传播效果的理想与否关键取决于该编码过程。所有探讨作文评语如何写作的问题也就是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如何被编码的过程。
信息编码包括编码程序与编码结构。编码的程序与结构即编码过程中信息因素的排列组合。一则评语往往包括各种异质性评语,如诸多一线教师提出的“欣赏性评语”、“激励性评语”和“惩戒性评语”等。这些异质性评语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作文评语作为一种反馈信息所包含的该等级的信息因素。所以,对于评语类型的界定就成为了形成作文评语信息编码的关键问题。
4作文评语的类型划分
关于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范围内获得一致认可的划分标准和具体类型。目前作文评语类型的划分,多是中学一线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潜在地遵从教育评价学的划分标准,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作文评语做出类型界定,如前所列的“欣赏性评语”、“激励性评语”和“惩戒性评语”等。
本文无意亦不必破前人之说,只是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立场上对作文评语做一个另一种出发点下的类型界定。
4.1作文评语类型划分的心理学依据
发展心理学认为:“心理的个体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心理特点④”即其普遍具有的相对一致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将中学生看做一个青少年的集合体,该集合体在接收到作文评语并决定看与不看之前已经预先存在某种普遍的相对一致的心理诉求。该诉求的普遍一致性是我们在此划分作文评语类型的一个认识论基础。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我中心”再度凸显;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多依赖外界认可,故多寻求“他人积极的关注,形似如赞许、尊重⑤”。对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也典型地表现为期待教师的肯定、赏识和鼓励。阅读作文评语的过程成为该需求获得“满足”的过程,语文作文评语成为其获得心理“满足”的媒介,这个过程中就应然地存在了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概念。 4.2作文评语传播过程中“使用与满足”的模式图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以下基本模式图来表示
附注:接触和拒绝是中学生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的两种选择结果样式即选择接触语文作文评价和拒绝接触语文作为评语。
满足与非满足是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满足结果样式即满足和非满足其心理需求两种。
心理需求经验即在多次接触活动积累和形成的中对于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一般、一贯的心理需求。心理需求被满足经验即中学生接触语文作文评语的心理需求的被满足与非被满足的经验。
需求图式即中学生在接触语文作文评语之前的预先存在的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心理需求即在具体接触某则语文作文评语前的具体的心理需求。这种具体的心理需求可能是符合其业已形成的需求图式,也有可能不符合。
显然,中学生在接触作文评语的过程中产生了“满足需求”和“非满足需求”两种结果样式。而这两种结果样式同时又会作为“需求被满足经验”,和“需求经验”来共同作用形成“需求图式”,这个需求图式又和“某次具体需求”相互作用产生“接触评语”和“拒绝接触评语”两种选择结果样式。
4.3作文评语具体类型划分
由此可见满足性与非满足性结果样式是以中学生心理需求为划分角度的两个互生性概念。它们不仅是一次作文评语接触活动的结果样式,同时也是下一次作文评语接触活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其所依据的角度的合理性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把教师的作文评语划分为满足性作文评语和非满足性作文评语两大类。
一、满足性作文评语。满足性作文评语是指满足中学生作文评语接触活动前心理需求的作文评语。如前文所述,青少年意识里或者潜意识里把作文写作和学习当做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并期望“获得赞赏和满足”⑥。因此满足性评语典型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作文文本的肯定、赏识和鼓励一类话语。“具体心理需”求允许非典型性。
二、非满足性评语。顾名思义,非满足性评语是指没有满足中学生作文评语接触活动前心理需求的作文评语。如前文所述,满足性作文评语与非满足性作文评语是一对互生概念。非满足性评语典型表现为教师对作文文本的否定、批评和惩戒一类话语。
必须注意的是:满足性评语不等于我们通常所讲的“好”的评语;非满足性评语也不等于“不好”的评语。因如前文所述,该类型划分角度是中学生的心理需求而非评语本身的褒贬性质。
以上便是本文从青少年在接触语文作文评语前的心理需求出发,依据传播学理论对于语文作文评语类型的界定。界定只是作文评语如何写作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首要的问题。立而不破,本文只是提出一个探索性理论概念,更多商榷该还存在一线的教学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日)梶田睿一著,李守福译《教育评价》(第一版),1988年08月
[2]支敏著《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与运用》,8月
[3]张向葵、刘秀丽等著《发展心理学》,
传播学视角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暴力;应对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28-01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是一种网民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介形式,对他人实施谩骂、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的暴力行为。本文即以大学校园的网络暴力为关注对象,通过厘清其特征和表现形式,分析它给施予者和受害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机制,期冀给学校、老师和大学生在防范大学校园网络暴力方面带来一些启示。
二、大学校园网络暴力概念及其特点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
网络暴力和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并不相同,而是通过网络的虚拟空间用文字语言对人进行攻击。这些恶语相向的言论、图片、视频的发表者,往往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因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的言论。这些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都具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基本特点,已经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伤害行为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暴力的行为,严重影响着事件当事人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当事人的正常的日常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二)大学校园网络暴力的概念界定。
高校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沿,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流群体之一。大学校园网络暴力就是以大学校园的学生为实施网络暴力的主体或客体,在网络世界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介形式,对其他网民实施网络暴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受思想观念、市场开发、外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媒介中的暴力越来越多,侵蚀着大学生健全人格,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学业。
二、大学校园网络暴力的应对机制
(一)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修养,倡导绿色上网。
网民的年龄构成日趋年轻化,高校是网络发展的前沿,大学生是网民的构成主体。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构建的过程,正确的引导颇为关键。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网络暴力的现象很容易带到真实生活,真实生活的暴力情况也会延伸到网络领域。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网络暴力这一问题,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虚拟世界的“治理”,而是要重视线上线下的有机整合。
(二)积极援助网络暴力受害者,防止伤害扩大。
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预防的层面,当网络暴力发生以后,我们也应该有成熟的机制进行各种善后工作。大学校园内应该积极成立“网络暴力救援小组”,来处理在暴力发生后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把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在发现网络暴力事件以后,积极与网络暴力的施予者和受害者联系。了解清楚施与网络暴力的原因,最大程度帮助受害者减轻生理伤害和心理伤害。
(三)建立健全上网法规,杜绝网络施暴。
1.推出网络行为管理规范。
推出网络行为管理规范,规定网民可以行使的权利范围。这样可引导大学生群体和其他网民,理性上网,不盲目,不跟风,也能够帮忙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无良的媒体对某一件事情进行炒作,网络行为管理规范可以帮助众多网友,清扫不正当的信息,还网络一片蓝天。
2.实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要求所有使用网络及服务的人或群体必须要以真实姓名出现或登记。韩国是率先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这一规定要求韩国网民在主要网络上发布信息需要先进行身份验证。尽管这些年,大众对网络实名制的利弊看法不一。笔者认为网络实名制能够有效地防止网友在网络上随意对他人进行谩骂、揭露隐私或者人肉搜索。目前有一个很严重的网络现象,即发生一件网络事件,其他网民就会跟随他人脚步,发表不考虑后果的言论,盲目跟风,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三、结语
当我们沉浸于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网络暴力,尤其是大学生网络暴力给整个虚拟世界乃至现实社会所带来的种种隐患。随着大学校园的网络暴力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大学生网络暴力形式日趋多样。推行网络行为管理规范以及实现网络实名制等净化公共网络环境的相关措施迫在眉睫,然而我们在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于整个网络环境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暴力,归根而言是一种社会问题,它深层次反映了社会民众特别是年轻大学生群体正确表达诉求的渠道缺失。笔者认为,要从根源上杜绝大学生网络暴力,我们一面需要提升大学生的行为修养,使得其能通过正确的形式表达自身情绪观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整个社会是否应该思考,如何建立起更多的正确的言论渠道,不要让所有负面情绪积压于网络,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钟瑛.网络传播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奥波尔.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婷.从人肉搜索看网络暴力[J].东南传播,2009(3).
[4]操学诚,牛凯,赵曙光,王玫玫.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与预防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9).
[5]吴兴人.“网络暴力”杀人不用刀[J].人民論坛,2011(6).
[6]周利群.浅析“网络暴力”[J].法制与社会,2008(30).
[7]郭丽华.网络暴力现象探析[J].新闻传播,2009(10).
[8]肖燕熊,陈志光.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J].当代传播,2007(4).
[9]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N].成都大学学报,2007(5):77-79.
[10]傅淞巍.如何消除网络谣言的“蝴蝶效应”[N].辽宁日报,2010-12-2(16).
[11]李舒慧.网络暴力语言现象探析[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2]胡愈.网络语言伦理初探[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谢东辉.网络暴力事件与网络围观[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李媛.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达[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CNNIC.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2014.7
从传播学视角分析微博暴力 篇7
1微博暴力概念的界定
微博暴力是基于网络暴力的概念发展而来。网络暴力众说纷纭,但核心特征大致为以下几点:1)微博事件的真实性不能保证;2)参与者的言论和行为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3)受害者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利受损。由此,本文根据网络暴力的几个特征, 给微博暴力下定义为:网民在微博上针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进行非理性的,攻击性的言论和线上线下行为,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
2微博暴力产生的原因
2.1社会情绪现实发泄渠道少和微博自身的特点
互联网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此外,“怨恨成为中国目前的主导性社会情绪”,但现实环境无法提供人们发泄怨恨的场所,微博平台的高度自由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促使人们在网上进行发泄和施暴,且无需承担责任。
2.2把关人的缺失
最早把“把关人”这个概念运用到新闻领域的是怀特,他认为编辑是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编辑把关着内容的选择权。而微博的低门槛设置使更多的人可以随意进出微博平台,言论不受限制。微博无把关人对事前发表内容的属实情况进行审查,也无法对微博暴力的参与者进行精准把关,微博暴力期间,暴力言论一边倒时也无补救措施。
2.3大众媒介营造“媒介真实”
大众媒介长期以来通过有选择的信息流传递,给人们营造了媒介真实,即加工之后的有效事实、表演化事实、隐蔽的不真实的事实、真实的不真实……使受众形成对某个群体和事件的相关图示。当相似事件再次发生, 人们会提取过去的固有图示并采取相关行为。例如,大众媒介通过对中国城管,医生等职业过多的负面报道, 造成人们对这些职业和职业者有错误的认知。一旦微博曝出相似事件,他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失去理性。
3微博暴力的特点
3.1自由性和匿名性
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高度自由的平台,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平台,一方面它相关的限制机制尚不完善;另一方面,它需要保障尽可能的平等性,即全民平等地使用媒介自由发表言论。其次,网络本身的匿名性决定了微博暴力的这一特点,微博缺乏台前实名认证,即发表言论的匿名性使得网民责任意识差,对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不负责任。
3.2群体性和感染性
据统计数据发现,社交网络的大量关注的人和粉丝, 组成的广泛的网络和真实朋友的简单网络,用户更倾向于现实的朋友进行交流,因而后者才是有影响的社交网络。参与者本身对线下群体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所属群体的价值观趋向一致。因此,群体内一部分人一旦对微博某一事件产生反感,线下线上交流互动后情绪互相感染,态度趋向一致,造成的行为会更加偏激。
3.3事件持续时间短,伤害性大
微博暴力事件发生的过程如下:事件发生初期各自选派系站队,两派发生激烈争执,一方以完胜的姿态成为事件的主力军。言论压力促使大多数趋于沉默或转移阵营,使一方的队伍更加扩大,造成言论一边倒,而该言论往往是非理性的,偏激的。微博暴力的形成过程到事件的结束非常迅速。一方面,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 信息碎片化使网民很难集中注意力于一件事情;另一方面,他们不关注事件的结果,更多在乎过程中的自身情绪的宣泄和满足自己的娱乐心理。但微博暴力参与者的线上线下行为却给事件主体造成合法权益的损害,包括生命权,隐私权和名誉权。
4微博暴力的解决方法
4.1微博暴力的参与者需要提升媒介素养
微博暴力的参与者即包括事件的推动者,又包括匿名的围观者。这些人利用事件宣泄自身的情绪或满足自身的娱乐心理。而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网民承担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和传播能力,这样才能够清晰的辨别事情的是非曲直,保持自己作为一个传播者的理性和独立性。
4.2信息的传递需要合理范围内控制
微博信息的传递是迅速,全面和及时的。微博信息一经传递,在线网民都会看到并且有可能参与其中,继续扩大传播范围。对于微博暴力这些负面信息的传递, 其影响范围会更大。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改变信息的流向,弱化信息传播的效果。根据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即信息首先流向意见领袖,再流向大众,而意见领袖在这过程中会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微博平台需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培养意见领袖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微博暴力的信息前扭转事件走向。
4.3微博媒介自身需要提升技术支持
微博本身需要加快网络实名制的实施,这样可以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此外,微博需要重视把关人的建立。 没有任何的网络世界是绝对自由的,我们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而微博作为媒介平台,必须要重视平台和谐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成伯清.从嫉妒到怨恨——论中国社会情绪氛围的一个侧面[J].探索与争鸣,2009(10):49-52.
[2]戴岳华.网络暴力的成因[J].青年记者,2008(8):21-22.
[3]百度网.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baike.so.com/doc/7858359-8132454.html.
传播学视角下的典籍英译 篇8
关键词:传播,典籍,英译
一、传播学与翻译
在传播学领域,所谓传播即一个系统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这些符号能够通过连接它们的信号得到传播,以达到一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翻译是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转换,达到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因此,传播学与翻译有着共同的特征,即信息的处理和交流。传播学关注的是如何让信息从信源到达受众,以达到传播者的目的;翻译所关注的是如何将原作者要表达的信息传达给译文读者,以达到译者的目的,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典籍英译显然具备传播的特性,只是其传播过程更为复杂些,但并不影响传播学理论对它的指导意义。将传播学与典籍英译研究相结合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翻译的传播学特征引起学者们在传播学视域下关注和研究翻译问题。然而,在当前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优秀典籍传播的相对滞后与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相符,如何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是当前典籍英译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中国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的意义
“中国典籍”包含两个义项,一是中国古代重要文献、书籍;二是法典、制度(汪榕培,2009:1)。中国典籍浩瀚渊博, 博大精深,汇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典籍英译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极好途径,同时对提升我国的文化魅力乃至文化软实力大有裨益。当今,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全球化,而全球化不等于西化,不等于美国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海纳百川、好学上进的民族,在漫长的“西学东渐”过程中,我们翻译并学习了大量的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文化。我们已成功地“拿来”西方的文化,现在的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化 “送”出去,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交流中,让世界人民更多的了解中华文化,以保持中华民族固有文化身份。
三、传播学视角下典籍的对外传播
在国际市场上,如果我们翻译的东西进入不到他们文化的核心部分,那我们的典籍翻译也就是在闭门造车了。优秀的典籍译本还需要恰当的媒介推广,才能为世界人民了解。 为此,中国要认真思考,结合世界对中国的需求和中国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需求,大力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发挥人力优势,借助媒体,把我们 “和合”的价值核心体系传播到世界各地,使之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理念。
1.拓展对外传播渠道,传播中国典籍文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能掌握国际话语权,关键在于是否能结合传播内容巧妙利用最新的传播平台、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当下,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典籍文化的海外传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设法在国外建立新媒介传播平台,有目的地传播“中国故事”, 从细微处入手,用细节来打动世界,做到“润物细无声”, 从而达到典籍推介的目的。也可以花重金在国外电台、电视台通过某些栏目推广中国典籍文化。借助孔子学院,以其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孔子学院已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据统计到2013年末世界上已有400多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其教学方式灵活,受众面广包括学生、政府工作人员、高校教师及家庭主妇等等,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国家可以先选择一些经典、简单的典籍作为孔子学院的辅助教材, 并充分利用孔子学院的网站、图书馆等循序渐进慢慢推广。
2.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推介典籍文化。不同的国家,文化传播途径和方式不同。中国典籍文化走不出去,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不了解国际市场的出版趋势,因此要清楚国外出版发行体制的惯行方式,就要融入对方譬如聘请经纪人、代理机构等的操作流程中,如果我们局限于自己的推广方式,不融入到他们的传播体制中,同样不会有切实的传播效果。组建调研团队调查分析海外市场和海外读者,调查和研究典籍翻译和海外传播的历史。根据不同的读者需求开发选题及读本,并且根据不同体制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图书版式、装帧等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对外传播效果。要实施“借帆出海”的战略。借助外国人传播中国文化,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注重利用外国人来宣传本国文化。如美国VOA、英国BBC等国为了向中国推介其文化都聘用了许多中国人。日本媒体则大量聘请英美人向欧美推介其自身文化。这种方式宣传效果好,容易被外国人接受。中国文化若想走向世界必须聘请国外优秀人士加入对外宣传大潮,让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也可利用中国出版社与国外知名出版社联合出版方式来达到对外传播目的,充分利用国外的图书分销网络来推广典籍译作。步步为营,慢慢推进。 在受众对象上,先以海外华人华侨为首要受众,兼及亚洲和亚裔受众,再推广至全球。在纸质的传播媒介上,先立足国外普通报刊杂志书评栏,继而慢慢将精华文章推介到有影响力的专业报刊杂志书评栏。以此,一步步造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局面。同时,充分估计政治、历史、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困难,兼顾对方的文化传统,做到平等融入,既不居高临下,也不妄自菲薄。
四、结语
传播学视角下的典籍翻译跳出了仅研究原语和译语的转化的局限,将翻译性质定性为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传播,以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中国典籍翻译,为典籍英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丰富了典籍英译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传播学视角 篇9
关键词:《欢乐颂》,议程设置,意见领袖,使用与满足
2016年4月18日, 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首播, 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延时同步更新。这部反映当下年轻人在上海打拼成长的电视剧, 刚一开播便成了风暴的中心。有关讨论从微信公众号蔓延到网络和报纸, 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也是今年开播电视剧中, 首部网络点击过100亿的作品。[1]该剧引发的激烈讨论远远超出制片人侯洪亮团队的想象。
本文旨在从传播学的角度探析《欢乐颂》的热播原因, 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
一、具有专业素养的制作团队
传播者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 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与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因此, 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 也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 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传播效果。[2]《欢乐颂》的导演是孔笙、简川訸, 制片是侯洪亮, 由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王凯、靳东、祖峰等知名演员领衔出演。
凭借《闯关东》打开局面、《北平无战事》奠定地位、《琅琊榜》创下辉煌的侯鸿亮团队稳扎稳打, 成为业界金字招牌, 成功地将“山影出品, 必属精品”的理念植入观众内心。《欢乐颂》中人物众多, 线索较为繁杂, 然而主创对该剧脉络驾驭十分熟练, 剧情节奏简洁明快。同时, 向来以“处女座”著称的这支团队在制作上一贯是“高标准严要求”, 很少被网友挑到漏洞。侯鸿亮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戏的“质感”就是“要做什么像什么”。 剧组会为了安迪和奇点在Facebook上聊天专门去注册账号, 会找遍上海各种档次的餐厅, 以便剧中吃饭的地方和人物身份相匹配且不重样。导演简川訸称, 认真对待, 对每一处细节负责, 是他们最基本的工作方式。
二、《欢乐颂》的议程设置功能
1972年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 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 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 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3]
《欢乐颂》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 讲述了同住在欢乐颂小区22楼的5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迥异的女孩, 从陌生到熟悉到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故事。伴随着《欢乐颂》的热播, 又一部制作精良的都市剧, 裹挟着敏感的社会话题, 触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 成为2016年电视剧的现象级作品。该剧给受众提供了诸多议题, 如阶层分化、贫富差距、亲情、友情、爱情等。另外, 富二代、海归、凤凰女、经济适用男、打工、创业、跳槽, 过劳死、重男轻女、网络暴力, 这些社会新闻里常见的“标签”式人物和事件, 统统出现在里面。当《欢乐颂》以艺术化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时, 自然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 同时为媒体设置了一个很好的议题。一时间, 《欢乐颂》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其剧情介绍、相关评论等充斥了各大网站, 微博话题、微信朋友圈、百度贴吧等也被《欢乐颂》刷屏。
三、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高收视率的形成, 离不开媒体的传播。新媒体时代, 媒体的传播渠道激增。《欢乐颂》的热播是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电视平台, 《欢乐颂》在浙江卫视和东方卫视黄金档首播。在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的50城收视率分别为1.167和0.941, 是今年电视收视最好的现代都市剧。[1]
在持续领跑收视的同时, 网络点击率也不断上升, 该剧是今年开播电视剧中首部网络点击过100亿的作品。《欢乐颂》的百度指数最高值同样排名2016年播出的电视剧第1位。[1]同时剧情衍生的话题量不断增加, 主配角也在逐日刷新各大网站的热搜榜。截至5月21日, 微博话题# 欢乐颂# 的阅读49.6亿, 话题下的讨论达297.7万。另外, 微信朋友圈关于该剧的相关信息也得到疯狂转发。
同时, 由网易云阅读发布的《欢乐颂》原著小说受到热捧, 一日之内单本点击量飙升500万, 小说的火爆也反过来带动了电视剧的热播。[4]
四、“意见领袖”的推动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的假设, 即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 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所以, 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模式进行的。[5]所谓意见领袖, 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 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6]
《欢乐颂》播出前的发布会, 众主创对该剧的推广已经使很多人有了满满的期待, 同时, 主创们在该剧开播前即开播的过程中一直发表相关微博, 并得到一些明星和大V的转发。另外, 微信公众号的推荐和一些门户网站, 如知乎对该剧的赞扬等, 都使该剧收获了大批粉丝。
《欢乐颂》的很多传播链条, 都是采用营销大号首发—带动UGC用户—公号跟进热点的顺序, 铺开病毒式传播网络的。例如, 播出时, 《欢乐颂》剧组的道具开始在网络走红, 赵启平的名片、黑安迪的帖子等都真切存在, 剧组满满的真诚收获粉丝一片, 其中几次微博大号的相关微博带动了整个话题的热度。
另外, 在《欢乐颂》的网络传播中, 除了意见领袖, 网络水军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可以看到, 《欢乐颂》及众主创多次登上各大热搜榜, 刷爆微信朋友圈, 又一次推动了《欢乐颂》的传播。
五、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研究, 是指把受众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 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7]
《欢乐颂》的一大特点便是真实, 满足了受众的求实心理。该剧塑造的人物都有其特点, 角色立体, 从这些人身上, 观众能隐约看到自己的影子, 该剧由此让观众和主角比照代入产生话题共鸣。例如, 在网上疯传的一段话:人生的无奈在于,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安迪, 却发现自己不过是邱莹莹或者关雎尔, 可能还会变成樊胜美, 至于曲筱绡, 一定是对她嘴里讨厌心底却暗暗羡慕, 幻想着有一天能摊上她这样的命。
如今, 单身女性越来越多, 她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这个世界有很多的迷惑。而《欢乐颂》恰好抛出了这些问题, 剧中人物的遭遇, 如遇到渣男、父母重男轻女、职场不顺等, 都是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无疑引发了强烈的共鸣。而人物遇事时的心理状态也很贴近现在的都市生活, 观众从中可以学到不少人生哲理。所以, 《欢乐颂》让受众更全面地认识了自己, 也看到了世界上的其他人。
中国有句老话, “民以食为天”, 可谓道出了国人爱吃的性子, 而《欢乐颂》剧组可称得上最舍得在吃上花钱的剧组了, 几乎每集演员们都在享受各种美食, 给观众以视觉冲击, 满足了观众对美食的追求。
另外, 如今年轻受众对“颜值”有着很高的要求, 而该剧主创如刘涛、蒋欣、王凯、靳东等人都是俊男美女, 同时该剧画风精美, 配音更是演员自己的声音, 更显真实与协调, 最终满足了受众对“美”的追求。
六、结语
一部电视剧是否受欢迎, 取决于其信息能否顺利地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欢乐颂》之所以成功, 就在于其内容丰富、制作精良, 设置了一系列能引起受众共鸣的议题, 传播的内容真实地折射出社会现实, 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 同时带来了对受众来说极为有用的知识。
在新媒体时代, 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需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 让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交互传播, 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 吸引观众的长期关注。
参考文献
[1]《欢乐颂》哪些数据值得关注?对行业发展有什么启示?[DB/OL].中商情报网, 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60516/837440846_2.shtml, 2016-05-16.
[2]传播者[D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5YVW5L4c2GVkg78w2odz_dpp PCt_NJut YO_p W1Katm KEl6BDOln PK3Rs KEAK8l4d_q3w Sq3m Vb PPNNLihbzq.
[3]议程设置[D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 TBCa Gfe E-3ELdlh JRN6Tj9dlt Mya WRee Sl7YCM3nfxxpz5Tz Fw LNG68g BArd P5s H1lx Te Jq Np5jzv05a KUzfa.[4][DB/OL]http://www.ah.xinhuanet.com/2016-04/25/c_1118722367.htm, 2016-04-25.
[5]两级传播[D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Esi-l Qkf9egd7Uxu LBG5j_H_b Nj1rr Gpbu N4p NYoz41Nh MXd U3Cc Ml CIJMKa Sp QETa4Lx61L1KIPUi3z8x VK.
[6]意见领袖[D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68550.htm.
传播学视角 篇10
一些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在网络传播时代同样适用, 而且得到了新的丰富与发展, 以下试从这些理论的视角研究高校网络舆论及其引导问题。
1 校园网络舆论中的传播学规律
网络舆论能够成为大学校园中的响亮声音, 对大多数学生产生影响, 在其影响机制上, 有以下几个传播规律值得关注。
1.1 校园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效果
在高校校园网络上, 校园BBS的十大热门话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关注校内外热点事件并了解针对事件的各种评论性信息的主要渠道。只要某个事件或者问题成为校园BBS十大热门话题, 就会在大学生中迅速传播, 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成为大学生在宿舍里、餐桌上、课间休息时讨论的中心话题, 从而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主要议题。从校园BBS十大热门话题的形成过程来看, 一篇文章的回帖数量只要在有限时间内取得相对优势, 就能够登上十大热门话题版面。因此, 虽然一些话题只有少数学生参与, 但是只要在短时间内话题集中, 就比较容易登上BBS十大热门话题版面, 吸引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少数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在BBS上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 就可以通过营造校园BBS十大话题来吸引多数人的“眼球”, 左右校园的中心议题。这种效果就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常提到的“议程设置”效果,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校园BBS十大热门话题对校园中心议题的设置作用是校园舆论“议程设置”效果的主要表现。
1.2 校园BBS所引发的“沉默的螺旋”
在由一些突发事件所引发的校园网络舆论中, 少数学生是消息发布和参与讨论者, 这些学生往往是与事件相关的当事人或者是校园BBS上公共信息版面的活跃成员。在事件发生后, 他们很快在网上发布事件经过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这些最先出现的消息和舆论成为他人了解事实、进行讨论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 那些持相同意见的人就会很快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随着帖子的不断增加, 这些意见就会在网上广泛传播, 逐渐形成网络空间的强势声音;而其他网络用户由于从众心理则容易把这些意见当作“多数”或者“优势”意见进行认知, 即使自己有不同意见也不会轻易发表, 只是作为旁观者而存在。因此, 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更得势:看到这些趋势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观点的个人越多, 那么一派就显得更占优势, 另一派则更是每况愈下。这样, 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由此形成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这个螺旋过程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使得网上舆论被少数积极用户所主导。
1.3 校园网络典论造成的“刻板印象”效果
在校园BBS上经常出现关于学校某个部门的不满言论或者负面消息, 就会逐渐形成大学生对于这些部门的刻板印象, 造成潜在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在一些偶然事件的激发下, 就会引发网上激烈的批评浪潮, 甚至引发群体事件。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现象形成的过分简单化、滞后干现实变化的以及概括性的看法。刻板印象会使得大众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极端的看法。校园网络舆论对于“刻板印象”效果的形成能够产生强化作用, 不利于现实中矛盾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1.4 校园热点话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二级传播”效果
围绕校内外热点事件的评论类信息通过BBS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近似于一个二级传播的过程, 但又具有特殊性。其中第一级传播是在校园BBS上的活跃者群体中进行, 属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过程。这一级传播发生在校园BBS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 少数学生作为校园网上的活跃者群体,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展开讨论和交流, 校园BBS上的“强势意见”得以形成;第二级传播是从校园BBS到广大学生的过程, 属于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过程。当第一级传播发生后, 校园BBS上所形成的“强势意见”就会通过BBS以大众传播的方式传递给那些只是浏览信息的“沉默者”用户, 从而对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是由于BBS包含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 因而使得评论类信息传播具有了特殊的二级传播的特点, 为少数活跃者群体通过制造校园舆论影响多数学生提供了条件。
2 如何引导高校网络舆论
以下将从“议程设置”、“两面理”及“把关人”等理论的角度谈一下如何引导高校网络舆论。
2.1 做好“议程设置”, 把握热点话题的主动权
议程设置是媒介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中的议程设置, 主要目的是形成多个网络舆论的兴奋点, 在设置过程中慢慢引导网络舆论改变原有状态, 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由于网络舆论自由度较大, 如果议程设置不当, 造成在一定的网络空间展开的议程设置招致反感, 网络使用者会转移空间展开网络舆论行为, 使得议程设置的效果适得其反。因此, 针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 在使用议程设置方式时, 一定要有时机和度的准确把握, 用适当的方式展开,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高校要做好议程设置, 对于热点问题的舆论导向要有所掌控。其一, 学校可以主动出击积极营造校园网上的热点信息, 引导校园热点话题的构建, 从而为大学生的网络言论设置一定的“议程”。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校园网上热点话题的调控,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信息环境。其二, 在工作方式上要注重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络热点话题的建构。校园网上的热点话题往往能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 仅仅依靠教育工作者很难达到对校园网络话题内容的有效影响, 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中先进分子的教育力量。
2.2 讲好“两面理”,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心理学家霍夫曼所作试验表明, 只说“一面理” (希望用以影响受传者接受的论点) 只能对那些本来就倾向于同意此一面理信息的人或者教育水平低的人有效, “两面理” (包括正、反两方面的道理) 都说则对本来倾向于反对此信息的论证或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奏效。心理学家威廉·麦奎尔建立了“防疫论”。在思想实验中, 滋补法 (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 的效果没有接种法 (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势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 的效果好。
理论都证明了, 只对受传者进行一面理的宣传效果是弱的, 而长期接受一面理的受传者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也是弱的。尤其是在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中, 一面理的宣传策略难以奏效, 其宣传效果远远比不上“两面理”。但我们看到, 在高校传统舆论模式中, 对舆论主要是进行正面引导, 往往回避一些有争议、有矛盾的问题。在一些易引发矛盾的热点问题上, 只讲“一面理”, 使得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网络时代, “一面理”越发行不通了, 更多的时候是“两面理”, 甚至多面理。所以在进行舆论引导时, 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 让大学生对“两面理”都有认识, 从而自己寻找到正确观点。不应回避一些负面消息, 如实披露, 不仅会赢得大学生对校方的信任, 更会如“防疫论”所述观点一样, 对学生进行思想免疫, 增强思想与道德的防御能力。
2.3 当好“把关人”, 确保网络舆论健康纯洁
心理学家列文首创“把关人”这一名词, 其后的研究者将这个论点发展成为新闻工具的把关人论。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的权利主要可分为两部分:传播信息和修改甚至删除信息。而在网络传播中, “把关人”的前一种权利几乎已经完全被大众所分享。后一种权利主要掌握在最主要的职业“把关人”-网络编辑、版主等人手中。因此较传统“把关人”而言, 双重把关人即职业把关人和网民把关人同时存在。
在高校网络中, “职业的把关人”包括学校主管部门、网站负责人、网站记者、编辑、网络各版块的管理员, 相对于“网民把关人”, 他们作用更大、责任更重。“职业把关人”应以真实、深度等为自己的追求, 另一方面还必须起到引导网络舆论的作用。首先, 要根据当前社会热点, 精心设计“新闻头条”和论坛的讨论主题, 引导网民对此话题发表意见、看法, 形成一定舆论氛围;其次, 邀请专家参与在线讨论, 以权威性争取更多大学生网民的支持;再次, 要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 从而引导网上舆论。可将“意见领袖”的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加以强调, 以强化主流言论, 孤立非主流言论。最后, “职业把关人”还要采取信息过滤技术, 以维护网络纯洁及秩序。
保障高校网络舆论导向的正确同样需要“网民把关人”的“把关”。每一个普通的高校网民都要具有主人翁意识, 认真行使“把关”权力。首先, 要对自身进行自律约束, 不做损害网络安全与纯洁的不良行为;其次, 要积极举报不良信息和不良网民, 成为“职业把关人”的好助手;再次, 要敢于与网络上的不良分子和不健康行为作斗争, 通过言论对其进行舆论上的谴责。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力丹.舆论学——典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3]谢新周.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郭志新.论和谐校园建设中校园网络舆论及引导团, 理论界, 2006 (3) .
传播学视角 篇11
一、提高教师的可信度
传播学中“可信性效果”理论认为,信源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反之则越小。传播者的可信性和受传者自身的需要决定了受众是否接受传播信息。而传播者的信誉和专业权威性是传播可信性的两个基础要素。
党校教育者提升自身的可信度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理论修养,建立对经典理论的“三个自信”;其次,要提升思想品格,克服自身心理、生理素质的不足和缺陷,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增强其可信度;最后,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掌握党性教育基础知识之外,广泛涉猎各门类相关学科知识。此外,还应提升并加强自己的媒介素养。因为党性教育工作者在传媒条件下不仅是受众,更是传播者。学习媒介相关知识,从传媒中获取有用信息,更有利于提高业务能力,也是提高教师可信度的重要方面。
二、尊重学员的主体性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会基于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传播信息。受众在接收同一条信息时会有不同反应,这主要源于其在经济地位、个人经历、心理结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同一群体内的受众对信息的倾向和态度大体一致,这主要与人们的个性、兴趣、经历、爱好、政治信仰、智力水平等因素有关。当然也不能忽视从众心理的影响。受众易于对传播信息进行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党校学员除了一般特性外,还有独特性。一是教育对象不同。党校教育对象是党政各级领导干部,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较为纯洁的党性,较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岗位的差异性。领导干部作为教育对象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这造成了专业知识结构与需求的差异。三是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教育对象涵盖的年龄段较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这是党校教育对象的一大特点。
因此,党性教育效果的关键在于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根据学员的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研究与探索学员的需要、心理、行为等特点,探求党校教育科学化规律,克服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党性教育效果。
三、增强内容的可接受性
传播学认为,受众所注意、理解和记忆的信息一般都具有热点和焦点的特征。所以,党性教育过程中,在坚持经典理论教育为核心和灵魂的基础上,教育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要切合社会问题、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受众需要。
另外,我们也要做到人性与党性的统一。学员首先是一名普通人,然后才是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共产党员,因此,党性教育不能割裂人性。成功的党性教育必然是党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既充分尊重每一名学员的正当利益要求,又契合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要求,实现党性和人性的相结合。因此,党校的教育内容要反映不同类型和层次个体的现实需要。除了体现党性教育的内容外,还要将与学员个人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纳入并融于党性教育中。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党性教育内容的亲和力与可接受性。
四、提升方法的艺术性
传播学里提高传播效果的技巧有一面传播和两面传播、明示法和暗示法、诉诸情感和诉诸理性、新奇法和通俗法。
在党性教育中应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运用一面传播和两面传播这两种策略,以增强学员分辨是非的能力。因为一面传播容易使受众遭遇反宣传时,无法产生免疫力和抵抗力;而两面传播使受众在以后遭遇反宣传时,能够对原有的对立观点产生免疫力和抵抗力。
根据教育内容的难度和学员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选择明示法和暗示法。在比较复杂的信息介绍,或者学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明示法。反之,若信息比较简单,或学员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相对较高,则宜用暗示法。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和教育具体内容,结合诉诸情感和诉诸理性两种方法,灵活使用。以诉诸情感激发情感并感染传播受众,以诉诸理性引导受众深刻思考,从而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学效果。
对于新奇法和通俗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运用新奇法增强受众的求知欲、探索欲,运用通俗法简化知识信息,降低认知难度。
五、运用载体的多样性
浅论教育传播学视角下的师生观 篇12
关键词:教育,传播,师生观
本文将从教育传播学视角来探讨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师生观及其传播表现, 以期窥见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一些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一、古今师生观
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描述了这样一种师生观,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这种师生观肯定了师者的主导作用, 也鼓励了学习者的求知的积极性, 还体现了一种师生平等观念。[1]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 学校教育始终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的师生观仍然可以借鉴韩愈关于师生观的思想,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着特殊的位置, 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学生始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而这个主体又具有个体差异性, 同时也赋予积极性和创造力。学生在校学习有由不知到知, 由知少到知多, 由浅入深的过程, 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实际, 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也离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基本上得到了师生们的共识。
二、教育传播中教师和学生
从教育传播学角度来看, 教师与学生, 一个是传播者, 一个是受传者, 也可能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双方都处于编码和解码的两端, 他们是实现教育有效传播的关键, 所以传播者和受传者即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在传播学中, 按层次分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这些在教育活动中都有体现, 如下表:
(一)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师生观
在传播学中, 人内传播也称自我传播, “它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3]人是社会化的人, 人内传播并不是孤立的, 它的表现是接受外部环境, 并做出对外部环境的反映, 它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传播活动的基础。在教育活动中, 人内传播的环节涉及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是主动, 还是消极?以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对课堂氛围的影响。人内传播是人际传播的基础, 相较于人内传播的个人内部的信息活动, “人际传播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即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3]如上表所述, 在教育活动中的人际传播表现的教育方式是协作学习, 是人际间的交互活动。教师及其教学活动不管是在人内传播还是在人际传播方面都处于触发机制的环节中, 这与师生关系也是息息相关的。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去接收知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模式。在接受知识的时候, 学生的人内传播就运行起来, 这些知识与他以前接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需不需要修改知识模式或对其进行补充?或者说这些是新的知识需要建构一个新的知识模式。而在人际传播在教育活动中体现。例如, 在协作学习中, 学生间既有团结合作, 也有相互之间了解的机会, 从而使得课堂气氛更为和谐。这是一个很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
(二) 组织传播中师生观
由于在课堂上信息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回应, 这个信息往返的过程基本上就形成了师生互动, 在教育传播学中, 尤其强调教育信息流动具有双向性和动态性, [1]所以在教育活动中传播和接受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动交往的关系。教师在这个过程居于主导作用, 因为教学的过程也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 所谓“欲人明者必自明, 博学详说之功, 其可不自勉乎!”这也就是说, 传播者——教师传播知识信息的前提是他需要具有一定的和相应学科专业的信息量和知识储备, 我们不可能让一个精于农耕的农民来传播唐诗宋词, 也不可能期望一个腹中空空的人能讲授精彩的课程, 他不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也要对学生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这样才能将知识有效地传播到受传者那里。[3]
在教育传播过程中, 可能存在“噪音”——使得教师讲授知识不能有效传播给学生的障碍因素, 笔者认为, 这些障碍因素可能来自外界比如窗外的高分贝噪音、无意间闯入课堂的陌生人等, 也有可能来自教师本身和学生。例如, 教师授课水平较低、讲课不认真或者不能调动课堂氛围, 学生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而排斥听课、听不懂等。这些障碍因素有些可以规避。例如, 来在现实环境的噪音, 有些是沟通和理解的障碍, 这些问题来自教师和学生的本身。这些都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能否很好地维持下的很大的干扰。
三、结语
教育传播学视角下师生观虽然和研究者总结历史经验和借鉴西方教育提出的“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师生观基本相同, 但是从不同视角下看待一个问题, 总会有不同以往的体验, 在教育传播学视角下理解师生观, 可以体会到传播无处不在, 师生处于一个变化的系统中运作。
参考文献
[1]王丽英.“百代文宗”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J].兰台世界, 2013 (6) :115-116.
[2]方八荣.试析我国教育传播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东南传播, 2011 (7) :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