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特征

2024-10-07

传播学特征(共12篇)

传播学特征 篇1

在互联网横行的今天, 人们有了多种多样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有即时通讯类 (IM) 的MSN、QQ;有社区类型 (SNS) 的FACEBOOK、人人网、开心网;也有web2.0时代的代表———博客;在web3.0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 微博以其急先锋的角色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也潜移默化地在我们周围茁壮成长起来。微博有哪些“过人之处”?本文试图从微博的特点入手, 结合相关的传播学与经济学理论, 分析微博的核心竞争力。

一、微博的传播速度优势与成本效益原则

无论是微博的创始者Twitter, 还是在中国做得风生水起的新浪微博, 其显著地区别于社区网站和普通博客的区别就是即时性。一般说来, 微博的发文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 在微博的使用过程中你可以发现, 很多时候博主仅仅只写一句话, 而非长篇大论, 这恰恰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适应, 与简洁交流的方式相适应。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也很好利用了微博, 在繁忙的工作过程中, 即时, 简短的信息发布, 为自己争得了与民众交流的机会。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 也有众多的代表通过微博与网民沟通。

微博这种传播速度的优势得到市场的认可和网民的欢迎, 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原则和交易成本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参与市场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只有当某个活动的所得到的收益大于成本时, 人们才会参与其中。在繁忙的工作中人们很难有较长的时间专心博客, 却可以用片段的时间, 可能是一分钟或者几十秒来写一篇微博, 用极少的成本, 获得了“微博”的收益。

同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分工的细化必然会带来高昂的交易成本, 分工越细致, 各部门协调就会越多, 交易成本显而易见的会增加。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 人们的生活圈子也必然被压缩变窄, 微博的出现, 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拓宽了交流范围, 使得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加频繁、更加随意, 微博把住在“阁楼”里的人们通过网络聚集到“大院”。

二、微博的传播路径优势与终端的可替代性

微博之所以能够风靡, 在即时沟通的背后有其传播路径和终端的优势。以前无论是上SNS还是博客都要通过WEB网络和电脑, 即使通过其他方式, 实现的功能也很有限。微博是不同的, 不一定需要电脑, 也不一定需要高速的互联网络, 微博的终端有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MP4, 甚至任何可以接入网络的电子设备都可以使用微博, 另一方面, 手机网络 (WAP) 就可以完全承载微博的传输需要。可以说, 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与微博的结合是天衣无缝的。我们可以使用手机WAP网登陆微博, 关注朋友, 甚至可以用发短信的形式写微博, 微博就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实现了人们即时交流的需要, 这种便利性是无可比拟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09年12月30日, 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3.84亿, 其中手机网民2.33亿人, 占到总人数的60.8%, 而随着我国3G业务的开展, 手机网民的数量还将迅速增长。微博与手机的融合, 充分发挥了传播便捷的优势, 这是目前博客、SNS网站都不能够达到的高度。

三、微博内容的比较优势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

受制于渠道和终端的限制, 微博在多媒体, 视频、音频等方面是其劣势, 但这也恰恰成就了微博在文字、图片上的比较优势, 在字数的限制下, 微博在更多时候是标题新闻的概念, 少了杂乱、冗余的信息, 使得人们更容易得到丰富的资讯。

四、微博的传播效果优势与边际成本 (marginal cost)

在传播效果方面, 微博的关注、转发、评论功能是既简便又实用的。凡是你关注的人, 只要他们在微博上写了新的内容, 都会反映在你的微博页面上, 你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好友的状态, 这种相当于广播的即时传播方式也受到很多用户的追捧。同时微博具有便捷的转发和评论功能, 使得信息流通和反馈更加地快捷和及时。如果用编辑成本的概念来解释, 在你整个的使用微博的过程中你的边际成本并没有随着你的操作而显著增加, 反而成本是很低的, 而你的边际效益却在彼此的沟通中显著的增加, 同时有更多的人了解消息, 转发消息, 反馈评论, 这同样也促进了微博传播效果的提升。

五、微博受者的机会成本的降低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是指被放弃而价值最高的选择, 又称为“替代性成本”, 就是俗语的“有得必有失”, 例如如果农民选择养牛就不能选择养鸡, 则养牛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 养鸡的机会成本便是放弃养牛的收益。网络中每天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但每个人接受量是极为有限的, 当你被一些纷繁复杂的内容淹没时, 你一定会意识到你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微博的内容简短, 甚至有“标题党”的称谓, 使得受者的机会成本大大降低, 从而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的过程中, 微博作为新兴的沟通方式和工具, 也已经逐步潜入了人们的生活, 人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也越来越多地选择“经济”的微博。■

参考文献

[1]张国良.社会转型与媒介生态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2]智库百科.[N/OL].http://wiki.mbalib.com/

[3]曼昆.经济学原理 (第5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版

传播学特征 篇2

论网络时代文艺传播的美学特征

网络时代电子传媒语境的表现特征为:电子传输信息的丰富多样性、无限性、易复制性和多媒体性等特性;电子传播速度的迅捷性和传播时空的消融性;信息接受的自由性与个体性.网络时代文艺传播的新的`美学特征:文艺传播两大主体的非同时在场性;传播信息的非确定性和流向性;文艺传播劝导作用的间接性和隐含性;文艺传播内容的混成性和娱乐性.

作 者:陈洪清 谭洪刚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衡阳,421008 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206.2 关键词:网络时代   文艺传播   美学特征  

传播学特征 篇3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手段;传播形态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319-01

一、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

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终端设备进行使用阅读。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与互联网连接,网络传播打破了国界限制,实现了全球化传播。网络的出现使得麦克卢汉的地球村预言越来越接近现实,我们看到了网络媒体的巨大力量,也看见了网络媒体逐渐成熟的发展状态。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自由的进行数据传输,信息交谈。电子邮件、QQ聊天、MSN等这种网络人际传播形式可以更有效的实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和自我认知、互相认知,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网络群体传播的形式有BBS、社区、论坛等,网络大众传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了,包括门户网络、博客、播客、电子杂志、网络电视等。网络电视继承了传统电视媒体的视觉优势并且打破了电视媒体观看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电脑代替了电视,接收终端的改变可以让观众更加自由的选择节目,不必再为错过了直播或是在节目播出时没有时间观看节目而苦恼。

我们处于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将信息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新媒体出现后,大众传播的形式越来越多,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让更多的人选择了网络大众传播的形式,博客,播客,论坛,社区可以让来自各种阶层的人们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你可以是网络媒体的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是利用网络媒体来发布信息的传播者,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发生了变化,信源也会改变。我们可以看见,如今,更多的新闻素材的议题就是各大论坛上讨论的热门话题,传统媒体也开始在网络媒体上收集资讯。

二、手机媒体

以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网络等媒介为重要成员的手机媒体被人们誉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在最初不过是一种应人们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语音通话需要而生的通讯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实现了从通信工具向媒体的跨越,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化媒体。较之其他媒体,手机媒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高度的便携性、互动性、隐私性,以及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手机报以电子化形式传播新闻信息,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了解信息咨询的需求。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开放式的标准协议,可以把网络上的信息传送到移动电话或其它无线通讯终端上。手机上网(WAP)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传统电脑上网的延伸和补充。3G网络的开通,使得手机上网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三、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延伸

传统媒体与网络融合,转型后的传统媒体继续在传媒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传统媒体纷纷开办网络版,提供新的评论空间和超链接实现跨站多点的报道。新华社专门开通了视频新闻专线,让动态新闻展示魅力,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据国家广电总局网站报道,中央电视台将按照高层领导的指示积极推进国家网络电视台的筹备。除此之外,各级报纸,各种杂志也陆续建立网站,实施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的战略,纷纷开始在网络上抢占地盘,掀起网络出版的高潮。这种视听效果强烈的网络出版形式包括有大量的精美图片,同时配以丰富的音频,视频与flash动画在很大程度上的扩大了传统媒介的影响范围。

网络广播,主要是指以因特网为传播媒介,向受众提供音频服务的广播。它是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联姻”的产物。它采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安装的广播接收器收听,传播速度与传输的信号有极强的排干扰性;网络广播凭借因特网可以实现覆盖全球。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传统电台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网络电台广播通过互联网有关装置,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而且有的还可以及时浏览到相关的人物与形象、资料等链接信息。使广播节目由“无形”变到“有形”,大大满足受众的各方面的需求。网络广播突破与弥补了传统广播单一的线性播放与收听服务模式,为广播节目提供了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的节目服务的可能,广播以其声音传播的即时同步效应,依托现代的传播技术,使得广播的参与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网络电视,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四大媒体的各种功能。它兼具数据、文本、图形、声音等表现形式,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最大限度地缩短新闻从媒体到受众之间的时间。网络电视可以同时接收多个频道,其中包括一些电视媒体没有覆盖的频道,频道选择多样化。

四、传统电子媒体的数字化发展

数字电视(Digital Television,简称DTV)是指从节目摄制、编辑、存储、发射、传输到信号的接受、处理、显示等全过程完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数字电视传输的图像及伴音信号是经过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剂后形成的数字电视信号,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地面无线电波、有线电缆、卫星信号传送,由数字电视机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音频、视频解码处理,还原成原来的图像和伴音。移动电视(TV-on-Mobile)是目前区别于传统家庭模拟电视和有线数字、网络电视的一种新兴电视媒体,也称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它是指受众能够在各种交通工具的移动过程中接收电视、广播节目信号的一种媒体,它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数字电视广播技术,通过无线数字电视信号发射、地面接收的方式进行电视和广播节目同步转播。“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这是人们对时下越来越热的新媒体形式——“移动电视”的形象比喻。移动电视为大家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接收电视节目的可能,可以在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商务用车、火车、机场等各类不同的交通工具以及各类流动人群中广泛使用。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浅析虚假新闻的传播特征 篇4

一、采编人员责任意识淡薄, 未核实即发稿

目前网络虚假新闻大量存在于论坛、微博, 虚假信息被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转载后, 通过篡改标题、断章取义、不经核实便发稿后, 又被网络媒体再次转载扩散。另外, 由于国内外文化差异, 媒体在跨境传播转译过程中出现虚假:有的把国外报纸版面广告当做新闻传播;有的把国外科幻趣闻、八卦故事当做新闻转载;有的将国内无中生有的内容向外传播。上述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013年8月, 一则有关《西班牙47层大楼忘装电梯》的新闻, 成为网络热点, 诸多媒体跟进转载, 让很多网友相信了有这么悲催的事发生。不过, 新华社驻西班牙马德里记者经过实地探访后发现, 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假新闻。

国庆节“黄金周”长假结束后, 有关“2014年春节、国庆节休9天, 增休元宵节”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上广泛流传, 引起大量网民的讨论与猜测。11月1日, 国家旅游局新闻处工作人员向“求真”栏目记者表示, 2014年的放假方案还在研究中。12月11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春节放假调休共7天。事件表明, 网友们期待多放假的愿景是好的, 但是传播不当会对社会和政府产生不良影响。

二、主流媒体也需要新闻打假

在中国, 人们很难将主流媒体与虚假新闻联系在一起。但是近些年, 许多虚假新闻正是通过市级、省级乃至于国家级媒体产生或是加以确认、放大的。

还记得“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事件吗?2013年8月1日, 《新快报》报道, 一个环卫工昏倒在地, 路人观望不敢上前, 只有一名小女孩蹲下为她撑伞, 在孩子的感召下, 两名路人终于出手相救。然而, 随着调查的深入, 记者发现这竟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照片中的清洁工说:“他们说要我拍一个卖伞的广告, 怎知道是……如果我知道是要上报纸去骗人的, 给多少钱我都不干。”在今天, 商业炒作的案例往往利用人们的善良, 以无良手段假借新闻形式, 达到特定的商业目的。对于这些恶意炮制虚假新闻的炒作者应该如何惩处, 这需要相关部门充分加以重视和考量之。

以假新闻之一的央视误报“先看病后付费”为例。2013年2月20日, 央视称今年卫生部将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而当晚, 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对该制度的全面推行无法给出时间表, 但今年肯定是不可能的。在这样一组虚假报道中, 权威主流媒体带来的“群体效应”将读者引向虚假信息的陷阱, 使受众无法辨识真伪。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确保新闻真实是新闻从业人员起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然而近年来, 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明显表现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缺失, 有的迫于市场压力, 盲目追求轰动效应, 导致新闻失实, 有的甚至故意炮制“纸包子”之类的假新闻。因此,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必须强调:新闻工作者要高扬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记者应以采写真实报道为荣, 以发布虚假新闻为耻;编辑编审稿件应以尊重事实为荣, 以添油加醋为耻。发现过于奇特的新闻, 一定要特别注意核实。

三、非时政新闻报道虚假新闻泛滥

非时政新闻报道特别是社会新闻、文化娱乐、体育和经济新闻成了虚假新闻的“重灾区”, 此类新闻多以轻松与休闲为主调, 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 所以最容易被传播和议论。

例如《黑龙江晨报》2013年10月24日7版刊发的《老汉旅店见网友, 一开门傻了——“跟我开房的咋是儿媳妇”》, 后经该报进一步多方核实系假新闻。穆棱市公安局证实, 此案件是穆棱电视台记者韦洪基杜撰的一则假消息。

2010年12月6日, 某个微博传出“金庸去世”的假消息, 当晚《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个编辑看到这条微博, 以该周刊的名义在网络上转发了类似内容的微博, 由于没有注明转发, 网友误以为是该周刊在核实后发布的信息, 而且大量转发, 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具有政治敏锐的观念,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加强调查研究, 报实情、讲真话, 不弄虚作假, 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四、无特定指向的虚假新闻易流行

无特定指向的虚假新闻是指, 在报道中没有指向某特定新闻当事人或其所指向的新闻当事人纯属虚假, 它追求的是事件的煽情或事件所具有的轰动效应, 它不以侵害新闻当事人为目的。对于此类虚假新闻, 由于法律规制存在的不足, 它使作者追名逐利的渴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又避免了新闻官司的烦扰, 这也导致近年来无特定指向虚假新闻日益泛滥。

2013年6月, 有消息称, 刘女士经常从淘宝上一家网店海购澳大利亚奶粉。可最近就在她收到从澳洲寄来的奶粉包裹中发生了一件离奇事:她居然收到了一只幼年袋鼠。青岛市公安局工作人员获知此事后立即对四方区每个派出所进行核实, 但均表示没有此事。据青岛海关外宣科的工作人员表示, 虽然他们正在核实此事, 但就目前的证据来看, 未发现有此类动物入关的迹象。

笔者认为网络媒体内部必须建立独立的审核机构, 对新闻事件严格把关, 不发布、不转发没有具体核实的新闻。对处理虚假新闻应该有一套规章和制度, 建立责任人追究制度, 把虚假新闻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 新闻界要切实从根源上治理虚假新闻, 就必须清醒地认清虚假新闻的发展趋势, 研究对策, 制定措施, 做到防患于未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创新, 新闻信息传播得更迅速, 传达到的地区更加广泛, 接收的人群更加众多, 与此同时虚假新闻也随之快速、广泛地传播。网络虚假新闻的出现, 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认清虚假新闻发展特点, 是新闻从业者和网络文化研究者必须关注的课题。

传播学特征 篇5

在武术传播的研究文献中,有关于学校武术传播的纵向研究中多次提到学校是武术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学校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主阵地”,武术本身的发展和普及也决不能忽视学校这块重要阵地。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是在保留其基本精髓的基础上对动作和规则加以改良,使之更适合作为教学训练的内容和比赛的项目,并通过学校作为主渠道向青少年推广,从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反观他们国家在各级学校体育课中民族体育项目的比重和普及情况,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柔道馆、跆拳道馆,就不难明白这些民族体育项目代表亚洲进入奥运会决不是偶然的。学校不仅应该成为种种奥林匹克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基地,更应承担起发展民族体育、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同时,中国武术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许多其他西方体育项目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国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与意义,学校体育应将武术文化教育纳为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武术文化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推动学校体育全面发展。

3.2学校武术文化传播形式的单一性

近现代以来,学校体育的开展基本上实施军事体操模式,学校武术的开展沿袭或者仿照了军事体操的模式。从上世纪20年代开展中华新武术始,学校武术就被竞技化、模式化,甚至格式化了,体用兼备逐步淡漠,“理、法、势”渐渐只留下了“势”,武术教材枯燥,难度偏高,致使许多优秀的拳种失传,中华武术的精华濒于遗失。解放后推行的武术开展模式,重套路轻技击,重势轻法,重势轻理,从教学、训练、比赛、规则等方面基本参照西方体操模式。上世纪末虽然武馆武校蓬勃发展,高校、体院专门设立武术系科专业,然其依旧采用西方竞技体操的教学、训练、竞赛的开展模式。竞技是属于少部分人参与的活动,武术一旦唯竞技化,就远离了健身、健康,也就背离了武术的社会存在作用,其在学校的传播形式也就只适用于少部分人,即专门从事此项活动的武术教师、武术教练、武术队员,大部分的学生和教师都缺乏兴趣,只能敬而远之,止于欣赏。

3.3学校武术文化传播的制约性

目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严重缺乏本土文化的继承,制约了武术文化的传播。幼儿园到研究生教育整个过程中,竞没有一门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使得绵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断层的危险。武术也不例外,武术教育一定程度的缺失,不仅使西方体育项目在中国大行其道,就连与武术渊源颇深的韩国跆拳道和日本空手道等亚洲体育项目在中国也异常火爆,而参与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学生,属于国粹的武术却备受冷落。青少年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武术如不能在新生一代身上得到传承发展,必定面临失落或消亡的危险。武术如在国内都不能盛行的话,何谈在世界上传播。虽然建国之初我国就把武术列为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可武术在我国学校中开展得情况并不好,主要原因有:一方面体育教材中武术所占份额太少。如“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内容的比例只有8%”,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根本没有武术内容;另一方面缺少武术功底过硬的师资队伍,这与我国武术发源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200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强调了在中小学加强武术课的问题,这为学校武术发展提供了契机。

4结语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学校文化教育中有着较强的价值功能,已受到国人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接受和认同,正在融人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之中。但是在当代学校武术文化传播中应客观评价其特征,加强其传承,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并把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国际化的一个切人点,推动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试论网络传播的特征及其发展 篇6

【关键词】网络传播;计算机;信息;交流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48-01

网络传播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一、网络传播的特征

(1)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传播的前提。正象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一样,比特是构成信息世界的基本单元(比特,英文Bit,意为字位,仅存在O和1两种状态)。在因特网上,无论是色彩缤纷的图像,还是美妙晚耳的声音,归根到底都是通过“O”和“1”这两个数字信号的不同组合来表达。这使得信息第一次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获得了同一性。数字化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便于复制和传送,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形式的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如将文字转换为声音)

(2)网络化:网络化是网络传播的基础。网络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得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和接收信息。网络传播的普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目前的第一代因特网除了传送文本、图片文件外,已能顺畅地传送音频文件,使得广播在网上直播毫无障碍。由于受因特网传输带宽限制,现在电视网上直播效果尚不理想,但下一代宽频高速网很快会打破这个限制

(3)多元化:网络传播的传者多元化。网络传播是人人均可创办的媒体,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发布自己的消息的空间。目前,新闻单位、网络信息公司和个人构成网络传播的三大主要传者。新闻机构垄断发布新闻的专权被打破,但仍是核实新闻和进行深度报道的权威。传播者的多元化在造就大量个性化网站的同时,也导致网上色情泛滥和假新闻流传。

(4)全球化:数字时代的还乡,天涯若比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5)实时性:网络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网站中。以往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6)双刃性:人类传播具有认识环境的功能、协调行动的功能、文化教育的功能、调节精神的功能。这些功能历来都有正负两个方向:真实信息的传播有助于正确认识环境,虚假信息的传播会迷惑人们的视听;正确理念的传播能够形成有益社会的共同行动,邪恶观念的传播会导致有害社会的破坏性行动;先进思想、优秀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历史进步,错误思想、腐朽文化的传播必然阻碍历史的前进;健康向上的娱乐内容会给人以鼓舞和精神升华,低级庸俗的娱乐内容会使人腐化堕落。网络传播由于它的种种传播优势,既可以极大地发扬传播活动的正功能,也可能产生极大的负影响。谣言谎话、流言蜚语、好战言论、邪教宣传、种族歧视、色情诱惑等等有害信息,而今正在网络世界大行其道,这种传播的广泛性、渗透性、危害性已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媒介和领域。在网络世界里如何弘扬正气、遏制歪风已成为进步人类面临的更加重要、更加艰巨的任务。

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网络传播技术方面,其宽带化、移动化、互动性等技术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而在网络内容发展方面也呈现出参与性、创造性、视频化等特征,从如下所述的几点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到网络传播的主要发展趋势。

(1)网络新闻传播地位:从边缘到主流

2006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并且评出了三类(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栏)首批13件网络新闻获奖作品。这次评奖标志着网络媒体作为我国重要传媒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反映了自2000年以来网络媒体快速的发展及其与日俱增的社会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现实

(2)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网络媒体

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有人称之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作为新时代高科技的产物,是在电信网与计算机网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最新移动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的结晶。换言之,就是将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随时随地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内容或观看电视正在播出的节目。与不同的传统媒体结合形成不同的手机媒体类型,如手机报纸和手机电视等。

(3)博客实名制和博客官司:自由和责任的博弈

博客实名制这一话题一经提起,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方认为实名制将有利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反对方认为实名制将损害博客的发展;折中者认为实名制不失为一种好的管理模式,但是要慎重施行。这种争论是现有网络利益格局在现实中的反映和折射。有研究者认为,伴随Web2.0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变化,政府面临“如何管理”的难题,网站面临着“如何赢利”的压力,网民面临着“如何表达”的选择。总之,三者问的关系必然随着互联网的新发展而进一步调适。其实,博客实名制不仅是博客的问题,而是网络实名制或信息传播领域实名制整体管制思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还包括网络、手机、小灵通等信息传播平台和终端工具实行实名制的问题。由于手机短信诈骗日益猖獗,因此2006年手机实名制成为信息产业部规划中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中的一部分。

《湘报》科技传播的内容与特征 篇7

目前对于《湘报》的学术研究成果中, 关于其科技传播的内容和特征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试图分析《湘报》的科技内容及其科技传播特点, 以此来凸显《湘报》在中国近代科技传播中的贡献。

1《湘报》科技传播的内容

经过笔者统计, 《湘报》1-177号内所有有关科技的文章共369篇, 其传播内容涵盖了基础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信息、科学史、科技动态信息、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意义等诸多方面。

《湘报》的科技传播, 主要是以工程技术信息为主, 所占比例高达43%。其中, 工程技术信息包含了农学、医学、军事、矿产、通讯事业、交通运输业和实业等诸多方面。整体而言, 对于工程技术信息的介绍主要集中在社会影响和具体的技术方法两个层面上, 比如, 天花的治疗方法, “闻此种天花, 无论幼时曾接种牛痘, 曾出各痘, 至此均灌浆结痂半月, 才能告愈”。

基础科学知识信息的内容包含了地理、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和算学 (数学) 六大基础科学, 主要以介绍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为主, 比如, 介绍了地震的成因, “地震之理乃地心之热充盈欲外泄, 其充盈所向之一面, 遂行震动, 其最甚者, 发为灿”, 并认为光和热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拭以凸透镜透光玻璃映于日, 中置物于其, 光界中之聚光点则无物不热, 是光而热……非有二物, 聚散之间而已”等等。

科技动态信息传播方面, 首先介绍了科技政策, 介绍专利政策颁布和试行规则, “有能创一公司或制一新器, 实能利国便民者, 后照泰西章程, 准其专利十五年, 资本不足, 准请拨专款以助其成”。科技活动介绍了瑙咸国、俄国和瑞典三国的北极探险活动, 美国和法国的科技博览会等。

关于《湘报》科技成果的分类, 本文借用胡钰“按照成果的存在状态, 可以分为论文型科技成果和实物型科技成果”, 实物型科技成果有医生发明的看病用的泼力司未忒笛和福凝得司哥浦笛和新制造的制茶机器等, 论文型科技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介绍了进化论学说和人身高的影响因素等。

《湘报》还注重对于科学精神的介绍, 倡导学习科学知识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志矢精戈锐而不剉, 忍劳耐辱, 精益求精”, 求实验证的精神, 理性、宽容的精神。并介绍了归纳法、对比参照法等科学方法, “西人以浊酒若干, 分注两瓶, 一瓶藏暗室, 一瓶置中光中, 在暗中者必先清, 屡试屡验, 缘是西国酒匠拟以电汽灯高悬酒室, 使新酒速成陈酒”。对于科技的重要性, 《湘报》认为是国家由弱到强的重要因素和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暹罗 (今泰国) 亦为亚洲弱小之南国也, 土地人民财赋远不及中国……薛叔耕钦使日记已称为宗内第三等国, 今其国君游历泰西各国, 倡其实学, 各国爱之重之国势由此便盛, 且将升为第二等国”。

除此之外, 《湘报》从科技人物、科技器物的发展和西方科技知识的中国源头3个方面介绍了科学史的相关内容。

2《湘报》科技传播的特征

《湘报》的科技传播不仅在内容上丰富, 在传播特征上也是特色十分鲜明。具体来说, 笔者认为它具有以下方面的特色。

2.1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具备较强的社会可受性

刘建明认为, 所谓社会可受性, 是指科技新闻能适合广大手中的水平和口胃, 使广大受众愿意接受, 也能够接受。也就是说科技新闻传播要遵循“受众本位”的原则, 让受众接受并理解传播内容。《湘报》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宗旨, 决定了它具备较强的社会可受性。

用通俗的、受众能够接受的语言表述科技知识, 受众才能更好的理解。《湘报》的科技传播, 充分遵循了适度冗余原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科技专业名词和理论知识, 比如根据受众在海边观察船由远及近的变化的经验, 来解释地球是圆的, “于海面上观之, 有海船来, 始见其船之烟, 既见其船之烟筒, 至前始见其全船之身, 是明明知为圆形”。

《湘报》在选题上, 十分讲究贴近性, 由于“《湘报》把读者对象定位为普通民众”, 所以它传播了很多与普通读者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内容, 比如, 针对湖南地区蛟患严重的情况, 《湘报》介绍了测蛟法、伐蛟法和辟蛟法三种应付蛟患的方法, “蛟畏金鼓及火花, 山中久雨, 夜立高竿, 挂一灯火可以辟蛟”。

趣味性也是《湘报》科技传播方面很重要的一个体现, 比如介绍了老鼠喜好音乐的特性, “鼠好听曲, 一闻笙箫歌唱之声, 即流连不忍去, 此鼠之性也”。《湘报》科技传播题材的趣味性, 还体现在第167号和第169号分别设立了专栏《海外奇闻志》和《海外奇闻续志》, 报道一些科技方面奇闻轶事, “大西洋深至四千寻, 及二千寻海面浮有黑白之至, 及其污秽, 盖皆蚌之壳也”。

科技文本写作手法的多样化也是《湘报》增强可受性的重要手段。比如, 《湘报》大量运用比喻、类比等手法来进行科技传播。比如, 用类比的手法解释“欇力”, “所谓欇力者, 譬如装水一盆, 投轻小之物于其中, 久必漂流至边而止, 且将靠边之时, 其行必速于离远之时, 此即相欇之理也”。为了增加可读性, 《湘报》在科技传播时, 还采用故事化的写作手法。

2.2 追求时效性, 强化互动性

时效性要求尽量缩短新闻事实发生和报道之间的时间差, 《湘报》在传播科技新闻时, 竭力介绍最有价值、最新发生的科技事实, 既包括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发现, 又包括科学应用方面的新制造、科技新推广等。

《湘报》科技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具体表现在, 文本的标题和内容制作上, 使用一些标志性的词汇。标题上的标志性词汇有:新枪、新月、新制;内容上的标志性词汇有:新造、近有、近日、近在、近世、新察、近阅、迩来、新制、现、近之、近来、今有、近得、近到, 其中近有和近日的出现频率分别达2次、4次, 这主要体现在消息上。

《湘报》科技传播还十分注重互动性, 这里的互动性有现实层面和心理层面上两种。先说现实层面, 为了回答读者的来问, 与他们进行互动, 《湘报》从第4号开始设立专栏《南学会问答》, 这个栏目的范围十分广泛, 其中从开始设立时就有科技知识的普及, 凡12号。从第93号开始, 《南学会问答》专栏改为《南学汇纂》专栏, 栏目的名称虽然变了, 其文本形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即《南学会问答》和《南学汇纂》的文章都是采用的一问一答的形式, 例如“善化龚佩泉问:地若圆转, 人物岂不倒悬?答曰:地心有欇力, 地面有空气压力, 所以人物皆向地心而不飞散。”这里的互动, 主要指的是与来信的读者进行有效的反馈, 是现实层面的互动, 由于受到媒体的性质和版面的限制, 这种反馈是十分微弱的。除此之外, 现实层面上的互动性还体现在一些有关科技知识的征文活动中。

心理层面上的互动性, 在《湘报》科技传播中主要表现为“拟态互动”。例如第127号的《白喉辩证》一文, 全文采用的是“客曰…主人曰…客曰…主人曰…”这样一种对话体形式, 在普及知识的同时, 这种对话体能够唤起受众心理上参与感, 即为受众的“拟我”与“拟态的‘主人’”进行对话。这种互动并非存在现实中, 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拟态互动”。第88号由杨子玉撰写的《格致问答》起到这种作用。与现实层面上的互动不同的是, 这种互动对由于没有特定的提问者, 所以更容易引起所有受众的心里参与感, 互动性比《南学会问答》和《南学汇纂》带来的互动性范围有所扩大。

2.3 立足于开启民智, 科学性色彩浓厚

科技新闻与普通的新闻之所以不同, 主要在于其内容不仅是科技新闻事实, 同时, 必不可少的还要报道相关的科技知识信息或者是反映科技新闻事实的客观规律。《湘报》的宗旨为“专以开风气, 拓见闻为主”, 所以科学性也是宗旨的应有之义。

知识性是科技新闻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湘报》科技传播中, 一方面, 知识性体现为对科技知识信息的介绍。另一方面, 知识性还体现为对于科技新闻事实背后科学原理的揭示。例如, 阐述了造冰器的造冰原理, “置冰于造冰器内, 用法抽尽空气, 水自结冰耳…夫气薄则冷, 无气冷度愈大, 故用机器抽尽空气, 其内之水自可结冰”等等。

《湘报》科技传播的科学性还表现在科学的报道态度:准确的报道科技新闻事实, 力求实事求是;对科技新闻事实的评价客观, 不偏执一词。镇江人濠口河塘内出现了一头怪兽, 当时目睹此怪兽的人均不知道它是何物, 《湘报》在也不清楚这个怪物的情况下, 其报道的侧重点在怪兽的性状描述, 并且呼吁博物学家释疑, “据闻该兽首类驴, 身如牛, 尾似狮…见之者但啧啧称奇, 均不知为何物, 笔之报端, 以质诸博物君子”, 这充分体现了其报道科技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在评价科技新闻事实方面, 《湘报》具有一定的辩证的思维, 科学的对待, 而不是盲目的吹捧或者是贬低。

除此之外, 《湘报》科技传播的科学性也表现在:对当时中国封建思想的批判和对于错误知识的更正。“华人饮水都将水烧滚, 微虫已死, 似乎疾病可除, 然仍有别种不洁之物存于其中”。《湘报》更正了国人认为将生水加热到沸腾即可去除所有病菌的错误。《湘报》还对于一些封建思想展开猛烈的批判, 并且《湘报》认为封建思想阻碍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例如, 国人恐怕地脉伤剉, 面对丰富矿产无动于衷, 让西方人白白得捡便宜, “西人每以遗弃不采, 代为之, 惜夫中国地大物博, 土产饶裕, 何矿不有?或谓民间惑于风水, 恐伤地脉, 以是之故, 相互阻止”。

2.4 利用广告进行科技传播

广告也是《湘报》科技传播的重要形式。首先, 利用广告直接进行科技传播, 主要表现为对新的交通工具的推广, 和部分常见疾病的治疗秘方, 例如《新制木轮》、《治霍乱吐泻奇方》、《治癫痫奇方》和《解吞洋烟妙方》等。

其次, 利用广告间接进行科技传播, 一方面表现为对学堂、书局的传播, 据笔者统计, 《湘报》中与科技传播有关的书局有8种, 分别是经济书局、维新书局、新学书局、三味书局、强业书局、湖南实学书籍, 维新书局和算学书局, 这些书局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都有科技书籍的出售, “发兑各种算学时务书籍”, 《湘报》对这些书局的传播, 书局售书牟利的同时, 被销售的科技书籍也间接起到了科技传播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些科科技书籍、报刊、仪器和地图的传播。

此外, 《湘报》的科技传播还具有新闻与评论相结合, 充斥强烈的“保种”、“强国”观念;编辑上采用连载的形式、消息来源广泛、体裁多样等诸多特点。

3《湘报》科技传播的影响

《湘报》的科技传播, 对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下的中国民众进行了科学技术的启蒙和引导。首先, 在知识分子的观念层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比如, 当时长沙时务学堂的课程教育, 不同于传统的以四书五经为主导的私塾, 然而对于这样既有传统教育, 又有科技教育的新式学堂, 在青年知识分子当中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于是, 年少才俊以不得入选为耻, 甚盛事也”。由此可见, 当时科技元素已经渗透到中国年少知识分子的观念之中。

百日维新时期的湖南地区, 维新派利用《湘报》湘报进行科技传播, 与他们利用“南学会”和时务学堂进行科技传播遥相呼应, 积极推动了维新变法的进程。同时, 维新变法的发展, 又反过来有力地促进了《湘报》科技传播的渗透力和影响面。

例如, 《湘报》的科技传播, 使湖南地区新风盛行, 关于粤汉铁路在取道江西还是湖南的问题上, 至少从民众的心里承载力方面, “近者, 湘人讲求时务, 风气渐新, 电线之设, 毫无阻碍, 又恐他人先我而船板铁路, 皆虑之, 痛患在腹心”, 湖南有着江西地区不可比拟的群众基础, 毕当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铁路在当时还是被部分地区视为“妖魔鬼怪”。

兴办铁路等实业本身即是湖南地区维新变法的重要措施之一, 同时, 粤汉铁路取道湖南的兴办, 必将加强《湘报》有效传播其他科学技术。

对于中国反科学的封建思想的批判, 和用科学思维来对国民文化观念中落后、片面、偏执的部分进行重塑, 这是《湘报》在中国近代启蒙中的重大贡献。

摘要:《湘报》是1898年创办于湖南长沙的南学会机关报。《湘报》虽然不是专业的科普期刊, 但是注重科技内容的传播。《湘报》科技内容较为多样, 消息来源广泛, 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湘报》的科技传播不仅给中国民众传播了科技知识, 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对普通民众进行了科学启蒙, 在当时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湘报》,科技传播,内容,启蒙

参考文献

“微博事件”及其传播特征研究 篇8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事件”解释为“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 所谓事件具有发生、不平常、影响力大的特点。丹尼尔·戴扬和卡茨对“媒介事件”的研究有过重要贡献, 1992年他们对媒介事件进行了界定, 将其分为两大类, 即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仪式事件。 (1) 戴扬等人主要研究电视直播的历史性的国家级仪式事件, 他们将媒介事件分为竞争、征服和加冕等三种叙事类型。 (2) 但近年来戴扬和卡茨多次对他们提出的“媒介事件”这一概念进行了修正。2007年卡茨和利布斯指出, 媒介事件的三大类型已不能充分概括电视上的新闻事件, 灾难、恐怖、战争已成为媒介事件的新类型。 (3) 2008年, 戴扬也指出除了卡茨和利布斯提出的冲突类型外, 还有幻想破灭和脱轨两种类型。 (4)

媒介事件是在以电视为主导的语境下提出的, 在以网络为主导的今天, 学者在媒介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网络媒介事件这一概念, 并将其总结为:新媒介与传统媒体互动生发的公众舆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讨论、争议等, 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乃至行动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媒体联动效应甚至行动, 其具有突发性、议程设置主题的多元性和短时公共空间的占有性、分层性、即时性、媒体联动性等特点。 (5) 从媒介事件到网络媒介事件, 不仅关涉技术形态上的转变, 同时也包括在传播内容、话语权、媒体系统内部互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新趋势。

本文讨论的“微博事件”属于网络媒介事件的一种, 是指那些发生、发展与微博有密切的联系, 微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事件, 具体包括:在微博上首发的事件;在微博上引发大量关注、转发的事件;在微博上引发热烈讨论的事件;通过微博进行社会动员的事件。

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分析角度

关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首先, 2010年多家媒体在年度总结时都有评选当年的微博事件, 如《2010年十大微博事件》等文章, 因此本研究在选择2010年的微博事件时, 主要参考的是媒体的榜单。其次, 2011年从年初截止到3月31日, 则主要是参考新浪微博上的每日热门话题榜, 并结合在网络和专业媒体上的影响力, 来判断筛选挑选出了24个微博事件。 (6)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所选微博事件进行研究, 分析的角度具体包括:事件发生的地域、所涉及的社会群体、事件类型、意见领袖、集体动员、微博舆论等。因为在新浪微博上可以检索到2011年以来每日热门话题的数据, 故而对2011年的8个微博事件还分析它们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上的表现情况, 以及专业媒体的报道情况。

研究结果分析

微博事件的地域特征。24个微博事件中, 全国性事件8个, 地方性事件14个, 涉及国外的事件2个。地方性事件中, 发生在大、中型城市的8个, 发生在小城镇或农村地区的6个。涉及国外的事件, 即菲律宾人质事件和日本地震, 皆与我国有密切的关系, 前者由于被劫持的人质是香港旅行团的游客, 后者历来都是我国国际新闻重点关注的国家, 且日本地震以及其后的核泄漏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影响。从地域特征来看, 全国性的或在大中型城市里发生的事件更容易成为微博上的热点, 而发生在小城镇或农村地区的事件, 只有在契合当前的热点 (如拆迁、矿难) 或影响特别重大 (如严重自然灾害) 时, 才有可能被人们所关注。

微博事件的所涉群体。从微博事件的所涉群体来看, 其中比重最大的为需要救助的社会弱势群体, 包括拆迁户、乞讨者、儿童、重大自然灾害的受灾群众、矿难工人、被绑架人质等, 相关事件共13起, 占事件总数的54%。其次为涉及名人名企的5件, 涉及普通人的4件, 涉及政府管理人员的3件。 (7) 尽管在网络媒介事件中也时常出现需救助的社会弱势人群, 但是他们在微博上却成了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 这与微博的传播特点不无关系。140字符的限制、裂变式的传播, 使得微博特别适宜于承载碎片化的信息、意见和情绪。有关社会弱势群体的事件比较容易激发人们的同情、怜悯、愤慨等情感, 而微博正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简单、迅速的意见表达和情感宣泄的渠道。

微博事件的类型。本文主要是从议题与性质两个方面来考察微博事件的类型。首先, 微博事件所涉议题较为多元, 但其中最多的是有关灾难事故 (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的事件, 有8件。此外还包括了拆迁、名人婚姻家庭、药品食品安得注意的是, 这些议题在微博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还常常发生相互之间的结合与转换。其次, 从事件性质上看, 绝大部分微博事件都是负面或中性的, 正面事件极少。这说明相比正面事件, 负面或中性事件对于人们的刺激更大, 更容易引起关注。

最受关注的微博用户类型。在网络媒介事件中, 意见领袖特别值得重视, 他们的观点不仅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且往往会对事件的发展起关键作用。那么何种类型的用户最有可能成为微博事件中的意见领袖呢?本研究检索出了21个微博事件 (8) 在新浪微博上转发最多和评论最多的微博, 并对这些微博的用户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管是转发最多还是评论最多的微博, 名人微博所占比例都是最大, 其次才是专业媒体和草根的微博。 (9) 尽管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 人人都可以在微博上畅所欲言, 但并不等于每个人都会受到同样的关注。和现实生活中一样, 一方面话语权仍然较多地掌握在少数精英或权威手中, 专业媒体也成功地在微博上延伸了其现实优势;另一方面大部分普通人的声音则被淹没于众声喧哗之中。

检索出的25条转发最多和评论最多的微博, (10) 从表现形式上看纯文字的有13条, 文字+图片或文字+视频链接的有12条。单就形式而言还是内容丰富多样的微博更容易引起关注,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发微博时都会选择以“图文并茂”来吸引眼球。

微博与集体动员。24个微博事件中, 有9个存在集体动员, 并且都成功引发了实际行动。除了使公共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传播, 汇聚民意并形成舆论场之外, 微博在社会动员中所起的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和手机短信、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一样, 微博发起的社会动员具有如下特点:发起机制的民间性, 动员网络的扁平性, 动员的人情基础和动员的高效率。 (11) 尽管目前微博在社会动员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只是初露端倪, 但已经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和能量, 它可以突破虚拟的网络, 促成现实中的集体行动。

微博舆论与事件解决。微博上的舆论与事件解决之间的关系分为正向、负向和中性三类。具体而言, 微博舆论对事件的发展具有明显正面促进效果的为正向;具有明显负面消极作用的为负向;对事件的解决无明显效果的为中性。根据这一界定, 借助检索工具对24个微博事件的发展以及最终解决结果进行了跟踪考察, 发现其中微博舆论起到正向作用的有18个, 中性的有4个, 而在金庸去世和碘盐事件中微博上的舆论则同时兼具了正向和负向的作用。数据显示, 对于事件解决起正向效果的微博舆论占了绝大多数, 而起中性作用的微博舆论, 如谷歌退出中国事件, 虽然没有明显地促成事件的正面解决, 但是也起到了信息传播、满足人们知情权的作用。

微博事件的传播特征。通过分析2011年的8个微博事件发现:首先, 这8个微博事件虽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但它们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上停留的时间却非常有限, 一般都不超过一个星期, 最短的碘盐风波上榜时间只有3天, 可谓是“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通过观察也可以发现, 极少有话题、事件能够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上长期停留。有限的, 呈现出碎片化与表面化的趋势, 所以他们很难在微博上对某一事件进行长期深入的关注。

其次, 通过比对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和专业媒体的报道发现, 事件在微博上爆红最容易出现在其发生的初期, 即在相关信息不充分、不清晰的时候, 此时有充足的空间可以由用户来补充、拼贴信息, 表达观点、态度等。而一旦媒体全面跟进, 相关信息丰富清晰, 事件进入稳定成熟期之后, 就很难再成为微博上的热点话题。

再次, 虽然我们将其称为“微博事件”, 但是它的最终形成是媒体协作的结果。当前, 微博越来越成为网民爆料的首选方式。而目前专业媒体也非常注重在微博上寻找信息源, 一旦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媒体就会跟进报道。短、平、快是微博的特点和优点, 但140字符、碎片化的表达也限制了信息的广度与深度, 进一步详细、深入的内容还是需要依靠专业媒体的挖掘。因此, 事件如果只在微博中传播, 其影响有限, 而经由专业媒体的协作、共鸣, 才能进一步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以说媒体的协作最终造就了微博事件, 在微博事件的传播过程中, 媒体各自发挥长处, 各司其职, 共同还原了事件的面貌, 并向社会扩散其影响。

结语

对于微博事件的系统研究使我们对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形式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除了那些被经常讨论的正面意义之外, 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 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暴露出来。“话语权的下放、把关人的缺失, 以及微博所具有的强大的媒体融合功能、碎片化表达等, 也使得微博成了谣言滋生、蔓延的温床。” (12) 此外, 对于微博在集体动员中所显现出的能量, 尤其需要重视并善加引导, 否则很可能滋长不安定因素, 影响社会稳定。

摘要:本文以2010年至2011年3月的24个“微博事件”为研究对象, 主要探讨了什么是“微博事件”, 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微博事件在发生地域、所涉群体、事件类型、意见领袖、集体动员、微博舆论、传播状况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征。

关键词:网络媒介事件,微博事件

参考文献

[1][2][5]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特点》, 《国际新闻界》, 2010 (6) 。

[3][4]邱林川、陈韬文主编:《新媒体事件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6]24个微博事件具体包括:谷歌退出中国大陆、唐骏学历门、《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微博求助、金庸去世、犀利哥、山西疫苗案、李刚门、上海胶州路大火、厦门警方微博破案、王家岭矿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宜黄强拆、智障黑奴工、乐清钱云会事件、菲律宾人质事件、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姚晨离婚、梁洛施李泽楷分手、南京拯救梧桐树、两会微愿景、日本地震、碘盐风波、瘦肉精事件。

[7]《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微博求助事件, 涉及记者和政府管理人员, 因此重复计算了一次。

[8]因宜黄强拆、金庸去世、《经济日报》记者仇子明微博求助事件中的原始数据已经被删除, 所以对这三个事件不进行统计。

[9]在21条转发最多的微博中, 名人微博9条, 专业媒体的微博6条, 草根微博6条;在21条评论最多的微博中, 名人微博11条, 专业媒体的微博5条, 草根微博5条。

[10]在同一事件中, 如果转发最多和评论最多的是同一条微博的话, 就不重复计算, 只计为一条。

彭兰:《网络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浅析SNS的传播特征及影响 篇9

根据CR-尼尔森公司今年4月公布的“中国最热门社交站点”数据, 目前中国最热门的SNS网站中 (以每周独立访问量计) , 排名前五的分别为, 51.com、校内网、Chinaren、开心网和Myspace。校内网自2005年底创办以来迅速得到大学生的青睐, 成为网上最火爆的学生社区;开心网通过对Face Book的成功模仿后来居上, 得到上班族的认可;Twitter则以其“即时信息”的内容和“推”的形式, 在近两年迅速风靡海外, 成为目前最火爆的SNS模式, 也引来本土网站的诸多模仿, 比如饭否网。在此, 作者就以上面提到的网站为例, 加以分析, 试图厘清SNS究竟给网络传播带来了什么新的特征和影响这个问题。

一、SNS的传播特征分析

SNS旨在实现人际关系网络化, 把零散的网络个人信息组合起来, 形成独特的社区。这里的社区和社会学概念上的社区有一些区别, SNS中的社区不再限于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 可以理解为有共同爱好的人集中的地方, 他们可以来自五湖四海, 社区对他 (她) 们的价值倾向不作过多约束, 也不要求共同的组织目标和职责, 只是提供一个介于组织和集群之间的松散架构空间。

下面, 我将参考布雷多克 (Bradlock) 的“7W”模式 (在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基础上添加了情境和动机发展而成) , 以此为框架进行分析。

1、传者:自组织及去中心化

作为一种非群体化的传播模式, 个体成为传播的起点和终端。以自组织为中心, 个人与个人之间, 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 以及个人汇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 都是以不同的自组织方式构型。传者和受者不再是拉斯韦尔的线性模式, 而是类似于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受者会变成传者, 传者也会变成受者。

2、内容:以微内容为主

作为Web2.0的主要应用, SNS在内容上遵循的是“用户产生内容 (UGC) ”, 这些内容以微内容为主。微内容是指数字化新媒体所产生的任何微量数据, 尤其是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微量数据。学者Cmswiki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 如一个简单的链接, 一篇网志, 一张图片, 音频, 视频, 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 E-mail的主题, RSS的内容列表等等。”相对于大众传播领域的“宏内容”, 微内容是与人际传播对应的传播内容。

SNS在沟通了个人交往的同时, 也开拓了一个公共平台, 很多重大的公共新闻可以在这里得到广泛的议论, 而因为其具有的形式多样的互动功能, 往往能达到比大众媒介更好的传播效果, 甚至因为网络民意而扭转舆论。

3、媒介:开放、延伸与融合

SNS融合各种网络应用, 如博客、播客、IM、小游戏等, 日益成为一种音视频及文本兼具的集大成式的的媒介。同时, 利用其开放性, 对自身应用不断进行扩充。例如, 饭否网提供了各种插件, 用户可以随意选择使用甚至参与开发, 这其中包括了一些桌面程序和手机应用程序, 以便使用户能够脱离浏览器, 在个人的终端上使用SNS所提供的各种功能。以种以让信息最终到达每个个体为目的的尝试, 真正使媒介成为“人体的延伸”。

进一步, 将各种常用网络功能和用户信息全部整合在一起, 共同作用改变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 改变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方式, 这是国外的互联网上正在发生着的事情。一个SNS社区的创建者在他的博客中写道, “这些SNS网站互相绑定用户数据, 互相输出用户动态, 互相作用, 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SNS网络。这种纯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方式远比我们现在的门户和搜索方式有质量和高效率,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庞大的SNS网络里编织一个独一无二的个性化SNS空间。”

4、受者:能动的群体

在新媒体的领域中, 受者的概念已经被逐渐消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SNS的使用者呢?他 (她) 同传统的大众传播指向性受众一样, 还是如纽曼所说的被电子媒介化, 因而变成“交互性”的个体?普遍地看来, 在SNS中, 通过充分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受众信息获取的主动性得到提高, 媒介接近权得到突破, 这具体体现在:可以通过选择“关注”的人来选择自己想要接收的信息, 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信息、参与传播和再创作, 可以在SNS中的公共空间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等。受众的能动性因此被充分地激发了。

但是, 作为商业组织所创建的网站, 将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观必然还有着存在的意义。社会学上将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组的人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定义为“同辈群体”, 他们因为有大致相同的智力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共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等, 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本文涉及的几个SNS网站, 实际上都是针对一定的受众群体, 例如开心网的目标用户为需要沟通联络增进感情的上班族, 校内网针对在校学生, 饭否则是对想要获取某个特定领域的信息的人最具时效性和直接性的工具。

5、效果:惊人的力量

SNS上的信息传播, 从效果上看, 速度和广度都十分惊人, 带有病毒式传播的特点。以开心网为例, 今年5月份, 大部分开心网用户都收到了名为《菊花行动》的分享信息, “5.12就快要到了, 我们, 为了纪念那些逝者, 为了鼓励生者, 做些什么吧……请在5月9日在自己菜地种上菊花, 68小时成熟期, 刚好可以在5月12日开放……”在这条信息最初发布后的24小时内, 已经被转发了几十万次, 浏览了上百万次。

因为SNS具有的人际传播特性, 对于产品来说, 往往能达到口碑营销的极佳效果, 具有广告潜质。但另一方面, 因为把关人的缺乏, 对谣言和流言的散播也缺乏相应的控制。

6、动机:针对性、目的性的加强

SNS的走俏, 与人们对网络应用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网络社会化应用的发展, 网民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等方面, 而是希望其能对工作、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撑和帮助, 因此, SNS提供的网络真实性的社交服务, 自然得到了网民的信赖和喜欢。

除了和现实人际圈的契合, 与QQ等寻找陌生人聊天的软件不同, SNS可在双方具有的共同点, 例如校内网的兴趣爱好、社团、专业、课程等匹配条件下, 或者是拥有共同朋友的前提下, 进行较有针对性的交流。相比于物理世界交往中双方细节信息的模糊性, SNS间陌生个体的交流更有针对性。再如否饭网这样的Twitter类SNS, 因为利用了名人效应, 在这里寻找“追随者”的“迷文化”动机更为强烈, 当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利用Twitter进行竞选正是利用了选民的这种心态。

7、情境:向真实世界回归

因为SNS大多鼓励实名制, 所以它与早期网络中的社会性软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排除了虚拟性, 确立了真实性。这种真实社交的功能集中体现了SNS网络的优越性, 满足了用户真实社会交往的需求, 让网络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 实现网络社交由“虚拟性”向“日常性”的跨越。

在以往BBS等交流中的个体所扮演的往往是种虚拟角色, 具有间接性、匿名性、多样性、想象性、责任缺失性等特征, 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匿名性的“拟态交往”中受到威胁。而实名制下的人际传播的个体所扮演的角色是现实角色的移植, 物理世界中的身体属性、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依靠实名制得以在虚拟世界中继续构成主体, 物理世界中的角色规范继续有效的影响着主体, 这有效地杜绝了匿名制带来的网络暴民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从以上分析可见, SNS兼具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征, 并且与传统网络传播相比, 它与参与个体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工具, 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二、SNS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SNS在网络世界中的存在, 已经不只停留在网络上, 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各种跟SNS有关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比如最近, 在甲型流感疫情的发布中, Twitter就大显身手。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在全球掀起的阻击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战中, Twitter成为很多权威机构的新宠, 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的疾病防控中心, 都把这个基于微型博客的社区当作重要的发布平台。这使得突发性事件的信息传播更快速透明。

作为一个获取最新信息的途径, Twitter的独立访问量甚至超过了《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已经开发开发了很多应用于Twitter的API服务, 用来发布自己所有的即时新闻, 《纽约时报》称“这可能成为新闻的未来”。

SNS能够连接起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里, 可能跟几十年没见的好友重新联络上, 可能发现一大群你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碰到过的“臭味相投”的人, 可能每天追踪远在千里之外的某个你崇拜的明星的生活琐事, 甚至连宇航员从外太空发来信息也已经不是新闻了。

但是正如许多先进的媒介技术一样, SNS所造成的影响有好的一面, 也有不好的一面。

首先是分化与隔离的问题。大众媒介的功能之一是进行社会整合, 而网络则使这种整合功能被削弱了。正如《大众传播动力学》中所说, 媒介正在日益把个人导向接触更具选择性的内容。通过使用SNS等工具过滤掉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和人, 有可能会导致其使用者被分化为越来越小的, 与社会其他部分没有什么共同点的兴趣群体。

这一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之为作茧效应。它是指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很明显的一个过程:人们只让那些他们觉得自在、有吸引力或可接受的政治或社会信息来包围自己。人们就好像退缩到他们的信息茧中, 以逃避现代生活的某种不确定性, 并帮助减少在今日社会中不得不做出的众多选择。

其次是容易造成信息超负荷。因为人人皆可成为传者, 且没有把关人的控制, 网络上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少。借助SNS这样的工具, 信息生产以一种比信息消费快数倍的速度在增长, 一些观察家说, 我们正在创造一种信息过量, 一个人很难做到面临这种洪水般的信息而不被淹没。

另外, SNS上的社交很可能是制造了一种虚假的真实, 而事实上是对真实社会交往的逃避。逃避问题几乎自大众媒介发明之时就已经存在了, SNS的兴起再次提醒了我们这个问题——“当在某个媒介制造的现实中比在真实生活中有趣得多的时候, 会发生什么?”具体地说, 当一个人在开心网上“种花”、“偷菜”不亦乐乎时, 他会不会已经很久没有跟朋友一起外出郊游了?

在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 SNS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SNS的世界里, 会发生CNN这样的主流媒体赶不上一个好莱坞二线明星号召力的事情。在2009年4月17日凌晨, 好莱坞影星库奇在Twitter上的“追随者”人数突破百万大关, 以微弱优势挤掉了CNN, 成为Twitter网站注册用户之王。不久, 他在ustream.tv的网络视频直播中以革命性的语调称, “我们已向世界展示, 新浪潮就在这里。它现在正准备爆发。你们都是新浪潮中的一员, 而我不能跟随我自己。”他认为, 这次胜利凸显出在这个时代, 个人的声音可以和整个新闻网一样有力。

SNS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偶像, 他们往往是对自己所在的社交圈子内容贡献最大的人, 很多热门的帖子就是专门讨论SNS里有哪些值得“关注”、“追随”的名字, 这些名字所受到的追捧绝不亚于社会公众人物。

与此同时, 还有人因为过度迷恋SNS而不得不选择退出。今年4月下旬, 几十位国内的职业经理人自发成立了“反庐舍联盟”。庐舍取自英语loser (失败者) 的音译, 是指每天在网上耗费2小时以上, 过度沉迷于SNS社区交友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且无甚进取心、多年一事无成的上班族。一时, “网络庐舍”成为新的流行语, 这不能不看作是SNS这种新的媒介环境对受众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一种映照。

那么, SNS究竟是什么?有人认为, 它是麦克卢汉笔下的“电子部落”, 以职业、爱好等等各自真实的面貌聚集而成, 是网络人际传播向传统人际传播的回归。也有人认为, 它是一张巨大的基于关系的信息传播媒介网, 这种全新的互联网信息获取方式, 将取代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成为用户最主要的互联网信息获取方式。SNS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最终能不能被释放出来?还有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 随着它的深入发展, 必将为人类自身创造出更多层次、更高品质的信息和社会交往服务。

摘要:SNS类网站近年来发展迅速, 已经取代博客成为最主要的Web2.0应用和网络人际沟通、信息传播工具, 与之相关的一些现象由此产生, 不仅带来网络产业的升级, 也给旧的传播观念、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SNS究竟给网络传播带来了哪些新的特征和影响, 它的未来发展如何?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

关键词:SNS,网络传播,特征,影响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吴风:《网络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4]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河北大学学报》2006.4

[6]《新媒体发布信息, 世卫提高透明度》《北京青年报》2009.5.9

广场舞传播类型与组织特征探讨 篇10

1 广场舞蹈的传播形式特征

1.1 内容日渐丰富

广场舞是在广场空地跳的舞,只要有领舞者和音箱,就能够带领一群人进行舞蹈。目前广场舞的内容也日渐丰富,吸取各种音乐以及舞蹈元素,融合各种流行的动作,不断迎合与满足不同层次的广场舞爱好人群的需要。动作上广场舞也越来越简单易学,其在风格上也体现出了丰富性,从国外引入的排舞模式、以及从原生态广场舞蹈加工而来的舞蹈等,都不断充实着广场舞的内容,向广场舞这一民间艺术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广场舞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而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1.2 创编参与者广泛

广场舞艺术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能够在娱乐中起到健身作用。如今全国各个城市从早到晚都能够看到广场舞的影子,从中老年大妈到青年妇女,再到中老年男性甚至青少年的参与者,都在不断壮 大广场舞 的队伍, 参与形式 毫无局限 性。并且在 创作上,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创编与参与者越来越广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广场舞动作的创编者,创作内容题材上,可以创作全新的流行音乐、全新的舞蹈模式。如今市场上大部分的流行歌曲都成为了广场舞的音乐伴奏, 参与者也都不断地创编出新的广场舞蹈。

1.3 交流平台众多

目前广场舞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例如许多社区通过qq群、微信等新媒体的形式发布最新的活动消息,组织人员开展相关活动,交流的方式与平台越来越丰富,居民也更容易及时获取最新的活动信息,广场舞的传播范围也得到了扩增。并且如今优酷、土豆等视频门户网站上的广场舞视频层出不穷,各种类型的广场舞视频被放到网上,好评如潮,点击量不断增加,各个地方都能够通过视频模仿与喜爱而建,广场舞从动作编排、到服装制作等,都越来越专业化。

1 . 4 培训组织与比赛增多

广场舞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基本不需要任何舞蹈基础,也不需要舞伴,不限场地。因而广场舞队伍日渐壮大,所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培训组织比比赛也逐渐增多。目前许多县市都组织广场舞比赛,参赛人数众多,市民参与踊跃,许多参赛队伍积极筹划,刻苦排练,在舞蹈技巧、服装等方面都花了不小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了对于广场舞比赛的重视。

2 广场舞蹈组织特征

2.1 自发性

娱乐性与健身性是广场舞的主要特征,居民参与到广场舞当中,完全是为了娱乐与锻炼身体,而不是获取利益。因而从此角度来讲,广场舞体现出了自发性特征。广场舞作为群众参与性非常强的表演艺术形式,表演方式都体现出了集体性,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都为自发集体性组织,场面热闹,氛围热烈,目前广场舞很少有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跳,通常参与的人数越多,气氛越融洽,活动开展得更为完善。居民利用广场舞来抒发情感,培养情操,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并且观赏者也能够受到氛围的感染,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这也能够促使广场舞参与者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产生自我价值感。

2.2 赞助性

广场舞在广场当中表演,也是居民群众自发性的表演艺术形式,其时间有着非常大的灵活性,活动场地也是因陋就简,这种简约的模式使得广场舞的受益面大,节省资金。与每个人都去健身房花费高额的费用相比,广场舞例行节约,注重活动的节俭性。并且目前广场舞活动也能够得到社会相关机构的赞助,例如一些广场舞组织中有些属于企业赞助创办的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的活动场所。其中也有广场舞,并聘请专业的教师指导。参与者每学期只需交几十元的参与费用,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都是非常合理的费用。

3 广场舞组织推广的对策

3 . 1 政府职能部门提升支持力度

新形势下,政府职能部门应当紧跟时代与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广场舞的内在价值与内涵,加强对于广场舞活动开展的支持力度,开发出群众的创造才能,让群众在锻炼当中获取精神上的满足。政府职能部门需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将广场舞的推广同提升社区居住生活环境、同提升个体素质等有效联系起来。具体来讲,政府首先可按照不同地区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地方休闲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资金投资,例如在城市规划以及绿道建设上给予支持,在民俗节庆以及法定休息日中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广场舞比赛等相关活动。其次需要完善广场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便于群众活动的开展,例如加强照明、电路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加强治安以及卫生工作。此外,对于一些广场舞活动开展较为完善的地方,可以给予更大的帮扶,使之成为广场舞活动推广模范区域,起到更好的展示作用。

3.2 成立管理机构

要完善广场舞活动形式与内容,需成立起专门的广场舞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可以由参与者自发性组成,加强对于广场舞活动点的规范管理,抵制一些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破坏社会安定的锻炼内容;对于一些靠近居民区、靠近工作区的场所,以及靠近交通要道的广场,需要避免活动的开展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避免妨碍公共秩序;平时注意调控音量,杜绝噪音污染。同时,管理机构需要充分利用qq群、微信以及微博等新媒体,通过此类新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一些广场舞的视频、音乐以及比赛等信息,让更多的人与团队能够接受到更为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同时也能够促进广场舞队伍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此外在管理制度上也需要不断完善,例如对于广场舞比赛项目的设置,轻器械与徒手应当明确分开,便于评分;参赛组可以按照年龄结构进行划分,分别制定青年、中年以及老年甚至少年等不同组别,并规定男性参与的人数比例;比赛时长通常应设置为4~5min之间,评分的方法也需要更为合理,应具体列出动作完成、舞蹈风格表现力、编排设计、服装服饰以及总体性;也可以通过加入大众评委的模式,从观众的角度对广场舞队伍进行投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广场舞比赛当中,同时也促进了比赛评比的客观性。

3 . 3 不断创新简化, 赋予时代气息

传统的广场舞基本上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所设计,这些广场舞内容也受到了中老年群体的喜爱。但要想更好地推广,促进广大青年乃至青少年的参与,必须要赋予广场舞时代的气息,不断创新与简化。例如目前许多流行歌曲已经在广场舞中开花结果,如《小苹果》《我的滑板鞋》等年轻群体非常喜爱的音乐,都被应用到了广场舞创编当中。但同时不同的群体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而在推广中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个性需求。例如可以在广场或者体育场规划不同广场舞场所,分为中老年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的鞥,让不同爱好、不同年龄的人群都能够参与到自己所喜欢的活动内容模式当中,起到良好的推广效果。

3.4 加强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

目前广场舞活动通常由大众人际传播,传播范围、传播信息网络等相对较窄。广场舞艺术形式要想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需要积极利用媒体传播的效应,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广场舞,并积极参与到广场舞这种全民性的健身活动当中。例如湖南卫视打造的“大型广场舞节目”,将风靡全国、具备良好群众基础的广场舞搬到电视荧幕当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作用。各级省、市级电视台也有必要加强广场舞运动的宣传,不断创新思路,利用新媒体等诸多形式,扩充宣传手段与内容,打造出富有特色的广场舞活动节目,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广场舞组织除了要完善管理,提升支持,同时也需要加强团队文化建设,营造起良好的活动范围。例如可以购买团队队服,实惠实用,让队员们都有一种集体感,平时在活动或者比赛当中,队服向观众展现出了整个团队的形象与凝聚力,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4 结语

传播学特征 篇11

一、广东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现状分析

本调研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样调研了广东六所高校的网络德育情况。这六所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问卷发放的对象为各高校的政工、普通教师和学生。共发放调研问卷1200份,有效问卷1101份,问卷有效率为96.16%,问卷调查达到了较好的调研效果。本调研还对广东六所高校的政工、普通教师和学生共120人进行了访谈,其中,访谈的政工包括校级政工和学院级政工(辅导员为主),教师包括思想政治课程类的教师和其他专业的授课教师,学生以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为主,文理科学生皆有。从问卷的派发数量和访谈对象类型来看,本次调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本调研的情况,笔者总结分析了广东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现状。

1. 网络德育传播者的身份多元化

在传统高校德育中,德育传播者是高校教师(主要是政工干部),在网络环境下,德育传播者的身份变得更加多元化,教师与学生都可成为德育的传播者。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广东高校教师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经常”使用的人数占48.3%,“偶尔”使用的人数占25.8%,“很少”使用的人数占26.3%,“从不”使用的只有2.2%。从数据可以看出,广东高校政工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频率比较高,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德育传播的重要途径。在调查中发现,高校教师中,100%政工都利用了网络来开展德育工作,80%左右的普通授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也结合了德育方面的内容。随着网络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普通教师作为教书育人者,必然成为网络德育传播的主要力量,是范围较为广泛的传播主体。

在互联网中,德育传播者的身份越来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跃,在德育方面有着很多有个性的想法。“经常”在网上组织德育方面的讨论或宣传的人数占2.8%,“偶尔”在网上组织德育方面的讨论或宣传的人数也占14.1%。由此可见,尽管学生在网上主动传播德育信息比例较低,但是据我们了解这部分传播者主要是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传播能力和号召能力,其传播的效果和作用不可忽视。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可以知道,教育者已不是“唯一”的德育信息传播者,由于网络交流的平等性、双向性、自由性等特点,受教育者以往是单纯的接收德育信息的受传者,现在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德育信息,进行自由传播,转变成为德育信息的传播者。尤其是学生干部作为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能较好传达教师的思想,高校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干部,尤其是党团学生干部的网络德育队伍。

2. 网络德育传播者的角色

网络自身的开放性、隐匿性、自由性、平等性特点使得网络德育传播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作为网络德育主要传播者的政工,有73.5%选择“引导者”,以引导学生学习德育信息为主;25.3%选择“参与者”,主要形式是参与学生的网上德育学习讨论;只有2.2%选择“主控者”,以提供或灌输德育信息为主。由此可见,广东高校网络德育传播中,教育者逐渐由原来传统方式的“灌输”“说教”向“引导”“参与”的角色转变,淡化了教育者“控制”力度,更加平等地与受教育者交流、传播德育信息,使教育者更具有亲和力和可接受性,但平等交流也使原来教育者“绝对权威性”下降。因此,在进行网络传播德育时,教育者也要把握好引导的技巧。

3. 网络德育传播者的信息素养

网络德育建立在网络平台上,因此,信息素养是传播者必备的能力。“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解释其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重点是获取、传输、分析、应用信息。网络德育传播者在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取德育信息后,进行加工,并对外传播。

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在利用网络过程中,41.1%的传播者表示“在网上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过程中存在困难”,也有24.7%的传播者表示“不习惯或不喜欢用网络交流”。可见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网络开展德育的意识不强,在网上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过程中存在困难。因此,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在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利用的德育传播渠道也拓宽了,包括网站(专题网站和课程网站)、博客、BBS、QQ、MSN、邮件等。调查显示,高校进行德育传播所利用的网络途径十分多样,其中,邮件、德育部门网站、专题网站、网络课程的情况是“供过于求”;BBS、QQ、MSN、博客等途径的情况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博客这一途径的供求不平衡最为严重。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需求,多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途径开展德育工作,不能只追求开发各类专题网络进行德育传播,也要适当发挥社会性、交流型软件的传播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网络德育工作。

二、广东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特征分析

1. 学生作为网络德育传播的有生力量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传统的德育信息被动接受者——学生,在网络这一虚拟开放的环境下,也成为了网络德育传播者。虽然目前运用网络主动传播德育信息的学生比例并不多,但这一新型传播者的出现也标志着学生在高校网络德育传播中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学生干部这一群体,由于其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能辅助老师传播德育信息的同时,也能及时反馈同学的意见与想法,具有非常好的传播网络德育的潜能。但是,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观点各异,大学生本身的知识、人生阅历有限,还不能很好辨别信息的好坏,因此加强对学生传播者的培养是十分迫切的。因此,教育者不仅要教育学生,更要全面培养学生作为德育传播者的各种素质,特别要重点培养各类学生干部的德育传播能力,使学生成为高校网络德育传播的有生力量,成为传统德育传播者——教育者的坚强后盾。

2. 教师主要作为网络德育的“引导者”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参与者的身份、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都是虚拟的,参与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在网络的环境中,传统德育的传播者——教育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灌输者和信息权威,而是与受教育者平等的、利用互联网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把关人”。而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相互性,“把关”不仅是把好信息传播活动开始前的关卡,还要把好受教育者在网络上发言回应的关卡,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教育者的传播德育方式不再是以单向的“灌输”“说教”为主,而是主要以“引导”“帮助”为主。据调查了解,大多数教育者使用最多的是德育专题网站等以“灌输”为主的网络德育传播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引导者”的功能,而学生作为网络环境下诞生的传播者,传播能力不强、传播经验不丰富,不能真正发挥“传播者”的作用。因此,教育者作为网络德育的“引导者”,不仅要运用网络传播的各种途径做好网络德育信息学习的引导工作,更要引导学生这一类传播者做好网络德育传播工作。

3. 网络德育传播者运用网络能力不高

互联网产生以来,给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德育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趋势要求“网络德育传播者”应运而生。在调查中发现,认为“在网上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过程中存在困难”的网络德育传播者占41.1%,这就表明网络德育传播者的信息素养急需提高。在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时,主要的传播者——教育者最常利用的是专题网站、网络课程等网站类的网络途径。而学生则比较喜欢利用BBS、QQ、MSN、博客等集公布与交流功能的网络途径去了解德育信息,以上现象表明网络德育传播者运用网络能力不高。

在目前学生已成为一种网络德育传播者、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的情况下,网络德育传播者如果只重视开发新的发布信息网站来开展“一对多”(一个网站向多个学生发布)传播方式,就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网络德育传播方式,也没有发挥网络这一新媒介的真正潜能。网络德育传播者应该运用网络这一便捷途径,既要重视信息的发布,也要构建“师生参与共建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网络功能,这就要求网络德育传播者要提高运用网络的能力。尤其是在目前Web2.0下的社会性软件(如博客)操作简单,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网络德育主要传播者——教师可以以自身名义开设博客,把自己的思想传达到网络上,让学生通过网络来感受“亲身教育”。因此,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不仅要具备传统德育传播者的素质,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还应有较高的运用网络进行德育传播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收集、加工、传播德育信息的重要任务,保证德育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三、结论

网络德育传播是一个系统的传播过程,过程里的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在整个网络德育传播系统中,传播者决定着信息传播发出的时间、内容以及形式,直接影响着之后的传播步骤,对最终的传播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当今互联网发展迅猛,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网络德育开展也应与时俱进,网络德育传播者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2] 李康平.德育发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07.

[3] 田胜立等. 网络传播学[M]. 科学出版社. 2001,09.

[4] 王友. 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新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5] 袁名泽. 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途径选择[J]. 研究·探索.2008,(23):26-28.

[6] 王健. 网络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及角色定位[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0-72.

[7] 胡钦太. 网络教育传播的主客体关系及其模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8] 潘勇. 论网络背景下和谐德育模式的建构[J]. 学科新视野.2007,(6):109-113.

[9] 田海洋,於荣. 网络德育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3).

[10] 王健. 网络视角下德育主、客体及其关系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06.

传播学特征 篇12

一、孕育诞生和早期成长: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为宗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 各行业重振精神, 开始新的征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广播工作也随着这股改革的春风逐渐恢复、充实、发展起来。伴随着政策环境的好转, 人民群众内心对多样化文艺的需求和渴望, 也就增长和显露了出来。

1979年12月23日, 经过前期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编辑部, 共同举办了“全国听众喜爱的15首广播歌曲”评选活动。该活动的成功举办, 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节目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 成为了文艺部创办《广播歌选》杂志的直接动因。同一时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系列音乐节目———“在歌声中前进”、“音乐知识和欣赏”、“音乐博览会”等节目, 不仅成为《广播歌选》杂志刊登优秀歌曲的“曲库”, 并且为杂志文字部分提供了重要的内容支持———这一编辑方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的一系列深得民心的广播音乐节目为《广播歌选》杂志的创办培育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的话, 那么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歌篇”的强烈要求的一封封听众来信, 就成为了《广播歌选》杂志诞生的直接原因。

《广播歌选》杂志是作为满足人民需求的一种“歌本”而诞生的, 依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丰富的广播音乐资源形成了“有歌必有声”的特色。在早期发展的过程中, 杂志增加了文字部分的资料 (多为听众喜爱的专题音乐广播稿) 。因此, 这个阶段的《广播歌选》杂志将自己定位为面向全国音乐受众的、以歌谱为主的、兼有音乐知识的“有声月刊”, 是通俗类音乐刊物。《广播歌选》杂志这一时期所体现出的传播特征主要有四方面。

(一) 双管齐下

《广播歌选》杂志充分利用自身依托于广播媒体的资源优势, 将自己定位为“有声月刊”。对于侧重于听觉的音乐艺术来说, 《广播歌选》杂志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希望在听到歌曲音响的同时, 又能看着乐谱学唱的愿望。杂志的创办和发展, 得力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强大的媒介资源、权威性、公信力和广播辐射力。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 广播曾长期作为中国大陆地区最为先进和最为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体。一首歌曲在进入《广播歌选》杂志的编辑流程之前, 编辑们必须审听这首歌曲的广播录音。因此每首入选的歌曲乐谱, 均有相应的音响资料。待《广播歌选》杂志出版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即在固定的频率和时段, 播放这期杂志刊登的歌曲。

在既有平面音乐杂志又有立体音乐广播, 两种传播媒介双管齐下且互补的情况下, 《广播歌选》的发行量急速上升, 它的影响力也逐年提升。借助当时中国大陆地区的强势媒体———广播的传播, 《广播歌选》杂志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发行神话, 月发行量曾一度达到50万册。

(二) 传播价值观

《广播歌选》杂志的主办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党和国家的宣传喉舌, 在编辑《广播歌选》并对歌曲进行的选择、把关的过程中, 除了坚持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推选优秀的歌曲外, 还需要选择积极向上、歌颂新生活、歌颂党和国家的“红色歌曲”, 完成宣传、服务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 实现“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职责。

(三) 以乐谱形式为主

文字和图片, 是平面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符号。对于音乐艺术来说, 乐谱的出现, 使得更多的音乐能够通过这一“音乐文字”的记录保存下来。《广播歌选》杂志的诞生, 源自广大人民群众对广播节目所播放歌曲的乐谱的需要。因此, 《广播歌选》杂志在这个时期, 就音乐内容的展现方式来说, 是以乐谱的形式为主。在总页数为32页的一期杂志中, 乐谱的比例占到了3/4, 有时整期杂志均为歌曲乐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处于创刊时期的《广播歌选》杂志可以称为“歌本” (即印有歌曲乐谱的小册子) 。

(四) 传播效果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广播歌选》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参与发起、举办全社会的音乐作品征集活动《广播歌选》杂志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一年一次的“全国广播新歌征集评奖”活动的重要支持者和作品展播平台, 专门设置“广播新歌”栏目来刊登获奖的歌曲, 配合同时播出的广播节目, 利用自己的传播平台来推荐新歌、新人, 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人民群众的音乐生活。“广播新歌”也成了《广播歌选》杂志的经典栏目, 两者互助共赢。

配合大型社会音乐庆典、音乐比赛等活动作为党和国家的宣传媒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会对大型社会音乐庆典活动 (如春节联欢晚会、国庆晚会等) 中的优秀歌曲进行全力宣传, 而其下属的《广播歌选》杂志就是这些社会音乐活动的平面媒体宣传阵地之一, 它与有声的广播媒体一起, 合作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任务。

推荐新歌手, 促使歌手成名在媒介资源比较匮乏的时代, 广播是当时影响力、公信力、权威性最高的媒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群众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在“广播一揽天下”的时代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凭借着强大的“媒介话语权”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歌曲, 而演唱这些歌曲的歌手们, 也随着这些歌曲在全国各地的传唱渐渐走红成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年的“造星”能力, 丝毫不亚于现在的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和“春晚”。

《广播歌选》杂志作为“有声歌刊”, 对歌曲的传播可谓不遗余力。当然, 演唱这些歌曲的演员的名字会出现在歌篇上, 而听众对照广播音乐节目中歌曲的声音, 便会记住这些唱歌好听的歌手。在杂志的封面和封二上, 《广播歌选》杂志有时会对歌手进行专门的介绍, 刊登歌手的人物特写, 为当时歌手的成名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密切联系群众创刊初期的《广播歌选》杂志, 一直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办刊宗旨。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 《广播歌选》杂志密切重视群众对杂志和广播节目的反馈, 认真整理群众来信, 听取群众提出的建议, 及时开辟专栏版块来解答群众的疑惑, 与群众建立良好的互动。

吸引商品厂家, 刊登广告在1988年第8期《广播歌选》的第32页上, 登载了该杂志的广告刊登条例。接着, 该年的第9、10期中均出现了广告。这是该杂志深入人心的另一表现。商家从《广播歌选》强大的影响力中, 看到了机会, 主动借助杂志的平台, 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 增加销售量。在市场化的商品宣传意识刚刚萌芽的时期, 《广播歌选》凭借其强大的受众群和知名度赢得了商家的青睐。

二、成长路上的摸索:流行、时尚元素的渗入

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 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流行音乐、娱乐文化传入内地, 内地掀起了阵阵“追星”热潮。人们对港台流行歌曲的需求, 也对《广播歌选》产生了影响。在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情势下, 在音像制品和电视媒体日益崛起的竞争态势下, 在内地和港台流行音乐不断蓬勃发展的条件下, 《广播歌选》杂志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做出了应时之举。在这一时期, 杂志紧扣时代变化的主题, 在内容上增加了歌曲的数量, 并提升了流行歌曲的比例和文字部分的比例, 来满足群众的需要。从这些变化调整来看, 这一时期的《广播歌选》杂志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流行音乐中心”的价值取向。虽然这一时期广播的影响力逐渐不如从前, 但它仍有着快捷、迅速、覆盖面广等优势和特点。《广播歌选》杂志依然借助广播电台的音频优势, 定位为“有声月刊”, 并立志于做一本集结各方资源的综合性刊物。

(一) 依托“有声月刊”的资源优势

从1992年1月开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音乐节目主要集中在三个频率和时段:第一套节目1小时的日播版块节目“音乐天地” (中国音乐) 、第一套节目的日播节目“海外乐坛” (外国音乐) ;第三套节目每天18小时的、以音乐为主体的调频立体声广播。其中“音乐天地”是向全国听众介绍中国音乐, 展示中国音乐事业和中国音乐工作者成就的窗口。1993年, 这个栏目共收到听众来信146413封, 居全台第一位。 (1) 借助“音乐天地”的广泛影响力, 《广播歌选》广播节目每周有两个小时出现在“音乐天地”中, 进而保持了自身对听众的吸引力。

(二) 内容体现出“流行音乐中心”价值取向

1993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天地”栏目举办了“全国听众喜爱的歌手”评选和颁奖音乐会, 并与香港商业电台联合开办“叱咤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专栏;1994年4月又与香港商业电台一起成功举办了“华语歌曲排行榜北京演唱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这些举措, 使得香港地区的流行音乐迅速地进入了国内流行乐坛。内地的众多读者、听众对香港地区的流行歌星表现出了强大的注意力, 甚至产生了疯狂的“追星潮”。为了将这部分喜爱港台流行歌星的受众紧紧抓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杂志在内容上做出了重大的改变, 在这一阶段开始把更多的版面让位给港台流行音乐。

这一时期《广播歌选》杂志的封面人物, 大部分为内地乐坛流行歌手 (如李娜、韦唯、于文华、白雪、戴娆等) , 而杂志内文的彩页中则出现了很多港台明星的海报 (如潘美辰、黎明、吴奇隆、刘德华、张学友、范晓萱等) 。在杂志的乐谱版面的设计中, 也大量采用流行歌手的写真。从图片的选择和使用上, 人们能够感觉到“流行音乐”渐渐地渗入。

在这一时期《广播歌选》所选择的歌曲方面, 也体现出了以“流行歌曲”为主的趋势。杂志专门开辟了“流行金曲”、“歌坛时苑”、“歌坛绿茵场”等栏目, 在文字部分则增设了“新歌手”和“歌友寻踪”等栏目, 专门介绍时下比较有名的流行歌手的发展情况, 并刊登相关访谈。

(三) 民族音乐比例减少

在这一阶段中, 即使面对港台流行音乐的竞争, 《广播歌选》杂志还是考虑到自身作为“国家级媒体”所应承担的舆论引导的责任, 为中国传统民歌开辟了一个栏目“中国民歌” (即“人在歌中行”) , 每期介绍一首我国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歌, 但民歌 (2) 在整期杂志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以1995年第1期为例, 整期杂志共刊登34首歌曲, 但只有一首晋中民歌《苦相思》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歌。由此可见, 这一时期该刊传播内容中的民族音乐比例在降低。

(四) 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政治功能淡化

在这一时期中, 《广播歌选》中带有政治宣传色彩的革命歌曲类栏目, 主要有“大家唱”和“历史歌曲” (即“怀旧情怀”) , 但是这一类型的栏目在整期杂志的十多个栏目中, 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小的。随着这类歌曲所占比例的降低, 杂志中的歌曲承载的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政治功能在逐渐地淡化。

(五) 体现杂志所承担的音乐教育功能

除了为普及音乐知识而专门开设的“音乐教室”栏目, 《广播歌选》杂志中以著名音乐家专访为内容的“名人画廊”, 以及介绍受众熟知的歌曲的诞生背景、创作始末的“东方时空” (即“一支难忘的歌”) 栏目, 都在潜移默化中对读者起着知识教育的作用。

(六) 体现杂志所承担的音乐评论功能

在大幅增加了文字类栏目的《广播歌选》的稿件中, 也不时出现对当今社会音乐发展现状评论的文章。如1996年第1期刊登了中国青年报记者李志强写的《95中国风》, 对1995年中国内地流行乐坛出现的“中国风”现象进行了解释和案例分析, 指出这类歌曲有积极、健康的社会影响, 提倡对其大力推广, 鼓励作曲家创作具有“中国精神”的流行歌曲。又如1997年第12期詹幼斌的《纵观97音像业》, 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四家音像出版公司进行了对比分析, 梳理出1997年整个中国音像业的发展脉络, 对此后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议。

三、青春期的游离:港台音乐文化流行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使得市场因素也逐渐融入我国的传媒领域。何晓兵教授在《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中, 对国有电视媒体的电视音乐传播价值取向的原因作了分析:

所有制与经营体制的初步分离却又藕断丝连, 赋予大陆电视以彼此矛盾的双重属性:按照其国有体制的服务功能定位, 它既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 同时又以服务于社会公众利益为鹄的, 因而其行为目标应以“社会效益”为主;但同时, 由于其现实收入模式的制约, 它实际上又不具备公共电视的经济基础特征, 而更加近似于依靠市场竞争法则而生存的商业机构。为了适应生存于这一经济环境条件, 促使其不得不以商业利润的最大化为主要的行为鹄的。 (1)

上述分析指出了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所面临的某些困难处境的根源, 于是我们也能理解《广播歌选》杂志在这一阶段办刊宗旨为何发生了巨大改变。

带有强烈的商业、包装和消费属性的流行音乐, 凭借着大众传播媒介, 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进行了无孔不入的传播。为了经济收入上的考虑, 《广播歌选》杂志的“党和政府宣传喉舌”功能及其对“社会效益优先”的职责坚持有所淡化, 更多地转向了对流行音乐信息的刊登。为了在众多媒介竞争的生存环境中赢得发展, 《广播歌选》在这一阶段将自身的办刊宗旨、刊物定位、编辑方针等做了重大调整, 明显地体现出“流行音乐中心”的价值取向。从1998年7月起, 《广播歌选》杂志进行了改版, 转为关注流行乐坛最新动向, 发布歌坛流行歌曲排行榜, 介绍港台明星最新歌曲, 揭秘歌坛明星的生活故事、心路历程等的, 集流行性、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为一体的综合类音乐信息杂志。这种办刊宗旨一直持续到2004年12月。

在这种办刊宗旨的指导下, 《广播歌选》杂志中介绍港台流行明星的海报、写真、文字和报道大幅增多, 而一直以来以乐谱见长的栏目大幅缩减, 最后只占到杂志内容的十分之一。除了坚持将1998年举办的第12届“广播新歌”活动的曲目刊登完毕以外, 此后这段时间所登的歌曲都是“流行金曲”。

《广播歌选》杂志这一阶段的刊物定位, 除了一直延续固有的“有声月刊”外, 又加上了“独一无二的电台音乐杂志”这一表述。可见杂志仍然很明确自身的资源优势所在, 能利用电台的节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一) 开办《广播歌选》专栏节目

从1998年7月至2001年12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第三套节目调频立体声中开办了《广播歌选》专栏节目, 播出时间为位于每晚黄金时段的19点30分至20点。这一阶段的专栏广播节目中大量播放港台流行歌曲, 还选读听众来信, 公布最新流行音乐排行榜等, 因此赢得了广大年轻听众和读者的喜爱。《广播歌选》杂志“有声月刊”的品牌资源在这一时期又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音乐传播价值观的变化

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较多地获取注意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利润, 这一阶段的《广播歌选》杂志, 较多地迎合了目标受众的胃口, 刺激了他们的需求。如在这一时期传播的内容中, 代表杂志风格定位的封面人物全部都是港台歌星或者影视明星;杂志内页彩图多以明星的演唱会、新专辑海报、个人写真为主, 配有大量比较“刺激”的图说;在杂志内文的文章中, “明星八卦”和“娱乐绯闻”式的报道和消息也较为多见。

(三) “把关人”功能的缺失

这一时期《广播歌选》杂志“把关人”功能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和制作成本的重压下进行的“媒介寻租”, (1) 二是社会上个人以公司名义对《广播歌选》进行的承包。由于相关人员并不全是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或者编辑, 他们大都选择娱乐性内容和趣味化手法来制作杂志, 以便能赢得更多的读者。这也决定了他们对信息选择的标准在于迎合、赢利, 并不真正以有“社会效益”的音乐信息为准。

四、年轻时的迷茫:市场化探索阶段

2005年5月至2009年11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与北京九州鹏程广告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出版协议, 九州鹏程公司负责《广播歌选》杂志的编辑、发行、印刷等环节, 文艺中心负责杂志的终审。

这个阶段的《广播歌选》由于处在公司化编辑、运营的环境下, 没有稳健的固定资金保证。九州鹏程广告有限公司几经坎坷, 维持着杂志的生存, 以公司所掌握的“执行编辑权”, 利用《广播歌选》杂志长久以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开始对一些歌手和音乐活动进行“有偿宣传”。因此在这个阶段中, 杂志以盈利为目的, 并且将年轻读者喜爱的流行歌手作为栏目的内容。同时, 在推介流行音乐新人方面, 杂志也可谓不遗余力。

这一时期的杂志, 由于采用公司化承包、编辑、制作, 导致编辑队伍的专业素养层次不一, 杂志编辑的内容、格式等方面亦存在着不足。更重要的是, 在“市场化”观念的影响下, 杂志的“把关”环节仍有缺陷。这一时期的传播特点与上一时期类似, 同样体现出“流行音乐中心”的价值取向。

五、而立之年的坚守:原生态民歌阶段

2008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进新一轮改革, 将《中国广播报》和《中国广播》杂志等所有台属平面媒体合并重组, 成立平面媒体中心, 列入业务宣传管理序列, 以事业化的方式进行运转。平面媒体中心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媒体战略下一支不可缺少的传播力量。同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决定正式收回《广播歌选》杂志, 行政上划归平面媒体中心管理。

2009年12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结束与北京九州鹏程广告有限公司的合作, 成立《广播歌选》杂志社, 开始编辑出版《全国首届优秀流行歌曲》增刊和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获奖歌曲》专刊。2010年至今, 《广播歌选》杂志全新改版, 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宣传、舆论、引导阵地, 开始了它新的生命。在迂回曲折地走过艰难的12年后, 《广播歌选》杂志迎来了它“而立之年的坚守”。

改版后的《广播歌选》将自身定位于守护中国原生态民歌的“媒介阵地”。每一期《广播歌选》杂志选定一个地区的代表性民歌, 借鉴民族音乐学“田野采风”工作的方法, 深入当地进行采访、采风, 与传承人对话, 倾听他们为学习、传承民歌付出的心血及其与民歌“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杂志编辑者随着传承人在乡间地头, 在民俗节日里, 感受原生态民歌生存的生态环境, 并组织召开座谈会, 对当地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传承、发展状况进行探讨研究, 然后根据搜集、采访到的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稿件, 进行编辑, 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

2010年改版后的《广播歌选》杂志有明确的定位:一是立足广播, 依托丰富的国家级广播资源, 开办广播节目, 恢复其“有声月刊”品牌;二是立足原生态民歌, 凸显其关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精神的特色;三是立足于原创, 为中国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及词曲创作爱好者提供具有权威性的交流平台;四是充分利用刊物的学术平台, 在音乐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原生态民歌的研究、分析, 文艺评论, 广播电视音乐艺术等方面引领“深度评论”。这一时期的《广播歌选》体现出了新的音乐传播特点。

(一) 音乐传播价值观念的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 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文化的重要性, 并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伴随着国内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潮流,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门类的一支的民歌, 其保护、传承和发展也同样被提上日程。大众传媒 (尤其是主流媒体) 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宣传和报道, 使得“原生态”民歌得以进入公众的视野, 成为百姓谈论的热点与焦点之一。原生态民歌是民间传统文化的承载者, 因此近年来, 对于原生态民歌的探讨已经上升成为“文化使命”层次的探讨。保护好原生态民歌, 并使其在发展中不失去本质, 是历史递交到我们手中的重大命题。面对这些, 如今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尽己所能地, 本真、质朴地拍摄、录制、留存、抢救这些民族瑰宝。

(二) 音乐传播技术的“渠道扩张”

《广播歌选》杂志在20世纪80年代运用广播节目和平面杂志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资源, 使其优势互补, 赢得了受众的认可, 实现了杂志的盈利。进入21世纪以来, 媒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媒体纷纷以其便捷、迅速、终端自由的特点赢得受众的青睐。为了应对这一时代发展潮流, 回归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歌选》杂志, 依靠中国广播网, 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借助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储存空间, 《广播歌选》杂志将采访、采风时录制的音频、视频、图片资料逐一上传, 满足受众全方位、立体化的鉴赏、品读需求。

(三)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发行渠道准入

所谓“三网融合”, 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相互渗透, 相互兼容, 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日益加快的步伐, 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型信息消费方式被创造出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中传承”, 需要媒介力量的介入, 来更真实、更直观、更具体地展示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场景。而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除了简单的音视频资料的录制, 还有什么方式是可以被受众接受的, 且更能赢得他们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优先权”的呢?

(四) 原生态民歌的“可持续传承”方案设计

笔者认为, 《广播歌选》在今后的发展中, 若要更好地实现原生态民歌的“可持续传承”, 可以从内容、资金、技术、读者等几个方面着手采取一定的措施。

内容支持杂志, 仅仅是内容呈现的一种媒介、一种载体、一种方式。支撑一本杂志的, 是这本杂志所具备的“无形资产”, 包括社会认可度、凝聚力、公信力、权威性、思想性、知识性等。因此, 要想努力赢得市场份额, 杂志必须从内容方面入手, 提高社会影响力。由此, 笔者认为, 《广播歌选》接下来可以定期举办学术论坛, 构建杂志的学术权威性;深入实地采访采风以获得珍贵第一手资料, 并对其做严谨分析;建立原创词曲的作者团队, 打造艺术精品。

资金支持被重新收回后, 《广播歌选》杂志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专项资金。正式运营后, 杂志必然要面对市场经济的检验与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 杂志必须考虑以怎样的身份立足于市场。笔者认为, 杂志可以设立“原生态民歌保护基金”, 凝结、整合各方资源, 努力为原生态民歌的优秀传承人、优秀民歌手等带去扶持和帮助;还可以为相关企业、商品建立高端传播平台, 赢得广告收入。

技术支持依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雄厚的媒介资源, 《广播歌选》杂志在技术支持方面, 可以利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平面资源、频率资源、网络资源、手机电台资源等, 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渠道。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 《广播歌选》杂志可成立研发队伍, 转变现有的以文字、图片为主的“平面杂志”形式, 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出现在受众面前。在受众媒介使用习惯改变的前提和背景下, 杂志社应该深入研发数字化的“电子杂志”, 并研究电子杂志的发行渠道和定制方式, 推行网络版、手机版等各种媒体终端制式。

受众支持当今的商品经济发展越来越转向为一种“注意力经济”, 随着经济条件的大幅提升, 人们越来越注重商品消费的体验性、独特性和趣味性。面对这样的读者和受众的消费诉求, 《广播歌选》杂志也应打破原有的邮局订阅、发行方式, 与自身的读者、受众互动起来———如成立读者联盟俱乐部, 组织读者参观和参与相关媒体的运作、观看音乐会, 让读者与杂志社一起采访、采风, 进行田野调查, 全程感受杂志采访工作———让他们在参与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从而成为更加忠实的读者。

结语

本文以《广播歌选》杂志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认识平面媒体中的音乐传播事象与规律为主要研究目的。主要结论有三点:

第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发展过程中秉承的价值观念, 从初期的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 发展到中期的以欧美、港台、内地流行音乐为主, 到现在逐渐恢复了探寻中华民族自身“根”文化的准则。这一音乐传播价值观的变化过程, 深刻地说明了传播媒介在进行音乐传播活动时“把关”环节的重要性———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 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流行趋势。

第二, 平面媒体、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以及手机等电子设备接收终端, 都已经成了音乐传播的平台。音乐传播技术在不断发展, 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介资源的优势, 来面对各种群体的不同需求。

第三, 重塑社会主流媒体的文化传承职责, 守护中华民族传统“根”文化的“媒介自觉”, 会让《广播歌选》重新赢得受众的认同和肯定。

注释

1 杨波主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第189页。

2 这里指狭义上的民歌, 即流传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原生态民歌”, 不包括借鉴民歌元素进行改编创作的歌曲。

3 (1) 何晓兵著《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121页。

上一篇: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下一篇:家电控制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