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总结归纳(精选6篇)
传播学概论总结归纳 篇1
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
(第一章)
1.社会工作的概念:是以利他主义为主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的服务活动。2.社会工作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渊源
1、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福利思想
2、基督教文明的“博爱”观念
3、人道主义价值观念
(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直接动因)
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的社会变迁。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贫民;产业工人的生活十分贫困。
大量贫民的存在:许多人谋生无计;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
1、英国的济贫立法——伊丽莎白《济贫法》
主要内容: A 规定了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B 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C 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以工作换救济。(这是最早的以工代赈)。教区设贫民习艺所;义务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D 禁止无家可归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救济工作分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两种,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例。E 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F 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a.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b.不能工作的贫民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c.失去依靠的儿童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2、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活动(1)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2)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3)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4.中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
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
孟子:“仁政”
墨子:“兼爱” 我国古代开展救济与福利工作所采取的形式与方法: 保息六政” “荒政十二” 仓储救济
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1、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
2、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最有名的是20世纪20—30年代 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 推行的华北贫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
3、微观社会工作实务 1913年:长沙社会服务联盟
1918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宗教与社会服务部”
4、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从西方传入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20多所大学设有社会学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1、改革前的社会工作
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A 由政府包办 B 专业社会工作中断 社会工作方面的成就:建立了一定范围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
2、改革后的社会工作
(1)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A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B 家庭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C 邻里关系的衰微需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2)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迫切性 弱势群体问题的现实,迫切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下岗、失业人员
老人/儿童/残疾人 城乡贫困人口 进城农民工
(3)具体的发展
A 1979年恢复社会学科建设,恢复社会工作课程
B 1986年国教委在高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专业的社会工作教育开始起步
C 民政部对在职干部培训,形成了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的社会工作相发展的格局(传统社会工作处于转型困境
专业社会工作则处于成长困境)D 社会工作机构的增多,社工服务正在向专业化发展
我国的社区工作的划分发展
2014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全攻略
每日一练 历年真题 模拟测试 章节知识点
5.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主体,因为社会工作是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实务工作而实现的。受助者
受助者是社会工作的客体,也指社会工作的对象即案主。一般指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摆脱困境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是指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专业的方法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而有效的工作方法。6.社会工作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与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同:对社会上处于困境的人提供帮助。异:(内容:物质与精神——物质 目的:救助以及发展救助者能力——基本生活 责任主体:SWr(工作者)、Cl(案主)——国家、政府)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狭义和广义两种
广义: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
狭义:对社会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
社会工作是一种服务活动。
关系: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福利是社会工作实务和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服务;从社会服务的结果来看,本身也是一种助人过程;社会工作是专门化的社会服务。区别:专门化——宽泛的 特殊群体——大众群体
(第二章)
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2.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
(一)助人过程特征分析
1.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
2.合作过程 :与服务对象一起工作
3.不对称互动: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互动效果、合作促成力量
社会工作特点:助人自助;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重视社会资源
(二)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助人活动的发动者
居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角色的涵义 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或者说,它是反映 社会位置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工作者担当的社会角色
1.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包括心理 咨询、意见咨询、物质帮助、劳务服务
2.支持者:受助者自立,自我发展的支持者
3.倡导者: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
4.管理者:对社会工作过程有效控制
5.资源获取者:争取受助者所需资源
6.政策影响者:对造成问题的政策或制度反馈给政策制定者 4.社会工作的一般功能
助人
救难
解困
预防
发展
5.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 在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它所受的主要的理论影响不同。
20世纪60一70年代,社会工作深受系统理论的影响,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就是由系统理论发展而来。
该理论由于吸 取了各种助人模式的共性和优点,而成为是通用的。
第一阶段 约定
约定实际上是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逐渐成为案主并接受案主角色的过程。
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案主来源(案主有‘’自动求助或自荐的案主”、“转介的案主”和“外展的案主” 之别,相应地,案主就有了“自愿的案主”、“非自愿的案主”和“不自愿或强迫的案主”等不同类型。)*社会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并能加以区别对待。
2、初步评估
初步评估的任务主要是要界定并确认案主的问题,对照机构的功能确定是否接受其为案主或转介。是什么使得案主寻求帮助? 案主希望从与社会工作者的接触中获得什么? 案主希望产生什么后果?
3、建立专 业关系 在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中,与案主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助人关系是实现助人目标的重要一环。同理心、积极关注、尊重、亲切感、真诚等要素可以帮助工作者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4、促使案主进入角色
5、与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 建立关系
eg:学校社会工作者
第二阶段 评估问题阶段
评估是认识、了解案主问题的过程,包括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初步制定社会工作介人的目标和策略。评估步骤:收集资料 分析和解释资料 认定案主的问题 做出评估报告 第三阶段 计划及合约阶段
这时期是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社会工作目标和计划,并以合约的形式与案主取得共识,明确工作者和案主同意的目标和责任。制定计划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详细、具体
2、具有可行性
3、与工作目的、目标相符
4、能够总结和度量
合约的内容一般包括:计划的目的与目标;工作者和案主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为达到目的和目标所要采取的步骤、方法、技巧;期望达到的结果及总结、测量的方法等。
第四阶段 社会工作介入阶段
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的、旨在恢复和加强案主整体社会功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介入的目的是为了界定和解决问题、促进案主的成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 工作介入策略:
1、与案主一起行动
帮助案主认识和运用现有资源、通过案主进行危机干预和危机调适、运用活动帮助案主。
2、代表案主采取行动
争取有影响力的人士参与工作、协调各种服务资源、创新资源等。
第五阶段
评估总结及结束阶段
1、总结评估的目的一方面,帮助工作者反思工作过程,总结得失,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帮助案主回顾改变的过程,检查双方同意的目的目标是否实现。此外,总结评估的目的还在于向机构交代。
2、巩固案主已有的改变
3、终止、解除工作关系(转介、转移、终止)
(第三章)
1.社会工作价值定义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
2.泰彻(Teicher)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1)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2)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3)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人的决策(4)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5)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物品和服务的控制(6)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的自由获得的权利。
3.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
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保密和尊敬人(1)敬业
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机制的基础。
(2)接纳
接纳被界定为社会工作者行动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中感知和处理真实的案主﹐包括他的长处和弱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品质,正面的和负面的感受、态度与行为。
接纳原则的精神在于尊重和接纳案主整个人。但这并不是说你要接受他们的行为或赞同他们的价值观。从专业工作者的角度看:接纳能帮助社会工作者理解真实的案主﹐能
使 其工作更有效。从案主的角度看:接纳能帮助案主从他的防卫中解脱出来﹐使案主感到安全并能表白自己﹐使他能用更为现实的方式面对自己和自己的问题。(3)自决
案主自决被界定为:社会工作者要在实践中认识到,案主具有自由 地做选择、做决定的权力。这一原则植根于能力取向的观点﹐其理论背后的假定与信念是:案主有能力成长和改变﹐并能负责地使用自由。人们如果不能对其自由选择负责﹐就不能真正有道德和负责任。案主自决原则的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四个原则:第一,自决意味着案主应该意识到,解决他们面临的个人的或社会的问题存在着多种方法; 第二,自决意味着,是案主而不是工作人员,才是最主要的问题解决者;(4)个别化
在 对案主进行工作时,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察觉和尊重案主情境的独特性。这一原则强调每一个人/家庭/小组/社区都是个别的,应考虑别人与自己是有差别的,应考虑到求助者的感受、经历和要求。如何做到个别化
求助者来求助时,需要当作与别人不同的个别的人来看待,所需要的帮助也是与别人不同的。工作中应防止刻板化,防止对求助者先入为主的成见。(5)保密
含义:工作者尊重案主的隐私权。除非得到案主授权或法律要求,工作者不得将专业关系期间获得的案主的信息与他人分享。保密原则要在实践中遵守还有一些 其它的考虑:保密的权利不是绝对的;
保密不受法律的保护。举例:遵照法庭的命令﹐社会工作者必须向警察或法庭提交资料。唯一的处理方式﹐是不要在其中保留非常敏感的资料。(6)尊重人
深刻理解服务对象生命存在的价值、获得个人 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权利和机会,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资源和优质的专业服务,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Eg:运用好语言符号、巧妙使用身体语言、环境符号
(第四章)
1.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按照David Howe的描述,这一过程可分为七个阶段:
1.“调查”阶段
这是社会工作的最初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社会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是他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 而很少对这些工作的本质、过程与方式方法等进行理论的思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 “ 助人的艺术”。
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阶段上主要是起一个 “
调查者”的作用。2.“精神分析学”阶段
“20世纪20至30年代社会工作可以说经历了一个‘精神病学的洪水期’”(大卫●豪)
社会工作不应只是一门“ 艺术”, 而应是一门科学。他们开始采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然而这一时期唯一被社会工作者采用的理论是精神分析学理
3.“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学派”并立的阶段
20世纪30至50年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工作教授奥托·兰克(Otto Rank,弗洛伊德的学生)的倡导下,后经塔夫脱(Tesse Taft)和罗宾逊(Virginia Robinson)总其大成,形成了“功能学派”。对精神分析学派来说, 个体的行为被视为过去事件尤其是儿童时代人生经历的结果。
功能主义者则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是他当前(“
此时和此处”)所处情境的结果。4.“获得阶段”
20世纪60年代,可应用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数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增长,社工的职业知识空间被迅速地充实起来。
5.“盘点”阶段 由于理论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到 60年代末,一些社会工作者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清点、整理和评估。
6.“理论统一”阶段
尽管社会工作理论的迅速发展充实了社会工作的理论空间, 但也使社会工作者们在理论选择方面感到无所适从。
由此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心态, 即希望能把这些理论统一起来, 将它们置于 “
同一个屋顶之下”。
7.“理论归类”阶段
多元理论并存被当作一个既定的事实,社会工作者们不再去追求 “统一”的理论框架,而是对各种理论进行整理、归类,使理论空间有序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分类模式。2.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
1、精神层次理论
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构成2、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3.认知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1、认知学派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
2、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
3、ABC情绪理论框架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
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透过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Belief)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onsequence)。
(第五章)
1.在我国,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部门(主要是民政部)为社会中困难群体提供的津贴、服务和相关支援活动,是一种基于需要但是专业化水平较低的社会服务。
2.蒂特马斯的三分法 社会福利可以分为三种:剩余性社会福利(主要指社会服务)工业成就—表现模式(体现了社会福利作为经济发展产物的意义,不仅总体福利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且个人福利也同其在就业市场中的业绩表现联系在一起)制度性再分配模式(以公民需要为原则)
3.社会福利的功能(1)以不同的方式分配和再分配公民的收入,促进社会平等。(2)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并改善社会关系,提升人的社会功能。(3)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4)有利于促进公民人力资本的增加,同时对改善公民和政府的关系也有积极作用。(5)可以促进个人和整个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增强社会中的利他主义的助人要素。
4.社会福利模式与社会服务的提供1、社会福利模式
社会福利模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订和推行社会政策的方针与策略,在社会福利领域表现为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如何筹措资源并满足社会需要的方式。
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模式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类:即普惠型的社会福利模式、剩余型社会福利模式和混合型社会福利模式。2、社会服务的提供
社会服务是社会福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来提供,而这一过程是在政府相关的社会政策指导下进行的。
社会服务(直接服务:直接面向受助者,以受助者利益为本
间接服务:社会福利行政、社会政策研究、社会服务评估)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地位(1)社会福利服务的组织和推行,依赖于专业的社会工作来完成。(2)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福利体系一个重要的知识基础。(3)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具体化的一个过程,它通过社会福利服务的策划、推行和评估等一系列专业活动保障整个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
2.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传递者
社会工作是整个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资源发送体系 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传递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对社会问题和需要做出反应的过程。二,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三,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提供资源和满足需要的过程。四,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专业,需要不断改善专业方法和服务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社会福利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保证福利体系能顺利发挥应有的功能。
(第六章)
1.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2.社会个案工作的历史
(一)萌芽期(工业革命前后至20世纪初)
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查默斯牧师创造了“程序指引”(directory of procedure)的救济理论。
1869年,世界上第一个慈善组织协会成立。
(二)专业化与职业化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1917年,《社会诊断》开启社会工作专业。
二三十年代,个案工作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三)多元化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后)
1940年,汉密尔顿和霍丽斯使“心理-社会”模式成为个案工作理论与实务的主流。
1957年,波曼创立了问题解决学派。
20世纪70年代,个案工作又开拓出新的工作方法,如行为修正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调适模式、家庭治疗模式;
年代,又发展出综合性的个案管理模式等
3.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
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对案主需要的问题进行评估
确定目标与订立工作计划 介入干预
总结与探讨
(一)接案与专业关系的建立
1、熟知案主的心理反应
案主的现实性反应: 焦虑——敏感; 矛盾——逃避;
刻板印象——抵制
专业关系为专业人员与案主的内心感受和态度表现的动态交互反应关系,工作员通过此种交互作用,以协助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
在个案社会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本身对案主的情绪与心 理具有治疗作用。
2、做好会谈的准备
查阅案主有关资料(包括申请表、转案资料等);预先思考与案主见面时的潜在 影响;想象案主的可能期望;安排会谈室内的摆设;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否够冷静;选择合适得体的装扮;拟订会谈提纲。
3、初步评估案主的需要及问题
接案的工作重点是初步了解案主背景、案主问题、案主问题情景以及案主需求。(案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怎么产生的? 案主期望达到什么目的和需要什么结果? 案主曾经为 此寻求过什么帮助?自己做过什么努力? 服务机构所掌握的资源或工作员自己的能力能否为其提供服务?)
4、转介 对那些非 本机构或个人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要经过必要的程序转介到其他机构,以便求助者能得到适当的服务。
(二)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
收集资料、评估问题并确定帮助的介入点
收集资料(案主个人性的资料 案主所处环境方面的资料)方式:直接收集和 间接收集
(三)确定目标与订立计划
1、制定目标的标准
(与工作者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 建立在环境资源许可的范 围内 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 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后一致同意的结果目标)
2、初步工作计划的内容:*案主的基本情 况;*案主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问题;*案主的期望(需求)和工作者的工作目标; 目标:总目标、分目标 或: 具体目标、中期目标与终极目标
3、制定计划书
案主的基本情况、案主的主要问题、案主想达到的结果、采用的方法和动用的资源、期限。
4、签订契约
(四)介入干预(五)总结与探讨
4.班都拉——模仿学习原理
班都拉的研究表明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
他将模仿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定型四个过程。
(第七章)
1.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之一,是小组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目标组织的、通过小组过程和动力去影响小组组员的态度与行为,使其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问题的解决的实务过程。
2.小组社会工作与个案社会工作的比较1)个案社会工作比较重视个人心理方面的改变;小组社会工作则强调整体的改变,既包括心理机能,也包括社会功能2)个案社会工作发展较早,有较完备、深入的方法;小组社会工作使用的方法相对较少。3)个案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相对较少,但花费时间较长;小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较多,但花费的时间不多。4)和个案社会工作相比,小组工作中的案主学习效果比较具体、快速而且更加行动化。5)个案社会工作的案主只从社会工作者一人那儿得到帮助;小组社会工作的案主不仅仅从社会工作者那儿得到帮助,而且从其他成员那儿得到帮助。(6)对小组社会工作效果的评价远较对个案社会工作效果的评价复杂、困难。
3.小组的类型
4.小组工作的三大理论模式:社会目标模式—社会结构层面 治疗模式—个人治疗层面 互动模式—人际关系层面
一)社会目标模式
理论基础
1、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
2、强调社会系统中人和群体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的途径来实现。该模式关注的重点是社会变迁与整合,强调通过对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去影响和促成社会的改变,而不是相反。这显然与社会工作的特点相吻合。社会目标模式的适用性较广,可用于公民教育、社会责任培养、道德培育等。
特点
1.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目标是培养小组组员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去影响和改变社会 2.在社会目标模式中小组组员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 3.在社会目标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影响者的角色eg:家庭暴力不是个人问题,也不单是妇女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家庭暴力,就要打破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和定型及传统观念对男女的影响,依靠社会力量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二)治疗模式
小组是进行治疗的媒介,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在促进小组成员的沟通
和互动过程中,增进自我认识,实现行为的转变。
治疗模式关注的个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而不是社会。
该模式所针对的案主一般为生理或心理伤残者、违法犯罪者及思想或情绪障碍者等。特点 1.治疗模式的小组目标是通过治疗,促进个人行为改变
2.治疗模式中的小组组员一般有较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
3.治疗模式中的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治疗者和专家的角色
小组工作者在该模式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专家,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去诊断个人需要,安排治疗计划,并控制群体的发展进程。他也像一位家长或导师,引导并协助成员的互动,促成成员的行为发生实际的改变,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三)互动模式
在小组成员中、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能得到增强。常见的单亲母亲互助小组、癌症病人俱乐部、弱智儿童家长小组。
在实际操作中,该模式注重此时此地的经验和感情的交流;要求工作者认清群体中的 各种冲突,并将其引向正面功能,以刺激成员的合作,开发成员应对冲突的能力。此外,该模式也强调工作者事先对成员背 景的了解,强调引导成员互动的技术,以及审慎地做好群体结束工作的必要性。在这一模式中,社会工作者不 负责设计方案,不设法控制群体的运作。他不是要为成员做什么,而是与成员一起做。
群体的形成与维持由群体成员互动的结果而定,成员分享对群体的责任。小组工作者充当案主与群体以及群体与机构间的协调者。
特点 :1.互动模式的小组目标是促进小组组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
2.互动模式要求组员在团体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
3.互动模式中的社会工作者是中介者、使能者
(第八章)1.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之一。
1962年,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委员会正式认可社区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2.社区工作的三大模式
罗斯曼(Rothman)1979年对社区工作发展模式的经验总结:
地区发展(locality development)
社会策划(social planning)
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
(一)地区发展模式
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问题 发动、鼓励社区居民关心本社区的问题,思考其根源
提高居民民主参与意识,挖掘和培养当地人才,提高居民解决问题之能力和互相合作之 精神,提高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地区发展模式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社区:居民背景比较划
一、关系良好、冲突不明显,社区政治情况比较稳定,居民信任政府;社区变迁比较缓慢。缺陷:忽视对外来资源的引入。例如一条流经社区的河流,因被污染而造成整个社区空气恶化;建筑工地施工造成噪音扰民问题。这类问题影响范围广,涉及居民多,较容易引起居民的关注。社会工作者可以此共同性问题为契机,推动大多数居民参与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1、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如文艺演出、老年人书画比赛、青少年兴趣小组等)
2、团结邻里例如组织兴趣小 组、建立基层联络网(通过定期举办楼门居民小组会议,讨论楼道公共空间的使用和保洁,解决楼道杂物堆放、无人打扫的问题,同时制订和宣传“楼门文明公约”,培养居民爱护和维护公共空间的意识)等。
3、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4.社区参与
(二)社会计划模式(社会策划)模式 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然后由社区工作者落实、推行,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
居民较为被动,仅限于对计划提出修改意见;社区工作者是社区计划的组织实施者。适用于处理复杂的社区问题
(三)社会行动模式
社区工作者动员、组织社区居民,采取集体行动,以自下而上的形式,求得不公平、不平等与剥削现象的
公正解决。
适用于社会情况比较复杂,社会矛盾比较多,政府部门官僚化,居民利益缺乏保障的社区。
组织和发动居民一致行动的方法:讨论、辩论、通过大众传媒呼吁等方式引起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关注;采取请愿、游说、游行示威、静坐等行动。
3.社区工作的一般程序/过程1.建立专业关系(与社区居民建立关系
与社区机构及社团,及其领导人建立关系
与社区各界代表人物、知名人士建立关系)
接触社区居民,让社区居民了解、接纳工作者,将为建立一种信任、合作的关系以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2.收集社区资料 社区工作的目标是协助社区居民解决问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确认社区问题,这便要求社区工作者全面地、多渠道地进行社区调查。
通过社区调查掌握资料以探索社区需要,评估社区资源的运用,以确认社区问题,是制定社区行动方案、有效地实现工作目标的前提
所收集的社区资料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来,可划分为以下四类:(1)社区的基本资料。涉及人口及其构成、历史、社区服务、环境设施、社区经济、政治、交通、社区价值观念、社区资源等。(2)社区居民及团体的关系,社区的权力分布。(3)社区问题、社区需要。(4)社区评估
这四类资料都为社区工作所必需,其中发现社区需要、确认社区问题是最重要的,它将为社区工作者指明方向。收集社区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家访、居民小组座谈、文体活动、社区调查、政府统计资料、各类文献等。其中为社区工作者所最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社区调查、个别拜访及居民小组座谈等
3.制定行动计划 整体规划和具体规划(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
计划制定原则: 目标明确、实事求是、可操作、可行性与可接受性、集思广益、民主决策、系统性等。
4、社区行动 方法:(1)会议(2)教育与宣传(3)人事
(4)财务(5)协调
(第九章)
1.社会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
2.社会行政的内容:
(一)社会服务计划
(二)社会服务组织
(三)督导与激励
(四)服务系统中协调与控制
(五)评估与报告
3.菲特勒——权变领导理论 督导形式与被督导者的成熟程度有关
不成熟的工作人员——指示型督导方式
当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不甚成熟时——指导型督导方式
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比较成熟——支持性督导方式
材料科学概论课后习题归纳及补充 篇2
1.原子间的键合可分为化学键和物理键两大类。其中化学键包括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2.铁碳合金可按含碳量来分类,含碳量低于2.11%的为碳钢(含碳量低于0.0218&的为工业纯铁),含碳量大于2.11%的为铸铁。
3.以锌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
4.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质原料经过粉碎加工、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5.按照陶瓷坯体结构不同和坯体致密度不同,把陶瓷制品分为两大类陶器和瓷器。
6.陶瓷的微观结构是指晶体结构类型、对称性、晶格常数、原子排列情况及晶格缺陷等,分析京都可达数挨。
7.陶瓷的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如金相显微镜、体式显微镜等)或是电子显微镜(SEM/TEM)下观察到的陶瓷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就是陶瓷的各种组成(晶相、玻璃相、气相)的形状、大小、种类、数量、分布及晶界状态、宽度等,观察范围为微米数量级。8.高聚物的静态粘弹性行为表现有蠕变、应力松弛。
9.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无规线团构象,在晶体中呈锯齿形或螺旋形。10.制作碳纤维的五个阶段分别是拉丝、牵伸、稳定、碳化和石墨化。
11.复合材料通常有三种分类法,分别是增强材料、基体材料、纤维材料。
12.所谓纳米材料,从狭义上说,是有关原子团簇、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薄膜、纳米碳管和纳米固体材料的总称。从广义上说,纳米材料是指晶粒或晶界等显微构造等达到纳米尺寸(<100nm)的材料。
13.信息材料是指与信息技术相关,用于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输和显示的各类功能材料。补充: 1.每个面心立方晶胞的原子数为4,其配位数为12。
2.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互相垂直,螺旋形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相互平行
3.莱氏体是共晶转变所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2.陶瓷的显微组织:晶相、玻璃相、气相。
3.孪晶面:指镜而对称的晶体相交的界,称为孪晶面。
5.晶体的面缺陷:表面、晶界、亚晶界、相界。4.单体: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低分子化合物。
5.链节:构成高聚物的重复结构单元称为链节。P146 缩聚反应:由一种单体或多种单体相互缩合成聚合物,同时析出其他低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缩聚反应。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材料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表现出某些优于其中任何一种材料性能的材料。
二、名称解释:
1.加工硬化:金属随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2.热处理:p67 3.白口铸铁:p81 4.玻璃相:p127 5.晶体相:p126 6.气相:p128 7.结构陶瓷:p117 8.功能陶瓷:p118 9.球晶:p164 10.取向:高分子链在特定的情况下,沿特定方向的择优平行排列,聚合物呈各向异性特征。
11.液晶态:p165 12.复合材料:p175 13.碳纤维:p181 14.拉挤成型:在牵引设备下,将浸渍树脂的连续显微或其织物通过成型模加热使树脂固化、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工艺方法。
15.干法缠绕:是采用经过预浸胶处理的预浸沙或带在缠绕上,经加热软化至粘液态后缠绕到芯模上。
16.智能材料:p221 17.超导现象:p228
补充:
1.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去除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永久性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具有不可逆性
2.断裂韧度:是衡量材料在裂纹存在的情况下抵抗断裂的能力
三、简答题
1.固态金属具有什么特征?P5 2.简述含碳量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答: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3.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P76 4.简述铝及铝合金的特点及应用。P97 5.特种陶瓷材料与传统陶瓷材料的区别是什么?P116 【网上答案:在原料上,突破了传统上的以主要原料的局限,特种陶瓷一般以纯度较高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等为主要原料;在制备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炉窑为主要烧结设备的限制,广泛采用真空烧结、保护气氛烧结,采用热压、热静等手段;在性质上,特种陶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6.玻璃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127气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P128 7.反应烧结和热压烧结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P135 8.简述陶瓷材料烧结前干燥的目的?P132 8.成型对坯料提出哪些方面的要求?烧结应满足哪些要求?P132~133
9.简述增强材料(增强体、功能体)在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填充:廉价、颗粒状填料,降低成本。例:PVC中添加碳酸钙粉末。增强:纤维状或片状增强体,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效果取决于增强体本身的力学性能、形态等。赋予功能:赋予复合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功能。作用取决于功能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例:TiC颗粒增强Si3N4复合材料、碳化钨/钴复合材料,切割工具;碳/碳复合材料,导弹、宇航工业的防热材料(抗烧蚀),端头帽、鼻锥、喷管的喉衬。(参考p177)
10.垂直于纤维扩展的裂纹需要克服哪些断裂?对于脆性纤维/脆性基体复合材料,需要克服的断裂功:纤维拔出和纤维断裂(吸收能量);对于纤维与基体脱胶(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较弱时;消耗储存的应变能)、应力松弛(纤维断裂时:消耗储存的应变能)、纤维连桥(消耗纤维上的应变能);对于脆性纤维/韧性基体复合材料,基体的塑性变形(粘结强度很高,纤维无法拔出时:吸收能量)也会增加断裂功。
11.复合材料的界面具有怎样的特点?P186【网上答案:界面相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能与增强材料和基体的均不相同,对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产生重大影响。界面具有一定的厚度(约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厚度不均匀。材料特性在界面是不连续的,这种不连续性可能是陡变的,也可能是渐变的。材料特性包括元素的浓度、原子的配位、晶体结构、密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等。】 12.各举三例说明下列聚合物:
(1)天然无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3)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答:(1)天然无机高分子:石棉、金刚石、云母;天然有机高分子:纤维素、土漆、天然橡胶;生物高分子:蛋白质、核酸(2)碳链聚合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杂链聚合物:聚甲醛、聚酰胺、聚酯(3)塑料:PE、PP、PVC、PS;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化学纤维:尼龙、聚酯、腈纶、丙纶;功能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光敏高分子、高分子催化剂 13.简述何谓高分子化合物,所谓高分子材料。P145 14.与低分子化合物比较,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征。
答:1.相对分子量大,相对份子质量往往存在分布。2.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分子链有柔顺性。3.晶态有序性较差,但非晶态都具有一定的有序性。4.高分子结构复杂,由一级、二级、三级结构组成。补充: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承受载荷的主体是增强纤维。有关强化的几个问题: ⑴ 增强纤维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比基体高。⑵ 基体与纤维之间要有一定黏结作用,且应具有适当的结合强度,便于应力的传递。⑶ 纤维应有合理的含量、尺寸和分布。纤维含量越高,抗拉强度、弹性模量越大; 纤维越细,缺陷越小,并且比表面积也越大,材料结合力越大,则材料强度越高;纤维的排 布方向应符合构件的受力要求。由于纤维纵向比横向的抗拉强度高几十倍,应尽量使纤维的 排列方向平行于应力作用方向。⑷ 线膨胀系数匹配。⑸ 有良好的相容性(高温下基体与纤维之间不发生生化学反应,基体不腐蚀和损伤 纤维)。
2.什么是复合材料?其应具备哪些特征? 复合材料 —— 指利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优化组合 而成的新材料。特征:⑴是根据需要设计制造的人造材料。⑵必须由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组分与性能的材料组成,而且各组分间有明显界 限。⑶具有结构可设计性。⑷具有单一组分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特殊、综合性能。
3.什么是退火及正火?作用是什么?P76作用:降低硬度,提高塑性,调整组织,部分改善力学性能,使组织均匀化,消除部分内应力。4.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比强度和比模量高,抗疲劳与断裂安全性能好,良好的减振性能,良好的高温性能。
5.陶瓷的制备过程?P131 6.提高陶瓷材料强度及减轻脆性的途径?制造微晶、高密度、高纯度的陶瓷,在陶瓷表面引入压力,复合强化
7.什么是冷加工?什么热加工?答: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8.金属化合物的特点?1.结构与组元不同2.混合建3.化学分子式表示
9.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是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是螺旋位错。
10.金属晶体的塑性变形实质:原子相对位移距离超过了晶格中原子间距,使原子失去了回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
11.含碳量高的用退火,含碳量低的用正火。
12.为什么要进行热处理:许多零件需要具有高强度,白面淬火处理达到这一要求。
13.根据碳的断口判断颜色。P81 13.钢为什么能够进行热处理?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越过上述临界点就要发生固态相变。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篇3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施拉姆提出的,在施拉姆看来,有史以来的报刊控制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欧洲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一种是前苏联体质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理论,还有两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报刊类型;不同的社会类型,也有不同的报刊类型。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经济水平、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等都对报刊的类型都有所影响。但是,施拉姆提出,实际上,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对报刊类型的影响才是巨大的,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那个时期的报刊,多数是为了为统治者做宣传,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是统治者奴役人民思想的一种工具。文中例举了英国封建时期的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的例子,在那个时代,私人办报必须经过特许,而获得特许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条件就是支持皇室的政策,维护皇室的统治。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说,报刊是统治完善自己统治的一个工具。
由此,我想到了,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是如此。那是的报刊,即邸报,也是统治者宣传的手段之一,每期邸报印发的内容多是统治者施行的政策,官员的任免情况„„这些内容也都是经过官方的认证和允许才能签发。而流行于市面上的小报,虽然读者众多,但是,由于未经官方认可,所传播的一些内容含有官方所不允许的,所以是非法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封建时期的报刊所具有的极度的不自由性,受到当时的约束力特别的大。
紧接着,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社会由封建社会逐步的过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期间,社会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办报的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报刊的类型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首先出现的是报刊的自由主义论,即“报刊不是政府的工具,而是提出论据与争辩的手段”,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报刊逐渐发展成为人民反应自己的要求与不满的工具,也成为人民得到更加客观和全面的信息的工具,同时,是人们对政府进行监督的一种工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报刊才真正的发挥了它所应该有的责任与功效!
同样的,在社会责任论看来,报刊担负的是一个责任,他们主张报刊成为第四等级。报刊不仅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更有维系社会安全与秩序,维护人民的权益的责任。
实际上,在西方社会种,发生过许多时间,都可以看出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功用。
在“水门事件”中,其巨大作用的正是《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其的不断揭露与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他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为受弹劾的总统;另外,在克林顿的“拉链门”时间中,德拉吉报道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虽然这主要是网络的形式,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和报刊也是十分类似。这些,都是在西方报刊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体制下,报刊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
在施拉姆的论述中,还有一种理论,是共产主义理论,在施拉姆看来,这种报刊理论的代表是苏联共产主义的报刊理论。这种理论,“正如旧的集权主义报刊理论一样,是作为统治力量的工具进行活动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一理论,报刊还是主要反映统治者的思想,报刊只是统治者的一种宣传工具,它承担的只是反应统治阶级的一致精神,将统治者的意图传输到人民的脑海中。
如果将报刊的四种理论于现在我国的报刊体质进行比较,那么,我国的报刊体质到底属于哪种报刊体质呢?
在我看来,我国的报刊体质可能是属于共产主义理论和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社会责任理论之间。首先,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毫无疑问,与过去苏联的体质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不可否认,我国还是有一个相当复杂,比较严厉的报刊检查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不可避免的会禁止一些对党和政府不益的言论,从这个程度上说,我国的报刊是一个宣传思想的工具;同时,我国也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所以,实际上,我国的报刊也是反映人民的愿望,体现人民意志的工具,这便也是西方社会责任论和自由主义论的体现。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篇4
《传播学概论》主要介绍了传播学的历史、现状,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传播功能,对传播的控制、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的研究,以及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
我认为第九章《受传者研究》为重要章节。受传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是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是传播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对受传者的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如果没有受传者,传播学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传播的宗旨就是为受传者服务。对受众的构成、影响手中信息接受行为及受众、媒介、效果三者之间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对传播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数字化时代。信息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广播-黑白电视-彩电-等离子纯屏电视以及各种高配置的电脑,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它一点一点融入人们的生活直至密不可分。当然,信息的传播也受到高科技的冲击。报纸-广播-电势-网络,数字化在传播中日益明显。网络的产生是人们真正感受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随着“信息高速路”建设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已成为时代的宠儿。人么可以通过电脑网上冲浪,还可以使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接收新信息,从而促使传播者提高新闻时效性。不仅如此,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传播媒介带来一定压力,促使其改进自身的工作、谋求自身的发展。
传播学概论总结归纳 篇5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始终带动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媒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工具,是现代社会娱乐和教育的提供者,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最广阔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媒在我们社会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它的重要性。而且事物总是有双面性,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它的优点与缺点,在此前提下,才能理清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个人认为,从宏观方面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治体制决定大众传播体制,而大众传播体制又反作用于政治体制。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仔细来看,世界上相当多的政治家都是从创办或接触大众传播开始政治生涯的。例如,毛泽东、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等人,他们或亲自创办报刊,或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还有孙中山,他创办的革命报刊,利用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起到组织民众革命的作用。
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现在社会里政治日益生活化,生活日益政治化,大众传播就不得不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在现代社会,政府和公众的民主对话活动日益频繁。对话也从传达一般信息、发展到对政治和经济活动的探讨。社会生活中普遍地带有敏感性的问题,如选举、交通,还有如今炒的沸沸扬扬的房价问题,都需要从探讨性的话题中得到一定的沟通和理解,甚至还可能得到解决。而除了依靠“新闻发布会”等人际或口头的传播沟通,还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将这一种大范围的社会性话题引向持久和深入。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已经成为协商对话最重要、最普遍的通道,是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而凡事有其利也就有其弊。大众传媒的政治色彩过于隆重,政治力量的介入,影响了新闻内容应该有的中立方向。同一则新闻,不同媒体却用对其有利点去报道,因为传播媒体的混淆可能会是大众丧失原有的判断力。
某些媒体从众心理严重,追求了轰动效应,丧失了社会责任意识。留意观察如今林林总总媒体,内容与形式同质化,跟风雷同,从众心理产生从众效应。媒体自身也存在的“沉默螺旋”现象,导致有些消息要么不报,要么铺天盖地,一 哄而上的架势让大众有了厌倦、逆反心理。尤其使人担忧的是,片面追求新闻报道的刺激性、猎奇性、轰动性,负信息居高不下,有个别媒体个别记者甚至不惜造假,人为地制造社会心理恐慌。“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这“四大公害”时有发生,这些负面影响,直接污染了人的心灵,诱发了人们背弃伦理道德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
传播是具有极大潜力的经济力量,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我们每天,几乎是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的广告和新闻,虽然有时会让我们厌烦,但无可否认它让我们很好地了解这个社会的动态,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以我个人的观点,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让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运作,还可以大大促使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脚步,以期在更短的时间内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个档次。也就是说,良性的大众传播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合适的气氛和社会环境,同时还是经济发展的加油站,不断地为发展提供动力。
如大众传播将存在商机的信息广而告之,便会有伯乐来寻千里马,从而物尽其用。据记载,我国西北西南的闭塞山区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微乎其微,这主要是信息的缺乏所致。后来国家提倡西部大开发,大众传播充当中间人,使国民更快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政策,并触动了很多人积极投身西部的建设中去,同时还让商业人士从这些信息中看到无尽的商机。青藏铁路的开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成功运行无一不证明了,在大众传播的支柱下,中国的经济做得更大、更活、更强。
但是随之引起的问题也不少。不少广告商家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不顾良心的谴责,在报纸上投放大量虚假广告,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带来的是让民众对广告产生畏惧和不信任的心理。久而久之,广告也起不了它最初的作用了。
三、大众传播对文化的影响
传播学概论总结归纳 篇6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5.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6.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
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建立了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最为著名。
第四节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但它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2.传播学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试述我国开展传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
(成绩)从四方面看:
著译:复旦大学新闻系率先译介传播学文本。
会议:举行多次研究会。
教学: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应用:传播学“实地调查法”广泛运用。(问题)传播学是发源于美国的“舶来品”。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借鉴。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特色”要求:①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②能切实为中国的传播事业服务;③能创造出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前景)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大有作为。
2.为什么60年代欧洲的批判学派会异军突起?
因为传统学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它认为传统学派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这确实击中传统学派的痛处。但批判学派也有不足: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实证方法。系统模式的完成,解决了传播和条件问题。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1.归纳、演绎的区别
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机率的观点与机械决定论的区别
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机械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种规律精确地发生的。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的。传播现象的一切都由过去预先决定了的。
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为何传播学的经验研究具有科学性?(1)科学性
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科学性表现在: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2)操作性
现代传播学正是在面向实际、注重操作的社会背景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色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
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
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
③预测与控制。根据描述与解释的结果,预测在采取某种措施或创高一定条件以后,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定时间间隔以后对象的发展。
(3)综合化与定量化
综合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多重题,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得出的理论规律多为理想状态下的因果效应,往往必须经过中间试验才能用于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第五章 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传播功能研究的缘起和概况
了解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主张从理论角度研究整个社会,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把社会看做一个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体系,也就是社会体系,而社会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社会作为人类的利益、活动的有机体,必须被看做是一个体系,并以功能的观点去看待它。
第二节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
1.了解皮亚杰、托尔曼、斯蒂芬森的个人功能学说
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社交性的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实际上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自我中心性的“谈话”则是在对他自己“谈话”,或者是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传播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
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林认为,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则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他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2.个人的社会化: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2.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把关人概念及理论的演变及各个理论的不足之处
一、把关概念
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二、怀特的把关研究
它是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被筛选的,公式是: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他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人们容易产生这种错觉,那就是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怀特的把关研究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打开了门路。
三、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它是对怀特单一化的把关模式的修正与发展。这一模式上的C1、C2、C3、C4、C5、C6等都是把关人。把关人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然后分别发出S1、S2、S3、S4、S5、S6等互不相同的信息。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人们看不出哪道关口最关键、最重要。于是,便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对此作出修正。
四、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巴斯的所谓“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正如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对怀特的发展一样。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道,或就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③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使用的宣传战术。
④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和困难,兼及受传者的类型和数量等。
2.早期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结论
①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
②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
③大众传媒为了力求吸引更多的受众,大多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倾向于少登意思抽象深邃、内容不易理解的复杂材料。
早期的内容分析只是研究“讯息”的内容及其传递与交流,并未涉及讯息的本质和实质问题。
第二节 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
概念:信息(或信息的特性):
①信息的共享性:有两层意思:一是信息的交换的双方,即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可以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二是信息在交换或交流过程中,可以同时为众多的接受者所接收和利用。
②信息的扩散性:信息富于渗透力,力图冲破保密的非自然束缚。
③信息的传递性:信息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到传递。
④信息的扩充性:信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际应用而不断得到扩充、积累和增长。
⑤信息的浓缩性:信息可以被集中处理,即通过归纳、概括和综合,使之系统化、抽象化、规律化。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有不同的特点:
①语言传播是分离性的、阶段性的。②语言信息的传递只能经过一个通道,是线性的。
③非语言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可靠。
3.可读性:原意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甘宁提出“迷雾指数”,专指对抽象而深奥难懂的词汇采用的测量方法。弗勒施提醒美联社的撰稿人要注意使用短词短句。)
第八章 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
第一节 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
1.渠道与媒介的区别: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通称为“渠道”。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媒介”。
2.记忆一些之最的时间与人物
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完善了金属活字负印刷术。
1456年,印刷《圣经》。
1844年,美国工程师摩尔斯发明了电报机。
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
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文物台——KDKA广播电台,于当年11月2日开始播音。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于11月2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第二节 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和现状
1.试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几种媒介的特点,它们如何发挥这些特点进行竞争?
报刊:长处:①信息容量大;②保存信息的力量强;③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短处:①时效性不如广播与电视;②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如以声的广播报道亲切、活泼;③要求读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麦克卢汉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英尼斯的研究方法偏重归纳,麦克卢汉是拼盘式表述方式。
第四节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1.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
2.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同上
简要评论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包括理论及评价)主要论点:
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的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7.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设计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指在传播学研究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3.简述传播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为何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说传播学在信息社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得协调一致。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重视)
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值得注意的动向,即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麦奎尔的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内容及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信息革 ①历史的观点,从该时代人们的传播活不足
1.简述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命”、“信息爆炸”现象。社会的发展、国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
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这是传 ②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播学发展的理由和背景,是人们普遍学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与满足”理论之中。他列举了传播媒介个会的关系的学问。
习、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性。
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现:信息功能;发展传播学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美国学者J.贝尼格尔认为,工业革命使整 ③系统的观点,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个性的功能;与社会整合的功能;娱乐功的产物。传播学诞于美国,美国学者分别个经济活动成百倍地加速动转,从而引发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要既见能。
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规律,形成了多种传了严惩的控制危机。为克服这一危机,必树木,又见森林。麦奎尔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播模式,运用不同理论分析传播。在国际须进行控制革命,即积极开发各种作为控
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制手段的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产业3.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以西欧为中心便获得大大扩张。
研究工作实际展开的基本顺序和步骤:的批判学派。各种社会信息事业中,大众传播事业的作 ①选择课题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用尤为突出。而传播学的重点之一,就是 ②确定研究客体
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探索大众媒介的动作规律。③研究设计 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
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
④搜集资料
一、环境监测功能。对社会而言,可能发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第三章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⑤分析资料 出自然灾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巩固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⑥结论 社会规范。对个人而言,提高新闻人物的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第一节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社会地位。对统治阶层而言,可以维持和
4.传播学经验研究的不足与解决办法 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文化而方,促进不同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一般人际传播不同。1.对传播过程应如何理解和分解?
不足:一是过分偏重微观研究,二是过分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①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依赖定量方法,三是很多人冲在维护现行发展。
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要互之间的关系。传播学的主要任务,如体制的立场上。
二、社会协调功能。激励和动员群众,提工具。
施拉姆所说,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解决办法:将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长处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②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恰当地综合起来,必能使传播有一个飞跃胁;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的进步。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相干的。
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
事件上去,形成论文中心。对社会和个人,③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都有助于对信息的摄取和利用,也防止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住处反馈也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
传者因信息过多而无所适从。有利于巩固是有限的、滞后的。
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1.抽样调查法: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统治阶级地位,防止外来文化“入侵”。④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
三、文化传递功能。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广泛.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年人。对统治阶级来说,促成社会社会化⑤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
是他们的一种权力扩张。对文化本身来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2.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区别
说,可以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人发出的。
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标准化的作用。
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四、娱乐功能。有助于把统治阶层的权
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 非随机抽样:调查目的仅是对问题做初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娱乐节目使1.传播学和大众传播有何联系和区别? 式。步探索,获得研究的线索和提出假设,而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文化体系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
不是由样本推论总体,采用的抽样方式。来说,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第二节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度上削弱了高雅或精英文化。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
3.抽样框:对构成总体的抽样单位进行编
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1.理论与模式的区别:理论指经过概括、号排列所形成的详细名单。第四节 传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调 支学科。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模
小概念。
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4.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区别
1.功能:默顿认为,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式。“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分层随机抽样: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大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果。
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2.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若干层(类型),然后在层中按随机原则2.隐功能和负功能(功能失调):未能达对的独立性。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③数学模式。
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到的后果称为潜伏的功能(隐功能);负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3.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整群抽样:又称聚类随机抽样,是一种总功能(功能失调)是指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沿的位置。我们在继续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同时,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传播
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3.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学的其他领域。第三节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 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
现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2.传播学和新闻学有何区别和联系? 1.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1.抽样调查的特点
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车内外对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有着不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 ①推断总体的目的性。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他们存在“血缘关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②推断形式的整体性。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系”,一种认为并不存在“血缘关系”。我2.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 ③样本抽取的随机性。大众文化的特点是:①商品性:即它伴随们认为,从两者关系来看,尽管大众传播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 ④抽样误差的可控性。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新闻学研究的也3.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第三节 问卷调查法 费行为;②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主要是其中的报纸、广播、电视,但传播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
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学和新闻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1.问卷: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般个人”的文化;③流行性,即大众此取代。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不同之处:
4.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
趋势;④娱乐性;⑤大众传媒的依赖性,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2.问卷内容分为哪四种问题: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研究。
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①被调查者个人背景方面的问题。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②研究方法上: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5.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 ②行为方面的问题。
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所作出的反应。③态度、感受、评价意见方面的问题。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型的宣分析法。
6.“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④理由方面的问题
③研究对象: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
1.大众传播功能的特点
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1.问卷调查的主要特点大众传播功能具有暂时性、适应性和可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
7.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 ①标准化。变性的特点。
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②匿名性。暂时性指大众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独立。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 ③操作性。代或不同时期会等到强化或抑制。
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适应性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第二章 传播学的兴起学术源流 8.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2.提问设计原则及问卷结构原则 发挥,是由它能否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提问设计原则: 而言的,也同它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学习指导:本章是第一章的继续,主要是9.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1)合理性原则
相关。
了解传播学的历史。重点在五个奠基人和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①全部提问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 多变性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两大派别。度和行为的群体。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和提出的。
能是一成不变的。
②所提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
第一节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1.简述传播过程线性模式的贡献及不足 适用。
2.联系我国当前实际分析说明大众传播
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③提问给被调查者的负担是否过重。社会功能的失调(次重点)1.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选择):自代表。(2)科学性原则
一、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
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贡献:
①不提双重问题。当新闻等各种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
一,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②提问不带倾向性。至沓来时,或是某些大众传媒对个别事件1.传播学为什么首先诞生在美国?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③提问必须具体明确。予以夸大或作煽情主义报道时,就会对社现代西方各国中,美国为最发达。在传播二,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3)艺术性原则 会体制产生威胁,导致人们的不满。和传播研究领域也不例外。理所当然地成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①委婉法。
二、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
为传播学的诞生地。终确立成为可能。
②间接法。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它的它的不足是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直线③消虑法 解释、评论触及现存社会和当前时局的时(1)媒介背景
性即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④虚拟法。候,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这传播机构或媒介,最初是以报纸的面目出过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⑤援助法。
会防碍社会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现的。由此实现了新闻性传播活动的独立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即丝毫问卷结构原则: 的心理。受众的主动精神也会受到不利影化、职业化。17世纪末,美国出现报纸;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1)先易后难。
响。
20世纪后,创立了最早的广播电台。它拥
(2)先“面”后“点”。
三、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
有美联社、合众社等著名通讯社。对大众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优缺点
(3)同类集中。大众传播发挥的文化传递功能会扩大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就成为美国各界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4)先一般后特殊。“大众”社会。标准化教育会使社会成员的急近而重大的课题。
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
失去学习的独创性和想象力。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愈来愈大。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
四、娱乐的功能失调 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问题:①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
会增加受众的被动性,使他们沉迷于“媒面,传播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一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1.内容分析法及其特点
介假日”中,降低审美情趣,限制他们的方面,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变成等。②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社会性行动。了一种企业。
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
从社会角度看,媒介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3.如何评价大众文化(或电视剧、娱乐节生活和工作,充实了人们的余暇。一方面3.为何说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项研究技术。
目)的作用
使色情、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滥。这就逼中的第三次飞跃?
特点:①客观性。②系统性。③定量性。“大众文化”是指“大众”社会中大众传迫学术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完成了传播结④显性内容。媒所传递的文化内容以及五花八门的娱案。
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
乐节目、材料等,其特点是快速、大量、美国人最早、最强烈地感受到“传播”的的要素问题,社会系统模式是第三次飞1.内容分析的种类
通俗、浅显。积极一面,它改变了长期以莫大威力,因而率先萌生了对其追根究底跃,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J.赖利和M.①实用语义分析:对文字符号进行统计分来文化为社会上少数上层人士所独占的的愿望。赖利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析,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局面,转向了全社会的广大民众。另一方(2)学科背景
程,他们的模式大致克服了传播现象的片果。
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走向商业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美国,在多种因素面思考。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②语义分析: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化、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的作用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
学研究的沃土。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纷至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号作统计分析。第五节 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及其式微 沓来。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学科。会系统模式的科学性和详尽程度,与最初③符号载体分析
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的5W模式相比,有了云泥之别。这反映了以文字出现的频率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1.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通
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元所进行的内容分析。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第二节多科性边缘学科的特色 刻。
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
2.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
位。
1.简述传播学的形成和学术渊源
4.简单描述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
长处:①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2.大众传播的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众较确切地说,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的特征。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形成的,在20世纪40年代粗具规模。这克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②所需的费用低。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服了其他说法的不足:
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3.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传媒①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引起人们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对“传播”高度重视的契机,是新闻事业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
人难以招架的地步。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第五节 控制实验法 动的虚幻满足,反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②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织层面、社会层面。
力。础。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 1.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实行
学术渊源:
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的措施叫自变量(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第六章 传播的社会控制 ①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
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量。
第一节 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内容 语言学、符号学等。息。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 2.单一组实验设计与实验组+控制组的②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实验设计:
媒介的双重角色及控制研究的三方面主数学、统计学等。
单一实验组的实验设计:只能实验组而要内容
5.简述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发展阶段 没有控制组的一种简单实验方法,它是对媒介的双重角色:
第三节奠基人对传播学的贡献 传播模式研究分为三大类,也是三个阶同一对象在某种实验刺激作用前后的一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①分析传播者的段: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种观察比较。
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②分析传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式。
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利用一个实播者的受近控情状,如批判学派的研究;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拉斯韦尔的5W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验组和一个控制组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的③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传统的线性模式有实验方法。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
直线性和孤立性的缺点。申农-韦弗模式
1.简述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施拉姆对也是一个著名的线性模式,注意到传播和控制实验的“控制”及其优缺点: 第二节 把关与把关人 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周围环境的关系全没从根本上克服线性 优点:①能尽可能排除无关因素干扰所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模式的局限性。
引起的观测误差,所获数据比较准确可1.把关人(守门人):卢因说的把关含义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50年代初起,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靠。
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
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 ②它能主动设置条件,引起所需研究的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施拉姆的主要贡献是:他是集大成者——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传播效应,通过重复实验,便能得出科学上,对住处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性较强的研究结论。
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传播过程。
缺点:由于严格控制条件,使实验每次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只能解决一个单、双因素因果联系的小问门人)。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
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化。
他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⑥信息的替代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杂志:以使用文字符号为主。新闻性不强,梅罗维茨理论认为,谁被包括进某一情相连的两上阶段、两个步骤。其中第一阶可以发展和延伸物质资源,也可以取代资更趋于专业化、专门化。而且重视图文并境,谁被排斥外,这是规定情境形式及与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本,因而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战略意茂,印刷技术和纸张的质量更讲究。此适应的行为形式的界限之关键因素。根者。记者不是有闻必录的,他会进行取舍义。广播:优点:①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据这一观点来,受众的类型、人数多少和和加工。
性强;②受众面广,渗透性强;③充分运特征实际上影响着传播方式。因此,在通 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信息科学对大众传播研究产生了哪些影用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感染听众。且制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受众群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响?
作成本相对校低。的分离和结合形式设计媒介讯息。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渗透和介入的过程,是缺点:①广播内容保留性不如报刊,受众 在承认受众的重要性的同时,梅罗维茨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经渐进的、由点到面和不断扩展的。其主要选择余地小。②无线电广播单纯提供听觉的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众成员并过新闻媒介的双重把关之后,一幅人为的表现有三个方面:
形象,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不如电视深刻。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对媒介的现实图景便呈现在受众眼前,而这幅图景①对传播模式和一些理论有重要影响。传电视:优点:①视听兼备,图声并茂,感使用方式。他们的选择,受到社会环境的同世界的本真面貌不完全一致。
播理论产生的初始阶段,信息论创始人申染力强。②手段先进,传递信息神速,超制约,而媒介正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部 总之,在信息的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始农就提出了一般传播系统模式,阐明了信越空间的力量强。缺点:电视画面转瞬即分。
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中止的把关人;息由信源经渠道到达目的的传播过程,深逝,既不容选择,也不便查考。电视接收梅罗维茨理论的缺陷:过于夸大媒介对社把关人的行为包括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刻而明白无误地揭示了传播系统的内在机价格较高,又不如收音机轻便易带。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筛选与过滤)两个方面;从整个社会系结构和相互关系,确立了传播过程的整体
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只字统上看,传播媒介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性、综合性和有序性。
各类大众传媒在阅竞争中扬长避短的对不提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联系,无视社是信息流通渠道上的主要把关人。②在方法论上给传播学以成功的经验和策:
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
有益的启示。信息科学带有浓厚的方法论①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响。梅罗维茨理论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点第三节 深层的控制 性质。传播学所使用的问卷调查法、内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
分析法和控制实验法等主要研究法,都离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性。1.“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不开足以解决传播系统问题的住处科学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
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所提供的科学方法。
足。
第九章 受传者研究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③对传播学理论构架的设想产生有力的②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
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冲击。信息科学对传播学建立理论构架影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第一节 受传者和受众 网。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响是60年代以后的事。系统论囊括范围更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
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宽广,抽象程度更一般,更适合作为传播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受传者和受众的相同之处和区别
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学的理论构架。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受传者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传播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学中的受众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社会控制。
第三节 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 收听。
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2.“权力的媒介”: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
③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尔教授的所著。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信息的分类从哲学角度:客观信息、主观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信息 茂的娱乐节目受到观众青睐。
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
1.受众在大众传播中有何重要作用? 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信息的分类哲学的认识为标准:潜在信2.简述我国当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①受众不但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 几种媒介的发展现状
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寻
①我国的报纸。当前我国报纸充分利用自觅者”。
报刊的四种理论与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信息的分类从传播学来看,有以下几种分身篇幅可伸缩的优势,纷纷进行扩版,以 ②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是否接触某一媒系)。(重点)
类:
更多的篇幅,提供更多的信息、更深刻的介传递的信息,得凭受众自愿,传播者无施拉姆参与撰写《报刊的四种理论》,即:信息的表现形式:语方、符号、图像 分析。
法也无权强迫受众接受媒介传递的信息。“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信息的内容: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②各地广播电台纷纷延长播出时间,增加
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性信息、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
新闻播出次数。在传递节目的形式上,不2.大众传播中受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四种理论所涉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指导性或少广播台纷纷采用直播形式和24小时连 ①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大众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复原性或刺激续播音。还出现了节目多层次、多栏目和的传播活动。
传播兴起以来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独性信息 专业分台的倾向。
②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约束与国家统管
③电视。增加了新闻播出的次数,还推出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
式。
信息和新闻有什么关系?
了许多以形象生动取胜的节目。以努力为 ③分散性。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 ①集权主义理论
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受众服务的作风争取受众。强调受众参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 思想主旨是: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由信息衍化而来而又具备其自身特点与。上都是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而且新闻最终目的仍在于传递信息。
流。的尺度。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
第三节 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另一方面,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地
3.受众接受信息的动机有哪些?(联系式。
划上等号。信息的概念非常大。1.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使用与满足”)
②自由主义理论
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①消遣娱乐。广大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 其基本主张有: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主要特点有: 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基本动机之一。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消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①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遣、娱乐的工具。
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②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②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了解国内外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的问题作比较完整、全面的反映和表达。某种变革。他的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大事,获取市场、商品、文化等信息。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③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③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空中学校”理。
八方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英尼斯的观点是:对边远地区原材料的开广播电视大学、中专等,极大的延伸了学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发利用以及帝国权力的扩张,都与有效的校的课堂。
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④新闻有主观性和鲜明的倾向性。传播系统分不开。④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它们把受众成员 自由论坚决反对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
同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媒介随意报道任从信息理论来看,新闻是一种信息,那么: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
何事实,“无拘无束”的传播体制便随之①新闻中的信息量是可以度量的。
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媒介第二节 关于受众的理论 确立。
②控制论提出了信息反馈这一重要原理,是人体的延伸”也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
③社会责任理论
即信息的流动多半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论。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1.枪弹论(魔弹论、子弹理论、皮下注射 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的。
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③新闻的提取、制作和传递,和其他信息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一样,需要物质和能量,要通过各种不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的媒介和载体才能进行传播。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击倒。但后来的实证研究发现,有时,受 ④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众受众似乎是“中弹”了,而却“拒不倒 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第四节 控制信息流量的辩证关系 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下”。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报刊的四种理
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论》一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1.信息流量过低或过高会造成什么后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麦克卢2.受众的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应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果?如何解决?
汉借用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承延续。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的某些万分,又 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
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
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第四节 控制的形态 促其发展。它的后果是: 3.冷媒介与热媒介: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人特性的千差万别。美国传播学者德福勒
信息量过低:
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归纳了主要观点:
基本的控制形态有:政治控制、经济控制、①信息的匮缺,会阻碍社会发展,使经济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 ①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
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除此之处,还有停滞不前,无法分享世界各国已开发出来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 ②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后天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介。
习得的不同。
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②信息匮缺,科学技术必然落后,民族便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 ③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大中,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处于愚昧状态。
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相径庭的观点,他们从环境中习得一系列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③信息匮缺,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看法、态度、价值观和信念,这些构成他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
④会让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虚而入 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们的心理结构,并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这些控制如一张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信息量过高: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不同。
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入新闻界①受众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冲击下,会不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 ④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年轻记者充满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安,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②超出了需要输出信息的那部分信息也
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他的研是一种人为的噪音。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对其进行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③对社会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仅会掏分析
意义的解释。
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抑制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会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 ⑤心理结构各不相同的社会成员,对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的影响。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众传播媒介内容的接受、理解、记忆、反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对策:
一、“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应,也是各不相同的。
一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各人差异论的贡献在于:促使人们重视个1.简述传播的四种基本控制形态
是什么。①最根本的是整个社会对各类信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人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 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息的普遍需求以及各阶层、各行业的多种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收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学中对于受众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需求。②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倾向对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研究,可以从分析受众成员的心理入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信息流量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③传的某种变革。手。但测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难。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播环境对信息流量也有影响。
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
法、行政、操纵新闻。
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3.受众的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当信息超量他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时,要实行负反馈,;当信息低量时,实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为的影响。主要观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行正反馈。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点:
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 ①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2.信息革命对大众传播有什么影响? 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①就大众传播领域来说,传播新技术出现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些信息的。
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多样化、小型化、分散化以至个人化的局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他把人类社 ②人们的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面。“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正逐步转向“点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对点”的双向传播,即把受众细分化和向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特定受众提供内容非常专门化的特定服期。他提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人们的中 ③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务。
枢神经系统,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组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
②传播新技术促进社会信息的加快流通
三、“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2.简述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
和信息量急剧增长,对整个社会带来很大 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
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好处。以信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社会,将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 ④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影响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
出现三种转换形态:
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人们对于大众信息的注意和反应形式,从 立法:通过立法而对传播实施控制,可三大传统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而使各社会群体的内部成员们对大众传以说是各国政府广泛采用的手段。因为它学工业)—→三大新兴工业(信息工程、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
一方面可使控制显得名正言顺;另一方面生物工程、材料工程)
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社会分类论可指导人们研究分析据以划又可使国家机器行之有效地监视、管理、以满足物质需求为主的第一、第二产业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分受众为不同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约束传播。
—→以满足精神需求为主的第三、第四产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 行政:通过行政措施对传播者施加直接业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机构分析和预测不同受众群体的有选择与间接的压力,从而达到控制传播的目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占优势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的。具体手段有:资助传播机构;给予优—→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占优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但是,同属惠或特权;进行有选择的配给;压抑不同势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启示我们将媒于一个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并不见得一政见的传播媒介;遴选传播从业人员;确
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定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同样的反应。定新闻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方向。
第五节 符号制作与符号交流 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社会群体的特征虽是对受众成员产生影 操纵新闻:操纵新闻的发布、控制消息
——媒介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响的一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而是的来源是一种十分风行的政府控制传播1.符号和信息的区别:凡是能够作为某一影响。但他们的理论都过分强调媒介的作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影响受众的手段。如吹风、试探性气球、新闻发布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称为符号。引起高等用,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的最大动的信息接受行为的。会、记者招待会等。生物的条件反射的声音、动作、物象是信力,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他们的号。它们的区别:信号活动是所有高等动理论无视内容的重要意义。麦克卢汉的著4.受众的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自由理论的不足:①以抽象和模糊的“人物都具有的,它只能局限在固定的时空场述对一些基本概念未作严格的科学界限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性”“理性”为出发点,在理论上不确定;合,离开了此情此境,信号就变得毫无意划分。的影响。主要观点有:
②大众媒介作为企业,并不能完全担负起义。而符号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创
①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进行客观、公正报道的责任,大众媒介的造的文明和各种知识,是借助于符号超越2.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英尼斯媒介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自由损害了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③垄断时空而世代积累相传的。符号可以表示信的理论的关系及发展。的。的发展使“观点的自由市场”成为一句空号所无法表示的抽象概念,用以表述事物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 ②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话。的性质、特征和范畴。符号的抽象能力比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事实上,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①自由是一种权信号要高得多。真正首先开拓传播学中这一研究领域的,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
利,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②一
是他的老师罗德·英尼斯。③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种媒介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社会2.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区别:
庭、朋友、熟人和其他与他有关系的人所必须保护公众的“知晓权”;③“消极自语言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所特《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由”和“积极自由”是有区别的;④政府有的有声符号集和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用。
应该对传媒作适当的控制。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其他本身。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 ④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
符号不同:一是复杂性,二是强生成性。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英尼斯的理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第七章 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语言符号的特性是:①语言是有声的。②论认为,控制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和政治 ⑤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
语义和声音的结合是任意的。③语言的结权力的一种手段,而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第一节 内容分析和被分析的内容 构是生成的,有层次的,而且有一定模式。可以打破旧的垄断权。影响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
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 1.内容分析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和局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①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非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英尼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之间的相势。
语言符号有:体语、类语言、艺术。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传播媒介息互影响左右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②就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反应及对创新事物作出采纳与否的决策。
简要评述当前常见的几种受众的理论 三种不同的受传者理论,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影响受众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受和瓜情况的一些因素。虽然它们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解释影响受众信息接收行为的一切因素,但都不失之为观察这种现象某些方面的有用视角。我们认为,不存在一般无异的受众。受众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的确是一种复杂的现象。
第三节 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解释(重点)
1.选择性接触(理解、记忆)详见答题2
2.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3.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住记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
1.为什么说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受众的选择性因素:
①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②选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
③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
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
①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②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住记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
③可获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受众成员常常选择那些最易获得、最易吸收的传播内容,并且往往由于某些信息易于获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特殊理由拒不接受而记住了这些内容。(应当注意“黄金时间”的效应)
信息的获得性对受众的信息接收行为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本身受到传播环境的制约。虽然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容易获得的信息较易引起受众的注意,但不宜过于夸大可获得性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并非简单受到某种单一因素的影响,试图用某种单因论来解释它是不全面的。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理解受众心理上的选择过程的重要性。
3.为什么说枪弹论是错误的?(P241)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能力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作了过于简单的描述。
第四节 反馈与受众调查
1.读者调查:包括四种:
①读者概况调查。采用人口统计学分类法分类,提供构成报刊读者群体的概要信息。
②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用于测定哪些读者阅读报刊中哪些内容。
③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旨在调查受众读报的动机及其从读报中得到的满足。
④读者——非读者研究。描述“非读者”的社会特点,找出调查中“非读者”不读报的原因。
2.听众观众调查
①“节目检验”研究。分三步:先由调查人员给调查对象看某一节目的摘要或广告的概括性描述,然后询问他们对拍摄这一节目或广告的意见,以及是否愿意根据这一摘要或这则描述的介绍观看节目或购买广告中的产品。
②“音乐节目受欢迎度的调查”。目的是收集反馈,据此为听众提供他们喜欢的音乐节目,取消他们厌倦的歌曲。
1.大众传播中反馈具有哪些特点?
①延迟性。首先,受众向媒介机构表达自己的意见,几乎总是事后的行为。其次,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对受众反馈的处理也往往是迟缓的,根据反馈对自己的传播行为作出调节也是延迟的。
②间接性。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通过编辑部将自己的反应传达给报刊文章的作者、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从传播机构的角度而言,主动收集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作系统的受众调查,而这种调查往往是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
③代表性。由于大众传播的受众人数众多,收集每位受众成员的反馈是不可能的。
④累积性。大众传播中,重要的是受众一段时间的累积性反应,而不是零散的一次性的反馈。
⑤量化性。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都是以定量化形式收集和测定的,因为舍此难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受众反馈。
2.简单描述一下我国受众的调查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我国的受众调查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受众进行系统的抽样调查始于80年代初。1982年首都新闻学会在北京发起了一次读者、听众、听众调查,它标志着科学的、系统的受众调查在我国的兴起。
我国受众调查工作的进展有:
①深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深度有两方面:一是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二是调查问卷上的问题本身的深度。除深度的增加外,调查的模式也不局限于一个市,出现了多次全国性的和全省范围的受众调查。②形式的多样化。既有作为主体的费时较长、成本较高的严格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的大规模调查,又有一些由媒介机构自身发起的费时较短、成本极低的采用非随机抽样的调查。
③受众调查队伍的形成、壮大。有①媒介机构的群工组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②高等院校新闻、传播系的教师,博士学位的理论型人才;③长期钻研理论的在新闻传播研究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媒介机构的理论研究部门工作的专业科研人员。
④受众观念的加强和受众理论的发展。在改变新闻媒介以前居高临下、灌输式的传播态度,提出“受众本位”的理论。不足:由于历史较短,加上技术、资金等的限制,我国的受众调研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如调查周期较长,信息反馈不够及时,数据积累工作尚做得不够,等等。
第十章 传播效果研究(上)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
1.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①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②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外部信息作用于们的知觉的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②作用于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3.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麦奎尔认为,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
①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这种“理论”以舆论的形式对传媒的活动产生影响。
②现场理论: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③社会科学理论: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它影响公众,传媒工作者,传播的立法、司法与行政。社会科学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戈尔丁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哪四种类型(看图)
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和效果分为四种类型:
①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体集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前者指特定信息在个人身上引起的认知、态度和行动的变化。后者指的是一家或多家媒介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开展的说服性宣传活动。
②短期的非预期效果。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或反社会的。后者主要指社会上许多人在同一信息的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集合现象。
③长期的预期效果。指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④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是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选择题: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①环境认知效果。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似态环境: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影响,提出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观点。
2.宣传研究之父及其作品:研究战时宣传的最著名学者拉斯韦尔,对大战中的各种宣传策略和手法及其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出版了《世界大战中宣传技巧》(1927)一书,并因此被后人称为“宣传研究之父”。
3.魔弱论(皮下注射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的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4.传播流:传播流程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及普及》等。
5.政治既有倾向: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IPP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在人们就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
6.选择性接触: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鸸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7.意见领袖:在人们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8.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9.说服性效果研究: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纯效果”。
10.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70年代后,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出现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沉默的螺旋假说、知识格差(知识沟)研究、培养分析、编码与释码研究等。他们有几个共同特点:
①它们研究的焦点大都集中于探索大众传播综合的、长期的和宏观的社会效果;②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
③它们都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在一起。
1.传播效果研究为什么能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出现?
一方面,在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印刷媒介已经走过政党报刊和黄色报刊阶段而进入了一个大众报刊时代。大众传媒深深渗透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学者瞩目,开始研究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问题。
另一方面,第一次的世界大战是一个历史因素。交战双方为了团结自己、瓦解敌人,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手段。学者开始注意宣传战和心理战在战争进程中的作用。
2.为什么早期人们会认为媒体有巨大的作用(早期的魔弹论产生的背景和它的谬误何在)
①大众传媒使人们产生一种敬畏心理②无论是国家、政党、团体还是社会活动家等对传播媒介的利用都达到空前的程度,一般个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形式的宣传或说服活动的包围之中,使人们处处感受到传播的“力量”。
③一战后,极力夸大宣传战和心理战的作用,给魔弹论带上了强烈的唯意志论色彩。背景:
①魔弹论观点的出现与当时西方流行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本能的“刺激-反应”机制的主导,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便能引起大致相同的“反应”。②另一重要背景是大众社会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破坏了传统的社会联系,社会成员在任何有组织的说服或宣传活动面前都处于孤立无援、十分脆弱的状态。魔弹论是错误的,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作了过于简单的描述。
3.人民的选择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对调查数据分析后,得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说:
①“政治既有倾向”假说②“选择性接触”假说
③“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理论
④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强化”效果: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强化效果。
“结晶”效果: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效果:使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传性变化的效果。
4.请简述信息流的发现过程
传播流程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及普及》等。《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对调查数据分析后,得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得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美籍以色列传播学家E·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验证这些假说在政治选举以外的领域是否适用,进行了多次调查。1955年出版《个人影响》一书,汇总了这些调查的结论。
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亲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这项研究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中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级传播”的概念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可以说是“传播流程”研究的三部曲。这些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着众多的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
1960年,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对《人民的选择》和《个人影响》的传播流程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核心观点有:①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的条件。②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是引起受众既有态度的强化。克拉帕的这些观点极端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5.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角度具有什么创新性,以及其不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具备了一些新特点:①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有严谨的调查分析程序,排除了研究人员的主观随意性。
②重视对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察。
③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使用与满足”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这个视角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人们的认识和评价:一方面,有人认为它考察的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与“有限效果论”相响应;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属于某种“适度效果理论”,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是一种“有益的矫正”。
□“有限效果论”的缺陷:
①在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效果层面上,它只探讨了后两者,忽视了更早的认知阶段——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综合的信息活动所产生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从20世纪早期的“魔弹论”到40-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魔弹论”主张一种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宏观效果理论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作出的重新评价。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
1.传播主体会对传播效果之间产生什么影响?
①主体的“把关”和效果定向。“反关”是传播者发挥对传播效果的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把关”研究表明,传媒选择提供什么信息决定着受众瞩目的焦点和范围。
②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传播者决定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专业权威性。“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③“休眠效果”。由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霍夫兰等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此理论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2.传播技巧会对传播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①“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两面提示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作集中阐述,简洁易懂,但会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但理解难度增加,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
②“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编辑部强的抵抗力。③“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结论呆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
④“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有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一是通过营造某种后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
⑤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敲警钟”有双重功效:(1)它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敲警钟”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易引起自发的防卫性反应。所以“敲警钟”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3.传播对象会对传播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在传播效果研究中,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可说服性“。包含几个方面:⑴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某些话题容易接受他人意见。
⑵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有人易接受道理说服,有人易接受场面的感染等。
⑶一般的可说服性:个人性格和个性所决定。
贾尼斯“自信必假说”认为: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即自信性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
这些研究说明,传播效果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传播者都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去“左右”或“支配”传播对象。
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凯利和沃卡尔得出结论:成员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对群体规范的忠实程度越高,因而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宣传也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抵制态度。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有:⑴在说服的内容和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或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直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⑵在说服的内容和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对服务的接受,使传播效果产生衰减。不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那里,它还能够唤起一种“自卫”反应,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4.意见领袖具有哪些特点?在传播过程具有什么作用?
①意见领袖的作用: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其基本特征:
⑴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⑵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⑶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即一个只要在某个特定领域很精通或在周围人
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即可扮演意见领袖角色。传统社会或农村社会中,意见领袖一般以“综合型”为主。
⑷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率高、接触量大。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最早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在政治生活领域,都活跃着一大批意见领袖。后来的研究大都认为大众传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首先要重视这些意见领袖的存在。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假说
1.拟态环境:李普曼1922年出版《舆论学》。认为,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2.议程设置(问答1)
1.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历来的效果研究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2.议程设置功能在理论提出以后具有哪些发展,其不足之处有哪些?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
⑴“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 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①时空因素;②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③社会文化规范,即传播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和受众的一般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
1.舆论: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
2.沉默螺旋理论中的舆论观(见“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3.意见气候:
1.“沉默螺旋”理论的内容及其新近的发展与不足:
“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不足: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④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要注意“中坚分子”的作用)
■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重要意义:①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①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②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第三节 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理论
1.主流化: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载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2.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3.培养分析理论的外围研究有哪三方面:①制度分析。②讯息系统分析。③培养分析。
培养理论认为媒介在培养社会共识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培养分析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中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识沟”理论
1.知识沟: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得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2.上限效果: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观点是:人上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上限效果的三条论据:
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3.信息沟
1.知识沟理论与上限效果理论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如何看待这些矛盾之外?艾蒂玛等人所指了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是存在的,但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出现“饱和”后,会开始另一种新知识的追求,知识总量会增加。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上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知识的实际价值已打了折扣。因此,“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识沟”、实现普遍的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2.知识沟研究近年来有哪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各取得了什么成果?
一是E.M.罗杰斯倡始的“创新与普及”研究,二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发研究,三是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普及研究的成果,意味着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或“知识沟”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研究的着眼点是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给当地带来的新的社会不平等。这些学者主张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应从战略上作一个转变,把援助的重点放在贫困阶层,尤其是放在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上。
世界的信息和传播事业受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和支配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种信息垄断体制,造成了许多问题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声音”支配国际事务的现象。
■知识沟扩大的原因: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第五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新课题
1.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分为哪些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具有什么关系?
以效果而论,①由“魔弹论”所代表的“直接强力效果论”;②由“传播流程”研究所代表的“有限效果论”;③70年代以后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之强有力性的“宏观效果理论”。关系:“魔弹论”与20世纪初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并成为大众宣传的主要工具这一历史环境有关,其背后是大众社会理论的流行。“有限效果”理论与大众传媒的企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发展以及实证主义行为科学的流行相对应;70年年代至今的效果理论则与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信息科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2.日前的效果理论在三个方面存在分歧: ①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整合与分化。强调大众传播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整合效果的: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议程设置功能。强调社会分化效果的:知识沟理论,霍尔的编码与释码。
②关于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评价——肯定与否定。肯定:上限效果。否定:沉默的螺旋,知识沟理论,霍尔的编码与释码。③关于受众的性质——“能动”与“被动”。魔弹论认为受众是无保护的、孤立的。有限效果论与被动受众观对立。传播流程研究提出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论。
3.霍尔的“编码释码”理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霍尔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一个编码和释码的过程,认为媒介的信息生产是一种按照统治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社会事物进行符号化作业的活动,其目的是为这些事物赋予“占统治地位的语义”;另一方面受众的释码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有同向解读,对抗式解读和妥协式解读等。“编码与释码”过程所体现的,实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或意识形态与众多的非主流文化或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冲突和妥协的关系。探讨社会的异质性、多元性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4.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具有哪些特点①双向性。
②信息内容和传播对象的特定化。③媒体功能的融合,即“多媒体化”。④国界的消失。
5.90年代以来,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着哪些新课题?
①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是功能互补还是互斥。
②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③“信息沟”、“知识沟”与社会平等。④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
⑤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诱发犯罪,智能犯罪。
6.简述我国近年来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和不足之处
我国对传播效果问题的实证研究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80年代初,以随机抽样和无记名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的受众调查开始在我国出现。1982年北京新闻学会实施的《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利用计算机进行抽样和数据处理的受众调查。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1988年实施《全国新闻界对新闻改革态度的调查》,是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意识和心态进行的调查。
我国传播效果调查分为:媒介接触调查,评价性调查,专题调查。
我国的传播效果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特点是现状把握型和经验总结型调查多,而学术探讨和理论研究型调查少,对理论模式的总结不足。
第十二章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第一节 历史描述
1.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直接延续。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霍克海默,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代表人物有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霍克海默在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一批地资本主义丑陋文明满怀厌恶和义愤的年轻思想家,便以此为阵地,用一篇篇冷峻严厉、入木三分的文字,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第二代领袖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2.马尔库塞: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二次大战后,马尔库塞留在美国。到六七十年代西方青年学生选择运动风起支涌时,他被奉为新左派的思想导师、精神领袖。人们甚至将他同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三M”。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
3.霍克海默: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于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从此法兰克福学派出现。1937年,霍克海默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为法兰克福学派奠定思想根基的论文《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他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两者之间本质区别是:①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②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的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合的顺从化结论;③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④所以,批判理论作为一种否定的理论而出现的,传统理论则以肯定的面目出现。批判理论首先表现为一种立场,其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
4.阿道尔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5.哈贝马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德国哲学家。
1.马克思主义自它产生以来迄今为止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十九世纪中期,可称为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即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称为列宁主义时期,它的显著标志是俄国革命。
第三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现在,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阵营产生了极大的分化,大致分为两大阵营: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批判学派会首先在欧洲兴起:60年代的欧洲,是个动荡的时代。作为“批判的武器”的批判理论大放异彩。①这是传播学研究与欧洲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②其次,欧洲批判学派的传播研究是由欧洲传播的实践所决定的。③从学术研究的发展规律看,欧洲批判学派的兴起也是顺理成章的。
3.英国的大众传播批判研究分为哪两个主要派与中心?。
英国的两股学术势力:一是累斯特大学所属大众传播学研究中心,以G·默多克和P·戈尔丁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用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理论,探讨传播媒介的所有制结构,以及媒介的控制问题,着眼点在“经济”方面,又被称为“政治经济学派”。一是伯明翰大学所属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以S·霍尔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要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研究传播,将传播活动置于文化的背景中,把传播问题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立足点在“文化”方面,所以,他们又被称为“社会—文化学派”。
第二节 内涵透视
1.物化:卢卡奇提出,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现实,它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商品拜物教。
2.文化霸权:葛兰西提出。文化霸权是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护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之上。
3.意识形态:人们被幻想束缚,很难对生存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弗洛姆认为这种幻想是由“意识形态”造成的。意识形态的功能有:①制造并传播种种幻想和神话,从而把人们的思想淹没于其中;②把现在的真相压入到无意识中去,阻止人们去觉察事实的真相。
4.多元主义:多元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相对抗的。它不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多元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所构成。在多元化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成员对某些社会价值和规范的共同意向,即所谓“广泛的社会合意”,而大众媒介无非是它的反映和表现。
霍尔指出,多元主义是虚伪的骗局,它掩盖了发达国家“经济资本和政治权力的集中垄断,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分配的巨大的不平等”。“广泛的社会合意”只是一种人为的虚构,是由大众媒介所编织出的一个美丽的童话。大众传播媒介并不是所谓“社会合意”的反映和体现,传播媒介并不止于消极地传达新闻和信息,而是积极地从事着某种有意识的灌输活动,它在意识形态内容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5.“社会过滤器”:弗洛姆让为,任何来自生活的实际经验或体验在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上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社会过滤器”。他把社会过滤器分为三个方面:语言、逻辑、社会禁忌。
6.消费者主权论:传统学派把消费者主权奉为王牌,消除“控制”这一重要命题。宣称,获取利润是媒介的首要目的,对生产“信息”这种商品的大众传播企业来说,消费信息的“受众”自然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批判学派从媒介的收绝大部分来自于广告而非自于一般受众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认为对传播内容起决定作用的是广告主的意志,而所谓受众主权乃形同虚设。
7.异化: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盛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地看到了生产过程的异化,而没有注意到在当今时代已同样被异化的消费过程。
8.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包括流行歌曲、畅销书、电影等,是控资本主义文明的衍生物。从本质上讲,大众文化同整个社会的异化统治相一致,构成异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在这里不再标志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生命的对象化,而仅仅体现为对个性的消灭。流行音乐以及整个大众文化都是以机械性的节奏、标准化的模式榨干人们的生命生量,使人在完全被动的接受中痴呆化。
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舍弃“大众文化”的提法,提出“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文化工业既是对大众文化的“大众性”、“大众化”的根本否认,同时也揭示了大众文化是整个商品生产与消费体系的一部分。文化工业是作为商品供人消费的,它关心的首先是经济效益。阿道尔诺说,通俗文化处处证明了它真正的特性:标准化、陈腐、保守主义、平庸、操纵化的消费商品。根据批判理论,大众文化不仅使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状况永恒化、合理化,而且本身也是压抑人、欺骗人、操纵人的社会镣铐,它越是让人“自由”地拥有,人也就越是丧失自由。
批判学派的观点:①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大众文化才得以兴盛;②大众媒介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而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③它不仅在政治上成为操纵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在文化上也担当着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他们的理论多少带有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情调甚至乌托邦色彩,他们的思想都不时流露着清高自负的贵族气质,表现出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孤傲色彩。
1.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大致可分为哪三个探讨方向,请分别简要说明。
批判学派的研究领域有: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理解。
一、传播与意识形态。加纳姆归纳出五个主要观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②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传播媒介所特有的“设定议题功能”得以发挥出来。③大众传播媒介所设定的“议题”是一种高度人工合生物,它经过传播者的新闻价值标准的过滤筛选,一般采取支持现在制度的立场。
④传播媒介的“设定议题功能”依存于其“非党派性”和“中立”的招牌,这些招牌能给人一种可信赖感,从而传播媒介所高定的和提示的“议题”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⑤资产阶级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在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基本是与人民对立的,但同时他们也在制度的以及本阶级的压力下从事着“议题”的选择和传播。
二、传播与垄断控制
①默多克对“所有权分散论”和“管理革命论”作了分析批判。
“所有分散论”不过是用表面现象掩盖问题的实质。资本主义企业采用股份制,似乎造成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实际上,由于小股东只有零星股票,真正控制企业的还是那些拥有大宗股票的大股东。所有权的分散不但没有削弱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反而使之更加扩大和加强了。②批判学派对“消费者主权”也进行了批判。默多史指出,马克思早就预见到股份公司有着把管理工作从资本家那里分离来的趋势,但马克思把它看作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精密化。资本家虽然退出了企业的日常管理,但他们通过董事会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受雇于人的地位决定他们不可能控制企业。
三、传播与大众文化
批判学派的观点:①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大众文化才得以兴盛;②大众媒介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而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③它不仅在政治上成为操纵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在文化上也担当着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他们的理论多少带有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情调甚至乌托邦色彩,他们的思想都不时流露着清高自负的贵族气质,表现出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孤傲色彩。
2.批判学派是如何认识传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
①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巨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
②这种影响力主要通过传播媒介所特有的“设定议题功能”得以发挥出来。③大众传播媒介所设定的“议题”是一种高度人工合生物,它经过传播者的新闻价值标准的过滤筛选,一般采取支持现在制度的立场。
④传播媒介的“设定议题功能”依存于其“非党派性”和“中立”的招牌,这些招牌能给人一种可信赖感,从而传播媒介所高定的和提示的“议题”能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
⑤资产阶级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在立场和价值观方面基本是与人民对立的,但同时他们也在制度的以及本阶级的压力下从事着“议题”的选择和传播。
3.为什么多元主义“完全是虚伪的骗局”?
多元观是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相对抗的。它不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多元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所构成。在多元化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成员对某些社会价值和规范的共同意向,即所谓“广泛的社会合意”,而大众媒介无非是它的反映和表现。
霍尔指出,多元主义完全是虚伪的骟局,它掩盖了发达国家“经济资本和政治权力的集中垄断”,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分配的巨大的不平等。“广泛的社会合意”只是一种人为的虚构,是由大众媒介所编织出的一个美丽的童话。大众媒介不是“社会合意”的反映和体现,它积极地从事着某种有意识的灌输活动,它在意识形态内容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4.传播学批判学派是如何批判“所有权分散论”“管理革命论”“消费者主权论”的。①默多克对“所有权分散论”和“管理革命论”作了分析批判。
“所有分散论”不过是用表面现象掩盖问题的实质。资本主义企业采用股份制,似乎造成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实际上,由于小股东只有零星股票,真正控制企业的还是那些拥有大宗股票的大股东。所有权的分散不但没有削弱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反而使之更加扩大和加强了。②批判学派对“消费者主权”也进行了批判。默多史指出,马克思早就预见到股份公司有着把管理工作从资本家那里分离来的趋势,但马克思把它看作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精密化。资本家虽然退出了企业的日常管理,但他们通过董事会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受雇于人的地位决定他们不可能控制企业。
5.大众文化具有哪些特点,它是如何使人异化的?
异化: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盛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地看到了生产过程的异化,而没有注意到在当今时代已同样被异化的消费过程。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包括流行歌曲、畅销书、电影等,是控资本主义文明的衍生物。从本质上讲,大众文化同整个社会的异化统治相一致,构成异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在这里不再标志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生命的对象化,而仅仅体现为对个性的消灭。流行音乐以及整个大众文化都是以机械性的节奏、标准化的模式榨干人们的生命生量,使人在完全被动的接受中痴呆化。
第三节 差异比较
1.批判学派的“批判”:①对当今不合理的、异化的传播现象进行批判性的揭露和分析;②对商业化、实用化、经验化的传统理论进行否定性的抨击与扬弃。
2.单面人: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单面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有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肯定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中。
3.卢卡奇的“总体性”方法:批判学派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方法,表现卢卡奇所言“渴望总体性”的倾向。总体方法认为,总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简单总和,商品化包含着部分所没有的东西,用总体的目光审视传播,才能洞见其内在的历史关联,正像马克思强调的只有总体才具体的、现实的。
1.批判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立场上的不同各表现在什么方面(传播学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根本差异表现在什么地方)
加拿大学者史密斯对两大学派的差异概括为以上三点。我们认为,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所有差异、分歧与矛盾,统统都导源于立场的不同和主观态度的不同。态度上:传统学派是肯定现状、服务现状,批判学派是批判现状、否定现状。研究方法上:传统学派以“科学”性见长,提出命题→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批判学派也不时采用一些实证性方法,二者一是科学实证的,一是哲学思辩的。
2.如何评价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优点及其不足之处?
传统学派注重挖掘传播活动的自身规律,出发点与着眼点都紧扣具体的传播实践,都与人们的实际传播经验密切关系,其研究方法及成果都带有十分突出的、明显的经验色彩。长处:研究的成果往往能直接用来指导传播实践,特别是对开展卓有成效的传播活动作用更大。缺点:对现存的社会及其传播体制持一种肯定态度,因此,总把自己置于现存秩序“之内”,把现存秩序当做一种固定不变既定事实接受下来,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维护现存秩序为己任。要言之,传统学派奉行的是同现存社会秩序相一相调和的“服从主义”。
批判学派的基本特征则是:对现存社会持一种无情批判的否定态度,因此批判学派总是力图站在现存社会秩序“之外”,拒绝承认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并自觉地以批判现存秩序为己任。于是,批判学派主要致力于传播现象之深层背景的考察,更注重传播及传播体制的阶级性,更强调传播与社会的联系,帮而其研究有高层建瓴之势,令人茅塞顿开。不足:忽视或根本就无视对传播自身规律的探讨,置实际经验和具体问题于不顾,一味进行大而无当、天马行空的高谈阔论,远离传播实践,结果其研究大多无助于指导人们从事传播活动。
总之,两相对比,传播学派偏重于传播的小规律,在维护传播现状;批判学派偏重于传播的大问题,在否定传播现状。即,传播学派在传播理论上虽然颇多建树,但却很少对传播现象提出根本性的质疑;相反,批判学派虽然无情地撕破现实的虚假面纱,将它的丑恶暴露出来,但却很少提出有益于传播活动的科学学说。
第十三章 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
第一节 高新科技与数字化时代
1.数字化:与模拟技术相对而言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数字化产品和未来的数字化时代。
2.美国1996年联邦电信法:克林顿1996年2月8日签署。
3.MSNBC:微软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建立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该有线频道在互联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网址。
1.高新技术产生的“数字化时代”中,传播活动具有哪些特征?
■ 加拿大著名数字化经济家家唐·塔珀斯考特认为分子化的结构是新的数字经济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第二节 信息高新科技对大众传播的冲击
1.英国的“安全网络R-3号”计划:1996年下半年,英国推出,以抵制不健康的内容进入网络。
2.“V芯片”:《1996电信法》规定,13英寸以上的电视,必须内装能够接收节目等级讯号的“V芯片”,以便通过V芯片的作用,使包含有害内容的节目自动删除。
3.黑客:通过破译别人的通讯代码,擅自闯入后者的网页,乱加篡改,造成对后者的骚扰攻击或者网上窃取信息等。
1.信息高科技术对大众传播带来了哪些挑战?
电脑联网具有不容置疑的先进性。首先感受这种压力的,是报业。当年图文并茂、声光兼备的电视兴起时,报业就曾面临严重的挑战。而且,电脑网络又具有电视所没有的一些长处。报业再次面临冲击。长期以来受到视听兼备的媒介电视挑战的无线电广播,现在也面临来自网络这一具有一系列新的优势的、视听兼备的新媒介的冲击。就连曾长期以技术手段先进而笑傲传媒领域的电视,也无法对来自手段更先进的电视网络的挑战视而不见。电脑网络的加入传媒行列,意味着电视不再拥有特殊地位。
电脑联网业的发展,对于大众传播事业的社会管理也正构成挑战。管理传统的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有效方法,不一定对管理网上的传播活动有效或不一定完全适用。
电脑“黄毒”现象,已在世界各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策主要有法规手段和技术手段。如英国的“安全网络R-3号”计划和“V芯片”技术。
网上的“垃圾电子邮件”现象,也是对传播事业社会管理的一个新挑战。
联网业管理中的新问题还牵涉到版权。
2.现代互联网这一新媒介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①电脑网络具有连接网上任何用户,可以通过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②通过网络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反馈环节较强。
③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系统,服务于以不同方式展开的不同种类的传播活动。④理论上讲,网络允许人类社会利用电脑网络空间无限量地进行信息沟通。⑤加入电脑网络的用户,均可成为信息的提供者。
⑥网上传播是非限性传播。
第三节 信息高新技术对传播理论的影响
1.信息高新科技使得传媒业中哪些界限出现了模糊化的趋势?
①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无线广播台上网,实现图声茂。打破电视一枝独秀的局面。网络版报刊的发行靠电子技术。
②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人类传播中出现了电子对话式的信息流通形式。在人际传播中,正越来越多地利用机器硬件。媒介机构上网,处于输入端的受众,不同于往日传统大众传播中的“面”,而是对信息内容与信息符号形式组合有着很大选择权的无数个“点”。
③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受众成员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的“把关人”,对信息的选择,承担起比以往更多的责任。2.信息高新科技对传播理论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电子传媒与印刷传媒的界限的模糊化:无线广播台上网,实现图声茂。打破电视一枝独秀的局面。网络版报刊的发行靠电子技术。
②职业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在信息把关方面的角色界限的模糊化:人类传播中出现了电子对话式的信息流通形式。在人际传播中,正越来越多地利用机器硬件。媒介机构上网,处于输入端的受众,不同于往日传统大众传播中的“面”,而是对信息内容与信息符号形式组合有着很大选择权的无数个“点”。
③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受众成员正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信息进行筛选、组织的“把关人”,对信息的选择,承担起比以往更多的责任。
3.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
“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商业化动作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重点讲解的名词
一、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
二、把关人(库尔特·卢因)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一词。
三、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舆论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
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饿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研究则进一步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媒介是万能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魔弹式”的威力。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枪弹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刺激—反应”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受众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人,他们对信息不仅有所选择,而且还会自行决定取舍。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真空”中去考察。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独裁国家以及俄国新革命制度对媒介的利用都证实了媒介万能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同时期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媒介万能的说法。实际上,这种效果观是很片面的,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讲环境条件和对象,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和神化的错误观点…”
四、两级传播论(拉扎斯菲尔德的 《人民的选择》)
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于1940年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假设(two—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众对创新的采用由以下阶段组成:认知,说服,决策,使用和确认。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尽管在技术传播时,受众同时既处身于信息传播的覆盖中,也处身于人际传播的扩散网络中,但两者对于受众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是不同的。既有前述采用过程阶段上的不同,也有更为复杂的传播行为差别。
五、议题设置
它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唐纳德·肖最早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只要对某些问题予以重视,为公众安排议事日程,那么就能影响公众舆论。
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议程设置的“0/1”效果、“0/1/2”和“0/1/2/n“三个传播效果,“0/1”效果指的是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少数议题的感知。“0/1/2”效果指的是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0/1/2/、、/n”效果指的是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次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六、沉默的螺旋(诺依曼)“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课后问答题详解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
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5)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美)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①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口语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无须依赖任何机器手段;
②再现的媒介系统。其生产和传播需要使用物质手段或机器,但受众无需。包括文字、绘画、印刷和摄影等;
③机器媒介系统。传播双方皆需借助机器。包括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①前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②后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①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9)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①人工符号,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既可表示具体事物,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非遗传,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明示性和暗示性;②外延和内涵;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①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
②受众的意义:符号本身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受众个体却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释符号意义,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③情境意义: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不具备的意义,并制约符号意义。
6、传播情境的定义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7、人类象征行为的定义
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通过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
8、象征性互动理论 ①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创始;60年代后H.G.布鲁默等发展。
②象征行互动理论: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意义重大。③布鲁默: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人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意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意义由人来“解释”。
9、象征性社会互动
①定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
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作为象征性互动过程的传播能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
②意义交换的前提: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共通的理解和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8)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②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 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
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噪源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③评价:a.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③评价: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②内容:
③评价:a.意义: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b.不足: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4、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②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③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5、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A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①(美)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②内容:
③意义:a.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传受双方都可被看作一个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身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间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孤立,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政、经、文、意识形态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大众传播也是其中一种传播系统。b.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微观、中观、宏观)既具独立性,又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B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①(德)马来兹克《大众传播心理学》 ②内容: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该系统各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及媒介性质的约束力等);b.影响和制约受众的因素(受众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影响、社会环境、媒介内容的效果、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c.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受众对媒介的印象)。该模式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解释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要全面系统分析,不能轻下结论。
6、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日本学者:把传播看作是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考察。故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7、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①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交往分三类:a.与人的体质有关的“能量交往”;b.与物质生产有关的“物质交往”;c.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符号或信息交往)。信息交往过程即传播过程,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②人际传播:特定传播的双方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传播是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大众传播:传播是有组织的媒介企业,受众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双方及其活动都受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的制约。
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①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范畴;②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③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态;④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交往联系起来。—总之,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7)
1、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2、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3、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4、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①布鲁默: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象征互动论》,人能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
②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能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能自我互动。
③这种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该理论说明,人不但与他人传播,也同自己传播。
④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有助于个人在与社会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5、米德的内省式思考
①定义: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的一种。②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密切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是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
③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
④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6、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动机及社会功能
①定义: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或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②特点:a.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b.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d.非制度化的传播,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相对平等和自由。
③社会功能:a.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b.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c.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d.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④动机:a.寻求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首要动机);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d.基于满足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7、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①(美)社会学家C.H.库利《社会组织》 ②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③“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④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10)
1、群体的定义和社会功能
①定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②社会功能: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a.对社会:主要是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并保持其连续性;通过分工与协作,集结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也会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
b.对个人: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也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2、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①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群体凝聚力的核心);②成员间的协作意愿,即个人参与群体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动机;③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3、群体意识的定义及其形成①定义: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a.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b.群体感情(指成员间由于密切接触和协作产生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间主观境界的融合产生的“我们”的感情);c.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
②形成:在群体信息传播和群体互动过程中形成,受到群体传播结构的流量和流向的影响。
4、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
①群体规范: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是群体意识的核心。
②功能:主要是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a.对群体内: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b.对群体外:影响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的效果—观点与规范一致,则推动成员接受,反之则阻碍。后者还会唤起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的“自卫”行为,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5、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成因:a.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大于少数人的信息,因此个人较信任多数人的意见);b.趋同心理(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6、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形成条件
①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该行为中的传播是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②发生条件:a.结构性压力: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b.触发性事件: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的信息刺激;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7、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一)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本身及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主要受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
①群体暗示:不通过直接的说服和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方式。
②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群体中蔓延的过程。
8、群体模仿和“匿名性”(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二)
(法)J.G.塔尔德《模仿的法则》: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基于人的安全本能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种非理性的模仿部分基于“匿名性”原理(在混乱状态下,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的人们,容易受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9、信息流(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三)①布鲁默:集合行为的初步形态是“循环反应”(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另一方的反应反过来刺激这一方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紧急事态下的流言(流言:信源不明、无法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时期),特点:a.快速增殖;b.奇异回流现象;c.伴随大量谣言。G.W.奥尔波特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10、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功能
①定义: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外传播。
②功能: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又是保持组织整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信息桥梁。具体地: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11、组织内传播的机制
①渠道:a.正式渠道(信息沿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分为上行、下行和横向传播)。b.非正式渠道(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分为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小群体传播,特点:交流的信息广泛;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成分多—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社会人”的特点)。
②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第七章 大众传播(9)
1、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②特点:a.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c.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d.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的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的社会传播。2①H.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a.环境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b.社会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传代代相传)。②C.R.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a.环境监视功能(在特定社会的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b.解释与规定功能(传达信息并非单纯告知,常伴随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该采取什么行为反应);c.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d.提供娱乐(满族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娱乐)。
③W.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传播学概论》):a.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习俗的传递);b.经济功能(搜集信息,解释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c.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并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c.麻醉作用(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失去社会行动力,负面作用)。
3、大众报纸(廉价“便士报”)的特点和意义
①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发展和普及于19C后半叶和20C初。
②特点: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于特定阶层或群体,是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③意义:在此过程中大众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观点纸”→“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市场化和企业化运营,即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4、电视的媒介特性及其发展
①特性: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提供新闻和信息,也提供文化和娱乐。
②发展:a.数字压缩→多频道化;b.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传输质量高;c.电脑和网络技术→提高双向性和互动性;d.卫星传输技术→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
5、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①“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代表:(美)J.布莱士(《美利坚民主国》)、(法)G.塔尔德(《舆论与群集》)、C.H.库利(《社会组织》)
a.布莱士: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现实的舆论是一个由分散的、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的个人印象或观点经传播结晶为合理的公众意见的过程,报刊在此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具有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三个功能。
b.塔尔德: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公众与一般集群不同,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能公正冷静地思考公共事件。只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报刊是把分散的公众连接起来的纽带,公众的规模将随着报刊的普及无限扩大,社会将进入以“流行和革新”为主的时代。c.库利:“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时才能成为现实。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共意识,这些意识与媒介相联系。对大众报刊的营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近代传媒的发达扩大了人际交流与沟通及各国人性和道德的发展。
②“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代表: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等
背景:西方对传媒的集中和垄断,使得大众传播不仅未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成为少数人操纵的工具。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
a.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具有麻醉受众的神经负功能。
b.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大众媒介作为“营利企业”和“宣传机构”,使大众淹没于表层信息,丧失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类似于“心理暴力”。
c.格林: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美国人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急剧下降。
6、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去把握。但大众传媒因种种原因,展现给人类的只是信息环境(环境的再现),而非客观环境本身。即:
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
7、信息环境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②特点:a.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等信息符号;b.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结构相互组合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传达消息或知识且包含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告知性且指示性,制约人的行为;c.当某类消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d.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8、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 ①可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信息,在短期内给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②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
9、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①(美)李普曼《自由与新闻》、《舆论》 ②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的反应。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8)
1、传播制度的定义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充分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播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②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淫秽和非法出版物,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3、受众对传播的社会监督控制手段
①个人的信息反馈(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等);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众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③诉诸法律手段;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①极权主义: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也称权威主义。②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产生于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气候,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主要内容:a.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b.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c.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合法的检查;d.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5、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被主要采纳)①形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代表:约翰?米尔顿(《论出版自由》)、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②核心: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
主要原则:a.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当局的特别许可;b.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c.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任何强制;d.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③评价: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的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其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注定不能实现最初的社会理想,而成了现今对内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对外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6、社会责任理论(被主要采纳)
①20C后传媒垄断程度↑,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传播者的权利忽视公众、谈论思想自由忽视传播的私有营利性质→美“新闻自由委员会”40年代《自由与负责的报刊》,强调大众传媒对社会和公众应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目的:防止传媒垄断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及传媒内容的庸俗化导致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②主要原则:a.大众传播具有很强公共性,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b.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c.媒介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或传播宗教、种族歧视内容;d.受众有权有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③评价:媒介自律很难做到,该理论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7、民主(受众)参与理论 ①70年代后社会信息化发展、媒介垄断程度达到新高度,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提高而现实中缺乏可利用的传播资源→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出现,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②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主要观点:a.任何民众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权;b.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非媒介组织、广告主、宣传家存在;c.社会各界都应有自己的媒介;d.小规模的、双向互动性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③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论没有改变现状而对其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参与理论属于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①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③新闻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项社会职能,应持真实性、高品位、高质量的原则;④新闻传播事业有重要经济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国民经济。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9)
1、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及评价(略)
2、“电视人”和“容器人”
①媒介不仅通过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而且它的出现、使用和普及及其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②a.“电视人”(林雄二郎):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b.“容器人”(中野牧):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内部,因为彼此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认同,但很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类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建立在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
3、“媒介依存症”的特点
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4、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佐藤毅)电视与日本人的自私化和“充欲主义”价值流行的关系:电视作为一种商品,是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也是唤起和引发人的占有欲和享乐欲的媒介,在追求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由勤俭、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为个人享乐和“充欲”价值,即“他律性欲望主义”。
5、新媒介的定义、特点及其意义
①定义: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②特点及其意义:a.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大大改善传统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互动性;b.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c.媒介资源丰富化→改变少数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社会成员和群体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基础条件;d.信息传播全球化→把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简言之,新媒介技术正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
6、“电子乌托邦”(Teletopia)思想
①内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无条件乐观,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②评价: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之上。是不对的。因为理想社会形态的出现并不由单纯的技术可能性得到必然保证,而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自身素质的提高等)。
7、大众传媒的特点
地位稳固;社会组织,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远超一般社会群体),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8、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①经营目标:面对市场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商场上销售出去。传媒的经济来源:广告收益(广告主的压力)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发行量、收视率等,受众的压力)。
②宣传目标: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通过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提供实现。③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众传媒活动。原因:作为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和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大众传媒满足社会信息需求、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9、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 ①(美)库尔特?卢因,“把关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②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gate-keeping)模式: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受众接受到的新闻只是少数。③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盖尔顿和鲁治):时间跨度;强度或阀限价值(重要性);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性;连续性;媒介内容的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新闻筛选三前提:(1)附加性前提—新闻要素多;(2)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较突出;(3)排除性前提—新闻要素含量偏低则不太可能入选。所以,新闻价值或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④“把关”实质:“把关”是个复杂过程,既要分析新闻价值,也要考虑政、经和意识形态因素。原因:a.大众传媒依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加工活动;b.新闻选择受经营目标、受众需求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易入选;c.“把关”是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8)
1、大众(mass)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
②特点:规模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无组织性;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匿名性;流动性。
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①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后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②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30年代后,卡尔?曼海姆。认为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动员加以操纵,使他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狂热支持者。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③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50年代始,主要考察美国当代各种社会病理现象。a.密尔斯: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蓝领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b.李斯曼:主要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到“内向型”到“外向型”的变化,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均质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c.孔豪瑟: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的操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人际关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
④评价:触及到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但其精英史观(精英是历史主宰、大众软弱无力易受操纵)是错误的。该理论并非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对理解现代社会有帮助。
3、作为“大众”的受众观和“拷贝的支配”
①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大众的一切特点,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有失偏颇。
②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因为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多数实物不能保持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的支配易转化为“心理的暴力”(利润原理:激发人的原始本能营利;政治或宣传原理:拷贝选择和加工麻醉大众)。由此现代人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的划一主义。
4、受众
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克劳斯,受众按其规模可分个三层次:特定国家和地区内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最大规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既接触了媒介内容又在态度和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5、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①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传媒的接触虽然只是个人的活动,但通常受到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人口统计学意义、社会关系意义)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②a.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伊里调查: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决定选民投票行为。b.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c.分析发现: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说明受众具有某种能动性)。
6、受众即市场
①19C30年代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
②受众即市场: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产品和服务;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③评价(D.麦奎尔):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关系;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d.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
7、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
①理由: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还是社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有各种正当的权利。
②受众权利:a.传播权(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b.知晓权(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c.传媒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参与“开放频道”活动)。
8、“使用与满足” 理论
①“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源于40年代。
②早期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a.广播媒介(美国赫卓格: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求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受众的动机多样);b.印刷媒介(B.R.贝雷尔森: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信息来源、生活工具、休息手段、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c.电视媒介(D.麦奎尔: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
③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
④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⑤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含义: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⑥评价: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⑦意义: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b.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定“子弹论”等观点;c.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效果论。
⑧局限:a.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b.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12)
1、传播效果的含义
双重含义:①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微观);②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直接间接、有意无意、明显潜在)和结果的总体(宏观)。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②心理和态度层面—作用于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和感情变化;③行动层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
①环境认知效果(视野制约);②价值形成和维护效果(舆论导向);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地位赋予功能)。
4、传播效果的类型
英国学者P.戈尔丁,依据时间和意图:①短期的预期效果(个人的反应、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②短期的非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无关,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觉反应,有益或有害);③长期的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知识的传播,推广和普及等);④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产生的综合或客观效果,个人社会化、媒介的社会控制、媒介与社会变革)。
5、考察传播效果须留意的环节和要素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讯息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
6、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英国学者D.麦奎尔:① “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直接体验形成的观点和看法;②“现场理论”—传媒内部工作人所持,包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③(以传播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理论”—a.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获得的系统知识。b.基本观点: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其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c.评价:避免“常识理论”的直观性与零碎性,与“现场理论”的业务主义、商业主义倾向保持了距离。
7、传播效果研究第一时期:“子弹论”(“皮下注射论”、“魔弹论”)
①背景:20C初至30年代,大众传媒发展势头迅猛,产生巨大社会冲击;社会各界对传媒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盛行;一战的宣传战史和宣传技巧研究。
②核心观点: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如同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可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③评价: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否认受众对大众传媒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错误,随着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必然被淘汰。
8、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40年代起,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传播流”、“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
①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a.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并非主要因素。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选择性接触”假说:人们的既有政治倾向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即:受众并非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其结果更可能强化原有立场而非导致其改变。
*“意见领袖”和“两极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无变化、小变化、强化或“补强”(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主要)、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改变(使受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较少)。
b.卡兹、拉扎斯菲尔德《个人影响》(《人民的选择》的后续研究,旨在验证其提出的假说在其他领域是否适用):*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极传播现象,在政治选举外的许多领域广泛存在。*“中介因素”: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有四:选择性接触机制(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层次)、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渠道不同,效果也不同)、讯息内容(语言与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产生不同心理反应)、受众本身的性质(既有立场和倾向、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c.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对《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极传播概念)做了重要修正和补充。大众传播过程可分为两方面—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可以是一级的);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多极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极”或“N级传播”模式。d.以上三本书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但也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被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②“有限效果论”
1960年J.T.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关于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a.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仅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b.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对既有态度的强化;c.大众传播产生态度改变效果需两个条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d.传播效果的产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约;e.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性质、内容组织)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③“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传播的说服效果)
40年代至60年代,C.I.霍夫兰,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最早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也是否定“魔弹论”效果观的有力证据。
9、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宏观效果论 ①有限效果论的效果观和理论框架缺陷:a.只探讨态度和行动效果,忽略传播在环境认知中的作用;b.只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略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综合的信息活动产生的宏观、长期和潜移默化的效果;c.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如降低传播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为低俗有害的传播内容的泛滥提供借口等。
②7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出现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特点:a.研究焦点大都集中于大众传播从综合、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b.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c.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
③与早期“子弹论”的不同:“子弹论”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宏观效果论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重新评价。
11、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①“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略)
②“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前者指摆事实讲道理,后者指营造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感染对方。H.H.哈特曼等,“诉诸感情”的说服效果略好于“诉诸理性”,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水平不同,其行动受理性和感性的支配程度有差异。无论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③警钟效果(恐惧诉求):贾尼斯等,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效果不同。所唤起的心理紧张效果大小与诉求的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效果与之相反。“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12、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①意见领袖:a.定义: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b.基本特征: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影响力有单一型(现代都市)和综合型(传统社会或农村)。c.测定指标:生活阅历、社交性和社会经济地位。②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
③受传者个性:a.“自信心假说”(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高低关系密切,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反之亦然);b.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求知欲、性格和习惯)。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14)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①概要: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②特点: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c.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客观或歪曲,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2、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概念发展之一)
①知觉模式(“0/1”效果):大众传媒对某个议题报道与否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②显著性模式(“0/1/2”效果):媒介强调少数议题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③优先顺序模式(“0/1/2/„N”效果):传媒按一定优先次序给与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作的判断。
3、不同类型的“议题”研究(概念发展之二)韦弗:①个人议题:私下认为重要的问题;②谈话议题:与别人交谈、议论时受重视的问题;③公共议题:自我感觉多数人都重视的问题。三种议题的含义和作用各不相同,在传播过程中有融合为一的可能性,传媒对后两种议题的影响更大。
4、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研究(概念发展之三)①报纸:对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大,形成“议程”基本框架,可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深刻影响;②电视:“热点化效果”突出,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强调,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
5、“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属性(概念发展之四)
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②受众的媒介信息接触量(接触越多,受影响越大);③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④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度高以及从事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6、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①意义: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b.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有利于人们认识议程设置的本质(议程设置过程的背后存在复杂的政经和意识形态力学关系,即西方传媒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方式有定期新闻发布会和私下放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重要契机(真正意义);c.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②不足:a.只强调传媒“设置”和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b.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效果强大,但不能绝对化。
7、“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和“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强大,这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任何“多数意见”、舆论、流行和时尚的形成,背后都存在这样的机制。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是人们判断意见环境(周围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主要信息源,后者影响更大(多数报道内容高度类似—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效果;媒介信息的传递范围空前广泛——遍在效果)。
8、“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及评价
①诺依曼,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②要点:a.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b.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c.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③特点:a.舆论观: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制约个人的行为,因此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b.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不止于认知阶段,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力量。
④评价:a.意义:*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舆论学忽视的;*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b.争议:焦点集中在其理论前提—*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个绝对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关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多数意见可产生强大压力,技术性、程序性问题却未必有效,争议问题与自己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也有影响);*“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单一民族、保守传统社会、安定时期,多数意见压力巨大;多民族、开放社会、社会混乱则作用不大);*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9、“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
双重意义:①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②维持社会整合方面作用重要,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的社会解体的“皮肤”。
10、“培养理论”(培养分析)的内容及评价
①(美)G.格伯纳,60年代后期。
②基本内容:a.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事物和各种事物、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协调。b.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缓和社会矛盾的“熔炉”、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发挥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更大的作用。c.尤其强调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拥有最多的受众、接触时间最长;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必需的识字能力;结合视听觉手段,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现代人从幼年起与电视生活在一起,难以区分“电视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广泛渗透社会各个部分。
③评价: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统一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又指出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间的距离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带来的社会后果。旨在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称作“美国土生土长的批评学派”。
11、“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①制度分析:旨在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a.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对传播制度和传媒活动的法律、政策规定;b.媒介企业内的经营部门和外部银行资本、广告主等对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干预和影响;c.同业竞争和来自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d.一般受众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前三者为主要制约因素。
②讯息系统分析:大众传播的讯息通过象征符号传达,但不是符号的随意组合,而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加工整理后的具有完整意义结构的系统。格柏纳: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按照一定价值体系结构安排。该分析旨在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
③培养分析: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旨在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造成的社会结果。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递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培养”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在全社会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电视媒介尤其发挥强大作用。
12、“知沟”理论
①理论诞生:P.J.蒂奇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②模式图:A.M.松伯格,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原因:a.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b.传播技能差异;c.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d.社交范围差异;e.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f.大众传媒的性质。根本原因:在上述各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处于有力状况。
13、“上限效果”假说内容及评价
①J.S.艾迪玛等,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非无止境,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来得也早;地位低者获得知识的速度慢,但随时间的推移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因为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受众本身具有上限,现有知识已达上限。
②评价:这个“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是否存在则未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在某个上限赶上社会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早已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大众传媒的“知识平均化”效果不可能消除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
14、“信息沟”理论
N.卡茨曼:a.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b.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均等,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理由:早期效果带给传播活跃、既有信息储量大的群体,需要相关知识,经济条件等资源,现有信息水准程度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c.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使用电脑等先进机器,能获得信息优势;d.新技术层出不穷,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现。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6)
1、国际传播的定义和主体
①定义: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②主体:国家。另有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2、全球传播的定义及理解
①定义: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既包括传统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②理解:a.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b.传播主体多元化;c.大众传媒是传播主体,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e.政治性很强,文化接触、冲突及其世界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3、全球性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政治全球化的加速;③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④传统的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改变;⑤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
4、“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背景: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顽固地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经、文等各领域对其的依附。
①1973年不结盟国家《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 《阿尔及尔宣言》是论争明朗化的开端;1976年不结盟国家《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内容:
a.世界信息流通严重不合理、不平衡,信息传播手段集中在极少数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国家被动;
b.这种状况导致极少数国家对“传播什么”和“怎样传播”的新型决断权的绝对控制; c.世界信息发布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极少数大通讯社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其依附,甚至被迫忍受形象歪曲;d.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及障碍政、经的现行信息依附关系都是殖民制度的产物;
e.“信息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权利被剥削。
②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1980年《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论争不断走向激化)
*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只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是妥协的产物,并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麦克布莱德报告》:
a.不平衡是现行国际信息秩序的基本特征,必须加以改变;b.过度集中垄断必须解消;c.必须从内外清除某些障碍以保证信息与观念的自由平衡流通;d.保障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e.应保障新闻工作者的自由,自由与责任不可分割;f.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改变现状的能力;g.发达国家应为实现上述目标显示自己真正的诚意;h.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各民族向世界人民传达自己利益、愿望以及社会文化价值的权利;i.必须尊重所有国家的人民在平等、公正、互惠的基础上参与信息的国际交流与交换的权利;j.任何民族、种族、社会群体以及个人都拥有接近信息来源以及积极参与传播过程的权利。
*1981年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塔罗瓦尔宣言》: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③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今
5、信息主权的定义和内容
①定义:一个国家对本国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内容:a.对本国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b.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c.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6、文化帝国主义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产生于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②特点:a.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b.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c.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3)
1、经验学派的定义、缺陷及特点
①定义:从经验事实出发,以经验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
②缺陷:a.许多情况下,社会现象和人的理性或精神活动不能用经验材料加以说明;b.问卷调查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和严谨性,控制实验说明不了复杂而丰富的社会现实;c.小范围的经验材料仅适用于研究微观现象,难以考察社会历史过程和宏观社会结构;d.受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纯客观”的态度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③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批判学派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经验学派的分歧
①定义: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强烈批判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②特点:a.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态度;b.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经验学派所忽视和回避的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c.方法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③分歧:a.(关键是社会观对立)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能消除社会矛盾,传播是控制人的行为和实现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本质上都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b.经验性的“管理研究”,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c.主张在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方法∽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变革对象;d.关心“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关心“谁在控制”“为了谁的利益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和控制”。
3、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及各自特点 ①政治经济学派:(英)G.默多克、P.格尔丁。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传媒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传播内容本身关注不多。②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
*S.霍尔、D.莫利。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大众传播。(阿尔诸塞:大众传媒是从事“合意”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国家意识形态装置”,对“文化研究”有重要影响;霍尔等:大众传媒有一种“赋予意义” 的独特功能,因此能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主要观点:a.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权力方面发挥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相对独立性;b.大众传播可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前者是“符号化”“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符号解读的过程;c.讯息符号和一定的价值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大众媒介的符号化活动,本质上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d.受众的符号解读不完全被动(优先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研究方法: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和受众调查。
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霸权是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社会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实现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意识形态),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社会合意)和从属意识。“虚假的合意”。
④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公共性的结构转换》《传播行为理论》:主张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实现社会变革。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扩大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强化社会的支配结构和支配关系,导致人的异化),提倡“综合的合理性”(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此理论有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色彩。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3)
1、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
①简单随机抽样:使用乱数表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 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
③分层抽样(分类抽样):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 ④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一般分三级,大型调查中常用。
2、内容分析法的定义、特定及表示方法 ①定义: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②特点:a.客观性(必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得出相同结论);b.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c.普遍性(应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纯粹的“描述性”信息)。③量化表示方法:出现的有无;出现的频度;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传播的强度。
3、控制实验法
①关注的条件:信源条件、信息内容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受传者的社会条件、受传者的个性条件。
②基本步骤:确定实验课题;选定实验对象;制作信息测试材料;实施测试;提出实验报告。③常用类型:
a.单一事后测试控制实验: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个等质小组,只对其中1组实施信息刺激,对2组均只进行事后测试,旨在观察两组之间因信息刺激提示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
b.前后测试控制实验:对第1组实施2次测试,以观察比较信息刺激提示前后的变化;对第2组同样实施前后测试,但不提示信息刺激,以观察无刺激条件下的自然变化,并对2组进行比较;
【传播学概论总结归纳】推荐阅读:
传播学概论讲稿12-04
传播学概论笔记自考07-20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07-19
传播学概论押题卷12-19
传播学期末知识点总结07-21
大众传播重点总结10-09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工作总结06-27
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总结10-05